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增添措施扎实推进畜牧产业发展
简讯
增添措施扎实推进畜牧产业发展
为推进我乡畜牧养殖业的发展进程,提高养殖技术水平。10月14日,义兴乡人民政府在乡四楼会议室轰轰烈烈的举办了养殖技术培训大会。会议特邀重庆美德和参与集体专家组技术专家及畜牧兽医站技术人员对全乡养殖农户进行了畜牧养殖技术培训。
会上,乡党委书记杨朝林首先作了动员讲话,强调了现代养殖技术在养殖业中的重要作用,希望各畜牧兽医站技术人员及广大养殖农户通过培训,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搞好母猪养殖。随后特邀专家从后备母猪的饲养和管理、特繁母猪的饲养和管理、仔猪红黄白痢的发生及预防和治疗、小猪水肿病的发生及预防和治疗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全面讲解;并针对农户提出的各种养殖技术难题现场进行了综合解答。
通过培训,使所有参训人员的人员开阔了的眼界,更新了养殖观念,解决了养殖户最关心的繁殖、饲养管理、规模、标准化养殖场建设等关键技术问题,又坚定了养殖户发展畜牧养殖业的信心和决心。参加培训的养殖农户表示,自己通过此次技术培训但提高了养殖技术水平,也对养殖的管理细节方面又更深层次的认识。乡党委政府表示尽管现在财政资金困难但仍将抽出一部分对养殖农户进行每户200元的财政补贴,同时还表示今后还会举办类似培训会,希望养殖场农户积极参与培训,提高畜牧养殖技术,努力获得更多的收益,争取早日实现农民增收。
第二篇:加强反腐倡廉建设推进畜牧产业发展
加强反腐倡廉建设 推进畜牧产业发展
柞水县畜牧兽医局作者:陆秀赟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要把反腐倡廉教育放到突出地位、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进一步增强针对性,努力取得实效”,为我们畜牧业在新形势下坚持从源头上防范和治理腐败、提高党风廉政建设的整体工作水平指明了方向。正确理解并自觉实践对扎实做好畜牧兽医工作,推进畜牧事业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而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就是要从提高思想认识入手,在落实上下功夫,在行风上见成效,在政绩上出成果。
一、提高认识是动力,明确目的是关键
作为畜牧部门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很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要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畜牧法律法规的全面贯彻执行,为畜牧事业发展扫清各种障碍,创造良好的畜牧发展环境,为广大人民群众发展养殖业提供政策保证;强化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和爱岗敬业、遵纪守法、廉洁奉公的理念,树立反腐倡廉是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和养殖户的根本利益的最终目的。做到认识上视反腐倡廉为生命;思想上不产生邪恶腐败之念;作风上以增强执行力为第一要务,工作上求真务实勇争先;效果上成绩突出群众满意。根除口谈政治只唱高调,汇报成绩弄虚作假,总结工作欺上瞒下,评选先进骗取荣誉的腐败土壤。
二、警示教育是手段,筑牢防线是根本
紧贴党员干部的思想和工作实际,围绕“权力”监督这个重点,坚持把党员领导干部作为教育重点,将领导干部推上反腐倡廉教育的“前台”,发挥其表率和示范作用,不断提高党性修养,培养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在廉政建设中真正担负起责任,带头固守道德防线,带头严格廉洁自律,带头同腐败行为作斗争。同时对新时期党员干部队伍中存在的与先进性要求不相适应等新问题,注意抓住着眼点,针对近年来畜牧惠农项目较多,重点把项目财务管理,惠农政策兑现、行政审批、行政执法、行政收费等重点部门、岗位和环节的人员作为教育重点,分层次抓好教育。二是在广大干部职工中认真开展算好7笔帐,把好6道关警示教育。即:算好政治账,不要自毁前程;算好经济账,不要倾家荡产;算好名誉账,不要身败名裂;算好家庭账,不要妻离子散;算好亲情账,不要众叛亲离;算好自由账,不要身陷囹圄;算好健康账,不要身心交瘁。把好美色关、节庆关、小节关、初始关、亲情关、交友关。