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中国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一、酸雨
1.定义;PH值小于5.6的降水。
2.成因:人为使用矿物燃料排放大量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
3.主要污染源:工矿企业、家庭炉灶、交通工具燃烧煤、石油和天然气,排放SO2、NOX;有色冶金工业大量排放SO2
4.危害:⑴对生物的影响:使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的生长繁殖及死亡;使土壤酸化,危害森林和农作物生长;
⑵对建筑的影响:腐蚀建筑物和文物古迹;
⑶对人体的影响:危害人体健康。
4.我国酸雨分布:⑴北方相对较轻:北方气候较干,降水少,且土壤呈碱性;⑵南方酸雨问题严重:
5.贵州、湖南、江西等省区(气候湿润,降水多;有色冶金工业发达,大量
排放酸性气体)、沪宁杭、京津唐、辽中南工业基地(工矿企业、家庭炉灶、交通工具燃烧煤、石油和天然气,大量排放酸性气体)
5.解决措施:
①减少矿物燃料的消费量,减少硫氧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等有害气体的排放
②进行技术改造、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③综合利用、变废为宝,回收SO2气体制成硫酸(发展洁净煤技术和洁净燃烧
技术)
二、赤潮问题
⒈概念:赤潮是一种海洋生态灾害,指的是一些在海洋中浮游生活的赤潮生物在短时间内暴发性繁殖或高度聚集、且引起水色异常的现象。
⒉赤潮爆发的主要原因
⑴自然原因:气温高;静水;静风;海域相对封闭。
⑵人为原因:沿岸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排入海洋的工业和生活污水多;农业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⒊我国最易爆发赤潮的海域是珠江口、长江口、渤海
⒋赤潮爆发对海洋水产业的不利影响
①藻类过度繁殖容易导致海水缺氧,致使鱼类死亡、或其它鱼类的食物列死亡,鱼类因缺少食物而死亡
②产生毒素、毒死鱼类
③影响海洋生态系统,影响浮游植物和食物链
三、沙尘暴
⒈概念:
什么是扬沙、沙尘暴与浮尘呢?扬沙与沙尘暴都是由于本地或附近尘沙被
风吹起而造成的。其共同特点是能见度明显下降,出现时天空混浊,一片黄色。⒉形成时间:大多在冷空气过境影响时出现,北方都是在春季容易出现。所不同的是扬沙天气风较大,影响的能见度在1公里到10公里之间;而沙尘暴风很大,能见度小于1公里。而浮尘是由于远地或本地产生沙尘暴或扬沙后,尘沙等细粒浮游空中而形成,俗称“落黄沙”,出现时远方物体呈土黄色,太阳呈苍白色或淡黄色,能见度小于10公里,大致出现在冷空气过境前后。
⒊形成条件——主要是自然因素造成的⑴气温高、降水少、大风多是形成沙尘暴天气的主要原因:
沙尘暴的形成及其大小,直接取决于风力、气温、降水及与其相关的土壤
表层状况。气温高、降雨少、大风多是形成沙尘暴天气的主要原因,生态环境
和城市建设中的问题也是重要原因。近年来,我国北方地区春天气温常常偏高,使土壤解冻的时间比往年提前,加速了土壤水分的蒸发。而北方地区冬春降水
稀少,地表土壤干燥、疏松,植被还未形成,难以抑制沙尘天气的产生。与此
同时,全球性气候变暖、厄尔尼诺现象等气候异常,造成冷空气活动异常频繁,多大风天气,为沙尘天气的形成提供了动力。
⑵生态环境是形成沙尘暴的重要原因
我国西北和华北北部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人为破坏活动造成土
地沙化不断扩展,为沙尘天气提供了重要土沙物质。此外,在北方城市建设中
在建工地很多,由于缺乏工地表土保护设施,表土裸露,旋风刮来,极易扬尘,也是加剧沙尘天气的一个重要原因。
4、危害:
①造成环境质量下降
②使农作物受灾
③造成人畜伤亡
5、治理和缓解沙尘暴的措施——治沙工程(保护和发展林草植被)
措施:生物措施:保护好现有植被、植树造林;工程措施:跨流域调水、引水灌溉;管理措施:退耕还林、还牧。
四、荒漠化:
成因:自然:气候干旱,植被退化,物理风化加剧,风力强劲;
人为:滥伐、滥垦、过度放牧。
分布:西北、华北北部、东北西部;
危害:生态环境恶化,耕地、林地、草地面积减少。
措施:生物措施:保护好现有植被、植树造林;工程措施:跨流域调水,引水
灌溉;管理措施:退耕还林、还草。
五、水土流失问题
我国典型地区:黄土高原、南方低山丘陵地区
产生的原因:(1)自然原因: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多暴雨;地表植被稀少;黄
土土质疏松黄土高原)。
(2)人为原因:植被的破坏;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开矿。
治理的措施:压缩农业用地,扩大林、草种植面积;植树造林;小流域综合治
理。
治理的意义:有利于因地制宜地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
有利于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建立良性生态系统;建立生态农业模式,有利于
促进生态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六、干旱缺水问题
我国典型地区:华北地区,西北,长江中下游地区,华北地区:
产生原因:(1)自然原因:温带季风气候,全年降水少,河流径流量小;降水变率大;春季蒸发旺盛。
(2)人为原因: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水污染严重;浪费多,利用率低;春季春种用水量大。
治理措施:南水北调;修建水库;控制人口数量,提高素质;减少水污染;减
少浪费,提高利用率;限制高耗水工业的发展;发展节水农业;采用滴灌、喷
灌农业灌溉技术,提高利用率;实行水价调节,树立节水意识;海水淡化等。
七、土壤次生盐碱化
我国典型地区:黄淮海平原、宁夏平原、河套平原等
产生原因:(1)自然原因:频繁的旱涝气候(黄淮海平原);地形低洼;大气降水少,以灌溉水源为主。
(2)人为原因:不合理的灌溉;不合理的水利工程建设(渭河平
原)
治理措施:引淡淋盐;井排井灌;生物措施;农田覆盖;合理的灌溉,不能只
灌不排;采取喷灌、滴灌技术等
八、洪涝灾害
我国典型地区:东北;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淮河流域;珠江流域等
产生的原因:(1)自然原因:降水持续时间长,降水集中(如长江流域的梅
雨天气);夏季风的强弱变化(副高强:南旱北涝;副高弱:南涝北旱);台
风的影响;缺少天然的入海河道(淮河);地势低洼(海河、珠江);水系支
流多(扇形水系、树枝状水系);河道弯曲(荆江河段);厄尔尼若现象等。
(2)人为原因:滥砍滥伐,造成水土流失加剧,河床抬升;围
湖造田;不合理水利工程建设(渭河流域)
治理措施:植树造林,建设防护林体系;退耕还湖;修建水利工程;裁弯取直,加固大堤;开挖入海河道(淮河);修建分洪区;建立洪水预报预警系统等
第二篇:中国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我国水、噪声污染现状及处理措施分析
