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哲学史(下)要点整理
1.无极而太极
a)“无极而太极”是周敦颐在《太极图说》中用以描绘宇宙生成的基本观点。对此主要有两种解释,一是“自无极而为太极”,即无极生成太极,太极分阴阳生成万物,类似于老子的思想;二是朱熹的正统解释,“太极无形而有理”,即无极是太极的性质,太极才是宇宙的本原和本体。
2.立人极
a)“立人极”是周敦颐提出的观点。“立人极”即人道彰显的过程,即圣人为百姓制定礼乐制度,伦理纲常为其行为准则,指明修养工夫和最高境界作为其追求的理想和目标。
3.太虚即气
a)“太虚即气”是张载在《正蒙》中提出的对世界本原的观点,他认为“气”是宇宙万物的物质性本原,“太虚”是气的本体,气聚为有形即为万物,散为无形即为“太虚”。
4.一物两体
a)“一物两体”是张载提出的命题,意思是任何事物都包含阴阳二气,阴阳二气的对立实际上是合作,共同推动了事物的发展,从而,万物都包含有以阴阳为基础的对立的两个方面,如虚实、动静等。
5.心统性情
a)“心统性情”是宋明理学家用语。以张载、朱熹为代表的理学家认为,性是理,性体情用,性情皆出于心,故心能够主宰性情,即心能够将性的仁义礼智转化为发用的道德情感,落实到日用实践。但同时,情的泛滥则是心的放肆和失职,故主张通过“主敬涵养”和“格物穷理”的为学修养功夫,做到“尽心”、“复性”,为“心统性情”创造先决条件。
6.民胞物与
a)“民胞物与”是张载提出的命题,由于天地万物都是由气化生,禀同气而成性,万物在根本上都是平等的,从而,天地父母、百姓都是我的同胞、万物都是我的伙伴,应该以“不忍人之心”推及一切人和物。同时,张载借此强调,为官应该为民父母,对百姓无微不至。
7.知行合一
a)“知行合一”是王阳明心学的核心命题之一。他认为,知行本是一体,朱学的“知先行后”客观上将知行分离,造成1.只知不行2.恶念发动而不去制止,进而导致行有不善,王阳明的立言宗旨就是要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从“知行合一”的方面去理解,强调知和行不过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认为“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8.王门四句教
a)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良知是心之本体,无善无恶就是没有私心物欲的遮蔽的心,是天理,在未发之中,是无善无恶的;当人们产生意念活动的时候,把这种意念加在事物上,这种意念就有了好恶,善恶的差别,他可以说是“已发”,事物就有中和不中,即符合天理和不符合天理,中者善,不中者恶;良知虽然无善无恶,但却自在地知善知恶,这是知的本体;一切学问,修养归结到一点,就是要为善去恶,即以良知为标准,按照自己的良知去行动。
9.理势合一
a)“理势合一”是王夫之提出的观点。就自然来说,势是阴阳感动生成万物之不可逆的趋势,理则是阴阳感动生成万物所依据的法则;就历史来说,势是历史向前发展的必然趋势,理则是由势之必然如此体现出的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二者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相互统一、不可分离的:理只有通过势才得以体现,势只有在理的作用下才得以存在。
10.能知故善
于能不能知,能知则善,不能知则不善。知则智,智则知宜不宜,宜不宜即义不义,义不义即利不利。因此,能知就能知利,从而能够“变通以尽其利”,而焦循又以利为善,因此能知故善。a)“能知故善”是用以概括焦循的人性论的说法。焦循认为,人禽之别在11.冲决网罗
天地万物之源之本,“仁”的根本属性是“通”,“通”则平等,应取消一切的等级制度与差别对立。而儒家的纲常名教使人与人之间“塞”而不通,因此,要打破这一局面的唯一办法就是“冲决网罗”,即否定从利禄到君主、伦常、宗教的一切网罗,只保留朋友一伦,从而达到“仁-通-平等”的完全平等的社会。a)“冲决网罗”是谭嗣同提出的观点。谭嗣同认为,“仁”即“以太”,是12.俱分进化论 a)“俱分进化论”是章太炎在《民报》的《俱分进化论》一文中集中阐释的观点。他认为,由于真罔固有,审善和审恶与生俱来,审恶只能通过顿悟消除,无法通过进化消除。因此,人类的发展并非完全向善,而是善恶、苦乐双方并进的进化。
