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开放环境下的产业结构调整
摘 要:重庆市委三届三次全委会提出了把重庆建设成全国内陆开放经济高地的战略目标。要实现这一奋斗目标,重庆必须抓住新一轮全球产业转移的机遇,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积极参与国际国内分工,引进国际国内先进生产要素,促进资源聚集和优化配置,努力构建具有重庆特色的内陆开放经济产业结构新格局。
关键词:内陆开放;经济高地;重庆产业结构;新格局
中图分类号:F127; F121.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194(2008)06-0099-05
收稿日期:2008-08-07
作者简介:
崔如波,男,四川省西充县人。中共重庆市委党校教授,重庆市党校经济发展战略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中共重庆市委三届三次全委会《关于进一步扩大开放的决定》,提出了“围绕实现胡锦涛总书记关于重庆发展的目标和定位,着力吸引和集聚国内外先进要素,培育先进生产力,加快把重庆建成我国内陆开放高地”的战略任务。建设内陆开放经济高地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就是必须加快重庆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构建内陆开放经济产业结构新格局。
一、构建开放经济产业结构新格局的宏观背景分析
从经济学的一般原理来看,产业结构通常是指生产要素在各产业部门间的比例构成以及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联系,即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资金、技术、人力资源和各种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配置状况及其相互制约的方式。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结构中,产业结构是居于主导地位的。产业结构的合理化程度和高级化程度,决定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的方式,也标志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水平、速度和质量。经济增长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产业结构的不断演绎和升级的过程。因此,要把重庆建设成内陆开放经济高地,就必须要加快重庆产业结构的调整步伐,努力构建重庆内陆开放经济产业结构新格局。
重庆市委三届三次全会《决定》指出:抓住新一轮全球产业转移的机遇,全面提升我市在国内外产业分工中的地位。因而,全面分析和把握新的一轮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特征和趋势,对于树立开放意识,构建重庆开放经济产业结构新格局,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新的一轮国际产业转移和国际产业结构的调整,正以迅猛之势席卷全球。国际产业转移是指某些产业从一个国家和地区通过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等多种方式转移到另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过程。由于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导致资源配置效率的差异,加之产业转移国与接纳国之间存在成本差异和产业级差,因而某些产业必须要从某一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国家或地区。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的经济规律。大规模的国际产业转移,促进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重新组合和优化配置,加快全球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增长效应。
新的一轮国际产业转移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全球范围内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由于经济全球化使整个世界形成了一张“普遍联系之网”,世界各国间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经济社会关系越来越紧密,从而使世界各主要市场“空间-距离-可达性”不断提高。在这种背景下,全球产业结构进入了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广泛应用为特征的结构调整时期。美国、日本和欧洲等发达国家,在继续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在本国已失去竞争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同时,开始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资本密集型和资本技术双密集型产业。产业转移的重点从原来的原材料工业向加工工业、由制造业
向服务业转移。新技术产业、金融保险业、贸易服务业,以及资本密集型的钢铁、汽车、石化等重化工业日益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重点领域。
新的一轮国际产业转移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国际产业转移的规模迅速扩大。发达国家为了抢占世界经济的制高点,以便赢得全球经济竞争的优势,纷纷以国际产业转移为手段,进行大规模结构重组和升级,从而使国际产业转移的规模不断扩大。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跨国兼并和重组为手段的国际产业转移浪潮席卷全球。
2.国际产业转移的形式多样化。跨国公司的对外投资一直是全球产业转移的主要推动力量。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跨国公司单一的直接投资或股权收购方式,逐渐演变为证券投资、跨国并购、股权交换、合资合作、非股权安排等多种形式的产业投资方式。其中证券投资和跨国并购日益成为最主要方式,目前已分别占全球资本流动的75%和跨国直接投资的60%。跨国公司依靠雄厚的资金、先进的技术和管理优势,实行全球投资,在全球形成错综复杂的生产营销网络体系,不仅主导着全球产业转移,而且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全球分工体系。
3.国际产业转移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深化,出现层次高端化,产业链整体化,企业组团化的特征。作为国际产业转移的主导者的跨国公司,充分发挥其社会化协作程度高和横向联系广的优势,积极引导和带动相关行业的投资,鼓励为其配套的生产服务企业和供应商,一同到东道国投资发展配套产业并建立关联产业群,实现零部件生产供应的本地化,从而促进产业链条整体转移并带动关联产业协同转移。使这轮国际产业转移出现了由单一或多个生产要素的重组、单一或多个产业的转移,演变为全要素优化组合、多层次产业转移的特点。随着国际产业大规模向我国转移,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利用率先开放和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承接并发展了大量的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资本技术双密集型产业,极大地提升了我国在全球生产要素优化重组和产业转移中的地位,有力地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而且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在过去的30年中,仅占全国1%的土地和5.9%的人口的“长三角”经济圈,创造出占全国15-20%的经济总量,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火车头。
然而,近年来,一方面由于土地、劳动力、能源等生产要素供给日趋紧张、资源环境约束矛盾日益突出,东部沿海生产成本快速上升。另一方面,由于国际高端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加速向我国东部沿海的转移。在外在压力和内在动力的双重驱动下,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加快了产业升级换代的步伐,大量的传统产业加速向中西部及东南亚转移。比如,东莞提出了“经济社会双转型”战略,深圳、广州、佛山等地提出了“腾笼换鸟”战略,积极推动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新的一轮产业转移,不仅规模巨大,而且呈现出产业转移层次高(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转化;由单个产业转移向整个产业链转移转化)、驱动力强(由政府主导向由企业和市场主导转化)、要求高(由主要着眼于劳动力优势与区位优势向着眼于区域研发和创新能力等综合优势及体制条件转化)的特点。日益加速的新的一轮国际国内产业转移,为重庆通过吸纳国际国内生产要素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重庆必须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实施“产业立市”战略,按照增加总量、优化结构、提高水平、统筹市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要求,不断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上参与国际国内产业分工和资源优化配置,从而加快推进内陆开放型经济建设,推动重庆经济社会实现更快更好发展。
二、重庆产业结构的现状与评价
改革开放30年来,特别是重庆直辖11年来,随着重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重庆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步伐不断加快。三产比重由直辖之初的24.2:40.0:35.8转变为2007年的12.93:44.56:42.51。从表1中可以看出:重庆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从2000年的17.77%,下降到2007年的12.93%。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从2000年的38.91%,上升到2007年的44.56%。第三产业的发展总体趋势是上升的,但其中有其波动。与此同时,重庆产业的区域结构、所有制结构以及技术结构也得到了明显的优化,不断趋于合理化和高级化。但是,由于重庆属于老工业基地,传统产业比重过大,产业结构调整面临着许多深层的矛盾和困境,产业结构不优、产业竞争力不强的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就总体情况而言,重庆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存在着以下问题:
1.传统产业比重偏大。近年来,京津沪三个直辖市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速度加快。北京确立了高端产业发展战略,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高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重点推进高端产业功能区建设。2007年,北京市第三产业比重达到71%以上。天津市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一个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引领、优势产业为支撑、三次产业优化升级、协调发展的产业新格局正在形成。2007年,天津市工业增加值占全市比重达到53%,电子信息、化工、汽车等优势产业产值比重达到72%,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28%。上海市坚持“三二一”产业发展方针,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先发展金融、现代物流、信息服务、专业服务、旅游会展、商贸等现代服务业,大力推进重大产业基地建设,加速发展先进制造业,推进生产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变,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格局正在逐步形成。2007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1.7%。然而在重庆市产业结构中,化工、冶金、建材等高耗能的传统产业所占比重偏大、产业配套能力较弱,产业整体实力不强,缺乏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特别是在着力培育的新兴产业如电子信息、软件、材料、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更是缺乏龙头企业带动力强、配套企业相互衔接、关联企业紧密对接的完整产业链。一产大、二产弱、三产小的问题仍然突出。2007年,重庆第一产业占全市GDP的比重仍然高达12.93%,远远高于京津沪。(2005年北京市第一产业占全市比重为1.4%、天津市为3%、上海市为0.9%),而二产和三产的比重远远低于京津沪。2.区域产业发展不平衡。长期以来,由于历史和现实的诸多原因,重庆形成了不同发展水平的经济区域。“一小时经济圈”与渝东北、渝东南在产业发展方面客观上存在一个梯度,而且产业合理化和高级化的差距日益扩大。由于渝东北和渝东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远远低于“一小时经济圈”,产业结构层次低,产业集群效应不明显,产业投资效率增长缓慢,因而在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方面,与“一小时经济圈”的差距甚大。“一小时经济圈” 是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和国内资本转移的主要地区。直辖以来,“一小时经济圈”实际吸收利用的外资占全市比重接近90%,实际利用内资约占全市的78%。“一小时经济圈”与渝东北、渝东南承接产业转移之比为78.0:14.4:7.6,“两翼”明显较弱。
