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韩国金融崛起与中国儒家文(推荐)
在德国柏林得月园的入口处,矗立着一尊孔子的塑像,塑像基座上刻着孔子的名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西方人认为这句话是耶稣圣谕“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的中文译本。在西方人看来,孔子是人类历史上没有留下自己“亲笔”作品,但却对人类文明产生了重大影响的三个伟人之一。《论语》与记录古希腊苏格拉底思想的《辩白》,与描述耶稣言行的《福音书》一起被公认为“世界级”的文化瑰宝。
在西方国家,如果你和学者或政要谈论孔子,他们都会表现出十分尊敬的神情,并对孔子大加赞扬。但当你再往深处询问孔子的时候,他们会显得一脸尴尬,支支吾吾。有时,他们还会提出一些奇怪的问题,一个法国留学生问我:“孔子春秋时期是鲁国人,„冬夏‟时期是哪国人呢?”看到他们满脸疑惑,我不知如何应答。
他们尊敬孔子,但不了解孔子。尊敬孔子是因为他的思想具有普世的价值和现实意义。对孔子陌生,是因为儒家文化依然处于自身文化圈内的困顿状态,还没有找到与世界文化融合的切入点。误读和亵渎孔子事件的普遍存在,表明孔子及儒家文化对世人的开放度不高,其表现形式和传播方式还游离于经济文化全球化的时代之外。
从世界历史来看,19世纪是比生产力,20世纪是比制度,21世纪比的是文化,未来的发展在相当程度上以文化论输赢。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孔子与儒家文化要不要实现“市场化”,在全球文化市场里与章子怡、与姚明、与NBA、与好莱坞争夺“粉丝”?答案是肯定的。20世纪60 年代,由于电影、小说、电视等传播媒体的普及,孔子一度从学术圈走向大众,在国外也掀起了短暂的“东方文化的热潮”。但是,由于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乏力,文化的传播还没有完全地去意识形态化,没有利用现代传媒的手段,也没有采用创意与引导市场需求相结合的手法,孔子文化热在西方大众文化和国家主流文化的夹击下,在一片喧闹声中败下阵来。
孔子是中国的圣人,儒学是中华民族的主流价值观念。现在我们应该思考的是,如何在经济文化全球化的形势下,适应文化市场的大众化需求,将主流文化的价值观念融入大众文化之中,通过大众传媒的有效传播,用现代的理念创造出独具魅力的“孔子文化经济”。然而,孔子的“粉丝”芸芸,却因缺乏现代文化形式的“儒学”创新,孔子还是那个遥远的“圣人”,“粉丝”们还是敬而远之。孔子本人在2000年前就采用周游列国的自荐形式,推销自己的思想,虽落魄而不气馁,历经修炼后终成大果。我们为什么在市场化的今天,还要让孔子及其思想尘封于殿堂呢?
亚洲金融危机之后,曾一度濒临破产的韩国,能在短短几年内走出阴影、重新崛起,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韩国人挖掘忠、孝、诚、信、礼、义等儒家精髓,把传统文化的背景融入到现代生活之中,将文化与信息产业的“两栖类”产品与他们的电影、电视结合在一起。韩国浓厚的儒学文化,活跃了中国文化市场,带走了中国的银子,成就了韩国文化产业,创造了“韩流”,使韩国迅速成为世界第五文化生产大国。
第二篇:儒家与中国传统文化育
儒家与中国传统文化育
核心提示: 儒学传统文化精神价值选择价值观念“以儒治世”儒学未来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载体,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国文化的主儒学传统文化精神价值选择价值观念“以儒治世”儒学未来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载体,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国文化的主体部分,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和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历代统治者和知识分子所推崇。
儒家的价值理念、伦理道德观、仁爱观等影响着中国和世界,我们要继承和弘扬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迎接未来的竞争与挑战。
一、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作用儒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和重要组成部分,或曰中华主流文化,是凝成中华民族精神的主流,是东亚文明的精神内核。
“察业识某如佛,观事变莫若道,而知性尽性,开价值之源,树价值之主体莫若儒。
”
儒学的这种地位是历史形成的,在两千五百多年前,孔子创立儒家学说,不是凭空创造的,而是在社会的大**中通过对三代流传下来的中国传统文化遗产进行反思,认真清理和重新加以诠释而形成的思想学说体系。
孔子提倡“信而好古”和“好古敏以求之”,使儒学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成为中国原典的保存者和当时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
孔子非常注重实地考察,坚持“察知征信”与“因革损益”的原则,使儒学又具备审慎的因时制变的品格,在中国处在第一次社会形态大变革的时代,儒学应运而生,突出了中华传统文化需要保存、延续和发展的历史必然。
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文化,只能在超越了单一民族观念和思想体系时才能存在。
他一方面提倡“夷夏之防”,十分注重激励民族精神与爱国主义,同时又以“近者悦,远者来”和“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博大胸怀,倡导民族和睦,友好相处,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与巩固起了凝聚作用,因此儒学长期以来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支柱。
“儒学不是宗教却能取代宗教”,坚持的是一种对儒学的信仰和依赖。
儒学提倡德化社会、德化人生的思想对中国人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成为华人世界共同的文化心理基础。
直至儒家文化仍具有一种积存深厚的民族文化认同的凝聚力,起着中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重大作用。
正是由于儒学避免了狭隘民族性的特点,为它走向世界,形成东亚儒家文化圈奠定了基础。
在先秦,处于私学地位的原典儒学,为它的长远发展奠了基。
汉武帝“独尊儒术”,儒学始成为官学,两汉时基本完成了对先秦以来道、墨、名、法、阴阳之学的综合吸收,扩大了学术包容的范围而成为文化的宗主。
虽两千余年其形成屡经变换,但总的方向是强化封建统治意识。
“凡是存在的即为合理的。
”正是儒家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的长期存在和广泛的影响,使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与合情合理性文化。
“中国人不得不树立一种道德律,即提高„仁‟,亦即公正、慈爱的行为地位,把它作为一种绝对标准,以仁为标准,一切有缺点的人或行为,就能被发现其所不足。
”这或许便是儒学所要达到的高度,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所要传承的文化宗旨,正如张纯如所阐释的“文化影响力”“这种力量既可以剥削去使人成为人的那一单薄的社会约束—这样我们所有人都会变成魔鬼,也可以增加这一约束。
”总之,儒家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体地位,决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趋势,并且时刻影响着中国人的精神与道德取向,成为中国人的信仰。
二、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在儒学中的体现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并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这个思想体系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科学精神,这种科学精神又是通过儒学之要义体现的,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中国传统文化是凝聚之学。
中国传统文化是内部凝结力的文化,这种文化的精神是注重和谐,把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群体、人与自然有机的联系起来,形成一种文化关系。
这有助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便是以和谐民族的性格、精神而影响和传承的,而现代社会综合国力的构成中,民族凝聚力作为国家的软实力,为社会发展、改革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我们中华民族是宗族融合而形成的,融合于中华民族的宗族,历代都有增加,但融合的动力是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而不是武力,融合的方法是同化而不是征服。
”中国全体国民都有他“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崇高伦理观念,与博大的仁爱精神,共同构建和谐之社会。
