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共建为农民服务的农村新金融
共建为农民服务的农村新金融
农村合作社近年快速发展,一场倡导资金互助组织加强行业自律、呼吁政府加强监管,为农民资金互助组织发展提供健康环境的会议——“农民资金互助组织2014年年会暨全国首家资金互助社试点10周年纪念大会”7月12—13日在北京中共农业部党校召开。著名“三农”专家、中国乡村建设规划院院长李昌平13日上午在会议上发表演讲,内容如下: 李昌平:因为郝堂村太复杂了,我们开始做金融和新农村建设,把它做成一个旅游名村了。我今天讲的东西跟郝堂村相关,也跟大家相关。我出了一本书,书中间有很多话,我今天把与金融和合作社相关的话在这里再重复一遍,第一个是建设新农村,先建新金融。发展农村必须从金融开始,金融是新金融,所谓新金融是农民自己的金融,金融合作是一切合作的基础,刚才徐老师已经讲过了。所以你想做合作先从金融合作,你从其他的合作做起,再做金融,你发现这个事情是很难的,所以先进行合作金融,我完全同意徐老师刚才的观点。
然后就是“服务服务再服务,千万不要搞生产”。我在书里面已经写的很清楚了,我不再展开了,我建议你们看一看。因为服务不是过剩的,生产是过剩的,这个观点跟徐老师是一样的。以赚钱的服务养亏本的服务,通过亏本的服务赚人头,人头越多,我们服务的总量就越大,赚钱的服务也就越
多了。所以不仅要做赚钱的服务,还要做赔本的服务。但是有很多服务是亏本的,比如说我们搞技术推广,比如说我们做养老,比如说我们到了过年以后,采购一些消费资料可能不挣钱,是亏本的。我们搞一个节日,这些都是亏本的。但是为什么要做亏本的服务呢?因为做亏本的服务可以赚人头,人头越多力量越大.未来任何一个合作社,任何一个农民组织,服务的能力越强,你的竞争能力就越强。是由你服务水平决定的,你提供的服务越少,你的能力就越差,所以一定要想办法做服务的文章。服务不会过剩的,需求是无止境的,服务也无止境,所以我们要认真的去研究服务。
资本家喜欢搞服务社会化,我们要把服务内部化、组织化,如果我们做到了,我们就成功了。所以刚刚徐老师讲综合性合作社,实际上就是提供综合性的服务,就是要把很多的服务结合起来,把人头结合起来,把服务内部化。我贷款是内部化的,我饲料供应内部化,我的食用油给你供应是内部化的,我的技术服务是内部化的。
所以这不仅仅是钱的问题,有一个方法的问题,有一个思想理念的问题。一定要强调我们服务的问题。下面我来回应一下关于郝堂村的事情,我这个人做资金互助社,我只做村社内部的内置金融,并且我把金融与养老相结合,我今天讲一下为什么要做这个。
第一,我觉得为农民服务的金融,一定要与土地制度配套,凡属于与土地制度不配套的金融,都有可能出现问题或者是生命力不强。因为农民最大的财产就是土地,谁能够给农民提供土地抵押贷款的金融,谁就是为农民服务的。只有在村社内部建立起互助金融以后,土地才可以抵押贷款,在村社外部所有的金融都不会接受土地的抵押贷款。包括日本、韩国和台湾它的早期土地抵押的贷款也是农惠的抵押贷款,除此之外金融都不会接受农民的土地抵押贷款。只有内置金融才可以为农民提供土地、房屋金融的抵押贷款。
第二,合作金融促进城市化。你作为一个农民,作为集体的一个成员,去了美国、欧洲、上海,你说我不想到这个村子里了,我想把我的存钱全变现可以吗?可以,因为土地和房屋有价格,你要变现走人,不是集体的成员了。你拿走一笔钱,但是你的财产归我们另外的人分享。我也可以从外部吸收人来替代你,内置金融可以干这个事情。
第三,金融要回应农村自治。我们只有把村社内部建立金融以后,我们的村社组织才变的有力量,我们的村党委才变的有力量。我们的农村治理和建设才有人去抓,一个农村,一个共同体,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促进社区的建设和社区的治理,它是三位一体的,只发展经济,不进行社区建设和社区治理的,那个经济不回应那个要求。所以我们把金融放到村内部,它能够回应社区的建设,能够增强社区共同体的主体
性。所以它回应农村的建设和农村的治理。
第四,合作金融兼顾养老。我认为进一步发展一定要兼顾养老。等到我领养老费的时候,后面交养老金的没有几个人,我现在交的养老金他们早已经发出去了。我的孩子交养老金的时候,前面有我和我的父母。未来农村养老的问题要靠我们的共同体,要靠我内部的金融收益来解决问题。我们“金地融托经服社”,它的30%到40%是分配给老人的,他们村里面两百多个老人,去年年底每个老人分八百块,规模不大,几百万,但是它可以分得更高。其实金融收益是很高的,所以我们要回应一个养老的问题,回应养老有什么问题呢?可以增加社会资本,可以把孝道引到农村里面去,一个村子里面有很多人做公益,那个村庄才有希望。孝道回来了,农村比较好治理,所以一定要回应老人的问题。
第五,除了内置金融之外的一切金融都有可能异化为脱离“三农”的金融。包括在座的各位,你们今天说我们是农民,是农民的资金互助社和合作社。当他没有村社的内置金融这个概念的时候,有可能你们发展大了,将来也会成为跟过去的供销社、信用社一样,把它异化为脱离三农的金融,是完全有可能的。我对各位的建议是要想办“百年老店”,越走越长。
我觉得大家对于我上面说的这几个方面的问题,也应该有所回应,也应该在你们的内部进行改革。我觉得姜老师的实践
