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银行服务提速升级的建议
关于银行服务提速升级的建议
提案人:张志华
单位:圣城中学
电话:***
时间:2013.2.19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银行打交道的人越来越多,交易额度也越来越大,银行的硬件越来越完善,可是银行的服务意识,服务水平却跟不上社会的发展,与社会的需求不匹配。具体表现在:热情服务意识差,有些老年人不会使卡银行不去主动解决而是不问不问,做不到热情服务周到服务。前段时间去银行交交通违章罚款多个银行以连不上网为理由不办业务,致使不少人跑五六家银行交不上罚款。银行工作窗口少个别营业员工作效率低,一笔业务要5分钟以上,取款存款要等待几个小时,个别银行VIP窗口太多普通业务窗口少,贵宾窗口闲着也不给普通客户办理业务,有时一笔业务要等几个小时。针对存在的具体情况建议:
一:取消贵宾窗口,银行不能以穷富作为提供优质服务的标准,来到银行应一个标准统一排队叫号。
二:各个银行合理调度增加服务窗口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排队等待时间,尝试建立老年服务柜台为老年人提供人性化服务。
三:银行为公共场所人员多,较大的营业厅有条件的话
应考虑建厕所,方便顾客使用。
第二篇:文明创建深入推进财政工作升级提速
文明创建促发展民生财政谱新篇
—蚌埠市财政局迎接全国文明单位复查汇报材料
近年来,蚌埠市财政局在各级文明委的正确指导下,在局党组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业务工作和创建工作两手抓,以创建促进业务工作升级提速,以业务工作延伸创建内涵。全系统文明创建工作蓬勃发展。凝炼出“团结和谐、爱岗奉献、求实创新、敢于争先”的蚌埠财政精神,形成了“无私奉献、服务社会”的财政职业道德风尚,展现了“依法理财、高效清廉、服务民生、和谐发展”的蚌埠财政形象。文明创建工作的实施,有力的推动了财政改革和发展,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全面推进,民生财政建设不断深入,财政服务发展、保障稳定、促进和谐的能力不断提高,文明创建和财政工作取得丰硕成果。连续六年获全市政风评议先进单位,连续七年获市政府目标考核“优秀单位”,被市政府记集体三等功三次,被市委授予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先后被,省人事厅、财政厅授予“全省财政系统先进集体”,被国家人事部、财政部授予“全国财政系统先进集体”;连续荣获第五、六、七、八届“安徽省文明单位”,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精神文明创建先进单位”、第二届“全国文明单位”。
一、内练素质,外树形象,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硕果累累
(一)强化领导,规范管理,提高文明创建带动力。领导班子自身思想作风过得硬,在两个文明建设中才能做到“两手硬”,这是我局在文明创建工作中的深切体会。为此,领导班子在文明创建中始终做到“四个坚持”。一是坚持“一把手、抓两手”。成立文明创建领导小组,一把手负总责。制定《蚌埠市财政局精神文明建设规划》,建立健全规范的创建工作网络体系,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把创建工作贯彻于各项业务工作中。二是坚持局领导班子带头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深入开展警示教育,做到清正廉洁、警钟长鸣。三是坚持推进人事改革。在全市党政机关率先进行用人制度改革,实施科长定期交流和科级干部竞争选拔制度,极大地调动了干部工作积极性。四是坚持以制度管人管事。制定了党组会议制度、局长办公会议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和中心组学习制度,坚持民主管理,切实做到讲大局、讲民主、讲团结。
(二)建章立制,绩效考核,创新文明创建机制。一是制定了由“业务工作”和“文明创建工作”两大部分组成的“千分制目标考核办法”,将创建与业务融为一体,以业务争创建,以创建促业务,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科学的制度体系,增强了全局干部职工文明创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严格落实《首问责任制》、《办事限时制》、《服务承诺制》等创建制度,对创建和管理进行动态管理,促进了全局各项创建目标的顺利完成;三是加强督办考核,对违反文明创建行为的实行“一票否决”。千分制双文明目标绩效考核结果,与科长考核、干部晋级、评先评优相结合的“三挂钩”管理,使全局文明创建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的轨道。
