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创新酒店业态戴斌讲话
今天我们在美丽的山城重庆隆重集会,共商酒店产业科学发展的大计。刚才聆听了几位政府领导、企业家和专家学者的演讲,深受启发。这段时间一直在思考酒店产业结构的优化问题,特别是中端酒店市场怎么办的问题。事实上,在中国酒店市场上,豪华或者说顶级的奢侈品牌基本上是国际管理集团所垄断。我们经常听到地方政府在谈旅游发展规划时言必称要引入多少多少家国际顶级品牌。我看也不完全是市场行为,也是你政府认同,甚至是推波助澜嘛!当然,高端领域还有一部分本土品牌运营商的份额,但是客观地讲也没有居于主流地位。在经济型酒店领域,从上一世纪末开始发轫,到2004年如家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再到如今包括七天、汉庭、锦江之星在内的一批“千店俱乐部”,本土酒店集团的主导地位越来越得到巩固和加强。惟有在中端酒店领域,始终是不温不火,始终处于战略突破的前夜。下面想从市场潜力、发展机遇和投资策略等方面谈几个观点,供各位同仁参考。
首先,随着我国旅游经济从大众旅游的初级阶段逐渐向更高一级的阶段过渡,基于本土的旅游与旅行住宿需求为中端酒店业态提供了坚实的市场基础和广阔的产业创新空间。虽然我国的人均旅游消费水平还比较低,但是市场基数很是庞大,而且处于持续增长的态势。以2010年为例,入境过夜旅游者为5566万人次,国内旅游者21亿人次,如果按15%的过夜率计算,国内过夜旅游者达到3.15亿人次。中国旅游研究院承担的国家旅游局重点项目《旅游经济监测与预警》几年的研究结果表明:40%的入境过夜旅游者和25%的国内过夜旅游者在旅游住宿产品上愿意选择中端酒店。以此比例推算,中端酒店的市场规模将每年超过1亿人次。事实上,对具有成本意识的商务和休闲旅行人士来说,与那些提供全方位服务的高档酒店相比,中等价位的品牌酒店已成为极其诱人的替代选择。特别是中国和印度等市场的新兴中产阶级专业人士已经成为中端品牌酒店的主要推动力量。可以说,在国民旅行者和入境游客的双重推动下,市场已经对优质的中端酒店发出了极为明显的消费需求信号。
反观与需求相对应的产业供给基本面,尽管潜在的生产能力和运营商的数量很是可观,就会发现酒店产业存在很严重的结构问题:真正能够契合市场需求的中端酒店还很少,具有市场影响力的服务品牌更是几乎没有。更值得关注的是,这一数量巨大的酒店群体无论是从运营绩效,还是从投资回报上看,都让政府和商业领域的利益相关者很是纠结。以硬件配置和平均房价为依据,目前绝大部分三星级酒店、部分四星级酒店,还有那些虽然没有评星,但是已经达到相应国家标准的酒店大体上可以归入中端酒店的范畴。就存量而言,这类酒店的数量很可观的,我看来3万家酒店,40万间客房总是有的。但令人遗憾的是,这批积淀了大量土地、房屋、设施设备和人力资源,本应为国家创造更多财富的商业机构,多年以来一直处于微利甚至亏损的状态。据国家旅游局和中国旅游饭店业协会的统计,全国三星级酒店的平均房价在200元左右,略高于经济型酒店平均房价,四星级酒店平均房价也只有320元左右。再看平均每间客房的收益数据,2010年四星级酒店的RevPAR为180元,而经济型酒店运营商如家和锦江之星的同期分别达到162元和164元。究其原因,我想主要是因为这些传统意义上的中端酒店大多为全面服务型酒店,功能小而全,品牌定位模糊,长期以来没有变化,更没有创新,特别是对中端旅游与旅行者的核心住宿需
求关注不够。加上这类酒店多为单体运营,管理的专业化程度相对较低,现代酒店发展所需要的专业技术人员、专业管理人员、职业经理人和投资创业团队的数量和质量更是远远达到变革和创新的要求。
从需求积聚、供给存量、技术和人才积累,以及国际经验等多方面的因素考量,我国大力发展中端酒店的时机已经成熟。国际上,位居前列的大型酒店集团旗下大都有中端酒店品牌,而且所管理酒店数量庞大,绩效也不错。2009年的统计数据表明,洲际酒店与度假村管理集团旗下的智选假日有1363成员店,雅高旗下的美居有690家店,万豪旗下的万怡有808家店,希尔顿旗下的Hampton有1619,国际酒店特许运营商--最佳西方则拥有4035家成员店。包括万怡、美居、诺富特、智选假日等品牌已经进入中国市场,并具有了一定的品牌知名度。越来越多的国际酒店管理集团正在将其中国市场布局的重点转向在二、三线城市开发中端酒店。这些高度市场化运作的品牌,之所以重视中国,我想主要还是巨大的市场商机在吸引它们。
国内酒店集团也同样意识到了中端酒店市场巨大的发展潜力,锦江商悦、汉庭全季、深圳维也纳、桔子酒店、星程联盟等已率先在全国实施战略布局。我已经接到如家酒店集团CEO孙坚先生的邀请,下周将出席他们在太原的一个和颐酒店项目的开业仪式。孙总跟我说过,如果说如家是大众旅馆的升级版,那么和颐就是五星级酒店的简约版。还有最新版的国家标准,将三星级以下酒店定位为有限服务酒店,也有利于促进秉承有限服务理念的中端酒店发展。从这些动向来看,一个高端、中端和经济型业态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正在孕育和成形之中。
