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史新编》书摘1

时间:2019-05-14 00:19: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哲学史新编》书摘1》,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哲学史新编》书摘1》。

第一篇:《中国哲学史新编》书摘1

第一册

绪论

必需从史料方面举出这个时期生产方式,特别是生产关系的转变的证据,这个问题才算得到比较扎实的解决

春秋时期是有一些现象,可以说明当时生产关系的转变,其中一个现象就是“税”

“初租禾”和“初为赋”都和“初税亩”有同样的历史意义,都是由奴隶制转变为封建制的里程碑。历史家的记载,都加上一个“初”字,表示其为前所未有的事。

他们本来是奴隶,但既成为征税的对象,他们就不是奴隶,而成为农奴或佃农了。土地所有者也由奴隶主转化为封建主了,生产关系也就由奴隶制转向为封建制了。

在社会大转变时期,实行先进制度的国家,总是当时最富强的国家,这是历史发展的一个规律。

一个旧的社会制度崩坏了,一个新的社会制度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新兴的统治阶级还没有取得绝对的权威。人们的思想不受任何框框的拘束。只有一个条件,那就是“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凡是有一点合这个条件的,都可以站出来发表意见。

第一章 商、周奴隶社会的兴盛与衰微--商代和西周时期(公元前16世纪至前8世纪)宗教天道观的变化和古代唯物主义思想的萌芽

第一节 商代奴隶和劳动人民的生产斗争、科学知识和技术工艺的进步

王位世袭意味着贵族特权的加强,与原始的自发产生的民主制的结束

王位世袭制的确立,则是由原始共产主义进入奴隶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国家产生的一个重要标志

“动物所能做到的最多是搜集,而人则从事生产,他制造最广义的生活资料,这是自然界离开了人便不能生产出来的。”(恩格斯)

第二节 商代的阶级对立及奴隶主积极专政的精神工具--宗教

“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民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民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恩格斯)

奴隶主贵族企图使奴隶们相信,奴隶主是天生的、特殊的阶级,有权奴役别人,有权受到上帝的保护。他们的所作所为,经过“卜”而得到上帝的指示,因此奴隶们必须服从。

第三节 商末阶级斗争及商周民族斗争的激化

第四节 周公旦巩固奴隶制的措施

周公旦制定了一套促进统一的办法,就是分封建国

这些据点各自扩大,联系起来,就成为面。这就把中原的经济、文化推广到全面

第五节 周公旦对于奴隶主的天命论的补充

这些“敬天保民”的一套,全是周朝统治者对劳动人民强化思想欺骗的说教。商末的奴隶造反震动了整个奴隶主阶级。这次大反抗给予天上的及地上的统治者以重大的打击,使统治者不得不给他们所宣扬的天的权威,披上“从民之欲”的外衣,使地上统治者不得不在表面上装出“怀保小民”的姿态,以便强化殷商以来的天命思想的麻醉作用。

第六节 古代素朴唯物主义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的萌芽

但是其中的”五行“的观念可能是西周已有的素朴唯物主义的哲学观点的萌芽

本来在很古的时代,人的知识还是很原始的。宗教与科学知识,技术与巫术,常是交织一起。

第七节 西周奴隶制的衰落及宗教神权的动摇

随着生产的发展,社会上出现有不贵而富的人。

从这些歌谣(《诗经》)中可以看出,被剥削阶级对于剥削阶级的掠夺与剥削提出抗议。《诗经》中有的篇甚至认为现实社会的矛盾斗争和人民的痛苦,并不是上帝给与的,而是人自己造成的所有这些都标志着古代无神论思想的萌芽

第二章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转变--由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

第一节 大转变时期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这个时期的大转变,归根到底,是生产方式的转变

“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么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马克思)

使用铁器在欧洲是奴隶制的标志,而在中国则成为向封建制过渡的标志

第二节 大转变时期新的生产关系的出现

所以“初税亩”这个“税”字,是奴隶制生产关系向封建制生产关系转变的标志

第三节 大转变时期——奴隶反对奴隶主的斗争和奴隶身分的解放

第四节 大转变时期新兴地主阶级与没落奴隶主贵族夺权与反夺权的斗争

一切阶级斗争都是政治斗争,都是围绕着政权而展开的。

斗争是反复的。

第五节 春秋时期意识形态方面的斗争——无神论和唯物主义思想的初步发展,“法”与“礼”的斗争

人的作用越来越为人们重视。神的权威也就逐渐地下降。

史墨认为,鲁国地老百姓不同情昭公这件事是完全合理的。他并且指出没有永恒不变的等级秩序。这在当时可说是一种非常进步的言论,打击了君权神授说,反映了维护奴隶制的等级制度“礼”的没落

