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涅的学习过程八阶段理论[模版]

时间:2019-05-14 00:18: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加涅的学习过程八阶段理论[模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加涅的学习过程八阶段理论[模版]》。

第一篇:加涅的学习过程八阶段理论[模版]

加涅的学习过程八阶段理论(个人理解,仅供参考)学习的过程 加涅认为,学习的模式是用来识别学习的结构与过程的,它对于理解教学和教学 过程,以及如何安排教学事件具有极大的应用意义。最典型的学习模式是信息加 工的模式:

学生从环境中接受刺激,刺激推动感受器,并转变为神经信息。被感觉登记了 的信息很快进入短时记忆。信息经过编码过程,进入长时记忆;当需要使用信息 时,需经过检索提取信息。被提取出来的信息可以直接通向反应发生器,从而产 生反应;也可以再回到短时记忆,对该信息的合适性作进一步考虑,结果可能是 进一步寻找信息,也可能是通过反应器作出反应。

1.动机阶段

学生的学习是受动机推动的,形成动机或期望,是整个学习过程的预备阶段。

2.领会阶段

首先必须接受刺激即必须注意与学习有关的刺激。最初的注意往往是因刺激的突 然变化引起的,因此,教师可以采用许多手段来引起学生的注意。当学生把所注 意的刺激特征从其他刺激中分化出来时,这些刺激特征就被进行知觉编码,贮存 在短时记忆中。这个过程就是加涅所讲的选择性知觉。

3.习得阶段

习得阶段涉及到对新获得的刺激进行知觉编码后贮存在短时记忆中,然后再把它 们进一步编码加工后转入长时记忆中。当信息进入长时记忆时,信息又要经历一 次转换。这一编码过程的目的是为了便于保持信息。如用某种方式把刺激组织起 来,或根据已经习得的概念对刺激进行分类,或把刺激简化成一些基本原理,这 些都会有助于信息的保持。

4.保持阶段

学生习得的信息经过编码过程后,即进入长时记忆贮存阶段。一,贮存在长时记 忆中的信息其强度并不因时间递增而减弱。二,有些信息因长期失用而逐渐消退。三,记忆贮存可能会受干扰的影响。

5.回忆阶段学生习得的信息要通过作业表现出来,信息的提取是其中必需的一环。

6.概括阶段加涅所说的概括,就是指我们通常所讲的学习的迁移。

7.作业阶段教师需要根据几次作业才能对学生的成绩作出推断。

8.反馈阶段

加涅所讲的信息反馈,类似于其他心理学家所讲的强化。强化在学习过程中之所 以起作用,是因为学生在动机阶段形成的期望在反馈阶段得到了肯定。动机阶段 对学习的重要性,在强化过程中又一次得到了强调。反馈阶段显然是受外部事件 影响的,而且,信息反馈也并不定要使用“对”、“错”、“正确”或“不正确”这类词汇。

第二篇:加涅的学习条件理论

加涅的学习条件理论

加涅是当代西方教学理论的集大成者。首先,他在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之间建起了联系和桥梁,他的学习理论是教学理论的基础。他把学习者的活动看成是个体发生的内部过程,并根据现代认知心理学的信息加工理论,在对学习进行系统分析和描述的基础上,看出了自己的学习过程理论,进而引伸出了一整套促进学生内部学习过程的外部教学条件,使学习的每个内部加工阶段能与教学过程中的各项教学事件一一对应起来,并揭示出教学中影响学生学习过程的各种可控因素,使教师能够较好地把握这些因素,并把学习理论付诸教学实践。其次,从教学目标来看,他把教学目标分为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态度与动作技能五大类,基本上包含了感性知识、理性知识、掌握知识与运用知识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基本技能以及学习态度等,大体上与现代教学论所规定的知识、能力、态度等教学目标范畴相符。教学只要通过对学习结果的分析,便可为教学设计提供可靠的依据,从而为达到教学目标命铺平道路。再次,从教学与学习策略来看,加涅认为,课堂教学的目的在于使全班学生的学习达到最优化,解决这一难题,取决于教师良好的设计策略、管理策略和指导策略,也取决于学生本身的学习策略。实践证明,加涅提出的教学策略和学习策略,作为教学的外部条件,会大大地促进学生内部的学习过程。特别是教学设计策略的提出,能为教师的教学实践提供基本的框架和思路,使教师找到了一条可以模仿达到教学基本要求的途径。

