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下半年银行业分析报告

时间:2019-05-13 23:05: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3年下半年银行业分析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3年下半年银行业分析报告》。

第一篇:2013年下半年银行业分析报告

2013年下半年银行业分析报告

11实训3班冯雪11010210613赵雪利110102106741、行业分类

1.1 行业细分

中国金融机构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银行金融机构,二是非银行金融机构。银行金融机构与非银行金融机构还可以进一步分类。

一、银行金融机构的分类

银行金融机构可以分为中央银行、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三类。

1、中央银行

在我国就是指中国人民银行。

中央银行是一个国家金融体系的中心机构,在银行体系中处于领导地位,是国家管理金融的机关,是“银行的银行”。货币发行、利率调整等,都属于中国人民银行的职能。由于中国人民银行具有管理职能,所以,也可以称为“银行管理机构”。

中国人民银行的营运资金参照行政单位管理办法进行管理,收入应该上缴财政,所需经费由财政拨款解决。

2、政策性银行

政策性银行是指由政府或政府机构发起、出资创立、参股或保证的,不以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的,在特定业务领域内从事政策性融资活动,以贯彻和配合政府的社会经济政策或意图的金融机构。

我国的政策性银行目前主要有三家: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开发银行。这三家银行都是1994年设立的。

为了管理住房基金以及住房基金贷款,可以考虑成立“城乡住房发展银行”;为了方便大学生贷款和汇寄学费,可以考虑成立“中国教育发展银行”。

3、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的主要特征是:经营货币资金买卖的金融法人,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是现代金融体系的主体。相对于中央银行的管理职能来说,商业银行属于“银行经营机构”。

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等有关国家参股或国家投资银行以及光大银行、民生银行等民办银行,都属于商业银行的组成部分。

二、非银行金融机构

非银行金融机构也称为其他金融机构,具体包括保险公司、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租赁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期货公司、财务公司等。

另外,我国的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分别对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进行管理,从而构成了完整的金融管理与经营体系

2、行业地位

2.1中央银行

中国人民银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中央银行。在国务院领导下,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中国人民银行享有货币(人民币)发行的垄断权,它是发行的银行;中国人民银行代表政府管理全国的金融机构和金融活动,经理国库,是政府的银行;中国人民银行作为最后贷款人,在商业银行资金不足时,向其发放贷款,是银行的银行。

2.2政策性银行

由政府发起、出资成立,为贯彻和配合政府特定经

2.3商业银行

2.4非银行金融机构

3、产业政策

4、市场的供求分析

5、对16个具体银行的分析

5.1民生银行

5.2中国银行

5.3建设银行

5.4农业银行

5.5平安银行

5.6工商银行

5.7中信银行

5.8华夏银行

5.9光大银行

5.10兴业银行

5.11北京银行

5.12招商银行

5.13南京银行

5.14宁波银行

5.15交通银行

5.16浦发银行

6、结论

第二篇:中国银行业投资分析报告

中国银行业投资分析报告 北京汇智联恒咨询有限公司

定价:两千元

第一章 国际银行业

1.1 国际银行业概况

1.2 美国

1.3 欧洲

1.4日本

1.5 香港

第二章 国内货币运行分析

2.1我国货币市场概况

2.1.1 我国货币供应量情况

2.1.2 国内货币市场的现状

2.1.3 国内货币市场中存在的问题

2.1.4 货币市场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

2.2 货币信贷状况分析

2.2.1 我国货币信贷结构变化的基本特点

2.2.2 货币信贷及金融市场运营形势

2.2.3 我国货币信贷运行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3 国内货币政策分析

2.3.1 我国货币政策回顾分析

2.3.2 开放经济条件下货币政策的影响与困境

2.3.3 我国货币政策发展的对策

2.3.4 的金融及货币政策展望

第三章 国内银行业概况

3.1 中国银行的概念及分类

3.1.1 银行的概念

3.1.2 中国银行的分类及其职能

3.2 中国银行业现状

3.2.1 我国银行业的发展历程

3.2.2 中国银行业发展现状

3.2.3 中国银行业运行状况

3.2.4 我国银行业概览

3.2.5 银行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3.3 银行业概况

3.3.1 银行发展现状

3.3.2 银行业发展回顾

3.3.3 银行业信息化投资建设增长

3.4 银行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3.4.1 我国银行业的发展特点

3.4.2 中国银行业存在的问题

3.4.3 中国银行业发展的策略

3.5 银行业改革与资产组合分析

3.5.1 中国银行业改革的历史进程回顾

3.5.2 股份制商业银行改革的三个环节

3.5.3 商业银行资产组合结构的调整措施

3.5.4 商业银行资产组合结构调整的趋势

第四章 银行主要业务发展分析

4.1 负债业务

4.1.1银行负债业务

4.1.2 我国银行存的款现状与对策

4.1.3 我国居民储蓄存款将不断攀升

4.1.4 银行间同业拆借交易数据分析

4.2 资产业务

4.2.1 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

4.2.2 银行贷款的种类

4.2.3 中国银行业资产业务要创新

4.2.4 我国银行资产业务突破的三个方面

4.2.5 银行信贷风险分析及对策

4.3 中间业务

4.3.1 中间业务的分类及定义

4.3.2 我国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现状及建议

4.3.3 中国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策略

4.3.4 国内银行中间业务面临的机遇

4.3.5 我国银行中间业务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4.3.6 银行发展中间业务存在的障碍及趋势

