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港口管理教父——常德传
中国港口管理教父、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总裁——常德传
人物简介:
常德传1968年12月毕业于大连海运学院,分配到青岛港工作,从事过一线装卸工作,历任过作业区机电科技术员、副科长、科长,作业区党委副书记、作业区主任。36岁时成为中国沿海港口最年轻的副局长。39岁时担任青岛港务局党委书记。1988年青岛港务局实行局长负责制时改任局长。2002年青岛港务局改制成为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常德传任集团董事局主席、总裁。同时他还是我国首批高级职业经理,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十届人大代表。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副会长,青岛市企业家促进会会长,上海海事大学客座教授。
专家评语——中国港口管理的“教父”
常德传认为,中国企业成功跻身世界舞台,效率是制胜条件。2006年青岛港吞吐量一举突破2.1亿吨,集装箱吞吐量突破700万TEU。在过去的五年之中,青岛港在世界集装箱界的排名从24位,跃升到12位,由过去的200万标箱的年吞吐量,上升到了700万标箱,青岛港每年的增长速度达到了30%,成为世界上集装箱装卸速度最快的港口之一。“十五”期间,他带领青岛港用1亿吨的能力干出了如今2.1亿吨的业绩;用225万标准箱的能力干出了700万标准箱吞吐量,用一个青岛港的能力创出了两个青岛港的业绩,创造了发展的奇迹。港口年吞吐量每年跨越2000万吨大台阶,五年翻一番,净增1亿吨,相当于再造了一个亿吨大港,用5年时间走过了过去109年的亿吨大港历程。
常德传领导的青岛港先后四次刷新集装箱作业世界纪录,集装箱装卸效率世界第一,矿石接卸效率世界第一。进口矿石吞吐量居世界第一,十五期间占全国进口量的21%。进口原油吞吐量居全国沿海港口第一,十五期间占全国进口量的18%。
“工人伟大,劳动光荣”的精神在青岛港被发扬光大,在这里工人收入为同行业最高!这里住房条件为同行业一流!这里私人小轿车拥有量为同行业最多!这里农民工也能入党!十几年来,常德传总裁本着为“一心为民,造福职工”的宗旨,带领全港16000名职工,忠诚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精忠报国,服务社会,造福职工’为三大使命,以创建国际一流名牌为目标,在全国沿海港口中领先建成一批世界级的集装箱、铁矿石、原油等大码头。把一个多年吞吐量在2000万吨徘徊的港口,带进了世界文明的现代化国际亿吨大港的行列。
在谈到青岛港未来的发展,常德传总裁满怀豪情的说,把青岛港建设成国际一流的中转枢纽大港,让青岛港屹立在世界港口的前列,是他响应党的十六大发出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号召的必然选择,是海港确保长盛不衰、工人长久安居乐业的必然选择。无论有多难,他都将义无反顾地领着青岛港人走下去。
人物业绩:
青岛港始建于1892年,是已有113年历史的国家特大型港口。1984年,常德传担任青岛港务局党委书记时,青岛港已历经近百年沧桑,尽显衰老和落后,同时还背负着大型国有企业特有的沉重大山。二十几年来,常德传以“精忠报国、服务社会、造福职工”为使命,团结党政一班人,带领全港16000多名员工,不断探索,继承创新,将现代管理与传统优势,政治力、文化力与经济力有机融合,凝结成具有青岛港特色的管理思想和管理实践。不仅将一个普通落后的青岛港打造成为现代化的世界级大港、世界港口中的“二十一世纪的希望之港”,而且将青岛港打造成为一个育人成才的大熔炉、大学校,培养造就了新时期产业工人的杰出代表,闯出了一条振兴国有企业的成功之路。
他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将国内外先进的企业管理理论与青岛港实际创造性地相结合,倡导并带头实践“一代人要有一代人的作为,一代人要有一代人的贡献,一代人要有一代人的牺牲”的青岛港精神,带领全港员工树立和落实“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把青岛港自己的事情办得更好”的共同愿景;时刻坚持 “对国家的贡献要越来越大,港口发展后劲要越来越强,员工生活质量要越来越高,精神文明建设要越搞越好”四条核心价值观;正确处理 “继承与创新,发展与造福,决策与风气,承诺与责任,信念与求实,班子与队伍”六大关系,实现了青岛港二十年来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他提出并成功实践了“创建名牌港口,做好青岛港;实施超前战略,建设亿吨大港,做大青岛港;实施联盟战略,建设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做强青岛港”的“三步走”发展战略。培育了在我国沿海港口中独具优势的“五大核心竞争力”(集装箱、煤、油、矿、粮),由劳动力密集型港口转变为技术密集型,用“鼠标革了铁锨的命”。并成功将世界第一大航运公司丹麦马士基集团、世界第二大航运公司英国铁行集团、中国最大航运公司中远集团引入青岛港,三国四方共同出资8.87亿美元,组建了世界级集装箱码头公司。目前已有7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青岛港。
