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析恒安集团物流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浅析恒安集团物流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摘要
本文将对恒安集团在当前物流管理模式下,各组织的主要职能进行阐述,根据职能而进行业务流程现状分析,结合整个供应链系统的优化要求,提出改进的方法和建议,同时,对已经取得的先进管理方法和设施设备运用加以理论支持,提供借鉴意义。然后,结合目前物流行业经济环境对企业物流提出的新要求,注意管理理论与方法与物流管理理论与方法相结合,将人员的管理融入到物流管理各组织流程中去,实现物流管理优化的落实,引入企业物流战略管理、企业库存量策略、运输物流系统优化的概念、理论和方法,在定性分析企业物流管理的基础上,强调其数量优化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强调恒安集团要想取得“百年恒安”的奋斗目标,必须改变现状,注重物流管理的应用性分析,注重分析新技术的发展与采纳,引入适应本供应链的企业物流管理理论与方法,加强综合性的企业物流管理分析以适应现代企业物流管理的需要,改变目前物流运作系统依靠廉价劳动力降低成本的发展瓶颈。这对于推进恒安国际目前物流管理降低成本、调高运作效率具有现实的意义,同时对于生产同类相关产品的厂家,也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避免过高的投资导致经营上的困难。关键词 恒安;物流管理;分析;改进
一、恒安集团企业物流管理架构综述 经过对家族式管理模式改革,再引进美国汤姆斯集团对企业进行管理变革,目前,恒安集团公司组织架构如下:
企业物流是指企业在生产运作过称中,物品从供应、生产、销售以及废弃物的回收及再利用所发生的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活动。主要内涵如下:输入指企业生产活动所需生产资料的输入供应,即供应物流,这是企业物流的过程的起始阶段,是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进行的前提条件,主要包括采购、供应、库存管理三个方面;企业物流系统的转换是指企业的生产物流,这是企业物流的核心部分,主要包括物流的速度、物流的质量、物流的运量,他是企业按生产流程的要求,组织和安排物资在各个生产环节之间进行的内部物流;销售物流是指企业物流的输出输出系统,承担完成企业产品的输出任务,形成对生产经营活动的反馈要素,它是生产企业、流通企业出售商品时,物品在供方和需方之间的实体流动。
恒安集团流通领域物流包括采购、运输、配送基本是通过第三方物流公司实现,在整个供应链环节上,恒安集团占据着主导地位。
二、恒安集团企业物流管理取得的成果
1集成的ERP系统建立
按照恒安集团五年发展规划确定的“建设符合恒安集团持续发展要求和与其发展能力相匹配的信息化管理系统”这一整体目标,结合企业信息化实际情况,集团与用友合作,制定了建设集成-协同-管控一体化的信息管理平台的实施策略——NC系统。在集成方面,即构建集中、集成、统一、高效的管理信息化平台;构建集团财务业务一体化的集成应用。在协同方面,即达到集团内部供应链协同;集团外部供应链协同。在管控方面,即达到信用管控;库存管控;价格管控。目前,恒安集团已经建设成了集中的管理信息平台,优化分销业务流程、实现内部交易、加强库存管理、能够统一管理模式,令每一个分销节点更加顺畅,通过对信息的共享,实现信息的统一维护,信息高度集成,交互顺畅,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基础数据共享,方便总部及时获取最新的信息,实现集团化公司所需要的集中管理和协同管理。与此同时,每一个部门,每一位员工都有自己相应的权限查看自己需要的数据,通过
系统分析支持决策,在企业的物流管理上,信息化基本实现。
2、建立了稳定的供应链体系
恒安集团供应链是拉动式供应链,即根据经营部的销售计划和销售目标来计划制定生产所需要的原材料供应清单。这种策略的运用极大地把握了市场动态,生产出的产品基本上都满足市场需求。而且由于内部采购占据采购的主要份额,保证了原材料的稳定供应,在先进的信息系统协同处理下,保障了高效节约的采购方案实施。
三、恒安集团在企业物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采购管理中采购与生产的不确定性导致原材料库存积压
在实际的计划采购中,由于车间生产的不确定性,有时会面临缺料的现象;此外,采购员对材料仓库实际储存情况、实际材料储存要求不了解,往往导致采购过剩,无法入库现象发生。因为计划部是根据单位产成品所需要的物料组合以及生产车间生产数量来规划采购计划的,而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边角料等必要的浪费,所以,实际数量往往需要的更多,导致缺料。而生产车间的生产线,往往会即时根据经营部需而改变品种,导致原品种材料的仓库积压、同时新产品材料需求得不到满足,这是目前计划采购部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仓储管理中“先进先出”系统数据与实际操作失真
仓储管理中一条重要的原则就是“先进先出”原则,即先行入库的产品要先行出库。恒安集团产成品保质期一般是2—3年,而经营部为了保证产品销售,在接收产品时一般要求不得超过保质期规定的三分之一,因此必须保证库存产品的及时更新。
恒安集团仓储出库时,出现了表单“先进先出”与实际货物“先进先出”原则不一致的状况,也就是说,在数据单证交接时,是按照“先进先出”要求完成,但是实际出库的成品,并不是先进先出,极大多数是同一堆垛的合格品,但是批次比较靠后的,这种状况的存在会导致库存产品更新变缓,而且在NC系统上不容易把握实际产成品批次情况,影响存货库存管理的准确性。
3、订单处理中运输路线安排不合理
三大厂区位置限制,造成车辆运行路线的重复。工业城位于中纸和五里厂区的中央位置,一般运输车辆先是进入工业城领取提货单,再根据提货单前往相应厂区进行装载,汽运司机为了减少油料损耗,往往会选择就进装载,在靠近运输目的地的厂区结束装运,所以往往造成一个厂区排队拥挤的现象。
此外,恒安集团在企业物流管理方面还存在着数据系统集装箱信息与实际不一致问题,车间生产管理流水线无秩序、无效率,现代化物流设施设备不够齐全,缺乏现代化仓储管理措施等问题。
四、恒安集团企业物流管理问题的主要影响因素
1、物流成本控制过度依赖于廉价劳动力,现代化物流设施设备运用不够广泛
恒安集团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企业的初期快速增长是依靠安海地区充足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累积而来的。在引进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以后,恒安集团裁减了相当多数量员工,在销售方面,这种裁剪不但没有造成销售业绩的下滑,反而带来了大幅提升。但是目前工业城成品库的搬运装卸等作业依然是依靠大量人力来完成的,这是导致目前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之一。在生产方面,虽然引进了大量的先进生产线,但是由于生产线设备布置规划不合理,造成重复生产、重复搬运,因此,企业不得不招聘更多的员工来进行生产,造成生产、搬运成本的极大增加。
对于物流成本控制,在采取采购先进物流设施设备和增加劳动力两个方面的 选择上,恒安集团侧重第二点。就目前恒安集团物流效率整体情况而言,还是比较能适应销售的需要。但是,随着“百年恒安”发展战略的制定所带来的生产扩大化和市场需求不断增长趋势,促使恒安目前在物流作业上已经达到一个饱和的临界点。按照目前集团业绩发展趋势,库存的周转速度将无法满足销售的需求,例如,在恒安进行市场宣传或者节日促销活动时,库存在周转上就会面临很大的压力,在出库作业时,成品出库数量增加一倍多,车辆排队时间是平常的2倍;同时由于搬运组严重缺乏,有时必须从中纸或者五里调度,才能满足搬运需求。由此可见,目前恒安集团在物流作业运作上,已经达到饱和状态。根据企业物流管理要求,引进现代化设施设备,采用新型省力化装载工具,可以大幅度降低作业时间,节省劳动力成本,但是,初期的采购成本以及相关培训费用将会大大超过招聘更多员工所带来的成本增长,所以,恒安集团采取了增加劳动力数量来满足日益增长的作业需求。就集团长期发展而言,这将会严重阻碍整个企业物流管理效率的提升,也会影响到销售业绩提升,造成服务质量低下等一系列问题。
2、传统的设施设备设计布局制约企业物流管理现代化发展
设施设备的设计布局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三大厂区的布置,二是仓库设计。首先,目前集团主要业务管理在工业城进行,而中纸和五里新厂都纳入集团管理模式之下进行统一管理。调度根据提货单进行调度时,往往从工业城开始,在分配到两厂,这就导致在一段时间内,单一厂区业务量超额增加,给搬运、装卸作业带来严峻挑战,例如,某一订单需要从厦门转运,提货单都需要从三大厂区装运成品,汽运货车首先进入工业城,接到提货单后,一般都是先在工业城进行装载,再前往其他厂区,这就导致工业城装卸作业量的短暂大量增加,同时,由于工业城布局在中纸和五里中间,汽车在完成装载时不得不往返行驶,增加不必要的油耗,间接增加运输成本。其实,工业城仓库在建设时没有考虑到集装箱运输趋势,普遍没有设计月台,这就导致在拣货—装运作业时,增加了搬运工作业量,由于缺乏拖车等省力化工具,更加制约物流作业效率提高。
此外,成品包装非标准化、生产车间生产线布局不合理等也是制约物流作业效率低下的相关原因。
五、恒安集团企业物流管理现状合理化改进措施
建立健全现代物流管理体系:现代物流管理体系主要包括客户导向的供应链全程管理体系,高效、系统的综合运输配送网络,对物品流通全程的监控体系。在该体系的建立完善中,应把握好以下几点:(1)遵循客户导向、客户服务驱动原则。目前,恒安集团通过两次企业变革,正式建立了客户为导向的快速消费品生产策略,根据客户实际需求制定企业的生产目标、配送目标,这也是集团快速增长的保证。(2)充分考虑系统总成本最优原则。在进行企业供应链物流规划时,应追求系统总成本最优,而不能是单项成本最优,不能只考虑到某个部门、某项物流活动的效益,而应该追求供应链系统整体的总效益。恒安集团要改变依靠廉价劳动力降低物流成本做法,在短时期类,虽然能够解决大量装卸需求带来的作业量需求增长问题,但是从长期发展趋势来看,物流作业省力化是企业物流管理提高作业效率的有效手段,因此,恒安集团要平衡采购新设备成本与人员配备的关系,加大对新设备采购力度,为即将到来的“百年恒安”发展战略实施做好准备。(3)加强NC系统数据信息反馈机制,为采购、生产、配货提供信息支持。
