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

时间:2019-05-13 23:56: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谈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谈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

第一篇:谈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

谈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

安居区太平小学王小军 ***

【内容摘要】在开放的语文教育体系中课外阅读是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引领孩子们进行快乐的课外阅读可从这几方面入手:多管齐下, 创设浓郁的阅读氛围;帮助学生选择健康、适合的课外读物;有机整合, 减轻课业负担;搭建展示平台, 提高读书积极性。

【关键词】课外阅读我喜欢我阅读

【正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必须高度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并首次把 “丰富语言的积累” 写进了教学目的, 对学生的阅读量还做了明确的规定: 高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即每学期应达到25万字, 相当于高年级的语文课本5本书左右。因此课外阅读不是游离于语文教育过程之外的 “点缀” , 而是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引领孩子们进行快乐的课外阅读, 让孩子们在浩瀚的书海中遨游。我在班级开展了 “我喜欢, 我阅读” 的课外阅读指导活动, 并注重在以下四个环节都努力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有所收获。

一、多管齐下, 创设浓郁的阅读氛围。

首先,创设良好的家庭阅读环境。在广泛开展课外阅读情况家长调查的基础上, 召开家长会, 改变部分家长的陈旧观念, 取得家长的帮助, 保证课外读物有来源, 课外阅读有监督。有条件的家庭, 提倡亲子阅读, 这对保持学生的阅读兴趣十分重要。其二,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教室内张贴读书名言, 布置班级读书角, 图书来源一是学校图书馆, 二是学生家中藏书。同学之间可交换阅读书籍, 提高读物利用率,减轻家长经济负

担。“读书小屋” 每周推荐一本好书, 营造浓浓的书香氛围,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其三,教师以身垂范,与学生共读。特级教师支玉恒说: “教师不读书,对学生是灾难性的。” 阅读可以让我们的文化底蕴渐渐地丰厚起来,思维逐渐地活跃起来。久而久之,我们的身上就会带有某种特殊的精神气韵和文化归属感,对学生起潜移默化的作用。学生与教师共同阅读,不但能激发学生的表现欲,也便于教师进行及时引导。

二、帮助学生选择健康、适合的课外读物。

首先,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学生的课外阅读大多数是以个体的形式来进行的, 有的喜欢名家名著;有的喜爱科普作品;有的迷于军事知识;还有的只对卡通书籍感兴趣……因此, 我们放低要求, 允许学生个体差异的存在, 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其次,选择健康、有价值的书。课外阅读益处很多, 但开卷未必有益。别林斯基说得好: “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论文格式, 比不读还要坏。我们必须学会这样一种本领, 选择最有价值, 最适合自己所需要的读物。” 尤其孩子, 纯净幼小的心灵如果借助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和经典名著来滋养, 心灵会日渐纯净, 感情会日渐丰富,兴趣爱好会日渐广泛, 智力与承受力也将日渐增强。

三、有机整合, 减轻课业负担。

其一,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古人云: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确实在社会上处处有语文, 人人时时学语文、用语文。在语文教学中我注意引导学生去感受中国语言文字的美, 并结合一些特殊的课文, 特殊的节日, 特殊的事件, 特殊纪念日等拓展阅读。如学了 《草船借箭》 , 引导阅读 《三国演义》 有关章节;学了 《十里长街送总理》 后, 推荐

阅读 《大地的儿子》;学了 《少年闰土》, 推出鲁迅小说 《故乡》。而且与课文主题紧密相连, 应充分利用。其二,保证阅读时间。课外阅读需要有比较充裕的时间,囫囵吞枣地应付课外阅读量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因此, 要控制过多的机械繁琐的语文书面作业, 保证学生每天有半小时自由阅读的时间。假期作文改为出一期读书专题小报等等, 让语文作业变得有趣起来。

四、搭建展示平台, 提高读书积极性。

为了提高学生读书积极性, 提高课外阅读效率, 增强阅读实效, 我思考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如: “我喜爱的名言” 交流会, 有计划有目的地搜集一些关于读书的名言, 进行评说、欣赏。“名人故事会” , 讲述名人读书成才的故事, 从而激起学生对读书人的崇拜, 对书的渴望, 形成与书本交朋友的强烈意向。自办班级 “课外阅读报” , 刊载论文格式美文佳作, 选登优秀读书笔记……孩子们一有空闲便忙于搜集资料, 采稿、写稿, 乐此不疲, 热情高涨, 读写能力得以增强;参加 “读书知识竞赛” “红色经典诵读” “ 《弟子规》 精读” 等各种读书活动, 有效促进了学生读书、交流、展示的积极性。根据学生表现, 每个月组织评选一次 “书香少年” ,在班级墙报上给予表扬, 并颁发奖状, 鼓励先进, 树立榜样, 激发学生的争优热情。

由于在阅读的每一环节, 我都关注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因此大多数同学踊跃阅读, 积极参加各类征文活动, 作品也开始见诸报端, 学习语文的热情高涨,真正做到 “我喜欢, 我阅读”。

第二篇:课外指导阅读教案

课外指导阅读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和交流,使学生了解《鲁宾逊漂流记》的故事内容,并能从鲁宾逊的身上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学习他的顽强与乐观精神。

2、学会由表及里的阅读顺序,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

3、以一篇带多篇,激发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确立正确的阅读思想,让读书成为自己的生活习惯

教学重点:

1、掌握精读和泛读等读书方法

2、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

教学过程:

一、说话导入

师:同学们,有人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的确,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除了依靠学校教育、环境影响、家庭熏陶等诸多因素外,还必须从阅读中吸纳精神营养。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多读课外书,老师在与你们聊天时发现,同学们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但有部分同学却只喜爱读图而排斥阅读文字,有些同学虽然喜爱读书,却在鱼目混珠的书海中迷失了方向;还有些同学虽然读了不少书,却因为读书方法不当而收效甚微。今天我们就来上一节阅读指导课,希望同学们能通过今天的学习在课外阅读上有所收获。