和我的实践是有结合的地方,所以现在我们必须要把根扎下去。要回应土地产权改革的问题,回应人口流动的问题,回应共同体对乡村治理的问题,回应养老的问题,都要回应,只有你扎下根了,我觉得最后无论政策怎么变,我们都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我相信在农村金融领域里面,我经常跟谢勇模谈心。因为我曾经在他的镇里面工作过,当过副镇长,我老跟他说一定要慢,不要搞的太快,安全第一。他嫌我保守,姜老师也嫌我保守。在座的各位,我们是肩负着使命的,一定要慢慢的做好,千万不要让别人抓了把柄,千万不要瞎折腾,自己跑路了,自己没有经营好。你们一定要找姜老师,找谢勇模,找我们这些当顾问的。你们发展的这么快,搞那么多人,很多人携款潜逃,你们害了多少人,从这个角度总结的时候,我们没有责任也是有责任的。所以拜托各位,我们好好的干,我要讲就这么多,具体的养老资金互助社怎么操作,这个事情对你们也是小儿科,让每个老人出几千块钱,还有一部分公益资金放进去,最后政府的收益分配给老人就可以了,政府还有一部分资金进入到合作社里面变成村党委持有的股份,这样巩固了村党委的能力,也把一部分公益的钱分配给老人。作为投资者你把股权结构,把结构设定好就可以了,运行机制跟其他的差不多,没有什么特别的东西。但是这个金融一旦涉及到土地的时候,其他的问题都可以搞起来,包
括农业保险。
为农民服务的金融,一定是农民自己的金融;为农业保险的保险,一定是农民组织内部的保险。保险以后的再保险,是二次保险,所以没有农民组织的第一次保险,就不可能有商业机构对我们的再保险。所以未来的保险制度,一定是双层保险,“再保险”是针对我们,如果赔不起、破产了,那么由你来赔。
平时日常的赔付,保险业务是农民内部开展的,这跟金融的原理是一样的。大银行服务小农没有效率,没有抵押财产,信息不对称。保险公司为农业提供保险,也一样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经营成本过高的问题,道理是一样的。所以你把金融的问题解决了,保险的问题也就解决了。我们今天是优先解决金融问题,过两天以后我们自然会派生出保险的问题。这个是没有问题的,所以大家的前途是远大的。希望大家坚持,一定要走好,走稳当,保护我们小谢和姜老师,所以我们不能犯错误。我讲完了,谢谢大家。(本文根据现场速记稿整理,未经本人审核)
第二篇:农村医疗服务和农民医疗状况调查
农村医疗服务和农民医疗状况调查
一、调查说明
农村居民医疗服务状况问卷调查报告近年来,群众反映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比较突出。为了了解当前我市农村居民医疗服务状况,我组于近期在平顶山市选取了100户农村居民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当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广为人知,也受到了大部分农户认可,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实际工作中也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要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保持持久的生命力,还需不断倾听农民的呼声,改进工作方式方法,不断完善实施方案。
二、调查方式
抽样问卷调查
三、调查目的运用在校学习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去研究和探讨实际问题的实践锻炼,培养我们运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通过这次实践调查,更好地了解农村医疗服务问题。
四、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涉及全市100户384人,人均纯收入4611元,95%为非低保户,5%为低保户。
五、调查时间
2012年7月15日至2012年8月25日
六、调查内容及数据
低保户中有80%是因疾病损伤致贫,20%是因家中劳动力少致贫。
七、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73%的人选择距离家最近的卫生组织是村卫生室,10%的人选择是私人诊所,9%的人选择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的人选择是乡镇卫生院,1%的人选择市级以上医院;家到最近的卫生组织的距离60%的人选择不足1公里,39%的人选择在1-2公里,1%的人选择在2-5公里。
(二)99%的农户参加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在被调查的100户中,只有1户没有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参保率达99%。
(三)66%的人认为农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应以保大病或保住院为重点,33%的人认为门诊、住院都保,1%的人认为应以保门诊或保小病为重点。
