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中地方人大如何发挥作用

时间:2019-05-13 22:42: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金融危机中地方人大如何发挥作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金融危机中地方人大如何发挥作用》。

第一篇:金融危机中地方人大如何发挥作用

金融危机中地方人大如何发挥作用

来源:人民代表网 作者:卞海山 时间:2009-2-17 9:17:49 访问次数: 71

第 [1] 页

[ 打印文章 ] [ 大 中 小 ] [ 关闭窗口 ]

□山东省商河县人大常委会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日益明显。在困难与挑战面前,各级地方人大作为权力机关,其工作应该剑指何处呢?

加大监督力度,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中央作出了一系列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重大决策,同时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来应对这场金融危机。根据监督法第五条规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本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工作实施监督,促进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经济形势越是复杂,各级地方人大机关越要加大监督力度,确保各级地方政府决策的透明度,确保权力在阳关下运行,确保财政资金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督促相关部门解决好因金融危机而返乡的农民工的再就业问题。由于金融危机的冲击,部分中小企业倒闭,大量农民工成了失业者,相继返乡。各级地方人大机关要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作用,督促相关部门认真解决好失业农民工的再就业问题。

深入调研,为行使职权打好基础。调研是人大机关进行监督工作的重要方式,新的经济形势下,人大工作面临许多新的情况,因此,搞好调研,对充分发挥人大职能作用至关重要。在当前新的经济形势下,要选好调研课题,对一些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大的中小企业要重点调研,发现企业存在的问题,找出企业的不足,帮助企业制定出应对金融危机的策略,从而避免企业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遭受更大的损失。

充分调动代表的积极性,发挥代表的作用。在当今复杂的形势下,人大代表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对人民群众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所作出的反应,要认真观察,真实记录。要对人民群众的恐慌情绪进行安抚,对人民群众关于金融危机的误解耐心纠正。通过科学的调查研究和缜密的理论分析,向当地政府提出高水平的建议、意见,在应对金融危机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第二篇:地方人大要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作用

地方人大要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作用

新农村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的一项惠民举措,是重大而长期的历史任务,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处于新农村建设的前沿,作为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理应充分利用其监督职能,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一、加大监督力度,为新农村建设营造健康的发展环境

健康的发展环境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要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权,加大监督力度,努力为新农村建设创建健康的发展环境。一要加强对农业结构调整、实施产业化的监督,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要结合农村的实际,将农村产业化结构调整,农业经济增效、增产、农民增收等作为调查、检查、视察和审议的重点,加大监督力度,保证国家支农资金的规范使用和管理;二要加强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监督,为农民生产生活提供方便。人大常委会要组织常委会组成人员、人大代表对县、乡、村三级规划和建设情况进行视察,及时向政府提出意见和建议,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农民新村、农村公路、生产便道、田间便道和耕作便道的修建步伐,进一步方便群众生产和耕作,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要加强对村屯附近江河以及小流域治理情况的监督,防止发生自然灾害;三要加强对农村乡村机构改革、农村义务教育制度改革和县乡财政体制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的监督,真正把给农民的实惠落到实处,使农民的负担不反弹,切实维护好农民的合法权益。要重点对有关取消农村中小学学杂费,治理学校乱收费,治理非法侵占耕地和农民承包地、截留和挪用国家“直补”资金、拖欠占地补偿费、拖欠农民工工资等相关政策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顶风违纪的,要责成有关机关坚决查处;四要加强对农村扶贫救济工作的监督,切实帮助农民脱贫解困。要加强对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监督,督促各级政府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动员社会力量帮助解决农村孤寡老人、伤残人员、长期患病人员以及因自然灾害造成生活极困家庭的实际困难,努力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弱势群体生活困难的问题。此外,还要加强对农村公共事业建设的监督,切实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子女入学难等突出问题。

