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教学设计
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
秦皇岛市第四中学孙丽艳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我国交通运输网在地区上的分布特点
(2)知道我国主要铁路干线 的分布
及名称
(3)了解我国铁路线命名方法
(4)学会使用列车时刻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自读课文、读图、绘图等方式认识我国主要铁路干线和列车时刻表,培养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青藏铁路建设和西部大开发的作用,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重点、难点:主要铁路干线名称和分布
新课教学:
(一)新课导入
问题导入:我们出门旅行要坐火车,怎样才能选对车次和路线?引入课题
(二)新课教学
第一环节:学生根据目标和要求,自读课文和图4.4,归纳出:我国交通运输网分布特点:四通八达,东密西疏 第二环节:认识五纵三横铁路线
1.同学按目标和要求读图4.6找五纵三横铁路线分
布及名称
2.教师通过幻灯片展示五纵三横铁路线分布
3.同学描出五纵三横铁路线
4.师生共同画出五纵三横铁路线简图
5.练习
第三环节:了解我国铁路线命名规律
1.同学根据目标和要求自己探究
2.教师引导同学总结命名规律
第四环节:要会使用列车时刻表
1.同学按目标和要求自己学习
2.教师引导同学认识列车时刻表
3.练习
第五环节:同学自己总结: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方面知识?
第二篇:四通八达的交通教学设计
《四通八达的交通》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古代交通工具,现代各种交通设施的特点、简要发展过程。知道交通运输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懂得怎样使用和选择不同的交通工具,爱护交通设施。
2、培养学生对交通运输工具的应用和选择能力、收集和整理信息资料的能力。
3、初步感受交通运输与我们学习、生活、工作的紧密关系,感受我国交通运输事业的飞速发展。
教学重难点:
了解古代交通工具,现代各种交通设施的特点。知道交通运输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懂得怎样使用和选择不同的交通工具,爱护交通设施。
教学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今天是怎么来上学的?(指明自由回答)那你们上学都采用的什么工具?(交通)板书:交通
老师今天是骑马来的,你们信吗?对,骑马的确是古人常用的一种出行方式。
(引出古人的出行方式。)
二、了解古人的出行方式
1、现在就让我们穿越到古代,去了解一下古人的出行方式。(板书:古人出行方式)(播放PPT)
2、你还知道其他古人出行的方式吗?(指明自由回答)
3、小结:古人的出行方式主要有:步行、骑马、马车、坐船、坐轿等。
4、那么现在作为古人的你想去家附近的私塾上学,你会采取哪种方式?(自由回答)那要是去离家较远的京城去赶考呢 ?你又会采用哪种方式?从大家的回答中你觉得古人的出行方式有什么特点?(指名回答)(板书:单
一、费时)
(了解古人的出行方式,为学习现代交通工具打基础。从而引导学生感受交通的发展。)
三、了解现代交通工具
1、现在让我们穿越回现代,回到了现在的2017年,随着科技的发展,时代的变迁,交通工具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那你都了解那些现代的交通工具呢?(指名自由回答)(板书:现代交通工具)
2、那我们再来看一看这些交通工具吧。(PPT出示,了解)
3、那谁能根据大家的回答来概括说一下我们的交通方式可以分为哪几类呢?(指明自由回答)(板书:铁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公路运输)可以说无论是天上、地上、地下、水里,到处都四通八达(板书:四通八达)
4、现在让我们看看书中又为我们介绍了现代工具哪些有趣的知识呢?
请大家自由阅读教材65、66页,然后和大家交流一下你认为有趣的知识。
5、全班交流、汇报。(感受现代交通工具的方便及其与生活的联系)
6、从大家的汇报中,你有什么感受?(谈感受,畅所欲言)
7、简介:磁悬浮列车、地铁
在这些交通工具中我们要特别介绍下“磁悬浮列车”
(学习现代交通工具,知道交通运输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懂得怎样使用和选择不同的交通工具,培养学生对交通运输工具的应用和选择能力、收集和整理信息资料的能力。)
四、比一比
1、比较:交通工具迅速发展,我们也有了更多的选择,当然不同的交通工具也有着不同的优点和不足,让我们来小组讨论、分析、比较一下,并填在表格中。
2、考一考:因为每种交通工具都有其优点和不足,所以我们应根据不同的需要来选择。以下四种情况你会选那种工具呢?为什么这样选?(讨论、汇报、全班交流)
(知道交通运输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懂得怎样使用和选择不同的交通工具)
五、算一算
大家真是会学习的孩子,现在让我再来考考你们这些最强大脑。算一算。指名读题(独立计算,汇报)
(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现代交通工具的方便、快捷、发达。)
六、写一写
看来现代交通工具的确给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方便和快捷,在你的生活中都有哪些切身的感受呢?让我们来写一些吧!
