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装箱运输市场发展调研报告
北仑港作为宁波-舟山港的重要组成部分,XX年集装箱吞吐量突破性地达到了935万标箱,预计到2011年,宁波-舟山港的货物吞吐量将达到5.8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超过1200万标箱,成为世界级现代化枢纽大港。我区集装箱道路运输作为疏通港口的优势运力,虽然在政府和行业管理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仍与“畅通、高速、便捷、高效”的现代化国际港口的要求相距甚远。在我区发展临港大工业、大物流的关键时期,理性分析集装箱道路运输行业的现状,积极引导其更好地服务港口经济发展,并提出切实和可行性分析和建议,不仅是必要的,更是极其重要的。
一、北仑区集装箱道路运输业发展概况
集装箱吞吐量的大小是衡量一个国际化大港的关键标志之一。据有关专家测算,港口每增加一个标准集装箱的吞吐量可带来7千元左右的附加产值,按XX年宁波-舟山港935万标箱的吞吐量计算,可产生附加产值近655亿元。集装箱道路运输则是提高港口货物流通、装卸效率的关键环节之一,也是拓展港口内陆腹地、增加货源,扩大国内外的经济辐射面的主要途径。尤其是随着杭州湾大桥的建成通车,将使江苏、无锡的集装箱到上海与到北仑港成为等距,大大增强了北仑港对内陆地区箱源的吸引,为我区发展临港大工业、大物流创造了有利契机。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北仑港没有大规模的集装箱运力保证,港口大工业、大物流都不可能有大发展。因此,北仑要依托港口优势发展港口经济必须大力发展集装箱道路运输。
近年来,随着北仑港集装箱吞吐量的增加,我区的集装箱道路运输业有了较快的发展。XX年9月25日,北仑区政府针对集装箱道路运输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和未来趋势出台了《北仑区鼓励集装箱运输企业发展的若干政策》。这一政策的实施对推动我区集装箱运输企业的发展以及道路货运运力结构优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截止2011年4月底,我区共有集装箱运输企业63家,集装箱车辆1391辆,总吨位达到39643吨。仅今年1-4月份,就新增集装箱道路运输企业5家,新增集装箱运输车辆90辆。
但
是,这样的增长仅仅是被动地适应了疏港的需求,并没有能够走到前面去,服务并推动港口的发展。据调查,XX年深圳港共有经营道路集装箱运输业务的企业1847家,拥有注册道路集装箱专用运输车辆19411辆,是我区现有集装箱车辆的14倍。从全市角度来看,截至到2011年4月低,全市共有集装箱运输企业为176家,集装箱车辆6700辆,我区的集装箱运输企业及车辆数在其中仅分别占到35.8%和20.7%。目前,进出北仑港的所有集装箱需要由道路进行接驳运输,集装箱道路运输已经成为北仑港集装箱集散的主要运输方式,但从以上的数据来看,我区的集装箱道路运输却远远滞后于国际化港口对集装箱道路运输能力的需求。
二、北仑区集装箱道路运输业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
目前,在我区从事集装箱道路运输的车辆大约有8000辆左右,其中85%为我市其他县区和舟山等周边地区的注册车辆。近几年来,随着北仑港集装箱吞吐量的不断增加以及道路等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区外集装箱车辆涌进我区。这对我们本地企业正常性的经营带来了不小的冲击,据统计,截止2011年4月底我区共有注册集装箱运输车辆1391辆,集装箱运输企业63家,平均每家企业的集装箱车辆数仅为22辆,并且绝大部分是挂靠经营车辆。而目前在我区经营的集装箱车辆,据不完全统计,已经达到了近8000辆,外区车辆抢占了我区有限的交通道路、停车场地、供油等资源不说,给集装箱运输市场带来了无序的竞争。目前,区外的集装箱运输车辆凭借注册地大幅的优惠政策,或者逃缴各种法定规费所带来的低廉成本,与我区注册集装箱运输企业展开了价格竞争,严重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比如,一辆北仑本地集装箱车辆跑温州一个来回的成本约在2826元左右(包括油费、过境费、税收、养路费、保险费、车辆折旧损耗等),但是为了能与大量的区外集装箱企业进行竞争,不得不把运价压低到2800元左右。在这种无序竞争的态势下,我区不少集装箱运输企业或者转投其他行业,或者转移到其他地区,严重影响了我区集装箱道路运输业的健康发展,以下是我区与周边地区集装箱主要优惠措施对比表。
第二篇:2012年集装箱运输市场发展趋势
2012年集装箱运输市场发展趋势
智研数据研究中心网讯:
内容提要:中国经济有望继续增长是推动集装箱运输需求增长的重要因素,中国的经贸增长也有望保持高位,不过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中国外贸产品的结构性升级,外贸货物价升量不升的趋势日益突出。作为全球最大的集装箱货源生成地,集装箱的货量增幅也将逐步放缓。
智研数据研究中心发布的:2011-2015年中国集装箱运输市场调研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1.经贸形势趋于严峻
