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充分发挥地方人大在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充分发挥地方人大在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任伯年
人大作为国家权力机关,其职能和作用决定了在推进社会管理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们必须从人大工作的定位和自身特点出发,充分认识和发挥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扬民主、严格依法办事三者的有机统一,扎扎实实做好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各项工作,全面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
一、坚持民主法治,夯实社会管理的政治基础
民主与法治是社会管理的两大基石。充分发扬民主、实行依法治国、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是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和政治保障。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和有效形式。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依法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权,积极推进民主政治建设,促进社会主义民主的法制化和规范化。一要坚持民主决策。人大及其常委会决定的重大事项,既要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又要体现人民群众的意愿。决策过程中,要加强调查研究,深入了解民情,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使各项决策既体现党委意图,又变成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认真受理群众来信来访,加强综合分析,加大对来信来访问题的督查督办力度,努力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二要坚持民主监督。积极创新人大监督内容、监督过程和监督结果公开的途径和方式,增强监督实效。充分尊重和保障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行使管理国家社会事务的权力,不断扩大和拓展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参与人大监督工作的途径。及时将常委会监督工作年度计划和监督工作情况向代表通报并向社会公布,自觉接受代表和社会的监督。要围绕议题开展视察,组织常委会组成人员、市人大代表和专家学者,结合执法检查、专项工作议题进行视察,提出意见和建议,形成高质量的视察报告,为常委会审议做好充分准备。三要坚持民主用人。坚持党委意图、人民选择和依法办事的有机统一,严格任命程序,加强任后监督,完善人大选举和任免工作机制;正确处理党管干部和人大依法选举、任免干部的关系,充分尊重人大代表的民主权利,有效地避免人大选举和任免干部的“失察”现象,为社会管理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二、坚持科学发展,夯实社会管理的经济基础
发展是社会管理的根本要求,也是人大机关的职责所在。发展与社会管理互为因果,管理以发展为前提,发展以管理为目标。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目前,天水市在社会管理方面面临诸多矛盾和问题,存在很多不利的因素,根本原因是经济不发达、人民不富裕、管理欠科学。要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根本出路在于加快发展,而且要科学发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地方人大应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这一时代主题,将科学发展贯穿于职能工作的全过程,积极主动地融入、呼应和服务于经济建设、生态建设和人的教育管理建设的主战场。一是要围绕科学发展议决大事。坚持把议决大事的重点放在科学发展上,围绕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和社会普遍关注的突出问题,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围绕上大项目、农民增收、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社会保障等重大问题,开展调查研究,搞好审议决策,及时作出符合天水的特点、凸现比较优势、体现协调发展的科学决策,促进经济与社会全面发展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二是要围绕科学发展监督大事。坚持法律监督与工作监督相结合,紧扣经济结构调整、环境资源保护、新
农村建设、社会保障等重大问题,开展监督工作,及时发现一些带普遍性、倾向性的矛盾和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意见和建议,督促和支持政府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措施和办法,实现经济发展、生态保护、社会进步的良性互动。三是要围绕科学发展参与大事。人大及其常委会在搞好决策和监督的同时,要充分利用职能优势,紧紧围绕天水市“十二五”规划纲要的实施,综合运用多种监督形式,在监督内容上更加紧扣大局、更加贴近民生,使人大监督工作取得更多实实在在的效果。
三、坚持关注民生,夯实社会管理的群众基础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如何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协调各方利益关系,最大限度地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已成为社会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人大作为最高权力机关和民意代表机关,不仅要责无旁贷,而且要发挥作用。一是要时刻关注民生。这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只有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才能不断推进社会管理工作迈上新台阶。二是要依法维护民利。要加大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围绕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就业难、看病难、上学难等问题,积极开展专题询问,推动有关方面改进工作。询问和质询是人大对“一府两院”实施监督的法定形式。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有关工作委员会要认真调研、精心准备,适时选择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开展专题询问。市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要到会听取意见,实事求是地回答询问,力争使专题询问起到推动市直及其有关部门改进工作的目的。三是要扩大基层民主。人大最大的优势是密切联系人民群众,最大的危险是脱离人民群众。市人大常委会要把加强同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的联系作为开展好人大工作的基本要求。除坚持好人大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市民代表旁听人大常委会会议制度外,规定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都要参加每年的代表小组活动。通过参加代表小组活动,广泛听取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加强人大常委会与代表和人民群众的联系。要督促“一府两院”公开办事政策、办事程序和办事结果,依法保障和落实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要建立和健全人民群众旁听人大各种会议、人大重大活动征求群众意见等制度,畅通民意诉求和民情反映渠道;要依法督促基层民主建设,完善村民代表会议、社区议事会议制度,保证人民群众依法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等权利,充分激发广大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坚持公平正义,夯实社会管理的法制基础
