第一篇:《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读书笔记(范文模版)
《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读书笔记
因为上学期与同学一起做了一次关于英国软实力的课间展示,所以查阅了许多与英国相关的资料,也更加深入地了解英国的历史,经济,文化等。特别是对17世纪英第一帝国形成时期的历史和发展有比较感兴趣。因此也特意选择了《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这一著作来阅读。
本书是西方经济学圣经译丛之一,是一部关于英国对外贸易的经济学理论专著,全书详细介绍了英国在对外贸易方面取得财富的详细过程。作者托马斯·孟1571年出生于伦敦一个商人的家庭里,让他从小就商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因参与了地中海贸易而赢得了金钱和声誉,曾被选为东印度公司董事。托马斯·孟是英国重商主义的集大成者,其重商主义理论及税收思想在《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一书中得到集中表现。在书中可看到他把商人置于很高的社会地位并给予很高的评价称商人为“王国财富的管家”。
托马斯·孟重商主义理论的核心,是国际贸易差额论。认为金银货币是财富的唯一形态,而对外贸易是财富的唯一源泉。且坚持“我们每年卖给外国人的货物的价值要大于我们所消费的外国商品的价值”的准则(虽然这个观点不符合当今的现实,但是在当时对外贸易体制及对外贸易还不是很让国家接受的情况下,使得从商人员和国家宏观调控者重新审视对外贸易的利于弊,对于对外贸易的发展、推进起到了很大作用)。他建议国家采取有效政策和措施,其中主要是保护关税政策,以奖励输出,限制输入。他主张,当商品输出时,国家全部或部分地退还资本家原先已纳的税款;同时,对输入本国的外国商品课以高额关税或禁止性关税,保护本国工业发展;当进口商品经过加工重新输出时,国家则应退还这些商品在进口是所纳的关税。提出了对外贸易是国家之间贸易的唯一手段,阐述了国内贸易是不能使国家整体水平提高,只有对外贸易才是国家致富,强于他国的重要手段。
托马斯·孟的《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一书,在历史上占据着不可磨灭的地位。马克思曾对该书给予很高的评价,被看作是 “重商主义的圣经”。他在谈到托马斯·孟这本改写后出版的著作时说:“这一著作早在第一版就有了特殊的意义,即它攻击当时在英国作为国家政策还受到保护的原始的货币制度,因而它代表重商主义体系对于自己原来体系的自觉的自我脱离。这一著作已经以最初的形式出了好几版,并且对立法产生了直接影响。”该书不仅成为英国,而且成为一切实行重商主义政策的国家在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基本准则。
《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一书中,他以父亲的身份来对他的儿子简单地介绍了作为一位商人应该具备的条件和以简练的语言风格陈述了他所处的国家英国的对外贸易状况,及一个商人所必须的各种品质,对外贸易对国家的影响,国家的理财等进行论述。对当时引起了很大震动,受到外贸商人的重视和政府的重视,使英国政府等部分国家部分调整了自己的对外政策个关税政策,极大的促进了外贸认知度的在本国的推广。
根据大部分读者的观点,《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一书的主要内容可大致分为三部分:
一、贸易差额论的提出和阐述。
对国际贸易商人提出十二条具体要求。托马斯〃孟特别重视从事国际贸易的商人的品质和才干,认为从事国际贸易工作必须由受过专门教育的人来担任。对外贸易是国家致富的唯一手段。在第二章,托马斯〃孟就立即进入主题,提出他著名的“贸易差额论”:“对外贸易是增加我们财富和现金的通常手段,在这一点上我们必须时时谨守这一原则,在价值上,每年卖给外国人的货物,必须比我们消费他们的多”。提出扩大国际贸易(顺差)的途径。托马斯〃孟在第三章至第十一章中,详细介绍了扩大国际贸易的途径,要扩大商品生产,改善产品质量;努力提高本国生产商品的质量并尽量降低价格,使本国商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获胜,以保证出口商品在国外市场上畅销;减少不必要的进口限制;大力发展远地贸易和转口贸易;扩大航运业和发展渔业;扩大和发展本国工业和手工业,减免关税;
二、货币、汇率与贸易的关系 在这一部分中,托马斯〃孟将重点放在货币、汇率与贸易三者的关系上来,详细叙述了贸易与货币之间、以及国际汇兑与国际贸易的关系。反对货币主义者限制货币输出的原则,要求取消禁止货币输出的法令。统制货币和调节利率。贸易差额对汇兑有决定性影响。
三、国王的财富问题
在整本书中,托马斯〃孟都离不开对外贸易的论述,但是后面的篇章主要是站在国家和国王的立场上,以宏观的角度来写的。托马斯〃孟宣称,国际贸易有许多利益,它是检验一个王国是否繁荣的试金石,是国家积累财富和富裕起来的唯一途径,其真正面目和价值是“国王的大量收入,国家的荣誉,商人的高尚职业,我们技艺的学校,我们需要的供应,我们贫民的就业机会,我们土地的改进,我们海员的培养,我们的王国的城镇,我们的财富的来源,我们的战争的命脉,我们的敌人所怕的对象。”
17世纪是英第一帝国形成时期。第一帝国建立的思想动力源于重商主义思想的发展。在英国重商主义发展史上,托马斯〃孟、威廉〃配第及达维南特占据十分
重要的地位,他们所提出的重商主义的贸易扩张和殖民帝国理论构成了英国殖民扩张和建立帝国的基本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并赋予了英第一帝国鲜明的重商主义特色。正是在17世纪,英国不仅拓展了以北美和加勒比地区为主体的殖民地,而且初步建立了英国近代的殖民制度并在世界范围内确立了争夺商业霸权和海上霸权及殖民地占有方面的领先优势,从而奠定了英第一帝国的良好基础,规定了此后英帝国发展的历史轨迹。
同一时期的中国正处于明清时期。中国的明清时期是中国继周朝、汉朝和唐朝之后的盛世(黄金时代),经济文化在中国历史上属于发达阶段,但当时的对外贸易却是寸步难行,明清以前,对外贸易发达,是古代商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到了明清时期由于“海禁”与“闭关”政策,对外贸易逐渐萎缩。在这一时期中国资本主义开始萌芽,虽然政府对经济的直接干预逐渐减弱,农业、手工业、商业得到空前的发展。但由于腐朽落后的君主专制制度,以及重农抑商,“海禁”与“闭关”政策阻碍了社会进步,影响了资本主义的萌芽发展,使中国错失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发展的良机,逐渐落后与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在同一时期,两个不同国家经济发展的差异不禁让我想起了《易经》里的一句话: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岂止穷矣,盛世亦然!