美国经济可能陷入较长时期滞胀,未来美国经济仍将维持缓慢复苏、低速增长的局面。欧元区经济存在二次衰退的可能,由于欧元区可能会有更多的国家被牵连进债务危机之中,经济增速可能进一步下滑,甚至衰退。日本经济在2012年灾后重建的促进效应仍将低于预期,同时世界经济放缓、日元升值以及国内产业向海外转移将对日本经济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
新兴经济体仍将是引领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随着美欧经济下行风险的加大,新兴经济体紧缩政策的步伐将减慢,经济可能实现平稳增长。预计2012上半年,全球经济和贸易可能继续延续低迷走势。
中国经济有望继续增长是推动集装箱运输需求增长的重要因素,中国的经贸增长也有望保持高位,不过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中国外贸产品的结构性升级,外贸货物价升量不升的趋势日益突出。作为全球最大的集装箱货源生成地,集装箱的货量增幅也将逐步放缓。2012年全球集装箱贸易量和集装箱运力增幅预测如表3所示。
2.运力供给依然过剩
明后两年仍然是新船交付的高峰期,2012年的交付量在130万~140万TEU,与2007年的水平相当,比较突出的变化是60%以上的新交付船型为 8 000+TEU的超大集装箱船型。2012年预计有85艘共98万TEU的8000+TEU船舶交付,2013年会有101艘8 000+TEU船舶交付,合计运力109万TEU。班轮公司在金融危机后取消和推迟部分订单,原本使2012—2015年新交付运力回落到100万~120万TEU之间。然而,2011年以来造船热情高涨、大量新增订单的后果是市场运力过剩的时间更长。初步预测,考虑新增订单后2012—2015年的年均新船交付运力都在130万TEU以上。而船舶的拆解可能延续2011年的低迷情况,难以再现2008年10万TEU、2009年38万TEU、2010年13万TEU的火热拆船景象,总量估计处于不足5万TEU的低位水平。
因此航线运力过剩的压力仍将比较突出。
结合2012年新船订单交付计划、拆船信息等方面,2012年集装箱运输市场运力增幅预计在8%以上,而运量增幅为5%~7%。综合供给和需求两方面进行预测,2012年班轮公司的赢利状况将很难比2011年明显改观。历年8 000+TEU集装箱船舶订单交付统计和预测情况如表4所示。
3.干线门槛逐步提高
从近期公布的经济指标来看,欧元区制造业PMI指数连续数月降至50%以下,经济敏感指数连续下滑半年以上,失业率一直居高不下,在10%以上,欧元区内部经济发展不均衡性越来越突出,债务危机依然严峻。在主权债务危机的影响下欧元汇率疲态备显,欧元购买力下降。三季度以来,权威机构不断下调对
欧洲经济增长的预测,预计欧元区2012年经济增速仅有1%左右。因此,从需求层面来看,亚欧航线西行箱运量约为1 450万TEU,增幅在3%左右,东行箱运量约为630万TEU。
就美国经济方面看,四季度就业形势并不乐观。
制造业发展动力减弱,消费者信心不足,高企的赤字以及激烈的党派之争使出台的经济刺激政策的实施面临较大困难。美国经济很可能处于一段市场低迷期,经济增长率预期不足2%。不过,考虑到2012年是美国的大选年,政府有可能出台一些促进福利刺激消费的政策,一定程度上能拉动东行货量。预计太平洋线东行货量可能增长5.0%左右,西行货量增幅仍将快于东行增幅。2012年主干航线货量增幅预测如表5所示。
随着航线升级,主干航线的进入门槛也被提高。
从运力供给来看,明年将有85艘共计98万TEU的8 000+TEU船舶交付,预计这批船舶的绝大部分会投入主干航线运营,主干航线周运力增幅将超过10%。
预计随着2012年船舶的升级换代,主干航线的进入船型将被提升:西北欧航线基本使用万箱船舶,地中海线和美西、美东航线(经苏伊士运河)的平均船型都将达到6 500 TEU以上。
4.新兴市场发展较快
虽然受全球经济放缓影响,亚洲、拉美各国当前经济增速趋缓,但相比发达国家,得益于不断扩大的国内市场、得当的宏观经济政策,亚洲、拉美以及非洲等发展中国家面对当前世界经济复杂局面具有更大的回旋余地,经济发展前景
也更为乐观。IMF预测2012年东盟5国经济将增长5.6%,巴西增长3.6%,中东及北非增长4.4%,撒哈拉以南非洲部分增速达到5.9%。
从2011年的货量走势来看,南美市场、波湾航线以及亚洲区域内航线货量增长都要好于欧美干线,货量增幅均在5%以上,有的甚至超过10%。
总体看,2012年新兴市场的货运需求增长会强于主干线市场,尤其是南美市场有望保持2011年10%以上的较快增长势头。
新兴市场的快速发展也吸引船公司加大对相关航线的运力投放,新兴市场航线的发展速度明显超过传统的三大主干航线。
考虑到大船上线层级替换,2012年新兴市场运力供给也会承受一定的压力,新兴市场航线的运力占比也将进一步提升。主要航线与新兴市场航线年运力投入对比如表6所示。
5.经营成本持续高位首先是燃油成本,尽管近两年班轮公司通过加船减速等方式不断降低了单位燃油消耗,但是油价的上涨幅度在加快,2011年国际原油和燃油价格同比增长超过30%。从几家公布了燃油成本的公司看,其各自燃油成本及单箱燃油成本同比涨幅都在20%以上。
预计2012年受全球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的影响,国际原油价格涨幅会放缓,但是总体仍在高位波动。2012年燃料油年均价可能仍在600美元/t以上徘徊,相比2009年初,油价几乎翻番。
其次,全球性的通胀境况仍无实际改变,港口及内陆费用仍将普遍上涨,结合通胀率,估计相关费用的涨幅在3%~5%,这些刚性费用上涨无疑会给承运人带来较大的成本压力。
