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阳江市委,阳江市人民政府关于授予(五篇)

时间:2019-05-14 00:17: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共阳江市委,阳江市人民政府关于授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共阳江市委,阳江市人民政府关于授予》。

第一篇:中共阳江市委,阳江市人民政府关于授予

中共阳江市委、阳江市人民政府关于授予

吴教育等45位同志“阳江市第四批

市管拔尖人才”称号的决定

(2009年12月16日)

为更好地实施人才强市战略,进一步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充分调动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阳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智力支持。市委、市政府决定,授予吴教育等45位同志“阳江市第四批市管拔尖人才”称号。

各地各单位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高度重视和大力加强人才工作,努力营造鼓励人才成长和干事创业的社会环境。各条战线的干部职工要以拔尖人才为榜样,学习他们忠于事业、热爱本职工作的敬业精神;学习他们攻关克难、勇攀高峰的创业精神;学习他们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的拼搏精神。

希望被授予“市管拔尖人才”称号的同志珍惜党和政府给予的荣誉,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再接再厉,继续发挥聪明才智,─ 1 ─

努力提高自身技能水平,推进工作创新,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为把阳江建设成为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新型工业化城市做出更大的贡献。

附件:阳江市第四批市管拔尖人才名单

─ 2 ─

附件

阳江市第四批市管拔尖人才名单

吴教育阳江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 梁英豪阳江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工作处副处长 肖顺发市委党校科研办主任

陈经勇高新区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

钟保迁市农业局种植业管理科科长

黄显良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所长

杨明阳春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所长

刘就市林业科学研究所所长

陈瑞炳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副所长

邱马银市海洋与渔业局渔业科科长

梁国强市科技局农村科技科科长

林川市城市规划设计院院长

林佑杰市体育运动学校教练

顾世浩市体育运动学校教练

薛桂荣阳江日报社总编辑

张华阳江广播电视台总编辑

张秀洁(女)江城区审计局局长

曾纪升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阳江市书画学会主席,市社保局阳东县分局局长

─ 3 ─

赵才勇市教育局局长

梁宏扬市第一中学副校长

林献珍(女)市实验中学教务处主任

郑荣彪市两阳中学副校长

冯活市第二中学教师

陈宗焕阳春市第一中学校长

郑开旭阳西县第一中学教务处副主任

冯正界阳东县东城镇第一初级中学副校长 李丽彩(女)阳东县合山镇中心小学教师

饶惠清市人民医院ICU主任

冯小燕(女)市中医院副院长

梁健峰市中医院副院长

陈健江城区卫生局副局长、江城区人民医院院长兼

大内科主任

李学应阳春市中医院院长

何梅(女)阳春市妇幼保健院院长

吴刚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阳江分公司党委

书记兼总经理

李积回阳江十八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兼总经理 梁改媛(女)阳江市安得利刀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张锐宗阳西县永光刀剪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欧成忠广东绿业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 4 ─

戴振秋广东羽威羽绒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阳江市

产业化农业龙头企业协会会长

吴达来阳江市谊林海达速冻水产有限公司总经理 江春燕(女)阳江市宝马利汽车空调设备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 林锋

彭汝运

黄畅

卢昌阜阳东县塘坪镇禾石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 阳江市鸿运海水种苗繁育场场长 广东省阳西县康顺虾苗场总经理 阳江八果圣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

─ 5 ─

第二篇:中共赤壁市委 赤壁市人民政府

关于大力推进全民创业的若干意见

发表时间:2011-02-12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

赤发〔2011〕4号

中共赤壁市委 赤壁市人民政府

关于大力推进全民创业的若干意见

(2011年2月10日)

全面推进全民创业,大力发展草根经济,是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的一项重大举措,是加快富民强市步伐、实现我市新一轮大发展的必然要求。现根据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的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就推进全民创业提出如下意见。

一、大力扶持全民创业

凡我市以自主创业方式实现就业或再就业的大中专毕业生、复转军人、下岗失业人员、残疾人和农村劳动者等人员,从事创业活动的(国家限制的行业除外),均可享受有关鼓励创业的扶持政策。对扶持对象从事创业活动的,在工商登记注册时,一律免收属于管理类、登记类和证照类的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自领取税务登记证之日起,3年内免征营业税、城市建设维护税、教育附加和个人所得税。支持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带头创业。鼓励符合政策条件的公务员按照有关规定提前办理退休手续,离岗创业。

