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全球化与我国金融策略论文

时间:2019-05-13 22:42: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金融全球化与我国金融策略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金融全球化与我国金融策略论文》。

第一篇:金融全球化与我国金融策略论文

莲山 课件 w ww.5 Y

K J.CO

M 4

在人类进入新千年之际,金融全球化的浪潮正席卷世界,形成引人注目的经济景观和潮流。作为一种趋势,金融全球化一方面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活力,另一方面,也对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安全形成严峻的挑战。中国作为正在崛起的经济大国,金融业正处于重要的转型时期。此时,我们该如何进行金融体制的塑造,最大限度地利用金融全球化的机遇,并将金融风险控制到最小,是一个非常紧迫的现实问题。

一、金融全球化及其二元效应分析

(一)金融全球化的特点。

金融全球化是指金融主体所从事的金融活动在全球范围内不断扩展和深化的过程。它主要表现为这样几个特点:第一,发达国家及跨国金融机构在金融全球化进程中处于主导地位。这主要表现在:发达国家金融资本雄厚,金融体系成熟;调控手段完备,基础服务设施完善;以发达国家为基地的跨国金融机构规模庞大,金融创新层出不穷;与之对应,全球金融规则也主要来自发达国家,这些规则总体上有利于其金融资本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利益最大化。第二,信息技术的发展,为金融全球化提供了技术通道。当代发达的电子计算机技术为全球性金融活动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特别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益成熟、电子货币的普及,网络银行和网上交易将突破国界在全球铺开,全球金融市场越来越被连接成为一个整体,金融市场的同质性进一步提高。第三,金融创新层出不穷。适应新技术条件下竞争的需要,同时亦为规避限制性法规和风险,从20世纪60―70年代开始,在发达国家率先出现金融创新活动。这既包括制度的创新,又包括工具的创新,例如信用制度的创新、股权衍生工具的创新等等。在金融创新的推动下,一方面融资证券化趋势大大加强,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新的金融风险和不确定性。第四,金融资本规模不断扩大,短期游资与长期资本并存。在金融全球化进程中,随着参与全球化的金融主体越来越多,全球金融资本不断扩大。在这其中,既有长期投资的资本,也有短期投机的资本。目前,在全球市场中出入的国际投机资本大约有7.2万亿美元,相当于全球每年GDp总和的20%。应该说,长期资本的投入有利于一国经济的稳定和发展,而短期游资的逐利和投机,则易引发一国的金融动荡。

(二)金融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产生的二元效应。

金融全球化在对各国经济和金融的影响中,同时具有正负两种效应。出于研究的需要,在这里我们着重分析它对发展中国家的双重影响。对发展中国家而言,金融全球化的正效应体现为:第一,金融全球化有利于发展中国家从国际市场引入外资。发展中国家由于自身发展比较落后,普遍面临着资金短缺的矛盾。随着金融全球化的拓展,相当多的资金流向了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其经济发展的资金缺口,并带动了技术的扩散和人力资源的交流。第二,金融全球化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学习发达国家金融运作的先进经验,提高自身的金融效率。发达国家由于市场经济建立较早,金融体系较为完善,金融风险控制机制严密。这给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很好的学习借鉴之机。同时,金融全球化还提高了国内外金融业间的竞争程度,迫使发展中国家金融机构利用金融创新减少交易成本,提高运作效率。

金融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负效应主要表现在:第一,金融全球化使发展中国家民族金融业的生存面临巨大压力。发展中国家参与金融全球化,符合自身长远利益。但是,由于其金融业处于弱势地位,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还较差。如果外国金融机构大规模进入,势必给其民族金融业造成巨大的生存压力,金融体系遭受冲击将是不可避免的。第二,金融全球化为国际游资制造风险提供了条件。金融全球化虽然有利于资本在国际间自由流动。但是,出于逐利的动机,国际游资会利用发展中国家利率、汇率管制放开后产生的金融产品价格波动,大量涌入发展中国家套利和套汇。加之目前国际上尚未对投机资本提供必要的约束机制,若有风吹草动,国际游资就会从所在国大量撤走,从而引发严重的金融动荡。第三,金融全球化加剧了发展中国家经济的泡沫化程度。在过去20年中,发展中国家从国际市场筹集到的大笔资金被过度投入股市和楼市进行炒作。同时,国际投机资本也乘虚而入。在巨量资金的支撑下,证券、房地产市场逐渐脱离了经济发展的基本面而飚升,并逐步演变为泡沫经济。第四,金融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的金融监管和调控带来严峻挑战。金融全球化意味着金融资本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与获利。出于获利的需要,国际上许多金融资源被无序、过度开发,金融投机性凸显。加之现代金融交易工具发展迅速,极短时间内即可完成巨额资金的交易与转移,其去向不确定性很大。这既给发展中国家金融监管与调控带来严峻的挑战,也削弱了其货币政策的调控力度。

二、中国金融业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金融全球化的特点和二元效应有助于我们形成它与发展中国家关系的一般性理解框架。为了将问题引向深入,我们还需进一步分析中国金融业在全球化时代所面临的特殊问题,并寻求相应的解决方法。当前,中国金融业所面临的问题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

(一)金融业整体缺乏竞争力。

从银行业看,主要表现为资产质量恶化,资本严重不足,收益急剧下滑。银行的资产质量是决定其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按国家规定,银行不良资产比重不得超过15%。而我国银行的不良债权已大大超过了这一比例。到1995年,国有银行不良资产比重即达22.3%,与当年商业银行的总准备率21%相当。另据巴塞尔协议规定,银行的资本比率不得低于8%,而我国国有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距此标准相去甚远,截至1997年6月,四大国有银行的平均资本充足率只有3.12%。虽然1998年发行了2700亿特别国债补充资本金,但依然离所需甚远。银行资产质量下降的直接后果就是经营效益急剧下滑。1996年,国有四大银行净资产利润率只有5.5%,这一指标不但低于国内其他非国有银行,更远低于东南亚国家金融机构。而正是银行不良贷款及低收益率是导致东南亚金融危机的诱因。

从非银行金融机构看,证券业的竞争力问题较为典型。这主要表现为证券业规模偏小,实力有限。众所周知,证券业展开竞争和抗御风险是要以必要的规模和实力作为保证的。目前,证券经营机构和国内其他金融机构相比,规模普遍偏小。工、农、中、建四大国有银行各自资产总额都在10000亿元以上,合计10万亿元。而在证券公司中,截至1999年10月,全部证券公司资产总额约为3500亿元,规模最大的申银万国证券资产仅有300亿元左右。如果再与外国投资银行相比,中国证券的实力就相差更远了。在这种情况下,随着资本市场和证券业的对外开放,随着跨国大型投资银行大举进军中国资本市场,以国内现有证券经营机构的实力,是无法与其比肩相争的,所面临的压力可想而知。

(二)金融创新乏陈。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金融创新还很落后,且存在两大问题:其一,金融创新过于依赖政府。

由于我国的金融机构还不是真正的企业,金融创新主要依靠政府和金融主管当局,表现为一个自上而下的强制性过程。其二,在有限的金融创新中,各领域进展失衡。例如,金融工具、产品、服务的创新步履缓慢;在业务创新中,负债类

业务多于资产类业务;在资产类业务中,真正能够保证受益、转移风险的金融创新寥寥无几。显然,金融创新的不平衡性和行政主导降低了金融资源的效率,削弱了中国金融机构的创新竞争力。

(三)中国金融业的监管存在突出问题。

从中国金融业的内部自律看,金融机构面临着与国有企业一样的困境,即如何真正解决内部激励与约束机制问题。国有银行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银行,在追逐利润的动机、风险控制及产权问题上,尚未达到市场经济的要求。如果这些问题不能最终解决,金融业仍然不按商业法则运营,在同具有综合实力优势的发达国家金融机构竞争中就难以获胜。

