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天河的好小学
好多人说,“东山区最差的一间学校也比其它区的好”,我虽然不赞同,但真到了现在自已宝宝该上学的时候了,却又担心真的要是去了间不好的学校耽误了她,唉,可怜天下父母心,有没网友了解天河区都有哪些好的学校啊?给迷茫的我一盏明灯吧!
网友1:
别那么迷信东山区。天河区小学比较好的区域主要集中在这一块:北起天河北至五山,南到石牌、天府路,西起体育东,东到邮校上社。
网友2:
不是吧,还有这一说?天河这边,华师附小、华景小学都不错呀
网友3:
最好的学校:华师附小平均每届华师附小毕业的生源考上清华北大的稳定在3-5人,跟内地一个城市考上清北学生的数量都差不多。数学成绩拿权威的华罗庚数学竞赛做例子,华师附小一个学校获奖30多人,其他小学除了华景获奖10来个,而包括东风东朝天培正等在内传统越秀名校,大多是个位数,甚至零蛋。
口碑挺好的学校:体育东小学、华阳小学、华景小学。这三个学校的教学质量都非常好,而且对口直升的中学分别为天河中学、47中学、113中学,都是在广州市排名前列的公立中学。体育东属于老牌强校,华阳的语文科成绩排名全市第一,华景小学的数学科成绩仅次于华师附小排名全市第二。
其他还不错的小学:先烈东小学、华农附小、华工附小、暨大附小、五一小学、陶育路小学、华康小学、龙口西小学等,都属于教学质量挺好的学校,上不了热门的天河四大名校,去到这些学校也行。
网友4:
华师附小是天河最好的小学?糊里糊涂没了解过呢。
不过,感觉要读和背的东西多了点不知别的学校要不要背《弟子规》《三字经》、《小学生必背古诗》等。
英语起点有点高,一二年级要求看图写句子了。
网友3:
几个数字可以说明华师附小的领先程度:
一是华师附小09年升入华附奥校的学生一共有20人(全省最后算上自费一共有100人),其中12个孩子是进入全省前80的,8个孩子是沾边交赞助费补录的;二是华师附小09级考取育才实验的突破30个人,最牛班据说考取11个(有说13个的);
这两个学校是公认最难考的,华师附小学生的成绩都是领先于其他小学非常大的距离的。
华师附小成绩优秀的原因有几个,一是生源,其生源多为高知家庭子女;二是老师,华师附小在数学语文英语等组别都有全省甚至国家级别的知名小教的带头人,老师整体学术水平远在其他小学之上;三是家长,如果大家看华师附小小语老师陈琴的博客,就会看到那些华师附小家长对教育的投入程度,非其它学校家长能比,不少家长的举动堪称疯狂,华师附小全职妈妈的比例可能是各个公立小学中最高的,学校也鼓励妈妈全职,配合学校的教育;华师附小堪称应试教育的样板,一年级选拔数学尖子开始在周末补习奥数;二年级选拔英语尖子补习英语;而在陈琴等语文老师带动下,开展古文素读教育,今年陈琴班一年级的孩子一个月内目标背完《古诗80首》,进度之快,非其它学校可及;
另外华师附小的英语教材和其他学校不一样的,广州大部分小学的英语教材是通用版,一周两堂课;华师附小的是朗文版,相近于香港、新加坡等前英联邦国家地区教材,一周五节课。
总之,广州任何一个小学从学习成绩上来说,都比不过华师附小,而且和华师附小的差距非常大。
网友5:
东山区最差的一间学校也比其它区的好,这种观点落后,过时了。
网友6:
都是应试教育,越强的越脱不了讲考试,讲成绩,讲知识的灌输~~
有多少是讲人文,讲素质的??我不知道一般华师附小最后出来的孩子,成人后都在做什么~~都是成功人士
可能我的话有点酸,且不合时宜.但大家做为成年人,过来人,其实很清楚这一点,培养孩子----成人,....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家庭教育!~所以,自己选择适合孩子的路,而不是只看学校......网友3:
如果让孩子不那么应试教育,就选择碧桂园、祈福、华美、广外附这些民办学校,广州的好一点的公立学校还没听说哪家作业少的,所以只能根据孩子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学校,制定适合孩子的成长方案。就拿天河区的小学为例子:
如果孩子计算能力强,那么华师附小自然是最好的选择,因为华师附小的数学教育真的不是其他任何小学可以比的;同理,如果准备让孩子上华师附小,提前给孩子教给孩子一些数学知识,开发一下孩子的数学思维还是很有必要的;
如果孩子表达能力强,喜欢书,那么华阳小学自然是最好的选择,华阳生本教育,孩子的阅读量很大,小组讨论,写作训练等等都是领先的,语文竞赛成绩在全市更是连续三年把持第一;同理,孩子如果准备读华阳,提前识字也是有必要的,因为华阳和其他小学不一样的是,先认字,再学拼音,而且识字教学的速度也比较快;
如果孩子活泼好动,家长又不想让孩子学习压力太大,可能暨大附小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暨大附小虽然学校小,但是篮球、田径传统强校,每年学校有为期半个月的体育节,一年级开始就上篮球课,暨大附小男篮女篮在天河曾经多次击败规模超越暨大附小数倍的那些大学校夺得冠军。同时,暨大附小的作业少在天河也是比较有名的。
天河区的优秀学校都是有所不同的,家长根据自己的教育理念选择地段小学或者择校合适的小学,然后根据该小学的特点制定合适的成长方案。
华师附小孩子的功课多是事实,但天河其他公立小学的孩子的功课也绝对不轻松,整体上都差不多的,孩子上任何一个小学家长面对的问题都是一样的。只不过读华师附小家长的紧张程度会高些,当然花了10几万择校费的那些家长估计早就做好了准备吧。
华师附小的压力在于:一是名师,华师附小名师多,比如全国小学语文教学权威陈琴今年带班一年级,教学严格,实验教学,要求家长配合度高,部分家长有压力在所难免;二是学生都太优秀了,考试竞争厉害,举个例子,113中学重点班华师附小班级前15到20名都有机会进,其他113地段小学天府路、石牌小学、陶育路小学排名前5名都不一定进得去;另外就是家长,别的家长孩子的教育投入度高,自己当然也有压力。
网友7:
网友3知无不说,好样的!
不知体育东路小学有没有什么数据或例子?期待!
网友3:
体育东是老牌天河强校,虽然没有华师附小、华阳那些实验性的教学,但学风好,生源好,校风质朴,口碑非常好。
有几个数据,一是对口中学是天河中学,天中是广州上升最快的中学之一,这两年中考成绩非常好,很大程度上在于一批体育东小学的优质生源,为了垄断体育东优质生源,天中对体育东小学排名前80的同学不用考试直接编入重点班,好像在广州只有体育东小学在小升初中有这样的待遇,某种程度上也反应了体育东小学的教学质量非常高。
另外,体育东尖子生多,总有牛娃在体育东小学出现,比如今年声明大震的考入伊顿公学获得奖学金的大陆生第一人吴比就是体育东小学的学生。
网友8:
天府路呢?
网友3:
天府路小学是天河上升非常快的学校。
学校的优势是生源,天府路小学的地段一水是高档社区:东方新世界、华港花园、公园一号、东逸花园等,所以没有天河其他小学有城中村生源的顾虑,平均质素很高,因为天府路小学以高素质移民子弟为主,这个小学的学生整体气质据说在广州可以排名第一,非常摩登,男生帅气,女生靓丽;
缺点是学校建立时间短,积累少,现在还看不出有什么成绩;还有就是学校太小了,但学生又很多,根本没啥活动空间。
另外,天府路小学虽然成绩中等,但是天河区最难择校的学校之一,因为地段生爆满,没有非常强的关系,根本进不去。
网友9:
请教:体育西算不算较好的呢?