13.分析朱熹与王阳明对“格物致知”观点的异同
重视。a)格物致知是《大学》八条目之中的为学之方,朱熹和王阳明对此都十分b)两人关于格物致知的论述有两个共同点 i.ii.一是两人的物都是事,都是主体行动、道德实践,而非客观实在之物。
二是两人的格物致知的过程都是知行的过程,二者都强调知行不能分离、不可偏废。
c)两人关于格物致知的论述也有很多不同 i.首先,朱熹认为,格物就是穷理。格物致知的先决条件是理一分殊,即万事万物之理都是天理的体现,万事万物之理都是一理,物之理即是心之理,“格事物之理”也就是“致本心之知”。因此,朱熹主张在行事的道德实践之中体悟事物的道理,以达到“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的境界。
ii.王阳明认为,格物即是正心。他以“岩中花树”的例子在形容物与心的关系,即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寂,花此时只是一个抽象概念;看此花时花时,花才与我一同明亮起来,花才真正进入人的世界中。在这个意义上,物的存在状态都由人心所观照,物的存在意义都由人心论断,因此,格物也就是格心中之物,格物就相当于正心。是一个为善去恶的过程。
iii.其次,朱熹认为格物是要穷尽事物之理,只有通过一日一件进行格物的积累,才能达到豁然贯通的境界,从认识个别之理上升到体悟万物普遍之理。
iv.v.王阳明认为,物是格不尽的,只向外求理,而不往返于内心,不能够豁然贯通,达到对事物之理的体认。
最后,朱熹强调“知先行后”,客观上造成知行的分离,而王阳明主张知行合一,格物和致知都分知行两个方面,是不可分离的。
14.近现代哲学家对进化论思想的不同主张及意义
三世说”及魏源的进步史观;2.严复的“天演论”;3.康有为的“三世进a)中国近现代思想家关于进化论主要有如下几个主张:1.龚自珍的“公羊化说”; 4.孙中山的“突驾进化论”;5.章太炎的“俱分进化论”。b)龚自珍通过改造“公羊三世说”,发展了他的历史进化观。一方面,他认为整个人类历史和社会都可以划分为“三世”,三世是递进的关系;另一方面,他仍然没有摆脱历史循环论的影响。但是,龚自珍主张“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提出改革科举考试制度等现实主张,给后人继承传统变易观、吸纳西学以发展完善近代进化论思想提供了宝贵借鉴。魏源发扬了龚自珍的变易思想,他提出:“天下无数百年不弊之法,无穷极不变之法。”,应“师夷之长技以制夷”,通过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以达到壮大本民族实力、复兴中华抵制外虏之实效。
c)严复的“天演论”源自达尔文的进化论,严复将其扩展至人类社会的发展。一方面,他抓住进化论中生存竞争和自然选择两个根本观点,强调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生物界进化发展的普遍规律。另一方面,严复认为生物进化规律同样适用于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文明越是进步,适于生存的人就越是那些最优秀的人,从而,中国应该变法自强,否则将难以摆脱亡国灭种的命运。
d)康有为的“三世进化说”是康有为政治哲学的重要思想。这一思想被他自称源于孔子,孔子口传其弟子,藏于儒家诸经典与史料之中,留待后圣发现,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一种普适性解说,其特点有二:一是渐进而非突变,进化没有止境;二是非自然演化、物竞天择。康有为将三世分为据乱世、升平世和太平世,每一世又可分为三世,如此下去,没有止境。据乱世是多君的君主制,尚无文明;升平世是一君的君主立宪制,达到了小康的水平;太平世是人人自由平等的民主共和制,达到了天下大同的水平。
e)孙中山的“突驾进化论”一改之前渐进的观点,认为历史发展越快,人类就越文明,因此主张革命而非改良。
f)章太炎的“俱分进化论”认为,由于真罔固有,审善和审恶与生俱来,审恶只能通过顿悟消除,无法通过进化消除。因此,人类的发展并非完全向善,而是善恶、苦乐双方并进的进化。