6.行业重组大势所趋
运价的低迷导致市场竞争日益残酷,同时,船舶继续向大型化发展。行业领先的船公司以船舶大型化和低运价战术来压缩行业的利润空间和后续船公司的生存空间,实施优胜劣汰,加速行业整合。船公司也将进一步出现分化。以MSK、MSC、CMA为主的第一集团加速订造新船,推动市场份额集中向垄断化发展;处于第二集团的船公司(规模为40万~70万TEU)对第一集团的赶超日益艰难,只能重新组合,抱团取暖;处于第三集团的船公司(排名在前10之后)在东西向干线上存在被边缘化的风险;排名前20之后的中小型船公司只能专注于单一的细分市场,否则只会被兼并或退出。
从过去10年的发展看,随着班轮公司间的多次并购和整合,班轮业的集中度不断提高。马士基船队运力占全球的比重从2001年初的9%上升到2011年的13%,前三甲运力比重从18%上升到31%,前10大和前20大班轮公司运力比重则分别从37%、53%上升至54%、73%。班轮公司船队运力集中度如表7所示。
展望未来两年,全球集装箱航运供求形势依然不容乐观,班轮公司的经营压力必然增大,持续的经营压力对于规模较小的班轮公司而言将是巨大的生存挑战。如果部分小公司被淘汰,航运市场可能会出现新的重组机会。
第三篇:专业市场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专业市场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根据镇政府2012年3月对有关镇属公司进行机构调整,原镇商投公司撤并后,对专业市场的管理由镇经贸办委托XX经济发展有限公司进行有效管理。按照我镇建设“北虹商务新市镇”目标要求和“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具体要求,江丰经济发展有限公司在镇经贸办的指导和安排下,对全镇专业市场进行认真的调查研究。按照“加强管理、安全运营、提升效益、推动发展”的方针,提出了规范和壮大专业市场的具体对策。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专业市场现状
公司于3月份开始对全镇的专业市场进行全面的调查摸底和认真梳理,到目前为止,江桥镇专业市场有13家。总占地516亩。2011年完成入库税收1727.70万元,项目注册15户,注册资金800万元,2012年截止11月,完成入库税收1399.96万元,项目注册 18户,注册资金 1070万元。13家专业市场因产权、性质、规模和管理等情况比较复杂,导致市场的经营状况多种多样。
第一类是比较成熟的市场:这类市场不多,经营管理相对较好,发展意识相对较强,运作机制相对比较规范。例如:XX机电市场,占地77亩,能积极的配合政府工作,对市场内经营户在地注册、在地纳税等工作做得比较好,2011年完
成税收713.18万元,2012年预计可完成税收700万元,占整个专业市场税收的36.4%左右。XX工程机械配套市场,2011年完成税收 527.25 万元,预计2012年完成税收 550万元,占整个专业市场税收的29%左右。
第二类是欠规范的市场:这类市场的规模不算小,管理情况还可以,经营状况比较正常,但效益不好,对地方贡献不大,有些市场虽然占用了大量的土地资源,但缺乏规范统一管理,显得无序、分散、混乱,多年来对地方几乎是零税收。例如:XX陶瓷批发市场,市场开业至今已三年有余,但是注册企业几乎为零,市场经营状况不佳,面临转型和停业。
第三类是新建立的市场:有个别专业市场建立周期很长,迟迟不能投入经营,还有得在筹建当中,所以见效慢,产生效益还有一段时间。例如:XXXX市场、XX汽车用品市场。
第四类是无法管理的市场:有些市场的房屋和土地产权不属于江桥镇,这类市场把房屋和土地出租给经营者,建立所谓的市场,出租单位只收取资金,不参与管理。例如:XXX装饰市场和XX粮油批发市场,土地房屋属于国有性质,这类市场对地方政府税收贡献不大,反而带来了社会治安、安全管理、用水用电、环境卫生、计划生育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二、存在问题
总体来看,专业市场线长面广,分布较散,点多店小,缺少亮点,对地方税收贡献不大,与“北虹商务新市镇”建设“丰”字新走廊的功能定位相比较,存在相当大的距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布局不尽合理。从目前已有的市场来看,XX路8号桥到9号桥之间,以嘉莲华、新世界国际商业广场为中心的商业业态已经初具规模,形成了消费购物的商业圈。但以XX路9号桥到11号桥,将近2公里的距离当中,林林总总地开设了几个市场,包括机械、建材、二手机电、家具、汽车用品等,没有一个标准的区域,故形不成市场的氛围,有些市场破烂不堪,跟XX商贸带应有的整体形象形成了很大的反差。
2、有些市场在经营观念上和地方发展存在一些偏差,不顾整体和全局的利益,出租摊位或门面来回笼资本,达到利益最大化,而不考虑入驻经营户的办证及纳税问题,导致大量无证经营现象存在,特别是对专业市场要求在地注册、在地纳税等事宜。镇经贸办与XX经济发展有限公司市场部虽然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效果不理想,有些市场纯粹是一种应付状态,因为现在还没有一个较完善的考核机制来约束市场。
3、产出效益低下。全镇的专业市场总占地516亩左右,2011年完成税收1727.70万元,平均亩产税收3.34万元左右。