环境污染是指人类直接或间接地向环境排放超过其自净能力的物质或能量,从而使环境的质量降低,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生态系统和财产造成不利影响的现象。具体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等。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污染也在增加,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成为世界各个国家的共同课题之一。
(一)关于水污染
人类的活动会使大量的工业、农业和生活废弃物排入水中,使水受到污染目前,全世界每年约有4200多亿立方米的污水排入江河湖海,污染了5.5万亿立方米的淡水,这相当于全球径流总量的14%以上。
“水污染”具有明确的定义,即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征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称为水污染。
废水从不同角度有不同的分类方法。据不同来源分为生活废水和工业废水两大类;据污染物的化学类别又可分无机废水与有机废水;也有按工业部门或产生废水的生产工艺分类的,如焦化废水、冶金废水、制药废水、食品废水等。
污染物主要有:(1)未经处理而排放的工业废水。(2)未经处理而排放的生活污水。(3)大量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的农田污水。(4)堆放在河边的工业废弃物和生活垃圾。(5)森林砍伐,水土流失。(6)因过度开采,产生矿山污水。
我国水体污染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工业发展超标排放工业废水,二是城市化中由于城市污水排放和集中处理设施严重缺乏,二是大量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进入水体造成环境污染。
中国是世界13个缺水国家之一,全国600多个城市中目前大约一半的城市缺水,水污染的恶化更使水短缺雪上加霜。
我国江河湖泊普遍遭受污染,全国75%的湖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90%的城市水域污染严重,南方城市总缺水量的60%---70%是由于水污染造成的;对我国118个大中城市的地下水调查显示,有115个城市地下水受到污染,其中重度污染约占40%。据环境部门监测,全国城镇每天至少有 1 亿吨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体。全国七大水系中一半以上河段水质受到污染,全国 1/3 的水体不适于鱼类生存,1/4 的水体不适于灌溉,90% 的城市水域污染严重。中国有82%的人饮用浅井和江河水,其中水质污染严惩细菌超过卫生标准的占75%,受到有机物污染的饮用水人口约1.6亿。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自来水是安全卫生的。但是,因为水污染,如今的自来水已不能算是卫生的了。一项调查显示,在全世界自来水中,测出的化学污染物有2221种之多,其中有些确认为致癌物或促癌物。从自来水的饮用标准看,中国尚处于较低水平,自来水目前仅能采用沉淀、过滤、加氯消毒等方法,将江河水或地下水简单加工成可饮用水。自来水加氯可有效杀除病菌,同时也会产生较多的卤代烃化合物,这些含氯有机物的含量成倍增加,是引起人类患各种胃肠癌的最大根源。目前,城市污染的成分十分复杂,受污染的水域中除重金属外,还含有甚多农药、化肥、洗涤剂等有害残留物,即使是把自来水煮沸了,上述残留物仍驱之不去,而煮沸水中增加了有害物的浓度,降低了有益于人体健康的溶解氧的含量,而且也使亚硝酸盐与三氯甲烷等致癌物增加,因此,饮用开水的安全系数也是不高的。据最新资料透露,目前中国主要大城市只有23%的居民饮用水符合卫生标准,小城镇和农村饮用水合格率更低。水污染防治当务之急,应确保饮用水合格。为此应加大水污染监控力度,设立供水水源地保护区。母亲河黄河1972年第一次断流,1997年断流226天,近700公里河床干涸。海河300条支流,无河不干,无河不臭。华北地下水严重超采,形成面积7万多平方公里的世界上最大的地下水漏斗区,地面下沉,海水入侵。全国668个城市中,有400多个供水不足,100多个严重缺水。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以来,土地沙化速度上升到每年3400多平方公里。更可怕的是,中国水资源总量还在下降。1997年总量为27855亿立方米,而2004年就降到24130亿立方米。从上世纪50年代以来,长江上游20多条河流平均萎缩了37.1%。
水污染降低了水体的使用功能,加剧了水资源短缺,对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带来了负面影响。
水体污染工业生产、增大设备腐蚀、影响产品质量,甚至使生产不能进行下去。水的污染,又影响人民生活,破坏生态,直接危害人的健康,损害很大。
工业废水近年来经过治理虽有所减少,但城市生活污水有增无减,占水质污染的51%以上。据环境部门监测,1999年全国近80%的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进入江河湖海,年排污量达400亿立方米,造成全国三分之一以上水域受到污染。
危害人的健康水污染后,通过饮水或食物链,污染物进入人体,使人急性或慢性中毒。砷、铬、铵类、b苯并芘等,还可诱发癌症,被寄生虫、病毒或其它致病菌污染的水,会引起多种传染病和寄生虫病。重金属属污染的水,对人的健康均有危害。被镉污染的水、食物,人饮食后,会造成肾、骨骼病变,摄入硫酸镉20毫克,就会造成死亡。铅造成的中毒,引起贫血,神经错乱。六价铬有很大毒性,引起皮肤溃疡,还有致癌作用。饮用含砷的水,会发生急性或慢性中毒。砷使许多酶受到抑制或失去活性,造成机体代谢障碍,皮肤角质化,引发皮肤癌。有机磷农药会造成神经中毒,有机氯农药会在脂肪中蓄积,对人和动物的内分泌、免疫功能、生殖机能均造成危害。稠环芳烃多数具有致癌作用。氰化物也是剧毒物质,进入血液后,与细胞的色素氧化酶结合,使呼吸中断,造成呼吸衰竭窒息死亡。我们知道,世界上80%的疾病与水有关。伤寒、霍乱、胃肠炎、痢疾、传染性肝类是人类五大疾病,均由水的不洁引起。
对工农业生产的危害水质污染后,工业用水必须投入更多的处理费用,造成资源、能源的浪费,食品工业用水要求更为严格,水质不合格,会使生产停顿。这也是工业企业效益不高,质量不好的因素。农业使用污水,使作物减产,品质降低,甚至使人畜受害,大片农田遭受污染,降低土壤质量。海洋污染的后果也十分严重,如石油污染,造成海鸟和海洋生物死亡。
对于水污染的防治主要有以下几个办法:
1、有关部门要划定水源区,在区内设置告示牌并加强取水口的绿化工作。定期组织人员进行检查。从根本杜绝污染,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2、加大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治理力度:
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对于改善我市水环境状况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市的废水排放量正在不断地增加,而城市污水处理厂却没有相应地增加,这必然会导致水环境质量的下降。因此建设更多的污水处理厂是迫在眉睫的事。
