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长江水运发展协调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新闻宣传方案
附件1:
长江水运发展协调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新闻宣传方案
一、宣传主题
锁定“长江·回眸五年看巨变”主题,用多种新闻手段反映长江水运发展高层机制自2006年建立以来,交通运输部和沿江七省二市通过召开两次领导小组会议,推进《“十一五”期长江黄金水道建设总体推进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实现长江水运大发展;长江水运在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优化沿江产业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带来的巨大变化。
展望“十二五”长江黄金水道建设发展美好前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的意见》的具体行动和有力举措等,为开好第三次领导小组会议、部省合力谋求长江水运再发展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宣传方式
利用报刊、网络、电视等新闻宣传媒介,采用会前、会中、会后三阶段集中宣传。会前以中国交通报、中国水运报为主;会议期间邀请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中央媒体和地方主要媒体进行报道;会后以行业媒体和地方媒体为主进行跟踪报道。
三、宣传组织
(一)会前宣传造势(会前一个月内集中推出)。
1、中国交通报。
报道采取《中国交通报》、《中国交通新闻网》、中交视讯整体联动的方式,以报纸为主,实现立体宣传,营造氛围。会前报纸上刊发的所有文章(专题)前挂统一栏头——“心手相连为长江·××”(栏头特别艺术制作);报纸刊发的所有内容、中交视讯播发的所有视频同时在网站专栏上挂载。
(1)心手相连为长江·数说。
用大量的数据和事实,阐述2006年部与沿江七省二市共签《方案》以来,长江水运货运量、运输效率、航道服务能力以及沿江外向型经济等方面的巨大变化。(2500字)
(2)心手相连为长江·合力。
阐述长江水运发展协调机制建立以来,部与沿江省市充分发挥机制作
用,进一步加强交流合作,研究出台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推进航道治理、港口建设、船型标准化、沿江物流发展、水运保障及干支联动工作,使长江水运发展逐步从部门抓向政府、社会合力抓的巨大转变。(2500字)
(3)心手相连为长江·高端访谈。
访部领导、部分省(市)领导,请他们谈高层协调机制的建立,对于推动长江水运发展及当地经济发展所起到的巨大作用。(每位1000字)
(4)心手相连为长江·巨变。
内容:反映“十一五”期间,沿江七省二市通过加大协调领导和政策资金支持力度、完善省际间和本地区水运发展协调机制,着力于水运与其他运输方式的衔接和配套、注重水运与临港经济协调发展,使长江黄金水道在调整优化沿江产业布局、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构建现代综合运输体系、促进节能减排等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带来的巨大变化。
形式:分省(市)以专题报道的形式出现。报道规模除四川、云南为半版外,其他省(市)均为一个整版。
(5)心手相连为长江·声音。
沿江航运、厂矿企业(如长航集团、民生轮船、武钢集团等)对于“十一五”期长江水运大发展的切身感受,进一步完善的建议。(1500字)
2、中交视讯。
用专栏的形式播放七省二市的视频宣传片。内容为自长江水运发展协调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以来,长江沿线七省二市、沿江厂矿及航运企业,依托长江黄金水道,精心谋划辖区内水运经济大发展、做大做强水运业务所取得的成绩。
3、中国水运报。
中国水运报刊社“一报一刊三网”联动,结合中国水运报刊社正在开展的“内河水运行”大型采访活动,综合运用访谈、专栏、专题、专(特)刊、画刊等多种形式。
(1)访谈。
依托“内河水运行”主题采访活动推出的“高端访谈”、“专家访谈”、“社会看内河”等子栏目,摘选集纳国家有关部委、长江沿线七省二市政府以及交通运输厅(委)有关领导、与长江有关的大型企业及行业协会有关领导的访谈,作为会议前期宣传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特刊的形式刊出。
(2)专栏——“聚焦长江干线船型标准化”(暂定名)。
主要内容:集中反映2009年《推进长江干线船型标准化实施方案》出台后,长江干线船型标准化工作取得的进展与成就。(采取向交通运输部、长江航务管理局、沿江七省二市有关部门约稿以及派出记者采访相结合的方式,为此专栏提供一系列文章。)
(3)专刊—— “坚实的脚步”(暂定名)。
主要内容:集中反映“十一五”期间长江黄金水道建设发展成就。(从交通运输部、长江航务管理局、沿江七省二市有关部门几个层面展开采访;形式包括专访、专题、画刊等。)
(4)专刊——“春天的强音”(暂定名)。
主要内容:交通运输部以及沿江七省二市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的意见”的具体行动和有力举措。(从交通运输部、长江航务管理局、沿江七省二市有关部门几个层面展开采访;形式包括专访、专题、画刊、署名文章等。)
(二)会中宣传报道。
1、中国交通报。
(1)会议头版头条消息。
(2)《“十二五”长江黄金水道建设总体推进方案》的解读。
(3)会议发布的有关政策和研究成果报道。
(4)会议侧记。
(5)会议花絮。
2、中交视讯。
中交视讯将派出3-4人现场报道组(2-3个机位,1主持人)进行现场采访和会议录制。录制内容用于制作会议期间的《交通资讯》栏目中的交通要闻(时长1-2分钟,每日滚动播放,连续播放一周)及会后的《新闻会客厅》栏目的素材。
3、中国水运报。
(1)一版:会议主消息,配发会议通栏照片及评论员文章;交通运输部与沿江七省二市签署《“十二五”长江黄金水道建设总体推进方案》,配发照片;长江干线船型标准化工作迎来重大政策机遇
(2)二版:《“十二五”长江黄金水道建设总体推进方案》解析。
(3)三版:长江干线船型标准化工作相关政策解析;会议期间的其他消息及新闻照片。
(4)四版:沿江七省二市领导会议发言精粹,配发照片。
4、邀请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中央媒体给予宣传,并配合做好相关工作,争取会议内容上中央一套的《新闻联播》及中央四套的专题节目《今日关注》。
5、地方媒体由地方有关部门负责落实。
6、召开一次新闻发布会,由徐副部长发布。
(三)会后宣传报道(会后一个月左右)。
1、中国交通报。
报道采取《中国交通报》、《中国交通新闻网》、中交视讯整体联动的方式,以报纸为主,实现立体宣传,营造氛围。会后报纸上刊发的所有文章(专题)前挂统一栏头——“心手相连为长江·××”(栏头特别艺术制作);报纸刊发的所有内容、中交视讯播发的所有视频同时在网站专栏上挂载。
密切跟踪长江沿线省市落实会议精神的动向,适时予以报道。所有稿件纳入“心手相连为长江·再出发”栏目。
2、中交视讯。
做一期《新闻会客厅》(时长30分钟,每日滚动播放,连续播放一周)。针对本次会议重点内容和与会代表关心的问题,请水运局领导与所谈话题相关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共同做客《新闻会客厅》,畅谈会议精神、效果及具体推进的措施和要求等。
中交视讯的所有节目将通过布设在全国各地的大屏幕终端滚动播放及中国交通新闻网上载播1年。
3、中国水运报。
(1)开辟贯彻落实“长江水运协调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精神专栏,对交通运输部部属各单位以及沿江七省二市相关部门,贯彻落实的举措进行报道。
(2)全力做好“内河水运行”大型采访活动,并将采写的全部稿件,汇编成册。
4、地方媒体。
由地方有关省(市)负责组织实施。
附件2:
各省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及部属单位宣传联系人名单
姓名单位联系电话/手机
1、高妞
2、任舫
3、王榕
4、陈岩
5、顾磊
6、熊昌军
7、石斌
8、张小刚
9、丁德娟
10、冯书明
11、吴诚三长江航务管理局新闻中心长江口航道管理局办公室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宣传处江苏省交通运输厅政治处安徽港航管理局人事处江西省交通运输厅宣传处湖北省交通运输厅记者站湖南省海事局办公室重庆市交通委员会宣传处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办公室云南省航务管理局党群工作处027-82766037/***021-53857628/***021-23116485/***025-52853219 /***0551-2870384/******027-83460342/******023-89193132/***028-85526213/***0871-5129419/***