他建立完善民主科学的决策机制,审时度势实行战略性大调整,带领全港员工卧薪尝胆,奋发图强,改造了一个百年老港,建设了两个现代化的新港,在十多年前的一片荒沙滩上打造了一座崭新的亿吨大港。在全国沿海港口中率先建成了世界级的集装箱码头、铁矿石码头,国际一流的煤炭码头、散粮码头,将濒临废弃的20万吨级出口原油码头改造成为全国最大的进口原油中转基地。使青岛港由一个百年老港区扩张到三大港区,港口资产由不足5亿元增值裂变到2006年的163亿元,世界上有多大的船舶,青岛港就有多大的码头,打造了强大的核心竞争力。并成功完成了港口生产重心由老港区向新港区的战略大转移,为青岛港创造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并有力地带动了青岛胶州湾西海岸新经济重心的形成。
他创建了青岛港以爱岗敬业为核心的教育机制、以贡献为主兼顾公平的分配机制、以能力论英雄的用人机制,以团队为核心、管理重心下移的四级管理体制,坚持以真理的力量启迪人心,以人格的力量激励人心,以情感的力量温暖人心,以民主的力量凝聚人心,培育了以“信念、感情、珍惜、奉献”为核心的企业文化,造就了“德为重,信得过,靠得住,能干事”的忠诚员工队伍,保证了青岛港的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2004年,青岛港集装箱桥吊队队长许振超,被选树为新时期产业工人的杰出代表。胡锦涛、温家宝、贾庆林、曾庆红、黄菊、李长春6位中央政治局常委,王兆国、刘云山、贺国强、刘淇、王乐泉等5位政治局
委员,亲切接见许振超,对学习宣传许振超作出重要指示。温总理专程看望许振超、视察青岛港,并发表了重要讲话,指出:“振超精神、振超效率成为了我们这个时代的强音,成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精神财富,成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巨大动力。”“全体干部职工都要向许振超同志学习,我也要向许振超同志学习。”
二十年来,港口吞吐量由2000多万吨增至2006年的2.1亿吨,成为世界级大港;并创造了集装箱、铁矿石装卸效率等世界最高纪录,开启了青岛港生产效率秒的时代。集装箱吞吐量由2万多标准箱增至 2006年的710万标准箱,超过了日本所有港口,成为上海以北东北亚第二大枢纽港,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吞吐量居沿海港口第2位,进口铁矿石接卸量居世界第一位,累计上缴国家各种税费上百亿元。资产总额由5亿元增值裂变为163亿元,为国家创造了150多亿元的优良资产。
二十年来,他始终坚持“员工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再难也要办好”,“一心为民,造福员工”。转岗分流上万人次,没有一人下岗回家。在住房改革以前购建了7000多套房子,实现了几代海港人居者有其屋的梦想。年年为近3万名员工和离退休老同志办实事,提高收入、健康查体、跟踪治疗、赠送生日蛋糕、节日物品等。使广大员工摆脱了贫困、摆脱了落后、摆脱了愚昧,成为改革开放发展的最大受益者,过上安居乐业、幸福美满的新生活。
面对生与死的考验,他临危不惧,舍生忘死,先后组织指挥了十几次海上、陆上港外灭火抢险,次次成功,为保护人民生命和国家财产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被上级领导誉为海上灭火专家。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到港口视察,并多次批示关于青岛港的调查报告,对港口给予高度评价。1995年被交通部确定为全国交通系统学习的典型和全国港口行业唯一的示范“窗口”,并获得了首届全国质量管理奖、全国优秀企业、全国“创争”活动示范单位、全国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中国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全国创建文明行业先进单位、五一劳动奖状等多项国家省市部金奖。1999年和2004年两次被国家树为搞好国有企业的重大典型。
常德传也以其卓越的企业经营管理业绩,先后获得全国优秀企业家金球奖、全国首届“创业企业家”、全国劳动模范、新世纪中国改革十大新闻人物、全国质量管理突出贡献者、中国杰出企业管理人才、中国物流十大风云人物、中国企业十大新闻人物、最受关注企业家、中国企业文化建设二十年个人贡献奖、中国企业改革创新十大杰出企业家、中国企业文化品牌建设十佳个人等荣誉称号。2004中华十大管理英才并高居榜首。2004年世界工程大会“中国企业技术进步与创新杰出贡献奖”,成为12位获此殊荣的企业家之一。2005年荣获中华十大财智人物特别奖,中国企业管理科学领域最高奖首届“袁宝华企业管理金奖”全国三名获奖者之一,中国最具敬业力职业经理人。
青岛港发展现状:
青岛港始建于1892年,是已具有114年历史的国家特大型港口,全国512户重点国有企业之一。由青岛老港区、黄岛油港区、前湾新港区三大港区组成。现有职工16000人。拥有码头15座,泊位73个,其中,营运码头13座,营运泊位49个。万吨级以上泊位32个,可停靠5万吨级船舶的泊位6个,可停靠10万吨级船舶的泊位6个,可停靠30万吨级船舶的泊位2个。主要从事集装箱、煤炭、原油、铁矿、粮食等各类进出口货物的装卸服务和国际国内客运服务。与世界上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50多个港口有贸易往来。是太平洋西海
岸重要的国际贸易口岸和海上运输枢纽。
