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铭》复习浏览题

时间:2019-05-14 00:28: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陋室铭》复习浏览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陋室铭》复习浏览题》。

第一篇:《陋室铭》复习浏览题

《陋室铭》复习浏览题

1、概括本文的主题:

1、本文通过对居室情景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6、作者一生的遭遇可谓坎坷多难,怀才不遇,虽然身居陋室,却不改高洁的品格,对他的这种行为,你是怎样看的?

6、刘禹锡身居陋室,却不慕荣华,他的高雅淡泊,源于他具有高洁的品格,而这种品格正是一个有才华而又具有广阔胸襟的人所应具有的。在现今社会,为一己之私利而贪赃枉法贪慕荣华的人还是存在的,因此,提倡刘禹锡的这种不为私利、安贫乐道的精神是有其现实意义的,我们应大力提倡。

7、请谈一谈你读《陋室铭》后的感受?

7、一个人具有高尚的品德是最重要的,在任何情况下,都应保持高洁的情操。

8、“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一句,使用了哪种修辞方法?你如何理解这个句子?

8、对偶。苔痕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这是极言环境之雅。尤其一“上”一“入”生动传神,化静为动;一“绿”一“青”衬陋室别致宁静。

9、“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用了怎样的手法来写室中事?写出了室主人怎样的情感?

9、反面虚写。写出室主人不受世俗羁绊之情。

10、本文从哪几方面写“陋室”不陋?各突出了“陋室”的什么特点?

10、①陋室环境:恬静雅致②交往人物:格调高雅③室中生活:情趣脱俗

11、对刘禹锡陋室之中独善其身的做法,你是如何认识的?

11、作者这样做是固守着自己的人生理想与情操,不肯向世俗妥协的表现,但一味躲避显得有些消极。

12、作者写“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的用意何在?

12、意在以古代名贤自比,表明室主人也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在更高的境界上颂扬了“惟吾德馨”。

14、结尾引用孔子的话“何陋之有”有何作用?

14、隐含以“君子”自居之意,说明“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起画龙点睛的作用。收束全文,照应上文。

15、请就文章的内容或写法写一段评注性的文字。

15、①写法上:一是托物言志,本文借陋室颂扬“吾”之“德馨”。二是反向立意,写陋室只字不提如何陋,却从反面不陋谈起,归到何陋之有。

②内容上:通过对陋室的描写,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结尾以古代名贤自比,也表达了他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

16、文章以哪二字扣题,以哪二字统领全篇?

16、①陋室②德馨

17、“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在文中有何作用?

17、开篇点题,统领全篇,点明主旨。

复习浏览题八上《陋室铭》第 1页

第二篇:陋室铭浏览题

《陋室铭》

1、本文选自《全唐文》,作者是刘禹锡,字梦得,唐代文学家。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主要是歌颂功德、记录行为,有时也用来警戒和勉励。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2、用文中语句回答问题: ⑴全文主旨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⑵描写陋室环境的语句: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⑶室中人交往句: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⑷高雅室内生活句: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⑸点睛之笔句:孔子云:何陋之有?

⑹室中人不受世俗羁绊句:无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⑺室中人以古代名贤自况句: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⑻与“时人莫晓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⑼古人很重视环境对人成长的熏陶作用,文中就有表现主人因品德高尚而居住环境清幽的句子: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10)陋室主人品行高尚句:惟吾德馨

(11)文中彻底否定陋室不陋的句子:何陋之有

(12)本文写主人抚琴调弦,展卷读经的怡然情态的句子: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13)文中三处虚写句:

①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②往来无白丁③无丝竹之乱耳

(14)作者融情、景、人、事、理、物为一体,化静为动,不仅使景物人格化,活跃而有生气,而且流露出作者的喜悦之情的句子: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15)描写陋室清新、幽雅、恬静,令人赏心悦目的环境句: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3、作者写的是陋室,但却不从描写陋室入手,而先写山写水,这样写有何目的? 这是比兴的手法,表明“陋室”也具有“名”与“灵”的性质,类比推理,以虚衬实,引出全文的主旨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4、开篇四句“山不在高„„有龙则灵”运用了比兴手法,蕴涵着深刻的哲理。请你结合文中涉及到的名贤来印证这一哲理。(结合课外积累的与此相关的事例也可。)

不能看事物的外表,更重要的是把握事物的内在本质。诸葛庐和子云亭都很简陋,但因为主人品德高尚,所以受到人们的敬仰,从而印证了陋室之所以“不陋”是因为“德馨”。

5`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陋室的?这几方面突出了陋室怎样的特征?这表现了作者怎样的节操和情趣?

(1)、居室环境、往来人物、室中生活;(2)、雅(3)、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6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中的“上”、“入”两字用的生动传神,分析其作用。

“上”、“入”两字生动传神,化静为动,使景物人格化,活泼而有生气,流露出作者对景物的喜爱之情。

7、本文作者结交的朋友都是“鸿儒”,你喜欢交什么样的朋友? 积极进取,乐观、正直、向上,敢于批评,志同道合,对自己成长有利的朋友。

8、作者笔下的居室宁静、雅致。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调素琴,阅金经”展示给你的画面。

连片的青苔,蔓延上台阶,阶上一片碧绿,芳草的颜色映入帘里,帘内满目青葱。在简陋的房子里,有人在尽情地弹琴,吟着诗经。

9、“调素琴”表明作者喜爱音乐,下文却说“无丝竹之乱耳”,二者是否矛盾?

不矛盾。前者是指悦耳的声音,暗示作者在陋室中自得其乐,独善其身;后者指不悦耳的、无意义的、灯红酒绿中的声音,暗示作者不与官场的黑暗势力同流合污。这两者不过是从正反两个角度对同一个问题作描写抒情罢了。

10、刘禹锡自比诸葛亮和杨雄,他们之间的共同点是什么? 他们都具有安贫乐道、淡泊名利的君子之风,高雅脱俗而才华横溢。

11、文中为什么提到“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这里运用了类比的手法,进一步说明只有居室主人品德高尚,陋室就不陋了,同时也表明室主人以名贤自况。

12、作者以古代名贤自况,用意何在? 说明作者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在更高的境界上颂扬了“惟吾德馨”。

13、文章结尾引用孔子的话“何陋之有”,在内容和结构上有怎样的作用?