儒学对中国社会之民族性格、民族精神、理性和谐社会的形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可以说,儒家文化是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中这种凝聚之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儒学文化中的和谐意识包涵天人关系的和谐与人际关系的和谐。
关于人际关系的和谐,儒家提倡“中庸”,即“和而不同”和“过犹不及”,实质是强调矛盾的统一与均衡,强调通过事物之变的把握以获得人际关系的和谐,避免和克服人与人,人与社会乃至国家、民族之间的对立和冲突。
这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凝聚之学的科学精神。
2.中国传统文化是兼容之学。
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
尽管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受到限制,它还是以开放的姿态,实现对外兼容,这正是依靠儒学“和而不同”的精神而实现的。
儒学在保持其学统传承的同时,总以“和而不同”的精神,以我为主地汇通、吸收和融合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
儒家文化对外来文化的强大吸收能力和它强大的同化能力是相辅相成的,更加出色的承载了中国传统文化兼容之精神。
3.中国传统文化是经世致用之学。
文化的本质特征是促进自然、社会的人文之化,中国传统文化突出儒家经世致用的学风,它以究天人之际为出发点,落脚点是修身、治国、平天下,力求在现实社会中实现其价值,经世致用是文化科学的基本精神,儒家学说则更是这种精神的体现者和传播者。
三、中国传统文化中“以儒治世”“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
明白地道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文化的这种特殊的社会功用。
在长达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里,儒家思想一直在官方意识形态领域占据着正统地位,对中国官学文化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国传统社会充满了亚普罗式的精神,是个按生态循环及继续下去的社会,继承的是老祖宗的传统,还要代代传下去”。
传统就是权威,满足于守,追求静,害怕变。
《书经大禹谟》:“皇天眷命,奄有四海,为天下君”,意思就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帅土之滨,莫非王臣”。
“最便于专制”的儒术,或者当作一种专制官僚统治手段来看的儒家学说,可供统治者利用的内容有:天道观念;大一统思想;纲常伦理。
《书经》“呜呼!惟天生民有欲,无主乃乱,惟天生聪明时篅”,《荀子王制篇》“天地生君子,君子理天地”,这一来,天道观念,大一统主张,纲常伦理就成为“三位一体”了。
所谓“两千年无思想,非无思想也,以孔子的思想为思想;两千年无是非,非无是非也,以孔子的是非为是非”,归根结底,不是中国人对于孔子学说特别有好感,而是中国的社会统治,特别需要孔子学说。
自儒学被汉武帝君臣定为正统正宗以后,以地主经济为基础,土地得相当自由买卖,农民得相当自由转动,而原本不能造成世卿世官那样的贵族身份的社会,却藉着知识的统制和长期独占,而无形中帮同把士大夫的身份更加的特殊化或贵族化了。
“以儒治世”,中国传统文化更加牢靠的在政治中得以发挥。
“文化是物质设备和各种知识的结合体,人使用设备和知识以便生存,为了一定目的,人要改变文化”,师儒和政权的关系,在中国封建士大夫身上,得到了极其充分的体现,而“以儒治世”是历代统治者及传统士大夫所选择的,“一个时代的思想家,他们的言行能被社会所接受,主要是因为他们反映了社会上的一般观点,他们不过是把已经客观的社会事实所造成的观点,用比较明白和肯定的言行表达出来。
”从孔孟到西汉董仲舒“君权神授”到魏晋以竹林七贤为代表的玄学到唐韩愈的天命论到宋朱熹的理学到王阳明的心学到明清各种儒学思想见解,都体现了把儒学进行合理改造,从而为统治阶级所利用,以达到“治世”,维护统治的目的。
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看,文化属于上层建筑,其核心是社会意识形态,它是为其政权及其经济服务的,儒家文化符合统治阶级的利益需要,反映了中国历代的“国情”,正如金克木所言,“文化就是„国情‟,文化就是„国民性‟,中国文化就是„中国人‟”,“从一定的视角分析,儒家文化甚至可以说是一种主要为国家培养官僚的文化”,历代统治者都公开标榜以儒家理念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指导思想,儒家观念成为官僚文化的核心,其在“尚贤使能”“民为邦本”“仁政理想”“隆礼重法”“节用裕民”“修身为本”等方面,都对中国官僚体制及王政统治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同时是中国传统文化“以儒治世”的体现。
以儒学为主流的中国传统文化,能够经历五千年的发展而没有中断的原因就在于其核心价值具有先进文化特性,在于其人性化、人情化倾向所具有的穿透力和生命力,在于它所具有的永恒的普世价值,相信在世人共同的努力下,儒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将会在未来闪耀出更加灿烂的希望之光、和谐之光、精神之光。
四、总结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主题,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和重要组成部分,两者是血与水、源与流的关系。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总得说来,就是究天人之际,明
修身之道,述治国方略,求天下为公,最终实现天人和谐的境界。
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中国传统文化精神通过儒学体现,在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优秀的儒家文化价值理念,“以儒治世“被历代统治者所推崇,现实的需要,促使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做出价值选择,用历史的眼光和时代的精神去更好的保留、弘扬和传承优秀的中国文化遗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中国之未来而奋斗。
第三篇:论文:儒家与中国传统文化
儒家与中国传统文化
一、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作用
儒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和重要组成部分,或曰中华主流文化,是凝成中华民族精神的主流,是东亚文明的精神内核。“察业识某如佛,观事变莫若道,而知性尽性,开价值之源,树价值之主体莫若儒。”
儒学的这种地位是历史形成的,在两千五百多年前,孔子创立儒家学说,不是凭空创造的,而是在社会的大**中通过对三代流传下来的中国传统文化遗产进行反思,认真清理和重新加以诠释而形成的思想学说体系。孔子提倡“信而好古”和“好古敏以求之”,使儒学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成为中国原典的保存者和当时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孔子非常注重实地考察,坚持“察知征信”与“因革损益”的原则,使儒学又具备审慎的因时制变的品格,在中国处在第一次社会形态大变革的时代,儒学应运而生,突出了中华传统文化需要保存、延续和发展的历史必然。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文化,只能在超越了单一民族观念和思想体系时才能存在。他一方面提倡“夷夏之防”,十分注重激励民族精神与爱国主义,同时又以“近者悦,远者来”和“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博大胸怀,倡导民族和睦,友好相处,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与巩固起了凝聚作用,因此儒学长期以来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支柱。“儒学不是宗教却能取代宗教”,坚持的是一种对儒学的信仰和依赖。儒学提倡德化社会、德化人生的思想对中国人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成为华人世界共同的文化心理基础。直至今日,儒家文化仍具有一种积存深厚的民族文化认同的凝聚力,起着中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重大作用。正是由于儒学避免了狭隘民族性的特点,为它走向世界,形成东亚儒家文化圈奠定了基础。
在先秦,处于私学地位的原典儒学,为它的长远发展奠了基。汉武帝“独尊儒术”,儒学始成为官学,两汉时基本完成了对先秦以来道、墨、名、法、阴阳之学的综合吸收,扩大了学术包容的范围而成为文化的宗主。虽两千余年其形成屡经变换,但总的方向是强化封建统治意识。