3.重庆物流成本高,不利于接收国际国内产业转移。明显的区位优势、成熟的产业基础以及日益完善的交通基础设施,使重庆成为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主要目标地区。然而,重庆物流业规模小、形式单一,且局限于整个流程某一段,缺乏一体化服务供应商,没有形成社会化供应链,不能有效降低物流成本。过高的物流成本,损害了重庆投资的效率,使国际国内产业转移受阻。以上海口岸为目的地,重庆每标准集装箱的水运成本为3700元,比武汉高23%;公路运输成本为11240元,比武汉高105%;铁路运输成本为5622元,比武汉高55%。从港口综合费用看,重庆港装卸费644元/TEU,比上海港高38%,比武汉港高143%,比四川泸州港高1倍;堆存费为上海的1.5倍,泸州港的2倍。
4.投资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近年来,重庆的投资环境虽然有了很大的改善,然而,“硬环境不硬、软环境不软”的问题仍然突出。一是思想解放力度不够,不能从“加快”、“率先”的战略高度来认识改善和优化投资环境对重庆发展的极其重要性;二是政务环境改善乏
力,政府行政的效率性和透明度有待进一步提高,市场中介发育不完善;三是高素质人才的缺乏,区域创新能力不强。有关统计表明:重庆高技能人员占职工总人数的比重为2.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3个百分点;高级职称人才占比5.2%,低于全国0.8个百分点。四是重庆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还面临着资源和环境的双重压力。
三、调整和优化重庆产业结构的思路与对策
产业结构升级和演进是经济快速、健康和协调发展的基础。经济资源在各个产业之间的合理配置,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扩大经济规模、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基本前提。因此,重庆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和胡锦涛总书记“314”总体部署为指导,抓住新一轮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以更大的气魄和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参与国际国内分工,引进先进生产要素,优化资源配置,从构建全国内陆开放经济高地的战略高度出发,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努力构建具有重庆特色的内陆开放经济产业结构新格局。
(一)进一步明确重庆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与重点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庆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方向是:围绕实现胡锦涛总书记关于重庆发展的目标和定位,加快内陆开放经济高地建设,着力吸引和集聚国内外先进生产要素,培育先进生产力,优化和提升产业结构,促进一、二、三产业健康协调发展。逐步形成农业为基础、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开放型经济产业结构。从而构建起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三架马车并驾齐驱,一二三产业协调互动,“一圈两翼”三大板块全面开放的产业新格局。
重庆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如下:
1.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重庆是大城市与大农村并存的直辖市,二元结构矛盾突出。必须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按照“建基地、立支柱、扶龙头、创名牌”的发展思路,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努力建设现代农业。
2.加强能源、交通、水利和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建设畅通重庆,增强重庆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四通八达的水陆空综合交通体系,是重庆实现大开放、大发展的基础条件,要努力建设大西南综合交通运输枢纽,打造便捷高效的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增强重庆辐射和集聚功能,确保在未来5年内,实现“8小时周边”和“8小时出海”。同时,加强城市交通建设,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体系,加快机场专用快速干道建设,加速推进轻轨和地铁建设,努力实现“半小时主城”。
3.以振兴装备制造业为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建设开放型制造业基地。重点是发展壮大汽车摩托车、装备工业、材料工业、化工和电子信息等五大支柱产业,建设九大新兴产业集群(汽车摩托车工业集群、石油化工产业集群、天然气化工产业集群、煤化工产业集群、新兴装备工业集群、热动力产品产业集群、芯片产业集群、软件开发和信息服务、数据处理产业集群、消费类电子产品产业集群)。未来5年,要通过扩大开放,搞好招商引资,完成工业投资1万亿元左右,实现1.5万亿元工业销售值。
4.加快发展高技术产业。增强高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把重庆建设成国内重要的集成电路及电子产品制造基地、软件及服务外包基地,力争到2012年电子制造业产值达到1000亿元,软件及信息服务业收入达到500亿元。
5.提高服务业比重,优化服务业结构,促进服务业全面快速发展。大力发展商贸物流业,加快寸滩港、铁路、空港三大枢纽性物流园以及沿江物流基地建设。加快中心商圈、特色商业街区建设,重点打造5个“百亿商圈”和8个“百亿市场”,建成西部最具影响力的电子商务中心和长江上游地区重要商品集散地;着力引进和培育金融业 ;加快要素市场建设,努力争取使重庆成为全国性非上市公众公司股权交易市场(OTC市场)、全国农村土地交易所、全国畜禽远期交易所和全国性电子票据交易中心。
(二)以园区建设为抓手,引导产业集群发展,提升重庆产业竞争力
经济发展的理论和实践表明:园区是行之有效的集约化发展模式,既能集约利用土地、能源和基础设施,又可以通过集聚效应,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对于调整和优化重庆产业结构,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建设内陆开放经济高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是要加强园区建设的领导,健全园区工作机制。坚持园区建设的“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标准引项、高效率服务、高水平管理”。做好园区发展规划与产业集群发展规划的衔接,区县政府和各有关部门把园区建设作为重庆扩大开放的重中之重,提上重要议事日程,从人力、财力、物力等多方面为园区企业服好务;二是要构建合理的园区发展体系,形成层次分明、梯度合理的产业基地。要重点建设5个千亿级、10个百亿级产业园,北部新区、长寿化工园、西永微电子园要成为重庆建设内陆开放经济的“龙头”,特别是北部新区要成为能与浦东新区、滨海新区和中关村比肩的产业引擎、创新高地和内陆开放区。万州、黔江、涪陵、永川、江津、合川6个区域性中心城市园区,要布局一批牵动力强的重大产业项目,发挥承接、分担主城区产业功能的作用,成为该地区产业发展的“火车头”。其他区县工业园区,要发挥“特”和“专”的优势,努力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引擎和高地。三是要创新园区开发模式。要积极探索多种经济成份的投资方式和管理模式,形成政府规划园区,园区引进项目,项目带动开发,实现政府、园区、企业三位一体,协调一致、良性互动的开发体系。四是要加速产业的整合与集聚。要按照“壮大支柱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培育骨干企业、延伸产业链、形成产业集群、强化载体建设”的思路,加大园区产业整合力度,着力培育优势产业链,引导产业集中投入、企业集聚发展、生产相互联动。培育和形成符合重庆资源禀赋和生态环境发展要求的特色产业集群。四是要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要按照定位明确、特色明显、功能齐全、设施配套的要求,加强交通、供水、供电、供气、通讯等配套建设,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共享度,形成环境优美、配套齐全的现代化工业园区,为入区企业在建设、生产、经营等方面提供良好的环境设施。
(三)以创新为动力,形成产业结构调整的新机制
创新,是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必须以创新为动力,构建重庆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新机制。一是要加强观念创新。要进一步开展解放思想,扩大开放的大讨论,通过大讨论促进全市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思想大解放,以思想的大解放促进重庆的大开放和大发展。要勇于突破思想观念上的桎梏和条条框框的束缚,“让思想冲破牢笼”,摆脱一切陈规陋习、条条框框的束缚,斩断一切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的羁绊。要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多干少说,干了再说,把解放思想动力真正转化到具体实践中,体现到扎实的效果上。要树立“全球视野和战略眼光”,主动融入到经济全球化中去思考未来的发展,主动加入到经济全球化中去参与国际竞争,以全球化视野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才能推动重庆大开放。二是要加强体制创新。要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深化政府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实行简政放权,推进政务公开,建立透明、公正、务实、高效的行政管理体系,促进内向型经济管理体制向开放型管理体制转变,重塑政府的有限职能作用和政府与企业、市场的和谐关系,让各类市场主体平等竞争,公平享受政策和服务。要积极营造诚信规范的市场环境,强化“兑现比承诺更重要”的意识,增强政府的服务意识,营造安商、亲商、重商的投资环境;要规范政府的投资职能和投资范围,政府要逐步退出一般竞争性、营利性的投资范围,强化基础教育、公共卫生以及基础和公益性科学研究等公共领域的投资。三是要加强技术创新。切实加大企业科研投入,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要以引进国际领先企业和技术为突破,加快发展电子信息产业,以及节能环保、新材料、现代医药等高技术产业,加大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力度,促进重庆产业结构的软化和高级化。要大规模引
进技术、智力和人才,打造在西部地区具有明显比较优势的人才政策环境,实施“千名优秀人才引进计划”、“百名海外高层次人才集聚计划”,从而全面增强重庆的自主创新和科学发展能力。
(四)改善和优化投资环境,提升环境竞争力
投资环境是影响一个地区投资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投资环境的优劣,对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影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改善和优化投资环境是政府的基本功,是政府工作的主旋律。只有改善和优化投资环境,提高投资回报率,才能吸引资源和要素的聚集,从而建设全国内陆开放经济高地。要从“加快”和“率先”的战略高度,深化对优化投资环境重要性的认识,树立“环境竞争力决定发展竞争力”意识。投资环境是重庆发展的“高压线”,是重庆的品牌和形象,谁也碰不得,谁也损害不得。在当前投资环境存在的主要矛盾已从硬环境逐步转向软环境的情况下,要高度关注政府在改善投资环境中的重要作用。一是要深化改革,努力建设服务政府,切实加强行政审批改革,减少政府审批项目,优化办事流程。深化投融资、土地、资本、劳动力等体制改革,为市场主体和资源、信息、技术、人才、各类生产要素的自由畅通流动创造条件。二是要建立“环境建设”责任制,切实改变干部队伍中存在的“无责可负、有责不负、失责不纠”的状况,要明确投资环境建设人人有责,而领导干部是环境建设第一责任人。要把明责、履责、问责结合起来,实行建账、查账、算账一体化,实行严格的环境建设问责制和明确的“买单制”,绩优必奖,失职必罚,渎职必究,做到“不按制度办事、就用制度办人”。三是要打造“政策高地”,放大洼地效应。政策优势是一个地区发展优势中非常重要的优势,政策环境是发展环境诸要素中最重要的因素。要用足用好现行的各种有利政策,使之产生叠加效应。要加强政策创新,针对新形势、新要求、新任务,出台有针对性、操作性强的新政策,使重庆成为西部地区乃至全国的“政策洼地”。四是实施“能力工程”,建设学习型政府,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对广大干部进行诚信教育和综合业务素质教育,切实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素质和能力,使广大干部既有“要干事”的想法,又有“能干事”、“会干事”和“干成事”的本领,从而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造就有重庆特色的综合环境优势。
第二篇:产业结构调整农业
产业结构调整——农业
浏阳二中
【背景材料】
⊙重大事件:
