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调研分析
发展好农村集体经济不仅是农民最直接、最关心的一个现实问题,也是关乎农业和农村现代化能否提前实现的根本所在。
一、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重要意义
在物质文明建设中,村级集体经济发挥着重要作用,它能有效地增加农民的收入,减轻农民的经济负担,促进农村各项事业的持续发展。
(一)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是壮大
村级财力的根本途径。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关键要靠两条:一条是要有人办事,一条是要有钱办事。村干部的工资要支付,村里一些必要的建设要搞,村里的公益事业要发展,仅仅靠“街道统筹、村级提留”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发展好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壮大村级财力,才能保证村级各项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二)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保障。搞社会主义的目的不是走两极分化道路,而是走全民共同富裕的道路。事实证明,村集体经济发展得好,村统一支配的财力就雄厚,就可以有能力为全村人办大事、办好事,才能更好地体现共同致富原则。只有大力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村里的各项公益和福利才能有持续可靠的保障。
(三)大力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是巩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根本保证。村党支部是党在农村的最基层组织。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得好,就有钱为村民办实事、办好事,村兴民富,村党支部就会得到村民由衷的拥护,党的形象和威信也会不断得到提高和巩固。村集体经济薄弱,村穷民贫,不但不能为村民谋利,而且还要为完成上级下达的各种指标不断向农民伸手要钱,增加农民负担,严重影响干群和党群关系。久而久之,势必会影响和动摇基层党组织的基础。
(四)大力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是实现农村现代化的坚强支柱。从农村的调查数据分析看,现已超过或达到小康标准的村,无疑是村集体经济搞得比较好的村。这些村通过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培植农业经济新的增长点,提高农业效益,形成区域经济,增加了农民收入。
二、当前村级集体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一)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呈下降趋势。据调查,慈溪市约20%的村级集体收入在下降,集体资产也逐年减少。譬如,2005年以来新华村集体收入分别是:335万元;292万元;110万元;2006年以来村集体资产分别是:2736万元;2579万元。
(二)村级集体经济来源结构不尽合理。作为村集体经济中最主要的生产资料即土地生产资料所有权和经营权发生了变化,所剩无几的村集体土地也已规划,无法为村集体统一经营带来收入,加上村集体企业改制转制、电力管理部门实行同网同价直接管理和农村税费改革实行统筹后,使村集体经济渠道愈来愈窄,集体收入越来越少,失去原有的优势。
(三)村级集体经济收不抵支。现在的村级集体经济呈现出两升一降的趋势:各类应收欠款逐年上升和各类非生产性支出(工资和各种福利)逐步上升,而村级集体年度可支配收入逐年减少。据统计显示,目前由于村级用于生产服务和管理开支等费用,占可支配资金的三分之二还多,发展社会公益事业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就难以保障。
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认识上的误区。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普遍实行的是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由于在政策上强调家庭承包经营三十年不变,因此家庭承包经营在多数人的头脑里烙印很深,忽视集体统一经营在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一般人认为,发展个体私营才符合时代要求,宣传和倡导发展集体经济非但没有意义,也不合时宜。实际上,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是由当地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来决定的。当前,还是要大力倡导和扶植村集体经济为主,形成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多元化经济格局,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二)对改革的理解不深。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获得了初步成功,也得到了农民的广泛拥护和支持。深化改革,应坚持从本地实际出发,以农民群众意愿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可一些地方在具体工作中忽视或者是放弃了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不考虑实际情况和农村广大干部和农民群众的意愿,采取简单的方式推行改革,于是就造就出一些“数字”干部。改革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当前在农村搞改革,必须要因村制宜,把握好时机,稳步推进,不能搞“一刀切”,采取强推强改。