一个国的君与臣都是为国家办事的,一国的公事应该与君的私事分开。只有君的私人,才为他办私事

神“依人而行”,而不是人依神而行。...这实质上是一种无神论的观点。这是当时关于宗教的思想的一个大转变

祭祀的对象都是有利于民的自然界的东西,或者是有功于民的历史人物。

人的吉凶祸福是人自己的事,与“天”没有关系

礼就是奴隶社会包括意识形态在内的整个上层建筑。

在保守、倒退的人看起来,改变就是非礼

大转变时期的上层建筑领域内的阶级斗争,归结起来,就是“法”与“礼”的斗争

第六节 战国时期知识分子的活跃和思想战线上的“百家争鸣”

在社会大转变时期,阶级斗争十分激烈,各个阶级活阶层都要起来表明自己的态度,企图用自己的世界观改造社会,以符合自己的要求和愿望

士(知识分子)的最大的希望还是投靠统治者,在政治上得到发言权,爬上统治阶级的地位。他们“上说下教”。“上说”,企图得到统治者的信任,以推动他们的政治主张。“下教”可以招徕门徒,宣传他们的政治主张,制造舆论。

由于当时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激烈,国君与政治上的当权者都要“养士”,以做为他们制造舆论的工具。

“知识分子从来不是一个阶级,而且也不能是一个阶级,——它过去是、而且现在还是由社会各阶级出身的人组成的一个阶层。”(斯大林)

他们必须依附与某一阶级以为生活。

他们的思想和理论也都越不出他们所代表的阶级或阶层所越不出的界限。

他们是这一阶级的积极的、有概括能力的思想家,他们把编造这一阶级关于自身的幻想当作谋生的主要泉源。

在一个社会从一种社会制度转向另一种社会制度的过渡时期,...旧的统治思想也已失去了统治的地位;新的统治思想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在这种情况下,社会中的各个阶级都或多或少地有机会提出他们的要求和愿望。代表他们的或者接近他们的知识分子,也都或多或少地有机会把这些阶级的要求和愿望在一定程度上系统化,理论化。这就成为代表这一阶级的哲学思想。

第二篇:冯友兰论(一)——读《中国哲学史新编·总结》

冯友兰论

(一)——读《中国哲学史新编·总结》

前几天,一位老先生和我谈中国哲学,说如果我到他那个年纪,对哲学的理解将更深刻。仔细想来,很有道理,人随着阅历的增长,对社会和自身的看法也会越来越深,对事物的理解也更加深入。读书也一样,看过一次是一种认识,看的多了想的也就越多,得到的东西也就越多了。《中国哲学史新编》总结部分在两年前就看过,现在看来又是一种味道。

《中国哲学史新编》总结部分写的十分简明扼要。这个总结部分,在我看来所有学中国哲学的人都应该注意。虽然篇幅不长,然而从中可以看出冯友兰这位哲学老人显得很自信,很乐观,这篇总结正是他伟大的遗言,也是对中国哲学的伟大预言。《中国哲学史新编〃自序》中说:‚中国是古而又新的国家。《诗经》上有句诗说:‘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旧邦新命,是现代中国的特点。我要这个特点发扬起来。‛有学者说,冯先生晚年不准备提出自己新的思想体系,我不同意这种说法。迄今为止,除冯先生没有一家的‚中国哲学史‛是用完整的思想脉络,平实的语言编撰而成的。这部《中国哲学史新编》从某种意义上就是一个体系,这个体系不是只从这一百六十多万字中找,而是结合冯先生生平著作的。这些都是题外话。

什么是哲学?在哲学史上,提出:哲学是人类知识的总名;哲学是初级科学;哲学是太上科学等这样一些概念。冯先生认为这些都不是合适的定义,他认为‚真正的哲学的性质‛是‚最哲学的哲学‛,是对实际无所肯定,如其不然,它就不能称为科学命题。《全书绪论》中说:‚哲学是人类精神的反思,所谓反思就是人类精神反过来以自己为对象而思之。人类的精神生活的主要部分是认识,所以可以说,哲学是对于认识的认识。对于认识的认识,就是认识分过来以自己为对象而认识之,这就是认识的反思。‛

《新理学》中有‚真际‛与‚实际‛这组命题,所谓‚实际‛,是指事实的存在者,所谓‚真际‛,是指不存在而有者。冯先生认为,宇宙之间除了实际的事物之外,还有许许多多非实际的有者,亦即‚真而不实者‛,‚不存在而有者‛。‚真际‛与‚实际‛这组命题,与朱熹的理和气是一道的。朱熹认为宇宙中有理有气,任何具体事物的生成要有理,也要有气。‚理‛是根据或本原,是‚生物之本‛;‚气‛是材料,是‚生物之具‛。他用形而上和形而下来解释理和气。理和气的关系,朱熹在《文集〃答王子合》中说:‚气所聚,理即在焉,然理终为主。‛所谓理为主,便是理主宰气,气由理所判约。他将理的全体叫做‚太极‛。朱熹在《大学章句〃补格物传》中明确地划分了认识主体和认识对象。这样在朱熹的理论体系中就没有单独说那个是用理来说的,那个是用气来说的。冯先生把‚真际‛与‚实际‛对立起来,而朱熹认为是互相依赖的,这是他们的不同之除。