十几年来,青岛港始终坚持“质量兴港、科技兴港、实干兴港”的方针,牢固树立“质量、服务、信誉是青岛港的生命线”的观念,不断加强“五个文明”(文明装卸、文明生产、文明施工、文明环境、文明服务)管理。坚持“没有用户,没有货主,青岛港就没有饭吃;货主满意就是质量工作的标准;价格优惠,手续便捷,24小时服务”的三项原则,大力实施“诚纳四海”服务名牌战略,集团装卸运输服务、集装箱核心班轮保班服务、氧化铝装卸灌包服务、原油装卸中转服务、煤炭装卸服务、铁矿装卸服务、外轮理货服务、大件吊装服务被评为“全国用户满意服务”国家级名牌。创出了无论多大的集装箱船舶全部“10小时以内完船”的“振超效率”,并创造了船时效率每小时473.78自然箱和单机最高效率82.4自然箱的世界纪录;创出了铁矿卸船平均每小时卸船6260吨的世界最高纪录“孙波效率”。港口吞吐量从上世纪80年代的2000多万吨增长到2005年1.87亿吨,“十五”期间港口吞吐量每年净增2000万吨。外贸吞吐量完成1.42亿吨,继续保持全国第二位。集装箱吞吐量完成630.7万TEU,提前完成交通部、山东省1995年联合批复的“青岛港总体布局规划”确定的2020年500万标准箱的集装箱的发展目标,跻身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之列。进口铁矿石跃居世界港口第一位。
青岛港坚持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先后建立中外合资企业近20家,并已有7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青岛港,实现了强强联合,共赢发展。与世界第二大航运公司英国铁行集团,中国最大的航运公司中远集团,世界第一大航运公司丹麦马士基集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青岛港前湾集装箱码头合资项目签约仪式。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英国首相布莱尔率两国政要亲自出席签约仪式。这次三国四方强强联手经营码头,打破了此前中国大陆沿海港口多采用两方合资经营码头的方式,不仅引进了资金,而且引进了技术、管理和大量的箱源,成为世界上最大、最具实力的集装箱码头企业之一。与世界500强日本三菱集团合资建设的散装水泥分拨基地投产运营,与世界500强瑞典ABB公司合作建立的ABB低压产品青岛物流中心正式开业。青岛港还积极构筑并强化集团为决策层、公司为经营层、基层队为管理层、班组为操作层的四级管理新格局。
青岛港的发展受到了上级领导的高度关心和大力支持。被交通部确定为全国交通系统“三学一创”典型和全国港口行业唯一的示范“窗口”,并获得全国文明单位、首批全国创建学习型组织标兵单位、袁宝华企业管理金奖、国家环境友好企业、全国十大国家质量管理卓越企业、中国企业形象建设十佳单位等诸多荣誉。
2007-6-15 10:56:00物流天下
第二篇:中国港口现状
港口是一个国家对外开放最前沿的窗口,是综合运输大通道的节点,是沟通国内与国际经济往来的重要枢纽。从建国之初,中国便开始恢复港口建设,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特别是伴随14个沿海港口城市的进一步对外开放,港口建设更是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新世纪伊始,全国掀起了新一轮港口建设和发展热潮,港口的建设数量、规模、吞吐能力以惊人的速度增长,中国港口新的格局初步形成,并跻身世界港口大国行列。
为更好的满足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工作及研究需要,日前重点收集了我国沿海北起鸭绿江口南至北仑河口30个主要港口及新兴港口2010年的吞吐量数据,同
时还收集了内河大港的相关数据资料并进行了简要归纳整理和分析,仅供参考。
一、中国港口吞吐量连续八年世界榜首
进入21世纪,随着国民经济实力快速增长和沿海地区良好的发展态势,我国沿海港口城市紧紧抓住不断扩大的内需和外贸的有利时机,乘势而上,获得了快速发展。其中2003年是中国港口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同年,全国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26亿吨(不含港澳台港口,后同),跃居世界第一;港口集装箱吞吐量遥遥领先于世界增长速度,总量达到4800万标准箱,超过美国,也同时跃居世界第一。按吞吐量排序,目前在全球货物吞吐量排名前10大港口中,中国大陆稳占8席。在全球20大集装箱港口行列,大陆港口占了7个。
近年来,尤其整个“十一五”期间,中国沿海港口建设在数量、规模和能力等方面更是不断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公报,到2010年,全国规模以上港口(含内河)完成货物吞吐量80.2亿吨,较上年增长15.0%;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24.6亿吨,增长13.6%。港口集装箱吞吐量14500万标准箱,增长
港口吞吐量连续8年位居世界前列,这种发展态势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18.8%。
表明中国已经是名副其实的港口大国,正扎扎实实地向世界港口强国迈进。
二、沿海主要港口吞吐量举足轻重
据对我国沿海30个主要港口及新兴港口初步统计,2010年,全国30个沿海港口年吞吐量达到546464万吨,占全国规模以上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的68.1%;较上年增长17.5%,较全国平均增长高出2.5个百分点。
在30个沿海主要港口及新兴港口中,本次只收集到28个港口的集装箱吞吐量数据。据统计,沿海28个主要港口2010年集装箱吞吐量累计实现12862.3万标准箱,占全国规模以上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的88.7%;较上年增长19.4%,较全国平均增长高出0.6个百分点。