我希望各位业界同仁在系统研究旅游与旅行市场,研究酒店产业的基础上,认真思考一下具体到投资战略和运营策略。应当说,这是一个拥有广阔前景,同样也是充满竞争与风险的领域,理所应当让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2009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也即我们所说的41号文件,开篇即讲改革与市场。在国民消费主导的大众旅游时代,依然需要政府的大力推动,但是不能由政府包办一切,而是要讲科学发展。科学发展就需要研究并依据旅游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办事。有人讲每一百亿人民币的GDP就需要建一家五星级酒店,我不知道依据从哪里来。依此计算,科威特又需要多少家五星级酒店啊?每一百亿又需要多少家中端酒店呢?具体到中端酒店,很多人在问我有没有可以马上就拿来实施的法子,或者有没有什么时间表和路线图。实话告诉大家,我没有这样的答案,要说也只能是说些思路。从当前的情况来看,除了少量的新建项目外,建议大家把更多的精力和资源配置到中端酒店的存量调整上来,通过市场化改革和经营层面的产品策划、服务升级和营销创新把这些转化为有效的供给。这就需要下大力气研发中端酒店的产品创新和投资运营模式,在试点的基础上,通过收购兼并、委托管理或连锁加盟等方式实现对现在存量资产的有效整合。这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中低端的酒店客人对价格较为敏感,而且随着网络预订的普及和营销渠道的多元化,他们对成长中的酒店品牌的粘滞性也不可能很高。在客源市场的开发上,希望业界在关注商务旅游市场的同时,更加注重对休闲旅游市场的开发。
知易行难,再好的思路,再好的商业模式最终还是由人,特别是由企业家和经理人团队来操作的。在所有的商业要素中,最有价值的还是人力资源,特别是创新的企业家资源。来的飞机上我看了一篇报道,说乔布斯一百多字的辞职信竟然让苹果的市值跌去了相当三个联想公司的比例。你们他重要不重要啊?酒店也是商业,也需要更多的更有才华和激情的企业家。当市场基本面和产业存量要素确定以后,起决定作用的就一定是企业家了。我们有胸怀引进国际的高端酒店,有能力培育经济型酒店领域的品牌群体,现在整个市场和产业更加成熟了,在不远的未来,也一定能够在中端酒店市场上取得战略性的突破。
让我们共同努力,共同推动酒店业态创新,让酒店在国家旅游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这是中国酒店人的历史机遇,也是共同的责任。
谢谢!
第二篇:学习心得(戴宏斌)
事故案例学习心得体会
新疆华地投资有限公司库车明矾沟煤矿
戴宏斌
事故案例学习心得体会
2017年8月28日,在新疆自治区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举办的煤矿安全管理人员和主要负责人培训班和事故煤矿安全管理人员和主要负责人培训班的课程中,新疆自治区煤矿安全监察局事故调查处李处长做了重要讲话,并对徐矿集团新疆天山公司俄霍布拉克煤矿“5.22”运输事故和兖矿集团新疆矿业有限公司硫磺沟煤矿“7.12”运输事故进行了学习,我觉得新疆煤矿安全监察局组织的这次学习对于煤矿管理人员来说是雪中送炭,是给我们煤矿以后的安全生产工作指明了方向。
这两起事故造成了两名矿工兄弟遇难,给死者家庭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给死者的亲人造成了终生的心灵伤害,为我们煤矿的安全生产再一次敲响了警钟,作为参加学习人员之一,我的心情无比沉痛,自己要把这次学习作为今生永远的警钟,作为以后工作中的戒尺,真正做到警钟长鸣,常抓不懈,踏踏实实的抓好安全工作,为本企业的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通过这次学习,我深感责任重大,我深深地吸取了事故教训,在今后工作中我一定要做到先安全、后生产,不安全、不生产,进一步加强安全管理的紧迫感、使命感、责任感,切实改进和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伤亡事故的发生,确保我矿的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发展。
一、经过这次学习发现我们过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安全监管力量薄弱,企业的安全监管专业人员配备不足,无法实现安全生产全过程无缝隙监管,造成隐患无法被及时发现和及时处理。
2、某些领导对安全监管不重视,总认为安全监管部门是给企业安全生产制造障碍的,安全监管人员在安全生产体系中的地位较低,高素质的员工不愿意到安全部门工作,造成安全监管人员素质较低,工作积极性不高。
3、班组长素质普遍较低,企业的班组长是安全管理环节中最重要的一环,大部分的安全管理措施要通过班组长贯彻落实,但是,现在的班组长大部分都是农民工,工资待遇又不高,安全责任又比较大,技术素质要求比较高,大部分职工都不愿意干班组长,加上职工流动性大,直接造成了班组长素质普遍不高。
4、一线职工安全技术素质和安全意识普遍较差,现在的煤矿职工,绝大多多数都是农民工,都是抱着工资高就干,工资低就走的思想,加上近几年平均主义盛行,干的多不一定工资高,干的好反而工作多,工作多出错就多,罚款也就多,所以,大部分职工都不愿意学习安全生产技能,加上图省事和侥幸心理,造成了一线职工安全技术素质和安全意识普遍较差。
5、现场安全监管不到位。因为安全检查员配备不足,班组长素质较差,带班领导因为专业的限制,导致很多隐患不能及时发现,不能及时制止违章指挥及违章作业行为,监管失控。
6、安全培训不到位。矿、区两级培训工作不扎实,干部、工人对作业规程和安全措施掌握程度不熟练,导致在职工工作中全凭着经验干。
7、措施、规程针对性不强,可操作性不强;现在很多的大学生都不愿意干煤矿,煤矿招聘的大学生好多都是直接分配到科室(特别是民营企业),好多的专业技术人员没有在采掘工作面现场干过,对于作业环节和实践操作不了解,造成了规程靠套、措施靠抄的现象,编写的规程、措施与现场不符,没有可操作性。
8、安全投入不到位。
二、今后的工作方向
通过这次学习,不但给我职业生涯前进方向敲响了警钟,更是让我明白了,不论从事何种行业,安全是我们保证幸福快乐的第一要素,如果是因为我们工作的疏忽、不负责任而造成伤亡事故,我们将定会受到法律制裁和道德谴责,因为我们管理者的一个疏忽葬送一个鲜活的生命、一个和美的家庭,毁灭了无数的国家和集体财产,我们此生当如何偿还?