(四)19%的人对农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感到满意,71%的人基本满意,8%的人不满意,2%的人选择说不清楚。不满意的地方主要有报销医药费少,报销手续烦,定点医院收费高,定点医院看病手续烦,定点医院少,就医不方便,定点医院医疗水平低等。
(五)47%的人认为农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个人所承担的比例基本合适,11%的人认为过高,10%的人认为过低,32%的人选择说不清楚。
(六)在现有合作医疗基础上,44%的人愿意再增加医疗保障支出,56%的人不愿意增加。
(七)如果有家庭成员患病,经常就诊的医疗单位44%是村卫生室,44%是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是私人诊所,5%是县级或以上医院。选择上述单位的主要原因:56%是离家近,13%是质量好,11%是定点医疗单位,8%是有熟人,7%是价格低,5%是其他原因。
(八)调查前半年,22%的农户没有家人患病,59%的农户有家人得了小病,10%的农户有家人有慢性病,7%的农户有家人患了大病、重病,2%的农户有家人得了其它病。89%的人患病后及时就诊,共花费医药费121743元,按照规定能报销或减免43509.4元,实际报销或减免20712.3元。没有及时就诊的主要原因有病轻,自己治疗,经济困难,能拖则拖,医药费不能报销等。
(九)43%的人认为现在看病难,51%的人认为不难,6%的人选择说不清楚。
(十)86%的人认为现在看病贵,5%的人认为不贵,9%的选择说不清楚。认为贵的原因主要有药品太贵,检查太多,医疗机构乱收费,个人支付比例高等。
(十一)9%的农户因家人得病在2012年向医生送过红包。
八、总结
(一)报销范围窄、比例低,报销的医药费少。调查显示,实际报销或减免仅占全部医药费的17%,农民挣钱不易,他们希望每一分钱的投入都要得到回报。而目前我市推行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以大病统筹为主,对小病、门诊补偿的比例很低。而一般来说,农民患上需住院治疗的大病相对较少,而头痛、感冒等小病时有发生,但不需住院治疗。因此,农民在缴纳费用后,往往全年得不到任何的医疗补偿,导致农民认为付出多,回报小,不划算。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民的积极性,身体健康、没有患过大病的农民不太愿意参加。
(二)部分定点医院不规范经营,乱收费,农民利益受损。调查显示药品太贵、检查太多及乱收费是目前看病贵的主要原因,而现在的医疗机构都是按市场经济规律经营,追求利润最大化是目标之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定点机构有在合作医疗制度中受益的期望,而定点医院是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实施第一线的部位,它的服务好坏和收费高低至关农民切身利益。定点医院收费普遍较高,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所能获得的补偿相比微不足道。许多农户反映,同样一个感冒或其它小病,在私人医生那里只花二十多元,而到定点医院却要花费几百元。一些比较常见的小病,医生却要病人作各种检查,什么心电图、B超和各种化验,小病大看现象时有发生。为了能报销,有病往定点医院跑,路费、餐宿费、误工费再加上虚高收费等,化了许多冤枉钱,就算得到了一定补偿,仔细算算反而不划算。
(三)定点医院少,看病手续烦。调查显示,农民就医大多数选择乡镇卫生所、村合作医疗站以及个体医生。因为他们觉得这些医疗单位离家近,就医方便,药价便宜,收费低,服务态度好。定点医院少,给农民看病带来不方便。
(四)村卫生室及私人诊所的医疗服务水平低。所调查的100户中,有51%的农户患病选择经常就诊村卫生室或私人诊所。在这些医疗单位中,规模小、设备简陋、药品种类少。医生的文化素质低,难以满足农民就医需要。在80年代以前从业的人员中,很多都是集体经济时期的赤脚医生,他们的医疗技术水平普遍较低。
(五)医务人员的素质差。调查显示患大病的农户有超过50%的人给医生送过红包,部分定点医院的医生服务态度欠佳也是农民看病难的主要原因之一。
九、建议
(一)加大政府的投入程度,充分体现政府为民办实事的诚心。
(二)及时调整补偿标准,扩大报销范围。
(三)逐步扩大定点医疗机构,方便参保农民就医。
(四)调整优化农村卫生资源,加快服务模式改革。
(五)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加强人才培养,提高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
(六)进一步完善药品采购制度,切实降低农村药品价格。
(七)继续纠正行业不正之风,控制不合理医药费用,减轻群众负担。
(八)可以对患重病、大病的因病致贫农户实行医疗补贴。多渠道、多方面增加农民的收入,建立了适应卫生事业新形势发展要求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和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形成了强有力的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保健网络。