二、认真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工作支持

讨论决定本行政区域内的重大事项,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地方人大的一项重要职权,是人民当家作主、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的具体体现。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要抓住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依照法定程序,适时作出决定,把党的主张变成国家意志。要对新农村规划、农村道路建设、农田水利建设、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以及农村各项改革等事关农村长远发展的重大事项依法行使决定权,保证新农村建设的顺利实施。同时,要强化调研、咨询、论证,广泛深入农村了解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为新农村建设凝聚人心、增添力量,努力实现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工作支持。

三、积极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可靠的政治保障

新农村建设的受益者是农民,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也是农民,能否调动和发挥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直接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只有大力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维护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使新农村建设真正从农民最关心的事情着眼,从农民最急迫的事情入手,从最能见效的事情做起,才能确保新农村建设的良好开局。一要加强对《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贯彻执行情况及村民自治等有关制度落实情况的监督,督促地方各级政府切实遵照法律和有关制度的要求,保障和尊重农民的选举权、监督权、参与权和知情权,推动农村加快建立健全民主制度,进一步扩大农村基层民主,做到凡是重大事情,必须提交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决定,让农民自我决策,自我管理、自我监督,使村民真正成为主人;二要加强对乡村财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的监督,全面落实村务公开、一事一议等各项民主制度,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推进农村民主法制建设;三要加强对农村普法及依法治理工作的监督,鼓励人大代表深入农村宣传法律法规及国家政策,推动农村法律知识的普及,努力维护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

第三篇:地方人大要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作用

文章标题:地方人大要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作用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这是党中央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惠及亿万农民、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举措。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我国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重要篇章,并规划了十四项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工程,把党的主张上升为国家意志。近期公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若干意见》,进一步细化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具体措施,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迎来了崭新的发展机遇。完成好这一重大历史任务,需要各级党委、政府的长期不懈努力,作为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同样肩负着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认真履行职责,保障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健康发展。从中央到地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被浓墨重彩地纳入“十一五”规划之中,在今年各地召开的人代会上,也都作出了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决议或决定。那么,如何确保法律、法规和各级人大作出的决议、决定的顺利实施,促进各级政府依法行政,保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健康发展,就需要各级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有效发挥作用。一是认真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及时听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关事项的报告,适时做出有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决议、决定,或者联系本地实际,以立法的形式,制定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地方性法规,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法律和制度保障。二是加强工作监督,充分利用视察、调查、听取和审议政府工作报告等形式,加强对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力度的监督,加强对深化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农村税费改革、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及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的监督,加强对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监督,多提针对性、可行性强的建议和意见,保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同时要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搞好调查研究,摸清真实情况,切实帮助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增强监督的实效性。三是加强法律监督。加大对《农业法》、《土地承包法》、《义务教育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情况的执法检查力度,保证法律、法规的正确贯彻和实施,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二、调动各级人大代表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代表作用。地方各级人大代表来自各行各业,其中不少来自于工农业生产第一线,特别是县乡两级人大代表绝大多数来自农村,大部分还是村“两委”干部,他们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生力军。要加强与代表的联系,鼓励、组织和引导各级人大代表特别是农村代表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并在这一伟大实践中建功立业。一是发挥好议政决策作用。认真参与审议,决定好事关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事项,积极参加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组织的视察、检查和调查等活动,依法提出高质量的议案和建议、意见,并抓好落实。二是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基层人大代表生活在群众中间,能够听到群众真实的声音,随时了解群众的需求,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发挥这一优势,组织代表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宣传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三是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在本职岗位上带头发展经济、致富济困,通过自身的号召力和影响力,团结和带领周围的群众共同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业、教育、科学、文化卫生等行业的人大代表,也应当树立大局意识,政治意识,在政府等有关组织协调下,在物力、财力、人力上和教育、科学、文化、卫生等方面支持、扶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之,地方各级人大代表作为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组成人员,作为人民群众的代言人,应当也能够在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促进和发展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加强农村法制建设,切实维护农民的民主权利。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还应该“乡风文明、管理民主”,因此,必须切实抓好农村民主政治建设,保障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和谐发展。一要认真总结和推广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经验,不断扩大农村基层民主,维护群众的民主权利;认真贯彻实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依法保障公民有序参与民主实践;畅通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渠道;积极推行农村民主化、法制化管理,进一步深化村务公开工作,完善民主议事决策制度,确保民主管理和监督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二要加强对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行政的监督,通过扎实开展“五五”普法教育,保证普法工作和依法行政落实到每村、每户和每个应受教育的农民,努力培育造就学法、懂法、用法的新型农民;加大对涉农法律法规执法检查的力度和比重,保证宪法和法律在农村的有效贯彻实施;不断强化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法

