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社区闲散青少年教育管理的调研材料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重视和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与培养,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不仅关系到社会治安、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的安全,而且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青少年犯罪是当今各国十分重视的社会问题,有学者将未成年人犯罪与环境污染、吸毒贩毒并列为世界三大公害,因此加强对青少年尤其是社区闲散青少年这一高危人群的教育、管理和服务对**区社会和谐稳定和经济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近年来,**区团委紧紧围绕建设“平安**”和实现“平安奥运”的工作目标,扎实开展社会闲散青少年的教育、服务和管理工作,深入调研全区闲散青少年基本情况,探索具有**特色的区——街——社区三级闲散青少年教育服务管理模式。
一、**区闲散青少年基本情况
1、**区闲散青少年的界定(根据**市标准)。**区区域内14到25周岁之间,没有固定工作和收入、没有进一步就学或失去监护的失业、失学、失管的有**户籍的青少年。其中“没有进一步就学”是指没有全日制读书或辍学在家,“没有固定工作”是指没能从事签订劳动合同的雇佣性工作,“失去监护”是指没有监护人或者监护人不履行或不能履行监护责任的情况。
2、**区闲散青少年的基本概况
**区闲散青少年主要包括1)由于家庭困难或自身原因,辍学在家的青少年;2)初高中毕业后,未考不上高中或大学,无一技之长,不愿意从事体力劳动的青少年;3)职高、中专、中技毕业后,找不到满意工作,处于待业状态的青少年;4)家庭条件较好,沉迷于网络虚拟世界,逃避社会现实,不愿就业的居家青少年;5)有犯罪前科,受不良社会组织影响的叛逆青少年等五大类人群。
(1)闲散青少年的数量及分布情况。我区闲散青少年共有215名,其家庭大多为老城区平房户,生活环境较差。
(2)男女性别比例。我区闲散青少年中男性142名,占闲散青少年的66%,女性73名,占44%。综合比较男性远远高于女性。
(3)受教育情况。我区闲散青少年除部分智力身体残疾者教育程度较低外,都接受过九年义务教育,但文化程度普遍不高,以中专、职高等中等学历为主,接受过专科以上教育的仅24名。
(4)健康状况。我区闲散青少年身体健康状况较好,但在该群体中,自身患有严重疾病、或身残、智残、有精神性疾病的也占21%的比例,可见身体残疾也是造成青少年闲散的重要原因之一。
(5)劳动就业状况。我区闲散青少年大都在家待业,但63%的人有工作欲望,有过工作经历的占43%,但多为未签订劳动合同的临时性工作。另具调查显示,有17%的人准备或正在参加培训,谋求就业。
(6)家庭关系情况。我区决大多数闲散青少年家庭处于完整和谐状态,仅有32名闲散青少年生活在单亲或者父母再婚的家庭。
3、我区社区闲散青少年的基本特点
(1)缺乏必要技能,自立能力较差。闲散青少年的教育程度决定了他们缺乏必要的技能,谋生手段单一,缺少社会竞争力。而有部分职高、中专毕业的学生,对择业标准期望较高,高不成低不就,又怕吃苦,找工作比较困难。这些情况是青少年赋闲在家的直接原因。
(2)性格缺陷,生活不规律。根据社区工作人员反映,懒惰是造成闲散的重要原因之一,部分青少年闲散成性,受不了约束,社区帮助找到一份工作,坚持不了多久就辞职不干了。而长期在家又使孩子增长避世情绪,为了打发时间,往往晚上上网、看电视,白天睡懒觉,不爱参加社会活动,对周围事物漠不关心。
(3)容易扎堆,喜欢在特定场所聚集。由于无事可做,没有精神寄托,闲散青少年更容易互相扎堆,相似的生活状态让这一群体更容易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大多数闲散青少年喜欢在游艺厅、网吧、录像厅等场所逗留,其中部分闲散青少年长时间泡网吧、录像厅,甚至彻夜不归。
(4)无所事事,易发犯罪。我区闲散青少年存在一定集群现象,有不良结群、夜不归宿、参与打架斗殴等不良行为;从罪错记录上看,共有12名闲散青少年有不良行为记录或犯罪前科,尽管其犯罪表现多为小偷小摸、打架斗殴、盗窃、抢劫等治安犯罪,但如不加强管理,就有可能发展成刑事犯罪。
(5)家庭教育缺失。在闲散青少年当中,家庭贫困的占大多数,一般家庭月收入在2000元以下,部分家庭是低保户,少数家庭属于单亲家庭或者父母有残疾。父母文化层次偏低,受过高等文化教育的占18%,这样的家庭对孩子的教育经费投入有限,给孩子的教育方法和教育环境均有一定缺失。
二、**区闲散青少年问题的根源探究