g)综上所述,中国近代进化论是在继承中国古代哲学的变易观与学习西方自然科学与哲学的基础上生成与发展起来的。它的产生发展是时代的需要与社会的必然。它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为当时的社会变革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它的发展与演变过程逐渐克服了形而上学的历史循环论、复古主义等弊端,由肯定渐变之进化而飞向主张“突驾”的进化。然而,实践证明,无论是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还是革命运动都无法真正改变中国近代外有强敌内有封建势力残存的面貌。时代的发展需要一个更先进、更科学、更优秀的学说体系。于是,中国近代进化论在经历了自身的发展与演变后,开始逐渐退出了时代的视线。可是它作为强大的思想武器与方法论,指导中国人找到了救亡图存的真理――马克思主义。
15.章太炎的人性论与道德哲学
以通过后天的学习和修为改善的。他引入佛教的“种子”和“习气”,认为种子有优劣之分,万事万物由种子构成,但是习气可以改善种子,从而,习气也可以改善人性。a)章太炎无法认同性善论,因为唯识学的真如本体无善无恶。而人性是可b)章太炎提出审善、审恶和伪善、伪恶的概念,认为由于真罔同源,审善、审恶是与生俱来的,是从觉和不觉中产生的;而伪善、伪恶是从后天的习气中产生的,伪善是以道德当然而为止。伪恶可以通过后天的行为、礼仪消除,但是审恶不行,只能通过顿悟和内证,回到真如本体、圆成实性来消除。
c)由于俱分进化,人类越文明就越恶。
d)由于真如本体“依自不依他”,章太炎尊心,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e)在道德哲学上,章太炎吸纳了康德哲学的观点,认为由于真如本体的“依自不依他”,道德在于自我立法和绝对命令而非外在伦理纲常的约束。唯有“大独”才能“无待”,才能达到真自由,从而万物皆平等,个人自由和社会自由合二为一。
16.乾嘉学派以礼代理(王世光)
学的弊病,提出了“以礼代理”的命题。其中以凌廷堪的论述最为详尽。i.在理与礼的关系方面,凌廷堪通过考据认为,儒家圣人孔子的学说就是围绕礼而展开的,根本就不谈理,理学家受到佛教的影响,舍弃礼而妄谈理,这与儒家元典的精神是背道而驰的。他区分了礼学和理学,认为理虚礼实,礼外无学。从而,在人性论的方面,礼是道德仁义的基础,只有学习礼才能复性。在格物致知方面,凌廷堪认为格物就是格礼,礼是做事的标准。a)清代中期,以阮元、教训、凌廷堪等人为代表的汉学家试图教正宋明理ii.iii.阮元则认为,朱熹到了晚年也认为礼比理更为根本。
焦循从礼的运用方面来讲礼与理的关系。在他看来,法家出自理官,理官在先秦是负责审理刑事案件的官员,在审理案件过程中,以理为根据。根据儒家政治哲学重礼轻刑的传统,应该推崇礼,而不是理,因此,应该根据礼来治理天下,而不应该根据理来治理天下。
b)以礼代理的意义 i.ii.iii.它标志着清初以顾炎武为代表的思想家所倡导的学术转型的最终完成。
随着这一学术转型的完成,清代中期的思想家对社会根本问题的关注由内在的精神层面转向外在的制度层面。
“以礼代理”说意味着清代中期的思想家已经从理学家的道德理想主义狂热中走了出来,更加关注人的具体存在。
c)以礼代理的不足 i.ii.它以礼学取代理学,这就混淆了不同学术系统之间本质区别。以礼学代替理学,意味着研究领域的缩小,仅仅局限于人文领域。
17.陆王和程朱的知行观的异同
i.论先后,知在先:在处理知行关系时,应该从知下手,知后而行,在知与行之间存在着一个逻辑上的先后顺序和价值上的本末关系。论轻重,行为重:如果只停留在知,而不去实践,这样没有价值的知,与无知无异,避免了道德沦为理论的空谈。
知行相须:首先说的是知行不可偏废,以相互依赖、相互联系而存在着。再者,知行之间应该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这三方面对于他的知行观的整体构建既缺一不可,又互相依存。知行相须,作为统领知与行的总旨,重行又不轻知,突出了知先行后。a)朱熹对知与行的关系进行了三方面系统的论证。
ii.iii.iv.b)王阳明基于“立言宗旨”,以“知行本体”为核心论述“知行合一” i.ii.iii.iv.理论背景 立言宗旨
“知行合一”的“知行合一” 知行本体
第二篇:中国哲学史读书笔记
《中国哲学史》读书笔记
