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中国工商银行的优势的分析
对中国工商银行的优势分析
中国工商银行,全称: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Limited, ICBC),成立于1984年,是中国最大的商业银行,是中国五大银行之首,世界五百强企业之一,上市公司,拥有中国最大的客户群,也是群众心目中最熟悉的银行。曾经分别被英国《银行家》、美国《全球金融》杂志评为2001年度“中国最佳银行”。
近期中国工商银行的发展历程:
2011年11月28日至12月2日,工商银行万象分行、金边分行和仰光代表处相继正式开业,在东南亚的经营网络进一步完善。
2011年11月24日,工商银行非洲代表处在南非开普敦正式开始营业,成为工商银行在非洲大陆设立的首家机构。
2011年11月22日,工商银行在全国范围内正式推出“工银移动银行”服务,成为国内首家全面整合并整体推出移动金融服务的商业银行。
2011年10月24日,工商银行与比利时安特卫普世界钻石中心(AWDC)在北京正式签署框架合作协议,开启双方在钻石金融领域的相关合作。
2011年10月14日,全球华文媒体最关注银行“透明度”排行榜单在加拿大温哥华揭晓,工商银行荣膺“2010年度全球信息披露管理最佳银行”和“2010年度全球华文媒体关系最佳银行”两项大奖。
2011年9月23日,《银行家》杂志正式发布了“2011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报告”。报告显示,中国工商银行凭借2010年度的优异表现,连续第四年名列全国性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排名榜首,并在今年的全国性商业银行财务评价排名中夺冠。
2011年9月15日,工商银行孟买分行正式开始营业,成为印度市场上唯一的中国大陆银行的分行。孟买分行的开业使得工商银行在南亚地区的经营网络进一步完善,成为这一区域内金融服务能力最强的外资金融机构之一。服务优势:
工商银行于2005年8月取得劳动保障部首批颁发的企业年金基金账户管理和基金托管两项业务资格,是四大商业银行中唯一获得账户管理人资格和唯一取得两项业务资格的机构;2007年11月,工商银行在第二批企业年金管理机构资格认定中又获得企业年金基金受托管理人资格,成为银行业中首批获此资格的三家机构之一;同时,工商银行控股的工银瑞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获得了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管理人资格。工行系现已成为获得企业年金业务“全牌照”的三家集团性机构之一,能够为您提供年金基金受托管理、账户管理、基金托管、投资及增值服务。
一、工行的服务宗旨
中国工商银行将本着“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服务宗旨,严格履行法律、契约、服务协议所规定的各项义务,为您提供完整、安全、个性化的服务。
二、企业年金的益处
企业年金的建立,不仅对企业员工老年幸福生活具有良好的保障作用,对于企业和政府而言,年金业务也具有多方面的好处。
【对员工的益处】
企业年金可以提高员工退休后的生活水平,使老年生活有所保障。建立企业年金使员工在退休后除基本生活保障外,还能够得到补充性的养老保障。基本养老是社会收入的平均水平,而较大比例的储蓄养老将使员工就业期间的当期生活质量有所下降,而企业年金减轻了员工在职时的养老负担,并为退休生活增添了保障。
【对企业的益处】
年金是一种延时的待遇支付,通过对转移或支付条件的设定,可以鼓励员工长期为企业服务;年金制度是企业薪酬福利体系的一部分,企业缴款的分配原则,能够有效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年金计划将职工待遇与企业经营状况紧密联系在一起,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将使员工关心企业的长远发展;年金计划的建立有利于推动企业人事制度的改革和完善,能够增强企业凝聚力和吸引力。
【对政府的益处】
企业年金可以减轻政府的社会养老保险压力,提高整个社会的保障程度,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所以政府大力倡导企业年金的发展,通过减免税收优惠政策引导和调节企业行为,并对市场运作实施严格的监督管理。
三、工行的优势
【综合实力雄厚,经营管理稳健】
中国工商银行是全球市值最大、国内规模最大、具有明显国际竞争力的商业银行,正在加快建设国际一流商业银行。2007年末总资产8.7万亿元,资本充足率13.09%,总市值3,389.34亿美元。2005年10月,顺利实现股份制改造。2006年10月27日,成功在香港和上海同时挂牌上市。工商银行建立了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企业年金业务纳入全行内控合规、内部审计范围,企业年金中心、资产托管部均设有专职的风险管理处,有效防范业务运行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凭借雄厚的综合实力和诚信稳健的经营风格,工商银行能够为广大客户提供长期安全、便捷高效的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服务。
【服务网络健全,结算手段便捷】
中国工商银行拥有国内同业无法比拟的分销实力和营销网络,通过16,476家境内机构,112家境外分支机构和遍布全球的1400余家代理行,向超过272万公司银行客户和1.7亿个人客户提供广泛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中国工商银行全天候的电子化服务网络,包括网上银行、电话银行和大量的自助设备,拥有ATM机23,420台,自助银行4,890家、POS终端13.1万余台,拥有量和交易量均为全国第一。2006年,由国家级权威金融安全认证机构——中国金融认证中心(简
称CFCA)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在我国十大经济发达城市中,有52.4%的个人网上银行客户以及58.8%的企业网上银行客户使用了工商银行的网上银行。工商银行将依托高科技结算服务手段,以领先的信息科技和电子网络为广大客户提供全天候、立体化、高安全性、方便快捷的企业年金服务。
【实践经验丰富,服务队伍专业】
中国工商银行早在2001年就开始进行企业年金制度的研究,是最早参与我国企业年金制度设计的金融机构之一。作为劳动保障部企业年金专家顾问小组成员,是唯一全程参与我国企业年金制度起草和讨论工作的金融机构。2002年在本系统5个分行进行企业年金试点工作,目前企业年金制度已推广到全行所有分支机构。工商银行企业年金计划规则复杂、人数庞大、涉及各类中、老人的补贴问题,管理难度较大,通过五年来管理自身企业年金,工商银行从用户和服务商两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具有了其他机构无可比拟的优势。2002年6月,开始对外提供企业年金托管服务。2004年10月,成立养老金业务部(其前身为企业年金中心),为客户提供一站式年金服务,各分行均设立了相应的服务部门和专业队伍,形成了总行统一管理、全行联动服务的立体式年金服务体系。截至2007年底,累计正式签约年金客户13,269家,管理年金个人账户347.7万户,托管年金基金187.8亿元,是国内规模最大的年金服务机构。
【科技实力强大,电子手段完备】