“凡是存在的即为合理的。”正是儒家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的长期存在和广泛的影响,使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与合情合理性文化。“中国人不得不树立一种道德律,即提高‘仁’,亦即公正、慈爱的行为地位,把它作为一种绝对标准,以仁为标准,一切有缺点的人或行为,就能被发现其所不足。”这或许便是儒学所要达到的高度,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所要传承的文化宗旨,正如张纯如所阐释的“文化影响力”(Power of cultural forces)“这种力量既可以剥削去使人成为人的那一单薄的社会约束—这样我们所有人都会变成魔鬼,也可以增加这一约束。”总之,儒家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体地位,决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趋势,并且时刻影响着中国人的精神与道德取向,成为中国人的信仰。内容来自dedecms
二、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在儒学中的体现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并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这个思想体系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科学精神,这种科学精神又是通过儒学之要义体现的,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中国传统文化是凝聚之学。中国传统文化是内部凝结力的文化,这种文化的精神是注重和谐,把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群体、人与自然有机的联系起来,形成一种文化关系。这有助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便是以和谐民族的性格、精神而影响和传承的,而现代社会综合国力的构成中,民族凝聚力作为国家的软实力,为社会发展、改革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我们中华民族是宗族融合而形成的,融
合于中华民族的宗族,历代都有增加,但融合的动力是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而不是武力,融合的方法是同化而不是征服。”中国全体国民都有他“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崇高伦理观念,与博大的仁爱精神,共同构建和谐之社会。儒学对中国社会之民族性格、民族精神、理性和谐社会的形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可以说,儒家文化是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中这种凝聚之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学文化中的和谐意识包涵天人关系的和谐与人际关系的和谐。关于人际关系的和谐,儒家提倡“中庸”,即“和而不同”和“过犹不及”,实质是强调矛盾的统一与均衡,强调通过事物之变的把握以获得人际关系的和谐,避免和克服人与人,人与社会乃至国家、民族之间的对立和冲突。这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2.中国传统文化是兼容之学。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尽管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受到限制,它还是以开放的姿态,实现对外兼容,这正是依靠儒学“和而不同”的精神而实现的。儒学在保持其学统传承的同时,总以“和而不同”的精神,以我为主地汇通、吸收和融合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儒家文化对外来文化的强大吸收能力和它强大的同化能力是相辅相成的,更加出色的承载了中国传统文化兼容之精神。
3.中国传统文化是经世致用之学。文化的本质特征是促进自然、社会的人文之化,中国传统文化突出儒家经世致用的学风,它以究天人之际为出发点,落脚点是修身、治国、平天下,力求在现实社会中实现其价值,经世致用是文化科学的基本精神,儒家学说则更是这种精神的体现者和传播者。
三、中国传统文化中“以儒治世”
“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明白地道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文化的这种特殊的社会功用。在长达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里,儒家思想一直在官方意识形态领域占据着正统地位,对中国官学文化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国传统社会充满了亚普罗式的精神,是个按生态循环及继续下去的社会,继承的是老祖宗的传统,还要代代传下去”。传统就是权威,满足于守,追求静,害怕变。《书经·大禹谟》:“皇天眷命,奄有四海,为天下君”,意思就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帅土之滨,莫非王臣”。“最便于专制”的儒术,或者当作一种专制官僚统治手段来看的儒家学说,可供统治者利用的内容有:(1)天道观念;(2)大一统思想;(3)纲常伦理。《书经》“呜呼!惟天生民有欲,无主乃乱,惟天生聪明时篅”,《荀子·王制篇》“天地生君子,君子理天地”,这一来,天道观念,大一统主张,纲常伦理就成为“三位一体”了。所谓“两千年无思想,非无思想也,以孔子的思想为思想;两千年无是非,非无是非也,以孔子的是非为是非”,归根结底,不是中国人对于孔子学说特别有好感,而是中国的社会统治,特别需要孔子学说。
自儒学被汉武帝君臣定为正统正宗以后,以地主经济为基础,土地得相当自由买卖,农民得相当自由转动,而原本不能造成世卿世官那样的贵族身份的社会,却藉着知识的统制和长期独占,而无形中帮同把士大夫的身份更加的特殊化或贵族化了。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以儒治世”,中国传统文化更加牢靠的在政治中得以发挥。“文化是物质设备和各种知识的结合体,人使用设备和知识以便生存,为了一定目的,人要改变文化”,师儒和政权的关系,在中国封建士大夫身上,得到了极其充分的体现,而“以儒治世”是历代统治者及传统士大夫所选择的,“一个时代的思想家,他们的言行能被社会所接受,主要是因为他们反映了社会上的一般观点,他们不过是把已经客观的社会事实所造成的观点,用比较明白和肯定的言行表达出来。”从孔孟到西汉董仲舒“君权神授”到魏晋以竹林七贤为代表的玄学到唐韩愈的天命论到宋朱熹的理学到王阳明的心学到明清各种儒学思想见解,都体现了把儒学进行合理改造,从而为统治阶级所利用,以达到“治世”,维护统治的目的。
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看,文化属于上层建筑,其核心是社会意识形态,它是为其政权及其经济服务的,儒家文化符合统治阶级的利益需要,反映了中国历代的“国情”,正如金克木所言,“文化就是‘国情’,文化就是‘国民性’,中国文化就是‘中国人’”,“从一定的视角分析,儒家文化甚至可以说是一种主要为国家培养官僚的文化”,历代统治者都公开标榜以儒家理念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指导思想,儒家观念成为官僚文化的核心,其在“尚贤使能”“民为邦本”“仁政理想”“隆礼重法”“节用裕民”“修身为本”等方面,都对中国官僚体制及王政统治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同时是中国传统文化“以儒治世”的体现。的凝聚之学的科学精神。以儒学为主流的中国传统文化,能够经历五千年的发展而没有中断的原因
就在于其核心价值具有先进文化特性,在于其人性化、人情化倾向所具有的穿透力和生命力,在于它所具有的永恒的普世价值,相信在世人共同的努力下,儒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将会在未来闪耀出更加灿烂的希望之光、和谐之光、精神之光。
四、总结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主题,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和重要组成部分,两者是血与水、源与流的关系。“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总得说来,就是究天人之际,明修身之道,述治国方略,求天下为公,最终实现天人和谐的境界。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中国传统文化精神通过儒学体现,在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优秀的儒家文化价值理念,“以儒治世“被历代统治者所推崇,现实的需要,促使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做出价值选择,用历史的眼光和时代的精神去更好的保留、弘扬和传承优秀的中国文化遗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中国之未来而奋斗。
第四篇:中国与韩国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之比较-艾政文
2010年第1期(总第223期)EDUCATION EXPLORATION
No·1,2010
Serial No·223
中国与韩国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之比较
艾政文
