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中国乘用车市场战略调整

时间:2019-05-13 23:22: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4年5月中国乘用车市场战略调整》,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4年5月中国乘用车市场战略调整》。

第一篇:2014年5月中国乘用车市场战略调整

2014年5月中国乘用车市场战略调整 智研咨询网讯:

内容提示:6月是市场低迷期,市场销量比5月份要略低,虽然是季度末,厂家压库力度加大,但是连续5个月的4S店库存加大,压库的效果已经大大下降,销量不可能超过5月份。

中国的国营企业和合资企业都不能随意裁员,加之产能均已经较大,企业宁可在节假日多放假,也要保证平时满负荷工作,以保持员工紧张的工作状态并可降低生产成本,5月份也不例外,大约有20家整车厂多放假,但还是出现了产量大于销量的现象。使4S店前五个月的库存增大,超过去年全年的库存增加,这种情况说明整车企业的销售纵向垄断之严重。本月产销量超预期,其原因在上月的市场估计中已经详尽说明,自主品牌的情况较差,是过去降价竞争的恶果所致,因此战略调整要加大力度。出口负增长使今年内资企业是最困难时期。

6月是小月,有双休日9天,再加上6月2日端午节放假,有20个工作日,同比工作日多一天,环比工作日少一天。今年上半年的5个节假日全在月初,都造成了月初销量较低的特点,这不是规律而是一个巧合。因此6月的市场仍然是月初日销量较少,月底日销量较多。

第二篇:中国平安保险公司战略市场

中国平安保险公司的战略管理案例分析

一、公司简介

中国平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第一家以保险为核心的,融证券、信托、银行、资产管理、企业年金等多元金融业务为一体的紧密、高效、多元的综合金融服务集团。公司成立于1988年,总部位于深圳。2004年6月和2007年3月,公司先后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及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份名称“中国平安”。

中国平安是中国金融保险业中第一家引入外资的企业,拥有完善的治理架构,国际化、专业化的管理团队。中国平安以“专业创造价值”为核心文化理念,倡导以价值最大化为导向,以追求卓越为过程,形成了“诚实、信任、进取、成就”的个人价值观,和“团结、活力、学习、创新”的团队价值观。集团贯彻“竞争、激励、淘汰”三大机制,执行“差异、专业、领先长远”的经营理念。中国平安的愿景是以保险、银行、投资三大业务为支柱,谋求企业的长期、稳定、健康发展,为企业各利益相关方创造持续增长的价值,成为国际领先的综合金融服务集团和百年老店。自1980年以来,我国保险业快速发展,保险资金迅速积累,并已经形成了庞大的资金力量。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新问题。保险资金投资收益率低便是其中一个突出问题,且此问题已成为我国保险业发展的瓶颈,危及我国保险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因此提高保险投资收益成为我国理论界和实务部门研究和关注的热点问题。从成熟的保险资金投资变迁看,投资渠道均遵循了从单一到到多元的发展轨迹,投资风险方面的问题也日益凸现,尤其是由新的投资渠道引发的投资风险。另外,面临新的投资渠道,我国现有的客观条件很可能难以满足资金运作的需求。这就需要从保险公司、金融证券市场政府三方分别进行有针对性的风险防范与控制及相关外部环境的改善。

二、公司战略 如今,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加剧,有效的战略管理越来越多的关系到企业如何进行市场定位,如何找出与竞争者的差异并利用它发挥出企业最大的竞争优势。中国保险业正是一个竞争不断加剧,具有潜力且不断成熟的行业,平安保险公司作为保险业的一员,有各种因素制约和促进他的发展,所以进行有效的战略管理对于可持续发展和获得市场竞争的胜利至关重要。当前,世界经济总体仍处于衰退之中,我国经济回升向好的态势还不确定,保险业平稳健康发展的任务还很艰巨。非寿险几大传统险种像企业财产险、与进出口相关的货运险等业务,由于客户投保意愿和支付能力降低,受到影响较明显;车险、工程险等虽增长较快,但势头能否保持还有待观察。但国民经济回升向好的势头日趋明显,为保险业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为下半年保险业继续保持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保险市场运行呈现快中趋好的特点。一是业务较快增长。二是与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险种快速发展。三是市场秩序继续好转。四是风险得到有效防范。五是经营效益向好趋势更加明显。

在当前形势下,中国平安实行多元化战略:2002年,国务院批准中信集团、光大集团、平安集团为三家综合金融控股集团试点。目前,中国平安以保险业为核心,已经实现银行、保险和投资等三项业务交叉销售,共享后援集中运营平台,充分利用各种资源,降低服务成本。中国平安实行国际化战略是中国金融保险业中第一家引进外资的企业,拥有完善的治理结构,国际化、专业话的管理团队。中国平安遵循“集团控股、分化经营、分业监管、整体上市”的管理模式,在一致的战略、统一的品牌和文化基础上,确保集团整体朝着共同的目标迈进。SWOT分析

(一)竞争优势

1、资金优势,平安保险是我国首家股份制保险公司,也是我国第一家有外资参股的全国性保险公司,拥有完善的治理结构,国际化、专业化的管理团队。他有广泛的集资途径。

2、品牌知名度高,客户忠诚度高,受到广泛的公众认同并收到了多种社会荣誉。平安保险在2001年10月15日《资本》杂志2001中国最优质服务及最佳品牌大奖评选中获“最佳保险服务大奖”,它又在2001年经权威评估机构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公司评为“AAA”级信用,成为国内第一家获得该等级的金融机构。

3、市场占有额优势。平安保险继人寿保险之后占有国内市场保险份额的20%左右,它旗下有财产和人寿两个公司,财产保险排在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和太平洋财产保险公司之后,列第三。(3)、中国平安拥有中国金融企业中真正整合的综合金融服务平台,位于上海张江的中国平安全国后援管理中心是亚洲领先的金融后台处理中心,中国平安在一致的战略、统一的品牌和文化基础上,确保集团整体朝着共同的目标。(4)、中国平安建立了流程化、工厂化的后台作业系统,并借助电话、网络及专业的业务员队伍,为客户提供专业化、标准化、全方位的金融理财服务。(5)、中国平安是以保险、银行、投资三大业务为支柱,谋求企业的长期、稳定、健康发展,为企业各相关利益主体创造持续增长的价值,是为国际领先的综合金融服务集团。(6)、总体实力在国内金融保险巨头中占优势,资产等指标仅次于中国人寿。

(二)竞争劣势(1)、国外保险企业的冲击,以及国内保险企业竞争的激烈程度越来越高。(2)、市场份额下降,业务规模在几大巨头使用交叉销售等综合经营手段竞争中有所下滑。(3)、金融牌照比较单一。

(三)机会(1)、法律政策环境逐步完善,保险是社会的稳定器,为构建和谐社会,充分发挥保险作用,国家对保险采取支持政策,制定了一系列保险法律法规,完善制度,加强监督,促进保险规范发展。(2)、企业、公民的保险意识不断提高。保险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通过不断地宣传,人们对保险业的认识正不断提升,保险意识也越来越强。(3)、城市化及客户需求促使保险覆盖率提高,近几年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公民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有更多的剩余资产满足更高的生活需求。保险需求多样化,如近几年发展较快的汽车保险。(4)、人口总量促进保险发展,人口老龄化使寿险、养老险需求增加。

(四)威胁(1)、我国信用风险分担机制不够完善。信用调查评估、商账追收等服务相对滞后,保险公司赔付后自身的追偿成本高,导致承担风险大。而且我国总体保险发展水品低,保险覆盖面小。(2)、我国保险企业资本实力弱,资本充足率低,保险利润率低,有的公司甚至亏损,致使保险总准备金提取水平不稳定,甚至出现负数。此外,中国加入WTO对中资保险企业也有一些不利的影响。

四、战略优点

1、三大支柱业务稳步推进,综合经营优势日趋明显

保险业:中国平安是我国最大的保险集团之一,拥有寿险第二,产险第三的

市场地位。银行业:公司通过收购深圳商业银行使银行业务规模得到了迅速扩大。投资业: 证券业务在公司整体业务体系中的地位也不断加强,2、先进的管理

⑴独具优势的资产管理平台

⑵后援集中提升服务,降低成本,控制风险

3、股权结构合理(旗下的公司相互制约,相互促进)