如:税收占比例较大的,XX二手机电市场和XX工程机械配套市场。2011年税收达713.18万元和527.25万元,土地面积分别为77亩和75.5亩,每亩产税也只有9.26万元和6.98万元左右,离政府要求的市场亩产产税标准还有一段距离。
4、税源流失原因。按照全镇专业市场的经营规模,即使是一般的经营水平,也完全可以实现税收的一定规模,而2011年实际完成只有1727.70万元左右。原因:一是许多市场经营户在地注册、在地纳税的意识不强。二是市场的经营没有进入正常、规范的阶段。三是政策的制约导致大量的税源外流。四是大量的无证经营,无税可收,并且还冲击整个市场。
三、相应对策
近年来,我镇根据XXX区对南部板块的功能定位,按照“商贸XX,物流XX,居住XX”的功能定位和随着XX枢纽港和轨道13号线等重大工程建设,也给专业市场品味的提升提供了新的重大机遇,为了实现发展目标,具体抓好“三个强化”“三个完善”。对现有的专业市场进行治理整顿,强化管理和规范引导,逐步提高它们的综合品味和税收贡献率。
一是强化登记管理。对所有的市场管理方,商铺承包(租赁)经营方,进行一次地毯式的清理。凡是按规定没有进行注册登记的,一律按要求在规定的期限内进行注册登记和办
理营业执照,否则按照相关法律给予吊销执照、勒令停业等处罚。
二是强化税收征管。结合注册登记的地毯式清理,同时对所有的市场管理方商铺承包(租赁)经营方的纳税情况也要进行拉网式清理,并逐一进行税收登记和造册,凡是偷漏税的建议按相关要求补税,拒不合作、态度恶劣、数额巨大的,严格按照税务法给予罚款等相惩处。对于无法管的市场要和市场的土地、房屋等资源的专权部门加强联系,商榷建立联合管理机制和权益分成机制。
三是强化市场改进。对于管理比较规范,效益比较良好,运行比较正常的市场,要进一步加以规范管理,积极和支持进行改造和升级。对于欠规范的市场要重点加大“逼税、挖税”力度,力争消灭纳税空点。对于低档次、低效益、低规模的市场,要从新进行调查和研究,有提升潜力空间的应给予支持,对没有前途的可以考虑适时予以淘汰。
一是完善交通服务。要以XXX枢纽港建设为契机,继续积极配合市、区全力推进轨道交通13号线建设,协调推进XX高架及XXX西路交互通道、XX路西延伸段工程建设和加速推进XX路改造和临兆路贯通,使XX地区的交通对内连得起来,对外接得上来。
二是完善市场的运行机制。加强市场管理,制度是重要的保障,要建立管理、监督、执法、协调、服务、招商、投
资、考核等健全的考核机制和制度。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政府有关部门和工商、税务、公安等执法部门及XX经济发展公司参加的专业市场“大联勤”工作,来加强市场管理建立良好机制,突出市场效益。
三是完善专业市场的扶持政策。建议政府重新制定扶持奖励政策,制定亩均产税标准,超出部分按照一定比例进行奖励。如市场达不到亩均产税标准,则要求其补偿缺少的部分,或收回一部分土地使用权或增加土地使用费。这样不仅使土地资源产出率达到最大化,地方政府的利益也得到了保障。
XXXXX发展有限公司
2012年11月26日
第四篇:市场食用菌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2001年以来,XX市掀起了种植食用菌的热潮。2007年生产规模更由2003年的2500万棒猛增到4000万棒。食用菌究竟为何物?食用菌生产形势究竟怎么样?效益如何?有没有发展前景?带着这些问题,我在实习期间,对遵化市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情况进行了调查。
一、食用菌的发展史以及在X市的发展情况
菌类食用在我国已有3600多年的历史。自商周时期,菌菜就作为山珍,成为奴隶主的奢侈品。直至晚清,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菌菜以其山珍的地位和独特的个性魅力,征服了数代帝王。但他们一直是食用野生菌。自20世纪初法国在双孢菇纯菌种的分离培养方面首告成功,日本在20世纪20年代末首先制成了香菇的纯菌种,人工种植的食用菌开始风靡世界餐桌,并形成产业。荷兰、美国、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的食用菌生产趋于工业化和集约化。目前,全世界的食用菌年产量约1600多万吨。
在我国,从白山黑水到青海湖畔,从天山南北到日月潭边,除海南未见报道外,食用菌在其余各地均有种植。人工种植品种有320多个,形成大规模商业性种植的有香菇、双孢菇、平菇、木耳、灵芝、鸡腿菇等15个。而其中的两大主要菌类则是东北黑木耳(辽宁最多)和华北(河北)、华中(河南)、华东(浙江)、华南(福建)的香菇。目前,全国有食用菌主产基地县(市)近200个,大中型加工企业2000多家。年产食用菌1038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65%.其中,出口43.3万吨,其余均为内销。
在河北,食用菌产量前三名的为灵寿县、平泉县、遵化市。其中,灵寿县主要生产金针菇,年产7.5万吨,产值近6亿元。平泉县主要产品是滑子菇,年产4万吨,产值4.4亿元。国家农业部批准的唯一的中国北方食用菌交易市场设在该县。遵化市主要生产香菇,年产2.5万吨,产值约7500万元。