(九)可以对患重病、大病的因病致贫农户实行医疗补贴
(十)多渠道、多方面增加农民的收入,用发展的方式解决农民“看病贵”的问题。
十、感想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国家对农民的关心,是国家为解决农村居民的医疗保障问题所作出的一项有效的政策。它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由于它的投保比例很高,其收费也较商业医疗保险便宜得多,再加上国家和地方财政的补贴,使得每人只需交10元便能加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所以它具有的优势之一是:缴费便宜。是广大农村居民买得起,用得着的实用保险。它虽然从根本上对我们农村居民在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上给于我们了一定的帮助,也能为我们在医疗一些花费不是太多的疾病上提够相当一部分的补助。但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重大疾病面前,是发挥不了多大作用的。它虽然缴费低,报销比例较高,但这也决定了它的保险金额小。在面对重大疾病或需要大量金钱医治的疾病时,它便不能满足农村居民的保险需求,在这时,昂贵的医疗费用还是让普通的农村家庭吃不消。所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仅仅只能解决农村居民一部分的医疗保障,不能全面解决农村医疗保障问题。
这次实践活动中,我收益非浅。身为一名大学生,作为未来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理应增强社会实践能力,为社会做力所能及的事。我立志将实践进行到底,因为实践着,我们快乐着!
第三篇:浅谈农村商业银行金融服务的创新
浅谈农村商业银行金融服务的创新
○褚子麟 赵 娜
近年来,农村商业银行对各营业网点进一步加大硬件投入、产品创新和信息化建设力度,同业竞争能力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但是,在金融格局深刻变化、银行竞争日益激烈的大背景下,县级农村商业银行其金融创新的“先天不足”和“后天差距”逐步凸显,成为制约创新发展的重要因素。下面,就农村商业银行金融服务的创新问题谈点粗浅看法。
一、农村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必要性
创新是实现经营效益快速增长的重要途径。在农村商业银行改革发展进程中,如果不加强创新工作,那么就会在日趋激烈的金融市场竞争中被淘汰。农村商业银行只有不断地创新,增强自身竞争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1.金融创新是农村商业银行适应新农村建设的客观要求。当前农村社会经济环境的重大变化,必然对农村商业银行的金融服务需求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客观上要求农村商业银行在金融工具、金融产品等方面进行革新或改造,以适应农村经济不断发展的需要,更好地满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金融创新是农村商业银行满足客户需求的客观要求。客户是农村商业银行的“上帝”和“衣食父母”。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客户对金融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的趋势,农村商业银行只有不断进行金融创新,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对金融服务的需求。
3.金融创新是农村商业银行应对激烈市场竞争的客观要求。农村商业银行主要为“三农”服务,以前在农村竞争的对手几乎没有,而邮储银行的成立以及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的诞生,也对农村商业银行形成了强大的冲击力。如果农村商业银行不转变观念,墨守成规,躺在原有存、贷业务上高枕无忧,必然会在未来激烈的金融竞争中被淘汰。
4.金融创新是农村商业银行深化改革的客观要求。当前农村商业银行改革目的就是要强化法人治理,明晰产权关系,增强为“三农”服务的功能,提高服务水平,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这就客观上要求农村商业银行加快经营理念、金融科技、金融服务、金融产品的创新步伐,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增强服务“三农”的功能,达到改革试点的初衷。