二、全面放宽注册登记

投资者设立有限责任公司和非公司法人,注册资本(金)最低限额为3万元人民币,首次出资达到1万元即可登记,其余出资允许在2年内分期注入,首期注入资本(金)放宽到注册资本总额的20%。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不作最低注册资金限制。投资人可以用知识产权、采矿权、土地使用权、荒山水域使用权、股权等,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作价出资,其出资比例最高可达企业注册资本的70%。除法律和行政法规规定的前置审批外,任何部门不得设置前置审批条件。个体工商户注册登记由基层工商所直接受理。不需要前置的,3个工作日内注册登记。需要前置审批的,实行告知承诺制,5个工作日内办理完毕。投资主体可自行选择规范的企业名称、字号。冠市名不受注册资本和组织形式限制。允许城市圈内异地投资人在赤壁投资企业名称冠用湖北、武汉等行政区划或冠用异地行政区划。凡符合安全和环保要求,经有利害关系的业主同意后,允许以家庭住所为经营场所。

三、放宽初次创业入园标准

对民间初次创业投资密度达到30万元/亩的企业,可以进乡镇工业园区发展。投资密度达到50万元/亩或者承诺正常投产一年后税收达到3万元/亩的企业,经济开发区按其投资规模优先供地,用地手续由乡镇办场或开发区负责办理。在工业

园区内,投资在300万元以上,且投资密度达到30万元/亩的企业,实行建设规费全免(含消防),规划部门只规划不收费,其生产和办公用房的房产证按建筑面积2元/平方米计收。

四、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

实施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发展“345”工程。全市力争每年培育30个以上企业进入规模以上企业行列;每年滚动抓40个重点中小企业;每年新创办小企业500户。对新办企业进行重点扶持,尤其是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带动力强的新产品开发项目,政府给予贷款贴息或无偿资助,支持其做大做强。市政府每年在新增税收中列支专项创业奖励资金200万元,实行市级中小企业成长工程以奖代补。对新进入规模以上的企业,优先安排财政资金扶持。从2011年起,连续3年对新进规模以上企业以每个5万元的标准一次性对其所属主管部门或招商引进单位实行奖励。如果当年新上3个以上规模企业,每个另外再奖5万元。

五、加快创业孵化基地建设

鼓励各类创业资本围绕现代农业、旅游服务业以及我市的纺织服装和机械制造两大优势产业开展创业,鼓励依托支柱产业,创办以配套产品和服务为特色的企业。鼓励创办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型企业。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建设创业孵化基地、创业园区、创业社区。市政府计划在部分乡镇规划一定数量工业用地,作为创业基地用地。坚持“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既可以独资也可以入股,新增税收的地方留成部分5年内全部奖给相关主管部门或乡镇办。

六、鼓励创业带动就业

按照鄂财社发〔2009〕70号和鄂人社发〔2010〕60号文件规定,加大创业培训力度,对有创业愿望,参加3个月以上的技能免费培训并取得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证的法人可补贴1200元。如新创办企业,安置下岗再就业10人以上,并与员工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就业合同且全员缴纳失业保险,可申请转岗培训安置补贴800元/人。如员工在企业内部培训,还可申请职业培训补贴800元/人。

七、加大创业扶持力度

鼓励商业银行大力扶植中小企业发展,市财政专项资金存款与商业银行新增中小企业贷款实行挂钩。积极推进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平台建设,支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做大做强。将市诚信担保公司资本金增资到5000万元。进一步简化小额担保贷款手续,各类自主创业人员申请小额担保贷款,办理房产抵押手续时,免收房地产评估费以及相关部门和单位的各种管理费、服务费和证照费。税务部门要为创业提供宽松的征管环境。对创业企业从事技术转让、技术开发及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所取得的收入,应按规定免征营业税。

八、完善工作机制

市全民创业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负责全市全民创业的政策制定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密切配合,形成加快推进全民创业的合力。各级各部门要抓紧制定支持推动全民创业的配套政策和具体措施,不断完善全民创业服务体系。大力表彰优秀的创业者和为社会作出贡献的企业家,真正形成政府鼓励创业、社会支持创业、民众积极创业的良好发展氛围。

第三篇:中共吕梁市委 吕梁市人民政府

中共吕梁市委 吕梁市人民政府

吕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实施吕梁市人民政府职能转变和 机构改革方案任务分工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委、办、局: 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印发<吕梁市人民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方案>的通知》(吕发〔2014〕10号,以下简称《方案》)要求,市政府机构改革任务在2014年10月底完成,职能转变任务在3—5年内完成。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事关重大、任务艰巨,需统一部署、突出重点、分步推进。为确保《方案》提出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经市政府同意,现就实施《方案》任务分工和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2014 年完成的任务