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管理的重要保障。一是构筑公平正义载体。地方人大要切实加大监督力度,督促和支持“一府两院”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审务公开和检务公开,为人民群众参与经济、政治、社会等活动提供公平的机制、公平的环境、公平的条件和公平的机会。二是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人大要强化对政府具体行政行为和抽象行政行为的监督,督促和支持政府加快职能转变,完善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职能。加强对市政府和县区人大常委会规范性文件的审查监督,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依法纠正。三是维护司法公平正义。人大要支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督促司法机关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落实执法责任制、错案责任追究制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健全内部监督制约机制,坚决纠正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行为。健全完善内部执法责任机制,提高司法人员政治素质和业务技能,坚持公正司法,规范办案程序,提高办案质量,为维护法律的尊严、公民的权利和社会的公平,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和良好的法制环境。
五、坚持工作创新,夯实社会管理的工作基础
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要把提高社会管理的能力作为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战略任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尤其要着力提高履行法定职责的能力。一是提高依法监督能力。常委会重点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关于全市农村扶贫开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法院执行工作和麦积山风景名胜区管理等专项工作报告;以无记名投票表决的方式,按照“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三个档次决定报告是否通过,并作出相应的决议、决定和审议意见。常委会要对《麦积山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的贯彻实施情况进行重点视察。二是提高民主决策能力。充分行使决定职能,科学界定重大事项的范围,严格规范民主决策的程序,增强决议决定的严谨性、操作性和合法性。建立决议决定督办落实制度,定期组织对决议决定执行情况的视察和检查,以确保人大常委会议决事项落到实处。三是提高队伍工作能力。以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为核心,进一步加强常委会自身建设。在人大工作中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就是要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不动摇,最根本的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核心是坚持党的领导。自觉在思想和行动上与市委保持高度一致,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市委“十二五”时期实现天水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战略部署,以推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重点,加强对经济工作的监督,保证市委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服务和保障全市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奋斗目标的实现。(作者系天水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第二篇:加强社区建设,充分发挥社区组织在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加强社区建设,充分发挥社区组织
在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社区组织更是重要的基层群众组织。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构建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的重要历史阶段,社区的社会管理地位将更加重要,基层的社会管理工作任务将更加繁重。因此,我们要加强社区建设,充分发挥社区组织在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一、不断改进政府公共服务方式。整合政府有关部门在基层的办事机构,积极推进一站式服务。政府各部门不得将应用由自身承担的行政性工作摊派给社区组织,对于那些由社区组织承担起来有优势的行政性工作可采取“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原则委托给社区组织承担。
二、充分发挥社区居委会在了解居民需求、提供便民服务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和重要作用。各有关部门要妥善解决社区居委会开展有关服务所必需的房屋、设施和经费,积极指导社区居委会开展各项便民服务,使社区居委会的公共服务质量不断提高。加强社区信息化平台建设,提高社区居委会服务居民的智能化、信息化水平。梳理、整合各类呼叫热线,建立统一的社区服务呼叫网络。
三、加强社区人员队伍建设。切实解决社区居委会成员和各类公益岗位人员及聘用人员的生活补贴、工资、保险等福利待遇问题。经常开展对社区人员的思想教育和业务培训,不断提高社区人员服务居民,管理社区的能力。鼓励社区人员考取社会工作职业资格证书,提-1-
高社区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和专业知识水平。
