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赴泰安学习感悟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参加山东省“阅读中外经典,享受读书乐趣”课题研讨会有感阳谷县七级联校冯晓宁 金秋十月,我在市教研室梅文田主任、县教研室王广良主任的带领下,来到历史文化名城----泰安,参加了山东省重点课题“阅读中外经典,享受读书乐趣”的结题活动,虽然只有是短暂的一天半时间,但期间给我的感动却极其震撼。整个会议期间,充斥于心中的总是说不清的感动。感动于那一堂堂精彩的示范课,感动于高林生老师精彩的报告,感动于那里的孩子们可以在各级领导和老师们创设的情境中尽情的成长,感动于课题组的实验老师们对教育的满腔热情„„
大会期间我聆听了三场报告,六节阅读课,欣赏了一场精彩绝伦的汇报演出,参观了当地的核心小学泰安市第一实验小学。所见所闻所感所悟如下:
一、关于三场报告
大会伊始,首先由李家栋老师介绍了“阅读中外经典,享受读书乐趣”课题研究成果。报告中,令我震惊的是,我们省的关于小学生课外阅读的课题研究竟然收获了那么多的累累硕果,看到如此丰硕的成果,真的让我感觉作为一名联校语文教研员,自己的工作实在是差之千里。
下午,分别是江苏省特级教师高林生老先生及泰安市第一实验小学艾宪宝校长为我们做的两场报告。对于高老,我已经不是第一次聆听他的报告了,但每一次听都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这次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我们诠释了阅读对于人的一生的重要性。学生的阅读习惯要在良好的氛围中潜移默化的形成,教师的阅读指导课要以技能训练为基本方法,以大量阅读为基本条件。这就向老师们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学生大量阅读了,老师的阅读量应该更大一些,我们有责任帮助学生筛选好书、推荐好书。看来,不仅要让学生阅读经典,作为学习共同体的老师也要大量阅读。还要重视经典书目的选择、读书兴趣的培养、读书方法的指导、读书成果的交流等,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生态,让学生沐浴在书香里,浸润在文化中。高林生老师的亲身经历也正是验证了这一点。
二、围绕课题研究精心打造的课堂教学
期间,听了一节读物推荐课《走进——夏洛的网》;一节散文阅读课《月光启蒙》;一节古诗文阅读课——《山水田园诗》;一节童话阅读课——《去年的树》;一节小说阅读课——《最后一头战象》;一节图片阅读课——《读 1
图时代——走进丰子恺》;一节阅读名著汇报课——走进《草房子》。这些课型的展示,不仅让我们感觉孩子们的阅读量加大了,而且老师注重了读法、学法的指导。孩子们课上得法,课下将更受益,这或许就是咱们耳熟能详“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真实体现吧。
课堂教学是学校工作的重点,在课题研究中更应紧扣课堂,重视课堂教学研究,引导学生增加读书的宽度和厚度。本次会议的这六节阅读课,重点以《语文经典读本》为依托,进行阅读课型的探究,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年龄特点探究出几种基本阅读课型的教学模式:重点讲读课;自主阅读课;对比阅读课;汇报交流课;经典诵读课;读物推荐课;有创新,有特色,有效果。应该说,这些教学模式的探索,是很值得我们借鉴的。
通过观看这六节不同的阅读公开课,实验教师的整体语文素养让我很是敬佩,这些老师的普通话水平都是极高,课堂风格走的均是“平和”路线,不是吗?老师既是课堂阅读的 “引导者 ”,“引”和“导”在“润物细无声”的状态才是最高境界,教师没有刻意的“激情飞扬”,在“尊重学生阅读 ”的基础上不断引导着学生自由阅读,“生本”课堂极是自然、到位,尽管这六节阅读课均看似“极普通”,“好像没有什么闪光点”,但细细品味,指导阅读就是应该这个法儿,学生阅读,就是应该这个道儿,阅读,尤其是经典阅读,在静静品读欣赏中实现人与文字的交融才是最好。