(一)关于政府职能转变。

1.做好国务院、省政府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的落实和衔接工作。(市编办牵头,省政府公布取消和下放后3个月内完成)

2.进一步清理核实市本级现有行政审批事项底数。包括清理行政审批项目目录以外“红头文件”设定的具有审批性质的事项,同时做好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的清理工作。(市编办牵头,省审改办清理结束后启动)3.进一步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重点取消以部门“红头文件”等形式对公民、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进行限制性规定的审批事项和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登记、年检、年审、监制、认定等管理措施。将直接面向基层、量大面广,由县级管理更方便有效的行政审批事项,一律下放;将凡法律法规规定市、县两级均可办理的行政审批事项,原则上下放。市政府各部门要制定出取消和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后,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具体实施方案,并形成工作机制。(市编办牵头)

4.对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进行规范,继续优化审批流程,并向社会公开。制订《市政府行政审批事项业务手册》(范本),推进行政审批标准化建设。规范行政审批服务,简化审批程序,优化审批流程,严格规范行政审批裁量权,推进行政审批标准化。(市编办牵头,省审改办制定出省级《手册》后启动)

5.继续推进“两集中、两到位”改革。继续推进部门审批职能向行政审批科集中,各部门行政审批科向市政务大厅集中,行政审批事项进大厅到位,行政审批授权大厅窗口到位,努力构建“审管分离、权责挂钩”和“审批一条龙、服务一站式”的行政审批新机制,真正做到“一口进出、闭环运行、高效快捷、方便群众”。要强化监督机制,确保“两集中、两到位”改革工作落到实处。政府各部门要结合“两集中、两到位”审批权集中到行政审批科,制定出台内设科室职责调整方案和运行机制,改变“以审代管”的传统模式,切实转变职能,达到“宽进严管”、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目的。(市政务大厅牵头,市监察局、市编办会同)

6.严控新设行政许可事项,防止边减边增。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政府规章和各类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市政府法制办牵头,市政府清理政府规章和各类规范性文件工作在2014年底前完成)

7.深化投资体制改革。修订市级政府核准投资项目目录,进一步加大投资审批相关事项下放力度。积极探索实施民间投资“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支持民间资本以多种方式进入基础设施、市政公用设施和金融、电信运营、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领域。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参与能源开发和转型综改重大项目。规范项目核准前置条件,对于国家法律、行政法规没有明确规定作为项目核准前置条件的审批手续,一律放在核准后、开工前完成。进一步简化项目核准审查内容,提高审批效率。(市发展改革委牵头,省政府核准投资项目目录公布后启动)

8.建设固定资产投资审批平台,修订方便快捷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批管理流程图,建立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并联审批管理机制。(市政务大厅牵头)

9.推进工商登记制度改革。推行公司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取消公司最低注册资本限制,放宽公司注册资本和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条件,实行企业年检改年报制度和市场主体信用公布制度。根据国家统一安排逐步实行“先照后证”登记办法。(市工商局牵头)

10.开展行政事业性收费专项整治工作。重点取缔各级政府及部门(单位)私自设立的收费项目,取缔煤炭、教育、公路等领域乱收费、乱罚款、乱集资、乱摊派;继续清理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清理规范情况要及时向社会公布。同时,开展清理规范经营服务性收费整治工作。(市财政局牵头,市发展和改革委(物价局)、市监察局会同完成,2014年底前完成专项整治工作,适时公布清理规范结果)

11.开展评比达标表彰专项整治工作。重点清理不按程序申报,擅自开展的评比达标表彰活动;清理取消以各种业务考核、检查、评比为名,变相开展的表彰活动;清理取消重复评比的事项。(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牵头,2014年底前公布清理规范结果)

12.开展社会组织规范管理专项整治工作。规范社会组织运作方式,加强对中介机构监管,建立社会组织常态管理机制,规范社会组织收费事项。(市民政局牵头,2014年底前完成清理工作)

13.对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实行民政部门直接登记制度,依法加强登记审查和监督管理。(市民政局牵头)

14.积极推进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强化行业自律,使其真正成为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主体。(市民政局牵头,2014 年底前提出脱沟方案,同时试点一业多会)

15.根据省里的决策部署延长一批年检、年审事项的审验周期。(市编办牵头)

16.改进和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模式,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提供公共服务,因地制宜、积极稳妥推进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工作。建立健全政府购买服务体系,完善政府购买服务工作机制,加快形成公共服务供给新模式。(市财政局牵头)