遵化市的食用菌生产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至今,经历了两次高潮。1994年,该市西留村乡筹建了第一家规模食用菌生产企业,当时的技术不完善,产量也不高,但市场价格较高,每市斤达到3-5元,效益较好,2分地挣3万,亩纯挣10万,食用菌种植开始向遵化市其他乡镇扩散,形成了种植食用菌的第一次高潮。但是,由于当时的大部分群众对这一新鲜事物持观望态度,以及技术不成熟等其他方面的原因,没有形成大气候。沉寂了几年后,从2001年开始,因平安城镇平一村种植食用菌获得较好收益,从而带动了平安城镇、东新庄镇农民种植食用菌,并迅速扩散到全市。2003年,遵化市种植食用菌的乡镇达到18个,规模达2500万棒。其中,平安城镇1200万棒、东新庄镇600万棒、刘备寨乡200万棒,其余为石门镇80万棒、苏家洼镇80万棒。2004年,增速更为迅猛,全市新建大棚1220个,其中平安城镇、东新庄镇、刘备寨乡新建1167个。仅平安城镇就增加834个,增加产能1300多万棒。预计今年全市可突破4000万棒,产量4万吨,产值1.2亿元。种植食用菌已经成为当地农民致富的主要途径。
二、食用菌的主要功用
食用菌含有丰富的营养,具有高蛋白质、低盐、低糖、低脂、低热,富含药用物质、维生素、矿物质和纤维素等特点,被称为“素中之荤”.如蘑菇、猴头菇、银耳等,早就被称为“山珍之王”、“庖厨珍品”.研究发现,食用菌子食体的蛋白质含量约为鲜重的3%-4%,干重的20%-40%,介于肉类和蔬菜之间,并含有丰富的氨基酸,所以,在国际上被认为是“最理想的蛋白质和组合营养来源”.据调查,大众餐馆的菜食原料中,有近25%的原料来自食用菌,并且呈上升趋势。到2003年,北京食用菌餐馆已经达到200多家,有80%的大中型餐馆、宾馆有食用菌菜谱和配菜。
在作为美味营养食品的同时,食用菌又是食疗保健食品。食用菌含有较多的核酸和维生素B1(硫磺酸)、维生素B2(核黄酸)维生素pp(烟酸)、维生素C(抗坏血酸)和维生素D(麦角淄酸)等,还有具有抗癌功能的多糖物质干扰素诱发剂-双链核糖核酸,可降低血压的酪氨酸酶、牛黄酸,可降低血脂的香菇素,可降低胆固醇的胆碱和核香酸,可降血凝块的腺苷,可预防肝炎和肠胃溃疡的原黄素等。矿物质的含量亦极丰富,尤其含磷较多,有利于调节生理机能。长期实用,具有滋阴补阳、益气活血、补脑强心、养颜美容、延年益寿等功效。现在许多企业已经利用食用菌开发出多种中成药和保健食品。对于当今更加注重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的人们来说,食用菌受到青睐是自然而然的。
三、食用菌的经营及成本利润
目前,遵化市食用菌种植所用的大棚大小不同,但目前所建的基本接近长70米、宽9米、高3.4米的标准。下面以该规格的大棚为例进行成本分析。
建一个长70米、宽9米、高3.4米的大棚,需要在大棚前预留同样面积的空地,以保证光照和通风需求,所以,所需土地为大棚面积的2倍。
(一)建筑及设施成本
1、红砖27000块,水泥4吨,约需3400元;
2、镀锌管,用管粗细不同,拱梁用80根,需7500元,横梁用50根,需2500元,后壁支撑用100根,需2000元,中间立柱60根,需2000元,小计约14000元;
3、塑料840平方米,需1000元。草帘70块,需2500元。压塑料膜及卷草帘用的绳子280米,需1200元。拢塑料膜用铁丝140米,需100元;
4、打井及购置潜水泵、上水管需1000元。
5、接种箱1至2个(每个500元左右)、装袋机1台(500元左右)、锅炉1座(1300元左右)、蒸笼1个(600元-700元),小计3000-3500元;
6、建一个大棚约需人工80个,按目前大工50 元/天计算,约需2500元。
综上所述,建一个大棚合计需2.9-3万元左右。
(二)经营成本
一是菌棒。每棒需木渣2.5斤,约0.7元左右。菌袋每个0.1元。每支菌种需6元,接种2000棒,每棒用菌种折合0.003元。在制棒、接种及菌棒入棚季节,每个棚每天需人工8-10个,合计约15天左右,每个工20元,约需支付3000元左右,每棒人工费折0.15元。所以,每棒总体成本在0.95-1.0元左右。每个大棚可摆放菌棒2万棒,需资金2万元左右。
二是易损、易耗及水电费。每个棚草帘每年更换一半,需1300元左右,塑料膜每年更换一次,需1000元左右。接种箱、锅炉、蒸笼、绳子等总计4000-4500元,按5年折旧期,每年提取折旧费用800-900元。水电费中,用水没有收费,电费每月120余千瓦时,每年用8个月,农业用电每千瓦时0.41元,需400元左右。总计约3400-3600元。此项开支每棒平均约0.18元。
三是固定资产折旧。大棚固定资产(红砖及镀锌管、水井、潜水泵)合计约1.9万元,按15年折旧期,每年提取折旧费用1300元。此项开支每棒平均约0.06元。
综上所述,每年每个大棚经营成本需2.5万元左右。单棒成本为1.25元左右。日常经营需要2个家庭自有劳动力。如果家庭劳动力按每人每日15元计算,家庭劳动力的成本为7500元左右,总成本为3.25-3.4万元。单棒综合成本为1.7元左右。
(三)经营利润
每棒食用菌可采2斤鲜菇。去年遵化市香菇最高产地批发价格为每斤2.2元,最低为1元,平均价格为1.5元左右。每棚放2万棒,销售收入约为2×1.5×20000=60000元。单棒销售收入为1.5×2=3元。单棒纯利润约为3-1.25=1.75元。
如果不计算家庭劳动力成本,每年每个大棚毛利润为:销售收入(6万元)-经营成本(2.5万元)=3.5万元。
新建大棚当年可以收回成本,建筑成本、管理成本低则可获部分利润。从第二年开始,不计算家庭劳动力费用,年毛利润可达3.5万元。如果大棚建筑采用的是较低成本的钢筋而不是镀锌管,收益会更高,但是,因为使用年限短,折旧费用也高。
(四)相关经济效益
