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国哲学史》有感

时间:2019-05-13 07:59: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读《中国哲学史》有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读《中国哲学史》有感》。

第一篇:读《中国哲学史》有感

这两个月闲来无事,利用晚上和假期的时间看完了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史》,在和君咨询公司推荐书目中有这两本书,还有两本是罗素的《西方哲学史》也要再今年元旦之前看完。读这些哲学史类的书籍主要是让咨询师对于中外的整个思想体系有个系统的了解。

我自认为对于中国古代文化的文化和历史了解还算深刻,这源于自己成长的环境和家庭。由于妈妈是教师的缘故,大概三四岁的时候就开始背诵唐诗三百首首,中学阶段是在爷爷奶奶哪里度过的,虽然当时课业很繁重但是我还是抽空看完了爷爷那里的藏书如《上下五千年》《古文观止》等,当然还有很多描述中共历史的书,因为爷爷是我们县的老干部、老党员。在高中阶段遇到了一名老师她是师范大学刚刚毕业就带我们班的,两年当中给我们推荐了很多优秀的文学读物。加上我们那一届开始使用了新的语文教材,其中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加强了古文的学习,有一半的量。像很多毛泽东的诗、屈原的《离骚》、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等还有很多著名诗词都在那个阶段深入学习理解的。到了大学之后,由于是经济管理系,所以我们并没有开设大学语文的课程,但是我经常去听一些中文系的讲座,也经常去图书馆借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来读,所以也并不曾落下。相反,还认识了几个汉语言文学系的校友,和他们一起交流使自己的文学视野开拓了不少。毕业之后,每到一个新的城市哪里的图书大厦总是被我经常光顾,不过以前看书的时候完全是凭借自己的兴趣,直到看到王明夫先生为和君咨询师列出的书单,总算是找到了一个优秀咨询师要完成的知识体系积累所必须的书目了。

这里并不是自卖自夸的一番言论,而是要告诉大家读哲学史的难度。平常在读其他书的时候如果并不难懂可以一天一本,像普通的文学类、管理类书籍最少也可以一天一百页,但是这次读哲学史每天就读一章,大概二十到三十页的样子。这是因为读它的每一章都是中国一家或者一派的思想精华之总结,其中必然穿插着很多大师的言论,加上又是古文的版本,所以这种书读起来令人非常头痛。但是读完之后,细细回想,真不愧是大师的作品。每一章都用最简洁的话语,论述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哲学思想。

冯友兰先生把中国的哲学分为子学时代和经学时代两个时代,其中子学时代是从孔子至淮南子,这段时期大概是中国春秋战国到西汉这段时间;另外一个叫

经学时代,是从董仲舒到康有为的时代,有两千多年的时间。自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家在中国历史和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当中便留下了深深的烙印。直到今天我们在日常生活和电视剧当中看到的有很多还是儒家思想的反应。比如今年热播的几部电视剧《家的N次方》《裸婚时代》及最近的《新还珠格格》,中国人对家的观念,对于婚姻的理解都是来源于儒家思想,满族虽然是少数民族,但是清入关以来还是以儒家思想来统治天下。像中国古代这种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观念其实都是儒家思想的具体体现。

感觉自己目前的水平还不足于评论这部大师的书籍,所以就此搁笔。想想这种大师的书应该是无数人拜读过,在网上发现了这篇名叫淡泊之訫的网友写的读书感悟感觉写得还不错,转载过来以学习之。本来向想写一下,发现只能写一些皮毛,这种表面功夫的文章写了并没有多大意义。转载之文的作者应该是哲学或者文学专业科班出身,要么就是年长的一位朋友,他的认知要比我们这些初读者深刻许多。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抽空看看这本书和下面这篇文章,不过可能会头痛,要做好心理准备哦。

冯友兰先生所著《中国哲学史》两卷本是第一部完整的具有现代意义的中国哲学史。其运用材料之广、考证之详、分析之精,向为称道。此书初版后,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著名学者陈寅恪。金岳霖对之都有很高的评价。作为该书上、下卷的审查人,陈寅恪认为此书为清华丛书中的一个‚美备的著作‛,誉之为‚实今年吾国思想史之有数著作‛。主要理由如下:一,此书对中国古代哲学史‚能矫傅会之恶习,而具了解之同情‛,客观地整理了中国哲学史;二,作者冯友兰‚有史学之通识,纵贯之眼光‛,发现了真、伪材料的各自价值;三,该书下卷‚取西洋哲学之观念,以阐明紫阳之学,宜成系统而多见‛;四,全书取材谨严、精审,持论精(正)确。(1)该书的另一主要审查人金岳霖,有其自己的哲学史观,主张‚哲学要成见,而哲学史不是成见‛。他认为哲学既离不开成见,若再以一种成见去形容其他成见,写出来的书无论从别的观点看其价值如何,总不会是一本好的哲学史。以此哲学史观为指导,金岳霖指出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上册)‚确是一本哲学史而不是一种主义的宣传‛。冯友兰的态度是‚以中国哲学史为在中国的哲学史;但他没有以一种哲学成见来写中国哲学史‛。