第五章 其他热点业务分析

5.1 票据业务

5.1.1 票据业务的作用和种类

5.1.2 国内银行票据业务状况

5.1.3 国内银行票据业务存在的问题

5.1.4 国内银行发展票据业务的建议

5.2 网上银行业务

5.2.1 网上银行业务介绍

5.2.2 全球网上银行的发展现状

5.2.3 我国网上银行业务的发展现状

5.2.4 网上业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5.3 银行卡业务

5.3.1 我国银行卡业务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5.3.2 银行信用卡业务状况分析

5.3.3 我国信用卡业务发展的策略

5.3.4 银行卡业务发展存在的问题

5.3.5 我国持卡消费存在的困难及对策

5.4 国际业务

5.4.1 银行国际业务概述

5.4.2 国有商业银行国际业务模式

5.4.3 国际业务网上银行开发的分析

第六章 银行业竞争与挑战

6.1 银行业竞争力分析

6.2 商业银行的挑战

6.2.1 我国银行业面临的五大挑战

6.2.2 国内银行的挑战和机遇及对策

6.2.3 中国银行业面临的挑战及潜力

6.2.4 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挑战

6.3 城市银行业的挑战

6.3.1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

6.3.2 城市商业银行发展面临的六大挑战

6.3.3 城市商业银行的挑战与机遇及对策

6.3.4 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策略

第七章 银行不良资产分析

7.1 银行不良资产概况

7.2 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分析

7.2.1 商业银行实施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必要性

7.2.2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现实可行性分析

7.2.3 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及其意义

7.2.4 信贷资产证券化的现实意义

7.3 银行不良资产的问题及管理分析

7.3.1 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存在的问题

7.3.2 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治理结构及风险分析

7.3.3 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管理和风险控制

第八章 外资银行现状与竞争

8.1 外资银行在国内的现状分析

8.2 外资银行在中国的竞争分析

8.2.1 外资银行在我国的竞争策略

8.2.2 外资银行竞争对我国的影响

8.2.3 外资银行在我国业务竞争的发展趋势

8.3 外资银行竞争力及前景

8.3.1 中、外资银行竞争力比较分析

8.3.2 中、外资银行中间业务竞争分析

8.3.3 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的途径及前景

8.3.4 外资进入中国银行业市场的发展未来展望

第九章 国有商业银行分析

9.1 中国银行

9.2 中国农业银行业

9.3 中国工商银行

9.4 中国建设银行

第十章 股份制银行介绍

10.1 招商银行

10.2 深发展银行

10.3 中国民生银行

10.4 浦发银行

10.5 华夏银行

10.6 中信银行

第十一章 其他银行现状分析

11.2 农村信用社

11.3 邮政储蓄

第十二章 银行业投资、前景与趋势

12.1 银行业投资分析

12.2 国际银行业的发展趋势

12.2.1 国际银行业发展的趋势12.2.2 国际银行业的未来发展前景12.2.3 欧盟银行业发展的新趋势12.3 银行业发展趋势

12.3.1 中国银行业的发展前景

12.3.2 未来十年中国银行业的发展趋势12.3.3 银行业的二元化趋势12.3.4 我国银行业的未来走势

第三篇:我国银行业行业分析报告[定稿]

报告要点:

1.2.3.4.5.6.

7.我国银行业行业分析报告我国银行业现状及对金融安全的影响。我国银行存贷款与资金流动性。银行间市场分析与人民币资金运行情况。银行业政策与市场开放动态。银行业的竞争格局和监管制度。我国银行业面临的风险情况与未来前景。中国银行业发展策略建议。

一、我国银行业现状及对金融安全的影响

在我国,主要有以下银行机构: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深圳发展银行、招商银行、中国民生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华夏银行、中信银行、兴业银行、中国光大银行、广东发展银行,并且在我国的各大城市,基本上都有自己的城市商业银行。此外,还有各种政策性银行,都在各自的领域发挥职能。

目前的形式下,由于外资银行的不断加入,我过的银行发展形式已经十分严峻。更加开放的经济格局,和多年以来积累的各种金融问题,让银行业的发展举步维艰。致使银行业发展不容乐观,也对我国的金融安全产生了影响。不过,现阶段下,我国的资本储备充足,尚有结余,并且资本账户尚未开放,影响银行和金融也发展的因素也就多数来源于国内。所以,立足于国内银行业的发展问题上,才是解决整个行业问题的根本。

1、从我国银行的市场结构来看。截止2010年,我国国内市场外资银行营业性机构已经接近600家。在华投资总额达到了4.3万亿元。其业务占总市场的2%,其余的份额由国内银行占据。有数据显示,我国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吸收了65%的居民储蓄,承担了80%的支付结算业务,贷款额占到了全部金融机构贷款的60%。随着社会的发展,银行业的竞争压力不断增大,市场份额不算缩水,许多银行都背起了沉重的包袱。

2、从金融机构和银行的信贷情况来看。中国的许多银行在信贷工作中,往往受到种种外来因素的干预和压力。信用贷款的决策并不完全决定在资信因素上,帮助国有企业脱困,扶持地方经济,还有其他很多因素,经常是影响授信决策的重要因素。