为能更好的把握住安全,我们要时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以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心态,以愚公移山、知难而进的精神,以企业主人翁的责任感去管安全,以兄弟般的感情对待从业人员,改善安全条件、提高从业人员素质、杜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现象,进而从根本上杜绝事故的发生。
现本人结合本岗位工作需要,谈下以后工作思路:
(一)加强隐患排查治理,提高超前预防能力。做到对不安全因素“发现得快、排查得早、控制得住、解决得好”。深入作业现场排查不安全隐患,定期和不定期的开展隐患排查活动,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整改监控,把事故发生后的责任追究提前到对隐患责任的追究,对违反隐患排查有关规定者,追究责任,从严处罚。
(二)加强全员教育培训学习工作,以三级培训为基础(1、聘请有资质单位对全员进行培训;
2、矿安监部每年对职工进行两次的全员培训;
3、区队每月对职工进行一次有针对性的培训,作业条件有重大改变时,在改变前十天进行培训学习);以班前会为安全教育的重点,区队长、班组长在班前会上对职工进行本班次作业现场危险源辨识及预防措施进行重点教育;提高职工的安全技术素质和安全意识,从源头上杜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现象,防范事故发生。
(三)加强安全监管队伍建设,配齐安全监管人员,提高安全监管人员素质,对作业现场做到安全监管全覆盖,隐患排查治理无死角,对事故隐患做到早发现、早治理,消除危险因素,确保安全生产。
(四)提高班组长待遇,建立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班组长队伍,夯实煤矿安全生产的基础。
(五)加强矿领导和区队长带班管理,及时发现和制止违章指挥及违章作业行为,及时消除事故隐患,杜绝事故发生。
(六)狠抓“三违”,严治“三违”,刹不住“三违”的风,就迈不开安全的路。从发生的这两起事故来看,每一起几乎都是由于违章作业造成的。要想彻底消除“三违”,就要广泛动员组织各方面的力量,努力形成党政工团领导一条心,在全矿形成对“三违”现象重压合围的态势。各区队、班组要充分利用班前会、口头问答、知识测试、献身说法、案例分析、“三违”亮相等形式,认识“三违”危害,对有“三违”思想的人员下重药,提高人员的知识水平和技能素质。通过制度来约束和规范员工的操作行为,对于违章违纪,不论责任者处于什么目的,无论是否造成后果,一律按规定进行处理。这一点主要是我们管理干部要彻底转变观念,决不能当好人,狠下心来抓违章,按照宁听骂声、不听哭声的原则,使干部员工对制度、规定形成敬畏感。对于各项制度,必须有相应的追查落实机制,按照逐级负责制、岗位责任制的要求,一追到底,彻底追查不落实的人事。
(七)抓好落实。在煤矿安全生产过程中,对事故发生起决定性作用的是落实,再好的设计、再完善的规程措施、再严格的规章制度,如果不落实到实际工作中,等于一张废纸;因此,我们不仅需要先进的技术装备,完善的制度措施,更重要的是将各种措施、各项规程、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到安全生产、质量标准化建设的全过程。通过实施精细化管理,使安全生产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规章、规程等规定,并达到和保持一定的标准,使煤矿始终处于安全生产的良好状态,保证生产安全质量标准相关的各项制度得到正常、规范、优化的运行,全过程监控一切影响生产安全质量各环节、细节因素,最大限度地用科学的制度、规范、标准等,持续消除不安全和降损质量的隐患性问题。
回到煤矿以后,我要将本次事故案例贯彻到我矿的每一个员工,用血淋淋的教训唤起本矿所有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抓好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全员素质,把安全压倒一切、安全就是幸福、安全就是效益、安全就是企业的生命线的理念灌输给每一个从业人员,在工作中时刻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及时排查治理事故隐患,为企业的安全发展夯实基础,为职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保驾护航。
新疆华地投资有限公司库车明矾沟煤矿
戴宏斌
2017.8.29日
第三篇:强制执行申请书 戴斌
强制执行申请书
申请人:蔡江水,男,汉族,1956年9月7日出生,住福建省南安市东田镇湖山村新村路27号。
申请人:杨剑,男,汉族,1965年10月4日出生,住河南省洛阳市涧西区符家屯三号院排8号。
申请人:戴斌,男,汉族,1963年1月10日出生,住河南省淮阳县葛店乡马庄。
被申请人:许何伟,男,汉族,1968年3月3日出生,住郑州市中原区冉屯北路8号院5号楼48号。
被申请人:刘书玉,男,汉族,1957年4月12日出生,住郑州市中原区互助路21号院1号楼4单元11号。
请求事项
1、依法采取强制执行措施,责令二被申请人许何伟、刘书玉承担连带责任履行(2012)中民二初第398号民事判决书第一项的内容:本金240000元整,利息14400元,案件受理费8390元,公告费260元,共计250090元。
2、依法采取强制执行措施,责令被申请人许何伟履行(2012)中民二初第398号民事判决书第二项的内容:本金190000元整,利息69814.4元,共计259814.4元。
3、本案执行费用由二被申请人承担。
事实和理由
申请人蔡江水、杨剑、戴斌与被申请人许何伟、刘书玉民间借贷纠纷一案,业经郑州市中原区人民法院于2012年6月20日作出(2012)中民二初字第398号民事判决书,判令二被申请人于判决书生效后10日内返还申请人借款本金24万元及利息,判令被申请人许何伟于判决书生效后10日内返还申请人借款本金19万元及利息,该判决现已生效,但二被申请人仍拒不履行判决确定的义务。无奈,申请人现依据《民事诉讼法》第212条之规定,特向贵院申请予以强制执行。
此致
郑州市中原区人民法院
申请人:
年月日
附:生效判决书一份
第四篇:酒店中的业态跨界创新有两种含义
酒店中的业态跨界创新有两种含义:第一,就是指将原先不同的酒店类型融合在一起,或者指开创全新的酒店类型。第二,就是指酒店经营与管理模式的跨界发展,包括从物质资本经营到组织管理资本经营,再到品牌知识经营;从单体酒店管理模式,跨越至连锁酒店管理模式,或联营酒店管理模式,或者选择酒店开发商、酒店品牌营运商与酒店管理商之间不同的合作管理模式等等。
跨界创新的主要动力
国内外酒店业态在产品跨界创新方面发展的基本动力是:交通便利导致市场扩大与多元化,旅游者收入水平与教育水平的提高,使其产生了对酒店文化品质的追求,旅游市场细分使其产生对各种特色酒店的需要。
国内外酒店业态在经营管理模式方面发展的基本驱动力是:满足吸引高附加值宾客的需要;竞争的加剧使酒店寻找特色优势的要求更高;劳动力成本的提高,刺激酒店寻找保证服务质量与成本节约之间的平衡;技术的进步促使酒店进入无距离与移动社区时代;大规模酒店集团直接投资拓扩展,产生资金缺口与投资风险;有效整合酒店内外各种经营管理要素的动力与压力的需求;从物质资本投入经营,发展到组织管理资本培育与经营,再发展到品牌资本、知识资本的培育与经营及联合平台效应的利用;对规模经济、范围经济与品牌净资产价值的追求与运用。