一、2003中央经济世作会议提出了发展农村经济的三方面措施:第一,要继续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乡镇企业的调整和改革,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提高农业的国际竞争力,努力扩大优势农产品的出口,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人力度,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农村中小型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做好扶贫工作等。第二,要稳定农村政策,深化农村改革,调动和保护农民的积极性。第三,要高度重视和加强农村教育、科技、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建设,逐步缩小城乡社会事业发展差距。
二、胡锦涛在山东、河南考查“三农”问题。2003年12月1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山东、河南专门就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进行考察。他强调。解决好“三农”问题,加快农业和农村发展,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进一步深刻认识解决好“三农”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真正在思想上、工作上更加重视“三农”问题,扎扎实实地做好各项工作。
三、全国农业工作会议。2003年8月8日至9日,全国农业工作会议在京召开。农业部提出,今后将通过加大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调整、农民外出务工的指导和服务、农业科技进步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八个方面,全力促进农民收入的增长。
⊙重要观点: 一、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农村经济体制。主要突破是,在强调土地家庭承包经营是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核心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完善农村土地制度,第一次提出“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表明了国家从根本上保护农民最基本生产资料的决心。
二、坚决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2003年:以来陆续出台了许多这方面的法规政策。2003年1月15门,国务院办公厅发出通知,要求做好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管理和服务工作,切实解决拖欠和克扣农民工工资问题。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建设部多次联合下发通知,要求采取措施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温家宝总理非常重钡农民工欠薪问题,作出重要批示。
三、积极推进农村的各项改革
(1)农村税费改革2004年全面实行。
(2)进一步做好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
(3)当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正在全国陆续展开。
(4)户籍制度改革。2003年11月8日,湖南省政府宣布,从现在开始,改革现行户籍管理制度,户口登记取消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湖南省政府同时还宣布,过去因划分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门所产生的计划生育、退伍兵安置、最低生活保障、抚恤优待、上地承包等政策,也相应做出调整。
(5)农民进城务工方面的改革。2003年11月20日。山东省委、省政府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的意见》。今后,山东省进城务工就业的农民。可享受与市民同等的待遇。《意见》规定:每年百万人进城。进城条件放宽。就业不受歧视。可入工会组织。政府负责培训。工资权益无忧。子女就近入学。
⊙热点展望
“三农”问题是党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同样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可以说本专题的知识是近年来高考必定要考查的知识点。因此全面分析和掌握本专题的知识至关重要。
复习本专题的知识要特别注意关注十六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有关精神,把握几个重点问题:一是严格保护耕地,完善土地制度的问题;二是解决农民工欠薪、增加农民收入的问题;三是农产品价格上扬的问题;四是积极发展农业科技的问题:五是搞好农村税费改革及相关配套改革的问题。
复习本专题的知识要把课本内容和时事材料结合起来,要在熟练掌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来把握材料,重视二者的结合。对时事材料的把握既要从宏观上整体十巴握,又要注重从微观上具体分析,特别是农村改革中一些典型的事例,要有针对性地分析。最后.要训练对时事材料的分析方法和分析能力。提高对材料的整合能力。
【教材回归】——思想政治学科内分析
1.经济学分析
(1)商品的基本属性。价值和使用价值是商品的基本属性,搞好农业,要优化农业经济结构。必须全面提高农产品的质量,生产优质品种。使产品适销对路.才能顺利实现商品的价值。
(2)价格由价值决定并受供求关系影响。农产品价格应以它本身的价值为基础来形成。但同时受供求关系的影响。目前,我国部分主要农产品的价格上涨就是以价值为基础的.当然也受农产品供求状况的影响。
(3)价值规律起作用。农业的改革也要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遵循价值规律。农产品价格的波动。农业科技的推广和利用,都充分体现了价值规律的作用。
(4)市场调节和国家宏观调控相结合。发展农业要使市场起基础性作用.农产品的生产要面向市场。要通过市场来调节农业资源.但同时也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要靠国家对农业的支持、管理和引导。
(5)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集体经济是公有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把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作为农业集体经济组织的一项经营制度长期稳定下来,并不断充实和完善。
(6)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是人类社会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是国民经济其他部门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农业的基础地位是否巩固.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关系到我国能否在国际关系中保持独立自主的地位。党和政府多次强调要搞好农业.努力增加农民收。正是基于以上原因。
(7)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增加农民收入有重大意义:这不仅关系到农村经济发展、农民生活改善和农村社会稳定;而且关系到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关系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还关系到国家政权的巩固和整个社会的稳定。增加农民收入总的指导思想仍是“多予、少取、放活”。解决农民工欠薪问题是当前一个重点。
(8)搞好农业关键靠科技。发展农业关键在发展农业科技,这是提高农业产品的数量和质量的根本保证。我国积极开发水稻、棉花等新品种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9)发展农业要搞好农村的各项配套政策。农业的发展不是孤立进行的,需要其他各项配套改革的支持、协调,税费改革、村民自治、户籍制度等改革都会对农业发展有较深的影响。
(10)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粮食的需求逐步增加,粮食是“重中之重”,因此要注意保护和提高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支持主产区搞好粮食生产,保护好基本农田。
2.哲学分析
(1)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搞好“三农”问题要从我国的实际出发。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农业自然条件差距较大.发展农业必须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不能搞“一刀切”。同时,党的各项改革、措施在农村落实时也要坚持从农村实际出发。
(2)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三农”问题解决的好坏直接决定和影响着我国其他产业的发展.直接影响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农村进行的各项改革,如税费改革、土地制度改革、民主制度改革、户籍制度改革,不是孤立进行的。对整个农业的发展都有影响。
(3)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农业、农村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农村中各项改革要循序渐进。不同发展阶段呈现的特点不同,当前我国农业已发展到新阶段.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这就要有针对性地解决.促进农、比的持续发展。
(4)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农村中各种情况复杂多变.我国农村不同地区之间差距较大,因此我国农村各项改革要根据当地的情况,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5)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我问农村各地的情况不同,在进行农村各项配套改革时就要坚持先试点,再推广的路子,如税费改革、村民自治、医疗制度改革、户籍制度改革都应先试点,然后总结经验,逐步推广。
(6)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增加农民收入.关键靠农民自力自强,靠农民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提高自己的科技水平,但同时要注意社会、国家各方面的支持。比如农民工欠薪问题就需要国家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共同关心和帮助,要为农民工外出打工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要靠制度和法律的保障来解决。
(7)坚持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农村的经济要循序渐进,要重视量的积累,要全面考虑各种具体的环节,努力实现质的变化。积极推进农村的经济结构调整,使结构的变化推动质的变化。
(8)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在农村的各项改革中。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坚持群众路线,始终依靠广大的农民群众,真正把农民视为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力量,发挥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政治学分析
(1)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其阶级基础是:工农联盟。农民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力量,因此解决好农民收入问题。努发展农业、农村问题,是关系到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能否稳固的根本问题。
(2)正确履行国家职能。国家重视农业的发展,采取各种措施促进农村的发展,努力增加农民收入,都是在履行管理经济和公共服务的职能。有关部门开展“三下乡”活动或“送书下乡”活动,是在履行文化职能。
(3)国家机构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我国有关部门重视农业和农村的发展,采取各种措施增加农民收入。维护农民的权益,这体现了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4)党的宗旨和性质。我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从我党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就可以体现出来。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代表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当然也包括农民的利益。
(5)体现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三个代表”是我党的指导思想。关注农民问题,促进农村的发展体现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典型例题分析】材料一:中央领导多次强调,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来认识并做好农业、农村、农民工作,是保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一条极为重要的经验。农村的发展和城市的发展都要抓好,而农村的发展是重中之重。