在全系统叫响 “抓廉政就是送福利”的口号,强化全体干部职工自重、自省、自警的意识,解决好不敢乱作为的问题。三是以“崇廉“教育为指导,以“感恩”教育为重点,以“思进”教育为目的,强化“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认真开展工作;结合本系统实际加强机关作风和干部工作作风建设,踏实工作,坚决惩治“虚、假、漂、浮、庸、懒”的行为;通过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加强畜牧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道德建设,坚决抵制腐朽思想和落后文化的侵蚀,进一步构筑畜牧干部的思想道德防线,从而使全体干部职工静下心来认真思考如何促进畜牧产业跨越式发展,在“五抓”(一抓猪鸡生产,壮大畜牧产业;二抓牛羊发展,打造特色产业;三抓疫病防控,保障产业健康发展;四抓产业化经营,提升畜牧业现
代化水平;五抓执法监管,维护公共卫生安全)工作措施的基础上,着力推动“三个”转变(一是抓龙头企业、畜牧经济合作社组织,提高养殖户的组织化程度,推动发展方式的转变;二是大力扶持规模养殖户,走规模化、标准化养殖的道路,推动生产方式的转变;三是加大科技推广力度,围绕规模养殖场(户)、示范村集中运用畜牧兽医技术,推动增长方式的转变),围绕反腐倡廉教育,用感恩之心努力工作,用思进之情奉献力量,发扬积极进取、昂扬向上的精神,凝心聚力,知恩图进,促进我县畜牧业跨越式发展。
三、健全机制是前提,令行禁止是核心
要完善体制机制,深化纠风治理工作,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用完善的体制机制确保反腐倡廉各项规定制度、措施落到实处。一是健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建立严密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是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重要举措,是做好廉政工作的组织保证。制订《畜牧系统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实施办法》,并与班子成员及科、室、所负责人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逐项进行责任分解,确保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任务落到实处。二是严格公车管理制度。根据市、县纪委的规定,专门制定了《车辆使用管理制度》,局党组成员及全体干部一律不准公车私用,严格接受干部职工的监督。三是公开透明使用惠牧资金。近几年,国家加大了畜牧业项目的投入力度。合理运用项目资金严格执行财金纪律,落实各项惠农政策是社会各届非常关心的问题。按照有关规定标准,对涉牧收费项目及收费标准及时上墙公示,让每个农民心里都有一本明白账;抓好项目监督管理,公开项目的依据、范围及扶持资金的标准,使群众参与监督,防止不廉洁行为发生。同时设立举报电话,公布扶持政策,公示资金使用情况,接受社会监督,真正形成警钟长鸣的自律局面。四是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及时废除那些过时无效的制度,也要对现有制度进行修改、补充和完善,更要从过去那种注重执行过程的监督转移到决策过程的监督,防止决策错误和腐败。做到公开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切忌搞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实行上班签到制,执行首问负责制,严禁摸牌赌博等规定,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五是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的规定,严格遵守党章的规定,真正做到政治上不说糊涂话,生活上不做亏心事,经济上做个明白人,坚持用科学的发展观,落实措施,切实做到畜牧各项工作让领导放心,社会认可,群众满意。通过制度体系的建立逐步加大治本力度,使我们的畜牧干部少犯或不犯错误,真正从源头上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
四、反腐倡廉做保障,科学发展是使命