3、加强公民的环保意识:
改善环境不仅要对其进行治理,更重要的是通过各方面的宣传来增强居民的环保意识。居民的环保意识增强了。破坏环境的行为就自然减少了。
4、实现废水资源化利用:
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的废水排放量还要增加,如果只重视末端治理,很难达到改善目前水污染状况目的,所以我们要实现废水资源化利用。
5、家用水的净化:
过滤——沉淀(明矾)——用活性炭除异味,去颜色——消毒(氯气,漂白粉)。在自来水管传递过程中有可能出现二次污染,所以饮用时要煮沸杀菌,而且还要用干净的杯子。
另:有条件的家庭可以安装家用健康饮水机
6、强化青少年保护水资源意识:
对于青少年,普遍的家庭并不太注重保护水资源的教育。教育要从小做起,养成保护水资源的意识,毕竟“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加强对青少年保护水资源的教育,拍宣传片、做宣传活动,让中国未来的每一朵花都有节约的好品德、保护水资源。以后,大量污染水资源问题就会渐渐减小。
7、少量创建填埋场:
让废水废气都能够经过处理,再排放至河流。由于填埋场占地面积大,浪费土地资源,所以应少量创建。
(二)关于噪声污染
在环保的角度上,凡是影响人们正常的学习、生活、休息等的一切声音,都称之为噪声。判断一个声音是否属于噪声,仅从物理学角度判断是不够的,主观上的因素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例如,美妙的音乐对正在欣赏音乐的人来说是乐音,但对于正在学习、休息或集中精力思考问题的人可能是一种噪声。即使同一种声音,当人处于不同状态、不同心情时,对声音也会产生不同的主观判断,此时声音可能成为噪声或乐音。因此,从生理学观点来看,凡是干扰人们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即不需要的声音,统称为噪声。当噪声对人及周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时,就形成噪声污染。
噪声污染有主要分为:
交通噪声: 包括机动车辆、船舶、地铁、火车、飞机等发出的噪声。由于机动车辆数目的迅速增加,使得交通噪声成为城市的主要噪声来源。
工业噪声: 工厂的各种设备产生的噪声。工业噪声的声级一般较高,对工人及周围居民带来较大的影响
建筑噪声: 主要来源于建筑机械发出的噪声。建筑噪声的特点是强度较大,且多发生在人口密集地区,因此严重影响居民的休息与生活。
社会噪声:包括人们的社会活动和家用电器、音响设备发出的噪声。这些设备的噪声级虽然不高,但由于和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密切,使人们在休息时得不到安静,尤为让人烦恼,极易引起邻里纠纷、家庭生活噪声污染,等。
噪声对人体最直接的危害是听力损伤。人们在进入强噪声环境时,暴露一段时间,会感到双耳难甚至会出现头痛等感觉。离开噪声环境到安静的场所休息一段时间,听力就会逐渐恢复正常。这种现象叫做暂时性听阈偏移,又称听觉疲劳。但是,如果人们长期在强噪声环境下工作,听觉疲劳不能得到及时恢复,且内耳器官会发生器质性病变,即形成永久性听阈偏移,又称噪声性耳聋。若人突然暴露于极其强烈的噪声环境中,听觉器官会发生急剧外伤,引起鼓膜破裂出血,迷路出血,螺旋器从基底膜急性剥离,可能使人耳完全失去听力,即出现暴震性耳聋。
随着噪声的增加,差错率上升。噪声会分散人的注意力,导致反应迟钝,容易疲劳,工作效率下降,差错率上升。噪声还会掩蔽安全信号,如报警信号和车辆行驶信号等,以致造成事故。
对于噪声污染的控制主要有以下几个办法:
1、交通噪声污染的防治:
合理规划城市道路,使车辆合理分流并四通八达;
改善道路路面结构,减轻机动车辆行使时所发出的与道路的磨擦声和道路不平时发出的冲击声;
控制机动车辆的设计、结构; 控制在用车辆时所发射的噪声; 控制警报器的安装和使用; 控制声响信号的使用; 管制交通;
控制交通设施所发射的噪声。
2、社会生活噪声的防治:
禁止使用大功率广播喇叭和广播宣传车;
禁止在商业活动中采用发出高大声响的方法招徕顾客;
文娱、体育场所的经营人,应当采取措施,减轻或者消除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居民使用家用电器、乐器和在室内开展娱乐活动时,应当控制音量,不得干扰他人。
3、生产性噪声的防治:
控制和消除噪声源:控制和消除噪声源是防止噪声危害的根本措施。由于噪声源的多样性及其与生产条件的密切性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各种不同的方式解决。如鼓风机、电动机可采取隔离或移出室外;织机、风动工具可采用改进工艺等技术措施解决,以无梭织机代替有梭织机、以焊接代替铆接、以压铸代替锻造;此外,加强维修,减低由不必要的或松动的附件撞击的噪声;用弹性材料代替钢件等。
厂区厂房的合理规划与设计:产生强烈噪声的工厂和居民区以及噪声车间和非噪声车间之间应有一定的距离(防护带),防护带内种植树木或设隔声墙壁。产生噪声的车间,内部墙壁、屋顶应用吸声材料以降低车间内部的噪声强度;门、窗、地板应采用隔声结构以防止车间内的噪声向外传播。产生噪声的机器常常伴有较强的振动,应在机座下、地基上装设减振装置。
4、控制噪声传播和反射的技术措施:
A.吸声。用多孔材料贴敷在墙壁和屋顶表面,或制成吸声尖劈、吸声板装设在墙壁或悬挂于屋顶,以吸收辐射或反射出的声能,达到降低噪声的目的,常用的吸声材料有玻璃棉、矿渣棉、泡沫塑料、毛毡、棉絮等;或利用共振原理制成多孔板停为吸声的墙壁结构,均能取得较好的吸声效果。
B.消声。消声是防止空气动力性噪声的主要措施,用于风道、排气管;利用滤波的原理使声波在传播途中改变方向或形态,或在消声器内装设吸声材料达到消耗声能降低噪声的目的。常用的有阻性消声器、抗性消声器、阻抗复合消声器。
C.隔声。用某些材料、结构和装置将声源封闭,以达到控制噪声传播的目的。常用的有隔声罩、隔声室、隔声罩等。隔声结构应严密且有一定的质量以防引起共振。
D.隔振。为了防止通过固体传播的振动性噪声,应在机器或振动体的基础和地板、墙壁联接处设隔振或减振装置或防振结构。
E.个体防护。主要保护听觉器官免受噪声的损害。在高强度噪声环境或在特殊高噪声条件下工作,配戴个人防护用具是一项有效的预防措施常用的有耳塞,由软塑料、泡沫塑料等制成,根据外耳道形状设计大小不等的各种型号的耳塞,泡沫塑料多制成圆柱型,使用前用手将其捻纫后放入外耳道内,多为一次性使用,耳塞的厢声效果可达20-35d风耳罩,隔声敢早较高,可达30-40dB。
F.卫生保健措施。定期对接触噪声的工人进行健康检查,特别是听力的检查,发现听力损伤应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进行就业前体检,取得听力的基础资料,并对患有明显听觉器官、心血管及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者,禁止其参加强噪声的工作。合理安排工间休息并尽可能暂离噪声车间。经常检测作业场所噪声情况,监督检查预防措施执行情况及效果。
10人力 1班
程晨
10211020114
第三篇:全球生态环境问题
全球生态环境问题
何谓全球生态环境问题?当前世界关注的全球生态环境问题有哪些?