《中国哲学史》是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奠基之作,呈现了一个纷繁的文化盛世,具有深刻的现代意义。它用严谨的取材精确地论述了中国哲学的发展历史,将古今的哲学思想联系起来,渗透了古典文化,打通融合,为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充满了哲思与对现实问题的关怀。
《中国哲学史》主要内容概述
在《中国哲学史》的开头,冯友兰老先生讲哲学之于中国与宗教之于西方作了简单的比较,西方人将宗教思想和宗教活动当作生活中的重要部分,而中国人却将伦理(尤其是儒家伦理)当成精神基础。然而在现实社会中,科学不断发展,冯友兰老先生在书中写道:“宗教倒是给予实际的信息。不过宗教给予的信息,与科学给予的信息,不相调和。所以在西方,宗教与科学向来有冲突。科学前进一步,宗教就后退一步;在科学进展的面前,宗教的权威降低了。”而相较之下的哲学却并不受科学发展的负面影响,“照中国哲学的传统,它的功用不在于增加积极的知识(积极的知识。我是指关于实际的信息),而在于提高心灵的境界——达到超乎现世的境界,获得高于道德价值的价值。”
无论是对于信奉宗教的人们来说,还是对于推崇哲学伦理的人们来说,假如这个世界上宗教已经达到最高价值没有什么能够再弥补它的存在,那么人们宗教意识的淡薄和宗教的逐渐淡出的确令人感到惋惜。但是事实却是哲学相较宗教而言有过之而无不及,它能达到更高的价值,因为比起宗教来说,哲学更直接更纯粹,直击生活的智慧与真理。哲学在中国能够取代宗教的地位,这合乎中国哲学的传统,也体现出了在中国哲学的重要性。
在对哲学与宗教作了一番深析后,冯友兰老先生随后阐述了中国哲学的问题与精神。他认为中国的哲学不能简单的理解为出世的哲学,也不能简单的认为是入世的哲学,中国哲学应该是既出世又入世,既理想主义,又现实主义,实用而不肤浅。这些在人们看来都是对立的反命题,而将这些反命题统一起来就是中国哲学所追寻的,所要解决的问题。冯友兰老先生认为中国哲学求解决的这个问题,就是中国哲学的精神。而后他又从人文地理角度详尽阐述了中国哲学发展的背景,并与西方做比较,得出两种文化实用主义与实证主义在中西方发展起来不同的背景因素。
在论述了中国哲学的精神与背景之后,冯友兰老先生从中国各派学说的起源起笔,主要着眼于中国古代诸子百家中代表性学说进行了详尽的讲解。从起源到发展的各个时期,深析了各个学说的主要主张。其中儒家,法家,道家,墨家占据主要篇幅。《中国哲学史》的中心思想与核心问题
这本书讲述的是中国哲学的发展历史,打通了古今中外的相关知识,在有限的篇幅里融入了冯友兰对中国哲学的理解,中国哲学各流派的发展并不是独立的,而是在对彼此的相互影响中共同促进与发展。冯友兰老先生希望我们通过学习哲学提高自己的心灵境界,将哲学当做生活的目标与理想,而不是生活的手段,希望人们都能在中国哲学中找寻到心灵的慰藉。
《中国哲学史》的主要观点
一、中国重伦理哲学是为了提高心灵,超越现实,体验道德的价值,哲学不是生存的工具与手段,而是生存的目的和理想,是可以替代宗教的存在。
二、中国哲学的精神就是寻求将入世与出世统一起来的办法。
三、中国哲学,无论儒家道家还是法家的关注点都被放在具象的人伦关系上,所以中国哲学是典型的实用主义哲学。
四、中国的传统虽然恪守严谨与保守,但是哲学的发展并没有固步自封一成不变,它也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每个时期的思想都大放异彩。在全球化时代中西方思想与文化激烈碰撞交流的今天,中国哲学乃至中国文化以其独有的魅力和海一样的包容,与西方哲学相互交融,然而却仍然绽放着自己的光彩。《中国哲学史》的逻辑结构
《中国哲学史》的写作层理分明,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将各种思想学说一一铺陈开来,虽然内容繁多,但是它思路清晰,逻辑性强。从先秦时期的思想流派百家争鸣,写到汉朝时期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唐朝以来佛学的建立到宋明理学的兴起,再到近代西方哲学体系的传入与现代中国哲学的发展,严格按照时间的先后叙述全文。我读《中国哲学史》的评价、收获与反思