结合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强化‘两力’上水平、争先创优促发展”学习教育活动,积极实施“坚持科学发展,高效廉洁服务”行动,推动和保障现代畜牧业的发展。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反腐倡廉建设各项工作,以做好廉政工作来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畜牧科技创新、提高畜牧产业科技含量。一是突出行业特点,强化责任观念。进一步严格行政审批制度,对兽药饲料经营从业许可证、兽医从业许可证等行政审批程序一律纳入绿色通道办理,坚决做到简化审批手续,缩短审批时限。同时,还应将党风廉政建设与反腐败工作寓于动物防检监督、草原管理行政执法、兽药饲料监管等专项工作中,做到领导班子对分管部门负责,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负责,形成责任分解、责任考核和责任追究相互衔接的体系,从根本上杜绝行政执法中的“吃、拿、卡、要、报”现象,彻底铲除了滋生腐败的土壤。二是解
放思想,创新工作方式。首先要从传统的畜牧业发展观念中解放出来,真正把畜牧业作为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来抓;要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把发展养殖大户和生态畜牧小区建设作为工作主战场;大力吸收民间资本参与畜牧业的开发;切实帮助养殖户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实际问题和困难,使我县的畜牧业生产逐步向规模化、标准化、科技化方向发展,从而使畜牧业真正成为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全面提高农民增收。其次发展规模养殖,建设生态畜牧小区。要大力推进“牧一沼一草一牧”和“牧一沼一果(菜、树、菌、鱼)”等科学立体生态养殖模式,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积极组织养殖大户到外县、市畜牧业发达的地方参观学习,借鉴别人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县实际,坚持“因地制宜,突出优势,规模连片,相对集中”的原则,推行“政府引导,协会组织,龙头带动,大户养殖,统一防疫,集中服务”。按照统一规划布局结合生态学原理进行圈舍建设,饲养管理,逐步实现畜牧生态协调发展;狠抓养殖大户和畜牧养殖小区,逐步实现畜牧业养殖规模化、集约化;培植和发展以大户、小区、重点乡镇为主的专业化、规模化的生产基地,充分利用典型示范带动,提高辐射带动效益;充分利用粮食、秸秆、牧草、草山草坡等资源优势,依靠科技,加大产业化经营力度;积极扶持龙头企业,兴办畜产品生产基地,搞好立体开发和综合利用;结合沼气池建设,大力推进沼畜工程,逐步实现畜牧产业化、生态化。
总之,反腐倡廉建设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也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我们要把反腐倡廉贯穿于畜牧兽医工作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科学的发展观,用反腐倡廉的实际举措去保证畜牧经济的健康发展,用反腐倡廉的成果促使畜牧事业发展的“增值”;用畜牧经济发展的事例验证反腐倡廉的重要,借鉴畜牧经济发展的经验促进反腐倡廉的不断深入,使党风廉政建设同畜牧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不断促进畜牧兽医各项工作健康快速发展。
第三篇:全市粮食产业最新发展情况和主要推进措施
全市粮食产业化最新发展情况和推进产业发展的主要措施
我市是产粮大市,种粮面积常年保持99-100万公顷,粮食总产量140亿斤左右。其中,玉米约85万公顷,产量110亿斤左右;水稻约11万公顷,产量21亿斤左右。近年来,通过发展粮食精深加工,延长粮食产业链条,提高粮食附加值,对发展我市农业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由粮食产业带动运输、饲料、食品等相关的产业,增加的社会效益也更加可观。玉米、稻米是我市最主要的粮食资源,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不仅能切实让种粮农民从发展粮食生产中得到实惠,而且还会增加人口就业和财政税收,对“统筹推进‘三化’,建设幸福松原”将起到重要作用。