二、好书推荐

师:在我校的书香节里,给同学们推荐的一些课外阅读的书目。(课件出示)《爱的教育》、《唐诗三百首》、《东周列国故事》、《资治通鉴故事》、《岳飞传》、《杨家将演义》、《聊斋志异》、《格列佛游记》、《匹克威克外传》、《鲁滨逊漂流记》、《童年》、《希腊神话故事》、《爱丽斯漫游奇境记》、《十万个为什么》、《简爱》、《智慧背囊》、《草房子》、《青铜葵花》、《山羊不吃天堂草》、《男生贾里》、《女生贾梅》、《五(3)班的“坏小子”》、《夏洛的网》、《哈利波特》、《海底两万里》、《老人与海》、《爱心树》、《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柳林风声》、《读者》杂志、《世界名人传记》(少年版)„„

师:同学们,这些都是经典的好书,很适合我们阅读,我们可以从这些书中学到很多做人的道理和写作的方法。所以在玲琅满目的书店或者图书馆,我们就可以挑选这些书来阅读,而不要去选择那些充斥着暴力和黄色的书。(板书:读书有选择)在这些推荐的书目中,几乎都是小说,而且篇幅都不短,我们把它们叫做长篇小说。

据我所知,这段时间我们班的同学,特别是男孩子都迷上了《鲁滨逊漂流记》这本小说。我们今天就选《鲁滨逊漂流记》来跟同学们一起学习如何阅读长篇小说。

三、分析《鲁滨逊漂流记》,指导读书方法

1、同学们,老师手上有几个版本的《鲁滨逊漂流记》这些都能在书店或者图书馆找到,那究竟我们要选择哪种版本呢?(简单说)

2、大家拿起这本书,我们首先看到的是书的什么?(生答:封面)对了,一本书,我们首先接触的就是封面,那从封面上,我们可以知道哪些信息?

3、阅读一本书,我们可以从作者入手,了解作者,对理解故事是有帮助的。有同学去了解过作者吗?(课件出示作者简介)你们已经读完了书,结合这个介绍说说作者的生活经历与故事内容有什么关系吗?

3、读了书名,你想知道什么?

师:这是一部近十七万字的大部头的书,读完整本书再回答这些问题,同学们肯定等不及。现在,就有一个初步解决问题的好方法,那就是读“译者前言”或者说“导读”和“目录”

4、(拿书示意)请同学们快速默读前言和目录,看看你都读懂了什么?读完之后,在小组内交流交流。

5、我们来交流一下,谁先说都了解了什么?

6、对了,通过读前言和目录,我们可以知道这本书的主要内容,那谁来说说呢?(生说)

7、这就告诉我们阅读一本长篇小说前可以通过这些方法帮助自己对故事有个大致了解。下面我们共同走近这本书,跟随鲁滨逊去漂流,去探险,一定会有不少收获的。(板书:读)

8、在课前,老师已经布置同学们阅读了这本书,你们是用什么方法读完的呢?我看到有些同学还在书上做了批注。一些喜欢的句段还用不同的符号划下来了。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些同学已经掌握了这些阅读方法,很不错!我们要向这些同学学习,读书时要边读边做批注,摘抄好词佳句,做笔记。(板书:记)下面,我们就选择三个问题来展开讨论:

(课件出示问题)

你认为主人公鲁滨逊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

你认为笛福在这部小说里是如何表现人物的这些性格特点的?

作品中你最喜欢的是哪部分,为什么?哪些部分你认为值得积累,可以是好词好句,可以是刻画人物的方法。这些都可以用专门的摘录本记下来。

9、讨论之后,我们对这本书就有了深入的理解。读有所感,读有所悟,我们就可以写写读后感。老师这里有一份我们最喜欢的杨红樱写的《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请同学们快速的默读,看看这篇读后感是怎么写的。(学生看)(师:概括书的主要内容,接着说说自己对书中某部分最有感触部分写写体会,可以是对书中人物或者是作者的写作方法等.可以说说自己受到的教育)

四、总结阅读方法,激励广泛阅读

1.教师小结:一般文学作品都有两个重要的创作方面:一是作品中人物性格的特点,一是作者的表达方法。我们重视了这两个方面的阅读,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对照这节课的阅读,回忆以前的阅读方法,你认为在今后的课外阅读中应该运用哪些阅读方法呢?请用这些方法阅读其他关于探险的书籍:(课件出示)(世界名著青少年版)

《汤姆索亚历险记》

《八十天环游地球》

《绿野仙踪》

3.结束语

读一本好书就像跟一个高尚的人对话,希望同学们每天抽出30分钟的时间阅读课外书,特别是文学名著,充实自己。

板书

有选择

读书

讲方法读——记——写

第三篇:小学语文教学方法谈

小学语文教学方法谈

一、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语文教学首先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语文的兴趣来自于对老师的喜欢。所以,老师平时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学生做朋友,让学生喜欢自己。下课时,学生几乎与我没有什么距离,跟我拉手,跟我撘肩,跟我说知心话;上课时,学生比较尊重我,也比较喜欢听我讲课。我觉得每个学生都是那么可爱,我喜欢每一个孩子,我全身心的教他们,爱他们。因此,师生关系融洽了,学生对学习语文就产生了极浓厚的兴趣。兴趣有了,学生的积极性就调动起来了。渐渐地学生喜欢上语文,学习的兴趣成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后劲力量。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前提,也是学生兴趣培养的功效体现。尤其是在本期,小学和这个衔接时期更应该培养学生一些良好的习惯:

课前有主动预习,上课勤作笔记,课后自觉的习惯。

1.阅读过程中有查阅字典、词典等工具书的习惯,自己解决生字、新词。

2.阅读时自己提出问题,边读边思考,设疑研读的习惯。

3.有敢于答问,大胆质疑、辨疑的习惯。

4.讨论时有听取同学的意见,判断是非,如对的要坚持自己的观点的习惯。

5.鼓励学生多读作文书,多看课外书,增加知识储备,丰富写作素材。我班学生有这样

一个习惯,还没上的课文,学生自觉地往后读,还没要求背的课文和日积月累,学生会自觉去背。所以,老师在教学新课时,学生对新课已经很熟悉了,上起课来就比较轻松。

三、强化训练,培养学生的读记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深知落实好一个“读”字,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进而会收到背诵和积累知识的效果。一直以来,我都坚持利用安排的早读课时间。我的早读课,我会早早的来到教室,要求学生做好三件事:第一件事,学习伙伴互相听写昨天所教的生字、生词或是古诗、日积月累,生字、古诗、日积月累要求自己默写,默写生字时,要写拼音、生字、组书中的词,书中的生词要求互相听写,两人听写完后,互相批改。如有错,再把错的抄写三面,然后再把错的默写一面,做到字、词、古诗、日积月累人人过关。第二件事,要求学生读记本单元该背的内容。第三件事,预习今天要上的新课,主要是把新课读熟。陪随学生晨读,师生共同践行古人的教导“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学生在日积月累中会慢慢地感受到语文内涵丰富、外延广阔、魅力无穷,对他们升入中学以后学习语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注重基础,培养学生基本技能

“教学质量是学校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而是否真正提高了教学质量又明显体现于学生素质是否真正提升,学生语文素质的提升表现于基础知识的迁移运用。基础知识包括:拼音、文字、词汇、句子、语法、修辞、逻辑,乃至细小的标点等等。实践中我感悟到:严把关,是提高毕业成绩的关键。处理复习这个环节的教学中,则在字、词、句、段、篇都进行全面而系统的锤炼和掌握。应依据教材结构分章节对学生进行归类复习,每一个知识有它的特点及规律,老师必须把握,对学生要讲清、讲透每一个知识点,做到讲练结合、举一反三。切记应付了事,完成任务。在同学们掌握了这些基础知识后,再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迁移运用的培养,在阅读和写作中巩固、运用。在做一些复习题以后,老师不能一味的在黑板上讲,这样会劳而无功、枯燥无味。历届毕业班,学生做的复习题,我几乎没有对改过,都是让小组合作对改,若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学生举手示意,老师立刻帮助解决。因为争论中解决了的问题,学生记忆深刻,而且学习起来不感到疲乏。

五、开动脑筋,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

对作文选材的把握是学生下笔时的难点,作文布局的不合理和文笔的低劣是中高年级年级学生作文要想有所突破的关卡。每写一次作文,老师要精心指导,教会学生审题、选材、构思、修改,多读例文。教学一次作文,老师必须要求学生写好一次作文,不能布置学生回家完成,只能在课堂上完成。评改作文小组解决,由组长牵头,大家一起找错别字,找用词不当、词语搭配不当的地方,找语句不通顺的地方,看开头和结尾写得好不好。如何修改,大家说了算。这样的批改方式,有利于学生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第四篇: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富兴小学:孔琴

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好!

8月13日至15日,我有幸参加了县教体局举办的骨干教师培训活动,聆听了教育专家的精彩报告,领略了教学名师的课堂风采和她们的教学经验讲座,让我饱食了一顿丰盛的精神大餐。虽然只有短短的3天,但它给予我的启发和经验对我来说却是一笔永久的财富。这次培训活动中,无论是教学名师的课堂教学,还是经验讲座都充分体现了“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下面我就浅谈一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说的不当之处,敬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阅读是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取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而小学生阅读兴趣、方法与习惯的培养,仅限于语文科阅读教学范围之内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课内打基础,课外求发展”,“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也就是说,需要借助大量的课外阅读实践。因此,《语文课程标准》在各学年的教学目标中,都将阅读课外书籍报刊、收集处理信息列为重要要求,并明确规定了各学段的课外阅读量,整个小学阶段必须阅读145万字,其中低年级5万字,中年级40万字,高年级100万字。这表明小学语文教学必须将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组织与指导纳入教学计划之中,并成为语文教师必须完成的义不容辞的任务。今天我们主要从三方面阐述。(课件出示提纲)

一、语文课要充满“语文味”

(一)、什么是“语文味”呢?

从语文教学论看,“语文味”是语文素养的客观要求。语文素养包括的内容很丰富,既包括语言能力即听、说、读、写的能力,还包括语文学习习惯和方法,包括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维品质、文化品味、人文精神,等等。

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学生认识的多元性、语文学习的实践性、语言文字的独特性决定了语文教学的个性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学应该具有自己独特的“语文味”,也决定了语文教学的复杂性。有“语文味”的课不只是展示语言现象,而需要经历一个对语言的理解、感悟、品味、应用和拓展的复杂过程。

(二)、“语文味”的课堂是怎样的?

一看到“语文味”三个字,我们仿佛会闻到了淡淡的墨香,会听到富有韵味的朗读,会感受到孩子们正浸润在语言的海洋中,尽情地遨游时的那种快乐幸福„„

我认为,具有“语文味”的语文课堂应该有朗朗的读书声,应该有浓浓的情感体验,应该有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应该有学习方法的习得和学习习惯的自然渗透,应该有自然和谐的师生互动场景.。

(三)、怎样才能上出具有“语文味”的语文课呢?