材料二:下图是我国部分农产品的价格指数与国际市场价格指数的对比(国际市场农产品价格指数为100)。
(1)运用经济常识的有关知识说明党和政府为什么非常重视农业问题?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3)结合上述材料说明应如何增强我国农业竞争力。
剖析:本题以农业立意,考查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我国农业在国际竞争上的优势和劣势、如何提高我国农业的竞争力等问题,是对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问题能力的考核,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具体体现。针对第(1)问,要回答出两点:一是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地位,二是农业问题在我国国家中的重要性。这样才能体现为什么“非常重视”。对于第(2)问,回答材料二反映的经济现象,只要完成语言转换即可。分析原因时要结合各国的实际情况。对于增强我国农业竞争力的方法.要结合教材内容并针对我国农业的实际回答。
通过本题的分析可以看出。复习农业问题要抓住关键.用联系的方法和比较的方法看问题。
答案:(1)①党和政府非常重视农业问题,因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是人类衣食之源、生存之本;农业是国民经济其他部门赖以存在和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②当前特别强调农业问题的原因还在于:我国是一个人口多、耕地少的国家;我国粮食生产还没有完全过关;我国农业的现代化程度还比较低。
(2)①材料二表明我国农产品价格在国际市场上既有优势也有劣势。猪肉和部分蔬菜等国内价格低于国际市场价格,有一定的价格竞争优势;玉米、小麦和部分经济作物国内价格高于国际市场价格,缺乏国际竞争力。
②原因是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科学技术水平和自然资源有差异。
(3)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农业科学技术;提高农业管理水平
【习题精练】选择题:
2003年3月5日,朱容基同志在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谈到五年来的主要工作体会时说,坚持把解决“三农”问题放在突出位置,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我们坚持把加强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下了很大的功夫。据此回答1—2题:
1.坚持把解决“三农”问题放在突出位置,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这是因为
()
1农业是支撑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发展与进步的保障 ○2农业的基础地位是否牢固,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社会的安定 ○3农业的基础是否牢固,关系到我国能否保持独立自主的地位 ○4农业的发展,直接决定着我国的技术水平○1○2○A.○1○2○C.○1○3○4
B.○
2○3○4 D.○
()2.解决农民增产不增收的有效途径是
1实行农村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
○2增加有效劳动力,降低农产品成本
○3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培育龙头企业
○4加快小城镇建设,推动城市化进程 ○1○A.○2○3
C.○1○2○3
D.○1○3○4 B.○200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于增加农民收入的基本指导思想仍是“多予、少取、放活”,所谓“少取”即减轻农民负担。针对当前不少地方存在的农民负担增长之势,江泽民同志严肃指出:“减轻还是加重农民负担绝不是多拿几个钱的问题”。据此回答3—4题: 3.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有利于
()
1促进投资和消费的双重增长,拉动内需
○2增加农民收入,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 ○3调动和保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4杜绝乱摊派、乱收费、乱集资 ○1○2○A.○2○3
C.○2○3○
4B.○
2○3○4 D.○4.农民和企业负担沉重历来是党和政府急于解决的心头大事,从根本上讲,这是因为()
A.减负问题关系到党群关系、干群关系
B.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C.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 D.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和各级国家机关的基本宗旨
国家规定,从新粮上市起,部分品质比较差,不受市场欢迎的粮食品种退出保护价收购范围,同时对棉花收购实行优质优价,拉开差价。据此回答5—7题: 5.材料主要表明
()
A.“保护”是有限的,市场才是无限的 B.国家改变了对农业的政策 C.我国农业将全面推行产业化经营
D.必须调整粮食品种结构,以适应市场变化
()6.棉花收购之所以优质优价,从根本上说是因为
A.优质棉花质量好,买者众多,市场上供不应求 B.优质棉花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产品的技术含量高 C.优质棉花生产过程中耗费的劳动量比较大 D.优质棉花能更好满足人们需要,实现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
()7.国家粮食收购政策的变化是宏观调控的突出表现,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是 A.经济手段
B.价格杠杆
C.行政手段
D.法律手段
8.《半月谈》载文介绍,几年前兴起的“订单农业”,如今已成为一种备受关注的农业经营
新模式。它拉近了农产品与市场的距离,使农民与市场的联系更加明确,为农产品的畅
销增强了保障。通过订单农业
()
A.农民再不用面向市场,吃“追市场”的亏了 B.有利于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
C.可以确保农产品顺利销售,确保农民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D.有利于引导农民走科技致富的路子
非选择题
材料一:中央领导多次强调,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来认识并做好农业、农村、农民工作,是保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一条极为重要的经验。农村的发展和城市的发展都要抓好,而农村的发展是重中之重。
材料二:下图是我国部分农产品的价格指数与国际市场价格指数的对比(国际市场农产品价格指数为100)。
(1)运用经济常识的有关知识说明党和政府为什么非常重视农业问题?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3)结合上述材料说明应如何增强我国农业竞争力。
剖析:本题以农业立意,考查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我国农业在国际竞争上的优势和劣势、如何提高我国农业的竞争力等问题,是对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问题能力的考核,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具体体现。针对第(1)问,要回答出两点:一是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地位,二是农业问题在我国国家中的重要性。这样才能体现为什么“非常重视”。对于第(2)问,回答材料二反映的经济现象,只要完成语言转换即可。分析原因时要结合各国的实际情况。对于增强我国农业竞争力的方法.要结合教材内容并针对我国农业的实际回答。
通过本题的分析可以看出。复习农业问题要抓住关键.用联系的方法和比较的方法看问题。
答案:(1)①党和政府非常重视农业问题,因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是人类衣食之源、生存之本;农业是国民经济其他部门赖以存在和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②当前特别强调农业问题的原因还在于:我国是—个人口多、耕地少的国家;我国粮食生产还没有完全过关;我国农业的现代化程度还比较低。
(2)①材料二表明我国农产品价格在国际市场上既有优势也有劣势。猪肉和部分蔬菜等国内价格低于国际市场价格,有——定的价格竞争优势;玉米、小麦和部分经济作物国内价格高于国际市场价格,缺乏国际竞争力。
②原因是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科学技术水平和自然资源有差异。
(3)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农业科学技术;提高农业管理水平。
材料一:十六大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化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 “三农”问题在整个国民经济和现代化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的现代化;没有农民的富裕,也不可能有整个国家的富裕;没有农村的小康,也不可能有整个国家的小康。破解“三农”问题,十六大提出新思路:一是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二是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三是坚持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
材料二:2003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更多地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把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开创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新局面、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F列问题:
(1)简述党和国家十分重视“三农”问题体现的政治学道理。(2)谈谈上述两则材料蕴含的哲理。
(3)运用经济学道理,分析说明十六大提出破解“三农”问题的新思路。
参考答案:(1)体现了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体现了党对农村工作的政治领导;体现了党的性质和宗旨;体现了国家组织和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职能;体现了国家性质和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2)体现了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体现了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体现了抓主要矛盾的原理;“没有农业现代化,„„也不可能有整个国家的小康”体现了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的原理。
(3)推进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就农业内部来说,一是优化品种,提高质量来增加农业效益,二是优化区域布局,发挥各地农业比较优势;三是加工转化,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扩大农民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打破了目前农产品销售制度。提高城镇化水平是农民增加收入的必由之路;可促进现代化和全国工业化。坚持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推动农村经营体制创新;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大对农业投入和支持;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继续推进农村“费”“税”改革,减轻农民负担,保护农民利益。
材料一: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从我国的未来发展看,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繁重、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我们必须从这样的高度来认识问题,更加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自觉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工作重点放在农村。
材料二:龙港镇,20世纪80年代还是一个只有6000多人的小乡。改革开放以来,该乡跳出“就农业抓农业”的思路,大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根据“北高南低、北旱南涝”的地理特征,确立了“南渔北牧”的发展思路,2002年仅水产一项农民人均就增收550元。同时引领农民向企业进军,许多农民纷纷办厂,农村的劳动力相对集中,便形成城镇。如今的龙港已发展成为总面积达80平方公里的新城。2002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2亿元,财政收入30亿元,人均收入7600元。