4、国际化团队。投资与研究团队——由投资管理(资产配置)、股票投资、固定收益投资、基金投资、量化投资、投资研究、信用评估等部门组成。运营交易团队——以“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为宗旨,数十位业内专家集团高层管理团队超过1/2来自海外。

5、不断优化的业务结构

无论是炒股,还是信用卡、理财,客户不用那么麻烦,一张卡就可以了。平安就是对一个客户,往纵深方向发展挖掘,而且,这种综合金融模式已经开始发挥效应。

6、相比于其它以银行或证券为主导的金融控股公司,保险出身的平安显然拥有更具强势的销售文化:二十年间,平安积累了四十万乐于每天寻找新的销售机会的保险代理人。这也使得平安寿险公司的交叉销售工作显得更为重要由于金融产品的不同特性,以及寿险代理人的整体水平参差不齐,撬动平安寿险军团仍然并非易事。在销售上,中国平安的交叉销售,也是竞争对手不可模仿的。交叉销售基于强大的后台支撑系统。光是平安科技的IT员工就达到2000多人,这在其他保险公司比较少见。平安的后台管理非常到位,可以支撑中国平安的人员管理、绩效管理等等。

如今,尽管从表面上看,平安的公司结构与其它多家大型金融控股公司并没有太大差异,但在实际操作层面,与目前国内更多流于形式的综合金融集团相比,平安已经是最为接近金融超市核心竞争力的一家。

五、战略缺点

1、销售机制的缺陷

公司进入后,随着专业代理人、经纪人等中介机构的进入,会对传统的保险营销构成挑战。保险公司的营销主要形式是自营和代理两种。中介市场不够发达:代理业务、经纪人业务及网上销售业务比重较小。在代理营销方面,存在代理人队伍专业化程度偏低、法律法规知识薄弱、代理体系单一的特征,如目前中资保险公司的代理业务局限于银行代理、汽车销售、外资进出口公司代理等方面。在直销方面:没有充分建立团队营销的机制,存在以个人展业为主的现象,具有一定的盲目性。

2、顾客容易流失,需不断开发新市场

产品的无形性及业务人员的服务态度、心理状态变化都会影响保险公司建立稳定的客户群,使潜在的准保户的忠诚度减弱、流动性增强。

3、保险资金运用结构不尽合理

保险方面,各种险的资金分配不均衡,使得资金倾向性比较明显

4、保险资金运用渠道依然狭窄

(一)银行存款;

(二)买卖债券、股票、证券投资基金份额等有价证券;

(三)投资不动产;

(四)投资渠道要符合法律规定

5、产品难以得到消费者的认同。

保险险种与其他许多产品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它是一种无形商品,是一种劳务商品,是一种以风险为对象的特殊商品。它既不能在保户购买之前向其展示某种样品,也不能在保户购买之后使其保留某种物质形态的实体。保险险种的不可感知性特征对保险公司的营销具有重要影响。与有形产品相比较,由于保险商品没有自己独立存在的实物形式,保险公司很难 通过陈列、展示等形式直接激发保户的购买欲望,也很难为消费者提供检查、比较、评价的依据。对购买者而言,保险商品是抽象的、无法预知购买效用的,因此,保险商品的购买过程带有很强的不确定。

六、提供建议

(一)品牌定位策略 品牌定位是指平安保险公司通过对自身特点的判断,确定自己的目标客户,创造差异化的品牌,同时借助传播的手段,让消费者对品牌定位产生认知的过程。品牌定位的基本程序为:

1、明确自己的潜在竞争优势根据著名战略家波特的描述,竞争优势就是能为客户创造价值的优势。保险企业首先应该找出自己在核保、理赔、个人销售、团体销售和代理销售以及资金运用一系列价值链上的优势点,在明确竞争优势的基础上选择自己的竞争优势。

2、选择竞争优势

首先,要考虑差别化利益是否符合值得开发的条件。对于公司来说,一旦选择某个差别化利益,重新调整的成本很高,所以要慎重。值得开发的差别化利益,应该是满足重要性、区别性、优越性、沟通性、优先性,以及消费者承受能力和公司盈利性的要求。其次,确定差别化利益的多少。由于保险行业属于金融行业,消费者一般都对其持审慎的态度,对保险企业提供的各种理财工具不仅有保值还有升值的要求,且金融行业也属于服务业,因此,保险行业的品牌定位适于以一种利益为主,其他利益为辅的方式。

3、确定具体的差异化利益。随着保险市场主体的不断增加,竞争日益激烈,要想在市场竞争中确立自己的品牌定位,保险企业应考虑技术、成本、质量和服务等相关因素,确定具体的差别利益,其关键是找到具有比较竞争优势的利益点,确立自己的品牌定位。

(二)品牌设计策略

1、采用责任增减,产生新险种

平安保险公司可采取将现有保险险种的保险责任,根据市场需求新情况,从中进行增减,从而产生新险种的方法。

2、利用产品组合,进行险种创意

保险企业可利用各种组合方法,将现有的险种进行横向、纵向、交叉组合,以求得适应市场需求,符合企业目标的险种创意。可采用以下产品组合方式:

(1)一张保单保全家。在一张保单下可有多个被保险人,可涵盖主要家庭成员;一个被保险人可以投保多个险种,如主被保险人可以投保寿险、重疾、意外、医疗等险种。(2)提供多种“套餐”,方便选择。如提供保障型、理财型、养老型等套餐选择,满足不同群体的需要。

(3)保障责任扩展。使投保人投保任何一个计划都可以拥有十余种保险保障,如生存保险金、身故保险金、重大疾病保险金、当投保人身故或失能时豁免整张保单未来交纳的保费。(4)保单不断升级。使已购买保单的客户,可以以现有保单为基础加入保险企业不断推出的附加险,使客户获得的保障更全面、功能更强。

总之,在实施产品策略时平安公司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以市场的有效开发、渗透为手段,实现业务收入的可持续增长;同时,保险产品是金融类产品,新产品的推出不可避免地影响公司的资产、负债、资本等财务状况。因此保险企业需要以谨慎稳健为原则,在保证偿付能力的条件下,充分挖掘公司的资本潜力,实现公司内含价值的有效提升。

(三)品牌营销服务策略

服务满意首先必须在全体员工中树立“客户第一”的观念,没有这样的观念,服务就不可能使客户满意。进行服务满意管理的方法有:

1、服务意识的训练

服务意识是经过训练才能逐渐形成的。作为一种意识,它不由规则来保持,它必须内化在员工的人生观里,成为一种自觉的思想体系。服务意识的训练可以分为三个步骤:掌握企业理念;分析服务得失;测定服务意识。

通过服务意识训练,进而形成全员服务意识。对平安保险公司来说,各部门之间的配合程度直接影响到员工对客户服务的态度、水平和效率,员工对企业的满意度决定客户对企业的满意程度,而客户的满意程度则可以决定企业的利润。因此,只有树立全员服务意识,形成为客户服务的企业文化,才能提高员工的满意度,进而提高客户的满意度。

2、建立完整的服务指标

服务指标是保险企业内部为客户提供全部服务的行为标准。保险企业可根据企业经营各流程分别建立相应的服务指标。

3、服务满意行为的强化 制定客户服务守则,对员工进行服务满意级度的考查。当员工按照保险企业拟定的服务指标完成了使客户满意的服务时,保险企业可通过赞许、奖赏、参与企业的重大决策、职务提升等方式,对其行为进行强化,以巩固和发扬这样的行为。

4、进行服务质量控制

采取有力的措施来对服务质量进行控制,是提高客户服务质量的重要保证。可选择的措施有:(1)设立投诉监察。通过开辟畅通的沟通渠道,鼓励对企业有不满情绪的客户投诉。如果投诉渠道不畅通,其结果是客户的抱怨加深,同时损害企业的品牌形象。同时,在处理投诉的过程中,采取措施留住客户。

(2)聘请服务质量监督员。保险企业可以从客户中或社会上公开聘请一批专职或兼职的人员对企业的客户服务质量定期进行监督。既可以取得公众和消费者的认同,又能达到换位思考的目的。

(四)品牌传播策略

传播策略整合既要求保险企业不要过分迷信于广告,又要求保险企业千万不能忽视广告对于品牌传播整合的重要作用。因此,平安保险公司在进行广告策略整合时,应注意:

(1)公司在做广告时,要先寻找一个有潜力的市场,进行市场调研,然后了解广告对新的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消费习惯的需求,再运用广告等手段宣传和美化产品以吸引消费注意,最后找到一个好的卖点,促使消费者购买。

(2)公司在做广告时,要把握时机。通常的做法是将电视广告、广播广告、报纸广告、杂志广告、POP和促销等放在一个筐子里,然后一股脑撤向市场,强行向消费者灌输信息,认为这样就会产生效应。然而,不同的媒体,具有不同的作用,这种轰炸式广告宣传虽能带动些销售,但也会浪费很多企业的广告费。因此,应根据不同的市场时期,对广告的制作和发布采取不同的策略应对。

(3)广告一定要连续进行。广告有滞后性,因此投放一定要持续,千万不能随意停下来,否则就会引起很多猜测。

(4)广告要注意社会效应。正如美国历史学家大卫·波特所指出:“现在广告的社会影响力可以与具有悠久传统的教会及学校相匹配。广告主宰着宣传工具,它在公众标准形成中起着巨大的作用。”

中国保险业基本概况

随着中国保险业进入深化改革、全面开放、加快发展的新阶段,保险业服务经济社会的领域越来越广,承担的社会责任越来越重:从四川汶川大地震到百年盛事北京奥运、从交强险制度实施到房地产投资解禁、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到参与医疗纠纷调解、从养老社区投资到新农村合合作医疗建设、从农业保险覆盖面扩大到环境责任保险试点启动„„保险业正在努力提高科学发展和服务经济社会全局的能力,在探索中国特色保险业发展道路和保障民生方面取得显著成就。如今,保险业站在新起点,进入了新阶段,我国正在成为新兴的保险大国。从2006年-2010年的5年间,中国保险业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发展成绩,保险公司从93家发展到146家,中国保险全行业高管人员由1.45万人发展到2.94万人,营销员由156万人发展到330万人,精算、核保核赔、投资等专业技术人员日益成长,为行业更大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我国保险业的保费收入规模增长迅速,2009年保费收入已达到11137.3亿元,提前一年实现了保险业“十一五”规划列出的保费收入超万亿的目标。2010年,我国保费收入达到14500亿元,2010年底保险公司总资产超过5万亿元,是2005年的3.3倍,2010年1—12月,全国实现保费收入1.45万亿元。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3895.6亿元;人身险保费收入1.06万亿元。保险赔付3200.4亿元,其中财产险赔付1756.03亿元;人身险赔付1444.4亿元。

目前,中国保险业呈现出原保险、再保险、保险中介、保险资产管理相互协调,中外资保险公司共同发展的市场格局。到2010年底,国内有7家保险公司资产超过千亿元、2家超过五千亿元、1家超过万亿元。专业性的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健康险公司、养老险公司逐步成长并成为市场的重要力量,初步形成以国有商业保险公司为主、中外保险公司并存、多家保险公司竞争的格局。

在未来,中国保险业及保险公司将面对更激烈的市场竞争,对中国保险业及保险公司进行SWOT分析,能让我们对中国保险业及保险公司未来的发展有一个清醒的、客观的认识。中国保险业发展的优势(strength)和劣势(weakness)分析自1980年以来,短短三十几年间,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下,中国的保险也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尽管在此期间经历了曲折的发展,但在世界保险业市场上,中国保险业及保险公司仍具有较强的竞争和发展优势,具体表现在:

1、政策环境好

2、国民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发展、总量排名世界第一

3、金融市场健康良性发展;外汇储备过万亿美元,居世界第一

4、外贸高速增长、总额保持世界第三

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中等收入以上人群不断壮大、居民储蓄余额达16.7万亿元,同比增长13.3%

6、监管机构鼓励保险业做大做强

7、消费者对中国保险业本土文化的认同感

8、后发优势

9、业务快速发展

10、市场体系逐步健全

11、体制改革进展顺利

12、法律法规初步完善

13、保险监管逐步与国际接轨

我国保险业发展在发展中具备诸多优势的同时也存在一些劣势,主要表现在:

1、保险业整体规模较小、供给主体数量少且分散

2、资本金规模小、承保能力有限

3、缺乏保险市场需求的价格弹性、保险费率总体水平偏低

4、管理技术落后

5、企业形象和品牌效应不突出

6、优秀高级管理人才短缺

7、产品普遍趋同、差别化特征不明显

8、保险新企业的进入和老企业的退出存在着障碍。中国保险业发展的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分析 我国保险业发展的机会(O)主要表现在:

1、全球经济一体化

2、风险的分散性决定了保险的国际性

3、资本市场日益成熟

4、自然灾害日趋频繁

5、保险深度、保险密度较低

6、需求潜力巨大,保险业发展空间较大

7、保险消费意识的不断增强

8、保险中介机构发展很快、专业化趋势愈加明显

9、网络通信技术的飞速进步

我国保险业发展的威胁(T)主要表现在:

1、市场竞争的加剧

2、中资保险市场份额会降低

3、优秀保险人才会流失

4、偿付能力可能会不足

5、部分公司可能会经营困难、甚至倒闭 SWOT配合战略

SO战略(优势机会战略)要求发挥优势,利用机会,具体表现为:采取积极战略,选择性地增设机构数量;鼓励多方位、多渠道的创新;扩大对外开放力度、加强国际合作;大力发展中介市场、强化专业化分工,确保成本控制和服务专业化;提高网络保险在业务规模中的占比;针对保险的预期需求和潜在的购买力,加强产品的升级换代,尽快实现由传统产品向现代产品的转变;完善综合经营的政策、提高投资收益的占比;扩大保险的覆盖面和渗透度;通过积极的监督政策,发挥后发优势,提高保险业在金融业的比重。

WO战略(劣势机会战略)要求利用机会,克服劣势,具体表现为:利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机会,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国际合作,提高保险业整体规模;引进投资、增设机构数量,扩大资本金规模、提高承保能力;制定费率政策,加强监督检查力度,提高保险费率总体水平;利用网络技术,加强管理技术、技能的培训;

培育基础好、有潜力的重点企业;培养与引进并重,选择优秀高级管理人才,加强管理人员及销售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内部管理效率。ST战略(优势威胁战略)要求利用优势,回避威胁,具体表现为:利用保险业发展政策环境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发展、金融市场健康良性发展的优势,通过快速发展,将蛋糕做大,回避威胁;利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外贸高速增长的优势,大力发展财产、货物保险;利用中等收入人群多、居民储蓄余额大的优势,大力发展人寿保险,回避威胁;利用消费者对我国保险业本土文化的认同感优势,回避中资保险市场份额降低的威胁;利用外汇储备多的优势,开发外汇投资类产品,提高收益,回避偿付能力可能不足的威胁。

WT战略(劣势威胁战略)要求减少劣势,回避威胁,具体表现为:通过发展,减少保险业整体规模较小的劣势;通过扩容,减少资本金规模小、承保能力有限的劣势;通过监管,减少保险费率总体水平偏低的劣势;通过引进,减少管理技术落后的劣势;通过培养,减少企业形象和品牌效应不突出、优秀高级管理人才短缺的劣势。我国保险业发展面临的机会

(一)重大政策陆续出台,保险业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

近年来,国家一系列重大政策陆续出台,扩大了保险业的影响,极大地改善了保险业发展的环境,提高了保险业在经济社会中的地位,保险业正处于历史上最好的时期。2006年3月颁布的国家“十一五”规划,是历次国家规划中涉及保险内容最丰富、定位最明确和政策指导性最强的一次。6月国务院23号文件《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出台,预示着我国保险业改革发展迎来了历史性的机遇,明确了保险业改革发展的方向,解决了保险业发展的相关重大问题。9月保监会颁布的行业“十一五”规划,提出了保险业未来五年发展的主要目标和任务。10月国际保险监督官协会第13届年会在我国的成功举办,进一步扩大了我国保险业的国际影响。