一、我市粮食产业最新发展情况
(一)发展情况
据调查,目前全市玉米加工转化企业23家,年处理玉米20万吨以上的企业8家,年处理20万吨以下15家,设计年加工能力400万吨。玉米深加工全年达到饱和生产的只有嘉吉生化有限公司“一花独秀”。全市水稻加工企业有170多家,其中:年加工5万吨的企业10 家,年加工3万吨的企业15家,多数加工企业都是季节性加工,时间集中在12月、1月、2月,大部分时间都不加工;大米加工使用的品牌150多个。
一是崛起了一批骨干龙头企业。近年来,全市先后诞生了嘉吉生化有限公司、吉林正望油脂有限公司、松原吉安生化有限公司、吉安乾安酒精有限公司、长岭吉隆玉米开发有限公司、扶余汇海酒业有限公司和松原兴和饲料有限公司等一批以玉米深加工为主的产业化龙头企业。也诞生了松原二马泡有机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松原市北显粮油贸易发展有限公司、松原市天天乐谷物有限公司、松原市巨大粮油食品有限公司和前郭县双丰米业有限公司等一批以水稻精深加工为主的产业化龙头企业。目前,这些企业不仅具有完整先进的生产工艺设备,而且具备较强的综合经济实力和市场竞争力,绝大多数企业发展势头很好,具有一定的辐射带动作用,成为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骨干力量。
二是打造了一批粮油精品名牌。企业品牌意识明显增强,普遍加大了粮油加工设备更新改造的力度,设备档次、工艺水平和产品科技含量明显提高,出现了一批在省内外市场有一定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的粮油品牌,并纷纷走进省内外大中城市超市。如北显公司的“北显”牌大米、二马泡米业的“德佶”牌大米、天天乐谷物的“双隆”牌大米和双丰米业的“龙坑泉”牌大米等,在省内外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已经申报并将荣获吉林省“放心粮油”称号。松粮集团自去年成立以来,通过资本链接和品牌链接的方式,加快资源整合、资本组合和资本融合步伐,全力培育发展“查干湖”大米品牌。目前,“查干湖”大米进入直营店、连锁店及国内大型商超282家;长春直营店发展到7家,连锁店37家。在第十一届长春(国际)农业博览会上,“查干湖”大米荣获金奖。
三是建立了一批优质粮食生产基地。全市已经建立较为稳定的优质粮食生产基地,面积170万亩。一些龙头企业通过与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所合作,建立了自己的优质粮种生产基地,在引导农民调整粮食品种结构上发挥了积极的主导作用,超级稻吉粳88、有机秋田小盯、有机稻花香等高、中档优质稻的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为水稻加工产业的发展和品牌打造提供了稳定可靠的优质原料。
四是整合了一批优势资源。在全面完成国有粮食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基础上,2011年以来,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优势资源整合重组步伐明显加快,如黑龙江北大荒集团与正望油脂,省国资委、四平新天龙酒业与松原吉安生化,成为我市粮食产业化发展新的增长点。五是探索了一些利益联结的新模式。通过订单购销、“公司+合作社+农户”等经营模式,龙头企业与农民逐步结成或紧密或松散的利益联结体。通过优质稻的订单购销,优质稻的收购价格比普通稻高出15-20%以上,农民每亩增收50-80元。
(二)问题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我市粮食产业化经营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在全省有了一定的地位,但同先进地区相比,我们无论是在企业规模、发展实力、产品档次、品牌知名度方面,还是在市场竞争力、带动辐射能力等方面都还有很大差距。突出表现在:
一是龙头企业的规模小、实力弱。虽然部分企业已获得了国家级、省级龙头企业的称号,但真正能称得上“龙头”的企业并不多。
二是深加工项目少,产业链条短。全市真正称得上粮食深加工的项目只有嘉吉生化有限公司的系列产品,其他绝大多数企业基本上是产业链条短,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低,企业创利税能力差,发展后劲不足,难以形成整体的竞争优势。