六、结论
恒安集团目前供应链是相对节约、高效的。在其发展过程中,经过两次企业制度改革以及信息化系统建立,恒安集团建立了比较完整的企业物流管理制度,规范了作业操作流程,并且依靠先进的NC系统,打造了完整的供应链体系,为恒安集团的快速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但是目前,恒安集团物流管理上还存在着许多现实问题,恒安集团的销售增长基本与库存增长率保持一致,销售的增长是通告过高的库存保持率来实现的,此外,管理上制度的落实,人员的培训失衡,员工素质低下,薪酬水平的不平衡,也是制约集团进一步发展的因素。恒安集团要想完成“百年恒安”的发展战略目标,必须彻底改变依靠廉价劳动力降低的策略,依托现代化企业物流管理要求,改造供应链,解决供应链体系中各个部门存在的问题。调动员工积极性,落实企业竞聘上岗机制;合理布局生产线,进行成组工艺生产改造;完善托盘化管理和货架管理操作方案;实行信息的集约化管理和产品包装标准化管理;引进现代化物流设施设备,进行省力化改革,促使恒安集团企业物流系统更加通畅、及时、高效,更具有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俞仲秋.UML当代物流外包中企业战略关系矩阵的探索与研究[J].物流科技,2011,(4).[2]李朝敏.UML浙江省制造企业物流外包程度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J].2011,(2).[3]Themido,A Arantes,C Femandes,AP Guedes.Logistics Costs Case Study-an ABC Approach[J].(Journal of the Operational Research00(51):1148-1157.[4]吴清一.UML物流管理[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5.12.31-50
[5]袁志锋.UML企业物流外包与物流企业博弈探析[J].中国市场,2008,[6]MartinChristopher.Logistics and Supply Chain Management--Strategies for Reducing Cost and Improving Service[m].北京:工业出版社,2003.[7]王文信.仓储管理[M].福建: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
[8]Can UEnal,Muecella G Guener.Selection of ERP suppliers using AHP tools in the clothing industry.2009:21.[9]恒安集团百度百科
第二篇:我国物流成本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我国物流成本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系别经贸院
班级 学号201028060135
姓名李蕊
我国的物流起步较晚。随着物流管理意识的增强和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企业对于物流成本的关心日渐浓厚。企业在物流管理的实践中, 也把降低物流成本作为首要任务。现代物流被称为继劳动力、自然资源之后的“第三利润源泉”,而保证这一利润源泉实现的关键是降低物流成本。如何降低企业巨额物流成本,消除物流冰山,挖掘第三利润源泉,更是对我国企业有着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物流成本现状及问题
(一)企业物流成本的构成:
1、运输成本
2、仓储成本
3、包装成本
4、装卸与搬运成本
5、流通加工成本
6、物流信息成本
7、物流管理成本
8、流动资金占用成本
9、物品损耗成本
10、保险和税收成本
(二)我国物流成本的现状及问题具体表现为:
第一,人才匮乏,管理水平低。
我国物流管理人员水平相对过低,物流人才总量相对不足, 结构不合理,创新能力不强。大部分物流企业中管理者素质较低,具有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整个物流行业职工总数的7.5%,大大低于其他行业;企业内部管理粗放,先进的物流管理技术和管理方法都还没有得到应用,不少管理者观念尚未彻底转变,不能及时适应市场需求,这是造成我国多数物流企业规模较小的主要原因。
第二,物流成本没有分列记账,因而难以准确掌握。
在成本管理方面,企业一直将注意力集中在生产成本的控制上,制定了
许多管理与方法,并起到了很好效果。可是对于物流过程中的费用研究较少,缺乏有效的物流成本管理方法,物流在企业财务会计制度中没有单独的项目,一般采取的是将企业的成本都列在费用一栏中,因而,较难对企业发生的各种物流费用作出明确、全面的计算与分析。特别是对于物流全过程缺乏有效和全面的控制,造成此低彼高、物流系统整体效益不佳的状况。
第三,缺乏单独的物流成本核算体系。
由于企业没有单独的物流成本核算体系,反映物流成本的资料不能客观
地体现物流过程的各种耗费,造成物流成本失真,很难进行物流成本的考核、分析和控制。一方面表现在价格核算的不确切上,另一方面反映在成本内容的不合理上,如企业外部的运输费用以事先确定的运费率包含于材料价格之中,掩盖了同一种材料由于运输地点、方位、环节等不同产生的费用差异。第四,库存率过高,物流成本居高不下。
当前, 我国工商业领域物流速度缓慢,其最重要的表现就是库存比例过
高。国际公认的库存商品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在发达国家一般不超过1%,在发展中国家约为5%,而我国目前的工业库存为30%,这是商业物流不畅的重要表现,已严重影响到了企业和产品的竞争力
二、降低物流成本的对策分析及方法
(一)对策分析
近年,我国企业物流成本控制的研究大致分为四个方面。
1、物流成本财务模式论
在我国现行的会计制度中,物流成本没有进行单独核算,而是分散到材料采购、管理费用、制造费用、产品销售费用等账户。目前国际上对物流成本的计算方法大致有三种:形态类别物流成本控制、功能类别物流成本控制以及适用范围类别物流成本控制。
由于物流成本属于间接费用,对物流成本的控制,首先要克服传统成本计算的缺陷,而要用新的方法来计算和控制才能找出问题,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作业成本法(ABC 法)是适合于这些目的的一种有效的方法之一。
2、物流成本模型控制论
近年来,我国的学术界综合集成国内外有关物流成本计算的模型和新型理论方法,应用ABC 成本法、聚类分析法等物流成本测算方法,研究物流全过程,开发可操作性强的各类物流成本测算模型:物流成本总量的测算模型、第三方物
流服务市场规模的测算模型、物流业成本水平的测算模型、物流成本节约效果的测算模型等。
3、物流系统成本控制论
物流系统成本的提出基于物流的不同环节的成本具有效益背反的特性,系统化是解决物流成本效益背反的关键。这要求物流一体化,用系统化的观点管理企业的物流业务。物流系统化有两层含义:一是指物流的各功能即运输、储存、包装、装卸、配送、流通加工和信息等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有机组合、协调运行并共同产生出的新的总功能;二是供应链内部各企业物流所形成的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整体。物流系统化是物流的本性, 它强调物流综合成本的降低和综合效益的提升,强调用系统化观点来研究物流,从系统的角度出发来挖掘潜力,降低物流成本。因此,把物流的各环节看作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以“物流总成本最低”为系统目标,进行成本效益分析,从整体上谋求总成本的最低化。物流成本控制的对象应为是物流总成本,而不是功能成本。
4、物流成本控制措施论
现代物流成本控制是企业全员控制、全过程控制、全环节控制和全方位控
制,是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结合的控制,是经济和技术相结合的控制。进行物流成本控制,应在物流成本的形成过程中,对其事先进行规划,事中进行指导、限制和监督,事后进行分析评价,总结经验教训,不断采取改进措施,使企业的物流成本不断降低。微观层面,通过对物流成本现状特征分析和物流成本过高的原因分析,探索一系列有效措施,从不同角度全方位地控制物流成本,如制定物流成本控制目标及具体实施细则;加快物流资源整合,构建物流运作体系;物流技术的网络化、信息化、电子化;依托第三方物流机构,采取供应链管理模式等。
(二)降低成本方法
第一,构建物流系统,实施科学管理。根据物流成本效益背反理论,物流成本得以降低的关键在于从物流的整体来考虑,而不是片面地强调某一环节。要把物流的各个环节联系起来看成一个物流系统进行整体设计和管理,以最佳的结构、最好的配合,充分发挥其系统功能、效率,实现整体物流合理化。物流系统包括商品补充、仓储、保管、库存管理、物流作业、出货、配送、信息管理等物
流有关的一切活动。构筑物流系统的程序通常包括:建立物流网点、建立作业系统、建立运输、配送系统三个基本过程。
第二,优化流通过程,降低物流成本。对于一个企业来讲,控制物流成本不单单是本企业的事,或追求本企业物流的效率化,而应该考虑从产品制成到送达最终用户的整个供应链过程的物流成本效率化,即物流设施的投资或扩建与否要视整个流通渠道的发展和要求而定。例如,原来有些厂商是直接面对批发商经营的,因此,很多物流中心是与批发商物流中心相吻合,从事大批量的商品分拨配送。然而,随着零售业中的便民店、折扣店的迅猛发展,客观上要求厂商必须适应这种新型的业态形式,展开直接面向零售店铺的物流配送活动。在这种情况下,原来的投资就有可能沉淀,同时又要求建立新型的符合现代物流发展要求的物流配送中心,这些投资尽管从本企业来看,增加了物流成本,但从整个流通过程来看,却大大提高了物流效益。