虽然社区闲散青少年在全区青年中仅占极小比例,且当中存在违法乱纪行为的更是极小部分,但作为特殊群体,由于他们游离在正常组织之外,处于社会边缘和失控状态,其存在难免对个人、家庭乃至社会产生较多负面影响,同时从长远来说,也为危害社会稳定留下隐患。因此立足客观情况查找社区闲散青少年问题的根源,对于实现对他们的规模控制和有效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我区闲散青少年产生原因:
1、青少年思想认识偏差。全区215名
闲散青少年中,自身存在智残、身残、聋哑等身心疾病的仅45名,占21%。这部分青少年如不借助外界帮助很难改变现状。但更多身体健康的闲散青少年还是由于其主观消极因素对当前现状无动于衷。他们没能够正视现实,在就业选择方面,“职业标准”趋向多为“工作轻松”、“有权力、有地位”、“很自由”,他们或者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缺乏对社会现状的认识;或者因为家庭贫困、社会压力大等原因,产生了自卑、自闭、厌世的性格缺陷;或者就业观存在偏差,片面追求体面、稳定的工作而无业,还有少数文化较低且好逸恶劳,盲目追求高消费,久而久之变成社会闲散青少年甚至走向犯罪。
2、家庭教育缺失,缺乏对孩子的正确引导。一是家庭教育不力,职能履行能力欠缺。一部分青少年父母忙于生计,没有履行好监护职责,忽视对子女的教育,而父母本身素质不高,缺乏有效的教育手段,不能及时发现和纠正子女的不良行为,导致子女放任自流。二是家庭成员的不良影响。一些家长自身言行不端、品行不正、素质低下,把自己不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带入家庭生活,对子女的成长产生误导,甚至公然唆使子女违法犯罪。
3、法制教育滞后、管理不善。一是学校教育体制不完善,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心理素质的培养,忽视对“双差生”的耐心帮助,使这部分学生自暴自弃、悲观失望,产生抵触心理和厌学情绪,过早地步出校门、流向社会,走上违法犯罪道路。二是学校管理不善、法制教育弱化。有些学校法制教育流于形式,达不到预期目的,使一些青少年缺乏法制观念,对外界不良影响缺乏识别和抵制能力,自觉不自觉地误入歧途,堕入犯罪深渊。甚至有的学校不良风气盛行,学生素质低下,容易形成交叉感染。
4、社会消极因素的影响。由于青少年自身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未成熟定型,缺乏辨别是非、自我控制能力,思想和行为往往带有片面性、盲目性和冲动性,加上学校、家庭、社会缺乏有效的引导,使部分社会闲散的青少年容易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不良影响,价值观产生扭曲,当他们的欲望因种种条件的制约而无法满足时,又不能用理智去调整和控制,遂将低级的生理需求和物质需要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从而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变成危害社会的犯罪群体。同时,随着社会形势的发展变化,媒体和网络逐渐成为青少年犯罪的催化剂。大众传媒、非法出版物以及网络所描述的暴力、凶杀、色情的情节已无形中起到了教唆青少年犯罪的作用。
5、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社会问题。据调查,21.6%的闲散青少年的诱发原因是因为“中途辍学或退学没找到工作”,就业压力促使一部分失学青少年成为了社会闲散人员。由于受教育程度低,失学青少年很难找到工作;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加之首都高校集中,首都各行业就业门槛逐年提高,而这部分青年因“家庭贫困”和“技能层次不高”,导致掌握的社会资源不足,一旦处于“闲散”状态就难得到改变。
(6)组织网络覆盖存在盲区。近年来,我区共青团、少先队等社会组织先后开展了“阳光.成长”行动、“团旗飞扬.青春闪耀”和“星光青春自护”等多种主题活动,均取得了较好实效。但由于闲散青少年处于社会边缘,不愿意参加社会活动,长期游离于各种社会组织之外,因此很难对他们进行有效的教育、管理和服务。而因为人户分离等原因,增大了对他们的管理难度。
三、开展社区闲散青少年工作中发现的问题
