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促进审计工作发展的调研分析
《审计署2003至2007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实行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审计与效益审计并重,逐年加大效益审计份量,争取到2007年,投入效益审计力量占整个审计力量的一半左右。”这为效益审计工作发展指明了方向,效益审计应当顺应这个发展大势,乘势而上,有所作为。从审计的发展阶段来看,我国审计工作仍处在财务审计阶段;从总体
上看,目前全面开展效益审计的条件尚不具备。但我们必须从我国的国情出发,积极探索有中国特色效益审计的路子。
一、探索效益审计思路。我局把效益审计的意识引入到审计指导思想之中,加大对政府财政资金使用管理的监督力度,要求审计人员不仅要查财政资金使用的合法性,而且要查财政资金使用管理的经济性和效益性,逐步引导审计人员向效益审计归集思路。具体引导思路如下:
1.最近几年兴起的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是以领导干部所在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为基础,对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审查和评价,为干部管理部门选拔和任用干部提供依据。这种审计是基于加强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的基础上兴起的。它既包括合规、合法性审查,又包括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的评价,因此,它是财务和合规性审计与效益审计的综合。
2.我们审计机关组织的专项资金审计,除了关注专项资金的使用的真实、合法性外,还开始对资金的使用效果进行评价,说明效益审计的观念已经开始萌芽、成长。例如审计厅组织的2003年至2005年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审计,为在更大范围内推行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积累了经验。
效益审计目前在我国虽然未全面开展,但对开展效益审计,我局要求我们在观念、法制、人员素质和结构上进行一系列的准备;掌握效益审计,首先要紧紧围绕“效益”去掌握,效益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既有短期效益,又有长期效益;既有显性效益,又有隐性效益;既有建设项目的效益,又有公共服务和管理的效益;既要体现效益,又要衡量效率。效益审计必须围绕这些内涵和范畴去进行,去适应社会需求,去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效益最大化。因此,必须在审计方式方法上创新,在审计手段上扩张,效益审计虽然处在“摸着石头过河”和渐进发展阶段,没有统一模式和统一技术方法不等于不搞或慢搞,奢望走捷径和一蹴而就是没有发展的。
二、用试点推动效益审计深入。近年来,我局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审计》、《国债资金门诊楼建设项目效益审计》、《2004年农村户用沼气池建设国债项目进行效益审计》,积极开展效益审计试点工作,促使效益审计工作进一步深入;同时,严格保证审计人员的独立性、客观性和报告的技术要求。
1.在效益审计的方法上。审计人员要勇于实践,善于探索,抓住抓实扩张审计手段这个前提,选择适应技术和方法,并从实际出发,逐步深化,有序实施。不论审计人员决定采用什么技术和方法,都必须以保证审计报告的客观性和公正性为原则。效益审计在搜集和评价过程中除运用了财务审计中广泛使用的审阅、观察、计算、分析等技术方法以外,更主要地运用了调查研究和统计分析技术。调查是一种既简单又复杂的工具,它可以用来调查事实,也可以用来调查对特定问题的看法。在运用询问法和调查法时,关键要先设计好问题,所提出的问题要有建设性、要能够被准确地回答,分析各种答案得出结论,同时注意在抽样调查时,保证一定的样本量。这种方法的运用有一定的先进性和科学性。统计分析也是效益审计中用来了解状况、进行分析的常用方法。在评价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时,经常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分析其中各因素的影响、确定其中的因果关系或者找出存在的差距及原因。
2.在写效益审计报告时应注意效益审计所关注的是经济性、效率性和效益性。(1)审计产出的效益性应关注:审计成果的数量是否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需要,成果的质量是否达到一定的标准。简单而言就是项目完成得如何,即审查项目工作量的完成情况,比较实际完成工作量占计划工作量的比重,如大型购置项目完成的数量占计划的百分比;审查项目完成进度如何,将实际完成时间与计划完成时间进行比较,是否按计划时间完成,若没有按时完成,原因是什么;审查项目完成质量如何,如大型修缮是否验收合格,大型会议是否完成各项议程;审查项目完成后效果如何,是否对地区收入、技术进步、国家经济发展等方面产生经济影响,是否对环境污染、自然资源保护利用等方面产生环境影响,是否对就业、生活条件、地区的发展等产生社会影响。(2)审计投入的经济性应关注:资金使用得如何,即审查项目立项时是否有小项目大预算、虚假立项或相同项目重复立项的问题;审查一级预算单位在批复预算和拨付资金是否及时足额,项目资金有无实际到位,有无影响项目执行的进度;审查项目支出总额和构成是否符合计划,是否全部真实地用于项目,是否节约,有无截留挪用或损失浪费的问题;审查项目支出是否有沉淀或有
结余,其原因是什么等。(3)审计管理的效率性应关注:资金和项目管得如何,即审查被审计单位是否根据本单位工作重点和在社会经济环境中的作用对项目进行立项,资金的分配和安排是否向这些项目倾斜,从而发挥最大效益,推动事业的发展。
此外,为规避审计风险,审计人员工作范围的任何方面的限制及其理由都应包含在审计报告中。当审计人员不能审
计被审单位的关键性组织或系统,或者由于超出审计人员控制,未进行必要的审计程序,审计的范围会因不能确定或认同适用的标准而受到限制。所以,审计人员应考虑在报告中提及对被审事项所采用的标准不足的情况。
在审计报告中还应包含对相关事实及审计决定的充分表述,以使阅读者能够理解审计人员意见形成的基础。审计决定来自于基于事实基础上比照适用的标准及审计人员分析的结果所做出的检查决定。它强调分析的客观性,不搞先入为主的结论,也不批评任何人和单位。应该尽量地反映那些取得成功的地方及未能达到预期绩效的地方,做好经验总结和缺陷分析。总体要求是:完整、准确、客观和有说服力,并尽可能通俗易懂和简炼,这也是我们出具效益审计报告所应遵循的原则。
经过这些年的研究探索,我们对效益审计形成了一些基本的认识:第一,目前效益审计的范围主要是财政性资金,目的是促进提高财政资金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第二,我国目前的效益审计还应以揭露问题为主,重点揭露管理不善、决策失误造成的严重损失浪费和国有资产流失问题,而不可能像国外那样搞全面的效益评估。