国外酒店跨界创新发展的主要历史
国外酒店业态跨界创新发展主要历程如下:从12世纪到18世纪的客栈酒店(主要满足为宗教或经商而外出的旅行者的需要),发展到19世纪初的大旅馆(主要为满足王室、贵族、官宦、巨富和社会名流社会活动的需要),发展到20世纪初商业旅馆(主要满足从事商业活动的旅游者的需要),发展到20世纪50年代的汽车旅馆,然后呈现会展旅馆、胜地度假旅馆、私有共有公寓、分时度假旅馆、邮轮旅馆、房车、精品酒店、民宿、青年旅舍等百花齐放的局面。
国外酒店管理模式方面创新发展历程是:由业主投资与管理的单体酒店——由合伙人共同投资与经营管理的现代合伙酒店——特许经营——上市公司——输出管理——开展酒店的收购与兼并活动——酒店开发商、酒店品牌营运商与酒店管理公司三者的合作经营与管理。当然,上述各种经营与管理模式在时序上与空间上会出现各种复杂的组合交错方式。
国内酒店跨界创新发展的主要趋势
我国酒店业态跨界在产品创新方面发展的主要趋势是:(1)将酒店与历史文化建筑融合发展,产生了精品酒店的新业态。(2)将城市商务会展酒店与休闲度假酒店功能融合,产生了城市商务度假酒店的新业态。(3)将国宾馆与会议型酒店融合发展,为国宾馆提供了新的效益增长点。(4)将酒店的建设与设计和艺术融为一体,产生了设计酒店或艺术酒店。(5)将乡村的民俗、自然风光与历史文化和度假酒店的生活方式融为一体,产生了新的历史古镇、山村、郊野的度假酒店。(6)多种档次与类型的度假会议酒店、购物娱乐街与主题公园相伴发展,产生了综合旅游度假区。
我国酒店业态跨界在经营管理方式上的主要趋势是:(1)本土饭店的国际化。我国本土饭店的国际化先后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我国本土饭店请国际著名饭店集团进行管理或特许经营。典型的是1982年北京建国饭店请香港半岛集团管理。第二阶段是我国本土酒店集团对国际酒店集团进行收购或合作,走出去到全世界经营管理酒店。如,2010年锦江国际收购美国州际酒店与度假酒店管理公司。(2)本土酒店管理公司从直接投资管理酒店,到输出管理,再到特许经营管理酒店。例如,1996年创业的锦江之星旅馆有限公司至今已有670家酒店,走过了上述发展历程。(3)本土酒店从单体经营到主动加入连锁酒店集团或酒店联合体开展规模化、品牌化经营。例如,世界金钥匙酒店联盟自2003年始,经过8年的发展,到2011年6月已经有75个城市117家四星和五星酒店与108家物业管理企业加入。(4)本土酒店品牌的多元化经营。锦江之星旅馆有限公司先发展经济型酒店品牌——锦江之星,后发展低价快捷酒店品牌——百时快捷,接着又发展中档商务型酒店品牌——白玉兰酒店。(5)国际品牌进入中国后的升级与转型经营。美国温德姆旗下的豪生酒店,在美国是中档的汽车旅馆品牌,在中国升级为四星与五星酒店品牌。另外,豪生酒店在美国主要是特许经营,在中国转型为输出管理经营。
跨界创新发展的制胜要点
参照国际经验,我国酒店业态跨界创新发展的制胜要点是:(1)要发现、培育与维护顾客对新业态酒店的需要和忠诚;(2)新业态酒店要拥有规模经济;(3)酒店管理公司要注意避免自己拥有的不同业态酒店之间的替代性与过度竞争问题;(4)酒店品牌按照其标准化的程度应至少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标准化的酒店品牌,另一类是非标准化的酒店品牌,更好地适应不同品牌在世界各地不同细分市场的需要。
(作者单位:上海财经大学旅游管理系)
第五篇:戴斌老师指定的读书清单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旅行社管理比较研究》阅读文献
(粗斜体为指定阅读文献)
遍·199
5©戴斌 教授(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管理学
院)
D组(与旅行社相关的旅游理论读物)
18、【美】威廉·瑟厄波德(张广瑞等译)·全球旅游
新论·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19、[瑞典]克里斯汀·威廉姆斯(戴斌、依绍华译)·旅
游与休闲业中的服务质量·天津,南开大学出版
社,2004年7月第一版
20、杜江·旅游企业跨国经营研究·北京:旅游教育出
版社,200221、戴斌主编·《北京旅游发展报告(2005)》·北
京:同心出版社,200522、申葆嘉·旅游学原理·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23、张俐俐·近代中国旅游发展的经济透视·天津:天
津大学出版社,1998
24、【美】菲力普·科特勒(谢彦君等译)·旅游市场
营销·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1
25、【美】克里斯蒂·格鲁诺斯·服务市场营销管理·上
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
一、著作、辞典与文集部分
A组(旅行社管理入门读物)
1、戴斌、杜江·旅行社管理(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杜江·旅行社经营与管理·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
3、上海春秋旅行社·现代旅行社管理·北京:中国旅
游出版社,1996
4、马爱萍·旅行社经营与管理·广州:广东旅游出版
社,2000
5、杜江、李宏·旅行社经营管理·北京:中国财政经
济出版社,2001
6、梁智·旅行社运作与管理·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
版社,19997、徐东文·旅行社经营与管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
社,200
1E组(旅行社管理英文文献)
26、Chuck Y.Gee,Professional Travel
Management.Prentice Hall 1990
Agent27、Nadine Godwin,complete Guide To Travel Agency
Automation,Merton House,199228、Peter Burns&Andrew Holden,Tourism,A New B组(旅社管理专题研究类)
Perspective,.Prentice Hall,International(UK)Ltd
8、杜江、戴斌·旅行社管理比较研究·北京:旅游教
London,1995 育出版社,20009、杜江、戴斌等·中国旅行社发展现状与发展对策研
29、Pal Yale,The Business of Tour Operation,Longman
Group Limited 1995.究·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210、杜江、戴斌等·中国出境旅游发展报告30、Larry Yu,The International Hospitality
Business:Management and Operations.The(2004)·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
5Haworth Hospitality Press,NY,1999
11、张俐俐·中外旅游业经营管理案例·北京:旅游教
育出版社,2000