第二篇:在长江水运发展协调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上的讲话
合力加快长江黄金水道建设
为保持沿江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做好服务
——在长江水运发展协调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上的讲话
李 盛 霖
(2009年6月25日)
同志们:
长江水运发展协调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在与会同志的共同努力下开得很成功。这次会议回顾总结了2006年11月南京会议以来长江黄金水道建设和发展情况;沿江七省二市和全国政协、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水利部等省市及有关部门的领导做了很好的发言,提出了很多好的意见和建议;等一会儿还要进行签字仪式。可以说,这次会议时间短,效率高,收效好,大家进一步凝聚了共识,明确了重点,落实了相关政策措施,对继续推动长江黄金水道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党中央、国务院对长江黄金水道建设与发展高度重视,中央领导同志多次作出重要批示。家宝总理在2007年、2009年分别作出“长江航道建设要加强”、“充分发挥长江黄金水道的优势,带动两岸经济社会发展,应该列入议事议程”等重要批示,克强副总理作出 “开发长江水运潜力,带动区域发展”的重要批示,德江副总理也多次作出重要批示和指示。中央领导同志的批示和指示,为加强黄金水道建设、开发长江水运潜力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对今后的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
下面,我结合大家的发言,就进一步加快长江黄金水道发展,谈三点意见,供参考。
一、进一步凝聚加快长江黄金水道建设的共识
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以来,我部在国家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与沿江各省市按照中央的部署和要求,充分发挥协调机制的作用,加强交流合作,加强重大问题的沟通协调,研究出台了一系列重大的政策措施,为进一步加快长江水运发展,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开好本次会议,部省市深入调查研究,召开专题会议,进一步明确了加快长江水运发展的思路和有关政策措施。
今天,大家围绕学习贯彻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批示精神,总结和分析了长江黄金水道发展的情况、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一步增强了加快长江黄金水道建设、促进沿江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共识。这些共识是:
第一,加快长江黄金水道建设是落实“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指导方针的客观要求。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影响仍在继续。为积极应对危机,国家出台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揽子计划,扩大包括交通运输在内的基础设施建设,相继出台了十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明确提出加快钢铁、石化、造船、物流等产业发 展,并把长江和京杭运河规划为我国十大物流通道之一。
港航设施是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加快长江黄金水道建设,提高长江水运的服务能力,有利于降低沿江企业物流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有利于扩大内需,带动钢铁、石化、造船等相关产业发展;有利于改善航运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加快摆脱目前的困境。加快长江黄金水道建设,是落实“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方针的客观要求。
第二,加快长江黄金水道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选择。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土地、资源、环境等要素对交通运输发展的制约日益显现,发达国家对内河水运作用和优势的认识又有了新的提高。美国近期明确把加快航道建设纳入经济振兴计划之中,德国也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新一轮的内河水运发展。内河水运作为一种可持续的交通运输方式,正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受土地资源、能源、生态环境保护的压力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交通运输必须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可持续发展道路。长江水运具有运能大、污染小、效能高、占地少等比较优势,在综合运输体系中属于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运输方式。开发长江水运潜力,加快长江黄金水道建设,发挥长江黄金水道优势,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具体体现。
第三,加快长江黄金水道建设是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
长江经济带是继沿海经济带发展后,我国经济加快发展的主轴,也是我国对外开放和外向性经济发展的重要地区。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战略布局中,上游有西部大开发战略,中游有中部崛起战略,下游有东部率先发展战略。近期国家又出台了推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政策,批准了重庆、成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武汉“1+8”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加快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统筹东、中、西部三大区域协调发展,要充分加强各地区之间经济、产业和交通运输的内在联系,实现不同区域之间资源、技术、资金、人才、管理等要素的有效互动和优势互补。沿江省市都把加快长江水运发展作为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产业布局的重要依托。加快黄金水道建设对于加快推进东部率先发展、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第四,加快长江黄金水道建设是构建现代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内容。
发展综合运输体系是新时期交通运输发展的重大战略和发展方向,是我国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长江水运作为流域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完成了沿江地区85%的煤炭和铁矿石运输任务,2007年沿江七省二市全社会水运货物周转量占全社会货物周转量的70%。2008年长江干线货运量达到12亿吨,是密西西比河货运量的 倍,是莱茵河货运量的3倍。发展长江水运就是要用现代科学技术、管理技术改造和提升港口、航道、渡口等基础设施以及运输装备的现代化水平,可以优化运输组织结构,实现多种运输方式有机衔接,提高组合效率,降低综合运输和物流成本,拓展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水平,适应沿江经济社会的发展。加快长江黄金水道建设是构建流域现代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内容。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长江黄金水道发展取得了很大成绩,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大家充分看到了依然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主要是,长江干线部分航道尚未得到系统治理;中西部地区水运基础设施还比较薄弱;部分支流航道等级偏低;运力和运输组织结构不尽合理;黄金水道的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加快长江黄金水道建设,优化沿江产业布局,促进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就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加快以长江干线为重点的航道建设,形成干支直达、江海联运的高等级航道网,整合港口资源,实现集约化、规模化发展,优化运输组织结构,不断提高长江水运服务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二、进一步明确加快长江黄金水道建设的重点任务