(感受交通运输与我们学习、生活、工作的紧密关系,感受我国交通运输事业的飞速发展。
七、抛下疑问
交通工具在为我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比如令人头疼的交通堵塞,可怕的交通事故,让全国人民都担忧的大气污染,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又该怎样做呢?下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设置疑问,引导学生有兴致的学习下文。)
《四通八达的交通》教学设计
执教者:孙梦晓
大台小学
第三篇: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
《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教学设计
济阳街道中学朱延英
日期2011年5月
《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 第一节 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
二、教学目标
1、举例说明交通运输在生活和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2、记住主要的铁路线,了解铁路线命名的方法。读图说出我国的交通运输网络的分布特点及原因。
3、掌握我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并能够分析交通枢纽具备的特点;能够设计合理、经济的旅游线路计划。
4、了解选择交通运输方式需要考虑的因素,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学会根据需要合理的选择交通运输方式。
三、重点、难点及突破
1、我国主要的铁路线及铁路枢纽。通过读图分析掌握。
2、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联系实际来理解。
四、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共有四个标题,思路也非常明确。教材首先强调交通运输在国民经济及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其次介绍我国主要的交运输路线;了解交通枢纽的重要作用以及重要的交通枢纽;最后结合实际生活,介绍如何选择合理的交通运输方式。
五、学情分析
交通运输与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有着重要的联系,学生应联系实际,注重理解,学习起来比较容易。但对于主要的铁路线及铁路枢纽,学生学习还是比较困难,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读图来掌握。
六、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谈话法、讲练结合法
七、课时安排:2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师:引言: 在你的日常生活中,你接触、看见、或听见过哪些种类的交通运输工具?他们分别属于什么交通运输方式?
生:道路建设影响经济的发展。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交通建设影响到经济发展,现在在我国有一句话非常流行,那就是“要想富,先修路”,交通运输真的有这么重要吗?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我国的交通运输情况。
板书:交通运输
二、教学过程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出示五岭县案例,A、B两幅图有什么变化?变化之间有什么关系?
师:五岭县的居民点增多了,居民点主要分布在哪里?
生:道路两旁。
师:由此可见交通运输不但影响到经济发展,还影响城镇的分布。在历史上交通便利的地方容易形成贸易中心或大城市,如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四大“米市,出示“四大米市”:无锡、长沙、芜湖、九江,它们当时为什么能够成为著名的米市? 生:思考,回答
师:点拨引导,这里地形平坦,降水丰富,适宜稻米生产;人口集中,市场广阔;它们都位于长江干支流,并且与京杭运河交汇,水运便利。
师:由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交通运输对地区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交通运输被誉为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板书: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师:从上面的分析我们还可以看出,交通发展了,经济就会发展,反过来说,经济的发展也会带动交通发展,千百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交通运输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下面我们根据这幅图来看一下交通运输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出示图片。
生:学生说出交通运输发展过程。人力到畜力到现代交通运输方式。师:现代交通运输工具不止图中这些,大家还知道哪些现代交通工具? 板书:工具
师:图片展示地铁、管道。大家知道什么是管道运输吗?
生:学生介绍。
师:管道运输主要运送液体、气体等。
师:管道运输要通过管道线,其实,无论是火车还是汽车,都要沿着一定的路线走,大家知道哪些交通运输线?
板书:线
生:公路线、铁路线、航空线、航线等。
师:出示公路线、铁路线、航空线、航线,这些交通运输线纵横交织,形成了四
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出示我国交通运输网。
师:出示我国交通运输网。请据图分析我国交通运输网分布有什么特点? 生:东部密集,西部稀疏。
师:东部密集,西部稀疏。分布很不平衡。我国的交通运输网为什么呈现这种分布特点?