31、Baud-Bovy,M.1982.New concepts in planning for tourism and recreation.Tourism Management.12、郑双庆·香港旅行社管理与运作·北京:旅游教育
出版社,2001
32、Reime,M.,&C.Hawkins.1979.Tourism
Development:A Model for Growth.Cornell Hotel and
C组(旅社管理政策与法规类)
Restaurant Administration Quarterly.13、国家旅游局质量规范与管理司(蔡加成执笔)·旅
33、Taylor,G.D.1980.How to match plant with demand:A
行社申报审批指南·北京:中国工商联合出版社,matrix for marketing.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ourism
200
1Management.14、国家旅游局·整顿和规范旅游市场秩序专题工作研
34、Philip Kotler,Gary Armstrong,Principles of
究·桂林,200
2Marketing.7th edition,Prentice-Hall15、国家旅游局·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整顿规范旅游市场
International,Inc.1996
秩序工作交流材料·南京,200235、Ernie Heath,Geoffrey Wall,Marketing Tourism16、国家旅游局旅游质量监督管理所·旅游质量监督管
Destionation:A Strategic Planning Approach,John
理工作实用手册·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1997
Wiley&Sons,Inc.1992.17、国家旅游局政策法规司·旅游政策法规资料选
F组(制度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类读本)H组(经济学、管理学工具书及研究方法论)
36、【美】科斯·财产权力与制度变迁·上海:上海三
58、【英】约翰.伊特韦尔、【美】默里.米尔盖特、【美】
联书店,1994 彼得.纽曼·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Z)·北
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82
37、【法】泰勒尔·产业组织理论(M)·北京:中国人
民大学出版社,1997
59、【英】马尔科姆.沃纳·工商管理大百科全书(Z)·沈
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
38、中国经济学家代表作精选(1978-1998)·北京:中
国发展出版社,1998 60、【英】伊·拉卡托斯·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M)·上
39、张维迎企业理论与中国企业改革北京北京大学出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 版社1999 61、【美】劳伦斯·A·博兰批判的经济学方法论(M)·北
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40、【美】G·J·施蒂格勒(潘振民译)·产业组织与
政府管制·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 62、【美】迈克尔·佩雷曼·经济学的终结(M)·北
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41、【澳】杨小凯、黄有光·专业化与经济组织·北京:
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42、盛洪·中国的过度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上海分
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43、林毅夫·再论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的发展·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44、【美】道格拉斯·C·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
迁·上海:三联书店上海分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
5I组(经济学随笔)
63、张五常(易容宪张卫东译)·经济解释·北京:商务
印书馆,2000 64、汪丁丁·风的颜色·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65、卢周来·穷人与富人经济学·海口:海南出版社,2002 66、汪丁丁·直面现象:经济学家的现实世界·北京:
三联书店,200067、于光远·为企业家说话,对企业家说话·南宁:广
45、【美】迈克尔·迪屈奇·交易成本经济学·北京:
西人民出版社,1999
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68、茅于轼·生活中的经济学·广州:暨南大学出版
46、【美】康芒斯·制度经济学·北京:商务印书馆,社,1998
199769、张志雄·企业家的空间·上海:学林出版社,199647、【美】Y.巴泽尔·产权的经济分析·上海:上海三
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J组(科学、哲学、史学、政治学类)
48、【加】赫伯特·G·格鲁伯、迈克尔·A·沃克·服70、【奥】F·哈耶克(韩光明等译)·自由与繁荣的务业的增长——原因与影响·上海:三联书店,1993 国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71、【法】卢梭(何兆武译)·社会契约论·北京:商
G组(管理学理论文献)
务印书馆,199649、马克斯·韦伯(于晓等译)·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
72、【美】房龙·论宽容
精神·北京:三联书店,198773、【英】史蒂芬·霍金·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
50、【美】丹尼尔·A·雷恩(赵睿等译)·管理思想
洞·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
1的演变·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74、【台湾】伯杨·中国人史纲·北京:中国友谊出版
51、席酉民·管理研究·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公司,199852、凌志军·联想风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57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4卷)·北京:人民出版