(1)为什么要“更加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自觉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工作重点放在农村”?(2)运用哲学知识说明龙港人是如何发展农村经济的?(3)结合材料二分析当前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的意义和应注意的问题。
[分析]该题以中央农村经济工作会议为背景材料,从经济、哲学的角度对农村经济和城镇化建设进行综合分析,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理论联系实际、归纳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等能力。解答这道题的思路是依托设问(如何审读材料指明方向),审读材料提取与设问有关的信息,联系相关知识编制答案要点。
[参考答案](1)①农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稳定的基础,是稳民心、安天下的战略产业。②进一步解决好“三农”问题,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是落实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各项战略部署,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是贯彻和实现“三个代表”的必然要求。
(2)①从实际出发。龙港人从本地地理特征出发,发展水产业和养殖业,既增加了农民收入,又促进了经济发展,做到了主观与客观的统一。②解放思想,注重创新。龙港人跳出“就农业抓农业”的传统思路,解放思想,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促进了城镇化建设。③坚持联系的观点。龙港人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将工业化、城镇化、产业结构调整联系起来,走出了一条城乡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子。(3)意义:①加快城镇化进程,有利于促进城乡经济结构的调整,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经济良性互动。②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实现农村现代化和全面实现小康。③有利于大规模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缓解就业压力。④有利于提高农民素质并提高生活质量。⑤有利于扩大内需,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应注意的问题:①要从实际出发。发展小城镇要以现有的县城和有条件的建制镇为基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不能盲目发展。②既要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一些地方为推进城镇化,不按规律办事,凭主观意志办事,只能适得其反。
[易错辨析]该题会出现错误是第(2)问的答案组织不合理,许多考生只是简单地列出哲学观点,没有按照设问的要求完整地组织答案。主要原因是没有把握设问中“如何发展”,只是抓住哲学说明这一点上组织答案。可见,审设问同样是解答好题目的重要环节,应重视这一环节。有整个国家的小康。破解“三农”问题,十六大提出新思路:一是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二是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三是坚持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
产业结构调整——工业
【背景材料】
⊙重大事件: 一、十六大及十六届三中全会对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的阐述
十六大报告指出,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支持以资源开采为主的城市和地区发展接续产业。十六届三中全会在强调加强区域发展的协调和指导时指出要“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阐述
二、温家宝在2003年的两次辽宁之行使东北地区的振兴进入高潮。月21日至6月3日,温家宝在辽宁考察工作时指出,加快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调整和改造,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战略任务,我们在积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同时,把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东西互动,促进协调发展。温家宝还指出,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进一步深化改革,进一步扩大开放,用新思路、新体制、新机制、新方式,走出振兴老工业基地的新路子。
三、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座谈会
2003年8月1日至3日,温家宝总理在黑龙江、吉林两省考察工作并在长春主持召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座谈会。他指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东部地区发展并率先实现全面小康和现代化,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改造,实行东西部互动,带动中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这是党中央作出的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布局:温家宝进一步强调,加快东北等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振兴。最重要的是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做到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工作要有新举措。
四、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问题
2003年9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任务之—,是研究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问题。会议指出,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是十六大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着眼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各地区、各部门都要从新世纪新阶段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长远发展的高度,深刻认识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
⊙重要观点:
一、国企改革
国有企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改革一直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充分发挥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党的的十六大报告以及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都对今后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作出了明确的部署。1.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性、紧迫性和意义
(1)重要性: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它在国民经济的关键和重要部门处于支配地位,对整个经济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国有大中型企业是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和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技术改造的主要力量。
(2)紧迫性:国有企业的经营困难主要体现在体制和结构两个方面。体制问题主要表现在过去计划经济体制遗留下来的政企职责不分、企业缺乏自主经营权、不能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结构问题主要是指企业经济结构不合理。从生产力角度看,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企业组织结构、劳动力结构都存在不合理因素。
(3)意义: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从总体上增强国有企业的活力和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对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持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到2010年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酌目标
到2010年,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目标是:适应经济体制与经济增长方式两个根本性转变和扩大对外开放的要求。基本完成战略性调整和改组,形成比较合理的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建立比较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经济效益提高,科技开发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抗御风险能力明显增强,使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更好地发挥主导作用。3.国有企业改制问题
(1)国有企业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改制工作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核心内容。
(2)推行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
(3)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特别是国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其政策含义作常重要:一是要更加积极地推进国有企业的股份制、公司制改革,积极吸引非国有资本参与国有企业的改革和改组。二是今后要尽量少搞国有独资企业。三是重要的企业需要国有控股的,也要尽可能相对控股,这是规范的股份制和公司制的要求。个别仍需实行国有独资的。也要由多家国有投资主体共同持股,使出资主体互相制约。四是国有投资公司、控股公司也可向非国有企业参股,但要遵守市场经济自愿交易、公平竞争的原则,不能凭借政府力量强令推行。五是国有资产管理机构需考虑如何更好地利用控股公司、投资公司等。对不同类型的企业控股或参股,从事资本经营,促进国有资本保值增值。· 4.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和监督体制 5.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6.加快和完善垄断行业改革
对垄断行业要放宽市场准人,引入竞争机制。有条件的 1企业要积极推行投资多元化。继续推进和完善电信、电力、民航等行业的改革重组。加快推进铁道、邮政和城市公用事业等改革,实行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对自然垄断业务要进行有效监管。
二、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的原则
2003年9月10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问题.提出厂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指导思想和原则,主要任务及政策。会议指出,振兴老工业基地.要重点把握和坚持以下几项原则:一是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以改革开放促调整改造;二是主要依靠市场机制,正确发挥政府作用;三是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四是坚持统筹兼顾,注重协调发展;五是坚持自力更生为主,国家给予必要的扶持;六是坚持从实际出发,讲求实效。会议还研究了振兴老工业基地的任务、政策和措施。
⊙热点展望
自十六大以来,特别是十六届三中全会以来,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成为党和国家及全国人民十分关注的问题之一。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关系到新世纪新阶级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长远发展;关系到国家综合国力的提高,因此,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并且十六届三中全会以后,人民日报等各大报刊对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均作了连续报道,使之成为当今中国经济生活中一大焦点和热点。那么,作为体现党和国家意志的高考,在文综考试或是历史、地理、政治的单科考试中必然会涉及此问题。
建议高三学生在应考复习中对此问题要重点把握。主要从思想政治(包括经济学、哲学、政治学)角度去思考为什么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如何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