三、进一步做好效益审计的几点建议。效益审计是审计工作的发展方向,是现代审计的主流,审计署《五年规划》中对今后开展效益审计提出了明确要求。效益审计的开展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外部立法、内部制度、人才、资源、技术等多个方面的建设:
(一)进一步加快效益审计理论研究,用成熟的研究成果指导实践。我国效益审计起步较晚,从事效益审计理论研究的人较少,有价值、相对成熟的理论成果也不多,效益审计研究的专著也比较少。可由审计署统一组织,选定一些事关我国效益审计发展的课题进行攻关,必须采取超常规的做法,加大研究力度,借鉴国外先进的效益审计理论和方法,尽快取得较成熟的、符合我国国情的效益审计研究成果,为我国开展效益审计提供理论指导。
(二)尽快建立效益审计的法律、法规体系。首先,要完善效益审计的法规体系。依法审计是审计的基本原则,法律依据是开展效益审计的关键,只有以法律、法规的形式把效益审计确定下来,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时才有法可依。这些年来有关审计的法律、法规出台不少,影响较大的有《审计法》、《审计法实施条例》、《国家审计基本准则》等,但其中论及效益审计的篇幅很少。完善效益审计法规体系既是对效益审计的工作的规范,也是深化和拓宽效益审计的保证。其次,要认真总结经济责任和专项资金审计中取得的经验,结合财务收支审计的审计准则,制定比较系统、操作性较强的效益审计准则。在准则中要对效益审计对象、审计目的、审计程序、审计报告形式等作出规定。最后,尽快建立一套科学可行的指标评价体系。效益衡量标准体系是审计人员对效益的高低优劣进行评价或判断在参照系,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层次性和计量性等特点。效益审计指标内容应包括对经济效益的评价和对社会效益的评价。经济效益的评价可以参考企业的经济效益指标评价而定,对社会效益的评价可以根据不同行业、不同性质的内容而定。社会效益很难用定量指标来衡量,而定性指标有时难以保证公平,在制定社会效益评价指标时,可以给出一些原则性较强的定性规定。针对弹性较大、容易使公平性受到损害的项目或领域,要通过认真总结经验后再做一些补充性的规定来不断完善。
(三)强化培训,使审计人员尽快掌握效益审计的本领。目前,我国审计人员多数来源于传统的财务部门和审计、财经会计类大专院校毕业生,缺乏如工程类、计算机、管理学、心理学、法律类等专业人才,人员配置缺乏复合性,知识结构难以满足效益审计的要求。审计人员的结构近期发生较大的改变可能性不大,除了加快从社会上引进专业人才之外,我们的重点应加强对现有审计人员进行效益审计培训,使审计人员尽快掌握效益审计的本领。培训方式上,可由审计署统一组织,以大专院校为依托,为特派办、地方审计机关培养效益审计的业务骨干。培训的内容不仅包括国内外效益审计理论研究成果,而且重点要突出效益审计实务的培训。如配合对某一领域或行业效益审计,进行审前培训,着重拓宽审计人员的思路,使审计人员具备创新能力,发现与财务审计不同的问题,能够以联系发展的观念看待和解决审计查出的问题;进行效益审计方法的技术培训,重点提高审计人员效益审计的能力和经验;进行具体效益审计项目的技能培训,如统计学、环境学、社会科学、计算机等;进行政府环境培训,使审计人员深刻地了解政府工作并对政府业绩形成有价值的判断。
(四)正确处理效益审计与传统审计的关系。从总体上看,全面开展效益审计的条件尚不完全具备。目前,我国整个经济社会的管理水平还不高,财经领域违法违规问题还比较普遍,在这种基础上开展效益审计,脱离传统的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性审计,全面开展效益审计是不现实的。《五年规划》中也指出,我国目前效益审计还应以揭露问题为主,重点揭露管理不善、决策失误造成的严重损失浪费和国有资产流失问题。审计实践中,我们要把效益审计同财政财务收支审计、专项资金审计、政府投资项目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结合起来,在其他审计类型和方式审计中增加效益审计的成分,既可以提高这些审计的广度和深度,提升审计成果的质量,又可以突破传统财务审计方法,培养训练审计人员。同时,要克服旧习惯和方式的制约,简单地将效益审计导入传统审计,使效益审计缺乏实质的内容,跳不出传统审计的圈子。在具体实践中,审计人员首先要制定好审计计划,作好审计调查。如发现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收支活动严重不实,则不能再进行效益审计而应进行传统的真实、合法性审计;如只发现一部分资料不实或小范围违规,则可重点开展效益审计。
(五)做好效益审计的试点工作,合理选择效益审计的切入点。首先,在目前情况下不宜在所有领域全面开展效益审计,要根据审计机关现有能力和审计资源的现状,在一些关键领域开展效益审计的试点,摸索方法、积累经验,为效益审计的逐步规范、全面开展做好准备。如选择公共财政、投资等重点领域、重点部门,对资金投入量大、政策性强及社会关注程度高的焦点等项目,积极开展效益审计。其次,要合理选择开展效益审计最佳切入点。选择效益审计切入点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因素:一是难易程度。不能选择审计人员难以胜任的项目,应选择在人员素质、工作基础、审计资源等条件下能够做好的项目来试点。二是被审计单位的接受程度。开展效益审计要加大对被审计单位的宣传,需要被审计单位积极配合,如果所审内容与现有工作跨度太大,转型过快,被审计单位可能难以接受,审计难度会加大,审计结论也不容易被接受,也达不到促使被审计单位提高效益的目的。三是社会的需要。要选择那些政府的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焦点的项目和领域去开展效益审计,这样才会得到政府的社会的支持,审计结果才能受到重视,审计成果才能发挥作用。
第二篇:促进县级档案事业发展的调研分析
内容摘要 **省档案事业发展和崛起,必须对促进县域档案发展、崛起进行研究、调查。因为县域档案事业发展是基础,促进我省县域档案事业协调发展,是我省档案事业“十一五”规划的重要工作,也是我省档案事业发展战略重点。本文以基层工作的角度,根据县级档案工作的实情,阐述县域档案崛起的一些政策建议。
关键词 县级档案事业 崛起
建议
一、制约我省县域档案发展突出的矛盾和问题
经权威调查: 全省仍有不少县级档案事业发展的机构、人员、经费、档案保管等基本条件还没有得到解决。全省档案事业发展不平衡,在档案事业经费、档案基础设施,档案信息化建设方面的不平衡进一步加大,全省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针对性、时效性和主动性不足。特别是有些县档案馆有馆无舍、馆舍危房、档案馆功能不全等状况依然严重存在。严重落后于东部地区与沿海发达地区,在中部地区也算是落后的。主要有以下问题:
(一)人员少、事业费严重不足,已影响到工作正常开展。大部分县级档案保健津贴得不到落实。人员问题在机构改革后,有的县级档案部门只有2—3人;有的档案部门是县志、党史、档案三四个部门合在一起,平均人员数也很少,且都列政府事业单位,属事业编制。政府对档案部门的经费管理,或多或少地采取了事业单位事业经费零基预算的办法。档案部门办事只能一事一办报批经费,或依靠非常少的一点档案利用收费。在其它社会事业飞速发展的同时,档案部门只有几千元至万元左右的事业费。难以满足履行各项工作职能的需要,已严重地制约着县级档案事业的发展。
(二)制约档案事业发展的馆库问题突出。据统计:十五期间全省新建市、县综合档案馆16个,改扩建3个。县档案馆平均建筑面积为654平米,有12个县、区因档案馆破旧而租用其它房子存放档案及办公。另有10个市县档案馆已鉴定为危房但仍在使用,还有一些县级档案馆设在县委、县政府办公楼内,只有几十平米,两、三间房子,不符合档案保管要求。