53、周三多、陈传明、鲁明泓·管理学——原理与方
社
法·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76、毛泽东选集(1-4卷)
54、吴照云·管理学·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77、邓小平文选(1-3卷)
55、陈贵民·现代企业管理原理·北京:中国审计出版
78、【奥】哈耶克(韩光明等译)·通往奴役之路·北
社,1990
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56、邹昭唏·企业战略分析·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79、【美】黄仁宇·资本主义与21世纪·北京:三联
2000
书店,199757、岳剑波·信息管理基础·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80、【美】黄仁宇·中国大历史·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999
200
1《旅行社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探讨》,北京,81、中国大学学术讲演录(2000、2001)·桂林:广西103、费杏芬,师范大学出版社 《旅游学刊》,1996年第1期
《建立旅行社质量认证制度的设想》,北京,82、林达·带一本书去巴黎·北京:三联出版社,2002 104、蔡加成,《旅游学刊》,1996年第3期 83、[中国台湾]林怀民·云门舞集·
105、窦群,《关于旅行社质量保证金制度的回顾与思
考》。北京,《旅游学刊》1996年第4期
二、专业学术论文部分 106、俞静,《关于旅行社进行信誉评级的思考》。北京,84、李习之,《探索全程陪同三件事》,北京,《旅游学《旅游学刊》,1996年第5期
刊》,1988年第3-4期 107、蔡加成,《旅行社部门个人承包的性质与管理对85、唐德鹏,《浅谈旅游服务工作全面质量管理》,北京,策》。北京,《旅游学刊》1996年第5期
《旅游学刊》,1989年第4期 86、朱谔言,《对国际旅行社行业跨国经营的思考》,北京,《旅游学刊》,1991年第2期 87、王彦,《深化体制改革发挥规模优势》,北京,《旅游学刊》,1991年第3期 88、中国康辉旅行社,《发扬团结开拓精神完善企业机制建设》,北京,《旅游学刊》,1991年第4期 89、楚义芳,《关于旅行社线路设计的初步研究》,北京,《旅游学刊》,1992年第2期 90、许兴臣、冯玉清,《旅游行程的设计与推广》,北京,《旅游学刊》,1992年第2期 91、李涛,《旅行社市场结构研究》,北京,《旅游学刊》,1992年第3期 92、张银城、国春魁,《河北省三类旅行社的现状与发展对策》,北京,《旅游学刊》,1992年第5期 93、李铭辉,《台湾旅行社业者对大陆的环境认知的探讨》,北京,《旅游学刊》,1993年第1-2期 94、李克鲁,《发展中国的青年人旅游业》,北京,《旅游学刊》,1993年第3期 95、宁泽群,《旅游小费——一种经济现象及相关影响的分析》,北京,《旅游学刊》,1993年第5期 96、强涛,《中旅股份制改革之我见》,北京,《旅游学刊》,1994年第1期 97、伍启军,《旅行社销价竞争之我见》,北京,《旅游学刊》,1994年第3期 98、朱子鹭,《试论中国旅行社企业制度转轨中的问题与对策》,北京,《旅游学刊》,1995年第1期 99、陈卫民,《认识误区:国内旅游是三类社的优势领地》,北京,《旅游学刊》,1995年第2期 100、林洪岱,《中国能有现代旅行商吗?》,北京,《旅游学刊》,1995年第3期 101、窦群,《今年来我国国际旅行社审批政策的进展》,北京,《旅游学刊》,1995年第5期 102、窦群,《今年来我国国际旅行的数量发展状况和趋势》,北京,《旅游学刊》,1995年第6期 108、张凌云,《我国旅行社行业规模的理论与实践》。北京,《旅游学刊》,1996年第6期
109、杜江、刘永友,《论我国旅行社经营体系调整的目标模式》。北京,《旅游学刊》,1997年第4期
110、蔡加成,《旅行社资质等级管理与饭店星级管理的差异与分析》。北京,《旅游学刊》,1997年第5期
111、方印华,《论旅行社不正当竞争的现象与对策》。北京,《旅游学刊》,1997年第6期
112、王大悟,《旅行社不正当竞争的症结究竟何在——与方印华同志商榷》,北京,《旅游学刊》,1998年
第2期 113、戴斌,《政府规制与旅行社业不正当竞争》。桂林,《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第1期 114、煜炜,《面临加入世贸组织的我国旅行社业》。北京,《旅游学刊》,1998年第2期 115、齐子鹏、姚云萍,《对旅游市场平行投放的理论思
考——以旅行社为典型案例》。北京,《旅游学刊》,1999年第1期
116、刘伟,《对“广之旅”未来发展战略问题的若干思考》。北京,《旅游学刊》,1999年第1期
117、刘赵平,《美国旅行社业最新发展态势研究》,北京,《旅游学刊》,1999年第3期
118、高舜礼,《对旅行社两个开放试点办法的比较研究》。北京,《旅游学刊》,1999年第3期
119、戴斌,《寻求竞争优势还是寻求垄断地位——也谈旅行社过度进入问题》。北京,《旅游学刊》,1999
年第4期 120、沈向友,《旅行社服务质量与游客满意感影响因素
分析》。北京,《旅游学刊》,1999年第5期 121、蔡加成,《我国旅行社体系结构状况及其变化趋
势》。北京,《旅游学刊》,1999年第6期 122、李宏,《欧美旅行社业的一体化进程研究》。北京,《旅游学刊》,1999年第6期。123、杜江、戴斌,《中外旅行社制度环境比较研究》,北
京,《旅游学刊》,2000年第1期。
124、何云霞、黄晨晨,《以知识联盟塑核心竞争力-论我国内资旅行社的市场竞争力战略》。北京,《旅游学刊》,2000年第1期。125、姚延波,《我国旅行社分类制度及效率研究》。北京,《旅游学刊》,2000年第2期。126、蔡家成,《试论我国出境旅游管理体制改革问题》。
北京,《旅游学刊》2000年第4期。127、杜江、戴斌,《论旅行社管理比较研究的体系与方
法》,北京,《旅游学刊》,2000年第5期。128、张建梅、韦广平,《法制化管理与行业自率相结合—旅行社业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北京,《旅游学刊》,2000年第5期。129、戴斌,《语者、论者、学者——我的旅游教育与旅
游研究观》。北京,《旅游学刊》,2000年旅游教育与人力资源专刊 130、戴斌,《中国旅游业呼唤民族企业家》,北京,《旅
游管理》,2000年第5期。131、张凌云,《我国旅行社行业分类制度成因的再探讨
——对姚延波“我国旅行社行业分类制度及其效率研究”一文的补充研究》。北京,《旅游学刊》2001年第3期。132、李宏,《欧美旅行社行业分工进程与内在机制研
究》。北京,《旅游学刊》,2001年第3期。133、戴斌,《旅行社诚信体系:为何与如何》。北京,旅
行社之友,2002年第三期 134、戴斌,《有关旅行社诚信的几点看法》北京,中国
旅游报,2002年3月2日 135、北京市旅游局政法处,《旅行社业发展的新趋势和
我们的对策》,北京,中国旅游报,2002年2月4日第8版 136、戴斌,《市场演进、主体博弈与出境旅游产业走向》。
北京,《中国旅游报》2002年8月9日 137、张健雄,《对“大理风光二日游”推出失败的思考》。
北京,《旅游学刊》2002年第2期 138、张朝枝、向风行,《旅行社对旅游者行为影响的初
