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畜牧产业升级措施及存在的问题
畜牧产业升级措施及存在的问题 加快畜牧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建设的主要做法:
一是以小区建设为重点,不断提高基地规模化水平,首先我乡已与伊能公司密切配合、对接好此项工作。伊能公司将在孙扎齐牛录乡建成2万头有机猪生产示范基地,总体规划用地面积为80亩,共16栋,建标准化生猪圈舍16698.02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4732.88平方米。项目总投资3662.35万元,其中建设投资3199.69万元,项目流动资金为314.83万元。该养殖小区的土地、环保、建设项目等手续完毕并养殖小区规划、设计、可行性研究报告全部完毕。并于四月份动工,九月底竣工,计划10月份引进1000头生猪,猪场建成投产后,计划年出栏种猪5000头,育肥猪15386头。
2、建生态养驴1户:占地面积60亩,计划投资110万元建棚(1000平米),引进50头驴。计划4月份动工,10月份完工。
3、家养大雁1户:目前已养殖150只大雁,在这个基础上,计划投资20万元,引进5000只家养雁苗。
4、裸腹鲟养殖1户:目前投资130万元,完成占地80亩鱼塘建设,已有1500只鲟苗,今年计划引进6000只鲟苗,投资10万元。
5、生态养鸡5户:阿帕尔井灌区在林带中养殖生态鸡,目前有5户计划养殖,总投资6万元,其中1户计划养生态鸡1000只,4户计划养生态鸡500-600只。
二是以标准化建设为重点,迅速提升产业竞争实力。我乡围绕标准化建设,加大良种普及力度,实施畜禽良种工程为重点,完善繁育体系为目标,计划今年完成牛育肥2700头、羊育肥12600只、新增优质奶牛300头(州外引进60头),防疫免疫率98%。现已完成新增优质奶牛67头(州外引进60头)育肥牛543头,育肥羊3683只。
三是以科技入户为重点,不断创新技术推广与人才培训方式。今年县畜牧局对我乡专业人员和基层从业人员进行分层次、全方位培训,加快了标准化饲养规程和生产工艺的普及步伐。截止目前我乡防疫人员、检疫人员、草原监理员都进行两次以上的培训,并且从2月份开始运行科技之冬工作以来,县畜牧局5名干部下村讲课了,参加人员829个人次,结合宣传“科技之冬”开展活动时机,大力宣传“生鲜乳违法”和“添加非食用物质”等技术,参加人员有养殖大户 78 户,收奶点人员3名,宣传人数3025人/次。发放“动物防疫法”和“草原防火”等宣传单6020 余张,发放预防“包虫病”和“廋肉精”宣传单6870张/人次。通过科技入户工程的开展,使基层干部和专业人员对畜牧业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认识明显提高,入户指导员和助理指导员的业务素质明显加强,示范户的科技意识也得到了明显提升,其示范辐射作用已经开始显现。
四是以发展青贮和推进草原改良计划为重点,不断提高资源支撑水平。针对全乡草原“三化”严重的现实,采取了退牧换草草原围栏草原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奖励,已实现退牧还草草畜平衡160228亩,并发放66户补助金额240342,元实施牧草良种补贴(21500)元。资金直补到户,草种实行统一采购,分户发放。今年引进项目资金购买机械补贴资金()万元,购置4台大型粉碎机和3台拌料机,优质饲料产出能力将达到420万吨。
五是建立健全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体系。严格落实防疫责任制,坚持强制免疫与计划免疫相结合,建立健全疫病监测预警体系,不断提升动物防疫科学化水平;强化基层动物防疫队伍建设,健全完善动物疫病防控应急管理机制,有效提升重大动物疫情应急处置能力和水平,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动物疫病免疫密度达98%以上。全乡牲畜口蹄疫于2012年2月20开始,通过兽医站全体防疫员的努力防疫,截止今天,牛应免疫数1955头,现已完成o.I型口蹄疫1676头,补免疫数83头牛,羊应免疫数15230只,现已完成oI型口蹄疫6619只,猪应免疫数1050头,现已完成o.I型口蹄疫755口,牛焦虫病应免疫数500头,现已完成牛数393头,牛羊驱虫12756头只,禽流感疫苗已打完13158羽.后期由于牲
畜瘦弱、病畜、怀孕等原因进行长期补苗
六是科学制定畜牧业发展规划,加快推进效益产业建设进程。其总的目标是:依托基础条件、资源优势和科技进步,通过生产方式创新、增长方式创新、组织方式创新和竞争实力跃升,全面提高全乡畜牧业的产出水平、产品质量和产业素质。
动物防疫法开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
1、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不稳定
村级动物防疫员是农村动物防疫工作的主力军,主要由乡镇指派,由于村级防疫员进的是猪牛圈,社会地位不高,等因素影响,不能吸引人才加入,导致农村动物防疫队伍出现老龄化、文化层次低、村级动物防疫队伍残缺不全等现象。
