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重构我国司法鉴定体制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司法鉴定;体制;管理
【中图分类号】d918.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9297(2005)01—0001—0
32005年2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
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司
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为《决定》),并于
2005年
10月1日生效。其间有半年的准备调整时
间。该《决定》对我国司法鉴定管理体制、鉴定机构的设置、鉴定人资格、鉴定机构的业务范围等都做出了
明确规定,因此,《决定》的出台必将对我国现行的司
法鉴定体制进行调整,对我国司法鉴定制度产生深远的影响。其有积极进步的一而,但也有消极负而的一
些影响,其中最大最直接的影响莫过于对司法鉴定机
构、司法行政机关和人民法院的影响。未雨绸缪,防患
于未然,我们将这些问题提出来,供有关各方为实施
《决定》做好准备。
一、人大《决定》中存在的问题
《决定》是由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的规范性法律
文件,具有国家法律的性质,与国家的法律具有同等
法律效力,并高于国务院及其所属的司法部、卫生部
等国家行政机关发布的规范性文件。因此,其他与此
相抵触的法律规定都将按照《决定》的规定来执行。
然而,《决定》也存在一些问题,而且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将会使《决定》的彻底实施大打折扣,使立法者在起草、颁布《决定》之初所希望构建的“司法鉴定蓝图”
理想难以实现。
问题一,鉴定人资格过于严格。《决定》所确定的鉴定人资格取得的条件为以下3者之一:(1)相关司
法鉴定专业的高级技术职称;(2)鉴定专业技术职称
或者相关专业本科学历,从事相关工作5年;(3)从事的司法鉴定业务相关工作十年以上经历.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 而事实上,与《决定》第2条所及的3类司
法鉴定中符合条件具有鉴定资格的人员一般都在公、检、法机关,法院虽然不再设立鉴定机构,但愿意“下
海”者毕竟是少数。这样,具有《决定》所要求的条件的鉴定人属于少数,鉴定机构如何保证《决定》第5条所
要求的“每项司法鉴定业务有3名以上鉴定人”。在目
· 焦m点,⋯. 评l论,u ·
前的鉴定机构中,从事鉴定工作的鉴定人有相当数量
属于刚从大学毕业未满5年者。
问题二.鉴定机构设立的条件过于苛刻。鉴定机
构设置要求具有“在业务范围内进行司法鉴定所必需的仪器、设备”是必须的,但是同时还要求“有在业务
范围内进行司法鉴定所必需的依法通过计量认证或
者实验室认可的检测实验室”、“每项司法鉴定业务有
3名以上鉴定人”就比较苛刻了。根据中国实验室国
家认证认可委员会(cnal)的要求,司法鉴定领域的实验室认证认可包含检测实验室认证认可(gb/t
15481—2000 idt iso~ec 17025)、检查机构的认证认
可(gb/t 18346—2001 idt iso~ec 17020),计量认证
一般都包含在其中。然而,从目前我国的现状来看,已
经通过国家实验室认证认可的司法鉴定机构仅有两
家.尚无第三家机构进入实质申请阶段,且绝大多数
而向社会的鉴定机构都没有自己的实验室、检查室。
申请实验室认证认可又是一个漫长而耗费财力、人力的过程,可想而知,要满足《决定》第5条而设立司法
鉴定机构几乎不可能。
问题三.侦查机关的鉴定机构不得面向社会接受
委托从事司法鉴定业务。这条规定似乎是保证面向社
会鉴定机构能够正常开展业务、获得足够t作量的强
制性规定。但是,通读《决定》,并没有其他强制措施予
以保障。试想,在2005年10月1日以后公安机关的鉴定机构仍然面向社会进行鉴定,或者变相面向社会
进行鉴定.司法行政机关怎么办?是对公安局进行处
罚,还是向人大投诉呢?而且,从《决定》第7条字面理
解.不得面向社会接受委托从事司法鉴定业务,是否
可以接受行政机关和检察机关、监察纪检机构、人民
法院的委托呢?毕竟“面向社会”并没有进行定义,是
仅指面向当事人还是除本机关之外都叫面向社会,显
然没有权威说法。因此,人民法院等司法机关委托侦
查机关的鉴定机构进行鉴定将会长期存在,这并没有
违背我国诉讼法的规定。
问题四.鉴定人故意作虚假鉴定的责任规定不
够。鉴定人故意做虚假鉴定所应承担的责任包括刑事
责任和行政处罚责任。刑事责任主要是《中
华人民共
· 2 ·
和国刑法》第305条伪证罪。行政处罚责任依据《决
定》第13条第1款、第2款的规定.且主要是“因严重
不负责任给当事人合法权益造成重大损失”和“拒绝
出庭”两种情形。显然“严重不负责任”、“当事人合法
权益造成重大损失”都是难以确定的情节.对鉴定机
构、鉴定人错误鉴定
如何追究责任恐怕是一个非常现
实的问题。
二、司法鉴定机构面临的问题
问题五.按照司法部《司法鉴定机构登记管理办
法》设立的鉴定机构怎么办,按照司法部《司法鉴定人
管理办法》取得的鉴定人资格怎么办。毕竟在过去
5年中.各地依据司法部的相关行政规章和地方法规申
请注册了大量的面向社会的鉴定机构.许多人也取得
了司法鉴定人资格。但是如果对照《决定》第4条、第5条的规定.很多人的鉴定资格将要被取消.司法鉴
定机构也将要被撤销。怎么办?有人说过去的将不予
追究.只有2005年1o月1日以后申请注册的鉴定机
构和鉴定人才能适用《决定》设定的条件。如果是这
样,那么2005年1o月1日以前已经成立的人民法院
鉴定机构是否就可以保留了呢?显然是不可能的。
问题六.鉴定机构在诉讼中的法律地位如何。过
去我们说司法鉴定机构的法律地位在诉讼中是独立的,鉴定人在法庭上质证,既不属于原告一方,也不属
于被告一方。现在,鉴定人参加诉讼庭审质证是基于
一方当事人的委托才发生的.其与原告或者被告的关
系是被委托与委托的关系。其参加诉讼的法律地位应
当与律师一样。这样.鉴定人应当属于原告方或者被
告方,与最高人民法院2002年4月1日生效的《关于
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中提到的专家辅助人的地
位基本类似,鉴定结论是维护其委托人的利益。
既然鉴定人与当事人之间是委托关系.鉴定人如
何执行《决定》第9条第3款规定的规避制度?川
问题七.如何面对民事责任更加明确的处境。鉴
定机构是独立的民事主体.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同时鉴定机构从事鉴定业务是基于当事人的委托而
开展.他们之间的鉴定关系实质上是委托合同关系.