(二)宏观经济各项指标健康运行,保险业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 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为保险业的改革发展创造了十分有利的宏观环境和经济条件,保险业发展的基础进一步巩固。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综合实力已经跃上了一个新台阶,GDP实现总额近21万亿元,同比增长10.7%,经济总量排名世界第四;2006年国家财政收入近4万亿元,同比增长24%;外汇储备继2006年2月份超过日本、名列世界第一后,10月份又跨过万亿美元大关,实现历史性的跨越,到2006年底达到10 663亿美元;外贸增长24.1%,前10个月外贸总额已超过去年总值,继续保持世界第三;全国居民储蓄余额已达到16.7万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4%;2007年2月27日上证指数达到历史新高3 049.77点,沪生300指数涨幅跃入世界五强,A股融资总额世界第三,总市值达到7万亿元。目前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时期,世界经济的发展经验证明,这必然是经济高速发展时期。今后国内需求潜力巨大,劳动力供给非常充足,其消费潜力和消费需求正处于上升阶段,市场经济体制和宏观调控的日趋完善,也给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制度保证。

(三)业务快速发展,保险业实力显著加强,在金融业的地位进一步提高

2006年,全国保费收入5 641.4亿元,同比增长14.4%;保险公司总资产1.97万亿元,比2005年底增长29%;资金运用余额17 785亿元,同比增长26.2%。

针对我国金融业全面对外开放、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保险业把握了银行、证券业改革和股市好转的大好时机,进行较大规模的投资,促进了金融结构的优化和市场资源的配置,提高了保险业的地位和作用。持股市值超过社保基金和证券公司,成为仅次于基金和QFII的第三大机构投资者。人寿股份成为民生银行第一大流通股股东,人寿股份与人寿集团出资46.5亿元全部认购中信证券增发的5亿A股,成为中信证券第二大股东。平安集团成为浦东发展银行第一大流通股股东;出资49亿元收购深圳商业银行89.2%的股权,取得完全控股权。人寿股份与花旗集团联合成功收购广东发展银行,人寿股份取得20%的股权。

(四)保险潜力还没有得到有效开发,特别是寿险业市场前景广阔。

从我国目前的人寿保险市场来看,全国人寿保单持有量(即保险深度)仅为10%,其中北京为28%,上海略高也小于40%。而目前全世界寿险保单覆盖率的平均水平为150%,最高的日本接近600%、台湾地区超过230%、香港地区也已经突破100%。按照业界认可的假定,有30%~40%的中国人口有能力持有人寿保单,从现在10%的保险深度提高到20%~30%,保费收入将比目前翻上四番,我国寿险市场的前景可以说相当广阔。2006年,新单寿险保费收入2 357.91亿元,占寿险总保费收入的58.06%;各类资本投入保险热情不减,截至2006年10月,保监会共收到39个设立保险公司的申请,拟注册资本总额达140亿元我国保险业发展战略的建议

(一)利用机会、发挥优势、克服劣势、回避威胁,全面实施SWOT配合战略 市场开放促进了保险市场的发展,为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新动力和新活力,而风险的分散性决定了保险的国际性,因此必须利用全球经济一体化、资本市场的日趋成熟、保险消费意识的不断增强、保险需求潜力巨大、网络通信技术的飞速进步的大好机会,发挥政策环境好的优势,克服各种劣势、回避不利威胁,积极推动市场化进程。根据经济学理论和国际保险业发展的经验,保险业的发展呈现显著的“S”型发展特征,当人均GDP处于1 000~3 000美元时,保险业快速发展,当达到3 000美元之后,将呈现出加速增长的态势。我国人均GDP快速增长,2006年已达到2 069美元,整体进入了钱纳里工业化中级阶段,保险业将呈现快速发展态势。我国保险业将充分利用资本、技术、人力、结构和制度五大后发优势,全面实施SWOT配合战略。

(二)建设深圳保险创新发展试验区,实现区域跨越式发展,推进改革深化

近年来,保险业创新已打破了传统模式和领域,开始探索综合创新发展的新路子,建设保险创新发展试验区是新的历史时期,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保险业改革创新,又好又快做大做强中国保险业的重要举措。为此,建设保险创新发展试验区不能只停留在研究层面,要积极认真落实有关内容,因为只有落实,才能充分发挥深圳特区在改革创新的体制机制优势、毗邻港澳连接国际国内市场的区位优势、经济金融全国领先,高新技术、民营经济发达的独特优势,在保险业发展速度、经营绩效、诚信服务、对外开放、政府支持等方面为全国保险业发展树立榜样,并在管理体制、产品创新、综合经营等方面先试先行、积累经验,条件成熟时向全国推广;才能为中国特色的保险业发展探路,才能通过试验区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促进全国新一轮的改革、创新与发展。

(三)拓宽保险资金运用渠道,提高保险资金的收益,实现全面综合经营

保险资金积极拓宽投资渠道,在保险公司经营中的地位日益突出,2006年保险资金收益率5.82%,创历史新高。5家保险机构成为中国银行A股IPO的战略 投资者,认购金额15.2亿元,占战略配售总额的38.3%;9家保险机构成为工商银行A股IPO的战略投资者,占战略配售总额的51.6%。今后保险资金运用要大胆创新,要发挥不同于银行的作用,减少企业和项目通过银行进行的间接融资,实现资本的更有效配置,应探讨进一步提高保险资金进入证券市场的比例,研究设立基金管理公司、以抵押贷款的方式进入房贷市场的问题,研究解决以债券方式投资于政府大型基础设施、直接投入房地产市场的可行性方案。可以预见,随着综合经营的推进,银行、证券、保险、基金、信托等不同行业之间交叉的情况将更加普遍。

(四)客观看待外资公司的发展,加快保险业的结构调整,促进公平竞争

2006年,全国外资公司保费收入259.21亿元,占市场份额4.59%,同比下降2.33%,一些外资保险公司凭借其成熟稳健的经营理念、完善的内控管理手段及良好的风险管控意识,获得市场的认可,而有些公司没能找到自己的市场定位。中国保险业要客观看待世界保险格局的变化趋势,加快结构调整,重点扶持几家保险公司,逐步建立大型保险公司、大型金融集团间相互持股的保险经济结构,成为能够主导国内保险市场,抗衡外资保险公司的大型保险集团,利用当前A股市场的有利契机,中国人寿和平安已完成A股发行上市,中再集团的注资工作业已完成,下一步要尽快完成太平洋集团改制等工作。同时要适当保留一些专业性强、经营灵活的中小型保险公司,放宽保险公司组织形式的限制,除国有独资保险公司及股份有限保险公司外,还要有相互保险公司、保险合作社和个人保险等。为切实维护我国保险行业的利益,创造公平的竞争市场环境,尽快取消外资的营业税率等特殊超国民待遇,逐步取消外资寿险公司只能采用合资公司形式的限制。

(五)建立三大现代监管体系,提高保险业市场掌控能力近年来,我国保险业减少冲击的关键是提高保险业的国际竞争力和风险控制力,因此要积极开展国际保险监管合作,扩大与其他金融监管机构的信息交流,充分发挥政府监管、市场调节、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的合力作用,加强对跨境保险交易活动的监控,建立包括以政府监管部门为主体的国家保险监管系统、以行业协会为主体的自律系统、以社会评估机构为主体的信用评级制度体系。

小结:中国保险市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市场潜力。中国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依然较强,“十二五”时期是我国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为保险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未来我国保险业将由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型,完善主体多元化、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丰富保险产品创新、营销渠道,拓宽服务领域,提升服务水平,促进东、中、西部保险市场的协同发展。

第三篇:WTO原则及中国税收调整战略

WTO原则及中国税收调整战略

一、WTO的基本原则

(一)非歧视性原则

非歧视原则是指某一缔约方对另一缔约方的贸易待遇也同样适用于其他缔约方,不能对其他缔约方实施歧视待遇。该原则主要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最惠国待遇,即各成员现在或将来给予任何第三方的在贸易上的特权、优惠和豁免,也必须同样给予成员国对方。二是国民待遇原则,对国外产品、服务给予不低于本国相同产品或服务的待遇,也就是享受与本国产品或服务相同的待遇。无论是最惠国待遇还是国民待遇,非歧视原则对我国各项政策确立韵基本要求就是对内对外必须一视同仁,不能搞区别对待。

(二)贸易自由化原则

贸易自由化原则是指所有世界贸易组织成员都要限制和取消一切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消除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加大本国市场准入程度。该原则又包括关税减让原则和禁止数量限制原则。

1.关税减让原则:该原则指任何缔约国都要大幅度削减关税,而且,削减后的关税应得到约束,不得进一步提高。

2.禁止数量限制原则:该原则指缔约方在采取贸易措施时,只允许采取关税手段,明确反对数量限制等非关税保护手段,不得限制其他缔约国商品和服务进口,要开放本国市场。WTO要逐步取消配额制和进口许可证制度等非关税壁垒,乌拉圭回合会议决定:到2004年底所有产品的配额全部取消。