加涅的学习条件理论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涅认为“学习是人的倾向或能力的改变,这种改变能够保持,而不能把它单纯地归之于生长的过程”。学习过程是发生在学生头脑中的内在活动,输入的信息可以因各种不同方式的外在条件而得到变换、改变和增强,当一些外在条件按照发动、激化、维持、促进学习的内部过程的种种方式加以计划和执行时候,就是教学。也就是说教学就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发动、激发、维持和提高学生学习的一整套条件。他从这一学习观和教学观出发,提出如何根据不同类型学习和不同特点来设计与之相匹配的教学条件,从而形成了以学习类型和教学设计为特点的加涅教学模式。

1、教学目的

加涅认为,学生通过学习所获得的应该是“成果”,他说:“要成为一位有效能的问题解决者,每个人多少必须获得一些有组织的知识,这类知识是由内容方面的原则所构成,而不是由启发技巧方面的原则所构成。”因此,教学主要是由教师确定好让学生获得些什么样的教学目标,促使学生得到预期的学习结果。对教学目标的分类,也就是对学习结果的分类。学习结果包括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态度、动作技能。

2、教学程序

加涅认为,学习是一个过程,每一过程都有开端和结尾,因此可以把这些过程分为若干阶段,每一阶段需要进行不同的信息加工,在各加工阶段中发生的事情称为学习事件。他根据学习和记忆的现代信息加工理论,把学习过程分为动机、领会、习得、保持、回忆、概括、作业、反馈等八个阶段。⑴动机阶段。加涅认为,学生的学习是受动机推动的,为了促进学生学习,必须关注学生力图达到某种目的的诱因动机,学生一旦有了这种动机,他的行动就会指向这一目的。期望是学生对完成学习任务后将会得到满意结果的预测,是“持续不断的心向”,它倾向于努力实现某个目标。形成动机或期望,是整个学习过程的预备阶段,⑵领会(注意、选择性知觉)阶段。有了学习动机的学习,应准备接受与学习有关的刺激。对刺激的灵敏性称为注意,它起控制执行过程的作用,对某些刺激予以加工;当学生所注意的刺激特征从其他刺激中分化出来,这些刺激特征就被进行知觉编码,贮存于短时记忆中,这一过程被称之为选择性知觉。

⑶习得(编码)阶段。严格说来,只有当学生注意或知觉外部情境之后,学习过程才真正开始。这一阶段涉及到对新获得的刺激进行知觉编码后贮存在短时记忆中,然后再把它们进一步编码加工后转入长时记忆中。

⑷保持(贮存)阶段。学生把习得的信息经过编码以后,即进入长时记忆贮存阶段。这一阶段,编码贮存的信息,有些会经久不衰,有些会逐渐消退,与此同时,新旧记忆相互干扰,有时会产生遗忘现象。

⑸回忆(检索)阶段。学生把所学到的东西复现出来,以检验学习的结果。

⑹概括阶段。即学习的迁移,学生把所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各种新的情境中。一般来说,学生学习某件事情时经历的情境越多,迁移的可能性就越大。

⑺作业阶段。通过作业来反映学生是否已掌握了所学的内容,对有些学生来说,作业是为了获得反馈,对有些学生来说,通过作业,看到自己学习的结果,能获得一种情感性的满足,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动机。

⑻反馈阶段。当学生完成作业后,他马上会意识到自己已达到了预期的目标,这时教师给予反馈,让学生及时知道自己的作业是否正确。

加涅认为,教学过程的任务是促进和增强学习者内部的学习过程,因而教学阶段与学习阶段是完全吻合的,在每一教学阶段中发生的事称为教学事件(teaching events),是学习的外部条件。他根据学习过程的八个阶段,提出了教学应遵循的八个程序。

⑴激发动机。教学中的所讲授的内容应能吸引学生,使学生感到有趣,以唤起学生的动机,并把学生的兴趣与对未来期望联系起来。

⑵告知学习者目的。告诉学生在学习结束时将会达到什么样的目的,使学生形成学习的心理定势。告诉学生目标,有利于学生对学习结果形成较具体的期望。

⑶指引注意。指导学生注意有关内容,有助于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教材的核心内容上。因此,教师可以采用各种手段来引起学生的注意,如手势、动作、表情、语调等,或运用教学手段,如挂图、幻灯、录音、录像等,以引起学生视觉上的兴趣。