如果当事人认为鉴定机构的鉴定有问题.或者鉴定没
有按照委托目的来进行等.都可以到鉴定机构所在地
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告鉴定机构违约或者侵权。
另外,面向社会鉴定机构是一个商业服务机构.案件
当事人到鉴定机构委托鉴定是否属于消费行为.是否
应当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调整,尤其是该法中有关欺诈性的惩罚性赔偿的规定将会
法律与医学杂志2005年第12卷(第1期)
对鉴定机构提出更为严峻的挑战。司法鉴定机构是否
已经做好充分的诉讼风险准备。
问题八,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投入少.见效
快的项目,如法医活体鉴定,大家都争相去做:而投人
大,见效慢的项目可能鲜有人问津.比如dna鉴定。
毒物分析等,这些项目一方面不仅要求有大型、昂贵的设备投入,还要有长期的消耗性试剂投入、设备维
护.更要有受过专门培训的高级技术人才:另一方面
建立实验室需要经过实验室的国家认证认可.这是一
个长期的系统工程,不是一般的实验室能够达到的。
鉴定机构由于没有大型的高技术含量的设备、仪器,必然不具有市场经济所要求的核心竞争力。这样,社
会鉴定机构如何在竞争中尤其是市场规则不成熟的环境下胜出.是鉴定机构不容回避的问题。
三、司法行政机关面临的问题
问题九。如何应对司法鉴定人和司法鉴定机构管
理中面临的行政诉讼。前已述及,鉴定人和鉴定机构
设置的条件非常严格,增加了鉴定主体设立的门槛
对于达不到《决定》第4条要求的鉴定人和《决定》第5条要求的鉴定机构.司法行政机关是否继续颁发给
其资格证和执业许可证。如果继续颁发,肯定违反《决
定》的规定,其他符合条件的鉴定机构或者其他公民、法人可以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要求法院依
法履行行政审查职能.判令司法行政机关取消鉴定主
体的鉴定资格。
引发这个问题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因为新的鉴定
体制对原告来说比较有利,原告(受害人)可以到不同的鉴定机构去委托鉴定.最后挑一个对自己有利的鉴
定书提供给法庭。被告要启动鉴定则需要原告的配
合。因此,被告的杀手锏只能是挑原告鉴定书的毛病,而且一般只能找程序方面的问题.鉴定资质是首当其
冲要考虑的问题。如果被告发现作出鉴定的鉴定机构
并没有符合《决定》所要求的设立条件,他可以向司法
行政机关申请取消资格.司法行政机关不取消.必然
要面临被告提起行政诉讼。
问题十.如何评审鉴定人的专业技术职称 司法
鉴定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鉴定人的鉴定水平与
鉴定人的技术能力、新知识新技术的掌握程度密切相
关。《决定》第4条也提到技术职称的问题。过去我国的技术职称基本上由人事行政管理机关掌握和控制.
将来这种面向社会鉴定机构的鉴定人的技术职称如
果仍然沿用老模式肯定是行不通的,必然要采用以考
代评的技术职称社会评价体系。然而前已经试行的技
术职称社会评价体系运作得并不是很成功。司法鉴定
法律与医学杂志2005年第12卷(第1期)
人的技术职称怎么办?如果这个问题解决得不好,必
将严重阻碍我国司法鉴定学科的发展,正中目前社会
上流传的“《决定》是我国鉴定体制的倒退”的说法。
问题十一.如何向社会提供鉴定机构和鉴定人的专业信息。前已述及,被告挑战原告向法庭提交的鉴
定文书最好的法宝就是从程序上找出鉴定中存在的问题,尤其是鉴定机构和鉴定人的资质。因此被告及
其代理人必然要到批准设立鉴定机构的司法行政机
关来查询鉴定机构和鉴定人的资质证明材料。司法行
政机关是否做好对外服务的准备
问题十二.如何合理构建一个行政区域内的司法
鉴定机构。近年来,诉讼涉及的鉴定量呈上升态势,要
保证人民法院审理案件司法鉴定的需要。必然要设立
一定数量的司法鉴定机构:但是司法鉴定机构设立太
多,又会引起不良竞争。因此,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履行
好其行政管理职能,在所辖行政区域内设立一定数量的鉴定机构。鉴定机构的数量多少合适,需要司法行
政机关认真考虑和研究。
问题十三,如何对待外国人申请成立司法鉴定机
构。[21司法部在2000年颁布的《司法鉴定机构登记管
理办法》中规定鉴定人的条件没有排斥外国人申请设
立;在《决定》第5条同样也没有排斥外国人申请。对
于外国人申请鉴定人资格也是如此。我国在加入
wto时是承诺放开以律师业(不包括中国法律)为主的法律服务,会计、建筑师等方面的服务也在放开之
列。是否可以理解,司法鉴定必将向成员国放开,外国
人可以申请司法鉴定人资格,外国公民、法人可以在国内申请设立司法鉴定机构,毕竟司法鉴定业务与律
师业务在性质上有着根本区别。如果是这样,将来我国司法鉴定体制将会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甚至危及
我国司法审判工作。
四、人民法院面临的问题
问题十四.双方当事人对专门性问题争执不下
时,委托哪一家鉴定机构鉴定。按照《决定》第9条的要求,人民法院今后在审判工作中,对《决定》第2条
所规定的鉴定事项发生争议,需要鉴定的,应当委托
列入鉴定人名册的鉴定人进行鉴定。鉴定人从事司法
鉴定业务,由所在的鉴定机构统一接受委托。目前已
经存在的社会司法鉴定机构鲜有颇具规模和实力的权威的鉴定机构.全国仅有少数几个鉴定机构符合要
求。按照最高人民法院《人民法院对外委托司法鉴定的规定》要求,可以由双方当事人协商,协商不成的可
以由人民法院指定、委托:往往双方当事人难以协商
· 3 ·
一致,那么法官该委托哪一家鉴定机构进行鉴定呢?