隐含“陋室”主人以君子自居,紧扣题目,以反问作结,与开头“惟吾德馨”一句呼应,是画龙点睛之笔。

14、文章以比兴开篇,引出“斯是陋室”,而篇末有以孔子的话“何陋之有”作结,你怎样理解这看似矛盾的表达? 居室本身确是陋室,但在作者心中陋室环境清幽,交往之人有品味,生活有情趣,自己的品德高尚,陋室自然就不陋了。

15、文中作者在描写自己的陋室生活时,重点描写了陋室中有“鸿儒”,“调素琴,阅金经”,同时也相对写“无丝竹”、“案牍”,作者这样写目的是什么? 作者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对比,表现了自己渊博的学识,高雅的生活情趣,同时也表达了自己蔑视权贵,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贵节操。

16、本文托物言志。文字优美,意味深远,请写出作者借陋室要所言何志? 表现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字里行间也流露出对现实的讽刺。

17.本文虽题为“陋室铭”,但极力表现的却是“陋室不陋”,说说你从哪些地方能看出“陋室”“不陋”?

作者主要是通过写陋室的环境和陋室主人的交往、生活情趣,以及用古人自比,表现陋室主人的“德馨”,从而说明“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

18、作者幽居陋室而独善其身的做法,你是如何认识的?

作者这样做是固守着自己的人生理想与情操,不肯向世俗妥协的表现,但一味的躲避也显得有些消极。

19、历史或现实中有哪些陋室不陋的例子?列举两个。

(1)、床头屋漏、雨脚如麻的杜甫草堂。

(2)、净洁无尘、以木板方砖做书架的钱钟书的书斋。

20、这篇文章虽然篇幅短小,但意境深远,有深刻但内涵,可谓言有尽而意无穷。文章结尾但问号更是给人们很多思考。读罢此文,你从刘禹锡身上获得了哪些为人处事但启示?请谈谈你的看法。

作者身处逆境,但仍坚持自己的道德操守,并且始终以一颗淡定从容之心面对生活,可以看出作者但高洁品行与广阔的胸襟。他对道德的要求与坚持不仅值得我们学习,也是当今社会所需要的。

21、根据文章内容,拟一组不少于五言的对联。

(1)闲情可调素琴,逸致能阅金经。(2)君子居陋室陋室不陋,仙人留青山青山常青。(3)居有仙之山德馨,临有龙之水志远。(4)陋室一间天地阔,读书万卷古今香。(5)高山有名因山在,潭水显灵缘龙居。(6)志雅趣雅陋室雅,才高艺高品德高。

22、解释下列画线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⑴有仙则名(出名或著名)⑶斯是陋室(这)(简陋的房子)

(4)惟吾德馨(只)(指品德高尚)(5(6).弹或调弄)(不加装饰的琴)(7)耳(①琴瑟等管弦乐器,.

这里指奏乐的声音;②扰乱)(8)(公文)(使……劳累)(身体)(9)鸿儒(学识渊博的学者)(大)(旧指读书人)(10)阅金经(阅读)(佛经)(11)孔子云(说).

第三篇:师德考核题浏览

已考核题浏览

1、体罚对学生心理上的伤害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A.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B.妨碍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

C.摧残学生健康的感情。D.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D

2、社会对教师的选择比社会一般行业要严格得多,不仅要求有教书的学识,而且要求有示范学子和世人的良好品行。()

正确答案:对

3、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范畴包含了三个方面,那就是()。

A.师德现象与师德文化及师德品质

B.师德文化现象、师德品质现象、师德活动现象

C.师德水平、师德能力、师德活动

D.师德认识、师德观念、师德品质

正确答案:B

4、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影响教师心理素质的因素()A 工作量

B 领导评价

C 升学压力

D 家庭因素

正确答案:D

5、公平、合理地对待和评价每名学生,是教育公正()的要求。A.最早 B.最先 C.最重要 D.最根本

正确答案:D

6、教师在面对压力的情况下,仍然能保持健康而稳定的心态,这是其()特点发挥了重要作用。A 智力

B 人格 C 心理 D 意志

正确答案:D

7、从提升教师的人格品位和追求教育意义效果的角度来说,教师要有()。

A.渊博知识 B.高超艺术 C.创新思想 D.高尚的思想情操

正确答案:D

8、职业道德具有多种职能,其基本职能是()

A.调节职能 B.约束职守 C.和谐氛围 D.优化服务

正确答案:B

9、那种企图靠体罚学生身体取得暂时效果的做法是无效的、错误的,也是没有前途的。()

正确答案:对

10、从教师个体职业良心形成的角度看,教师的职业良心首先会受到()

A.社会生活和群体的影响

B.教育对象的影响

C.教育法规的影响 D.教育原则的影响

正确答案:A

11、学校应当保证学生的 时间,组织开展文化娱乐等课外活动。社会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应当为学校开展课外活动提供便利。A、兴趣小组 B、课外活动 C、自习

正确答案:B

12、随着时代的进步,新型的、民主的家庭气氛和父母子女关系还在形成,但随孩子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很多孩子对父母的教诲听不进或当作“耳边风”,家长感到家庭教育力不从心。教师应该

A、放弃对家长配合自己工作的期望;

B、督促家长,让家长成为自己的“助教”;

C、尊重家长,树立家长的威信,从而一起做好教育工作; D、在孩子面前嘲笑这些家长

正确答案:C

13、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就是()。A 清正廉洁 B 为人师表 C 敬岗爱业 D 团结协作

正确答案:B

14、不属于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基本方法的是

A、虚心向他人学习,自觉与他人交流; B、坚持自律和他律相结合;

C、加强理论学习,注意内省、慎独; D、勇于实践锻炼,增强情感体验;

正确答案:B

15、当今时代在教育教学中要做到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下列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A.对学生一视同仁,一样要求 B.辨证地看待学生的优缺点,不绝对化

C.在学生之间进行横向的比较与学习

D.不同的学生犯了同样的错误,不考虑动机与原因就进行处理。

正确答案:B

16、绝大多数的家长不赞成教师以体罚或变相体罚的方式教育学生,教师体罚学生的行为易引发教师、家长之间的矛盾,从而影响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之间的合作关系,导致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之间出现鸿沟。()

正确答案:对

17、广大教师要大力弘扬高尚师德师风,自觉抵制收受学生及家长礼品礼金等不正之风。()

正确答案:对

18、教师要严格执行考试规定,不得违规组织任何考试,不得()。A 按考试成绩给学生排队或公布名次。B 批评考试成绩差的学生

C 按学习成绩安排学生座次 D 对考试成绩差的学生以歧视

正确答案:A

19、我国古代素有“棍棒底下出孝子”、“严师出高徒”之说,所以对待犯错的学生不能手软,应该“该出手时就出手”。()

正确答案:错

20、小学生董军因为上午语文课不能完整背诵课文,李老师罚他当天放学前抄课文20遍才能回家,小董只好利用午休和课外活动时间抄写,直到晚上七点才抄完,章老师的行为侵犯了学生的

A、知情权 B、休息权 C、娱乐权

正确答案:B

21、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既包括生理的发展,也包括心理的发展。()