(三)村级集体经济趋弱化。一是村级集体经济固定的财源逐渐减少;二是村办集体企业大量转制、改制,导致村级集体经济从原先集体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领域逐步退出,村级集体经济的经营模式从直接生产经营转为资本经营;三是村级经济赖以发展的基础和优势正渐渐失去,如企业在向园区集中,人口在向城镇化发展,土地在向种田大户集中等。
三、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几点措施
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指出“集体经济可以体现致富原则,可以广泛吸收社会分散资金,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公共积累
和国家税收,要支持鼓励和帮助城乡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发展。”为此,村级经济要本着有利于本地经济发展,有利于资源的合理作用,有利于为村民多办实事、好事的基本原则,去探索和寻找促进经济发展的公有制形式,来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一)强化村级领导班子。各级党委、政府以及村级经济组织,应增强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深刻领会和把握农村双层经营体制、深化农村改革改制工作的精神实质,认真研究,不断总结经验,有针对性地解决当前村班子工作上存在的薄弱环节和问题。要把有理想、会经营、懂管理,市场意识强和乐意为村民服务的优秀人才,充实到村级班子中来,成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栋梁之才。
(二)开拓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新路子。一是实行股份制合作化。将原村经济合作社改造成村股份制经济合作社,把村属经营性资产经评估量化折股,同时村属社员应分别按农龄股、人口股测算到户,进一步明晰产权关系。在此基础之上,村集体经济以股份制形式进行经营,也可以吸收社会其他资金加以组合,村集体在其中有一定的股份或控股,形成符合现代企业要求的经营管理机制,从而使集体资本增大并获利增值。二是兴办各类市场。村集体经济组织可以选定乡镇政府所在地、本村居民集中居住地、外来务工人员集居地兴办农副产品、小商品市场、小菜场等各类不同规模的专业市场,以此解决部分村民的就业问题和增加集体经济收入。三是充分利用闲置设施设备。利用闲置的企业厂房、仓库、大会堂等设施,租赁给农户发展专业饲养业、农副产品加工业等。既促进效益农业的发展,又盘活了集体资产,增加集体收入。四是实施资本经营,实现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利用经济区间优势,集中建造个私企业开发经营用房,做好房地产文章,拓展比较稳固的集体增收途径。采取及时有效的手段加大应收欠款的清欠力度,防止呆帐资金。五是开展创建活动。以创建活动为平台,以新农村建设为目标,紧紧围绕农村四个文明建设内容,加大投入,提升档次,争取政策性补贴或奖励资金,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六是开展多种经营形式。村集体经济组织可以组建一些专业合作的服务性经营实体,为农户有偿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系列化全程化服务,既带动了农民致富,又促进了集体增收;在发展农业基地的过程中,村集体经济组织一定要选好项目,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加大投入,完善生产条件和环保设施,为农民承包经营提供方便。村集体通过招标承租的形式向承包商或种养大户发包经营资源,村级集体可在稳定承包权的前提下和在农户自愿的基础上,合理流转土地资源使用权,通过向农户支付一定的租金,把农户承包的土地再度集中起来,由集体转包他人经营,村集体可以增加承包收入。坚持和完善集体经济内部的积累制度,按规定足额提取农业发展基金。
(三)节约村级集体经济开资。首先,要完善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在乡镇(街道)农办指导下,统一设置规范的村财务登记制度;建立规范统一的报账和帐目公布制度,公布帐目要清楚、详细、内容完善;实行资金所有权、使用权、盈利权三不变原则,坚持三个“不准”:即不准挪用,不准坐支,不准私设小金库财经制度。其次,实行村级财务公开。定期把财务收支过程和财务结果向群众张榜公布,收入按项目,开支按次序公布,给群众一个明白。对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要逐一把细目公布于众,不得“捆绑”列支。再次,强化监督机制,严格非生产性开支。村要建立民主理财小组,应推荐办事公道、威望较高和责任心强的人员担任。对村主管财务领导审批签字的收、支票据,由民主理财小组逐一审核,严格审核把关程序,增加审核透明度。对不合理的开支,坚持谁花钱,谁负责退出的原则。坚决杜绝用公款吃喝、请客送礼等非生产性开支,自觉接受上级主管部门、村民的监督,以保证集体经济安全、有序运转。
第二篇:村级集体经济调研分析
丰富发展路径壮大集体经济