(2)并将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上册)与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卷)

作了比较,认为‚我们看那本书的时候,难免一种奇怪的印象,有的时候简直觉得那本书的作者是一个研究中国思想的美国人;胡适先生于不知不觉间所流露出来的成见,是多数美国人的成见‛。(3)因胡著是根据于一种哲学的主张而写出来的。两相比较,不难看出金先生的态度。

粗略翻完冯先生的《中国哲学史》,印象最深的是先生采取的‚释古‛、‚同情‛的态度以及研究方法的多样。

冯友兰认为清末以来的史学家研究史学的态度共有三种:信古、疑古、释古。这又是黑格尔历史哲学之一例证。‚黑格尔谓历史进化经常经‚正‛、‚反‛、‚合‛三阶段。前人对于古代事物之传统的说法,‚正‛也;近人指出前人说法多为‚查无实据‛,此‚反‛也;若谓前人说法虽多为‚查无实据‛,要亦多‚事出有因‛;此‚合‛也。‛(4)他将信古理解为‚正‛,疑古理解为‚反‛,释古理解为‚合‛。信古即认为凡古书所说的都是真的,对之应信之无疑。疑古则相反,它推翻了信古对古书的信念,以为古书所记载的,大多是不可信的。信古迷信权威,疑古抹杀一切。而释古既不像信古尽信古书,也不像疑古全然推翻古典文献。认为古典文献虽然不可全信,然而人们可以凭借它来了解古代社会的一部分真相。冯友兰基于对信古合疑古两种治史态度的反思、批判,采取了释古的态度,并且试图对信古和疑古作一辩证的综合。按照他的理解,‚释古便是这两种态度的折衷,这种史比较有科学精神的。‛(5)他也明确地表示,他在写作过程中采取的史‚释古的态度‛。这种释古的态度‚用一种批判的态度,向可疑与可信的各方面探讨,兼有疑古和信古的两种精神‛(6)‚故吾之正统派的观点,乃黑格尔所说之‚合‛,而非其所说之‚正‛也。‛(7)这种态度,既批判了信古派迷信古书的教条陋习,又纠正了疑古派无据而疑的怀疑主义倾向,也正是这一点给了我极大的启发。与‚释古的态度‛相一致,‚同情的了解‛也是冯友兰在梳理中国哲学史时所采取的基本心态。在他看来,‚同情的了解‛即指‚一个好的哲学史家,在讲那一家哲学的时候,就要站在这一家的立场,把它底思想用同情的态度重想一遍,然后不增不减地加以叙述。‛(8)他认为‚同情的了解‛是一种客观的、科学的治学心态。这种心态要求哲学史家站在古代哲人的立场上,通过思考发现古人在想什么、说什么,侧重把握其思想的理论性和逻辑性,看其是否有所见,是否能自圆其说。如古人确有所见,确有一贯的系统,就是对哲学有贡献。

陈寅恪在冯著《中国哲学史》审查报告中说:‚凡著中国古代哲学史者,其对于古人之学说,应具了解之同情,方可下笔。盖古人著书立说,皆有所为而发;故其所处之环境,所受之背景,非完全明了,则其学说不易评论。‛‚必须备艺术家欣赏古代绘画雕刻之眼光及精神,然后古人立说之用意与对象,始可以真了解。所谓真了解者,必神游冥想,与立说之古人,处于同一境界,而对于其持论所以不得不如是之苦心孤诣,表一种之同情,始能批评其学说之是非得失,而无隔阂肤廓之论。‛故而,在他看来,‚今欲求一中国古代哲学史,能矫附会之恶习,而具了解之同情者,则冯君此作庶几近之。‛(9)

基于释古的态度和同情的态度,冯友兰在写作《中国哲学史》时运用了多样、系统的研究方法。如注重史料的搜集和审查;注意围绕思想家的社会政治经济背景;叙述条理性强,极为清晰。而于诸多方法中,他比较重视宋学的方法与阐明的方法。