泰安市宁阳县伏山镇中心小学张晶晶老师的古诗文阅读课《山水田园诗》,教师引领学生对这一组的四首诗进行了学习。结合学生的年龄实际和诗词的特点,教师运用打节奏、感情朗读、吟咏等方式,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教给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充分展示了经典阅读成果。
青岛实验小学刘佳佳老师的图片阅读课——《读图时代—走进丰子恺》让我们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是呀,阅读不一定是读文字,通过图画反映出来的思想更是让学生沉浸其中,既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也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威海市皇冠小学林秀丽老师在执教四年级通话阅读课《去年的树》时,引领学生对自己的阅读内容、阅读方式、阅读感想进行了交流,孩子们兴致较高,展示了学生在阅读童话中的欣喜和收获。
三、参观了两所学校,泰安市第一实验小学和泰安仓库路学校。
每所学校有每所学校的特色,借用他们的话说,就是“一校一品一特色”。置身于他们学校的研究氛围,心境不觉高远。徜徉于书香书香馥郁的浓厚氛
围中,流连在精典荟萃的文化长廊中,身心被深深地浸润着,感染着,陶醉着„„
泰安市第一实验小学别有特色的“文化大集”让我深深陶醉其中,孩子们精彩的广告词,此起彼伏的讨价还价声,琳琅满目的文化商品,还有不少的家长也参与其中,乐此不疲,真是让我眼界大开。孩子们把自己在家已经看完的书籍,不需要的文具,小玩具,纷纷拿到大集上以优惠的价格卖出,需要的孩子则低价买进,既丰富了孩子们的课余生活,又锻炼了孩子们的社会实践能力,何乐而不为呀!
四、师生们的经典诵读展示令我久久回味
一台台精彩纷呈的节目,充分展现了孩子们在经典诵读中收获的累累硕果,师生们的精彩演出,令我感到他们着实在台下下了不少的功夫,从中也可以看出,他们并不是仅为这次演出而排练的,有些节目已经成了学校的保留节目,每学期都有这样的活动。学生在参与中得到了锻炼和提升,综合素质也有了明显的提高。由此我联想到了我们学校的学生,为什么我们的学生做不到这一点呢,是我们的学生从生下来就不如城里孩子吗,当然不是,而是教师没有给孩子锻炼的机会,试想一下,一个孩子从上一年级到小学毕业从没有登过一次台,该是何等的悲哀,又该是老师们何等的失误呀!所以,有些人说这种表演是作秀,我不认同这一点。
回来的路上,我一直在认真思考,如何让我们的学生读好书?我认为,加强课外阅读,让学生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增加孩子文化的积累,语言的积累,大量阅读必然促进学生综合水平的提高。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有了阅读的源头活水,学生的人文素养想不提高都难!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相信,我们学校孩子的阅读也一定会在不久的将来结出丰硕的果实。
第二篇:赴泰安学习心得
“远赴泰安,领略名师课堂”学习体会
吕
艳
秋日高远,诗意浪漫。我们于2014年10月17日---2014年10月19日,远赴泰安参加了中国教育---小学语文名师高效课堂、翻转课堂与微课程教学观摩活动。
会议共安排了五节观摩课,六个讲座,其中有关微课程的观摩课2节,《梅花三弄》《体悟语言读三国》讲座2个:校本课程研发策略,及团队展示微课的多元组合。有关翻转课堂的观摩课2节:《放飞蜻蜓》《普罗米修斯盗火》讲座有3个:翻转课堂及其语文教学的实践与思考,让“翻转课堂”理念接上小语教学“改课”的地气,语文课堂重建的困境与突围。还有一节高效课堂《珍珠鸟》和讲座使看不见的被看见。
六位专家从不同角度,以观摩课堂加讲座的方式,深入浅出地向我们阐述了什么是微课程和翻转课堂,让我受益匪浅,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诸向阳校长的校本课程研发策略和鱼利明老师的阅读教学8+1跨界与整合,丁雪飞老师尝试翻转课堂的八个方面。