问题十五,法官面对多个鉴定结论时该如何取
舍。双方当事人对专门性问题争执不下所涉及的另一
个问题,就是诉讼中双方提交各自不同的鉴定结论.
一个案件可能拥有几个各不相同的鉴定结论.那么法
官应当采信哪一个鉴定呢?当然,按照诉讼法、《决定》
和《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的要求,法官可以通知
鉴定人出庭参加质证。但是实践证明,专门性问题通
过质证并不都能让法官搞明白,这与我国诉讼制度、诉讼环境以及法官的综合素质密切相关,这时法官该
采信哪一份鉴定呢?
问题十六,如何解决鉴定之外可能涉及的科学知
识。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涉及专业知识的诉
讼将会越来越多。然而能够提交进行鉴定的情况毕竟
有限,有时审判工作中遇到的是一些基本的专业知
识,但是法官并不知晓,双方当事人甚至各自的专家
辅助人又是各执一词,怎么办?过去法官是采用咨询
内设鉴定机构的办法来解决,现在随着《决定》的实
施,内设鉴定机构将可能取消,法官又去咨询谁、信赖
谁呢?
问题十七,采信错误鉴定结论导致错误裁判的责
任由谁承担。由于原被告双方诉讼的动机是维护自己的利益,其提交给法庭的鉴定结论必然会出现差别大
甚至完全相反的结论,通过质证有的问题仍然不清
楚,那么法官该采信哪一份鉴定。另外,需要再委托鉴
定机构进行重新鉴定,双方当事人协商不一致,将由
法官指定鉴定机构进行鉴定。其实法官对鉴定机构的资质、水平并不一定知晓,只能从司法行政机关提供的名册中选,结果鉴定出现了错误。这样,由于法官采
信错误的鉴定结论,必然会导致裁判错误,是否属于
错案,是否应当追究法官的错案责任,对于因此遭受
损失的当事人是否可以要求国家赔偿?
以上所列举的问题可能并不全面.难免挂一漏
万。随着《决定》的颁布、实施,司法鉴定领域出现和可
能涉及的问题还会更多,与司法鉴定有关的各方必须
要进行深刻的反思和研究,制定相应的对策,让司法
鉴定真正服务于我国的司法审判工作。
参考文献
[1】刘鑫,常林.司法鉴定回避制度研究[aj.见:何家弘.证据学论坛(第8卷)[c].第1版.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295~309
[2] 刘鑫,常林.加入wto对我国司法鉴定的挑战[j].法律与医学杂
志.2o02.9(1):5-7
(收稿:2005—03—02)
第二篇:浅析我国行政监督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完善
浅析我国行政监督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完善
摘要:行政监督是现代公共行政管理过程的重要环节,也是国家监督和行政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行政监督体制对于行政管理活动的正常运行,实现行政管理法制化,以及维护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的正确贯彻实施,促进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勤政廉政,提高行政效能以及保障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有着重要的作用。我国现行的行政监督体制经过长期发展已逐渐完善。但是,由于各种原因,目前我国行政监督体制仍存在一些问题,使其积极作用没能得到充分发挥。因此,我们需要针对问题提出完善的对策,使其发挥更积极的作用,为我国构建高效、权威的行政监督体制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行政监督体制;问题;完善对策
行政监督是行政管理的基本职能之一,是行政管理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政治生活和行政管理中有重要作用。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服务„„”温家宝总理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第一次全体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把完善行政监督制度列为“加大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的四项内容之一。所以在新世纪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我国的行政监督体制。
一、对我国行政监督体制的概述
公共行政学从狭义和广义两方面对行政监督进行了定义。狭义上的行政监督,是指行政机关内部上下级之间(主要是上级对下级)和行政系统内部专设的机关,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的活动进行的视察和督导。广义上的行政监督,是指有关国家机关、社会组织或公民对行政机关是否依法行政所进行的监督。简言之,就是对行政的监督。行政监督体制是指有由公共行政监督的主体、对象、内容、程序、方式、手段等要素构成的有机统一体,以及各要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我国的行政监督产生于新中国成立时期,经过多年的曲折发展和建设,到目前已经形成了一个较为全面、有效的中国特色的行政监督体制。我国的行政监督体制日趋规范,日趋完美,在监督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勤政廉政提高行政效能促进国家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实践中发挥了积极地作用。从总体上说,我国现行的行政监督体制与我国的国情是相适应的,但是不可否认,在现实中行政监督体制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
二、我国行政监督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行政监督的制度化、体制化发展在促进政府依法办事、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公务员素质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我国行政监督体系发展较晚,并且整个监督体系庞杂,行政监督制度尚不完善,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从而影响了我国行政监督工作的有效性,其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暴露了许多明显的不足及问题。
(一)行政监督整体功能不强,缺乏合力
经过多年的不断建设,我国已经形成较为全面、系统的多元化行政监督体系,监督主体、方式和渠道多,这是一个优势。但是由于多元监督主体之间的相互权责关系并没有完全理清处理,各种监督主体又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监督权限、方式、程序、范围等不够明确具体等问题,彼此又缺乏联系和沟通,造成了职责权限不清、职能要么交叉重复,要么监督缺位,以至于乱用权利力,推诿扯皮,互争管辖权等现象屡屡发生,这必然损害行政监督的权威和效率,削弱了监督机制的整体效能。
(二)行政监督立法滞后,法律法规不完善
行政监督必须依法进行,健全的监督法律体系是保证行政监督效能充分发挥的法律基础。近年来,我国在建立健全行政法制监督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完善和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法律和法规,为加强我国的行政监督职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我国的行政监督立法不够完善,监督法律制度不足。具体表现有:缺失重要的监督法律、完善的监督法律体系和必须的监督法律法规;现有的法律中有关监督的规范不完善,缺乏明确的监督范围和监督程序;部分领域甚至有空白,一些监督主体的合法权益未得到保障,另外还存在着一些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
(三)行政监督主体缺乏必要的独立性
任何权力制约机制的有效运行都毫无例外的取决于其地位的独立,独立性是行政监督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要求。但是就我国行政监督的内部监督体系来看,行政监督主体的地位不独立,导致监督缺乏力度,从目前我国行政监督主体实际情况看,我国的行政监督机关受到同级政府和上级监察机关的双重领导,这种领导体制,易导致行政监督主体的缺位、监督功能错位等现象,严重制约了监督机构的独立性、公正性和权威性。