今明两年是完成《“十一五”期长江黄金水道建设总体推进方案》的关键时期。今天,沿江七省二市在会上都提出了近期的工作重点,也提出了一些需要国家支持的建议。结合长江黄金水道建设的实际,可以归纳为以下六个方面。
(一)推进航道建设。
加快长江干线航道建设步伐,结合水利河势控制工程,实施一批航道整治及控导工程,扩大航道通过能力,改善通航条件。合力加强重要支流航道建设,积极促进干支联动发展。
一是下游航道建设。重点组织实施好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三期工程,加快黑沙州等河段整治工程的建设进度,尽早发挥工程效益;抓紧马当等河段工程开工建设;加快推进“三沙”治理等项目前期工作。
对于12.5米深水航道上延至南京的问题,各方面都很关注,我部积极支持并加快推进12.5米深水航道上延有关工作。除长江口三期工程外,对影响上延的长江口南北港分汊口河段工程已开工建设,向太仓港区延伸的前期工作也在抓紧进行。这项工程涉及面较广,需要交通、水利等部门和中央与地方政府通力合作。近期,我部就12.5米深水航道上延至南京的问题向国家发展改革委报送了意见,一是赞同将上延工程纳入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计划;二是从目前河道自然条件和已有研究成果看,上延工程具备技术可能性;三是建议建立由综合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和省市参加的协调推进机制,按照整体考虑、自下而上、分段逐 步推进的思路,加快推进前期工作,条件具备时尽早启动项目建设。
二是中游航道建设。荆江河段九曲回肠,浅滩众多,航槽变化复杂,是长江中游航道治理的难点,也是整个长江水运的瓶颈,制约了长江黄金水道整体优势的发挥。中央高度重视,有关省市十分关注,湖北、湖南、重庆、四川等省市都提出要加快中游航道治理。中央各有关部门一直非常重视中游航道的治理和研究,特别是“十一五”期间进一步加大了中游航道治理力度,对罗湖州、武穴等重点碍航浅滩实施了控导工程,效果初步显现。下一步将加快沙市、窑监等浅滩治理,土桥、枝江~江口等航道治理工程也会尽快开工建设。
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对大埠街至城陵矶河段系统治理的研究工作,重点加快藕池口、武桥等河段整治工程的前期工作研究,做好项目储备,为中游河段系统治理工作奠定坚实基础。要进一步加强三峡清水下泄对中游航道的影响研究,抓住有利时机,加快中游河段系统治理步伐,逐步解决中游不畅的问题。
加快三峡船闸通航检测维修设施、三峡河段通航指挥系统等三峡坝区航运配套设施建设。加强通航管理和船闸运行维护,确保三峡通航安全畅通有序。继续推进三峡翻坝公路建设,用好管好建设资金,加强工程质量和安全管理,尽快建成投入使用。建议加快三峡升船机建设进程,我部将积极配合做好有关工作。
三是上游航道建设。加快宜宾到水富1000吨级航道建设工程前期工作。对于提高重庆到水富的航道规划标准问题,《长江干线航道建设总体规划纲要》已经明确,根据上游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和该区段水电梯级建设的情况,可以提高到一级标准。所以,在长江上建枢纽,特别是通航建筑物的建设一定要着眼长远,充分考虑长江航运未来发展的需要。
我部将继续支持干支联动工程建设,合力推进大芦线、苏申外港线、京杭运河扩能改造,芜申运河、赣江、汉江、引江济汉通航工程、湘江、嘉陵江、乌江、岷江、金沙江等支流航道和长三角高等级航道网建设。加快推进嘉陵江、湘江、赣江、汉江梯级建设。嘉陵江梯级利泽枢纽建设问题,建议四川省、重庆市做好沟通协商工作。
(二)推进港口建设。
按照国家战略部署,加快推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积极推进重庆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建设,优化现代航运集疏运体系,发展现代航运服务体系,完善现代航运发展配套政策。推进南通、苏州、镇江、南京、马鞍山、芜湖、安庆、九江、黄石、武汉、岳阳、荆州、宜昌、泸州、水富等港口建设,重点是加快专业化、规模化码头建设,完善港口集疏运网络,加强老港区技术改造,实现港口结构升级,促进港航协调发展,提升港口服务能力和水平。逐步完善集装箱运输体系,铁矿石江海转运体系,煤炭专业化运输体系,汽车滚装运输体系和石 油及液体化工品江海运输体系。推进长江沿江港口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深水港之间的江海直达运输。
长江中上游港口由于历史欠账较多,港口基础设施比较落后,自我发展能力较弱,社会融资比较困难,我部将按照“两个倾斜”的原则,继续给予适当的资金支持。
(三)推进船型标准化。
推进船型标准化,促进运力结构调整是长江黄金水道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特别是在当前的形势下,加快推进这项工作,对落实船舶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调整运力结构,促进节能减排,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在具体实施步骤上,对于川江及三峡库区的船舶,要按照“关后门、开前门、调存量”的方式推进船型标准化工作。禁止新建非标准船进入三峡库区,禁止小吨位船舶通过三峡船闸,按照“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的方式加快标准船型的研发。对于长江中下游非限制性航段,采用引导的方式推广标准船型。依托骨干航运企业,开发主流船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其示范作用,引导市场船型逐步向标准化方向发展。通过技术手段,研究提高中下游船舶的技术规范,促进环保、安全性能等指标的提升。
关于船型标准化资金问题。财政部会同我部已安排了10亿元的船型标准化中央引导资金,各省市政府也已同意按照1:1的比例配套安排引导资金。今年中央将安排1.5亿元启动这项工作。船型标准化中央引导资金主要用于三个方面:一是鼓励通过三峡船闸的小吨位船舶提前退出航运市场的补贴;二是鼓励长江干线老旧船舶提前退出市场的补贴;三是三峡库区现有客船、液货危险品船改造或拆解的补贴。计划用5年左右时间推进这项工作,届时,川江及三峡库区船型标准化率将达到75%以上,三峡船闸通过能力提高10%以上,库区实现船舶生活污水100%达标排放,长江干线货运船舶的平均吨位达到1000载重吨以上,船舶安全技术性能明显提高。
(四)推进物流发展。
依托长江物流大通道的优势,加快长江沿线物流节点和港口物流园区、港口保税区的规划,加强基础设施和运输装备建设,促进港口与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衔接与协调。加强与海关、检验检疫等口岸部门的沟通协调,提高口岸综合服务效率。推动传统港航企业升级改造,横向拓展、上下延伸服务链,引导有条件的企业由单一运输承运人向现代物流经营人转变。大力推进和支持长江干线内河集装箱运输,发展集装箱运输市场。
以需求为导向,以整合现有信息资源为基础,以统一数据交换和传输标准为关键,加强长江航运信息的共建共享和业务应用系统的互联互通,加快建立长江航运综合服务信息系 统,逐步实现长江航运信息共享。研究制定扶持港口物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着力培育物流市场,以长江为纽带加快长江物流通道建设,依托长江黄金水道优势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促进港口物流园区发展。
(五)加强安全管理。
今后一个时期,是长江黄金水道发展的重要时期,加强安全管理显得尤为重要。要坚持以人为本,把握长江水运安全发展规律和安全监管规律,将专项整治、综合治理与建立长效安全管理机制相结合,完善安全监管模式,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大隐患排查和整改力度,全方位提升长江水运安全发展水平。