【教材回归】——思想政治学科内分析
1.经济学分析
(1)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决定了国家要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
(2)工业的地位。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这种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工业为国民经济各部门进行技术改造提供物质技术基础。工业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先进的技术装备;它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能源和原材料;它为满足人民生活需要提供各种消费晶;它是国家积累的重要来源;它是加强国防的重要条件。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有利于推动我国工业的进一步发展,从而更好地发挥工业的主导作用。
(3)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工业的素质,从而有利于推动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4)如何推进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以改革开放促进调整发展;着力推进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坚持主要依靠市场机制,正确发挥政府作用;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加快企业技术改造),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坚持统筹兼顾,注重协调发展;坚持自力更生为主,国家给予必要的扶持;坚持从实际出发,讲求实效。
2.哲学分析
(1)一切从实际出发。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的方针政策和要求,是根据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的现状提出来的。在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的过程中,也要从实际出发,讲求实效。特别是要立足于现有基础,充分发挥比较优势。
(2)坚持联系观点。“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是十六大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要“统筹规划”、“协调发展”等都体现了这一点。(3)重视意识的作用。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十六大精神”、“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等,这都体现了意识的反作用原理。(也可以用社会意识能动作用原理或认识对实践反作用原理分析之)(4)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培养创新精神。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要进行体制创新、机制创新,要走出一条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振兴的新路子。
(5)既要按规律办事,又要解放思想。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r既要量力而行,又要进一步解放思想。
(6)尊重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既要发挥市场作用,又要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
(7)坚持内外因相结合。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既要深化改革,又要扩大开放。既要自力更生,又要国家必要的扶持。
(8)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要充分认识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的长期性,从长计议,分步实施。这体现了重视量的积累的道理。由于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顺序的变化也能引起质变,所以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要促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特别是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9)主次矛盾辩证关系原理。主次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遵循的原则之一“统筹兼顾”,体现了主次矛盾辩证关系原理。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要着力推进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这体现了抓重点抓关键的道理。(10)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任务艰巨,但经过我们的努力,一定会有成效。
3.政治学分析
(1)国家职能。国家作出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的决策,并予以支持,这主要体现了国家在行使经济职能。
(2)党的领导。中共是执政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的一系列重大决策,体现了党的政治领导。
(3)综合国力。当今世界,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中心的综合国力的较量。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有利于进一步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从而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典型例题分析】
2003年11月28日,《人民日报》报道,吉林省振兴老工业基地的经验可概括为三点:一是规划先行。二是突出重点,突出抓汽车、石化和农业。三是观念突破。
1.“规划先行”是强调
()
A.重视意识作用
B.重视量的积累
C.物质决定意识
D.坚持发展观点
近年来,我国农村消费市场逐渐升温,彩电、冰箱、洗衣机等许多商品争相登场,可在这眼花缭乱的背后,农村消费市场出现了短缺与过剩并存的现象。权威人士指出,要解决这一难题,工商企业必须克服“三病”:一是“脑病”,认为启动农村市场就是为城市卖不出去的产品找出路;二是“眼”病,把启动农村市场当作工业品下乡。分析研究市场时以打量城声市场的眼光打量农村市场;三是“腿病”,设计生产者腿不勤,没有广泛深入农村,听农民的想法。据此回答1—2题:
2.工商企业的“脑病”和“眼病”,从哲学上看,病根在于他们不懂得()①主观必须与客观相符合 ②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有条件的 ③客观实际是变化发展的 ④矛盾具有特殊性
A.①③ B.①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3.强调工商企业必须克服“腿病”,是因为()A.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B.必须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C.创新就是站在前进的、上升的立场上,促进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的产生 D.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是完全统一的非选择题
党的十六大提出,“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2003年8月初,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加快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大决策。由此,国内外媒体称之为新世纪的“辽沈战役”拉开了帷幕。联系材料,回答:(1)旧中国,我国工业的分布有什么主要特点?(2)20世纪的年代和60年代我国东北三省工业的发展有哪些标志性工程?在此期间的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了哪些著名的英雄模范人物?(3)分析说明我国建设大庆油田的主要原因。
(4)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的经济建设实施了哪些全局性的战略决策?(5)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大决策有什么重要意义?(6)面对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大决策,东北三省都“抓住机遇,乘势而上”。辽宁省提出,要抓紧经济结构调整。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加快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吉林省提出,要建设以汽车、石化、农产品加工等产业为支撑的新型工业基地,完成由农业资源大省向工业强省的转变;黑龙江省提出,要重点建设装备工业、石化工业、能源工业、绿色特色食品、医药工业等五大基地,对400多个国有大中型企业分三类进行重组、改制的调整。这则材料中蕴含着什么重要的哲学道理? [参考答案] 解析:这是一道跨地理、历史、政治三个学科的综合题,在历年高考的文科综合能力测试中一般都有两道这样的试题。在该题中,地理学科涉及到工业生产和工业布局以及中国区域地理的相关内容。历史学科中则涉及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社会主义建设十年探索中经济建设的成就,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期中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成就。政治学科不仅涉及到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重要观点,还联系十分丰富的时政内容。要求根据每一问题的要求准确全面作答。
答案:(1)旧中国,工业极其落后,地区分布又极不平衡,绝大部分集中在东北三省和关内沿海六省及上海市,工业产值占全国80%左右。东北是全国重工业集中地区,又主要集中在沈阳、抚顺、本溪、鞍山和大连,关内沿海六省和上海市是全国轻纺工业集中的地区,主要集中在上海、天津、青岛、广州、无锡等少数城市,当时内地各省除汉口、汉阳、重庆、太原稍有现代工业外,大部分地区都没有现代工业。
(2)20世纪50年代我国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出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到1957年,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第一机床厂、第一飞机制造厂都先后建成投产。60年代,我国克服重重困难建成了黑龙江大庆油田,打破了“洋油”的一统天下。在此期间涌现出鞍钢技术革新能手、著名工业劳动模范王崇伦,大庆油田铁人王进喜,解放军战士雷锋等英模人物。
(3)为了摘掉“贫油国”的帽子,打破依靠“洋油”的局面,我国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开发大庆油田。20世纪50年代~70年代,石油资源被广泛应用,在新的燃料、原料基地出现新的工业中心,是工业生产布局新的发展趋向,大庆油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的。黑龙江省松嫩平原,石油含量丰富,地域辽阔,交通便利,有着发展石油工业的优势条件。东北是我国的重工业基地,为大庆油田的建设提供了有利的社会协作条件。大庆石油工业基地,利用附近可垦荒原,积极发展农牧业生产,对保证职工生活需要,起了良好作用。
(4)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确定了改革开放的重大方针,解放了生产力,推动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邓小平同志提出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东部沿海地区迅速发展,形成了长江三/R洲经济区,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和环渤海经济圈,20世纪末党中央义适时地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几年来已取得重大进展。2003年我国又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她的重大决策。这些重大决策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巨大动力。(5)东北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尤其是重工业。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特别是重工业能提供先进的生产工具。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必将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第三篇:产业结构调整材料
„„乡农业结构调整情况汇报