由此可见,‚对实际无所肯定‛就是对精神世界的反思。对实际无所肯定,是从抽象思维角度来对实际的事物反思,从中得到对人的启示。

我以前论过金岳霖先生,哲学是概念的游戏,这句话。黑格尔在他的《哲学史讲演录》中认为中国是没有哲学的,对这个论断,我国哲学界的前辈都批判过。按照西方哲学的标准而言,中国是没有哲学的,因为他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命题的分析,而是对如何做人、过去现在未来人的命运的说法和研究。前些日子,有人问孔子算不算哲学家,我想他认为孔子没有形成自己的体系,只从《论语》里是找不出什么的。在我看来,孔子的体系不是没有,而是不太明显,要下工夫好好研究的,而且《论语》中对哲学、文学、政治、美学等各方面都有论述,不能与西方哲学著作一样,它是个综合体。冯先生对王浩先生说西方处理人生问题的是文学,不是哲学。(《追忆冯友兰〃几点感想与回忆》,王浩)这也是西方与中国的不同,中国哲学最大的特点就是对人的研究,从整个层面来说,中国哲学就是‚人学‛。冯先生在《总结》中说,自己的‚新理学‛体系无非也是四组命题,也是概念的游戏。他说:‚因为金岳霖没有说明,人们也没有认识到哲学在实际生活中可能发生的功用。就人的实际生活说,哲学中一组组的对于实际无所肯定的概念,看着似乎是无用,但可能是大用。哲学能提高人的精神境界。‛我以前也认为哲学不能仅仅停留在学问研究等方面,而要注重它的功用。无论是传统的儒道释,还是讲今生讲来世,都是说人与社会如何,就会在今后得到怎样的结果。金岳霖先生的话也正是中西哲学的一个差别。西方哲学很注重逻辑关系、重要命题。在中国也有著名的‚白马非马‛说和‚墨辩‛这样优秀的逻辑思维思想,就是宋明理学家的思想中也有逻辑思想,但终究没有形成规模。实际就与这个关于‚人‛的学说有关。周敦颐教二程‚寻孔颜乐处,所乐何

事‛,这里也说了这个道理。做人要做学道的人,做‚乐‛的人,这个人就是要做一个对人对己‚仁‛的人。

孔子认为人是有三种的,一种是圣人,一种是庸人,一种是愚人。但无论那种人,他总有自己的思维。我和朋友聊天是说,这个人无论你有多懒,只要一有时间都要想问题,不管是想以前的,还是现在的。对于学习哲学的人,不能只从哲学概念上或学问上来考虑问题,要同自己的实际结合,至于说有多么深刻这个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学了后用了没有。冯先生在《总结》中区分了哲学家和哲学教授的不同,提出‚哲学概念,如果身体力行,是会对于人的精神境界发生提高作用。这种提高,中国传统哲学叫做受用‛。理学家认为,人是可以感受到圣人的道德风尚的,可以通过他们的言谈举止,也可以通过他们留下来的书籍、语录。魏晋人认为情移于外,而内心虚灵澄静,才能发现自然之心,甚至是山水给人心灵的触动,这也就是会心。这个与理学家所讲的是一样的。

中国哲学的作用是什么呢?冯先生认为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前些日子谈儒家的‚薪火‛问题。儒家的‚薪火‛是什么,照我的看法,用张载的横渠四句回答最为恰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就是儒家的‚薪火‛。冯先生说:‚人在创造历史文化的时候,他就为天地‘立心’了。‛匡人拘禁了孔子整整五天,弟子们都担心孔子的安危,孔子却镇定自若,开玩笑的说,周文王死了之后,一切文化遗产不都在我这里吗?天若是要灭亡这些文化,那我也不会掌握这些文化了,天若是不灭亡这一文化,那匡人

就不会把我怎样。这个‚立心‛就是为社会有所贡献,照我的理解,不仅仅创造历史文化,而是要对社会对人作贡献。这个贡献并在多少,而是在于你做了没有?传统儒家是讲求做什么了,但对做的怎样不太讲究,有句俗话叫人心没尽,人是不会满足自己现在的成就或获得的东西的,他希望越多越好,而儒家的这种认识正是他们精神境界高的体现。对于‚命‛各家各派都有论述,如何摆脱世俗所谓的命运,冯先生认为提高了精神境界,就会以哲学代替宗教。实际无所谓命运,这些都是对自己心理的安慰而已,人都有自己的信仰。我们常说汉族没有自己固定的信仰,这是从派别而言的,以前友人说儒家是儒教,我不承认这样的论断,他们说从功用上来说儒家就是宗教。儒家对于人而言,它是人可以信仰的学说之一,从功用上是可以代替宗教的,现在的各种学说都可以使人自觉信仰,难道都是宗教吗?