进一步强化安全监管。认真贯彻国务院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组织开展好“安全生产年”活动,切实落实企业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政府的安全监管责任。抓好重点水域、重点船舶、重点时段和特殊天气状况下的安全监管,狠抓安全薄弱环节整治。继续进行渡口渡船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强化地方政府和监管部门的责任,防止群死群伤恶性责任事故的发生。推进安全监控系统建设,将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基站建设自江苏以上不断向上游延伸;在重点水域继续推进船舶交通管理系统(VTS)和电视监控系统(CCTV)建设。强化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逐步建立信用体系,狠抓各项制度落实,促进工程建设质量和管理水平的全面提高。交通运输部将商有关省市政府,进一步理顺长江上游的安全监管体制。
进一步加强三峡库区航运安全监管,重点加强客船、渡船、川江载货汽车滚装船和危险品船的监督管理,防止发生群死群伤恶性责任事故,杜绝发生危险品运输泄露事故,减少船舶污染,加强库区地质灾害对航运安全影响的评估、预警预防和应急处置工作,确保库区航运安全。
进一步改善长江通航环境。近期交通运输部与水利部签署了“加强长江河道采砂管理合作备忘录”,长江沿线各单位要通力合作,打击非法采砂,优化通航环境。自长江江苏段实施船舶分道通航制以后,安全效果显著,通航效率大幅增加。要继续在长江安徽段和三峡库区推进和延伸分道通航制。
建立快速高效的应急反应体系,完善应急预案、应急保障、应急管理机制,规范应急响应程序,提高事故预防预控、应急救助和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加大应急管理设施设备的投入力度,建立应急储备库,提高装备的快速反应和应急保障能力。加强长江水上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和消防工作。
(六)加大资金投入。
充分利用好现有融资渠道,建立多渠道、宽领域的融资机制,积极筹集地方建设资金,增加地方财政资金投入,鼓励通过与企业、银行等部门的合作,积极吸引银行贷款、社会资本、境外资本等投资水运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开发船舶融资、航运保险等高端产品,共同探索为长江航运业和航运制造业提供融资服务的新途径,为内河水运可持续发展提供稳定的资金保障。
长期以来,内河水运设施建设资金不足是制约内河水运发展的重要因素。国务院对此一直高度重视,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相关部门也给予大力支持,积极研究提出相应的政策意见,通过调整投资结构,逐步加大了内河水运建设专项资金投入。按照《“十一五”期长江黄金水道建设总体推进方案》,“十一五”中央安排长江黄金水道建设投资计划为150亿元,为“十五”(52亿元)的近3倍。“十一五”前4年,用于支持沿江七省二市水运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为61.2亿元,用于长江口深水航道建设和长江干线航道及支持保障系统建设的投资为106亿,加上今年国家扩大内需增加的11.5亿元,共计完成中央投资179亿元,为“十一五”投资计划的1.2倍,超额完成了“十一五”投资目标。预计明年的投资规模比“十一五”前4年的平均水平还要高。沿江七省二市近年来长江水运建设投资也明显增加。
但应该看到,内河水运建设资金仍然存在较大的缺口,还需要我们进一步共同努力。建议各省市在稳定现有资金渠道和资金规模基础上,根据经济和水运发展需要,不断增加水运建设资金投入,加快长江水运发展,力争“十二五”期黄金水道建设投入较“十一五”期有新的增长。
三、继续加快长江黄金水道建设的政策措施建议
总结近年来长江黄金水道建设和发展的实践,结合这次会议达成的共识,就进一步加快长江黄金水道建设提出如下政策措施建议:
(一)加强协调领导,抓好工作落实。
加快长江黄金水道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协调量大,需要加强组织领导。我部把加快长江黄金水道建设作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将进一步加强与七省二市和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根据会议确定的重点任务和即将签署的《关于合力推进长江黄金水道建设的若干意见》、《推进长江干线船型标准化实施意见》,积极推进,落实好各项工作。建议各省市把加快长江黄金水道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分解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统筹协调,明确责任,精心组织,狠抓落实。
(二)加强前期工作,加大项目储备。
根据长江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我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水 利部编制了《长江干线航道总体规划纲要》并获得国务院同意。下一步,我部将积极组织有关部门,继续做好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中的航运规划修编工作,并做好规划的监督实施;在研究和推进综合运输体系发展时,将充分考虑长江流域的综合运输问题。建议各省市结合本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进一步完善港口布局规划、航道建设规划等,加强相关规划之间的衔接和协调。要加大前期工作经费投入,加快项目前期工作进度,提高前期工作质量,加大项目储备,启动“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
(三)加大政策扶持,营造良好环境。
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有关部门十分支持黄金水道建设,我部也将继续争取政策加大对长江干线的投资力度,支持主要支流水运建设,推进运力结构调整。建议各省市政府在现有资金投入规模基础上,进一步加大资金筹措力度,积极争取国债资金、安排成品油消费税返还资金等,用于水运基础设施建设和老旧船舶淘汰。对航道、港口及港口物流园区建设用地给予政策优惠,优先保证建设用地,合理确定征地补偿标准。加快土地、环保、防洪等审批,加快工程征地、拆迁进度,规范工程建设监管行为,营造良好的长江水运工程建设环境。要进一步加强长江水运宣传工作,希望社会各界和新闻媒体继续给予关心和支持,为长江黄金水道发展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四)加强法制工作,保护水运资源。
航道、港口岸线是不可再生的重要资源,应切实加强保护,科学合理开发利用。我部正积极配合国务院有关部门,抓紧开展《国内水路运输条例》修订工作,加快推进《航道法》立法进程。建议各省市结合本地区实际,加快促进港口、航道、航运等发展的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的立法和修订工作,加强不同层次法律法规间的衔接、配套和有效互补,为水运发展提供法律保障。要加强对影响通航和安全的采砂活动的管理,加强航道及通航设施保护,确保航运安全。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标准,切实加强跨河、拦河、临河建筑物的通航论证工作,实施全过程监管,确保为水运发展留有空间。
(五)完善协调机制,加大合作力度。
长江黄金水道发展协调机制建立两年来,在研究出台促进水运发展政策措施、协调解决建设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加快水运设施建设、促进区域合作与协调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显著成效,长江水运已经进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今后,我们要继续发挥好协调机制的作用,加强合作,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建议各省市进一步加强水运发展研究,根据实际需要建立和完善省际间和本地区水运发展协调机制和工作机制,加强沟通协调,促进信息共享、人才交流,发挥各方面优势,集中力量解决重点难点问题,为黄金水道建设创 造良好的发展条件。
同志们,长江黄金水道建设是一项关系全局的长期而艰巨的战略任务,需要中央和地方的共同努力。我们要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合力推进长江黄金水道建设,为沿江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做好服务。相信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够推动长江黄金水道建设与发展再上新台阶!