步研究》。北京,《旅游学刊》,2002年第3期 139、苏建和、梁辉,《香港外游旅行发票印花管理的调
研及其对广东的启迪》。北京,《旅游学刊》。2003年02期。140、汪恒、唐玉娥,《略谈当前我国旅行社管理所面临的信息化挑战》。北京,《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年01期。141、赵小丽,《从康辉看我国目前的管理层收购》。北京,《旅游学刊》,2004年02期 142、原野,《旅游合同实际违约责任与补救措施》。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143、李晓阳,《试析旅游市场恢复期的旅行社降价销
售策略》。北京,《商业研究》,2004年11期。144、陈建斌,《旅游价值链调查及其对旅行社管理的启
示》。北京,《企业经济》,2004年08期。145、陈镇、谢朝武,《加入WTO与我国旅行社业的格局
转型分析》。北京,《商业研究》。2003年01期。146、夏赞才,《利益相关者理论及旅行社利益相关者基
本图谱》。长沙,《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03期。147、茅燕萍,《旅行社提高服务质量有效途径初探》。北
京,《经济师》。2003年10期。148、田喜洲、王渤,《旅游市场效率及其博弈分析——
以旅行社产品为例》。北京,《旅游学刊》,2003年06期。149、郭彩玲,《INTERNET环境支持下的旅游业信息管
理——以旅行社为例》。北京,《人文地理》,2003年04期 150、周国忠,《旅行社服务功能质量管理探讨》。北京,《商业经济与管理》。2003年02期。151、张晓明、何滢,《我国旅行社绩效评价方法探索》。
西安《西北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年01期。152、张燕,《中国和欧美旅行社产品类型及开发比较研
究》。北京,《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年01期。153、纪俊超,《试论旅行社的危机管理》。上海,《旅游
科学》,2003年01期。154、盖玉妍、赵达薇,《培育核心能力:中小旅行社生
存与发展的关键》。北京,《科技与管理》,2003,年02期。155、周国忠,《绿色营销:旅行社营销战略新观念》。桂
林,《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2期。156、江林、杨冠杰、薛敏,《我国旅行社企业亟需加强
品牌营销》。北京,《中国第三产业》。2003年05期。157、田世政,《论中国旅游行业管理制度的改革》。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年04期。158、陆朋,《旅行社从“暴利”转“微利”的现状分析》。北
京,《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年05期。159、王富德、叶林红,《民营旅行社在中国的发展》。桂
林,《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4期。160、向前,《论旅游心理与散客旅游管理策略》。《湖南
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4期。161、厉新权、程小敏,《关于拓展我国商务旅游市场的investment in the cruise line industry.By : 思考》。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Byung-wook Wie.Tourism Management.Volume 162、张婷、龙斌,《对我国旅行社品牌经营管理模式的Number 2 April 2005.探讨》。桂林,《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
4年03期。175、Understanding Tourism Behavior: Examining the
Combined Effects of Prior Visitation History and 163、孙睦优、窦清,《关于旅行社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Destination Status.By: McKercher, Bob;Wong, 北京,《企业经济》。2004年07期。
Donna Y.Y..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Nov2004, 164、陈天啸,《论导游薪金制度改革》。长沙,《湖南商
Vol.43 Issue 2, p171, 9p;(AN 14800730)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165、唐静,《旅行社开发商务旅游市场的营销策略初176、Can Tourism Providers Buy Their Customers'
Loyalty? Examining the Influence of 探》。北京,《财贸经济》。2004年12期。
Customer-Provider Investments on Loyalty.By: 166、孙中伟、索扬,《旅行社成功策划奖励旅游业务流
Morals, Duarte B.;Dorsal, Michael J.;Backman, 程之研究》。石家庄,《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Sheila J..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Feb2004, Vol.2004年06期。
Issue 3, p235, 167、陈建斌,《旅游价值链调查及其对旅行社管理的启
示》。北京,《企业经济》,2004年08期。177、Measuring the Sustainability of Tourism in Manuel
Antonio and Texel: A Tourist Perspective.By: 168、李晓阳,《试析旅游市场恢复期的旅行社降价销售
Cottrell, Stuart;van der Duim, René;Ankersmid, 策略》。《商业研究》,2004年11期。
169、Tourism and the Precautionary Principle.By:
Fennell, David A.;Ebert, Kevin.Journal of
Patricia;Kelder, Liesbeth.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 2004, Vol.12 Issue 5, p409, 23p
Sustainable Tourism, 2004, Vol.12 Issue 6, p461, 178、Destination Positioning Analysis through a
19p;(AN 15614710)Comparison of Congnitive, Affective and Conative170、Tourism Restructuring and the Politics of
Sustainability: A Critical View From the European