另据统计,2010年,全国首批沿海城市及经济特区港口吞吐量累计为414490万吨(含威海,不含日照,下同),较上年增长12.8%,占全国规模以上港口吞吐量的51.7%,占全国沿海30个主要港口及新兴港口的比重为75.8%。全国首批沿海城市及经济特区2010年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累计实现12130.43万标准箱,较上年增长18.5%,占全国规模以上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的83.7%,占全国沿海28个主要港口及新兴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的比重达94.3%。
三、全国沿海亿吨大港达到16个
据统计,自1984年上海港货物吞吐量首次超过亿吨开始,中国沿海港口群芳斗艳,连续突破亿吨大关,其中1999年,广州港全港货物吞吐量突破亿吨大关,成为中国大陆第二个跨入世界亿吨大港的港口。2000年超过亿吨的港口是宁波
港,2001年分别是天津港、秦皇岛港、青岛港、大连港,2003年是深圳港,2006年是舟山港、日照港,2007年分别是烟台港、营口港,2008年则是唐山港和连云港港;2009年为湛江港、厦门港。到2010年末,我国沿海年吞吐量超过亿吨的港口达到16个(不含南通,下同),与上年相同,是世界上拥有亿吨港口最多的国家。其中吞吐量超过2亿吨的就占了13个,较上年猛增了5个;吞吐量超过3亿吨的就占了6个,较上年新增了1个。
初步统计,2010年,全国16个沿海亿吨大港年吞吐量累计达到458955万吨,较上年增长15.6%,较全国平均增长高出0.6个百分点;占30个沿海主要港口吞吐量的84.0%,占全国规模以上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的57.4%。全国15个沿海亿吨大港集装箱吞吐量累计达到12092.9万标准箱(不含唐山),较上年增长19.0%,较全国平均增长高出0.2个百分点;占28个沿海主要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的94.0%,占全国规模以上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的83.4%。
四、上海港吞吐总量突破6个亿
从港口吞吐量方面看,近年来上海港是当仁不让,屡创佳绩。自在全国率先突破亿吨大关后,2000年达到2亿大关,仅仅到2003年,上海港又突破3亿吨大关实现货物吞吐量3.16亿吨,成为世界第三大港,仅次于鹿特丹港和新加坡港。到2004年,上海港货物吞吐量达到3.79亿吨,已超越荷兰鹿特丹港,在世界货运港口中排行“老二”。2005年,上海港又创造奇迹,货物吞吐量不仅达到4亿吨实现4.43亿吨,还首次超过新加坡港,成为世界第一大港。到2010年,上海港全年货物吞吐量又超过6亿吨关口达到6.53亿吨,连续6年蝉联世界第一。.2010年,上海港集装箱发展继续创造辉煌,全年实现集装箱吞吐量2906.9万
标准箱,较上年增长16.3%,较新加坡港多出66.9万标准箱,首次位居全球第一。
五、唐山港增长可谓创世界之最
唐山港从1988年建造1.5万吨级泊位起步,自通航以来,货物吞吐量以年增100-150万吨的速度迅速提高。2001年吞吐量首次突破1000万吨,到2008年与连云港同年突破了一个亿,2010年10月更是神奇的跨越了2亿吨大关,全年实现25062万吨,成为全国第10个吞吐量突破2亿吨的港口。
据初步统计,整个“十一五”期间,唐山港货物吞吐量以年均超过40%的速度迅速递增,增幅、增量位居全国港口首位,其速度之快,在中国乃至世界港口发展史上都创造了一个奇迹。目前,唐山港分为曹妃甸港区、京唐港区和丰南港区,形成分工合作、协调互动、三港齐飞的总体发展格局。随着近海铁矿的开发,钢铁工业的发展,已发展成为我国以钢铁为主的综合性港口。
六、连云港港开始步入“海上高速”时代
作为全国首批沿海进一步多外开放的港口城市,连云港自1933年开港以来,一直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东方大港之梦。其中“十一五”是连云港港战略地位得以极大提升、发展速度最为强劲,发展成效最为显著的时期。这一期间,连云港港赢得了江苏省乃至国家层面的高度关注,《全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明确将连云港港同上海港、宁波港一同列为长三角港口群主体港,确立连云港港是我国沿海主枢纽港、国家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枢纽,被国家赋予服务我国长三角和中西部两大区域经济发展的重任。国务院批准的江苏沿海发展战略将连云港港摆放在龙头地位。
据初步统计,整个“十一五”时期,尤其2008年,连云港港一举迈进了中国沿海亿吨大港的行列,到2010年,连云港港吞吐量实现13506.4万吨,为全国沿海16个吞吐量过亿吨的港口之一;较上年增长18.7%,在全国沿海30个主要港口中居第10位(不含丹东和南通),在16个过亿吨大港中位居第6位,目前已成为江苏唯一的中国沿海12个枢纽港之一。伴随着连云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30万吨级深水航道的开工建设,标志着连云港港开始步入了“海上高速”时代,使港口在跻身“国家队”后的主力港优势更加明显。
连云港港集装箱运输起步于1986年,但直至1996年的十年间,每年的吞吐量一直没有突破十万箱。近年来连云港港发挥独特的区位优势,深入贯彻温家宝总理指示精神,充分利用国家和省市的支持政策,抢抓机遇,奋力拼搏,曾于2005年创造过百分之百的集装箱增长速度,从2004年吞吐量仅50万标箱运量直接冲上了百万标箱的台阶,从而跃居全国沿海十大集装箱港口和全球百强集装箱港口行列。2010年,连云港港集装箱吞吐量实现387.1万标准箱,居全国第9位,居江苏第一位;较上年增长27.7%,在全国10大集装箱港口中仅低于营口,在全国首批沿海城市及经济特区港口中居第一位。