2、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经费不足
动物防疫基础设施投入严重不足,动物防疫经费缺乏,乡站村级防疫员工资偏底,一般都没有动物防疫工作经费预算,更谈不上设备(例交通)设施的投入。一旦发生重大动物疫情,人员一时很难得到充实或调配。
3、免疫密度难保
在我乡多数实行的是春秋普遍免疫与农村、市场补针免疫相结合的防疫办法,有的地方因补针免疫工作量大而未全部到位,致使免疫密度不能达到100%。
4、免疫质量不高
由于在实施免疫过程中,个别村防疫员对疫苗质量、保存方法、使用方法、免疫时间等不全掌握的原因,有时出现打了防疫针还出现发病现象,有的打针怕出现副反应,就减少疫苗使用剂量,减少免疫种类等,个别村组存在免疫质量不高的情况。
解决我乡动物防疫工作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改善村级动物防疫员待遇,使其能够平时从事动物诊疗工作,防疫时又能得到适当的补助,以增强基层防疫队伍的稳定性。施行防疫技术承包合同和防疫有偿服务,按国家规定标准收取防疫费用。这样既可增强村级动物防疫员的责任感和积极性,又可以提高动物防疫质量和密度,健全和完善农村动物防疫网络。
二、加大农村动物防疫经费投入
建议政府部门加大对基层动物防疫机构经费的投入力度,加大基层站的业务经费、设备购置的投入力度,确保经费到位,专款专用,彻底改变基层站人员垫支业务费以及亏欠、空转的状况,充分发挥基层站人员的积极性,着力提高基层动物防疫机构动物疫病防控和应急反应能力。
三、加强农村动物防疫队伍的技术培训
定期举行培训班或讲座,分层次对动物防疫人员进行基础知识、基本操作技能、法律法规知识培训,让他们掌握疫苗保存、使用剂量、注射方法、注意事项等专业知识及疫情的发展动态。加快知识更新,提高防疫人员的业务素质,增强其责任心,打造高素质的动物防疫队伍,提高动物防疫的科技含量,确保防疫工作科学规范。
四、加大动物防疫法律法规宣传力度
1、抓重点人群学法。
对养殖户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有利于强化广大养殖户防疫观念,改变传统养殖陋习,大力配合政府部门组织的防疫工作,减少动物疫病发生。
2、向养殖农户普法。
广泛深入地向广大养殖农户宣传动物防疫法律法规,宣传实施动物防疫的正反典型,使他们转变防疫观念,自觉接受防疫,积极配合防疫,主动参与防疫。
3、为重点对象讲法。
加大对养殖大户、从事动物及动物产品加工、经营和运输人员的宣传教育力度,使其按照法
律法规的规定积极参与和支持动物疫病防治、产地检疫、屠宰检疫、免疫注射等工作,控制疫病发生,保证兽医事业的健康发展。
五、完善动物防疫投入机制
1、完善防疫物资投入机制。
《动物防疫法》明确规定“县级以上动物防疫机构应适量储备预防和扑灭动物疫病所需的药品、生物制品和物资,所需经费列入同级财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专项预算。”疫苗和其他防疫物资经费每年初由县级兽医部门编列计划,报当地政府审定后列入当年预算。
2、完善免疫反应抢救死亡补偿机制。
认真研究解决因强制免疫反应、死亡造成抢救与经济损失补偿问题。法律及国家有关部门未对实行强制免疫反应死亡向农户补偿作出规定。在有关规章或规范性文件中应当明确强制免疫反应、死亡的抢救与补偿范围、补偿标准、补偿经费来源与支付等内容,使其反应及时抢救,死亡补偿及时发给农户,保护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
3、完善重大防疫措施经费保障机制。
现阶段不准向养殖户收取重大防疫措施经费,各级应给予经费保障。如禽类免疫,特别是禽流感免疫是新增的、面广量大的强制免疫任务,疫苗经费已由中央、省财政解决,县级以上财政应安排工作经费,重点是基层防疫人员的劳动报酬。
3、加强重大动物防疫工作的领导。
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公共事务,各级人民政府是防控工作的责任主体,对防疫工作负总责。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强对动物防疫工作的领导。政府主要领导是动物防疫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亲自部署动物防疫工作,解决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分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要具体组织落实各项防范措施。要建立健全动物防疫责任制,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加大督查力度,确保防控措施的落实。
第二篇:农网升级改造存在的问题及措施研究