——**村级集体经济调研分析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一个地方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加强农村基层党的组织建设,进一步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重要保障。近年来,我镇村级组织通过盘活集体资产、依托土地资源、兴办产业基地、发展休闲农业、组建专业协会、参与城镇开发等增收措施,使村级集体经济增收的渠道明显拓宽。但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各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村级组织支出增加,加之部分村发展集体经济困难重重,特别是有的村地理位臵偏僻、自然资源匮乏,既无资源可供开发利用,又无人才资金等优势,村级经济发展缓慢。截止至调研时,全镇17个行政村,村营收入在20万以上的1个,10-20万的1个,5-10万的3个,5万以下的12个。我镇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仍然存在诸多的制约因素:
一是渠道单一,发展后劲不足。村所处位臵和拥有资源状况,是决定村级集体经济有无和强弱的重要因素。临近镇区和公路沿线的村,大多发挥区位优势,通过征地补偿、资产租赁和合作经济等方式获取财产性收入和租地服务收入。位臵较为偏僻、占有资源少的纯农业村仅有一些零星发包收入。大部分村集体收入缺乏固定来源,只能依靠上级拨付的财政转移支付和村内收取的一事一议筹资筹劳资金勉强维持村级组织的基本运转,有集体统一经营收入的村只占总村数的50%,全镇村组集体净资产412万元,具有增值性功能的经营性资产131万元,占净资产的31.8%,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滞后。
二是支出增加,发展基础薄弱。近年来,村干部工资补贴有所提高,村级日常办公经费、治安经费、环境整治、绿化美化、垃圾处理、突发事件处臵、便民惠民服务、社保经费及村级公益事业等刚性支出逐年加大,特别是实施新老五件实事,农民集居区建设和村公共服务中心建设等工程,极大地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但也出现了谁建设得越多,谁负债就越重的现象。一些农村基础建设项目投入的加大,如改水、改厕、农路建设等,部分资金由村举债配套。部分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实行“谁受益、谁出资、谁建设”的方法,有些村因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等资金有限,为了获得上级财政的补助或以奖代拨的资金,不顾自身财力匮乏举债建设,加重了村级经济负担。各类达标工程验收和指标考核活动多,也成了村级的负担,如公共服务中心建设、全民创业、新农村建设、社区管理创新等,这种上级下指标、下级出资金的体制,让村干部们大伤脑筋,有的为了应付考核,村里是旧债未还,新债又增。到去年底,我镇村级帐内债务总额为619.34万元,帐内债务总量列全市第10位。村均债务36.41万元,其中负债50万元的村4个,20-50万元的9个,20万元以下的4个。
三是观念陈旧,发展本领不强。目前部分村干部文化水平偏低,思想保守不解放,观念守旧不更新,缺乏开拓进取精神;有的村干部既要忙工作又要忙创业,用于发展集体经济上的时间和精力不多;有的村干部等靠要思想严重,对发展集体经济不热心、不主动,自我发展意识不强;有的村干部统筹发展的能力不强,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缺乏长远的规划和思路。
村级集体经济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是农村党组织凝聚群众的物质基础,也是农民享受最基层社会公共福利的重要支撑。江苏省委提出,到2012年,苏南、苏中、苏北地区行政村的村级集体收入要分别达到50万元、20万元、10万元以上。南通市提出,争取到2012年,集体经济年收入20万元以上的村达到80%以上,50万元的村达到50%左右。我市组织实施“村级集体经济三年攻坚计划”,力争年内集体经济年收入20万元以上的村占比达70%;2012年,集体经济年收入超过20万元和50万元的村分别突破80%和50%;2014年,全面消除集体经济20万元以下的村。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重新审视,重新定位,重点扶持,大力推进,加快发展。
一、因地制宜,不断丰富发展路径。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要遵循因地制宜、一村一策的原则,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合理利用当地资源,找准集体经济的项目源与增长点,不断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实力。一是发展资产经营型经济。认真盘活现有集体资产,确保资产保值增值。对村集体所有的关闭企业、闲臵房屋、厂房设备、机械设备、水电设施、场(土)地等资产,依法采取招标、拍卖、租赁、参股经营以及有偿转让等多种形式,实行企业化管理和商业化运作,形成连续稳定的收入来源。二是发展资源开发型经济。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切实做好资源增效文章。对村集体所有的水面、新开垦和整理增加的土地、未发包到户的零星土地以及农村建设用地等集体资源进行认真排查,创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管理办法,允许村集体经济组织将依法取得的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通过出让、转让、出租等方式进行流转或抵押。对占
用村集体土地的,按年支付土地使用费。对办理土地出让手续的,其出让金收益部分通过财政补助给所在村。对城镇规划区、城郊结合部的村,要通过合法途径适当给村留地发展,由村按规划自主开发或以地参股开发,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形成长久收益载体。三是发展物业经营经济。在稳定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前提下,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大力推动土地流转,吸纳外出务工、弃农经商农民流转土地和项目建设预留土地发展物业经济,实行土地股份合作经营。大力加强休闲、旅游、观光、娱乐的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招商引资发展物业租赁经营。四是发展为农服务经济。对镇郊结合部、工业园区所在村等区位较好村,村集体在服务发展做好群众工作的同时,要主动承接拆迁、围墙和场地的基本建设的服务项目,组织人员提供各类便民服务,增加集体收入。
