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电子商务调查
电子商务市场调查报告
李彬(20081018)
一.状态:
2006年中国B2B电子商务交易规模为9957亿元人民币,2007年增长率高达25.5%,交易规模达到12500亿元人民币。能源、化工、制造、流通等领域大型行业企业对电子商务的深入介入,是市场规模大幅度增长的核心动力。预计未来两年我国B2B电子商务交易规模将继续高速增长,2008年将达到约16200亿元人民币,2009年交易规模有望达21300亿元人民币。
而2006年中国互联网B2B电子商务网站总营收为28.1亿元人民币,2007年增长率为49.8%,总营收为42.1亿元人民币。预计未来两年我国B2B电子商务网站的总营收规模将进一步增加,2008年将达61.7亿元人民币,2009年市场规模将达89.8亿元。
市场份额高度集中,竞争激烈,综合类B2B电子商务平台与垂直类B2B电子商务平台相互博弈,四大竞争阵营: –阿里巴巴市场份额接近7成,优势明显,市场领先者。
–网盛科技、环球资源、中国制造网和慧聪网发展迅速,上市后实力增加迅速。
–中国供应商、中国钢铁网、EC21、化工网等约20家网站左右,在B2B电子商务市场或行业垂直市场内也有较高的知名度,处于较为稳定的发展阶段。
–大量规模较小的行业B2B电子商务网站或地方性B2B电子商务网站属于补缺者,对B2B电子商务市场的整体影响有限,但是它们与综合电子商务平台之间市场的互相侵消现象值得关注。
二.趋向:
1:B2B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凸显行业特性。大型B2B网站正考虑向细分行业深入,分行业提高服务能力,按行业特性降低交易成本。于此同时,垂直行业B2B交易平台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国内将出现大量的行业B2B网站。行业B2B 网站竞争差异化特征明显,主打行业特点,一批有特点、有潜力、出具规模的行业B2B网站将成为风险投资商的关注重点。2:行业B2B联盟发展迅速,成为垂直B2B平台发展的重要途径。行业B2B网站联盟策略
将持续,为克服垂直行业B2B网站的规模限制,该类网站之间将进一步表现出联盟趋向以获得规模效应和协同效应,联盟形式包括:相互推广、共享信息资源、共享广告资源等。此类模式与网络招聘网站的分行业、跨行业联盟高度类似。
3:B2B网站市场前景看好,仍有较大上升空间,各类投资将继续涌入。近年来网盛科技、阿里巴巴的上市极大刺激了B2B交易模式的增长,B2B电子商务模式仍有巨大的市场发展空间,各类资金将继续涌入,B2B领域的上市公司队伍将继续壮大。
4:继续完善产品交易规则是B2B交易平台始终不渝的前进方向。尤其诚信交易规则的建设,如何让交易对象放心大胆的使用,如何规避“机会主义”,如何继续降低交易成本,成为B2B交易平台思考的方向,也是成功的关键。
5:B2B电子商务平台的交易配套服务将趋于更加完善。用户体验继续提高,交易配套服务逐步完善。以阿里巴巴为例,为用户提供支付类平台服务,阿里巴巴商贸通交流工具,B2B平台将推出更具选择性的多版本服务和辅助措施。
6:B2B电子商务平台间不断创新交易模式,开展差异化竞争.尤其是新加入的B2B电子商务网站从收费模式到评价模式等都另辟蹊径,以区隔于目前领先的 B2B电子商务网站。
三.比较:阿里巴巴与慧聪
阿里巴巴是世界上最大、最有影响力的B2B电子商务网站,由传奇人物马云于1999年在杭州创立。阿里巴巴树立了B2B网站的标准规范,成功创造了B2B这种互联网商业模式。同时,阿里巴巴的注册会员达到800多万,遍及全球220多个国家和地区。阿里巴巴于2007年11月在香港上市,市值一度达到250亿美元,称为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公司。