正确答案:对

22、当前教师队伍中存在着利用家长关系,收受钱物,热衷于“有偿家教”现象,这实际上违背了()的职业道德。A.爱岗敬业 B.依法执教 C.严谨治学 D.廉洁从教

正确答案:D

23、应该怎样避免教师“吃拿卡要”的现象呢?()A.教师必须坚守高尚情操,传承和发扬奉献精神。

B.要正确认识教师职业的苦与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C.教师要杜绝利用职责之便谋取私利。D.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D

24、我国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的文件是。

A 《教师资格条例》

B 《教师资格认定的过渡办法》 C 《〈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正确答案:D

25、教师的基本职责是()。A 诲人不倦 B 热爱科学 C 教书育人 D 以身作则

正确答案:C

26、可以将图书馆查询和电子阅览费、午休管理服务费、课后看护费、自行车看管费等作为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事项。()

正确答案:错

27、教师就不仅被赋予了在学校教书育人的职责,而且被赋予了倡化社会文明风尚的示范角色和引导角色。()

正确答案:对

28、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规定,对侮辱、殴打教师的,根据不同情节处理不包括()A 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行政处罚 B 造成损害的,责令赔偿损失

C 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D 教育教育就行

正确答案: D

29、教师职业道德的实践功能集中表现在()①教育功能②调节功能③社会促进功能④行业保护功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正确答案:D 30、学生伤害事故应当遵循()的原则,及时、妥善的处理 A 公开、公平、公正

B 依法、客观公正、合理适当

C 合情、合理、合法

D 及时、快速、正义

正确答案:B

31、师德是教师职业胜任、职业作为及其不断提升的基本品质。()

正确答案:对

32、()是张丽莉的座右铭。

A.只有有爱心的教师,才能培养出有作为的学生。B.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当不好的老师

C.无论是亲情、友情、师生情,每一份爱,都需要我们以无私的付出去维系

D.要么不做,做就做到最好

正确答案:D

33、下列教师的语言错误的是()。

A “别灰心,这点困难一定不会难倒你的。”

B “不好好学习,考不上大学,只能扫马路、捡垃圾。” C “咱们班的同学是最棒的。” D “你很出色,老师为你自豪。”

正确答案:B

34、作为班主任老师,发现学生早恋问题要避免简单粗暴的处理方式,而是首先()

A.分析学生早恋的原因 B.通知学生家长 C.开班会公开批评

正确答案:A

35、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无论在什么场合,是否有学生在场,是否与学生交谈,都要时刻不忘自己的教师身份,言谈举止要文明得体,切实做到严以律已,以身作则。()

正确答案:对

36、不受监督的权力必将导致腐败,对权力监督的形式有()A.上级监督

B.舆论监督

C.群众监督 D.制度监督

E、法律监督

F、自我监督

正确答案:ABCDEF

37、据说美国杜鲁门总统的成功与当学生的时候赢得英文教师布朗小姐的爱吻有关,这说明教师的仁慈对学生学习具有()A.榜样作用 B.心理健康功能 C.成功作用

D.激发努力学习动机作用

正确答案:D

38、加强师德建设要求教师在执业过程中做到: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

正确答案:对

39、学生购买教辅材料必须坚持自愿原则,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购买其他任何教辅材料,不得进入学校宣传、推荐和推销任何教辅材料。()

正确答案:对

40、教师职业范畴包括教师义务、教师良心、教师公正、教师荣誉等。()

正确答案:对

41、下列选项中,学校不可以解聘教师的情形是()A、不能团结同事,其他教师不愿与之共事的

B、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 C、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

D、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正确答案:A

42、教师职业道德就是基于一定的社会条件在()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A.教师教育过程中 B.教师教学过程中

C.教师劳动过程中 D.教师的个人发展中

正确答案:C

43、学生在学校的社会化主要是通过与()的互动作用来完成的。

A.老师 B.同学 C.校长 D.家长

正确答案: A

44、义务教育阶段服务性收费“午休费”项目自()年9月1日起不再收取。()A 2012年 B 2013年 C 2014年 D 2015年

正确答案:C

45、《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所指的未成年人是未满()周岁的公民。A 10 B 16 C 18 D 20

正确答案:C

46、由学生所在学校的教师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是()A.校本课程 B.分科课程 C.融合课程 D.核心课程

正确答案:A

47、凡实行教师聘任制管理的学校,要将()作为教师聘用的重要条款纳入聘用合同。A 严谨执教

B 师德高尚

C 服从工作安排 D 不得从事有偿家教

正确答案:D

48、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就是()A.为人师表 B.清正廉洁

C.敬业爱业

D.团结协作

正确答案:A

49、叶圣陶曾说过:要做人民的先生,先做人民的学生。()

正确答案:错

50、面对愈演愈烈的体罚之风,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对策?()

A.加强教师的法制教育,启迪教师的民主意识。B.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水平。C.更新教育观念,端正办学思想。D.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D

51、教师在职业道德修养中要达到慎独,应着重从几个方面下功夫()A.要求教师注意把师德规范内化为内心信念,化作行为的品质。B.要在“隐”和“微”处着手,狠下功夫。C.要重视在无人监督下,自觉履行师德规范,养成良好的师德行为习惯。

D.即使在独处和无人监督之时,也依然按照师德规范行事。

正确答案:ABCD

52、幼儿园给孩子服用的“病毒灵”是()A.处方药 B.非处方药 C.动物药 D.不知道

正确答案:A

53、“人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陶行知的教育名言。()

正确答案:对

54、《义务教育法》第五十七条规定:学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责任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四种情形哪一种有误。()

A 拒绝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适龄儿童、少年随班就读的;

B 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的; C 违反本法规定开除学生的; D 选用经审定的教科书的;

正确答案: D

55、高考舞弊背后,已经形成了一条复杂的可怕的利益链。不能再简单地将之视为教育领域内部查处的事件,而需要司法力量的独立介入,向纵深地带进行深挖。此说法()

正确答案:对

56、家长将孩子交给幼儿园由老师教育,但家长依然是孩子的监护人,家长有权也应该主动了解幼儿的在园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同教师和园所进行沟通、交流。此说法()

正确答案:对

57、张丽莉潜心研究教育教学规律,每个都制定阶段性发展目标。初一学生刚入校,重点抓()A.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 B.着力加强学生的情感教育 C.学生心理健康的调适 D.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正确答案: A

58、老师必须拥有一颗爱心和责任心,在面对学生的错误的时候才不至于因为气愤而丧失理智。()

正确答案:对

59、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这体现了教师劳动的()特点。A.复杂性、创造性 B.连续性、广延性