七、江苏内河港口建设走在全国前列。
2002年6月,苏州将太仓港、常熟港、张家港港三港合一,推出“苏州港”品牌,当年整个苏州港吞吐量实现10215万吨,成为全国内河首个亿吨大港。之后直到2006年,南通港吞吐量实现10386.2万吨,成为全国内河第二个亿吨大港。2007年,南京港实现吞吐量10859万吨,为全国内河第三个超亿吨大港。2009年9月,浙江湖州港吞吐量超过亿吨,当年江阴港实现吞吐量10845万吨,2010年镇江港实现吞吐量12200万吨,均跻身全国内河亿吨大港行列。
据初步统计,全国内河现有6个吞吐量超过亿吨的大港中,江苏占5个,浙江为1个。2010年,6个过亿吨内河港口吞吐量累计实现101297万吨,较上年增长19.0%;占全国规模以上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的12.6%,较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其中江苏5个过亿吨的内河港口吞吐量实现86940万吨,占6个过亿内河大港吞吐量的85.8%。据不完全统计,在已收集到的4个内河亿吨大港中,2010年集装箱吞吐量实现631.17万标准箱,较上年增长32.0%。其中苏州港集装箱吞吐量为271.74万标准箱,位居内河港口第一,在江苏仅低于连云港港而居第二位;较上年增长达34.1%,增速在内河及江苏港口排序中,均居第一位。
八、全国沿海港口新格局初步显现。
《全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发布,着沿海港口建设与发展又2006年9月,进入了新阶段。它确定了中国沿海将形成环渤海、长三角、东南沿海、珠三角、西南沿海5个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的港口群体。随着中国港口数量和规模的不断扩大,一批规模庞大并相对集中的港口群逐渐形成,合理的港口布局和规划逐渐显现,推动了港口业更快更好发展。
按照港口吞吐量统计,在全国沿海目前初步形成的的五大区域港口群中,规模最大的还是“长三角”和“环渤海”,其次是“珠三角”、东南沿海和西南沿海。
1、“长三角”:是长江三角洲的简称,狭义是指苏浙沪毗邻地区的17个市组成的都市群。由于国家开发以及江浙乃至安徽等省的需要,目前整个江浙沪及安徽已全部纳入长三角。据不完全统计,长三角内现有6个沿海主要港口和6个内
河亿吨港口,2010年货物吞吐量累计实现250382万吨,较上年增长14.2%,占全国规模以上港口货物吞吐量31.2%。其中从连云港至温州计6个沿海主要港口累计实现货物吞吐量149085万吨,较上年增长11.1%,占全国规模以上港口货物吞吐量18.6%。
2、“环渤海”:是环渤海经济圈的简称,具体指以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京津冀为主的环渤海滨海经济带,同时延伸辐射到山西、辽宁、山东及内蒙古中东部。环渤海地区是我国北方经济最活跃的地区,据统计,2010年,环渤海从丹东至日照计11个主要港口累计货物吞吐量实现244537万吨,占全国规模以上港口货物吞吐量30.5%,略低于长三角比重;较上年增长18.8%,较长三角增长高出
4.6个百分点,较全国规模以上港口吞吐量增幅高出3.8个百分点。
3、“珠三角”: 是珠江三角洲的简称,最初以广州市为主的广东省境内的10市组成,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广东珠三角或“小珠三角”。而目前通常所说的“大珠三角”就是指广东、香港、澳门三地构成的区域。2010年,广东境内以广州为主的“小珠三角”5个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实现87637万吨,占全国规模以上港口货物吞吐量10.9%;较上年增长14.9%,高于“长三角”增长,但低于“环渤海”增长,也低于全国平均增长。
4、东南沿海:具体是指以福建为主体包括周边地区,南北与珠三角和长三角两个经济区衔接,东与台湾岛、西与江西的广大内陆腹地贯通的区域,也就是近年通常所指的(台湾)海峡西岸经济区。2010年,福建沿海的福州、厦门、泉州等三个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实现29511万吨,总量高于西南沿海,较上年增长12.5%,占全国规模以上港口货物吞吐量3.7%。
5、西南沿海:这里具体是指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其主要由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四市和玉林、崇左两个市物流中心“4+2”所辖行政区域组成。2008年1月,国家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国家发改委通知强调指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是我国西部大开发和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重点地区,对于国家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具有重要意义。要把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成为中国-东盟开放合作的物流基地、商贸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成为带动、支撑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高地和开放度高、辐射力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的重要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据统计,2010年,广西北部湾沿岸的北海、钦州、防城港等三个港口货物吞吐量实现15598万吨,较上年增长达65.8%,为五大区域港口群中增长最快的。