17.积极探索取消行政审批的事项后续监督办法和配套措施。对取消的审批事项,特别是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制定操作性强的监管办法和措施,进一步加强事中检查和事后稽查;对下放的审批事项,按照“谁审批、谁负责、谁监管”的原则进行规范,防止出现监管职能缺位或不到位。(市监察局牵头,市政府法制办会同完成)

18.加强行政审批权力运行制约监督。强化部门内部制约监督机制,明确责任人和时限,探索推行审批与监管分离的行政审批权力运行制约机制;强化电子监察,实时全程监控运行情况,实现可视、可控、可追溯;强化审批全过程公开透明,接受社会各界监督。2014年底前,对各部门监督制度和运行情况进行一次监督检查,同时监督检查县级政府衔接省、市政府取消下放审批事项工作情况。(市监察局牵头,市政府法制办会同完成)

19.研究行政审批标准化建设。深化和加强行政审批标准化建设,规范预审程序,消除体外循环。着力解决审批标准科学性不足、联合审批标准制定面临法规和技术障碍、实质性联合审批缺乏制度和体制支撑等问题,为标准化建设夯实基础。筹备成立由法律专家、社会问题专家、行政体制改革专家等各方面人士组成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专家咨询委员会”,以加强对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的业务指导。专家咨询委员会参加“第三方”评估工作,重点对改革过程中存在不同意见的拟取消或者调整的行政审批事项进行详细评估论证,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市编办牵头)

20.探索行政审批事后监管模式。重点探索取消行政审批事项的事后监督工作新思路,创新事后监督管理模式。探索能够弥补现行管理体制不足,提升事后监督工作绩效,充分发挥事后监督职能作用的行政审批管理模式。市政府各部门要提出本部门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实施办法,并形成机制,切实转变职能。(市编办牵头)

(二)关于机构和职责整合。

21.制定印发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市文化局(市版权局)、市教育局、市农业委员会、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政府办公厅、市住房保障和城乡建设管理局、市城乡规划局、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等工作部门“三定”规定。(市编办牵头,2014年10月底前完成)

22.制定印发机构改革中涉及市政府有关部门机构编制调整的通知。(市编办牵头,2014年10月底前完成)

23.减少、调整一批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部门职责交叉和分散事项。(市编办牵头,2014年底前完成)

24.做好省以下工商、质监管理体制调整工作。(市编办牵头,各县市政府、市工商局、市质监局等有关部门会同。2014年10月底前完成)

25.市政府各部门加强自身改革,大力推进本部门、本系统改革。(各部门分别负责,2014年底前按照《方案》精神和职能转变要求,提出加强自身改革和推进本系统改革的具体措施)

二、2015年完成的任务

(一)关于政府职能转变。

1.做好国务院、省政府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的落实和衔接工作。(市编办牵头,省政府公布取消和下放后3个月内完成)

2.继续清理核实现有行政审批事项底数。公布核实后的市本级行政审批项目目录。(市编办牵头2015年6底前完成。)

3.实行行政审批事项目录动态管理制度。对行政审批事项目录进行动态调整,定期向社会公告,广泛接受监督。今后,凡未列入目录的行政审批事项不得实施。(市编办牵头)

4.继续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市编办牵头)

5.继续规范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制定印发《市政府行政审批事项业务手册》(范本)(。市编办牵头,2015年底完成。)

6.继续强化监督机制,推动“两集中、两到位”改革工作落到实处。牵头(市政务大厅牵头,市监察局、市编办会同)

7.公布市政府各部门权力清单。(市编办、市政府法制办共同 , 2015 年底前完成)

8.深化投资体制改革,修订市级政府核准投资项目目录。继续缩小审批、核准、备案范围,切实落实企业和个人投资自主权。(市发展和改革委牵头,2015年6月前完成)

9.继续探索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并联审批管理机制。(市政务大厅牵头)

l0.继续深化工商登记制度改革,逐步推行先照后证登记。(市工商局牵头)

11.基本完成清理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工作,按照有关规定公布并组织实施。(市财政局、市发展和改革委分别牵头,2015 年6月底完成)

12.做好省政府下放给市县政府的专项转移支付项目审批和资金分配承接工作。(市财政局牵头,省政府下放后3个月内完成。)13.调整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和比例,将适合县级管理的专项转移支付项目审批和资金分配工作下放给县级政府,相应加强财政、审计监督。(市财政局牵头)

14.全面推进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探索一业多会,引入竞争机制。(市民政局牵头)

15.出台以公民身份号码为基础的公民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实施方案。(市公安局牵头,省方案出台后3个月内完成并组织实施)