⑷回忆刺激。教师在授新课之前,要经常让学生回忆先前所学习的内容。如果学生正在学习一种新的心智技能,那么下属的技能就必须回忆(检索)出来,以便能将它们作为瓣技能的一部分而加以重新编码;如果学生正在学习言语信息,那么就需要把先前学习的知识回忆出来,使之成为获取新信息时有意义背景关系中的一个。

⑸提供学习指导。指导学生对学习内容加以编码,使学习变得有意义。在学习指导中,教师可采用建议或提问等形式指导学习者自己制定编码方案。⑹增强保持。为了增强学生保持和提取已习得的内容,教学中可利用表、图等形式,使学习者找出检索的线索,利用间隔复习的形式来保持信息。

⑺促使学习迁移。这里的迁移包括纵向迁移,即教师通过提问和提示,使学生所学的知识能迁移到新的学习内容中;横向迁移,即教师向学生提供需要使他掌握知识的新任务(问题解决),使学生把学习内容运用于其他情境中。

⑻引出动作、提供反馈。教师提供让学生做作业的机会,让教师看到学生是否已经保持了所学会的内容,是否掌握了教学最接近的结果。

加涅强调,教学事件应与学习者内部因素相匹配。为此,他设计了教学事件与学习过程之间的联系图。(另见附图1)学习阶段和教学事件的关系。教学事件描绘了由支持内部学习过程的教学所执行的功能。

3、教师角色与教学策略

加涅认为,教学是由教师对外部条件的计划和控制所组成的,“作为教学的管理人员,教师的工作就是带着使必要的学习过程生动活泼的目的,去计划、设计、选择并监督外部条件和安排”。因此,加涅充分肯定了教师的作用,主张整个教学过程自始至终由教师来控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扮演着“设计者”、“指导者”和“管理者”的角色,在教学中可运用以下教学策略。⑴教学设计策略

加涅认为教学就是为了合理安排可靠的外部条件,以支持、激发、促进学习的内部条件,因此,需要对教学进行整体的设计,从教学分析、展开及评价三方面作出系统的筹划。(另见附图2)

加涅说,教学设计是规划教学系统合理有序的过程,包括确定教学目标,考察学习者特征,确定业绩目标,分析学习任务,规定教学事件,选择教学媒体,评定学业成绩等。①确定教学目标。即评估分析教学需求,找出教学现状与预期状况之间的差距,对各种需求加以筛选、甄别,列出一种或几种需求作为优先考虑的需求。

②学习任务分析。即对照学习结果,将每一种学习结果分为由低到高的不同层次任务,然后从最容易实现的任务开始,逐步实现最高的任务。

③确定起点行为和特征。即确定让学生在介入学习活动时需要的先决条件,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选择一个合适的教学起点,同时根据学生的能力和特质,允许学生自我调整学习进度。

④拟定业绩目标。即对学习任务和学习者本身进行分析之后,将比较笼统的教学目标或教学需求转化为具体详细的业绩目标,它一般按照可观察、可测量的行为来说明,包括行为(做什么)、条件(在什么情境中)及标准(达到什么要求)等。

⑤编制标准参照测验项目。即利用业绩目标提供的标准作出教学诊断和定位。通过诊断使教师了解学生在学习之前的个别需要;通过定位使教师对全体学生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同时运用标准参照测验能检查出学生在课堂上的进步与不足,以便进行查漏补缺。

⑥提出策略。即教师通过课的教案设计,制定帮助学生努力达到业绩目标的计划。

⑦选择教学内容。即为了符合预期目标,教师寻找适当的材料或对原有教材内容进行改编或调整。

⑧设计和实施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即为了修正和改进教学内容,必须对教学内容在推广使用之前,先在一定范围内进行使用,以了解教学内容的试用效果,如可行性、可用性、有效性等。在完成了形成性评价以后,在学期或课程结束时,对教学是否有效作出结论。⑵管理策略。