第二篇:《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读书笔记
《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读书笔记
在斯密以前的经济学中,重商主义无疑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晚期重商主义对早期重商主义扬弃之后,使得重商主义更加完善、系统,其中最著名的代表人物当推托马斯·孟,他的经济思想对后人影响很大。我们可以从其理论之中看到许多现代西方经济理论的痕迹,由此可知,他的经济思想在西方经济学说史中的重要地位。
现代经济理论的痕迹在托马斯·孟(以下简称孟)的理论中,我们能发现许多现代西方经济理论的痕迹,尽管我们不能断然言称现代西方经济理论中的这些相似之处必然获益于此,但至少我们会发现孟的经济思想的先进性,因此,我们可以借助于现代经济术语来表述其主要思想。
(一)国家干预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思想
对孟而言,“对外贸易差额是我们富裕的尺度”。这也是其主要著作《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一书的副标题,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他甚至提出保护幼稚产业的政策思想、保护有助于就业的经济活动思想、保护重点工业的政策思想、保护主义需要国家支持的思想以及一整套严密的贸易管制和工业管制思想。在贸易保护方面,孟称“如果我们也实施其他一些国家所严格执行的防止我们所说的那种过分浪费(进口的饮食和服饰)的良好法律。” “但这种外来(产品),如果在本国消费的,就可以征课得重一些 ”。由此可以看出孟的保护主义思想,当然,有利可图的进口,孟也不反对,在讨论进口某些初级产品时(如天鹅绒和其他各种刺绣丝绒、粗绒、捻丝等),应免去关税,因为其可以扩大就业,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实际上从一定意义上讲,孟也是个民族经济论者。
(二)幼稚工业论思想
尽管这一点可以纳入上面所述的干涉和保护,但其作为现代经济理论中的一种思想就显得更为重要。除了上述所言对进口品课以重税,在出口方面还提出了减税、免税,甚至补贴的思想,如“倘使上面所说的这些输往外国的商品,可以从这里免税出口的话,那么这种制造业还会大大发展“,“尤其输入的外国货物,凡是又要再运出去的就应该予以照顾” 似乎第二点只是转口贸易,实际上,和第一点是完全可以结合起来,大力发展幼稚工业。
(三)乘数理论思想
我们知道,乘数理论是由卡恩提出并被其老师凯恩斯大加利用,以至成为后凯恩斯主义者不可缺少的需求管理的分析工具之一。事实上,凯恩斯本人对托马斯·孟亦推崇备至,当然在干预主义方面为主,但孟的对外贸易乘数思想似乎有先知之明,一方面,其对初级品进口的作用,如前所述,可以扩大就业,且可以增加产品附加值;另一方面,更为甚者,孟提出“因为富翁们的铺张浪费,尚可以使贫民有就业的机会⋯⋯,可是如果是为了外国人制造这些东西的话,那么对本国更为有利。”其思想的过激性不亚于凯恩斯的追随者以挖洞填坑亦可以扩大就业和增加国民生产总值,而不仅仅是靠公共工程来利用乘数效应。
(四)人力资本理论思想
孟对商人所提出的12 点要求似乎有些苛刻,但在他眼中商人是“国家财产的管理者”,其工作所得的“荣誉与所负责任”同样巨大,可以其观点视为重视人才。他将财富分为自然财富和人为财富,他更重视人为财富,“因为在人数众多和技艺高超的地方,一定是商业繁盛和国家富庶的,”在人力资本的培养方面,提到了有技艺的学校,还提到士兵、海员的培养,这都成为当时商业与殖民主义不可缺少的部分。
(五)其他理论思想
货币数量论和贸易平衡论,意识到本国的货币过多可能引起高价格而影响出口,以及“在国内或海外的汇票交款或收款时,贬低我们的币值,并不能减少我们的财富。” 重点工业论(渔业),其还提出英国的货物应由英国船只运输,已涉及到无形贸易和企业内部化思想,以及FOB记账等等。
第三篇: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读后感
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读后感
不仅仅是近代,从欧洲开始殖民掠夺时期开始,英国对外贸易对自身,西欧和其他大洲的国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受气影响,很多国家的经济政策或多或少带有晚期重商主义的特征。从英国的无敌舰队开始,英国开始由对外贸易获得巨大的财富,本来不富饶的一片土地却异常的金碧辉煌。
作者托马斯·孟就是晚期重商主义的一个典型的代表,东印度的董事长就是托马斯·孟,他还是一个大资本家,在东印度公司任职期间给英国创造的巨大的财富。“贸易差额理论”就是他在当时提出来的。
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这本书根据内容,大致分成了三个部分。
首先,作者认为在国内进行贸易是不能够让国家富裕起来的,货物财富永远在自己家里面流通消耗,并没有获得更大的价值,这样看来就是自营自亏的一个模式;在内贸易行不通,那对外贸易呢?如果将自己的货物出口到国外销售,自己在国外消费的那些钱就可以得到补充,若想实现盈利,那卖的比买的多不就好了。那第一步就是要增加出口获得财富,减少进口消耗财富。作者提出英国的地理位置优势和劣势,四周环海,极易也只有发展航运;他还提出了一个很创新大胆的想法:为赚取运费关税之类的非贸易收入,再通过对原材料进口的免税制度鼓励国内产业生产参与出口创造财富,发展航运搞物流。
还可以通过资本的输出获取利润;也就是说倒买倒卖的国际版本,通过自己的航运把世界链接起来,自己从中摄取利润;将中国的丝绸瓷器卖到欧洲,将印度的香料卖到欧洲等正常贸易行为和将自己掠夺殖民所来的奴隶卖给贵族等见不得人的勾当。但是