(三)信息化建设发展滞后。全省档案局(馆)配服务器12台;微机新增224台,7个设区市和5个县(区)在互联网上设立了档案网站。建立现行文件查阅的县档案馆目前建立机读目录的很少,据统计约167.6万余条,其中省局(馆)就达85万条。县级档案部门信息化建设薄弱。
(四)现行文件中心和档案的综合利用质量不高。尽管有100个综合档案馆在上级资料中称已建立了现行文件中心,其质量和利用都需提高。
(五)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仍是薄弱环节。全省只有九江、瑞金被授予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此项工作开展较为落后。
(六)县级档案工作仍在超负荷运作。“十五”期间全省各级综合档案馆新增馆藏档案资料62万卷册,累计达519万卷。较“九五”末增长13.6%;向社会开放档案32.7万多卷(册);接待查阅人员30.4万多人次,提供档案资料32.7万多卷(册),汇编各类参考资料197种,431万余字。县级档案部门依目前的人、财、物力量,这样的工作量是超负荷的。
(七)县级档案执法难普遍存在。县级档案部门档案执法工作方面比较薄弱,执法工作缺乏力度,工作往往不到位。执法工作大都借助人大、法制局、司法局等部门联合进行,以制造声势,增加力量,主要问题在执法主体不到位、人员编制少、经费不足,难以满足履行职能的需要。
二、破解制约县级档案事业发展难题的政策建议
加速县域档案事业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我省要实现县级档案事业快速发展、和谐发展,要靠改革开放和创新思路,靠基层档案工作者的努力,靠政府的支持和关心。在现阶段要使工作有明显的起色,主要靠制定一些特殊的政策,有针对性地给予一定资金扶持,解决制约县级档案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建议如下:
(一)县域档案发展抓住以下机会:
1、针对制约县级档案发展的突出问题,我省县级档案工作中的特殊困难、特殊的问题,制定破解难题的特殊政策,给档案发展以政策支持。
2、针对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带动档案事业发展的大好时机,各级加大对档案事业的资金扶持力度,把县级档案工作者的热情保护好,积极性利用好,创造性发挥好。
3、针对改革和调整国家档案资源的归属和流向的机会,强化县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
4、针对落实科学发展观,档案事业建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大好时机,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与时代同行,办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真正让“四位一体”在县级档案工作中落到实处并发展创新。依法行政,依法治档,规范工作程序。
(二)县级档案工作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我省应该尽早出台《**省档案局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的意见》
和《**省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的实施方案》。以明确行政执法主体,执法范围,执法责任,保障制度,特别要对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指导、行政确认、行政收费、行政奖励等具体细化,便于基层操作。对执法工作中的过错追究、听证、监督等规章制度及评议考核等配套制度一并完善。真正让县级档案部门,能够做到梳理法律依据,明确执法内容;分解执法
职权,确定执法责任;明确执法程序,规范执法行为;建立执法制度,保障执法进行。真正做到有法必须,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我省为了实现档案事业在中部的崛起,一定要根据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新形势对档案工作宏观管理的要求。报请省政府,为基层出台适当增加县级档案事业发展必要的人员编制,开展工作所需的经费,配备执法所需交通工具及各类条件的有关政策和省政府常务会议决定,使基层档案部门事业协调发展,确保县级档案部门实施行政管理和档案安全保管两种职能得到有效履行。
(三)县级档案部门事业经费要有强制性列入县级预算的政策支持
解决的办法:增加预算项目,促使预算基数增加,并随着经济发展逐年有所增加。
1、档案保护费、抢救费列入预算的标准,每个基层县档案局可以以本县档案馆藏量来决定,这个比较合理。有多少馆藏就有多少向政府争取资金的理由,按照我省的条件,县、市、省的此项预算标准拟为1—1.5元、2—3元、3—4元。例如:有一个馆藏档案为6万卷册的县级档案馆,预算资金可申请在6—9万元,以此类推。
2、解决档案人员保健津贴,并列入政府财政预算。根据人事部、文化部《关于印发图书、文物、博物、档案等事业单位贯彻<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制度改革方案>实施意见的通知》(人薪发[1994]19号文)中关于“从事国家珍贵文物、图书、档案资料保护的人员,长期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根据国发[1993]79号文件的规定,其津贴可在国家规定比例的基础上适当高一些,高出幅度按工资构成的10%掌握”的基本框架和补贴原则;基层档案局(馆)长期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的保健津贴拟申请的标准为每天每人6—8元。如按一个五名干部的县档案局(馆)来说可争取财政预算1—1.5万元,也可按现工资构成的10%补贴。
3、事业经费(公务费)的预算可按县域人口申请预算,标准一般为10万元人口预算1—1.5万元。一个30万人口的县档案事业经费可达3—4.5万元。保证履行各项工作职能的需要。
4、档案信息化建设经费:是现行文件网上查阅、县档案部门信息网和信息中心的专门费用。根据我省已建网络的县档案部门的经费,此项经费拟申请为3—5万元,可要求每年增加信息化建设维护费和管理费、租用宽带的网络经费不能少。
5、档案保管经费:是向档案移交单位收取的保管经费,以弥补档案经费不足的一项固定的、政策性的收费、标准拟为1.5—3元卷(册)/年。
6、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专项经费:视各地具体情况而定,一般需要要10万元左右才能满足县级一般的档案陈列布展。每年增加一定的维护经费,标准为1.5—3万元。
(四)破有局无馆难题需省、市、县三级联动
我省是经济薄弱省,基层档案事业发展特别是馆藏发展基础很差。以赣州为例,18个县市区,按省档案“十一五”规划要求有7个要建新馆。另11个县(区)也存在建馆和扩馆的需要,因为按新馆达2000平米以上的要求,赣州没有一个。建一个达2000平米以上的馆,一般需350—500万元左右,投资是较大的,建议启动省、市、县三级联动建设方案。