管理策略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行为。在开学头几周内,要坚持课堂常规管理,如问候学生,委派任务,告知何处放个人物件,如何去盥洗室和水房等;经常点名检查学生家庭作业完成情况,把没做家庭作业的学生的名字写在黑板上;用足够的时间向学生讲解班级的规章制度,让学生自我检查家庭作业。运用管理策略,可使学生开学伊始就井然有序,让学生有章可循,对于促进学生学习大有裨益。⑶指导策略。

指导策略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加涅用大量研究来说明良好的指导策略,如能够用清晰的方式告诉学生学习目标;采用多样化的学习材料清晰地陈述课文;教师的教学要适合学生的兴趣、技能水平和注意广度;提出问题,给学生创造反馈的机会,以加强信息的组织,以及提高学生正确学习的可能性;在掌握新知识前,引导学生回忆先前所学的知识;留心指导课堂作业和家庭作业。

4、学习策略

加涅认为,学生学习速度的快慢与学生信息加工方式的是否得当有关。因此,信息的加工必须成为学生学习的有效策略。⑴选择性注意的策略,即知道学习目标,使学生的注意力从一开始就导向有关材料,促使材料成为视觉焦点和记忆的中心。

⑵编码策略,即将学习材料意义化的过程。它使学生把合适的提取线索与需回忆的内容联系起来。包括:精制,即为提取储存于长时记忆中的知识提供途径;组织策略,即将知识进行归类、概括,并根据知识间的关系加以编码。⑶知道何时使用某一策略,即学生对标准任务的了解,知道所学材料对今后学习的意义,以及对学习任务采用何种策略等

第三篇:加涅

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加涅是20世纪最有影响的著名教育心理学家之一。他认为,学习是一个有始有终的过程,这一过程可分成若干阶段,每一阶段需进行不同的信息加工。在各个信息加工阶段发生的事件,称为学习事件。学习事件是学生内部加工的过程,它形成了学习的信息加工理论的基本结构。与此相应,教学过程既要根据学生的内部加工过程,又要影响这一过程。因而,教学阶段与学习阶段是完全对应的。在每一教学阶段发生的事情,即教学事件,这是学习的外部条件。教学就是由教师安排和控制这些外部条件构成的,而教学的艺术就在于学习阶段与教学阶段的完全吻合。

一、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式

加涅认为,学习的模式是用来说明学习的结构与过程的,它对于理解教学和教学过程,以及如何安排教学事件具有极大的应用意义。他提出了影响深远的信息加工的学习模式(见图7-2)。

图7-2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式

(一)信息流

从图7-2中,我们可以看到信息从一个假设的结构流到另一个假设的结构中去的过程。首先,学生从环境中接受刺激,刺激推动感受器,并转变为神经信息。这个信息进入感觉登记,这是非常短暂的记忆储存,一般在百分之几秒内就可把来自各感受器的信息登记完毕。有些部分登记了,其余部分很快就消逝了,这涉及注意或选择性知觉的问题。

被视觉登记的信息很快进入短时记忆,信息在这里可以持续二三十秒。短时记忆的容量很有限,一般只能储存七个左右的信息项目。一旦超过了这个数目,新的信息进来,就会把部分原有信息赶走。如果想要保持信息,就得采取复述的策略。但复述只能有利于保持信息以便进行编码,并不能增加短时记忆的容量。

当信息从短时记忆进入长时记忆时,信息发生了关键性转变,即要经过编码过程。所谓编码,不是把有关信息收集在一起,而是用各种方式把信息组织起来。信息是经编码形式储存在长时记忆中的。一般认为,长时记忆是个永久性的信息储存库。

当需要使用信息时,需经过检索提取信息。被提取出来的信息可以直接通向反应发生器,从而产生反应,也可以再回到短时记忆,对该信息的合适性作进一步的考虑,结果可能是进一步寻找信息,也可能是通过反应发生器作出反应。

(二)控制结构

除信息流程之外,在图7-2所示的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式中,还包含着期望事项与执行控制。期望事项是指学生期望达到的目标,即学习的动机。正是因为学生对学习有某种期望,教师给予的反馈才会具有强化作用。换言之,反馈之所以有效,是因为反馈能肯定学生的期望。执行控制即加涅学习分类中的认知策略,执行控制过程决定哪些信息从感觉登记进入短时记忆,如何进行编码、采用何种提取策略等。由此可见,期望事项与执行控制在信息加工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加涅之所以没有把这两者与学习模式中其他结构联系起来,主要是由于这两者可能影响信息加工过程中的所有阶段,并且它们之间的关系目前还不太清楚。