农网升级改造存在的问题及措施研究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城乡发展差距也进一步拉大,为了避免城乡经济发展的分化,我国政府采取了有效的措施来推动我国农村的发展。随着我国近年来对农村发展的逐步重视,特别是“家电下乡”、“新农村建设”等政策的不断实施,促进了我国农村经济的飞速发展,这一系列的促农惠农政策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同时,我们也要充分的认识到农村电网改造工程任务的艰巨性,由于农村电网覆盖范围广、分散性强、网架结构薄弱,安全隐患多,人员素质低等原因,农村电网供电可靠性差,电压质量达不到要求,并且时常发生农电安全事故,因此对农村电网进行升级改造迫在眉睫。对此,本文就农网改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简单的研究,并提出一些可供参考的意见与措施。
关键词:农网改造;电力;问题;对策
一、农网改造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农村电网结构不合理。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的农村经济发展一直以来比较落后,在农村电网的建设上也缺乏前瞻性和科学性,农村电网在改造以前,存在不少问题,如配电线路上负荷点多且分散,配电变压器距离供电点离负荷中心较远,超半径供电、迂回和“卡脖子”供电线路多,用户端电压偏低,导线截面选择与负荷不匹配,变压器在用电高峰时期过载严重,线路跳闸次数较多,线损率高,用电设备陈旧,供电设备老化,安全用电问题突出,而农村又没有足够的资金和技术对这些电力设备及线路进行改造,因此在农村电网遇到用电高峰或恶劣的天气时就时常发生故障停电。主要原因还是农村电网的结构不合理,虽然村组每年都想方设法的对农村电网修补进行了投入,由于投入资金不足,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导致农村电网安全运行受到威胁,也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2.农村电网电力设备落后。在农村电网进行改造之前,农村电网的配电运行中,目前仍然使用的是低效率高耗能的变压器,大部分村是一村一台区,变压器容量小,用户分散,配电线路状况差,线径小,供电半径长,绝缘化的水平低,三相负荷不平衡,存在卡脖子、迂回供电现象,供电质量差,低电压现象普遍。即使进行了一、二期电网改造的农村电网,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力度的加大,负荷中心转移,用电量急据增长,变压器的位置并不在电力负荷的中心区域,导致农村电网线路供电的不平衡加剧,而且农村电网的线路使用周期过长,线路严重老化,加上线路线径小,根本无法满足农村的电网运行安全和经济发展。
3.农村电网供电可靠性差。由于农村电网结构薄弱,配电变压器容量小,用户分散,配电线路状况差,线径小,供电半径大,供电可靠性与电压质量达不到要求,电能损耗高,到户电价高,村民要求农网改造呼声高。
4.农网改造造价高、资金紧缺。众所周知,农村电网结构不合理,用户分散,改造成本高,电力设备落后的主要限制因素就是农村电网建设造价高,改造资金不足,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二期改造的农村电网不能满足目前人民生产、生活用电需求,未进行第一次农网改造的村连基本的用电需求都得不到保障。由于资金的短缺,农村电网改造无法达到应有的效果,电网配电设备老化、线路故障、电压不稳定、供电可靠性差等问题无法得到根本解决。其次,由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用电量急剧增长,改造资金的不足,电网建设跟不上用电需求,出现了农村供电不正常,供电可靠性差的现象,给农村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5.安全管理难度大。农村电网改造任务重,时间紧,作业现场点多面广,交通不便,施工条件差,施工队伍技术素质参差不齐,参建人员多,身份复杂,安全风险高,安全管理难度大,6.环境优化问题。农网改造工程遍布广大农村,涉及千家万户,设计与施工过程中工农矛盾多,不准立杆不准打拉线现象多,村民私自拆除或哄抢废旧物资,造成废旧物资回收难。
二、推进农网改造的应对措施
从目前农村电网的问题上来看,首先应当解决的就是农村电网的供电能力,只有满足了农村电力供应,才能够促进农村的发展,实现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而如何加强农村电网供电的质量,扩大农村电力供应能力就必须要对电力设备进行改造和完善,同时也要加强农村电网的管理,保证农村电网改造过程中的质量。
1.加快农村电网改造升级步伐。原来的农村电网建设标准低,运行时间长,老化程度十分严重,必须加快农网改造步伐,对高能耗配电变压器与配电线路,从根源上解决供电可靠性和电压不稳的问题,在对农村电网的结构改造上,应该合理的选择变压器容量与台区位置,将其置于用电负荷的中心区域,合理规划配电线路,提高供电可靠性,有效降低电力损耗,保证农村电网的安全运行,同时改善农村电价过高的局面。
2.加强农村电网改造的管理。农村电网改造是一项关系到千家万户的“民心工程”、“惠民工程”,加强农网改造管理,就是要对项目立项评估、规划设计、物资材料与工程招标、现场安全、工艺质量、竣工验收、工程造价、工程结算、档案资料等各个环节,进行全过程管控,加强对农网改造工程的组织领导,确保工程安全,加快工程进度,控制工程造价,提高工艺质量。