社区闲散青少年失学、失管、失业的现状,与社会、学校、家庭的教育,以及其自身因素有着直接的关系,也与管理与服务青少年工作有着密切关系。尽管近年来我区闲散青少年管理与服务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同首都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相比,此项工作还亟待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1、现有工作组织机构承担职能较多,影响服务管理作用的持续有效发挥。目前,我区没有专门负责青少年管理与服务事务的工作机构,仅是成立预防青少年犯罪领导小组和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两个协调性机构,由区、街道和社区的各级团组织承担办公室职能。而青少年实际管理和服务工作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和政府的诸多部门,如辍学问题、再教育问题、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服务问题、罪错青少年帮教问题等等,都不是单个部门能够自行解决,但未委会办公室和预防小组办公室都集中在共青团组织的权益部门,协调力度相对较弱,且团区委统战权益部身兼统战、权益两大职能,工作人员兼职较多,因此面临着工作头绪多、任务重、协调难、人员少的尴尬局面。这些问题和困难的存在势必影响社区闲散青少年的教育、服务和管理工作。
二是资源经费保障有限,影响服务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闲散青少年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政府、社会、学校等不同的层面,需要不同层面之间、同一层面的不同部门之间相互分工、各司其职、协调配合,齐抓共管来完成。区预防青少年犯罪领导小组和区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是全区青少年保护的领导机构,统筹了全区资源,在未成年人保护方面形成了合力;但从性质上来讲,预防小组和未委会仅属于协调机构,不具有执行能力,各项工作仍需委员单位具体落实,协调力度不够。尽管我区将相关工作纳入街道综治的年度考核内容,取得了良好效果,但在青少年管理和服务工作中,各单位、各部门主要是结合自身职能、根据自身的理解来开展工作,且在考核时更多注重的是工作结果,定性的较多,定量的较少,缺少对工作过程的考核,很难调动相关单位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整合各项资源,形成合力。此外,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社区闲散青少年工作的深入开展,本就有限的工作经费更显不足,而没有经费又影响工作积极性,造成恶性循环。
三是社区闲散青少年工作偏重教育管理,服务功能尚需完善。长期以来,政府部门对社区闲散青少年加强管理,其目的是为了维护社会稳定,减少青少年犯罪,采取的措施多为防控监管,教育服务职能欠缺。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社区为未成年人服务的功能和能力已不能完全适应社会日益增长的需要。主要存在的问题是:服务青少年形势死板、对青少年活动的组织和管理、对青少年学习的指导和对生活的服务功能还不够突出和完善,无法有效的把青少年组织起来,缓解减轻青少年厌世情绪,疏通社区闲散青少年出口。
四、开展社区闲散青少年工作的思考及对策
(1)摸清底数,动态管理,建立社区闲散青少年管理工作台帐。依托全国社区青少年管理信息系统,区、街道、社区分别建立三级底数完备、事项明确和动态更新的社区闲散青少年工作管理台帐,并针对我区社区闲散青少年的具体情况、犯罪的成因、现状、不良习惯和行为、心理成因等特点,对闲散青少年进行危险度评估。台帐应包括社区闲散青少年的分布情况、基本情况、特征信息、活动规律、风险评估程度、责任部门、责任人、重点监控时间、监控措施等内容。根据闲散青少年成因、现状等情况,全面推行“一人一档”制度,把他们纳入教育、管理和服务范围,消除工作盲区。同时,以社区为基本单位,明确具体责任人负责社区闲散青少年工作,并组建由社区民警、社区主任及楼门(平房)院长参加的专门工作队伍,根据工作台帐逐一落实社区闲散青少年的监控防范和帮助教育责任人。在此基础上,对他们实施扶助型、引导型、监督型、帮教型等分类管理,并对其活动范围、交往对象、居住处所、言论动向、情绪特征等实行有效监控,不断提高工作的针对性。
(2)整合资源,优化环境,营造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青少年健康成长离不开良好的思想文化环境,必须实施综合治理,优化净化青少年成长环境。第一、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狠抓思想宣教活动。深入落实未成年人保护法,深化“青少年维权岗”和“法制校长”长效工作机制,应用“以案说法”、“少年模拟法庭”、“法制大讲堂”等形式进行青少年普法维权教育,保证在校生学期受教育率100%,提高青少年知法用法的能力。第二、采取多种途径,不断净化成长环境。一方面,通过建立举报电话、聘请监督员,联合文化、公安、工商、妇联等部门加强学校周边不良“网吧”的清理整治工作。积极引导青少年参与网络征文、知识竞赛等健康向上的网络交流活动,开展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网络法规安全常识教育。另一方面,集中清理整顿学校周边商铺、网吧、歌舞厅,封堵有害卡通画和淫秽“口袋本”的流通渠道。大力开展“青春红丝带行动”和“青少年远离毒品”、“反对邪教”等活动。同时,深入开展各类阳光文体活动,通过青年才艺风采大赛、歌咏比赛、青年足球联赛等活动,丰富广大青少年的业余生活,倡导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