1、深入研读文本。

《朱子读书法》对阅读过程有一段经典的描述: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无疑,中则节节有疑。多了这一番,疑渐渐解,以至融会贯通,都可无疑,方始是学。

朱熹将读书过程揭示得十分清楚,教师研读文本大概也要经历这样的过程:从“有疑”到“无疑”,再到“节节有疑”,以至“融会贯通”。这个过程大致要经过三轮的研读。

第一轮:以读者的身份初读,达到从“有疑”到“无疑”方可。

文本对于教师来说首先是一篇文章,因而我们首先会以一般读者的身份去阅读,“始读未知有疑”,当我们初读时也许会遇到读音障碍,也许会遇到词语理解的困难,但是我们会运用以往的旧知或经验,通过猜测、查证等方法去弄懂。解决了词句理解障碍后,自然会透过语言符号组成的文章表面去揣摩作者所要表达的主要意思是什么,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又是什么。也就是说,我们作为一般读者,在初读时要解决词句理解的障碍,要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和思想感情,要懂文章的意思,即达到从“有疑”到“无疑”的程度。

第二轮:以作者的身份去体察研读,达到从“无疑”到“有疑”再到“有悟”的程度。

进入教材的文章成为文本,文本不同于一般意义的文章,因而我们教师不能够满足于一般读者身份的阅读,而要站在作者的角度,去设身处地地进入事件的情境,深入人物的内心,体察角色的情怀。在体察研读的过程中多问几个“为什么”,往往可能会激发几许感动,产生某些感想,获得特定的感悟,即达到从“无疑”到“有疑”再到“有悟”之境界。

第三轮:以学生的身份去研读,达到从“有悟”到“有用”。我们对文本的研读,使文本藏于胸,融于心,化于情,这对于教

学的意义十分重大。我们知道,教学不是简单地将教师感悟到的统统倒给学生就行了,而应该有所选择。因此,教师研读文本还要多一份耐心,再次转换角度,以学生的身份,设“生”处“地”地阅读,从而有效地选择有用的训练点,即要从“有悟”到“有用”——对学生有用,对教学有用。

2、巧妙处理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在良好的课堂氛围中,气氛既热烈紧张、又轻松团结,师生之间关系融洽、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畅所欲言,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并掌握学生的基本状况,使教学更有针对性,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此外,良好的课堂氛围还可以激发师生的教学积极性。总之,在良好的课堂氛围中,教师的最佳心理状态和学生的最佳心理状态相吻合,激发了师生各自充分发挥潜能,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最大限度地实现教学目标。

相反,消极的或对抗的课堂氛围会使师生态度消极、关系疏远或对抗,使学生情绪低落、思维反应迟钝、注意力转移、甚至会出现学生破坏纪律或制造混乱的行为。这些必然严重制约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正常的教学任务难以完成,教学效果差。

所以说精彩的生成来源于精心的预设、和谐的课堂氛围以及教师的教学机智!

3、精心预设教学环节,力求做到:心中有“标”,心中有“本”,心中有“生”,心中有“法”。即教师要做到:

(1)准确定位教学目标。明确目标是有效教学的根本。教师在

确定目标时一要依据“课程总目标”,《语文课程标准》中的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中已经为我们语文教学确定了课程“总目标”和“阶段目标”。二要依据“三维目标” 即(“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学生达到学会、会学、乐学的目的。三要依据“文本特点”,即要做到五点“语言训练点,情感体验点,方法渗透点,能力提高点。”四要依据“学情特点”。

(2)、优化处理教学环节。教师要从一下环节入手: a、寻找教学线索

“写文章情动而辞发,读文章是披文以入情。”入选小学语文的教材很多都是情感很浓的文章,如热爱大自然之情,如热爱祖国之情,如亲情,如友情,这样的文章很能够打动人心。所以,教学中教师应该紧紧把握 “情”感线索,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去体会感悟。

b、找准教学突破口

预设过程中,我们要考虑教学的突破口(切入点),切入点其实也是教学点,教学点很多,从哪个点切入可以带动一串,辐射上下文,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呢?这就是我们要在预设过程中努力寻找的。可能是一段话,可能是一句话,也可能是一个词。

如《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中在教学父亲的“了不起”这个部分时,我们可以从“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是血迹。”作为教学的突破口。因为,这个部分的描写凸显了父亲的形

象,令人震撼。且这个部分承接了上文:“他挖了多长时间?为什么没人再来阻挡他?之前人们如何劝阻他?他为什么不接受他人的劝告?为什么他会成为现在的这副模样?36小时中他都经历了怎样的艰难?„„”一系列的问题都围绕着这段话展开,起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每节课有突破口,每个环节也有切入口。找准切入口会避免教学的零乱、零散,往往能够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可以承接上文,开启下文。教学会更具整体性,更容易形成教学板块。课堂教学更具有整体感。

c、形成板块,力求变化

“板块式”教学结构其实就是我们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每个环节为一个板块。各板块之间是相互独立相互依赖,相互渗透又层层递进。我对“板块式”教学结构情有独钟,是因为它以其特有的“板快情节”为教学的丰富性和不确定性提供了“天高任鸟飞”的广阔空间。

同时,根据学生的好动、持续性差的心理特点,我们能够通过板块之间的这种变化多样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减轻学生上课的疲劳,最大限度地发挥四十分钟所带来的教学效果。

如四年级的课文《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写的是一个中国孩子写给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先生的一封感人肺腑的信,他的父亲为了世界的和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字里行间流露出他失去父亲的伤痛,充分表达了他对和平的渴望和向往。

对于生活在和平年代的四年级孩子来说,战争对于他们过于遥

远,他们很难体会理解战争给人类所带来的痛苦,难以体会雷利心中的痛楚和呐喊。所以,对于“呼声”的理解就成了教学的难点,但同时又是重点,因为这篇文章就是透过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来表达对和平的渴望。因而教学时可以分为三个板块进行。