全球生态环境问题指对全球产生直接影响的,或具有普遍型,随后又发展成为对全球造成危害的环境问题,也就是引起全球范围内生态环境退化的问题。
这些问题包括土地退化,沙漠化,水土流失,人口问题,城市化问题,淡水资源短缺问题,植被破坏,海洋污染问题,危险废弃物转移问题以及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酸沈降等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
第四篇: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
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人口集中在农村,要实现中国梦,环境保护必须应是农村发展进程中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只有把农村环境发展和农业现代、社会主义现代化相结合,不应与这一进程分离。
可是,在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由于人口多、经济活动量大,而且我国的农业发展多成传统型而非密集型发展,所以科技水平低,由此导致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是个十分薄弱的环节。在人口不断增加和经济大规模展开的双重压力下,我国农村生态环境的总体形势非常严峻。现在,新技术革命逐步向农村蔓延,这将改变农民的生产方式,但是也将使农村的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矛盾进一步突出。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农村的生态环境保护就不可避免地被提上了议程。为此,我们必须研究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现状,分析其原因,在此基础上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农村环境保护的可行性对策。
一 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生态灾难增多,生态建设跟不上生态破坏的力度和速度
自然灾害频频出现:洪水、干旱、沙尘暴、泥石流、山崩、地震、滑坡等环境事故也时有发生,危害程度不断加剧;草原被风蚀、沙化;酸雨、病虫灾害继续威胁着森林资源;蝗虫灾、不明原因的植株萎缩等。除此之外,季节变化怪异,寒热不稳,病毒变异,疾病流行等诸多现象都说明,农村生态恶化的趋势未得到有效遏制。2 耕地面积持续减少,耕地质量不断衰退
耕地质量和数量是环境优劣的一个重要指标,保护耕地也是保护环境的一个重要内容。近年来,国家在耕地保护管理上采取了一些有效的措施,如建立占用耕地的限额审批制度、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占用耕地的补偿制度和废弃地复垦奖励制度等,基本上控制了乱占、滥用土地资源的歪风,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总体上看,保护耕地还没有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为,盲目开发、乱占、滥用耕地的情况时有发生,许多以往粮食产量高的农业耕地正在消失,大片大片的农田被不断扩展着的工厂和公寓大楼占去。据统计,我国现有耕地1.26亿公顷,人均耕地仅为0.1公顷,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45%,并且由于开发速度的加快,耕地面积还在不断减少。耕地中的13.3%属于15度以上的坡耕地,其中25度以上的坡耕地有9100万公顷。3 水环境污染严重,水环境状况不断恶化
水环境污染问题通常主要包括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污染,通常有固定的排污口集中排放,以及溶解的和固体的污染物从非特定的地点,在降水(或融雪)冲刷作用下,通过径流过程而汇入受纳水体(包括河流、湖泊、水库和海湾等)并引起水体的富营养化或其它形式的污染。这些污染起源于分散、多样的地区,地理边界和发生位置难以识别和确定,随机性强、成因复杂、潜伏周期长,因而防治十分困难,这种污染的地域特点实际上正好与我国农村的情况对应。在农村环境污染总体上可包括:外部污染对农村环境的影响和农业自身的污染对农村的影响。
农村环境污染的外部污染包括:水、空气、噪声、垃圾等污染。近些年来,这些污染问题突出。数据表明:全国七大水系1/3以上的河段达不到使用功能要求,近一半的河段污染严重,大部分湖泊富营养化突出,近岸海域污染呈加重趋势;相当多的城市空气质量超标,酸雨区面积占国土面积的30%,空气污染和酸雨影响不断地向郊区或农村扩展;城市垃圾处理率低,而且还占用农业用地,污染农业环境。全国生态恶化的趋势未得到有效遏制,水土流失面积已达36700万公顷,其中耕地的水土流失面积达45.4万公顷;荒漠化土地面积2.6亿公顷,比实际耕地面积的两倍还多;沙化的耕地面积也已达256万公顷;耕地质量下降,发生盐渍化的耕地超过 800 万公顷。监测数据显示,占全国淡水天然鱼捕捞产量 90%左右的七大水系中,超过渔业水质标准的河段总量达5000公里。
农业自身的污染对农村环境的影响。在诸多的生态环境问题中,农业自身造成的污染也不容忽视。目前,(1)、我国化肥、农药的滥用。化肥年使用量多达4124万吨,按播种面积,化肥使用量达 400 公斤/公顷,远远地超过发达国家为防止化肥对水体造成污染而设置的225公斤/公顷的安全上限。化肥的平均利用率仅 40%左右,加剧了江河湖泊的富营养化。全国每年农药使用量达30多万吨,除 30%~40%被作物吸收外,大部分进入了水体、土壤及农产品中,使全国933.3万公顷耕地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污染,重威胁了人们的身体健康。(2)、地膜污染正在加剧。据对有关省区的调查发现,被调查区地膜平均残留量为 37.8 公斤/公顷,其中最高的达 268.5 公斤/ 公顷,地膜污染的直接经济损失在1500万元以上。(3)、农业生产残留物如秸秆、畜禽粪便等不合理利用造成的污染也不容忽视。我国每年产出秸秆6.5亿多吨,畜禽养殖场排放的粪便及粪水超过17亿吨。4 乡镇污染严重
据统计,全国每年因废水而污染的耕地面积达2亿多亩,占耕地总面积的15%左右,每年因污染减少的粮食超过了100亿千克,直接损失125亿元,其中因农业工业污染和破坏而引起的达47%以上。乡镇工业的持续快速,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扩大了农产品的市场范围,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益,改善了农民的物质文化兴起。但由于乡镇企业数量众多、工艺陈旧、设备简陋、技术落后、能源消耗高,绝大部分企业没有防治污染设施,使污染问题较为突出。据1997年公布的《全国乡镇企业工业污杂调查公报》显示:1995年,全国乡镇企业“三废”排放量已达工业企业“三废”排放量的三分之一。目前,乡镇企业污染占整个工业污染的比重己由20 世纪80年代的11%增加到45%,一些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己接近或超过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量的一半以上。
当前,如何在乡镇工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保护好生态环境,实现乡镇工业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步提高,已成为我国化建设中的一个突出问题。5植被破坏,土地退化严重
资料显示,我国现有森林面积1.34亿公顷,居世界第五位。但森林覆盖率仅为 13.92%,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7%,居世界第104 位;人均林木面积0.1公顷,人均森林蓄积量 7.8平方米,分别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1.7%和12.6%,属于世界上森林资源贫乏的国家之一。我国现有草地面积3.9亿公顷,居世界第二位。但人均占有草地仅为0.33公顷,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我国草地质量不高,低产草地占61.6%,中产草地占20.9%,难利用的草地比例较高,约占草地总面积的5.57%。由于滥垦草原和过度放牧,我国出现了大面积的草场退化,草原生态日趋恶化。
我国是世界上的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沙漠及沙漠化土地已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0.67亿公顷扩大到1.3亿公顷,占国土总面积的13.6%。在近50年内,新发生沙漠化的土地有近0.7亿公顷,其中因沙化退化的草地达0.51亿公顷,耕地256万公顷。目前,大约还有约650万公顷耕地和1/3的天然草场受到不同程度的沙漠化威胁,沙漠化面积扩大的速度还在进一步加快。受荒化危害的人口近4亿,农田1500万公顷,草地1亿公顷。生态系统平衡失调造成各类农业灾害加剧,受灾面积扩大到年均4000万公顷。因灾害年均损失粮食2000多万吨,棉花22万吨。90年代中期以来,北方地区“沙尘暴”频繁发生,危害程度越来越严重。
二,完善我国目前农村生态环境的建议
生态环境建设是伟大的事业,尤其是在我国这样的农业大国,农业兴则国兴,农业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命脉和发展,当然,在第三次革命逐渐深入发展的今天,农村经济的发展也要以第三次科技为依托,尽量走绿色发展道路,这样才能使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生态保护同时发展,相互促进,我认为,发展生态经济需要有相应的经济条件、制度条件、政策条件和科学技术条件等与之配套,只有一套完整的制度,才能是农村环境向健康态势发展。加强宣传教育,增强环境意识