3.强化通用设计应用。农配网工程规划设计应遵循安全可靠、技术先进、标准统一、覆盖面广、提高效率、注重环保、节约资源、降低造价、努力达到通用性与可靠性、适应性、先进性、经济性和灵活性的协调统一,设计人员深入现场查勘,根据村组用电负荷水平、负荷特性和发展状况,对照通用设计要求,坚持10千伏线路深入负荷中心;坚持小容量、密布点、短半径原则,注重整体布局、网架优化、降低工程造价、适应电网发展及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适度超前的原则,确保设计质量与深度,全面提高农村电网改造设计水平,从源头为提高工程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4.工程造价的控制。全面加强造价管理,确保投资受控,规范资金管理、合同管理、结算管理,落实各岗位工作职责,明确分工,加强协作,强化考核,认真编制设计收口概算、施工招标控制价,切实做到编制依据齐全、工程量清晰、费用准确,规范合同管理、工程结算管理,使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对各单项工程进行预、结算,严把工程验收关,确保结算工程量准确无误。强化合同管理、严格按合同履约,严格执行合同条款,强化合同违约考核,维护合同约束严肃性;加强工程结算管理,加强过程管控,确保工程造价可控、在控、能控。
5.加强现场安全管理。施工队伍技术优劣对农网工程质量、现场施工安全有决定因素作用,施工队伍力量、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为确保施工安全、提高工程质量,对施工队伍安全管理及工程质量进行全面评价,全面整合施工队伍资源,优胜劣汰,遴选出施工力量雄厚,装备优良、技术过硬、遵规守纪的施工队伍参与农网改造;组织施工队伍对安全规程、标准工艺应用进行重点培训,向施工队发放作业现场安全控制卡与标准工艺应用手册,重点管控作业现场的“停、验、挂、着装、监护、双保险”,现场把关员与施工队同进同出,对作业现场安全进行全过程、全方位把关,同时加强作业现场安全稽查,严厉打击各类违章行为,确保农网改造施工现场安全长治久安。
6.全方位加强工程质量监管:一是设计人员技术交底的质量把关,开工前,组织设计、施工、监理及运行单位开展项目施工图会检及设计技术交底,设计单位具体负责“四新” 应用和“标准工艺”实施的专项设计交底。二是现场把关人员对工程质量监管,为规范施工队伍管理,每一个工程现场安排一名专职把关员,全面负责安全、进度、质量管控,对作业现场安全、工程进度、工艺质量进行全方位、全过程把关与监督。对现场安措、安全工器具与施机具进行全方位管控,每月对施工队伍按安全管理、工程进度、工艺质量进行评价考核。三是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微信平台建立微信群,协调工程管理及工程质量。四是监理对工程质量监督把关,五是利用社会力量对工程质量监督把关,在各农改村竖立“农网改造廉政建设五个禁止”宣传牌,向各农改村村组干部发放农网改造质量监督卡,邀请村组干部监督施工队工艺质量,在各乡镇聘请了行风监督员,对农网改造廉政建设、涉农收费与工艺质量进行全过程监督。六是严格验收把关,对每一批物资入库,由物资管理部门进行开箱验收检查,对每一个竣工项目的工程量、工艺质量进行严格验收,做到一次验收合格,一次成优。
牢固树立农配网“优质工程、精品工程”质量意识,始终把提高施工工艺作为提高农网工程质量的切入点,落实到设计、施工、安全、结算、资料等各个流程环节中。从细节上提升工程质量,多措并举确保工程高质量按期完成,从而达到稳定电价,稳定电压,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村生活水平的良好效果。
三、结语
近年来,我国政府实施了大量的惠农政策推动了我国农村的发展,但是由于农村电力基础设施的落后,农村用电量的不断增加,使得农村电网无法满足当前农村的发展需求。在我国农村,很多农村电网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电压低的现象,农村电网配电设备的运行和线路负荷比较高,尤其是在夏季和冬季等用电高峰期,农村电网出现问题的频率非常高,因此,我国需要对农村电网改造加强重视,对农村电网改造升级从而保证我国农村的经济发展。只有通过对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合理规划,力求农村电网改造的标准化,才能有效的提高农村电网的配电运行能力,推动我国农村的发展。为尽快适应农村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步伐,近几年来,通过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完善工程,农村电网结构得到明显改善,变电站、配变布点更趋合理,供电质量和可靠性得到显著提高,线损率下降,农村安全用电水平提高,农村电网较以往明显坚强。
参考文献:
[1]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农网建设与改造》 中国电力 2011,6.[2]《农网建设技术改造标准汇编》编委会《农网建设技术改造标准汇编》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11,9.