从国外买原材料这样的作法受到了一些人的反对,他们觉得金银从本国用出去就是财富的丧失,托马斯·孟在后面的工作中继续证明对外贸易是对的,不但对商人有利,对贵族有利,对地主也有利。西班牙的黄金地窟事件是个有力的例子
其次,“货币差额理论”的提出者托马斯·孟他坚持对外贸易的原因是他认为对外贸易的差额财富的源泉。因为铸币不能偷工减料从中获利,有两人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他们说外汇产业被托马斯·孟说得太神了,就是他想在对外贸易的过程中自己获利,打着幌子说对外贸易才是财富的获得。他们说就因为贵族富人的浪费才导致穷人生活不好,而不是因为买了国外的东西让国家贫困。
最后一部分内容托马斯·孟说到了英国国王的收入,在当时国王的权力还是比较大的,他劝说国王,大概意思就是你们想过好生活,剥削自己的国民不利于你们的统治,那不如去万里之外的异国他乡掠夺,有了钱讨好了国民自己生活也舒服了。对外贸易挣到的钱发给国民,鼓励他们参与外贸,参与发展航运,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托马斯·孟认为对货物估值的方法是原始成本和运费、利润等等组成的,所以发展航运是很重要的。自己有船了获得的利润也就越高了
这样,英国在对外贸易这一动作中获得了巨大的财富,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这样的动作对欧洲很多国家带来了很大的促进作用,自己也成为了行业的领头羊,后面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活动等都有从中学习的味道。
第四篇:经济学说史论文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 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之《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
一、托马斯•孟的生平及著作
托马斯•孟是英国晚期重商主义的代表,贸易差额论(贸易平衡论)的创始人。托马斯•孟于1621年发表了《论英国与东印度的贸易》一书,这本书经过改写,在他死后即1664年由其儿子以《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的书名出版,这是一部重商主义最著名的著作。托马斯孟出生于伦敦一个手工业兼商人家庭,自幼丧父,继父为一名富商,是东印度公司的创始人之一。托马斯孟年轻是即入东印度公司的董事。托马斯孟写作该书是为了驳斥英国国内对东印度公司的反对意见。东印度公司是英国从事与印度等地的掠夺性贸易,于1600年成立,也是英国对外贸易中最早争得国家商业特许的公司之一。国家允许该公司每艘船出航一次可以带出一定数量的金银。这种特许与早期重商主义原则想抵触,遭到许多人的责难和攻击。托马斯孟的这本书是针对早期重商主义者谴责东印度公司在对外贸易中输出的大量货币而写的,为了替他的公司辩护,他在书中阐述了他的贸易差额论的原理。马克思称这本书是一部划时代的著作,认为它代表了重商主义体系对于自己原有体系的自我脱离,是重商主义的“福音书”。
二、托马斯•孟的主要观点
第一,他认为对外贸易才是国家致富的手段,只有在对外贸易中保持出超,才能达到致富的目的。他把国内贸易看成是财富的相互转让,并不能使国家致富,而对外贸易才有助于财富的增加。他说:“对外贸易是增加我们的财富和现金的通常手段,在这一点上我们必须时时谨守这一原则:在价值上,每年卖给外国人的货物,必须比我们消费他们的为多。”也就是说,在对外贸易中要保证贸易顺差,使货币不断流入本国;如果相反,进口超过出口,出现了贸易逆差,货币财富就会外流。
第二,他反对早期早期重商主义的禁止货币输出的政策,要求取消货币输出的法令。他说:“货币产生贸易,贸易增多货币”。输出货币恰恰是增加货币财富的一种手段。他还举例了意大利和法国的例子,说明在这些国家,金币和银币都可以自由出口,但是由于遵守了贸易差额的原则,货币仍然流回了本国。可见,他已经认识到必须把货币投入到有利可图的流通中去,使输出货币成为流入更多货币的手段,而不是把货币保存起来,这不仅会使货币增多,而且在国内保存大量的货币会引起物价的高涨。
第三,他论证了为保证贸易顺差应采取的途径和手段。其中包括:增加本国商品的出口,减少外国商品的进口;限制商品价格,提高商品质量,以增强商品出口的竞争力;发展航运业和转口贸易业,扩大对殖民地和经济落后国家的贸易;发展本国的工场手工业,实时保护关税的政策等等。托马斯孟认为增加本国商品的输出和减少外国商品的消费是保证国家增加财富的特殊手段。为了减少外国商品的进口,而要多使用本国商品。她提出,出口的商品要用自己的船只运输,以减少支出,增加收入。他主张要把英国变成准备向外国输出商品的货栈,然后再将这些货物运到需要的地方去,这样可以增加航运、贸易、现金和关税的收入。他还热衷于发展同遥远的殖民地国家,特别是亚洲一些国家的贸易。因为在同在这些国家的贸易中,英国获得了特别大的好处,他公开承认,英国人是靠亚洲人
而发财致富的。他认为英国的制造业对亚洲原材料进行加工会给英国带来很大的利益,因此要大力发展本国的制造业,并提出了保护关税的主张。他说,如对输往外国的商品实行免税的话,这种制造业还会大大的发展,并且提出对输入的外国货物,凡是要再输出的话,应给予照顾,不要课以过重的关税,而对外来的货物要在本国消费,就要课以重税。托马斯孟认为,要增加输出就要扩大出口商品的生产,为此要鼓励人口增加,以增加劳动力。
三、托马斯•孟观点解读