(四)行政监督形式单一化,重事后监督,缺乏预防监督
行政监督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应该遵循经常性联系性的原则,贯穿于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政行为的全过程。依据监督主体对监督客体实施监督的阶段不同,行政监督可以划分为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三个阶段,只有三者全方位有机结合,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但是长期以来,我国的行政监督方式比较单一,监督主体一直将监督工作的重点偏重于追惩性的事后监督,忽略了预防和控制,没有把预防为主作为行政监督工作的根本目标,同时又缺乏应有的控制力度,以致造成行政偏差过多,陷入被动消极的不利局面。因此,有效的行政监督应该是问题发生前的预防和控制,建立起对行政权力使用过程的全方位监督机制,使事前、事中、事后监督三为一体,提高监督效能。
(五)行政监督开放性、透明度不高,公民参与意识不强
在我国行政活动的公开化、透明性不高,使“暗箱操作”、“报喜不报忧”等现象频频发生,造成政府公开的缺失和非透明,最终导致监督信息的不平等、渠道不畅通,使行政监督难以发挥实效。此外,公民的参与及监督意识不强,当公民的利益受到主管行政机关的侵犯时,不能正确行使法律赋予自己的监督权利。
(六)部分行政监督人员素质不高
行政监督人员是行政监督工作的具体承担者和实施者,提高行政监督效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监督人员的素质。从总体上说,我国行政监督主体的人员结构、知识层次、能力水平比较好。但是部分监督人员仍需提高,存在一些问题:一些行政监督人员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不高;思想素质不到位,办事不坚持原则、贪污腐败、监督不当等,这些问题阻碍了行政监督的有效开展。
三、完善我国行政监督体制的对策分析
(一)建立行政监督体制的协调机制,增强行政监督的整体合力
只有当行政监督体系发挥整体效能时,才会加强行政监督的力度和权威。因此,要建立内部与外部监督体系的协调机制,使各系统的监督主体互相配合,协调一致,形成合力,才能取得良好的监督效果。具体做法有:通过立法出台有关协作方面的制度,有力地保障监督机构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协调;建立综合性协调机构,负责对各监督主体的监督目标和活动过程进行总体把握、具体指导和综合协调;建立严谨的监督网络,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提供的便利条件,互通信息,联合合作,增强我国行政监督的整合性。
(二)健全行政监督法律体系,实现行政监督的法制化
行政监督立法是依法实行行政监督的前提和基础,切实可行的法律法规既是对行政监督权力及其行使的规范,又是对这种权力及行使的保障。所以,加强行政监督方面的立法,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的体系,能为积极有效的行政监督提供基本的规范程序,做到有法可依,减少监督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这是建设民主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我国要从法律上明确规定行政监督的职责、地位以及工作程序等,使之更具有稳定性、长期性、可行性和有效性,为依法实行行政监督提供基本的规范程序和保障。
(三)提高监督主体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有效的行政监督必须要求监督机构相对于被监督机构具有相对独立的地位,不受监督对象的制约,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监督的权威性和有效性。实践证明,我国行政机关内部的监督体系实行的双重领导体制在发挥优势的同时,缺乏独立性和权威性,又易受人情关系的影响,从而使监督不能发挥真正的作用。所以,应该建立并实行自上而下的独立的外部监督体系,提升行政监督部门的地位,将其从行政机关中独立出来,保证它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四)构建全程行政监督体系,注重事前的预防和事中的监督
我国的行政监督体制要改变“亡羊补牢”的做法,在实际的监督活动中,把好入口关,努力做到“防患于未然”,这是行政监督的根本任务所在。要做到事前、事中、事后监督有效结合,既做好预防工作,又对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最终提高行政监督的效能。
(五)增强行政行为的公开性和透明度,完善监督机制
政务公开是指在国家政务活动中,凡是涉及公共事务、公共服务的事项,只有不属于国家机密都应向社会和群众公开,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我们要大力推行政务公开,对内健全政府信息发布制度,完善公开办事制度,创造条件让人民有效监督政府。对外加强宣传,让公民增强参与意识,同时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让人们知道监督什么、怎么监督和坚决曝光违法乱纪行为,真正做到行政的公开和透明。
(六)加强行政监督队伍建设,提高监督人员的职业素质和道德素质
行政监督是通过行政监督人员的工作来实现的,要提高行政监督效能就必须提高行政监督人员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道德素质,建设行政监督的高水平队伍。一方面,行政监督人员要提高理论知识水平,可以通过培训学习提高工作业务能力,更好的服务于人民,另一方面,要加强自身修养,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做事将原则,有道德责任感,培养高尚的行政伦理精神,最终提高行政监督工作的效能。
参考文献:
[1]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报告[N].人民日报.2007 [2] 温家宝.政府工作报告[N].人民日报.2008 [3] 夏书章.行政管理学[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 [4] 赵宇,杜克丹.健全和完善我国行政监督制度的意义及对策分析[J].法治园地.2009 [5] 周帆,何家倪.完善我国行政监督体制的思考[J].知识经济,2009,(1)[6] 管博佳.浅析我国行政监督体制问题及改革路径选择[J].大众商务,2009,(3)
[7] 杨建淮.完善我国行政监督体制的路径选择[J].中共珠海市委党校珠海市行政学院学报.2010
第三篇:浅谈我国医疗卫生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我国医疗卫生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我国当前的医疗体制为国人诟病已久,医疗改革日益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医疗改革亟待破解医疗卫生保障覆盖率低,资源分布不均,基本医疗服务滞后,药费居高不下,看病难,看病贵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将针对目前医疗体制存在的问题对医疗体制改革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关键词:医疗体制;医药分离;医疗腐败