(开封大学马列德育部,河南开封475004)摘 要:韩国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灵活多样,主要有直接灌输法、实践教育法、隐性教育法和学校、家庭与社会三位一体综合教育法等。韩国的做法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丰富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具体的启示有:要善于将显性教育法与隐性教育法有机结合起来;注重形成合力,全面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重视社会实践在育人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充分利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积极借鉴他国有益经验。
关键词:中国与韩国;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比较
韩国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经济持续保持高速增长,在短短的二三十年内迅速实现了市场化和工业化,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汉江奇迹”,一跃而成为著名的“亚洲四小龙”之一,被国际社会惊呼为“第二个日本”。其迅速崛起虽有多方面的原因,但韩国人将其根本原因归于政府对教育的高度重视,尤其是对公民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重视。虽然韩国的政治制度、社会意识形态与我国有着明显的差异,但韩国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方法与成功经验给我们提供了许多可借鉴之处。
一、韩国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 1·通过开设有关道德伦理课进行直接教育韩国是世界上最重视教育的国家之一,政府在发展教育的过程中始终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韩国政府始终把德、智、体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三大指标,并强调德育第一,韩国宪法也明确阐明了德育的重要性。在韩国,德育目标主要是通过各级各类学校开设具体的公民道德伦理课来实现的。在小学阶段,学校通过开设“道德”和“生活”课对学
生进行基本道德知识和道德规范教育。在中学阶段,学校 通过开设“国民伦理”、“传统伦理”、“伦理与思想”等课程对 学生进行“伦理道德”和“国民精神”教育,以培养适应现代 社会的并具有爱国精神和民族精神的好公民。在大学阶 段,除了继续开设“国民伦理”作为必修课之外,还开设其他 有关政治理论的选修课。如汉阳大学开设的“国际政治”和 “朝鲜政治”等课程,学校通过开设这些政治理论课以增强 大学生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增强大学生对国家、社会和 民族的责任心和自信心。
2·通过开展社会服务活动进行实践教育
在韩国,政府和学校都非常重视把思想道德教育与社 会服务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并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种社会 服务活动。政府部门每年都要从本财政收入中划拨一 定比例的专项资金作为支持学生开展社会服务活动的经 费。近几年来,有些学校还把学生参加社会服务列为必修 课,明确规定不获此门课程学分的学生将不能毕业[1]。学 校还通常会与当地的社区联系,认真组织学生参与社区的 各项活动。如组织学生为社区老人和残疾人服务,参与社 区环境治理以及各种爱心捐助活动等。通过这些活动的有
效开展,既锻炼了学生的思想,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道德人 格,又磨砺了学生的意志,使学生的道德认知能力充分转化 为道德行为能力,从而达到了知与行的有机统一。3·利用本国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进行隐性教育
韩国学校在培育学生民族精神的教育过程中,不仅重视 课堂教育,更重视利用本国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对学生进行 教化。在韩国,从幼儿园到高等学校,在校园的走廊里、教室 内、图书馆里,都可以看到许多精美有力的汉字书法,其内容 基本上是历史先贤们关于做人的至理名言,还可以看到很多 韩国传统的山水国画。所有这些都有助于培养学生强烈的爱 国热情和增强学生对自己祖国的无限自豪感。此外,韩国的 大学几乎都是城市中最漂亮的建筑群。以韩国的岭南大学为 例,其校园面积达几十平方公里,校园内不仅环境优美,而且 还保留了许多富有韩国历史文化底蕴的代表性建筑。学校把 城市建设过程中需要拆迁的历史文化建筑移植到校园内,这 样既保存了国家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又提高了本校的文化 品位,同时为学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活生生的教材,起 到了一举多得的社会效果[1]。
4·实施家庭、学校与社会三位一体的综合教育法 韩国思想道德教育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建立了学校、家庭与社会三位一体的综合教育体制[1]。韩国政府强调, 教育必须要由家庭、学校与社会共同来完成,只有通过三者
相互紧密配合,才能形成一个强大的合力。首先,韩国人非 常重视家庭的教育作用,因为家庭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会 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因此,在韩国,父母要主动承担起对 子女的教育责任,家庭教育的内容主要是以传统的道德伦 理为主,如要求孩子讲“忠诚”和“孝道”,对父母要孝敬,对 国家要忠诚。其次,学校要成立家长联谊会,通常与家庭保 持密切的联系,以充分发挥家庭作为社会细胞的教育作用。再次,在韩国各地,有许多社会组织积极参与教育活动,如 韩国童子军协会、韩国青年团、红十字会等,它们通过各种 活动方式来支持学校德育,为学生提供一些必要的帮助,如 消除不良心理、救济贫困学生和开展一些传统的文化艺术 活动等。通过实施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方法, 大大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效果。
5·在教育过程中不断整合东西方思想文化资源 韩国属于东亚儒家文化圈,一直处于文化次中心的地
位,它将儒家文化传播到日本及周边诸国,并形成了自成体 系的韩国儒家理论[1]。儒家伦理已深深扎根于韩国的文化 之中,融化在韩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里。在儒家文 化的影响下,韩国形成了重视礼仪教育的优良传统。韩国 礼仪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五个方面:个人生活礼节、家 庭生活礼节、学校生活礼节、社会生活礼节和国家生活礼 节[2]。通过开展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道德伦理教育,提高
了公民道德素质,增强了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为培育新型 的韩国国民精神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与此同时,随着 国家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以美国为代表的现代西方价值 观也不断涌入韩国,日益影响着韩国青少年,以自由主义和 个人主义为核心的西方意识形态对传统儒家思想产生了一 定的负面影响。在此情况下,韩国政府更加强化了传统儒 家伦理价值观的教育,以试图实现一种融合东方传统和现 代西方价值观的道德教育观念[1]。
二、我国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 1·在学校统一设置政治理论课进行直接灌输
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党和政府都非常重视思想
政治教育工作,要求在各级各类学校中设置政治理论课,统 一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以实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社会思 想意识形态中的主导地位。在小学阶段,通常开设“品德与 生活”、“品德与社会”课,授课方式主要是以教师讲授为主, 实施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模式。在中学阶段,主要开设