板块1:通过雷利一家人离别前后的强烈对比,引导学生体会雷利父亲的伟大,感受雷利失去父亲的痛楚。

板块2:体会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

板块3:理解“呼声”,并转化为全班同学的呼声。

我们通过“你想对雷利先生说什么?”“你又想对雷利先生说什么?”不断的扣问,使得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很自然地转化为全班孩子的呼声,孩子已经完全融入到文本的情感中,和作者的心贴和在一起了,使学生的情感得以升华,真正幻化成了孩子心底的呼声,真正体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d、精心设计板书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许多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已经走入课堂,但是板书在教学中仍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板书是教学精华的浓缩,板书艺术则是教学艺术的有机组成部分。苏联著名教育家加里宁有一句话“教育事业不仅是科学事业,而且是艺术事业。”成功的教学是高度的科学性和精湛的艺术性的有机结合的结果。所以坚持教学原则,采用艺术手法,浇灌学生心田,努力使教学过程审美化,是我们教师的追求。在培训活动中城关小学的王小畅老师讲的《师恩难忘》一课的板书就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成为她这节课的亮点之一,为她 的课堂增色不少。

(3)、灵活运用教学方法。要注意三点:一是品读感悟,二是渗透学法,三是拓展延伸。在这里我重点说一下品读感悟。

语文教学的本质是语言性,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学习、积累、训练、感悟和提升。所以,阅读教学首先要从语言入手,关注语言,让学生感受到语言的魅力,感悟到语言表达的精妙,以达到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目的。而学生学习的文本正是学生学习语言的很好的范本。因此,要上出有“语文味”的语文课,我认为首先要引领孩子好好读文,在读文中细细品味揣摩文中的精妙的语言,并积累内化为自身的语言,学以致用,要在品读中实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那么工具性与人文性又是什么关系呢?

如果把文本比作生命的话,人文性好比生命的精神,语言文字好比生命的肌体,精神脱离了肌体无法生存;肌体脱离了精神也就没有了价值和意义。只有二者有机融合,文本才具有生命的力量。

人文性在每一篇语文课文中,在课文的每一段文字,每一句话乃至每一个字词中。只要把学生引进课文情境中,咀嚼文字,品味语言,体验情感,人文教育也自然而然渗透其中了。

崔峦老师说:语文基本功能就是学习语言,培养理解、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阅读教学要让学生感受到语言的魅力,感悟到表达的精妙、在培养语感、整体把握的能力、领悟读法写法上下工夫,特别是在用字上下工夫。这些抓好了,人文性必能很好的体现。

语文教学一定要突出语言学习、语言训练,要“咬住语言不放松,主根源在素养中,千方百计学语文,任尔东西南北风”。

哪些语言需要我们带领孩子细细品味呢?

精妙的语言很多,教学中切忌面面俱到,平均使用力气,应该根据文本的特点,有所侧重,有所选择,力求做到让学生课课有所得。这样,细水长流,积少成多,我们就不愁学生语言干巴无味,学生写起文章,语言自然会生动起来。(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语言,有看似平常却能直抵文本内涵的语言,有能够引发学生想象,有能够拓展迁移,有利于学生积累内化的语言 „„),找准了语言训练点,我们就必须花时间引导学生读好、读透、读深,不仅要让学生知道句子表达的意思,还要知道作者怎样表达,为什么这样表达,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也就是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品读呢? 在联系中品读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或句子的意思,是我们在教学中常用的方法。它往往是由一个词或一句话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的内容,加深对语句的理解和品味。这样教学,往往能够起到“一个词句拎起一串的问题”的作用,既承接上文,又开启下文,令教学具有整体性。

在想象中品读

想象是人们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对已感知的事物进行加工创造,在大脑记忆表象基础上创造新形象的一种心理活动,它是创造

力的翅膀。法国诗人波得莱尔指出:“没有想象力,一切功能,无论多么健康敏锐,都等于乌有。”

阅读教学中,想象是沟通学生与文本作者心灵的桥梁。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还有利于学生去体会蕴含于文章的深层意义,使文字在学生头脑中留下清晰的印象,从而使学生走进文本,走进作者,面对面地与作者、与文本对话,进而达到心灵上的沟通和感悟。同时,想象后的语言表达更加丰富,是我们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极好的契机。

在这里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个教学片段,在《大瀑布的葬礼》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它在群山中无奈地垂下了头,像生命垂危的老人,形容枯槁,奄奄一息。” 有位老师是这样讲的:

师:然而,如今的塞特凯达斯瀑布又是怎样的?请大家找出有

关的句子读一读。

师:“形容枯槁、奄奄一息”什么意思?

师:为什么作者将塞特凯达斯瀑布比作形容枯槁、奄奄一息的老人?

师:你能够想象出此时塞特凯达斯瀑布的样子吗?(出示图片配上音乐)

师:读到这里,你的心情怎样?(震惊、难过、愤怒„„)师:请说说产生这种心情的原因。(为什么震惊?为什么难过?为什么愤怒?„„)带着不同的情感朗读这个句子。

师:如果你就是这奄奄一息的瀑布,如果瀑布会思考,会说话,他会想什么?会说什么呢?

师:人们听到了大瀑布的心声了吗?

这个片段的设计的最大亮点是教师能够根据文本的特点(采用拟人、比喻的方法描写塞特凯达斯瀑布),通过想象、演示、音乐渲染,将学生带进塞特凯达斯瀑布的内心,仿佛是面对着一位生命垂危的老人,与之对话,产生共鸣,激起学生地对塞特凯达斯瀑布的同情、惋惜、难过之情,以及对人们的行为产生愤怒之情。阅读过程中学生的情感是复杂的,感悟是多样的,表达也各不相同。“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学中,教师就是要善于激发学生的阅读情感,鼓励学生放飞想象的翅膀,尽情表达自己不同的阅读感悟。

在创设情境中品读

在课堂教学中,情境的创设一般指模拟情境,教师可以通过实物演示,图画再现,音乐渲染,表演体会,语言描述等方式来创设。

创设情境目的在于让学生在真实鲜活的情境中丰富头脑中的表象,调动各种感官,激发学习兴趣,迅速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品味语言。