1、对外贸易是国家致富的唯一手段。书中第2章“使英国变得更加富有和增加我们财富的手段”提出了一个关键的问题:怎样才能是英国变得更加富有呢?根据托马斯•孟的观点,问题不在于生产,也不在于资本品的积累,而是获得出口的盈余。当然,一国为了出口必须进行生产,但生产仅仅从属于黄金的积累这一最终目的。书中,他举了下面的例子来说明这一问题。假定一个国家有布匹、铅、锡、铁、鱼类和其他产品的充分供应,除此,每年还有价值二百二十万磅的剩余产品输往国外;靠着这笔出口,可从海外买到并输入二百万镑的外国货物,供使用和消费。如果这个国家遵循着这种惯例去从事对外贸易,就可以稳稳地保证这个国家每年增加二十万镑的财富,而且会大部分以现金的形态带回这个国家。他认为,交换有两种:国内交换即国内贸易,与外国人交换即对外贸易。国内贸易固然重要,但国家不能由此增加财富。对外贸易则与此不同,对外贸易中的顺差就会以现金方式流入英国,使国家财富得以增加。
实际上,用现代国际贸易的术语说来就是:“每年卖给外国人的货物”,即为贸易出口;“我们消费的外国产品”,即为进口。这样,出口大于进口,进出口为正,正是达到了贸易顺差的目的。在国际贸易中,最大的问题莫过于进口大于出口,如果一个国家在经过很大努力之后仍不能扭转这种不利局面,就必然日趋贫困,因为既然出超会使国家致富,入超就必然会使国家贫困和衰落。当然,这里的进口货物是指国内消费掉的货物,不是指经过海关入口的全部货物,后者包括一部分再出口货物,而这样的货物的进口不但无害,反而大有裨益。他断言,国际贸易顺差是获取财富的唯一手段,是衡量一个国家财富多寡的唯一尺度。
2、托马斯•孟的基本思想是,要求取消禁止货币输出的法令,认为重要的不是在于把货币保藏起来,而在于把货币投入有利可图的对外贸易中去,只要在对外贸易中争取出超,就可以带来更多的货币,从而使英国致富。
托马斯•孟认为,国内贸易不能使一个国家致富或贫穷,因为贸易中双方买卖结果,不会使国家拥有的货币总量有所增加或减少。只有对外贸易才能使已过所拥有的的货币量发生变动,从而成为一个国家贫与富的衡量标准。他认为,对外贸易要“量入为出”,“那些极力使出口超过进口,并尽量减少使用外国产品的王国”才能繁荣起来,“如果进口超过出口,既浪费了外国的物资又挥霍本国的财富,那么,货币必然外流,为这种无节制的行为付出代价”。根据贸易差额论的观点,他批驳了反对者的意见。他认为,造成英国货币短缺的,不是东印度公司的贸易,而是其他一些因素。东印度公司的贸易虽然输出了货币,但这种贸易直接从印度等地购买商品(如生丝、香料、靛蓝等),而不是经土耳其人之手,减少了土耳其居间的盘剥,所需费用仅为原来的三分之一。在这种贸易中,东印度公司夺取了土耳其人的大部分生意,大大减少了西方世界的货币外流。他用具体
数据说明东印度公司航运业对国家的贡献,指出这种贸易及其航运业增加了英国的就业、利润和过节收入。托马斯•孟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就不能限制货币的输出,相反,输出货币借以换得商品,可以大大促进贸易的发展和航运业的扩大,是增加财富的有利手段。他从东印度公司的贸易经验中看到,英国制造业从亚洲进口原材料,加工以后再销出去,会给英国带来巨大的利益。因此,他认为国家应大力发展工商业。托马斯.孟关于货币在对外贸易中的作用和意义的理解,比早期重商主义者前进了一步。
3、为了扩大贸易顺差应当采取的措施
(1)扩大商品生产,改善产品质量。托马斯·孟认为,英国应该在不妨碍已耕地现有收入的前提下,利用无边无际的荒地自己生产那些“现在还需要向别人去买的苎麻、亚麻、绳索和烟叶以及其它各种货物,同时进制这些货物入口,可以免得加重我们的损失。”应该象荷兰那样利用海洋大力发展渔业,利用本国的原料,想尽一切办法,用辛勤的劳动促进商品生产和技艺的发展。眼光不能仅仅盯着那些自己有剩余的物品,还必须注意邻国的需求情况,生产他们所需要的各种货物,“在我们的出口的货物里边,我们一定不可以仅仅注意到我们所多余的东西,而且还必须考虑到邻友们的必需品”。即使不是本国的剩余产品也是如此。对于那些它们暂时不需要,亦或是尚未在别的地方加工制成的物品,也应当尽量的加以加工生产,从而从里边获取利益。
(2)努力提高本国生产商品的质量并尽量降低价格,使本国商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获胜,以保证出口商品在国外市场上畅销。托马斯·孟认为,要扩大国际贸易,必须尽量降低产品价格,这一做法虽然会使私人蒙受一些损失,但会使社会得到大得多的益处。例如,某些货物降价25%,可以使出口量增加 50%。此外,产品降价还可以把外国竞争对手拍击出世界市场,有利于形成垄断,获得垄断高额利润。当然,要特别重视产品质量,“小心谨慎和孜孜不倦地将我们的努力放到时间上去,拒不偷工减料,做好我们的纺织品和其它工业品,使之获得更大的重视和使用。”
(3)扩大航运业和发展渔业。托马斯·孟认为,扩大重视本国航运业的发展,使出口商品能用自己的船只运输,从而大大提高货物的价值。“因为这样我们不但会得到货物在本国的售价,还可以加上商人的利润,保险单费用以及将它们运往海外的运费。”他还提出,要大力发展渔业,要充分利用渔业资源,发展渔业生产,以此维持海员和航运事业,扩大就业机会,并且扩大出口贸易。
(4)扩大和发展本国工业和手工业,减免关税。托马斯·孟认为英国的制造业对亚洲原料进行加工会给英国带来很大的利益,仅仅对外来生丝的加工就使英国工业中出现了专门的部门。按照他的划分,这已经可以说是人造财富了。托马斯·孟在提出发展本国制造业的同时还提出保护关税的主张,认为对于输往外国的商品如果可以免税出口的话,这种制造业还会大大发展;并且提出政府应免除以国外原料制成的工业品出口的关税,以发展生产,增加就业:“国家如果对于一切用外国原料制成的工业品,如天鹅绒和其他各种刺绣丝线、粗绒、捻丝等免去关税,乃是明智和有利的。那样,很多贫民便可以受雇就业,并且还可以大大增加我们每年输出到别的国家里去的货物价值,同时(为要达成此目的)就要输入更多的外国原料,结果是增进了皇上的关税”。
4、托马斯•孟在书中指出要“我们的出口货物,倘若使用我们的船自运过去,也