生:我国东部地形平坦,人口稠密,资源丰富;西部地形崎岖,人口稀少,资源缺乏。
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选择出示我国地形、人口分布、矿产资源分布图以及来分析这种分布特点的形成原因。
师:在各种交通运输方式中,公路运输最灵活,因此它把各种运输方式连接起来,起到了纽带的作用。近年来我国的高速公路迅速发展,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高速公路的发展情况。
生:学生看课本90页阅读材料和分布图。
师:出示高速公路图片。同学们有没有走过高速公路,它与普通公路有什么不同? 生:介绍
师:总的来说建设标准高,运输效率高。
师:因为我国人口众多,区域辽阔,资源分布不均,对交通运输的需求量大,而铁路运输具有运量大的特点,因此在所有的交通运输中,铁路运输是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认识了铁路干线的分布特点,就能认识全国交通运输网。下面我们就来认识我国铁路干线分布情况。
板书:铁路
师:在我国的铁路分布图上可以看出我国的铁路大体上可以分为南北向和东西向两大组,南北向的主要有五条干线,东西向的主要有三条干线。一般说“五纵三横”,下面我们来认识一下这几条铁路干线,老师指图一一讲述。这五纵是京沪线,京九线,京哈线──京广线,焦柳线,宝成线──成昆线;三横是:京包线──包兰线,陇海线──兰新线、沪杭线──浙赣线──湘黔线──贵昆线。下面请同学们在课本上先找南北向五条铁路干线,并用彩笔描出。找的时候注意铁路线的起止点。
板书:五纵三横
师:巡视指导。
生:找铁路干线,然后到黑板前指投影说出。
师:这些铁路线是怎么命名的?
生:教师归纳,一般是以城市名字或省区简称来命名。
师:我们认识了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大势,也是东部密集,西部稀疏,很不平衡,但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部地区的铁路线在不断增加,(指中国铁路分布图)比如1997年运营通车的南昆线,2006年通车的青藏铁路,另外国家
计划将要在西部地区修建多条新铁路,这样,我国西部地区的铁路网密度也将大幅度增加。我国的交通运输网将逐步完善。
板书:逐步完善
师:认识了我国铁路线的分布大势,我们看看能不能解决一个问题,家住德州的李立,今年暑假考上了上海某高校,他准备乘火车到上海,将怎样坐车? 生:思考回答(可能只说沿某条线)
师:同学们说的只是他的行车路线,但是他坐哪趟车?几点出发?几点到站?你能知道吗?
生:不知道。
师:看来乘火车只知道铁路线的分布还不够,还有必要学会看列车时刻表。现在我们再来试试能不能解决刚才的问题。出示图
生:思考回答
师:知道了我国铁路的分布情况,又会看列车时刻表,以后同学们出门坐火车,就可以比较容易的选择合适的车次了。
三、小结: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到,作为经济发展的先行官,我国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为我国的经济飞速发展打下了坚定的基础。那么,经济的飞速发展对交通运输的建设有没有影响呢?
生:有
师:有什么影响?
生:促进
师:经济的发展为交通运输的建设提供了财力和技术的支持,比如高速公路的建设、高速铁路的建设,而交通运输的发展必将会带动经济的新一轮腾飞。希望我们的祖国,在我国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的带动下日新月异。
四、课堂检测:通过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交通运输网,下面然我们就在这个网上神游一番。出示检测题。
五、板书设计
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
第一节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
一、交通运输概念:
二、交通运输的发展变化:
三、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六、拓展:垦利近年来交通运输发展也很快,比如新建了新兴路、中兴路、民丰路等许多公路,这对垦利的经济发展有没有影响?有什么影响?