一、诸老师《语文教师如何研发微课程》的讲座让在座的每位老师受益匪浅。诸老师作为新教育微课程研发的负责人,研究成果丰硕:《开学课程》,精心准备的《开学第一封信》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真诚,让家长认可老师的教育主张;《中国传统文化节日课程》,带领在座的老师在农历的天空下漫步,诵读二十四节气诗词,徜徉于传统文化的美妙之旅;《毕业课程》里攀杨折柳,踏雪寻梅,在送别的琴声中吟诵,欣赏,享受,沉醉在康桥的柔波里……那么语文校本课程研发策略有:1凭借教材 比如学习了《少年闰土》这篇课文,可以研发作家的一系列作品,以《走近鲁迅》为课程,编写《小学生鲁迅读本》 2凭借特长 擅长灯谜的老师可以研发《灯谜课程》 3凭借地域文化研发微课程 比如泰山微课程,草原微课程,这些充分利用了地域特色。诸向阳老师所展示的《梅花三弄》就是根据当地的梅园所研发的微课程,他们每天背诵关于梅花的诗词和文章,有了大量的积累后,到梅园里开毕业典礼,边开边吟诵有关梅花的诗词和文章。4凭借问题 比如围绕低年级入学的养成教育,研发了《开学》微课程。5 凭借仪式 比如围绕升旗仪式,研发了《升旗仪式》微课程。
二、阅读教学的跨界与整合1单元组合2比较式阅读组合3关联式组合4引申式组合5关注文体的组合6艺术文体的组合7历史题材的组合8民族气节的组合9作家作品的组合
三、尝试课堂翻转的八个方面
1、以教为主变为以学为主的翻转
2、以教师本位到学生本位的翻转
3、以刚性预设到弹性预设的翻转
4、以先教后学到先学后教的翻转
5、以以学定教到以学定学的翻转
6、以单边讲到合作学习的翻转
7、以被动接受到质疑探究的翻转
8、以答题训练到听说读写综合运用的翻转
四、“使看不见的看得见” 祝禧
我对这个“使看不见的看得见”进行了一个初步的概括,那就是:双向中深度挖掘课文内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情感体验。
首先,“双向”做一个简单的解释。“双向”就是我们所称的横向和纵向。具体的来说,纵向就是教师在叫这堂课要向学生所传授的东西。横向就是其他作者在这个方面用什么方式表达的句子或方法。拿语文课来举例,纵向就是在教学的时候要学生学会的重要字词、美丽句子、描写传神的文段,作者的写作背景,作者在文章中所要流露出的感情以及课文的主题。在这纵向所涉及的方面,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围绕主题、一波三折、循环提升。拿祝老师的《珍珠鸟》举例。祝老师在上课之前问:“如果你有一次机会可以变成一只鸟,你想变成一只怎么样的鸟?”其实,我个人觉得这个发问看似简单,却有着一个“看不见”的导向。在孩子纯真的世界里都会出现好的象征。果不其然,孩子所要变成的鸟要么可爱、要么漂亮……这个教学就直接从文章开始奠基了情感基调,也在无意识当中传递给了孩子这么一个信息:作者在写这篇课文的时候,心情也是欢喜的。接着,祝老师就从文中找到几个新字词。这些字词和我们平时教的不一样,它们都是祝老师从文中找到的描写雏鸟(后来也出示了描写鸟窝)的词,看似平实简单。一旦配上祝老师的解释、引导和课文的插图,就是那么的生动和美丽。在这里使我明白:原来教孩子学习生字词可以这么教,方法是这么地富有情境和趣味。祝老师又使孩子明白:原来雏鸟和鸟窝可以这么的神奇。孩子对美的向往在这样的引导中继续前进。接着祝老师就叫孩子找出自己喜欢的段落,我个人认为那是祝老师在对孩子进行美的引导之后的放手。让孩子自己去文中寻找美的足迹。在孩子对美的感受达到一定的限度后,祝老师就来一个猛地爆发,引出课文的主题:信任,不就能创造这么一个美好的境界吗?这个反问扣人心弦。不仅是作者留给读者的反问,也是祝老师留给当时学生的一个反问。这个反问不仅激动着每一位读者,更是荡漾着当场每一个学生的心灵。是的,信任,就能创造这么一个美好的境界。