第三,提升服务水平,降低物流成本。提高对客户的物流服务水平是企业确保长期收益的最重要手段。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提高客户服务水平是降低物流成本的有效方法之一。但是,超过必要量的物流服务不仅不能带来物流成本的下降,反而有碍于物流效益的实现。所以,在正常情况下,为了既保证提高对客户的物流服务质量,又防止出现过剩的物流服务,企业应当在考虑客户产业特征和商品特性的基础上,与客户充分协调,探讨有关物流配送的组合、降低物流成本等问题,如果能够实现一周2~3次的配送,可以商讨将由此而产生的收益与客户分享,从而相互促进在提高物流服务质量的前提下,寻求降低物流成本的最佳途径。第四,实施协同运作,降低物流成本。协同运作,即实现第三方物流的协同化。第三方物流,是指通过协调企业之间的物流运输和提供物流服务,把企业的物流管理或产品分销职能的全部或部分外包给专门的物流管理不满来承担。它提供了一种集成物流作业模式,规模经济和专业人员与技术集成的优势,使供应链的小批量库存补给变得更经济,而且还能创造出比供需双方采用自我物流服务系统运作更快捷、更安全、更高效的服务水准,同时还能享受到成本相当或更低廉的物流服务。
第五,建立核算体系,明晰物流成本。从现代物流管理的角度看,我国企业现行的财务会计制度中,按职能为基础的成本核算体系将物流系统诸环节隔离分
解,没有单独核算物流成本的会计科目,一般所有成本都列在费用一栏中,导致一些物流费用无法计量与控制,造成物流成本信息失真,从而形成“经济的黑色大陆”和“物流冰山”。为此,应建立科学合理的物流成本核算体系,实行物流费用单独核算,明确物流成本的核算内容和核算方法,使物流成本管理与财务会计在系统上联结起来。以成本会计为基础,完善物流成本的明细分类,实施以活动为基础的成本核算制度,将有关费用分解到消耗一定资源的活动而不是某个部门,以正确评价物流绩效。
除上述以外,降低物流成本的路径还包括:加强物流硬件设施建设,提高装备的标准化程度;提高物流企业的信息处理能力,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控制退货成本,降低物流总成本;通过降低库存率,来降低仓储费用和保管成本,等等。
三、加强物流成本管理应明确的两个问题
第一,不能简单地认为降低物流成本就会带来效益。按照物流理论, 物流服务与物流成本之间存在着效益背反关系,物流管理部门的任务是寻求二者的平衡点。
第二,正确处理和协调降低物流成本与提高服务水平之间的关系。有时候,高水平、高标准的服务要求必须有大量的库存、足够的费用和较大的包容,这势必产生较高的服务成本。而较低的服务成本要求有少量的库存、低廉的运费和较少的包容,这必然会减少服务项目,降低服务水平和标准。因此,在物流系统管理中,既不能片面强调服务水平不计成本,不考虑经济效益,也不能单纯地追求低成本而忽视服务质量。
我国企业要想控制降低物流成本,就必须完善各个方面的管理,解决发现的问题,节约不必要的开支,运用现代化系统化管理办法,为企业带来更大的利润。
第三篇:恒安集团人事制度
恒安集团人事管理制度
为加强公司的人事管理,明确人事管理权限及人事管理程序,使公司人事管理工作有所遵循,特制定本制度。
第一章 总 则
一、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公司全体员工,即公司聘用的全部从业人员。
二、除遵守国家及政府有关法令、法规外,本公司人事管理,均依本制度执行。
第二章 人事管理权限
三、公司对各职级人员(附件1:新架构各部门岗位职级一览表)在人事管理过程中,均应依“恒安集团人事管理权限一览表”(附件2)中的规定执行。人事权限包括:聘用、异动(晋升、降职、免职、调动、复职、退休、续聘、解聘、辞职、待岗等)、薪酬核定与调整等人事相关的所有权限。
四、省外各附属公司、各销售片区的人事管理工作,由省外各附属公司办公室和各销售片区销售行政配合、协助人力资源部进行管理。
第三章 聘用
五、集团各部门总监在编制预算时,必须就本部门的组织发展方向提出下一员工的编制及招聘计划,对超出编制计划的,必须由首席执行官审批后方可录用。
六、各部门因工作需要,在编制计划内必须增加人员或补充人员时,应填写“人员增补申请单”(附件3),经总监(或总经理)批准后送交人力资源部审核,由人力资源部按用人单位所需人员“职位说明书”的要求办理甄选事宜。
七、人力资源部负责招聘的组织工作,合理利用招聘资源。招聘资源包括:人才招聘会、人才网、报纸刊登广告、公司员工推荐、部门推荐、自我推荐、大中专院校招聘、毕业生实习以及特殊岗位的猎头公司委托招聘等。
八、招聘原则:先内部后外部的招聘策略,采用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上岗方式,将合适的人放在适合的岗位。
九、人力资源部将在内部及外部同时发布空缺岗位信息,收集相关的应聘材料。对于基本符合任职资格的公司在职人员,可优先考虑内部调整,在内部没有合适候选人的条件下,人力资源部开始组织对外招聘工作。
十、甄选面试坚持以岗位能力要求为基础、以集体面试方式进行候选人经测试或面试合格,用人部门决定试用后须经人力资源部审核。
十一、面试甄选小组的成员包括:人力资源部代表、用人部门经理或其他相关人员,面试甄选结果以书面形式备案保存。
十二、用人部门经理可对候选人就相关的技能及岗位适应性、人员组合性或采用其他的类似程序进行测试以帮助选择合格的候选人,所有的甄选都应该基于岗位工作的相关要求。面试完毕,负责面试评估的人员必须对每位候选人提出面试结果建议,并在“面试评估表”(附件4)中标注清楚。
十三、已确认试用的人员由人力资源部负责通知试用及商定报到的日期,对经理级及以上岗位人员(含储备人员)、业
务、法务、技
术
等
关
键
岗位人员还须进行录用前的背景调查,以确保候选人所提供的应聘资料的准确性。背景调查在征得候选人同意后开始进行,调查人应填写“背景调查表”(附件5),未通过背景调查的人员一律不予试用。
十四、人力资源部负责归档与保管公司总部所有员工、所有财务类人员和各销售片区、省外各附属公司经理级及以上人员的人事档案。各销售片区、省外各附属公司职员级及以下人员档案由各销售片区销售行政、省外各附属公司办公室负责归档与保管,同时还需保存本销售片区或本公司的经理级及总经理级人员档案的复印件。
十五、凡有下列情况者,不得录用:
1.被追究刑事责任、尚未结案者;
2.曾犯贪污、盗窃、侵占挪用公款或资金等经济案件受处罚未满五年者;
3.品行不端,被公、私营单位或本公司开除或因违反各种规定被解聘者;
4.体格检查经本公司认定不适应者; 5.未满十六周岁者; 6.其他因素、条件不适应者。
第四章 新进员工报到及试用
十六、新进员工报到时,应向人力资源部缴验下列相关证件并办理相应手续: 1.身份证
2.学历、技术等级、职称、任职资格证书 3.上岗证(相关岗位,如电工证、会计证等)4.近期一寸免冠相片六张(彩色)5.健康证(相关岗位)6.有关部门、单位的介绍证明
7.原单位离职证明及户籍所在地公安机关出具的无犯罪记录证明 8.签订劳动合同(或聘用合同)
9.签订保密协议(工人级主机手及以上人员)
10.订 聘
用 担
保(相 关 岗 位,如 业 务、财 务、中 高 层 管 理、特 殊 岗 位人员等)11.领取员工识别卡
12.办理住宿申请及手续(需住宿的)
13.办理三证(非本地籍员工还需办理《婚育节育证》、《就业证》、《暂住证》)。14.其他必要文件或资料。
十七、人力资源部应向员工提供“新进员工入职指南”(附件6),初步保证新进员工工作与生活有序进行。
十八、新进员工除特殊情况经核定免于三个月试用期者一律先试用三个月,试用期满由新进员工直接主管负责考核,考核合格者,生产人员填写“员工转正报告”(附件7),职员级以上人员由本人填写“员工工作自我鉴定表”(附件8)报直接主管审核,直接主管需填写“人事变动申请表”(附件9),经核准后转为正式员工,对个别情况可适当延长(最长不超过六个月)或缩短试用期。
十九、试用人员如有品行不端或不能胜任本职工作者,直接上司可随时提出停止试用,予以解聘,试用不满七日者,不计薪资。
二十、对试用合格的员工,相关岗位(如车间操作工、质检员、电工、机修工等)发给“上岗证”。
二十一、公司员工需与公司签订《劳动合同》,总经理级及以上人员需与首席执行官签订,经理级及以下人员需与所属公司总经理或经授权的销售片区总经理签订。
第五章 任职规定
二十二、所有员工采用聘用制,聘用期满后,根据个人作表现、工作能力和企业需要,公司可决定是否续聘。
二十三、员工必须按照公司确定的《职位说明书》按时、按质、按量完成生产或工作任务。
二
十四、因生产经营情况变化,公司有权调整员工岗位,如员工认为难于适应调整后的岗位、工种,有反映本人意见的权利,但未经公司批准,必须服从。
二
十五、公司新进财务、业务及特殊岗位员工,一律实行聘用担保:由该岗位员工推举的具有清偿能力的单位或个人向公司提供担保。
二十六、经理级及以上人员、特殊岗位人员因各种原因需离开现任岗位的,必须接受离任审计,由审计部或其委托单位出具“离任审计报告”,“离任审计报告”由审计部、员工所在单位、接交人及移交人签字确认,经所在部门总经理或总监确认后办理离任手续。
二十七、岗位轮换制:所有员工因公司及个人发展需要,必须实行轮岗。
二十八、亲属回避制:经理级及以上人员,其配偶、直系亲属及姻亲不得任自己的直接下级,如特殊情况需要,须报集团人力资源部,经首席执行批准。
二十九、“接班人”培养:各级管理人员在任职内须培养本岗位的“接班人”一至两名,无适合“接班人”将不予考虑个人职务晋升,“接班人”需经上级主管领导及人力资源部共同评定与确认。
三
十、末位淘汰制:在绩效评估过程中,考核结果为D等的经理级及以上人员,在新的一年里先予以免职,由人力资源部协调重新评估其任职能力后,决定其再培训、待岗或自动离职;考核结果为D等的职员级及以下人员将予以解聘。
第六章 员工守则与工作纪律
三
十一、员工守则:
1、遵守公司各项规章制度,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2、尽职尽责、精诚合作、敬业爱岗、积极进取。
3、努力学习,不断提高专业技能和业务素质。
4、热心本职,认真工作,出色完成任务。
5、服从管理,有令即行;坚守岗位,遵守操作规程,专心操作,做好安全生产。
6、热爱公司,维护公司利益。爱惜公司财物,保守公司机密。
7、办事公道,廉洁奉公。求质量、讲效率、守信用。
8、仪表整洁、举止端庄、行为检点、谈吐得体。