Perceptions.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May2004, Vol.42 Issue 4, p333, 10p
Periphery(The Canary Islands).By: Bianchi, Raoul 179、Classification of Adventure Travelers: Behavior, V..Measuring the Sustainability of Tourism in Decision Making and Target Markets.Journal of Manuel Antonio and Texel: A Tourist Perspective.By: Cottrell, Stuart;van der Duim, René;Ankersmid,Travel Research, May2004, Vol.42 Issue 4, p343, 14p;
Patricia;Kelder, Liesbeth.Journal of Sustainable 180、Mindfulness as a Tool for Managing Visitors to Tourism, 2004, Vol.12 Issue 5, p409, 23p, 2004, Vol.Tourism Destinations.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12 Issue 6, p495, 35p;(AN 15614723)
May2004, Vol.42 Issue 4, p381, 9p;DOI: 10.1177/***3;(AN 13052957)
171、Hedonic Price Models and Sun-and Beach
Package Tours: The Norwegian Case.By: Christer 181、Destination Benchmarking: An Indicator-System's Thrane.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Volume 43 Potential for Exploring Guest Satisfaction.By: Number 3 February 2005.Fuchs, Matthias;Weiermair, Klaus.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Feb2004, Vol.42 Issue 3, p21
2172、Destination Branding: Insights and Practices from
Destination Management Organizations.By: 182、The Measurement of Service Quality in the Tour Carmen Blain , Stuart E Levy , and J.R.Brent Operating Sector: A Methodological Comparison.By: Ritchie.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Volume 43 Number 4 May 2005.Hudson, Simon;Hudson, Paul;Miller, Graham A..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Feb2004, Vol.42 Issue 3, p30
5173、An examination of the effects of motivation and
satisfaction on destination loyalty : a structural 183、Estimating Casino Expenditures by Out-of-State model.By : Yooshik Yoon and Muzatter Uysal.Patrons: Native American Gaming in Connecticut.Tourism Management.Volume 26 Number 1 February 2005.By: Dense, Jeff;Barrow, Clyde W..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May200
3174、A dynamic game model of strategic capacity220、(中国高校人文社科信息网)221、222、184、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旅游学刊
青年读书会)185、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旅游版)223、http://(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
心)186、中国旅行社协会·旅行社之友
187、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旅游科学
188、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
报 189、南开大学·南开管理评论 190、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经济学动态 191、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研究所·财贸经济 192、国家旅游局·中国旅游年鉴 193、国家旅游局·中国统计年鉴 194、国家旅游局·中国统计年鉴(副本)195、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旅游业动态 196、国家旅游局政策法规司·旅游调研 197、国家旅游促进司·旅游市场信息 198、中国旅游协会·中国旅游报 199、University of Colorado at Boulder·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200、Reed Travel Group ·TRAVEL WEEKLY 201、Elsevier Science Ltd UK·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02、APTA·Asia Pacific Journal of Tourism Research 203、James Cook University·Australia Journal of Tourism
Studies
三、期刊、报纸、年鉴部分
204、精品购物指南·风格周刊 205、京报集团·京华时报 206、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国际商报
四、互联网站
207、(中国国家旅游局网站)208、(中国旅行社协会网站)209、210、211、212、213、214、215、216、(中国旅游资讯网)
217、.218、(美国饭店与汽车旅馆协会网站)
219、(美国接待产业资源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