第三篇:存在问题及措施
存在问题:
1、基础知识不够扎实。拼音也好,字词也好,都有不同程度的错误。而且随着识字量的增多,形近字的增加,学生更容易混淆。
2、词语积累不够。有些同学做一些比较死板的题目还可以,稍微有点难度需要迁移的题目,学生就会出现很多错误。
3、审题不够细心。有很多同学是因为没有看清题目意思而出现了错误,这就是不应该的了。
4、阅读写作能力低。这是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阅读没有掌握一定的方法,写话时能说不能写。整改措施:
1、狠抓基础知识。作业布置要适时、适量,加大检查的力度,该完成的作业要不折不扣地完成,不能有半点含糊。
2、教会学生审题。在平时订正练习册的时候,要引导学生把题目多读几遍;考试的时候要强调学生把题目看清再做。一年级的孩子现在有了一定的识字量,在平时考试时,应放手让学生自己读题,不要题题老师都读。
3、增加课外阅读量。学生语言的积累,除了平时的课堂教学以外,更多的是靠课外的阅读。教师应建议家长多带孩子到图书馆进行阅读,多给学生购买图书,多与孩子进行亲子阅读,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
4、做好后进生的辅导工作。
中年级组(三、四年级)
存在问题:
1、基础知识略显薄弱。相对于低年级来说,中年级的学生基础要好多了,但是不同程度的错误还是出现在试卷上。
2、各种句子掌握不扎实。一些同学扩句时扩得不够具体,不能正确修改病句。整改措施:
1、继续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可以少写多练,多报听写,培养学生查字典的习惯,注重多音字的教学,注重学生对词语的理解。
2、句子的教学要加强。平时要对学生多进行句子的训练,多练习扩句、缩句、句式的变换、句子的仿写等。
3、做好后进生的辅导工作。
高年级组(五、六年级)
存在问题:
1、基础知识仍然薄弱。虽然到了高年级,学生的基础知识仍然存在一定问题,有很多学生已经将以前所学的知识忘记了,尤其是拼音,前后鼻音不分,鼻音、边音不分,问题不少。
2、句子教学不够扎实。跟中年级情况差不多,很多学生扩句时扩得不够具体,病句不能正确修改,不同的句式不能进行正确转换,出现了较多错误。
3、阅读写作能力不高。已经是高年级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还较低,写作方面也不够理想。有的学生无话可说,有的学生不会审题,有的学生语言贫乏,有的学生内容毫无新意。
整改措施:
1、基础知识应常复习。尤其是拼音,在平时的教学中应有意识地进行复习,字词还要多写多练。
2、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特别是在讲解课文的时候,引导学生读、说、画、写,注重学法的指导。
3、加强写作练习。平常应多让学生看,看课外书,看身边人,身边景;应多让学生写,在书本上感受深的句子旁写,在日记本上写,在作文本上写。
4、做好后进生的辅导工作。
三·改进措施
1、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促进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
2、促进学生的自主参与、探究和交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3、对阅读能力进行强化训练。
4、纠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1、注意细节,功夫下在平时。例如:平时读课文就要求学生读准字音,遇到拿不准的字,查一查字典,区分一下,学生对着各自的印象就会很深刻。期末复习视查漏补缺,有时,忙中出错,来不及补漏洞,或根本不知道存在这个漏洞,所以要复习但不能仅仅依靠复习。功夫要下在平时,注意学习中的细节。
2、注重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策略的培养,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学法指导和学习策略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听说读写的习惯,预习复习的习惯,考试的习惯等等。教师还需对学生进行考试答题方法与技巧的训练,有效地提高他们的学习质量。
3、树立大语文观。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从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如在‘口语交际’测试时,有的学生不知道该怎样写;还有的学生没有注意到说话的连贯以及态度和语言的文明、委婉,这要求我们的语文教师要拓宽语文学习途径,开发语文学习资源,同时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语文现象,用已有的语文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进而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亲近自然、接触社会、热爱人生。
4、进一步认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特点,加强语文基本功训练。这次考试我们发现学生应该掌握的生字、常用词语、需要背诵的课文都出现错误,作文中也出现错别字,病句现象严重。这就要求我们严格要求,认真训练,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