生存权是人最基本的权利。人最重要的是生存,是健康,而与生存和健康联系最紧密的是社会医疗保障。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大力发展医疗事业,努力完善医疗保障制度,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显著进步。但与此同时医疗体制发生了巨大变化,在一些方面取得进展,但是暴露的问题也日益增多。在我国现阶段,社会大众普遍认为看病难,看病贵。当前,医疗改革的一些思路和做法,不符合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基本规律,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医疗卫生的基本需求,因而医疗改革陷入僵局,短期内难以取得大的、突破性的进展。世界卫生组织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联合组建的“中国医疗卫生制度”课题组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从总体上讲是不成功的。医疗改革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世界性难题。纵观国外的医疗卫生制度,与英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采用社会医疗保险模式相较,我国的医疗卫生的现状已与快速发展的经济
第四篇:当前我国社会保障体制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当前我国社会保障体制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摘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在我国目前全面推行,但是农村养老保险逐步施行,也就是说我国的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的推行以及运行的力度以及广度远远不够。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运行的“疲软”状态的主要原因在于政府的定位不足。探索政府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中的主体的责任,以及政府如何在制度建设中体现农民的公民权利。
关键词: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政府责任;直接责任 调查目的
保障新的社会形势下,社会制度更完善的发展
调查对象
安阳工学院,安阳师范在校大学生
调查方法
问卷调查,实地调查
本论文通过对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的方法来分析并总结了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下的影响及问题,结果显示:我们应该但本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从中国的国情出发,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相信用不了多久就会建立适合国情国力,有自己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并能解决中国众多人口的社会保障制度,这不仅是对发展中国家的一个重大贡献,更是对世界发展的贡献。
一、弱势群体住房消费保障制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㈠我国城市弱势群体住房消费保障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城市弱势居住群体住房问题主要保障机制的建立是通过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和住房公积金三条主要途径,并辅助住房补贴的发放和银行等金融机构低息贷款的支持等。但是,解决城市弱势居住群体住房问题的这三条主要途径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却存在着许多制约因素,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经济适用住房保障制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济适用住房推向市场进程缓慢,供应总量偏小,其最主要原因是一些地方 政府过于强调通过市场手段来解决住房问题,对经济适用住房的重视程度不够。
按照规定社会保障的对象主要是住宅困难的低收入住户。我国将中低收入家庭都纳入保障的范围,而中低收入本身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从理论上讲,80%以上的家庭都是中低收入家庭。保障对象的模糊性和宽泛性,使得政府投入的大量资源被非保障对象享用,大量的高收入且住宅条件优越的家庭也通过购买经济适用房而享受社会保障带来的好处,而住宅真正困难的对象却因无力购房而无法享受到政府的优惠政策,出现了经济适用房“不经济”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是除了地方政府税费减免优惠政策未落到实处,又不能很好地履行监管职能外,建设企业在利润最大化的驱使下,故意放宽对象的限制,扩大建设面积标准,虚抬销售价格,致使经济适用住房销售价格高涨,大大超出了中低收入家庭的实际承受能力,城市弱势群体只能“望房兴叹”。
由于经济适用房只售不租,一方面导致政府年年要拿出大量土地投入建设,土地供应压力与日俱增;另一方面,由于获得产权五年后就可以上市流通,在巨大的增值收益的驱使下,投资性购房异常踊跃,而真正需要住房的低收入家庭群体则很难买到,无法享受到政府的住房保障,引发新的社会矛盾。
2、廉租房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从已开展廉租住房试点的城市看,目前的廉租资金来源渠道包括:财政预算拨款、土地出让净收益、住房公积金增值收入、直管公房出售或出租收入、社会捐赠等。但是,我国住房公积金增值普遍收益很少或不稳定,不足以支持廉租住房制度建设。而对于一些经济不是很发达的城市,财政实力也明显不足,无法提供足够的资金用于廉租住房补贴(或建设)。受我国经济水平和生活习惯的影响,社会捐赠廉租资金也难有大的作为。
3、住房公积金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初衷是通过长期、稳定住房储蓄的建立与积累,发挥资金互助性功能,解决广大中低收入职工的住房问题。同时,通过低息和免税等优惠政策住房公积金贷款能减轻职工贷款购房的经济负担,从而有效提高中低收入职工改善住房的能力。然而,目前大量下岗职工、小私营企业雇员等中低收入职工由于就业状况而未建立或建立但未缴存住房公积金。换句话说,住房公积金事实是主要满足了那些单位效益好、收入高且稳定的非低收入消费者,而真正需 要扶持的低收入消费者却因积累少、允许贷款额度低而被排斥在住房公积金的收益效益之外。
㈡完善我国城市弱势群体住房保障制度的对策
严格控制经济适用住房的户型面积标准和销售价格,严格控制经济适用住房的流通交易,在效率第一兼顾公平的原则下进行经济适用住房的建设和供应,改变只售不租,提倡租售并举的模式。
建立以政府财政性资金为主体,多种渠道保障的资金筹措机制是解决廉租房资金的来源渠道的重要方法。财政预算安排资金应在调查研究基础上,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将住宅消费保障资金从财政、从公积金增值部分中单列出来,计划使用。拓展其他资金渠道,比如考虑从福利彩票中切出一块,用于住宅消费保障。
进一步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要依法扩大住房公积金制度的覆盖范围,使制度覆盖范围逐步扩大到包括在城市有固定工作的农民工在内的城镇各类就业群体。
二、我国医疗保险保障制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㈠我国医疗保险保障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经过几年来的改革实践,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初步达到了“低水平、广覆盖”的改革目标,但仍面临着一些问题和困难。
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统计,2002年底,全国应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目标人群总数约为27940万人,而同期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总人数只为9000万人,只占目标人群的三分之一。而此时我国的失业人口已超1000万人,其中95%以上的职工不能得到基本医疗保险,城市贫困人口总数也达到近1000万人,这部分人的医疗保险基本没有解决。