C.长期性、间接性 D.主体性、示范性

正确答案:D 60、张丽莉昏迷多天后,醒来的第一句话是()A.那几个孩子没事吧? B.我自己的伤怎么样? C.肇事司机有没有受罚 D.我还有没有希望站起来

正确答案:A 61、提出北京大学“囊括大典,网络众家,思想自由,兼容并收”的方法方正的教育家是()A.蔡元培 B.黄炎培 C.陈鹤琴 D.陶行知

正确答案:A 62、在当前一些中小学体罚现象还比较严重的原因是

A、教师素质不高,教育手段贫乏 B、教育部门鼓励 C、法律法规纵容 D、社会舆论支持

正确答案: A

63、在对待学生的不同态度中,下列哪种类型普遍受学生欢迎()。A 对立型

B 民主性

C 放任型

D 权威型

正确答案:B 64、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特征是()①全局性②超前性③导向性④强制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正确答案:A 65、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根本保证,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要求。A 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

B 加强和改进法制建设 C 加强和改进公民道德建设 正确答案:A 66、“我并无过人的特长,只是忠诚老实,不自欺欺人,想做一个以身作则来教育人的平常人。”这是陶行知的观点。()

正确答案:错

67、学生发生迟到现象,教师要做的工作是()。这样做,既能融洽师生关系,真正达到了解学生,又避免师生关系中的专制型产生发展。

A.罚站反思

B.写检讨 C.把家长请到学校 D.要了解、宽容,做好引导

正确答案:D 68、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是在平民教育运动实践过程中提出来的,具有平民性的特点()

正确答案:对

69、教师应该增强法制观念和守法意识,提高对“法”的规范性和约束性的认识。相关部门要引导教师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行为,形成()的良好风气。

A.依法施教 B.爱岗敬业 C.热爱学生

正确答案:A 70、一个合格教师,必须善于控制自己的感情,要以体罚学生来发泄自己的感情。()

正确答案:错

71、教师要加强廉洁自律,不正确的是()

A 严禁学校和教师以任何形式参与、动员或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培训班

B 严禁体罚学生,但可训斥学生 C 严禁教师从事有偿补课 D 严禁向家长提过分要求

正确答案:B 72、节假日补课是国家教育部明令禁止的,是一种非法行为。()

正确答案:对

73、师德的灵魂是()A.关爱学生 B.提高修养 C.加强反思 D.提高业务水平

正确答案:A 74、禁止中小学教师从事有偿家教,()是主要责任部门。A 国家教育部

B 省级教育主管部门 C 学校

D 市级教育主管部门

正确答案:C 75、“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说明 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方法。

A. 坚持知行统一 B.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C.努力做到“慎独” D.向先进人物学习

正确答案:D 76、教师不仅运用知识,而且运用自己的全部素养特别是()向学生提供专业服务 A 学识水平

B 道德素养

C 个人特长

D 鲜明个性

正确答案:B 77、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公办、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均不得采取考试方式选拔学生,不得举办或参与举办各种培训班选拔生源,坚决杜绝“以分择生”的行为。()

正确答案:对 78、教师是以对人的培养教育为其专门职业的劳动者。()

正确答案:对

7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体罚会对学生造成生理伤害 B、体罚激发了学生的聪明才智 C、体罚严重伤害了学生自尊心 D、体罚影响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

正确答案:B 80、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本质特征是

A、诚实守信 B、办事公道 C、奉献社会 D、服务群众

正确答案:C

81、教师可以参加由学生及家长安排支付费用的旅游、健身休闲等娱乐活动。()

正确答案:错

82、教育学生必须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这要求教师的知识结构应有()

A.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

B.精深的专业知识 C.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 D.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

正确答案:D 83、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内容不正确的是

A、爱国守法、爱岗敬业 B、关爱学生、教书育人 C、为人师表、小心做人

正确答案: C

84、凡各级优秀教师、模范教师以及齐鲁名师建设工程人选、教育创新人物、特级教师等从事有偿家教拒不改正的,给予()处分。A 开除公职

B 在全校教职工大会上作书面检讨 C 留职查看

D 其荣誉称号授予单位应撤销其相应称号

正确答案:D 85、教师“吃拿卡要”的恶习只发生在国外,中国没有此类现象。()

正确答案:错

86、张丽莉在第十九中担任语文教师,今年已工作5年。虽然没有教师编制,每月工资只有()元 A.1000 B.1500 C.1200 D.2000

正确答案:A 87、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是()。A 爱工作

B 爱学生

C 爱学校

D 爱教育事业

正确答案:B 88、下列教师行为正确的是()。A 作业本上多一些鼓励性话语 B 下课了,还拖堂

C 把个人的情绪带到课堂上,给学生脸色看 D 不会回答问题,就让学生站着

正确答案:A 89、()是决定教师职业能否有所作为的根本。

A.教师的能力 B.教师的文化素质 C.教师的职业道德 D.教师的教研水平

正确答案:C 90、许多实际案例表明,教师对学生的体罚或变相体罚,能够从根本上改善班级的风纪,增进学生的自律。()

正确答案:错

91、坚持跪教36年的贵州羊福民族学校教师是()A.陆永康

B.张秀珍

C.李凤华

D.罗朝东

正确答案:A 92、目前我国幼儿园教育是()

A.义务教育 B.非义务教育 C.没有管理的教育 D.自主教育

正确答案:B 93、教师的“吃拿卡要”只是教师自身的问题,与学生家长的诱导毫无关系。()

正确答案:错

94、教育要把握学生学习的“关键期”,体现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A.阶段性 B.差异性 C.不均衡性 D.顺序性

正确答案:A 95、正确答案:C 教师最可宝贵的品质是()。A 细心 B 耐性

C 爱心

D 宽容

正确答案:C 96、加强师德建设是具有社会意义的重要工程,是贯彻 的现实需要。

A、依法治国B、以德治国C、以人为本D、均衡发展

正确答案:B 97、教师是以()为其专门职业的劳动者。

A.对学生的培养教育

B.对广大人民的教育 C.对个体的培养教育 D.对人的培养教育

正确答案:D 98、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体系规范的四种基本关系有()①教师与教育事业的关系 ②教师与受教育者(学生)的关系 ③教师与其他教师及教师集体的关系 ④教师与社会公众的关系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正确答案:B 99、教师要廉洁从教,适当的行为有()。A 借工作之便索要或接受学生、家长财物 B 接受家长的宴请

C 让学生家长为个人提供服务

D 教师要严格执行有关收费规定,不巧立名目乱收费,不向学生推销任何商品或强迫学生购买未经批准的各种学习资料

正确答案:D 100、张丽莉没有获得的荣誉是()A.全国优秀教师 B.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C.全国三八红旗手 D.全国优秀班主任

正确答案:D

第四篇:马说浏览题

《马说》

一、文学常识:韩愈,字退之,唐代文学家,散文尤其著名,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有《昌黎先生文集》。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 韩柳。