冯友兰认为,中国传统的治学方法有汉学的方法和宋学的方法之分。汉学的方法主要时解释文字,注重考证和训诂;宋学的方法正好相反,不注重文字的考证、训诂,而注重对文字所表示的义理的了解和体会。在哲学史研究中,宋学的方法优于汉学的方法。这是因为从研究哲学史的角度看,如果只懂得以前哲学家的著作的语言文字而不能了解、体会其义理,那就不能写出符合哲学史本来面目的哲学史。

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既重文字和考证训诂,又特别重视对哲学家的哲学思想的义理的了解和体会。他说:‚吾非历史学家,此哲学史对于‘哲学’方面较为注重。‛(10)正因为如此,此书才成为一部逼近哲学家的思想,发掘中国哲学本质的名著。

比较而言,冯友兰认为胡适则是用汉学的方法写《中国哲学史大纲》的。因而该书既有汉学的长处又有汉学的短处。长处是对于文字的考证、训诂比较详细,短处在于处理文字所表示的义理方面,胡著对之的了解、体会比较肤浅,没有得到古人的真谛。事实上,胡著对于资料的真伪,文字的考证,占了较多的篇幅,而对于哲学家们的哲学思想则了解不够,体会不深,讲得不透不细。

另外冯友兰在写作《中国哲学史》时还比较多地运用了阐明的方法。他认为,从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近50年间中国学术界对新旧文化、中西文化相合关系的理解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戊戌变法时期,以旧文化理解、评论新文化,其代表人物是康有为和谭嗣同;二,‚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以新文化批判、理解旧文化,致力于找出东西文化的不同点,其代表人物是陈独秀和胡适;三,当今(指20世纪30年代),此时期致力于寻求中西文化的共同点,用一种文化来阐明另一种文化。他说:‚我们现在所注意的是东西文化的相互阐明,而不是它们的相互批评,应该看到这两种文化都说明了人类发展的共同趋势和人性的共同原则,所以东西文化不仅是相互联系的,而且是相互统一的。‛‚我们在哲学专著里,也应该看到同一种精神,我们比较和研究中国和欧洲的哲学思想,并不是为了判断孰是孰非,而只是注意用一种文化来阐明另一种文化。‛(11)冯友兰认为他的《中国哲学史》就是‚用欧洲的逻辑和清晰的思维来阐明‛中国哲学思想的。他的《中国哲学史》成功地完成了他所希望看到的事。他用逻辑的方法阐明、梳理了中国哲学史。正如陈寅恪所指出的:‚此书作者取西洋哲学观念以阐明紫阳之学,宜其成系统而新多解。‛(12)

《中国哲学史》全书从哲学观讲到哲学史,区分‚客观的历史‛和‚写的历史‛,并于其中诠释东西文化的差别,又独辟蹊径,大胆创新,提出了许多新创的观点,产生了极大影响。读《中国哲学史》,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视野的开阔,更为重要的是对于思想的触动,及这种触动带来的思维方式、方法的改变。

注释:

(1)、(9)、(12)陈寅恪《中国哲学史〃审查报告一、三》

(2)、(3)参见金岳霖《中国哲学史〃审查报告二》

(4)、冯友兰《中国哲学史〃自序一》

(5)、(6)冯友兰《三松堂全集》11卷

(7)、(10)冯友兰《中国哲学史〃自序二》

(8)、(11)冯友兰《三松堂全集》14卷

第二篇:读《中国哲学史》有感而叙

读《中国哲学史》有感而叙

文|朱新艳

丁酉年冬月,12席读书会

呼志同之友,共读哲学史

识诸子百家,知史学传承

周周末一聚,聊读后之感

他言我语兮,时间瞬息过

三册读全者,皆曰获益多

吾也亦有感,此一吐为快

2017年11月非常有幸和12席读书会的书友们一起共读胡适先生的《中国哲学史》。在读此书前巧合的读到慈怀书院编辑的文章《胡适:聪明的极致,是厚道》,因此初步了解了胡适先生的宽容大度和对旧式婚姻太太的不离不弃。

胡适先生把中国哲学史分为三个时代:古代哲学、中世哲学、近世哲学。需要对所有史料的审定,求证各位哲学家的一生行事、思想渊源沿革和学说的真面目,写这部书所需的深厚的史学知识和对史料的辨识能力。

因今年的一月份读了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读冯友兰先生《中国哲学简史》时对史学知之甚少,读时更多的是了解史学知识,如诸子百家是哪些?经过一年的学习积累再读胡适先生的《中国哲学史》,没有那么晦涩难懂,可颠覆我之前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以前认为正确其实是不对的。有书友说胡适的这本书是“我注六经”,书中有胡适先生自己的主观思想。而我通过胡适先生的《中国哲学史》也有自己的想法:任何思想、道理、行为、事物都有正反、利弊、得舍,从中汲取自己所需,故我读此书也如是:

首先,胡适先生读的史学书籍之多,应该也都是精读,需用膜拜二字。第一章和第二章大篇幅引用《诗经》,通过《诗经》所说论证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潮流。而我通过这二章,对《诗经》有了初步的了解,《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其次,胡适先生通过各种史学证实很经典书籍是伪书。如《孟子》或许是全假,《墨子》、《荀子》两部书很多为后人杂凑伪造,《邓析子》为假书,很多人物出生年代更是错的离谱,读后觉得心惊,不管是真假如何,但会让我会辩证的看待生活中遇到的事和人。

再次,胡适先生认为《淮南子》哲学是一部“集大成”的书,兼收各家的长处,修正各家的短处,其中无为的真义,进化的道理,变法的精神都是极具价值的。如果淮南王起义成功,那如今的中国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四、胡适先生对儒家“孝”的敢说。现在我们还在传颂“卧冰求鲤”的典故,而胡适先生在民国时期对这种孝已有了批判,认为是一种不人道的孝。而我更同意王阳明对孝的理解,真正的孝就是“让父母安心”。

……

通过胡适先生的《中国哲学史》,条理清晰的讲述中国五千年各个时期的哲学思想,能读此书真为幸事。

(完)

第三篇:读《中国哲学史》有感

读《中国哲学史》有感(精选3篇)

当看完一本著作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读《中国哲学史》有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读《中国哲学史》有感1

突然有一天我瞥到了“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我才幡然醒悟,如果我不懂得学习,那么无论如何思考,我都无法找到答案,反而困惑还将越来越多,因而我翻开了《中国哲学史》。

在我的脑海中有这样一段回忆:幼儿园时我总会被老师打骂,有时是因为看窗外走神而没能回答她的问题,有时是因为不知道字该怎么念,有时是因为算数算错了……总之,在讲台上,伸手即耳光,毫无底线畏惧,亦无师道操守。那时候傻,没告诉家长,也没想过怎么解决。

这段回忆无疑是苦涩的,但苦涩的回忆亦不止这一段。在理想社会诞生前,每个人在这一辈子里都或多或少会成为受害者;有时也正是因为当过受害者,体会了这种痛苦,才不忍心再施害于他人。

孔子一生倡导的“仁”,就是希望人们都能以己之所爱推己及人,以己之所恶勿施于人。

因为我了解那种痛苦,因此后来我也总是提醒自己要努力、不让别人承受相同的痛苦;不过那时仅仅是出于同情而并不明白自己的思想根源,并且有时也仍会因为过去的经历而感到痛苦。

但在体会了孔子对仁的解释后,我终于明白了自己在做什么,也明白了这种行为的意义是什么。所以每当我感受到一种痛苦,我就把这种感觉记住并提醒自己将来不许这么对别人;每当我感受到一种快乐,我也会提醒自己尽己所能让别人也拥有之,就像我们得知歹徒行凶时会义愤填膺,而看到弱者获助时会心满意足。这样的观念让我经常活在阳光之下,因为这就仿佛是在拯救自己,同时也是在践行一种伟大的价值情怀。

现在人们总觉得生活没有安全感,总是害怕别人会伤害自己,究其根本,在于社会尚未能很好地践行“仁”的观念。试想中国之十三亿人,任何一个小小的善意举动乘以十三亿,其社会意义都会是巨大的;然而虽然所有人都知道人性向往的是什么,却不能都做到推己及人。

我们每个人都希望社会变得更加美好,但是怎么才能让这个世界更美好呢:当年孔夫子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而当今吾辈亦应取其思想精华继承并发扬之!

何时才该感到幸福?怎样才能算作成功?其实问题的答案高中时就已经从我的眼前掠过,但直到读到《中国哲学史》中庄子那一章时我才意识到。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纵然鹏拥极致之大而蜩与学鸠仅极致之小,但其是否快乐应以是否顺应了天性为标准,如果从顺应天性的角度来评判快乐,则“大鹏无以自身贵于小鸟,小鸟无羡于天池”、“小大虽殊,逍遥一也”。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性和独一无二的追求,故我们应当以此作为真正的生活准绳,所谓“盖物之性至不相同,一物有一物所认为之好,不必强同亦不可强同”。然而现在又有多少人的生活是否被束缚于不适于自己天性的规范或要求中呢?

很多人会以“我这是为你好”为理由去强迫你执行或是接受一些东西,或许后来你妥协并确实拥有了他们眼中的“快乐”和“成功”,但你真的可以做到听不见心里的声音吗?