网友3:
体育西小学只能算一般啊,尤其是对口中学是天荣中学,跟天河那些优质中学有差距,所以体育西小学地段很多重视教育的家庭都给孩子转学到体育东、华阳这些学校,生源有些下降。整体来说,体育西小学的人气不高。在天河区比较普通。
网友10:
虽然我家闺女上小学还早,但是也会时不时来这里逛逛,了解下学位和学校的情况,为日后女儿上小学、初中打基础。
看见网友3了解很多信息,所以请教下一下,先谢谢了。
首先,我家现在住在枫叶路这边,户口也在这里,对应的小学估计是棠下小学(但是我对面邻居的小孩在天府路小学上,可能是孩子的妈户口在那边),棠下小学对应是骏景中学;另外,还有一个小房子在五山,对应为五山小学,最近在考虑把户口转过去,让孩子上五山小学(因为五山小学对应是汇景47中),不知道邦妈如何看待,觉得五山小学如何?另外,朋友和同事都建议我卖掉小房子在华景买一套有学位的房子,这样就能上华景小学了,不知道值不值得。目前我是无所谓也想让孩子上好学校,但是lg不太同意,他说肯定不能去棠下小学(周边是城中村),环境不好;但是五山小学整理素质应该会好些,而且学习好坏主要看她有没有好的学习习惯等,所以想让女儿去五山小学上,有本事就小升初考名校,没有也能上汇景47中,觉得lg说的有道路,但也怕五山小学太差影响到孩子!网友3:
能上华景当然上华景,成绩好摆在那,华小的实力可是有口皆碑的,生源好,校风正,对口是113东方分校,也很不错;五山小学在天河也算不错的;能不上棠下小学就不上棠下小学吧。
网友11:
我很早就瞄准了想进华阳小学,但一直看了两年了,也没什么合适的房子可买,一方面房价也在不断地上窜,孩子11年9月就要入学了,现在心里急得慌,万一买不成房子,交赞助入学可能性大吗?我心目的价位5万赞助,3万人情,不知道有没有绝对把握?网友3:
万一买不成华阳的地段房,择校的家长要经过几场考验,一就是关系,没有过硬的关系机会一点都没有的;第二就是耐心,今年天河三大热门学校华师附小、华景、华阳是最后进行择校生录取通知的,在广州一年级家长群,其他家长都已经定了学校了,5月份基本搞定,但那些择校华阳、华景、华师附小的家长要等到6月末,一直都没个准信,心里那个煎熬啊,又怕孩子没学上,又怕去其他学校报名耽误了孩子读名校的机会。所以择名校的家长做好准备吧,除了关系准备,还要内心煎熬的准备。没有关系,想读那些超级热门学校的基本上可能性不大。
网友3:
如何入读华师附小?
一是家长是华师的教职员工,免费读华师附小
二是家长是华师兄弟单位的员工:中山三院、113中学等,可交赞助费读华师附小三是有超强关系的家长,能拿到华师附小的报名表,华师附小的报名表是有限的,而且是特殊渠道才能拿到的,至少09年时这样的,拿到报名表,参加面试,给你交8万以上赞助费的机会,就可以读了。
网友3:
TO部分网友--
先烈东是老牌名校,现有的问题也是对口直升初中的问题,对口是75中,成绩中等吧,孩子进重点班才有戏;
中海康城小学同样是对口中学的问题,对口中学东圃中学,招收几个城中村生源,虽然东中的成绩上升比较快,也是重点班比较好;另外中海康城小学比较新,还没什么太突出的成绩;
我感觉天河的家长,最安全的选择是华师附小、华阳、华景、体育东老牌四大名校,都是非常优质的学校,学校规模大,生源素质高,成绩特别好,对口直升的又是最好的几所公办中学,培养出来的孩子特别自信。虽然说孩子读个小学区别不大,但家长要客观面对现实的话,其实还是有些许差别的。
天河的中上学校上升比较快,家长如果要求不算太高,给孩子选择一个挺好的学校的话,应该都不太难的:陶育路、汇景、暨大附小、华农附小、华工附小、龙口西、五一等等这些学校,不需要关系非地段生、子弟生都有机会读的;中上学校天府路、骏景、华康这样的小学因为地段生爆满比较难一点。也可以说是退一步海阔天空吧,其实这些学校相对于四大名校也有各自的优点,只是整体实力弱了那么一点点吧。
第二篇:天河小学2010农远工作计划
天河小学农远工作计划
2010-2011学第二学期
我校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自2008年11月全面进入施工以来,经过工程的安装调试和试运行,现在各系统运行正常。为了加强农远工程教育设备与资源管理,让远程教育资源更好地为学校教育教学服务,两年来我们重点做了以下几项工作,现简述如下:
一、努力创建农远工程管理新模式
1.建立管理队伍。在农远工程建设之初,我校就成立了农远工程实施领导小组和教学应用指导小组。工程实施领导小组在确保工程按上级计划顺利完工以及工程俊工后的管理和应用发挥了巨大作用。教学应用指导小组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制定了《农远工程教学应用计划》,使学校利用农远资源进行教育教学逐步走向正常化规范化。以学校校长负责全盘工作,以农远管理员负责设备的管理和远程教育资源的接收下载以及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以教导主任负责组织教师利用农远工程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农远管理模式正在我校逐渐形成。2.建立农远档案。学校专门为农远工程建立了档案柜。为了加强设备的管理,学校对所有的设备都进行登记,一份存档一份由设备管理员保管。另外,对设备移交单、安装线路图、安装调试报告、工程俊工报告、设备说明书、DVD和彩色电视机验收表也进行分类归档。在设备的应用方面,学校建立了《设备使用管理制度》,设计了《设备使用登记表》、,《远程教育卫星下载登记表》、《卫星资源
接收登记表》、《远程教育资源使用登记表》、《接收资源刻录登记表》以及《刻录光盘借用登记表》对远程教育资源的下载和使用情况进行及时记录和整理。
二、努力促进农远教学应用效益最大化。
1.利用农远促进各科教学。为了更好的使用远程教育资源,学校教学应用指导小组制定了《农远工程教学应用计划》。按照计划把农远工程的教学落实到每一节课中和每一个教师的身上。目前,我校各学科教师都能利用农远资源进行教学,农远教室利用率基本达到区电教馆的要求。
2.利用农远进行校本培训。结合继续教育校本工作,学校制定了相应的《农远校本培训计划》,在计划中规定了具体的培训方式、时间、次数。两年来,我们先后组织教师观看了教学录像、名师指导,还组织教师利用农远资源上了校本研修观摩课,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3.利用农远进行教研活动。农远工程为教学研究提供了较好的平台。我们先后利用农远工程开展了“三定”备课、教师基本功大赛、数学优质课比赛等教研活动,并培养了一批教学能手,促进了我校的教学水平上了新台阶。
4.利用农远进行各项教育活动。农远在安全、卫生、健康等德育教育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每学期都要利用《小学专题教育》中的资源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我们先后组织学生观看了《抗震救灾
大型演出晚会》、《预防雷电知识》、《眼睛的科学》、《如何预防传染病》、《邓小平故居》等专题教育节目,受到了学生的喜爱。
在我校全体教师的努力下,我校农远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受到各级领导好评,去年还代表中心学校通过了省农远工程领导小组的检查验收。我们还要继续努力,把这项惠民工程管好用好,让更多的孩子享受农远工程带来的好处。
第三篇:《天河》观后感
《天河》观后感
电影《天河》作为“南水北调”工程的献礼之作,讲述了从中线工程从具体规划到竣工通水共11年的历史,再现了国家与人民渴望在漫长的岁月里攻克难题的勇气、智慧与大爱。这段时间的历史故事与人物,影片以董望川、周晓丹、江浩、林子彤等为中心,讲述他们在工程建设中为国家“舍小我,为大我”的精彩故事。影片摒弃了大而空的人物塑造模式,而是采用“南水北调”这一大背景下的人物与家庭的命运来折射出举世瞩目工程的“险”和“辛”、移民搬迁的“情”和“痛”、环保治污的“艰”和“难”。再现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大坝加高、移民搬迁、穿黄工程、五棵松暗涵、北京通水等场景,气势恢宏。讲述了一个水利家庭,一群水利人在此工程中的巨大贡献,也展现了我国在一些技术方面的国际水平。