(3)发挥优势,重点防控,有效控制社区闲散青少年规模。控制社区闲散青少年规模务需避免青少年陷入“失学、失管、失业”状态。第一要加强学校教育,面向全体,不失一生。通过“阳光.成长”基金等扶贫济困工作载体,加大对因贫困、残疾等客观原因而失学青少年的帮扶力度,确保学生不因贫失学;依托“蓝天工程”、“工读学校”等有效措施,加强对问题学生的引导和教育工作,避免问题学生进入闲散状态。第二开拓渠道,控制入口,避免青少年陷入闲散状态。积极统筹教育、劳动等相关部门,加强职业教育,提高社会闲散青少年边缘人群就业竞争力,创造就业机会,为他们畅通就业渠道,避免青少年毕业即失业,陷入闲散状态。第三创新思维,疏通出口,引导闲散青少年摆脱闲散状态。依托社区青少年法律学校、社区青少年大家乐等活动载体,通过开展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活动,改变闲散青少年不良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加强自身的学习和培训,为就业创造可能。积极协调相关部门为闲散青少年创造就业机会,并发挥街道大团建的优势,发挥辖区单位团组织、特别是两新团组织的作用,为社区青少年提供就业岗位。
(4)增设载体,拓展功能,提高闲散青少年社会化服务能力。针对社区闲散青少年情况的多样性,在依托未委会和预防小组成员单位加强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的同时,借鉴党员服务中心工作模式,在街道成立青少年社会事务工作站,并按照该街道青少年人数按一定金额划拨经费,引入青少年事务志愿者。通过协调社区机构、结合社区资源,为青少年设计多样的活动,有效服务于闲散青少年社区生活。共青团组织加强对青少年事务社工的专业培训、专业督导和专业考核,由指导青少年事务志愿者运用专业理念、专业伦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方法去帮助服务对象解决其所面临的社会问题。保证服务的专业化、个性化、日常化和持久化。
第二篇:闲散青少年定义
山东省对于五类重点青少年群体的定义,请大家借鉴并完善
(一)闲散青少年:是指6—25周岁不在学、无职业的自然人。具体操作中(比如在重点青少年群体排查摸底中),应当把握以下几点:
1.6—15岁的自然人只要“不在学”,即没有在经教育行政部门批准设立的正规学校接受教育,就可以被认定为闲散青少年。16—25岁的自然人必须同时满足“不在学”和“无职业”两个条件才能被认定为闲散青少年。
2.“不在学”或“不在学”、“无职业”的状态一般要持续半年以上才能被认定为闲散青少年。
3.因为自身健康、家庭变故或其他不可抗拒的原因而导致无法上学、无法工作的青少年不应被认定为闲散青少年。比如,因残疾而导致工作能力全部或部分丧失的青少年不能被认定为闲散青少年,而应列入其他残疾或生活困难青少年群体予以帮助和服务。再如,家中有人大病,不得不中断学业或辞去工作在家照顾病人的青少年不应被认定为闲散青少年。4.有较为明确的努力方向且在半年以上、一年以内的时间里为实现目标而导致“不在学”、“无职业”的青少年不应被认定为闲散青少年,比如,在家自学准备考研的大学毕业生;为找到工作而在家自学或接受某些非正规培训的青少年。(二)有不良行为或严重不良行为青少年:是指一年以内有过《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第14条、34条规定之情形的6—25岁自然人。具体操作中,应当把握以下几点: 1.曾经有过不良行为或严重不良行为,但截止到排查摸底结束时一年内没有过不良行为或严重不良行为的青少年不应被认定为不良行为或严重不良行为青少年。
2.曾经在公安部门有案底记录,但截止到排查摸底结束时一年内没有不良行为或严重不良行为的青少年不应被认定为不良行为或严重不良行为青少年。
3.刑满释放或解除劳教青少年,自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之日起一年内没有不良行为或严重不良行为,不应被认定为不良行为或严重不良行为青少年。
(三)受救助的流浪乞讨青少年:是指接受过民政部门的救助机构救助的、离家在外、无固定职业、居无定所且流浪乞讨状态持续半年以上的6—25岁自然人。
(四)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长期在外打工而被留在农村家乡的6—17岁的自然人。具体操作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长期”是指持续半年以上。2.“农村家乡”是指户籍地或常住地。