这四句话简单的说,它说明了‚人之所以为人‛的原因,儒家提倡的是入世思想,‚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就是要造福人世。‚立心‛与‚立命‛就是天人合一,‚继绝学‛与‚开太平‛就是内圣外王之道,由此两项高度概括了儒家学说,所以我认为这就是儒家所传的‚薪火‛。冯先生走的是‚无我‛的人生道路。他所谓的‚我‛是指‚有私‛和‚主宰‛,所谓‚有私‛即个我,指为个人名利而计较的心,也就是宋明力学所谓的‚人心‛;这个‚主宰‛即自由意志,它不仅包括道德意志,还包括超道德意志。换句话说‚自同于大全,并不是‘我’的完全消灭,而是‘我’的无限扩大。在此无限扩大中,‘我’即是大全的主宰‛。

冯先生对张载《正蒙〃太和》中的这句话进行反思:‚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辩证法中关于对立在先的说法应该是‚仇必仇而解‛,他反对这种认识,认为是‚和‛在先,这个统一在先是从逻辑上说的,而不是从时间上说的。实际上矛盾中的对立统一,我认为如同,太极中的阴阳,是哪个在先或是哪个占的多,这些是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在这个中是阴气多,显阴性。那个是阳气多,显阳性。矛盾中的对立统一也应是这样的。冯先生有这样一个预见:‚现代历史是向着‘仇必和而解’,这个方向发的,但历史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所需要的时间,必须以世纪计算……人是最聪明、最有理性的动物,不会永远走‘仇必仇到底’那样的道路,这就是中国哲学的传统和世界哲学的未来。‛

第三篇:中国哲学史读书笔记

《中国哲学史》读书笔记

《中国哲学史》是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奠基之作,呈现了一个纷繁的文化盛世,具有深刻的现代意义。它用严谨的取材精确地论述了中国哲学的发展历史,将古今的哲学思想联系起来,渗透了古典文化,打通融合,为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充满了哲思与对现实问题的关怀。

《中国哲学史》主要内容概述

在《中国哲学史》的开头,冯友兰老先生讲哲学之于中国与宗教之于西方作了简单的比较,西方人将宗教思想和宗教活动当作生活中的重要部分,而中国人却将伦理(尤其是儒家伦理)当成精神基础。然而在现实社会中,科学不断发展,冯友兰老先生在书中写道:“宗教倒是给予实际的信息。不过宗教给予的信息,与科学给予的信息,不相调和。所以在西方,宗教与科学向来有冲突。科学前进一步,宗教就后退一步;在科学进展的面前,宗教的权威降低了。”而相较之下的哲学却并不受科学发展的负面影响,“照中国哲学的传统,它的功用不在于增加积极的知识(积极的知识。我是指关于实际的信息),而在于提高心灵的境界——达到超乎现世的境界,获得高于道德价值的价值。”

无论是对于信奉宗教的人们来说,还是对于推崇哲学伦理的人们来说,假如这个世界上宗教已经达到最高价值没有什么能够再弥补它的存在,那么人们宗教意识的淡薄和宗教的逐渐淡出的确令人感到惋惜。但是事实却是哲学相较宗教而言有过之而无不及,它能达到更高的价值,因为比起宗教来说,哲学更直接更纯粹,直击生活的智慧与真理。哲学在中国能够取代宗教的地位,这合乎中国哲学的传统,也体现出了在中国哲学的重要性。

在对哲学与宗教作了一番深析后,冯友兰老先生随后阐述了中国哲学的问题与精神。他认为中国的哲学不能简单的理解为出世的哲学,也不能简单的认为是入世的哲学,中国哲学应该是既出世又入世,既理想主义,又现实主义,实用而不肤浅。这些在人们看来都是对立的反命题,而将这些反命题统一起来就是中国哲学所追寻的,所要解决的问题。冯友兰老先生认为中国哲学求解决的这个问题,就是中国哲学的精神。而后他又从人文地理角度详尽阐述了中国哲学发展的背景,并与西方做比较,得出两种文化实用主义与实证主义在中西方发展起来不同的背景因素。