一般的老师上课,引出了主题。可能就会结束自己的课程。然而,祝老师却在这个时候,娓娓道来作者的简介,并把《珍珠鸟》这篇课文在冯骥才大作家的作品中的地位做了一个简单地阐述。这个就是祝老师平实扎实的功底,这个也是文中没有明白显示的内容。祝老师就把看不见的让学生看见了。紧接着祝老师又说出当时写作者写这篇课文时的时代背景,从而把人与鸟的信任提升到了另一个高度,即人与人的信任。从而在看不见的时代背景通过作者在文中所铺嵌的文字所表达,更使“作者对于信任的期待”这个看不见的内容更明显与前。最后也达到了升华主题的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祝老师又在横向中做了一个拓展。她在大屏幕上面显示了另外一位作者的描写鸟的句子。让学生自己发现和体会两位作者在描写鸟的时候用的词的不同,从而又使学生明白:只有读更多的书,才能正确生动地描述一样事物,不只是鸟。从而又使得看不见的阅读方法在这样的文字对比中有着深刻的体会,对于不同文字所流露的看不见的情感又有着深刻的体会。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更需要我们每一位老师把这看不见的、深埋的细致,用自己的思考结合三维教学目标以及教育目的——促进每一个孩子的全面发展,使情感、主题被学生体验、看见。
总之,这次学习让我领略到了大师的风采,认识到自己的种种不足,希望能通过聆听大师教诲,重新出发,提升自己的能力,更好地为教育努力。
胶州市正北小学
2014.10.28
第三篇:赴潍坊学习感悟
育师启智 小学语文新课标教学观摩展示活动学习心得
高庙王联校吴东焕
金色九月,满怀期待地来到风筝之都——潍坊,参加了本次小学语文新课程课堂教学观摩展示活动,聆听专家的讲座,领略名师的风采,感受很多,收获很多。下面我就这次听课的内容,来谈谈自己的一点心得。
一、新旧课标对比,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改变了什么。
虽然新课标已处于实施阶段,但我们大多数老师心中仍比较迷茫:一是不了解新课标内容做了哪些改变;二是新课标下的语文课该怎么上。结合优秀教师吴琳老师讲述的内容,融入自己的见解和体会,来谈谈语文新课程标准中的六大亮点:
(一)新课标更加重视写字训练
新课标强调“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书写习惯”,强调书写的规范和质量。明确要求在小学,每天语文课要安排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天天练习。
对于低年级来说,每堂语文课拿出10分钟来写字绝对不成问题,对于中、高年级,如何把这10分钟的习字练习与其他教学环节处理好,需要教师的教育智慧。只要我们向学生灌输“提笔即是练字时”的思想,课堂中的动笔即是练字,如中年级可以抄写有特点的语句,提醒学生抄写的同时注意字的书写;高年级可以采用读写结合,既训练了书面表达,又练习了书写。
(二)新课标更加重视识字教学
识字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去认识字,更重要是培养学生识字的欲望和兴趣,这就要求教师要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提高识字教学效率。
教师可尝试用象形、会意等方法让学生了解这个字的造字方法,或编一些帮助学生识记的顺口溜,来提高学生的识字兴趣。如:“染”字,可这样来识记
上山割草木,加水反复煮。
熬出颜色来,再放丝和布。
搅和九次后,白布变蓝布。
(三)新课标更加重视学生的阅读感受
阅读是个性化行为,要尊重学生阅读的感受,老师应加强指导,但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要以模式化的解读代替学生的体验与思考。要真正做到“尊重学生的阅读感受”,教师应首先做到准确地、深入地解读文本。走进文本,细读文本,如同欣赏自然美景一样,只有在文本中慢慢地走,细细地品味,才能从中发现别人不曾留意的细节,才能有机会与许多美景不期而遇。
身为一线语文教师,只有对文本有准确的深入的解读,才能真正做到“尊重学生的阅读感受”,才能带领学生走向阅读的高处去。
(四)新课标更加强调写作教学