冯友兰老先生这部作品在我看来并不仅仅是一部学术作品,更是一部启迪读物,他将生涩难懂的哲学细化开来,让大众更进一步的了解中国哲学,触摸中国哲学,理解中国哲学的意义和价值——哲学并不是生活的手段,也不是增加正面的知识,而是为了培养一颗高贵的心灵,体验道德的价值,是生活的目的和理想。哲学并不只是哲学家的事情,也不是高高在上的学问,生活就是一门哲学,它散落在生活的各个角落,和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在人生中舟车劳顿的我们,如果能够用心去感受、理解哲学,那么我们也能从中得到真正的快乐和心灵的安详。
《中国哲学史》中我最欣赏的五个句子及理由
一、人只有在人伦即人与人的关系中,才得到充分的实现和发展。
理由:亚里士多德说过:“人是社会的动物。”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相互联系的,人就在这种联系中依托着社会给予的资源发展生存,每个人都不能将自己孤立起来。
二、君若没有圣君必备的道德条件,人民在道德上就有革命的权利。
理由:儒家提倡“仁政”,国家是一个道德的组织,而君主应当是一个道德的领袖,孟子说过:“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国家的统治应当要充分发展人伦。
三、万物的自然本性不同,其自然能力也各不相同。可是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在它们充分而自由地发挥其自然能力的时候,它们积是同等地幸福。
理由:我们可以联想到,每个人都是不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人的空虚与痛苦大概就在于自己时常处在一个本不应该处于的地方。坚守自己的位置,把应该尽的本分做好,在社会中扮演负责人的角色的人,往往能够找到真正的快乐。
四、骑驴觅驴。意思是指,于现象之外觅真实,于生死轮回之外觅涅盘。
理由:这大概就是苏轼的《题西林壁》所说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吧。很多时候都是当局者迷,若能跳出来看看,很多问题便能迎刃而解了,然而人们总是执迷。
五、人必须先说很多话然后保持静默。
理由:我们生活的时代很纷杂,人人都有自己的声音,我们不能一味的沉默,要善于表达自己的声音。却不是毫无意义的嘈杂之声,应当有足够的力度,在你说完沉默之后仍然振聋发聩。《中国哲学史》中我不理解的五个句子及理由 一、一个人的行为若是很坏,受到社会惩罚,显然不是全生的方法。但是一个人的行为若是太好,获得美名,这也不是全生的方法。《庄子》另一篇中说:“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间世》)一个享有有才有用的美名的人,他的命运将会和桂树、漆树一样。
理由:这段话我读到的意思大致是一个人如果过于优秀反而对自己有消极的影响,书中为什么会有这么消极的思想,我们提倡的不应该是鼓励每个人去追求更高的目标让自己更加优秀吗?
二、若是不管这些个人的差异,我们可以把各种不同的人生境界划分为四个概括的等级。从最低的说起,它们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理由:我觉得这四个境界划分的很没有意义,现在功利社会,每个人都很强的功利心。相处之间也存在着各种利益关系,后两种境界的独立划分不存在讨论的价值。
三、所以修行的道路,就是要充分相信自己,其他一切放下,不必于日用平常行事外,别有用功,别有修行。这就是不用功的用功,也就是禅师们所说的不修之修。
理由:绕了一圈还是没明白不用功的用功,不修之修是怎么一回事儿。放下一切,不于日用平常行事要怎么用功,怎么修行。
四、那么,涅盘状态的确切意义是什么呢?它可以说是个人与宇宙的心的同一,或者说与所谓的佛性的同一;或者说,它就是了解了或自觉到个人与宇宙的心的固有的同一。他是宇宙的心,可是以前他没有了解或自觉这一点。
理由:这段的意思大概是涅槃是心灵的飞升?以前的理解都是肉体的寂灭。按照这么说,只要活着,但是心和宇宙的心达成同一也可以称作涅槃吗?
五、我们行丧祭之礼的时候,是在欺骗自己,而又不是真正的欺骗。《礼记》记孔子说:之死而致死之,不仁,而不可为也。之死而致生之,不智,而不可为也。"(《檀弓》上)这就是说,我们对待死者。不可以只按我们所知道的,或者只按我们所希望的,去对待。应当采取中间的方式,既按所知道的,又按所希望的,去对待。这种方式就是,对待死者,要像他还活着那样。理由:既按所知道的,又按所希望的是怎样一种统一?用对待活着一样对待死者的方式也不太能理解。因为死了才给死者葬礼,既然有葬礼,又怎么能够说是像活着一样对待死者?