9、爱护工作与生活环境,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杂物,保持公共卫生与公共安全。
10、讲文明、讲礼貌,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11、勇于拼搏,不断创新,为公司不断发展做贡献。三
十二、员工工作纪律:
1、不得携带违禁品、危险品或其他与工作无关的物品进入工作场所。
2、在职期间不得兼任其他公司职务,不得利用公司名义谋私。不得对外泄露公司业务信息、生产配方、技术资料、文件等商业机密。
3、不得利用职权、职务之便贪污、挪用公款,侵占公司财物,不得利用职权接受贿赂、收受回扣等。
4、不准在工作时间随意离开岗位、聚众聊天闲谈,不得吵闹斗殴或勾结外人串入公司扰乱秩序。
5、公司电话不可私用,如确为重要事项,应经上一级主管核准后方可使用。
6、不准盗窃公司材料、产品及私自携带公物出厂。
7、未经许可不得允许外人进入宿舍及私自留宿。
8、严禁乘坐公司货梯,严禁在厂区、车间、仓库等禁烟区吸烟。
9、未通过刷卡严禁跨越门禁。
10、严禁在工作及值班时间酗酒、赌博、玩游戏、打闹、大声喧哗及其他有损公司形象的行为。
第七章 员工着装及识别卡管理
三
十三、员工着装规定:
1.所有员工着装须整齐干净,端庄大方,佩戴识别卡。上衣拉链或钮扣应拉(扣)至下颌到胸口十五厘米以内或从上至下扣至第二粒钮扣。
2.商务活动以及重要会议,男士穿西服套装系领带,夏季应穿衬衫系领带;女 士应根据不同场合,穿着职业套装。
3.男士不留长发、怪发,不剃光头。女士不留怪异发型、染发不宜色彩鲜 艳,不化浓妆。工作时间不佩戴贵重首饰。
4.生产员工一律穿工作服,进入车间须戴工作帽、穿工作鞋,不涂染指甲。
5.上班不得穿拖鞋、吊带、低胸、露背、露腰及短裤、低腰裤、超短裙、无袖装、透明装、紧身服等。
三
十四、识别卡的管理:公司采用门禁系统、考勤系统进行员工出入门管理
及考勤管理,公司员工需随身佩带员工识别卡。
1.每个员工都必须妥善保管、使用好识别卡。识别卡只限于本人使用,不得转借给他人使用。
2.识别卡只限于在本公司范围内使用,公司员工出入厂区内必须凭识别卡(刷卡),工作时间还须凭识别卡记录考勤时间(刷卡)。3.员工的岗位如有变动,应到人力资源部办理更新或调整识别卡权限的手续。
4.遗失识别卡者,应及时报告人力资源部补发,同时交付新识别卡工本费及抵押金。
5.离职员工必须交回识别卡,否则公司有权扣除识别卡抵押金。
第八章 待遇及薪资调整
三
十五、员工薪资包括基本工资、职务补贴及绩效奖金(或生产奖金),采用计日、计件及年薪资制等三种形式,基本工资、职务补贴按财务月度计算,每月发薪一次,奖金按考核期限及考核结果发给。三
十六、新进人员自报到之日起计薪;离职人员自离职之日停薪,并按日计算。三
十七、员工薪资按照其从事工作的职务等级,结合任职人的责任、知识、经验及工作复杂性等因素由各部门进行初评,薪资调整需送人力资源部审核。
三
十八、新进临时工、工人级和职员级人员试用期薪资按“恒安集团临时工、工人级、职员级试用期薪资标准表”(附件10)执行,转正后按“恒安集团临时工、工人级、职员级人员基本薪资标准表”(附件11)执行。
三
十九、经理级人员的薪资按“恒安集团经理级人员薪资标准表”(附件12)、总经理级人员的薪资按“恒安集团总经理级人员薪资标准表”、高管层人员的薪资按“恒安集团高管层人员薪资标准表”执行。四
十、员工薪资调整将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及依据绩效考核结果作适当调整。每年调薪计划由集团人力资源部拟订,呈报总监办公会讨论,由首席执行官审批。各部门根据调薪计划提出调整建议,经部门总监同意,送人力资源部审核,报首席执行官批准。对在工作中表现特别优异或做出突出成绩或绩效考核结果连续两次等级为“A”(优秀)的员工,可特别申报公司调整提薪。非职务晋升或非绩效考核结果等级为“A”(优秀)的员工需进行薪资调整时,调资幅度不超过20%--25%。
第九章 薪资保密
四
十三、薪资保密制:为不断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对员工个人薪资额度实行保密是集团保密制度一项重要内容。任何有权接触到薪资的人员都有责任对所接触到的薪资信息进行严格保密。
四
十四、薪资相关的知情权:
1.员工有权获知本职级人员薪资额度及本人的薪资额度; 2.部门总监、总经理、经理有权获知所辖员工的薪资额度; 3.COO有权获知其所管辖各部门员工的薪资额度; 4.CEO有权获知全公司员工的薪资额度;
5.薪资的核算人员、审核人员、审批人员,有权获知其核算、审核、审批范围内员工的薪资额度;
6.维护薪资系统的系统管理员仅负责日常的薪资系统维护工作,无权获知任何薪资信息。四
十五、以下行为属泄密行为:
1.员工个人(现指职员级及以上人员)将本人的薪资额度有意泄露给他人;
2.员工用任何手段向相关人员或其他员工探听其本人或他人的薪资额度;
3.薪资软件或系统设计人员、系统管理员利用职务之便取得或传播他人的薪资额度;
4.薪资核算、审核、审批人员未经批准将员工个人薪资额度泄露给权限范围之外的人员;
5.因系统设计、平台等操作、技术、安全问题造成员工个人薪资额度的泄露。四
十六、处罚规定:违反以上保密规定中任何一条者,一经发现即给予降职、降薪处分;如因泄密给公司造成重大损失或影响者,将视情节轻重,追究其经济、直至法律责任。
第十章 工作时间与休假日
四
十七、工作时间分为三种:定时工作制、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和不定时工作制。
1、执行定时工作制的员工(如办公楼人员等),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员工每周至少休息一日。由于工作需要,经与公司工会和员工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1小时,因特殊原因或工作任务未完成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员工身体健康的条件下,每日不超过3小时,每月不超过36小时。
2、执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员工(如车间生产人员等),平均日和平均周工作时间不超过法定标准工作时间。
3、执行不定时工作制的员工(如业务人员等),在保证完成公司工作任务情况下,工作和休息休假由公司负责统筹安排。四
十八、公司安排员工加班时,应给予相应时间的调休。四
十九、员工享有国家规定的法定休假日带薪假期。
五
十、员工的休息日及法定休假日如下:星期六下午、星期日及元旦一天(元月一日)、三八节半天(女员工、三月八日下午)、五一节三天(五月一、二、三日)、国庆节三天(十月一、二、三日)、春节三天(农历正月初一、二、三)。
第十一章 考勤规定
五
十一、人力资源部设考勤专员,负责员工考勤数据的统计及异常考勤(即请假、公出、加班等)数据的录入。异常考勤数据由考勤专员进行录入,并于每月6日前提供上月员工考勤数据给薪资核算员,保证薪资核算的及时性。
五
十二、生产类员工根据生产需要延长或调整工作时间的,按各生产厂报送的出勤状况另行处理。
五
十三、员工上、下班(刷)打卡规定:员工上下班必须严格遵守公司规定的工作时间,实行(刷)打卡考勤制度,由本人亲自打卡,若发现替代他人(刷)打卡者,双方均以旷工一天论处。
五
十四、员工如有迟到、早退或旷工等事情,依下列规定处分: 1.迟到、早退:
(1)迟到、早退半小时以内,扣一工作时工资。
(2)迟到、早退半小时以上(含半小时),扣半工作日工资。2.旷工:
(1)未经请假或假满未经续假或续假未经签准而擅自不到职者以 旷工论。
(2)委托或代人(刷)打卡或伪造出勤记录者,一经查明属实,双方均以旷工论。
(3)员工旷工将双倍扣罚工资。
(4)无故连续旷工三日或全月累计旷工六日或一年累计旷工达到 十二日者,予以解聘。
第十二章 异常出勤管理(请假、加班与出差)
五
十五、员工请假、加班、因公出差或遇异常情况外出(指工伤或突发急病)均属异常出勤。
五
十六、员工在请假、加班及出差前本人应填写《异常出勤申请单》(附件13),如遇特殊情况本人来不及申请的,应委托代理人代为申请。申请单经签准后,“存 根 联”由所在部门留存;申请单交部门负责异常出勤的收集人,由 收集人于异常出勤的三日内交人力资源部考勤专员录入考勤系统。否则系统不承认加班或按自动旷工处理。五
十七、加班时须刷卡,时间按出勤时间为准。
五
十八、上班期间,员工当天如遇工伤,经确认考勤可以计算。五
十九、员工上班期间突发病情时,出勤不到半天考勤时,按半天计算。
六
十、如异常出勤提前结束,员工本人应知会本部门收集人,须在当日向人力资源部考勤专员销假,否则多出勤的天数考勤系统不予承认。
六
十一、员工请假分以下几种:
1、事假:全年累计不超过一个月,超过期限者,公司有权决定准假或解聘。
2、病假:员工本人因病必须治疗或休养者可申请病假,住院者以一年为限,超过期限者,公司有权决定准假或解聘。
3、产假:正式女员工本人生产,允许请假三个月。
4、婚假(带薪假):员工本人结婚,准婚假七日。确实需要延长假期的,须提前申请并经其主管领导审批,延长的假期为无薪假。
5、丧假(带薪假):员工本人直系亲属(指本人父母及子女)、配偶及配偶父母死亡,准丧假七日,确实需要延长假期的,须提前申请并经其主管领导审批,延长的假期为无薪假。
6、公伤假(带薪假):员工本人因公负伤经公司指定医院证明和公司有关部门认定者享受公伤假,工伤期间发给基本工资。六
十二、请假批准权限如下:
1、临时工:请假在三日及以内由直接主管批准,请假在三日以上的由经理批准。
2、工人级:请假在三日及以内由班长批准;请假在三日以上、七日以内由经理批准;请假在七日以上经总经理批准。
3、职员级:请假在七日及以内由经理批准;请假在七日以上由总经理批准.4、经理级:请假七日及以内由总经理批准,七日以上需经部门总监批准。
5、总经理级:请假需经部门总监批准。
6、总监级:请假需经首席运营官或首席执行官批准。
7、首席运营官:请假需经首席执行官批准。
8、首席执行官:请假七日以内可知会首席运营官,请假在七日以上需经董事局主席批准。
六
十三、所有假期确实需要延长的,员工本人须提前申请并经批准,假满未经续假或续假未经签准而擅自不到职者,考勤系统将自动按旷工处理。
六
十四、员工一次请假超过30日者,如因其所在岗位需要,公司不负责保留其原有的岗位。
六
十五、法定休假日期间加班须经总经理批准,同时发给双倍基本工资。
六
十六、总经理级及以上人员在法定休假日或休息日工作,属领导的责任和义务,不计算加班薪资。