二、加强引导,不断优化发展环境。要坚持输血促造血和“多予、少取”的原则,不断加大政策引导、扶持和保护力度,在扶农资金、新增税收、土地补偿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为加快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创优条件。要不断丰富帮扶薄弱村的形式,创新工作方式,整合多方资源,形成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合力。继续通过领导帮扶、企业帮扶、部门帮扶、富村帮扶等途径深入开展对集体经济薄弱村的帮扶工作,开展智力支农活动,增强村级集体经济的造血功能。上级在下达招商引资任务及各类指标时,不宜脱离实际,以防止村级造假,导致招商引资成为“招商引支”。
三、创新管理,不断完善发展机制。务实管用的管理制度,是做大做强集体经济的重要保证。切实加强村级集体资产管理,坚持用市场经济手段推动集体经济发展。管好用好
集体资产,建立积累机制,充分发挥资金效益,实现保值增值,做到聚财有术、理财有方。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关注村级债务负担问题,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尽量减轻村级经济负担。创新集体经济组织分配机制,认真研究制定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在引资金、引项目、引技术等方面的奖励政策,激发社会各界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出力。加强审计监督,加大清收债权、化解债务的力度,努力使村级组织卸下历史形成的债权、债务的沉重包袱,加强债务管理,坚决防止新的不良债务。
四、选优配强,不断提升发展素质。努力拓宽选人用人渠道,增强村干部强村富民的能力和本领。通过各种途径,培养选拔政治坚定、勤奋努力、“双带”能力强的好干部,特别是要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并着力培养一批政治素质好、年轻有文化的生产经营能手、企业骨干进入村班子。充分利用各类培训阵地,对村干部进行致富技能、市场经济知识、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教育培训,努力提升村干部队伍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本领与水平。
**统计办
2011年10月18日
第三篇:关于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调研报告
关于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调研报告
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是强化基层党建工作,增强党支部凝聚力和战斗力的有效手段;也是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村经济向更高层次和更高水平发展的现实需要;更是中央明确村级组织必须完成的一个目标,为加快全村的集体经济收入的发展,夯实基层组织,根据本村的实际情况特制本发展计划。
一、基本情况
村级集体经济每年基本靠财政转移支付维持正常运转,基本上没有其他收入来源,村集体收入微薄。
二、指导思想
根据中央一号文件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全会关于农村工作的会议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指示,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统领,按照上级关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决策部署,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进一步推动白地市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使村集体经济保质增量,发展壮大,促进本村各项工作纵深推进。
三、基本原则
坚持“因地制宜、逐步发展、稳中求进、实事求是”的原则。以“土地入股,公司运营,利益分成,抱团发展”的模式,壮大我村集体经济。
四、发展目标
我村级经济发展的目标是:实现村级经济收入有较大提高,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有较大增长,力争明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超5万元。
五、主要思路与措施
(一)扭转观念,提高认识。
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是是减轻农民负担的一项利民工程,只有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了,能够为农民群众提供比较丰富的物质、精神和文化服务,才能增强集体统一服务功能,充分发挥集体经济组织在生产服务、管理方面的职能作用,最大限度地挖掘家庭经营的潜力,增强农业发展后劲为基层组织组织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二)理清思路,合理规划。