从外部监管看,首先表现为金融法规建设滞后。我国金融监管长期依靠由上而下的行政管理,法律手段极为缺乏。金融监管的实质是法制管理,而在现实中,金融机构从市场准入、业务运营,到市场退出、违规处理都存在大量的法律问题需要加以明确和解决。其次,监管体制尚未理顺。这主要表现为:其一,证券监督权力分散。从中央管理层角度看,虽然中国证监会是主要监管部门,但包括财政部、央行、计委在内的各个部门都对市场拥有较强的干预能力。从地方角度看,由于地方政府对地方证券管理机构的制约作用,出于地方利益的需要,有时仍会干预证券机构的运营。这就产生了对证券监管的统一协调问题。其二,监管部门缺少评价考核金融机构市场风险的标准,对异常金融变动缺乏及时的预警定位和风险处理。这种情况如不改变,金融开放之后,很难监管全球化下各类金融机构令人眼花缭乱的金融产品和随之而来的风险。再次,对外资监管准备不足。近几年,随着外资金融机构在华数量的增多,其运营安全性已日益与我国金融安全相关联。我们须对少数外资金融机构为逐利而利用监管缺陷违规操作的可能性保持相当的警惕。另外,一旦资本账户开放,国际短期游资定会大量进入,金融监管就会变得更加复杂。而目前,我国金融的对外监管尚处于初始阶段,从监管手段到法律法规都很不完善。因此,当务之急是如何建立起一套规范科学的金融监管体制,对外资金融机构和短期游资进行动态监管,防范所可能产生的金融风险。

三、中国金融的应对策略

(一)培育真正的市场主体和竞争体制,形成与开放环境相适应的竞争能力。

首先,国有银行要建立国家控股的多元化产权制度。建立国家控股的多元化产权制度,必须从外部治理和内部治理两个方向入手:

(1)外部治理。从我国国情看,国企改革和政府行为是与国有银行产权制度改造密切相关的外部条件。外部治理,就是要解决好这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国有企业必须尽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所存在的问题,是造成国有银行(本身就是国有企业)竞争力低下的重要外因之一。由于两者产权同构,导致银行资产质量不断恶化。为此,必须从整体上把握国企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的内在联系,遵循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的要求,加快建立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这既是企业拓宽融资渠道,立足长远发展的需要,也是实现金融全面对外开放的前提。如果不能真正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就没有科学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从而无法在微观制度层面根本解决银行业面临的风险。第二,必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在传统体制下,政府为了挽救效率低下的国有企业,经常干预银行的贷款决策。其结果,不但企业的依赖性变本加厉,银行的竞争力也在不断减小。因此,当务之急必须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将工作重心从被动的对企业进行“救火”,逐步转向培育市场竞争机制和竞争能力、维持金融秩序、鼓励金融创新、加大监管力度的轨道上来,让市场机制在金融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的作用,政府充分运用货币政策工具从宏观对金融运行进行调节。

(2)内部治理。对国有银行内部进行治理,建立国家控股的商业银行,其意义有二:第一,从表层看,有助于解决银行的不良资产,增加资本金,提高防范风险的能力;其二,从深层次看,对国有银行进行商业化改造,建立经营权、所有权和监督权分立的制度框架,可以形成科学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摆脱政府的行政干预,使银行的市场化经营获得制度上的保证。

为此,我们要加快国有银行产权重组进程,充分吸纳社会不同的投资主体,在国家控股的前提下,建立公司法人产权制度。在这一制度框架下,银行才有条件真正实行自主经营、自担风险的经营机制,实现与政策性金融的彻底分离,建立符合实际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机制和严格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从而规避风险,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其次,积极发展民间金融机构,构建金融业竞争体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民营经济获得了长足发展。但是,国有银行由于体制上的弊端,一直不能为民营经济提供充分的金融支持。这一方面造成民营经济的金融服务缺失,将其推向并不规范的民间借贷市场;另一方面,由于缺少体制外的竞争,国有银行商业化进程大大减慢,缺少真正的竞争力。因此,积极发展规范的民间金融机构,培育金融业竞争体制,已成为我国金融深化的重中之重。在具体运作方式上,可通过组建产权明确、内部风险约束机制完善的股份制民营银行,来专事为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的融资提供服务。此举既有利于民营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营造竞争的体制环境,使国有金融的改革获得必要的压力和动力。第三,培育金融业规模竞争力。培育金融业的规模竞争力,主要通过两个途径:一个是股市融资,一个是资产重组。股市融资主要是凭借股权来融通资本。对于已上市的、符合条件的证券机构,可从制度上为其创造增资扩股的条件;对于未上市的、符合条件的证券机构,也应尽早上市。通过增资扩股和上市,证券机构可获得资本市场的巨大支持,从而解决资产质量和资本金问题。资产重组主要指对现有证券机构的一种资源整合。对于实力较强的全国性证券机构和区域性证券机构,要鼓励强强联合,寻求集团化发展模式,通过相互参股打通以市场为纽带的联合通道。对于中小证券机构,除了可考虑相互合并之外,具有特色和专长的机构很可能以出售、换股等方式被吸收到大的证券机构之中,补充并壮大其竞争优势。当然,在证券业的资产整合过程中,必须相应提高证券机构的管理水平,遵循市场规律,要把提高竞争力作为根本目的。否则,重组过程很可能蜕变成一种行政命令式的盲目扩张。

(二)加快金融创新。

针对目前中国金融创新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应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首先,要加快政府金融管理职能的转变。今后,政府的金融管理职能要转向创造公平竞争的体制环境和加强调控的有效性上来。政府要创造公平竞争的体制环境,消除歧视性政策,放宽市场进入标准,按照统一的市场监管原则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展开充分竞争,鼓励合法金融创新。对行政垄断、地方保护主义和恶性竞争要依法规范和治理。政府要修正过去主要以行政手段为依托对金融创新所采取的单向驱动行为,代之以宏观间接调控机制,正确引导企业的金融创新冲动,控制金融创新所可能带来的风险。

其次,打造金融创新的微观基础,选准创新的突破口。我国金融机构之所以缺乏自主创新的动力,金融机构本身产权不明晰、缺乏激励和约束机制是重要内因。为此,必须加快国有金融机构产权制度的改革步伐,通过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形成金融创新的微观基础。当前,金融机构的创新突破口应主要

围绕金融工具、金融业务和金融电子信息化展开。针对金融工具的有限性,可利用股票市场的先发优势,适时发展期货、期权等衍生金融工具;针对负债类业务多于资产类业务,积极发展票据和国债回购市场,推进金融资产的证券化进程;针对金融效率对交易和清算手段的依赖性,着力进行金融电子信息化建设,使金融运作基于电子化的平台而获得质的飞跃。

(三)加强对金融业的综合监管。

金融业的综合监管是内部约束和外部约束的有机统一。首先,要加强对金融业的内部约束。(1)完善金融机构的内部监控机制。金融机构需建立有效的内部监督系统,确立内部监控的检查评估机制、风险业务评价机制以及对内部违规行为的披露惩处机制,做到对问题早发现,早解决;要建立严格的授权制度,各级金融机构必须经过授权才能对相关业务进行处置,未经授权不能擅自越位;要实行分工控制制度,确保授权授信的科学有效性,建立对风险的局部分割控制。(2)进行金融业行业自律建设。加强金融业的自律建设,一是要对所属成员定期进行检查,包括业务检查、财务检查和服务质量检查;二是要对成员经常性业务予以监督,包括对业务运作的监督指导,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和违规行为的预防与处理。具体而言,在银行业,要加强银行同业协会的职能,充分发挥其管理和服务的作用;在证券业,要加强证券业协会的建设,发挥其在公平竞争、信息共享、风险防范和仲裁等方面的协调职能。