3、从管理上来看。我国银行的管理机制上还存在很多缺陷,资本的约束力普遍较低,而且部分金融机构资产质量差,流动性不足,在市场准备不足的情况下,很难对市场做出准确地监管和判断。另外,国家执行加入WTO以后的有管银行也开放的承诺,虽然有助于银行业的发展,却也暴漏了我国银行业存在的众多管理漏洞。这一点,后面会详述。

所以,银行业的稳定与金融的发展息息相关,短期内中国银行的市场分额和基本结构不会发生重大改变,国有银行在近几年依然着力于消化不良资产,提高经营管理、人员素质以及风险预测水平。银行业稳定发展了,也就为金融行业总体才能呈良好的上升态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我国银行存贷款与资金流动性

从2010年至今央行已经7次上调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大型金融机构的法定准备金率已经达到了19%,中小金融机构的法定准备金率达到15.5%。正是在不断的加息和提高准备

金率的情况,商业银行所面临的资金压力也不断增加,流动性日益趋紧。为了缓解金融资金压力,银行希望通过揽储或者再融资来填补资金缺口。从央行公布的金融机构资金来源看,目前全国性中小型银行压力更大,去年12月中小型银行平均存贷比为82%,因此中小银行必须收紧信贷或吸收存款或拆借资金,控制存贷比上升。法定准备金提高以后,除非有新的资金来源,也就是说,必须有外汇占款的持续增加和公开市场业务释放资金,流动性紧张局面才会缓解,货币信贷才可能增加。即便如此,面临较高的法定准备金率、严格的存贷比限制和资本金充足率要求,银行的货币信贷扩张的能力将受到较大制约。

依照人民币不断升值的态势,资本的流入会增加,国家会为了限制人民币过快增长而采取措施,通过平衡国际收支,扩大进口和对外直接投资,减缓人民币的升值速度,这也就意味着国际收支盈余的增长速度也讲变缓。

有数据显示:2010年末,金融机构的本外币存款余额为73.34万亿元,同比增长19.8%。金融机构的人民币存款全年增加12.05万亿元。企业存款增速大幅下降,储蓄存款增长平稳,存款活期化趋势延续。2010年贷款额呈现信的增长趋势,新实质性增长达到8.85万亿元。从总体上来看,货币活跃度高,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足。从总体情势来看,2009年以来,充裕的流动性为我国经济回暖打下了基础,可是也留存下了市场流动性由充裕转向偏多的风险。

三、银行间市场分析与人民币资金运行情况

2011年以来,我国银行间市场交易活跃,短期交易占据了较大份额。从央行的数据显示,截止目前,全国的银行间市场人民币交易累计成交213.6万亿元,日均成交8269亿元。受市场融资增多、通胀预期明显上升和宏观调控政策的不断干预等因素,银行的货币市场利率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今年9、10、11月份受国庆等各大“黄金交易日”影响,银行的存贷款和现金投放率都大大提高。

不过进入11月份以来,银行间的市场利率不断回落。货币市场利率在进入11月的头几天就开始集体大跌,央行不断放出央票来激活市场,这被市场看作是央行释放出了“流动性”的信号,从另一方面来看,流动性的改善被认为是政策微调的结果。货币政策逐步放松已经成了必然的趋势,不过眼下,依然会是以微调为主。即通过公开市场操作缓解流动性压力。通过放松对存贷款的监管力度,增加银行的放贷能力等。

再看资金运行情况。信贷的资金投放主要用于外汇存款和有价证券两方面。从今年的数据来看,银行外汇储备为3197.491(10亿美元)。比2010年增加了350.572(10亿美元)。我国的存款类金融机构不允许投资股票和实业,而这一部分空白的资金就通过购买国债、刘向货币市场两种途径。2011年初,有价证券及投资达到了近10万亿元。

境外资金明显增多,是外汇储备增加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央行显示,5月公开市场到期

资金量仅为5410亿元,较4月大幅下降,而且央行完全有能力实现全月净回笼,但依然不能排除本月再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可能性。业内人士指出,动用存准率工具所考虑的因素除了公开市场到期量外,更多是为了对冲新增外汇占款。从4月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连续创下汇改以来新高来看,当月新增外汇占款额仍有望保持4000亿元左右的水平,大致相当于上调存准率0.5个百分点所冻结的资金量。业内纷纷预测,央行将对市场进行针对性的调整。

四、银行业政策与市场动态

中国与西方的银行最大的不同在于,中国的银行不仅是一家企业,更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载体和政策传导的关键要道。2011年,实体经济向好的方向继续发展,货币政策逐步过渡到稳健的货币政策。今年来的政策重点依然是抑制通货膨胀,主要通过调整数量,即调整存款准备金、公开市场操作和额度控制。提高资本充足水平,提高对坏账的监管水平。从2009年到今年,央行先后7次调整了存贷款准备金率,一年期的存贷款准备金率不断攀升。这些积极的态度也凸显了宏观调控部门在经济走稳之后预防通胀的基本态度。

银监会在对待信贷方面也显示出了积极的态度。2010年11月22日,银监会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大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信贷资金支持力度的紧急通知》、12月份又下发了《中国银监会关于加强地方融资平台贷款风险管理的指导意见》。接连两份文件体现了银监会着力整顿银行业的决心。《通知》和《意见》中对信贷资金挪用,不合理信贷资金的处理,防范不良贷款反弹以及按现金流划分的覆盖范围来杜绝信贷过程中的不足现象。另外,银监会也推出了超短期融资券,这也是在我国金融行业的一次有力尝试。今年10月9日消息,银监会在近日正式印发了《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管理办法》,对银行理财产品的整个销售流程进行规范和控制,并于2012年1月1日起实施。