5、关注学生中的弱势群体。本次考试中发现了相当数量的低分学生。如何做好后进生的补差工作是每位教师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教师要从“人本”的角度出发,做好以下工作:坚持‘补心’与补课相结合,与学生多沟通,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根据学生的不同程度,适当进行分层教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有效发展。
6、课堂是训练的主阵地。在今后的阅读教学中,应培养学生语文学习能力,以课堂为训练的主阵地,为学生搭建训练的平台,把课堂上学到的阅读知识、技能、技巧运用于阅读实践,使学生在原有的阅读层面上有一个长足的飞跃。
7、生活是习作的源泉。在习作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学会审题,根据题目来组织作文材料。教师还要让学生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教给学生观察方法,鼓励学生留心生活,关心他人,关心身边的事物。真正做到“我笔写我心。”
总之,我们要通过本次测试进一步总结经验,查找不足,积极改进教研方式,把我区的小语教学质量提高到新的水准。
第四篇:推动畜牧产业升级加速农村经济发展
推动畜牧产业升级加速农村经济发展中共XX县委书记 XXX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我们XX县作为经济欠发达的农业县份,如何推进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努力构筑具有地方特色的农村经济竞争新优势,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关键所在。我县地处松嫩平原腹地,全县有70万亩草原、粮食、秸秆和饲草资源十分丰富,发展畜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因此,我们要坚持把发展畜牧业经济作为振兴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朝阳产业来抓,不断推动畜牧经济产业化升级。要本着兴龙头促增值,拓市场活流通,建基地扩规模的工作导向,实现养畜农民增收,龙头企业增效,县乡财力增强的目标。全县畜牧增加值每年要以10%的速度增长,到~年畜牧增加值要达到农业增加值的50%。从而把畜牧业建设成为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县乡财政的主体财源,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在具体运作中,我们要突出抓好以下几个关键环节。
一、立足拓市场、活流通,靠市场牵动产业化升级。所说拓市场、活流通,就是要在切实加强载体建设、培育市场体系、增强辐射功能的基础上,积极拓展畜产品消费市场,全面搞活畜禽产品流通。一要加强载体建设,培育市场。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多方兴建、滚动发展、逐步完善的原则,加快畜禽及其产品的专业市场建设,尽快形成连结产销、功能完善、内外通达、成龙配套的市场体系。要在现有15个牲畜交易市场和18个村级交易大集的基础上,把通达等四个镇建成集工商管理、检疫、加工、运输、托管于一体,省内外知名的畜禽产品交易集散地。二是采取现代营销手段,抢占市场。就是要适应市场经济生产社会化,流通专业化的需要,立足搞活本地市场,积极抢占外埠市场。既要面向国有流通企业,又要面向个体批发或代理商,既要培育中介组织、经纪人和贩运队伍,又要积极推行总经销,既要巩固区内,进军全国,又要努力打入国际市场,不断延伸经营触角,重点要在哈市、大庆、辽宁、上海等地建立起稳固的经营网点,实行多方位销售。从而搞活畜产品流通。三是塑造高品位产品,开拓市场。要在深入研究市场,科学预测市场的基础上,不断研制开发新产品,并通过塑造品牌,扩大企业和产品的知名度,靠高品位的产品开拓新的销售市场,从而牢牢掌握市场竞争的主动权。四是发展专业协会,打进市场。要把分散的生产者组织起来,建立专业协会和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养殖户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有效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真正把农民引向市场。
二、突出兴龙头、促增值,靠龙头拉动产业化升级。我们要尽快扭转加工滞后的现状,千方百计上项目,多措并举兴龙头,提高加工层次,拉长增值链条。一是加大投入建龙头。坚持农民自筹与财政投入相结合,社会融资与贷款倾斜相结合,自力更生与联合引进相结合,全方位拓展资金渠道和投入来源,把资金重点向建设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集中。特别是要抓住国家政策调整、大上畜牧业的良好机遇,积极向上争取产项争得国家支持,力争在二三年内新上一至两个产值超千万元的大型龙头企业。二是扩大引联上龙头。要把招商引资、引进联合作为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建设的重要手段,利用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通过与外埠大公司、大财团、个体大户的联姻,上一批市场前景好,科技含量高,回报率高的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要继续加强与山东客商的合作,要扩大大鹅孵化场的规模,使孵化能力由原来30万只提高到80万只。特别是要抓住国家实施奶业振兴计划的有利契机,积极与外埠大型乳品企业和奶业集团进行协商洽谈,力争促成合作,从而实现我县奶业的振兴。三是强化改造壮龙头。要坚持“改中搞活,改中搞强,改中搞优”的原则,加大技改资金投入,更新设备,改进生产工艺,完善技术装备,搞好技术创新,提高资金利用率,投产达产率,投入产出率和产品优质率。明年,全县要上畜产品加工改造项目2个,大鹅屠宰加工生产线的加工规模由100万只扩大为200万只,县冷库冷藏容量由300吨扩大到450吨,同时引进保鲜技术,实现由单一冷藏到冷藏、保鲜并举的技术飞跃。四是主动挂靠借龙头。龙头企业是建设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当前我县龙头企业发展滞后的情况下,我们主动出击、寻找大企业、大集团进行挂靠,甘当他们的生产基地,第一车间,实现借力兴业。因此,我们要积极与大庆金锣等知名企业进行全作,力争把我县建成金锣的生猪生产基地。