在论述了中国哲学的精神与背景之后,冯友兰老先生从中国各派学说的起源起笔,主要着眼于中国古代诸子百家中代表性学说进行了详尽的讲解。从起源到发展的各个时期,深析了各个学说的主要主张。其中儒家,法家,道家,墨家占据主要篇幅。《中国哲学史》的中心思想与核心问题

这本书讲述的是中国哲学的发展历史,打通了古今中外的相关知识,在有限的篇幅里融入了冯友兰对中国哲学的理解,中国哲学各流派的发展并不是独立的,而是在对彼此的相互影响中共同促进与发展。冯友兰老先生希望我们通过学习哲学提高自己的心灵境界,将哲学当做生活的目标与理想,而不是生活的手段,希望人们都能在中国哲学中找寻到心灵的慰藉。

《中国哲学史》的主要观点

一、中国重伦理哲学是为了提高心灵,超越现实,体验道德的价值,哲学不是生存的工具与手段,而是生存的目的和理想,是可以替代宗教的存在。

二、中国哲学的精神就是寻求将入世与出世统一起来的办法。

三、中国哲学,无论儒家道家还是法家的关注点都被放在具象的人伦关系上,所以中国哲学是典型的实用主义哲学。

四、中国的传统虽然恪守严谨与保守,但是哲学的发展并没有固步自封一成不变,它也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每个时期的思想都大放异彩。在全球化时代中西方思想与文化激烈碰撞交流的今天,中国哲学乃至中国文化以其独有的魅力和海一样的包容,与西方哲学相互交融,然而却仍然绽放着自己的光彩。《中国哲学史》的逻辑结构

《中国哲学史》的写作层理分明,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将各种思想学说一一铺陈开来,虽然内容繁多,但是它思路清晰,逻辑性强。从先秦时期的思想流派百家争鸣,写到汉朝时期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唐朝以来佛学的建立到宋明理学的兴起,再到近代西方哲学体系的传入与现代中国哲学的发展,严格按照时间的先后叙述全文。我读《中国哲学史》的评价、收获与反思

冯友兰老先生这部作品在我看来并不仅仅是一部学术作品,更是一部启迪读物,他将生涩难懂的哲学细化开来,让大众更进一步的了解中国哲学,触摸中国哲学,理解中国哲学的意义和价值——哲学并不是生活的手段,也不是增加正面的知识,而是为了培养一颗高贵的心灵,体验道德的价值,是生活的目的和理想。哲学并不只是哲学家的事情,也不是高高在上的学问,生活就是一门哲学,它散落在生活的各个角落,和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在人生中舟车劳顿的我们,如果能够用心去感受、理解哲学,那么我们也能从中得到真正的快乐和心灵的安详。

《中国哲学史》中我最欣赏的五个句子及理由

一、人只有在人伦即人与人的关系中,才得到充分的实现和发展。

理由:亚里士多德说过:“人是社会的动物。”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相互联系的,人就在这种联系中依托着社会给予的资源发展生存,每个人都不能将自己孤立起来。

二、君若没有圣君必备的道德条件,人民在道德上就有革命的权利。

理由:儒家提倡“仁政”,国家是一个道德的组织,而君主应当是一个道德的领袖,孟子说过:“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国家的统治应当要充分发展人伦。

三、万物的自然本性不同,其自然能力也各不相同。可是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在它们充分而自由地发挥其自然能力的时候,它们积是同等地幸福。

理由:我们可以联想到,每个人都是不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人的空虚与痛苦大概就在于自己时常处在一个本不应该处于的地方。坚守自己的位置,把应该尽的本分做好,在社会中扮演负责人的角色的人,往往能够找到真正的快乐。

四、骑驴觅驴。意思是指,于现象之外觅真实,于生死轮回之外觅涅盘。

理由:这大概就是苏轼的《题西林壁》所说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吧。很多时候都是当局者迷,若能跳出来看看,很多问题便能迎刃而解了,然而人们总是执迷。

五、人必须先说很多话然后保持静默。

理由:我们生活的时代很纷杂,人人都有自己的声音,我们不能一味的沉默,要善于表达自己的声音。却不是毫无意义的嘈杂之声,应当有足够的力度,在你说完沉默之后仍然振聋发聩。《中国哲学史》中我不理解的五个句子及理由 一、一个人的行为若是很坏,受到社会惩罚,显然不是全生的方法。但是一个人的行为若是太好,获得美名,这也不是全生的方法。《庄子》另一篇中说:“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间世》)一个享有有才有用的美名的人,他的命运将会和桂树、漆树一样。

理由:这段话我读到的意思大致是一个人如果过于优秀反而对自己有消极的影响,书中为什么会有这么消极的思想,我们提倡的不应该是鼓励每个人去追求更高的目标让自己更加优秀吗?