四、加强对社区服务活动的监督管理。综合运用行政手段、法律手段监督管理社区服务活动,制定各类社区服务工作标准并监督执行。严格财务和审计制度,严禁将救助、福利、公益款物挪作他用。认真解决在社区服务发展中的各种问题,及时查处违法违纪和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保证社区服务健康发展。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区的作用将愈来愈重要。我们应加快社区建设,积极探索和总结社区工作经验,使社区在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中发挥更大作用。
第三篇:充分发挥社会工作在社会救助中的重要作用
充分发挥社会工作在社会救助中的重要作用
作者:宫蒲光 《光明日报》(2015年07月20日 11版)
2014年2月21日国务院颁布的《社会救助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是我国第一部统筹各项社会救助的行政法规,是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和关心群众生活的重要体现。《办法》对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进行了规范,明确提出“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发挥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和社会工作者作用,为救助对象提供社会融入、能力提升、心理疏导等专业服务”,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确了社会工作在社会救助中的重要地位,对推动建立综合性的现代社会救助模式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深刻认识社会工作纳入《社会救助暂行办法》的重要意义 社会工作起源于社会救助领域,同社会救助是两项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制度安排。《办法》将社会工作纳入其中,无论是对完善社会救助体系还是对发展社会工作,都具有重大意义。
为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提供了法律指引。随着改革发展的深入和经济社会结构的调整,单纯依靠政府提供物质和资金的方式已无法有效满足救助对象日益增长的物质和心理需求。《办法》围绕“托底线、救急难、可持续”的立法宗旨,对现行各类社会救助制度进行了整合,确立了社会力量和社会工作在社会救助中的重要地位,必将有力推动社会救助向物质保障、生活帮扶、精神慰藉、心理疏导、能力提升相结合的专业化、个性化、发展型救助转型,为救助对象提供全方位的安全保障。
为社会工作参与社会救助提供了法律保障。社会工作秉承以人为本、助人自助的价值理念,把帮助特殊困难群体,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确立为核心使命。在许多国家,大批社会工作者和社会服务机构依据相关法律,积极为救助对象提供专业服务,解决资源不足、救助依赖、贫困代际传递、社会功能失调等问题。《办法》的出台,为社会工作介入社会救助领域形成以救助对象为重点的规范化制度安排提供了法律依据。
为社会工作纳入其他相关法律提供了立法示范。社会工作的服务领域除社会救助外,还广泛涉及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社区建设等领域。《办法》的出台,为社会工作从社会救助领域向其他领域延伸、完善社会工作法律制度、提供了立法示范。
为社会工作团结凝聚群众、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提供了制度保证。社会工作是现代社会治理的重要构成,是践行为民服务宗旨、做好群众服务工作的新生力量,是党和政府连接社会的重要纽带。《办法》明确了社会工作等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的要求,有助于从制度上更好地发挥社会工作在落实社会救助政策、开展专业服务方面的重要作用,帮助特殊困难人群过上有尊严、有保障、有盼头的生活,使他们真正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增强亿万群众对我国社会制度的自信心和凝聚力。
准确把握社会工作介入社会救助的有效路径
为贯彻落实《社会救助暂行办法》要求,今年5月民政部财政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社会救助领域社会工作发展的意见》,明确了社会工作介入社会救助的路径与机制。
建立健全需求发现机制。有效评估救助需求、精准识别救助对象,是社会工作介入社会救助的重要任务。国际经验表明,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和社会工作者最适合参与救助需求发现与识别,可有效弥补行政力量的不足。当前的重点,是要按照政府职能转变要求,将适合由社会力量承担的救助对象家庭调查、需求分析和救助政策成效评估等具体事务剥离出来,交给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和社会工作者承担,使贫困对象的社会救助需求得到更准确、全面、科学的判定。
建立健全服务承接机制。除经济困境外,救助对象面临的心理压力巨大、支持网络薄弱、家庭关系失调等问题无法单纯通过物质和资金救助解决,必须充分发挥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和社会工作者立足基层、深入一线的优势,切实承担起改善救助对象境遇、增进救助对象福祉的责任。当前的重点是,明确社会救助经办机构及经办人员参与社会工作服务的职责,把有关服务需求依程序及时移交给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和社会工作者,逐步形成救助对象有困难找社工的良好局面。同时积极发展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着力提升其资源整合、项目运作、组织管理能力,为开展救助社会工作服务打牢基础。
建立健全服务转介机制。救助对象的社会工作服务需求具有多元复杂的特点,靠单个机构或一类机构无法有效提供。当前的重点,是要加快建立以社区(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站点)为依托的社会工作服务分流转介机制。由“全科社工”进行综合评估和初步服务后,再根据救助对象的深度需求,将其转介给专门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使救助对象的需求得到更为全面系统的回应和满足。
切实强化社会工作在救急难中的专业功能
“救急难”是《办法》的一个突出亮点,也是较以往社会救助的重大进步。社会工作在救急难中具有独特的功能和优势,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
强化心理疏导和情绪抚慰功能。急难事件发生后,困难群众产生的心理压力和情绪问题如不能及时疏导,极有可能使事态恶化,甚至出现过激行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尽快建立和畅通社会工作者快速及时出现在急难事件现场、困难群众身边的服务渠道,运用专业理念和方法帮助困难群众及其家庭化解压力、疏导情绪、解决问题,是社会工作在救急难中的重要价值所在。
强化信息传递与资源链接功能。开展救急难工作需要统筹发挥各项社会救助制度的综合效应,形成政府部门、政府与社会间高效联动、紧密衔接的工作网络。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和社会工作者是这一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可以充分发挥其了解救助政策、熟悉救助渠道的优势,切实承担起为困难群众提供救助信息、寻求救助资源的职责;又可以充分发挥其在链接社会资金、引领志愿者、整合其他服务力量等方面的优势,策动更多社会资源弥补政府救助资源的不足,提升社会救助成效。