第三篇:中国哲学史论文
《道德经》读后感
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的《道德经》,阐述了道家对宇宙本原和基本存在方式,事物的产生、发展、变化的规律及社会观、人生观的基本思想,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朴素辩证法神韵的。虽然文章大部分用近乎诗体的语言,对现代人来说有些晦涩难懂,但并不能影响我们去解读老子的思想,感受他卓越超群的精神境界。《道德经》包含着很多到今天还能称之为精粹的思想见解,用“博大精深”来形容它一点也不过分。
老子认为,道是宇宙存在的基本源头,也可以认定在自然角度上这个道是指特定的运动轨道。在人们对老子的分析中,主要认为他的道,因此把他称为“道家”。其实,对于德,是老子不能忽略的另一个主要元素。德产生道和道产生德是互存的两个基本元素,这也是用《道德经》命名的一个主要内涵。
《道德经》总体上讲“遵循事物其本身的规律” 和“无为”的思想。书中一开头就有一句广为人知的话“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道可道,非常道”这句是说作为世界本源的道是可以用语言来形容的,但并不是永恒的。“名可名,非常名。”说的是可以称呼的名不是恒常的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是说天地刚刚呈现时是没有名的,万事万物逐渐出现时才有了各自的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意思是之所以经常在没有欲求时来探究它的奥妙,有的时候探究它的倪端。“此两者,同出而异名。”是说有和无这两方面都同出于道却有不同的名称。“同谓之玄”都同样可以被认为深远微妙,难以把握。“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里指的是这种玄而又玄的道是一切奥妙的门径。
这一段作为《道德经》的起始,详细阐述了老字对规律的理解。在《道德经》里,道指的就是规律。而道家思想对规律的最根本的见解就是“规律是自然的,变化的,不为人所控制的。”对待规律的根本态度是“充分尊重规律,然后才是利用规律。”这是一种非常朴素的辩证思想。全面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对大自然的探索与思考,而这种探索与思考不是盲目的,是非常有计划、有科学根据的,它不仅对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影响也远远超出了中国的范围。
老子认为坚持按规律办事,一切都会顺利,而违背规律会得到大自然的惩罚。
在第三十九章中,他是这样阐述的:“昔之得一者”古来大凡按规律办事的人,“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天下正。”这句话承接上句举了很多例字证明尊重规律的好处。上天尊重规律可以清澈,大地尊重规律可以安宁,神灵尊重规律可以带来安宁,河流尊重规律可以水满,自然界万事万物尊重规律就可以生生不息,君侯大王尊重规律就可以得到天下。“其致之”推而言之。“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正,将恐蹶。”说的是天空不清澈就可能会爆裂,大地不安宁就可能会塌陷,神明不显灵就可能会消失,河流没有水就可能枯竭,万事万物不能生长就可能灭亡,君王不能统治天下就可能颠覆。“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所以富贵以穷贱作为根本,高贵以低下作为基础。
由此可见,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学派对规律是十分尊重的,这在几千年前的中国是很难能可贵的,这种辩证法虽然很不健全,但却具有非常强的科学性,这对现在我们的唯物论十分有帮助,为后来人们对唯物论的更深一步的研究奠定了一个十分坚实且广泛的基础。而且,从这一段中,我们也可以体会到老子对无为的崇拜。
老子说:“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
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智。”所以说圣人的治理方法是让人谦虚,让人博学,减弱人的志向,增强人的体魄,让百姓没有知识和欲望,所以智者也不敢滋事妄为,以自然无为的态度治理天下便没有做不好的事。
关于无为《道德经》第七篇里举了一个例子。“天长地久。天地所以长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意思是说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久,是因为它们不为自己而生息,自然而然的存在,所以才能长久。所以说圣人把自己臵于后,反而受到推崇,把自己臵之度外,反而保全了自身。这不正是由于圣人不自私吗?所以才能构成就了他自己。
“无为而无所不为”是一脍炙人口的名句。无为,不是字面上的直解不做任
何事情,而是不做不符合自然规律的事情。当你不做违反自然和违反社会规则的事件时,你所做的其它事件就是无所不为。当然,在这里对“什么是违反自然和社会规律”的“无为”事件的判断是必须具有各种层次的经验和高度智慧。在现实和一