多形式多渠道探索发展路子,结合自身优势,因地制宜,制定符合具体的工作实施方案。利用荒山扩大发展油茶、特种养殖业、水果种植;促进土地流转,发展种养殖大户经营模式,充分发挥优势,依托本地良好的生态环境,发展农村各项产业,带动集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使村级集体经济收入逐年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大幅度提高。(三)抓好班子,建好队伍。
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关键在村党支部班子。着力提高村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切实提高政策水平、依法办事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和带领农民发展经济共同致富的本领。不断增强村级领导班子发展和管理集体经济的能力和水平。六、发展措施
着重推行贫困户自主发展、龙头企业+贫困户、家庭农场+贫困户等三种扶贫模式,帮扶到户到人,促进贫困人口稳定增收脱贫。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业。引导本村在外能人及事业有成人士回村投资创业,发展特色农业。因地制宜发展油茶、生猪、黄花菜等特色种养业,成立相关农业专业合作社,以大户带动千家万户的方式,鼓励贫困农户参与,逐步形成规模,增加农民收入发展状大村级集体经济。
第四篇: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调研工作
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调研工作
汇报材料
(2018年1月17日)
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是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重要物质基础,是保障村级组织有效运转、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坚强支柱,现就我镇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有关工作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镇地处####,总面积8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6906.6亩,下辖38个行政村,2017年常住人口27669人,农民人均纯年收入元左右。
至2017年11月底,所辖#个村集体经济全部实现破零,其中村集体收入10万以上的村个,分别是:村、村、村、村;收入在5-10万的村1个,村;1-5万元的10个,分别是:村;收入在1万元以下的7个,分别是:。
二、存在问题
1.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渠道狭窄,对厂矿企业依赖性较大。2017年村级集体收入万元,村集体经济主要来源于村级集体土地发包收入、转让收入、征迁补偿、村级集体房屋和公共设施资源租赁收入及一些专项补偿款,这些收入总计万元,占到总收入的%。各类厂矿企业支付的补偿、租赁费用、补贴等费用总计万元,占到总收入的%。不少村村级集体土地等资源缺少,村级集体房屋和公共设施等资产缺乏,收入渠道狭窄,导致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滞缓,现有的集体收入对企业的依赖性很大。
2.村级集体经济支出不断上升。
各村文化教育费支出、养老、村庄环境保洁、村里文化活动经费等社会福利支出和村政管理建设费用逐年上升。
3.村级集体经济差距较大。38个行政村中,年收入100万元以上的村个,年均收入50万元到100万元的村个,年均收入1万元以下村的7个。村与村之间呈现发展不平衡。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1.拓宽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渠道。
拓宽收入渠道是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首要任务。要立足当前实际,加快发展特色农业、乡村特色旅游、交通运输等服务业,拓宽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渠道。一要发挥区位优势。充分发挥#####镇距县城中心较近、交通便利的发展优势,建设大型农贸市场,进一步提升各村农贸市场发展水平,形成产业链。二要发展特色农业、种植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完善苹果基地、核桃基地、大棚蔬菜基地,计划今年完成入园道路1500米的绿化工程和停车场、卫生间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有限公司小杂粮加工基地,占地面积3970平方米,总投资约###万元,集休闲观光、乡村旅游、餐饮娱乐、趣味体验、精品加工为一体。三要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打造“全域旅游”大格局,整合现有资源,以“美丽乡村”####、“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为示范点,大力创建旅游特色村,积极发展旅游特色产业。四要利用资产优势。要利用原自然村的老办公室、旧学校等集体资产,进行改造开发,有效盘活。五要依托资源优势。对分散零星的小自然村废弃宅基地进行整理,有效盘活集体土地,利用集体土地等资源进行发包,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