新课标指出,写作教学要特别注意引导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地表达,写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强调不过分追求“文笔”,强调“能写通顺、清晰的文字”。写作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难题,学生不愿意写,老师不愿意教。面对习作话题,学生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即使写出东西来,也是语言干涩,空洞无物。
怎样训练学生用生动、具体的语言表达所要写的内容?低年级写话只要遵循三个原则:不管学生写什么、不管学生写多少字、不管学生书写中有多少错别字,教师都要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去评价。中年级可教会学生进行对话描
写,教会学生使用提示语,训练学生对于象声词的使用技巧等等。高年级习作教学应渗透倒叙、插叙等写作手法的运用。只要老师平时多关注一些习作上的训练点,我们学生的习作水平会慢慢提高,语文教学快不得,习作更应慢慢来。
(五)新课标更加重视学生读书
新课标指出:“学习语文必须注重读书,注重积累和语感培养,注重品味,感受和体验,注重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要关注“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给你知识和智慧;书籍,送你清风和冰爽。要让每位学生成为一个爱读书的人,从书中汲取营养,享受精神的食粮。要让学生爱读书,教师本人首先要做一个热情的读者,用自己阅读的热情去点燃学生阅读的热情。
(六)新课标提高对教师的综合要求
新形势下的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教师要合理利用课程资源,灵活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努力探索网络环境下新的教学方式,讨论式教学,启迪学生智慧,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总之,语文教师要具备与时俱进的良好的语文素养。
二、新课标下,如何实现语文课堂的转型
现在的语文课该怎样上,通过这次的观摩展示活动,心中又有了新的认识。
(一)以最接近学生学习的起点,带领学生走向最远的终点。
教学是以学生的学习状况作为起点的,教师只有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才能带领学生走向最远的终点。教师必须能掌握学生学习的兴趣、现状等,如果在课堂上学生表现的不感兴趣,无精打采,教师的教学方式就得发生相应的变
化,而不能根据既定的设计固执地进行下去。
要带着学生走远,课堂上拓展的内容必不可少,但涉及的不可占时太多,深度不可过大。要知道小学语文它姓“小”,终点是相对的,它好比高速公路的入口,教师把学生们领到那儿,接下来的可以留给他们自己去走。作为老师我们要站在儿童的角度,能引领他们站在高处放眼远处的风景。或者说,教师先在学生心中种下一粒能够有机会生长、发芽的种子,将来的某一天这粒种子碰到适合的温度、土壤就会发展得蓬蓬勃勃、郁郁葱葱。
(二)以最轻松的方式让学生获得最有分量的收获。
在上课时,让学生不觉得累,在游戏中获得知识。如魏星老师在教给学生“剥、削”二字的运用时,将“剥花生”、“剥玉米”、“剥香蕉”、“削苹果”等,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联系起来,教学生在轻松的游戏中学到知识,明辨“剥”、“削”的多种读音。
再如:将当下热门的电视节目《非诚勿扰》转移到课堂,教师尝试着将学生不合理的答案一一毙掉,而学生却在快乐、愉悦的气氛中输得心服口服,输得是非分明。
(三)以最主要的问题拉动最丰富的感悟空间。
选入语文课本的《牛郎织女》是一篇篇幅宏大、情节冗长的民间故事。窦桂梅老师在设计这节课时却能够找准问题的核心、切入点。120分钟的课堂,学生在声情并茂的朗读、畅说阅读体验中获得感悟和收获,老师抓住了故事的离奇、超想象及浓郁的情感,充分唤起学生情感,浓墨重笔、大做文章,使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达到一种自然、完美、水到渠成的融合。