16.出台以组织机构代码为基础的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实施方案。(市发展和改革委牵头,市质监局会同,省出台实施方案后3个月内提出方案,并组织实施)

17.推动建立统一的信用信息平台,逐步纳入金融、工商登记、税收缴纳、社保缴费、交通违章等信用信息。(市发展和改革委牵头,省出台实施方案后3个月内提出方案并组织实施)

18.加强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市财政局牵头,省出台措施后3个月内提出方案并组织实施)

19.继续建立健全政府购买服务体系,完善政府购买服务工作机制。(市财政局牵头)

20.健全依法行政的制度体系,提高制度建设质量。(市政府法制办牵头,省出台落实方案后3个月内提出方案并组织实施)

21.健全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机制,建立决策后评估和纠错制度。(市政府办公厅牵头,市政府法制办会同,省出台措施后3个月内提出方案并组织实施)

22.深化政务公开,推进行政权力行使依据、过程、结果公开。建立健全各项监督制度,让人民监督权力。强化行政问责,严格责任追究。(市政府办公厅、市政府法制办、市监察局分别牵头,省出台方案后 3个月内完成方案并组织实施)

23.继续研究探索取消审批的事项后续监督办法和配套措施。(市监察局牵头,市政府法制办会同完成)

24.继续加强行政审批权力运行制约监督。(市监察局牵头,市政府法制办会同完成)

25.继续深入行政审批标准化建设研究。(市编办牵头)

26.继续探索行政审批事后监管模式。(市编办牵头)

(二)关于机构和职责整合。

27.整合房屋登记、林地(草原)登记、土地登记等不动产登记职责。(市编办牵头,2015年6月底前完成)28.对应省政府部门调整修订市政府部门“三定”规定,调整充实发展规划制订、经济发展趋势研判、制度机制设计、全局性事项统筹管理、体制改革统筹协调等职能,强化政府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环境保护等职责。(市编办牵头,2015年底前完成)29.减少、调整一批部门间职责交叉和分散事项。(市编办牵头,2015 年底前完成)

30.实施和完善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市国土局牵头,市住建局、市房产局等有关部门会同,2015年底前出台不动产登记具体办法并组织实施)

31.整合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职责等。(市编办牵头,省政府要求时间内完成)

三、2016 年完成的任务

(一)关于政府职能转变。

1.做好国务院、省政府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的落实和衔接工作。(市编办牵头,省政府公布取消和下放后3个月内完成)

2.继续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基本完成取消和下放生产经营活动和产品物品的许可事项、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取消资质资格许可事项工作,相应加强监督管理。(市编办牵头,2016年底前完成)

3.取消市政府各部门对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人进行水平评价的事项。条件成熟的,逐步改由有关行业协会、学会具体认定。相应加强监督管理。(市编办牵头,2016年底前完成)

4.继续强化监督机制,基本达到“两集中、两到位”改革工作指标。(市政务大厅牵头,2016年底前完成)5.基本完成投资体制改革。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按照“谁投资、谁决策、谁收益、谁承担风险”的原则,最大限度地缩小审批、核准、备案范围,确立企业和个人投资的主体地位。(市发展和改革委牵头,2016年底前完成)

6.基本形成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并联审批、快捷高效的,机制。(市政务大厅牵头,2016年底前完成)

7.基本建立起标准明确、程序严密、运作规范、制.约有效、权责分明的行政审批流程。(市编办牵头,市监察局会同,2016年底前完成)

8.基本完成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全面推行先照后证,实现工商注册制度便利化。(市工商局牵头,2016年底前完成)9.基本完成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出台实行一业多会的具体办法。(市民政局牵头,2016年底前完成)10.健全社会组织管理制度,推动社会组织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市民政局牵头,2016年全面实施)

11。实施以公民身份号码为基础的公民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市公安局牵头。2016年全面实施)

12.实施以组织机构代码为基础的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市发展和改革委牵头,市质监局等有关部门配合。2016 年全面组织实施)

13.继续推动建立和完善统一的信用信息平台建设。(市发展和改革委牵头,省出台实施方案后3个月内提出方案并组织实施)

14.基本建立健全政府购买服务体系。(市财政局牵头)

15.基本形成取消审批的事项后续监督办法和配套措施。(市监察局牵头,市政府法制办会同完成)

16.基本形成行政审批权力运行制约监督。(市监察局牵头,市政府法制办会同完成)

17.基本形成行政审批标准化措施。(市编办牵头)

18.基本形成有效的行政审批事后监管模式。(市编办牵头)