强化跟踪服务和成效评估功能。急难事件发生后,除原有的服务需求外,往往会产生新的服务需求,如大病治疗后的家庭生计与家庭关系问题、流浪乞讨人员回到原籍后的家庭与社会融入问题、自然灾害过后的社区与人际关系重建问题等。社会工作在立足于临时的、应急性的服务基础上,着眼于长期的、持续的服务,通过建立危机干预机制和评估机制,进一步完善跨地区、跨领域、跨部门、跨机构的社会工作服务网络,使对困难群众服务需求的回应有机衔接、持续跟进,从根本上解决困难群众的困境。
全力做好社会工作介入社会救助的坚实保障 民政部门既是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统筹部门,也是社会工作及其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职能部门,在推动社会工作介入社会救助的过程中,应切实强化四方面的保障。
政策保障。制定和实施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和社会工作者参与社会救助的专项政策措施,进一步明确社会工作介入社会救助的内容、方式和途径,进一步明确社会工作在社会救助领域的职业空间、职业身份和职业保障,为相关工作的推进落实做出指引。
资金保障。以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指导意见》和《民政部、财政部关于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指导意见》为契机,积极协调财政部门将社会工作介入社会救助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形成财政投入的长效稳定机制;依托福利彩票公益金,重点支持引导性、示范性、创新性服务项目,及时回应救助对象急需紧缺的服务需求;研究制定鼓励社会资金投向社会工作的政策措施,推动形成多元投入格局。
队伍保障。通过培训、评价、督导等方式,帮助现有社会救助工作人员和城乡社区干部了解和掌握社会工作理念、知识和方法;通过完善社会工作教育体系,稳步增加专业人才输出数量;通过设置专门岗位、发展专业机构、提升薪酬待遇等方式,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参与社会救助提供平台和保障。
宣传保障。充分利用现代传播媒介,开展持续、广泛、深入的社会宣传,传递关心、支持、参与社会工作的正能量,为加快社会救助领域社会工作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作者系民政部党组成员、副部长)
第四篇:充分发挥民兵在维护社会稳定中的重要作用
充分发挥民兵在维护社会稳定中的重要作用
党的十八大确立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广大民兵、预备役人员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骨干力量,一定要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党的十八大所提出的一系列重要思想,切实认清在维护社会稳定中所担负的重大历史责任。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促进改革发展中的社会稳定,圆满完成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和上级赋予的维护社会稳定的各项任务。
一、切实认清维护社会稳定的极端重要性
江泽民同志指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同稳定的关系,保持稳定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秩序,具有极端重要的意义。没有稳定,什么事也干不成。”保持社会稳定,是一个关系到实现党在21世纪的奋斗目标、保证我国各项改革深入持续发展、国家繁荣昌盛、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长治久安的全局性问题。稳定压到一切。我们必须切实认清保持社会稳定的极端重要性。
(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必须维护社会稳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水平。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也是一切大大小小的社会矛盾的终极原因。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广大人民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之所以还存在一些内部矛盾,甚至产生了一些导致社会不稳定的因素,除了其他方面的种种复杂原因外,根本上仍然是因为我国的经济还比较落后,生产力发展水平还不够高,尚不能完全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的需求。改革开放以来,虽然人们的生活水平已经有了很大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差距,经济发展也存在不平衡。要解决这些问题,最根本的途径就是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步伐,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邓小平曾经说过,“世界上一些国家发生的问题,从根本上说都是经济上不去,人民现在为什么拥护我们,就是这十年有发展,发展很明显。”这是我们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经验所得,也是历史的结论。因此,不管形势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我们必须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水平。然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有一个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因此,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必须维护社会稳定。
(二)坚持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必须维护社会稳定。坚持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我国改革开发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题中应有之意。坚持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既涉及到社会的经济基础,也涉及到政治思想、政治制度、行政管理、法制建设等上层建筑方面的内容,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社会不断进步,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思想也随之变得更加活跃,对社会主义民主的要求也更高,这就越需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必须看到,随着改革的深化,1 1