三、注重建基地、扩规模,靠基地推动产业化升级。为了迅速壮大畜牧业基地建设规模,提高基地建设质量,打牢基地建设基础,增强基地支撑能力,我们要遵循统一规划、区域布局、专业生产、集约经营的原则,加快由小群体、小规模向大群体、大规模的飞跃。在基地建设上,要走好四条路子。一是走规模推进的路子。全民普养增规模。就是要全民发动,实行村村养、屯屯养、户户养,消灭空槽户,靠一家一户的小规模形成全县的大群体。打牢基础上规模。就是要充分利用现有区、街、场设施,狠抓牲畜入栏,通过优先包给机动地,优先提供贷款和优先防疫灭病等政策鼓励,使区、街、场的入栏率均达到85%以上。大户带动促规模。就是通过领导包扶大户,政策扶持大户,~宣传大户,培养发育一批养殖大户,从而形成群体优势、集中优势和规模优势。~年,各类养殖大户要达到1000户以上,养殖专业户群体发展到10000户以上。二是走特种养殖的路子。我们要在突出发展牛、羊、鹅的同时,把特种养殖作为突破措施来抓,争取在较短时间内形成“气候”。要建好特种养殖区,大力发展獭兔、莱茵鹅、肉狗、绒山羊、蓝狐等优良畜禽品种,提高产品品位和市场竞争力。三是走集约化经营的路子。要不断增加养殖科技含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质量和产出效益。重点搞好品种改良、秸秆饲料利用和舍饲育肥技术,广泛应用“三贮、三化”技术,品种改良面要达到85%以上,秸秆利用率达到70%以上,舍饲育肥率达到80%以上,提高相对效益和比较效益。四是走生态型畜牧业的路子。要大力推广人工种草,浅翻轻耙,封区育草,星星草补播等有效措施,遏制“三化”发生。同时,要缩小放牧区,扩大采草区,加大退耕还草力度,发展生态型畜牧业,促进草源资源的合理利用。
四、着眼强机制、促落实,靠机制保障产业化升级。在战略地位上,要把畜牧业由从属产业上
升为主导产业;在产业布局上,由西部牧区扩展到东部农区;在工作抓法上,由部门行为转变为社会行为。强化领导,健全机制,协调指挥,科~作,为加速畜牧产业化升级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一是建立领导责任机制。县里要成立由县委书记牵头的畜牧产业化领导小组,县六大班子的每个县级领导都要主抓一个专线,联系一个乡镇,抓出一个项目,培育一个龙头企业,从而把畜牧产业化上升为政府行为,变过去的“板块”式领导为产业化分工,加速畜牧经济产业化进程。二是建立政策导向机制。要在深入宣传贯彻畜牧业两法九例的基础上,从XX实际出发,本着有利于畜牧业壮大,有利于农民增收,有利于县域经济发展的原则,制定出台和落实好招商引资、企业税费收缴、基地防繁费收缴、草畜挂钩、建舍用地、资金倾斜、物资扶持、科技承包服务等各项优惠政策,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方面发展畜牧业的积极性。三是建立资金投入机制。要着力解决制约畜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建立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投入机制。要通过群众筹一块、银行贷一块、向上要一块、专项挤一块、社会集一块、外部引一块、财政拿一块等办法,切实保证畜牧业大发展对资金的需要。四是建立激励约束机制。要把畜牧产业化纳入全县目标管理责任制之中,层层下达任务,分解指标,跟踪督办,严格考核。把畜禽存栏增了多少,龙头企业上了多少,招商引资引了多少,农民收入高了多少作为评定优劣的主要依据,实行重奖重罚。从而增强各级干部抓好畜牧产业化的责任感,切实加快畜牧经济发展步伐。
第五篇:推动畜牧产业升级加速农村经济发展
推动畜牧产业升级加速农村经济发展中共XX县委书记 XXX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我们XX县作为经济欠发达的农业县份,如何推进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努力构筑具有地方特色的农村经济竞争新优势,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关键所在。我县地处松嫩平原腹地,全县有70万亩草原、粮食、秸秆和饲草资源十分丰富,发展畜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因此,我们要坚持把发展畜牧业经济作为振兴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朝阳产业来抓,不断推动畜牧经济产业化升级。要本着兴龙头促增值,拓市场活流通,建基地扩规模的工作导向,实现养畜农民增收,龙头企业增效,县乡财力增强的目标。全县畜牧增加值每年要以10%的速度增长,到~年畜牧增加值要达到农业增加值的50%。从而把畜牧业建设成为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县乡财政的主体财源,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在具体运作中,我们要突出抓好以下几个关键环节。