中国工商银行具有国内一流的科技实力,在全国率先建立了业务集中处理中心,第一家建立了千公里级异地灾难备份体系,第一家获得软件开发ISO9001国际认证,配有国内最大型的商用计算机IBM390/R66,拥有14000多人的专业科技队伍,具有国内领先的全功能银行业务系统、先进的系统网络技术、强大的技术开发能力和完备的技术保障实力。工商银行的数据集中工程项目被中国人民银行评为银行科技发展特等奖,是十几年来金融系统的首个特等奖。自助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和网上银行构成完善的电子银行体系,可为企业和员工提供安全、便捷的企业年金服务。
【品牌信誉卓越,竞争优势明显】
多年来,中国工商银行一直跻身于世界大银行的前列。自1999年参加排名以来,已连续9年被美国权威杂志《财富》按照营业收入评选为“全球500强”。2007年在《银行家》全球1000家大银行排名中工商银行位居第7位,被《金融亚洲》评为“中国最佳银行”、“中国最佳现金银行”,在《环球金融》、《财资》、《亚洲银行家》、《经济观察报》等国内外权威媒体和机构开展的评优评级中,获得“中国最受尊敬企业”、“中国内地最佳托管银行”、“中国最佳国有零售银行”、“中国最佳个人网上银行”、“全球最佳交易奖”等多项殊荣。
【从业资格完备,业务系统先进】
中国工商银行拥有企业年金受托人、基金账户管理人和托管人三项业务资格。企业年金业务从政策研究、产品设计、系统开发、信息管理、风险控制均纳入全行业务管理体系,借鉴国际先进经验自主研发的企业年金基金账户管理信息系统、基金托管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可靠性和响应速度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中国工商银行企业年金基金账户管理信息系统经中国人民银行组织的专家评审鉴定,被评为“国内领先的科技项目”,是国内唯一获此殊荣的账户管理信息系统。中国工商银行资产托管系统获人民银行“科技进步奖”,是国内唯一获奖的托管系统。
业务优势:
1.国内最早资产托管银行,具有经验优势
1998年2月,经中国证监会、中国人民银行核准,工商银行成为中国大陆第一家获得证券投资基金托管资格的银行。同年3月,在国内首家托管基金开元和基金金泰。此后,伴随中国证券市场的对外开放和快速发展,工商银行托管服务迅猛发展,引领国内同业。
2.国内最佳托管银行,具有品牌优势
在证监会和人民银行组织的历次对基金托管人年度综合测评中,工商银行均为业内第一。自2004年以来连续多年获得29项境内外权威财经媒体评选的最佳托管银行奖项,是国内获奖最多的托管银行。
3.国内最大的资产托管银行,具有市场优势
截至2011年末,工商银行托管各类资产规模净值超过35000亿元,连续十三年保持市场份额第一,已经具有门类齐全的托管产品业务体系,是国内托管业务品种最全、托管规模最大的托管银行。
4.拥有国内最大的客户群,具有客户资源优势
工商银行与国内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等机构和企业客户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开办了丰富的银证合作、银信合作、银基合作和银保合作业务,是国内银行间债券市场、同业拆借、证券抵押融资市场的主要成员,与国内外众多大中型金融机构和大型企业集团建立了密切的托管业务合作关系,是中国境内拥有客户最多的托管银行,在客户中具有极高认同度。
5.率先托管国内几乎所有创新金融产品,具有创新优势
自1998年以来,工商银行率先推出指数基金、债券型基金、保本型基金、货币市场基金、LOF、ETF、复制基金和创新封闭式基金等创新产品托管服务,成为国内首家对保险资产进行全过程、全金额托管的银行、首家QFII、QDII及ESCROW资产托管银行、首家企业年金基金托管银行和首批资产证券化产品托管银行,紧跟市场创新发展步伐,最大化的满足了客户需求。
6.中国最大的清算银行,具有资金运行效率优势
工商银行拥有先进的资金清算系统,是中国结算业务量最大的商业银行。工商银行托管业务资金清算依托强大的资金结算网络和清算系统,可实行托管资金结算直通式处理,消除资金在途和手工清算风险,从而保证资金清算的安全和快捷。跨行资金清算通过CNAPS现代化支付系统,为托管资产的资金跨行清算提供快速、安全、可靠的系统支付。
7.拥有强大的托管技术信息系统,具有科技优势
工商银行是中国大陆唯一一家自主研发托管业务系统的商业银行,自行研究、开发并投产了五代托管业务综合系统。2007年7月,自主研发的第四代托管系统正式投入使用,全面支持新、旧及国际会计核算准则,为全球托管业务下多会计准则、跨市场、多估值方式、多报表营运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2011年7月,第五代托管系统顺利投产,标志着工商银行成为我国托管银行业内首家
采用标准化流程处理方式的托管银行。同期,全球托管系统境外延伸项目(香港二期)成功投产,使工银亚洲具备在香港本地开展基本托管业务的能力。
8.建立严密的资产托管风险防范体系,具有风控优势
工商银行托管服务始终将风险管理与业务发展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工商银行建立并实施多层次的资产托管业务风险控制体系。2005年,国内首家引入并通过SAS70内控审计国际认证,并将其作为一项常规化制度化的内控举措。自2007 年成功实施国内托管行业首次灾备应急演练以来,工商银行每年实施一次托管业务灾备应急演练,2009年国内首家实施托管业务灾备应急随机演练。灾备应急演练已成为工商银行一项常规化制度化的内控举措,保证托管业务在遭遇突发事件或灾难时能够连续正常运营。
9.拥有专业的绩效评估系统,具有增值服务优势
绩效评估和风险分析系统是工商银行和国外业务合作伙伴共同开发的项目之一,其设计与国际标准接轨,并能够从本行以及外部数据供应商处获得强大的数据信息支持,可以实现对多种绩效指标和风险指标的计算,并能够根据客户需要,提供多层次业绩归因分析和多种报告组合。2011年7月,工商银行自主研发的绩效评估系统(一期项目)顺利投产,在业内率先实现自主研发并投产绩效评估业务系统,有助于未来在统一的内部系统平台和统一的业务处理流程上为托管业务客户提供优质高效的一站式绩效评估服务。
10.拥有强大的咨询系统,具有信息优势
工商银行建立了信息咨询管理制度,设立了专司信息搜集和管理的信息服务团队,形成了通过因特网、电话、传真、邮寄和人工为客户提供信息咨询的多维信息服务体系。依托业务资源优势,建立了全面、庞大的底层信息数据库,且每天进行实时数据更新,同时,工商银行积极联系国内外信息资讯商,以提升全球托管信息资讯处理能力。
11.担当多项专业技术小组组长和行业规范制定者,具有专业优势
工商银行是中国银行业协会托管业务专业委员会主任单位,率先倡导并组织所有会员单位共同签署了《中国银行业托管业务自律公约》,召集会员单位积极研究国内托管行业热点问题,先后组织行业专家完成了多项课题研究,为推动行业建设承担起应尽的社会责任。工商银行资产托管业务多位专家还被多家监管机构和行业协会聘任为专家小组成员,在许多重要的会议中作为惟一的托管银行代表被邀参加讨论,发表的观点和意见得到了肯定和采纳,为托管行业建设积极献计献策。
12.积极搭建全球托管网络,具有跨境服务优势
目前,工商银行除西藏分行以外全部37家一级(直属)分行均已获得开办托管业务授权,国内托管业务网络布设基本完成。同时,工商银行充分利用境内外分支机构和客户资源,积极推进全球托管网络平台建设,培养具备条件的境外分支机构开办全球托管业务,全球化托管服务网络建设已初具规模。此外,工商银行加大与国际托管银行的合作力度,与全球知名大型托管银行建立良好合作关系,QFII、QDII、ESCROW等全球托管业务发展列中资行首位。
总结:
2012年8月3日,“2012年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报告”在浙江宁波发布,中国工商银行在核心竞争力的综合排名中位列第一,第二名和第三名分别是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据报告显示,在全国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排名和银行财务评价排名中,中国工商银行均获得第一名。另外,在全国性商业银行单项奖中,全国最佳商业银行和最佳风险管理银行也授予了工商银行。我相信,中国工商银行会在未来得到更好的发展。
第二篇:中国工商银行案例分析
中国工商银行案例分析
一、发展历程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于1984年成立。2005年,中国工商银行完成了股份制改造,正式更名为“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工商银行成功在上海、香港两地同步发行上市。作为中国资产规模最大的商业银行,经过20几年的改革发展,中国工商银行已经步入质量效益和规模协调发展的轨道。
随着2007年金融租赁公司的成立,工商银行的非银行牌照类业务已延伸到投资银行、基金和租赁等市场领域;收购澳门、非洲等地最大银行股权,进入俄罗斯、印尼等新市场,境外机构达112家,形成了覆盖主要国际金融中心和我国主要经贸往来地区的全球化服务网络。
2008年末企业网上银行客户144万户,个人网上银行客户5672万户。企业网上银行实现交易额110.50万亿元,增长28.9%;个人网上银行实现交易额9.77万亿元,增长135.4%。获《环球金融》杂志“亚洲最佳个人网上银行”、“中国最佳个人网上银行”、“中国最佳企业网上银行”等奖项。
二、商业模式分析
(1)战略目标
工行的战略目标是巩固在我国银行业的市场领导地位并致力于转型为国际一流的金融机构。工行的整体目标是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和维持可持续增长。工行相信自身的独特性在于业务创新的经营方式
及引领市场的创新精神。工行致力于继续以业务创新的理念,通过以下战略措施加强工行的独特性:
进一步发展具有高增长性的非信贷业务以实现收入及资产结构多元化; 稳健发展本行的信贷业务,积极改善本行的信贷结构; 通过扩大客户细分、加强目标市场营销和提升客户服务水平来继续提升本行的客户组合和盈利能力; 通过战略性地提升传统分行网络,并加强电子银行业务,以进一步增强销售和市场推广能力; 继续加强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能力; 充分利用与战略投资者的合作关系; 完善与绩效挂钩的激励机制,加强培训,提高员工绩效。
(2)目标与客户
2011年6月末,企业网上银行客户273万户,比上年末增长14.2%;个人网上银行客户突破1亿户达1.07亿户,增长11.4%。并荣获《亚洲银行家》“中国最佳网上银行”称号。
(3)产品或服务
①、个人金融服务:投资理财、便利金融、个人贷款、存款服务、理财金账户; ②、企业金融服务:对公存款、融资业务、票据业务、财智国际、清算和结算服务、理财产品、企业电子银行、投资银行业务、资产托管业务、机构金融业务、企业年金业务、中小企业服务、更多金融服务;
③、电子银行服务:电话银行、网上银行、手机银行、企业银行、个人网上银行登录、企业网上银行登录;
④、银行卡服务:卡片世界、贴心服务、牡丹卡申办直通车、使用指南。
(4)赢利模式
①、公司业务:
工行公司业务以非金融机构法人客户、政府机关为基本服务对象,是工行的基础业务和各项业务发展的基石,也是工行利润的主要来源; ②、同业业务:
工行从1996年开始涉足资本市场业务,是国内最早提供资本市场银行业务、服务于金融同业的商业银行之一; ③、资金业务:
工行资金业务是根据有关监管政策和国际市场惯例,在货币、债券市场从事的资金拆借、债券投资、外汇买卖以及其他各类金融工具等交易业务; ④、零售业务:
工行零售业务以居民个人或家庭为基本服务对象。加快零售业务的发展是工行业务发展模式和盈利模式战略转型的重要内容; ⑤、电子银行:
2001年7月,工行对全行电子银行服务渠道进行整合,成立电子银行部,实行统一、集中和专业化管理。通过几年来的持续快速发展,已初步构建了以网上银行、电话银行、自助银行、手机银行为主体的多功能、多层次、多渠道电子银行服务网络,业务品种不断丰富,有效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具备了统一、标准、高质量地为客户提供多样化服务的能力,柜面替代率不断提高。
(5)核心能力
中国工商银行的核心能力是风险管理能力。风险管理能力较低,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的瓶颈。我国商业银行除了要加强市场营销能力、创新能力、客户服务能力以外,还要重视风险管理业务能力的培养。
三、技术模式分析
数据集中工程、全功能银行系统和数据仓库三大科技项目,是中国工商银行搭建国际先进水平金融信息技术平台的基础。2002年10月完成的数据集中工程,是我国金融系统数据集中的开创性工程。
依托信息化技术平台,工商银行相续投产了信贷综合管理系统升级版、证券、基金业务系统、网上银行系统、手机和电话银行系统等系列金融信息化产品,赢得了科技应用上的领先优势。
四、经营模式分析
<1>经营范围
负债业务:人民币储蓄;外币储蓄;储蓄旅行支票;外汇借款;同业人民币、外汇拆入;发行金融债券等。
资产业务:短期、中期和长期人民币和外汇流动资金贷款、固定资产贷款;
外汇转贷款;住房开发贷款;具有专门用途的贷款;消费性贷款;委托贷款和特定贷款;票据贴现;国债、政策性金融债券认购业务;同业人民币、外汇拆出;项目贷款评估等。
中间业务:人民币现金结算、转账结算;国际结算;代理业务;人民币及
外汇银行卡业务;信息咨询业务;外汇中间业务;融资类和履约类担保业务;商人、个人银行业务;投资基金管理、托管和销售;其他受托和委托资产管理;企业资信评级及其它中间业务等。
<2>实体分销渠道
2008年,工商银行以财富管理中心、贵宾理财中心、理财网点和金融便利店为主体的分层分类网点功能服务体系基本形成,网点经营转型不断深入。在保持总量基本稳定的前提下,对省会城市、重点大中城市及经济发达县域予以适度网点资源倾斜,在重点城市实施网点布局优化和战略转型,不断优化机构网络布局,加速网点升级改造。年内完成100家财富管理中心和2,000家左右贵宾理财中心建设,增强网点客户服务能力、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完成西藏分行和私人银行部机构申设工作,完善全国机构网络服务体系。
<3>大力进行自主创新
在2002年,工商银行就完成了业务处理主机集中工程,构建了高度集中的电子化体系,首开我国金融界科技管理集约化的先河。在国内,实现了37家分行和总行各经营机构的各项业务的集中处理,大幅度提升了生产运行水平。海外数据中心则实现了工商银行六家境
外分支机构的业务集中处理,从技术上支持了全行境内外业务联动的整体优势发挥。从技术上支持了全行境内外业务联动的整体优势发挥。“十五”期间工商银行还自主开发推出了NOVA全功能银行系统,投产应用了375个信息管理系统和业务项目。该系统实现了业务处理模式从以产品为中心到以客户为中心的转变,确立了国内科技领先的优势地位,为新的管理体制、经营模式、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各项业务创新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五、资本模式分析
2006年5月23日,【中国工商银行】与阿里巴巴在杭州签署整体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就电子商务以及相关的安全认证、资金托管、市场营销、产品创新等多个领域开展广泛合作。这是中国最大商业银行与最大电子商务网站之间的一次全面合作。