对外开放的扩大,我国社会生活发生着越来越深刻的变化:一方面,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出现了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利益的差异和矛盾;另一方面,不断扩大开放所带来的西方思想文化的影响,使人们的价值观也出现了多元的趋势。这些问题处理不好,就有可能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然而,没有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推进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也就失去了基础和条件。因此,在各项改革中认真考虑和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正确认识和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把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正确地统一起来,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把他们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对于坚持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二、维护社会稳定是民兵的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
维护社会稳定,不仅是广大民兵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民兵的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
(一)维护社会稳定,是广大民兵捍卫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体现。我国广大民兵来自于人民,根植于人民,服务于人民,是人民的武装。民兵的全部责任和任务,就是为实现和捍卫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奋斗。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各种具体的利益关系和内部矛盾可以在这个基础上进行调节。但是也应该看到,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是由各方面的具体利益构成的。如果不能正确反映和处理社会中出现的各种利益关系,不能认真考虑和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就容易引发社会不稳定因素的出现。在社会转型期,个别地方出现的集体上访等,其深层原因是社会转型期各种具体的利益关系和内部矛盾,在调整过程中出现的现象。这些造成社会不稳定的因素如果得不到及时制止,很可能被别有用心的人和敌对势力所利用,导致不良社会后果的产生,反而从根本上损害人民的根本利益。广大民兵是人民群众中的骨干力量。一方面,要在人民群众中带头做好各种矛盾的疏导和化解工作,晓之以理,顾全大局,积极参与维护社会稳定;另一方面,对于危害社会正常秩序的现象,应当全力制止,从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坚决完成上级赋予的参与维护社会稳定的各项任务。
(二)维护社会稳定,是广大民兵贯彻依法治国方针,以实际行动推进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重要体现。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做到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严格依法办事,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允许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由于社会生活中的每个人在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中所处的社会地位和发挥的作用不同,必然产生思想文化以及观念上的差异,产生利益要求上的不同。因此,社会生活中必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矛盾,这些社会矛盾如果不及时处理而被激化,有可能引发社会冲突,破坏社会活动的组织性和社会关系的协调性。为了保持社会稳定,使社会生活处于有序和可控制状态,就必须自觉地对社会生活进行调控,其中借助法律和道德进行社会规范是主要的途径。因为法律具有强制性和权威性,它可以避免和克服人的行为的随意性、任意性,以保证社会生活处于有序和可控制状态。因此,维护社会稳定,从一定意义上说,也就是维护法制的权威性,是依法恢复社会秩序的执法行为。这也是广大民兵的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
(三)维护社会稳定,是广大民兵忠实履行宪法赋予的责任,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作用的重要体现。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国家维护社会秩序,镇压叛国和其他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活动,制裁危害社会治安、破坏社会主义经济和其他犯罪活动,惩办和改造犯罪分子。”民兵作为国家武装力量的组成部分,具有对内对外的双重职能:在对外方面,民兵要保卫国防,抵御外来侵略;在对内方面,民兵要协助公安部门维护国家的安全稳定,参与维护社会秩序、工作秩序和生活秩序,保证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民兵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维护社会治安、防止社会**、保持国家稳定,是《宪法》和《兵役法》赋予的神圣使命。民兵配合国家有关部门参与维护社会稳定、维护社会治安,有其自身的优势。民兵人数多,情况熟悉,一旦有事,可以召之即来,应付各种突发事件。尤其是一些边远地区和没有驻军以及警力不足的地方,民兵的作用就显得更加重要。实践证明,哪个地区民兵的职能作用发挥得好,哪个地区的社会风气就比较良好,其社会秩序也比较稳定,经济发展速度也较快;哪个地区民兵的职能作用发挥得不好,哪个地区的社会风气就会受影响,社会秩序就较差,经济发展速度也较慢。因此,组织民兵参加维护社会稳定的工作,不是权宜之计,而是广大民兵忠实履行宪法赋予的责任,发挥自身职能作用的重要体现,是民兵的一项长期的具有深远意义的政治任务。
三、在维护社会稳定中发挥好民兵的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进程中,我国广大民兵无论是在参加社会治安、打击刑事犯罪,还是在维护社会政治稳定、打击境内外各种敌对势力渗透方面;无论是在参加抢险救灾、扶贫帮困,还是在应付突发事件、执行急难险重任务等方面,都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关系的进一步调整,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出现了不少新情况新变化。西方敌对势力仍然伺机对我国进行颠覆和渗透等破坏活动。可以说,进入21世纪,我国广大民兵的责任不是轻了,而是更重了,维护社会稳定和应付突发事件的任务将更加繁重。广大民兵要充分认清自己肩负的历史责任,在维护社会稳定和应付突发事件中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
(一)积极参加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人民群众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秩序。搞好社会治安,是维护社会稳定、保障改革开放深入进行的必要之举,是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改革、稳定、发展的大事。广大民兵要带头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规定》,不断提高参与维护社会治安和综合治理重要性的认识。要贯彻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则,发挥民兵的骨干作用,在人民群众中广泛进行维护社会治安的教育,提高群防群治的自觉性。要发挥民兵分布广泛的优势,立足城镇、街道、企事业单位和乡村,发挥社会监督作用,发现危害社会治安的苗头,及时制止,消除隐患,打牢维护社会治安的群众基础。民兵要带头遵守社会公德,带头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带头检举违法犯罪行为,带头落实综合治理的各项措施,争当维护社会治安的模范。