一、立足拓市场、活流通,靠市场牵动产业化升级。所说拓市场、活流通,就是要在切实加强载体建设、培育市场体系、增强辐射功能的基础上,积极拓展畜产品消费市场,全面搞活畜禽产品流通。一要加强载体建设,培育市场。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多方兴建、滚动发展、逐步完善的原则,加快畜禽及其产品的专业市场建设,尽快形成连结产销、功能完善、内外通达、成龙配套的市场体系。要在现有15个牲畜交易市场和18个村级交易大集的基础上,把通达等四个镇建成集工商管理、检疫、加工、运输、托管于一体,省内外知名的畜禽产品交易集散地。二是采取现代营销手段,抢占市场。就是要适应市场经济生产社会化,流通专业化的需要,立足搞活本地市场,积极抢占外埠市场。既要面向国有流通企业,又要面向个体批发或代理商,既要培育中介组织、经纪人和贩运队伍,又要积极推行总经销,既要巩固区内,进军全国,又要努力打入国际市场,不断延伸经营触角,重点要在哈市、大庆、辽宁、上海等地建立起稳固的经营网点,实行多方位销售。从而搞活畜产品流通。三是塑造高品位产品,开拓市场。要在深入研究市场,科学预测市场的基础上,不断研制开发新产品,并通过塑造品牌,扩大企业和产品的知名度,靠高品位的产品开拓新的销售市场,从而牢牢掌握市场竞争的主动权。四是发展专业协会,打进市场。要把分散的生产者组织起来,建立专业协会和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养殖户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有效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真正把农民引向市场。
二、突出兴龙头、促增值,靠龙头拉动产业化升级。我们要尽快扭转加工滞后的现状,千方百计上项目,多措并举兴龙头,提高加工层次,拉长增值链条。一是加大投入建龙头。坚持农民自筹与财政投入相结合,社会融资与贷款倾斜相结合,自力更生与联合引进相结合,全方位拓展资金渠道和投入来源,把资金重点向建设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集中。特别是要抓住国家政策调整、大上畜牧业的良好机遇,积极向上争取产项争得国家支持,力争在二三年内新上一至两个产值超千万元的大型龙头企业。二是扩大引联上龙头。要把招商引资、引进联合作为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建设的重要手段,利用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通过与外埠大公司、大财团、个体大户的联姻,上一批市场前景好,科技含量高,回报率高的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要继续加强与山东客商的合作,要扩大大鹅孵化场的规模,使孵化能力由原来30万只提高到80万只。特别是要抓住国家实施奶业振兴计划的有利契机,积极与外埠大型乳品企业和奶业集团进行协商洽谈,力争促成合作,从而实现我县奶业的振兴。三是强化改造壮龙头。要坚持“改中搞活,改中搞强,改中搞优”的原则,加大技改资金投入,更新设备,改进生产工艺,完善技术装备,搞好技术创新,提高资金利用率,投产达产率,投入产出率和产品优质率。明年,全县要上畜产品加工改造项目2个,大鹅屠宰加工生产线的加工规模由100万只扩大为200万只,县冷库冷藏容量由300吨扩大到450吨,同时引进保鲜技术,实现由单一冷藏到冷藏、保鲜并举的技术飞跃。四是主动挂靠借龙头。龙头企业是建设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当前我县龙头企业发展滞后的情况下,我们主动出击、寻找大企业、大集团进行挂靠,甘当他们的生产基地,第一车间,实现借力兴业。因此,我们要积极与大庆金锣等知名企业进行全作,力争把我县建成金锣的生猪生产基地。
三、注重建基地、扩规模,靠基地推动产业化升级。为了迅速壮大畜牧业基地建设规模,提高基地建设质量,打牢基地建设基础,增强基地支撑能力,我们要遵循统一规划、区域布局、专业生产、集约经营的原则,加快由小群体、小规模向大群体、大规模的飞跃。在基地建设上,要走好四条路子。一是走规模推进的路子。全民普养增规模。就是要全民发动,实行村村养、屯屯养、户户养,消灭空槽户,靠一家一户的小规模形成全县的大群体。打牢基础上规模。就是要充分利用现有区、街、场设施,狠抓牲畜入栏,通过优先包给机动地,优先提供贷款和优先防疫灭病等政策鼓励,使区、街、场的入栏率均达到85%以上。大户带动促规模。就是通过领导包扶大户,政策扶持大户,~宣传大户,培养发育一批养殖大户,从而形成群体优势、集中优势和规模优势。~年,各类养殖大户要达到1000户以上,养殖专业户群体发展到10000户以上。二是走特种养殖的路子。我们要在突出发展牛、羊、鹅的同时,把特种养殖作为突破措施来抓,争取在较短时间内形成“气候”。要建好特种养殖区,大力发展獭兔、莱茵鹅、肉狗、绒山羊、蓝狐等优良畜禽品种,提高产品品位和市场竞争力。三是走集约化经营的路子。要不断增加养殖科技含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质量和产出效益。重点搞好品种改良、秸秆饲料利用和舍饲育肥技术,广泛应用“三贮、三化”技术,品种改良面要达到85%以上,秸秆利用率达到70%以上,舍饲育肥率达到80%以上,提高相对效益和比较效益。四是走生态型畜牧业的路子。要大力推广人工种草,浅翻轻耙,封区育草,星星草补播等有效措施,遏制“三化”发生。同时,要缩小放牧区,扩大采草区,加大退耕还草力度,发展生态型畜牧业,促进草源资源的合理利用。
四、着眼强机制、促落实,靠机制保障产业化升级。在战略地位上,要把畜牧业由从属产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