“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授课方式比较单一,仍然是以 讲授为主,着重理论灌输。在大学阶段,全国统一开设“马 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 法律基础”课,除了这四门必修课之外,还开设一些选修课。这些课程由教育部统一规定教学大纲和学时数,各个高校 和各级教育部门不得随意更改。在教学方法上虽然与小 学、中学阶段有所不同,但基本上是采取理论讲授加实践的 模式,即实行以课堂理论灌输为主,以实践教学方式为辅的 模式。通过系统地讲授这些理论课程,对学生主要进行四 个方面的教育:一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进行系统的科 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二是以爱国主义为重点,进 行弘扬民族精神教育;三是以基本道德为基础,进行公民道 德教育;四是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进行素质教育[3]。2·通过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进行间接教育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我国各级学校在思想 政治教育方面也积累了诸多经验,除了大量运用传统的理 论灌输法之外,还运用了实践教育法。所谓实践教育法就 是指教育者组织、引导被教育者参加各种实践活动,不断提 高被教育者思想觉悟和认识能力的方法[4]。实践教育法大 体上可分为三种基本形式,即生产劳动、社会调查和社会服 务。生产劳动包括实习劳动、义务劳动和公益劳动等,学生 通过参加生产劳动既可以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又可以使 他们认识到劳动的价值和意义,从而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学生通过参加一定的社会调查,可以使他们深刻认识我国 的国情、民情和乡情,加深对国家方针政策的理解,加深对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伟大成就的认识,从而树立坚 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和信心。社会服务方式
主要体现在生产服务、科技服务、信息服务和咨询服务等, 通过参加这些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 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运用各种先进典型进行榜样示范教育
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可以看到许多先进人物和先进事 迹,各级学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通常会利用这 些先进典型人物或事迹来教育和激励学生,要求学生积极 努力地向那些先进人物学习。这种教育方法我们通常称之 为典型教育法或示范教育法。典型教育法具有形象、具体、生动的特点,它与理论灌输法相比较而言,更富有感染性和 可接受性,是我们党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之一[4]。在 学校里经常开展的向雷锋同志学习和向孔繁森同志学习的 学习活动,就是要求我们的学生学习他们无私奉献精神,学习他们热爱党、热爱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精 神。通过对这些先进典型人物的学习,可以使我们的学生 具有高尚的人格品质和树立社会主义、集体主义观念。4·利用现代大众传媒进行广泛宣传教育
我们党历来重视发挥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在思想政 治教育工作中的优势,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随着现 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许多新型传播媒 介也不断涌现出来,如网络、手机、数字电视等。这些新型 媒体的出现给我们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一定的挑 战,同时也给我们提供了许多难得的机遇和有利条件。在 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我们党和各级政府部门都十分重视 运用各种大众传媒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始终坚持马克思主 义在我国社会意识形态中的主导地位,坚持以科学的理论 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 秀的作品鼓舞人,思想教育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同时,各级学校也充分利用各自的校园广播、网络等有针对 性地开展以理想、信念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坚持把马克 思主义大众化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统一起来。
三、韩国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给我们的启示
通过对中韩两国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具体比较,我们 可以发现,虽然两国在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等方面存在较 大的差异,但韩国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所采取的灵 活多样的教育方法无疑给我们提供了许多有益的经验。概 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善于将显性教育法与隐性教育法有机结合起来 从以上的比较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韩国在开展思 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既非常重视显性教育法的运用,又巧 妙地运用了隐性教育法,不仅达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而且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所谓显性教育法就是指教育主 体为了达到一定的教育目标,通过比较正规的方式或途径 直接使被教育者接受并消化教育内容的一种教育方法。例
如,在韩国,通过学校开设道德课、生活课和国民伦理课直 接向学生传授一些基本的道德伦理知识和道德规范,对学 生进行直接的道德教育。同时,韩国还非常巧妙地运用了 隐性教育法。所谓隐性教育是指隐藏教育主体和教育目 的,通过非正式的教育形式,将教育内容渗透于环境、文化、娱乐、制度、管理等教育对象日常生活工作所接触到的教育 性因素中,从而引导教育对象自主感知教育内容、自主选择 教育信息、自主内化教育内涵的一种思想政治教育方式[5]。如韩国学校充分利用本国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对学生进行 思想教育。这两种教育方法各有优势和弱点。显性教育突 出教育主体的主体性,忽视教育客体的主体性和差异性,因 而容易导致教育客体逆反心理的产生;而隐性教育法则突 出教育客体的主体性和选择性,但容易导致教育客体的随 意性和盲目性。因此,我们应善于把显性教育法与隐性教 育法有机结合起来,使两者取长补短,相互促进,相得益彰。2·注重形成合力,全面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韩国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学校、家庭与社会三位一体密 切配合,形成合力,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这种方法值得 我们学习与借鉴。一方面,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首先 得益于家庭,父母从一开始就要重视孩子的道德养成教育。实践证明,良好的家庭环境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奠定了坚实 的基础。另一方面,学校对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起着 非常重要的作用。学校作为一个教育者除了要给学生提供 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之外,还要主动与学生家长联系、沟 通,建立学校与家庭共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联动机制。此外,社会是一个大舞台、大学校,社会环境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和心理也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因为“近朱者赤,近墨者 黑”。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要真正取得实效,不仅要全面优 化育人环境,而且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的通力合作, 在此基础上努力形成学校、家庭与社会三位一体相互协调、密切配合、形成合力的良好格局。
3·重视社会实践在育人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韩国思想政治教育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重 视社会服务在培养人的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并为此而采取 了多种有效措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如政府提供经费保 障,学校把学生参与社会服务与毕业资格挂钩等。相比之 下,虽然我国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也认识到社会实 践在育人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缺 乏有效的机制和制度作保障,而多半是流于形式,其效果也 就可想而知了。对此,一方面我们要积极借鉴韩国的有益 经验,另一方面我们应充分考虑自身的特点,紧密结合本国 的国情,在有效地整合各种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基 础上进一步建立、健全有关制度,逐步建立起学生参与社会 实践活动的长效机制,真正做到社会实践活动的制度化与