“譬犹中央之帝,名曰混沌,本无七窍;若强鉴之,则七窍开而混沌已死矣”。如果他们真的是为你好,那就让他们明白这个道理;如果你真的在追求成功与幸福,那就鼓起勇气飞向适合自己的天空,去做自己能用心感受到的事情:想父母了就给他俩打个电话,遇到中意的人了就去追求,想出去走走就不要考虑白天或者黑夜,想去闯荡了就不要耽于忧虑与羁绊……当所有人都被裹挟着过着自己不喜欢的生活,而你能放下外物去追求真我时究竟谁更幸福呢?

电影《无问西东》的片尾有一句话:请你无论何时都不要忘记自己的珍贵。其实这句话再引申一下,就是不要忘记每个人都很珍贵。故鹏之大无可羡慕,蜩与学鸠之小无可羞耻。你看,即便贵为中央之帝亦会为开七窍而死,所以真正可怕的是强求和迷失,真正可贵的是“顺其自然之性,则幸福当下即是,不须外求”。

能从好书中收获多少,往往取决于读书人的能力。这篇读后感只不过是各取孔子和庄子的一个观点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展开写了一些浅见,实际上这远远不够,而我对此书乃至中国哲学史的理解亦连皮毛都尚未达到。

冯友兰先生倾其毕生所学著成的《中国哲学史》于我而言,就像“九万里”之于“学鸠”,但是倘若我能从书中得到哪怕一点启发、解决了我现实生活中的困惑并让我能够学以致用,那即便是难以企及“天池之远”,“抢榆枋而止”亦足以令我倍感幸运。

读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收获,是我明白了自己应该时刻对生活保持虚心,并懂得虚心学习,不要妄议生活。知道了自己有多渺小,又知道了外面有多辽阔,而且自己还愿意去外面汲取营养,生活不就充满了希望?此亦读史目的之一。

我从不觉得探索生命的意义没有意义,相反,哲学观就像现实生活的图纸,画好图纸才能知道怎么盖楼,才知道什么是未来,才谈得上拥有幸福。

读《中国哲学史》有感2

我喜欢买书,但不是爱读书的人,每次读书都是虎头蛇尾,一旦不能一气呵成,就从此搁置了,于是家里、办公室到处都是看了一半的书,或将书翻扣着将封面封底统一向上,或夹个书签等待下次能把它想起,理论书籍更是如此。要“照镜子,正衣冠”,我应该老老实实承认,每次写个人评价“能够认真学习理论知识”,其实是撒了谎的,对于我这种说假话已经近乎习惯的人,的确应该“红红脸,出出汗”好好进行一下批评与自我批评了。

儿子读高三,经常会在网上买书,中学封闭管理,无法收快递,地址常常留我的。鉴于此,我比儿子早一步接触到了冯友兰先生《中国哲学史》的中文版。冬日的午后,天气格外好,太阳暖暖的照着,大院里的银杏树叶子飘落下来,一地金黄。水池边的长椅被晒得暖暖的,四周静悄悄的,应了一句俗话:太平时代“连午后的阳光都是安宁的”,我干脆坐到长椅上,打开快递包裹拿出《中国哲学史》,四周一片静谧,内心的世界仿佛一下子变得安静乃至干净,“一篇读罢头飞雪”,不知今夕何夕。我这样一个无知的躁动者,第一次与冯友兰先生慈父般的目光深切对望。

不得不说,《中国哲学史》是一本很好的哲学读物,它通俗易懂的语言,让我对哲学产生了浓厚兴趣,开始思索人生。

冯有兰先生说,“哲学,就是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有些时候,人们常常受到生活环境的限制。在特定的环境,以特定的方式感受生活,不同的哲学也就有特定的强调之处和省略之处,构成某种哲学的特色。中国特定的社会背景,形成了独特的中国哲学,中国哲学有着众多的门派和不同的发展完善阶段,在中国,哲学与人人有关,中国哲学支撑起了中国信仰的半壁江山。

《中庸》第一章上写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人的感情还未迸发出来时,内心无所谓“过分”或“不及”,这时称为“中”。人的感情倾泻出来,保持恰如其分,达到“和”。“和”来自“中”,“中”又是“和”所必须。这个思想适用于表达人的感情,也适用于表达人的欲望。每个人的行为在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中,都有一个平衡点,使人在表达感情和满足欲望时,知乎所止。如果在一个社会里,各种人都懂得对自己的欲望和感情适度地满足,社会便达到和谐、安定、秩序井然。当然,有些事情争取是好的,在现在的这个社会也必须要去争取,没有人愿意做行尸走肉或仅仅是人生过客,这是一个好时代,我们应当通过努力来成就自己。而现实的欲望常常让人疯狂,不择手段让自己的房子、车子、票子等等各种财富最大幅度的增长,或以自己拥有的各种权力为荣耀,争一时之高下,此刻,是否应该静下来想一想:为了什么?那真是我们想要的吗?富贵也好,贫贱也罢,最后只不过或无或有的一块墓碑而已吧!