二、学习阶段及教学设计

从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式中可以看到,学习是学生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学习过程是由一系列事件构成的。加涅认为,每个学习动作可以分解成八个阶段(见图7-3)。图7-3左边是学习阶段,其中方框上面是该阶段的名称,里面是该阶段内部的主要学习过程;右边则是教学事件。这样,学生内部的学习过程一环接一环,与此相应的学习阶段把这些内部过程与构成教学的外部事件联系起来了。

(一)动机阶段

有效的学习必须要有学习动机,这是整个学习的开始阶段。动机的形式多种多样,在教育教学情境中,首先要考虑的是激发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动机,即学生力图达到某种目的的动机。它是借助于学生内部产生的心理期望过程而建立起来的。期望就是指学生对完成学习任务后将会得到满意结果的一种预期,它可以为随后的学习指明方向。

图7-3学习阶段与教学事件

但是,在有些场合下,学生最初并没有被达到某种目的的诱因所推动,这时就要帮助学生确立学习动机,形成学习期望。理想的期望只有通过学生自己的体会才能形成,而不能仅仅通过教师告诉学生学习的结果来形成。因此,为了使学生形成理想的

期望,在学生实际获得某种知识和技能之前,应先作出安排使学生达到某种目标,以便向学生表明他们能够达到预期的目标。

(二)领会阶段

有了学习动机的学生,首先必须接受刺激,即必须注意与学习有关的刺激,而无视其他刺激。当学生把所注意的刺激特征从其他刺激中分化出来时,这些刺激特征就被进行知觉编码,储存在短时记忆中。这个过程就是选择性知觉。

为了使学生能够有效地进行选择性知觉,教师应采用各种手段来引起学生的注意,如改变讲话的声调、手势动作等;同时,外部刺激的各种特征本身必须是可以被分化和辨别的。学生只有对外部刺激的特征作出选择性知觉后,才能进入其他学习阶段。

(三)习得阶段

当学生注意或知觉外部情境之后,学生就可获得知识。而习得阶段涉及的是对新获得的刺激进行知觉编码后储存在短时记忆中,然后再把它们进一步编码加工后转入长时记忆中。

在短时记忆中暂时保存的信息,与被直接知觉的信息是不同的。在这里,知觉信息已被转化成一种最容易储存的形式,这种转化过程被称为编码过程。当信息进入长时记忆时,信息又要经历一次转换,这一编码的目的是为了保持信息。如用某种方式把刺激组织起来,或根据已经习得的概念对刺激进行分类,或把刺激简化成一些基本原理,这些都会有助于信息的保持。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各种编码程序,鼓励学生选择最佳的编码方式。

(四)保持阶段

学生习得的信息经过复述、强化后,以语义编码的形式进入长时记忆储存阶段。对于长时记忆,人类至今了解不深,但有几点目前是清楚的:第一,储存在长时记忆中的信息,其强度并不随时间进程而减弱,如七八十岁的老人回忆孩提时的事情往往比当天的事情更清楚;第二,有些信息因长期不用会逐渐消退,如一个人已习得的外语单词会因经常不用而遗忘;第三,记忆储存可能会受干扰的影响,新旧信息的混淆往往会使信息难以提取。因此,如果教师能对学习条件作适当安排,避免同时呈现十分相似的刺激,可以减少干扰的可能性,从而提高信息保持的程度。

(五)回忆阶段

学生习得的信息要通过作业表现出来,信息的提取是其中必需的一环。相对其他阶段而言,回忆或信息提取阶段最容易受外部刺激的影响。教师可以利用各种方式使学生得到提取线索,这些线索可以增强学生的信息回忆量。但作为教师,最重要的是指导学生,使他们为自己提供提索,从而成为独立的学习者。所以,对于教学设计来说,通过外部线索激活提取过程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掌握为自己提供线索的策略。