(二)关于机构和职责整合。

19.减少、调整一批部门职责交叉和分散事项。(市编办牵头,2016年底前完成)

20.清理整顿和整合现有行政执法队伍。(市编办牵头,市政府法制办等部门会同,2016年底前完成市级行政执法队伍的清理整顿工作)

21.积极探索综合能源管理机构改革,逐步建立安全、可靠、高效、环保的能源综合管理体系。(市发展和改革委牵头,2016年6月底前提出改革方案)

22.研究探索工业领域行业管理机构深化改革问题。(市经济和信息委牵头,2016年6月底前提出改革方案)

四、2017年完成的任务

1.基本建成集合金融、工商登记、税收缴纳、社保缴费、交通违章等信用信息的统一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市发展和改革委牵头,2017 年底前完成)' 2.基本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市民政局牵头,2017年底前完成)

3.基本形成统一登记、各司其职、协调配合、分级负责、依法监管的社会组织管理体制。(市编办牵头,市民政局会同,2017年底前完成)

4.基本形成权界清晰、分工合理、权责一致、运转高效、法治保障的政府机构职能体系。(市编办牵头,2017年底前完成)

五、工作要求

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是中央、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作出的重大决策,对于实现全市转型跨越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各部门要高度重视,狠抓落实,确保市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各项任务圆满完成。

(一)提高认识,切实加强领导。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方案》落实工作,深刻丛识市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的重大意义,准确把握各项改革要求,将落实《方案》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工作,主要领导亲自负责,精心组织,周密安排,以更大力度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上加快推进职能转变,确保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

(二)明确分工,形成工作合力。各部门要立即建立落实《方案》的工作机制,按照任务分工,制订详细工作方案,倒排时间,分解任务,责任到人,确保按要求完成任务。涉及多个部一门的,牵头部门要负总责,其他部门要密切配合、积极支持。

(三)统筹兼顾,逐项抓好落实。要按时完成新组建部门的“三定”工作。“三定”规定要坚持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落实职能转变要求,综合设置内设机构,严格控制人员编制和领导职数。各部门要把职能转变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做到该取消的必须取消,该下放的必须下放,该整合的必须整合,真正做到向市场、社会放权,减少对微观事务的干预。在放权的同时,要切实改善和加强宏观管理,严格依法监管,提高政府管理科学化水平。

(四)加强督查,务求取得实效。市政府办公厅负责《方案》落实工作的统筹协调、跟踪了解、督促检查、汇总情况,提出工作意见建议。市政府办公厅将对各部门落实分工情况组织专项督促检查,确保各项改革措施逐一落实到位,以实实在在的改革成效取信于民,树立市政府良好形象。

吕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4年10月29日

第四篇:中共中山市委中山市人民政府

中共中山市委 中山市人民政府

关于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若干意见

中委„2009‟1号

(2009年1月14日)

为贯彻落实中央和省促进经济增长的决策和部署,采取有力措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努力保持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统一思想,坚定信心

1.正确认识当前形势。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造成的影响,国家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今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省委省政府明确要求促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确保今年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各级党委和政府既要认清金融危机带来的挑战,又要看到蕴藏着的发展机遇,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的重要部署上来,进一步明确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工作思路,坚定信心,团结一致,沉着应对。

2.加强经济运行监测。加快整合发改、统计、经贸、外经贸、海关等部门的经济运行数据,建立统一的经济运行监测平台。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生产要素的监测分析,准确把握经济运行态势和发展动向,针对热点难点问题进行前瞻性预测预警,及时研判形势,解决突出问题,进一步增强宏观调控的预见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3.健全服务企业机制。调整充实经济工作服务队的职能,深入基层和企业,及时发现解决经济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建立健全各级党政领导挂钩联系重点企业制度,市党政领导每人挂钩联系1至2家产值超10亿元的重点企业和出口超1亿美元的外贸企业,定期到企业调查研究,协调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各镇区党政领导要做好对辖区内重点企业和优质企业的跟踪服务。

二、加大投资力度

4.推进重大项目建设。2009年组织投入200亿元,加快建设一批重大项目,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促进社会民生科学发展。深化建设项目投融资体制改革,拓宽筹资渠道,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创新“3〃28”招商洽谈会的招商引资方式,通过项目融资、股权招商等形式,着力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资金密度大、产业链条长的大项目。

5.启动产业聚集区规划建设。通过多种融资手段,整合市内土地资源,建设产业聚集区,鼓励优势企业有序地向产业聚集区进行扩张性转移,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促进全市经济转型升级。