第三篇:港口安全管理
浅析港口安全管理
港口作为水路运输的枢纽,是货物的中转集散地,工作环节多,作业面广,环境复杂,综合性强。港口生产是一个劳动力密集型工作,其目标在于追求最高的装卸货物效率、最小的物耗、最大的利润和优质的服务。港口安全生产的目标在于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和健康,保护机械设备完好无损,保障企业稳定的生产局面。因而港口安全生产就是控制生产过程中危害的产生,使生产过程中的人、机具、环境免遭损害。下面就港口安全管理进行简要分析:
一、港口生产的特点决定着港口生产的安全属性
1.港口作业方式的流动性和分散性 港口装卸生产的实质是实现货物空间位移,决定了装卸方式是流动和分散的特点,货物的位移是在码头、库场、堆场内进行的,装卸作业具有点多、线长、面广、货杂、人员分散的特点;
2.船舶类型的多样化 港口装卸运输船舶主要有货船、集装箱船和特种作业船舶。船舶类型多样化、大型化致使港口的作业生产变得更加复杂,需要港口具备更加先进的装卸工艺和有效的安全管理与之相适应;
3.装卸工艺的复杂性 港口生产工艺的复杂带来了安全操作的复杂。因港口生产是相互交叉、错综复杂的大系统,围绕这个大系统的各个分系统都需要一整套安全操作规程和细则,这就形成了安全操作的复杂多样性;
4.装卸作业的连续性 港口装卸作业的工作时间为24小时连续“三班倒”作业、昼夜交替,三班交接的工作制度扰乱了人的正常规律,特别是夜间作业操作环境复杂并影响作业人员的体力和精力,势必造成人员的安全意识疲劳、操作失误和应急反应迟缓;
5.劳动密集性和人机交叉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港口装卸作业中的机械化、半机械化比例不断增加,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和作业环境相应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目前大多数港口作业仍不可避免的要使用人力进行劳动密集型作业,人、机、货仍要密切接触;
6.生产环境的特殊性 港口生产环境受气候影响较大。酷暑和严寒在港口作业现场显现的比较突出,有资料显示夏季环境温度为30℃,太阳直射的码头温度可达40℃。台风、海啸、振动、噪音、粉尘等都对码头生产、对人体有所伤害,可能降低人的反映能力而引发事故;
7.港口生产工人素质和操作技能的差异性 目前港口装卸人员大部分以农民工为主,这些来自农村的劳动力,安全操作知识贫乏,对安全操作流程了解很少,自我保护意识相对薄弱,同时流动性严重影响了其工作能力和安全技能的提高,致使港口安全管理中因人的因素引发的各类问题更为突出。
二、确保港口安全的几点措施
1.政府部门加强对港口企业的管理 政府部门要加强对港口企业的监管,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大安全生产资金投入,强化企业人员的安全培训教育,开展安全检查和安全隐患排查,加大特种设备设施检查检测的频次,合理优化操作规程,要严把市场准入关、严格从业人员资质关,从源头上控制安全风险,把安全管理落在实处。
2.港口企业要重视对员工的教育和培训 安全生产能否得到落实,关键因素在人员。由于港口行业不同于其他行业,所有从事港口装卸的作业人员和管理人员要由具有专业知识的人员担任,因此要求其应经过专项培训取得上岗资格后方可进行上岗作业。通过培训,让所有参与港口作业的人员从思想上加强认识,同时也弥补其理论上的不足,增强队伍整体素质,强化安全生产防护意识,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3.港口企业要确保装卸极具等操作设备设施的安全可靠 港口企业在装卸货物的过程中要使用大型工具设备设施,对这些设备设施的安全检查检测,确保其安全可靠性尤为重要。港口企业要对使用中或准备投入使用的特种设备设施实行定期检验制度,特别是对关键环节和重点部位,要科学、合理、仔细的检查检测,使其始终保持在安全范围内运行,以保证港口企业安全生产。
4.制定完善的操作规程 企业应该根据装卸货物的性质和企业的生产实际,制定完善的操作规程,同时要严格按
照操作规程进行作业。具体要做到如下几点:一是定岗定员,在操作过程中不得擅自离岗,或离岗后有专人负责;二是加强现场管理,严谨无关人员进入作业现场;三是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作业,一旦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四是加强应急管理,完善综合和专项应急响应。
港口是物流供应链中及其重要的一个环节,港口安全对国民经济和区域经济的发展甚至社会安全能起到重要作用,这一切都基于政府宏观调控和依法、科学治理。港口企业更要主动担负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社会责任,规范管理,促进企业良性发展,从源头上杜绝各类安全危险隐患。
第四篇:浅谈港口安全管理