其次,加强对金融业的外部约束。(1)加强法律法规制度建设。第一,完善金融立法。虽然改革开放以来金融领域的立法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随着实践的发展,仍然有一些重要金融领域尚未纳入法律规范。目前迫切需要出台《信托法》、《期货法》和《外汇法)等急需的专门法律,以便规范各种金融业务的运作,并与《中国人民银行法》一起构筑金融监管的法规体系主干。第二,强化金融执法。从维护金融安全的重要性出发,要赋予央行及证监会与其职责真正相称的权力。金融监管当局要强化金融执法的力度,严格执行市场准入、市场交易和市场退出的相关法规,建设良好的金融运行软环境。(2)建立风险预警和危机处理机制。有效的金融风险预警,是确保金融安全的第一道屏障。在中国,实行金融风险预警,关键在于建立一套规范有效的风险预警指标体系。这主要包括:A.经常项目差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国际上规定,如果经常项目差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超过3.5%则被视为危险的信号;B.短期外债占外汇储备的比例。如果短期外债过多,同时外汇储备又不足(墨西哥发生金融危机时两者之比为100:20),极易引发金融危机;C.银行不良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按照国际经验,控制在10%以内较为安全。D.金融机构资本充足率。根据《巴塞尔协议》,基于风险加权的资本充足率应达到8%以上,核心资本应达到4%以上;E.股指和股价波动。如果股指与股价持续快速上扬,明显脱离实际经济的真实水平,预示着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经济泡沫;如果股指与股价持续下跌,则易打击投资者的信心,导致财富缩水。危机处理机制是化解危机、减小损失的最后防线。建立危机处理机制,第一,要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重视资金的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确保银行的清偿力;第二,要提高呆帐准备金比率,充实风险准备金;第三,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保护存款人的利益,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第四,建立国家专门的金融危机防范机构,统一权限,协调行动,以便在危机发生时高效率地解决问题;第五,完善援救性措施。对遇到临时清偿困难的金融机构应提供紧急资金援助。

(3)加强国际合作。中国参与国际金融合作的思路,一是要加强与跨过金融机构的母国监管当局及时进行信息沟通,按巴塞尔要求对金融机构实施全方位并表监管,对不符合监管条件的外资金融机构要坚决予以阻止;二是针对流进与流出我国金融市场的国际资本,建立相关的动态跟踪数据,与相关国家实现数据互换,使资本流动特别是短期资本的流动置于国际监视之下,为政府间多边监管合作及救助提供依据;三是鉴于现有国际金融机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跟不上金融全球化发展的步伐,中国应同有关国家一起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积极参与新的游戏规则的制定,促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职能的转换,以期建立符合自身利益的国际金融新秩序。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金融全球化不但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也提供了有益的警示,提醒我们应该谨慎设计中国金融对外开放的战略。惟其如此,中国在全球化的进程中才可能趋利避害,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莲山 课件 w ww.5 Y

K J.CO

M 4

第二篇:金融全球化的弊端

金融全球化的弊端

姓名

翁雪娥

学号

09095007

班级

0919

2011年9月1日 金融全球化弊端之个人见解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进程,不仅给各国带来了经济腾飞的大好机会,但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经济隐患。金融全球化也可以说是金融自由化和一体化,促进了资本的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同时也增加了全球金融系统的不稳定性。本文着重对金融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及对处于经济转型中的国家所带来的一些影响分析。

关键字:金融、金融全球化、金融全球化弊端、金融自由化、金融一体化、金融系统、金融监管

80年代以后,特别是进入90年代后,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大大加快了。经济全球化,有利于资源和生产要素在全球的合理配置,有利于资本和产品在全球性流动,有利于科技在全球性的扩张,有利于促进不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是人类发展进步的表现,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但它对每个国家来说,都是一柄双刃剑,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特别是对经济实力薄弱和科学技术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面对全球性的激烈竞争,所遇到的风险、挑战将更加严峻。

在21世纪之前各国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是经济金融全球化,但是如果不融入经济全球化就很难适应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但是很显然,全球化也并非免费的午餐,进入21世纪,世界经济开始因全球化面临更多全新的挑战。

首先是国际金融市场更加动荡、金融监管压力更大和金融体系更为脆弱。因为金融自由化和全球化在加快全球金融市场一体化的同时,也增强了国际资本间的流动性,这必然会加剧各种资产价格的剧烈波动,增加国际经济活动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同样,金融全球化和自由化又促进了金融创新,在提高国际金融市场效率的同时,也加剧了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折射出金融监管的巨大压力和全球金融体系的脆弱性。美国次货危机的爆发就是一个典型案例。

其次是削弱了各国政府对宏观经济的调控能力。由于没有独立的货币政策,无法控制货币总量和利率等关键性指标,各国央行对外汇市场的干预能力受到了很大影响。一旦金融市场失控,各国央行自然会感到“力不从心”。欧债危机恰恰反映了这一点。由于欧元区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且难以调和,加上各国的偿债能力及财政能力也不一样,一旦欧元区国家出现债务违约,势必会使货币一体化的欧元区面临“崩溃”风险。但是,欧洲央行却无法充当最后贷款者的角色,因为它没有足够充裕的资金来确保欧洲各国债务的偿债能力,也难以有效处理主权债务、银行危机等棘手问题。

一、经济全球化对处于经济社会转型中的国家的影响

1、制度规则的制约

由于经济转型中的国家正处于一个经济体制改革与创新阶段,经济全球化对于转型国家的影响就不仅仅来自生产要素诸多方面,更多的影响是,转型国家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制度和政策的接轨。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主导的经济全球化,使得当前全球化的主导趋势表现为自由市场经济向全世界的扩展,西方发达国家的制度,规则和政策,对转型国家的制度安排的影响极其深刻。

2、要素流动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主要指商品、劳务、技术、货币、资本在全球大量流动,使各国经济紧密联系,日益相互依赖的经济现象。因此,凡是能够获得最大回报的国家和地区,那就有数额最庞大的资金,这些资金无节制的自由和投机性进出,对市场经济制度不够健全的转型国家冲击更大。

二、经济全球化对国家经济主权的影响

1、跨国公司对国家经济主权的影响 根据联合国《跨国公司行为守则》,跨国公司是指由分设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实体组成的企业。它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力量,全球市场的形成、主要的国际直接投资、贸易和金融的自由化等都被认为是跨国公司推动的结果。跨国公司的母国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这决定了跨国公司的活动在有利于发达国家的同时,也会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主权带来不利影响。

2、跨国公司对东道国属地管辖权的削弱

跨国公司是由散布在不同国家的实体组成的,跨国公司的经营活动和经营战略超越了国家疆界的限制。模糊了国界概念。跨国公司基于其全球战略。总是力图摆脱东道国的监督和管理。利用其企业网络规避东道国的法律约束。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的生产经营活动导致了国家管辖权的斗争。母公司和子公司之间利用转移定价和内部交易转移利润逃避东道国的税收管辖和外汇管制措施。由于其母国法律的域外适用和域外税收管辖权的行使等造成东道国与母国之间产生法律冲突和管辖权冲突。都侵蚀了东道国的属地管辖权。