各级人民政府要充分认识加强农村环保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各种宣传工具和渠道,采取有效措施,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村环保知识宣传教育活动,大力宣传加强农村环保工作的重要意义,努力形成人人珍惜环境、保护环境、美化环境的良好氛围。要把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的相关内容编成农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通过举办文艺汇演、“下乡”等活动,寓教于乐,潜移默化,以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推广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和消费方式。要在中小学校广泛开展生态环保教育活动,通过青少年文明素质的提高,带动家长,影响社会。要加强对农民等生产者的科技文化教育,把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系列标准和生产技术、生态环境保护基本知识作为农技培训、“绿色证书”培训的重要内容,引导农民逐步从传统的耕作方式向现代高效农业转变。
建立长效机制,完善监管体系
农村环保是一项跨部门的综合性系统工程,涉及到环保、发改、财政、农业、建设、卫生、水利、国土、林业、科技等部门。因此,要建立长效机制,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要完善农村环保机构建设,建立城乡一体化环境监管体系,环保机构要向乡镇、街办延伸,形成各有关部门和乡镇、街办以及村组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农村环保工作机制。根据受益者付费、破坏者赔偿、开发者补偿的原则,逐步建立完善公平合理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研究制定有关农村环境保护的考核办法,把生态环境保护状况纳入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以落实好环境整治和生态保护任务。积极探索加强农村环保自我管理的村庄保洁机制,鼓励、支持村民建立村规民约,增强村民的自主保护环境能力。对涉及农民切身利益的发展规划和建设项目,要广泛听取农民的意见与诉求,尊重农民的环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
督权,维护农民的环境权益。3 发展生态农业,重视科技支持
要从科学发展的战略高度,积极发展良性循环的生态农业,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要加强农药、化肥控制,坚决禁用超标农药,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民使用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推广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生物防治和精准施药等技术,积极扶持生产企业开发生产生物肥等新型高效肥料品种。要尽快建立和完善农村环保科技支撑体系,推动科技创新,大力研究、开发、推广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以及农村健康危害评价等方面的环保实用技术,将清洁生产和废物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大力扶持并建设一批集研究、开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化废为利的生物科技企业,通过“压小上大、扶优汰劣”提升产业层次,延伸产业链条。推广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重视对塑料农膜的污染防治。采取适时揭膜技术,增加塑料地膜的回收率;要提倡使用可降解地膜,鼓励开发农膜再生加工技术。加强农村饮用水水质卫生监测、评估,掌握水质状况,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农村生活饮用水达到卫生标准。4 大资金投入,加强能力建设
要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逐步增加农村环保的资金投入,加强能力建设,着力解决农村环境中的突出问题。要在财政安排、城建和预算内资金补助、各专项资金等向农村倾斜,围绕重点小城镇、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农民培训、产业引导等制定明确的支持政策,形成长效有力的支持新农村建设机制。在每年财政预算中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用于农村环保工作,重点支持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水质改善和卫生监测、农村改厕和粪便处理、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畜禽和水产养殖污染治理及生态示范创建工作的开展。逐步建立“政府补助、部门帮助、社会支助、农民自助”的多渠道投入机制,将资金更多地投入到解决危害农民群众身体健康、威胁城乡居民食品安全、影响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上。
加强环境整治,改善村容村貌
要把农村环保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政策措施,落实目标责任。大力推进农村生活污染整治工作,明确整治的重点区域,制定科学合理的整治规划和方案。一要集中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对农村普遍存在的“垃圾乱倒、粪便乱堆”等脏、乱、差现象进行集中整治,力求短期内见成效。按照国家农村户厕卫生标准,推广无害化卫生厕所。二要逐步建立完善的农村垃圾处理系统,努力解决农村垃圾处理问题。逐步推广户分类、村收集、乡运输、县处理的方式,实施城乡清洁工程,实现垃圾无害化处理。三要加强畜禽养殖集中整治。科学布局畜禽养殖场(点),改变人畜混居现象,改善农民生活环境,坚决落实养殖业禁建区、禁养区的要求;加强对畜禽养殖散养户的引导和扶持;把养殖与改善燃料结构结合起来,把农村污染治理、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同发展清洁能源结合起来,大力实施改厨、改厕、改圈,实现“一池三改”,推广“猪-沼-果”、“四位(沼气池、畜禽舍、厕所、日光温室)一体”等能源生态模式,实现养殖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发展农村户用沼气,推广秸秆利用、秸秆气化、秸秆发电等措施,逐步改善农村能源结构。四要结合新农村建设,积极开展示范村、生态村、文明村创建活动,出台支持创建活动的奖励办法,推动创建工作的深入开展,提升农村环境面貌。对一些有条件的村镇道路两侧、房前屋后及废弃的晒场等裸露闲置地进行全面绿化或硬化,营造优美整洁的村居环境。
加大监管力度,保障环境安全
在农村环保工作中,环保、水务、国土、卫生、农业、林业等各职能部门要以保障环境安全、维护群众环境权益为目的,充分行使执法职能,认真履行督促职责,严肃查处有关违法行为。要加强对矿产、旅游等资源开发活动的监管,努力遏制新的人为生态破坏。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地、自然保护区和基本农田等重点区域的环境监测。努力实现由注重末端治理向注重从源头抓起、由控制工业污染为主向控制工业和生活污染并重、兼顾农业污染控制转变,加强对农村工业企业的监督管理,严格执行企业污染物达标排放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防治农村地区工业污染,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防止工业污染向农业转移、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要对不能达标排放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实行限期治理等措施,下大气力保护好农村的自然生态环境。
三,以农村生态理论为指导发展农村生态环境 农村生态学是生态学的重要分支,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其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农村环境与农村居住人口的关系。它结合中国的一些生态农村建设的案例来解读农村生态环境,力求达到促进农村生态学的进一步发展和提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理论之目的。
美国科学家小米勒总结出的生态学三定律如下:生态学第一定律:我们的任何行动都不是孤立的,对自然界的任何侵犯都具有无数的效 应,其中许多是不可预料的。生态学第二定律:每一事物无不与其他事物相互联系和相互交融。此定律又称相互联系原理。生态学第三定律:我们所生产的任何物质均不应对地球上自然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有任何干扰。此定律可称为勿干扰原理。
农村生态的发展当然也离不开这三条定理,农村生态的发展不是孤立的,它是与人的行为、社会的发展、技术的改革密切联系的;农村生态的发展也不是不与其他事物相联系的,农村兴则国兴,农村生态的发展当然也是与农业的兴旺密切联系;农村生态的发展也与社会发展、城市化进程有密切联系,所以更应该密切关注农村生态环境的发展。总体上说,农村生态是我国目前所面临的一项重大议程,农村兴则国兴,要想实现中国梦,农村梦想的实现便是不可替代、不可忽视的一部分,我国农村人口多,而且作为农业国家的基础较为深厚,因此,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乃至于几十代人的不懈努力。我们一定要发动最大多数的民众,调用一切可以调用的要素,以理论带动实际,以实际促进理论发展,充分利用政府干预,市场调节,政策引导,法制保障,宣传教育等多种手段,并使这些手段有机结合。坚持统筹规划,预防、治理和建设相结合;教育、引导和强制相结合,制定的对策科学合理、切实可行,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持续、健康地发展。
实现中国梦,完善农村生态环境,以实现农村生态梦,留住农村人,也是梦想!