第四篇:对基层央行在金融危机管理中如何发挥作用的思考

对基层央行在金融危机管理中如何发挥作用的思考

导言:金融危机作为社会公共危机中的一类,曾经给人类社会带来过巨大的危害,九八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对当地社会经济造成的巨大损失仍历历在目。我国金融危机的管理体系建设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修订后的《中国人民银行法》赋予了中国人民银行防御金融危机、维护金融稳定的重要职责,是人民银行职能调整后新增的一项重要职能。对于金融危机的管理,不但要从国家层面考虑,也要看到金融危机的产生更有可能是来自于局部的、区域的金融体系所存在的缺陷中。因此基层人民银行如何在维护金融稳定、加强金融危机管理中发挥作用将是我国加强金融危机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将从这一角度作出阐述。关键词:危机管理金融危机基层央行作用发挥

一、金融危机定义

金融危机和金融稳定是一个问题的两面,当前基层人民银行在履行金融稳定职能上存在走两个极端现象:一种是履行金融稳定职能无作为,认为金融稳定是人民银行总、分行的事情,基层人民银行未设金融稳定的职能部门,金融监管的职能分离出去了,“最后贷款者”的权力又十分有限;另一种是金融稳定过度作为,将金融稳定当作一个框,什么都往里装,只要涉及金融和稳定,均纳入金融稳定职能,包括金融机构的盗、抢、诈骗、自然灾害、内部集资、群访等等。因此首先要对金融稳定的工作内涵及我们要防御怎样的金融危机下个清晰的定义。一是认清金融稳定的内涵和目标。金融稳定目标是从属于央行“保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这一货币政策目标,金融稳定的范畴是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因此金融稳定是一个宏观的经济概念。作为基层人行来讲,不管是从其管辖范围,还是从其业务范畴上,它所掌握和反映的问题只是某一地区、某一局部、某一领域的经济运行情况,监测对象及范围也只是整体中的个体,宏观中的微观。基层人行所从事的金融稳定工作只能是本辖区的金融稳定,它不具备整体性和宏观性。基层人行所从事的金融稳定工作重点立足于服务货币信贷工作,围

绕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为上级行的决策提供服务。

二是认识金融脆弱性的内在性。金融脆弱性是金融部门与生俱来的一种特性,具有内在性。金融部门的脆弱性体现在:一是银行业是高负债经营的行业,高负债伴随着高风险;二是汇率制度,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各国浮动汇率制度普遍采用;三是金融的国际化和金融市场的高度发达。因而,金融风险是客观存在,一定意义上讲是防不胜防,但不同的风险应有不同主体来防范,国家成立银监会的主要目点是加强监管,防范风险,基层人民银行试图建立风险预警机制或包揽辖区内的风险监管,容易导致与银监局的工作职责界定不清,管了些自己不该管的事。因此,基层人民银行应从“最后贷款者”的角度,只有在金融风险累积到一定程度,或达到某一临界点时,才应行使金融稳定的职能。

三是分清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系统性风险是指整个社会信用环境不佳,出现普遍性的违约现象,或由于整个市场发生周期性波动,造成金融机构资产价格普遍下降的风险。这种风险单个金融机构无法控制。非系统性风险是由于单个金融机构违约或单个金融商品价格激烈波动而给金融机构带来的风险。非系统性风险主要是依靠金融机构自身进行防范,安全性原则是金融机构经营管理必须坚持的一条重要原则。当然也是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监管的重点,通过审谨监管,促使金融机构建立良好的风险管理机制来降低非系统性风险。系统性风险的防范才是人民银行金融稳定的职能,当然系统性风险的防范也是政府的重要职责。非系统性风险与系统性风险不是绝对的,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的,非系统性风险可能诱发系统性风险。因而基层人民银行履行金融稳定职能一定要把握好分寸,关注非系统性风险,重视非系统性风险变化趋势的同时,但不应过早介入非系统性风险。