银监会的动态让人眼前一亮,然而银行业的发展依然不荣乐观。从“GEO组织峰会”上的消息显示,当前银行业在地方政府平台贷款、房地产贷款两个领域上来说,目前银行业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不良率扔低于2%,不少地区仍呈下降趋势。开发贷款的平均抵押品比率达到了189%,即使房地产抵押品重度压力测试下跌40%,覆盖率依然高于国际通行的110%的标准。问题依然高于成就,上海三季度储蓄存款呈负增长、西藏银行业不良贷款依然存在等情况,依然是银行业健康发展的阻碍。

五、银行业竞争格局和监管制度

国外竞争力深入。随着我国不断开放的经济格局,越来越多的外资银行进入国内,对国内的银行业发展产生了冲击,中国银行业履行了加入WTO时承诺的:“全面对外开放”。理财业务和银行卡业务成了外资银行发展的重点。于此同时,国内新兴银行也开始崭露头角,与外资银行成鼎立之势。从中资银行和外资银行的分布来看,主要竞争地点分布在中国经济和社会相对发达的大城市,像北京、上海、天津、深圳、香港等。因为上海是中国的一个大型对外窗口,对外开放的时间最早,开放时间最长,时至今日,外资银行在上海所站的比重已经高达62%,所以上海的外资银行可以说是最多的。不过,人民币业务也在稳步增长,在广州、上海、深圳这些经济发展较快的城市中,中外资银行竞争也是相当激烈的。

国内竞争者崛起。如上面所说,我国银行种类繁多,几乎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商业银行,再加上国家的“四大银行”以及各个大型银行的互相竞争,让银行业成为了一个炙手可热的行业。竞争促使了银行业的发展,不过也带来了许多问题。因为国内外银行的互相竞争形成了“鼎对”的局面,不利于发展,其次,信贷的高速增长,给中小银行带来的是“挤出效应”。因为中小银行在竞争中缺乏综合优势,也就造成了绝大部分份额被大银行占据的尴尬场面。

此外,应该可以看到,随着外资银行不断深入中国,与中资银行竞争,国家也采取了相关措施予以干预,由于政策限制的因素,一些地区对外资银行开放时间较晚,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加剧了外资银行和中资银行的竞争程度。由于外资银行监管起来有一定困难,所以,监管机构一方面鼓励外资银行创新,另一方面对创新实施正确有效地管理。我国银行业的监管制度大概分为三种:即金融当局的外部监管、金融机构的自我管理与社会监督。所采取的监管措施也主要有三种:即法律、经济和行政手段。从监管手段上来说,监管依然是依法而行,然而法规又不健全,这就造就了金融管理的有效性大大下降。

六、我国银行业面临的风险情况与未来前景

经济开放形势越来越严峻,再加上经济运行和银行风险管理工作中的新老矛盾相互交织,不确定因素较多,银行业稳健运行仍面临风险和挑战。从银监会公布的数据来看,我国银行业发展,面临着众多风险。即不良贷款双控压力加大。房地产行业贷款风险隐患上升。资产表外化潜藏风险。流动性风险压力增大等。随着整体经济的不断发展,结构化调整步伐的加快,也让一部分信贷形成实质性的风险,再加上房地产行业不断崩盘,楼市不断降价,房地产开发贷款的风险链条效应有可能会重现,部分地区为规避银监会的监管,发行各类信贷资产,却带来了更多的法律责任和风险。在去年信贷投放过快的形式下,国际资本的不断加大,银行存贷款集中上升影响了资金的稳定性,更加增加了信贷风险。

不过,依然要从乐观的角度来看我国银行业的发展。中国银行业的发展并且高速扩张依然会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随着WTO以后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银行业也会逐渐进入一个新的境界。尤其在行业竞争方面,也会日趋激烈。四大国有银行在业务中占领的主导地位,让一些中小银行业丧失前景,不过依靠产品灵活的创新力,以及业务上和客户的直接交往,让中小银行对银行系统的总体水平得到了提高。这也是那些大银行不存在的。依照形式来看,在未来的时间内,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将会逐步减少,但是短期内不会发生大的改变。

七、中国银行业发展策略建议

中国银行业发展虽然面临着众多的问题,发展前景依然乐观。可以从以下几个建议,可以对银行业发展做出调整:

一、完善法律制度,健全信贷机制。经济发展离不开法律的支持,银行业的发展依然需要法律做后盾。目前我国出现的信贷危机,有多数是因为一些投资贷款人员钻了法律的空,使银行造成损失,迫使银行提高信贷利率,抬高信贷门槛。

二、开拓市场,进行个性经营。我国国有的四大银行,业务单

一、缺乏创新,这才造成了现在银行利润不高。不过依照现在网络发展迅速的条件,可以开拓多种业务渠道,例如发展网上银行,开通网上业务,追求个性化、人性化的业务,让每个银行具有自己的特色,开展有个性的新式经营法则,从而提高银行效益。

三、完善银行内部的监管制度。从银行内部开展实行新制度,健全银行的管理制度,使银行在程序化的管理中,创造更多的效益,有效的监管也能让银行更加平稳的运行,从而提高银行在银行业中的总体竞争力。