2.加大村级集体经济扶持力度。加大扶持力度是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关键之举。要通过政策引导、项目扶持等有效手段,加强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扶持工作。一是加强项目扶持。加大对我镇钙产业循环园区建设、光伏领跑者计划等项目的扶持力度。二是加强政策扶持。落实村级集体建设用地,将建设用地指标对村级集体进行适当倾斜,为加快新农村建设、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提供土地。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建议对村级工程建设多征的有关税费以基础设施建设补助的方式返还给村。
第五篇:对服务业发展的调研分析
、2008年服务业发展情况
2008年,全市服务业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结构优化、领域拓宽、比重提高”的目标,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加大推进的力度,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预计,全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02亿元,同比增长15.9%,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的30.4%;从业人员18.6万人,增长5.6%,占全社会从业人员
比重的3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5亿元,增长19%。
1、城市主商圈加快集聚,彰显品位。坚持服务业与城市化互动,**商城全新改版、悄然亮相,与世纪联华、皇剑购物三足鼎立,工农路、引江路、江淮路、东方红路“两纵两横”专业街合力支撑,东方广场、时代广场投资均超亿元,金三元、龙都广场顺势开业,城市商贸区规模扩大、质态优化、环境改善。南新区增添亮点,外资连锁华润苏果营业面积2万平方。北城区加速启动,五星级春江花都大酒店投资8亿元、营业面积16万平方、26层,可望明年动工。
2、江淮市场带加快培育,规模拓展。发挥区位优势,市场建设错位竞争、布局优化,国际五金城一期工程投资过亿元、5万平方300余商铺,10月3日试营业;万德隆家居投资1亿元、占地100亩建筑面积4万平方,10月18日开张;苏中商贸城现有中国驰名商标2个,江苏省著名商标3个,全年成交额可望突破30亿元;阿波罗花木市场成为花木展示的主要窗口,全年成交额达5亿元;装饰大世界、建材市场等纷纷投资扩建,焕发生机;红太阳农贸市场成功实施“农改超”工程。
3、农村流通网络加快构建,串点连锁。改善农村商品流通环境,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坚持“万村千乡”工程与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双轨联动,建成“苏果”“苏农”“宏信”烟花爆竹四大配送中心、170家农民放心店、235个村级便民服务中心,新建机械化屠宰场1个、半机械化屠宰场14个,其中,**商城宏信配送中心投资2000万元,仓储2万平方,日配送商品100万元,全年配送额3亿元,开展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
4、社会商业管理加快提升,特色明显。主动探索社会商业管理形式,编制形成城市商业网点规划,不断优化城市功能;强化商联会职能,坚持“为政府办事、为企业服务、为百姓讲话”的宗旨,通过举办沐浴节、龙虾节、购物节和行业培训、技能比赛等活动,促进行业自律,“三把刀”专业人员居全省县级市前列;顺利出台《**市商业企业信用评审工作意见》,对零售商、餐饮(服务)商开展评比,引导诚信经营;创建扬州市级商业示范社区4个、“万村千乡”示范镇4个。
5、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方兴未艾。细化物流规划,明确沿江、砖桥、火车站园区定位,**港全年吞吐量可望突破300万吨,30万平米的木材配送中心投入使用,恒亿、亚皇第三方物流企业逐步壮大。融入扬州旅游圈,初步形成引江风景区、邵伯湖旅游度假区和**现代花木产业园三大旅游景区、9个旅游景点,现有四星级酒店1家、三星级3家、二星级3家。招商银行、交通银行成功落户**,银企合作平台建立,信用担保机制健全。科技、保险、信息、交通运输等行业迅猛发展,成为**服务业发展的新亮点。
6、推进服务业发展,氛围浓烈。服务业涉及部门多、领域广,市委、市政府把发展服务业摆到重要位置,领导重视,措施有力。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两次召开会议。8月25日,市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专门听取服务业汇报,研究服务业发展战略。9月20日,市委、市政府又召开服务业发展大会,市长丁一作报告,市委书记倪士俊作重要讲话,全面部署服务业发展目标和任务。会上,明确今后一段时期服务业重点推进10大项目,把任务分解落实到各镇和部门,市领导挂钩,全过程跟踪,全方位督查。
我市服务业与“全面达小康,建设新**”目标比,与对照先进地区比,与对照人民期盼要求比,仍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一是有规模但占比不够高。2005年、2006年、2007年一直保持30%左右,与省定目标40%的要求还有差距。二是有提升但品牌不够响。缺乏高星级酒店、高品位购物中心、高档次休闲场所,餐饮、沐浴、娱乐等服务行业经营特色不够鲜明,消费环境、消费标准有待规范和提高。三是有发展但速度不够快。信息、工业设计、科技研发、服务外包等现代服务业处于起步阶段,产业集聚、市场配套能力不强,专业市场对地方主导产业带动作用较弱。
二、2009年服务业发展思路
2009年,是我市全面达小康的关键时期,既是经济社会加快转型期,又是优化发展的黄金期。一方面,国际金融危机滞后效应开始显现,各种矛盾和挑战不期而至,人口素质、土地资源、能源消耗、环境容量约束加剧;另一方面,省政府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调整财政分税制,从今年开始,对增值税增量部分提高上划比例,对营业税增量部分不再集中,促使各地方要把加快服务业发展作为促进产业优化升