些文艺作品中,我们常常会看到云游四方的道人,他们虚幻而飘渺,空灵且高傲。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的是飘逸,感受到的都是那种无为。
无为是一种心境、一种修养,是辩证的。站在老子的角度,向社会推广无为,有助于国家的稳定,但如果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片面的无为是无助于人类的进步的,所以对于当代的青年人理解古代老子的无为论应该以辩证的方法,一分为二的看待,“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具体来说,表现在对待竞争,我们要敢于去迎接挑战,对待失败和不平等我们要报以一种平常心,用合适的方法去改变或适应,而不去盲目的争鱼死网破。这样有助于保全自己和取得最终的成功,只有厚积才会勃发。同样,“无为”用在当代待人处世上就是要对人宽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物欲则刚。”
《道德经》是一部中国古代朴素辩证法的启蒙巨著,拉开了从古至今几千年
来人类对自然规律进行探索的序幕。我们应该辩证的去看待它,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用它来合理地指导我们的人生。
中国哲学史课程论文
《道德经》读后感
文理学院
公管081班
张洁(39)
营销部新员工实习报告
员工姓名:递交报告日期:实习部门:实习日期:
报告内容:
第四篇:中国哲学史论文
关于中国哲学史的论文
倾听了每周二晚在逸夫十阶杨洪兴老师对中国哲学的精彩讲说,我对中国哲学还是有些许了解了。但本人毕竟才疏学浅,故结合网上书中对中国哲学的理解,写下此论文,不妥之处,还请老师指正。
百度百科上释义,中国哲学是世界几大类型的传统哲学之一。它致力于研究天人之间的关系和古今历史演变的规律,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自然观、历史观、人性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特别重视哲学与伦理的联系。它以本民族特有的理论思维形式表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相互斗争、相互影响的过程,曲折地反映中国历史上的阶级斗争和生产斗争。
而我认为,中国哲学的产生有其独特的中国背景,它以中国古老且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为积淀。它重视自然,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观,有其历史演变性。它独特的研究视角和研究内容,决定了从一开始就根本上区分于欧洲古典哲学、政治经济学,与伦理显得尤为密切。
对中国哲学史的概述可以如此表达:中华民族的世界观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中国哲学大约萌芽于殷、周之际,成形于春秋末期,战国时代已出现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它的发展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截至1949年,大体可分为:奴隶制及其向封建制转变时期的哲学;封建制时期的哲学;从封建
制经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时期的哲学。前两段称为中国古代哲学,后一段称为中国近代哲学。
总的来说,中国文明博大精深,是世界上文明发现最早的国家之一,文明也很发达,有将近四千年文字可考的历史记载。据考古发掘,在陕西蓝田县发现的“蓝田猿人”化石,是生活在距今约六十万年以前的人类。1965年在云南元谋县,又发现了“元谋猿人”的两枚门齿,据鉴定,其生活年代可能比“蓝田猿人”和“北京猿人”更早。“蓝田猿人”和“北京猿人”均处于原始群时期,约在二三十万年前开始由原始群向氏族制度转化。中华民族经过了长期的原始社会生活,约在公元前两千多年进入了奴隶制社会。
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同时推动了人类思维能力的发展。原始社会的人们在劳动生产中,在征服自然的斗争中,发展了他们的思维认识能力。我国古代流传的神话和传说,例如,女娲补天、羿射九日、神农尝百草等等,反映了我国古代人类思维发展的原始状况。马克思说:“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我国古代流传的这些神话和传说,反映了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的积极意义,但它是在想象中并通过想象来表达的,终究是不切实际的。
在原始社会中,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虽然想尽办法企图克服自然力带来的灾祸,但人类的力量是有限的,因此产生了对捉摸不定的自然力和自身构造的各种错误、幻想的观念。魔鬼、神怪、灵魂不死等即是这种幻想观念的一部分。据我国考古发掘发现原始社会的墓葬中已有随葬物品,这说明原始社