第四篇:静宁县银行业同业市场竞争分析报告

静宁县银行业同业市场竞争分析报告

2014年,我行所在当地市场资金面整体形势偏紧,市场利率呈上浮走势,各家行存款竞争日趋激烈,同业在存款组织方面均采取了上浮利率、强力营销,挖强客户等措施。我县主要金融机构有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信用社、甘肃银行、邮政储蓄银行、村镇银行7家商业银行,欣叶、恒达、恒辉、麒瑞4家担保公司,贵宾源1家典当行,建成物理网点73个,离行式自助银行4个,从业人数共计 余人。

一、同业具体竞争情况。

1、网点及人员数量:截止2014年4月,我县各家同业机构的网点数量分别为:农业银行7个网点、110人,工商银行1个网点、3个离行式自助银行、14人,建设银行2个网点、1个离行式自助银行、人,信用社36个网点人,甘肃银行1个网点、人,邮政储蓄银行6个网点、人,村镇银行10个网点人,担保公司、典当行共计10个网点人。

1、存款: 个人存款 各项存款

2、贷款:

二、同业竞争优劣势分析。

1、我行优势:较之同业,我行在业务经营方面的优势主要

有两点。一是网点人对员相对比较充足,市场占有率较高,客户对我行的接受度较高。二是随着我行对优质文明标准服务的重视,网点的服务较之他行有明显优势。

2、我行劣势:与他行相比,我行主要体现出的劣势有两点。一是存款利率较低,贷款利率偏高,导致一部分优质客户的流失。二是政策机制不灵活,业务流程不简便,主要体现在贷款发放和柜台业务方面,长此以往,这必将会引起客户的不满、业务的流失,使我行发展处于不利地位。

3、同业优势及劣势:同业优势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利率定价水平高,吸储揽存手段多,挖掘客户能力强。二是政策机制灵活,业务办理简单。劣势是柜台服务水平还未在客户群体中形成良好口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发展。

共同面临的挑战:民间借贷市场发达,同业竞争激烈。

三、下一步工作建议。

第五篇:我国银行业展望报告分析论文

基于中国银行体系对于中国未来经济增长至关紧要的影响力,近期世界不少有影响的金融研究机构、评级机构不约而同地发表了对于中国银行体系的一系列研究报告,其中比较有影响的,如2002年12月高盛公司发布的对于中国银行业的预测、2002年10月里昂证券发布的对于中国银行业的评论、以及2002年10月穆迪公司发布的对于中国银行业发展展望的研究报告。这些报告从不同的侧面观察和总结了中国银行业近年来的主要进展和存在的问题。尽管角度不同、数据也未必准确,但是这些研究报告确实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观察侧面。比如,高盛公司在研究报告中指出,从当前中国银行业的发展趋势看,中国的银行体系最值得担心的倒不是类似东南亚金融危机中东南亚国家的银行业所出现的摧枯拉朽般的倒闭风潮,最应当担心的倒是想日本的金融体系一样,因为迟迟不推出彻底的金融改革,不仅使得银行体系一蹶不振,而且还严重制约了日本经济的复苏和增长潜力的发挥。

在上述种种报告中,穆迪公司的研究报告相对更为中立,分析也更为全面,因而尽管其中可能有这样或者那样不全面和准确的地方,但是同样值得我们予以关注。在这份2002年10月发布的研究报告中,穆迪公司宣布在综合考虑了在政府主导下的银行业改革措施、市场开放带来的压力、整个银行业正在面临的挑战等因素之后,将中国银行业的评级确定为稳定。

一 穆迪公司对于中国银行业的总体评价

在研究报告中,穆迪公司注意到中国的银行业在改革中扮演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并且是中国政府在制定其改革日程表时优先考虑的行业。这是由中国独特的改革路径所决定的:中国银行体系积存的高额的不良贷款,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经济转轨的成本;中国政府如果要试图建设一个健康的银行体系,必须要寻求适当的方式和渠道为这些巨额的成本买单,同时控制新的不良贷款在银行体系中产生。

因为中国银行业目前问题的形成有历史的原因,其解决也需要一定的步骤和阶段,同时也考虑到银行改革过程中可能来自金融、政治和社会层面的压力,穆迪公司认为在稳定压倒一切的前提下,目前如果断然全面在银行市场引入市场机制必然是弊大于利。这种渐进的改革思路显然与前述高盛公司激烈的银行改革思路有明显的区别。

由于国有银行在中国的金融体系中一直占据主导性的地位,因此国有银行改革的进展状况直接影响到对于中国银行业改革的进展的评价。在穆迪公司看来,中国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继续垄断中国的金融系统,它们也是整个系统风险的来源;穆迪公司在研究报告中指出,由于业务范围狭窄、国有企业表现不佳、沉重的税负和僵硬的利率政策,四大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很高,而资本水平则很低。四大银行由于贷款损失准备金不足,没有足够的能力核销自己的不良贷款。特别值得指出的是,穆迪公司在研究报告中强调,如果单纯依靠银行自身的经营,四大银行很难保证整个金融系统的偿付能力;从长远角度来看,中国的银行有可能需要注入更多的公共资金才能与国际标准接轨。这实际上就是我们经常提及的“谁应当为国有银行的巨额不良资产买单”的问题,巨额的不良贷款已经形成,损失也已经形成,要回避这个尖锐的问题显然是难以持续下去的,在穆迪公司看来甚至可能会威胁到国有银行对于金融体系偿付能力的支持水平。显然,这是一个非常严峻的评价。如果按照穆迪公司的看法,研解决国有银行的不良贷款问题就必须要注入更多的公共资金,但是如果在注入公共资金的同时又不能给国有银行形成预算软约束的预期和可 能产生的道德风险,目前看来还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难题。