二、农村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国有商业银行的金融产品层出不穷,尤其是在大中城市,各类金融产品你方唱罢我登场。而在农村,肩负农民致富大任的农村商业银行,因受自身发展水平和系统性制约,在这些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金融创新观念缺乏。目前,很多农村商业银行还没有真正树立起金融服务的观念,依然存在安于现状、保守求稳的心态。这种观念的存在导致其经营核算意识不强,工作开拓性差,不能积极主动地去寻找金融创新的切入点,而是更多的是考虑如何应付上级的考核,缺乏金融创新观念。
2.金融服务品种单一。当前农村商业银行金融服务品种单一,主要集中在传统的存贷款业务上,满足农户信贷资金需求的信贷品种较少,金融创新主要是模仿、借鉴国有商业银行的做法,以吸纳性创新为主,有特色和原创性创新很少,创新产品具有很强的同质性。由技术进步引起的金融创新工具只是极少数,同时创新层次低,创新主要表现为简单的数量扩张。
3.金融技术创新滞后。国有商业银行老牌资深、实力雄厚,有先进的技术设备和业务网络,电子化程度较高,资金调拨灵活,在“硬件”上比农村商业银行先进的多。同时它们采用国际金融领域已有的金融创新成果,再加上服务意识强,在“软件”上也比农村商业银行先进。农村商业银行由于科技人才的缺乏,观念落后,不舍得在电子化建设上投入,导致农村商业银行金融工具科技含量低,竞争力不强,金融创新处于初级阶段。
4.金融人才严重缺乏。金融创新对金融从业人员素质要求较高,需要从业人员具备现代金融专业知识,操作技能和风险防范意识。没有新思想观念、竞争意识强、具有丰富金融知识和直接操作经验、精通业务的高素质人才,银行等金融机构很难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由于农村商业银行地处广阔的农村,对计算机、国际金融、企业管理、投资、保险等高素质人才缺乏吸引力,严重影响了农村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开展。
三、农村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对策与建议
农村商业银行的金融产品要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为其精工细纺好“嫁衣”,才好风风光光地把它推介给消费者,使其从外到内发生质的变化,让农村商业银行的金融产品真正走进新时代。
1.创新经营理念。首先,坚持“三个取向”。一是要按照为“三农”服务的经营方向,改进服务方式,完善服务功能,真正把农村商业银行办成“农民的银行”,切实提高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服务水平;二是要坚持市场化取向,一切从实际出发,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三是要坚持“双赢”取向,在帮助县域经济实现腾飞、增加社会效益的同时,管控好信贷风险,实现农村商业银行自身效益。其次,实现“三个转变”。农村商业银行信贷支农方向要从支持传统农业向支持“大农业”转变,努力去发现、培育、开创新的支农平台;从支持传统农村向支持新农村转变,不断更新观念,坚持与时俱进。再次,突出“三化建设”。要重点支持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民现代化,以“三化建设”为载体,大力推进农村商业银行支农工作。
2.创新金融产品。金融服务应该围绕农业发展的新要求、新变化,适时创新适合“三农”需要的金融服务品种,为农户提供多方面金融服务。一是要把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进一步做大做强做优,为一般农户架起致富的金桥。对符合贷款条件的种养大户、产业化组织、个私经济组织,提供不同层次、不同方式的资金支持。二是不断创新金融业务和品种,如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可以实行更多的融资方式,对普通小企业贷款可以实行公开评级授信,简化贷款手续,提高放款效率。同时,积极拓展中间业务,不断增加其业务比重。三是探索完善联保担保贷款机制,积极开发适合农民和农村经济发展特点的产品,满足农村多元化的资金需求,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四是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金融服务,针对农户进城经商开展农村工商户小额信用贷款,帮助在城市务工的农民创业拓展。
3.创新信贷营销。准确把握客户的需求和市场的脉搏,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通过创新信贷营销活动不断满足客户和市场需求,在实现客户价值的同时,实现银行效益和价值的最大化。首先,要细分目标客户,进行产品定位。从市场的角度出发,针对不同层次的需求,推行不同品种的贷款,有针对性地选择产品市场有前景、资信良好、抗风险能力强的优势企业作为自己的客户群,为扩大信贷投放规模打下良好基础。其次,是要加强金融产品营销。好的金融产品能否让我们的农户了解、认知关键在于营销。要通过多种途径,引进、充实信贷营销人员,建立一支精锐的信贷员队伍,不断改进金融产品和完善营销服务。鼓励员工从围绕发展本地区特色经济入手,研究和熟悉各类信贷营销业务的运作。同时,要加强内部管理,提高风险防控能力,积极防范新业务发展中的各类风险。