二、语音:骈死(pián)槽枥(cáo)(lì)粟(sù)外见(xiàn)食马(sì)祗(zhǐ)

三、通假字

1、食马者 食通饲,喂,喂养

2、才美不外见 见通现,表现

3、食之不能尽其材 材通才,才能

四、重点词语解释

1、马之千里者 之:助词,无义

2、世有伯乐 伯乐:擅长相马之人,本文指识别人才的人

3、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日行千里的马,本文指人才

4、祗辱于奴隶之手 祗:只是 辱:辱没

5、骈死于槽枥之间 骈:两马并驾 槽枥:喂牲口用的食器

6、不以千里称也 以:凭,凭借 称:著称

7、一食或尽粟一石 一食:吃一顿 尽:吃没

8、才美不外见 才:才能,美好的素质

9、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常:普通的等:等同,一样

10、一食或尽粟一石 或:有时

11、策之不以其道 道:方法,正确的方法

12、食之不能尽其材 尽:竭尽

13、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鸣:马鸣叫 通:通晓

14、执策而临之 临:面对

15、其真不知马也 知:识别,了解

五、理解性默写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2、千里马的悲惨遭遇是:祗辱于奴隶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3、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4、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5、食马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是: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6、对“食马者”的无知发出强烈的谴责的语句是: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7、表现“食马者”以“知马者”身份叹息的语句是: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8、全文的主旨句是: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9、有一位名人曾说过:“世上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由此我们可想到《马说》的一句话: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10、表明千里马和伯乐关系的语句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11、能够表现统治者平庸浅薄,愚妄无知的语句是: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12、领起全文作用的句子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13、表明愚妄无知,平庸浅薄的统治者对千里马的不公正的待遇的句子是: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14、表明作者对千里马被埋没的感叹的句子是: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15、能表明千里马外在特征的句子是: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16、写千里马有异于常马的特征的句子是:一食或尽粟一石。

17、运用设问句表达作者心中感慨的句子是: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18、美往往存在于平凡的事物当中,有时我们为了刻意的追求完美,往往忽略了身边的美,使其遭受不应有的遭遇,使我们为之遗憾痛心,这种遭遇与《马说》中千里马的遭遇相似,相应的句子是:祗辱于奴隶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19、点明伯乐对千里马的命运起决定作用的句子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六、重点语句翻译

1一食或尽粟一石。译:一顿有时要吃掉一石粮食

2、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世上有(会相马的)伯乐,然后才能发现千里马。

3、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千里马叫唤的时候,马夫却不能通晓它叫的意思

4、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千里马常有,然而会挑选千里马的伯乐却不常有。

5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喂马的人不懂得它能日行千里而喂养它。或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

六、课文内容理解

1、这篇文章表面是在谈马,其实是在谈人才,韩愈在文中强调了识别(发现)人才和善待(尊重、正确对待)人才的重要性。

2、本文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千里马”指人才;“伯乐”指善于识别人才的统治者

“食马者”指愚妄无知,平庸浅薄封建的统治者。

3、第—段文字说明了什么?

伯乐对千里马的决定作用。

4、是不是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呢?

是,强调伯乐能识马,如果不被伯乐识别,千里马就会被埋没。

5、第二段说明了什么?

分析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进一步说明,千里马没有遇到伯乐,无法施展才华。

6、第三段主要内容是什么?

不是天下无千里马,而是不识马。

7、第三段中哪句话点明了全文的中心?

“其真不知马也”这个结句,点明了中心。

8、本文通篇不离千里马,难道只是说“马”吗?

借千里马难遇伯乐,最终被埋没,对埋没人才的现状作了揭露。

9、本文通过描写千里马的遭遇,表达韩愈怎样的思想?

*表达作者怀才不遇,有志难酬的愤懑心情。

10、“策之”“食之”“鸣之”是什么句式?

排比句式。总括不识马者不按照千里马的特性来对待它。

11、你是怎么理解“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的?

表现了作者对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摧残埋没人才的不满和愤慨。

12、伯乐和千里马的寓意及其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千里马寓人才,伯乐寓能发现赏识任用人才的人。先有伯乐,而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要发现人才,爱护人才,否则,人才就会被埋没,有人 才也等于没有人才。在韩愈看来,世上缺乏的不是人才,而是发现人才的人。所以说课文中流露的是作者怀才不遇之情和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愤懑和控诉。

13、这篇文章的主旨是:借千里马为喻对封建统治者“不知马”,埋没人才的行为作了有力的揭露。

14、结合全文,谈谈成为“千里马”的必要条件是什么?

*要有千里马的才能;要有展示的机会;要有识别人才,欣赏人才的伯乐。

七、开放性试题

1、作者以千里马喻人才,从文中千里马的遭遇来看,人才展现才华最需要的是什么?

在讲究“素质”的今天,一匹真正的千里马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中,适应环境,发挥潜能是最重要的。没有遇到伯乐,怎样才能避免“骈死于槽枥之间”,最终能以 “千里称也”?首先,马必须调节自身条件与跑步情况的比例,尽可能在吃不饱的情况下,跑出与常马等的水平,自己呢利用食马者偶然的“加餐”,跑出更胜一筹的速度。千里马最终成功了。显然,策不以道,食不尽材,鸣不通意的境况,才是真正考验千里马的素质时。

2、对对联。

上联:无才难做千里马 下联:有志可成万里驹

3、清代龚自珍的诗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与本文所阐述的选拔人才的方法是否一致,试加以说明。

两种方法不一致,《马说》中通过伯乐发现人才;而龚自珍表现的人才选拔是不拘一格,即多途径,多层次,多方面选拔。

4、古往今来,许多怀才不遇者用自己由衷的笔调,抒写出自己心中的愤慨并流传为千古名句。请你写出你熟悉的两句,并标明作者和出处。

如: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岳飞《满江红。咏怀》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5、读完本文后,你认为伯乐应具备怎样的才能?请联系你自己的读书实际,列举一位大家熟悉的伯乐,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他的事迹。* 伯乐必须具备知人善用的才能,任人唯贤,要善于发现并重用人才。如:齐桓公发现并重用管仲,使齐国强盛起来。

6、伯乐和千里马在推动社会发展方面谁更重要?请畅谈你的看法?可举历史和现实生活中的例子证明自己的观点?