(六)概括阶段

学生提取信息的过程并不始终是在与最初学习信息时相同的情境中进行的。同时,教师也总是希望学生能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各种类似的情境中去,以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因此,学习过程必然有一个概括的阶段,也就是学习迁移的问题。为了促进学习的迁移,教师必须让学生在不同情境中学习,并给学生提供在不同情境中提取信息的机会;同时,更为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概括和掌握其中的原理和原则。

(七)作业阶段

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需要有作业阶段似乎是不言而喻的,因为只有通过作业才能反映学生是否已习得了所学的内容。作业的一个重要功能是获得反馈;同时,学生通过作业看到自己学习的结果,可以获得一种满足。

当然,作业主要是给教师看的。一般来说,仅凭一次作业是很难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作出判断的,有些学生可能碰巧做得很好,有些学生则可能碰巧做得不理想,因此教师需要几次作业才能对学生的学习状况作出判断。

(八)反馈阶段

当学生完成作业后,他马上意识到自己已经达到了预期的目标。这时,教师应给予反馈,让学生及时知道自己的作业是否正确,从而强化其学习动机。当然,强化在学习过程中之所以起作用,是因为学生在动机阶段形成的期望在反馈阶段得到了肯定。

教师在提供反馈时,不仅可以通过“对”、“错”、“正确”或“不正确”等词汇来表达,而且可以使用点头、微笑等许多微妙的方式反馈信息。同时,反馈并不总是需要外部提供的,它也可以从学生内部获得,即进行自我强化。例如,学生可以根据已经学过的概念、规则,知道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确。

总之,加涅认为教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管理者,也是学生学习效果的评定者。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是由上述八个阶段组成的。在每个学习阶段,学习者的头脑内部都进行着信息加工活动,使信息由一种形态转变为另一种形态,直到学习者用作业的方式作出反应为止。教学程序必须根据学习的基本原理来进行。在学习结果(即言语信息、认知策略、智慧技能、动作技能、态度)确定之后,它们必须按照教学工作目标的适当顺序安排。有效的教学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内部学习条件,创设或安排适当的外部条件,促进学生有效地学习,以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

第四篇:加涅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

加涅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 郭 成1969年加涅在《美国心理学年鉴》上发表《教学心理学》一文,预示着教学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加涅被认为是教学心理学的奠基人。《学习的条件和教学论》和《教学设计原理》两书集中反映了加涅的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教学设计思想。加涅认为学习结果是一种习得的性能,这种习得的性能“近似地代表了教学目标”。学习结果与教学目标的区别仅仅在于教学目标提出于教学之前,学习结果实现于教学之后。所以,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理论即是一种教学目标分类理论。

加涅在1965年出版的《学习的条件》中提出了八类学习,即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连锁学习、言语联想、辨别学习、概念学习、规则学习、问题解决学习。在《学习的条件》1985年的修订版中,他将八类学习中的前四类作为学习的基础形式,总称联想学习,从而形成了五类学习。在五类学习的基础上出现五种学习结果,即言语信息(verbal information)、智慧技能(intellectual skills)、认知策略(cognitive strategies)、动作技能(motor skill)、态度(attitudes)。五种学习结果也称五种习得的性能,我们这里把它看成五类教学目标。

(一)智慧技能

智慧技能是使符号应用成为可能的习得性能。加涅认为这类技能是人类习得的最为重要的性能类型,因而也是受教育的实质意义所在。

智慧技能不是一种简单的某一刺激对应某一反应。其典型的形式是规则。智慧技能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只能用规则而不能以刺激—反应模式来描述。如,小学生计算算式“22÷33-25÷56”表现出来的就是智慧技能而不是简单的刺激—反应行为。智慧技能包括四个亚类,即辨别、概念、规则和高级规则。

(1)辨别。辨别是对在一个或多个物理维度上互不相同的刺激作出不同反应的能力。基本的辨别是最简单的智慧技能,它是在生活早期习得的,如颜色、大小的辨别等;复杂的辨别需要利用概念,如辨别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需要一系列基本的概念。(2)概念。概念是个体把事物或事件归类并将该类的任何一个例证看作是该类的一分子作出反应而产生的学习结果。概念与辨别不同之处在于,辨别是对事物的集合加以区分,而概念则是将事物归类并把其中任意一个看作是该类的一分子。概念可分为具体概念(concrete concepts)和定义概念(defined concepts)。具体概念能通过被指认的方式来体现,即可观察到的概念,如猫、椅子、树、房子等。定义概念是抽象的,通过演示一些特定类别的客体、事件或关系的意义来体现,如质量、温度、正义等。