4.创新服务方式。要建立重点客户和VIP客户档案,开辟“绿色通道”,提供差别服务、个性服务、增值服务,努力做到为客户提供最高效、最周到、最适用的服务。建立以流程为主线、以客户为核心、以IT技术为支撑、以组织创新和流程优化再造为基础、以全方位的资源整合为目的的现代银行管理模式。加快农村支付体系建设,提高农村地区支付结算业务的便利度;积极推进农村金融服务电子化、信息化和规范化,优化自助银行、电话银行、短信银行功能,研发网上银行、手机银行、掌上银行。要开发新的代理业务,如代理融资、资金管理,代理会计事务,代理个人外汇买卖、投资理财等;创新个人理财业务,可依靠电子化手段,由理财专业人员将存贷款、代理、结算和信息咨询等业务品种进行系列组合,并根据客户的理财要求为其订做综合性、高效性的业务品种,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对金融服务的需求。
(作者单位:扬州市江都区农村商业银行)
★ 责任编辑:戎天
第四篇:共享医疗 医疗金融:共建健康保障新生态
共享医疗 医疗金融:共建健康保障新生态
2017年11月17日下午,由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健康管理与健康保险分会主办、慈信(北京)医疗投资有限公司承办,多家健康医疗与保险机构支持的“共享式健康医疗+医疗金融“创新发展论坛在海南博鳌成功举行。此次论坛旨在通过广泛的探讨与交流,探索“共享式医疗+医疗金融”的健康保障创新模式,共同为建设“健康中国”、“健康海南”贡献智慧。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健康管理与健康保险分会会长韩小红博士、副会长陈少波、秘书长胡波,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委员、慈信(北京)医疗投资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耿俊强、副总裁杨新营,和谐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健康产业总经理李品华,联合融汇投资集团总裁总精师陈辉,信美人寿相互保险社业务管理总监张浩、医疗业务项目总监田剑,记健康CEO吴勇,中国中药协会药用菌物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陈增华,上海市健康科技协会副秘书长何克新等多位医疗健康界、保险界的专业人士出席论坛,并先后做精彩演讲。他们与所有参加此次论坛的专业人士一起,共同就如何帮助国民既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又能最大程度减轻费用负担;如何充分发挥医保和商保的作用,逐步构筑成由“社保、商保、福利、自付”等组成的多样化、多层次医疗费用保障体系网络;如何建设由医疗服务方、支付方和国民三方组成的国民健康保障生态链,全方位、全周期保障国民健康等各项议题,展开了深入、专业和针对性的探讨,并取得丰硕成果。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健康管理与健康保险分会秘书长胡波出席“共享式健康医疗+医疗金融创新发展论坛”,并代会长致辞。
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健康管理与健康保险分会副会长陈少波,做《全覆盖下的大病医保政策与商业保险的联动》的主题分享。他以血透为例,用活生生的案例分享了在居民的医保、大病、补充、商保,包括支付、家庭负担、社会负担、政府责任等方面,在未来如何达成一个均衡。他说,预计到2030年我国ESRD患者人数将突破400万人,透析治疗人数将达到300万人之多,是目前的10倍之多。每人每年8万元的血透费用,需要约2000亿的医保刚性支出,这不仅引发患者医疗质量、生活状况下降,对医保统筹更是巨大挑战。而商业保险在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改善患者生存状况等方面能起到巨大作用,因此医保与商保的有效联动则显得尤为重要。慈信(北京)医疗投资有限公司副总裁杨新营,做《保险+管理型医疗》主题分享。
针对医疗和保险两大行业对未来出路的探索,杨新营与所有参会嘉宾共同分享了“保险+管理型医疗”创新模式。他表示,慈信医疗通过为保险公司提供综合医疗解决方案,推动“医疗”和“保险”两大行业资源的深度聚合,与保险公司携手做了卓有成就的探索。使保险公司与医疗机构能够有机结合,从而形成相辅相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合作新关系,共同服务于广大职工及其家属。和谐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健康产业总经理李品华,做《回归保险本源进军健康产业》主题分享。