1、全省档案工作会议,把各地建档案馆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省委省政府领导通知各县(市)长或分管档案工作的副县长参加,会上签署完成各县建档案馆及档案其它工作的责任状,注明立项时间和完成时间。这样新馆建设有望。
2、在每年的年末,省档案局邀请省人大、省政府组织巡视督查组,检查各县市此项工作的落实情况。在来年的档案工作会议上,好的表扬、差的通报。
3、省、市、县在三级联动建馆方案中各投入一定的资金,用于奖励、扶持建设新馆的先进单位。坚持3—5年,县级档案有局无馆或有馆无舍现象必定全部改变。
4、对有馆库条件的县档案局一定要督促建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五)增加利用档案收费项目,调整档案收费标准
**省档案系统执行国家物价局、财政部[1992]价费字130号文件的档案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和标准,对补充县级档案事业经费不足、推动档案事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其收费项目和标准已不适应当前经济发展的水平,也不能满足档案工作的需要。我省应该尽快尽早增加利用档案收费项目,调整档案收费标准。建议:
1、深入基层,认真调查、研究,对档案行政收费进行全面清理,制定符合**省情的县级档案收费办法。
2、收费的标准不得低于原有执行的收费标准,而且要有较大的提高。
3、对收费项目,除原来执行的合理的收费项目外,研究制定部分新的项目,根据县级档案的情况可增加以下项目。
(1)档案整理收费:这是各立档单位要求档案部门为其整理档案的收费项目,标准可面议,也可根据档案整理难易度决定。
(2)档案保管收费:这是档案部门对档案移交单位已存档案馆中档案保管的收费,以弥补档案管理的经费开支,按收取。标准为1.5—3元卷册/年。例如:一个馆藏6万卷册的县档案局(馆),每年可收取约9万元左右的保管经费,政府调控20%,仍有7.2万元,用于置办改善档案保管条件。
(3)档案业务培训班收费:报请省财政、物价批准一个全省参考标准。
三、结束语
档案工作“十一五”规划,关系到我省档案事业未来五年发展,务必作为当前乃至今后五年的一项重要工作抓紧抓好。在全省档案工作会议以后,各级档案部门主动争取领导重视,积极与有关部门沟通、配合,按照省档案工作“十一五”规划要求,结合实际,突出重点,明确各县“十一五”规划及主要目标,采取有效的措施,将“十一五”规划的主要任务细化量化,确保规划顺利实施。在省委、政府的领导下,在省档案局新一届班子的带领下,我省档案工作一定取得更大的胜利。
第三篇:对服务业发展的调研分析
、2008年服务业发展情况
2008年,全市服务业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结构优化、领域拓宽、比重提高”的目标,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加大推进的力度,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预计,全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02亿元,同比增长15.9%,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的30.4%;从业人员18.6万人,增长5.6%,占全社会从业人员
比重的3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5亿元,增长19%。
1、城市主商圈加快集聚,彰显品位。坚持服务业与城市化互动,**商城全新改版、悄然亮相,与世纪联华、皇剑购物三足鼎立,工农路、引江路、江淮路、东方红路“两纵两横”专业街合力支撑,东方广场、时代广场投资均超亿元,金三元、龙都广场顺势开业,城市商贸区规模扩大、质态优化、环境改善。南新区增添亮点,外资连锁华润苏果营业面积2万平方。北城区加速启动,五星级春江花都大酒店投资8亿元、营业面积16万平方、26层,可望明年动工。
2、江淮市场带加快培育,规模拓展。发挥区位优势,市场建设错位竞争、布局优化,国际五金城一期工程投资过亿元、5万平方300余商铺,10月3日试营业;万德隆家居投资1亿元、占地100亩建筑面积4万平方,10月18日开张;苏中商贸城现有中国驰名商标2个,江苏省著名商标3个,全年成交额可望突破30亿元;阿波罗花木市场成为花木展示的主要窗口,全年成交额达5亿元;装饰大世界、建材市场等纷纷投资扩建,焕发生机;红太阳农贸市场成功实施“农改超”工程。
3、农村流通网络加快构建,串点连锁。改善农村商品流通环境,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坚持“万村千乡”工程与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双轨联动,建成“苏果”“苏农”“宏信”烟花爆竹四大配送中心、170家农民放心店、235个村级便民服务中心,新建机械化屠宰场1个、半机械化屠宰场14个,其中,**商城宏信配送中心投资2000万元,仓储2万平方,日配送商品100万元,全年配送额3亿元,开展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
4、社会商业管理加快提升,特色明显。主动探索社会商业管理形式,编制形成城市商业网点规划,不断优化城市功能;强化商联会职能,坚持“为政府办事、为企业服务、为百姓讲话”的宗旨,通过举办沐浴节、龙虾节、购物节和行业培训、技能比赛等活动,促进行业自律,“三把刀”专业人员居全省县级市前列;顺利出台《**市商业企业信用评审工作意见》,对零售商、餐饮(服务)商开展评比,引导诚信经营;创建扬州市级商业示范社区4个、“万村千乡”示范镇4个。
5、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方兴未艾。细化物流规划,明确沿江、砖桥、火车站园区定位,**港全年吞吐量可望突破300万吨,30万平米的木材配送中心投入使用,恒亿、亚皇第三方物流企业逐步壮大。融入扬州旅游圈,初步形成引江风景区、邵伯湖旅游度假区和**现代花木产业园三大旅游景区、9个旅游景点,现有四星级酒店1家、三星级3家、二星级3家。招商银行、交通银行成功落户**,银企合作平台建立,信用担保机制健全。科技、保险、信息、交通运输等行业迅猛发展,成为**服务业发展的新亮点。
6、推进服务业发展,氛围浓烈。服务业涉及部门多、领域广,市委、市政府把发展服务业摆到重要位置,领导重视,措施有力。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两次召开会议。8月25日,市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专门听取服务业汇报,研究服务业发展战略。9月20日,市委、市政府又召开服务业发展大会,市长丁一作报告,市委书记倪士俊作重要讲话,全面部署服务业发展目标和任务。会上,明确今后一段时期服务业重点推进10大项目,把任务分解落实到各镇和部门,市领导挂钩,全过程跟踪,全方位督查。
我市服务业与“全面达小康,建设新**”目标比,与对照先进地区比,与对照人民期盼要求比,仍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一是有规模但占比不够高。2005年、2006年、2007年一直保持30%左右,与省定目标40%的要求还有差距。二是有提升但品牌不够响。缺乏高星级酒店、高品位购物中心、高档次休闲场所,餐饮、沐浴、娱乐等服务行业经营特色不够鲜明,消费环境、消费标准有待规范和提高。三是有发展但速度不够快。信息、工业设计、科技研发、服务外包等现代服务业处于起步阶段,产业集聚、市场配套能力不强,专业市场对地方主导产业带动作用较弱。