中国与西方的差异归根到底是哲学上的差异,中国文化的精神基础不是宗教,而是伦理。记得有一次在领导宴请西班牙客人时,席间听到这位客人说,中国的问题是“管了太多的穷人,所以富人的负担很重”。此刻,这个问题用中国哲学观点便能回答:“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这就是“仁”,这个“仁”就是“共同富裕”的政治基础—“王道”,中国需要富强、渴望富强、离开了“富强”国家便会陷入积贫积弱,这是中国近代史最惨痛的经验教训,但中国的问题显然不是简单的“富强”所能解决的,把富强建立在王道的基础上,实现王道与富强的统一,才是更高层次的富强。

中国哲学的使命就是使人得以发展内圣外王的品格,中国哲学讨论的问题就是内圣外王之道。

如果说读史可以明智,那么读哲学,可以让人活得通透。

此文有感于冯友兰先生《中国哲学史》。

读《中国哲学史》有感3

冯友兰先生在其《中国哲学史》一书中将人生划分为四境界。即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我个人觉得,现实生活中我们大部分人都处于功利境界。即我们所做的`事都是出于利己考虑,尽管结果可能会对他人产生有利的影响。

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人为自己谋取利益是无可厚非的事情,同时作为社会成员的每个人在追求自身利益的过程中难免对他人的利益造成或多或少的有利或不利的影响。其中关键的是这种影响引发了人与人之间一系列的问题,对此我有几点粗浅的想法。

一、人与人之间信任在逐步减少,诚信危机不容小觑。现代社会的人生活在一个信息爆炸的年代,有时掌握信息资源的多少会直接影响人在社会中的利益分配,因此,人与人之间慢慢就会产生欺骗,从而减少信任感。再者,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诱惑的时代,人在各种利益的驱使下,难免会心理扭曲,为谋利益不择手段,直接导致诚信危机。

二、人与人的关系受利益因素影响增强。人们由于在社会中的分工不同,进而引发了人与人之间社会地位的差别,而人总是向往好的事物的。处于底层的人为获取相对高的社会地位,处于高层的人为保住既得利益。总言之,人际交往大部分是掺杂着利益的。纯粹的亲情或友谊正在流失。

三、人际交往处于一种矛盾状态。一方面现在的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真心对待,对纯粹的亲情和真诚的友谊即人与人之间的纯真是向往的;另一方面又不得不对他人处处设防,为防受到伤害而谨小慎微的保护自己。简言之,现在的人总是在互相依赖与互相提防中小心协调。

我认为不论是孟子的“人性本善”还是荀子的“人性本恶”都不足以解释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

作为人类社会的一分子,我真心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达到人生的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只有这样,人类社会才会真正的成为名副其实的和谐社会。

第四篇:读《中国哲学史(故事本)》有感

读《中国哲学史(故事本)》有感

在学习张怀承教授的中国哲学精华课程之前,便已对哲学感兴趣,被哲学中蕴含的无尽智慧所吸引。学习这门课程,无疑对于我更了解中国哲学的发展史,有着很大的益处。为了配合和加深对这门课程的学习与理解,我在学校图书馆找到了一本叫做《中国哲学史(故事本)》(唐志龙著)的书,并将它细细地品读了一遍。

此书有一个很大的特点,便是能让读者从通俗易懂的故事中品味出深刻玄妙的哲学道理。很多人以为,哲学,是一门深奥神秘的科学,是具有高深智慧与学问的大师才能研究和探索的科学,其实我以为,不然。所谓哲学,本来就是人们在生活实践中通过探索和思辨自己所存在的自然和社会而总结出来的智慧结晶,没有人类的生活实践,就不会有哲学的产生,可见,哲学源于生活;而研究哲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人类能更好的认识世界和更科学地改造世界,可见,哲学是要回归生活,用于生活的。由此看来,哲学并不是一门脱离人们的高深学科,而是一门与每个人类都紧密相连的学科,因此无论是谁,都可以研究和探索哲学,从哲学中得到智慧,并不断以自己的智慧丰富哲学从而推动哲学的发展。这本讲述中国哲学史的书,便有这个好处,深入浅出地为读者呈现中国哲学发展的基本脉络,从盘古开天辟地——中国人民初现智慧之光,一直到近代中国的哲学探索,一个个精彩的故事,娓娓道出中国历代哲人贤者的思想成果,让读者收益无穷。