李品华说,目前之所以很多健康险产品没有健康险的特色,其中一个很关键的因素就是没有把保险和医疗实现真正的融合,过度医疗的监测、费用的合理控制等问题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健康险产品设计不能满足客户真实需求。和谐健康通过与慈信医疗等医疗服务机构进行深度合作,高效利用稀缺的优质医疗资源、便捷的诊疗服务安排,为客户提供了一站式健康管理、诊疗、保险理赔服务,对“保险+健管+医疗”服务新模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联合融汇投资集团总裁总精师陈辉,同与会专家共同分享了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在保险中的创新应用模式。慈信(北京)医疗投资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耿俊强,做《打造职工健康保障新生态》主题分享。耿俊强同与会专家代表共同分享了慈信“移动医疗+保险”打造职工健康保障新生态(北京模式)。他介绍,慈信医疗秉承“信任医疗 健康有道”的理念,在40余位院士专家的支持指导下,依托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三甲医院全科医学服务体系,在移动医疗云和健康大数据平台支撑下,实现了专业保险公司、信息技术平台等众多优质资源的高效整合。以全科诊疗和“专科+全科”康复护理为基础,通过优质医疗服务、广泛可及的服务网点及创新型的“医疗+保险”服务模式,实现立体联动的医疗健康保障生态闭环。“移动医疗+保险”打造职工健康保障新生态(北京模式)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创新模式,未来将陆续落地全国各地,为国民提供“以人为中心”的全方位、全周期、一体化、高价值的医疗健康保障解决方案。相互保险在中国特有的情况下,未来的发展将会是非常迅猛的。信美人寿相互保险社医疗业务项目总监田剑,作为资深的健康管理的从业者,同与会专家共同分享《基于相互保险 关注特定风险人群保障的思考》话题,解读相互保险在中国未来的发展。记健康CEO吴勇,做《精准医疗与场景化健康险》主题分享
未来如何从健康管理、数据来源、数据精准分析,到与保险公司合作,进行场景化设计,形成专业性更强的保险产品,从而实现低保费和服务可视化,共同为患者服务。记健康CEO吴勇,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精准医疗与场景化健康险入手,同与会专家共同分享了记健康在健康险业态的探索。会上,中国中药协会药用菌物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陈增华,做《共享医疗下的中医药创新服务》主题分享。上海市健康科技协会副秘书长何克新,做《健康管理服务非医疗场景—保险服务新挑战》的主题分享。
本届论坛联席主席耿俊强在总结发言中讲到,在刚需领域引入专业化服务,重构价值链,打造生态链,是今天所有专业人士来到海南,来到博鳌共同探讨“共享式医疗+医疗金融”课题的初衷。国际化的医疗旅游、慢病管理、辅助生殖、干细胞等项目都不在医保保障范围,因此商业健康保险公司有着非常大的机会。另外,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进步能够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升品质,未来医疗保险一定要建立在移动互联网、移动医疗的基础上才能不断创新。“共享式健康医疗+医疗金融“创新发展论坛现场
此次论坛的成功举办,推动了“共享式国际化健康保障服务创新模式“的建设、落地和发展,让人人都能享有精准、便捷、信任的优质医疗服务和完善的医疗费用保障,这同样也是所有业界人士响应落实建设“健康中国“战略,同心共筑”中国梦“的远大理想和崇高使命。未来,“共享式医疗+医疗金融”创新模式,定会在政策的春风里蓬勃发展,更好地服务于民。信任医疗
健康有道中国职工健康保障品牌服务商让人人享有精准、便捷、信任的优质医疗服务慈信医疗作为中国职工健康保障品牌服务商,专注为机构(企事业)职工提供以全科诊疗为基础的管理型医疗服务。依托中华医学会顶级专家、三甲医院等优质医疗资源,在移动医疗云和健康大数据平台支撑下,秉承“信任医疗
健康有道”之理念,携手国内多家顶级医疗机构、专业保险企业、技术支撑平台等战略合作伙伴,践行“以人为中心”的一体化医疗服务体系,构建职工健康保障体系新生态。
第五篇:协会贴心为农民服务[小编推荐]
协会贴心为农民服务
广西阳朔县养猪协会是2004年10月注册登记成立,养猪协会成立4年多来,目前已发展有注册养猪企业20家,年出栏千头以上规模猪场(基地)25个,年出栏生猪100头以上的养猪专业户868户,会员总数由成立时的102户发展到现在的370户,会员遍布全县各个乡镇,带动了农户1200户。会员及其带动户年出栏生猪由2005年的15万头增加到2008年的28万头,会员户年均纯收入达2万元以上,人均纯收入6000元以上,均高于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50%以上,协会的发展促进了全县生猪产业的壮大,实现生猪产值1.7亿元,占全县养猪业的80%。