(四)以乐观、阳光的心态赢得学生的青睐。
其实教师对自己的要求不必过分苛刻,一味的去和那些功成名就的专家、名师相比注定会有挫败感的。只要和与自己所教班级相同的几位老师比较,不差于他们,学生们就会喜欢你。孩子总喜欢用感性的思维来接受感性的东西,所以当一位祥林嫂和一位孔乙己同时出现让学生选择时,学生喜欢的必定是具有IQ精神胜利法的孔乙己,而不是整天絮絮叨叨、哀哀怨怨,将自己的不如意一味传递给别人的祥林嫂。
(五)以最契合语言文字的规律找到最合适的教学方式。
话说有什么样的老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老师的言谈举止、思想意识、知识层面等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如果教师不带动、不范读,而是一个劲儿要求学生读好是不合适的;一个不爱读书的教师,总是不间断地对学生强调要多读书,这也是不太现实的;正如语文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独立于学生、课本之外,而要求学生必须悉心投入的阅读思考一样,结果学生是不会用心的。教师要训练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那是语言文字运用的最核心内容。教学不能偏离文本的具体语境。
著名的教育践行者窦桂梅老师说:手执语文课本,立足于学生中间,语文老师,你就是语文的化身。教师带着自己的知识、情感、体验穿行在文字编织的形形色色的世界里,在那里感动、悲伤、欢乐、陶醉„„一并带着来的还有那几十个、几百个、几千个„„朝气蓬勃的学生。此时作为老师是何其幸福,我们在语文的世界里多活了千百回;而作为这样的学生是何其幸运,因为在这样的老师引领下他们的潜能将被发挥到极致,他们会亲身体验什么叫“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
设想,语文老师一旦点燃了学生热爱语言的火种,直到他们长大后还对语文保持着初恋般的情感,那在高中就不会有那么多的人都会去学数理化了。
一次外出学习,值得汲取和借鉴的东西实在太多,而我只是撷取了其中的几点来谈。教师的教与学是一个无止境的、生长的过程,我们只有朝着卓越和优秀而努力,才会不断取得进步!
第四篇:赴临朐学习感悟
赴临朐学习感悟
12月5号,我有幸与霍县长、孙局长等一行40多人赴临朐参观学习,一共参观了三所学校,所考察的这些学校都是临朐教育领域中的佼佼者。虽然这次考察学习活动已经结束了,但所参观的学校的校容校貌、教育理念、办学特色无不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收获颇丰,感触颇深,……
收获一:教育的成功源自教育细节的成功。
老子曾说:“天下大事,必做于细。”教育作为一种事业,如果光停留在口头上而不体现在行动实践上,则无异于空中楼阁,如水中月、镜中花。我们所参观的这些学校校园环境优美,建筑设计布局合理,校园文化氛围浓厚。尤其是海尔希望小学,雕塑、废旧的机器,格言警句随处可见。学生的手工作品、编织作品、泥塑品等在细微之处体现着教育者为学生才能的展现和拓展所做的努力与良苦用心。这些做法对我们都是一种启发和提醒,如果我们在这些方面进入了一种常规教育的话,那么对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才能的展现无疑是一种促进。
收获二:教育的成功源于教育理念和办学特色的成功。
参观了三处学校,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各校的教育理念和办学特色都有自己的“魂”,并且所有的楼道文化,校园文化,都为“魂”展开。这些学校所形成的教育规模、管理风格和办学特色无不渗透着教育者的教育智慧。通过这次参观学习,我和王校长终于也找到了自己学校的“魂”——“合德”教育,愿意与大家分享。
所为“合”1、2、3、4、5、三村联合办学团队精神 : 齐心合力教育学生:知行合一 教师之间工作时:分工合作 ;相处时: 志同道合。班子成员配合很默契:很多时候不谋而合,开展工作时:一拍即合所谓“德”