浅谈港口安全管理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机械化程度的提高,港口的安全管理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经验告诉我们,事故的控制必须同时从“技术、管理、教育”三大措施入手,而其中管理是最重要的措施和手段。根据《杭州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条例》规定交通港航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依法对安全生产工作实施专项监督管理,基层交通港航管理站所更是直接面对港口企业。近段时间以来,杭州市余杭港航管理处崇贤所积极开展港口安全宣传教育活动,以世博港口安保、安全生产月活动、宣贯新《杭州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条例》为抓手,努力贯彻落实上级机关有关港口安全管理制度,使企业认识到了港口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同时,杭州市余杭港航处崇贤所执法人员多次到港口实地检查,确保港口企业安全运行,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一、现代港口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基本规律及预防 安全事故的发生是具有一定因果关系事件的连锁反应,即:人员伤亡的结果是由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所致。港口安全工作的中心就是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中断事故连锁的进程而避免事故的发生
首先,要结合港口企业装卸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在宏观上对安全生产实施监督管理。通过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体系,设立专门的监管机构,来监督企业的装卸生产作业活动,在宏观上调控安全生产,保持企业整体安全。
其次是微观上的安全生产管理,运用安全评价来发现和评定 1 企业安全生产状况,找出安全生产管理的漏洞;以人为本,加强对企业职工的安全培训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知识水平;采取有效的设备、技术管理手段,不断改善设备、工艺、技术的安全状况等等,从而在提高人的安全素养水平的同时提高物和环境的本质安全度,实现企业的安全生产。
二、应用现代安全生产管理措施,不断提高崇贤作业区的安全管理水平
安全管理问题,既有人对物的管理,又有人对人的管理,还包括人、机、环境三者的多元复杂的多矛盾问题。也就是说现代港口运输企业的安全管理必须实现科学、系统的安全管理,把管理重点放在整体效应上,充分调动每个职工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真正实现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转变。根据对崇贤港具体的事故分析,制定如下方案。
(一)认真学习安全管理专业知识、规章制度,加大宣贯力度 在崇贤作业区一直推行安全目标精细化管理和安全生产责任网络管理,全面推行质量体系标准化,实施安全评价和隐患排查相结合等。认真按照港口安全管理原则,重视事故的调查处理,查清事故发生的原因,对职工进行深入教育,防止类似事故的发生。做好事故的统计分析,掌握事故发生的规律,制定有效的纠正和预防措施,以此指导安全生产管理,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在开展安全生产月的活动中,崇贤所加大港口安全宣传力度,向港口企业发放《杭州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条例》的宣传资料,以及《余杭港行处关于进一步加强港口经营安全管理的通知》,帮助企业充分了解现行港口安全管理的政策、法规,规范 2 企业安全生产行为。
(二)完善码头企业安全保证体系和安全监察体系,使之充分发挥作用
企业必须按照《安全生产法》的要求,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监管机构,充实必要的人员,并加强超前防范。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监察人员,不仅要深入调查分析事故原因,认真查处追究事故责任,更重要的是及时发现和督促整改安全隐患,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三)强化现场监督检查,确保企业长治久安
崇贤作业区是承接着煤炭,钢铁,矿建材料的运输链条。其作业面广,线长,租赁单位经常交叉作业,因此,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必须重点做好现场的监督检查,作业人员、设备运行、环境保护等各方面都不容忽视,必须建立专、兼职安全员重点监察,全员参与安全管理和自我监督的检查机制,安全操作常抓不懈。凡是出现事故和影响的,必须按照港口安全管理原则进行分析处理,提高各级人员责任心。
崇贤所作为崇贤作业区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切实落实港口安全检查政策,定期派遣行政执法人员到现场进行实地安全检查,并建立港口安全检查台账。通过检查港口企业的资质条件、安全管理台账、设施设备、从业人员资格、安全生产等项目,加强了企业生产的安全性。
(四)指导码头企业建立完善重大事故应急救援体系,控制和降低事故危害后果
为了避免或减少事故和灾害的损失,应对紧急情况,就应居 3 安思危,常备不懈,才能在事故和灾害发生的紧急关头反应迅速、措施正确。
三、指导码头企业开展港口安全文化建设,长效机制有效推进