四是区别金融稳定与金融安全、社会稳定之间的关系。社会稳定的内涵和外延大于金融安全,而金融安全又大于金融稳定。社会稳定的主要职能部门是公检法,金融安全的主要职能部门是所有金融机构和监管部门,而金融稳定是人民银行的重要职责。当前许多基层人民银行,将辖内金融机构发生的诈骗、贪污、挪用公款、职务犯罪、盗窃、抢劫、涉枪、爆炸、绑架等各经济犯罪案件;辖内金

融机构非法组党、结社集会活动及动向,或参与人数在20人以上或影响较大的集会、请愿、示威、游行、罢工、静坐等事件;辖内金融机构遭受火灾、水灾、地震等自然灾害,对账册、财产、人员造成重大损失和伤害的事件;均纳入金融稳定的范围。不仅在理论上行不通,而且在实践中基层人民银行也承担不了如此重担。

二、组织结构体系

导致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错综复杂、产生的后果十分严重,光靠央行自身力量难于真正有效应对危机的发生,只有建立一个社会各方面的综合金融风险管理组织结构,才能面临危机时采取有力措施。

一是完善金融危机管理的组织体系。发展金融危机管理的网络和伙伴关系,是金融危机管理的前提。因此首先需要建立统一领导、分工协作的组织体制。除了政府相关部门之外,金融业经营主体、新闻媒体以及非营利组织都可以在危机管理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政府应该发展危机管理的伙伴关系,把金融危机管理的网络扩展到整个社会。组织成员各司其职,分工协作,承担好危机控制、信息披露、协调、公关以及损失补偿等各项职责。

二是应建立金融风险管理的信息交流机制。通过良好的沟通和有效的信息交流,整合和协调危机管理的行动。在危机管理的整个过程中,信息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及时收集、传递和共享信息,能够纾缓危机,降低危机的损害。更重要的是,一旦出现灾难和危机,信息沟通和交换可以保证政府各部门做出及时和准确的决策,协调反危机的行动。

三是建立和完善金融危机处理的资源保障体系。应看到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社会运行中的一个核心部门,其一旦发生危机,将会波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金融危机事件处理中应调动社会力量,利用一切可利用社会资源。社会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一场危机可能涉及到社会中的每个人,只有全社会万众一心、和衷共济、共渡难关,才能战胜危机。只有有效地组织社会力量,让社会大众积极参与到政府的救灾行为中,而不是被动地过分依赖政府,才能更快更好地战胜危机。有效的危机管理是建立在充分的资源保障基础之上的。因此基层央行应与

地方政府协作,把危机管理的资金纳入政府的预算之中,建立应对各种各种可能后果的专项基金,并通过社会保险等方式扩大资金的供给。完善战略性资源的储备,编制资源目录,以有利于有效地调动资源。国家和社会应该加强人力资源的培养和训练,为危机管理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

三、金融危机管理应对措施

当前,基层人民银行履行金融稳定职责,必须找准自身定位的基础上,围绕金融稳定目标,积极探索维护金融稳定的政策措施和政策工具。

一、建立辖内金融稳定的指标评估体系。金融稳定是相对于金融的不稳定、金融危机而言,防范金融不稳定,完备的金融稳定指标体系是前提。基层人民银行维护辖内金融稳定建立的指标体系可以包括四个方面:一是金融机构是金融稳定的核心,主要应包括辖内:GDP、金融总量、流动性、集中性、盈利性、资产质量、法人机构的资本充足率等指标。二是价格稳定是金融稳定的重要条件,主要应包括辖内:CPI、利率走势、票据融资价格、房地产价格等。三是金融秩序,主要应包括辖内:金融机构的竞争与垄断、金融挤兑、特大额资金的流动、人民币反假等。四是金融改革,由于我国金融机构退出机制不健全,存款保险制度未建立,非系统性风险转化为系统性风险的防火墙不牢固,关注和推进金融改革在当前阶段十分重要,主要应包括:法人治理结构进度指标。同时应在金融稳定指标的基础上,建立金融稳定的评估体系,对金融稳定的指标体系进行评估,设立专门警戒线,并建立金融稳定应急机制,一旦金融稳定指标达到某一临界点,立即启动应急机制,将金融稳定工作上升为阶段性的主要工作。