医疗保险的组织、管理复杂,它涉及到医疗费用的提供者、保障对象和医疗服务提供者等多方之间复杂的责任和利益问题,如何形成医患、政府之间的制约关系,是医疗保险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一人参保全家受益、小病大医、医生给患者开大处方等现象屡屡发生,且难以控制。医疗保险管理若管理不严,将出现大量投机行为,导致公费医疗浪费严重,医疗费用居高不下;若严格管理,又将 大幅度提高管理成本或带来其它方面矛盾。
㈡完善我国医疗保险制度的对策
与其他社会保障内容相比,医疗保险有着更为特殊的性质,任何成员,无论年龄、贫富,随时都有医疗保障的需求,因此需要医疗保险做到广覆盖。此外人们对健康的追求几乎是无止境的,因此需要医疗保险注重提高效率。鉴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高,我们只能提供基本的低层次的医疗保险服务,可以考虑将医疗服务大致划分为三个层次:一是预防保健,包括对各种传染病、地方病的控制与预防以及公共卫生建议和妇幼保健等;二是基本医疗,是指能够保证社会成员基本健康、对各种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疗;三是超出基本医疗范围的医疗服务。对于预防保健,全部服务可免费向居民提供,政府在向医疗服务机构支付有关诊疗费用的同时,也通过医疗服务机构免费提供药品。在基本医疗方面,应在明确限定基本医疗服务范围的前提下,政府支付医疗服务机构有关诊疗费用,药品则按照尽可能低的价格由患者自费购买,政府负担采购价和服务提供价之间的差额。对于一些特殊困难群体,可通过社会救济体系进行医疗费用补偿。
三、分析与对策
㈠我国养老保险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建立健全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是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核心内容。目前,全国已基本实现了统一制度的目标,养老保险制度的框架已基本形成。然而,由于制度设计和实践操作层面等诸多原因,我国养老保险制度还很不完善,迫切需要在许多方面加以改进和完善。
由于国家在设计养老保险方案时,没有把机关、事业单位纳入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范围,因此,在城镇三大社会体系组织中的三类人群的养老保险制度各不一样。机关公务员及全额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职工的养老保险与企业的养老保险制度相比存在很大的差异性。
企业养老保险金收缴极其困难,表现为拖欠企业户数多,拖欠金额大,拖欠时间长,致使许多地方养老保险金收不抵支,严重影响养老金的发放。
在养老保险制度从现收现付向部分积累制转轨过程中,已经退休的人员和在此制度建立前参加工作的职工由于没有建立个人账户,没有为自己的养老保险基 金进行积累,从而形成了养老保险金的“缺口”或“隐性债务”,个人账户“空账”运行,潜在的支付危机日益突出。
㈡完善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对策
以私营企业职工、外资企业职工、个体工商户、自由职业者等为重点,扩大城镇养老保险覆盖面是完善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重要方向之一。将养老保险覆盖到农村很有必要也是完善养老保险工作的重要任务。由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建立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要因地制宜、分步实施,逐步建立以个人缴费为主、集体补贴和国家扶持为辅、自助互济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针对企业要老保险金收缴困难问题,个人建议一方面可以实行基本养老保险、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养老保险要求所有企业都要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企业按职工工资总额的9%左右的缴费率计提;补充养老保险主要是用于提高养老保险水平,由企业和职工个人自愿参加,补充养老保险的多少由企业根据自身经济情况自愿参加。另一方面,为了防止因地区之间、企业之间经济效益好坏等情况对养老保险的影响,建议国家对各地区、各行业每年养老保险金结余部分按一定比例进行统筹,建立中央公积金,在地区与地区之间进行调剂使用,充分发挥养老保险调剂性强的特点。
增强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增值能力。一方面,各级财政部门应将养老保险纳入财政预算范围,从每年财政收入中拿出一定量的资金投入养老保险,作为养老保险的启动资金,养老保险部门也能利用这些资金进行投资,使资金保值增值。另一方面,可以将汇集的养老保险基金存放给财政部,投资于国内基础设施和其它长期投资,使之成为财政投融资的重要资金来源。
社会保障是与人们的生活与工作息息相关的,向全体人民提供全面的社会保障是社会主义的重要政策之一,在我国建立以民为本、以人权理念为基础的社会保障制度,其艰巨性、艰难性不言而喻。但本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从中国的国情出发,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相信用不了多久就会建立适合国情国力,有自己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并能解决中国众多人口的社会保障制度,这不仅是对发展中国家的一个重大贡献,更是对世界发展的贡献。
结束语
以社会救助、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保障制度作为现代市场 经济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标志,已广为人们所认识和接受。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社会保障体制建立起步比较晚,且面临着理论落后于实践、制度建设相对滞后、指导思想前瞻不够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已经影响我国的经济增长和体制改革以及社会发展的进程。本文结合实际生活,分析了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中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住房保障、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三个制度存在的不足,对我国今后深化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提出一些个人意见和对策。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郑功成.社会保障学—理念、制度、实践与思辨[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2]杨燕绥.政府与社会保障—关于政府社会保障责任的思考[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3]陈喜强.重新认识政府在社会保障制度变迁中的作用[J].改革与战略,2001.[4]李珍.社会保障制度与经济发展[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5]李珍.社会保障理论[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1.[6]杨方方.从缺位到归位—中国转型期社会保险中的政府责任[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7][澳]欧文•E•休斯.公共管理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8]欧阳仁根.试论国家在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中的职责[J].社会保障制度,2002.[9]郑功成.论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道路[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10]段春玉,石伟红.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的政府职能界定[J].社会保障制度,2000.