常态化,从而为培养思想品德良好、社会实践能力强的有用 之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4·充分利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积极借鉴他国有 益经验
从韩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经验中,我们可以看到,韩 国正确地处理了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关系,既很好地吸收了 东方儒家文化伦理的精华,又积极地借鉴了现代西方文化 的自由特质,更坚决地保存了自己民族文化的传统,充分体 现了古为今用、洋为韩用的特色[1]。中国作为东方儒家思 想的发源地,我们更应该加强对传统儒家伦理思想的研究、开发和利用,在此过程中我们要善于汲取其精华,剔除其糟 粕。儒家思想中的仁义观、忠孝观、诚信观和礼仪观等优秀 传统思想文化仍然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发扬,这些传统的伦 理思想为我们有效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丰富的 文化资源。与此同时,作为现代公民,我们还应具有世界性 的眼光,要在不断继承和利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基 础上,以开阔的视野及海纳百川的胸怀和心态,“大胆吸收 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 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化生产规律 的先进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6],真正做到古为今用,洋为 中用,从而不断推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与发展。参考文献: [1]苏振芳·当代国外思想政治教育比较[M]·北京:社会科学文 献出版社,2009·
[2]俞亚芹·韩国重视礼仪教育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 浙江青年专修学院学报,2006(1)·
[3]冯益谦·中美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比较研究[J]·思想教育 研究,2007(1)·
[4]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5]龙一平·论美国学校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途径及对我国的启示 [J]·教育探索,2009(6)·
[6]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第五篇:浅论当今韩国与中国的经济(推荐)
第十二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科技作品竞赛
浅论当今韩国与中国的经济
论文提要:自1992年8月24日中韩正式建交十几年来,中韩两国积极开展经贸合作,经贸关系飞速发展,贸易形式从间接贸易转为直接贸易,贸易额迅速增加。随着全球经济区域一体化的蓬勃发展,中韩两国贸易关系突飞猛进,国家间越来越相互认同,相互依赖,共同的利益增多,经济互补性增强。但随之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有待明确并解决问题,进而推进两国贸易发展。
关键字:韩国 经济 贸易 两国关系
一、韩国概况
(一)韩国地理
韩国位于亚洲大陆东部、朝鲜半岛南部。朝鲜半岛地处亚洲大陆的东北部,自北向南延伸,全长1100公里,韩国北以军事分界线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相邻。其余三面被黄海、朝鲜海峡和日本海所环抱,面积约9.96万平方公里,半岛海岸线全长约17000公里(包括岛屿海岸线)。韩国多丘陵和平原,山地面积占整个半岛面积的70%左后,地势比半岛北部低。丘陵大多位于南部和西部。西部和南部大陆坡平缓,东部大陆坡很陡,沿西海岸河流沿岸有辽阔的平原。韩国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季海洋性气候显著,冬季大陆性气候明显。六月到九月的降雨量为全年的70%。年均降水量约为1500毫米,降水量由南向北逐步减少。冬季平均气温为零度以下。夏季八月份最热,气温为25摄氏度。
三、四月份和夏初时易受台风侵袭。
韩国是使用同一种语言的单一民族国家,通用韩国语,这是形成他们强烈的民族共性中的一个决定性因素。韩国行政安全部2010年1月29日称:“截止到去年12月31日,国内户口登记人数为4977.3145万名,加上近10年间因擅自迁户而被取消户籍的居民28.9万多名,总人口达到5006.2320万名。”韩国人口结构出现的明显趋势是人口老龄化。
韩国的行政区划为1个特别市:首尔(旧译“汉城”)特别市;9个道:京畿道、江原道、忠清北道、忠清南道、全罗北道、全罗南道、庆尚北道、庆尚南道、济州道;6个广域市:釜山、大邱、仁川、光州、大田、蔚山
(二)韩国对外关系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韩国对外关系以对美外交为主,韩美两国于1949年1月建交,美国在韩国驻扎军队,两国一直保持同盟国关系。韩国于1965年实现了韩日邦交正常化,一直重视对日关系。70年代初韩国开始实行门户开放政策,特别是1988年起大力推行“北方外交”,旨在改善同朝鲜、原苏联、中国及东欧诸国的经济、政治关系。1991年9月韩国、朝鲜同时加入联合国,1991年12月南北双方签署了和解、互不侵犯与交流和合作的南北和平共处的基础。
1998年以后,韩国继续致力于巩固与美、日的同盟关系,同时加强了与中、俄的友好关系,对朝鲜推行和缓政策,提出不使用武力、不搞吸收统一、加强南北交流与合作的“对北三原则”。2000年6月实现了南北首脑会晤,南北关系明显缓和。2003年2月,卢武铉总统就任后,强调发展韩美互惠平等关系,促进韩中日东北亚区域合作,同时加强同俄、东盟、欧盟等其他国家的关系,积极参与地区和国际事务。2007年双方首脑再次会晤,双边交流与合作进一步加强。随着东盟国家经济发展及国际地位的提高,韩国与东盟国家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2008年2月,韩国总统提出将以更广阔的视野和更主动的姿态开展全球外交,强调韩国与美国将在互信的基础上巩固发展战略同盟关系,使韩美传统友好关系朝着向未来的同盟关 1 第十二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科技作品竞赛
系进一步发展。韩国将均衡地发展与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国的合作关系,以谋求东亚地区的和平与共同繁荣。韩国还将加强同东盟、欧盟等其他国家的关系,积极参与地区和国际事务。
韩国由于大力推行全球外交,与许多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截至20;‘;02年底,韩国已和185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并在其中128个国家设置了驻外机构。
二、中韩关系
(一)中韩两国关系的发展情况
中韩两国1992年8月24日建立了大使级外交关系,建立后两国各方面关系发展迅速。1998年11月,韩国总统访问中国,两国决定建立面向21世纪的合作伙伴关系。
近年来,两国元首和政府首脑频繁进行互访,并且各部门、各地区的人员也广泛交流。截至2007年底,北京、上海、天津、辽宁、山东、海南等省市与韩国的首尔、釜山、仁川、京畿道、庆尚南道、济州道等70个道建立了友好关系。因此,现在中国同韩国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在各个领域都取得良好发展,迈向全面发展的新阶段。
从投资上看,中国已成为韩国最大的海外投资对象。韩国对华投资额不断提高,项目平均规模有所扩大,投资领域趋于多样化,扩大到房地产业、第三产业和旅馆业。中韩两国的人员交流也在迅速增加。中韩建交时人员交流不过9万,至2002年增加到266万人次,其中韩国来华人数为212万人次,中国赴韩国的人数达54万人次。2006年增加到480万人次,2007年超过500万人次。而且,中韩两国间的文化交流历史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中国的隋唐之前。
(三)中韩经贸概况