是可以大大提高价值的,因为这样我们不但会得到货物在本国的销售,还可以加上商人的利润,保险单费用以及他们运往海外的运费。”这本身非常符合当代贸易术语中,我们所熟知的一个国际贸易条例:出口尽量的使用CIF(cost,insurance,freight),即成本+运费+保险费。这样就可以将所有的财富都聚敛在国内了,是国家的财富得到最大化。同时,他还指出对对国外进口的原材料制成的工业品的关税应该减免,以发展生产,扩大就业。这里所说的用外国原材料制成的工业品,实际上即为我们书上所说的来料加工,即从国外进口原材料,在国内进行初加工,再运到国外销售。对于这种出口方式,正如托马斯孟说的那样,只要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包括减免关税政策等。而我国目前就业市场的一部分是由这种产业所支撑的,可以说这种来料加工行业给劳动力市场提供了一大批的就业机会。因此,托马斯孟的贸易理论对我国当前国际贸易的发展而言,仍然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四、托马斯孟观点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重商主义的某些观点现在并没有完全消失,20世纪和21世纪所提出的一些观点和政策与二三百年前的重商主义的某些观点是相似的。例如:20世纪30年代席卷全球的大萧条时期,许多国家采用提高进口关税、将本币贬值的措施来限制进口,刺激出口;20世纪80年代晚期,美国国际收支出现严重的贸易赤字,许多学者提议,征收关税,强加进口配额,给予出口补贴等措施。重商主义的思想在当今社会依然存在,托马斯孟所倡导的晚期重商主义理论同样影响着我国当今经济。
首先,托马斯孟在《英国地自对外贸易的财富》一书中,提出了十二点严格的要求,其中包括天文、地理、人文以及其各方面。他认为作为从事贸易的商人,不仅仅要了解自己的产品及价格,更重要的是,他要具有过硬的综合素质,要懂得财务知识、国际金融、国家税收知识,了解市场供需状况、海关政策、国际贸易条例(包括航运知识和航运技巧),同时还要懂得多种语言,这样才能应付错综复杂的国际经济环境。结合当前实际,我国近几年来涌现了一大批企业家、商人,然而,通常昙花一现,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就不知去向了。这其中,大部分还是因为我们的企业家素质不够,自身修养不足,学习的面不全。所以,在今后的商业竞争中,不仅是靠胆量和运气,更是要依靠我们企业家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和他们坚实的专业素质,如此才能够在国际竞争中取胜。
其次,晚期重商主义不仅仅把目光局限在流通领域,他们注重生产,主张将商业流通和生产相结合,发展航运业、渔业等相关产业。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来看,长期以来,我国的外贸公司仅仅单纯从事外贸,与生产脱离,不依靠实体,这样做使我们的供货渠道不稳定,供货成本高。而国外的对外贸易大多是由制造企业来运作的,这样在企业公司内部进行交易与物品交换,避免了货物供应的局限。
最后,重商主义强调把眼光放往国际,要求重视国际需求,重视商业和对外贸易。而我国一直以来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我们通常把农业放在首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进行转轨,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大力发展商业和工业,并重视对外贸易的发展。这时国内很多学者重新对“重商主义”进行讨论研究,更有一些学者认为,我国过分的重视工业,标志着我国已经进入一个“新重商主义”时代。然而,“重商”表明重视商业,它与重商主义还是有着很大的差别的。“重商主义”是一个学说与政策体系,它包含了很多内容,不能仅仅因为我国当
前大力发展经济,重视商业,就表面我们处于“重商主义”时期,这样的观点显然是不科学的。我们必须意识到这些观点和政策仅反映了重商主义学派所有观点中一些选择出来的方面。而且,如今各国是在不同的情况下、处于不同的原因以及不同于重商主义时代的社会政策背景中应用这些思想的。
参考文献
1、邓春玲主编,《经济学说史》,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贺力平编,《财富二十讲》,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3、(美)斯坦利L.布鲁著,焦国华、韩红 译,《经济思想史》(原书第6版)
4、托马斯•孟著,《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李琼 译
5、《试谈托马斯•孟的重商主义思想》,王丽
6、《托马斯•孟贸易理论对西部经济发展的启示》,曹华
7、《评价托马斯•孟的经济思想》,姚莉
8、姚开建主编,《经济学说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三版
第五篇:中国对外贸易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符一洋 这学期,在之前学了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基础上又学习了国际经济学的国际贸易部分。在学习了在国际贸易中出现的贸易模型后,老师也曾让同学们探讨了一下中国对外贸易的现状、政策和相关的未来趋势。因此让我对于这方面的只是比较感兴趣,于是便有了这篇读书笔记,主要是从当前的国际贸易环境开始,到中国的对外贸易现状,中国对外贸易的摩擦,主要是和美国之间的贸易摩擦,然后是解决摩擦的相关政策,最后是中国对外贸易的持续发展的一些个人看法。