(三)反补贴原则

补贴是指公共性机构提供的财政支出使被资助方获得利益,政府向企业提供资金或税收减让都属于补贴的范围。WTO反对专向性的补贴,即提供给某个或某些企业或行业的补贴。《补贴和反补贴措施协议》把补贴分为三类:禁止类、可诉类和不可诉类。

禁止类补贴包括出口补贴和进口替代补贴。由于这两种补贴的设立是为了对贸易产生影响,因此是不允许的。协议对这两种补贴的具体形式作了列举,从中可以看到除增值税出口退税以外的鼓励出口和进口替代的税收优惠,不论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都是被禁止的。例如我国对外商投资企业在规定的优惠期满后,其出口产品当年产值达到当年企业产品产值70%以上的,可以按照税法规定的税率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这就是一种出口补贴。又如,我国允许27家指定的国内钢铁出口商对其国内采购缴纳的增值税享受100%的退税,实际上也是一种鼓励出口的补贴,都是禁止类补贴。

不可诉的补贴有四种:(1)不具有专向性的补贴。(2)给予基础研究的援助性补贴。(3)作为地区发展总体计划的一部分,给予贫困地区不特定企业或产业的补贴。(4)为了保护环境给予不特定企业或产业的环境保护项目补贴。

除不可诉补贴之外的带有专向性的税收优惠,都可能成为可诉补贴。可诉补贴与被禁止的补贴之间的区别在于:可诉补贴被起诉,必须被证明该补贴对WTO成员造成了实质损害或有实质损害的威胁,同时,判断是否属于可诉补贴还必须确定该种补贴是否具有专向性。

(四)公平竞争原则

公平竞争原则就是指各成员方要在公平的贸易条件下竞争,维护国际贸易的公平竞争秩序。该原则反对各成员方在贸易活动中的人为干预及对自由贸易的扭曲,要求用市场供求价格参与国际竞争,如出现人为降低价格,则允许成员方采取反倾销和反补贴措施进行贸易保护。[!--empirenews.page--]

(五)透明度原则

透明度原则是指各成员方—切影响贸易活动的政策和措施都必须及时公开,以便于各成员方的政府和企业了解。该原则要求各国的贸易政策及政府的管理行为要透明,各成员国的贸易政策要及时公布,不公布的贸易政策不得实施。各成员方应该维持并尽快建立司法的、仲裁的法庭和程序,并向所有成员方提供有关调查程序的详细资料

(六)发展中国家特殊待遇原则

发展中国家特殊待遇原则是指为促进发展中成员国的出口贸易和经济发展,对发展中国家给予特定的优惠待遇。该原则对发展中国家的保护程度大于对发达国家,在关税的减让程度、关税水平、补贴额、过渡期等方面都给予了发展中成员国优于发达成员国的待遇。例如,允许发达国家对农业的补贴为5%,而发展中国家为10%。在这一原则下,发展中成员国可以根据本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在总体上遵循一般规则的前提下,灵活运用这些特殊待遇,最大限度地保护和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

二、加入WTO后的税收调整战略

中国加入WTO后,要逐步融入全球化的市场经济中,尽快完善我国的经济体制,缩小其与WTO基本原则所要求的经济体制的差距。税收作为国家重要的宏观经济政策,要按照WTO的基本原则和我国政府的承诺做出调整,使其在促进经济发展、加强宏观调控等方面发挥独特的作用。

(一)税收制度的改革

1.商品课税的改革

(1)增值税的调整

加入WTO后,生产型增值税对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更加突出。目前,我国税收收入连续保持高增长,已经具备了扩大增值税征税范围和增值税转型的条件,应将对增值税抵扣链条影响较大的交通运输、建筑安装两个税目首先列入增值税征税范围。在增值税转型的时间上,由于消费型增值税对企业的核算要求更高,实施难度更大,必须要有一个试行期,即用三到五年采用试点的方法逐级推进。

(2)消费税的调整

关于消费税的征税范围,应取消对那些非高档消费品,如化妆品、护肤、护发品等的消费税,而将一些高档消费品和高档消费列入征税范围。同时,为了接近国际惯例,应采用价外征税。纵观WTO成员国,相当多的国家实行价外消费税,而我国实行价内消费税,主要是从物价水平与财政收入的关系角度来考虑的,随着我国物价水平的逐步稳定甚至下降,实施价外消费税的时机已成熟。

(3)营业税的调整

增值税征税范围扩大后,营业税的征税范围相应缩小,营业税的收入规模也相应缩减,也极大地削减了地方的财力。因此,应将铁道部、各银行总行、各保险总公司集中缴纳的营业税收入划归地方,彻底改变在收入的划分上既按税种、又按隶属关系的做法。

(4)资源税的调整

对资源的过度开采和利用而导致的动植物资源锐减,甚至濒临灭绝,其主要原因是对资源的定价太低,特别是长期以来我国的不少资源是免费使用的。为了加大资源的保护力度,应进一步扩大资源税的征税范围,将急需保护的水资源、动植物资源、森林资源列入资源税的征税范围,并取消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将其列为资源税的征税范围,另外,还要取消对外资企业征收的矿区使用费,改为征收资源税。[!--empirenews.page--](5)关税的调整

加入WTO后,我国将大幅度削减关税,1999年我国的关税总水平为1 6.8%,2002年我国的关税平均税率将降低到12%,2005年我国的关税平均水平将降低到10%,成为发展中国家的第五低关税国,而且重要产品的关税还将大幅度降低,如我国的农产品,到2004年1月以前。对美国的关税税率水平将从现在的31%左右下降到14%。由于实行新的关税配额制度,国外的生产商就可以将大宗的农产品,例如小麦、玉米和大米等出口到中国境内。我国的工业品在2005年以前,关税税率将降低到10%左右,并且允许国外公司自由地出售和分销工业品。此外,中国还要按照贸易协定,在规定的时间框架内逐步取消配额和许可证等非关税壁垒。关税水平的降低,已经使我国第一季度的关税收入首次出现负增长。因此,在减低关税水平时要用好、用活关税减让表及相关的过渡期,并调整进口产品结构,力争保持关税收入平稳。

2.所得课税的改革

(1)企业所得税的调整

加入WTO后,对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的调整显得尤为紧迫。因为我国实行的两套所得税税制,使内、外资企业分别适用不同的税收优惠政策,人为造成许多不必要的税收差异。特别是在总体上,外资企业享受的税收优惠大大多于内资企业,不利于内资企业的税收竞争。

要尽快合并内外资企业的两套所得税制。同时向外资企业开征城市建设维护税,以实现公平税负,合理竞争,合并后的企业所得税,应适当降低税率,因为我国企业所得税的法定税率虽然为33%,但由于扣除范围小,扣除标准低,使法定税率大大超过33%的税率水平,限制了规模企业的快速成长和健康发展。

(2)个人所得税的调整

我国的个人所得税一直实行分项课税制度,应逐步向综合课税制度转变,还要适当提高起征点和扣除标准,并采用生计费用扣除项目。WTO各成员国在征收个人所得税时,都考虑了个人基本扣除、抚养扣除、特别项目扣除等,目的在于维持本人及赡养人口的基本生活状况。而我国现行的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标准只区分所得项目,采用定额和定率两种办法计税,没有依据纳税人的收入状况、赡养人口等基本情况确定合理的扣除标准,造成个人所得税课税的不公平,应加以改革。我国个人所得税的费用扣除,应在基本扣除之外,设立特殊扣除,如教育费用扣除、个人住房贷款扣除、残疾扣除等。

3.财产课税的改革

我国对财产课税的主要税种,内、外资企业不统一。对外资企业征收城市房地产税和车船使用牌照税,而对内资企业征收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对外资企业征收土地使用费,而对内资企业征收土地使用税;外资企业及外国人要缴纳契税,而国有企事业单位免征,只对个人征收。应尽快改变这种局面,统一内、外资企业的财产税。此外,为了体现税收调节贫富差距的公平原则,以防止财富的世代积累,应积极筹备开征遗产与赠与税这一世界性的税种。因为,中国加入WTO后,商品、资本和人力的国际流量加大,来我国定居的居民数量会不断增长,如果我国没有及时开征遗产与赠与税,将会增加国际逃税的机会。但是,我国目前还没有建立完整的财产登记制度,开征遗产与赠与税还面临很大的困难。所以,应致力于财产登记制度的建立,遗产与赠与税的税制设计上。在遗产与赠与税的技术设置上,如税率水平、征税财产的种类选择、扣除范围等问题,一方面要参照国际通行做法,另一方面还应考虑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具体实际状况,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遗产与赠与税。[!--empirenews.page--]