从总体的发展趋势看,尽管中国的不少银行的负责人反复强调公司治理和信息披露问题,在穆迪公司看来,中国银行业的透明度和公司治理机制仍然不佳,由此穆迪公司预期政府在未来五年内将国有银行转变为按照市场机制运营的商业实体的目标显得有些过于乐观。这也是值得我们关注的一个判断:我们的监管机构陆续宣布的一系列银行改革和发展的目标,究竟是否可以按期完成?

在穆迪公司的研究报告中,提及的中国银行业在2002年可圈可点的改革进展并不多,无非是一些国有银行开始意识到来自中国政府的直接支持在将来会逐渐消失,有的国有银行采取了新的风险管理措施,有的还退出了无利可图的产业,撤并了位于不太富裕的农村地区的经营网点。另外,一些新上市的银行经营状况相对较好,机制也相对较为灵活,穆迪公司甚至乐观地认为这些上市银行可能也为整个行业树立了新的标准,这些银行的成功在穆迪看来甚至也有可能引领国有商业银行走出困境。如果考察目前为数不多的上市银行并不十分出色的经营业绩、以及新桥集团入主深发展之后发出的“随处可见可以改进、创造价值的空间”的感叹,我们认为穆迪公司确实是高估了这些上市银行可能的影响力,也低估了这些上市银行在股权结构、市场竞争能力方面的缺陷和不足。

从具体的银行业务领域看,穆迪的研究报告特地提及了中国的银行业在2002年的消费信贷业务和信用卡业务是增长的亮点,但是穆迪认为因为中国缺乏良好的信用文化以及个人信用数据的积累而制约了这些业务的发展。实际上,信用数据的积累和个人信用风险的管理并不一定有一个统一的、适用于全球的模式,在中国当前的市场环境下,同样可能寻求到消费信贷业务和信用卡业务的增长空间和立足点,只是银行业是否有足够的创新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来把握这些业务的增长能力而已。穆迪公司的研究报告特地强调说2002年中国的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不能令人满意,并且认为相关政策和定价措施都不是十分明确是重要原因,实际上2002年中国的银行业对于中间业务的重视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中央银行在对于中间业务的管理方面也显著地放松了管制,这是十分值得关注的一个趋势,我们可以乐观地看到,如果价格的管制能够进一步放松,银行业的中间业务在2003年会有一个显著的发展。

穆迪公司的研究报告对于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的判断与许多媒体的刻意炒作形成了明显的对比。实际上,尽管穆迪公司认为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加速了整个银行业的自由化,而且这些影响对于中国内地的银行的影响会在不远的将来逐步体现,但是,穆迪公司也坚持认为,外国银行的竞争则要在更长的时间以后才会对本地的银行形成真正的威胁,而且这些国际银行会带来资本和专业技术。穆迪公司没有看到的现实是,由于中国银行业在激励机制、市场开发机制、公司治理等方面与外资银行相比处于劣势,中国的银行业在客户和市场创新等方面正在逐步被边缘化;规模十分有限的外资银行重点争夺的就是中国银行业中最为优秀的客户、最为优秀的人才、推出的也是最富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这一趋势在媒体刻意炒作的南京爱立信事件之后已经成为当前国内银行界广泛关注的一个趋势。

二 2002年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的变迁:银行业洗牌还没有展开

在比较中国的银行改革与工业企业改革时,中国的银行界人士经常强调银行业改革是落后于工业改革步伐的,现在这一判断也出现在穆迪公司的研究报告中。在此基础上,尽管穆迪公司认为中国政府五年内将国有银行改造成真正的商业银行的目标有些过于乐观,但是穆迪公司还是认为会有一些银行在改革的过程中的表现将会优于其它银行,而且这种优势会随着改革的深入而不断加强。显然,这是一个重新洗牌的过程,只是在2002年这个洗牌过程并没有充分的展开。

首先看国有银行。因为国有银行的地位是如此的重要,穆迪公司强调认为国有银行在可预见的将来将会一如既往的得到政府的支持,但是穆迪公司坚持认为国有银行要想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还必须得到政府的帮助,其中特别建议要政府在恰当的时候注入资本金。这显然是呼吁政府注意在银行体系积累的巨额不良资产及其可能对于银行的稳健性和金融体系的安全性造成的负面影响和压力。一直到目前为止,中国的四大银行依然垄断了整个系统的资产、存款和贷款,根据穆迪公司的统计,目前四大银行占整个系统存贷款的份额分别为67%和61%,贷款市场份额的下降(1998年为68%)主要是因为国有企业表现不佳,而这些国有企业是四大国有银行的主要客户。