二、完善信息共享机制。金融稳定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需要经济综合部门和监管部门的参与和配合,必须做到信息共享,信息的及时和有效。基层人民银行处理好三个方面:一是证券、保险行业的信息共享,由于地区以下没有证监会、保监会的派出机构,信息共享的途径要么是加快组建自律性的同业协会,或者是建议修改《中国人民银行法》第三十五条“人民银行有权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报送必要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以及其他财务会计、统计报表和资料”,将“银行业金融机构”改为所有金融机构;二是制订相应的规章,加强信息沟通的约束力,防止信息的失真,追求由此造成的后果。三是处置风险时部门之间及时沟通、依法合规、密切配合,明确各部门在处理金融稳定时的职责。

三、编制金融稳定报告。基层人民银行编制金融稳定报告可以采取定期形式,如半或季度报告,主要是达到四大目的:一是总结已实施的金融稳定方面政策效果,理清金融稳定工作的思路;二是定期对辖内金融风险进行评估,分析金融风险程度、趋势,及时揭示潜在的金融风险;三是为下一阶段金融稳定工作提出政策建议或指导意见;四是为上级行和当地政府及时了解情况,提供决策依据。

四、妥善处置已发生风险或高风险的法人机构。处置已发生风险或高风险的法人机构是基层人民银行金融稳定工作的核心内容,但在处理上要坚持适时适度、依法合规、权责对称的原则。一是加强对已发生风险或高风险的法人机构监测,跟踪资金的流动、资产的变化等情况,掌握客户、员工的心理变动,了解风险变动的趋势;二是谨慎采取人民银行的资金救助,防止个别金融机构的风险夸大为系统性风险;三是加固非系统性风险转化为系统性风险的防火墙,加快地方法人机构的体制改革,增强“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自担风险”的能力。

第五篇:地方人大监督权行使

浅谈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监督权的行使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关键的是要完善监督机制,强化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职能。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正确行使监督权,是履行法定职责的重要环节,也是在新形势下开展地方人大工作的重要内容。下面就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监督权的行使,从便于操作的角度谈些粗浅的看法。

一、深化对监督权的认识

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的重要职权,实际上就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一项政治权力,是人民管理国家事务的重要体现。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发展,国家和社会的监督机制在不断完善,逐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对各级国家机构的监督体系,其中包括党的监督、权力机关的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人民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等。这些监督形式虽然各有侧重,相互补充,但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是整个监督体系的基础,处于特殊的地位,不可与其他监督形式等量齐观。同国家机构体系内的其他监督相比,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是最高层次的监督,也最具有权威性。

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依法行使监督权,就是要监督《宪法》、法律、法规以及上级国家权力机关的决议在本行政区域内的执行情况和监督同级“一府两院”的工作。监督工作可以分为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两个部分,法律监督是指地方

国家权力机关监督《宪法》、法律、法规在本行政区域内的实施情况,工作监督则是对“一府两院”的工作情况实施监督。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在特定情况下则表现为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

二、法律监督的实施

法律监督是地方人大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对行政和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执法活动中是否严格依法办事而实施的监督。在实际工作中,要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把促进经济发展作为开展监督工作的指导思想,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保驾护航,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和良好的法制环境。

首先,地方国家权力机关要以增强全民法制观念为目标,紧紧抓住全民普法宣传教育这条主线,积极参与对普法教育的组织和领导。地方人大常委会要与有关单位密切配合,推广普法教育先进经验,督促检查“五五”普法规划及实施方案的落实情况,增强人民群众及执法人员的法制观念和守法意识,巩固普法教育的成果。