三、扩大消费需求

6.努力提高市民消费能力。在全市建立起统一、多层次的社会保险保障体系,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和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提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7.积极培育新的消费热点。推进文化名城建设,加快孙中山文化、历史文化等八大文化工程建设步伐。更新改造中山温泉宾馆,引导资金开发海上温泉项目。推进长堤路和凤鸣路片区改造工程,打造城市商贸旅游景区,提升中心城区的商业消费氛围。加快小榄镇、东区、火炬开发区中心商务区和轻轨沿线站点商贸功能区建设,完善消费环境,培育新的消费热点。

8.鼓励市民进行住房消费。进一步加快廉租房规划建设。放宽住房公积金贷款政策,降低住房公积金贷款首付比例,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支持银行按揭转公积金贷款。适当降低二手房交易费用,鼓励扶持二手房交易。合理调整房地产开发工程保证金,不断改善预售款管理办法,扶持房地产业

健康发展。

四、鼓励扩大出口

9.扶持出口贸易转型升级。扶持加工贸易企业加强产品设计和技术创新,增强加工贸易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优化企业出口结构,扶持扩大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自主品牌产品和优势特色产品出口。鼓励企业积极开拓市场,扶持企业参加市组织的国内外市场拓展活动,积极开拓东盟、南美、非洲等新兴市场。

10.引导企业降低出口风险。引导出口企业使用出口信用保险工具降低收汇风险,避免出口企业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对出口企业应对反倾销、反补贴等各种贸易壁垒给予法律指导。

五、加快改革创新

11.积极鼓励产业优化升级。调整充实产业扶持资金,加大对重点产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的扶持力度。增设省市共建基地专项资金、市镇共建先进制造业基地专项资金、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会展业发展专项资金,以及利用三旧资源发展现代服务业、文化旅游业、节能减排等专项资金,引导和扶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12.大力扶持企业科技创新。积极探索建立科技创新风险投资机制,设立中小企业科技创新风险资金,以股权投资的形式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建立健全股权投资退出机制,科技创新风险资金通过出售股权实现资金的循环滚动使用。

13.完善信用担保体系。建立中小企业担保专项资金,对合作担保机构按照其年日均担保金额给予一定的补贴,对受保企业提供贴息扶持。支持担保机构开展互助性担保业务,按照信用担保机构为本市中小企业担保的资金比重,给予风险准备金补助。积极试办“多户联保、逐年授信、动态调整、周转使用”的中小企业联保贷款业务,稳步扩大担保中小企业的授信额度。

14.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积极探索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贷款的有效实现方式,引导担保机构为中小企业利用农村集体建设流转土地使用证抵押贷款进行信用担保。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采取发债融资、租赁融资、信托融资、基金融资等多种形式实现直接融资。

15.建立健全产权交易市场。加强与大型产权交易市场的合作,扶持市内中小企业进入产权交易市场开展企业并购、股权转让、企业租赁、资产出售等资产处理活动。推动产权交易市场为科技成果、科技企业提供产权交易、债权转让和股权融资等服务,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

16.全面开展土地预征预控。把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机遇,用好园地、25度以下山坡地可作为耕地补充后备资源的政策,抓紧做好相关地类的统计、调整和上报工作。不断完善重大项目绿色审批通道,进一步优化项目立项、招标等程序,认真落实征地拆迁补偿标准,按时完成项目建设用地和土地储备任务,确保市的重点项目顺利推进。

17.积极盘活闲臵公有资产。全面开展清查闲臵公有资产工作,公开拍卖一批闲臵资产,将有效资产注入市属重点集团用于增大资本金。调整充实市属集团公司的职能,优化集团公司的资本结构,储备一批土地和物业,增强公司的融资能力,满足市属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和重点生产性项目的融资需求。

18.加大统筹协调力度。各部门各镇区要同心协力,各司其职,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各项促进经济发展的措施。市直各部门要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集中资源支持经济发展。财政部门和市属集团公司要积极运筹,组织好资金投入;发改、经贸、外经等部门和各镇区要采取有力措施,吸引社会资金参与经济建设,确保全市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第五篇:中共龙岩市委办公室 龙岩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中共龙岩市委办公室龙岩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参加福建省科协第十一届学术年会(龙岩)

开幕式暨大会特邀报告会的通知

岩委办发明电[2011]102号

市直各有关单位、企业:

福建省科协第十一届学术年会将于9月14日~16日在我市举办,经市委、市政府和省科协商议,市四套班子有关领导和市直有关部门、有关企业人员参加学术年会开幕式暨大会特邀报告会。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时间、地点