“我没在工地,就在去工地的路上”,这样一句电话铃声,反映了一个为国为民的共产党员的形象。我们不说电影塑造的人物有多么的高大上,但他身上有千种柔情,万般暖意。当他因担心工程建设而焦急甚至有些气急败坏地想责罚下属江浩时,却看见江浩在工地照顾年老体弱的父亲,那一刻,董望川怒火消退,脸上呈现出来的是一种久违的温情与歉意,作为观众的我,在这一刹那,也潸然泪下。当他非常愧疚地面对不理解的妻子周晓丹时,虽然外表依旧强势,但从其细小微琐的眼神、情态、肢体语言中,不难读出她对妻子、女儿的深爱...片中类似这样血肉丰满,爱恨丰盈的角色并非鲜有。这就是8,000多万中国共产党员的缩影。
江浩这样的人物角色以及他的处境,都说明《天河》在主旋律电影中也在寻求很大的突破。在经济飞速发展的时期,即使是企事业单位的员工也很难避免有经济上的困难,换一个岗位,虽然也是环境所迫,但同样也能做出应有的贡献。江浩虽然离开了董望川的指挥部,但仍然在水利工程中效力,一举两得。
南水北调”是一项举世瞩目的大工程,要想通过100多分钟的电影全景式细致展现显然不可能。影片聚焦了工程形成过程中最牵动人心也最触及人利害关系的冲突矛盾极点——搬迁,以此为重点,再现国家大家与小家的多重关系。以情动人,以爱暖人,爱感苍天,情涌大河,《天河》紧紧围绕“情”与“爱”,深动再现党民鱼水之情,官民船水之爱感人的一幕幕。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老百姓是共产党永远的挂念;老百姓是山,老百姓是海,老百姓是共产党生命的源泉...歌曲《江山》这样唱道。影片《天河》也深深凸显这歌词所蕴含的独具魅力。
以往同类型影片大多以枯燥镜头语言描述工程之伟大、艰难,以及人物角色的高大上。《天河》则以情感为纽带,将党民情官民情有机融入父女情夫妻情兄弟情等人间真情中...老百姓对土地的浓情,对烈士的深情也都被深深镌刻在影片的每一个角落中。是什么说服了“刁民”自觉自愿主动搬迁,是情,是爱。这感人一幕幕不禁让我想起现实生活中那不断激化着官民矛盾的强拆新闻片段。试想,如果官方都能像《天河》中的周晓丹、董望川这样,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公开、公平、公正的方式方法解决冲突,再不配合的“刁民”,再难啃的骨头,在铁石的心肠,也都有被融化的那一刻。爱感苍天,情涌大河,一切矛盾都消弭、化解于这无形的情、爱之中。
电影《天河》影片中通过水的流动变化和工程的竣工的雄伟姿态,来衬托出这一工程背后高大、大公无私、为祖国、“为人民服务”之人。正如老子所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第四篇:《天河》观后感
观电影《天河》有感
世上本无路,走得多了,便就有了路。这路指的是陆地上的,当然也指人生路。但这路不仅存于地上,更现于天中,即天路。天路非实指天上有路,是特指穿越生命禁区青藏高原的京臧铁路,气势恢宏,造福于民,天下无双。如今,一条堪比“天路”的“天河”也即将全线贯通,这条特殊的河即指“南水北调”工程。与“天路”一样,“天河”也是一条造福于民的利民工程,可谓“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电影《天河》就全景式再现了这条壮举之河的艰难成形过程。
“南水北调”工程通俗讲就是将长江丹江口的水通过“天河”引至京津华北等地,以福祉等地人民。近年来,华北地区日渐缺水,尤其北京,随着人口总量超过2000万,用水,用好水问题日渐突出。长江丹江口却水资源充足,洪水季节水患泛滥成灾。以“天河”将丹江口多余的水引至缺水京津地区,既解决了长江水患泛滥问题,又补缺了华北水荒严重现实,乃共赢互利大好事。
以情动人,以爱暖人,爱感苍天,情涌大河,《天河》紧紧围绕“情”与“爱”,深动再现党民鱼水之情,官民船水之爱的感人一幕。
影片最能触及心底的移民戏份。为做好移民工作,李幼斌搬出最能以情动人却又不失魄力手腕的老婆俞飞鸿,关键是,要搬迁移民中既有广大乡亲朋友,又有李幼斌片中的老父老母,胞兄胞弟。由于牵涉到赔偿、移祖坟等重大事宜,党民关系、官民冲突被至于千钧一发之地。影片对移民高潮大戏环节的冲突设置极具戏剧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升扬了影片可看度。