阿里巴巴目前收费会员中国供应商(Gold Supplier,简称中供)价格在5万元以上/年,门槛相对较高。阿里巴巴上的注册会员绝大多数为供应商,买家资源很少,只有约22万买家注册用户。为了提高供应商会员,即卖家的推广效果,阿里巴巴还和全球1000强、中国500强等行业有影响力的大公司合作在通过阿里巴巴平台进行采购,并引导、筛选中国供应商会员参加线上采购活动(有时候还会有线下的大买家专场采购会,但对供应商要求很高,很少有企业能获准参加)。
相比而言,阿里巴巴的买家资源是三大B2B网站中最丰富的。但阿里巴巴容许买家群发询盘邮件,因此,卖家的有效询盘数并不客观,而且导致了供应商之间的价格恶意竞争,损害了买家整体利益。很多企业选择成为阿里巴巴中国供应商会员,更多的是从塑造公司品牌形象入手,即通过与阿里巴巴的合作证明公司的实力,以获得海外买家的认可。
慧聪网(HK8292)成立于1992年,是国内领先的b2b电子商务服务提供商。依托其核心互联网产品买卖通以及雄厚的传统营销渠道
--慧聪商情广告与中国资讯大全、研究院行业分析报告为客户提供线上、线下的全方位服务,这种优势互补,纵横立体的架构,已成为中国B2B行业的典范,对电子商务的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
慧聪是从汽车黄页起家的,偏重于汽车类。阿里巴巴是打造一个纯商人的社区慧聪与阿里都各有各的好,但是来说模式的话我肯定阿里,慧聪的模式是跟着阿里的步伐走的,今天阿里做个A,明天慧聪也做个A,今天阿里做个B,明天慧聪也跟着做,所以这样说来,慧聪没有一个真正自己的特点,两年前慧聪声望不错,比较有名气。但是大家有没有发现自从阿里成长起来后慧聪逐渐衰下去了,这表明慧聪他们在模范阿里只是可惜的是不是很成功,像慧聪有一点好就是买卖速配,有时候配的也还是不错,但有时候配的是过期根本无法跟客户交流。
四.总结:
现在西方发达国家的电子商务发展已经趋于平稳,不会出现太大的发展势头。换句话说,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不会产生实质性的突破。而中国的电子商务起步晚,发展程度不如西方发达国家。所以,鉴于此,中国的电子商务在未来几年甚至更长的一段时间内,还会快速持续地发展。我相信,中国的电子商务在未来一定能够接近甚至赶超西方发达国家,更好的为国民造福!
第二篇:2012移动电子商务调查
中国最大的电子交易平台淘宝网最近两次大促销活动引发的疯狂回应及统计出来的数据似乎能说明两个现象:一是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潜力巨大,二是移动电子商务市场发展基础条件已经成熟,正迎来快速发展的爆发期。
2011年11月11日,因日期数字特殊被称为世纪光棍节。这一天,淘宝商城推出全场五折大促销活动,结果当天交易额高达33.6亿交易额,支付超过3369万笔。其中通过手机淘宝支付的交易额当天突破1亿,创下国内移动购物新高纪录。而仅仅一个月后的12月12日,淘宝再次发起一场名为“全民疯抢”的类似促销活动,当天成交额更是直线攀升到43.8亿元,当天手机淘宝日成交金额突破2亿元,和双十一数据相比整整翻了一番,再次创下中国移动购物乃至移动互联网的新高。
显然,从这组数据反映了电子商务仍是互联网最令人血脉贲张的市场。其中,笔者以为手机淘宝的以下数据有着更前瞻价值的意义:一天高达2亿元的手机淘宝支付金额体现了中国移动电子商务已经走在了爆发式增长的门口,而当我们看到访问PC淘宝和手机淘宝的使用者比例为5:1时(5个淘宝会员访问PC淘宝的同时,有一个淘宝会员在使用手机淘宝逛、查物流、收藏、购买),又似乎说明移动电子商务很可能成为网民购物狂欢的新选择。
基于移动网络基础设施的日趋成熟,以及手机网民的迅速增长,我国移动互联网行业正在带给人们更大的想象空间。中国的手机上网网民已经超过3.5亿,中国互联网数据中心预测中国手机网民2013年将超过电脑网民。其中移动电子商务会成为首先爆发的应用。根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的统计数字,2010年中国移动电子商务实物交易规模达到26亿元,同比增长370%。艾瑞咨询预计2012年我国移动电子商务用户将接近2.5亿。2010年,我国移动支付市场整体规模达到202.5亿元,同比增长31.1%。预计2011年移动支付市场将迎来更加强劲的增长,2012年手机支付交易规模将有望超过1000亿元。