二、若是不管这些个人的差异,我们可以把各种不同的人生境界划分为四个概括的等级。从最低的说起,它们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理由:我觉得这四个境界划分的很没有意义,现在功利社会,每个人都很强的功利心。相处之间也存在着各种利益关系,后两种境界的独立划分不存在讨论的价值。

三、所以修行的道路,就是要充分相信自己,其他一切放下,不必于日用平常行事外,别有用功,别有修行。这就是不用功的用功,也就是禅师们所说的不修之修。

理由:绕了一圈还是没明白不用功的用功,不修之修是怎么一回事儿。放下一切,不于日用平常行事要怎么用功,怎么修行。

四、那么,涅盘状态的确切意义是什么呢?它可以说是个人与宇宙的心的同一,或者说与所谓的佛性的同一;或者说,它就是了解了或自觉到个人与宇宙的心的固有的同一。他是宇宙的心,可是以前他没有了解或自觉这一点。

理由:这段的意思大概是涅槃是心灵的飞升?以前的理解都是肉体的寂灭。按照这么说,只要活着,但是心和宇宙的心达成同一也可以称作涅槃吗?

五、我们行丧祭之礼的时候,是在欺骗自己,而又不是真正的欺骗。《礼记》记孔子说:之死而致死之,不仁,而不可为也。之死而致生之,不智,而不可为也。"(《檀弓》上)这就是说,我们对待死者。不可以只按我们所知道的,或者只按我们所希望的,去对待。应当采取中间的方式,既按所知道的,又按所希望的,去对待。这种方式就是,对待死者,要像他还活着那样。理由:既按所知道的,又按所希望的是怎样一种统一?用对待活着一样对待死者的方式也不太能理解。因为死了才给死者葬礼,既然有葬礼,又怎么能够说是像活着一样对待死者?

第四篇:中国哲学史论文

《道德经》读后感

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的《道德经》,阐述了道家对宇宙本原和基本存在方式,事物的产生、发展、变化的规律及社会观、人生观的基本思想,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朴素辩证法神韵的。虽然文章大部分用近乎诗体的语言,对现代人来说有些晦涩难懂,但并不能影响我们去解读老子的思想,感受他卓越超群的精神境界。《道德经》包含着很多到今天还能称之为精粹的思想见解,用“博大精深”来形容它一点也不过分。

老子认为,道是宇宙存在的基本源头,也可以认定在自然角度上这个道是指特定的运动轨道。在人们对老子的分析中,主要认为他的道,因此把他称为“道家”。其实,对于德,是老子不能忽略的另一个主要元素。德产生道和道产生德是互存的两个基本元素,这也是用《道德经》命名的一个主要内涵。

《道德经》总体上讲“遵循事物其本身的规律” 和“无为”的思想。书中一开头就有一句广为人知的话“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道可道,非常道”这句是说作为世界本源的道是可以用语言来形容的,但并不是永恒的。“名可名,非常名。”说的是可以称呼的名不是恒常的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是说天地刚刚呈现时是没有名的,万事万物逐渐出现时才有了各自的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意思是之所以经常在没有欲求时来探究它的奥妙,有的时候探究它的倪端。“此两者,同出而异名。”是说有和无这两方面都同出于道却有不同的名称。“同谓之玄”都同样可以被认为深远微妙,难以把握。“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里指的是这种玄而又玄的道是一切奥妙的门径。

这一段作为《道德经》的起始,详细阐述了老字对规律的理解。在《道德经》里,道指的就是规律。而道家思想对规律的最根本的见解就是“规律是自然的,变化的,不为人所控制的。”对待规律的根本态度是“充分尊重规律,然后才是利用规律。”这是一种非常朴素的辩证思想。全面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对大自然的探索与思考,而这种探索与思考不是盲目的,是非常有计划、有科学根据的,它不仅对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影响也远远超出了中国的范围。

老子认为坚持按规律办事,一切都会顺利,而违背规律会得到大自然的惩罚。

在第三十九章中,他是这样阐述的:“昔之得一者”古来大凡按规律办事的人,“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天下正。”这句话承接上句举了很多例字证明尊重规律的好处。上天尊重规律可以清澈,大地尊重规律可以安宁,神灵尊重规律可以带来安宁,河流尊重规律可以水满,自然界万事万物尊重规律就可以生生不息,君侯大王尊重规律就可以得到天下。“其致之”推而言之。“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正,将恐蹶。”说的是天空不清澈就可能会爆裂,大地不安宁就可能会塌陷,神明不显灵就可能会消失,河流没有水就可能枯竭,万事万物不能生长就可能灭亡,君王不能统治天下就可能颠覆。“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所以富贵以穷贱作为根本,高贵以低下作为基础。