在比较中阅读

人们常说:“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不管是不同词语的比较,还是相同词语的比较,它都有助于引导学生深入地咀嚼词语,学会如何准确用词。在培训过程中城关小学何梅芳老师在讲解《清平乐村居》一诗中溪头卧剥莲蓬的“剥”字时,老师没有直接讲解意思,而是问学生:如果我们要把花生皮去掉该怎么说?学生回答剥花生。那要去

掉橘子皮或香蕉皮呢?学生回答还是用剥。那要去掉苹果皮呢?学生回答削苹果,从而引出了“削”,接着老师又提出一连串用削的词组,如削梨子、削土豆皮等,最后老师问:“剥”和“削”的区别是什么谁能回答?一个学生的回答是:剥和削都是把实物的皮去掉,而剥直接用手就能去掉,削必须借助器物才行。回答的多么到位呀,老师又问:这两个字分别读“bāo”和“xiāo”,如果把它两放一块该怎么读呢?从而又引出了这两个字的另外一种读音“bō xūe”。你看,简单的比较不用讲、不用查字典就把两个字的意思以及在不同情况下的读音区别的淋漓精致,着实让人佩服。这就是扎实的语言训练。

在发现、表演中品读 :

小学语文面对的是“儿童”,对于“儿童”来说,好奇心总是最强的,他们喜欢发现,喜欢模仿,喜欢表演,他们自己发现的东西往往是最令他们兴奋自豪的。

在引导学生品读文本的过程中,教师要针对孩子好动、好胜的特点,努力变换各种不同的方法去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激发孩子的学习欲望。有时可能需要教师的步步引导,有时可以放手让学生自由品味,主动汲取语言的精华,让学生感受品味语言文字的快乐。

五年级课文《盘古开天地》一文中的第四自然段:“盘古倒下后,他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他发出的声音,化作了隆隆的雷声。他的双眼变成了太阳和月亮;他的四肢,变成了大地上的东、西、南、北四极;他的肌肤,变成了辽阔的大地;他的血液,变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他的汗毛,变

成了茂盛的花草树木;他的汗水,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 我们来看一下有位老师的讲解片段:

师:天和地终于成形了,盘古却——累得倒了下去,倒下后,盘古的身体发生了——

巨大的变化!(板书:变)同学们,请你们轻声自由读第四自然段,多读几遍,一边读、一边想,相信你们会有不少发现的!开始吧!师巡视,指导读书姿势。师:有什么发现?

生:我发现这一自然段都是围绕第一句话写的。师:是吗?围绕哪一句写的?你读一读。

生:盘古倒下后,他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师:真棒!还有别的发现吗?

生:我发现第四自然段写的都是盘古的什么部位变成了什么。师:哦!都是用„„变成了„„来写的,连句式特点都发现了!生:还有!我发现盘古为了创造这个宇宙牺牲了自己(师:你的发现很有价值);我发现盘古发生变化的东西,很象最后变成的东西。(师引:你举个例子。也就是说这些变化想象得很合理,是吗?);我发现这里有个省略号,表示盘古身体发生的变化还有很多!(师:你们发现了吗?都发现了?你们的发现很重要!板书:„„)师:还有吗?

生:我还发现这个自然段有许多XX的XX,比如:隆隆的雷声„„ 师(纠正):应该怎么读?隆隆的雷声。对了,继续说吧!

生:还有比如:茂盛的花草树木、滋润万物的雨露„„这些词语都很美!

师:你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生:„„

师:读书就应该像同学们这样,一边读、一边想,还要善于发现!

这个案例中,教师教得很轻松,简简单单的“读完课文,你有什么发现?”的问题一提出,学生便兴致勃勃地阅读文本,迫不及待地想发现些什么。此时孩子的学习是积极主动的。他们寻找到了许多值得学习积累的语言,如“„„变成了„„”的句式,如“XX的XX”这样的偏正词组,如围绕一句话展开叙述„„这些语言信息不是教师灌输给学生的,而是学生自己发现的。

当学生有所发现后,他们便会迫不及待地想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发现,你一言,我一语。此时的课堂呈现出了积极活跃的气氛,这样的学习状态是一种主动的积极的状态,也是很有效果的。

就这样,读中找“发现”,读后说“发现”。在读一读、找一找、说一说中,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他们的思维处在积极活跃的状态之中。他们不知不觉走进了文本,感受到了盘古的神奇变化,领略了语言文字的表情达意的精妙。在发现中学生不仅积累了这些精妙的语言,还养成了读书就要这样一边读一边发现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说是一举多得呀!

在模仿迁移中品读

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而教材提供给学生的又是一个个很好的范

本,拓展模仿,学以致用,对学生的语言发展是很有帮助的。

把目标锁定在学生的语言发展上,在语言学习、内化、积累与运用上下工夫。这应当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硬道理”。

真正的语文课就必须做语文自家的事,以“语文的方式”走“语文的路”,这才是有“语文味”的语文课堂。

《月光启蒙》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她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为我吟唱,轻轻的,像三月的和风,像小溪的流水,小院立刻飘满了她那芳香的音韵。”老师是这样讲的:

师:自由读句子

师:“三月的和风”是什么样子的? 生:轻轻的,柔柔的,吹在脸上很舒服。

师:“小溪的流水”见过吗?在哪里见过?它又是什么样子的? 生:轻轻的流,会发出“丁冬丁冬”的响声,好象在唱歌一样。溪水很清澈,手深进去凉凉的,很舒服。

师:妈妈的嗓音就像“三月的和风”“小溪的流水”,会给人怎样的感受?

生:甜甜的、轻轻的,好听极了。

师:那你能不能用甜甜的、轻轻的声音来读这两首童谣呢?(生读童谣,教师指导。)

师:多美的童谣呀,难怪作者都入迷了,难怪作者感到整个小院都飘满了芳香的音韵。奇怪,音韵怎么会香呢? 生:因为音韵太好听了,感觉都有香味了。

师:像什么?