3、跨国公司对东道国经济自主权的削弱

跨国公司的全球经营战略是要在全球范围内实施最佳资源配置和生产要素组合.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东道国的资源配置能力。跨国公司为了取得高额利润,集中投资于东道国内的朝阳产业。或通过强大的资本收购东道国内的某一新兴产业控制东道国的重要经济部门,垄断某些产品和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左右了东道国在生产、消费、产业结构调整和国家经济政策的制定。跨国公司通过直接投资和其他经济途径,在东道国获取巨额利润的同时。还常常实际控制了东道国的国内市场和经济命脉,从而使这些国家在经济政策、宏观调控、发展规划等经济主权受到了极大的限制。跨国公司在金融市场的投机行为。直接影响主权国家的货币财政政策。跨国公司拥有和控制的巨额长期资本和短期借贷资本已构成国际资本流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随时根据其全球利益的需要,对资本进行统一调配。而不考虑东道国金融市场可能发生的危机,引起东道国金融市场不稳定。并影响东道国的经济安全。跨国公司对东道国的巨大经济控制能力.在客观上成为东道国在利用跨国公司的投资和技术寻求发展的同时付出的经济主权代价。

4、跨国公司对东道国经济法制的侵害

跨国公司的全球战略往往与东道国的经济发展规划不一致,跨国公司为了获取高额利润,执行其经营计划,通常会违背东道国的经济法律制度。跨国公司在东道国采取各种限制性商业惯例,限制竞争,垄断市场;在技术转让上,可能通过各种限制性条款,阻碍技术交流,阻碍东道国的技术发展,还可能故意抬高技术转让费,牟取暴利:在雇佣和劳动问题上,不重视劳动安全保护,违反工会政策,违反社会保障要求,在劳动条件、劳动保护、劳动管理等方面于东道国的法律政策相违背:在环境保护问题上。跨国公司利用东道国环境法律的薄弱。开设有严重污染和社会公害的工厂。转移环境成本。给东道国的环境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害:在消费者保护问题上,跨国公司疏于产品对消费者的人身财产安全的保护,甚至违背东道国的法律。如摩托罗拉公司,曾将自己公司的规章制度凌驾于中国法律之上。以本公司的规定为由拒不履行自己承担的法律义务,拒不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的对消费者应承担的产品责任。

三、世界贸易组织对国家经济主权的影响

世界贸易组织是基于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谈判达成的《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定》而成立的一个全球性多边国家贸易组织。主权国家在签署 WTO协定时,就让渡了部分国家主权,把一些有关贸易的管理权授予了WTO,使其成为国际法上的主体。而成员国的经济活动必须遵循WTO协定,政府行为和立法都要受WTO规则的约束。由此,任何国家加入WTO,其主权都要受到一定限制。WTO规则对国家经济主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1、WTO的职能对国家经济管理职能的影响

WTO因成员国的权力让与而拥有管理职能。可以对成员国本国的经济管理权力进行约束。从WTO的议事规则看,在一些方面采取的是多数表决方式,这种方式是超国家的表现,因为就个体成员国来说,并不能掌握对WTO管理职能的控制。中国作为WTO的后来者,必须接受和实施别国已制定的规则并履行相关承诺。

2、WTO的自由贸易要求对国家经济行政管理权的影响

WTO规则直接约束的是成员国政府。政府可以对国内产业提供合理的保护。但不能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市场竞争。政府只能是市场规则的制定者、市场程序的监管者、公共物品的提供者。政府必须按照WTO规则转变经济管理方式,依照符合WTO规则的法律法规行使管理经济职权。

3、WTO的法治经济规则对国家的经济法律体系的影响

WTO规则要求成员国的法律与其相符。有关的法律法规与其不一致的就要修改,违反前者的就要废除,没有相关立法的就要尽快制定。WTO规则对法律体系的影响。不仅体现在法律法规的修订、废止和制定上,而且体现在司法制度上。要确保政府依法行政,保证对管理经济的行政行为有向法院提出司法审查的权利。

4、WTO的贸易审查机制对国家的立法权的影响

作为一种监督机制,贸易审查机制促使成员国遵守WTO贸易规则,对成员国的贸易政策和措施进行审议,贸易政策和实践及统计数据都要受到外部的审查和评议。国家主权无疑会受到影响。WTO的争端解决机制具有的司法职能也直接约束了国家主权。这种争端解决机制在处理成员国问贸易争端方面,拥有类似于国内法意义上的强制管辖、裁决和制裁等权力,实际上具有了超国家性。任何国家加入WTO,就意味着同意接受争端解决尽管的司法权,就主动限制自己的管辖权,将自己的部分权力让渡给WTO行使。

5、WTO对国家的经济法律适用的影响

当一个成员国内的法院审理涉外民商事案件时,如果这个国家对国家条约采用的是并人的方式。就会出现在案件的法律适用时会直接适用 WTO的有关规则,使国家的司法权和控制权受到约束。如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在对 6个涉外知识产权案件的终审判决中,直接适用了《保护工业产权的巴黎公约》。

四、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的主要影响

1、经济全球化对我国国家经济安全产生消极影响。作为现代化启动晚的发展中国家,西方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方面给我们很大的压力。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人才流、资本流、信息流、知识流和物流,特别是发达国家在科技、金融、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和强势,使我国可能面临经济依赖性和技术殖民地的风险,对我国的国家经济安全构成了潜在的威胁。

2、经济全球化会对我国的产业结构优化产生消极影响。经济全球化将迫使我国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接受发达国家越来越多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的转移,其中不乏部分对生态环境产生不良影响的产业项目。尽管这种转移使我国的产业结构得到一定的调整,但会对产业结构的真正优化产生负面效应,尤其是可能加剧我国生态环境的恶化,使资本紧缺更为严重,也无助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及知识服务业的发展。

3、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均衡性产生消极影响。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异步性规律,可能会加剧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但同时表现出各地发展的明显不平衡,尤其是贫富差距问题日渐凸现,不论是按基尼系数还是欧希玛指数计算,我国目前的贫富差距已超过美国。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人才流、资本流、信息流、知识流和物流,具有很强的选择性,无疑会加剧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五、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生态环境的影响

对于全球生态系统的过度开发与破坏。例如,日益蔓延的荒漠化、对土地的侵蚀、动植物物种的灭绝、海洋与河流的污染等。其中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把污染产业生产活动和污染技术利用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以便压低工资并迫使劳动者在恶劣的条件下工作,这些都是明摆着的事实。

六、经济全球化对工会的影响

工会权利将受到全球化的损害。2000年5月,国际劳工组织负责人胡安·索马维亚在一份报告中指出:“全球化和在激烈竞争的世界市场的生存原则'将对工会和结社自由以及集体谈判的权利产生消极影响。”全球化正在造成紧张局势和减少劳工的某些权利。由于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资本流动的高度可能性和生产的国际化,这就大大减少了集体谈判的内容和影响。

参考文献

[1]姚梅镇.《国际经济法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89.[2]卢凌宇.《冷战后挑战主权的理论思潮》,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3]程琥著.《全球化与国家主权》,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4]刘德喜.《WTO与国家主权》,人民出版社,2003. [5]肖佳灵.《国家主权论》,时事出版社,2003. [6]俞可平等.《全球化与国家主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7]黄仁伟,刘杰.《国家主权新论》,时事出版社,2004. [8]刘颖,邓瑞平.《国际经济法》,中信 出版社,2003. [9]余劲松.《国际经济交往法律问题研究》,人民法院出版社,2002.