4年来,协会紧扣农村科普工作重点,大力开展科学养猪技术的普及和新品种、新技术引进推广、技术培训,贴心为农民服务,带富了一方百姓。2005年,协会的几个大型养猪场均获得自治区“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2006年,协会的生猪基地获“桂林市十大农业生产基地”荣誉称号,并先后被评为桂林市、广西重点龙头企业;2006年10月,协会会长莫品县获得科技部“星火科技致富能人”荣誉称号;2009年5月,协会被评为阳朔县“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先进集体。
发挥桥梁作用推动养猪业发展
协会从成立到现在,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充分调动会员的积极性,动员会员和养殖户大力发展生猪饲养业。协会理事多次到广州、佛山、四会、湖南、重庆等地寻求销售市场,拓展销售渠道,并在广州、四会等发达城市建立了生猪销售网络,使生猪销售量进一步得到拓展。
如今,协会每年销售到上述地区的生猪达5~8万头,解决了养猪企业及周边群众卖猪难的问题,改变了过去外地猪商贩到当地收购生猪压级压价的状况,成功地变“被动销售”为“主动销售”,促使生猪饲养量逐年增长,全县每年生猪养殖以10%以上的速度增长,2008年全县生猪存栏16万头,出栏33万头,畜牧业总产值20200万元,其中生猪产值17000万元,占80%,促使生猪饲养走“协会+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发展路子。去年以来,协会发动会员及其带动户生猪饲养量达28万余头,出栏26万余头,养猪户每年人均纯收入增加2000元以上,为当地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普及科技知识提高会员素质
养猪业是一项技术性非常强的行业,为提高会员们的科学养殖管理水平,2006年以来,协会先后8次重金聘请广西大学和湖南农业大学的专家教授到阳朔讲座和现场指导,县畜牧局的专家和协会的养殖能手经常到各乡镇各猪场举办技术培训班,培训会员和农民群众,进一步提高群众的科学素质,提高养殖技能,培训的内容有《科学饲养管理》、《动物防疫》、《良种母猪繁育技术及产科病防治》、《科学养猪技术与生物运用》、《无公害绿色食品生产技术》,共办班培训158期,累计培训会员3600人(次),培训周边的群众达4300多人(次),同时还出版《养猪信息》6期共780册,发放科学养猪技术资料12000多份,播放养殖录像130多场。
同时,协会理事会人员每个季度召开一次议事会,每当重大疫情出现之前都要召开紧急会议安排部署防控措施,挑起了全县牲猪疫病防控重担。每当会员或养猪户生产中出现难题时,协会立即进行会诊解决。据统计,仅去年,协会派出骨干到户现场指导245次,解决养殖疑难问题1250多个。协会还经常组织会员互相交流信息和科学饲养技术,10多次有代表性地组织会员到广东、南宁、桂林、贺州等地参观学习,引进运用国内先进的生产、育种软件GPS、GBS管理系统进行科学化管理。
为了提高人们对科学养猪技术的学习积极性,扩大协会的影响力和辐射带动力,几年来,协会每年组织开展了送技术、送信息下乡活动,先后举办了科技致富现身说法大赛,在电视上播放致富能手的事迹,同时召开年会,举行养猪新技术讲座,每场科普宣传活动都能吸引很多村民参加。通过协会的作用,养殖户的养殖管理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100%的会员和大部分养殖户掌握了科学养猪新技术和过硬本领,养猪料肉比由2006年的3∶1提高到现在的2.5∶1,生猪出栏时间由原来的5~10个月缩短为现在的4~6个月,每头生猪减少饲养成本196元,养殖科技含量大大提高,农民养殖每头肉猪原来纯赚80元左右,现在通过应用科学养猪新技术饲养,养殖每头肉猪纯赚400元左右,养殖户年人均纯收入比原来提高2000元以上,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据统计,近三年来,协会会员的人均收入均高于全县农民人均收入的50%以上。
建立示范基地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
为做大做强生猪生产基地,协会共建立了福兴种猪场、三高园生猪产地、永德养殖场等25个年出栏商品猪1000头以上的养殖示范基地,基地按照“协会+基地+农户”的养殖模式,由基地(企业)赊销种猪和饲料给农户饲养,协会进行技术跟踪服务,农户出栏的商品猪,协会负责回收销售,有效地解决了销售难的问题,有力地促进了全县生猪业的发展。
2008年,协会共带动1200多户农民养殖二元杂母猪和优良种猪1.55万头,肉猪28.5万头;协会会长莫品县同志带头饲养二元杂母猪660头,年生产销售商品猪11000多头,年产值600多万元,年纯利润达150万元,通过他带动和扶持起来的农户有200多户,共养殖二元杂母猪3000多头,养殖户年人均纯收入都在2000元以上,时任市委书记莫永清来检查、调研时给予了高度评价。
协会的其他养殖场也起到了很好的示范效果,吸引了周边的恭城、全洲、灌阳、兴安、灵川、贺州等县市,以及湖南省的道县、澧陵等外地的群众到基地引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