谢谢大家。
长江水运发展协调领导小组 第一次会议以来的工作总结 徐祖远
(2009年6月25日)各位领导,同志们: 上午好!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指导方针,回顾两年多来长江黄金水道建设和发展的情况,交流经验,分析当前形势和任务,研究解决黄金水道建设和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出台合力推进长江黄金水道建设的若干意见。
下面,我就第一次会议以来,加快推进长江黄金水道建设与发展的工作情况,做一个回顾和总结。
一、主要成效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长江黄金水道的建设与发展,明确提出把推进黄金水道建设与发展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全国人大、全国政协也十分关心黄金水道的发展,每年“两会”期间都有大量提案,为黄金水道发展建言献策。国务院有关部门积极支持,社会各界十分关注。部省市充分发挥协调机制作用,加强组织领导,凝聚发展合力,加大投入力度。近年来,长江水运服务沿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运输效率显著提高。长江干线货运船舶平均吨位由2006年的643吨提高到2008年的800吨,水系从事省际运输船舶平均吨位由408吨提高到451吨,三峡库区船舶平均吨位由974吨提高到1160吨,库区船舶平均单位能耗由2002年的7.6千克/千吨·公里下降到2008年的3.1千克/千吨·公里,1马力拖带能力由成库前的1.5吨提高到目前的4-5吨。船舶运输效率的提高,也促进了航行安全水平的提升。
(二)货物运量大幅增加。2008年,长江干线货运量突破12亿吨,较2006年年均增长10.1%;规模以上港口货物、外贸货物、集装箱吞吐量分别为10.15亿吨、1.18亿吨、696万TEU,与2006年相比,年均递增分别为14.1%、12%、35.3%。
(三)服务能力明显增强。港口吞吐能力增长较快,2007、2008两年新增港口吞吐能力超过1.2亿吨;长江干线实现全线夜航;提高了5万吨级海船直达南京、5000吨级海船到 达武汉、3000吨级海船到达湖南城陵矶的通航期,万吨级船队可直达重庆主城港区,1000吨级船舶可达宜宾;安全监管、治安防控、应急体系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在抗震救灾、抗击雨雪冰冻灾害和奥运安保工作中,长江干线航运保持安全畅通,开辟救灾物资运输“绿色通道”,保障了煤炭、油品等重点物资、人民生活必需品和旅客安全优质运输。
(四)促进了产业向沿江聚集。长江干线水运完成了沿江地区近85%的煤炭和铁矿石运输任务。长江沿岸聚集了全国500强企业的近200家。沿江省市钢铁、化工品和汽车产量分别占全国的33%、46%和40%。临港工业区和港口物流园区加快发展,产业沿江集聚程度明显增强。
(五)加快了外向型经济发展。依托长江黄金水道通江达海的优势,沿江省市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对外开放水平逐年提高,外贸进出口额由2006年的5718亿美元提高到2008年的8229亿美元,年均递增20%,其中,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省年均递增34%,重庆、四川、云南三省市年均递增35%,长江黄金水道正成为沿江省市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大通道。
(六)推动了流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长江黄金水道是横跨东中西部地区的运输大通道,具有占地少、能耗低、运能大、污染小等比较优势,有利于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对流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初步测算,2007年长江水运对沿江省市GDP的直接贡献为772亿元,间接贡献为1.1万亿元,间接带动社会总就业人数近千万人。
二、主要经验做法
在中央的正确领导下,部省市高度重视,出台一系列扶持水运发展的政策措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有些做法是地方水运发展史上的重大创新,在长江水运发展史上也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值得我们相互学习和借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领导重视,社会支持,凝聚建设黄金水道的强大合力。
2007年,长江流域13个省市政府参事对长江黄金水道进行了近一年的调研,向国务院领导提交了《关于突破区域开发建设瓶颈,进一步发挥长江黄金水道作用》的报告。去年,全国政协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和国家有关部门联合赴苏、浙、沪、皖四省市调研水运发展情况,提出了很多很好的建议,得到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
沿江省市领导深入调研、加强指导。通过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现场调研等方式,及时了解水运发展的实际情况,及时发现水运发展中的困难、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和支持。安徽省领导多次召开推进芜申运河和合裕线航道建设专题会议,亲赴颍上船闸等重点工程建设一线指导检查;湖北省委、省政府领导亲临武汉新港调研指导新港规划和建设工作;江西省领导 就九江港建设问题召开专题会议,明确要进一步加快港口建设;四川省领导亲临宜宾等港口调研,提出打造长江上游港口群,建设西部经济高地;湖南省领导亲自带队与国家有关部门沟通、协调。
沿江各省市注重建立和完善内部协调机制。一些省市为解决水运发展中的问题,专门成立水运发展协调领导小组,协调解决本地区水运建设与发展中的问题,营造良好的水运发展环境。如重庆市、江苏省均成立了由分管交通的省市领导担任组长的水运发展协调领导小组,江苏省还建立了几个地市级的协调领导机制。安徽省建立了由分管交通的省领导负责的水运发展联系会议制度,研究制订水运发展政策,协调解决水运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江西省成立了由省领导为组长的江西省九江港口建设协调领导小组,湖北省成立了由省市主要领导和长江委、长航局、长航集团等单位领导组织的武汉新港规划建设筹备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港口规划与产业布局、经济发展规划的衔接与协调,重点解决项目建设中的突出问题,加快项目建设步伐。云南省成立了由省长担任组长的金沙江航运开发建设领导小组,研究金沙江航运发展问题。