二、2009年服务业发展思路
2009年,是我市全面达小康的关键时期,既是经济社会加快转型期,又是优化发展的黄金期。一方面,国际金融危机滞后效应开始显现,各种矛盾和挑战不期而至,人口素质、土地资源、能源消耗、环境容量约束加剧;另一方面,省政府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调整财政分税制,从今年开始,对增值税增量部分提高上划比例,对营业税增量部分不再集中,促使各地方要把加快服务业发展作为促进产业优化升
级的重要途径。因此,我市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强战略谋划,夯实工作措施,不断提高服务业发展的水平。
我市加快服务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全面达小康,建设新**”的要求,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突出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并重,强化对区域经济的服务功能、对一二产业发展的服务功能、对广大居民生活的服务功能,加快发展生产服务业,全面提升生活服务业,着力培育新兴服务业,努力构筑产业层次高、竞争能力强、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特色鲜明的服务业发展新格局。
工作目标是:2009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达到118亿元,同比增长16%,占gdp比重达到32%;服务业从业人员19.7万人,增长6%,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达到3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2亿元,增长18%。
围绕上述目标,在坚持全面推进、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具体抓好重点在六个方面求突破。
1、在物流发展上求突破。一是全面提升物流集聚区发展水平。沿江、砖桥、火车站物流园区强化功能定位,加快建设步伐。沿江物流园区以木材、钢材、建材、煤炭中转为主,强化仓储、配送、加工功能,设置边防商检等机构,争取国家木材进口检验基地落户。二是加快推进工业企业物流剥离。引导全市重点工业企业将仓储、运输、简单加工等物流项目从原有企业剥离出来,成立独立的法人企业,推进第三方物流。三是抓紧培育一批物流大企业。借鉴和引进国内外先进物流技术和模式,促进本土物流企业与先进物流企业合作和重组,择机成立物流协会。
2、在市场打造上求突破。一是建设东部鞋都。采取先建后拆的方案,拆迁商贸城,建设皮革城。项目总投资29亿元,总占地1300亩,分两期进行。二是推进国际五金城。围绕沿江千亿船舶产业集群,重点突出船舶五金、农用五金、机械五金配套服务,积极启动二期工程,同步推进商铺招商,引进一批知名五金品牌。三是培育钢材市场。配套沿江开发,发展钢材销售、流通加工、物流配送,与方正钢铁、邵伯钢材市场等互动,培育苏中一流的钢材交易集散地。四是提升阿波罗花木市场。以阿波罗为节点,打通花木通道,南联曹王花市、雅典娜盆景,北联丁伙苗木,形成十里花木长廊。规划四期工程,突出发展并尽快启动花木旅游餐饮。五是新建苏中农副产品市场。市场规划用地500亩,投资2亿元,建设蔬菜、水果、家禽、肉类、南北货等六大区域。抓紧进行规划选址,争取尽快启动建设。
3、在商贸提升上求突破。一是打造现代商圈。重点发展城市主商圈,联动发展北城区商圈、南新区商圈。城市主商圈加快建设东方广场、时代广场。北城区商圈高标准建设五星级大酒店。推进零售企业、餐饮企业向品牌化、专业化、现代化等方面发展。二是发展区域商贸。继续推进“万村千乡”工程和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双轨联动,完善“宏信”、“苏果”、化肥农药、烟花爆竹四大配送中心,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基本覆盖全市各村。三是开拓流通渠道。实施“园区支撑、商贸带动、市场互联”的产业方略,打造花木、水产、蔬菜、家禽、生猪等五大类农贸一体化产业链,提高农副产品的商品化率。
4、在旅游开发上求突破。一是加快景区景点建设。开发现代花木产业园区、饮水思源风景区、仙女庙公园、**水利枢纽风景区、邵伯湖旅游风景区、渌洋湖、滨江风景区等项目。重点开发大桥、邵伯两条古街,拿出规划,加快实施。同时,串点成线,启动“**一日游”。二是加大宣传促销力度。重点瞄准宁通、京沪高速公路沿线的大中城市,通过邀请外地旅行商和传媒机构来我市踩线,整体推介**。三是加强旅游行业管理。完善旅游行业管理办法,积极推进依法治旅进程,对全市旅游饭店的软硬件建设加大督促检查力度。
5、在房地产推进上求突破。一是释放住房的刚性需求。在国家政策允许范围内,在契税和规费减免等方面研究制定促进购房者买房的各项优惠政策。二是优化住房结构。坚持总量基本平衡、结构基本合理、价格基本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加快住房结构调整,重点发展满足居民自住需求的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房。三是完善房地产业管理机制。加强房地产开发建设全过程监管,进一步规范房地产开发建设行为,完善商品住房交付环节的管理。
6、在新兴行业培育上求突破。一是信息服务业。以“数字**”为目标,支持广电、邮政、电信等部门,打造信息服务载体,用信息化支持工业化,用现代管理改造传统产业。二是金融服务业。完善银、政、企合作平台,改进合作方式,建立新型银企关系。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制,支持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和再担保机构的发展,不断畅通融资渠道。三是社区服务业。建立和完善各级社区服务中心,拓宽服务领域,发展养老、托幼、医疗、健身、家政等服务项目。四是商务服务业。发展经济鉴证、法律、咨询管理、文体艺术服务等中介组织,形成辐射周边的商务服务体系。五是职教服务业。重点建设**市职教集团,形成机械制造、化工、纺织服装、建筑、农技等一批重点专业群,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第四篇:对文化产业发展的调研分析
近年来,随着我市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全市文化生产力得到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产业经济总量不断扩大、效益不断提高,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据调查结果显示,2007年我市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72650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8.9%,高于全市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文化产业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逐步显现。