这一系列炫目的数据背后,体现了手机作为移动互联网的重要载体,很可能会成为未来人生生活和消费的首选通道,成为未来影响人们日常生活和消费行为的关键工具。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我们的生活形态变得越来越“移动化”,设想一下,半夜钻在被窝里上淘宝商城之类的购物网站秒杀中意商品的奇妙乐趣,就能让我们对移动电子商务充满期待了。所以可以乐观地估计,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国家在移动支付安全方面的保障体系变得完善的情况下,移动电子商务会很快进入到一个快速增长的时期。
第三篇:社区电子商务调查
社区电子商务调查------总结汇报
一、调研背景
随着用户规模持续扩大,网络社区已经成为主流应用,而社区用户较强的互动和分享性,使社区信息已经成为影响消费者消费决策的重要因素;同时更多社区用户选择在社区中进行购物,并在社区中进行购前查询和购后分享,使得社区有望成为开展电子商务的有效平台。
二、调查目的1.为了我们的电子社区在小区中的推广提供依据。
2.使社区力的人知道我们的平台
三、调查目标:了解客户需求、项目的可行性
1、圈子达成精准营销:社区中的圈子往往聚集了具有相近需求倾向的网民,使得推广更加深入,同时更具针对性;
2、传播促成口碑形成:社区中很容易形成对某企业或产品评价的“声音”,从而影响其他社区用户的消费决策。
3、互动了解真实需求:用户之间互信性较高,其交流的信息真实性也很高。对于企业而言,能够借此及时发现用户的真实体验感受和需求变化,从而快速地推出更具针对性的产品和营销策略。
四、调研的过程设计
根据本项目的特征,市场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的研究。
1、消费群体概况
1、消费水平
2、消费者对网上购物的了解程度
3、消费习惯
4、消费者理想的电子社区的描述
2、服务提供商情况
1、社区周边商家的调查(茶山)
2、市区商家的调查
五、宣传语
最全面的服务
最优质的态度
最适合你的商品
————比淘宝更贴近生活的平台
六、经费策划
1.策划费500
2.礼品费500
3.问卷调查费1000
总计2000
第四篇:电子商务调查问卷(定稿)
职业学院电子商务问卷调查
尊敬的同学,您好:
此次问卷调查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了解我校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对本专业的了解程度以及对学校课程的设置的一些看法,并为学校提供有力的改革参考依据。本次调查不署名,希望您在填写时不要有任何的顾虑,请如实填写,谢谢您的支持与合作!
1、您的性别是:A、男B、女
2、你所在的年级是: A、大一B、大二
3、上大学之前听说过电子商务吗?
A、有,经常B、有,但是很少C、几乎没有
4、当初你是如何选择电子商务这个专业的?
A、上网查询对这个专业有一定的了解然后自主填报
B、听别人介绍说这个专业很有前途
C、顺从父母的意愿填报这个专业
D,我不是电子商务专业学生
5、上了大学之后,你对电子商务能有个正确的认识吗?
A、完全能B、基本能C、暂时还不能D、完全不能
6、你能正确理解B2B、B2C、C2C吗?
A、全都知道B、不全知道C、全不知道
7、你对本专业的教学内容感兴趣吗?
A.很感兴趣B.感兴趣 C.一般D.不太感兴趣E.一点都不感兴趣
8、你希望学校的课程设置:
A.侧重理论教学B.侧重实践教学C.两者应该同等比例
9、您觉得在校学习的电子商务专业有用吗?