与国有银行在保持垄断地位下的市场份额下滑相对照,中国的股份制银行和城市银行的增长空间有所拓展。穆迪公司注意到,20世纪八十年代建立的10家股份制银行已有4家上市,这些银行目前看来盈利能力更强,不良贷款率更低,其关注的客户重点是沿海发达地区的外国公司和合资公司;而且这些银行也易于吸引外资银行的合作。穆迪公司还强调,中国的城市银行增长很快,一些银行,如上海银行、南京城市银行,已经获得了外资银行的投资,但城市银行的管理和内部控制水平也不高。我们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外资银行进入之后,其在目标客户的定位、目标市场的界定、已经相应的经营方式上,外资银行实际上与国有银行基本上没有太多直接的竞争和冲突,倒是这些股份制的银行和城市银行将更多地承受外资银行进入的压力,这一点值得穆迪公司在分析中国银行体系时重点关注。

至于政策性银行,基本上是主导政策性贷款的格局,在穆迪公司看来,国家发展银行的增长速度最快,它也是三家当中改革最深入的一家。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到目前为止,中国的银行市场上,尽管政策性银行的业务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究竟如何界定政策性业务和商业性业务之间的区别、政策性业务究竟应当控制在多大的规模之内、多大的范围之内?都是缺乏明确的问题,换言之,中国目前还没有一个专门的针对政策性银行的“政策银行法”,这是制约中国政策性银行业务发展的关键性障碍,可惜这一点在穆迪的报告中没有提及。

随着国有银行退出农村市场,农村信用合作社成为农村金融市场的主导力量。目前,中国8亿农民的金融服务主要来自于38,000个农村信用合作社,这些信用合作社大约占整个金融系统资产的10%。穆迪公司的研究报告注意到,农村信用合作社的经营管理水平不高,其经营活动蕴藏了很大的风险。穆迪公司预期,虽然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农村信用合作社不是国有金融机构,但从稳定角度出发,穆迪认为政府会在需要时提供必要的帮助。我们认为,农村信用合作社经营活动中蕴藏的风险,很大程度上是治理结构存在严重缺陷、地方政府干预严重、关联贷款的监管不到位等因素导致的,如果由于考虑稳定的原因就过多地给予这些机构以政策性的支持或者是隐含的担保,实际上并不利于农村金融机构在未来的健康发展。

按照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中国政府会在2006年年底前完全取消对银行业的业务和地域限制。在当前阶段,外资银行一般会选择与本地的银行合作,这样运作的成本更为低廉。穆迪公司的研究报告指出,在短期内外资银行的市场份额不会有很大幅度上升,但是,同样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外资银行争夺的优质客户对于中国的银行业的冲击实际上在直接推动国有银行为主导的中国银行业走向边缘化。

三 中国银行业的增长空间何在?

为什么中国的银行体系不良贷款比率较高而外资银行还是纷纷涌入?其中一个最为关键性的因素,是中国的金融市场的快速增长的前景吸引了他们的进入。具体来说,中国金融市场为银行业的增长创造了多方面的业务空间。

首先,在穆迪公司看来,零售银行业务会有一个快速的增长,实际上这已经成为当前中国银行业的现实,不少的银行已经宣称就业务增长的重点转向零售业务。实际上中国的零售银行的两大增长点为住房信贷和汽车信贷,因为网点众多、客户的基础广泛,国有银行将在这一市场上占有优势。从国际比较角度考察,中国的消费信贷近两年来虽有增长,但水平较其他亚洲国家低,仍有增长潜力。从不同银行的市场表现来看,2001年中国的住房信贷占消费信贷增长的70%以上,工行于2001年年底超越建行,成为这一市场上的最大放贷者。汽车信贷也在价格、利息及国家政策等方面的刺激下成为另一增长点。目前看来,所谓“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所谓“小康社会应当也是小车社会”,因此未来这两个领域的增长不仅会带动中国未来经济的增长,同样也会带动银行零售市场的增长。

其次,银行卡业务增长显著也已经成为中国银行业的一个显著的增长点。根据穆迪公司的观察,中国银行业在银行卡市场上的竞争已经使得市场进一步细化,不过市场的渗透率总体上依然偏低。基于当前中国信用环境的现实,中国的银行业发出的银行卡主要为给零售及公司存款客户的借记卡,真正的信用卡反而发展有限,商业银行从这些银行卡业务中刻意获得的收入除了通常的利差收入之外,还有电子支付、资金转移及购买与出售投资产品(如银证通等业务)等方面获利。

第三,穆迪公司关注到中小企业与私人借贷者的贷款满足程度问题。穆迪公司注意到中国政府正致力于改进对于中小企业和私人借贷者的贷款服务,如鼓励银行向部分企业放贷,修订法规,对中小企业重新界定,建立信用机制等,人民银行放宽了对中小企业贷款利息幅度的限制等等,不过穆迪公司考虑到这些客户的信息透明度与资信质量问题后,认为这些中小企业很难获得大笔的贷款。实际上,穆迪公司的研究报告没有注意到一点是,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首先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其次融资难并不仅仅是贷款难,仅仅依靠银行贷款也不能解决中小企业的问题,而需要政府的扶持、创业资本的介入和股票市场的建立等多个方面的支持,而且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不同发展阶段的中小企业其对于贷款的需求也是不同的。