以往同类型影片大多以枯燥镜头语言描述工程之伟大、艰难,以及人物角色的高大上。《天河》则以情感为纽带,将党民情官民情有机融入父女情夫妻情兄弟情等人间真情中...老百姓对土地的浓情,对烈士的深情也都被深深镌刻在影片的每一个角落中。是什么说服了“刁民”自觉自愿主动搬迁,是情,是爱。这感人一幕幕不禁让我想起现实生活中那不断激化着官民矛盾的强拆新闻片段。试想,如果官方都能像《天河》中的俞飞鸿、李幼斌这样,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公开、公平、公正的方式方法解决冲突,再不配合的“刁民”,再难啃的骨头,在铁石的心肠,也都有被融化的那一刻。爱感苍天,情涌大河,一切矛盾都消弭、化解于这无形的情、爱之中。
形象塑造上,《天河》果断褪去以往主旋律电影应有模式,不再让李幼斌等主人公一味简单的高大上,他身上也千种柔情,万般暖意。当他因担心工程建设而焦急甚至有些气急败坏地想责罚下属段奕宏时,却看见段奕宏在工地照顾年老体弱的父亲,那一刻,李幼斌怒火消退,脸上呈现出来的是一种久违的温情与歉意,作为观众的我,在这一刹那,也潸然泪下。当他非常愧疚地面对不理解的妻子俞飞鸿时,虽然外表依旧强势,但从其细小微琐的眼神、情态、肢体语言中,不难读出她对妻子、女儿的深爱...片中类似这样血肉丰满,爱恨丰盈的角色频繁出现。
南水北调,是一项关系到中华民族福祉的战略性工程。为了此项事关人民生存与发展大计的伟大工程,无数工程建设者和沿线移民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的奉献之歌。董望川(李幼斌 饰)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副总指挥,他与妻子周晓丹(俞飞鸿 饰)为工程忙于各自工作,聚少离多,原本稳固的感情渐渐暴露出问题。在技术攻坚阶段,董望川的学生也是最得力的助手江浩(段奕宏 饰)竟然离他而去,跳槽到一家高薪企业。同时住在库区的亲属坚决反对移民搬迁。种种压力纷至沓来。为了确保工程如期保质完成,董望川亲自坐镇一线,并推荐妻子周晓丹负责移民工作。在最关键的穿黄工程中,大型盾构机突然出现严重故障。当众人一筹莫展之时,江浩挺身而出,化险为夷。北京五棵松地铁站下,一场世界水利工程史上的奇迹被创造。通水日期即将到来,所有人都在为工程的顺利竣工做着最后的努力……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动工,董望川(李幼斌 饰)被任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副指挥兼总工程师。然而正在此时的用人之际董望川的得力助手江浩(段奕宏 饰)因生活所迫为了利益放弃南水北调工程建设,为此董望川与其断绝师徒关系。董望川的家乡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丹阳市槐树村,他力荐自己的妻子周晓丹(俞飞鸿 饰)担任丹阳市副市长,负责移民、治污工作,但是却遭到妻子埋怨。在任期间周晓丹为保护槐树村祖坟,建议搬移烈士陵园打动槐树村村们,获得大家的肯定顺利完成移民工作。
污水治污工作上,她拿董望川堂弟开刀,遭亲人唾骂也坚持工作,最后为其争取丰厚补偿也鼓励其开展绿色工业。另一方面江浩并没有放弃南水北调工程,他作为河海水利建设工程公司的代表担任“穿黄”项目部经理兼技术总监。江浩将重病的父亲接到工地宿舍,一遍救险一遍照顾父亲。为了给父亲筹医药费,在缺氧的状况下抢修盾土机完成前所未有的突破。北京四环环暗涵工程最关键的节点就是下穿五棵松地铁站工程,董望川提出创新技术,在南水北调专家们的质疑下,担当起责任开创新技术。林子彤负责地下指挥指与工人们一起冒着危险工作,董望川在地铁里与工人们并肩作战。然而正在五棵松暗涵打通之际,董望川妻子周晓丹视察工作时心脏病突发,但是他并没有陪在妻子身边,而是一直陪着工程一线的工人们。最后五棵松暗涵工程成功,周晓丹与董望川冰释前嫌相互谅解,林子彤与江浩正式交往,并在工地现场举行婚礼。