六
十七、员工所有带薪假期间只享受基本工资,不享受职务及其他补贴。
第十三章 委托与授权
六
十八、总经理级及以上人员因故一周以上时间不在本岗位时,必须委托“职务代理人”,将本人的工作委托其负责,以确保本人不在岗期间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
六
十九、委托人须填写“工作委托书”(附件14),明确被委托人及委托期限,经上一级领导批准,同时知会相关部门。
七
十、“委托代理人”的权限为:授权不授责,其在代理期间的责任,由委托人本人承担。
第十四章 退休与续聘
七
十一、经理级及以下的公司员工退休年龄为:男,55岁;女,50岁。总 经 理级及以上人员、特聘人员等任职退休年龄可适当放宽到:男,60岁;女,55岁。
七
十二、到退休年龄的员工应办理退休手续,如因岗位工作需要续聘,应由用人部门申请并向人力资源部办理报批手续。总经理级以上人员、特聘人员个别超龄需连任的,须经董事局会议审议并通过,由董事局主席批准。
七
十三、员 工 退 休,公 司 补 发 一 个 月(24日)基 本 工
资,不 再 享 受 其 他 补 贴。
第十五章 辞职与解聘
七
十四、试用期间,公司与员工双方均有权随时改变聘用关系(解聘或辞职),无需事前通知,亦无任何补偿。
七
十五、正式员工辞职或解聘,双方均应提前提出离职申请或解聘通知,临时工和工人级人员应于十四天之前、职员级及以上人员应于一个月前提出。否则应赔偿对方不足日数之薪金。员工提出辞职时,不以提出日期为生效日,公司有权根据工作需要确定其离职日期。七
十六、正式员工被解聘,从通知之日起,工人级及以下人员可以停止上班,职员级及以上人员应做好工作移交(须经离任审计的应接受离任审计)并办理有关手续。在规定期限办理完移交手续者,公司发给工人级人员半个月(12日)、职员级及以上人员一个月(24日)的基本薪金,违者不发。七
十七、若员工因违反公司规章制度而被解聘或开除的,不发给半个月(职员级及以上人员一个月)薪金,也不享受年终奖。
七
十八、员工解聘由其所在部门填写“人事变动申请书”,经批准后由人力资源部填写“离岗通知书”(附件15)并办理离岗、核发薪金等手续。
第十六章 绩效管理
七
十九、绩效管理是为营造一个公平、公正和公开的企业环境,强化各部门之间的配合,提升集团的整体业绩和管理人员的素质、能力。绩效管理的原则及考核结果的运用依据《恒安集团绩效管理规定》执行。
第十七章 教育与培训
八
十、本公司为不断提高员工素质及业务能力,举办各种培训,员工培训分为:
1.职前培训:对新进人员进行职前培训,使其明确公司员工应具 备基本条件。内容为:
(1)公司简介及人事管理制度的讲解,由人力资源部负责进行。(2)所在岗位的岗位职责、各项规章制度、安全规范、操作规范、工作程序、工作要求及其他相关情况等,由所在部门负责进行。2.在职培训:在职员工的业务学习及业余时间学习培训。员工应不断学习业务知识,努力提高专业技能,积极参加公司举办的各类培训。
3.专业培训:公司视管理、生产或业务需要,组织管理、专业技术、业务 人员进行相关专业的培训。
(1)安排各部门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多种集训;
(2)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专业技术人员来本公司作专题讲座或训练。
(3)必要时,可派专业人员到国外学习或考察。
八
十一、各部门需进行外部培训或计划外培训的,需填写“恒安集团培训申请表”(附件16),经核准后由各部门负责通知相关人员参加。
八
十二、各项培训结束后,应填写“恒安集团培训记录表”(附件17),需进行考试的,考试成绩交人力资源部存查。
八
十三、接受公司特别教育的人员还须与公司签订《培训(服务)合同》。
第十八章 岗位调整
八
十四、公司因生产经营及岗位工作需要,可随时调整员工的岗位及职务,被调整的员工应服从安排。
1. 各部门负责人应就所属人员的技能、经验、发展潜力及绩效考核的结果,按照“合适的人放在适合的岗位”的原则,适时调整其工作岗位。
2. 员工接到调动通知书后,应在限定的时间内办妥移交手续,凭“调 动通知”、“离任审计报告”、“工作移交清单”前往新职单位报到。3. 无正当理由不服从岗位调整的人员,公司有权给予辞退。
第十九章 奖 惩
八
十五、目的:激励员工积极性、约束员工的不良行为,创造一个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促进公司的健康发展。
八十六、一个良好的奖惩纪律,必须体现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首先要奖罚分明;二是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做到口服心服;三是兼顾企业和个人、长期和短期的有机结合的原则,注意效益重新分配的合理性和政策的持续性。
八
十七、员工奖励分为奖金、嘉奖及记功三种:
1.奖金:每次加发奖金100--200元。2.嘉奖:每次加发奖金200--500元。3.记功:每次加发奖金500元或500元以上。八
十八、有下列事情之一者,予以奖励: 1.适时完成重大或特殊任务者。
2.改进工艺配方,节能耗、品质提高的突出贡献者。3.改革流程、管理制度创新,成效显著的贡献者。4.技术革新、研究发明的突出贡献者。
5.意外事件或灾害奋不顾身维护公司利益,避免意外损失者。6.对企业管理提出合理化建议并被采纳。7.改进原有方法使成本降低,利润增加者。八
十九、员工惩罚分为三种: 1.警告:每次罚款100元。
2.记过:每次罚款200元或200元以上。
3.解聘或开除,如给公司造成损失的应给予经济赔偿或追究其法 律责任。
九
十、有下列事情之一者,予以警告处分: 1.上班时间躲卧休息,撤离岗位,怠忽工作者。2.不按规定穿着服装或佩带员工识别证或穿拖鞋上班者。3.在工作场院所喧哗、嬉戏、吵闹,妨碍他人而不听劝告者。4.工作中酗酒者。
九
十一、有下列事情之一者,予以记过处分:
1.未经许可不等候接班而先行下班者。2.未经许可携带外人入厂参观者。3.不按工作程序、违反操作规程者。
4.工作出现失职、较大失误或未按期、按质完成任务而被警告者。5.未通过刷卡,强行跨越门禁者。
九
十二、有下列事情之一予以解聘或开除处分: 1. 在公司服务期间触犯法律,涉嫌犯罪者。
2. 怠忽工作或擅自变更工作程序,给公司造成损失达一万元及以上 者。
3. 未经许可,兼任其他职务或兼营其他公司业务者。4. 对同仁暴力威胁、恐吓、或妨害团体秩序者。
5. 无故连续旷工三日或全月累计六日或一年累计达十二日者。6. 玩忽职守,造成严重影响者。7. 一年内被三次警告或再次记过者。
8. 散播不利于公司之遥言或挑拨劳资双方关系者。9. 故意泄露公司技术、营业上的机密致公司蒙受损失者。10. 故意在禁烟区吸烟者或不遵守安全制度故意乘坐吊车者。11. 利用职务上的关系与方便贪污、受贿、索取回扣、挪用公款者。12. 盗窃或故意破坏公司财物者。
13. 不服从工作安排或调动,不按期到职且不能说明正当理由及提出无理要求者。
14. 违章操作、违章指挥,造成严重质量事故,损害设备、工具或浪费原辅材料,造成人身伤亡的,直接经济损失一万元以上或间接损失达五万元以上的肇事者。
15. 玩忽职守,不负责任,给公司造成严重危害,经济损失或经济被骗一万元以上者。
16. 未经公司批准(书面文字为准)擅自向外单位借出公司的设备、材料、工具及资金,使公司造成损失者。
17. 蓄意造成产品质量问题而给公司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者。18. 在生产或办公场所寻衅滋事、打架斗殴或聚众赌博、酗酒闹 事者。
19. 蓄意煽动员工闹事或罢工者。
20. 触犯公司安全、消防管理条款,或从事任何可导致危险行为者。21. 编造不实的工作经历或提供虚假应聘材料及证件的。22. 其他严重违背公司制度及损坏公司利益或损害公司形象的 行为。
第二十章 福 利
九
十三、公司为签订《劳动合同》的员工办理社保。所有员工的缴费基数参
照当地最低标准,参保的项目及缴费比例应参照集团规定,经与当地政府协商后按当地政府规定办理。
九
十四、公司将为正式员工办理雇主责任险及附加医疗保险。九
十五、防暑降温补贴:正式员工每年5—8月份加发防暑降温费。一线生产
工人享受洗理费津贴,津贴每月发放一次。
九
十六、夜班补贴:生产工人上大夜班、小夜班(中班)按公司规定将给予 相应补贴。
九
十七、生产类员工将视其岗位发给工作服及必备的劳保用品。
第二十一章 附 则
九
十八、本制度所称员工,系指本公司聘用的所有从业人员。九
十九、本制度由集团人力资源部负责制定、修订及解释。
一百、本制度第二十七条、第二十八条的具体实施办法由集团人力资源部另行规定。
一百零
一、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以前颁布的人事管理制度及相关管理规定与
本制度有抵触的,以本制度为准。
第四篇:中国物流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中国物流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09物流16号谢文平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物流产业作为国民经济中一个新兴的服务部门,正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在国际上,物流产业被认为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和基础产业,其发展程度成为衡量一国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被喻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加速器”。
一、关于物流产业的基本认识
(一)物流产业的基本特征
虽然物流活动久已存在,但在现代经济中,物流产业及其所提供的物流服务,与传统的物流活动或者生产、流通部门从事的物流活动已经有了本质上的区别。