第三篇:我国金融服务业存在的问题与发展之策

我国金融服务业存在的问题与发展之策

■专家建言 ■何德旭刘海虹王朝阳

近年来我国金融服务业的发展情况

金融服务业作为一个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产业,它既包括银行、证券、保险这些主要的金融服务行业,也包括信托投资、信用合作社、财务公司、融资租赁公司和典当业等行业。在把金融服务业界定为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的金融保险业后,可以发现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近年来中国金融服务业并没有呈现出加速发展的局面,相反,1997~2003年间,金融服务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和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都呈下降趋势。到2003年底,金融服务业增加值的上述两个比重分别为16.50%和5.51%。就业方面,金融服务业就业的两个比重数值都比较小:1997~2003年间金融服务业就业占第三产业就业的比重略有下降,而占总就业的比重则略有上升。截至2003年底,金融服务业就业的上述两个比重分别为

1.6%和0.5%。

从增长速度来看,除1997年之外,之后的六年按现价计算的金融服务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都要低于同期按现价计算的GDP的增长速度。如果计算最近五年的平均增长速度,那么1999~2003年间金融服务业增加值的平均增长速度为7.47%,也要低于同期GDP的平均增长速度9.36%。

有一点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我国对金融服务业增加值的计算存在一些不尽合理的地方,所以使得金融保险业的总增加值比实际增加值多,从而夸大了金融保险业的增加值。因此,金融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实际并没有上面数据所显示的这么高。比如,如果简单扣除这些不合理因素,那么2003年金融服务业增加值在整个GDP中的比重实际上只有大约

4.14%。

我国金融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国际比较的角度来看,我国金融服务业的发展水平还比较低,与发达国家甚至于一些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相比,在行业规模、竞争能力、创新能力、市场开拓、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都还存在明显的差距。

第一,金融服务业发展的总体水平较低,增长速度过于缓慢,内部行业结构和区域发展结构不协调。发达国家金融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一般在6%左右,2003年美国金融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已经达到了8.3%,而我国仅相当于美国的一半。近年来我国金融服务业的发展速度过慢,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支持乏力。金融服务业内部结构不均衡,银行业居绝对主导地位,而证券经纪与交易业、保险业、信托投资业的比重相对偏低。而且,金融服务业发展的地区差异较大,农村金融服务的供给严重滞后,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改善的需要。

第二,金融服务各行业竞争力较弱,不能有效提供经济发展所需的金融服务产品。从2004年全球1000家大银行的排名来看,排名第一的花旗银行的一级资本为744.15亿美元,不良资产比率为2.06%;而国内排名最高的中国银行的一级资本为348.51亿美元,而其不良资产比率却达到了5.12%,四大行中中国工商银行不良资产比率甚至高达18.99%(参见《The Banker》,July 2005,p251-286)。保险业方面,根据瑞士再保险的统计,截至2004年底,我国保险业占全球保险市场的份额排名虽居第11位,但保费收入规模仅521.71亿美元,相当于美国的4.75%、韩国的76%;保险密度在全球排名第72位,人均保险金额为40.2美元,相当于美国的1.07%、韩国的2.8%;保险深度排名第42位,保费收入占GDP的比重为3.26%,低于美国的9.36%和韩国的9.52%(参见World insurance growing premium and stronger balance sheets. Sigma No2.2005)。证券业方面的表现更让人担忧,2004年底我国共有证券公司140家,总资产3781亿元,总负债2765亿元,全年实现利润为-78亿元,整个行业处于亏损状态。

第三,国内金融机构的业务创新能力不强,外资金融机构在金融业务创新上具有绝对优势。一方面,国外金融工具种类繁多,能够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而且对新型金融产品的开发能力相当强;另一方面,目前中资金融机构的金融开发技术比较落后,电子化程

度较低、金融工具和品种单调、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在金融创新中处于被动模仿的地位,利用金融创新获取利润和占领市场主动权的能力较差。

第四,国内金融机构开展跨国业务的能力低下。除中国银行以外,其他银行海外业务的拓展尚在起步阶段,而外资银行在综合化经营模式下,通过大规模的并购和重组,其分支机构早已遍及全球。在业务开展方面,国内银行大都以传统的存贷业务为主,而发达国家跨国银行已经把业务重点放在如利率互换、出口保理及福费廷等一些新的金融衍生工具上,利用金融创新来获取利润和规避风险。

第五,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监管能力和水平有待提高。发达国家大都有支持金融发展的现代化交通、通讯、计算机网络以及其他配套服务设施,并且非常注重适时颁布和修订有关法律法规对金融业加以规范,对新业务、新工具进行认证。相比之下,我国金融立法比较滞后,专业性法律层次较低,法规操作性较差,在实践过程中还经常存在不能严格执行的问题。监管体制方面,我国金融监管主要依靠“三会”(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社会监管层次基本还处于空白状态,而且监管内容大都以合规性监管为主,对预防性监管的关注不充分。

促进我国金融服务业发展的若干建议

第一,培养金融业的服务理念和意识,使其真正成为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重要产业。受传统思想和观念的影响,我国金融服务理念的培育还远远不够。金融服务部门在很大程度上被作为管理当局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政策工具,而忽视了其服务的本质和产业的特性。把金融服务业看作是一个高度市场化、商业化的服务领域,看作是国民经济中一个十分重要和关键的产业,有助于加快促进金融服务业本身的增长,而且可以带动会计、信息、法律服务等关联产业的加速发展,进而促进整个经济的健康协调发展。

第二,继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根据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大趋势建立比较完善的现代金融服务体制。银行、证券、保险等主要金融服务行业应加快自身改革,使产权结构、技术创新、资产质量等各项指标合乎国际标准,按市场机制要求参与竞争,提高服务效率,增强金融服务产品的供给能力。针对我国当前经济结构和所有制结构调整的趋势,应加大股份制、合作制中小银行的建设,同时通过设立金融租赁公司、创业投资基金等一些非银行金融机构,满足广大中小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的融资需要。

第三,建立健全金融服务领域的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监管体系,有效控制和防范各种金融风险,保障金融安全。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金融服务行业充分竞争的开展以及金融监管的有效实施都必须在既定法律框架下进行。我国目前有必要加强金融服务行业的立法工作,完善金融法律框架,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运行法律体系。金融监管的目的是依法维护金融市场公开、公平、有序竞争,保护存款人、投资者和被保险人的合法权益。为此,必须改进金融监管的方式和方法,强化金融监管的内外协调,提高金融监管水平。

第四,注重金融服务内部各行业和地区的均衡协调发展,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制,较好地满足农村金融服务需求,促进农村经济的较快发展。加快证券、保险和信托等其他金融服务行业的发展,进一步完善与实体经济体系相适应的金融服务体系,加强金融服务业的资源配置功能,促进金融资源合理流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金融服务质量。同时,要注重金融服务业在中、东、西部地区的协调发展,加大中部和西部地区金融服务业的建设力度。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方式,整治农村信用环境,构建有效的农村金融服务体制,满足农民生产和生活方面的金融服务需求。

第五,大力培养金融人才,建立科学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金融活动的日趋复杂化和信息化向金融服务业从业人员提出了很高要求,金融服务传统上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现代金融服务业正逐渐变成知识密集和人力资本密集的产业。人力资本的密集度和信息资源的多寡在现代金融业中基本决定着金融企业创造价值的能力,以及金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前景。因此,有必要继续实施金融人才战略,多渠道加强金融人才的培养,改革现行人事管理制度、业务考核办法和收入分配制度,建立一个有利于培养、发现、吸引和留住人才的环境。(作者分别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武汉市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中国社科院财贸经济研究所博士)

第四篇:浅谈我国金融人才培养与教育需求

浅谈我国金融人才培养与教育需求

金融人才培养有利于培育和提高金融人才的创新精神;有利于金融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有利于促进我国金融业市场化、国际化发展;有利于解决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而且是繁荣经济、缓解就业压力最有效的途径之一。为了满足社 会经济发展对金融人才的实际需求,要将创业教育的思想渗透到人才培养模式中。更新观念,建立全面的创业教育观; 构建适应创业意识、创业能力的课程体系,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大力发展金融教育事业,构建与金融人才培养目标相 适应的创业教育体系。