第五篇:我国当前社会保障体制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2、我国社会保障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2.1存在问题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通过以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为重点的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但就整体而言,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具体来讲,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2.1.1.社会保障立法工作严重不足
纵观世界各国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和发展的历史,无一例不是立法在先。比如开创社会保障先河的德国,就是在1883年由政府颁布《劳工疾病保险法》,堪称世界第一部社会保险法律。然而中国直到目前为止尚无一部综合性社会保障法律。现行的社会保障法规,很多是经济体制改革中出现问题时的应急产物,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如经济体制改革涉及国企改革,面临破产、职工安置等现实问题使资产重组、企业改制、破产兼并举步艰难时,才开始考虑到是失业保险立法的时机等等,立法行动总是落在经济发展的后面,处于一种被动状态。由于社会保障立法滞后,仲裁机构和人民法院对社会保障争议案件的处理,也处于“无法可依”的状态。
2.1.2、社会保险覆盖面低
进入21世纪,我国将面临“银发浪潮”的冲击,人口老年化进程加快,养老负担越来越重,社会养老的形势已十分严峻。实行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之后,我国真正意义上的养老保险制度才开始起步,发展到目前较为成熟的只有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农村养老保险和机关事业养老保险都还处在试点阶段。
另外,我国目前只开展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其范围只包括城镇中的国有企业、集体企业以及机关事业单位中的在职职工和离退休职工,并未包括他们的家属,更未包括非公有制的从业人员以及广大的农村人口。这样的覆盖面显然是远远不够的。
2.1.3、社会保险体制存在漏洞,尚需完善
我国的社会保险制度建立时间不久,处于在改革中的摸索阶段,有许多地方尚需完善,例如养老保险,我国实行的是“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部分积累制,是试图通过统筹机制照顾退休人员的现实利益,设立个人账户着眼于工作着的一代人的长远利益。但在实际运行中,统筹与个人账户名分实合,由于转制成本的存在,统筹部分远不足以支付现期所需养老金,致使统筹向个人账户透支,个人账户蜕变为“名义账户”,空账运行。而基于个人账户名义积累所做出的刚性福利承诺将放大政府未来的支付风险。
2.1.4、社会保险资金面临支付压力
人口快速老龄化是我国养老保险制度面临的长期问题,也是影响养老基金偿付能力的长期因素。据测算,2030年我国的劳动力队伍绝对规模将开始下降,到2050职工与65岁及以上的退休人数之比将从1995年的10:1下降至3:1,老年人口估计将从1995年的7600万上升至2050年的3亿。因此,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养老保险制度的逐渐成熟,抚养比不断提高,养老基金支付缺口将越来越大。
3、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制的对策
3.1加强社会保障立法工作
我国己经把依法治国作为治国方略提了出来。法律成为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主要手段。社会保障的立法工作必须尽快提上议事日程。制定短期、中期、远期社会保障立法规划是社会保障法制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尽快起草《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这部法律最好由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使其成为一部重要法律,并建议农村社会保险可另行单独立法。我国远期立法规划是待条件成熟时,形成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障法》为中心的、内容
体系完整的社会保障法规群。这是一个艰巨而复杂、庞大的立法工程,这个任务还需要我国有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及一定社会经济发展程度作为立法基础,而且包括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优抚安置、公积金制度、社区服务等等广泛内容的社会保障法的制定,前期的调查研究、数据测算、试点经验等,也不是短期内可以作到的。
3.2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
3.2.1.将非公有企业纳入参保范围
要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首先,是要将非公有企业纳入参保范围。非公有企业在自身利益的驱动下,并不偏好现行制度,而是采取了消极抵抗的策略。相比较而言,非公有企业的在职职工较年轻,退休职工较少,养老负担轻得多,如果纳入到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中,非公有企业毫无疑问成为新制度的“贡献者”,而老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等则成为新制度的“受益者”。
3.2.2.加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
加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试点工作,尽快制定全国统一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政策。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由于在我国社会阶层中的特殊性,对他们的养老保险问题要慎重对待。一是要与他们现行的养老政策接轨,不能大幅度降低退休待遇,造不成稳定因素;二是要与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政策接轨,使这两项制度向同一方向发展,以实现养老保险制度的统一性。
3.2.3.建立农村社会保险制度