级的重要途径。因此,我市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强战略谋划,夯实工作措施,不断提高服务业发展的水平。
我市加快服务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全面达小康,建设新**”的要求,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突出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并重,强化对区域经济的服务功能、对一二产业发展的服务功能、对广大居民生活的服务功能,加快发展生产服务业,全面提升生活服务业,着力培育新兴服务业,努力构筑产业层次高、竞争能力强、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特色鲜明的服务业发展新格局。
工作目标是:2009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达到118亿元,同比增长16%,占gdp比重达到32%;服务业从业人员19.7万人,增长6%,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达到3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2亿元,增长18%。
围绕上述目标,在坚持全面推进、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具体抓好重点在六个方面求突破。
1、在物流发展上求突破。一是全面提升物流集聚区发展水平。沿江、砖桥、火车站物流园区强化功能定位,加快建设步伐。沿江物流园区以木材、钢材、建材、煤炭中转为主,强化仓储、配送、加工功能,设置边防商检等机构,争取国家木材进口检验基地落户。二是加快推进工业企业物流剥离。引导全市重点工业企业将仓储、运输、简单加工等物流项目从原有企业剥离出来,成立独立的法人企业,推进第三方物流。三是抓紧培育一批物流大企业。借鉴和引进国内外先进物流技术和模式,促进本土物流企业与先进物流企业合作和重组,择机成立物流协会。
2、在市场打造上求突破。一是建设东部鞋都。采取先建后拆的方案,拆迁商贸城,建设皮革城。项目总投资29亿元,总占地1300亩,分两期进行。二是推进国际五金城。围绕沿江千亿船舶产业集群,重点突出船舶五金、农用五金、机械五金配套服务,积极启动二期工程,同步推进商铺招商,引进一批知名五金品牌。三是培育钢材市场。配套沿江开发,发展钢材销售、流通加工、物流配送,与方正钢铁、邵伯钢材市场等互动,培育苏中一流的钢材交易集散地。四是提升阿波罗花木市场。以阿波罗为节点,打通花木通道,南联曹王花市、雅典娜盆景,北联丁伙苗木,形成十里花木长廊。规划四期工程,突出发展并尽快启动花木旅游餐饮。五是新建苏中农副产品市场。市场规划用地500亩,投资2亿元,建设蔬菜、水果、家禽、肉类、南北货等六大区域。抓紧进行规划选址,争取尽快启动建设。
3、在商贸提升上求突破。一是打造现代商圈。重点发展城市主商圈,联动发展北城区商圈、南新区商圈。城市主商圈加快建设东方广场、时代广场。北城区商圈高标准建设五星级大酒店。推进零售企业、餐饮企业向品牌化、专业化、现代化等方面发展。二是发展区域商贸。继续推进“万村千乡”工程和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双轨联动,完善“宏信”、“苏果”、化肥农药、烟花爆竹四大配送中心,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基本覆盖全市各村。三是开拓流通渠道。实施“园区支撑、商贸带动、市场互联”的产业方略,打造花木、水产、蔬菜、家禽、生猪等五大类农贸一体化产业链,提高农副产品的商品化率。
4、在旅游开发上求突破。一是加快景区景点建设。开发现代花木产业园区、饮水思源风景区、仙女庙公园、**水利枢纽风景区、邵伯湖旅游风景区、渌洋湖、滨江风景区等项目。重点开发大桥、邵伯两条古街,拿出规划,加快实施。同时,串点成线,启动“**一日游”。二是加大宣传促销力度。重点瞄准宁通、京沪高速公路沿线的大中城市,通过邀请外地旅行商和传媒机构来我市踩线,整体推介**。三是加强旅游行业管理。完善旅游行业管理办法,积极推进依法治旅进程,对全市旅游饭店的软硬件建设加大督促检查力度。
5、在房地产推进上求突破。一是释放住房的刚性需求。在国家政策允许范围内,在契税和规费减免等方面研究制定促进购房者买房的各项优惠政策。二是优化住房结构。坚持总量基本平衡、结构基本合理、价格基本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加快住房结构调整,重点发展满足居民自住需求的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房。三是完善房地产业管理机制。加强房地产开发建设全过程监管,进一步规范房地产开发建设行为,完善商品住房交付环节的管理。
6、在新兴行业培育上求突破。一是信息服务业。以“数字**”为目标,支持广电、邮政、电信等部门,打造信息服务载体,用信息化支持工业化,用现代管理改造传统产业。二是金融服务业。完善银、政、企合作平台,改进合作方式,建立新型银企关系。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制,支持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和再担保机构的发展,不断畅通融资渠道。三是社区服务业。建立和完善各级社区服务中心,拓宽服务领域,发展养老、托幼、医疗、健身、家政等服务项目。四是商务服务业。发展经济鉴证、法律、咨询管理、文体艺术服务等中介组织,形成辐射周边的商务服务体系。五是职教服务业。重点建设**市职教集团,形成机械制造、化工、纺织服装、建筑、农技等一批重点专业群,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