(3)规则。规则是一种规律性,当学习者在各种情况中的行为有“规律性”时他就习得了规则。也就是说,当规则支配个体行为时,个体就具有称为“规则”的性能。习得“规则”并不意味着能用言语陈述“规则”,能陈述“规则”也并不意味着习得了“规则”。加涅认为,定义概念是一种特殊的规则,它的目的是将客体和事件分类,属分类规则。但规则还包括除分类之外的其他类别,它们涉及相等、相似、大于、小于、之前、之后等关系。

(4)高级规则──问题解决。高级规则是个体通过学习将规则结合形成的更为复杂的规则。复杂的规则是与解决一个或一类实际问题相联系的,能解决问题也就表明获得了新的高级规则。例如,一个学生学习了将2x与3x2以及2x 与5x作相加运算后,现在要他求两个多项式──2x+3x2+1与x+3x+4x2的和。解决这一问题时学生会习得“把同指数相加,再把相加结果用“+”连起来”的高级规则。高级规则具有较高的概括性,所以这类规则比构成它们的简单规则可应用于更为广泛的情境。

(二)言语信息

言语信息是能够陈述观念的一种习得性能。它是陈述性知识,包括三个亚类。

(1)名称或符号(labels),即某个物体或一类物体的名称。在学习概念时,符号与概念通常是一同习得的。所以,年幼儿童在获得盘子概念的同时可习得符号──盘子。

(2)单一命题或事实(facts),是表示两个或多个有名字的客体或事件之间关系的言语陈述。例如,一周有七天;氯气是一种有毒气体。(3)在意义上已加以组织的大量命题,这是由相互联系的事实构成的知识体系。例如,属于历史事件或属于艺术、科学或文学范畴的知识。

(三)认知策略

加涅认为,认知策略是一种内部控制过程,是学生赖以选择和调整他们的注意、学习、记忆和思维等的内部过程。认知策略可分为五个亚类。

(1)复述策略,即出声或不出声地重复材料。

(2)精加工策略,是学习者精心地将要学习的项目与其他容易提取的材料进行联系。精加工活动包括分段、概括、作笔记或自我提问等方法。

(3)组织策略,指将要学习的材料形成组织结构,学习者将要记忆的单词根据意义分类,或将事实之间的关系用表来组织,或利用空间线索来回忆材料,或是找出文章中的主要观点,并为这些观点概括出新组织。

(4)理解监控策略。这种策略也可称为“元认知策略”,是学习者建立学习目的、评价是否成功地达到目的、选择其他策略来达到目的的能力。

(5)情感策略,是学习者用以集中和维持注意、控制焦虑、有效使用时间的策略。

(四)动作技能

动作技能指学习者进行身体操作性活动的能力。动作技能不仅仅指完成某种规定的动作,而且指这些动作组织起来构成流畅、合规则和准确的整体行为。动作技能又可分为运动型和职 3 业型。如打网球属于运动型,驾驶收割机属于职业型。

(五)态度

态度指学习者获得的影响个体行为选择的心理状态。例如,一些人可能更愿意选择打乒乓球等体育运动为其业余活动,而另一些人却更愿意阅读文学作品。

2011-02-25 摘自《课堂教学设计》

第五篇:布鲁姆与加涅理论的对比

题:比较布鲁姆的目标分类理论与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理论的异同 答:第一:相同点:

加涅提出的学习结果分类理论,将学习结果分为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归纳可分为:认知(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和态度三方面。而布卢姆等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学习领域、动作技能学习领域和情感领域三个方面。这两个分类理论的三个主类领域是一致的,只是言辞表达上的不同。与此同时,两个理论在教学设计、媒体选择等方面对教育过程都有其积极的意义。布卢姆注重知识的积累,学习过程的循序渐进性,在知识型人才的培养有积极的作用。加涅注重能力的培养与创新思维的培养,在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巨大的贡献。这两种目标分类方法是教育过程的两个维度,在不同维度上发挥其特定的作用。两者之间存在相互补充、相互依存性,从这方面来说两种目标分类是具有相似性的。