一、2007年
**市文化产业发展情况
过去的一年,在全市国民经济保持较快发展的大环境下,文化产业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2007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403.8亿元,比上年增长15.3%,全市人均生产总值9474元,比上年增长14.6%。经济总量和人均水平再上新台阶。其中,文化产业的不断增长,提高了人民生活质量,推进了和谐**建设步伐。
1、文化产业总体情况。2007年末,**市文化产业活动的产业活动单位768个,个体经营户4727个;全市文化产业实现业务收入227404万元,比上年增长21.6%,实现增加值72650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8.9%,超过当年gdp增长速度3.6个百分点;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8%,比上年上升0.3个百分点(见表1)。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对gdp的贡献逐步加大。
表1: 2007年**市文化产业主要指标
从业人员(人)
营业收入(万元)
增加值(万元)
总计
2977
222740
472650
核心层
小计
9167
73404
24997
一、新闻服务
147
二、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
369
143438
10261
三、广播、电视、电影服务
1926
18826
8575
四、文化艺术服务
353
41099
36089
外围层
小计
12509
71791
34545
五、网络文化服务
204
46087
3014
六、文化休闲娱乐服务
677
548826
21826
七、其他文化服务
3690
16878
9705
相关层
小计
8096
82209
13108
八、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
559
237080
10458
九、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销售
250
445129
2650
2、文化产业增加值分层发展情况。从文化产业组成的三个层次看:2007年,核心层实现增加值24997万元,实际增长16.3%,增速较慢;相关层实现增加值13108万元,实际增长20.6%,增速居中;外围层实现增加值34545万元,实际增长24.8%,增速最快。核心层、外围层、相关层实现的增加值之比为34.4:47.6:18.0(见图1)。
图1:
3、文化产业增加值分行业发展情况。在文化产业的9大行业类别中,实现增加值最多的行业是文化休闲娱乐服务,其增加值达到21826万元;其次是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产品的生产,达到10458万元。实现增加值最少的行业是新闻服务,其增加值仅为71万元。
从分行业人均增加值看,人均增加值最高的行业是广播电影电视服务,达到44524元;其次是新闻服务,达到44502元。人均增加值最低的行业是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销售,仅为10582元(见图2)。
图2:
4、文化产业从业人员情况。2007年,**市文化产业吸纳从业人员29772人,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为1.2%。分层看,核心层共有从业人员9167人,占全市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30.8%;外围层共有从业人员12509人,占全市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42%;相关层共有从业人员8096人,占全市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27.2%。核心层、外围层、相关层从业人员之比为30.8:42:27.2。文化产业从业人员中多数人员集中在外围层。
分行业情况看,从业人员最多的是文化休闲娱乐服务,达到6775人,其次是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达到5592人。从业人员最少的行业是新闻业,仅有16人。
5、民营文化产业发展迅速。2007年,全市民营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55432万
元,占文化产业增加值总量的76.3%,比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占gdp的比重高23.9个百分点。
6、文化消费有所增长。2007年,全市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0167元,比上年增长20.3%;在消费支出中,文化娱乐教育类支出为814元,增长4.2%,占人均消费性支出总额的10.7%。农民人均纯收入3830元,在消费支
出中,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类支出160元,占人均消费性支出总额的5.2%。
二、**市文化产业增加值与全省、全国的比较
通过对2007年全市文化产业的统计数据分析看出,**市的文化产业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仍然存在一定差距。2007年全国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2.45%,四川为2.07%,**仅为1.8%,分别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0.65和0.27个百分点。
三、**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全市文化产业虽然发展较快,但产业结构仍需调整。2007年,全市文化产业中“核心层”、“外围层”、“相关层”实现的增加值之比为34.4:47.6:18.0,“核心层”和“相关层”所占的比重和总量明显偏低。这与2006年全国文化产业“核心层”、“外围层”、“相关层”增加值之比42:18:40相比差别较大。从全国的文化产业结构看,全国文化产业发展仍以核心层为主,这一点与**没有多大区别,但全国文化产业的相关层很发达,其比重占到了整个文化产业增加值的40%,而**文化产业的相关层仅占全部文化产业增加值的18%。可见,**市文化产业增加值结构仍需调整,特别是需要尽快采取措施,加快**市文化产业相关层的发展。同时通过相关层文化的发展,带动更多的人员就业。
2、**市文化产业人均增加值偏低且发展不平衡。2007年,全市文化产业人均增加值为2.44万元,尽管比上年增长了18.0%,但仍低于06年全国、全省平均水平2.08万元和0.58万元。全市文化产业人均增加值行业发展水平也不平衡,最高行业人均增加值(广播电影电视服务)达到44524元,是最低行业人均增加值(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销售)的四倍多。