国际贸易是以国家之间友好稳定的关系为基础的,只有在这个基础下,国际贸易才能长久的进行下去。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想当一段时间里,国际上的局势呈现美苏两级争霸的局势。但是随着苏联的解体,雅尔塔体系的崩碎,导致了几十年的国际冷战格局宣告结束。世界格局出现了多极化的趋势,国际政治向”一超多强“的格局过度。目前国际政治经济处于多极化状态,随着日本、西欧的崛起,美国的经济地位想丢削弱,其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慢慢下降。作为发展中的大国,中国肩负着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旧经济秩序的重任,经过二十余年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综合国力迅速增强,其国际地位与影响力与日俱增。但总体上,美国仍然保持着经济、局势、科技等方面及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里方面的第一,有着无人能比的地位,仍是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因此美国无疑是多极化中最强的一极。近一二十年以来,国际经济环境方面出现了两个新的变化:一是知识经济的兴起;二是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知识经济对世界经济的重大影响主要表现在一下几方面:
1、知识成了衡量一国生产能力的主要因素,谁在知识方面占有优势,谁就在未来世界上占有优势。
2、计算机、通讯、航天、金融等知识密集型的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3、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成为知识经济的重要基础;
4、人力的素质和技能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
5、研究与开发的投资是知识经济成长的重要保证。
5、知识成为创造财富的主要资本。
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贸易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点:
1、促进世界经济贸易的发展。首先,全球化扩大了各国市场对外的开放,增强了各国经济之间的相互往来,加快了世界贸易自由化的趋势;其次,全球化使各国参与国际合作与分工,促进了世界范围内生产要素的转移和资源的配置;最后,全球化推动了全球的竞争,出现了国内竞争国际化,国际竞争国内化的局面。
2、推动世界范围内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全球化推动了全球空前的激烈竞争,各国为增强自身的竞争力,规避市场风险,将不同程度的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组织。一些地域相邻的国家或地区相互提供贸易与投资便利,推进经济一体化,形成各种区域性经济组织,如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合组织是世界三大区域性贸易联盟。
3、增大了全球经济风险。由于各国经济相互依赖性增大,经济上“互动效应”以及经济危机的“传染性”急剧增强,而现有的国际风险管理机制和能力又不足以控制危机的产生和扩散,导致了经济全球化蕴含着极大地风险。
4、加剧了世界经济法阵的不平衡,加速了两极分化。当前世界经济多中心格局的形成和发展归根到底是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结果,一些国家顺应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在经济全球化中不断发展壮大或则变得更加强大;另一些国家则有可能变得越来越落后,存在着被“边缘化”的危险。因此经济全球化的一个必然结果就是世界经济的两极化越来越明显。
与发达国家相比,作为一个改革开放时间比较短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经济发展潜力还未充分发掘出来,参与国际经济生活的历程还比较短。中国对外贸易模式可以概括为“出口创汇激励模式”,即在政府鼓励多创汇的政策下,外贸主体不已利润最大化为最终目标,而已创汇
最大化为目标,从而形成不计成本,不计效益,竞相出口的模式。中国是贸易大国而不是贸易强国,贸易大国主要是指贸易规模大,而贸易强国不仅是贸易规模大,而且贸易结构合理、发展后劲足。中国是贸易大国主要表现在:
1、进出口贸易总额跻身世界前列。在世界贸易总额中所占的比例由1978年的0.78%到2000年的4.6%,其中进出口额分别占世界进出口总额的4.3%和5%。
2、中国国内市场容量和出口供给能力空前增大。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新兴市场;另一方面,中国已成为国际市场上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竞争性供给者,是世界第四大纺织品出口国和第一大服装出口国,是鞋类、普通家用电器、自行车、手表等世界性生产和出口的大国。
3、中国的进出口意向开始左右某些重要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如近年来我国的进口举动曾多次引起某些初级原材料和农产品的国际价格波动;在出口方面,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供给国,左右此类产品的国际市场价格的作用也日益明显.而贸易强国,主要有以下四个特征:
1、经济高度发达。作为经济强国,在经济、技术和资本方面实力雄厚,科学技术发展程度高,商品和服务的技术和质量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是成为贸易强国的技术和物质基础。
2、对外经济贸易规模大,影响力强,辐射面广,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国际贸易和国际市场价格的变化以及国际资本流动方向。