会人们相信人死后还继续其生前的生活,所以用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随葬。同时由于当时人们对梦境也不能正确理解,所以认为有离开肉体而存在的灵魂。灵魂不死的观念或灵魂崇拜是最原始的哲学唯心论的萌芽。
另一方面,原始社会的人们在生产实践中和与自然界的斗争,也逐渐地积累了一些实际经验,对自然界的一些简单规律、物质现象也有一些朴素的理解。
其实,有许多人说,中国哲学是入世的哲学。很难说这些人说的完全对了,或完全错了。从表面上看中国哲学,不能说这些人说错了,因为从表面上看中国哲学,无论哪一家思想,都是或直接或间接地讲政治,说道德。在表面上,中国哲学所注重的是社会,不是宇宙;是人伦日用,不是地狱天堂;是人的今生,不是人的来世。孔子有个学生问死的意义,孔子回答说:“未知生,焉知死?”孟子说:“圣人,人伦之至也。”照字面讲这句话是说,圣人是社会中的道德完全的人。从表面上看,中国哲学理想人格,也是入世的。中国哲学中所谓圣人,与佛教中所谓佛,以及耶教中所谓圣者,是不在一个范畴中的。从表面上看,儒家所谓圣人似乎尤其如此。在古代,孔子以及儒家的人,被道家的人大加嘲笑,原因就在此。
不过这只是从表面上看而已,中国哲学不是可以如此简单地了解的。专就中国哲学中主要传统说,我们若了解它,我们不能说它是入世的,固然也不能说它是出世的。它既入世又出世。有位哲学家讲到宋代的新儒家,这样地描写他;“不离日用常行内,直到先天未画前。”这正是小国哲学要努力做到的。有
了这种精神,它就是最理想主义的,同时又是最现实主义的;它是很实用的,但是并不肤浅。
入世与出世是对立的,正如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也是对立的。中国哲学的任务,就是把这些反命题统一成一个合命题。这并不是说,这些反命题都被取消了。它们还在那里,但是已经被统一起来,成为一个合命题的整体了。
由此可见,中国哲学是很博大精深的。中国哲学史的学习,对于当代青年对祖国泱泱几千年的文化理解有极其重大的作用。一直认为,按中国的传统,中国哲学家讲到内圣外王之道。当今大学生,更应强调好中国哲学的“内圣外王”,努力提高自己外在与内化的能力,早日茁壮成长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第五篇:《中国哲学史》读后感
《中国哲学史》读后感
读完《中国哲学史》后,再比较之前读的《西方哲学史》,我可以明显感受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和东西方人思维方式的不同,纵观当今之世,东西方意识形态上的差异可能也就是根源于此。
《中国哲学史》中也是以人物思想为单位展开阐述,向读者呈现了一副中国思想的发展脉络图,但究其核心,中国哲学史中还是有几个显著的特点,而这几个特点,我认为也是中国人思想的核心,我们可以从这几点上来探讨中国人的思想。
中国哲学史中给我留下的最深的印象就是:“中国人重人情”。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说起,无论是儒家的“仁”,还是墨家的“兼爱”,还是道家的“人道”都彰显了中国古人对人情的研究,尤其是思想史的后期,儒家思想渐渐成为主流后,儒家思想中的“仁义道德”“礼义廉耻”更加摆在了突出的地位,中国的统治者开始走上了孟子所说的“王道之路”。人情成为中国思想教化的核心,中国人慢慢也陷入其中,所以不得不说当今的中国人也还是没有脱离封建思想的枷锁。
第二个值得我们深思的就是中国人思想的发展之路,从人到家再到国,中国的“家国梦”,从《大学》中“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显现出这样一个清晰的脉络,而西方与我们不同,他们是“人—民—国”这样一个发展思路,首先成为公民,再由公民组成国家,这也许也和西方国家的小国寡民有关,但这却也增强了他们的公民意识和国家意识。而中国的“家国之路”随着大家庭的瓦解,核心
家庭的组件,“家国之路”也为大多数人所废弃,礼教也逐渐衰落和被时代所抛弃。
但是中国思想中也有很值得我们继承和学习的东西,那就是中国人的“中庸之道”,孔子说“中不偏,庸不易”,谓之“中庸”。不偏不倚是“中庸之道”的核心,后人对这一观点也加以运用,比如汉朝统治者的“义利双行、王霸并用”之道,“外儒内法”之道,其实就是对中庸的实践运用,不走极端,包容百家,坚持一条道路走到底,反观现在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其实也是对“中庸之道”的一种运用,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不偏不倚的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中庸之道可谓深入中国人心,中国人骨子都有“中庸”的影响。中庸之道总结起来就是八个字“不偏不倚、坚持到底”。《中国哲学史》中还有很多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和特点,在此我就不再详细论述了,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都是巨大的矿脉,沿着他们逐渐深入下去,我们可以发现许许多多我们未知的东西。这就是哲学的魅力!
2013年4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