第一,物流产业是国民经济中的动脉系统,它连接社会经济的各个部分并使之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在现代经济中,由于社会分工的日益深化和经济结构的日趋复杂,各个产业、部门、企业之间的交换关系和相互依赖程度也愈来愈错综复杂,物流产业是维系这些复杂交换关系的纽带和血管。因此,物流产业是经济运行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物流产业通过对各种物流要素的优化组合和合理配置,实现物流活动效率的提高和社会物流总成本的降低。当物流活动分散在不同企业和不同部门时,各种物流要素很难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例如,仓储设施的闲置等。随着物流活动从生产和流通领域中分化出来,各种物流要素也逐渐成为市场资源,专业化物流企业可以根据各种物流活动的要求在全社会范围对各种物流要素进行整体的优化组合和合理配置,从而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种物流要素的作用,提高全社会的物流效率。
第三,物流产业可以为全社会提供更为全面、多样化的物流服务,并在物流全过程及其各个环节实现价值增值。当物流活动从生产过程和交易过程中独立出来后,物流就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成本因素,而成为一个为生产、交易和消费提供服务的价值增值因素,其中也蕴藏着巨大的商业潜力。专业化物流企业不仅可以提供货物运输、配送、流通加工等有形服务,而且可以提供物流方案设计、物流信息管理等无形服务,这是商业企业、运输企业、仓储企业等传统流通部门所难以企及的。相对于产品的生产过程而言,物流服务创造的是产品的空间价值和时间价值,是产品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物流产业是国民经济中创造价值的产业部门,并正在成为全球经济发展中的热点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中国物流产业发展的现状及主要特征
相对于发达国家的物流产业而言,中国的物流产业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其发展的主要特点是:
(一)企业物流仍然是全社会物流活动的重点,专业化物流服务需求已初露端倪
近年来,随着买方市场的形成,企业对物流领域中存在的“第三利润源泉”开始有了比较
深刻的认识,优化企业内部物流管理,降低物流成本成为目前多数国内企业最为强烈的愿望和要求。1998年以来,山东省经委以优化企业内部物流管理为切入点推进现代物流发展的试点工作,得到山东省及其周边省份许多企业的广泛认同和参与。这说明,我国物流活动的发展水平还比较低,加强企业内部物流管理仍然是全社会物流活动的重点。
与此同时,专业化的物流服务需求已经出现且发展势头极为迅速。其一是跨国公司在中国从事生产经营活动、销售分拨活动以及采购活动过程中,对高效率、专业化物流服务的巨大需求,这是带动我国物流产业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市场基础。其二是国内优势企业对专业化物流服务的需求。目前,我国一批颇具竞争实力的优势企业,例如海尔集团、青岛啤酒、上海宝钢等,在市场扩张的过程中,在不断优化企业内部物流系统的基础上,已开始尝试和利用专业化物流服务。其三是在一些新兴的经济领域中,如私营企业、快递服务行业以及电子商务领域等,也产生和存在着一定规模的物流服务需求。
(二)专业化物流企业开始涌现,多样化物流服务有一定程度的发展
近年来,我国经济中出现的许多物流企业,主要由三部分构成,一是国际物流企业,如丹麦有利物流公司(MerchandiselogisticsCo.)等。这些国际物流公司一方面为其原有的客户——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提供延伸物流服务,如丹麦有利为马士基船运公司及其货主企业提供物流服务;另一方面,针对中国市场正在生成和发展的专业化物流服务需求提供服务,如UPS、TNT等国际大型物流企业在纷纷进入中国的快递市场。
二是由传统运输、储运及批发贸易企业转变形成的物流企业。它们依托原有的物流业务基础和在客户、设施、经营网络等方面的优势,通过不断拓展和延伸其物流服务,逐步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化。例如,中外运所属天津空运公司,在与摩托罗拉(中国)公司的合作中,根据客户市场的发展和物流需求的变化,不断规范、调整和创新企业的物流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使物流服务内容从简单空运发展为全程物流服务,服务区域从天津市场扩展至全国,服务规模从最初的几笔货物发展到每月数百吨,成为摩托罗拉(中国)公司最主要的物流服务供应商。
三是新兴的专业化物流企业,如广州的宝供物流公司、北京华运通物流公司等。这些企业依靠先进的经营理念、多样化的服务手段、科学的管理模式在竞争中赢得了市场地位,成为我国物流产业发展中一个不容忽视的力量。
在物流企业不断涌现并快速发展的同时,多样化的物流服务形式也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一方面是围绕货运代理、商业配送、多式联运、社会化储运服务、流通加工等物流职能和环节的专业化物流服务发展比较迅速。以货运代理为例,目前我国货运代理企业有数千家,整体发展比较规范,典型的货运代理企业,如中外运,能够提供包括报关、商检、运输合同管理等专业化的物流服务。另一方面是正在起步的系统化物流服务或全程物流服务,即由物流企业为生产、流通企业提供从物流方案设计到全程物流的组织与实施的物流服务。目前国内物流企业刚刚开始这方面的尝试,还缺乏成功的运作经验和实例。
(三)物流基础设施和装备发展初具规模
经过多年发展,目前我国已经在交通运输、仓储设施、信息通讯、货物包装与搬运等物
流基础设施和装备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为物流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在交通运输方面,我国目前已经建成了由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5个部分组成的综合运输体系,运输线路和场站建设方面以及运输车辆及装备方面有较大的发展。(这5个部分的发展概况参见表1)。在仓储设施方面,除运输部门的货运枢纽和场站等仓储设施外,我国商业、物资、外贸、粮食、军队等行业中的仓储设施相对集中。仓储设施近年来发展迅速,年投资规模呈现快速增长趋势,1990年我国仓储业基本建设投资规模仅为4.2亿元,1998年为65.8亿元,比1990年增长14倍之多。
在信息通讯方面,目前我国已拥有电信网络干线光缆超过30万公里,并已基本形成以光缆为主体,以数字微波和卫星通讯为辅助手段的大容量数字干线传输网络,包括分组交换数据网(ChinaPAC)、数字数据网(ChinaDDN)、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和公用中继网在内的四大骨干网络的总容量已达62万个端口,其覆盖范围包括全国地市以上城市和90%的县级市及大部分乡镇,并连通世界主要国际信息网络。这就使EDI、ERP、MRP、GPS等一些围绕物流信息交流、管理和控制的技术得以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国物流信息管理水平,促进物流效率的提高。
在包装与搬运设施方面,现代包装技术和机械化、自动化货物搬运技术在我国已有比较广泛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我国物流活动中的货物运输的散乱状况和人背肩扛的手工搬运方式。目前,我国自主开发和研制的各种包装设备和搬运机械设备分别多达数百种,估计仅搬运机械设备制造业的年产值约为400—500亿元。
三、中国物流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
总体来看,中国物流产业的总体规模目前还比较小,发展水平也比较低,这一方面是由我国经济发展的水平和阶段所决定的,另一方面,也是更为重要的是我国经济中还存在着许多影响和制约物流产业健康发展的因素。
(一)物流产业发展仍然面临着较大的市场需求约束
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相当多企业仍然保留着“大而全”、“小而全”的经营组织方式,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销售过程中的一系列物流活动主要依靠企业内部组织的自我服务完成。据调查,在工业企业中,36%和46%的原材料物流由企业自身和供应方企业承担,而由第三方物流企业承担的仅为18%。产品销售物流中由企业自理、企业自理与第三方物流企业共同承担比例分别是24.1%和59.8%,而由第三方物流企业承担的仅为16.1%;在商业企业中,由企业自理和供货方承担的物流活动分别为76.5%和17.6%(中国仓储协会《中国物流市场供求分析报》2000年中国国物流研讨会论文集,P14)。与此同时,多数企业内部各种物流设施的保有率都比较高(见表2),并成为企业经营资产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种以自我服务为主的物流活动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和延迟了工商企业对高效率的专业化、社会化物流服务需求的产生和发展,这也是当前制约中国物流产业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
在工商企业优化内部物流管理、提高物流效率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企业内部物流活动逐步社会化的发展趋势及其对社会化物流的潜在需求。但由于市场发育和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不完善,一方面企业内部运输和仓储等设施、各种物流装备、各类物流从业人员等资源,还不能在全社会范围内实现合理的交流和流动;另一方面,企业缺乏提高物流效率、降低成本的内在动力和手段,企业无法将其内部低效率的物流设施、人员和组织实施有效的剥离。这就使得企业不得不继续沿用以往的物流方式,社会化、专业化物流需求仍难以转化为现实。