四 中国银行业当前值得关注的主要问题

穆迪公司在研究报告中重点指出了中国的银行业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首先,从银行内部经营管理的角度看,主要有以下的问题:(1)公司治理方面的缺陷,这一问题在国有银行中尤为严重。穆迪公司注意到,最难进行改革的地方是管理责任制,国有银行的官本位导向,使得国有银行内部的运作有如政府内部的官僚体系,被委派的高级管理者任期短,多强调短期目标而非持续性的改革。同时,缺乏管理激励机制也会阻碍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归结穆迪公司的分析,国有银行的治理问题,无非是官本位和激励不足的问题,这已经成为几乎所有银行界人士的共识,但是目前的关键是如何采取行动。(2)会计与披露标准的改善:穆迪公司注意到中国政府正致力改善银行的透明度与信息披露,如2001年财政部颁布了针对金融机构的新的会计准则。2002年起,中国的银行必须公布5级分类的结果,根据不良资产水平做出计提准备并向人行做出季报。但国有银行被豁免根据新的会计准则做出计提准备。同时,穆迪公司注意到财政部对计提准备的限制放宽,但财政部对坏帐冲销仍严格控制。显然,这个领域是有一定进展的,但是进展十分有限。(3)如果说前述公司治理问题和信息披露问题是两个老问题的话,穆迪在研究报告中还专门提出了中国的银行体系中存在的操作风险的问题。穆迪公司强调,由于经营规模与历史遗留问题,国有银行的操作风险要比股份制银行高。这主要是因为四大银行有广泛的网络与官僚体系。内部信息不流畅,决策机制官僚化,要建立全国性的数据库还需要好几年,目前为止,部分客户信息还通过手工获取与传输,易发生错误。同时,穆迪公司认为中国的银行业存在的不恰当的管理责任制赋予高层管理者极大的决策权,导致滥用职权和舞弊现象的发生。另外,穆迪公司认为过去国有银行的管理是基于一致同意的基础,责任不明确,导致低效率和操作风险,目前国有银行正在机构扁平化、责任与权力分工明确等方面做出努力,穆迪公司认为长远来讲这可能有助于降低操作风险与提高效率。实际上,中国的银行业的庞大的分支机构网络,使得总行对于偏布各地的分支机构实际上处于失控的状况。有不少学者认为当前中国的银行业的问题主要是层级过多、授权不当等问题,实际上这个问题的根本还是内部信息的传递和信息网络的支持问题,这一点是穆迪公司的研究报告中值得重视的一个新的关注点。

其次,从银行业经营的外部环境看,穆迪公司认为值得关注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利率自由化的进程缓慢。但是,在十六大报告中已经明确提出要推进利率的市场化,目前看来这一改革举措在环境适当的时候还是可能会加速。(2)贷款评级体系可能出现重大转变,同时贷款清收的难度加大。这主要是指全面实施贷款的五级分类体系,由此可能会推动贷款质量的下滑。另外,中国人民银行定下了在2006年将不良贷款率降至15%的目标。目前看来不少银行都宣称许不良贷款水平持续改善,但需要指出地,这些银行处置不良贷款的速度能否保持现在的水平值得关注,因为从不良资产处置的技术角度观察,在处理完较好的不良资产后,后续的处置工作难度将会加大。在处置的过程中,国有银行还需要大量的收益以弥补处理不良资产所产生的损失,这对不少银行来说都是很有挑战性的。(3)银行资本水平依然不足,但非紧迫问题。穆迪公司认为,尽管资本金水平不足,但是中国银行业的充足的流动性以及储户对政府的信任还是减轻了这一压力。只要经济保持繁荣稳定,没有重大外部变故发生,银行将继续在稳定的环境中寻求发展。

总之,穆迪公司对于2002年中国银行业发展展望的研究报告尽管其中有不少地方也有语焉不详、甚至未必全面和准确的地方,但是在不少方面对中国银行业确实也提出了值得重视的意见和分析结论,这显然对于正在负重前行的中国银行业是有积极的参考意义的。

下载2013年下半年银行业分析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3年下半年银行业分析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第三季度银行业经营状况分析报告

    第三季度银行业经营状况分析报告 第三季度银行业经营状况分析报告 三季度银行业经营状况分析报告资产类业务1、贷款截至9月末,各项贷款余额亿元,比年初增加亿元,增长%,同比增长%......

    银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调查分析报告

    银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调查分析报告 根据**银监分局《关于开展银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情况调研的通知》的文件精神,我行按照调查问卷内容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

    2013年上半年银行业资产质量分析报告

    2013年上半年银行业资产质量分析报告 目录 摘要 .........................................................................................................................

    银行业税收趋势分析

    关于全县银行业税收趋势分析 XX县各大金融机构紧紧抓住全社会经济大发展的契机和金融存贷款市场蕴含的无限商机,努力提高资产运作质量和运行效率,各项存贷款业务在去年的基础......

    中国银行业风险分析[★]

    中国银行业风险分析 ——“金融改革与金融安全”课题系列研究报告之七 张承惠2002-03-14 在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领域中,银行业应该是最受重视的部分,改善和强化银行业监......

    我国银行业五力分析

    我国银行业五力分析 摘要:在任何产业中,一般都有五种竞争力量——进入威胁、被替代的威胁、买方的议价能力、供方的议价能力、现有竞争对手的竞争。以银行业为例,所谓银行间的......

    六盘水市银行业现状分析

    六盘水市银行业现状分析 李瑞军董凤琴〔内容摘要〕 通过分析六盘水市银行业发展的现状及当前存在的较为突出的问题,提出了下一步发展的相关对策建议。 〔关 键 词〕 银行业......

    银行业述职报告

    银行述职报告一年来,本人认真贯彻国务院金融改革的方针、政策,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坚持为”三农”服务的宗旨,根据人行和上级联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