在中国工商银行新一代网上银行系统(e-Bank)建设与发展历程中,基于Liana交易平台的建设很好的实现了版本间的衔接与延续,很大程度的保证业务开发的速度与质量,进而推动了业务的快速成长。
中国工商银行联合搜狐、海南航空、新浪等12家国内著名电子商务企业,就在线支付、e卡联名卡、实体联名卡、企业和个人网上银行、客户资源共享、联合促销等内容开展了战略合作。此举不仅标志着中国工商银行电子银行开始向网络金融服务领域更深层次迈进,也标志着商业银行与电子商务产业链之间的互动与合作迈入一个全新的阶段。此次合作最重要的成果将是真正解决电子商务支付问题。
六、管理模式分析
公司治理不断改进。工商银行严格遵守营业所在地的法律法规及上市地相关监管规定,加强公司治理制度建设,完善“三会一层”运行机制,强化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持续优化董事会结构,提高信息披露质量,深化投资者关系管理,加快经营模式和增长方式的转型,取得明显成效。
风险管理水平也明显提升。工商银行实行全面风险管理,董事会、高级管理层和全行员工各自履行相应职责,有效控制各种风险。通过借鉴国际经验,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和操作风险管理得到全面加强。
实施全面的资本管理。2008年,工商银行实施全面的资本管理,制定资本管理制度及配套的经济资本管理办法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投产资本管理系统(CAPV1.0),实现经济资本自动计算和报表展现功能
七、总结及建议
网银发展的真正障碍不在于技术,而在于客户使用网银的信心。虽然在拒绝开通网银的人群中,将近70%的人对网 银的安全性表示担忧.但是,在已使用网银的人群中,2/3的人认为网银是安全的。因此,进行网银服务的宣导 和教育,应当是银行和相关行业下一阶段的主要任务。
要做到避免同质化,工行可以从以下5个方面来解决问题: 建立专业化营业机构和创新业务流程;
根据目标客户的定位,提供特色化服务; 根据业务重点充分发挥电子银行协同效应; 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合作培育客户市场; 科学合理地对网银客户进行细分
第三篇:中国工商银行年报分析[范文模版]
一、公司简介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前身为中国工商银行,成立于1984年1月1日。2005年10月28日,本行整体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10月27日,本行成功在上交所和香港联交所同日挂牌上市。通过持续努力和稳健发展,该行已经迈入世界领先大银行行列,成为全球市值最大、客户存款第一和盈利最多的上市银行,拥有优质的客户基础、多元的业务结构、强劲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该行通过16,648个境内机构、239个境外机构和遍布全球的1,669个代理行以及网上银行、电话银行和自助银行等分销渠道,向411万公司客户和2.82亿个人客户提供广泛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基本形成了以商业银行为主体,跨市场、国际化的经营格局,在商业银行业务领域保持国内市场领先地位。该行始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服务创造价值”的经营宗旨,持续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品牌内涵不断丰富,“您身边的银行,可信赖的银行”的品牌形象深入人心,成为中国消费者首选的银行品牌和全球最具价值的金融品牌。
二、资本金状况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资本金包括以下内容:
1、核心资本: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
实收资本,按照投入主体不同,分为:国家资本金、法人资本金、个人资本金和外商资本金。
资本公积,包括股票溢价、法定资产重估增值部分和接受捐赠的财产等形式所增加的资本。它可以按照法定程序转增资本金。
盈余公积,是商业银行按照规定从税后利润中提取的,是商业银行自我发展的一种积累,包括法定盈余公积金(达到注册资本金的50%)和任意盈余公积金。
未分配利润,是商业银行实现的利润中尚未分配的部分,在其未分配前与实收资本和公积金具有同样的作用。
2、附属资本:商业银行的贷款呆帐准备金、坏帐准备金、投资风险准备金、五年及五年期以上的长期债券。
贷款呆帐准备金:是商业银行在从事放款业务过程中,按规定以贷款余额的一定比例提取的,用于补偿可能发生的贷款呆帐随时的准备金。
坏帐准备金:是按照年末应收账款余额的3‰提取,用于核销商业银行的应收账款损失。
投资风险准备金:按照规定,我国商业银行每年可按上年末投资余额的3‰提取。如达到上年末投资余额的1%时可实行差额提取。
五年及五年以上的长期债券:属于金融债券的一种,是由商业银行发行并还本付息的资本性债券,用来弥补商业银行的资本金不足。
2011 2010 2009 股本 349,084 349,019 334,019 资本净额 1,112,463 872,373 731,956 核心资本净额 850,355 709,193 586,431 附属资本 271,830 174,505 172,994 资产质量指标(%)
不良贷款率(7)0.94 1.08 1.54 拨备覆盖率(8)266.92 228.20 164.41 贷款拨备率(9)2.50 2.46 2.54 资本充足率指标(%)
核心资本充足率(10)10.07 9.97 9.90 资本充足率(10)13.17 12.27 12.36 总权益对总资产比率 6.19 6.11 5.76 加权风险资产占总资产比率54.58 52.85 50.24 2011年12月末,工商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为730.11亿元,比年初的水平减少了2.30亿元,但是比第三季度末的水平环比增加了15.64亿元;不良贷款率为0.94%,比年初的水平下降了0.14个百分点,但是比第三季度末的水平环比增加了3个基本点。
2011年年末工商银行计提了318.32亿元的贷款拨备,年化的信贷成本为0.44%;比去年同期的水平基本持平,略有下降,季度末的拨贷比维持在2.51%,预计未来的拨备政策将保持稳定。
三、负债业务
负债业务:人民币储蓄;外币储蓄;储蓄旅行支票;外汇借款;同业人民币、外汇拆入;发行金融债券等;
负债总额 14,519,045 12,636,965 11,106,119 客户存款 12,261,219 11,145,557 9,771,277 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款项1,091,494 922,369 931,010 拆入资金 249,796 125,633 70,624
项目 2011年 2010年
平均 利息收入平均收益平均 利息收入平均收益 余额 /支出 率/付息率% 余额 /支出 率/付息率
负债
存款 11,364,657 188,650 1.66 10,385,487 140,518 1.35 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