(二)努力配合公安部门打击刑事犯罪,保卫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以及重大刑事犯罪仍然存在,极大地危害了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广大民兵作为人民群众中的中坚力量,应当积极配合公安部门,参与严厉打击刑事犯罪,保卫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首先,民兵要充分认识在新形势下,打击刑事犯罪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社会治安问题,同时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政治问题。如果不重拳打击刑事犯罪,遏制犯罪势头,社会主义法制就建立不起来,改革开放的成果
就可能被葬送。其次,民兵要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全力配合公安部门,参与打击刑事犯罪的活动。面对社会邪恶势力,做到弘扬正气,打击邪气,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坚决制服各种形式的犯罪分子。第三,要明确分工、落实责任、主动配合,坚决落实公安部门在“严打”中所采取的各种举措,将犯罪分子绳之以法。
(三)与邪教组织进行坚决斗争,维护社会政治稳定。邪教组织欺骗蒙蔽群众,进行反党、反社会主义、反人民乃至反人类的活动,这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邪教组织的出现,有其一定的社会历史原因:改革开发以来,一些人由于经受不住各种诱惑,信仰动摇,精神失落,思想空虚;历史上的一些封建迷信思想沉渣泛起,趁虚而入;西方敌对势力乘机利用部分人的不满情绪,煽动闹事,制造社会不稳定因素。广大民兵作为人民群众中的有觉悟的群体,首先要带头弘扬科学精神,在全社会形成讲科学、信科学、学科学的良好风尚,铲除封建迷信思想传播的社会基础;其次要与各种邪教进行坚决斗争,做到不信、不传、不参与,制止不明真相的群众盲目参与邪教活动;再次一旦发现邪教活动,要协助公安部门坚决予以取缔。对于被裹胁的群众,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多做说服工作,避免上当受骗。
(四)坚决打击境内外各种敌对势力渗透,为改革开放提供安全保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快、对外开放的范围扩大,我国对外交流增多,出入境人员大大增加。加之互联网等信息媒体的发展,西方敌对分子、民族分裂主义分子、邪教组织分子、国际恐怖主义分子以及特务情报人员也会趁机而入,进行渗透。他们与国内敌对势力相勾结,对我国社会和国家安全构成了极大威胁。广大民兵作为对敌斗争的一支重要力量,必须在思想上加强武装。第一,要牢固树立对敌斗争观念。虽然阶级斗争已经不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但是阶级斗争在一定范围内依然存在,境内外各种敌对势力并没有放弃对我国的渗透和破坏,对此应当高度警觉。第二,要不断提高政治鉴别力。要积极开展隐蔽战线的斗争,善于在各种复杂的社会现象中,在日益增多的社会交往中,辨别各种敌对势力的伪善面貌,揭穿他们进行渗透、捣乱和破坏的真相。第三,要积极配合公安、边防部队加强海防、边防的执勤、巡逻,加强对出入境人员的检查。发现异常现象,及时报告,出现紧急情况,果断处置,决不能因自己的工作疏漏造成社会和国家安全上的损失。
(五)全力参加抢险救灾,努力减少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损失。我国每年都有一些局部地区遭受各种不同的自然灾害。广大民兵既是生产建设的主力军和保卫者,又是抢险救灾的突击队。民兵亦兵亦民,作为“民”参加抢险救灾,拥有就地就近,情况熟悉的优势;作为“兵”参加抢险救灾,能够充分发挥行动快、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军事战斗力。无论是抗洪抢险、抗震救灾、护林防火,还是灾后恢复生产,重建家园,广大民兵都应当牢固树立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充分发挥不怕吃苦、不怕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冲在前、抢在先,哪里有困难就出现在哪里,哪里最危险就战斗在哪里。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努力减少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损失,充分发挥抢险救灾的突击队作用,给广大群众作出榜样。
(六)随时应付突发事件,圆满完成上级赋予的各项任务。突发事件,一般是指出乎人们预料的,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的,非常规的偶发事件。其中既有自然原因造成的,也有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原因造成的。如果不及时正确地加以解决,必然会严重干扰和危害社会正常秩序和人民群众正常生活,影响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民兵作为国防的后备力量,在处理突发事件的过程中,应当充分发挥生力军作用,积极配合人民解放军和武装警察部队,圆满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首先,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自觉在大局下行动,当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要无条件地服从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其次,要把思想真正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和部署上来,做到一切听从党召唤,坚决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再次,要做到一声令下,立即出动、快速反应、快速行动。将“应战”与“应急”统一起来,做到不误事、不误时,果断出手,迅速出击。将突发事件的影响减少到最底程度,将突发事件的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
广大民兵要不负党和人民的重望,做到党指到哪里就冲向哪里,以实际行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安全、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作出当代民兵应有的贡献。
第五篇:充分发挥地方人大在发展民主政治中的作用
充分发挥地方人大在发展民主政治中的作用