中韩两国1992年8月24日建立了大使级外交关系,建交后两国各方面关系发展迅速,经贸关系飞速发展,双边贸易不断增加,中国成为继日、美之后韩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而韩国也保持了继日、港、美之后中国第四大贸易伙伴的地位。相互投资不断扩大,发展前景良好,已成为彼此重要的经济合作伙伴。中韩两国贸易的发展,最大的特点就是起步晚,发展快。早在20世纪九十年代,中日韩三国学者就提出构建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构想,但是由于三国之间的历史遗留问题的影响,使得这一构想迟迟未付诸行动。在此情况下,中国可以利用与韩国友好的政治关系,提前与韩国建立自由贸易区,在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中取得主动,以获取更大的贸易利益。中韩两国经济正处于全面合作之中,显现出深厚的合作潜力,两国寻求机制性经济合作的基础已经具备。建交之时,两国双边贸易额仅为50 亿美元,随后双方在投资领域的合作取得了惊人的发展,特别是韩国企业在华的投资,到了2005年,贸易额突破1000亿美元大关,提前3年实现两国领导人确定的2008年达到1000亿美元的目标,仅用了13年,而中日贸易达到如此规模用了30年.13 年间两国贸易以年均近30%的速度增长,高于中国和韩国同一期间对外贸易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8.4%,9.9%);同时也高于中国同主要贸易伙伴美国和日本同一期间年均增长率(分别为21.7%,18.5%)。这在世界贸易史上是不多见的,也使韩国一跃成为中国的第四大贸易伙伴。双方在投资领域的合作,带动了大量原材料、技术设备及产成品的进出口,从而大大促进了双边贸易的发展。
《当代韩国》杂志中的“韩中经济交流的现状及前景”一文指出,作为东亚地区经济最具活力的两个国家,中韩两国有着加强合作、促进本地区共同繁荣的强烈愿望和有利条件,已成为推动东亚合作进程的重要力量。近年来,随着“10+3”、亚太经合组织(APEC)、亚欧会议(ASEM)等区域合作机制的深化发展,东亚经济合作取得了长足进步。以自由贸易协定为纽带,东亚各国和地区的交流与合作更趋紧密,区域经济一体化逐渐成为可能。作为东亚合作的重要内容,中韩合作以“10+3”为舞台,已形成了多层次、多领域的对话与交流机制。更重要的是,中韩两国经济合作正在向更高层次发展,已开始从战2 第十二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科技作品竞赛
略高度来进一步提升两国经贸合作的水平和档次,这不仅有利于两国的共同发展,而且还将为东亚经济注入更多活力。
根据韩国统计厅公布的主要国家进出口现状,2005年韩国的外贸总额5,000亿美元当中,对中国的贸易总额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中国成为韩国的最大贸易伙伴。胡锦涛出访首尔期间,曾与韩国总统卢武铉商定,双方将共同努力,争取于2012年(中韩建交20周年)使两国贸易总额达到2,000亿美元。显然,这是一个深具挑战性的目标。卢武铉总统也利用胡锦涛到访机会宣布,韩国决定承认中国的完全市场经济地位,并将以此为契机来推动韩中经贸合作关系进一步发展。中国商务部发言人也回应指出,此举有助2012年实现中韩贸易总额达到2,000亿美元的目标。2006年中韩双边贸易额达到1,343亿美元,远高于同期韩日之间的贸易768亿美元的贸易额。2006年中韩贸易额是建交当年的26倍,15年来双边贸易平均年增长为26%。
韩国企业已开展所谓“KOINA”(KOREA+CHINA)战略,强调不再把中国看成外国市场,而是与本国形成单一经济圈;也不再把中国当成赚取低廉工资成本的生产基地,而是争先恐后地在中国建立“第二集团”,作第二次创业,在中国当地进行生产、研发、行销等所有领域的活动,如SK、LG、三星都采取这种战略。可以预见,随着中国经济成长和人民收入水平提高,以及消费方式逐渐以高价产品为主,韩国企业把中国视为最终商品的消费市场,并建立“当地生产、当地销售”的战略,将把韩中两国的经贸关系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中韩两国的贸易规模将继续扩大.。韩国贸易协会北京代表处部长崔容敏用“非常辉煌”4个字来形容当前韩中两国贸易规模的发展趋势。他指出,2005年韩国的整个出口虽然停滞不前,而对华出口却增长了20%多,显示出明显的上升趋势。中韩两国于2005年提前3年实现双边贸易规模达1000亿美元的目标,这一悦人而惊人的成绩鼓舞了两国对于双边经贸发展前景的更大期待与坚定信心。2007年是中韩建交15周年,也是中韩友好交流年,双方将举行一系列庆祝活动,经贸领域的主要活动包括举行中韩经贸联委会、中韩投资合作委员会、韩国派采购团来华进行采购洽谈、中国企业参加韩国进口商品展、赴韩举办第五届中韩技术展示及洽谈会等,将进一步促进双边经贸关系的深化发展,预计2007年双边贸易规模有望超过1500亿美元。在《中韩经贸合作中长期发展规划联合研究报告》的基础上《中韩联合公报》中提出在2012年两国建交20周年之时两国贸易规模达到2000亿美元的目标。中国于2001年12月11日加入 WTO,这为两国经贸关系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更多的商业契机,为深入发展中韩经贸关系奠定了一个非常良好的体制基础。从这一时起,中韩经贸合作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各种贸易往来趋于规范,两国进入“贸易成熟期”。
2005年11月16日,韩国宣布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这是在与中国年双边贸易额超过1000亿美元的国家中,第一个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国家。
韩国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对中韩两国的经贸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积极的意义:第一,韩国与中国的经贸关系会更加密切;第二,有利于中国企业对韩国出口,在此之前,虽然中韩贸易量很大,但存在的争端也不少,今后,中韩可以在WTO或地区贸易框架下通过市场机制解决争端,这对中国企业开辟韩国市场有利;第三,能够对中韩自由贸易区的建立起到一种间接的推动作用。总体看来,韩国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后,中韩会有更多领域的合作,两国关系将进一步发展。
(四)原因分析
中韩经济关系的迅速发展,是诸多有利因素共同推动的结果,总体来说国家间存在共同利益,在经济贸易上存在互补性。[
1、政治上,经济全球化、经济区域化联系的加强、东北亚局势的缓和为中韩经济关系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与韩国北方外交政策的提出和实施为中韩经济关系的启动提供了最基本的前提。中韩建交以及建交后两国高层领导人对中韩经 3 第十二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科技作品竞赛
济关系的高度重视为中韩经济关系的发展提供了政治保障。经济上,世界经济环境的变化和中韩国内经济环境的变化为两国经济关系的发展提供了外在机遇和内在动力。中韩经济发展战略的选择促进了两国经济关系的发展,中韩经济的迅速发展为中韩经济关系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物质动力。中韩经济关系已有的成就为进一步扩大中韩经济关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中韩经济较强的互补性是中韩经济关系迅速发展的最重要原因。
2、历史、地理、文化上。中韩具有地理上的临近性、文化上的同质性和历史上的渊源性的特点,中国与邻国关系友好,加强贸易合作,可减少成本,互通有无,这也有利于中韩经济关系的发展。
3、区域优势导致贸易发展。如中国纺织业优势明显,成为纺织品主要出口国,是市场资源优化配置的结果、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因,大量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入中国市场;同时,由于双边贸易发展迅速,产业结构互补,韩国对中国投资步伐加快,投资地区从沿海向内地延伸,也加速了双边贸易发展。
中韩两国经济正处于全面合作中,显现出深厚的合作潜力,两国寻求机制性经济合作的基础已经具备。
三、中韩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中韩贸易的发展,是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快速发展过程,取得这些成就当然可贺,但也属正常。虽然自建交以来,中韩两国经贸关系在深度和广度方面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呈现出繁荣的景象,并有良好的发展态势,随着中韩两国的经贸往来不断扩大,市场竞争愈加激烈,两国经贸关系中令人不悦的摩擦与争端便随之显现,主要表现在贸易逆差和贸易摩擦、不合理的进出口商品结构上。其恶化趋势严重影响了中韩经贸交往的扩大和健康发展。如何妥善解决这些争端和摩擦,使中韩经贸关系良性发展,已经成为两国政府必须认真思考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贸易逆差
建交以来,中国对韩贸易持续逆差,且逆差规模连年大幅增长。由建交时的2.2 亿美元一路攀升,1997 年突破50 亿美元,,2004 年甚至突破了300 亿美元,比上年增加49.5 %。从1992年到2005年9月,累计达1616亿美元。逆差产品以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品为主,顺差产品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以2005年为例,中对韩贸易的99类产品中,贸易逆差前几位的商品主要包括:机电产品,光学仪器类产品,有机化工和塑料类产品,车辆及其零部件和钢铁;贸易顺差产品主要是:服装及其衣着附件,谷物,水产品,铁道车辆及其信号装置,矿物原材料和家具制品。中国已经成为韩国最大贸易顺差国,这也表明在中韩双方贸易发展所带来的利益分享中,中方的代价比韩方要大得多,因而需要双方本着平等互利的原则认真对待,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加以解决。