三是高档优质稻发展相对滞后,稻米品质不高。尽管在稻米品质结构的调整上同自己比、同过去比有很大进步,但与市场对高档优质稻的需求相比,同黑龙江五常、辽宁盘锦相比,我们无论是在高档优质稻的研究、开发还是在引进、推广上都还有很大差距,高档优质稻的发展整体上还没有形成规模。
四是一般品牌多,名牌产品少。全市还没有一家企业的大米产品获得中国名牌称号,与“北大荒”、“金健”等全国知名企业相比,市场占有率和品牌知名度、影响力都有很大差距。
二、推进粮食产业发展的主要措施
(一)加强了粮食产业发展的组织领导
为促进粮食产业发展,转变粮食生产方式,加强粮食产业化的领导,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企业增效。市粮食局成立了粮食产业化发展领导小组,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推动了全市粮食产业化的快速发展。
(二)加强了粮食产业政策的宣传与指导
近几年来,我们通过各种形式,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国家各项粮食收购政策,如:水稻的最低收购价政策,玉米的储备粮轮换和临储政策等,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企业增效,为粮食产业的全面发展提供政策保障。
(三)支持了粮食精深加工企业走出困境,做大做强
2009年为解决吉林省玉米深加工企业原料不足,降低企业原料成本,促进深加工企业提高开工率,保持就业稳定,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划给吉林省253.3万吨国家临时存储玉米转为省临时储备,定向销售给省内17户玉米深加工企业。我们通过省粮食局积极向省政府争取,为嘉吉生化有限公司争取了24万吨、为松原吉安生化有限公司争取了8万吨,此举为我市玉米深加工企业解决经济效益下滑带来了希望和转机。同时,我们也支持了松原粮食集团有限公司的发展,一方面,我们对松粮集团与市第三粮库等企业的资本组合给以全力支持,成为我市粮食产业化发展新的增长点;另一方面,我们按照《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吉林省大米品牌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全力支持松粮集团“查干湖”品牌12大系列农产品等建设和发展,进而推进我市大米产业的发展。
(四)加强了粮食产业的流通与基础设施建设。为了实现“规范管理、增强素质、提升水平、促进发展”这一目标,我们积极向上争取资金,不断加强粮食流通与基础设施建设和规范化管理,不断提升粮食产业的规范化、信息化、现代化管理水平,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第四篇:畜牧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本文作者:袁媛 好范文原创投稿
各位领导、同志们:
按照会议安排,我就XX县畜牧产业发展情况作以简要汇报,如有不妥,请批评指正。
近年来,在市农业局的精心指导下,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高度重视下,我县把以生猪为重点的畜牧产业作为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强势产业来抓,着力转变畜牧
业发展方式,大力实施百万头商品猪基地县建设工程,全县畜牧产业保持稳健发展态势,促进了农村经济持续繁荣和农民收入的较快增长。一是规模养殖蓬勃兴起。全县规模养殖逐步占据畜牧业发展主导地位,在今年生猪市场低迷的情况下,全县新建生猪千头以上规模养殖场达11个,其中万头场4个,全县千头以上规模养殖场累计达到104个。已发展产业联盟场4个,正在衔接有意向加盟场12个。二是生猪良繁体系基本完备。着力健全县、镇、村三级良繁网络体系,全县22个镇建设生猪人工授精站38个、输精点215个,建成50头以上良繁场109个。全县存栏能繁母猪7.5万头,存栏种公猪2760头。养殖大户自繁自育率达到90%,良种率达到100%。三是林下养殖方兴未艾。以林下特禽养殖、林下养羊为重点的林下养殖发展势头迅猛,涌现出了城关南黑山、赤岩鑫绿林、构元群旺10万羽以上规模林下养鸡示范点,麻坪五龙山、神河丰家岭等存栏300只以上林下养羊示范场5处。四是畜牧业安全保障有力。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到位,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有力,近年来,全县未出现畜牧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城乡居民的肉蛋供给得到有效保障。