„„乡地处城乡结合部,人口5万人,耕地6.2万亩。境内有宁洛高速出入口,西有利楚路,交通条件较好。近年来,该乡利用近城傍郊的区位优势,强力优化一产,狠抓种植业结构调整,力促农民增产增收,重点抓好现代设施农业发展。于2011年规划建设了3万亩的绿色果蔬产业园,目前,全乡有蔬菜大棚1.2万亩,露天蔬菜、果园、苗木、药材9500余亩,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占总地亩面积的35%,并初步形成了西瓜、辣椒、葡萄、苗木等规模品种种植,初步成为利辛城北绿色菜蓝子和果园子。
基础设施完善,规划科学合理。该乡近年来利用“一事一议”的优惠政策,在县水利局的科学规划下,强化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做到治理一片成一片。通过近四年的推进,全乡标准农田治理面积已达4.2万亩,区域内初步实现“沟、渠、田、林、路、井、站、涵、桥、闸”十位一体。规划的绿色果蔬产业园内供电、路网完善,并经省农科园设计了各产业种植区,布局科学合理,为实施经济结构调整打下了良好基础。
农业招商成果丰硕,结构调整良性发展。通过优化环境,提供优惠政策等措施,加大农业项目招商引资力度,二年来共引进农业项目12个,分别是双飞蔬菜种植合作社、顺意蔬菜种植合作社、芜湖祥宽花木公司、星华果蔬有限公司、北京庆仕隆蔬菜物流公司、阜阳恒诺农资公司和腾翔牧业公司、阜阳阳光药业、天普生态发展公司等种养项目,项目总投资达2亿多元。在产业规模化发展的同时,努力打造农产品品牌,目前拥有“文州”、“绿色双飞”和“双飞兄弟”三个注册商标,绿色农产品和有机蔬菜认证正在申请中,农业结构调整朝着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
产业结构调整推进措施得力。一是强化结构调整的硬件环境建设,为农业产业化发展奠定基础。利用各项支农资金和农业扶贫资金实施道路、供电、供水、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二是加快土地流转,在项目确定后,以最快的速度把土地流转给种植企业。为了保证第一时间供地,我乡各村均成立土地流转合作社,由合作社把土地先集中起来进行合作化经营。三是重点培育新农民,利用专业技术培训,把农村剩余劳力培育成种菜能手和技术能手,为各农业项目输送所需的技术工人,把传统的农民变成了新型的农业产业工人。农民在获得土地流转收益的同时,通过劳动获得每月1500元左右的工资收入(一般用工为每天每人50元),平均每年可以实现务工10个月,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四是走循环经济发展之路,在绿色果蔬产业园内规划建设2—3个大型标准化养殖场或养殖小区,配套沼气池,实行“猪—沼—菜”循环种养模式,解决经济作物所需的有机肥料。
不断拓展新产业,实现持续增收。一是大力开发休闲农业项目。充分发挥现有农业资源,利用优越的区位优势,依托绿色蔬果产业园,打好“组合拳”,大力开发“农家乐”、农业观光、绿色蔬果采摘等休闲农业项目,打响休闲农业品牌,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二是应用科技、打造品牌。要以科技为先导,加快农业新科技的应用推广,着力培育壮大一批农业龙头企业、种养销专业大户,创立自己的农产品品牌,打造绿色食品基地。三是做活农产品深加工文章。着力培育蔬果休闲食品、脱水蔬菜加工等产业发展,延伸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2012年8月
第四篇:产业结构调整考察报告
一、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情况
“八五”以来,河北省委、省政府积极贯彻落实中央提出的“加快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的战略部署,采取了系列措施加速结构调整步伐。省政府先后成立了河北省产业结构调整和工业结构调整两个领导小组,开展了百名专家调研,制定下发了全省上业结构凋契规划和义施入案,纵织实
施了“龙虎计划”、“百家优势企业活动”、名牌战略和大公司大集团战略等活动,并根据国家制定的有关产业政策。结合河北实际,相继制定民《河北省地方钢铁产业政策》等一系列地方性产业政策及有关工业、农业、第三产业结构凋整的意见等有关件。去以来,省委、省政府为贯彻落实十五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结合组织实施“十五”计划,又制定下发了《关于调整经济结构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意见》、(关于加快主要工业行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河北省公司制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规范远作实施办法》、《河北省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实施方案》、《河北省地方国有工业企业战略性改组规划指导意见》、《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的实施意见》等多个配套文件,为推进全省产业结构调整和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到2000年,河北省完成国内生产总值5076亿元,是1995年的1.76倍。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1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7560元,由1995年的居全国第13位上升到11位。二次产业结构由1995年的22.2:46.4:31.4调整到2000年的16.1:50:33.9。第产业的基础地位得到加强,种植业结构调整进程加快,林牧渔业稳定增长、粮食、棉花、油料、猪牛羊肉等主要农产品产只属全国前列,乡镇企业保持快速增长,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得到改善;第二产业调整步伐加快,冶金、建材、化工医药、机械、食品等支柱产业及纺织、轻工等优势产业在改革调整中不断提高,一批优势企业和名牌特色产品逐步发展壮大;交通通信、商贸、旅游、信息咨询等第三产业得到长足发展,初步形成了行业门类齐全、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第二产业体系,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推动力量。
河北省有关部门认为,河北产业结构虽然发生了积极变化,但仍存在一些突山矛盾和问题。具体表现为“三低”:一是产品档次低。主要工业品种初级品多,动密集型产品多,而市场需求旺盛的精深加工和名优新特产品少。全国260种最具竞争力的居民主要消费品中河北仅有3种,新产品产值率仅为3%,低于全内2.1个百分点。二是产业结构优化度低。一产内部种植业比重过大,约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58.8%。二产中采掘业和基础原材料工业占重工业的比重高达64.5%,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仅占国有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的0.7%。第二产业整体水平不高,新兴服务业发育缓慢对经济增长的推动力不强。二是整体竞争力低。重点企业规模小,集约化程度低,对经济的带动作用
山西省产业结构调整工作开始得比较早,从70年代末就围绕建设能源重化工某地着手结构调整。选入90年代、省委、省政府把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摆在经济工作的重要位置。1996年省委七届二次全委会通过了《中共山西省委、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调整产业结构的实施意见》,提出全面调整产业结构是振兴山西经济的关键。经过二十年的调整,山西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1978年的20.7:58.5:20.8调整到1998年的12.9:53.5:33.6。但山西产业结构目前仍存在突出的问题:一是产业素质低,产品低级化的问题尚未得到根本改变;二是支柱产业单一化,煤炭、冶金所占比重过高;三是与沿海发达省份比山西产业结构调整缓慢,传统产业优势逐渐消失,新的优势产业尚未形成,好的不大,大的不好,缺乏新经济增长点,国内的比较优势越来越小。河南省三次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顺序由改革开放之初的一二三,到1986年变化为二一三,1992年进一步调整为二三一。特别是“九五”期间,农业结构调整积极推进,稳定实现了增加粮食生产能力500万吨的目标。高效经济作物比重和畜牧养殖业比重进一步上升。工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版效,培育了一批在国内外市场有较强竞争力的名牌产品和企业集团,产业素质有了进一步提高。第三产业比重上升,旅游、房地产等服务业发展较快,正逐步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2000年三次产业结构为22.6:47:30.4。当前河南产业结构存在的突出矛盾是产业层次低,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不高产品竞争力不强。
二、下一步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路
1、河北产业的构调整的基本思路。
河北产业结构调整的总体思路是以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为中心,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以思想的大解放促进结
第五篇:产业结构调整考察报告
一、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情况
“八五”以来,河北省委、省政府积极贯彻落实中央提出的“加快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的战略部署,采取了系列措施加速结构调整步伐。省政府先后成立了河北省产业结构调整和工业结构调整两个领导小组,开展了百名专家调研,制定下发了全省上业结构凋契规划和义施入案,纵织实施了“龙虎计划”、“百家优势企业活动”、名牌战略和大公司大集团战略等活动,并根据国家制定的有关产业政策。结合河北实际,相继制定民《河北省地方钢铁产业政策》等一系列地方性产业政策及有关工业、农业、第三产业结构凋整的意见等有关件。去以来,省委、省政府为贯彻落实十五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结合组织实施“十五”计划,又制定下发了《关于调整经济结构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意见》、(关于加快主要工业行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河北省公司制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规范远作实施办法》、《河北省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实施方案》、《河北省地方国有工业企业战略性改组规划指导意见》、《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的实施意见》等多个配套文件,为推进全省产业结构调整和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到2000年,河北省完成国内生产总值5076亿元,是1995年的1.76倍。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1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7560元,由1995年的居全国第13位上升到11位。二次产业结构由1995年的22.2:46.4:31.4调整到2000年的16.1:50:33.9。第产业的基础地位得到加强,种植业结构调整进程加快,林牧渔业稳定增长、粮食、棉花、油料、猪牛羊肉等主要农产品产只属全国前列,乡镇企业保持快速增长,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得到改善;第二产业调整步伐加快,冶金、建材、化工医药、机械、食品等支柱产业及纺织、轻工等优势产业在改革调整中不断提高,一批优势企业和名牌特色产品逐步发展壮大;交通通信、商贸、旅游、信息咨询等第三产业得到长足发展,初步形成了行业门类齐全、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第二产业体系,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推动力量。
河北省有关部门认为,河北产业结构虽然发生了积极变化,但仍存在一些突山矛盾和问题。具体表现为“三低”:一是产品档次低。主要工业品种初级品多,动密集型产品多,而市场需求旺盛的精深加工和名优新特产品少。全国260种最具竞争力的居民主要消费品中河北仅有3种,新产品产值率仅为3%,低于全内2.1个百分点。二是产业结构优化度低。一产内部种植业比重过大,约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58.8%。二产中采掘业和基础原材料工业占重工业的比重高达64.5%,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仅占国有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的0.7%。第二产业整体水平不高,新兴服务业发育缓慢对经济增长的推动力不强。二是整体竞争力低。重点企业规模小,集约化程度低,对经济的带动作用
山西省产业结构调整工作开始得比较早,从70年代末就围绕建设能源重化工某地着手结构调整。选入90年代、省委、省政府把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摆在经济工作的重要位置。1996年省委七届二次全委会通过了《中共山西省委、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调整产业结构的实施意见》,提出全面调整产业结构是振兴山西经济的关键。经过二十年的调整,山西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1978年的20.7:58.5:20.8调整到1998年的12.9:53.5:33.6。但山西产业结构目前仍存在突出的问题:一是产业素质低,产品低级化的问题尚未得到根本改变;二是支柱产业单一化,煤炭、冶金所占比重过高;三是与沿海发达省份比山西产业结构调整缓慢,传统产业优势逐渐消失,新的优势产业尚未形成,好的不大,大的不好,缺乏新经济增长点,国内的比较优势越来越小。河南省三次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顺序由改革开放之初的一二三,到1986年变化为二一三,1992年进一步调整为二三一。特别是“九五”期间,农业结构调整积极推进,稳定实现了增加粮食生产能力500万吨的目标。高效经济作物比重和畜牧养殖业比重进一步上升。工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版效,培育了一批在国内外市场有较强竞争力的名牌产品和企业集团,产业素质有了进一步提高。第三产业比重上升,旅游、房地产等服务业发展较快,正逐步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2000年三次产业结构为22.6:47:30.4。当前河南产业结构存在的突出矛盾是产业层次低,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不高产品竞争力不强。