读完此书之后,有一个感想一直敲击着我的脑袋,那便是“文史哲不分家”这句老话。前面有所论述,哲学,是源于生活又归于生活的一门学问,是人类探索自然和社会的智慧结晶,而历史,是反映和探究人类生息发展的一门学科,还有文学,是人类运用语言和文字等形式所反映和表达的思想、感情以及生活社会之种种现象的一门艺术,纵观三者,是如此地交错相生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文史哲不分家这一说法,在此书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书中用以表达哲学思想的许多典籍,例如《诗经》《庄子》《史记》等,同时又是具有高度文学审美价值的著作,从中也能反映中国历史发展之种种,对历史研究意义重大。可见,我们学习哲学,不仅仅是专注于纯粹的哲学观点,而且要熟悉哲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并拥有一定的文学素养;只有文学、历史和哲学三管齐下,一并学习并融会贯通,才能真正拥有让哲学不断向前发展的智慧。我想,我们学习哲学,也需要抱有这种广而求知的学习欲望和精神,不断吸收各种不同方面的学问,做一个有智慧、懂智慧的人。

通过品读此书,我确实收益匪浅。如今我不仅能整理出中国哲学产生和发展的基本脉络,而且还懂得了中国哲学中的一些精华并能对这些智慧成果进行独立的思考和分析。此书根据我国历史发展的历程,把主要内容分成了五大部分,分别讲述了西周及其以前的哲学思想,春秋战国时期的哲学思想、汉唐时期的哲学思想、宋明清时期的哲学思想和近代的哲学思想。我对中国哲学发展的基本脉络,便是根据此书所分五大部分进行归纳和整理的。其中,又可总结出先秦诸子百家、汉唐儒道佛、宋明理学、清代朴学和近代新学这五大哲学阶段,反映出我国先哲们根据社会历史的变迁,在吸收已有精华的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不断探索和丰富其哲学成果的博学求知和与时俱进的精神。对此,我深深地受到了感染,决心踏着中国历代哲人贤者为我们耕耘出来的道路,继续他们未竟的事业,认真学习,认真生活,认真思考,让中国哲学继续发光发热,也为人类探索自然和社会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

选择“中国哲学精华”这门课程,我为此感到庆幸和荣幸,因为我从中确实

学习了许多,收获了许多。从之前对哲学感兴趣却望而生畏,到之后的更感兴趣并敢于接近和思考它,到现在和它成为朋友,还真得感谢这门课程所对我作出的重大影响。大学本应是个青春、理想、才学与思辨相互激荡碰撞并火光四射的大舞台,任何人都可以在这个舞台上找到自己的位置和方向,而“中国哲学精华”这门课程恰如与这个大舞台相互映衬的小舞台,能真正让学习它的学子们收益终身,我希望,以后能更多地参与到这种在大学舞台上激荡思想火光的舞会中来,感受作为一个大学学子的幸福。

第五篇:读《西方哲学史》有感

浅议“哲学”

—— 读《西方哲学史》有感

张博文

自己近来断断续续地读着《西方哲学史》,一是因为兴趣,二是因为觉得这很有必要性。先来说说我们为什么要读点哲学。

大家可能是受《毛概》和《马原》的影响,一听到哲学就敬而远之。我们就该去思考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我们对于一门知识没有渴望,有的反倒是畏惧感和疏远感,知识应该是用来武装自己升华自己的有力武器。如果我们对所学的知识厌恶,只能说明这些知识与我们的生活没有多大的关系,我们几乎无法意识到他的存在,或者说他对于我们生活的影响。如果有人告诉我他一天不学《高数》就心里难受,每天不学就寝食难安心中抓狂,我想这种人要么是疯子要么是天才。那么,对于哲学呢?我们之所以去学习哲学,是因为我们已经把他放在我们的精神行囊中,所以多去了解一点总是没有错的。正如胡适之先生说的:哲学是安身立命之学。比如说我们在生活中经常用到的“二分法”,经常在一起聊的“三观”,甚至我们津津乐道的政治问题??????这些都属于哲学的范畴,如果细心观察会发现哲学无处不在,而这恰恰也是哲学的伟大之处:将细小的问题进行细致入微的分析,从而得出一个惊天动地的结论,这很有一种平地惊雷的感觉。

可能大家会觉得上面的太空太泛,我举例浅谈哲学和我们实际生活的联系。比如对于大家比较关心的民主问题,几乎都认为它是个好东西,我们要尽快实现民主化,可是一定是这样吗?