五是养殖规模不断壮大。2012年生猪出栏106.8万头、存栏58.1万头;肉类总产8.55万吨、禽蛋产量0.428万吨,畜牧产值达16.8亿元,牧业增加值9.24亿元。今年上半年采取得力措施,着力克服生猪市场疲软和H7N9疫病影响,全县生猪饲养量120.3万头,出栏60.5万头,预计牧业产值可达9亿元。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抓规划,严标准。科学规划是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我们按照建设现代畜牧业的要求,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实际,广泛开展调研,统筹编制畜牧产业发展、养殖场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突出种养结合,圈沼配套,“畜、沼、园”循环发展,深入开展标准化创建,引领畜牧养殖场高标准建设,推进畜牧产业循环化、生态化、科学化发展。
二、抓基地,扩规模。产业基地建设是产业发展壮大的基础。在重点抓好规模养殖场建设的同时,高度重视巩固提升实施的生猪“十百千万工程”,围绕畜牧重点镇,扎实推进畜牧产业基地建设,确保了畜牧总量持续增长。全县已建成城关、甘溪和金寨等强镇8个,建设强村170个,其中万头村30个,标准化养殖小区12个,年出栏百头以上适度规模生猪养殖场(户)4300个,循环经济示范户2.5万余户。
三、抓监管,保安全。动物疫病防控是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我们把重大动物防疫和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作为常态化工作来抓,制定并以县政府名义下发了《XX县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应急预案》,免疫工作实现了常态化、标准化和程序化,全县重大动物强制免疫率、挂标率和建档率多年达国家要求标准以上。严格按照“六条禁令”开展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从严查处销毁不合格肉品和假劣兽药,严厉查处打击整治“瘦肉精”等添加剂行为,从源头上保障了畜产品质量安全,有效净化了畜禽市场、规范市场经营行为。
四、抓龙头,强产业。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畜牧产业发展。我们把畜牧龙头企业建设作为做强畜牧产业的核心举措来抓,积极招商引资,强化配套服务,制定优惠政策,壮大畜牧龙头企业。目前,润农30万吨饲料加工项目一期工程竣工投产,50万头生猪屠宰加工项目正在加紧衔接中;畜牧养殖龙头企业培育成效显著,按照市级创建标准,已有15个达到要求;全县建设畜牧专业合作社34个,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合作模式不断完善,农民增收机制日益成熟。
五、抓服务,提质量。优质的服务是提升畜牧产业发展水平的重要保障。我们通过健全体系,积极履职,加强指导,创新服务,不断提升指导服务畜牧产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全县设立了22个镇畜牧兽医站、镇农产品监管站和镇动物卫生监督分所以及四个区域农业推广站,畜牧产业服务体系基本健全。积极推行技术人员下乡、进村、到场、入户以及畜牧干部“一联三”等贴近实际的工作方法,强化对畜牧产业发展的技术帮扶。开展镇领导、包村干部、重点村干部、养殖户分级培训,提高干部抓畜牧产业的能力,提升养殖户的经营水平。紧抓畜牧业发展后继人才培育,依托“阳光工程”和新型农民教育,今年已完成畜牧职业农民培育108人。
六、抓机制,促发展。完善科学的推进机制是畜牧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一是县政府成立了畜牧产业建设领导小组,由县长任组长,农业、财政、发改等14个部门为成员单位,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农业局。二是强化考核督
第五篇:畜牧产业发展情况总结汇报
畜牧产业发展情况总结汇报
一、调优产业结构,推进产业兴旺发展。
畜牧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只有推进猪羊禽全面均衡发展,才能实现产业兴旺目标,为此,畜牧部门重点制定了“突破生猪瓶颈、巩固羊产业、发展小家禽”的目标。一是突破生猪发展瓶颈。