中海关统计造成贸易逆差的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几点:(1)双边进出口商品结构不平衡,,逆差大部分来自韩国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等高附加值产品。(2)中韩建交以来,韩国对华直接投资增长迅速,由于中国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直接设厂还可以绕开贸易壁垒的限制,许多韩资企业将生产和加工贸易转移到中国.。(3)韩国采取的技术性,非技术性贸易壁垒也严重影响了中国具有相对竞争力的产品的进入,阻碍了两国贸易正常和均衡地发展。
(二)、贸易摩擦
中韩之间贸易摩擦的具体涵义是指,在双方的贸易关系中,由于韩方贸易顺差的扩大和中方贸易逆差的增加而导致的贸易冲突和争执。双方贸易摩擦问题的出现主要与韩国实行的贸易保护主义做法相关。近年来,韩国政府为了保护本国市场,除了采取关税保护的办法外,还采取一些非关税壁垒的方式阻碍其他国家的产品大量进入韩国市场,特别对中国产品的市场准入制定某些严格的规定,这样就增加了中国产品出口到韩国的难度.中国受韩国技术性贸易措施影响较大的商品包括: 农产品、水产品、畜产品,食品及食品添加剂,医药及医药4 第十二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科技作品竞赛
原料等,而这些都是中国占有较大优势的产品。
(三)原因分析
中韩两国贸易不平衡的存在是难免的,也是可以理解的,但若是这种不平衡持续存在并一味地扩大下去,终将会影响双边贸易的健康发展。在发展中韩经济关系的过程中,也存在诸多不利因素:政治上,东北亚地区存在安全隐患,这对中韩经济关系发展所需要的良好的外部环境的形成和维持构成威胁。美国因素和朝鲜因素在某种程度上对中韩经济关系的发展起了一定的制约作用;经济上,中韩经济关系中诸多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中韩经济关系的发展。韩国金融危机对中韩经济关系造成了负面影响;历史、思想文化上,中韩在冷战时期形成的历史隔阂成为两国经济关系顺利发展的障碍性因素。中韩在文化上的某些差异也对中韩经济关系的健康发展有一定的消极影响。尤其是在近期整个国际经济走软的形势下,大量韩企的驻华分支机构、商社等纷纷撤离。由于中韩双边贸易中有相当部分是通过在华的韩资企业承担的,投资的大规模“缩水”势必会影响目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双边贸易的发展。此外,中韩两国的贸易依赖度及竞争度急剧深化,这将成为中韩两国未来贸易发展的极大障碍,进而对两国产业及经济产生较大的不利影响。
四、促进中韩经贸往来良性发展的对策
(一)解决贸易逆差的对策
(1)当今世界经济的竞争是科学技术的竞争,掌握高新技术者便掌握了国际竞争的主动权。由此,在中韩经贸往来中,中国应大力发展技术贸易,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及政策,在保持拥有比较优势的传统商品基础上,增加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份额。
(2)对从韩国进口的引起贸易逆差的主要产品应实行可行性研究,以便一方面采取宏观调控措施减少部分产品过度依赖从韩国进口;另一方面,对于一些商品是由于我国因缺乏核心技术而必须由韩国进口的情况,有必要加大对相关产业的招商引资力度。我国也需要通过直接或间接方式与韩国进行技术交流,提高我国技术水平。
(3)依据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一国产业优势的确立中,政府支持的作用是很突出的。由此,中国还需通过政策性的扶持和倾斜加大开拓韩国市场的力度,并制定合适的政策来引导韩资企业增加在华采购率。
(4)通过磋商改善中国出口商品的环境。采取措施遏制韩国舆论对中国产品形象歪曲,贬低的行径,提高中国产品在韩知名度,为中国产品出口创造良好的环境;利用双方的营销网络拓展营销渠道;通过磋商及其它有效方式敦促韩国取消不合理的进口限制措施;在双方有利的前提下进行一些对等贸易。总之,双方应共同努力达到互惠互利。
(5)继续深入调研,透彻分析影响中韩贸易的因素,以不断探究出有效可行的相应对策,促进两国贸易健康互利的发展。
(二)解决贸易摩擦的途径
中韩两国贸易摩擦的解决和缓解可以通过双方贸易政策特别是韩国对华政策的改变来实现。双方在解决摩擦之时应加强政府层面的磋商,本着互利互让的原则处理,双方友好协商,不要动辄采取贸易限制,贸易制裁或贸易战这些带有杀伤力的方式,造成两败俱伤的局面。
(三)其他解决途径
要长期、稳定地发展中韩贸易,关键还是要扩大中国对韩国的出口市场,为此还应做好以下工作:
1、中韩两国政府应加强经济合作和经济交流。中韩两国政府应加强经济合作和交流,目前存在的两国间的经济合作多是以经济领域为主、自发地或者根据市场发展的需要建立起来的。仅仅依靠协商,没有强制性规则难以解决出现的问题和冲突,而这些问题只有在制度性安排或者约束机制下才可能解决。因此,中、韩两国可建立政府级的合作组织,设立政府间的常设机构,对中、韩两国现实可行的自由贸易领域和项目进行规划协商,制定具体的实施 5 第十二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科技作品竞赛
细则和共同的可遵循的法律和法令,为未来自由贸易区的制度建设创造条件。
2、采取措施,缩减贸易逆差。针对我国存在巨额贸易逆差的情况,韩国应积极寻求合作点,减少贸易壁垒,进一步减少调节关税品目,消减高峰关税。同时,韩国也应该逐步开放市场,客观公正地对待中国市场经济地位问题,尽早给予中国出口产品以公平待遇。中国在增加进口的同时,也应积极开拓市场,生产适销对路的商品扩大对韩国的出口。韩国也应发挥自己的优势,在中国积极开展农业等领域的合作,以推动韩方减少对进口农产品设置的重重技术性贸易壁垒,加强检验检疫部门间的合作,便利货物流动。
3、有计划、分步骤地扩大合作。在近几年,全球兴起一股签订区域贸易协定的风潮。各国之所以如此积极促成、签署区域贸易协定,其原因包括经济与政治双重目的。从经济的角度而言,如果一国签订区域贸易协定的对象是它的主要贸易伙伴,则可以促进贸易扩张,有助于该国经济福祉的提升。其次,参与区域贸易协定有助于参与国扩大市场腹地与整合生产要素,形成经济规模效应,将有助于该国企业发展与吸引更多外商投资。第三,参与区域贸易协定有助于推动参与国的经济改革进程与落实制度化建设。第四,参与区域贸易协定也是避免被排除在区域经济整合外的必要途径,避免本国经济在区域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从政治角度而言,区域贸易协定将有助于促进区域和平与安全。更紧密的经贸关系有助于区域贸易协定参与国家之间建立彼此的互信与发展共同的经济利益,使各国倾向以和平的方式解决彼此的争端。另外,区域贸易协定将强化参与国整体的协商力量,以便在双边或多边的协商中发挥更大的影响力。简而言之,区域贸易协定签订可以达成两项目标:发展与安全。这便是各国趋之若鹜的根本原因。
由于中韩两国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存在着巨大差异,自由贸易协定不可能在全产业一步实现。应该根据两国的实际情况,有计划、分步骤地实施,优先展开合作的领域。中、韩两国可以在比较利益明显和技术水平相近的相对成熟产业领域首先缔结自由贸易协定,自由贸易先限定在特定产业,不急于扩展。这样既可以积累经验,又可以避免大规模自由贸易对弱势产业的冲击。从自由贸易区角度看,目前中、韩两国若直接建立起全国性的自由贸易区可能会较困难,次区域性合作可以先行一步,促使局部领域或相近城市的合作。
4、加强两国企业之间的文化交流。建立两国自由贸易区单靠政府的力量推动是不够的,还需要大企业、跨国公司的参与、推动与合作。两国企业应加强文化等多方面的交流,跨越一些障碍和突破一些传统观念的制约和束缚,在多元化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中寻求更为基本的共性,求同存异。在两国建立自由贸易区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信任和理解,为解决两国的纷争和分歧创造有利的条件。
五、总结
中国国家领导人曾说:“回顾中韩关系的发展历程,可以概括为四句话:发展迅速,成绩显著,潜力巨大,前景广阔。在新世纪,建立和发展中韩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将开创中韩睦邻友好与互利合作的新局面”。因中韩关系不仅具有深厚的基础,而且还有良好的现实条件。即两国在对内外政策上具有广泛的一致性及近似性。世纪是中韩经贸合作的重要时期,今后双方的合作不仅要谋求量的扩大,更应注重质的提高。如果把中国较为先进的基础科学研究能力,巨大的市场,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正在不断提高的产业制造水平与韩国在资金,经营管理,产业技术,市场营销等方面的优势很好地结合起来,必然会使两国的国际竞争力得到进一步提高。两国的经贸发展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只要两国共同努力积极而妥善地解决双边经贸往来中存在的问题,排除前进中的阻碍;发挥各自的优势,取长补短,密切合作,我们有信心相信,中韩两国必将取得更多,更引人注目的巨大成绩。两国的友好与合作有助于谋求周边的安定,保持和发展两国的睦邻友好关系,不仅符合双方的根本利益,也有利于东北亚,亚太地区和整个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第十二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科技作品竞赛
展望未来,中韩两国关系的前景无限美好。但是由于社会制度、生活习惯、价值观念等方面存在差异。某一时期或某些方面可能出现一些矛盾,但只要两国政府和人民本着向前看的态度,求同存异、互谅互让、谋求共同发展,21世纪两国关系发展的前景会更加美好。
总之,只要中韩两国在经济上互为依托、取长补短、互利互惠、共谋发展,两国经贸合作就一定能够达到“双赢”的目标,中韩两国必将携手共筑更加辉煌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