A、有用 B、有点用处 C、一点用没有D、不知道
10、就目前对电子商务的认识你觉得电子商务有前途吗?
A、大有潜力B、昙花一下罢了C、潜力大,但有泡沫
11、你对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毕业就业率了解吗?
A、很了解B、了解的一般C、很少了解D、没有什么了解
12、你有自己的网店吗?
A、有,但是做的不好。B、有,做的一般。
C、没有,正打算做。D、没有这方面考虑
13、你学习电子商务知识主要通过什么渠道?
A、相关书籍 B、网络C、视频教学D、课堂教学E、其他
14、你觉得网络零售行业的发展前景如何?
A、很好,是个不错的行业B、还可以,可以试试
C、前景不乐观,做这个的公司太多了D、不怎么关注
15、毕业后你有意向从事电子商务方面的工作吗?
A、一直向往B、绝不C、可以考虑
16、设想一下未来电子商务发展的趋势?
A.我们可以足不出户就能买到自己喜欢的东西
B.人们会越来越懒,不再实物购买,直接网购
C.线上线下会融合D.看情况吧
第五篇:电子商务调查问卷
电子商务调查问卷
尊敬的先生/女士:
您好!为了了解目前地区装备制造业员工中开展电子商务的状况和问题,本人希望您能协助填写这份调查表。在此,本人郑重承诺,调查结果仅供研究使用。
本次调查对于电子商务的界定是:通过计算机网络完成的购买和销售货物以及服务的行为,这些货物或服务的订单是通过相关网络下达的,但是支付和物流可以是网下进行的。
非常感谢您的大力支持!
1.2.3.4.您的性别:□ 男□ 女您的年龄:□ 20~30□ 31~40□ 41~50□ 51~60□ 60以上 您的工作:__________ 请问您网购的频率是多少?
□ 每周几次□ 每月几次□ 半年几次□ 一年几次
5.请问您最看中的网上购物的优点是什么?
□ 商品质量□ 价格优势□ 准确的可预期的到货时间□ 足不出户就能购物
6.请问您目前经常在哪家网站购物?(可多选)
□ 淘宝□ 凡客□ 京东□ 卓越
□ 2688□ 亚马□ 苏宁□ 其他__________
7.请问您在网上经常购买哪类商品?(可多选)
□ 3C产品(计算机、通讯等产品)□ 图书音像制品□ 服饰鞋帽□ 个护化妆□ 食品饮料□ 家具、厨具、家装□ 其他__________
8.如果电子商务网站上的商品价格和普通实体商店的价格相同时,您会选择? □ 网上购物,因为可以自己随意安排购物时间,而不必跟卖家达成一致时间 □ 网上购物,因为可以方便的进行多个买家之间的比较
□ 网上购物,喜欢电子商务带来的新的客户感知与体验模式
□ 实体店,反正没有价格优势
□ 实体店,对于物品看得见,比较放心
□ 其他__________
9.请问您在单笔购物的消费金额上限是多少?
□ 几十元□ 几百元□ 几千元□ 上万元
10.请问您在网购时常常选择哪种付款方式?
□ 货到付款□ 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平台□ 找人代付□ 网银直接付款
11.您在选择物流时考虑哪些因素?
□ 时间□ 运费□ 服务态度
12.请问在商家答应是收货时间已过后多少天没有收到货,您会对此次的购物不满意?□ 1~2□ 3~4□ 5~6□ 一周以上
13.请问当买家的行为不诚信或者对商品不满意时,您是否会申请退货?□ 是□ 否
14.请问您觉得在退货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 退货的速度□ 退货手续的简易程度□ 退货费用的合理性□ 客服良好的态度
15.请问您认为网上购物的安全级别为?
□ 非常安全□ 安全□ 一般□ 不安全
16.您或您的朋友是否因购物儿受到网络诈骗吗?
□ 有过□ 没有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