民主是个好东西,可是他适合现在的我们吗?如果国家现在提出法治,我绝对举双手赞成:可是如果国家说,现在实现全民选举,权利下放民众,我誓死反对。不是说我们不想要民主,也不是说民主不是个好东西。这个时候有些人就出来说了:中国不适合民主,就应该强权政治。这句话的意思我们可以这么理解:有一天我们眼睛受伤了,看不见东西,庸医告诉我们你既然看不见了,那就永远也不要再看见外面的世界了。这真是无稽之谈。我们之所以反对普选反对,激进的民主改革,是因为我们知道那伟大的时刻还没有到来,想要实现真正的民主需要什么条件呢?我先举几个例子:大家有空可以去看看戈尔和小布什竞选失败后的讲话,十分精彩。大致有这么个中心思想:国家独立于于政党之上,他鼓励他的选民们支持小布什的政策,一切为国家着想。戈尔身为一个败选的政治家,我们看不到他的遗憾和失落,更多的是对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深切祝福,这种精神是国人所缺失的;阿根廷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时候和美国的经济实力是不相上下的,可是在而是世纪中下叶我们看到的是哭泣的阿根廷,寡民政治和暴民政治轮番上演。每个政党都是靠对上个政党的仇恨获取民众选票上台(希特勒当年就是这么上台的),上台之后搞掉上个政治集团,就这样每个执政者上台免不了一次次的血雨腥风,同时也拖垮了阿根廷的经济,政治不稳定如何发展经济;高中时候,班里举行班会选班长,大家选了一个好欺负的同学故意让他出丑,班主任气的没办法,只能自己任命;台湾实现了民主,但是现在有是什么一种情况呢?阿扁在自己身上来一枪,污蔑给国民党,然后拉选票执政,基层买卖选票的情况层出不穷。我的故事讲完了,不知道大家有什么感受。对于未来的民主我们要有信心,同时更要有耐心,他就像初生的太阳,总有一天普照大地,那么我们能做点什么:我觉得应该从教育入手,去提高公民素质和全民修养,让公民有参与国家事务的意识,公民现在没有这种意识,更需要去不断参与,不断地去锻炼这一方面的能力,对了,关于公民修养和学位知识水平没多大关系,西方可能目不识丁的老太太也有参政意识。正如里根所说:民主没有基因,需要我们一代一代地培养。

下载读《中国哲学史》有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读《中国哲学史》有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读《西方哲学史》有感

    浅议"哲学"—— 读《西方哲学史》有感张博文自己近来断断续续地读着《西方哲学史》,一是因为兴趣,二是因为觉得这很有必要性。先来说说我们为什么要读点哲学。大家可能是受《......

    让智慧引领人生-读中国哲学史有感(5篇范文)

    让智慧引领人生 读《中国哲学史》有感 《中国哲学史》是著名学者冯友兰的重要代表作。本书以时代思潮为纲,对整个中国哲学史以至于文化史作出了具有独创性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

    读《中国哲学史》的心得论文

    读《中国哲学史》的心得 现在在谈论哲学时,许多人把近代以来的欧洲哲学作为普遍的哲学,而否认中国有哲学。这是一种错误的观点,那么什么是哲学呢?哲学是人们关于宇宙、社会、人......

    中国哲学史读书笔记

    《中国哲学史》读书笔记 《中国哲学史》是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奠基之作,呈现了一个纷繁的文化盛世,具有深刻的现代意义。它用严谨的取材精确地论述了中国哲学的发展历史,将古今的......

    中国哲学史论文

    《道德经》读后感 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的《道德经》,阐述了道家对宇宙本原和基本存在方式,事物的产生、发展、变化的规律及社会观、人生观的基本思想,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朴素辩......

    中国哲学史论文

    关于中国哲学史的论文倾听了每周二晚在逸夫十阶杨洪兴老师对中国哲学的精彩讲说,我对中国哲学还是有些许了解了。但本人毕竟才疏学浅,故结合网上书中对中国哲学的理解,写下此论......

    《中国哲学史》读后感

    《中国哲学史》读后感 读完《中国哲学史》后,再比较之前读的《西方哲学史》,我可以明显感受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和东西方人思维方式的不同,纵观当今之世,东西方意识形态上的差异可......

    中国哲学史论文(最终定稿)

    论佛教哲学对中国哲学发展的影响 行政学院23100311 郝子良 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佛教起源于印度,其基本教义是,把现实断定为“无常”、“无我”、“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