1、2、培养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德是首位。学校文化:以四德教育和国学礼仪为主题,以诚德树人,以孝德育人,以爱德塑人,以仁德立人。
3、培育人才的目标:德才兼备
感动与反思一:学校所有的档案都整理的都很规范,并且分门别类整理的很细致。可以看出这个学校的管理精细,职责明确,班子成员分工合作的很好。反思自己的档案整理,整理的及时性不到位,也没有一本一本的分类,而是放入了档案盒内,来一次检查整理一次,重复的档案太多,既费时又费力。
感动与反思二:整齐划一的舞蹈和水臌表演带给我的不光是感动,还有震撼。反思:作为音乐学校毕业的我,这一点我能做到。我们孩子虽然小,可能做得不会很整齐,但一定能做,只是自己没想过大课间还可以做这么大气的舞蹈,因为在我的意识里只有舞蹈队的孩子们可以做出这样的舞蹈。
感动与反思三:最令我感动的是:海尔小学的办学理念和校本课
程。海尔小学又名开心小学,校长韩相福提出“让生态自然,让生长自由”的理念,设置了开心课程,包括心灵类、心智类、心身类三类,由诵读到生活化作文,音乐舞蹈手工……处处落实素质教育,成为农村学校素质教育的一面旗帜。反思:同样是农村的一所小学,我感觉自己和韩校长的差距在于:韩校长文化底蕴深厚,管理处处用心。听他的报告娓娓道来,思路清晰,内涵丰富。他们学校开发的校本课程我们也做过,但没有坚持下来,也没形成课程体系。这些我们都能做,三联的老师们也都多才多艺,只是我太注重教学成绩,忽视了校本课程对孩子们各种能力的培养。
那天我迫不及待的考下了他的课件。12月6号现场会过后,我带领老师们一起学习,模仿他的语气讲给老师听。通过学习,三联小学的老师燃起了素质教育的热情,决心在素质教育方面再上一个新台阶。
总之,短暂的一天半之旅是一次难忘的学习经历,也是对我教育工作的鞭策!以上仅是我个人参观学习的一点体会,并不能展现此次参观考察的全貌。通过学习,我认识到:真正的教育是以学生为本的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才是教育的归宿。我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实施素质教育才是根本,才能不虚此行!
第五篇:赴衡水二中学习感悟
衡水二中考察学习感悟
一、考 察 感 悟
这次衡水考察学习,既是一次感动震撼之旅,“天下第一”的跑操、心无旁骛地专注、激情四射的氛围、惜时如金的脚步等等动人心魄、感人之深、令人折服,感触很深、启发颇多、收益非浅。
感悟一:“功夫在诗外”。
“跳出教学抓教学、跳出学习抓学习、跳出高考抓高考”。衡水成功很大程度归功于德育成功,高度重视情感培养、意志锻造、习惯养成,德育工作利用时间多、涉及领域广、教育意图明,触动学生灵魂,荡涤心灵的尘埃。德育为先做到了极致,尤其突出养成教育和激励教育。“养成教育”上二中自认为花了大工夫、真功夫。从高一新生入学军训开始,形成了规范严谨甚至要求有的苛刻的养成教育系列,他们认为“铺面不整,卷面不整”,坚信“不良习惯改变多少,成绩就会提高多少”。二中人根据生源特点提出“要给学生一口气”、“在二中一切皆有可能”的激励教育,注重精神、环境、活动、誓言、榜样激励,倡导“快乐高考”,从而使学生产生不竭的学习动力和发展欲望,有了这种发自内心的“原动力”的驱动,学生自然会在知识的学习、能力的提高、素质的锤炼上狠下功夫。通过“养成教育”和“激励教育”,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极限增值”。
感悟二:“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制度管人,文化管心”。如果说骄人的高考成绩是衡水二中的“花”和“果”的话,校园文化就是其“根”。“无处不有且渗透理念、校训”的墙体文化、“两眼一睁,开始竞争”、“唯一必争、逢冠必夺、见优必取”的拼搏文化、““把责任看重、把利益看轻””的崇高文化、“呼号、宣誓、小读、吟唱等让校园充满激情”的激情文化等等,这些充满感召力的校园文化使人时时处处可以感受得到的奋斗气息,提振了师生的“精、气、神”。校园文化成了第一教育力,成了衡水二中发展的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