放和拆入款项(3)1,389,833 32,809 2.36 1,129,238 15,503 1.37 已发行债务证券 150,578 5,357 3.56 86,375 2,992 3.46 总计息负债12,905,068 226,816 1.76 11,601,100 159,013 1.37 非计息负债 574,991 406,471 总负债 13,480,059 12,007,571
人民币百万元
2011 年与2010 年对比
项目 增/(减)原因 净增/(减)
规模 利率
负债
存款 15,937 32,195 48,132 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和拆
入款项 6,127 11,179 17,306 已发行债务证券 2,279 86 2,365 利息支出变化
24,343 43,460 67,803 利息净收入变化
40,627 18,388 59,015 2011 年末,总负债145,190.45 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8,820.80 亿元,增长14.9%。
2011 年末,客户存款余额122,612.19 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1,156.62亿元,增长10.0%。从客户结构上看,公司存款增加4,574.40 亿元,增长8.4%;个人存款增加6,002.02 亿元,增长11.4%。从期限结构上看,定期存款增加5,487.24亿元,增长11.2%;活期存款增加5,089.18 亿元,增长8.8%。
四、资产业务
资产业务:短期、中期和长期人民币和外汇流动资金贷款、固定资产贷款;外汇转贷款;住房开发贷款;具有专门用途的贷款;消费性贷款(汽车消费贷款;个人大额耐用消费品贷款;个人住房贷款);委托贷款和特定贷款;票据贴现;国债、政策性金融债券认购业务;同业人民币、外汇拆出;项目贷款评估和信用等级评定等; 资产运用
2011年末,总资产154,768.68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0,182.46亿元,增长15.0%。其中,客户贷款及垫款总额(简称“各项贷款”)增加9,983.91亿元,增长14.7%;投资净额增加1,836.34亿元,增长4.9%;现金及存放中央银行款项增加4,791.57亿元,增长21.0%。从结构上看,各项贷款净额占总资产的49.1%,比上年末下降0.1个百分点;投资净额占比25.3%,下降2.4个百分点;现金及存放中央银行款项占比17.8%,上升0.8个百分点。资产运用
人民币百万元,百分比除外
2011 年12 月31 日 2010 年12 月31 日
项目
金额 占比(%)金额 占比(%)客户贷款及垫款总额 7,788,897 — 6,790,506 — 减:贷款减值准备 194,878 — 167,134 — 客户贷款及垫款净额 7,594,019 49.1 6,623,372 49.2 投资净额 3,915,902 25.3 3,732,268 27.7 现金及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2,762,156 17.8 2,282,999 17.0 存放和拆放同业及其他金融
机构款项净额 478,002 3.1 248,860 1.8 买入返售款项 349,437 2.3 262,227 2.0 其他 377,352 2.4 308,896 2.3 资产合计 15,476,868 100.0 13,458,622 100.0 贷款
2011 年末,各项贷款77,888.97亿元,比上年末增加9,983.91 亿元,增长14.7%。其中,境内分行人民币贷款增加8,116.64 亿元,增长13.1%,增速比上年回落3.8 个百分点。
按业务类型划分的贷款结构
人民币百万元,百分比除外
2011 年12 月31 日 2010 年12 月31 日
项目
金额 占比(%)金额 占比(%)境内分行贷款 7,313,436 93.9 6,450,670 95.0 公司类贷款 5,215,605 66.9 4,700,343 69.2 票据贴现 106,560 1.4 117,135 1.7 个人贷款 1,991,271 25.6 1,633,192 24.1 境外及其他 475,461 6.1 339,836 5.0 按期限划分的公司类贷款结构
人民币百万元,百分比除外
2011 年12 月31 日 2010 年12 月31 日
项目
金额 占比(%)金额占比(%)短期公司类贷款 1,764,558 33.8 1,350,106 28.7 中长期公司类贷款3,451,047 66.2 3,350,237 71.3 合计 5,215,605 100.0 4,700,343 100.0
按品种划分的公司类贷款结构
人民币百万元,百分比除外
2011 年12 月31 日 2010 年12 月31 日
项目
金额 占比(%)金额占比(%)流动资金贷款 2,000,392 38.4 1,514,918 32.2 其中:贸易融资 729,407 14.0 488,730 10.4 项目贷款 2,696,187 51.7 2,659,093 56.6 房地产贷款 519,026 9.9 526,332 11.2 合计 5,215,605 100.0 4,700,343 100.0
公司类贷款增加5,152.62亿元,增长11.0%,贷款结构进一步优化。从期限结构上看,短期公司类贷款增加4,144.52亿元,增长30.7%,占全部公司类贷款增量的80.4%;中长期公司类贷款增加1,008.10亿元,增长3.0%,增量占比19.6%。从品种结构上看,流动资金贷款增加4,854.74亿元,增长32.0%,其中贸易融资增加2,406.77亿元,增长49.2%,主要是继续支持生产流通领域企业的信贷需求;项目贷款增加370.94亿元,增长1.4%,主要是继续支持国家重点在建续建项目建设;房地产贷款减少73.06亿元,下降1.4%,主要是本行根据房地产市场形势变化,主动压降房地产贷款规模。
票据贴现减少105.75亿元,下降9.0%,主要是本行根据资产负债组合管理需要,结合全行信贷投放情况,主动调整票据贴现业务规模以实现信贷均衡投放。
投资
2011年末,投资净额39,159.02 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836.34 亿元,增长4.9%。
投资
人民币百万元,百分比除外
2011 年12 月31 日 2010 年12 月31 日
项目
金额 占比(%)金额占比(%)债务工具 3,911,633 99.9 3,727,086 99.9 非重组类债券 3,402,795 86.9 3,322,915 89.0 重组类债券 397,996 10.2 402,321 10.8 其他债务工具 110,842 2.8 1,850 0.1 权益工具 4,269 0.1 5,182 0.1 合计 3,915,902 100.0 3,732,268 100.0 非重组类债券34,027.95 亿元,比上年末增加798.80 亿元,增长2.4%。从发行主体结构上看,政府债券增加1,297.95 亿元,增长17.8%,中央银行债券减少5,020.41 亿元,下降42.4%,政策性银行债券增加3,406.79 亿元,增长34.8%,其他债券增加1,114.47 亿元,增长25.8%,主要是报告期内央票到期,同时本行适度加大对政策性银行债券、政府债券以及优质信用债券的投资力度;从剩余期限结构上看,1 年以内期限档次的非重组类债券减少4,825.77 亿元,下降44.8%,占比下降15.0 个百分点,1 至5 年期限档次的非重组类债券增加4,154.44 亿元,增长28.6%,占比上升11.2 个百分点,5 年以上期限档次的非重组类债券增加1,470.13 亿元,增长18.6%,占比上升3.8 个百分点,主要是由于本行把握债券收益率曲线变化带来的投资机会,适时调整投资策略,在保证流动性需要的前提下适度加大中长期债券投资力度;从币种结构上看,人民币债券增加1,010.66亿元,增长3.1%,主要是由于本行把握人民币债券市场走势,保持人民币债券投资适度增长;美元债券折合人民币减少160.39 亿元,下降23.5%,其他外币债券折合人民币减少51.47 亿元,下降19.3%,主要是由于本行适时减持部分外币债券所致。