七、课堂练习、单项选择题
(1).下面四种交通运输工具中,有一种不属于现代交通运输工具
吗?()A.飞机B.轮船C.马车D.汽车
(2).由于对地区经济的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被人们形象地喻为经济发展的“先行官”的是 A.农业B.工业C.旅游业D.交通运输
(3).有关我国交通运输网络的分布,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东部地区交通运输网稠密,西部地区稀疏 B.长江中下游一带海陆空交通运输网发达 C.我国现有的高速公路大部分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D.西部还有部分省区未通公路
(4).九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四大“米市”之一,你知道它当时与周边联系的主要方式是
A.公路运输B.水路运输C.航空运输D.铁路运输
第四篇:交通运输网反思
《交通运输网》反思
地理组高阜辉
上周试讲了一节《交通运输网》,发现了两个大问题:一是在涉及到铁路干线的走向时,发现学生仍不能理解什么是南北干线和东西干线,导致填错表格;二是学生的兴趣不高,课堂学习不积极,有懈怠现象。针对以上问题,我对学案的顺序和内容作了适当调整:
1、将能力提升题(如果你要到快乐大本营现场观看,走哪条铁路线最便捷)改为创设情境题和例题;
2、删除能力提升题,增加知识拓展题(青藏铁路的起始点城市及连接省份);
3、更改作业题(原题是设计一条自己喜欢的铁路旅游路线与同学交流,现改为如果到香港购物,从丹东出发要走哪些铁路线)。
经过如上调整后再上课,感觉学生理解程度提高不少,兴趣也提高不少。比如用快乐大本营引入新课,提升学生兴趣,引出五种交通运输方式;学习南北干线和东西干线时引导学生读地图找出宽甸到长沙的铁路线名称,向学生介绍什么是南北干线和东西干线,既提升学生兴趣又便于学生填注表格;青藏铁路则结合了学生的回答情况及时引导学生进行了学习,拓展了书本上没有的知识,为以后学习奠定了基础;而作业题紧贴生活实际,虽然学生不能回答出丹东到沈阳的铁路线名称,但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产生好奇,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可见,教学要紧贴学生实际,一切从学生角度出发,调动兴趣,贴近生活,就一定会提升教学效果。
第五篇:9.《四通八达的交通》教学设计
9.《四通八达的交通》教学设计
化隆县第二小学 马咏梅 教学内容:未来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P64-67 教学目标:
1、了解古人出行的方式和现代交通工具发展的过程,认识各种交通工具在生活中的作用。
2、初步知道如何合理选择出行的交通运输工具,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资料信息的方法。
3、懂得爱护公共交通设施和安全出行常识。教学重难点:如何正确选择合适的出行交通工具。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今天上学都是怎么来的?他属于什么交通工具?(板书:交通)
大家看图片,这是青海省的一张交通鸟瞰图,看到这幅图同学们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一下(四通八达)。那么今天就让我们大家一起来聊聊《四通八达的交通》。活动一:发散思维,自由谈话。
想象一下在现代交通工具未产生之前古人是怎样出远门的?他们的交通工具是什么?课件出示P64教材中的几幅图。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已有知识,通过对教材P64四幅图片的感知,学会观察,综合分析,结合实际展开发散思维和想象。小结:受社会的发达程度制约。活动二:知识链接,归纳总结。
1、课件出示P65-66教材中的几幅图,按照现代交通运输出现的先后顺序介绍相关的知识。展现时代变迁的历程,动态感受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
2、安全出行常识简介。课件出示交通图标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运用现成资料分析的方法和归纳能力。活动三:畅所欲言,体验对比。介绍你知道和体验过的交通运输工具。集体完成P66表格,各种运输工具的特点。
设计意图:通过学习体验对比,综合分析资料数据,归纳总结各自特征。
2、小组汇报自己所了解的情况?设计意图:有任务,有检查,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
活动四:小组合作,我会选择。
1、课件出示计算P67(让我们一起计算吧!)
2、出示具体问题分组探讨最佳解决方案,阐明理由。设计意图:感受科技发展带来的便捷,激发学生科学奥秘发奋努力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
二、课后延伸。
1、了解课本未介绍的现代交通运输工具还有那些?他们产生的年代和特点。
2、预习题:了解我国铁路、公路、航空、水运分布情况,重点了解本省、本市、本县情况。
三、板书设计: 9 四通八达的交通
古人怎样出行(步行 骑马 坐船)
现代交通工具(飞机 火车 汽车 地铁 轮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