如:我认为千里马更重要。因为社会发展需要人才,而千里马正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试想如果没有爱迪生发明电灯,我们寻找光明的眼睛不知还要在黑暗中徘徊多久。再如:如果没有那些群策群力的科学家,我们不知能否破解DNA的奥秘

第五篇:陋室铭的复习材料

8、填空:

①文章主旨:作者通过描写自己的“陋室”表明自己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②《陋室铭》开头二十四字,实写的是山和水;虚写的是仙和龙。虚写是为了引出实写中的“德馨”二字点题,这里写山写水,是为了与陋室进行类比,写仙写龙,是为了与作者进行类比,以表现自己和陋室品位不凡。

③《陋室铭》在写法上用了类比的手法,先与“山”类比,原句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其中强调山能闻名天下的原因是“有仙则名”。然后与水类比,原句是“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强调了水能显示灵异的原因是“有龙则灵”。其中的“仙”和“龙”都暗喻了“德馨”的人。最后又将陋室与古代著名的居室“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相类比,表达了作者以古代名贤自比的意思,使文章境界突然上升,而引出孔子的句子强调自己的观点,与前文“惟吾德馨”句呼应,把“陋”字彻底翻了过来,达到了最完美的思想境界。

④“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中提及两个历史人物,一是三国著名政治家蜀国的诸葛亮,一是西汉时 的文学家扬雄。运用类比,表明“陋室”的主人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⑥文中以“陋室”二字扣题,以“德馨”二字统领全篇。

9、全文分三层。

①开头到“惟吾德馨”,点明全文主旨,说明“陋室”值得铭颂,不在其陋,而在居“陋室” 的人品德高尚。

②从“苔痕上阶绿”到“无案牍之劳形”,写居室环境、交往人物和日常生活,表达室主人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③从“南阳诸葛庐”到最后,总结全文,点明“陋室不陋”。

11、用原文语句回答:

1、能体现陋室环境之雅的句子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2、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3、表明陋室主人品行高尚的句子是: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4、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的句子是:孔子云:“何陋之有?”

5、与“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相呼应的句子是:孔子云:“何陋之有?”

6、点明文章主旨的句子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7、描写陋室主人情趣之雅的句子是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8、表明陋室主人以古代名贤自况的句子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9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10中运用对偶修辞的一句话: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11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什么?惟吾德馨 12陋室主人居室内生活的句子是: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13以比喻起兴,以虚衬实,引出主旨的句子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14从反面虚写陋室中生活的句子是: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15从正面描写陋室中生活的句子是: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16文中写室内景物的句子是:苔痕上阶绿

17、文中写室外景物的句子是:草色入帘青

十二、本文运用的修辞方法为:

①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比喻、比兴、类比

②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对偶、拟人 ③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对偶

④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类比 ⑤孔子云:“何陋之有?”:引用反问

十三、问答题。

⑴文章开头运用了什么写法,有什么作用? 答:以比喻起头,以虚衬实,类比的写法;引出“斯是陋室”而立意于“惟吾德馨”。表明“陋室”也具有“名”与“灵”的性质。

⑵文章开头以山水起笔,作者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有什么好处?

答:用山水作衬托引出“陋室不陋”。这样开头,不落俗套,引人入胜。起到了创造意境,突出中心,深化主题的作用。

⑶“山不在高”,“水不在深”类比什么?“有仙则名”、“有龙则灵”暗喻什么?

答: 前二句类比“陋室”,后两句暗喻自己。⑷你认为能统领全篇大意的句子是哪一句?说说你的理由。(3分)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理由:本文作者要说的是“陋室不陋”,而不陋的原因则是室主人的品德高尚 ⑸本文对陋室从哪几方面进行描写的?这几方面突出陋室怎样的特征?

答:从居室环境,交往人物,日常生活三方面进行描写的。陋室特征:雅。

⑹“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用了怎样的修辞方法?“上”和“入”用在这里有何好处,这句写出了环境怎样的特点?

答:对偶(拟人);“上”“入”二字生动传神,化静为动,使景物有生气,而且流露了作者对这景色的喜爱之情;环境的特点是恬静,雅致。

⑺陋室内外是什么颜色?景色美不美?有何特点,用一个词(字)概括。

答: 绿色,青色,美,景色别致幽雅(幽)⑻与作者交往的人有何特点? 答: 鸿儒,无白丁(雅)

⑼作者身居陋室的生活是什么?有何特点? 答: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安适)

⑽作者是怎样写“陋室不陋”的?

答:居室环境—清幽雅致 交往人物—高雅脱俗 日常生活—清雅安适

⑾“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用了怎样的手法来写室中事?写出了室主人怎样的情感?

答:用反面虚写手法来写的。表现了室主人清雅安适的情感。

⑿作者既说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又说“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是否矛盾,为什么? 答:不矛盾。前者是指生活情趣高雅,后者是说没有俗务缠身。(意思对即可)

⒁、刘禹锡自比诸葛亮和扬雄,他们之间的共同点是什么?

答:都具有安贫乐道、淡薄名利的君子之风,高雅脱俗而才华横溢。

⒂、“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一句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为什么要这样写?

答:运用类比的手法。用古名贤之室类比自己“陋室”,表明作者以古名贤自况,表明自己也有古名贤的志趣和抱负。

⒃、文章以孔子的话结尾,用意何在?

答:这是全文的画龙点睛之笔,再次有力的点明主题,同时说明了作者的志趣与圣人之道相符合。⒄、文中说“斯是陋室”,而结尾却说“何陋之有”,到底这屋子陋还是不陋呢?

答:从建筑和室内布置看是简陋的,但由于屋主人品德高尚,所以这小屋就不显得简陋了

⒅、作者明明是在称赞他自己的“陋室”的,为什么又要在文中提到“南阳诸葛庐”和“西蜀子云亭”呢? 答:运用类比的手法。用古名贤之室类比自己“陋室”,表明作者以古名贤自况,表明自己也有古名贤的志趣和抱负。

⒆历史上或现实生活中有哪些陋室不陋的例子?请举例。

答:床头屋漏,雨脚如麻的杜甫草堂。⒇首尾句有何关系?

答:首句用了比兴写法,尾句与首自互相呼应。

(21)本文题目为“陋室铭”,文章又说“何陋之有”?这些不矛盾吗?

答:不矛盾。题中之“陋”为房屋的形陋,尾句的“陋”为“鄙俗”之义,指屋中主人的“德馨”不鄙俗。(22)纵观全文,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答:是一位有着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的名士。

(23)写交往人物、写室中生活都是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试具体说明。

答:交往人物:实写:谈笑有鸿儒,虚写:往来无白丁.室中生活:实写:可以调素琴,阅金经。虚写: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24)本文写法新颖别致,采用了反向立意的写法,不写“陋室”如何“陋”,却从“陋”的反面“不陋”来立意,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扣住“陋室”的同时,将笔墨引向室主人,通过描写,表现“惟吾德馨”,以此说明“陋室不陋”充分突出主旨

(26)找出本文你最喜欢的骈句。

答:①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②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十三、拓展延伸发挥题:

②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你如何看待本文作者所表达的“惟吾德馨”的道德情操?