(二)专业化物流服务的方式还很有限,物流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尽管中国已出现了一些专业化物流企业,但物流服务水平和效率还比较低,主要表现在:?第一,服务方式和手段比较原始和单一。目前多数从事物流服务的企业只能简单地提供运输(送货)和仓储服务,而在流通加工、物流信息服务、库存管理、物流成本控制等物流增值服务方面,尤其在物流方案设计以及全程物流服务等更高层次的物流服务方面还没有全面展开。
第二,物流企业组织规模较小,缺乏必要的竞争实力。目前从事物流服务的企业,包括传统的运输和储运等流通企业和新型的专业化物流企业,规模和实力都还比较小,网络化的经营组织尚未形成。例如,全国从事公路货物运输的经营业户有274万户,平均每个经营业户拥有的运营车辆仅1.43辆;拥有运营车辆超过100辆的企业只有中远、中外运等少数企业。
第三,物流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较低,物流服务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多数从事物流服务的企业缺乏必要的服务规范和内部管理规程,经营管理粗放,很难提供规范化的物流服务,服务质量较低。
(三)低水平的物流基础设施和装备条件严重影响着物流效率的提高
虽然我国的物流基础设施和装备条件已有较大的发展和改善,但与我国经济以及物流产业的发展要求相比,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较大的差距,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我国物流效率的提高,不利于物流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主要表现是:
第一,我国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总体规模仍然很小,按国土面积和人口数量计算的运输网络密度,我国仅为1344.48公里/万平方公里和10.43公里/万人,美国为6869.3和253.59,德国为14680.4和65.94,印度为5403.9和21.6,巴西为1885.8和118.4,不仅远远落后于欧美等经济发达国家,就是与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相比也存在较大差距(邓志高:我国交通运输业发展现状分析——《可持续发展与我国交通运输的发展研究》系列报告之四,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调查研究报告》,1999年第144期)。
第二,现代化物流集散和储运设施较少,发展水平较低。长期以来,我国在交通枢纽、公共储运设施、各种现代化物流中心等物流集散设施建设方面明显滞后,各种工商企业内部仓储设施也难以构成企业投资发展的重点。目前,交通部的公路主枢纽规划虽已经形成,但是仅有上海、深圳等地的一级主枢纽开始投入建设;航空货运基地尚在规划之中。我国经济系统中能够有效连接不同运输方式的大型综合货运枢纽、服务于区域经济或城市内部的各种物流基地、物流中心还比较缺乏,这严重影响着物流集散乃至运输效率的提高。
第三,各种物流设施及装备的技术水平较低,物流作业效率不高。以货物运输设施和装备为例,铁路的货运重载、高速、自动化管理目前仍处在起步阶段;高速公路和高等级公路
还比较少,汽车专用公路仅占公路总里程的1%,等外公路仍高达20%以上;公路货运中各种专用运输车辆的比例仅占全部货运车辆的3%;沿海港口装备水平参差不齐,近年来建设的北仑港、盐田港、秦皇岛港及大连、天津、青岛、上海等港口的集装箱码头的现代化程度比较高,相当于发达国家80年代的水平,其他大部分港口或港区的装备水平仅相当于发达国家60—70年代的水平,发达国家已极少采用的件杂散货运输方式在我国港口仍普遍存在;民航货运业还很不发达,全国航空货运飞机仅有14架,以客运飞机搭载货运仍然是主要的航空货运方式。
第四,设施结构不尽合理,不能充分发挥现有物流设施的效率。如在运输设施方面,一是运输设施的区域布局不尽均衡,东部地区交通比较发达,而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交通设施比较落后;其次,各种运输方式之间尚未形成合理分工关系,市场范围交叉严重,在同类货源上进行盲目竞争,使得各种运输方式不能合理地发挥各自的优势。
第五,物流设施和装备的标准化程度较低。物流设施和装备的标准化是物流产业发展中一个关键问题,标准化程度的高低不仅关系到各种物流功能、要素之间的有效衔接和协调发展,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全社会物流效率的提高。我国物流设施和装备方面的标准化程度较低的主要表现,一是各种运输方式之间装备标准不统一。例如,海运与铁路集装箱标准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海铁联运规模的扩展,我国海铁联运的集装箱运输在集装箱运输总量及铁路运输总量中的比例都比较低,对我国国际航运业务的拓展、港口作业效率的提高以及进出口贸易的发展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二是物流器具标准不配套,例如现有托盘标准与各种运输装备、装卸设备标准之间缺乏有效衔接,降低了托盘在整个物流过程中的通用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货物运输、储存、搬运等过程的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的提高。三是物流包装标准与物流设施标准之间缺乏有效的衔接,虽然目前我国对商品包装已有初步的国家和行业标准,但在与各种运输装备、装卸设施、仓储设施相衔接的物流单元化包装标准方面还比较欠缺,这对各种运输工具的装载率、装卸设备的荷载率、仓储设施空间利用率方面的影响较大。
第六,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较低。以信息系统建设滞后为例,一是工商企业内部物流信息管理和技术手段都还比较落后,如条形码技术、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物资采购管理(MRP)和企业资源管理(ERP)等物流管理软件,在物流领域中的应用水平较低;二是缺乏必要的公共物流信息交流平台,以EDI、互联网等为基础的物流信息系统在我国还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
第五篇:物流企业发展现状及分析
物流企业发展现状及分析
2.1国内物流业发展现状
2.1.1 国内物流企业发展的进步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物流业总体规模快速增长,物流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发展的环境和条件不断改善,为进一步加快发展中国物流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1、我国物流业规模快速增长。2008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达89.9万亿元,比2000年增长4.2倍,年均增长23%;物流业实现增加值2.0万亿元,比2000年增长1.9倍,年均增长14%。2008年,物流业增加值占全部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6.5%,占GDP的比重为6.6%。
2、我国物流业发展水平显著提高。一些制造企业、商贸企业开始采用现代物流管理理念、方法和技术,实施流程再造和服务外包;传统运输、仓储、货代企业实行功能整合和服务延伸,加快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一批新型的物流企业迅速成长,形成了多种所有制、多种服务模式、多层次的物流企业群体。全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由2000年的19.4%下降到2008年的18.3%,物流费用成本呈下降趋势,促进了经济运行质量的提高。
3、我国物流基础设施条件逐步完善。交通设施规模迅速扩大,为物流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设施条件。截至2008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8.0万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6.03万公里,港口泊位3.64万个,其中沿海万吨级以上泊位1167个,拥有民用机场160个。物流园区建设开始起步,仓储、配送设施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一批区域性物流中心正在形成。物流技术设备加快更新换代,物流信息化建设有了突破性进展。
4、我国物流业发展环境明显好转。在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中央和地方政府相继建立了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综合协调机制,出台了支持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规划和政策。物流统计核算和标准化工作,以及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等行业基础性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2.1.2 国内物流企业发展的特点
相对于发达国家的物流产业而言,中国的物流产业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主要特点是:
1、企业物流仍然是社会物流活动的重点,专业化物流服务需求已初见端倪近年来,随着买方市场的形成,企业对物流领域中存在的 第三利润源 开始有了深刻的认识。优化企业内部物流管理,降低物流成本成为目前多数国内企业最为强烈的愿望和要求。这说明,我国物流活动的发展水平还比较低,加强企业内部物流管理活动仍然是全社会物流活动的重点。
与此同时,专业化的物流服务需求已经出现,且发展势头极为迅速。其一是跨国公司在中国从事生产经营活动,销售活动,分拨活动以及采购活动过程中对高效率、专业化物流服务的巨大需求,这是带动我国物流产业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市场基础;其二是国内优势企业对专业化物流服务的需求。
2、专业化物流企业开始涌现,多样化物流服务有一定程度的发展
近年来,我国经济中出现的许多物流企业,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一是国际物流企业。这些国际物流公司一方面为其原有的客户--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提供延伸物流服务;另一方面,针对中国市场正在生成的专业化物流服务需求提供服务。
二是由传统运输、储运及批发贸易企业转变形成的物流企业。它们依托原有的物流业务基础和在客户、设施、经营网络等方面的优势,通过不断拓展和延伸物流服务,逐步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化。
三是新兴的专业化物流企业。这些企业依靠先进的经营理念、多样化的服务手段、科学的管理模式在竞争中赢得了市场地位,成为我国物流产业发展中一个不容忽视的力量。
2.2国外物流业发展现状
2.2.1 国外物流企业发展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发展物流业的国家之一,它的物流市场错综复杂,又十分活跃,得益于它有一套完善的物流市场管理及法制管理体系。美国政府在物流高度发达的经济社会环境下,不断通过政府宏观政策的引导,确立以现代物流发展带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其近景和远景目标都十分明确。
欧洲和美国同样,在物流业发展方面走在了世界的最前沿。欧洲的物流业发展与美国相比,呈现出了不同的特点。特别是最近几年来,欧洲在物流产业上具有明显的特色。科技进步,尤其是IT 技术的发展及相关产业的合并联盟,促进
了欧洲物流业的快速发展。欧洲各国的物流管理体制基本采取的是政府监督控制、企业自主经营的市场运作模式。
日本物流业的发展已有较长的历史,在世界居领先水平。特别是日本政府近年来为了大力扶持物流产业的发展所采取的一些宏观政策导向,让日本物流产业快速发展。
2.2.2 国外物流企业发展的特点
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它们有着共同的特点:
1、物流技术高速发展,物流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国外物流企业的技术装备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目前已经形成以信息技术为核心,以信息技术、运输技术、配送技术、装卸搬运技术、自动化仓储技术、库存控制技术、包装技术等专业技术为支撑的现代化物流装备技术格局。其发展趋势表现为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和集成化。其中,高新技术在物流运输业的应用与发展表现尤为突出。
2、专业物流形成规模,共同配送成为主导
国外专业物流企业是伴随制造商经营取向的变革应运而生的。由于制造厂商为迎合消费者日益精化、个性化的产品需求,而采取多样、少量的生产方式,因而高频度、小批量的配送需求也随之产生。目前,在美国、日本和欧洲等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专业物流服务已形成规模。共同配送是经长期的发展和探索优化出的一种追求合理化配送的配送形式,也是美国、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采用较广泛、影响面较大的一种先进的物流方式,它对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3、物流企业向集约化、协同化、全球化方向发展
国外物流企业向集约化、协同化方向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大力建设物流园区;二是物流企业兼并与合作。物流园区是多种物流设施和不同类型的物流企业在空间上集中布局的场所,是具有一定规模和综合服务功能的物流集结点。物流园区的建设有利于实现物流企业的专业化和规模化,发挥它们的整体优势和互补优势。
国际物流市场专家们认为,世界上各行业企业间的国际联合与并购,必然带
动国际物流业加速向全球化方向发展,而物流业全球化的发展走势,又必然推动和促进各国物流企业的联合和并购活动。新组成的物流联合企业、跨国公司将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及时准确地掌握全球物流动态信息,调动自己在世界各地的物流网点,构筑起本公司全球一体化的物流网络,节省时间和费用,将空载率压缩到最低限度,战胜对手,为货主提供优质服务。除了并购之外,另一种集约化方式是物流企业之间的合作并建立战略联盟。
2.3国内外物流业发展的对比分析与总结
作为处于起步发展阶段的中国物流业,虽然进步巨大,发展趋势良好,但与发达国家的物流业相比,依然存在着很多的不足。
2.3.1 成本比重和效率的对比
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是考证物流在国家经济中价值量化的主要研究指标)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物流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普遍认为,物流业越发达,效率越高,物流成本越低,物流总成本在GDP的比重就越低。
2012年中国第一季度社会物流总费用1.9万亿元,占GDP的比率为17.9%,与去年同期持平。其中,运输费用占社会物流总费用比重为53.7%,保管费用占34.3%,管理费用占12.5%。而从社会物流总成本与GDP的比例关系看,1991年社会物流总成本占GDP的24%,2003年缩小到21.4%,近两年,均约占18%。这几乎是欧美和日本等国家的2倍至3倍。
除了在物流成本方面外,我国与发达国家在周转速度方面以及产业化方面也存在较大差距,服务水平和效率都比较低。我国目前每万元GDP产生的运输量为4972吨公里,而美国和日本的这一指标分别为870吨公里和700吨公里。我国物流系统各环节的衔接较差,运转效率不高,反映为货物在途时间、储存时间、基础设施劳动生产率等方面均有较大改善和提高的余地。
此外,根据调研及有关资料分析,我国许多商品总成本中,物流费用已占到20—40%,每年因包装造成的损失约150亿元,因装卸、运输造成的损失约500亿元,保管不善造成的损失在30亿元上下。这些因素无疑制约了我国物流业的发展。
2.3.2 运营方式的对比
在国外第三方物流发展模式趋于成熟甚至开始出现第四方物流的背景下,我国物流业只有部分从传统的运输企业向第三方物流业转变。并且第三方物流的发展处于初级阶段,存在着不足之处。
目前我国寻求第三方物流服务的主要还是跨国企业,大多数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缺乏现代物流理念,恪守计划经济时期的经营思路,自建物流体系,采取传统的自营物流方式,致使我国整体物流水平徘徊不前,对第三方物流的需求发展产生很强的制约作用。
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正处于初级阶段,规模较小,自身的局限性较大,竞争力有限与传统物流相比,第三方物流一般需提供全部的劳动及存货管理,生产准备,组装、集运等多项服务,这对供应商的要求是很高的。
2.3.3 基础设施的对比
总体来看,我国现有的物流基础设施虽然有了很大发展,但是还比较落后。按国土面积和人口数量计算的运输网络密度,我国仅为1344.48公里/万平方公里,而美国为6869.3公里/万平方公里,德国为14680.4公里/万平方公里,印度为5403.9公里/万平方公里。这方面,我们不仅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与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相比也有较大差距,如果按人口计算则差距更大。
2.3.4 技术装备的对比
我国物流系统一般技术水平低,装备落后。在仓储设施方面,第三方物流企业拥有的仓库70%是普通平房仓库,现代化立体自动化仓储设施比例极低,具有冷藏、保鲜、气调功能的仓库更少。在使用的搬运工具中,人工搬运车,手推叉车和普通起重设备占到70%以上,而可视屏叉车等现代化的搬运工具却很少采用。在运输工具方面,第三方物流企业拥有的运输车辆中,普通车辆占70%以上,而现代化的箱式货柜和集装箱拖头及特种运输车辆却很少。物流企业开发和使用的物流信息软件,性能水平不高,即使有些软件比较适用,但有时又与客户系统不兼容。
2.3.5总结
从以上的对比中可以看出,我国物流业在成本比重和效率、运营模式、基础设施和技术装备方面与国外发达物流业国家存在着差距。因此,解决好以上几个
方面的问题,将使我国物流业有着质的提升,有利于我国物流业的快速发展。
基础设施和技术装备的提升有赖于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与指引,有赖于经济的良好发展,这些都是宏观的发展条件。因而物流企业本身应重点注意运营模式的转变,采用适合时代,适合企业自身的运营模式,充分发挥自身的特点。作为一种服务行业,物流业合理与高效地运转,有利于其它行业的发展,有利于经济的快速发展,也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经济、社会的发展也有利于基础设施和技术设备等的改建,便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因此,运营模式的发展至关重要,关于运营模式的研究将在下一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