(三)弘扬美德,创先争优,深化文明创建内涵。一是深入持久地开展“创先争优”和“学沈浩见行到”活动,引导财政干部在推动工作中创先进,在服务发展中争优秀。树立干部职工“工作有责任心,处理公务有公心,干事用心”的“三心”意识,开展“三心”意识和“我能、我行、我成功”主题教育,进一步提升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二是丰富文明创建载体,提升创建效果。积极参加市文明委、机关工委、综治委等单位组织的各类文明创建和公益活动,通过开展“奉献大建设、党旗添光彩”、青年志愿者、文明劝导等活动,使干部职工深感文明创建的魅力。
三是按照省财政厅统一部署,积极开展“服务发展年”、“万名财政干部大走访”和“十万农户大调查”等活动,送政策、服务和文明创建到基层,展现财政风采和财政文明,大大延伸了文明创建内容,在财政系统形成比贡献、创佳绩的热潮。四是结对共建,充分发挥“全国文明单位”辐射作用。主动联合我市其他全国文明单位向全市发出创建省级文明城市的倡议书,积极参与和配合蚌埠市争创省级文明城市的活动。与经济开发区财富广场社区、怀远县魏庄镇、瑞泰汽配等单位结为共建单位,加强互动与交流,充分发挥文明单位的辐射作用,带动和帮助共建单位做好文明创建工作。近年来,我局国家级、省市级“青年文明号”、“巾帼文明岗”和市级“青年示范集体”、“全市优秀科室”等不断涌现。
(四)强化学习,提升能力,增强文明创建战斗力。一是深入开展能力建设年、学习提升年和服务发展年等活动, 大力弘扬沈浩精神,塑造素质优良的创建主体,增强文明创建的战斗力。二是在上海财经大学、安徽财经大学等地举办全市财政系统能力提升班,进一步提升了干部职工的整体题素质、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三是积极鼓励干部职工参加各类在职教育和职称考试,要求干部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以考助学,以学助干,大大提高了干部职工的学历水平和综合素质。全局本科以上学历人员101名,其中研究生10名,本科生91名。
(五)明礼诚信,公开透明,提高文明创建服务水平。一是实施行政审批“两集中、两到位”,将会计证办理、契税办理等对外业务,集中到行政服务中心财政窗口统一办理,提高了财政行政审批效率。二是利用报纸和网络两个载体,将财政工作程序、文明创建、政策查询等进行公布和宣传,实行政务公开。三是对服务对象做到“一张笑脸迎人,一句你好问候,一把椅子请坐,一杯热茶暖心”的四个一标准,展现财政机关文明礼貌、真诚待人形象。四是定期邀请省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预算单位、企业代表举行座谈会,开门纳谏,主动接受监督。
(六)凝心聚力,丰富多彩,财政文化品牌不断提升。一是通过文明创建,凝炼出了蚌埠财政精神,塑造了蚌埠财政形象,形成了蚌埠财政职业道德风尚。集体创作的《蚌埠财政人之歌》在全市财政系统持续唱响。二是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财税系统职工艺术节、春节联欢会、财政系统职工运动会定期举行,财政系统合唱团、女子时装队、金财小组、写作小组相继成立,创建活动和文体活动丰富多彩,进一步加强了系统内干部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财政文化的内容和形式不断丰富。三是抓好综合治理,绿化美化环境。实行机关“美化、绿化工程”,办公场所布局合理,卫生整洁,财政服务大厅明亮美观。将安全生产、综治工作、计划生育纳入局目标绩效考核体系,实行一票否决。近年来,干部职工中未发生过一起违规违纪行为。先后被评为市、区两级综合治理、安全生产、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单位。
二、科学理财,精细管理,大力推进和谐蚌埠建设
多年来,我局通过坚定不移的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干部队伍素质普遍提高,工作作风进一步改善,工作思路不断创新,机关工作全面提速,有力地推动了各项财政工作的改革和发展,全市财政收入由2008年的65.8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101.5亿元。
(一)关注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事业发展。2008年来,全市财政投入保民生促和谐资金101亿元。一是全面实施民生工程,财政部门累计筹集并投入专项资金62.6亿元,民生工程由最初的12项增加到18项、28项和33项,全市360万人口受益。切实提高人民生活幸福指数,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经济发展成果。二是
投入教育、政法、文广体等公共服务领域资金701237万元,支持义务教育、政法经费保障体制等改革。三是拨付财政补助资金16.9亿元,确保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按时足额发放。四是统筹城市建设资金近119837万元,支持保障性住房、城市基础设施、市区道路改造等项目建设。五是大力支持全市文明创建工作,几年来,累计投入资金?万元,支持开展各类全市性文明创建活动。