2012-07-24 09:06:33 作者:郭文奎 来源:《今日庆阳》 浏览次数:77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指出,要坚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政治体制改革作为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深化。要扩大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完善制约和监督机构,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最根本的就是要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这也是做好新时期人大工作的最高要求。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它们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起,构成我国从中央到地方的国家权力机关系统。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地方各级人大永久的使命。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地方各级人大积极履行着法律赋予的权力和责任,集中民智、反映民意、代表民利、调动民力,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地方人大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发挥作用的主要实践方式有:在立法方面,地方人大通过制定地方性法规、民族自治条例等形式,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监督“一府两院”工作方面,地方人大通过完善其制度建设,保障人民群众监督权的落实;在法律法规实施情况的检查方面,地方人大加强了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执法检查,有力推动了“一府两院”的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在财政预算的审议监督方面,地方人大积极推进预算审查监督由程序性向程序性和实质性并重转变;在促进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方面,地方人大积极促进农村村民自治,推动了农村民主管理工作的开展;在干部任免方面,地方人大不断改进和完善任免工作程序和制度,促进了干部任免工作的民主化、规范化和法制化;在联系群众方面,地方人大结合当地情况建立了相应的制度,密切了人大代表与选民的联系;在重大事项的决定权方面,地方人大加强了对地方政府工作的监督,促进了重大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在解决群体纠纷方面,地方人大发挥自身优势,建立和完善了基层民众的利益表达机制,促进了基层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
虽然地方人大在法制建设、法律监督、民意表达、地方官员的任免、联系群众、重大事项的决定等诸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不可否认,地方人大的上述作用未能全部得到发挥。例如,在地方人大的法定监督权方面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不敢监督、不善监督的现象。在依法行使任免权方面,有的地方还存在着注形式、走过场的现象。在健全决策机制,认真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方面,普遍地存在有“四多四少”现象。即明确规定的多,原则行使的少;经济方面行使的多,其他方面行使的少;被动行使的多,主动行使的少;形式上行使的多,实质上行使的少。在保障地方人大代表依法行使职权方面还面临着经费保障、履行职责身份界定以及时间保障等带有普通性的问题。在民意表达方面,还存在只集中于政府包揽的信访渠道,民意受理渠道不畅,民意反映疏导低效和民意诉求落实不力的问题等。因此,我认为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充分发挥地方人大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的作用。
一、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依法履职能力,使地方人大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具有更加重要的地位、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作为地方国家权力机关,通过行使宪法、法律规定的立法权、监督权、重大事项决定权、人事任免权,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第一,认真做好地方立法。地方人大立法作为国家立法的补充,是从地方实际出发,拓宽反映本地社情民意渠道的第一步。只要地方人大及其代表能够以对选民负责的态度,认真听取民意,不走过场、不粉饰太平,使得与人民群众利益攸关的立法项目真正代表民意、反映民心,就能够形成全面表达民众利益、有效平衡社会利益、科学调整社会利益的协调机制,从而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减少不和谐因素。
第二,切实加强监督权的行使,不断强化制约机制。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监督权,一要范围广,包括立法监督、对法律实施的监督、对政府行为的监督、对司法的监督、对人事任免的监督;二要方式全面,包括了解权、处置权和制裁权;三要加强制度建设,实现监督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只有认真行使上述权力,才能真正维护普通百姓的基本权利,制约和监督“一府两院”权力在法律框架内的行使,尤其是对于群众反映强烈的司法权和行政权滥用等问题,更要敢于监督、善于监督,并通过监督实现对违法行为的制裁和对基本权利的保障。
第三,真正落实任免权,加强对任命人员的监督。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对政府、法院、检察院组成人员行使任免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的一项重要职权。要通过任前考察、任前审议、任前公示等制度的不断完善,使任免权更具透明度和公正性,使得具有民意基础的、具有社会责任感、道德感好的干部能够脱颖而出。要加强任职后的监督力度,一是依照《监督法》严格监督;二是注重运用法律赋予地方人大的质询、特定问题调查、撤职、罢免等刚性监督手段。
第四,切实健全决策机制,认真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地方人大常委会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其本质是代表本行政区域的人民管理地方国家事务,保证宪法规定的人民当家作主权利的落实。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内,本地区带有根本性、全局性和长远性的、切实可行的、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事情就是重大事项。决议案的提出、审议、表决通过和公布必须遵守法律规定的时间、步骤、议程、方法、形式等,才能保障决定权行使的合法、科学、符合实际、符合人民意志和利益。
第五,加强对决议、决定执行情况的检查和督办。通过建立检查和督办制度,运用听取和审议执行情况报告、执法检查、视察等形式,督促决议、决定的实施,对拒不执行的要运用质询、撤职、罢免等刚性法律手段进行监督,并依照责任制追究有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
二、真正落实和完善地方人大的询问和质询制度,使其成为地方人大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发挥作用的重要平台
质询权作为人大代表所拥有的一项重要监督权力,具有法定性、强制性、程序性、主动性和公开性的特征。并且,质询制度也充分体现了民主价值。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和地方各级人大。因此,对于地方各级政府、法院、检察院的工作情况,各级地方人大代表有权进行主动询问和质询。此外,质询制度一方面可以促进司法、行政机关树立公正执法的意识,谨慎、正确的适用法律,另一方面可以促进司法、行政机关纠正不当行为,遏制公共权力行使中的腐败。