我国农村目前养老保险刚在少数地区开始,医疗保险尚未开展,这方面的工作急需进行。具体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农民工的养老保险。流向城市的农村劳动力(农民工)中,有80%的人从事工业、建筑业、餐饮业和服务业等较为稳定的职业,收入相对稳定。二是农民的养老保险。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是纯粹意义上的农民,对这一部分人可以建立一个独立的农村社会保险体系。
3.3立足现状,走社会化管理模式
现代社会保障是一种高度社会化的再分配形式。作为社会化分配形式的社会保障必须要求实行集中统一的社会化管理。这种社会化管理就是由中央政府的社会保障职能部门统一制定社会保障基本制度,并由各级政府的社会保障专管机构统一管理社会保障基金和社会保障对象。
社会保障之所以要求实行社会化管理,是因为,现代社会保障是面对社会全体成员的,广泛涉及各集团、各阶层的利益,只有直接出面进行组织管理,通过政府的收入分配政策,调节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才能实现社会公平的目标。鉴于此,建立起由政府统一组织、统一管理的社会化管理体制,就成为世界各国社会保障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建立与完善,也必须顺应这一历史趋势,逐步走向管理社会化。
3.4加强社会保障资金的筹措与管理
资金问题是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和建设的核心问题。过去,我国社会保障资金主要由企业承担,造成企业不堪重负,传统的社会保障制度也因此而难以维持下去。
从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本身看,改革的目标之一是减轻企业负担,因此,改革过程中的转轨成本不是通过增加企业缴费来解决,只能由政府来承担。这也是各国进行社会保障改革的普遍做法,为承担相应的资金责任,政府可采用多种渠道筹资。一是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增加社会保障支出在财政总支出中的比例。二是变现部分固有资产。从理论上说,国有资产的一部分是过去国有企业职工社会保障权益的沉淀,现在用其补偿他们过去的社会保障权益也是完全合理的。三是发行社会保障专项债券筹集一部分资金。四是开征某些新税种(如利息税、消费税、遗产税)以及发行彩票等方式来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等。通过企业和个人的社会
保险缴费以及以上种种措施,多种渠道筹集资金,从而为形成一个稳定、可持续发展、可信赖的社会保障制度打下坚实的经济基础。
另外,必须依靠自我积累基金。这里所讲的社会保障基金须依靠自我积累有两层含意:一是从国际上看,我国是20世纪下半叶才开始进入工业化阶段的,与西方发达国家比较,相差200多年。我国的社会性质决定了我们不能像资本主义国家那样靠掠夺殖民地的财富进行原始积累。同时,我国是一个拥有近13亿人口的大国,不可能依靠向别国借贷过活,只能依靠人民的辛勤劳动提供积累解决社会保障问题。二是从国内看,城市居民和职工是一个巨大的数字,保障的项目和内容甚多,所需资金数量大,无论过去或现在国家和企业都不能统一包揽,即使国家以后富强起来,国家和企业也不可能把社会保障所有项目的费用全部包揽。因此,国家、企业、个人三者之间在社会保障基金积极中的比重应以个人为主。
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的关键在于:按照平衡、安全、效益三结合的原则对保障基金实施有效地管理。在保证依法足额征缴基金,并保持纵、横向平衡的前提下,既要保证基金安全,又应实现基金的保值与增值。为了确保社会保障基金的安全运行,必须建立严格的基金管理制度,并加以立法,严禁擅自挪用基金的违法行为。当前己经挪用的应责令立即归还,否则,应追究法律责任。为确保基金安全和保值增值,还必须建立专门的社会保障金融机构,建立和健全基金的监督机制,制定严格的监督制度。德国对于各种社会保险费的收缴,是通过金融机构的网点操作,统一集中于“健康账户”。这样做既方便了群众,也有利于基金管理。关于社会保险金的运用,其原则是将风险减少到最低限度。按照其法律规定,社会保险基金只能存入银行生息。中国人口多,并面临人口老龄化,社会保障任务繁重,社会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确实是一个大问题。在这方面应该学习德国对基金运用所持的审慎态度,严格保险基金的管理。
三、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的联系与区别
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是一对既相互包容又相互区别的概念。它们的共同点在于:同是社会系统中的稳定机制,同为促进人类幸福的制度措施,目的都是调适社会关系中的各种矛盾,促进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
(一)二者存在层次上的差异性
社会保障制度与社会福利制度是一个制度与体系中两个层次截然不同的部分。从词源上看,福利是比保障更为良好的一种生存状态。《韦伯斯特新世界学院词典》(Webster′s New World College Dictionary)指出,“福利(Welfare)是一种健康、幸福和舒适的良好状态”。而“保障(Security)是一种感到安全的状态,使人从恐惧、焦虑、危险、疑虑中摆脱出来而获得自由”。所以,社会福利强调人民生活状况的改善,社会保障强调人们生活状态的稳定和安全,社会保障是狭义的或者低级的社会福利。
社会福利在层次上高于社会保障还表现在:社会保障制度是部分,社会福利制度是整体;社会保障是历史性的,社会福利制度是永恒性的;社会保障是基础性的,社会福利是主体性的;社会保障是低级的,社会福利制度是高级的;社会保障是个人性,社会福利制度是社会性的;社会保障是现实,社会福利制度是未来取向;社会保障性质是消极,社会福利性质是积极。
(二)狭义社会福利与狭义社会保障的区别
一是对象不同。社会保障以经济的困难者为主要对象,社会福利则以由经济困难引起的社会生活困难者以及对现实社会生活不适应者为主要对象。二是依据的原则不同。社会保障依据一般的平均的准则,社会福利则以特殊性、个别性为原则。三是针对的社会问题不同。社会保障借助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公费医疗等具体手段,调整分配关系,在一定限度内减弱社会产品分配不平等现象。社会福利着力弥补社会保障平均原则未能解决的一部分人的特殊需要,疗救社会病态。
(三)广义社会福利与广义社会保障在外延上有区别
广义上,两者都将对象从特殊的弱势人群扩大到一般的公民。在这个意义上,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可以混合使用。因为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社会福利是通过互助而使人们的生活达到一定的水平,社会保障则是防止人们的生活水平下降到政策界定的标准之下。但是,两者的外延还是有一定差别的。比如,社会福利关注的领域包括经济收入、健康、住房、教育、生活照顾等,而广义社会保障一般不包括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