“南水北调”是一项举世瞩目的大工程,要想通过100多分钟的电影全景式细致展现显然不可能。影片聚焦了工程形成过程中最牵动人心也最触及人利害关系的冲突矛盾极点——搬迁,以此为重点,再现国家大家与小家的多重关系。以情动人,以爱暖人,爱感苍天,情涌大河,《天河》紧紧围绕“情”与“爱”,深动再现党民鱼水之情,官民船水之爱的感人一幕幕。
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老百姓是共产党永远的挂念;老百姓是山,老百姓是海,老百姓是共产党生命的源泉...歌曲《江山》这样唱道。影片《天河》也深深凸显这歌词所蕴含的独具魅力。南水北调工程副总指挥李幼斌日日夜夜奋战在水利工地上,有家不能回对他来说是常事。为工程质量,为确保工程万无一失,他对最喜欢最心疼的下属极尽严苛。为圆满解决最大难题“移民”,他擅自将妻子调离家中,派其到任务最艰巨地方,啃最难啃的骨头...家庭矛盾因此火山般爆发,妻子抱怨,女儿埋怨,只有三代献身水利事业的岳父母支持他。不仅如此,其最信任的徒弟下属也因种种原因离他而去...李幼斌塑造的角色身上浓缩着千千万万水利人的风风雨雨。对他而言,如何摆正大家与小家关系,如何维系与妻子女儿的情和爱也并非易事。
第五篇:《天河》观后感
上善若水 饮水思源——观《天河》有感
为庆祝和纪念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市委宣传部、市新闻出版广电局、八一电影制片厂、市南水北调办共同创作推出了南水北调工程题材故事电影《天河》。作为我市向南水北调工程的献礼作品,该片以深沉的情感和动人的故事,生动刻画了工程建设者和库区及沿线移民的感人形象,真实再现了南水北调工程的壮阔画卷,表达了我市对这项伟大工程以及广大建设者、沿线移民的由衷敬意和感激。周二、周三两天,医院党委办公室响应市号召,组织全体党员观看了重大现实题材的电影《天河》。
看完电影之后觉得很震撼、也很感动。南水北调工程,旨在缓解中国华北和西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国家战略性工程。我国南涝北旱,南水北调工程通过跨流域的水资源合理配臵,促进南北方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分东线、中线、西线三条调水线。电影中讲述的是中线工程,中线工程是从汉水与其最大支流丹江交汇处的丹江口水库引水,自流供水给黄淮海平原大部分地区,工程重点解决河南、河北、天津、北京4个省市,沿线20多座大中城市提供生活和生产用水。
《天河》讲述了中线工程从具体规划到竣工通水共11年的历史,再现了国家意志与人民渴望在漫长的岁月里攻克难题的勇气、智慧与大爱。用“南水北调”这一大背景下的人物与家庭的命运来折射出举世瞩目工程的“险”和“辛”、移民搬迁的“情”和“痛”、环保治污的“艰”和“难”,真实还原出“南水北调”工程背后感人至深的故事。影片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为背景,将千千万万建设者们的奉献和“牺牲”浓缩在董望川、江浩、周晓丹、林子彤等人物身上,让我们真实的看到了水利人的爱国情怀、敬业精神,以及他们为国家建设所做出的贡献,折射出这一工程背后是一个有爱的世界,是一个大公无私的中国。同时也让更多的人体会到,为了解决北方水资源缺乏的问题,丹江口库区移民所做出的牺牲和奉献,让节约用水这个非常简单但足以致命的道理铭刻在所有人的心上。看了这部影片感动了我,让我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因为南水北调与我们息息相关,我们都是南水北调工程的受益者。我们只有饮水思源,学会珍惜,学会感恩,才不枉费这凝结心血的工程,不枉费那么多人的牺牲和努力。节约用水、爱护环境,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我们的环境和生活才会越来越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