种植食用菌带动了其它产业的发展,产生了广泛的经济效益。仅以平安城镇为例。一是流通领域。每年需要100多万元的更换用塑料膜。今年为发展食用菌,建筑用钢材需求折算为2000多万元,潜水泵也需要近900台,价值36万元。塑料绳、铁丝等也有大量需求。二是交通运输业。每年仅制棒就需要37500吨木渣,大部分要到外地采购木料自己加工,或是直接从外地采购木渣。即使是采购木料,按每车载重10吨计算,需要出动3700多辆车次,另外每年需要从江苏等地调运草帘5300吨,也需要近1000辆车次。三是解决了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问题。据估算,在制菌棒期间,就需要20万个劳动日,因平安城镇内的劳动力不足,需要到堡子店、石门甚至玉田、蓟县等地招收3000到4000名劳动力。建筑大棚,制造蒸笼、锅炉、接种箱,打井等也安排了大量劳动力。同时,大量的外来劳动力和收购食用菌人员,也带动了餐饮业的发展。
四、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前景
遵化市目前的食用菌种植品种中,香菇占90%,其余为白灵菇、双孢菇、茶树菇等。香菇在遵化市种植历史已经有10余年,是目前技术比较成熟,价格比较稳定的菌种。产量位居全省首位,占全省总产量的30%以上。但是,如果放在全国看,遵化市的食用菌产量只占0.24%.2003年,全市食用菌总产2500万棒,到2004年7月,生产能力猛增至4000多万棒。大量增长的食用菌生产能力是否会造成供大于求,增产不增收,挫伤农民积极性,最终影响该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一)从市场价格分析
一是国际价格。我国食用菌出口,1995年为30万吨,2000年为47.6万吨,2002年为38万吨,创汇却分别为9亿、6亿和4.6亿美元,平均吨价为3000美元、1255美元和1213美元,呈现明显下降趋势。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国外相关质量指标很多,而我国的标准体系还不健全甚至落后。资料显示,目前仅在农药残留限量指标上,国际食品法典有2572项,欧盟有22289项,美国有8669项,日本有9052项,而我国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只有484项。所以,大大影响了食用菌的出口价格。如果我们加大食用菌生产标准化推行力度,产品符合了国际市场标准要求,价格也会相应提高的。二是国内价格。根据中国农业信息网价格之窗的数据库,2003年6月至2004年2月国内大中城市农贸批发市场香菇价格一直呈上扬态势,今年2月后开始下滑,但价格仍高于去年。南方菇品市场今年以来最低价格为6月下旬的5元/斤,远高于去年最低价格6月的2.5元/斤。而今年最高价格6元/斤也高于去年的最高价格5.5元/斤。香菇作为常规品种,价格波动幅度小,价格是相对稳定的。今年上半年,北京香菇价格同比上涨30%.(二)从市场需求分析
一是国外市场。香菇市场主要是日本、北美和欧洲。日本对我国香菇输入底线为鲜菇2.5万吨,干菇为8000吨左右。美国和加拿大销售呈上升趋势。欧洲人喜欢吃蘑菇,但是,在华人饮食文化影响下,尤其是欧盟国家多达8000家的中国餐馆,对香菇、木耳的消费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以上国家的香菇消费以华人为主,比较稳定,随着华人的不断增加,消费量也会上升。二是国内市场。饮食习惯和经济发展水平有着密切关系,在上世纪60年代,日本在战后经济增长时期,香菇消费就表现了高速增长。目前,我国人均消费香菇不到12克,分别是日本人的1/5,香港人的1/10.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习惯的改善,全国范围内的消费量正在以10%的速度增加。以上海市场为例,上海市场鲜菇消费量每年上升15%,2003年冬季,干菇消费量同比增长25%,单价上升12%.(三)从遵化市的产量分析
如前所述,遵化市的香菇产量只占全国的0.24%,所以,遵化市增加的香菇产量根本不会对市场造成影响。此外,因为各地有各地的水土特点和种植习惯。比如,灵寿县就因为当地气候的原因,没有发展香菇种植。唐山境内,迁西县就以种植栗蘑为主,滦县以种植杏孢菇为主,滦南县以种植白灵菇为主。即使全国的香菇产量均有增加,但是消费量也在增加,两者相抵,价格也不会受到太大影响。与其他地区相比,遵化市的香菇生产成本较低。况且,香菇是一种可以加工的产品,如果鲜销不畅,还可以烘干,也可以腌渍,不至于造成较大损失。
五、关于促进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建议
(一)大力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
就国际市场看,加入WTO后,国际贸易量不断增加,这既为我们发展出口创汇提供了机遇,也把一个严峻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世界市场尤其是欧盟国家对进口产品的质量要求非常严格,尤其是对农产品的有机物残留方面,标准近于苛刻。就国内来看,实施标准化生产也是一个迟早的问题。如北京等大城市,农产品检验的项目也在逐渐增加。一步领先,步步领先。如果不尽早推行标准化生产,我们已经形成气候的食用菌产业迟早会被淘汰出局。所以,应设立食用菌标准化生产办公室,靠挂在农村经济局或科学技术局,由专人负责食用菌生产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早动手,早受益。
(二)及早建立食用菌交易市场