由此可见,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学派对规律是十分尊重的,这在几千年前的中国是很难能可贵的,这种辩证法虽然很不健全,但却具有非常强的科学性,这对现在我们的唯物论十分有帮助,为后来人们对唯物论的更深一步的研究奠定了一个十分坚实且广泛的基础。而且,从这一段中,我们也可以体会到老子对无为的崇拜。

老子说:“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

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智。”所以说圣人的治理方法是让人谦虚,让人博学,减弱人的志向,增强人的体魄,让百姓没有知识和欲望,所以智者也不敢滋事妄为,以自然无为的态度治理天下便没有做不好的事。

关于无为《道德经》第七篇里举了一个例子。“天长地久。天地所以长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意思是说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久,是因为它们不为自己而生息,自然而然的存在,所以才能长久。所以说圣人把自己臵于后,反而受到推崇,把自己臵之度外,反而保全了自身。这不正是由于圣人不自私吗?所以才能构成就了他自己。

“无为而无所不为”是一脍炙人口的名句。无为,不是字面上的直解不做任

何事情,而是不做不符合自然规律的事情。当你不做违反自然和违反社会规则的事件时,你所做的其它事件就是无所不为。当然,在这里对“什么是违反自然和社会规律”的“无为”事件的判断是必须具有各种层次的经验和高度智慧。在现实和一

些文艺作品中,我们常常会看到云游四方的道人,他们虚幻而飘渺,空灵且高傲。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的是飘逸,感受到的都是那种无为。

无为是一种心境、一种修养,是辩证的。站在老子的角度,向社会推广无为,有助于国家的稳定,但如果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片面的无为是无助于人类的进步的,所以对于当代的青年人理解古代老子的无为论应该以辩证的方法,一分为二的看待,“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具体来说,表现在对待竞争,我们要敢于去迎接挑战,对待失败和不平等我们要报以一种平常心,用合适的方法去改变或适应,而不去盲目的争鱼死网破。这样有助于保全自己和取得最终的成功,只有厚积才会勃发。同样,“无为”用在当代待人处世上就是要对人宽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物欲则刚。”

《道德经》是一部中国古代朴素辩证法的启蒙巨著,拉开了从古至今几千年

来人类对自然规律进行探索的序幕。我们应该辩证的去看待它,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用它来合理地指导我们的人生。

中国哲学史课程论文

《道德经》读后感

文理学院

公管081班

张洁(39)

营销部新员工实习报告

员工姓名:递交报告日期:实习部门:实习日期:

报告内容:

第五篇:中国哲学史论文

关于中国哲学史的论文

倾听了每周二晚在逸夫十阶杨洪兴老师对中国哲学的精彩讲说,我对中国哲学还是有些许了解了。但本人毕竟才疏学浅,故结合网上书中对中国哲学的理解,写下此论文,不妥之处,还请老师指正。

百度百科上释义,中国哲学是世界几大类型的传统哲学之一。它致力于研究天人之间的关系和古今历史演变的规律,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自然观、历史观、人性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特别重视哲学与伦理的联系。它以本民族特有的理论思维形式表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相互斗争、相互影响的过程,曲折地反映中国历史上的阶级斗争和生产斗争。

而我认为,中国哲学的产生有其独特的中国背景,它以中国古老且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为积淀。它重视自然,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观,有其历史演变性。它独特的研究视角和研究内容,决定了从一开始就根本上区分于欧洲古典哲学、政治经济学,与伦理显得尤为密切。

对中国哲学史的概述可以如此表达:中华民族的世界观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中国哲学大约萌芽于殷、周之际,成形于春秋末期,战国时代已出现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它的发展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截至1949年,大体可分为:奴隶制及其向封建制转变时期的哲学;封建制时期的哲学;从封建

制经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时期的哲学。前两段称为中国古代哲学,后一段称为中国近代哲学。

总的来说,中国文明博大精深,是世界上文明发现最早的国家之一,文明也很发达,有将近四千年文字可考的历史记载。据考古发掘,在陕西蓝田县发现的“蓝田猿人”化石,是生活在距今约六十万年以前的人类。1965年在云南元谋县,又发现了“元谋猿人”的两枚门齿,据鉴定,其生活年代可能比“蓝田猿人”和“北京猿人”更早。“蓝田猿人”和“北京猿人”均处于原始群时期,约在二三十万年前开始由原始群向氏族制度转化。中华民族经过了长期的原始社会生活,约在公元前两千多年进入了奴隶制社会。

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同时推动了人类思维能力的发展。原始社会的人们在劳动生产中,在征服自然的斗争中,发展了他们的思维认识能力。我国古代流传的神话和传说,例如,女娲补天、羿射九日、神农尝百草等等,反映了我国古代人类思维发展的原始状况。马克思说:“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我国古代流传的这些神话和传说,反映了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的积极意义,但它是在想象中并通过想象来表达的,终究是不切实际的。