确保全省“设施设备智能、治污工艺标杆、生态循环典范”的温氏生猪生态循环产业园9月份开工建设。二是推进小家禽稳步发展。在去年回马、蓬莱、卓筒井等贫困村建成50处乌骨鸡示范点的基础上,今年再新建50处乌骨鸡饲养点,形成回马、蓬乐路、智水片区的乌骨鸡产业带。努力形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的畜牧产业,推进畜牧产业兴旺发展。三是巩固羊产业发展态势。以羊产业协会为依托、青贮饲料厂为保障,推进较大面积的秸秆综合利用,大力发展羊产业。二、促进生态循环,努力实现生态宜居目标。
不遗余力推进畜禽养殖场提档升级、做好畜禽养殖延伸环节的环境保护工作,努力实现畜牧产业和美丽乡村和谐发展、生态宜居的目标。一是继续巩固禁养区整治成果。
提高准入门槛,对选址不合法合规的,坚决不予审批,并引导业主在适养区从事畜禽养殖;压实网格化监管,做到即养即发现即处置,确保禁养区整治不反弹、不复养,实现禁养区全面禁养目标。二是做好畜禽养殖延伸环节环保工作。畜牧部门将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和医废物集中处置纳入畜禽养殖环保范畴,于2017年8月与遂宁浩川公司签订集中无害化处理协议226份,2017年集中无害化处理4882头,今年1-3月集中无害化处理5828头;于2017年6月与县医院签订医废物集中处理协议,截止目前,已集中处置医废物1.7余吨。三是全力推进畜禽养殖2.0版工作。全力推行“前端节水、终端密闭、末端循环”的畜禽养殖2.0版升级改造工作。上半年完成寸塘口河周边养殖场的升级改造工作,下半年到2019年6月底前完成其余7条县级河流周边养殖场升级改造;2019年年底前完成全县其他养殖场升级改造工作。同时,对不符合提档升级标准的,按照“动态评估、末位淘汰”机制予以淘汰。二、推动转型升级,确保畜禽养殖治理有效。
畜牧部门通过加快治污技术革新、解决资金难题、强化依法治牧等措施,确保畜禽养殖环境得到有效治理。一是加快推进技术革新。
针对以前“猪-沼-果”、“干榨+沼气+储液池+种植”等较为落后的粪污处理工艺,畜牧部门按照“源头控制、处理有效、循环利用”治污思路,推行“前端节水、终端密闭、末端循环”最终实现零排放的新型治污工艺,探索出了畜牧产业发展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新路子。二是加大投入保障。通过项目资金引导、龙头企业出资撬动,指导并督促业主投入不低于总投资的20%,用于建设环保设施设备,实现产业发展、企业增效、业主增收的三方共赢目标。今年,温氏、齐全、正邦等龙头企业将出资2000余万元用于养殖场升级改造工作,解决了环境保护治理资金难题。三是强化依法治牧。严格执行《进一步加强畜禽养殖场日常监管的实施方案》,落实“辖区政府-畜牧部门-环保执法”多方联动机制;压实”主管部门包区、镇乡站包片、职工包场”的三级督导责任;发动群众加强日常监督,对举报属实的,按照县府办出台的《畜禽养殖污染环境行为举报奖励办法》予以奖励;并同步研究推行“村规民约”制度约束小家禽下河。三、实施产业扶贫,助力乡村振兴。
畜牧产业作为扶贫攻坚的重要力量,2017年实现牧业产值19.03亿元,占农业总产值45.63%,畜牧产业产联式帮扶贫困户户均增收0.34万元。今后要重点从技术宣传培训、新型主体培育、扩大带动面等三个方面进一步加大畜牧产业扶贫力度,力争实现贫困户畜牧产业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160元。
一是加强专业技术宣传服务。
通过开展“科技下乡”、“畜牧万家行文化巡演活动”、举办培训班、进村入户宣讲等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广泛宣传畜牧科技技术。目前正在组织专业队伍录制畜禽养殖技术宣传录音,下一步将充分利用各村广播高密度播放,实现养殖技术宣传全县全覆盖。二是扩展产业扶贫带动面。去年,“温氏二次寄养”、“协会+合作社+村委+贫困户”养殖黑山羊、“公司+村委+业主+贫困户”养殖乌骨鸡等产联式扶贫,共帮扶贫困户330余户,户均增收3400余元,村集体收入约10万元。三是培育新型经营主体。进一步深化产联式扶贫模式,想方设法解决贫困户资金难题、因户施策,充分发挥畜牧产业投资小、技术成熟、见效快的优势,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和新型经营主体。拓宽贫困户收入来源,丰富村集体收入渠道,帮助贫困村实现造血式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