五、中间业务 中间业务:人民币现金结算、转账结算;国际结算;代理业务(代收代付;代理企业债券、股票、国库券等有价证券发行、清算、兑付、托管;黄金现货买卖、交易清算、实物交割、租赁黄金、黄金项目融资;黄金清算交易;代理发行金融债券;代理保险;代理保管有价证券、有价物品;出租保管箱;代理政策性金融业务或其它金融机构业务等);人民币及外汇银行卡业务;信息咨询业务(资信调查;资产评估;金融信息咨询;行业信息网服务;开立人民币存款证明);外汇中间业务(进口开证;进口代收;汇出汇款;来证通知;议付;托收;汇入汇款;结汇;售汇;旅行支票;代客外汇买卖;外汇票据的承兑和贴现;外汇担保;外汇存款证明;代理发行股票以外的外币有价证券;代理买卖股票以外的外币有价证券;外币兑换;为利用国际金融组织贷款的项目开立周转金账户);融资类和履约类担保业务;商人银行业务(融资顾问和银团贷款安排;企业财务顾问;企业海外上市);个人理财服务;投资基金管理、托管和销售;其他受托和委托资产管理;企业资信评级及其它中间业务等。
结算业务:2011年实现对公人民币结算量1,350 万亿元,比上年增长55.2%,保持市场领先。
国际结算与贸易融资业务:2011 年,境内分行国际贸易融资累计发放960 亿美元,比上年增长81.5%;国际结算量突破万亿美元大关达10,728 亿美元,增长37.1%。
资产托管业务: 2011 年末,托管资产总净值35,300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2.8%,是境内唯一一家托管资产规模超过3 万亿元的银行。代客资金交易: 全年完成代客结售汇及外汇买卖量5,659 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5.5%。稳步开展本外币结构性存款业务,加强标准化套期保值类汇率、利率风险管理产品推广,丰富产品线,扩大客户规模。全年完成代客结构性衍生产品交易量1,067 亿美元,增长49.2%。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
人民币百万元,百分比除外
项目 2011 年 2010 年 增减额 增长率(%)结算、清算及现金管理 25,410 19,160 6,250 32.6 投资银行 22,592 15,506 7,086 45.7 个人理财及私人银行 21,264 14,858 6,406 43.1 银行卡 17,268 13,687 3,581 26.2 对公理财 9,269 6,886 2,383 34.6 资产托管 5,892 3,385 2,507 74.1 担保及承诺 5,101 3,029 2,072 68.4 代理收付及委托 1,376 979 397 40.6 其他 905 518 387 74.7 手续费及佣金收入 109,077 78,008 31,069 39.8 减:手续费及佣金支出 7,527 5,168 2,359 45.6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 101,550 72,840 28,710 39.4 结算、清算及现金管理业务收入254.10 亿元,比上年增加62.50 亿元,增长32.6%,主要是信用证、贸易融资等业务增长较快,人民币结算和代客结售汇业务保持平稳增长。投资银行业务收入 225.92 亿元,增加70.86 亿元,增长45.7%,主要是投融资顾问、企业信息服务和常年财务顾问等业务收入持续增长的同时,并购重组和股权融资等品牌类投资银行业务实现较快增长。
个人理财及私人银行业务收入 212.64 亿元,增加64.06 亿元,增长43.1%,主要是个人贷款服务、个人贵金属、个人银行类理财以及私人银行业务实现较快增长。
银行卡业务收入 172.68 亿元,增加35.81 亿元,增长26.2%,主要是银行卡发行量和消费额增长带动消费回佣和结算手续费收入增加。
对公理财业务收入 92.69 亿元,增加23.83 亿元,增长34.6%,主要是对公客户理财类业务增长带动。
资产托管业务收入 58.92 亿元,增加25.07 亿元,增长74.1%,主要是委托类资产规模增加带动托管收入快速增长
六、报告期经营成果
报告期末,本行境外机构(含境外分行、境外子公司及对标准银行投资)总资产1,247.29 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490.02 亿美元,增长64.7%,占集团总资产的5.1%,提高1.4 个百分点。各项贷款655.25 亿美元,增加210.88 亿美元,增长47.5%,各项存款491.34 亿美元,增加133.76 亿美元,增长37.4%。报告期税前利润13.73 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5.9%。
第四篇:中国工商银行股票分析
中国工商银行股票分析
——08111040 市场营销 庞雪飞
中国工商银行于1984年1月1日作为一家国家专业银行而成立,承担了中国人民银行的所有商业银行职能,而中国人民银行则正式成为国家的中央银行。中国工商银行成立以来曾经历几个阶段,期间由国家专业银行转型为国有商业银行,之后再整体改制为股份制商业银行。作为最近的我国银行业重组的一部分,汇金公司于2005年4月向 中国工商银行注资150亿美元,财政部则保留了原中国工商银行资本金1,240亿元,中国工商银行于2005年10月28日由国有商业银行整体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4月,高盛集团有限公司、安联险集团、美国运通公司分别认购中国工商银行A股发 行和H股发行前已发行股份的5.7506%、2.2452%和0.4454%。2006年6月,社保基金理事会也认购了中国工商银行A股发行和H股发行前已发 行股份的4.9996%。
工商银行在2005年10月28日从一家国有商业银行整体改制成一家股份有限公司,财政部和汇金公司担任本行发起人,并正式更名为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于设立后承继了原中国工商银行的所有业务、资产和负债。根据国家关于企业改制的有关规定,中联资产评估有限公司接受本行的委托,就本行整体重组改制设立股份有限公司事宜所涉及的本行的全部资产和负债在评估基准日2005年6月30日的公允价值进行了评估,并出具了《中
国工商银行整体重组改制项目资产评估报告书》(中联评报字[2005]
第390号),评估结果为总资产609,234,671.08万元,负债
583,631,856.28万元,净资产25,602,814.80万元。财政部于2005
年10月21日正式核准了该资产评估报告,并出具了《财政部关于发
起设立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项目资产评估审核的批复》(财金
[2005]96号)予以确认。
2010年,工商银行公布中期经营业绩,上半年实现净利润666.13
亿元,同比增长2.7%。分析人士指出,由于净利息差收窄,天量信
贷并未给工行带来高额利润,反而是新兴业务支撑了工行利润增长。工商银行中期报告指出,上半年新兴业务的较快发展,对利润的增长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投资银行、企业年金、银行类理财、银
行卡、电子银行以及债务融资工具承销等业务发展迅速,与资本市场