金融业逐渐成为一个覆盖范围广、与日常生活结合紧密的服务型行业,同时又是一个最具有创新动力的知识、智力和技术密集型行业。因此,建立健全现代金融体系,实现金融和经济的健康发展,必须大力加强金融人才的培养,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金融人才,这是金融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一、我国金融人才需求的现状

随着我国入世后金融业的逐步市场化与国际化,市场对金融专业人才的需求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上个世纪50年代之后,金融理论从宏观的抽象理论描述转向了一种市场化的研究,金融学课程呈现微观化趋势,仅以货币、信用、银行问题作为研究重点的我国狭义(传统)金融学已不适应我国金融实践的需要和与国际金融理论发展相衔接的需要。广义的金融是指一切与资金运动有关的经济活动,除了包括与货币、信用、银行有关的活动和业务,还包括国家财政、企业财务(公司金融)与个人金融等活动。

根据对金融人才调查,可以看到金融人才的需求呈现以下特点:

1.对金融人才需求范围更广。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市场化转型使得为企业和个人提供投融资决策和参与金融市场的需求急剧增加,因此对金融人才需求部门范围更广,金融人才就业部门更多,有宏观调控部门的中央银行,有直接从事融资投资的金融机构,如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租赁公司、典当行等,也有间接从事融资投资的金融机构,如信用评估公司、信贷担保公司、专业的会计审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还有各类公司财务部门、理财咨询机构以及工商企业的财务部门都成为吸收金融人才的主要需求方。

2.对金融人才能力要求更高。由于金融经济活动日益国际化,金融机构和金融活动证券化、复杂化、微观化的发展趋势,不同需求方的业务内容各不相同,因而对人才的要求各有特点,所需要的金融知识也更宽更高。比如作为宏观调控部门的中央银行需要的是熟悉金融法令与法规、能参与金融政策的制定与实施的人才;商业银行需要的是懂管理、能够熟练进行业务操作、能进行产品开发和市场开拓、善营销、精于财务分析、能有效控制风险的人才;证券业对从业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除了必须懂得风险资产组合管理、股票的基础分析和技术分析手段等必备的金融学知识外,还要懂得会计学、法学等知识;企业财务公司则需要通晓经济、金融运行状况,具有现代金融营销意识,能根据企业微观财务状况和宏观经济形势相应制定融资策略和目标的人。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与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中远景规划的实施,金融活动的领域不断扩大,金融活动的内涵日益丰富,资本市场日益发展,企业个人的投资和融资活动不断丰富,从调查中可知市场对一般性的金融专业人才需求的热情不高,而对高层次、国际化的金融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目前我国急需高素质金融人才的种类大致有:金融分析师、个人理财师、基金经理、精算师、证券经纪人、股票分析师、信息主管、投资管理人才等。大量扩充这类人才成为几乎所有金融机构的共识,还将伴随金融业的改革更趋明显。

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当前我国的金融人才培养还存在很多问题:

1.教学内容、课程体系不能适应金融业发展的需要。专业知识和教学内容陈旧,教学内

容的更新和充实滞后于金融业务的发展,课程与教材内容重复较多,课程教材缺乏对学生智力发展的刺激性和挑战性,课程计划弹性不足,限制了学生的选择和发展的空间。课程结构和人才培养过于僵化与封闭,金融人才培养模式落后。

2.金融人才培养突出时代特色、行业特色不够。金融教育的调查研究工作和国内外的比较研究工作做得不深入,课程设置上反映信息化的课程还开得不多,创新能力的培养力度不大。金融行业特别要强调职业道德,但这方面的教育少,学生职业道德意识不浓,服务观念不强,不注重服务行业的礼仪形象。素质教育的思想,以及就业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的培养等没有凸现出来。

3.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简单化,忽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教学方式和手段落后,不少学校的教学仍是“纸上谈兵”:黑板上“炒股”、课堂上“保险”、校园内“融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应用不多,实验室建设与实践基地建设严重滞后,产学研结合不够紧密。由于人才的供应不及需求,特别是中高端人才十分匮乏,这对我们金融人才的培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金融人才培养模式需要进行多方面的调整。迅速培养和造就一批懂业务、善管理、锐意进取、勇于开拓的高素质金融创新人才将成为今后金融机构竞争的砝码。而创业教育是知识经济时代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需要,是社会和经济结构调整时期人才需求变化的需要。迄今为止,创业教育已经成为世界性的高等教育新理念。

二、金融人才培养实施创业教育的现实意义

所谓创业教育,是指以开发和提高青年学生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使之成为具有开创性人才的教育,是在普通文化基础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基础上进行的,以培养创业精神、创业能力、创业心理品质和传授创业知识为主要内容的教育。

创业教育始于美国,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后期,杰弗里·蒂蒙斯教授就是美国创业学教育和研究的领袖人物,他在创业管理、新企业创建、创业融资和风险投资等方面的专题研究,在创新性课程开发和教学等方面被《商业周刊》和《成功》杂志等评选为创业管理教育领域的公认世界级权威。就高校而言,美国百森商学院1967年就在全球第一个推出创业管理的研究生课程,上世纪80年代,美国开始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美国大学的创业教育和大学生的创业活动开始活跃。目前,创业教育在美国己形成一个相当完备的体系,涵盖了从初中、高中、大学本科直到研究生的正规教育,而创业学研究创业教育在欧美等先进国家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一直深受重视,至今已经颇具规模。创业教育在国际财经教育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全世界共有1000多所大学开设了至少一门以上的《创业学》课程,其中以商学院所占的比例为最大,欧美日等国的创业教育更是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备的体系,有的商学院甚至冠名为“创业学院”。

中国的创业教育才刚刚起步,1989年,“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在中国北京召开,会上正式提出了“第三本教育护照”,即“创业教育”的概念,指出了21世纪的青年除了接受传统意义上的学术教育和职业教育外,还应当拥有第三本教育护照——创业教育。因此,各大高校纷纷引进国外创业教育经验、参与创业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创业知识、创业技能为重点开展创业教育,在创业教育的实践中已积累了一些经验,源源不断地培养出大批具备创新和创业能力的人才。我国对金融人才培养实施创业教育,对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和就业岗位、缓解社会就业巨大压力,培养更加务实的金融人才,同样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1.有利于培育和提高金融人才的创新精神。当前金融院校的课程对学生的实践能力重视不够,加之长期应试教育所带来的弊端,这就使得学生知识体系支离破碎,创新精神遭到严重扼杀。实施创业教育有利于改变学生实践和动手能力差的现状,培养学生创业技能,提高学生主动获取新知识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并通过有效地配置自身的各种资源,将知识转化为现实的个人和社会价值,最终实现知识的最大效用。

2.有利于金融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长期以来,我国金融院校的本科教育过于偏重理论性,传统教育体制和人才培养模式阻碍了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嫁接与融合,既不利于人才的培养,也阻滞了学科本身的发展。基于知识的创业是成功机率最大、风险最小的创业,开设创业学课程和开展创业大赛活动,首先可以促使学生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创造性地捕捉市场机遇,其次有利于打通被割裂的专门、单一知识的壁垒,实现学科的交叉、渗透与综合,促进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创业教育又是一种实践性极强的活动,教师要上好创业学课程,学生要学好创业学课程,不主动参与社会实践、不积极进行创造性思维是不行的。因此,创业教育必然促进教学相长、知识整合、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