3、通过国际分工,贸易强国能充分发挥本国资源的比较优势和经济技术的竞争优势,在质量上和技术上始终保持世界一流水平,贸易条件始终处于有利地位。
4、对外开放程度大。其主要标志是:
一、平均关税率低;
二、市场开放范围大,贸易强国不仅商品市场而且服务市场和资本市场同时对外开放,对商品和服务贸易、资本流入与流出的限制性规定少。
和贸易强国相比,中国的差距是比较明显的:
1、在商品和服务的质量和技术水品方面的竞争优势不大。从商品和服务的进出口结构来看,中国服务贸易发展较弱,在山品出口构成方面,中国主要在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方面占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在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方面处于劣势。
2、贸易条件处于不利地位。长期以来中国的毛衣条件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出口换汇成本高昂。一是由于国际商场上初级产品的出口价格指数一直呈下降趋势,这在初级产品中表现的十分明显;二是即使同类产品,由于质量差,档次低,中国的出口商品价格也低于发达国家甚至某些发展中国家同类产品的价格;三是在制成品的出口构成上,主要通过劳动力优势和价格优势扩大出口规模,以价取胜,而资金、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较少。
3、资本流出规模较少,在国际融资中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
4、对外开放程度较小。中国对外开放时间晚,正处在经济转型的时期,各项政策法规有待进一步完善,一边与世界贸易规则接轨。对外贸易规则和只需不规范、不统一,也影响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
5、对外贸易增长的波动性没事中国不是贸易强国的有一重要特性。贸易强国多年对外贸易基本处于稳定的增长状态,而且在世界贸易前列的位置也很少变化。而中国对外买一这些年也处于增长状态,但是增长很不稳定,波动性大。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随着中国经济、中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国际贸易摩擦问题是中国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想当长的时期所要面对的一个重大问题。随着中国贸易顺差的扩大和国家外汇储备的提高,以及西方国家对中国人民币升值和资本市场开放的压力,国际上新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中国已面临国际贸易摩擦的高发期。具体来说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国的贸易摩擦主要有以下特点:1对华出口商品反倾销有愈演愈烈的趋势。1979年,欧盟对我国出口的糖精钠和机械闹钟的反倾销指控,拉开了各国对我国出口商品的国际贸易摩擦的序幕。其特点如下:
一、对华反倾销在国际反倾销中的地位迅速上升,我国现已成为国际反倾销的最大受害国和主要指控对象;
二、被诉倾销产品的范围不断扩大。近年来西方国家对我国反倾销产品的范围不断扩大,只要他们认为危害到或将要危害到本国竞争力差的产业的产品,都可以列为倾销产品的范围;
三、反倾销税率逐年增加,各国进口商进口我国商品面临的税赋风险急速上升,使我国出口企业难以巩固和扩大良好的合作伙伴。
2、出了加强对化实施反倾销打击外,对华出口产品实施反补贴、保障措施和特殊保障措施来势凶猛。自从
加拿大首先发起对华出口产品实施反补贴的措施以来,对华出口实施反补贴已达3起,虽然与对华产品实施反倾销的数量比起来不是很多,但其负面的影响效应不可忽视。
3、危害性日显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国出口贸易的消极影响主要从产品市场准入和产品竞争力两个途径来体现:一。对市场准入的影响。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直接影响,就是我国许多产品由于技术、环保或劳工因素无法进入目标市场或被迫退出目标市场。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有三,A我国出口产品不符合进口国的标准要求,被拒之门外;B贸易对象国任意提高标准,致使出口企业无法及时达到或适应C标准提高增加了出口成本,一些出口企业无法承担费用,不得不退出市场;二,为达到相关标准而增加生产成本从而削弱了产品的竞争力。某些技术性壁垒虽然尚未直接影响到我国出口产品的国际市场准入,但企业为满足较高的技术标准要求必须经行大量的设备与人力投入,改善经营灌流,加速技术进步。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质量,在跨越技术性壁垒的同时也增加了企业成本,削弱了出口竞争力。在中国国际贸易摩擦问题中。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问题尤为突出。中美贸易平衡问题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中美贸易双边发展与美中贸易逆差问题。现实中,中美贸易发展离不开中美两国贸易政策的改革和协调。入世后,美国虽然不再能够自由地采取单边贸易制裁来威胁中国,许多贸易争端将在WTO的框架下得到解决。但是由于发展中国家现实的制约,是的中国在一些领域内可能暂时很难满足WTO贸易标准,导致了WTO框架下中美新的贸易问题。04年美方统计的美中贸易逆差达1619.4亿美元,占美国商品贸易总逆差的24.3%,中国成了美国最大的贸易逆差国。由此贸易逆差问题,成了美中贸易摩擦和冲突的核心问题。