2011年9月14日(星期三)上午8:30,在龙岩人民会堂。

二、参加对象

1、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市四套班子分管(联系)领导;

2、市直各有关单位和相关企业(具体名单见附件)。

三、会议议程

(一)开幕式

1、市领导致辞;

2、省科协领导致辞;

3、省领导讲话;

4、颁发第八届福建省科技工作者优秀建议奖、第十八届福建省运盛青年科技奖、第三届福建省紫金科技创新奖。

(二)特邀报告会

1、中国工程院副院长第四军医大学校长、院士樊代明作《三千年生命科学的进与退》专题报告;

2、北京林业大学原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尹伟伦作《生物质能

源的开发与利用——为人类能源危机探索可再生新能源》专题报告;

3、中国工程院院士谭建荣作《提升设计能力,促进转型升级》专题报告。

四、有关事项

1、凭票入场。请各有关单位9月9日上午下班前派人到指定地点领取座位票。(1)市委各工作部门,市人大和市政协各委、室,以及各人民团体与会人员的座位票请到市委办秘书三科领票(联系电话:2323175);(2)其他与会人员的座位票请到市政府办科教文卫科领票(联系电话:3293810、3293812)。

2、请全体与会人员凭票于9月14日上午8:15前入场完毕。请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做好会场准备工作。

3、会议期间,请市公安局做好会场周边交通疏导、安全保卫;请电力部门保障供电。

4、请市效能办派员督察各单位出席会议情况和会场秩序。

5、请福建日报社、省广播影视集团驻岩记者站,闽西日报社、龙岩电视台、龙岩人民广播电台、龙岩通联站派记者做好报道工作。

附件:参会单位名单

中共龙岩市委办公室

龙岩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1年9月 日

附件:

参会单位名单

1、市纪委,市委办、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政法委、综治办、610办、政研室、台办、编办、市直机关党工委、教育工委、农办、文明办、老干部局、信访局、党校、党史研究室、档案局、机要局、保密局、讲师团;

2、市人大办公室、研究室、教科文卫委;

3、市政府办、龙岩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市发改委、经贸委、财政局、人事局、监察局、公安局、民政局、司法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国土资源局、建设局、城乡规划局、交通局、水利局、农业局、林业局、畜牧兽医水产局、外经局、科技局、教育局、文化与出版局、广电局、卫生局、体育局、人口和计生委、环保局、旅游局、粮食局、审计局、统计局、民宗局、外事侨务办,老区与扶贫办、国资委、人防办、安监局、交战办、法制办、机关事务管理局、协作办、煤管局、中心市场筹建处、森林公安局,市行政服务中心、效能办;

4、市政协办、提案委、经济委、教科文卫体委;

5、市总工会、团市委、妇联、文联、记协、社科联、侨联、台联、残联、老龄办、计生协、关工委、老促会、老体协、贸促会;

民革、民盟、农工党、致公党、九三学社、民建龙岩市委会,市工商联;

6、市方志办、闽西革命历史博物馆、古田会议纪念馆、新华发

行(集团)公司龙岩分公司、供销社、项目开发中心、数字办、工程咨询中心、铁路建设办、房改办、公路局、库区移民开发局、地震局、农科所、梅花山自然保护管理局、城建监察支队、土地监察支队、路桥投资公司、省高速公路有限公司龙岩管理分公司、永武高速公路公司、双永高速公路公司;

7、市国家安全局、国税局、地税局、工商局、质量技术监督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烟草局、电业局、邮政局、无线电管理局、海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公路稽征处、气象局、水文局、龙岩调查队,市人行、银监分局、工行、农行、农发行、建行、中行、兴业银行、福建海峡银行、邮储银行、人民保险公司、人寿保险公司、信用联社龙岩办事处;

8、龙岩学院、闽西职业技术学院、电大龙岩分校、龙岩一中、龙岩高级中学、农校、财校、卫校、龙岩技师学院、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第一医院、第二医院;

9、福建日报社、省广播影视集团驻岩记者站,闽西日报社、龙岩电视台、龙岩人民广播电台、龙岩通联站;

10、龙岩烟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棉花滩水电开发有限公司、万安溪水力发电公司、福建煤电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省核工业二九五大队党委、冶金地质总局二局三队、福建省第八地质大队、福建省121煤田地质勘探队、龙岩煤机厂、中石化龙岩分公司、电信龙岩分公司、移动龙岩分公司、联通龙岩分公司,工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交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城市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下载中共阳江市委,阳江市人民政府关于授予(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共阳江市委,阳江市人民政府关于授予(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