3.有利于促进我国金融业市场化、国际化发展。中国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金融业实施对外开放,允许外国银行业进入中国市场并与国内银行业享受同等国民待遇。一方面,跨国金融机构在中国境内开展业务。另一方面,中国的金融机构在本土或海外扩大服务范围,拓展新业务,直接参与国际竞争。所以,中国银行业参与国际竞争的问题,不仅需要在世界范围内、国际市场上与外国金融机构竞争,而且还要在本国、本地区与进入本地市场的外国银行竞争。这就需要高等教育部门培养出既熟悉本国金融运行的特点和规律,又通晓国际金融规则和惯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和国际竞争需要的金融人才。为此高等教育中的金融学科需要培养具备理论经济学和金融学知识,有较强的宏观经济分析能力,能从事与宏观经济动态研究有关工作的人才。但更多的需要培养同时具备会计学、公司财务学、数学、信息学、计算机学等多学科知识,能将经济分析、数据处理、电子商务、软件应用与设计等工作融为一体,灵活自如地处理各类微观金融问题的人才。通过创业教学环节,既可加深学生对微观金融理论的理解程度,也可提高学生对金融工具的运用能力,促进我国金融业市场化、国际化发展。

4.有利于解决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而且是繁荣经济、缓解就业压力最有效的途径之一。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学生毕业后没有及时就业的人数将会逐渐增加。依照国家发展高等教育的有关政策精神,高校扩招一直会延续到2010年才会告一段落。由此可预见,未来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将持续增大。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具体由扩大内需引发的持续扩招向高校提出了转型的任务。除了由应试教育向综合素质教育转变外,高校还必须由过去那种满足长中短期指令性经济计划需要转向满足学生获取在市场经济中自己谋生能力的需要,由被动就业和受雇的教育转向创业教育。通过这种转变,使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高校毕业生(至少是一部分)成为能够通过自己的创业活动为社会提供更多就业岗位的人,而不是坐等国家和社会提供就业岗位的人。不实现这种转变就很难说高教改革的成功。

因此,在我国培养大批风险创业者,培育不断进取的创新精神,传授和锤炼创业技能,是金融类高等院校义不容辞的历史重任。

三、构建金融人才培养的创业教育体系

为了贯彻教育部提出的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金融人才的实际需求,要将创业教育的思想渗透到人才培养模式中。

1.更新观念,建立全面的创业教育观。创业教育不是单纯地进行创业知识的传授和创业技能的训练,它也是一个素质教育的过程。既注重学生专业方面的学习,又兼顾他们作为人的全面发展,才能够不断满足市场经济对高等金融专业人才的需求。家庭、学校、社会都要为人才的独立实践创造条件,让学生从小学会自立,学会适应社会,学会实践能力,在实践中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学会动手能力,学会创新能力。必须具有新的观念,整体意识,开拓精神,不仅要学会生存,学会合作,还必须学会负责,具有合作意识、竞争意识与负责精神。将创业教育的思想渗透到教育的全过程中去,创建良好的金融人才成长外部环境。激发学生创造欲望,提高创业思维能力,掌握创业的方法和策略,从而在毕业后实现自我创业的目标。

2.构建适应创业意识、创业能力的课程体系,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科学制定教学计划,培养学生既能掌握金融专业理论知识,又是具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同时要依据社会调查进行职业分析和岗位职责分析。在教学内容上,设置科学合理的专业课程体系,要有针对性地增加必要的开阔视野、激发创新意识、提高创业技能的课程,如“创业学”、“创业心理学”、“创业指导”、“成功企业家”、“管理家”、“财务管理”、“经济法”等课程,指导学生就业,即以素质教育和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为主,运用案例教学、模拟教学、混合讨论、模拟创业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业意识。并要创造条件让学生选修符合其个性特长的课程,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强化高等学校的社会服务职能,建立教学、科研、开发应用与生产实践的一元化体系,为学生提供创业经验,使学生成为能根据社会需要自我创业的有用人才,把学生培养成为适应时代要求的,具有创新能力、创造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具有竞争力的人才。

3.大力发展金融教育事业,构建与金融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创业教育体系。现在金融发展最需要的就是能够分析金融创新和风险管理的人才,需要的是既懂得管理的人才,又掌握金融创新的技术人才。因此要加强金融专业和其他专业的复合人才培养,包括管理与金融的复合型人才,工程与金融的复合型人才,金融与法律复合型人才,跨行业的金融复合性人才。具备多学科知识背景的应用型人才的社会需求很大,是金融人才培养中应该重点关注和研究的方向。实施知识更新工程,走“大金融”的学科发展道路。金融学科各研究方向之间力求打通,相互融合,建立国际化、现代化的宽口径金融教学体系,培养宽口径、厚基础、复合型的高级金融人才。同时要将学历教育、专业资格认证和在职培训有机结合起来。建立多层次的金融教育体系,既着重于业务操作性的训练,又立足于研究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建立快速人才培养通道,加快培养一大批金融专业人才。

第五篇:浅谈我国的金融创新

浅谈我国的金融创新

当前,随着世界金融市场的自由化、国际化和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新技术革命特别是现代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在银行领域的广泛应用,金融创新日新月异,已成为推动全球金融业发展的一支主要力量。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在华外资银行业务范围的扩大、经营性机构的扩张、服务对象的拓展,同时由于外资银行具备雄厚的资金实力、灵活的经营机制、先进的管理水平,势必对我国的银行业带来巨大冲击:加剧业务竞争、加大经营风险、争夺优秀人才、冲击现行管理制度等等。因此,可以说,目前我国银行业的发展遇到了来自国内经济市场化和融入国际运行体系的双重压力。现有的金融体制已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迫切需要在观念、组织、调控机制、服务和业务等方面加快金融创新的步伐,迎接入世的挑战。认真研究金融创新,明确金融创新在我国金融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这对我国进一步的金融改革具有最直接的借鉴意义。

一、金融创新的含义

金融创新目前还没有普遍接受的定义。一般认为,金融创新可以从两方面进行理解。广义的金融创新是历史的范畴,它泛指金融体系和金融市场出现的一系列新事物,它伴随金融业发展的全过程。狭义的金融创新是指从60年代初开始尤其在70年代西方国家放松金融管制以来,金融领域内的各种要素重新组合和创造性变革所创造或引进的新事物。本文对金融创新的论述侧重于狭义的金融创新。

二、我国金融创新的特点

在旧的计划经济体制下,银行等金融机构是政府的一部分,只起着政府出纳的作用,严重束缚了金融业的发展,更谈不上金融创新。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金融体制开始了一系列重大而深刻的变革,我国的金融业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金融创新也十分活跃。金融体制的创新总体上可以归纳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1979—1983年,恢复和成立了四大国有专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第二个阶段始于1984年,创新主要内容是建立中央银行制度,形成管理与运作相分离的二级银行体系;第三个阶段始于1987年,继重新组建交通银行后,又陆续新建了一些商业银行;第四个阶段始于1990年,中国先后成立了深沪两个证券交易所,决定四大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变,1994年又成立了三家政策性银行。迄今为止,我国已经建立了包括中央银行、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在内的金融机构体系,初步建立了涵盖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的金融市场体系。在金融体制创新的同时,金融工具的创新也十分活跃,各种新型的金融工具不断涌现,从银行的负债工具看,先后出现了保值储蓄存款、住房储蓄存款、委托存款、信托存款等新品种;从资产业务看,出现了抵押贷款、质押贷款、按揭贷款等;从中间业务看,最具代表性的是银行卡业务,如牡丹卡、长城卡、龙卡、金穗卡、太平洋卡等己成系列。并且我国也曾引进了一些衍生工具,如外汇期货、股票价格指数期货、认股权证、国债期货、外汇远期和货币互换等,但大部分因法规不完善,过度投机而被迫停止交易,另一些未形成规模。

我国的金融创新主要有以下三个主要特点:

1、政府主导型的金融创新。西方国家的金融创新是在发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的,创新主体动机明确,就是适应市场需要绕开管制追求利润的内在驱动力,因此西方国家的金融创新是市场主导型。而中国是在市场不完善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活动。我国金融结构不健全、市场不完善、金融机构刚刚建立、内部机构不成熟、金融工具简单、竞争并不激烈,所以追求利润和规避管制的欲望较小,单靠市场自发地进行大规模深层次金融创新是不现实的。因此为了加快经济发展,推动金融业稳步前进,中国只能进行政府主导型的创新。

2、金融创新的范围广但独创少,并且技术含量低。我国自1979年开始进行金融改革以来,金融创新的范围涉及到金融业的各个领域,对金融业发展造成空前的影响。由于我国的金融改革是在一个很低的基础上进行的,必须引进西方国家已有的先进的事物,因此我国的金融创新范围虽广,但大部分是通过“拿来”的方式进行的,单就金融工具的创新而言,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创新工具达70多种,但85%为拿来的工具。我国现有的金融创新大多放在易于掌握、便于操作、科技含量小的外在形式的建设上,如金融机构的增设、金融业务的扩展等,而金融创新的主体素质不高、内容比较肤浅、手段比较落后。

3、衍生工具的创新大多归于失败。西方国家衍生工具的创新占金融创新的相当比重,对金融业的发展经营造成巨大的影响。而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引进的各种衍生工具因种种原因大部中途天折,究其原因主要有:(1)市场规范化建设严重不足,缺少必要的法律法规。我国衍

生工具交易时,大多缺少必要的法律法规去规范,交易制度、交易程序不规范,一旦出现大量的违规事件,难以应付。(2)衍生市场投机性过高,从市场主体角度看,适当的投机者和套期保值者是市场运行的必需。但投机要有一定的限度,过高则会破坏衍生市场的发展。

三、金融创新在我国金融业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

金融创新自20世纪60年代初兴起以来,得到迅猛的发展,实践已经证明它的积极意义。金融创新在我国虽起步不久,但已显示了其蓬勃的生命力,当前我国的金融业正面临深层次改革的关键时期,发展和推动金融创新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从我国金融业的发展现状看,金融创新势在必行。

首先,金融创新是突破计划金融体制、建立全新的社会主义市场金融体制的有力手段。目前我国金融体制仍然是一种计划金融体制,实行的是大一统的计划控制。中央政府对各类金融机构实行严格管制,并控制民间金融机构的发展。这种体制看似有利于监控风险,实际上缺陷很多。要解决这些问题,如果还是依靠小改小革是不行的,必须通过制度

创新来解决,从而真正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金融体制。

其次,金融创新是加快国有商业银行改革、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有效措施。我国自提出专业银行实行企业化经营、分离政策性金融业务、向商业银行转轨以来,四大国有银行商业化进程可谓步履艰难。目前最突出的问题主要是不良资产的化解。如何解决好目前银行业普遍存在的这一问题,把国有银行建成真正的商业银行,建立起现代金融制度和健康的银行体系,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从而提高金融体系的活力和

竞争,已成为当前我国金融改革创新的一项重要任务。

第三,金融创新是迎接WTO挑战、实现金融业务国际化的迫切需要。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将使中国经济全面融入国际经济体系,充分享受当代国际分工的的比较利益。但是,我们也要看到,长期处于高度政策壁垒下的中国银行业,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不可避免地将面临着外资银行的全面冲击。因此,我们必须审慎对待,唯一的出路就是加速改革调整创新,以市场机制为基础,加快构建高效有序的金融市场运作体制和监管机制,提高中国金融的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第四,金融创新是正确处理防范金融风险和支持经济发展关系、促进地方经济加快发展的必然要求。从地方经济发展看,银行是其最重要的资金供给渠道,如果资金投入不足,经济就难以发展,银行最终也会失去发展的基础,再从银行看,如果不能通过开拓贷款业务,为不断增长的存款资金找到有利的出路,也就不可能实现自身的发展。

四、关于我国金融创新的几点建议

(一)继续加强政府引导。如前所述,我国的金融市场不完善,金融机构建立不久,内部经营机制不成熟、金融工具简单、竞争并不激烈,追求利润和规避管制的内部创新需求并不强烈,单靠市场引导自发地进行大规模、深层次金融创新是不现实的。这就必须加强政府引导,用货币政策及宏观调控措施,形成金融机构进行金融创新的外部压力。

(二)以体制创新为主线,发展和引进适合我国国情的金融工具。金融体制的创新包括金融市场体制的创新、金融机构体制的创新以及金融监管体制的创新几个方面。加强金融体制的创新,对于完善金融市场,健全金融机构的内部经营机制,形成适合我国国情的监管体制具有重要的作用。我国早已确立发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金融创新也最终要回到以金融机构为创新主体,以市场为导向的金融创新模式,而培育完善的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监管体制是这一模式的前提。体制创新的同时,开发和引进适合我国国情的金融工具,能够活跃金融交易,增加金融机构的收益。

(三)衍生工具的引进和开发,要以市场规范化为前提。金融创新的主流是积极的,但任何事物都难免有其负面影响,金融创新也不例外。世界上因管理不善,而进行未授权的衍生工具交易导致亏损倒闭的事件时有发生,如著名的“巴林银行倒闭案”和“大和银行亏损案”等。我国前几年引进的衍生工具也因市场规范化建设严重不足,投机猖撅而大多归于失败。因此在我国引进必要的衍生工具时,必须加强监管,同时配套必要的法律法规。

(四)注重数量的扩张的同时,更要提高质量。我国现有的金融创新重点放在易于掌握、便于操作、科技含量小的外在形式的建设上,如金融机构的增设、金融业务的扩展等,而金融创新的主体素质不高、创新的内容比较肤浅,手段比较落后。因此在注重创新数量的同时,加强创新的质量,注意引进和开发先进的金融技术,提高创新的科技含量。

作者:吕青波

工作单位:北京市西城区财政局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真武庙六里三栋804号100045

下载金融全球化与我国金融策略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金融全球化与我国金融策略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韩国金融崛起与中国儒家文(推荐)

    在德国柏林得月园的入口处,矗立着一尊孔子的塑像,塑像基座上刻着孔子的名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西方人认为这句话是耶稣圣谕“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的中......

    我国金融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浅析

    我国金融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浅析 戴绿嫔07120831 分业经营和混业经营是金融业运营的两种模式,各有其优劣势。 分业经营的主要优势:(1)专业化经营(2)避免利益冲突(3)对监管机构,其监......

    我国金融信息化现状分析与发展战略

    我国金融信息化现状分析与发展战略摘要:近年来,随着全球信息化进程的推进,我国金融信息化得到了巨大发展,但总体来说,与世界先进国家仍有很大差距,本文在分析国内金融信息化现状的......

    我国金融信息化现状分析与发展战略

    我国金融信息化现状分析与发展战略 内容摘要:近年来,随着全球信息化进程的推进,我国金融信息化得到了巨大发展,但总体来说,与世界先进国家仍有很大差距,本文在分析国内金融信息化......

    我国金融制度改革与地方银行制度

    我国金融制度改革与地方银行制度 一、我国金融制度改革 金融制度是一个国家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着经济的安全与健康发展新中国成立伊始国家就开始了着手建立一套符......

    金融深化与我国的金融改革(精选五篇)

    金融深化理论与我国的金融改革 【关键词】金融深化金融改革经济发展 一、金融深化理论简介 金融深化(Financial Deepening)理论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戈德史密斯、葛利、肖和帕......

    财政与金融

    财 政 与 金 融姓名:柳铖 学院:传播科学与艺术学院学号:200910010408 建设和谐社会,财政应发挥的重要作用 通过财政与金融这门课的学习,让我真正的认识到,财政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

    财政与金融

    财政与金融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财政 2.通货膨胀 3.货币流通 4.宏观调控 二.填空题: 1.国家财政的职能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个方面。 2.财政分配的对象主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