在原始社会中,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虽然想尽办法企图克服自然力带来的灾祸,但人类的力量是有限的,因此产生了对捉摸不定的自然力和自身构造的各种错误、幻想的观念。魔鬼、神怪、灵魂不死等即是这种幻想观念的一部分。据我国考古发掘发现原始社会的墓葬中已有随葬物品,这说明原始社

会人们相信人死后还继续其生前的生活,所以用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随葬。同时由于当时人们对梦境也不能正确理解,所以认为有离开肉体而存在的灵魂。灵魂不死的观念或灵魂崇拜是最原始的哲学唯心论的萌芽。

另一方面,原始社会的人们在生产实践中和与自然界的斗争,也逐渐地积累了一些实际经验,对自然界的一些简单规律、物质现象也有一些朴素的理解。

其实,有许多人说,中国哲学是入世的哲学。很难说这些人说的完全对了,或完全错了。从表面上看中国哲学,不能说这些人说错了,因为从表面上看中国哲学,无论哪一家思想,都是或直接或间接地讲政治,说道德。在表面上,中国哲学所注重的是社会,不是宇宙;是人伦日用,不是地狱天堂;是人的今生,不是人的来世。孔子有个学生问死的意义,孔子回答说:“未知生,焉知死?”孟子说:“圣人,人伦之至也。”照字面讲这句话是说,圣人是社会中的道德完全的人。从表面上看,中国哲学理想人格,也是入世的。中国哲学中所谓圣人,与佛教中所谓佛,以及耶教中所谓圣者,是不在一个范畴中的。从表面上看,儒家所谓圣人似乎尤其如此。在古代,孔子以及儒家的人,被道家的人大加嘲笑,原因就在此。

不过这只是从表面上看而已,中国哲学不是可以如此简单地了解的。专就中国哲学中主要传统说,我们若了解它,我们不能说它是入世的,固然也不能说它是出世的。它既入世又出世。有位哲学家讲到宋代的新儒家,这样地描写他;“不离日用常行内,直到先天未画前。”这正是小国哲学要努力做到的。有

了这种精神,它就是最理想主义的,同时又是最现实主义的;它是很实用的,但是并不肤浅。

入世与出世是对立的,正如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也是对立的。中国哲学的任务,就是把这些反命题统一成一个合命题。这并不是说,这些反命题都被取消了。它们还在那里,但是已经被统一起来,成为一个合命题的整体了。

由此可见,中国哲学是很博大精深的。中国哲学史的学习,对于当代青年对祖国泱泱几千年的文化理解有极其重大的作用。一直认为,按中国的传统,中国哲学家讲到内圣外王之道。当今大学生,更应强调好中国哲学的“内圣外王”,努力提高自己外在与内化的能力,早日茁壮成长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下载《中国哲学史新编》书摘1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哲学史新编》书摘1.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哲学史》读后感

    《中国哲学史》读后感 读完《中国哲学史》后,再比较之前读的《西方哲学史》,我可以明显感受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和东西方人思维方式的不同,纵观当今之世,东西方意识形态上的差异可......

    中国哲学史论文(最终定稿)

    论佛教哲学对中国哲学发展的影响 行政学院23100311 郝子良 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佛教起源于印度,其基本教义是,把现实断定为“无常”、“无我”、“苦”,......

    中国哲学史读后感

    中国哲学史读后感在其《中国哲学史》一书中将人生划分为四境界。即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我个人觉得,现实生活中我们大部分人都处于功利境界。即我们所做......

    中国哲学史读后感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12091061 刘明伟 一、 选择这本书的理由 对于这本书,我最大的最大的感受就是:短小精悍。全书正文虽然只有短短的379页,却把中国哲学思想五千年的历史的......

    中国哲学史论文

    2010年中国哲学史课程论文之 浅谈儒家大师朱熹 之“存天理,灭人欲”思想 杨叶婷 092班16号 摘要: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号晦庵,是继孔子之后又一位具有世界影响的思想家、哲学家......

    中国哲学史读书笔记

    哲学的起源 “哲学”是西方的叫法,中国文化没有。拿有去套无,哲学本身是什么就成为了一个首要问题。这就是“哲学的起源”这个问题的“起源”,或说“起缘”。 哲学源自吾心。我......

    《中国哲学史》作业题

    《中国哲学史》作业题 1. 中国哲学作为追求人的自我实现和自我超越的学问,主要关注哪些基本问题?构成中国哲学的具体内容是什么?答:基本内容是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中国哲学史》读后感(合集五篇)

    《中国哲学史》读后感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领悟呢?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国哲学史》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