第二:不同点

1.分类依据与理论不同

布卢姆分类法基于生物分类学,以学生的外显行为作为教学目标分类的基点。以分类学为依据的分类方法具有可测量性和可观察性,对指导操作性、形成性的学习具有客观的价值。布卢姆以教学目标的复杂程度作为分类的依据,注重学科的纵向发展。由于布卢姆分类法所具有的可测量性、可观察性以及教学目标的可描述、可分析性,得到课程编制者及评价专家的爱好。但基于生物分类学的分类方法忽略了学习主体内部心理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过程,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人的认知规律。因此注重可测量性和可观察性的布鲁姆理分类方法在艺术、哲学等学科具有不可回避的缺陷性。

加涅分类法则基于信息传播理论与建构主义理论,从他的“联结—认知”学习理论出发,以能力和倾向作为教育目标分类的基点。加涅理论从多个方面揭示学习主体的认知规律,对逻辑思维、解决问题能力的开发与培养具有现实的意义。由于加涅理论以认知规律为分类的依据,因此弥补了布卢姆分类法在艺术、哲学等学科的缺陷。

从两者分类依据的区别,可看出卢姆分类法注重知识型人才的培养。加涅分类法,注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2.结构体系不同

在布卢姆的分类理论中,不论是主类还是子类之间都具有连续性、层次性和累积性。布卢姆的分类是一个累积学习的模式,目标由简单到复杂(从下层向高层发展),上层目标的实现只能建立在下层目标的达成上。布卢姆的分类理论注重学科的纵向发展,与皮亚杰的认知结构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图式理论具有实质上的一致性。教学目标的由简单到复杂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学习的进行。但学习过程与学习内容的确定性,由简到繁、由下层到上层的教学理念已经充分暴露出其片面性。

加涅的分类理论从整体上是不具备有连续性、层次性和累积性,仅在“智慧技能”这一主类下各子类之间具具备连续性、层次性、相关性。加涅把教学目标归纳的五种学习结果是具有跨学科性,每门学科都可以按照这五种学习结果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同时,各门学科的教学目标之间可体现其差异性及侧重点。与此同时,加涅把“认知策略”单独列出,作为各门学科教学目标之一,这是对教学目标理论的重大发展。

下载加涅的学习过程八阶段理论[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加涅的学习过程八阶段理论[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加涅学习结果分类及其影响

    加涅学习结果分类及其影响 教与学作为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两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教学是为了帮助人学习,它建立在学习基础之上;反过来,学习又为教学服务。加涅,美国20世纪中......

    加涅五类学习结果5篇范文

    加涅学习结果分类理论和布卢姆教育结果分类理论 的研究与比较 摘要: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理论与布卢姆的教育结果分类理论是教育学与教育心理学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我们进行教学......

    罗伯特加涅简介

    罗伯特·加涅 [Robert Mills Gagné简介 罗伯特·加涅 [Robert Mills Gagné 1916.08.21-2002.04.28],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北安多弗(North Andover),逝于美国......

    认识加涅(五篇范文)

    文章对加涅的教学设计理论体系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和分析,揭示了“学习结果”在该体系中的核心地位, 并结合当前对加涅的教学设计理论的质疑,提出应积极吸收和利用新思想、新技......

    加涅的学习理论

    罗伯特·加涅(R.M.Gagne)是当代美国著名的学习和教学心理学家。他在1992年修订出版的《教学设计原理》中对学生素质结构构成成分进行了分析,他独特的视角或许会对我国的素质教......

    加涅理论下的语文课堂内探究式学习[共5篇]

    加涅理论下的语文课堂内探究式学习——《采蒲台的苇》教学案例 育童小学王佩红 一、背景 阅读是语文课程中极其重要的内容,《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阅读的目标强调,阅读......

    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学习的要素《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一、加涅与信息加工学习理论简介 (一)罗伯特·米尔斯·加涅(Robert Mills Gagne,1916--2002)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 60年代,随着信息科学......

    加涅认知指导学习理论

    一、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式 加涅认为,学习的模式是用来说明学习的结构与过程的,它对于理解教学和教学过程,以及如何安排教学事件具有极大的应用意义。他提出了影响深远的信息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