(二)完善规划,加强协作,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沿江省市不断完善水运发展规划,完成了沿江港口总体布局规划、岸线利用规划等,将长江水运优势和地方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将水运发展纳入地方经济发展规划中,引导水运、经济、产业的良性互动;积极争取产业、口岸、海关等优惠政策,做到港口、物流、快速通关、保税等优惠政策的有机融合,形成产业集聚、政策优惠的经济发展区域。
上海市把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作为率先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率先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突破口。湖北省把武汉新港建设作为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和推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试验区建设的重要举措、重要抓手、重要突破口,努力把武汉新港建设成集先进技术为一体的现代港,中西部地区走向海外的国际港,水水、水陆中转的枢纽港,港口与产业相互促进的先导区。湖南省充分发挥湘江水运优势,全面推进长株潭经济圈“两型社会”试验区建设。四川省充分发挥长江、嘉陵江、岷江等水运优势,努力打造西部经济高地。重庆市发挥水运优势,推动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建设和重庆保税港区的建设。
各省市十分重视区域合作。2008年,沿江29个中心城市市长联合签署了《关于加快黄金水道开发,进一步促进产业合作的多边协议》。上海港与长江主要港口加强合作,以资产为纽带,加快集装箱码头建设,增强了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辐射能力。四川、重庆签订了两省市交通合作框架协议,切实推进川渝经济圈建设。上海、重庆、四川三省市签订了《沪渝川内支线运输合作备忘录》、《成都至上海集装箱“五定”班列合作协议》等。今年5月,重 庆市与湖北省签署了《关于推进渝鄂航运业交流与合作备忘录》。上海、湖北两省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签订了关于加强沪鄂航运业交流与合作的框架协议。安徽、湖北两省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会前刚刚签订了《皖鄂两省港航海事工作交流与合作协议》。
(三)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加快水运重大项目建设。
高等级航道建设力度加大。京杭运河扩能改造全面启动,安徽阜阳船闸改建、沙颍河航道整治等工程相继开工建设;上海大芦线一期、赵家沟和安徽芜申运河等航道整治项目扎实推进,湖北汉江上、下游航道整治、浙江杭甬运河建设、西南水运出海中线通道贵州段航运扩建等工程进展顺利;苏南运河常州市区段改线、江西赣江樟树至南昌三级航道整治、江苏皂河三线船闸、安徽沙颍河颍上船闸、耿楼船闸等一批航道整治和船闸改扩建工程相继完成;湖北引江济汉通航工程、山东梁济运河等项目前期工作抓紧推进。大规模的航道建设,使通航条件逐步改善,通过能力不断提高。
航电枢纽工程建设进展顺利。江西赣江石虎塘航电枢纽工程开工建设;湖北汉江崔家营、重庆嘉陵江草街和四川嘉陵江小龙门、沙溪、凤仪场、苍溪等航电枢纽工程进展顺利;四川嘉陵江新政、青居、金溪等航电枢纽工程相继建成;湖南湘江株洲航电枢纽工程通过竣工验收;湖南湘江长沙综合枢纽工程前期工作加快推进,预计年内开工。航电枢纽的建设,从根本上改善了航道条件,实现了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益最大化,走出了一条内河航运可持续发展之路。
主要港口建设步伐加快。湖北武汉阳逻港区集装箱二期4个5000吨级泊位、江西九江城西集装箱港区2个5000吨级泊位等工程开工建设,四川宜宾和泸州港、云南水富港、重庆港、南京港、洋山港区集装箱码头三期工程等也在加快建设。港口资源整合和结构调整力度不断加大,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吞吐能力明显扩大,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三峡办和相关省市的共同努力下,三峡船闸完建期间通航保障有力,组织翻坝转运,实施应急联动,确保了船闸单线运行期的重点物资运输和船闸完建工程按期完成。三峡翻坝公路、三峡升船机相继开工建设。三峡通航配套设施及待泊锚地建设完成并投入运营,满足了三峡蓄水需要,加强船闸运营管理,保障了船舶过闸的安全、高效、畅通。
(四)政府支持,市场引导,不断提升水运生产力水平。
制订相应的船舶发展规划及编制船舶系列标准,进一步细化标准船型参数,为船舶企业提供了实用、可操作的技术规范。江西省发布了《江西省内河船舶发展规划》,并制订了长江-赣江普通货船、化学品船、集装箱船、油品船等船型主尺度系列标准;重庆市正在加快 制定《重庆市船舶标准化实施方案》。
通过政府资金引导,加快推进船型标准化,船舶的安全性、环保性提升,航道通过能力也明显提高。重庆市累计投入客渡船标准化改造资金约1.3亿元,共完成标准化客渡船改造908艘,淘汰老旧客渡船800余艘,全市客渡船标准化率达到了88%;还投入400万元,开发并建造了80艘适合库区航道条件的渡船免费投放到相关区县渡口使用。湖北省交通厅投入了173.44万元船舶发展政策引导资金,对符合条件的新建船舶给予一定补贴。
重庆市政府每年担保贷款2.3亿元,引导水运企业重点发展载重吨为3000-5000吨的主力船型,发展300TEU以上的集装箱船、500车位以上的商品汽车滚装船和3000吨以上的油品及化危品等专业化标准船舶,有效提高了船舶技术、经济、环保、安全等性能。
(五)加强立法,出台政策,为水运发展创造良好政策法制环境。
沿江省市根据现有法律法规,不断完善地方法规和规章制度建设,制定了一些港口、航道和运输管理等方面的法规。江苏、湖南、重庆相继出台港口条例、航道条例和水路运输管理条例等地方法规4件。江西、湖北出台有关岸线、港口管理办法等地方政府规章2件。
各省市进一步加大了政策支持力度。江苏、湖北、云南、重庆、四川、安徽六省市政府出台了加快水运发展的意见或决定,提出一系列加快水运建设的土地、税收、资金等支持政策。江苏省从2006年起每年从财政资金中拿出5亿元用于内河航道建设,重庆市从2007年起每年拿出2.3亿元,湖北省每年拿出1亿元,安徽省也明确从今年开始每年拿出不少于1亿元,四川省从2008年起每年拿出6000万元,用于水运建设。有的省市直接在土地、拆迁、税费等方面给予减免或优惠政策。安徽省以资产为纽带,采取公路、水路捆绑式贷款担保,搭建多渠道融资平台。交通运输部门和港航企业也进一步加强了与商业银行的合作。
同志们!