2、贸易统计差异与中美贸易平衡问题。中美贸易统计差异是造成中美贸易不平衡的另一重要原因。美国使用原产地原则吧经由香港特区转口到美国的中国产品都统计为美国从华进口,而中国使用目的地原则从中国对美出口中排出有香港特区转口到美国的产品,特别是对于转口贸易和加工贸易的统计往往存在加大的误差。
3、外商在华直接投资与中美贸易平衡问题。许多国家和地区拔起制造业转移到中国的同时,也将其对美贸易顺差转移给中国。当然,这其中也包括美资企业,这样外商在华直接投资产生的贸易逆差转移效应、贸易替代效应和贸易创造相应加剧了中美贸易失衡。
4、货币汇率操控与中美贸易平衡问题。美中经济安全审议委员会USCC(2004)年在给美国国会报告中称,过去几年内,美国对世界货币高估是造成贸易逆差恶化的主要因素,而人民币兑美元低估更是造成美中贸易逆差的一份核心因素。但是2003年12月8日,发改委主任马凯在纽约却表示,中美贸易不平衡主要是结构性、转移性和互补性的,汇率并不是中美贸易不平衡的主要因素。由此,汇率成了中美贸易平衡问题争议点之一。
中美之间的产业结构的差异性和贸易的互补性也会对中美贸易平衡产生影响:
1、美中两国经济发展水平相差悬殊,两国在产业结构上存在明显差异。2001~2003年,中国无论是在GDP总量还是在人均GDP上都与美国相差很大。正式两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巨大差异决定了两国在产业结构上存在明显的不同,中国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易耗性产品如纺织服装业、原料制品等方面对美贸易上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而美国对华贸易的比较优势主要集中在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如电气机械及设备、电子电机等方面。
2、中美两国产业结构上的明显差异决定了两国经济间存在较强的贸易互补性。中美两国的经济间贸易以产业间贸易为主,这样中美两国一方面出口产品就与另一方进口产品相吻合。因而中美两国通过消除贸易壁垒与实现规模化生产就可以为双方带来较大的利益。正式贸易互补性使得中美两国经济能取长补短,从而避免跨国同行业过度竞争产生的巨大负面影响。
3、中美两国间经济较强的贸易互补性据定了两国间贸易逆差是自然的而非人为的。美国对华出口主要是技术和资源密集型产品,而美国从华进口的多是资源性、劳动密集型产品。
由此可见,现阶段中美两国经济处在不疼的发展水平上,两国产业间垂直分工和协调性显著,从资源优化配置角度看,这是双方市场需求的反映,体现出中美经济与贸易具有较强的互补
性,并不存在直接与美国产品水平性竞争关系,因此,中美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差异英气的美中贸易逆差是自然的它不应成为中美贸易平衡问题的争议焦点。
在处理中美贸易平衡问题上,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给予重视:
1、中国要力促美国调整对华贸易政策,调整美国出口产品结构来满足中国市场新的发展需求,并强调美国应该放松高科技技术产品的出口限制,否则,美国对华出口难以增长,美中贸易难以改善。
2、入世后,中国将更多的面临着世贸成员国的多边贸易压力,而非来自美国的单边制裁。在此新的形势下,中国应该加快其贸易政策和法规调整,尽快遵从和运用世贸组织规则使我们扩大开放与贸易的唯一选择。
3、理论上已经正式中美双边贸易逆差失衡是中美两国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的差异引起的,它不应该成为中美贸易摩擦的焦点。
中国在面对世界贸易各国的压力和机遇的时候,想要保持出口贸易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加强:
一、优化出口商品结构。优化商品出口结构是指在不放弃甚至进一步发挥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优势的同时,积极的创造和形成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优势大力发展对外服务贸易。
二、健全出口贸易促进体系。出口贸易体系有利于促进我国商品和服务的出口,提高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可以从下面的几个方面健全:1.外贸经营准入管理2.特定商品出口配额的管理3.完善出口退税制度4.完善以外贸发展基金和进口银行为核心的金融支持体系。
5、建立晚辈的外经贸信息与咨询服务体系。
6、加强应诉国外反倾销、反补贴的工作。
三、实施对外贸易的标准化战略,提高出口产品的竞争力。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做好对外贸易中的标准化工作:1转变观念,重视对外贸易的标准化工作
2、认真研究和积极推广使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
3、注意不断追踪国外先进标准和先进的技术成果,及时研究、收集各国技术限制法规和技术标准。
以上是我个人在找到对于中国对外贸易现状及发展这个题目的基础上,查找了相关书籍后的读书笔记。
参考书籍:《论中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彭红斌著
《国际贸易摩擦:理论、法理、经验与对策研究》王厚双刘向丽著《中美贸易平衡问题研究》沈国兵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