第五篇:生态环境建设问题探究
生态文明建设问题探究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开幕式上,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提出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中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之一。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提出,为我们描绘了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理论与实践中又一重要的蓝图。20世纪90年代以来理论界从不同的学科角度和侧面,对生态文明进行研究并形成了一系列成果,今天我们将主要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的背景、生态文明内涵的界定及其主要特征、基本理论依据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进行分析和探讨,并以农村为例分析生态农业下的美丽乡村建设。
一、研究背景:生态环境“超载”
对于生态问题的成因,国内学者各有观点。李万古认为近代生态问题成因于科技革命的生态负效应。他认为以“征服、利用”自然作为本质特征和价值目标的近代科学,帮助人们从自然界的压迫下解放出来,并取得了人类文明的巨大发展,尤其是二次大战后,伴随科技革命的飞速发展,“科技革命的生态效应”被强烈地凸现出来。高德明则认为人类从农业文明演化到工业文明,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导致了生态问题的出现。他认为,以开发廉价化石能源和工业技术装备为特征的工业文明,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的增长,但同时也给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威胁。薛纪恬则于1992年就撰文指出:即便是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也在客观上打破自然界原有的生态平衡。人类一经出现,就作为自然界的对立物,与自然生态环境发生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关系,从而诱发态环境问题: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的矛盾、人类物质需求的无限性与资源更新的有限性的矛盾。
总的来说,我国学界对于生态危机的成因看法总起来可以归纳到两个层面:从纵向上看,自进入工业社会以来,近代科技革命的发展使人类社会过度地征服了自然,工业文明的进步与生态的恶化成因果关系;横向上,局部生态问题向全局扩散,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平衡的破坏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严重威胁着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可持续发展。
不难看出,关于生态问题的成因,学界多数归咎于科技革命与工业化的负效应,专注于人与自然关系整体层面的解读,而缺乏文化甚至文明意义上的阐释。
然而,正是对生态问题的普遍关注和认同,也是对人类社会自身发展模式的反省,构成了生态文明理论研究的背景。
二、生态文明的内涵界定及特征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的重要文明形态,[1]自步入文明时代以来,人类文明的发展历史经历了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阶段,现正处于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型。[2]研究生态文明的建设问题,首先要弄清楚生态文明的内涵。对此,不少学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李良美把生态文明列入社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政治、文化“三领域”框架中加上“生态环境”,首次提出了“四领域”的总体框架。对于生态文明的内涵,他认为:生态文明,或称绿色文明、环境文明,是依赖人类自身智力和信息资源,在生态自然平衡基础上,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全球化协调发展的文明。他进一步指出:生态文明的在本质上是价值观的革命,保护生态环境是伦理道德的首要准则,生态伦理道德的主题。
白光润从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阶段入手,进而提出了生态文明的内涵。他认为,生态文明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觉悟所产生的新理念,如人与自然共生的思想,环境容量、土地承载力、生态平衡的思想、可持续发展理论等等。其二是这种新理念所派生的人类在人与自然关系方面的价值观和行为修养,即生态伦理、生态善恶观、生态正义、生态良心、生态责任等新的价值体系。
俞可平站在上层建筑和文明更替的视角对生态文明进行了界定,认为生态文明就是人类在改造自然以造福自身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所作的全部努力和所取得的全部成果,它表征着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进步状态。生态文明既包含人类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安全的意识、法律、制度、政策,也包括维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技术、组织机构和实际行动。他指出,如果从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这一视角观察人类文明形态的演变,可以说,生态文明作为一种后工业文明,是人类迄今最高的文明形态。
丁开杰等赞同俞可平对生态文明内涵的论述,并总结了生态文明的特征:(1)独立性。生态文明是独立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是一个独立的更高一级的文明形态。(2)整体性。人们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时要把人置于整个自然系统中来认识问题,从自然的整体性出发,把握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3)相对性。生态文明是相对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文明形态。(4)反思性。生态文明是人类对工业文明时代的生态危机后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而形成发展的文明形态。(5)过程性。生态文明建设是生态治理的持续不断的过程。
总之,任何一种文明的“禀赋”是相通的,是传承的,无论是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还是生态文明,都以其内在规律推动着社会进步的历程,且生态文明是高于工业文明的社会经济形态。[3]当生态文明因子逐渐发展壮大并成为人类文明的主导因子时,人类文明就实现了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过渡。[4]我们对生态文明内涵及特征的探究,有助于重新定位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三、生态文明的理论依据
就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依据,国内学界也各有论述。潘岳认为,中华文明精神是解决生态危机、超越工业文明、建设生态文明的文化基础,中华文明的基本精神与生态文明的内在要求基本一致:儒家主张以仁爱之心对待自然,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和人文精神;道家提出“道法自然”,强调人要以尊重自然规律为最高准则,这与现代环境友好意识相通,与现代生态伦理学相合;佛家认为万物是佛性的统一,众生平等,万物皆有生存的权利。佛教正是从善待万物的立场出发,把“勿杀生”奉为“五戒”之首,生态伦理成为佛家慈悲向善的修炼内容。
张青兰、刘秦民提出应当贯彻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思想,确立当代中国生态文明的指导思想,认为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的核心问题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问题。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基本内涵是:(1)从本体论的高度揭示了人与自然的统一;(2)揭示了人与自然统一的实现形式;(3)揭示了人与自然统一的社会历史形式,从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的高度,揭示了人与自然统一、和解的内在途径。
廖才茂的论点比较全面,他认为生态文明是一种文明理念,一种社会形态,一种文明制度,其有深厚的理论根据:(1)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的世界观和方法论;(2)“以人为本”与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理论;(3)人地系统理论和生态经济系统的生态阀限理论;(4)物质长链利用和循环再生原理;(5)产业结构演进的客观规律。他认为,世界各国产业结构正在向高技术含量、低消耗、无公害、无污染的高度化方向演进,产业的绿色组合、绿色管理、绿色设计、绿色生产、绿色产品甚至市场的绿色准入和人们的绿色消费,都构成了产业结构演进的巨大合力。绿色经济将成为21世纪产业经济的主流。认清产业结构演进规律,适应产业结构演进大趋势,无疑是构筑生态文明的必然选择。
综合上面的观点,文明的本质在于实践累积的物质的、精神的和生态的积极成果及其实践本身,在于人对于自然所发生行为的良性循环,我们不能盲目地从意识形态的角度寻求生态文明的理论依据,否则生态文明仅限于一种理论上的文明。四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
良好的自然生态、社会生态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生态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础。中国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导致的生态现实,预示粗放式发展已经达到极限:中国已经进入高消耗、高污染的风险社会,迫切需要寻找合理有效的路径化解生态风险,从而迈步进入生态文明时代。而这一路径可以从个体和政府两个层面去考虑。
1、生态文明主体生态意识及其培养
刘湘溶在国内学术界首次提出生态意识的内涵与特征,他把生态意识界定为:人类以对包括自己以内的自然中的一切生物与环境之关系的认识成果为基础而形成的特定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取向,主要包括:(1)生态意识是一种忧患意识,是人类面对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而萌生的对自己前途命运的忧患意识。(2)生态意识是一种科学意识,即生态科学意识,它要求我们以生态科学的眼光审视自然、指导实践。(3)生态意识是一种价值意识,它表明人类对自然界价值的全面肯定,并确认生态价值是自然界对人类的最高价值。他认为生态意识作为一种价值意识具有五大特征,即整体性、未来性、和谐性、回归意识与责任意识。