4.其他课税的改革

(1)撤销一些税种

在税种的选择上,应遵循成本效益原则,尽量选择那些征纳税成本低、经济效益高的税种。所以,对现行税制中若干征收难度大、征税成本高、调节功能差的税种,如屠宰税、筵席税、土地增值税应予以取消,并取消抑制投资的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

(2)开征一些新税种

①社会保障税

加入WTO后,我国将不可避免地出现结构性失业,因此,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尤为迫切。WTO绝大多数的成员国都采用社会保障税的形式作为社会保障资金的主要来源。我国目前的社会保障费,虽有缴纳人直接受益的性质,但也含有社会统筹意义,在缴纳和使用管理上存在混乱现象。中国加入WTO后,各国经济交往日益频繁,如果我国不以法律的形式开征此税,就容易在职工养老保险等问题上产生许多纠纷,直接影响员工的切身利益,因此,开征社会保障税也是与国际接轨的需要。借鉴国际经验和做法,社会保障税应以工资和薪金为课税对象,税负由雇主和雇员共同负担,采取比例税率征收,由社会保障机构统一管理和使用,财政部门负责对资金使用的监督。

②环境保护税

在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引起广泛关注时,我国目前的环境形势也相当严峻,环境污染将成为近20年内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由于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难以在短期内改变(我国一次能源中煤占70%以上),以煤烟型为主的大气污染仍将加重,我国已成为继欧洲、北美之后的第三大酸雨沉降重点地区之一。目前我国排放的温室气体已跃居世界第二位,承受着巨大的国际压力。我国酸雨发生区占整个国土的30%,频率高达70-80%。此外,我国废水排放总量呈增加趋势。每年排放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 水达360多亿吨,其中约有73%的工业废水和97%的生活污水未经处理而直接排入江河湖海中,40%的饮用水源受到污染而不能饮用,严重影响流域内正常工农业生产和当代居民生活及旅游业的发展。我国城市垃圾也以每年10%的速度递增,全国已有2/3的城市出现垃圾包围城市现象。

对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的破坏,也使我们频频遭到报复,仅1998年以来,长江全流域洪涝灾害,渤海大面积赤潮,黄河提前断流,大规模的沙尘暴,无不是对环境和生态的破坏带来的恶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反过来日益为所面临的环境问题所制约。

西方发达国家对环境问题进行了法律规范、行政管制后,又尝试应用环境税收这一经济手段防治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践证明,环境税收是一种公平、高效、低成本的经济手段,因而受到越来越多的西方国家的青睐。OECD国家于90年代进行了绿色税制改革,也就是在税制中增加了保护环境的税种和税收政策。开征了二氧化碳税、二氧化硫税、水污染税、能源税、固体废弃物税,还对一些污染产品如电池、化肥、农药征税。我国也应顺应世界绿色税制改革的潮流,通过合理的税制安排调节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行为,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empirenews.page--]

5.完善我国的出口退税制度

加入WTO后,我国的国际贸易往来会更加频繁,对于争取扩大本国商品出口的国家,往往会遭到进口国援引国际规则,借口倾销或补贴课以惩罚性的重税。根据反补贴原则,政府向企业提供资金或税收减让都属于补贴的范围,但WTO反对的是专向性的补贴,出口退税不被视为倾销或补贴而是得到国际承认。所以,我国要用足WTO基本原则中这一允许出口退税的条款,完善增值税出口退税政策。我国现行增值税对出口产品,一般采用“免、抵、退”的出口退税办法,依据特定的出口退税率来计算应退税额。前些年的出口退税率是依据不同产品,分别确定为9%、6%、3%三档退税率。近年来,出于鼓励出口的需要,已把出口退税率提高到17%、15%、13%、5%四档,平均约为15%,但仍低于一般产品的法定税率17%。加之,我国实行的是生产型增值税,实际的退税额绝对低于已征税额,这当然不利于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因此,我国要依据WTO的基本规则和国际惯例许可的全额退税原则,尽快过渡到出口产品的零税率制度。

6.加快费读税的进程,逐步提高我国宏观税负水平

目前发达国家的税负总水平,即税收总额占GDP的比重一般为30%-40%,西欧和北欧的一些国家更是超过了50%,发展中国家一般为10%-20%。我国2001年税收占GDP的比重首次达到15.5%,这一比例虽不算高,但我国纳税人总体负担却偏重,主要表现在不断膨胀的税外收费上,应通过费改税逐步解决这个问题,同时提高宏观税负。一是要取消不合理的收费;二是对部分合理的规费和确实需要保留的服务性收费,要统一收费标准,严格管理办法,适当保留,但必须进行清理与规范;三是收费改税,对已具备税收性质,并成为地方财政稳定的收入来源,收支体系比较规范的部分收费,如养路、环保、教育、社会保障等收费要采取逐步实施的办法尽快改为税收形式。

(二)税收法制的完善

WTO透明度原则对我国税收法制建设的要求主要体现在:第一,公开性要求。世界贸易组织的许多协议都有贸易透明度条款,要求成员国在全国水平上实行贸易管制规则和管理做法的公开化,在官方出版物上发布或公开征求公众意见;或者在多边水平上通知世界贸易组织,以便该组织有关缔约方政府和贸易商及时了解和有效监督;第二,统一性的要求。必须保障税收法律、法规、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在本国范围内统一实施;第三,公正、合理性要求。必须加强立法,建立一套对税务行政行为的审查和纠正机制,使税务行政管理相对人在和税务机关发生争议时,能得到切实有效的法律救济。我国现行的税收立法在诸多方面还和WTO的透明度原则有一定的差距,我国加入WTO后,实施立法的规范与完善应围绕以下几方面展开:

1.确定税收法律主义原则

税收法律主义原则也称税收法定主义原则,是现代各国税法中的一条重要原则,多在宪法中予以确认。其主要内容为:一是税种法定,即征税必须有法律规定,法律未规定的税不得向人民征收;二是税制要素法定,即每种税的征税要件必须在法律中明确规定,不得由行政机关自行规定;三是减免税法定,即无法律规定,各级政府、税务机关不得减免税收;四是程序法定,即征税程序应由法律规定,税务机关要依程序行政,违法行政必须承担法律责任;五是法律应规定税务争议的解决办法。税收法律主义原则,在立法上解决了“有法可依”的问题,在执法上可以做到依法行政,依程序行政的问题。[!--empirenews.page--]

2.尽快出台税收基本法

我国宪法或其他宪法性文件中,对税收制度的基本问题没有做出规定。在税收立法实践中,立法程序不规范,立法内容相互矛盾的现象仍然存在,因此制定一部在整个税收法律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的税收基本法(Tax Basic Law)已经十分必要,《税收基本法》的出台有利于统一、协调、指导和制约其他的税收立法。

3.进一步完善我国税收法律体系

WTO所强调的透明度原则,要求税收制度和税收政策要明确、规范、公开,要做到这一点根本上取决于税收的法制建设。目前我国法律体系不健全,税收立法级次偏低,内容不够规范;现有的税法体系中属于税收立法这个层次的寥寥无几,影响了税收执法力度。因此,“入世”后应加快税收立法进程,对一些收入规模稳定的税种,应尽快将暂行条例上升税收法律,为加大依法治税的力度,提高政策透明度奠定法律基础。

4.税收立法中体现纳税人权利

对纳税人权利给予充分保护已成为一种国际共识,成为衡量税法是否公正合理的评价标准。而我国在长期的税收实践中,只强调纳税人的义务,忽视纳税人的权利,不利于提高纳税意识,调动纳税人的纳税积极性。在我国现阶段的税收立法中要充分重视对纳税人权利的保护,以适应WTO透明度原则的要求。