二、下一步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路
1、河北产业的构调整的基本思路。
河北产业结构调整的总体思路是以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为中心,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以思想的大解放促进结构的大调整;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政府的推动作用,抓住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改组国有企业这个关键,突出重点,有所为有所不为,积极探索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提高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和贡献度;加大资产重组和强强联合力度,培育一批参与国际竞争的“四跨”型大型企业集团;通过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巩固壮大已有的传统优势产业,大力发展特色经济,积极培育主导未来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充分发挥环京津、环渤海的区位优势,坚持外资、外贸、外经“三措并举”,不断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全力推进河北经济国际化进程。力争经过5--10的艰苦努力,全面提升河北产业结构的层次,使产品档次明显提高,整体竞争力显著增强,主要经济指标和经济发展水平实现进位,全省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逐步构筑起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结构互补、面向二十一世纪的产业结构新格局。
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坚持的原则:一是市场运作与政府推动相结合。既要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以市场为导向,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在市场竞争中进行结构调整,又要允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各种有效手段,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综合运用计划、金融、税率、产业政策等经济与法律手段,积极引导结构调整。二是深化改革与技术创新相结合。以改革为动力,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和企业机制,增强企业内在发展动力和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加快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促进产业升级提高核心竞争力。三是全面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要坚持突出重点,明确方向,选准重点,率先突破,以此带动和促进整个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
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任务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广大农户和企业为主体,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重点,巩固加强农业,改造提高工业,大力发展服务业,重点抓好15个龙型经济,在结构调整中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件转变。一是加速调整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把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首位。深化农村改革,完善政府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多渠道增加投入,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农田本建设,搞好农业综合开发,提高农业抗灾能力。实施种子工程,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生态农业、绿色农业、特色农业、创汇农业、节水和旱作农业,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二是加快工业结构优化升级。以全面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为核心,改造壮大一批传统优势产业,培育发展―批高新技术产业,压缩淘汰一批落后生产能力,加快能源交通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实现产品精深化、规模合理化、市场国际化。三是大力发展服务业。以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国际化为方向,以强化综合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水平为目标,积极构筑有利于服务业快速发展的机制和环境,改造提高商贸流通、交通通信市政服务等传统服务业,加快发展信息、金融、保险、证券、会计、法律、咨询等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旅游、社区服务、房地产等新兴服务业。
当前产业结构调整工作的重点抓好15个龙型经济。所谓龙型经济,即以市场为导向,以优势企业(市场或中介组织)为龙头,以利益关系为纽带,形成有较长产业链、较强辐射带动作用、较高市场占有率和较好发展前景的系统性经济组织,发展龙型经济的条件 名牌产品、知名企业、知名企业家、加名市场。龙型经济的特点--市场化、规模化、一体化、集约化。龙型经济的一般形式--公司、基地+农户,市场+基地+农户,市场+企业+农户,市场+中介组织+农户。为什么要发展龙型经济--河北经济的主要问题是结构层次低、经济效益低、外向度低。发展龙型经济的好处--降低市场交易成本,实现规模经营;抵御市场风险,增强综合竞争能力;科技进步和创新,促进集约化经营;解决城乡分割的矛盾,增加财政和城乡居民收入。发展龙型经济抓什么--省政府4次开会专题研究,确定从15个方面重点突破,即为畜牧业、蔬菜业、果品业、食品加工业、钢铁工业医药行业、新型建材、机械制造化学工业、旅游业、城镇建设、商贸流通、非义务教育、文化产业、信息技术与信息产业。围绕培育壮大15条龙,省长、副省长已明确分工,各部门、各市正在认真研究、细化,制定方案,落实措施。
产业结构调整的措施:一是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结合政府机构改革,深化企业内部改革,使企业成为结构调整的主体。二是以企业为中心,积极推进产学研联合,加大技术开发资金投入,加速建立技术创新体系,促进企业技术进步。三是大力培养和引进国内外优秀人才,重奖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吸引更多的科技人才到冀建功立业。四是集中重点投入,为结构调整提供资金支持。五是加速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清理各种不合理收费,切实减轻企业压力,为结构调整创造良好的环境。六是加快市场体系建设,大力发展中介组织,加强市场管理,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机制,为结构调整营造良好的市场空间。七是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为结构调整提供有力保障。八是加强宏观指导,建立有利于结构调整的服务体系。
2、山西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路。
调整产业结构的战略方针是:坚持科教兴省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积极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以发展潜力产品为切入点,大力扶持优势产业、优势企业和优势产品,全力培育新经济增长点,突出战略性调整,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再造山西优势,提高经济的整体素质和效益。
调整产业结构须坚持的原则: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集中力量扶优扶强。坚持优先调整产品结构的原则,大力开发和培育市场需求旺盛、发展潜力大的优势产品。坚持培育新经济增长点的原则,努力增强山西经济发展的后劲。处理好存量调整与增量调整的关系,以增量调整起步,通过增量调整引导和带动存量调整。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企业的关系,既要发挥政府强有力的引导和规划作用,又要坚持企业作为市场主体、投资主体的作用。处理好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的关系,既要大力发展新兴产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又要大力改造传统产业,推动传统产业的技术进步和优化升级。
产业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培育“―增三优”。优势产业、优势产品和优势企业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也是经济增长的“亮点”。培育新经济增长点,既是调整产业结构的着力点,也是各项经济工作的重点。“三优”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成长起来的,体现了市场选择和优胜劣汰的法则,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新的增长点的形成,主要是优势产业、优势企业、优势产品发展壮大的结果。大力培育“一增三优”,就必然会出现一大批学习、追随“三优”的群体,带动大批企业、产品的发展和产业的成长,从而带动山西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
重点培育和扶持的优势产业:选择优势产业的标准是,市场前景广阔,产业关联度大、带动性强,经济效益好,能支撑和带动山西经济快速发展,在经济总量中占有较高比重或目前比重虽然不大但发展潜力大、成长性好。根据山西产业结构现状和市场的发展变化趋势,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山西将重点培育和扶持7个优势产业,即清洁能源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特色农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旅游及相关产业、特钢和铝镁为主的冶金产业、重矿机械产业、建筑房地产和新型建材业。该文章由www.xiexiebang.com(第一§范┆文网)整理,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为了加快山西工业结构调整步伐,确保实现调产“一年起步,两年入轨,三年初见成效”的目标,省政府以培育“一增三优”为主攻方向,在企业申报、部门审核、银行充分衔接的基础上,于2000年11月编制了《山西省2000年“361”,工业调产计划》。“361”工业调产计划,即2000年省重点扶持36个重点调产项目,省政府筹措6亿元贴息入股资金,带动银行贷款及社会资金100亿元。省级扶持资金由省政府从省级预算内和预算外资金中统筹安排,按现有的资金管理渠道,主要从基建、技改煤炭和财政预算资金中筹措。2000年6亿元资金的筹措渠道是省经贸委安排25亿元,支持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和发展新兴产业的省重点调产项目;省计委安排1亿元,支持发展高新技术的省重点调产项目;省煤炭局安排25亿元,支持煤炭洗选加工和清洁能源及相关的省重点调产项目;省长基金中安排0.5亿元,用于支持动态调整的省重点调产项目。“361”工业调产计划以不锈钢、电解铝、高技术机电产品、精细化工产品、特色纺织品、生物制品及医药新产品、高性能磁性材料、高浓度化肥、煤炭深加工产品及超细粉体材料等l0大类优势产品为重点,具有标志性的里点项目有50万吨不锈钢、40万吨电解铝、80万吨高浓度化肥、2000万吨机焦、5000吨高性能磁材、55万吨“绿色”液体洗涤剂等。全部36个项目均已经国家和省有关部门批准立项,投资基本落实,产业规模突出商场前景趋好,企业实行改制,前期工作比较扎实,有的已经开工,有的已基本具备开工条件。项目总投资104亿元,其中银行贷款61亿元,上市募集13.5亿元,发行企业债券1.5亿元,配股资金6.1亿元,利用外资3.5亿元,企业自筹18.4亿元。全部达产后,预计新增销售收入155.7亿元,利润25.6亿元、税金11.3亿元。并推进全省产品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山西优势产品上规模、是水平、上档次,培育出一批技术含量高、成长性好的高新技术产品,高新技术产品的产值在现有基础上提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