(二)集中财力办大事,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2008年来,全市财政投入保企业保增长资金365588万元。一是投入资金290174万元,支持丰原、安徽柳工等企业发展项目建设,不断推进工业强市战略实施。二是投入资金73306万元,支持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建设。三是全面落实增值税转型改革,兑现再生资源增值税退税政策,取消140项行政事业性收费等,减轻企业负担7.8亿元,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外部环境。
(三)统筹城乡一体化建设,促进农村改革与发展。2008年以来,全市财政投入“三农”资金77.69亿元。一是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完成农业综合开发投资20258.6万元,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和进行中低产田改造。二是增加涉农补贴规模。通过“一卡通”发放22项财政补贴农民资金193407万元,积极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三是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安排财政奖补资金11116万元,全面开展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拨付政策性农业保险资金?万元、农村义务教育债务化解补助资金11279万元。
(四)坚持科学精细管理,推动财政改革向纵深发展。一是大力推进综合治税,促进财政收入增长。进一步加强税源管理,建立“政府主导、财税主管、部门配合”的涉税信息平台及平台管
理机制,通过各类涉税信息的比对、分析,做到依法征收、应收尽收,通过财税部门间信息的实时链接,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税收分析,建立护税协税工作考核机制。坚持集中财力办大事,理顺分配秩序,优化理财环境。二是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财政支出管理的意见》,打出规范预算编制、预算执行的“组合拳”。市政府成立市本级财政支出管理5人领导小组,由市长任组长,常务副市长、分管副市长、市财政局和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统一负责市本级预算编制、执行和管理。通过统筹管理、细化预算、严格追加和控制结余等各项措施大大提高了财政预算编制与执行的透明性和公正性。三是推进政府非税收入改革。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清理撤销市直行政事业单位银行账户952个,全面推行“单位开票、银行代收、财政统管”的政府非税收入征管模式,实行政府非税收入综合预算管理。四是深化财政管理制度改革。市本级286个预算单位全面推行国库集中支付网上支付,民生工程纳入市政府综合目标考核和效能建设考评体系,工程建设类招标项目纳入政府采购范围,财政监督工作积极推进。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我们蚌埠财政人将乘文明创建之风,扬改革创新之帆,扎实做好各项财政工作,谱写更加壮丽的新篇章!
二○一一年六月一日
第三篇:银行开门红提速培训班
银行开门红提速培训班
主讲老师:孙军正博士
一、课程目的
如何动员全体干部职工适应新常态,赢得开门红,认清大势很重要,树立信心很重要,抓紧时间更重要。本课程以“凝心聚力开门红”为主线,以振奋精神、重塑自我、想方设法、团结奋斗为主题,旨在为每一位干部员工鼓劲儿加油、理清思路、找到方法,全员动员,真抓实干,共创新业绩,实现开门红。
二、授课特色 案例教学法,通过大量真实案例解读业务环节中的具体问题;实操性强,指导落地实施细节;课堂气氛活泼,注重引发学员思考;课程内容更新速度快,始终落脚点在市场最前沿。
三、授课方式
a理论传导与实战应用相结合;
b案例讨论与情景演练(角色扮演)相结合; c讲师讲授与学员互动相结合;
d每个学员参与案例研讨活动,撰写本单位实施方案。
四、培训对象
银行高管、网点主任、客户经理、理财经理、大堂经理、产品经理、网点员工
五、课程时间:2天
六、核心模块
模块1:开门红就要振奋精神
一、积极主动不抱怨
二、接受任务不讲价
三、完成任务不打折
四、抓铁有痕要结果
五、死缠烂打不放弃
六、急难险重敢担当
模块2:开门红就要重塑自我
一、岗位:清晰角色,安分守己
二、责任:明确任务,履职尽责
三、目标:自我加压,不断进步
四、技能:以此为生,精于此道
五、方法: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六、习惯:砥砺前行,重塑自我
模块3:开门红就要想方设法
一、打破思维定势,拓展工作思路
二、创新工作方法,解决绩效瓶颈
三、树立绩效标杆,实现自我超越
四、持续改善优化,追求卓越成果
五、超前研判思考,总是快人半步
六、面临非常任务,采取非常方法
模块4:开门红就要团结奋斗
一、大船思维,同舟共济
二、真诚沟通,和谐关系
三、内部客户,合作共赢
四、坚持自己,体谅他人
五、换位思考,同理同心
六、发现优点,善于赞美
七、尊重差异,共享共好 总结答疑与行动计划
以上课程安排仅供参考,具体情况以现场授课为准!