(三)税收征管的扣强

加入WTO对我国税收征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一是应该努力适应WTO透明度原则,在税务行政管理工作中力求做到公平、公正、合理、透明,增强税收征管的透明度。二是必须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进一步改进税收征管手段,合理运用国际通行的税收监控措施,加强国际税收协作,维护国家税收权益。具体说来至少包括以下几方面:

1.增强税收征管透明度

透明度原则是WTO的重要原则之—,就这一原则对税收征管的要求而言,是指一国的税收征管过程要透明,即该国税收征管必须按照市场经济运行规范运作,特别是必须按照市场经济法则要求治税,征纳双方在公平透明的框架下履行义务与权利,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

(1)强化优质服务意识。入世后,我国将进一步为外资在金融、保险,电信、旅游、商业零售业、外贸和咨询等服务业提供机会,并加快能源、交通、通讯、环保等基础设施的对外开放。为了提高工作效率,税务部门必须简化工作程序,对包括外资企业在内的纳税人提供优质服务。在税法公告制度、执法公示制度上要充分体现公开、透明原则。

(2)加强税务执法力度。WTO所要求的公平竞争原则,在税收上不仅表现为税制的公平,还表现为征管的公平。为此,税务机关要进一步加大税务执法的力度,做到严格执法、规范执法,并将管理制度公开化,并定期征求纳税人的意见,确保税收征管的透明。

2.加强对经济税源的监控

加入WTO后,跨国货物、资本、纳税人的流动将大大增加,国内企业的跨地区流动也会大大增加,电子税务也将迅速发展,税收监控的难度会越采越大。虽然我国已经初步建成了纵向的税收征管网络,但从总体上看,计算机应用的范围仍然较窄,应用的深度不够,特别是没有形成税务部门与企业的横向计算机网络体系,无法对经济税源进行有效的、全方位的监控。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加快税收征管科技化进程,不断提高税收的科技含量,广泛地在税收征管中采用计算机技术、光电技术和先进的通讯技术,才能有效地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empirenews.page--]

3.不断提高税务公务员素质

加入WTO后,为了给纳税人提供高质量的服务,要求税务人员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要精通专业技能,熟悉税收法律及相关的行政法,能够运用国际通用语言和跨国纳税人就涉税事宜进行交流,这一切都对税务公务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目前税务人员的整体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要通过各种类型的培训,有针对性地提高其综合素质,以适应新形势下税收征管的需要。

4.加强对国际经济活动的监控

目前经济全球化下的跨国经济活动日益频繁,国际税务协作的重要性也日益突出。例如,经济全球化下关联企业间转让定价越来越广泛,关联企业的转让定价涉及到相关国家的税收收入,必须加以调整和规范,这对各国的税收协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我国税务机关同国外税务机关互换税收情报和相互协调监控,深入了解纳税人的境内、境外信息,这些都需要进一步加强国际税务协作。

第四篇:中国乘用车行业市场分析研究报告

《中国乘用车行业市场分析研究报告》

完成时间:2007年1月编号:YJ887 定价:电子版(PDF)8600元图书版:8000元

描 述

从国内企业竞争格局来看,依照销售方面的统计,上海大众、上海通用、一汽大众仍是我国汽车行业的三个最强者,体现了上汽和一汽的竞争格局,也体现了大众与通用在华的竞争格局。但是这三家企业占据的市场份额之和不足40%与世界汽车工业强国的垄断格局尚有很大差距。位列产业中第二档次的企业为广州本田、长安集团、天津一汽、北京现代和奇瑞汽车。主要为地方型企业,但是有的企业与三强差距不明显(约4%),有的企业发展速度加快,实力也不容三强小视。

从乘用车市场的需求情况看,从需求量的角度说仍然是乐观的。有研究认为,车价与人均GDP的比值为2或3时,是轿车进入家庭的转折点。目前,京、沪、穗及沿海发达地区的比值已超过2或3。2003年,我国人均GDP已达1090美元。目前,我国有购车能力的家庭约800万户,5年后甚至可能达到4200万户。13亿人口中有3亿人口的收入超过2000美元,这一阶层的消费结构必然发生变化,我国即将进入一个以提高生活质量为标志的消费时代,对于汽车产业而言,就是总体上的“汽车社会”。但是从销售情况来看,“持币待购”现象就不那么乐观了。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存在政策上的因素,也有产业市场自身的原因。

本报告多方搜集了大量最新的详实的资料,通过大量的数据,图表以及统计结果分析的辅助,对乘用车行业面临的宏观经济运行情况,乘用车在我国汽车产业以及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关联产业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乘用车细分市场,渠道运营,进出口形势,消费者需求,产业竞争格局等多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对于乘用车行业在未来的发展情况,发展的政策和市场等影响因素都进行了展望。是乘用车生产企业和经营企业以及相关企事业单位,计划在乘用车领域进行投资大单位或个人准确了解行业现状和发展动态,制定相关战略的可靠参考精品。

目 录

第一部分行业经济运行状况及分析

第一章 中国汽车行业运行环境分析

第一节 2006年汽车行业发展的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第二节 汽车工业在中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一)汽车是工业的主导产业

(二)汽车工业与国民经济其他产业的关联性影响

第三节 汽车行业相关政策的影响

第四节乘用车在汽车工业中的地位

第五节汽车行业的经济特性与投资特性

第二章中国乘用车行业发展分析

第一节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历史阶段概览

第二节乘用车行业的发展现状

第三节自主开发与乘用车发展产业发展的几大瓶颈

(一)能源经济性问题

(二)环境保护限制

(三)城市交通的拥堵

第四节延伸汽车产业链带动行业发展

第五节大众汽车消费时代

第六节乘用车开发能力分析

(一)国内乘用车开发能力现状

(二)未形成自主开发的原因

第七节产业结构调整

第八节建立统一开放的汽车市场和管理制度

第九节2006年中国乘用车市场总体产销情况分析

(一)1-9月各月总体产销情况

第十节2006年中国乘用车保有量情况

第三章关联产业对汽车行业的影响

第一节钢铁工业

(一)钢铁工业与汽车工业

(二)2006年钢铁工业投资情况分析

第二节石化工业

(一)能源工业与汽车工业

(二)2006年燃料价格浮动情况分析

第三节零部件工业

(一)汽车零部件工业的发展状况与障碍

(二)配套工业间的互相制约

第二部分行业市场分析

第四章2006年国内乘用车细分市场分析

第一节2006年经济型乘用车市场分析

(一)1-9月各月产销率分析

(二)1-9月各月市场占有率分析

第二节2006年普及型乘用车市场分析

(一)1-9月各月产销率分析

(二)1-9月各月市场占有率分析

第三节2006年中档乘用车市场分析

(一)1-9月各月产销率分析

(二)1-9月各月市场占有率分析

第四节2006年高档乘用车市场分析

(一)1-9月各月产销率分析

(二)1-9月各月市场占有率分析

第五节2006年进口乘用车市场分析

第五章乘用车销售渠道运营分析

第一节世界汽车强国销售渠道运营模式

第二节国内渠道运营与国外的差别比较

第三节汽车主要营销渠道

(一)专营店

(二)汽车交易市场

(三)自建网络

(四)一站式销售模式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四节乘用车营销渠道的探索国内主要汽车交易市场情况第一节北京汽车交易市场第二节成都汽车交易市场第三节上海汽车交易市场第四节广州汽车交易市场第五节 车市交易的影响因素车型市场表现 第一节 轿车(分品牌)市场特点、销售及保有情况 第二节 SUV(分品牌)市场特点、销售及保有情况 第三节 MPV(分品牌)市场特点、销售及保有情况 第四节 微型客车(分品牌)市场特点、销售及保有情况第五节 轻型客车(分品牌)市场特点、销售及保有情况国外汽车市场发展状况第一节美国汽车市场发展一)美国乘用车市场产销情况第二节欧盟汽车市场发展一)欧盟乘用车市场产销情况第三节日本汽车市场发展一)日本乘用车市场产销情况第四节韩国汽车市场发展一)韩国乘用车市场产销情况近年乘用车进出口形势分析第一节汽车产品进出口总体情况第二节乘用车进出口分析第三节进口乘用车与国产乘用车比较分析第四节乘用车进出口发展趋势乘用车消费者需求分析第一节我国乘用车消费的特点分析

第二节影响乘用车需求的主要因素

第三节降价风潮与“持币待购”