相关的代理基金、资产托管等业务也伴随着资本市场的逐渐复苏而呈
现恢复性增长。同时,工行资产质量持续改善使得资产减值损失大幅
下降,科学的成本管理使得成本收入比保持在29.69%的较低水平,也是利润增长的重要方面。
工商银行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上半年,在投资银行业务方面实
现收入71.43亿元,同比增长48.1%,在中间业务收入中的占比提高
到约25%,在国内同业中位居首位。同时,工行还大力推进债务融资
工具承销业务的创新,上半年共成功主承销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等
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和金融债发行项目36个,参团承销项目64个,承分销项目数合计达到100个。上半年主承销发行额达1424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40%,其中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等非金融企业债
务融资项目的发行总额达1394亿元,市场占比为24%。
由于净利息差收窄,工行上半年利息净收入1160.38亿元,同比
下降11.9%,这直接导致工行营业收入同比下降4.3%,为1483.52亿
元。但实现非利息收入323.14亿元,增加90.92亿元,增长39.2%。营业支出632.86亿元,下降11.4%,保证了营业收入和利润增长。
业内人士指出,在当前信贷利差收窄、市场竞争加剧的影响下,商业银行必须不断推出更加适合客户和市场的产品,不断开拓新的服
务领域,才能保持收入的稳定增长。
平安证券分析师刘英华则认为,息差企稳回升态势比较确定,加
之工行上半年不良贷款余额和比例保持双降,下半年计息资产收入或
有较大增长,将有力提升其利润水平。
工商银行半年报指出,下半年将采取五大策略。一是把握国家推
出产业振兴规划的机遇,积极调整和优化信贷结构,识别挖掘一批符
合国家产业和环保政策、抗风险能力强和可持续发展水平高的优质企
业。二是把握人民币跨境结算的机遇,大力拓展国际化经营。三是严
格控制各项经营风险,高度警惕资产价格泡沫,加强信贷审查,严防
信贷资金流入股市,高度关注房地产贷款风险。四是加强流动性管理
和预判,在实现资产负债期限合理匹配的同时提高资金营运收益。五
是把握市场机遇,创新发展理财业务和贵金属业务,促进与资本市场
相关中间业务的快速发展。
在去年9月29日挂牌的工银瑞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20%股权转
让项目,上周正式尘埃落定。原持有工银瑞信20%股权的公司第三大
股东,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将其所持有的全部股权以2.582
亿元的价格正式在上海产权交易所挂牌转让,并于上周以2.582亿元的价格成交,而受让方正是原持有工银瑞信55%股权的第一大股东工
商银行。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今年7月31日,工银瑞信基金管理有限公
司的主营业务收入达到3.73亿元、主营业务利润1.57亿元、净利润
为1.23亿元,公司总资产达到7.83亿元、总负债1.37亿元。而20%的股权转让定价为2.582亿元,实际上相当于把工银瑞信的估值定在13亿元。
此项转让项目成交之后,工商银行所持有的工银瑞信基金管理公
司的份额将正式增加到75%。而工银瑞信原第二大股东瑞士信贷第一
波士顿持股比例仍保持不变,仍为25%。
对于原工银瑞信第三大股东中国远洋退出工银瑞信的原因,市场
人士指出,这应是主要受到国资委对央企非主业投资的监督管理规定的影响,即非主业投资占总投资不得超过10%。因此,属于国资委的中国远洋需要对投资行为进行清理,尤其是在金融、证券、保险、房
地产等领域。
事实上,中国远洋的“退”与工商银行的“进”并不出人意料。
在“综合化、国际化”的战略目标下,工商银行不仅对旗下非银行金融公司加大投资力度,更在综合经营和海外收购方面表现抢眼。就在工银瑞信20%股权转让项目挂牌当月,工商银行还正着手对旗下工银金融租赁有限公司进行大手笔的增资。在去年9月初举行的股东大会上,工商银行已经通过了向工银租赁增资30亿元的议案。
当前国际国内经济金融形势虽然程度不同地呈现出好转迹象,但不稳定、不确定和不平衡的特征还比较明显,各种困难和挑战仍然较多。下半年,工商银行将进一步积极适应经济金融形势的发展变化,更加注重风险控制,更加注重改革创新,更加注重结构调整,努力拓展盈利成长的新空间,保持发展的可持续性。
第五篇:中国工商银行盈利点分析
中国工商银行上半年盈利居全球之首
在国际金融局势动荡变化和国内严重自然灾害侵袭的背景下,中国工商银行21日发布的2008年中期业绩格外抢眼:按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工行上半年实现税后利润648.79亿元,同比增长56.75%,成为上半年全球盈利最多的银行。
位居2007年全球银行业利润首位的汇丰控股公布的业绩显示,受减值准备同比上升58%及北美洲业务亏损近29亿美元拖累,上半年纯利77.22亿美元(约合529.1亿人民币),较去年同期大幅倒退29%。“工行上半年的优异表现,与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密切相关,同时也归功于中间业务的强劲增长,以及较好地保持了成本控制水平。”工行董事长姜建清在业绩发布会上说。业绩报告显示,工行上半年的净手续费及佣金收入达到244.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8.03%;上半年各类理财产品销售额达1158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23%;资产托管业务收入同比增186%,投资银行业务收入增长106%。存贷款的稳定增长和利差的扩大,依然是工行业绩大幅增长的主因。2008年6月末,工行境内分行人民币贷款余额达39968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550亿元,增长6.8%;客户存款余额7538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9.3%,同业存款802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0.3%。与此同时,工行在海外投资方面十分谨慎,避免了美国次贷危机对其产生较大冲击。不过,工行上半年“走出去”的步伐则明显在加快:完成了收购南非标准银行20%股权和澳门诚兴银行79.93%股权;多哈分行、工银中东、悉尼分行的申设已分别获得所在国监管当局批准,开业在即;在纽约设立分行的申请已获美联储正式批准;越南分行申设境外监管报批工作在稳步推进;在香港的工商国际已获颁投资银行业务牌照。“国际化经营的顺利推进为工行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工行行长杨凯生说,下一步工行将继续采用申设、并购等方式,稳步构建以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为重点、覆盖主要国际金融中心、辐射中国主要经贸合作地区的全球化机构网络体系,打造境内外一体化的经营格局。事实上,像工行一样,其他13家中资上市银行上半年盈利也均实现了大幅增长。近日发布2008年中期业绩的银行中,兴业银行上半年实现净利润65.44亿元,同比增长79.65%;招商银行实现净利润132.45亿元,增长116.42%;中信银行实现净利润84.17亿元,同比增长162.62%;深圳发展银行实现净利润21.44亿元,同比增长90.7%;南京银行实现净利润7.88亿元,同比增长125.63%。