其次,地方国家权力机关要采取多种形式,对常用的基本法律和一些重要法律法规实行重点监督。一般应在每次常委会例会上,有计划地安排听取一两个法律法规实施情况的汇报,并作出相应的决议、决定或审议意见,保持法律监督的经常性和连续性。

再次,地方国家权力机关要加强对行政、司法机关执法

活动的监督检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对各个领域的法制管理提出了日益迫切的要求。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要把执法检查作为加强法律监督的有效措施,组织和参与对“一府两院”的执法检查活动。

三、工作监督的实施

工作监督是人大监督机制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其监督内容主要是全局性、关键性、在社会上产生较大影响和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从工作监督的实际操作情况来看,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工作监督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

第一,对政府经济工作的宏观调控进行监督。经济工作的宏观调控在国家生活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反映出一个时期或一个阶段经济工作的重大部署,因此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开展工作监督的着重点。

第二,要重视农业的基础地位,把推动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发展放在工作监督的重要位置。农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地方国家权力机关要结合农村经济发展的新趋势,适时进行工作监督。

第三,要对人民群众普遍关心或反映强烈的问题主动进行监督。如计划生育、社会治安、廉政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工作,都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进行工作监督的经常性议题。通过上述一系列的监督活动,促使“一府两院”严格遵守和执行法律法规,使其工作更加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四、监督工作的保障

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监督权,应当倡导和必须坚持的原则是“既不失职、又不越权”。近年来,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在行使监督职权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然而在人大工作实践中,地方国家权力机关越权办事的事例极为罕见,而行使职权不到位却是较为常见的现象。在对“一府两院”进行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中,不仅质询和询问、撤销不适当的决议、决定或命令、组织特定问题的调查委员会等监督手段运用极少,就是常用的听取和审议工作汇报、组织代表视察和调查、提出建议、批评和意见、督促办理代表议案和群众信访等监督形式,也往往缺乏深度和力度,影响了监督的效果和权威性。要改变这种监督不到位的状况,需要地方国家权力机关进一步明确自身的职权和履行职权的方式,有效地行使监督职权。

实践证明,加强党对人大工作的领导,处理好服从党的领导和坚持依法行使监督权的关系,亦是提高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监督工作质量,保证监督职权顺利行使的关键所在。人大监督工作只有依靠党的领导和支持,才能切实行使好法定职权,才能使其监督职权得到有效保障,才能充分发挥监督的职能作用。

下载金融危机中地方人大如何发挥作用word格式文档
下载金融危机中地方人大如何发挥作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地方人大调研报告

    地方人大调研报告 地方人大调研报告一 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党的根本宗旨,也是人大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人大及其常委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应该把人民......

    地方组织法讲稿人大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解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是关于我国地方政权的组织、产生......

    地方人大制度2

    地方人大制度建设要紧紧抓住五个关键因素 地方人大机关是法律监督机关,依法照章办事是人大机关的重要特点,建立一个良好的运作机制,是保证人大机关开展工作的必要基础。但人大......

    地方人大工作经验交流

    **镇贯彻落实**市地方人大工作经验交流会议情况汇报**市人大办公室:市地方人大工作经验交流会后,我镇根据上级要求,认真贯彻落实,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一、领导重视,贯彻迅速会议......

    完善地方人大制度

    推动地方政权改革 完善地方人大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国家政权赖以建立的基础和中国共产党执政得以实现的主要方式和渠道。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

    浅谈地方人大如何行使决定权

    浅谈地方人大如何行使决定权讨论、决定本行政区域内的重大事项,是宪法、法律赋予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而基本的职权。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决定权,是人民当家作主的......

    地方人大制度3

    切实加强地方人大常委会制度建设 保证依法依程序履行好各项职责 《若干意见》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指导性文件。全国人大常委会......

    中国会爆发金融危机吗

    中国会爆发金融危机吗? 郎咸平先生多次说中国即将发生全面危机,这次在某地演讲,进一步使用的词句是“危机正在爆发,银行(行情 专区)业首当其冲”。金融常识告诉我们,如果一个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