第四节中国乘用车市场仍可保持乐观态度

第五节国内乘用车市场将逐步走向以私人消费为主体

第十一章乘用车消费市场分析

第一节各产品产销率分析

第二节乘用车产品市场占有率分析

(一)乘用车产品1-9月各月市场占有率情况

(二)各产品1-9月市场占有率变化情况

第三节乘用车消费区域分布

第十二章 乘用车供给分析

第一节 总量分析

(一)乘用车发展趋势分析

(二)今年1-9月各乘用车车型产量情况

(三)乘用车车型及其产量发展演变分析

(四)区域生产布局与发展

第二节 细分分析

(一)经济型乘用车

(二)普通型乘用车

(三)中档乘用车

(四)中高档乘用车

第三部分产业竞争态势分析

第十三章 行业基本竞争格局分析

第十四章 国内主要乘用车生产企业基本状况及战略

第一节 上海大众

第二节 一汽大众

第三节 一汽轿车

第四节 上海通用

第五节 北京现代

第六节 广州本田

第七节 东风汽车

第八节 天津丰田

第九节 长安汽车

第十节 吉利集团

第十五章 国外汽车厂商中国战略

第一节 通用汽车公司

第二节 大众汽车公司

第三节 福特汽车公司

第四节 丰田汽车公司

第五节 现代汽车公司

第六节 雷诺—日产汽车公司

第七节 标致—雪铁龙汽车公司

第八节 宝马汽车公司

第九节 本田汽车公司

第十节 菲亚特汽车公司

第十一节 戴—克汽车公司

第十六章 乘用车产业五力分析

第一节 现有竞争者力量

第二节 潜在进入者力量

第三节 供应商力量

第四节 替代品力量

第五节 客户力量

第四部分乘用车市场发展展望

第十七章 2006产业市场发展趋势预测

第一节 全球乘用车产能分布及发展趋势预测

第二节 2006年乘用车市场发展影响因素

第三节 政策因素

(一)产业整合因素

(二)产业投资因素

(三)外部其他因素

第四节 “十一五”规划对乘用车行业发展的影响

第五节 乘用车市场产销预测

第六节 乘用车市场未来保有量预测

附录一 《汽车贸易政策》

附录二企业合资合作现状

附录三2006年1-10月车市降价表

部分图表目录

图表:2006年1—9月经济运行主要指标

图表:近年汽车工业总产值及占全国工业总产值比例图表:近年GDP增长率与汽车工业产值增长率

图表:2006年1—9月汽车行业综合效益指数

图表:2006年1—9月汽车行业分地区销售分布

图表:2006年1—9月汽车行业财务效益指数

图表:2006年1—9月汽车行业资产运营指数

图表:2006年1—9月汽车行业偿债能力指数

图表:2006年1—9月汽车行业发展能力指数

图表:2006年1—9月汽车行业各项指数总评表

图表:历年汽车保有量统计

图表:全国历年乘用车保有量统计

图表:近年钢铁行业投资情况

图表:近年汽车零部件投资情况

图表:我国零部件工业与汽车工业投资情况对比图表:近年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

图表:近年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

图表:近年乘用车区域市场保有率

图表:近年进出口乘用车数量统计

图表:2006年各月乘用车生产情况统计

图表:2006年各月乘用车销售情况统计

图表:2006年各月乘用车细分分量生产情况统计图表:2006年各月乘用车细分分量销售情况统计图表:2006年前三季度各乘用车分量市场占有率图表:近年各乘用车分量市场占有率

图表:近年各乘用车分量产量变化趋势

图表:2006年乘用车区域生产布局情况

图表:2006年前三季度国产乘用车销量排名

图表:2006年前三季度主要乘用车品牌产量统计

图表:2006年1-9月乘用车主要品牌前15名市场占有率图表:2006年部分乘用车价格调整情况

图表:国内主要汽车厂商产销对比(附表)

图表:近年国内主要汽车厂商产销率变化统计

图表:全球乘用车产能分布情况

图表:央行加息对车市的影响”调查统计

图表:乘用车油耗国标出台对未来车市影响”调查统计图表:汽车召回制度”对车市的影响观点调查

图表:汽车消费者“持币待购”现象调查

图表:消费者对汽车经销商的满意度调查

图表:成品油价格上调消费者意见调查

图表:2006年乘用车新产品情况

略„„

第五篇:2014年我国乘用车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2014年我国乘用车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乘用车市场(指狭义,不含微客)前十企业依次是上海大众、一汽大众、上海通用、北京现代、东风日产、上汽通用五菱、长安福特、长安汽车、神龙汽车和东风悦达起亚。

长安汽车是唯一上榜的自主品牌企业。在新车销量的带动下,长安汽车(中国汽车行业发展研究报告)销量持续快速攀升,今年上半年累计增长39.1%至35.78万辆,市场排名第八位,较去年同期上升四位。

合资企业中,从3月至6月份,一汽大众连续四次力压上海大众、上海通用,摘夺月度销量冠军,不过,其上半年累计销量仍不及上海大众。今年上半年,一汽大众销量累计90.62万辆,排名第二位,销量同比增长23.7%。而上海大众依靠1月、2月销量的大幅领先优势,上半年销量增长19.9%至94.05万辆,排名榜首万辆。

上海通用在去年同期销量78.05万辆,排名第二位,与榜首的上海大众差距不足4000辆,全年销量更是夺冠。而今年上半年销量仅增5.5%至82.32万辆,不仅被一汽大众超越,排名降至第三,同时,与上海大众的差距更是迅速扩大。

北京现代已经稳超东风日产,排名第四位,今年上半年销量累计55.30万辆,同比增长

8.2%。而东风日产增幅虽然高于北京现代,但想要回到稳居第四位的时代颇有难度。在前6个月中,东风日产仅4月份销量超过北京现代,排名第四。上半年,东风日产销量增长20.6%至47.68万辆,排名第五。

上汽通用五菱虽然是合资企业,但其所销售的车型全为自主或合资自主品牌,今年上半年销量41.01万辆,排名第六位。与去年同期相比,其销量激增56.1%,增幅在前十企业中最高,其主要是依靠于五菱宏光销量的增长带动。

下载2014年5月中国乘用车市场战略调整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4年5月中国乘用车市场战略调整.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4年中国乘用车行业需求分析(精选合集)

    2014年中国乘用车行业需求分析 智研数据研究中心网讯:内容提要:预计4月狭义乘用车批发量应在147万辆左右,同比增长13%,环比降6%。市场走势符合预期。乘用车销量在3月获得环比大......

    2014年中国乘用车行业需求分析

    2014年中国乘用车行业需求分析 智研数据研究中心网讯:内容提要:预计4月狭义乘用车批发量应在147万辆左右,同比增长13%,环比降6%。市场走势符合预期。乘用车销量在3月获得环比大......

    市场开发战略

    市场开发战略 厂家如何将自己生产的产品成功打入一个新的市场,并牢牢占领市场,提升品牌,扩大市场份额,从而获得丰厚的销售 业绩,个人总结要通过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 充分的市场调研......

    市场战略分析

    商业银行的市场战略分析 (一) 实现准确的市场定位 面对竞争日渐激烈的商业环境,我国商业银行必须找准自己的目标客户,实施准确的市场定位,才能更容易地实现利润。以中德住宅储蓄......

    高三月考后做好三个总结 调整学习战略

    高三月考后做好三个总结 调整学习战略 考试过后学生一般有哪些心理?1.担心成绩太差,家长知道后挨板子 2.努力了但是没有取得成效,由此灰心泄气3.一直就没努力,所以无所谓4.本来......

    战略调整大会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好! 我叫####,(另一种方式介绍自己的名字)。首先我很荣幸能够代表*****在这里发言,很感谢领导给予的这次宝贵的机会。在此,我谨代表开发区分校的全......

    中国经济结构战略调整的五个着力点五篇范文

    中国经济结构战略调整的五个着力点 张孝德2010-04-06 摘 要: 在世界金融危机冲击下,凸现出的我国经济结构问题,越来越得到社会的广泛承认。推动经济结构 战略调整成为“十二五......

    2014年1-6月中国水泥市场增速浅析

    2014年1-6月中国水泥市场增速浅析 智研咨询网讯: 内容提示:13年水泥需求增速达9.6%,预计14年受地产增速回落影响,水泥需求增速下降,全年维持在5.0%左右。统计数据显示,1-6月,全国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