生:像茉莉的清香,像淡淡的菊花香,像幽幽的青草香„„ 师:同学们的想象力真丰富呀!

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教师很巧妙地引导学生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感悟语言,很自然地进行模仿迁移,变抽象的“感知”为生动形象的深入浅出的感悟和品味。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很忌讳深入深出、浅入深出的教学,我们不能自己给自己套上枷锁,更不能够给学生套上枷锁。我们应该想办法让学生快乐地学习,轻松地感悟、理解、积累和运用。

课标中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

我们应该根据文本的特点进行不同方法的品读指导,将这些方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品味语言,品出我们祖国语言的味道,品出语言文字背后所蕴涵的人文精神,让学生真切感受祖国语言的魅力所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爱上我们祖国的语言文字,使他们能够喜欢开口有滋有味地朗读课文,善于积累并能够运用优美的语言说话写文章。紧紧抓住语言文字展开教学,在品味、赏析、朗读中,语文课必然会焕发出自己最具独特的魅力——“语文味”十足。

二、教是为了不需要教!

教师的任务不仅仅只是教会孩子学会什么,更多的应该是教会孩子会学,掌握学习方法,拥有学习的金钥匙。那么我们要教会学生哪

些学习方法呢?

1、学会预习。

教师要重视预习,让学生在充分自学的前提下走进课堂。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文本的不同特点进行预习。课堂上要舍得拿出时间让学生充分进行预习交流。

2、学会质疑。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醒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质疑是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内驱力。质疑能使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学会有目的阅读,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在教学时要留给学生质疑的时间,让他们养成课前质疑、课中质疑、课后质疑的好习惯,提高学生质疑的能力,交给方法。

3、学会不动笔墨不读书。课堂上教师要留给学生动笔写字的时间,让学生学会批注,学会做课堂笔记。

4、学会使用工具书。让学生养成遇到问题查找字典的习惯,学会使用网络搜索工具。学会整理使用查找到的相关资料。

5、学会倾听。

倾听也是很重要的学习方法。良好的倾听习惯与学生的成绩一定是成正比的。如何才能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呢?

首先,教师要有很强的意识,时刻关注学生的倾听。

第二,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倾听,通过提出明确的要求:认真听,听听他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谈自己的想法的?教师还要及时对学生的倾听情况进行评价:这位同学听得非常认真,复述得非常准确。

6、学会想象

教学中我们应该努力找寻想象训练点,如文章中那些言虽尽而意未尽的地方、课文的空白处、语言浓缩处、细节描写处、续编故事等等,都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7、学会做读书笔记。

读书不做读书笔记,就好像雨点落入大海,无影无综。做读书笔记,不仅可以帮助我们领会文章内涵,培养我们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还能够帮助我们及时积累文章的精妙的语言,这对于我们提高写作水平也会有很大的帮助。

8、学会反思

要让学生学会在反思中归纳总结,在反思中学会学习,在反思中提高能力。

三、得法于课堂,得益于课外!

阅读教学应该根植于课内,花开于课外,书本的知识是有限的,就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向课外汲取更多的营养。光靠几本语文书是不可能提高语文能力的。因而教师要抓好拓展延伸,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

1、运用资源的能力。

2、综合实践的能力。

3、课外阅读的能力。

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效性任重道远,希望老师们多读读书,多看看新闻,多上上网,在报纸杂志上遨游,与经典名著为伍,与浩瀚

书籍为伴。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提高自身解读文本的能力,丰富自身的文化底蕴。做一个“博闻强记、文章锦绣、情感丰富、国学深厚,多才多艺”的语文老师,努力探索提高语文教学实效性的途径和方法,相信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的课堂都会充满浓浓的语文味!

第五篇:《亲爱的笨笨猪》课外指导课教案

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

——《亲爱的笨笨猪》

【教学目标】:

1、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结合,学生学会通过读目录、内容简介了解故事大意。

2、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逐步养成学生乐于助人的品质。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

上学期,我们一起读完了《小猪唏哩呼噜》这本书,书里的小猪陪我们一起走过了一段美好时光!这学期,我们接着来认识一位可爱善良的小猪——笨笨猪。

二、了解“笨笨猪”

1、说说“笨笨猪”的特点

(1)笨

A、老师有些不明白,爸爸妈妈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聪明,所以在给我们取名的时候,都取得好听一些,可我们的这位朋友为什么叫“笨笨猪”?

B、是啊,我们这位朋友原来的名字可不是这样的,他叫“乐乐乐”,那后来为什么叫“笨笨猪”了?谁能说说?

C(实物投影《亲爱的笨笨猪》相关内容),师简介《小猪上学》的故事。

D、同学们,现在你们知道朋友们为什么给他叫“笨笨猪”了吧。

(2)胖、贪吃、爱打呼噜

刚才读了故事,你们说说他还有哪些特点?(小组按照自己读的故事派代表总结)A——胖。

师:(实物投影《亲爱的笨笨猪》相关内容)是啊,他真的很胖哦!朋友们一起相约去草地上荡秋千,结果笨笨猪刚一坐上去,就把秋千压断了。后来,乖乖熊把他们家带轮子的大沙发推来当秋千,等笨笨猪一上去,吊沙发的粗绳子又断了。害得大沙发失控,闯上马路,把乖乖熊的妈妈都撞倒了。

B——贪吃。

师:你说的也很正确。告诉你们,他能喝掉满满一大盆的玉米糊糊汤,还能再吃8个大白馒头。你们谁能比过他?

C——爱打呼噜。

师:对,笨笨猪打呼噜可响了。你猜猜能有多响?(实物投影《亲爱的笨笨猪》相关内容)当笨笨猪打呼噜的时候啊,白兔姐妹以为是打雷了,猫咪咪以为是来地震了呢,结果害得朋友们都没有睡好觉!