答:这是今天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成效的典型。这种道德情操是青少年乃至整个社会都应重视并学习的,这样我们才能在物质上,在精神上统一的提高,完善的发展。

③作者持有怎样的生活态度?你是否赞赏这种生活态度? 答: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赞同。(再谈一些理由)。

④文中描写的陋室环境清静淡雅,你喜欢这样的居室环境吗,为什么?

答:(提示:喜欢,可从此环境对人思想品质身心健康有利来谈。)

⑤本文作者所结交的朋友都是“鸿儒”,你喜欢交什么样的朋友,为什么?

答:(提示:正直、善良、上进等,对自己的成长有利。)

⑷《爱莲说》的写作特点是:托物言志,立意高远,巧妙运用衬托和比喻;骈散相间

⑸《爱莲说》的结构,我们可以概括为:一条线索,即以爱莲为线索;两个陪衬,即以草木之花为莲的总陪衬,以菊花和牡丹作为莲的旁衬和反衬;三种类型,即以写三种花来写三种人:隐逸者 富贵者 君子 ⑹本文采用了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作者对莲的描述和赞美寄寓着他不慕名利,洁身自好,要在污浊的世间保持高洁的品格和坚贞的节操思想感情。

四、成语与名句。

①出淤泥而不染:从污泥中生出来,却不沾染污泥。比喻在污泥的环境里能保持纯洁,不受影响。②不蔓不枝:比喻言谈或文章简洁明快,不拖泥带水。

五、写作手法:一是巧用比喻,把菊花比为“隐士”,把牡丹比作“富贵人”,把莲花比喻成“君子”二是用衬托的写法突出主题。全文三次用菊花、牡丹衬托莲花。第一次衬托表明自己的喜爱与众不同;第二次衬托表现莲花的品格高出百花;第三次衬托慨叹世上没有几个人和自己的爱好相同。

七、填空题。

⑶作者开篇从生长环境、体态香气、清高风度等各方面,赋予莲花以美好的品格。

⑷晋陶渊明独爱菊,结合所学,写出一句其描写菊花的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我们曾学过《桃花源记》

⑸文中重在使用衬托的手法:众多可爱的花是一般衬托,菊和牡丹是重点衬托,菊是正衬,牡丹是反衬。

⑹作者以莲花自况,表现他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批判了崇尚富贵、追名逐利的世风。⑺文章前后照应,“予独爱莲”和“莲之爱,同予者何人”一句照应,“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和“世人盛爱牡丹”一句照应,“宜乎众矣”的“众”和“独”一词形成反照应。

⑻在文中找出一句骈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⑼本文的线索是以“爱”这一主观感情为线索。⑽短文以莲为写作对象,写菊,牡丹的目的是:衬托莲花的高洁可爱。

⑾从上、下文连贯的角度看,第二段结尾句“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应放在“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的前面,作者将它放在结尾的目的是:引人注意和思考,突出作者的写作目的。批判了崇尚富贵、追名逐利的世风。

⒀文中作者把“莲”比作君子,那么作者认为君子应该是品格高尚的人。本文采用托物言志的写法,在莲 的形象上寄予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操守和情操。

⒁文中有一对反义词是蕃和鲜。

⒃《爱莲说》主要采用的表达方式是:记叙、描写、议论、抒情。作用是开篇记叙引题,写世态炎凉;继而描写,突出形象;卒章议论,在于赞美。抒情贯穿全篇,意在明志

⒅牡丹,作者把它比作富贵人,对于世人都贪慕富贵,作者流露出的又是“鄙视”的情感。而莲,作者则把它比作君子,流露出的是对莲的“赞美”的情感.⒆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一句中运用的修辞方法是对偶和比喻

八、主题思想。②《爱莲说》分段:

第一段,写“我”爱莲的原因和莲的美好的品格。

第二段,表明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十、用原文回答问题

⑵全文的中心句是:莲,花之君子者也。⑶周敦颐《爱莲说》:咏莲名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⑷公园花展,观赏牡丹的人总比观赏其它花的人多,用《爱莲说》中的话来说,就是: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⑸表现主人不受世俗羁绊,对世俗生活厌弃的句子是: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⑹描写莲美好形象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⑺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自好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⑻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是:香远益清。

⑼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句子是(主旨句):莲,花之君子者也。

⑽写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⑾《爱莲说》中用来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⑿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⒀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庄重而又令人敬佩的句子是,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⒁人们甚爱牡丹的原因是: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⒂同范仲淹〈岳阳楼记〉的“微斯人,吾谁与归”意境相同一句是: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⒄隐寓趋炎附势之风极盛的语句是: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十一、问答题

1、陶渊明为什么“独爱莲”?

答:因为菊花在秋天开放,不与百花争艳,是花中的隐士,而陶渊明也是一位隐士,菊与陶渊明的品格相似

2、“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这句话揭示了什么问题?

答:揭示了自唐朝以来,崇尚富贵,追名逐利的社会风气。

3、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莲花的?并赋予了莲花哪些品格?

答:生长环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生性高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体态香气:“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正直,通达事理,行为方正

风度气质:“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志洁行廉,体态端庄,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 4作者描写莲花,为什么要先写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作者用”菊”和”牡丹”来作正衬和反衬,表达自己洁身自好,不幕名利的生活态度,含蓄而突出地表达了文章的主旨。

5、《爱莲说》一文运用借物喻人的写法,旨在托物言志。文中牡丹、莲花各比喻生活中的什么人?你怎样看待拜金主义者信奉“有钱能使鬼推磨”的“牡丹之爱”?

答:“牡丹”比喻富贵的人。“莲花”比喻品德高尚的人

看法:对有些拜金主义者的贪图富贵追名逐利行为表示鄙夷和厌恶,他们的“有钱能使鬼推磨”是造成世风日衰的祸根,这种“牡丹之爱”要受到批评和否定。

6、为什么人们对“花”的爱好不同呢?两个“独”字,有什么作用?

答:喜爱哪一种花,表明人们的不同的思想感情和气节。两个“独”字,表现了作者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表明了自己不同于陶渊明的生活态度。

7、作者以物喻人,抒情言志。把菊花比作什么?作者对陶渊明的这种隐逸的生活态度是不是完全赞 18

赏呢?他也愿意隐逸吗?作者更多的则流露出什么情感?

答:隐士。不愿意,因为作者赞赏的只是陶渊明这种不苟同于世俗的人格,而对于他的隐逸却不赞赏,“惋惜”

9、本文所用的修辞有:排比、设问、比喻 表达方式有:记叙、描写 表现手法有:象征、衬托 本文运用了衬托的手法,用菊正衬莲,用牡丹反衬莲。文章的最后一段运用了多种句式:分别有感叹句(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设问句(莲之爱,同予者何人?)陈述句(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0、下面这段话蕴含了君子哪些品质?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既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也不孤高自许;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志洁行廉,仪态端庄,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意思对即可)

11、从作者对莲的赞美来看,这种“君子”应具备怎样的品格?