中国建设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中国民生银行、华夏银行和宁波银行均发布了上半年业绩预增公告。其中,建行预增50%以上,华夏银行预增90%以上,浦发行、民生银行涨幅均在100%以上。此外,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北京银行上半年业绩预计同样会实现较高增长。今年一季度业绩显示,中行净利润为217亿元,同比增85%;交行79亿元,同比增108%;北京银行增长190%。上半年各上市银行盈利实现大幅增长,除利差提高、非利息收入增加等因素外,有效所得税率降低也是主要原因之一。根据新的税法,企业所得税税率由33%降至25%。在国内外诸多不确定因素仍然存在的下半年,中国的上市银行能否继续保持高增长态势?对此,一些专家认为,未来受前期信贷质量风险、楼市成交量萎缩等因素影响,下半年国内银行业大幅增长的势头将面临更多挑战。“不过,由于中国经济基本面未改,银行贷款发放规模也有所增加,利息收入仍会保持较高增长,同时通过金融创新和加大营销力度,中间业务也有望延续此前的增长态势,因而下半年整个银行业仍会保持平稳较快的增长势头。”中央财经大学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说。
工商银行盈利秘籍:积极培养新的利润增长点
作为全球面值最大的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考”成绩优异。从昨日公布的工行中期业绩来看,上半年,工行实现税后利润648.79亿元,同比增长56.7%;每股收益0.19元,成为全球最盈利银行。
数据显示,上半年,工行净手续费及佣金收入达2.44亿元,比2007年同期增长48.03%,净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达15.8%,较上半年同期提高1.74个百分点。值得一提的是,从中期报告来看,工行的存款付息成本同比上涨2.08%,资金成本有所上升。到6月30日,工行不良贷款率为2.41%,较2007年底下降0.33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达到116.08%,较2007年底提高12.58个百分点,抗风险能力进一步提升。
“不是说国家实行宏观调控紧缩银行贷款了吗,怎么银行的业绩还是这么好?国际上的大银行业绩都不怎么样,我们银行的盈利能力会更强吗?”有市民对工行今年上半年的“丰收”公告感到不解。工行对此的解释是,“各项业务发展势头良好,利息净收入、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等各项业务收入增长较快,同时由于执行新的所得税率,致本行净利润同比大幅上升。”业内人士分析指出,工行的盈利之所以能够保持高位增长,首先应该归功于其近几年来主动调整发展方式和经营模式,多方面地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的努力,降低了经济周期波动对银行盈利的不利影响。
据了解,目前在工行9.4万多亿元的资产中,信贷资产占比仅为45%左右,存贷利差收入在总收入中的占比50%略强。同时,工行中间业务领域开始呈现出强大的盈利能力,2003至2007年净手续费和佣金收入年复合增长率达57.2%。另一方面,工行在外币债券的投资上一直比较审慎,避免了美国次贷危机对其产生大的影响。而这恰恰是不少国际大银行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大幅下降的原因。
在昨日举行的工行中期业绩发布会上,工行行长杨凯生称,继纽约分行获批后,下半年,工行将在迪拜、多哈开设分行,将目光投向新兴市场国家。杨凯生说,下一步,工行将继续综合运用申设、并购等方式,将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作为重点,覆盖主要国际金融中心、辐射中国主要经贸合作地区的全球化机构网络体系,打造境内外一体化经营格局。
工商银行指出未来盈利增长点
中国工商银行3日在京召开2006业绩发布会,公布了工行A+H两地同步上市后的第一份业绩。与此同时,工行高层也廓清了未来的发展思路,指出了未来利润的增长点。
年报显示,2006工行税后利润增长31.2%,达到人民币498.8亿元,每股收益为人民币0.18元,加权平均权益回报率达到15.37%,董事会建议拟向全体股东分派10月份上市后至年末股息每10股人民币0.16元。
综合化和国际化是工行的发展方向
中国工商银行董事长姜建清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综合化和国际化是工行的发展方向。工行将以投资银行业务为突破,稳固进入资本市场,更加积极地参与财务顾问业务,在金融债券和企业债券业务创新方面发挥作用,并且要利用香港的投资银行和工银瑞信的资金管理公司来形成内外联动的投行业务。
据介绍,工行投资银行经过四年的发展,已经建立良好的发展基础。2006年投资银行业务增长达53%,2005年达80%左右。
姜建清说,工行要进一步深化银行和保险业务合作,探索租赁和信托业务的发展,并要通过加快国际业务升级、发展来扩大市场占有率,包括在海外设置分行、子银行以及符合条件的收购兼并。
新的企业所得税法实施对经营管理和盈利能力有积极影响 工行行长杨凯生说,新的企业所得税法的实施对经营管理和盈利能力有积极影响。内资外资企业所得税税率统一后,工行所得税的名义税率可从目前的33%降低到25%,这将对工行的税后利润有明显影响。
杨凯生说,新的企业所得税法明确规定要提高创新研发费用的扣除标准,这有利于加快工行创新和提高银行信息化管理水平。同时新的企业所得税法提出产业优惠为主,区域优惠为辅,这对引导工行信贷投入政策有重要影响。
依靠产品创新,发展新兴中间业务 杨凯生说,工行将继续保持传统中间业务的强劲增长,并依靠产品创新,发展新兴中间业务。
据介绍,2006年,工行实现160亿元的中间收入,增长达55%,占营业收入比例达9.14%,比上年提高2.65个百分点,是历史上最好的一年。
杨凯生说,工行是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产品最多,交易规模最大、收入总额最高的商业银行。2006年,工行中间业务超过30亿元以上的项目有四个,其中三项是具有新产品和新业务领域的项目,即投行业务,增长54%,理财业务,增长30%,银行卡业务,增长38%,将继续成为工行中间业务的发展重点。
他表示,工行将深化综合业务改革,实现银行证券、银行期货、银行保险和银行同业的大力发展,并扩大其收入。
努力以较低的贷款增长来获取较高的利润成长
工行董事长姜建清说,中国金融体系目前以银行为主导,银行存贷款规模在金融体系中占绝大多数的比重,这导致了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失衡。同时,我国银行总资产中,信贷资产高达70%到80%,这是银行体系中存在的另一个失衡。
他认为,这两个失衡是中国金融体系过去产生巨大金融风险的体制性原因,也是今后要防范金融风险所需加以关注的方面。
姜建清说,到2006年末,工行信贷总量贷款余额达到36000亿元,如果以目前10%左右速度增长,3年内贷款余额将接近5万亿元。这是工行在进行结构调整时深刻思考的问题。
姜建清说,2006年工行贷款在总资产所占比重达47%,但贷款余额总量非常大。工行要努力以较低的贷款增长来获取较高的利润成长,推荐存款客户购买理财产品,使客户获得更多收益,银行获得更多手续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