我部一直把长江黄金水道建设作为全国内河水运建设的重点,全力推进黄金水道的建设与发展。一是加强规划和立法。国务院批准实施了《全国内河航道与港口布局规划》;印发了《长江干线航道总体规划纲要》;出台了《港口规划管理办法》、《航道建设管理规定》、《港口建设管理规定》等规章。为抵御金融危机对交通运输业的冲击,我部于今年5月研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公路水路交通运输业平稳较快发展的指导意见》。二是加大投资力度。“十一五”前三年,中央通过专项资金和其他资金渠道用于长江黄金水道建设投资105.6亿元,是“十五”期52亿元的两倍。2008年长江黄金水道建设投资166亿元,是2006年123亿元的1.35倍。同时加大了水运科研投入,我部每年约1/4水上西部项目经费用于长江黄金水道重点领域、关键技术的研究,培养和锻炼了一批科研技术人才。三是全面推进长江航道 整治工程。长江上游实施了宜宾至泸州、泸州至重庆段整治工程,三级航道由重庆上延至宜宾,川江实现全河段夜航。中游完成了一批重要碍航浅滩的整治工程,航道条件得到改善,通过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长江下游10米深水航道完成上延,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三期工程正在实施。三峡库区丰都至宜昌、长江下游芜湖至长江口实现了船舶各自靠右分道航行。航道系统整治研究正在进行。四是强化水上安全管理。安全监管、巡航救助一体化、应急体系、治安防控、船舶防污等建设初现成效,长江干线水上安全形势继续保持稳定,信息化建设稳步推进,建成了内河首段369.5公里数字航道,航标实现遥测监控,电子航道图得到开发应用。五是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开展了内河水运建设项目管理绩效考核工作和内河水运示范工程活动。
各位领导,同志们!
长江水运发展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认真履行职责,多次召开办公室会议,加大长江水运发展相关政策、措施和重大问题的研究,完成了《长江黄金水道建设与发展对沿江经济与社会的贡献研究》和《长江航运综合服务信息系统总体构想》两个专题研究。加大《“十一五”期长江黄金水道建设总体推进方案》监督、检查力度,确保工程建设进度。为全面、及时了解黄金水道建设与发展等方面的情况,交流、推广沿江省市发展长江水运好的经验和做法,截至目前共印发了7期 “合力建设长江黄金水道工作动态”专刊。为开好这次会议,领导小组办公室从去年4月份就正式开始筹备,做了大量前期调研、沟通协调、会议材料准备等工作。在此,我代表协调领导小组向办公室的所有成员表示感谢!
以上是我代表协调领导小组对第一次会议以来有关情况的回顾与总结,不足和不妥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谢谢大家!
第三篇:长江水运发展新状况
“两手发力”构建长江经济带:要“黄金珍珠”也要一江清水
2014年06月09日 17:06:26来源: 新华网
分享到:3
新华网北京6月9日电(记者 张雪花)“保证长江生态安全是建设长江经济带的首要问题!”日前由民进中央等单位主办的“2014•长江保护与发展论坛”发出保护长江的铿锵之声。
今年3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引发各界广泛关注。
长期秉持“长江情怀”的民进中央,致力长江的保护与发展已有18个年头,此次论坛更立足国家加快发展长江经济带的宏观背景,将目光锁定在“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上。
建设长江经济带,“生态安全是首要问题”
资料图片:2014年一季度长江经济带各省市GDP(亿元)制图/陈恒(来源:光明日报)长江是中国的第一大河,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长江流域是中国重要的战略水源地、水电能源基地、黄金水道和生物宝库,以不到全国五分之一的国土面积,养育了全国三分之一的人口,创造了全国接近一半的经济总量。
从沿海起步先行、溯内河向纵深腹地梯度发展,是世界经济史上一个重要规律,也是许多发达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共同经历。依托黄金水道打造长江经济带被确定为国家战略,是中央谋划区域发展新棋局的一步精彩“落子”。凭借横贯东中西的独特优势和巨大潜力,长江经济带建设对于有效扩大内需、促进经济稳定增长、调整区域结构、实现中国经济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长江经济带建设总体考虑和相关规划涉及11省份,GDP占全国4成。如何统筹规划科学布局,特别是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至关重要。
4月2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发展。
4月27日,李克强总理在考察重庆时提出,要用黄金水道串起长江经济带“珍珠链”。4月28日,李克强总理在重庆召开11省市座谈会,强调长江生态安全关系全局,要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处理好发展和保护的关系,避免产业转移带来污染转移„„确保一江清水绵延后世、永续利用,走出一条绿色生态的新路。
要用黄金水道串起“珍珠链”,也要确保一江清水绵延后世,成为中国建设长江经济带的战略思维。
“中国梦也包含中华儿女保护长江之梦”,“ 保证长江生态安全是建设长江经济带的首要问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进中央主席严隽琪在长江保护与发展论坛开幕式上的发言掷地有声。
“水污染加剧、水资源利用方式粗放、节水措施推广困难等现实状况,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严重安全问题。”严隽琪认为,我们对资源环境的危机意识远远不够,“加拿大的友人曾经对我说,他们的环境和资源是向子孙们借的,他们只能完整无缺地还给子孙。相比而言,我们则更多地说,环境和资源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水危机意识。”
“把脉”母亲河:长江的发展与保护如何统筹
水利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与保障,增强长江水利支撑与保障能力,是关系建设长江经济带国家发展战略顺利实施的关键。在此次长江保护与发展论坛上,与会者结合长江经济带的构建畅所欲言,共同把脉长江的保护与发展。
水利部副部长蔡其华——
实现治水思路的转变,落实节水优先方针,是长江保护与发展的关键。长江流域要加快实现从供水管理向需水管理转变,从粗放用水方式向集约用水方式转变,从不合理开发水资源向主动保护水资源转变,从单一治理向系统治理转变,树立节水就是治污、就是保护生态的意识,统筹解决水安全问题,努力构建集约高效的水资源合理配置和开发利用体系、安全可靠的防洪抗旱减灾体系、文明健康的水资源保护和河湖管理体系,以及政府管理与市场配置相结合的水资源管理体系。
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刘雅鸣——
必须看到,洪涝灾害频繁、水资源供需矛盾加剧、水利设施薄弱、水生态环境恶化等已成为影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适应生态文明和长江经济带建设的要求,必须重视长江的几个关键问题:
1、防洪保障能力仍不适应长江经济带建设的需要;
2、水资源支撑能力与城镇化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仍有差距;
3、局部河段河势不稳仍制约着长江水运交通的快速发展;
4、水资源与水生态环境保护尚不能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
5、流域管理的体制、机制还不能适应区域协同发展的需要。
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张永利——
要坚持系统思维,统一谋划,协同推进长江流域生态建设,要秉持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的理念,依据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依据不同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的自身规律,相互联系,统筹治山治水治湖田,统筹城乡发展,大尺度规划流域生态建设。
四川省委副书记、省长魏宏——
任何经济发展都要有资源环境作代价,如果生态建设和保护跟不上,发展会受到制约,越是在加快发展的时候,越应该把生态环境保护好,把长江流域保护好。务必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通过生态建设量的增加、质的提升和速度的加快,减少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有效增强经济发展的环境容量。
民进江苏省委会常委、南京大学环境研究所所长朱晓东——
目前长江江苏段存在开发强度高、人口密度高和环境风险高的特点,导致生态系统破坏严重,因此必须重视沿江绿色生态廊道建设,为构建长江经济带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抓住制度创新“牛鼻子” “两手发力”构建生态长江
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将其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开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制,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近期,总书记提出“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更赋予了新时期治水的新内涵、新要求、新任务。
作为一项系统工程,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加强顶层规划,转变发展理念,也需要技术的支撑,公众的参与等合力推进,但最关键的还是制度建设。抓住制度建设就抓住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牛鼻子”。
水资源是生态环境的控制性要素,水生态文明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保障。对于长江生态来说,制度建设同样是最关键的。
“制度创新与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严隽琪认为,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要从体制建设、机制建设和法治建设三方面入手。在加强区域合作中,政府应发挥全流域统筹协调的作用;要注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要考虑利益的分配,激活各种市场主体的内生活力;各项改革要于法有据,要立新法、修旧法,加强监督和执法的力度。
水利部副部长蔡其华提出,要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不断强化用水需求和用水过程管理,使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承载能力切实成为长江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刚性约束。坚持政府与市场协同发力,深化水治理体制机制改革创新。
政绩考核是干部的“指挥棒”。2013年12月,中组部推出地方党政领导干部政绩考核新规,强调政绩考核要突出科学发展导向,“不简单以GDP论英雄”,加大资源消耗、环境保护、消化产能过剩、安全生产等考核指标权重,导向明晰。
全国政协副主席、民进中央常务副主席罗富和将着眼点放在了政绩考核导向上,他提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创新与机制完善,政绩观非常重要,要明确将水生态环境指标纳入政绩考核体系,不断完善考核制度。
治水即治国。纵观古今,治水能力是政府执政能力的重要表现。谋划新棋局 打造新引擎,依托黄金水道串起长江经济带“珍珠链”,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制度创新,政府与市场“两手发力”,统筹长江保护与发展。我们要“黄金珍珠”,也要一江清水!