沈新平等更专注于生态意识的培养过程和条件,他总结了生态意识培养的三个基本过程:一是环境意识的教育,二是人类在自然中地位的教育,三是人与自然理性关系的引导。还列举了生态意识培养的各种条件,包括:生态学知识的普及和生态危机的紧迫感是生态意识培养的前提;舆论的导向和政府的决策行为是生态意识培养的重要环境;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及人们文化素质的提高是生态意识培养的基本保障。
赵玲从可持续发展视角解读生态意识及培养,认为生态意识的建立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可持续发展是生态意识不断付诸实践的必然结果,是人类生存的最佳途径。可持续发展赖以确立的重要前提之一,就是对于人类生存环境与自然的全新理解,即生态意识的建立。生态意识着重强调在人类的实践活动中,以生态价值观念取代传统的人类价值观念,运用人类的智慧和创造力对整个地球进行施加定向的影响,使其更有利于生态平衡。
关于培养生态意识,赵玲指出:可持续发展要求人们的观念发生三个根本的转变,一是从传统的工业文明发展观念转向新的生态文明的发展观念;二是从以人为中心的伦理观念向生态伦理观念转变;三是从个体和局部发展的观念向整个人类整体发展的观念转变。
2、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选择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这是我们党在深入探索和全面把握我国发展规律基础上确定的重要战略任务,也是从我国实际出发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的正确路径。
赵冬初在十七大报告基础上,结合我国发展现状,对报告中关于生态文明建设路径进行了文本的阐述。第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坚持走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第二,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现代产业体系。一是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注重农业服务体系建设,着力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二是提高工业技术水平,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三是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大对物流、信息、技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的投入,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第三,建立可持续的消费模式。不可持续的消费模式将物质的无限消费看成是经济成就和个人地位的象征,因而对消费没有任何理性的约束,造成对地球资源的过度索取,对地球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威胁。摒弃这种不利于促进地球长远发展的消费模式,倡导一种可持续的消费模式是人类走向生态文明的必然抉择。一是物质生活以最低限度消耗资源为准则。二是生活废弃物以最小排放和对环境造成危害最小为准则。
薛晓源从生态产业的视角考察了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认为生态产业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产业基石。包括:(1)产业转化:从传统产业到生态产业。基于对工业文明的理性反思,生态文明建设内在的要求实现从传统产业到生态产业的转型。在我国工业化尚未完成,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的状态下,只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2)生态产业的形式:循环经济。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经济活动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模式,使整个经济系统以及生产和消费的过程基本上不产生或只产生很少的废弃物,从而根本上消解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它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与重要保证。(3)生态产业评价体系:绿色GDP体系。绿色GDP,是指用以衡量各国扣除自然资产损失后新创造的真实国民财富的总量核算指标。它不仅能反映经济增长水平,而且体现经济增长与自然保护的和谐统一程度,很好地表达和反映可持续发展观的思想与要求,矫正各级政府长期以来形成的单纯追求经济增长而忽略环境与资源承载力的倾向,使其合理利用资源。
在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上,早期的学者注重生态意识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研究,近期学界偏重于政府宏观政策的文本解读,缺乏可操作性,甚至带有意识形态色彩,等等。有的学者就提出要从实际中加强生态的治理。
3、加强生态治理
丁开杰等人认为, 生态环境治理的范式要转换:一是要从治疗入手到预防入手, 不再仅仅是先污染后治理, 而是从一开始就预防污染的发生。二是从局部治理到整体治理。自然生态的一座山脉、一条河流的治理不能被人为地分割开“,分区而治, 画地为牢”, 那样违背自然生态规律, 要统一协调各层级各地域管理主体行为, 共同承担治理责任。三是从政府管制到多元治理。要扩大环保民间组织和社团组织, 建立多元主体良性互动的治理格局, 在资源配置上充分发挥政府、企业、非政府组织及社会公民的作用[12](62)。
周升贤认为, 我国要像控制人口、保护耕地一样,实行最严厉的环境保护制度。凡是污染严重的落后工艺、技术、装备、生产能力和产品一律淘汰;凡是不符合环保要求的建设项目一律不允许新建;凡是超标或超总量控制指标排污的工业企业一律停产治理;凡是未完成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任务的地区一律实行“区域限批”;凡是破坏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一律受到严惩。绝不允许少数人发财、人民群众受害、全社会买单的情况一再出现[21]。
五、以农村为例分析生态农业下的美丽乡村建设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宏伟目标,明确提出了“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构想。
强大富裕而环境污染不是美丽中国, 同样,山清水秀但贫穷落后也不是美丽中国,建设美丽中国要以建设美丽乡村为基础。这是因为农业是国民经济、社会安全的基础。改革开放 30 多年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是,通过外部的能量投入获取更高的农产品产量的现代常规农业在高能耗的同时,在有限的时间、空间范围内所换取的农业的增长,已成为污染环境、破坏生态、耗竭资源的重要源头。农业对生态环境的威胁并不亚于工业及城市生活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加上部分农村地区已成为工业“三废”消纳地,不仅造成了水土等稀缺资源的耗竭,而且废弃物、废水、废气等导致的生态环境破坏和恶化[1],已经成为建设“山青水秀、环境优美”的美丽乡村、美丽中国的难点。所以,美丽乡村建设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环节,“美丽乡村”是实现“美丽中国”的保证和基础。只有建设好美丽乡村,美丽中国才可能实现。
1我国农村生态环境的现状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一直比较重视农业生态环境建设,中国的农业能够得到长足发展,其中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功不可没。但是,客观地说,对这个成效不能估计过高,建设的成果往往被在经济发展中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所抵消,甚至建设滞后于破坏。农村生态环境仍在不断恶化,农村的可持续发展仍然受到生态环境的严峻挑战。目前我国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严重、环境污染持续。1.1 生态破坏严重
在当前开展的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由于受经济、技术、人才等条件的限制,多数村镇建设或缺乏合理规划,或总体规划水平不高,或总体规划与各专项规划不能协调配套,居民点建设不符合生态村镇发展要求的现象普遍存在。许多居民点建设布局和功能分区不合理,形成功能相互干扰;有的居民点建设片面追求经济利益,造成经济活动严重排挤和干扰生态环境敏感区;还有的居民点建设只考虑土地集约利用和经济集中效应,而忽视了土地开发度和经济载荷的合理分配等[2]。1.2环境污染严重
农村环境污染严重是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表现。造成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来源是多方面的,从大的方面来说,主要有两大来源:一是由于农村内部自身的生产、生活活动所造成的污染;二是来自农村外部的城市污染转移。1.2.1 农业面源污染加剧
我国化肥和农药年施用量分别达 4700 万 t 和130 多万 t。各类农药、化肥、除草剂、生长激素等农用化学品施用强度大、频率高、流失快,对水体、土壤造成了严重污染。1.2.2生活污水排放逐年增加
据测算,江苏省农村每年产生生活污水10 多亿第 3 期t,但收集处理率较低,大多无序排放到环境中。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是影响水质的两个最重要污染因子,生活污水已成为农村地区特别是苏北农村地区最主要的污染源。1.2.3垃圾难以有效处置
一是农村生活垃圾。全国农村每年产生生活垃圾约 2.8 亿 t,绝大多数生活垃圾未经无害化处置,在一些农村呈现出“围村、塞河、堵门”现象。二是农业生产垃圾。据测算,江苏省每年约产生农作物秸秆3700 万 t,其中用作农村生活燃料、能源、食用菌基料、还田、工业原料、编织、发电等约占 72%,还有28%的秸秆被废弃在田间地头、道路与河沟两侧或在田间直接焚烧。1.2.4 畜禽养殖污染开始显现
我国畜禽养殖业规模连续20 年以平均 9.9%的速率持续递增,在推动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同时,引发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近年来,全国畜禽粪便年产量均在 25~30 亿 t,还田率仅为 30%~50%。一些养殖场内部环境管理比较粗放,缺乏必要的污染防治措施。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便、污水的排放给环境带来巨大压力,造成养殖场周边地区水环境的硝酸盐、氨氮指标严重超标。
1.2.5 工业污染隐患依然存在
上世纪末,由于大办乡镇工业,导致“村村点火、处处冒烟”。相当一部分化工、印染、电镀等污染企业分散在乡镇,虽然随着监管力度的加大“,三废”排放强度有所下降,但排放总量仍然很大,治理水平仍然较低。现在,随着城市环境准入条件的提高和环境管理的加强,一些地区出现了污染企业向农村转移的趋势,加大了农村环境压力。2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2.1农村粗放型的增长方式