2、缺点也能办好事

(1)别看笨笨猪有这么多的缺点,可是有时候这些缺点也能办好事呢!小组根据自己阅读的故事派代表发言!

(2)教师根据生回答的情况,随机简介故事。

正是因为笨笨猪胖,所以朋友里就数他最有力气。当乖乖熊过生日的时候,他帮乖乖熊的妈妈担水、劈柴;当七七四十九只老鼠拉粮食上坡都上不去的时候,他一推,就把车推上了坡。

正是因为笨笨猪贪吃,所以在乖乖熊的生日晚会上,他吃光了所有的毒蘑菇,却因此救了参加生日会上所有朋友。

正是因为笨笨猪打呼噜的声音响,居然吓退了想来吃掉白兔姐妹的大灰狼。

3、笨笨猪的优点

(1)看到这儿,也许有的同学就会问,难道笨笨猪就一点优点也没有吗?可不是这样哦!猜猜看,你认为他要有什么优点,才愿意和他交朋友?

(根据生的回答随机板书)

(2)出示课件:相关故事的题目、图片,师简介相关故事内容。

★正是因为笨笨猪有这些优点,他给驴大爷在湖边盖了一间暖和的新房,从而让驴大爷整个冬天不再寒冷;

★正是因为笨笨猪有这些优点,他在中秋节这天帮一匹小骡子找到了自己的亲生爸爸妈妈;

★正是因为笨笨猪有这些优点,他想尽办法让山上那个卧在地上的小鹿妹妹又重新站立起来,大胆地向前跑;

★正是因为笨笨猪有这些优点,他让本性凶恶的大灰狼流下了从来没有流过的眼泪,并且还和他的儿子小灰狼交上了朋友;

★正是因为笨笨猪有这些优点,他让爱偷吃的小老鼠们读书换了脑袋,从此过上了自食其力的生活„„

(3)感不感人?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欢乐的学校,去感受那份快乐吧!①播放课件:师朗读《欢乐的学校》部分内容

②听了这一部分,你想说什么?

③是啊,正是因为笨笨猪和他的朋友们的同情和友爱,让残疾的小狐狸妹妹从此不再孤独,不再自卑,她对自己充满了信心。

4、小结:因为给别人带来太多的快乐,所以笨笨猪快乐。这种快乐的品质,就显得尤为可贵了。

三、看图猜故事

1、故事插图展示:请想象的翅膀,结合目录,猜一猜这幅图应该出自目录中的哪一个故事?(学生猜一猜,并说出自己的理由。)

这幅图出自《笨笨猪娶新娘》这个故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谁来读《笨笨猪娶新娘》的节选部分?

2、出示《生日晚会》插图,学生猜名字,简单介绍一下故事的过程。

四、读故事、表心情、续故事

1、读故事

要求:

(1)边读边划出自己觉得有趣的地方,多读几遍,读通、读顺。

(指名读一读,老师稍加指导朗读的语气以及适当的停顿。)

(2)在你感兴趣的地方用表情符号来表达你的心情!(„„)

2、学生读自己觉得有趣的地方,并说说自己所打出的表情符号以及理由!

3、尝试续编故事

(1)故事的结尾给了我们六个小圆点,你知道他叫什么吗?(省略号)

(2)笨笨猪为了帮小老鼠们把自己的新娘巧巧猪丢在了半路,当他飞快转身往回跑去找巧巧时会发生什么事呢?我们班的小作家一定可以给大家带了惊喜!试着编一编吧!

A、你可以说笨笨猪找到了巧巧猪;你也可以说巧巧猪北大狼给叼走了;

B、你还可以说巧巧猪在原地等他„„

五、拓展延伸,激发兴趣

1、杨红樱阿姨的作品,总是站在孩子的角度来看这个世界,她知道我们小朋友内心最缺乏的是什么,最渴望的又是什么。

2、介绍她的童话系列,建议大家课后读一读:《神秘的女老师》、《流浪狗和流浪猫》、《没有尾巴的狼》、《骆驼爸爸讲故事》、《鼹鼠妈妈讲故事》、《那个骑轮箱来的蜜儿》。

下载谈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word格式文档
下载谈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淘气包马小跳课外指导课教案

    《淘气包马小跳》课外阅读教案 刘圩镇中心学校三(1)班苏群杰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读课外读物《淘气包马小跳系列——贪玩老爸》的兴趣,对《淘气包马小跳系列》有阅读的欲望。 2......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点滴谈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点滴谈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规定:“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仅仅是语文教材和教师这些课堂资源已达不到大纲要求。另外,学习......

    谈小学语文教学反思

    谈小学语文教学反思 大家好!做为一名青年教师,非常感谢老师给我学习的机会。下面,我就将自已在这以前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和大家作一些交流,如果有不妥之处,请各位老师给我提出宝贵......

    谈小学语文拼音教学

    谈小学语文拼音教学 汉语拼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是一个相当重要的部分,它是帮助学生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的工具。在发展儿童的语言、促?M儿童早期智力开发方面,具有重大的现......

    谈如何批改小学语文作业

    谈如何批改小学语文作业 尊敬的领导、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很荣幸今天和大家一起探讨如何批改作业。谈不上什么经验,恕我班门弄斧了。 提起批改作业,大家最深的体......

    小学语文名师谈语文教学

    小学语文名师谈语文教学 于永正:小学语文教学要广积粮不要深挖洞 于永正,教龄46年,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原江苏省徐州市鼓楼区教研室主任。 中国教......

    谈小学语文分层教学

    谈小学语文分层教学 《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因此,我们在教育实践中要特别注意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渠道,......

    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摘要: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100条建议》一书中多次提到"阅读"这个词,第60条建议强调"必须教会少年阅读"。实现学生与文本的交流才是现代阅读教学的根本。以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