3、公有文化经济发展较慢。2007年,全市民营文化产业增加值55432万元,占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比重高达76.3%,比上年提高了2.6个百分点。全市公有文化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仅为23.7%,比上年略有下降。全市公有文化经济发展缓慢。
4、数量多、规模小、品牌意识不强,企业缺乏竞争力。到2007年末,**市文化产业活动的产业活动单位768个,个体经营户4727个;全市文化产业实现业务收入227404万元,户均收入41万元,不及成都户均水平的三分之一。其主要原因:一是长期以来政府对于文化产业处于一种不鼓励、不限制(违法经营除外)、自由发展之中,使企业难以形成规模效应;二是由于企业规模小,企业的创新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受到严重的制约,从而使企业竞争力不强。
四、加快**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2007年,**市文化产业发展总体情况是好的,但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我们认为,要实现**文化产业更好更快地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抓好人才引进与培训。当今时代的竞争总体来讲是人才的竞争,随着文化产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也暴露出了一些明显不足,特别是对人才培养的投入力度不够,这不仅是企业的症结所在,也是管理部门的症结所在。因此要加强对企业人才和管理部门人才的培养力度,学习先进地区的经营和管理经验;同时要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严格考核制度,激发人才的工作热情和创新意识。
2、完善政府管理体系。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文化产业如雨后春笋般发展壮大起来。在这次文化产业调查中我们发现许多文化产业个体经营户既没进行工商登记,也未纳入相关部门管理,因此,相关部门要彻底改变资源整合不力、条块分割严重、协调互动性差等不利局面,规范管理各类文化市场,加强分析调研工作,要认真吸取九狮旅游风景区由盛到衰的教训,从而确保我市文化产业真正走上良性发展轨道。
3、提升重点行业竞争力。发展文化产业,要始终坚持“抓大促小”、“抓优扶弱”的方针,建议选择关联度强、增加值比重较大、人均增加值较高、行业增长速度较快、具有资源竞争优势等产业作为文化产业中的重点行业来发展。因为:关联度体现各个行业间投入产出的市场供需关系,当这一行业获得先行发展之后,会对上下游相关产业起到很强的拉动作用,在产业链中贡献度大;增加值体现行业创造价值的程度,是产业贡献度的直接反映;人均增加值高说明盈利空间大,可以容纳更多的企业进入;行业增长速度快体现了市场前景好。从2007年的发展情况看,**市文化产业中的文化休闲娱乐服务增加值比重较大,广播电影电视服务人均增加值较高,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销售增长速度较快,文化休闲娱乐服务具有关联度强和资源竞争的优势。建议将这些行业作为今后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行业来抓,以带动全市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4、发展壮大劣势行业。从2007年文化产业发展的内部结构看,核心层和相关层发展较慢,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核心层实现增加值24997万元,占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4.4%;相关层实现增加值13108万元,占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仅为18%,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销售,实现增加值2650万元,人均增加值只有10582元,居九大行业中的倒数第一。因此,要想壮大全市文化产业发展实力,必须加快文化产业核心层和相关层的步伐,特别是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等行业,实现文化产业内部结构升级。
5、积极培育农村文化消费市场。如何开发和释放农村居民潜在的消费能力,使文化产业的社会效益更好地发挥,是我市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2007年全市城、乡居民人均文化娱乐消费支出分别占消费性支出的10.7%和5.2%,城镇高于农村5.5个百分点。可见,城乡文化消费差距明显。影响当前全市农村居民文化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除了与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差距较大外,还与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完善程度不一致有关。建议有关部门紧紧抓住新农村建设发展之机,进一步发展和壮大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积极培育农村文化市场,提升农村居民的文化消费观念和水平,尽快缩小城乡居民文化消费差距。
6、拓展文化产业新的发展领域。在“特色文化”方面下功夫,促进“特色文化”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的最大化和最佳化。目前国内许多城市都开始用打造特色文化来拉动本地的文化产业发展,如大连、杭州、苏州、南京等地。**是历史文化名城相对于这些城市并不缺乏特色文化。如**区域内独具魅力的酒文化、旅游文化、民俗文化、历史文化等,构成了**人文精神的内核和文化的多样性。这些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为发展**文化产业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并提供了原动力。深入挖掘独特的地域文化资源,打造**的文化产业品牌,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文化发展产业链,是促进**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因此,在“特色文化”方面下功夫,不断拓展**文化产业发展新领域,是实现**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渠道。
任何一项产业的发展和壮大,都必须经过一段艰难的发展历程。令人可喜的是,近几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引导和培育下,经过不懈努力,**市的文化产业已逐步迈上健康发展的轨道。相信明年**市的文化产业一定会发展得更快更好。