第四篇:银行建议
银行建议
指点谈不上,我的建议是:
1、开始的时候多问多做,不懂就问,多做笔记,一般刚入行都会给你安排个师傅带你的,搞好关系~~
2、柜员就做好两点,一是对客户的服务;二就是业务能力,主要三点:打字、点钞(单指或多指),打传票(小键盘);由于你是男生,我的经验是先天有劣势,所以更要好好练。一般情况下,跳槽人就看你这三样技能,因为服务是很虚的东西,很难量化的考核。
3、柜员的工作容错率很低,单独上柜后第一次做的业务多问问,不丢脸的,但切记别同一个问题问多次,这是老柜员最反感的。尽量别犯错,发现做错了第一时间和师傅、主管报告,柜员做错的东西100%是不可能瞒过去的,越晚说越被动。
至于怎么跳槽的问题,同业引进的方式一般就是靠人介绍,家里人或者朋友,先和对方支行领导谈,谈好之后的所谓面试考试就是走个过场。你现在要做的是多认识点其他银行的人,互通有无,建立起自己在银行业内的圈子;一般现在银行的工作都是同业内朋友间相互介绍。
兄弟,你有两个最大的优势:
1、你是男的,营业部的国宝啊,一般男柜员很受领导喜欢的;
2、你在县城工作,地方不大,同业圈子较小,你能力强点很容易在圈子里有名气的,这样跳槽就很容易了;方法很简单,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点钞打字小键盘),最好在技能比赛的时候得点名次~~~
第五篇:《决定》释放改革红利助推幸福提速升级
尊敬的党组织: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万民期盼中面世。品读《决定》内容,字里行间所释放出的改革红利,不仅回应了公众对幸福生活的关切,而且诠释了“改革为了人民”的初衷。
幸福是什么?想必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收入的人群肯定会有不同的理解,相信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对幸福的判断恐怕也会有不同的标准。
实事求是地讲,经过35年的改革与发展,我国人民的整体幸福指数在不断攀升。温饱已解决,种粮有补贴,上学不交钱,看病能报销,老了有社保等等,可以说都是有力的佐证,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
但也不可否认,发展起来后的问题一点也不比改革前的少。诸如分配不公、户籍弊端、看病贵就医难、城乡教育资源不均衡、房价畸高不下、养老金双轨制等等,成为新时期制约国民幸福的硬骨头。触动固化利益,打破守旧藩篱,啃下这些硬骨头,归根结底还得用改革的办法来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求,我有所为。实现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中央正以全面深化改革的行动在回答在践行。梳理《决定》内容,不论是启动单独二胎政策还是破除城乡户籍壁垒,不论是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还是取消以药补医机制,不论是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还是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例,都紧紧围绕民生展开,解决的都是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决定》集中释放改革红利,在让人们倍感幸福的同时,更是看到了中央对更好满足人民需求所付出的努力。
落实是关键,关键在落实。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已经吹响,各地各部门只要将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下去,把《决定》的目标要求执行到位,那么让人民生活的更有尊严更加幸福,就一定会步入快车道迎来升级版。
汇报人:xiexieb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