目前,遵化市的食用菌销售主要处于小规模、散销售阶段,基本上“送出地头”,还没有真正“走进市场”,生产者的利益难以得到有效保证。所以,应该把建立食用菌交易市场提到议事日程。如平泉的食用菌交易市场,每年春、秋、冬三季,商贾云集。除能节省销售费用,还可以带动本地菌种、原料的销售,延伸产业链条。河南一省就建立了10余个市场,西峡、郑州两个市场年交易额达20亿元。而泌阳县已经形成了产业链条,遵化市菇农用的锛渣机、装袋机,甚至是小小的菌袋,都要从那里购买。如该县生产的锛渣机,原理与矿山粉碎机没有太大区别,但最高价格为一台20万元左右。从遵化市的工业基础看,完全可以自己制造。但因为市场有限,没有厂家愿意生产。如果建立了食用菌交易市场,不仅可以提高销售价格,还可以极大地带动需求,拉动市场,延伸产业链条。
(三)尽快对食用菌进行加工利用
目前,遵化市的食用菌只是初级产品,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低,经济效益差。例如,一斤鲜菇市场价格为2元左右,到饭店餐桌上一盘可卖15-20元,一斤可做两盘,增值达10-20倍;保鲜出口,大约增值10倍;加工成罐头,可增值50%-200%;如提取多糖可以增值上百倍。所以,遵化市应尽快走出“出棚进篮、出篮进车、出车进市”,由“农田工厂”进“农贸市场”的原始销售阶段。建议抓紧扶持建立1-2家较大食用菌深加工企业,在提高附加值的同时,降低市场风险。
(四)大力提倡专业化生产和分工
遵化市的食用菌生产,尚处于“小而全”的分散状态,家家建大棚,家家支炉灶,家家有支出,家家没规模。造成资源浪费,劳动力浪费,综合效益较低。所以,应该引导农民进行专业分工,把菌种销售、原材料制造、种植等环节剥离开,使菇农不必再自己造原料,搭灭菌锅,制接种室,建培养室,也不必拌料、灭菌、接种全做,只要买回菌棒直接出菇,可以专心抓管护,减少投入,腾出精力,最终提高生产效益。
第五篇:驾培市场发展调研报告
以下提供一篇调研报告给大家参考!
这几年源于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我区驾驶培训行业得到快速发展。我区驾驶员培训学员报名人数一直保持稳步快速上升趋势。2012年驾培管理职能下放,我处在驾培管理方面做了不少努力,目前我区驾培市场也日趋规范,但驾培市场中存在的问题仍然不少,而作为我们运管部门,主要职责就是要规范管理驾驶员培训市场,积极引导驾校从规范培训、提高培训质量上下功夫,以优质服务拓展生源,并形成竞争有序、稳定的驾培市场。“品质驾培”是驾培市场发展的目标。在我们职权范围内,如何更好地规范驾培市场,让驾培市场健康有序发展是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我区驾培市场的现状。
目前,我区已获取得培训经营许可证的驾校共有13家,教练车650辆,教练员736名,近三年来驾校每年培训的学员以20%的速度递增,预计今年我区驾校学员总数在35000人左右。目前我区每个驾校的培训计划都安排到半年以后,生源充足,今年到目前为止,已经新增教练车辆68辆。驾培市场前景看好。
二、我区驾培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根源。
1、驾校管理不规范,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主体责任意识。
目前,全区驾校管理工作相对不够规范,主要表现为驾校只向教练员收取管理费,存在严重的只收费不管理现象,驾校在培训管理过程中主体责任意识差,对培训管理把关不严,要求不高,尤其是对教练员,更是无法进行正常监管,听任教练员自由施教,没有统一的教练时间和教练过程。教练员承包车辆或挂靠驾校私自招收学员培训,这些教练员未按教学大纲完成对学驾人员的培训任务,致使驾培质量下降,给道路交通安全埋下了隐患。造成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一直以来,驾校受经济利益驱使,基本采用的是挂靠经营模式,虽然从2010年开始,全市进行了“两挂”清理工作,但从传统的经营模式向现代经营模式,驾校还处于转变适应的阶段,
2、教练员素质偏底,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目前教练员素质普遍不高,主要表现在:一是巧立名目乱收费及变相索要钱物等不良风气比较普遍,造成较坏的社会影响;二是整体文化水平低,直接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现在驾校的教练员大部分是老驾驶员出身,很多只有初中以下文化水平,驾校的大多数教练员因自身条件的限制而不能和学员正常的沟通和互动,培训中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只练不教。
3、生源充足背后的隐患。
近年来,我区驾培市场生源充足,造成供小于求的现象,今年,各驾校教练车辆与教练员增加数量惊人,目前来说,已经能基本满足学驾人员需求,但考虑到我区驾培市场的生源,以外来务工人员居多,这些人员具有不稳定性,从驾校的长远发展来看,如何能合理开发生源、有效利用生源,是每个驾校应考虑的问题,我们不能杀鸡取卵、寅吃卯粮!要注意有度开发生源,维持发展后劲。
三、驾培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的思考。
我们在日常监管中发现了驾培市场及管理中存在诸多问题,为了解决驾培市场存在的问题,对驾培市场的管理提出以下几点想法:
(一)加强行业监管力度。
1、硬监管方面
(1)建立驾培质量考核体系。