第五篇:对促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的调研分析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和龙头企业发展。为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落实市委、市政府在新形势下抓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意见,笔者对我市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做了专题调研。通过调查,初步理清了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新思路,为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乡村城镇化,进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探索了一些新经验。
一、基本情况
近几年来,我市不断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促使龙头企业快速健康发展,带动辐射能力进一步增强;不断创新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完善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
目前全市年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189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3家,省级龙头企业14家,市级龙头企业87家。总资产达225.4亿元,固定资产总值为113.97亿元,销售总收入达230.54亿元,出口创汇额为3.39亿美元,上缴税金10.68亿元,带动专业村119个,带动农户134.9万户,安排劳动力就业9.93万人,带动农民增加收入15.4亿元。
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催生了一批联接千家万户、实行产销一体化经营的专业市场。截至2006年底,我市年交易额在5000万元以上的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28家,年交易额为17.78亿元,带动农户种植面积73.56万亩,带动农户达23.45万户。
全市已建立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243个,协会会员2.3万人,带动农户30.46万户。在民政、工商或农业部门登记注册的农业产业化中介组织80家,其中龙头企业领办的11家,农技服务组织领办的9家。参加中介组织的农户数达21.33万户,带动种植面积128.66万亩,带动牧畜养殖量14.35万头,带动禽类养殖量0.09亿只。
(一)制定完善了农业产业化政策机制,落实好各级农业产业化优惠政策。我市认真执行国家农业部等8部委《关于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的意见》(农经发[2000]8号),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列入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的凤祥集团、蓝山集团、**丰种业等三家企业的初加工产品给予了减免税收的优惠政策;市财政每年列支300万元农业产业化扶持资金,用于产业化项目扶持、龙头企业奖励等。
(二)加快培植龙头企业,围绕龙头企业建基地。按照“扶持大的、改造老的、培植新的”的思路,围绕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扶持一批农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如阳谷凤祥、高唐蓝山、**丰种业、泉林纸业、**县东兴食品有限公司等规模大、效益好的农业产业化省级以上龙头企业。
围绕各地资源优势,积极发展特色产业;依托龙头企业,加快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高唐县蓝山集团,累计投资2800万元,建成建筑面积13500平方米的猪舍30栋,现存栏种猪700头,年产仔猪过万头。泉林、金兴和热电厂密度板厂三大龙头企业,建设了30万亩纸浆林、20万亩芦竹,10万亩速生林,扩大了基地规模。**县澳登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带动全县食用菌业的快速发展,目前全县已建、再建现代化菇棚(房)达3000多个,栽培面积达300多万平方米,产值达3亿多元。阳谷县以凤祥集团为龙头,在全县逐步形成1700余座1000只鸡规模鸡舍,1400余座5000只规模鸡舍的肉鸡养殖基地;以露易莎调味品有限公司为龙头,建成了3.5万亩大蒜蔬菜生产基地。
(三)不断创新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建立和完善企业、合作社与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目前我市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主要是“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企业与农户之间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进一步巩固现有的经营模式,同时加快推广“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公司+农场”等形式的经营新模式。大力发展作为龙头企业和农户之间联结纽带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推广合同制、股份制、契约制等利益联结机制,把龙头企业、合作社和农户做成一个“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利益联合体。
(四)调整出口结构,培植壮大出口创汇型龙头企业。根据国际市场的需求,积极调整农业结构,扩大出口种类和规模,实现出口市场多元化。建立农产品出口基地,组织标准化生产,提高产品档次,培育壮大出口创汇型龙头企业。
(五)加强龙头,完善考核奖惩机制。我市定期对3家国家级龙头企业、14家省级龙头企业进行监测考核,并建立了优胜劣汰制度,实现了企业的动态管理。按照省厅要求和项目管理规定,对我市的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扶持项目定期进行验收总结。
(六)实施“村企互动”战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我市大力扶持“村企互动”的龙头企业,使龙头企业不断做大做强,充分发挥其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茌平小杨屯鸭业集团,不但带动了养殖业的发展,同时还带动了种植业的发展,农民种植的粮食就地成为优质饲料来源,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结构的调整。
二、存在的问题
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