目前农村生产力水平高低主要取决于农业自然生产力的状况,其增长基础主要表现为一定区域的农业自然资源察赋,即土地面积、土壤肥力、灌溉条件、气候等因素。农业基本上是一种“生存农业”,其增长的目标是不断提高基本农产品产出总量,以满足人们的食品需要和工业发展的原料需要。粗放型的农业增长方式主要依靠各种生产要素投入数量的不断增加,即依靠耕地面积的扩大和劳动力数量的增加,依靠农业机械的大规模投入,依靠化肥、农药等物化技术的应用来提高农作物产量。这种增长方式消耗高、成本高、产品质量难以提高、经济效益低。
农村粗放型的增长方式决定了农民在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上重用轻养、重眼前轻长远。在农业生产活动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抵御病虫害,造成水体和土壤污染。农村粗放型的增长方式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是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直接原因。2.2 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低下
从恩格尔系数来看,农民生活水平比城镇居民生活水平至少落后 7 年。在短期经济利益和长期经济发展的相机博弈中,短期经济利益占了上风;又因为污染具有外部性以及滞后性,在个体与群体博弈中,即使农村群体趋向保护生态环境,而农村居民个人可能会为了自身利益最大化出现道德风险。农村居民道德风险的成本较低,导致农村居民的败德行为屡禁不止。而如果群体趋向是破坏生态环境的,个体就是想保护生态环境必会心有余而力不足。2.3 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
“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能源消耗要降低20%,污染排放要降 10%。一些城市把依靠污染转嫁到农村作为治污的捷径。在调查中发现,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主要表现有三种:利用招商引资为诱饵,把高耗能、高烟尘、高粉尘、高噪声的污染企业设在农村;把那些废弃电脑和家电、过期商品甚至过期失效的药品,转移到了农村销售,让农民成为废旧品的再次使用者;把工业垃圾和城市生活垃圾直接排放到农村。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不仅破坏农村的生态环境,而且也会破坏城乡的统筹发展,因为农村各种污染最终还会通过水、大气污染和食品污染等渠道影响到城市。农村生态环境的破坏,必然会带来全局环境的恶化[3]。2.4环境管理体系及农技推广体系不健全
我国的农村环境管理体系呈现以下特点: 环境立法缺位、农村环境管理机构匾乏、环境保护职责权限分割并与污染的性质不匹配,因此基本上没有形成环境监测和统计工作体系。例如,目前对污染物排放实行的总量控制制度只对点源污染的控制有效,对解决面源污染问题的意义不大;对诸多小型企业的污染监控,也由于成本过高而难以实现。由于未建立农业和农村自然资源核算制度,对自然这样的利用动态缺乏真实地了解,是我国生态环境趋于恶化的一个重要成因。生态农业技术的选择缺乏环境政策制约机制,农技推广系统得不到有效的物质激励,导致一些推广人员对指导农民提高农药和化肥使用效率缺乏积极性,以致化肥、农药不合理施用情况加剧。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措施
3.1在思想观念方面,要加强生态道德教育,普及生态知识,倡导绿色消费 3.1.1 加强生态道德教育
生态道德意识是建设生态文明的精神依托和道德基础[3]。要把生态价值观、生态伦理引入到农民的日常生活中去,增强农民对于自然的道德责任感。通过广播、电视、网络、报纸等媒介向农民传播绿色理念,帮助农民树起崇尚自然、热爱生态的道德情操,唤醒农民的生态良知,重新扶起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真正理解人与自然的平等及和谐统一。3.1.2 宣传普及生态知识
多形式、多方位、多层面宣传环境保护知识,开展农民环境保护技能培训活动,让农民了解自然规律,养成尊重环境、善待环境的习惯;要对乡镇领导干部以及乡镇企业法人代表进行生态环境保护知识和可持续发展知识的培训,引导他们自觉培养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增强他们的生态环境意识,提升他们生态环境保护的综合决策能力。3.1.3 倡导绿色消费,转变消费观念
在生产性消费上,引导农民购买由正规厂家生产的农药、化肥、种子以及农用生产工具,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在生活性消费上,倡导勤俭节约,有节制的追求物质享受,在消费的同时注重对环境的保护,形成健康的绿色消费模式。另外,要实行农村环境质量公告制度,定期发布农村环境质量,引导全社会监督,努力营造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舆论氛围,表扬先进典型,揭露违法行为,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学习生态知识、参与环境保护的积极性,让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深入人心。3.2 在经济发展方面,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施清洁生产,推广绿色科技 3.2.1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要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遵循生态学规律,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预防与治理结合,以高新技术为基础,将绿色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可持续消费等融为一体,实现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使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谐循环,维护自然生态平衡。一方面,要对产业结构和地区布局进行调整,协调好企业之间、产业之间、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资源循环利用;另一方面,要把农村生产活动纳入到自然循环过程中,使所有的原料和能源都能在这个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的利用,从而减轻对农村环境的污染。3.2.2 实施清洁生产
清洁生产是指既可以满足人们的需要,又可以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和能源,并保护环境的实用生产方法和措施。清洁生产要以节能、降耗、减污为目标,以技术改造和加强管理为手段,对农村经济活动全过程实施污染防治措施,从而达到防治污染,清除和减少对人类健康与生态环境的影响。清洁生产包括清洁的生产过程和清洁的产品两个方面的内容。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要注意对土地、水源及周边生态环境的保护,同时要节约原材料和能源资源,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不仅要实现生产过程中的无污染或不污染,而且生产出来的产品在使用、食用、加工和报废过程中也不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3.2.3 推广绿色科技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类运用科技创造了巨大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但科技是一把双刃剑,由于运用不当,它又给人类带来了不利的后果,造成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一系列问题,为此我们必须大力推广绿色科技,使科技的应用既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又能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要加强对生态农业技术、生态工业园区和生态城镇建设等领域的技术研究以及开发引用;不断壮大环境保护科研机构和研究队伍,组建高水平的生态专家队伍;关心农业科技工作者的工作条件、工资待遇、生活条件,让他们能全身心投入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大潮中;大力引进各类绿色新科技、新工艺、新产品,推广成熟的绿色农业技术,如“畜禽粪便和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土壤污染控制技术,农药残留速测技术”等,同时推广污染处理技术,如“防治乡镇工业废水、废气新技术、污灌区污染控制的治理技术”等,关注生物技术、无公害农业技术、经济施肥技术、节水技术等的发展。
3.3 在政策法律方面,要加强科学决策与立法,完善执法与监督机制 3.3.1 建立综合决策制度
政府有关部门在制定规划、计划及重大经济行为的拟议过程中,要把生态环境目标与经济发展目标结合起来,将环境保护融入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根据全国不同农村地区环境的承载能力,确定不同农村地区的发展模式,拟定有利于农村环境保护的财政、税收、金融、土地等方面的经济政策体系;加大宏观调控,适时出台相关政策,用宏观调控手段引导生态建设的积极性。包括引导生态型项目开发的扶持性政策,防止和遏制破坏性经营的刚性约束政策,旨在快速恢复生态植被的资源补偿性政策,以及旨在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的科技投入政策。
3.3.2 完善环境立法,建立健全农村环保法律法规体系
要在宪法中写入生态文明的内在要求,加入关于环境与资源保护的规定;制定、完善农村环境与资源保护基本法与单行法,完善农村环境标准与制度;完善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国务院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中关于农村环境与资源保护的规定。同时,在农村环保法制建设过程中,要理性地借鉴其它国家先进的立法经验,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达到与国际环保法规接轨。
3.3.3 完善监督与执法机制,加强环境执法
法的生命力在于执行,监督是保证执法的必不可少的条件。第一,要进一步完善环保工作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负总责、环保部门统一监督、各有关部门分工负责、污染企业承担主要责任、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的环境监督管理体系,加强上下级政府之间的监督以及环保机关内部上下级之间的垂直监督,完善公众监督。第二,要不断完善环境执法机制,健全执法机构体系。应建立一个从中央到地方进行统一管理的专门环保机构体制:由国家环境保护部对全国环保建设进行统一部署、管理、指挥、协调,各省、市、县级政府设置专门环保机构,此机构为国家环境保护部的分支机构。各地的环保执法工作统一由环保机构行使职权,垂直上一级环保机构管辖、监督,不隶属于当地政府。第三,要强化环境执法队伍,提高环境执法水平。不断提高执法队伍人员的政治觉悟,加强对执法队伍人员的业务培训,加大执行环保法规的力度,逐步改变人治重于法治的现象,减少地方保护主义对环境执法的干扰,努力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