我国的质询制度确立于1954年的宪法,该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有权向国务院或者国务院各部、各委员会提出质问,受质问的机关必须负责回答。”此后,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全国人大议事规则》、《全国人大常委会议事规则》以及全国人大的立法解释等一系列法律文件都有质询制度的规定,但我国的质询制度一直未得到有效落实。2006年的监督法,设专章对询问和质询制度作了全面规范,从而为各级人大开展询问和质询工作建立了良好的基础。
在我国,虽然各个层级的法律对质询的规定很完备,也有地方人大成功行使质询权的案例,例如,1999年2月,河南省23名人大代表向省建设厅提出了质询;同年同月,四川省21名人大代表向省社保局提出了质询;2000年1月,广东省25名人大代表向省环保局提出了质询等等。但总体来说,地方各级人大在落实质询制度上不尽如人意,质询制度尚需真正的落实和完善。因此,应当在积极探索地方人大行使询问和质询权的同时,建立和完善质询与责任追加制度的衔接程序,对于质询中发现的问题,地方人大代表应进行调查,并视调查结果作出决定,对于违宪违法的行为交由有关机关依法处理;认为受质询者职业道德、业务水平不适合所任职务的,地方人大代表有权依法向代表大会提出罢免案。
三、切实保障和提高地方各级人大代表依法行使职权的能力,使地方各级人大代表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发挥独特作用
各级地方人大代表都是由选民选举产生,代表了选区内各行各业人民群众的利益,对选民负责。因此,地方人大一方面应在法律的限度内,使得选举出的人大代表能够最大限度的代表最广大人民,另一方面要通过代表视察制度、联系代表和群众制度等加强人大及其常委会与人民代表、人民代表与群众的联系,深入了解民意,接受人民的监督。同时,要通过扩大代表的知情权,保障代表的有序参与。通过议案、建议、批评、意见的程序化和规范化,保障代表意见的落实,使得各级地方人大代表真正为民办事,为民说话,成为反映民意和民声的通道,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应当通过进一步加强地方人大的制度建设,保障地方人大代表权力的有效实施。例如,人大在对审查和批准地方财政决算,听取和审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预算的执行情况报告,听取和审议审计工作报告的监督时,应逐步完善与预算报告相关的制度,并通过聘请具有专门知识的注册会计师作为人大代表的助手,帮助人大代表解读预算、决算报告,审查核实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为人大代表真正行使监督权提供有力的帮助。
四、以强化地方各级人大的信访工作为突破口,使地方人大成为化解社会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方式和途径
回顾近年来发生的一系列群体性事件,给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极大的损害,成为我国社会不稳定的主要因素。对此我认为,应当将人大信访工作作为地方人大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的突破口和着力点,并以此作为畅通民意表达的重要途径和方法,解决长期困扰我国各级政府的信访问题,不断化解群体性纠纷,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由于我国的信访机构过于庞大和分散,许多信访部门尤其是基层信访机构往往没有得到有效利用,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我认为应进行信访体制的重大改革,通过改革逐步集中、整合信访资源,更有效地处理和疏导信访。改革的主要方向应是:逐步弱化政府各部门的信访机构,强化人大信访机构,使其成为各地人大联系群众、监督“一府两院”工作的重要途径。
五、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使其成为地方人大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发挥作用的坚实基础
加强自身建设是做好新时期人大工作的重要条件,是履行人大职责的重要保证。各级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人大代表以及机关工作人员,都要从提高政治素质、业务素质的目标出发,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党的有关会议精神;学习《宪法》、《监督法》、《代表法》等法律法规知识,进一步提高自身政治素质和工作能力,真正做到其身正,有谋略,见识广,懂法律,敢直言,善决策,为政廉,办事勤,用人公,执法平;要加强专业知识和理论文化学习,常委会每一位委员都要多读书、多实践、多思考、多发言,以此来锻炼综合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人大常委会审议各项议案、建议、工作报告的质量和水平;要加强作风建设,高标准严要求,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生活作风上过得硬;要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自觉做到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省;要牢记“两个务必”,带头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带头反对铺张浪费,抵制享乐主义;要爱岗敬业,恪尽职守,改进作风,求真务实,淡泊名利,无私奉献;要发扬民主,依法履职,当好地方国家权力的行使者;端正思想,摆正位置,当好人民权力的受托者;深入群众,调查研究,当好人民意志的表达者;热爱人民,关心群众,当好人民利益的维护者;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当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实践者;要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完善工作机制,努力实现人大工作规范化、制度化;要加强与人大代表的联系指导,形成整体合力,努力推进民主法制建设和民主政治建设,充分发挥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工作机关、代表机关的作用,进一步促进人大工作再上新台阶、新水平。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社会主义民主的广泛性。党和国家领导人历来都高度重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和人大工作。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体现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能够保证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也是党在国家政权中充分发扬民主、贯彻群众路线的最好形式。”我们一定要把思想统一到胡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上来,把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党和国家事业的兴旺发达紧密结合起来,深刻认识理解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大意义,切实加强地方人大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的地位和作用。
(作者为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