答:不贪图富贵,追求名利的世风;洁身自好,保持坚贞气节和高尚的品德。

12、“莲之爱,同予者何人”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予独爱莲”的“独”字表现了作者什么态度?

答:表达了作者知音甚少的无限感慨 独字表现了作者遗世独立,决不随波逐流。

13、你怎样理解“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答:这是一个反问句。一方面照应上文“予独爱莲”,另一方面也透露出对人生世事的感叹,慨叹当时与作者志同道合的人少,能做到品行高洁的人少。

14、“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答:这个感叹句,是作者对那时一些士大夫追求名利,求取富贵的处世态度的强烈讽刺。

15、作者对这三种花的态度又是怎样的呢? 答:叹惋菊花,为了洁身自好而逃避现实,超然物外,处世态度未免有些消极。

鄙薄牡丹:追名逐利,攀附富贵,未免有些庸俗。赞美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立身污浊尘世却能永葆高洁本色,十分难得。

17、“菊之爱,陶后鲜有闻”,从这句话能看出什么问题?

答:揭示了陶渊明以后的社会风气,对社会不满的隐士少了,与世同流合污的人多了。

总起(1)介绍了王叔远雕刻艺术上的卓越成就,点明了“核舟”的主题。

分述(2-5)具体介绍了核舟的结构,舟上的情形。

总结(6)概括全文,赞颂技艺之精湛。顺序:船中间(船舱):第二自然段:核舟的大小

和船舱的布局。

船头(游览者):第三自然段:三个游览者的神情。

船尾(舟子):第四自然段:舟子的发型、神

态、动作。

船背:第五自然段:题名和印章。

4、本文写作特色:①观察细致,描写生动;②层次分明,重点突出;③富于想象。

5、写舟的正面却不是按照“船头—中间—船尾”这样的顺序写,而是将船头和中间部分的顺次加以颠

倒。为什么要这样写?

大概有两个原因:一是核舟的中间部分是舱,高起而宽敞,十分引人注目,舱边的窗又竟然可以关闭,由此说起能够引发读者的兴趣;二是窗上又刻有苏轼《赤壁赋》《后赤壁赋》中写景的名句,可以使读者通过想像感知苏轼当年泛舟赤壁时的优美环境。这后一个原因尤为重要──如果我们把核舟比作一幅图画的话,那么,苏、黄、佛印三位泛舟者所在的船头是画的主体部分,而船舱就是背景部分了;先出背景,不仅可以引人入胜,还可以使读者初步领略这个环境中的特殊氛围。如果按正常顺序先写船头次写船舱,就不会产生这样的艺术效果。至于最后写船尾,这用不着细说,那两个舟子显然是用来烘托船头的三位游

者的。

6、该工艺品艺术的精湛主要表现在哪些地方? ①用料体积小 ②所刻事物繁多 ③刻物情态毕备

7、写三个人的神情主要是为了说明什么?文中哪句话赞叹了雕刻技艺的高超? 雕刻者技艺的高超 “嘻,技亦灵怪矣哉”

8、“闭’字和“启”字相应,一启一闭说明了什么? 写出了介绍的顺序:由舟外到舟内再由舟内到舟外,引导读者仔细观看,并由此引出窗上的文字。

9、窗上对联为什么要刻这十六个字,而不刻别的字?

这十六个字是前、后《赤壁赋》中的名句,与上段“大苏泛赤壁”相照应,切题,而且可以启发读者联想舟外赤壁景色。作者真切地描述它们,足以见他对核

舟观察的精细。

10、文中第三段介绍苏东坡、佛印、鲁直于船头的位置,为什么先从中间的苏东坡介绍起? 因为这样写符合核舟的主题,苏东坡是“泛舟”的主

角。

13、点明核舟主题的句子是 盖大苏泛赤壁云。

14、“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一句点明了窗子具有 灵活精致 的特点,说明雕刻的精巧。

15、苏、黄二人的友好关系可以通过“左手抚鲁直背” 一个动作和“右手指卷,如有所语”的神态看出

来。

16、从对佛印的神情描写中,可以看出佛印 放浪形骸、超脱尘世、豁达开朗 的性格特点。

17、第三段中作者以对人物姿态、神情的生动细腻的描述,具体说明雕刻人“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从第一段文字中找)的精湛技艺。

18、从第四段对右边舟子的描述中可以看出他 轻松悠闲 的神态,而左边舟子的神态则显得 专注平

静。

19文中最后一段运用了

列数字,作比较 的说明方法,这样说明的作用是 突出雕刻者技艺的高

超。

20、点明全文中心的句子是 嘻,技亦灵怪矣

哉。

21、最能体现王叔远构思巧妙、技艺精湛的语句是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下载《陋室铭》复习浏览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陋室铭》复习浏览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原创】《马说》浏览题

    《马说》浏览题 一、文学常识 1."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柳宗元并称 韩 柳。卒谥“文”,世称“韩文公”,由于他家是昌黎地方的望族,故他又称“韩昌黎”。作品......

    次北固山下浏览题

    次北固山下作者:王湾唐代诗人原诗客路青山外 行舟绿水前 。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1.表现诗人客游他乡的诗句是:客路青山......

    凤栖梧浏览题

    《凤栖梧》作者:柳永字:耆卿原名:三变,北宋词人。原诗: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里。无言 谁会凭栏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

    已考核题浏览4

    已考核题浏览4 1、 《山东省实施〈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办法》规定,严格控制出国培训规模,凡属国内培训能解决问题的,不到境外培训,省级及以下党委组织部门不得直接组......

    中考文学作品浏览专题复习教案

    [中考文学作品浏览专题复习教案] 中考文学作品浏览专题复习教案 讲授方针:1、明白中考现代文浏览的查核要求,中考文学作品浏览专题复习教案。 2、精确掌控现代文浏览的......

    2018年文言文复习之《陋室铭》

    2018年文言文阅读篇目 1.曹刿论战 2.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扁鹊见蔡桓公 5.邹忌讽齐王纳谏 6.陈涉世家 7.出师表 8.桃花源记 9.三峡 10.陋室铭 11.小石潭......

    《爱莲说》《陋室铭》复习教案[大全]

    《爱莲说》《陋室铭》复习教案 雷斌 复习目标:1、背诵默写课文 2、掌握作者及作品 3、掌握本课重点文言实词、虚词,重点句子的翻译。 4、把握文章主题思想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陋室铭阅读题及答案

    《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