第四篇:会议策划方案范本:第三次全国代理商会议
上海医用机械有限公司代理商会议
策 划 方 案
一、会议目的为了让代理商更多地了解公司的发展,同时展示其即将推向市场的新产品的优势及性能,研究如何扩大产品销售等问题,以便更好地发展公司的产品,有更好地发展前景。
二、会议对象
本次会议的主要对象是上海医用机械有限公司各个地方的代理商代表及总部领导和代表,为了发挥媒体和口介的传播作用,邀请了一定数量的新闻记者。
(一)上海医用机械有限公司各地代理商代表(300人)
(二)总公司领导及工作人员(200人)
(三)新闻媒介记者(20人)
总计:520人
三、组织单位
主办单位:上海医用机械有限公司 协办单位:上海国际会议中心 总统筹:张强副经理
组长:李斯(接待组)张三(紧急预案组)张红(奖品组)杨红(后勤组)夏雪(节目组)王松(宴会组)张洋(安全监督组)邓雪(制作组)
三、会议时间:2009年10月12—14日
四、会议地点:上海国际会议中心
五、会议流程:
六、签到单
七、工作组安排
八、经费预算
附:紧急预案
话筒多预备几个,准备一些医药品,多购买一些礼品。
会议通知
各位代理商家:
为了让代理商更多地了解公司的发展,同时展示其即将推向市场的新产品的优势及性能,研究如何扩大产品销售等问题。公司领导决定2012年10月12-14日在上海市召开第三次全国代理商会议。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1、参加会议人员:上海医用器械有限公司各地区的代理商
2、会议时间:2012年10月12-14日
3、报到时间:2012年10月12日
4、报到地点:上海国际会议中心
5、要求:(1)各自带好自己的行李以及自己的日常用品
(2)请当天准时到指定地点报到,没来的后果自负(3)到达会议场地请遵守规则 特此通知
上海医用器械有限公司
2009年10月1日
第五篇:校党委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强调
校党委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强调
严肃认真抓紧抓实 注意克服三种倾向
发布时间:2013-09-11小字体 中字体 大字体 新闻中心讯 9月9日上午,我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召开第三次会议,听取教育实践活动第一环节工作进展的汇报,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校党委书记、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组长朱之文,校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组长杨玉良出席会议并讲话,领导小组其他成员出席会议。
会议认为,目前学校和院系层面的教育实践活动已经全面展开,学校已召开了多场学习、讨论、交流会,召开了12场专题座谈会;绝大多数单位已召开动员大会,开始了学习教育和广泛听取意见,活动开局良好、进展顺利。但不同单位、不同领域存在不平衡的现象,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会议指出,要按照严肃、认真、抓紧、抓实的要求,做好教育实践活动各项工作。首先要提高思想认识,深刻认识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克服不以为然的思想和被动拖延的心态,切实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精神和学校党委的要求上来。第二要继续抓好开局工作。各单位《具体实施方案》中没有初步查找问题、针对性不强的,具体安排不明确、缺乏操作性的要抓紧进行完善;尚未召开动员大会的要抓紧动员部署。第三要抓好第一环节学习教育和听取意见工作,要以党员领导干部为重点,同时也要抓好党员的学习教育,普遍接受一次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
会议强调,当前工作中要注意克服三种倾向。一是以听报告代替领导班子集中学习讨论。要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学习教育,重点是抓好领导班子的集体学习讨论会,在个人自学的基础上,班子成员交流学习体会,研讨共同问题,力争在思想认识上有新的提高。二是以自查代替广泛听取意见。坚决克服不经过广泛深入的调研,凭个别人、凭感觉、凭概念梳理问题的现象,要坚持开门搞活动,广泛深入地听取师生员工的意见,切实把问题找准。三是以发展方面的问题代替干部作风方面的问题。这次活动重点是解决“四风”方面的突出问题,以好的精神状态、好的干部作风去推进改革和发展,要避免分散主题、本末倒置。应紧扣作风建设,主要从领导班子和干部的精神状态、工作作风、联系群众、勤俭办学等方面去查找问题;对于师生员工反映的关于本单位改革发展中的问题,也要着重从领导班子和干部的精神状态、工作作风、思路理念等方面查找和分析原因。
会议要求,在接下来的10天时间内,校领导班子成员要深入到基层一线、深入到各自联系点去指导基层单位的教育实践活动,指导工作要严格、具体、有力;同时要通过各种形式,继续听取基层单位和师生员工对学校领导班子和干部作风方面的意见。要突出抓好机关部门的教育实践活动,每位校领导要指导和推动分管部门、分管条线开展好活动,切实发挥机关部门的带头和示范作用。各督导联络组要从严把关、敢于较真,切实发挥作用,对不认真的、走过场的、轻描淡写的要严肃指出、督促整改,确保每个环节都做扎实、做到位、有实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