以三证一牌(学员证、教练证、教练车证、教练车标志牌)管理为抓手,建立一套完整的驾培质量考核管理机制,这套管理机制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对学员的考核。驾校的核心工作就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汽车驾驶员队伍,我们加强了对培训质量的考核,也就抓住了驾培行业管理工作的重点。我们首先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学员培训质量考核方案,学员培训质量考核合格后,核发培训结业证,公安凭培训结业证组织对学员进行考试发驾照。全面提高驾校的培训质量,向“品质驾校”迈出坚定的步伐。
(2)积极推行驾校资质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明确规定交通主管部门对驾校实施资质管理,作为交通主管部委托的运政执法机构,有关法规和部门规章给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提供了可靠的执法依据,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契机,积极推行对驾校的资质管理。为了确保对驾校资质管理落实到位,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是积极扶持现有有潜力的几家驾校做大做强,提高驾校内部办学设施条件及教练员的素质,推行它们的成功经验,通过它们的发展壮大来引领行业发展;二是对一些规模小、资质条件差的驾校,推进驾培联合体建设,实现资源整合,促进我区驾培市场健康有序的发展;三是引入退出机制,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就是优胜劣汰,在驾培市场的行业发展也不例外,对于一些不适应驾培市场,无法达到驾培行业最低资质的培训单位,或是对驾校管理工作严重失职的驾培机构,要责令退出驾培市场。
(3)加大稽查力度,严厉打击违规经营活动
目前,我们对驾培市场的动态管理不够,作为行业管理部门要引导好驾培市场的发展,需要加大执法力度,主要是通过以下两种途径:一是严厉查处非本区车辆在我区教学和教练车辆在未经审核的非法场地内教学的违法行为。以确保我区驾培市场的稳定。二是加强对三证一牌(学员证、教练证、教练车证、教练车标志牌)的场地稽查,加强对驾校培训过程管理,能过加大稽查力度,使三证一牌能落实到位,以杜绝驾校的违规经营;三是对教练场地(包括副场地)进行清查,对不符合《机动车教练场技术条件》的培训单位进行处罚,对安全措施等不到位的场地,进行限期整改。对整改后仍不能符合要求的,给予注销场地。
2、软监管方面
(1)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
行业协会中各会员都是驾培单位的负责人或主要管理者,他们能通过相互探讨,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统一游戏规则,净化驾培市场风气。在实际管理工作中我们可以发现,法规更多的是宏观管理,而一些规则、规章则是政策法规的具体细化;二是行业协会能起到行业监督员作用,行业协会能迅速的掌握驾培市场的动态变化,对行业发展进行监督,包括对政府各个管理部门及经营个体的监督;三是行业协会能对行业管理政策的出台献计献策,使行业管理规章更具可操作性;四是制定驾培行业从业人员的素质考核标准,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
(2)通过评先评优,树立驾培形象,促进驾培行业发展。
评选,在管理学中是一种激励方式,开展这种活动要切实做好以下三点:一是有标有的,不走过场;二是定期、定时,有始有终;三是有奖有惩,与该驾校的质量考核工作挂钩。通过评先评优,树立驾培行业的形象,促进驾培行业的发展。
(二)加强行业管理的横向联系
加强与各兄弟单位的横向联系。通过与各兄弟单位之间的协调沟通,一是可以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为我们以后的工作提供宝贵的经验;二是可以通过业务上的相互交流、探讨,达到激发灵感、拓展新的管理思路;三是可以便于更有效的进行行业管理,驾驶员区域内流动频繁,管理难度较大,通过与各省市尤其是省内及邻近地区兄弟部门的联系,实现定期的工作联系机制,促进驾培行业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另外,还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联系,一个行业健康有序的发展,需要多个部门的共同管理,我们应积极主动加强与相关部门的联系与沟通,使之形成紧密有效的行业管理链。尤其要加强与公安部门的联系,我们要积极与公安部门进行协调沟通,使学员在培训、考核、考试这一管理链条的各个环节中不要因部门分割而出现脱节或梗阻现象,以保证学员高质量完成培训,顺利通过考试发证关。
(三)加强科学技术在行业管理中的运用
驾培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就需要运用各类先进的教学与管理设备,例如场地视频监控、GpS等,在运用新科技的同时,要加强节能环保意识,对于电动教学仪等环保设备的使用,要有意识的向驾校推广。向真正意义上的“品质驾培”努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