港口安全文化是安全管理意识、安全生产行为以及安全规章制度的组合,是安全生产和氛围的表现形式,也是在安全生产中实施文化创新战略的必然选择。港口安全文化是凝聚人心的无形资产和精神力量。它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也是企业管理的基础和发展之宝。塑造港口安全文化是一项长期、艰巨而又细致的心理工作,一种优秀的企业文化的构建不像制定一项具体的制度,提一个宣传口号那样简单,它需要企业有意识、有目的、有组织地进行长期的总结、提炼、倡导和强化。就港口安全文化而言,理念、行为、视觉是构成港口安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用理念指导人,不断强化港口员工的安全意识 安全生产,重要的是安全意识。管理者安全意识不强,“预防为主、安全第一”、“安全就是效益”、“生产服从安全”等观念没有牢固树立,就谈不上重视和抓好安全管理,从业人员安全意识不强,就不具备辨识能力、操作能力、防护能力,安全就没有保障。强化安全意识的重要手段就是用安全管理的理念引导员工,意识决定思维、思维源自理念,有了切合实际的管理理念,企业就有了安全目标,员工就有了方向。
(二)用行为规范人,不断提高港口员工自身的防范能力 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是导致事故的主要原因,4 是安全生产的最大威胁。员工的安全行为不仅可以直接避免事故,还可以克服物的不安全状态,消除物的不安全因素。在安全生产过程中,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的行为是安全生产的大敌,劣习是酿成事故的固疾,隐患是引发事故的温床,事故的发生,90%以上是源自三违、劣习和隐患。港口安全管理工作,要引导员工从业行为上识别不安全因素,杜绝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的行为,纠正不良的作业习惯。善于识别发现生产过程中的隐患,不断地整改隐患,从而用行为规范员工的防护能力。
(三)用视觉提示人,不断优化港口作业现场的安全环境 在安全管理上大量运用图片、影像、标志等视觉化的方法,能达到对员工进行安全意识、安全知识教育的目的,能达到提示、警示的效果,能对安全操作进行规范。通过醒目形象的颜色、图案、文字,产生视觉冲击力,从而反映入大脑,支配人的思维和行动。水运企业最常见的航标、信号灯、信号旗、抛锚球,装卸作业指挥手的旗语、手语表达、危险化学物品的标志,货物的置放要求等等,都根据航行的要领、物品的性质、环境的状况,在视觉上作以表达,这一无声的语言最直观、最形象。提醒我们注意危险因素,掌握操作方法,告诫我们不越“雷池”,不踩“红线”,不闯“红灯”,不犯“章法”。视觉识别在安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十分重要,能达到时刻提醒员工注意安全,使员工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在行为上高度警惕,大大减少危险源演变为事故的机率。
港口行政管理部门工作重点以预防为主辅之救援。只要认认 5 真真、扎扎实实地做好以上几个方面的工作、常抓不懈,寻求长效机制,就能确保港口一方平安。
第五篇:《中国港口—秣马厉兵》观后感
《中国港口—秣马厉兵》观后感
在以海上运输为主要载体的当代国际贸易格局下,港口成为中国深度参与全球经济合作的窗口和起点。《中国港口》第三集用国际化的视角,从港口贸易方面,重点诠释了中国港口独有的文明及其令人瞩目的成就,展示我国的贸易实力与国家实力,见证当代中国在海洋贸易、海洋基础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2018年,中国港口货物吞吐量完成143.51亿吨,居世界第一。在港口货物吞吐量世界排名前十的港口中,中国占据7席(宁波舟山港第一、上海港第二、唐山港第三、广州港第五、青岛港第六、苏州港第七、天津港第九),并且是前三名。中国港口巨大的吨位,跟随时代的发展,为中国乃至全世界经济做出了大贡献;从北到南,大连港、青岛港、到深圳的港口再到湛江,无不有巨大的货物吞吐量,也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正在走向无人化、低碳化发展,可持续发展,为中国和世界的国际贸易不断地提供发展的动力。本集纪录片开篇,来自欧洲的IGOR先生正在舟山龙山船厂督导一艘欧洲船只的进坞维修。这只是发生在中国众多港口中的一个例子,每天都有大量的国际货船在卸下货物后,选择中国港口就近的船厂进行船只的修缮和维护。这不仅是业界对中国船舶工艺水平的认可,也从侧面反映了中国与全球经济联系的紧密程度。
通过纪录片的末段,可以知道,我国国际贸易在不断进口的同时,也在走出去。振华重工的港口重型机械出口远至太平洋对岸,中国制造正在不断受到肯定,其竞争力也在不断提升。可见,中国受惠于全球经济一体化,在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重返世界的中心舞台。同时,经济全球化也因中国的深入参与而保持活力。
货物、集装箱和港口联系起来,成为全国90%的外贸货物的完成形式。国际贸易离不开物流行业,而海上运输是当代国际贸易格局下最主要的载体。国际物流产业和国际贸易相辅相成,国际物流依托国际贸易而迅速崛起,同时,国际贸易依托国际物流而快速发展。国际物流的终极目标是为国际贸易服务,通过物流设施、技术、水平的发展,改善国际贸易环境,为国际贸易提供更多更好的便利条件,使国际贸易得到进一步发展。同时,高效通畅的物流体系也成了推动国际贸易得到进一步发展的有力保证。随我国港口服务的不断发展,有效提高了国际贸易的效率,为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中国港口作为开放型经济的窗口,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不断汲取经验教训,显示出了无以伦比的强大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