3.“在外打工”是指在户籍地或常住地所在县、市(指县级市)、区以外工作。
(五)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是指父母一方或双方正在监狱服刑或正在被劳动教养的6—17岁的自然人。
第三篇:社会闲散青少年现状调查和教育管理对策
近年来,**区社会闲散青少年(本文所指的闲散青少年是14-25周岁处于“三失”的群体,即失学、失管、失业状态的青少年,包括在京住半年以上的来京青少年)犯罪逐年增多,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认真剖析社会闲散青少年的犯罪现状及其犯罪原因,研究其发生发展规律,对预防和遏制社会闲散青少年犯罪,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区
实际,就全区近三年来社会闲散青少年犯罪情况进行了广泛调研和系统分析,以探索规律,寻求对策。
一、我区青少年犯罪的现状及规律特点2003年至2005年上半年,全区涉嫌犯罪人员总数为3272人,涉案青少年1306人,占39.8。其中女性111人,占涉案青少年总人数的8.5;男性1195人,占91.5。近三年来的数据显示,我区青少年犯罪主要呈现出以下四个特点:
(一)从发案人数比例看,呈逐年递增趋势。据统计,2003年全区青少年涉嫌犯罪479人,2004年全区青少年涉嫌犯罪520人,同比上升8.6;2005年上半年全区青少年犯罪307人,比2004年同期(213人)上升44.1。
(二)从作案形式看,团伙犯罪比较突出。由于受自身的生理、心理条件和生活阅历限制,社会闲散青少年在社会上容易形成“小团体”,相互影响,其中一人有犯罪意识,就可能形成共同犯罪,如:结伙抢劫、结伙偷盗等。为了实现犯罪目的,他们相互利用,随机组合,规模不断扩大。这种团伙犯罪,犯罪能量大,活动范围广,蔓延速度快,社会危害性极大。
(三)从犯罪类型看,主要涉及盗窃、抢劫、敲诈勒索、伤害、寻衅滋事等罪行。在2003至2005上半年的涉案青少年犯罪中,盗窃案共424人,占32.6;抢劫案共225人,占涉案总数的17.2;伤害案共145人,占11.1;寻衅滋事案共121人,占9.3;敲诈勒索案共52人,占4.0%。这五类案件占青少年犯罪的74%。特别是侵财类案件比例高,盗窃、抢劫、敲诈勒索案件占青少年犯罪的53.7%。且一旦得手,行为还具有连续性,所得赃款主要用于挥霍。
(四)从涉案人员的职业分布看,无业人员和农民所占比重大。2003年至2005上半年,涉案的1306名青少年中,无业人员668人,占总数的51.1%;农民518人,占总数的39.7%;学生58人,占4.5%,其他职业62人,占4.7%。无业人员中多为失学又找不到工作的青少年。这些青少年在多种因素的诱惑下,往往从事抢劫、盗窃、卖淫等违法犯罪活动,有的甚至铤而走险,进行绑架、杀人等严重暴力犯罪。
二、社会闲散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分析及其社会危害
社会闲散青少年处于家庭不管、学校不管、没有工作单位的“真空状态”。其犯罪的原因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社会问题,既有主观上的,又有客观上的;既有普遍性,也有特殊性。经过分析,主要有家庭、学校、社会等因素。
(一)家庭结构失衡、教育方法失当。一是家庭教育不力,缺乏对孩子的正确引导。一部分青少年由于学习成绩不好,在学校里常常受到老师及同学们的漠视,而父母忙于工作,没有履行好监护职责,忽视对子女的教育,缺乏对孩子正确的管教和引导,不能及时发现和纠正子女的不良行为,导致子女放任自流,一步步地滑向违法犯罪的深渊。二是家庭结构失衡、削弱了家庭的教育职能。父母离异、家庭不和或对儿女缺少爱抚和管教,都可能会使青少年成为社会闲散人员,他们没有一技之长,吃不了苦,其为生活所迫或为享乐而实施犯罪,或者成了犯罪分子利用的工具。司法实践证明,单亲家庭或不和睦家庭子女的犯罪概率是正常家庭的二倍。三是家庭成员的不良影响。一些家长自身言行不端、品行不正、素质低下,把自己不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带入家庭生活,对子女的成长产生误导,甚至公然唆使子女违法犯罪。
(二)学校法制教育滞后、管理不善。一是学校教育体制不完善,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心理素质的培养,忽视对“双差生”的耐心帮助,使这部分学生自暴自弃、悲观失望,产生抵触心理和厌学情绪,过早地步出校门、流向社会,走上违法犯罪道路。二是学校管理不善、法制教育弱化。有些学校法制教育流于形式,达不到预期目的,使一些青少年缺乏法制观念,对外界不良影响缺乏识别和抵制能力,自觉不自觉地误入歧途,堕入犯罪深渊。除此之外,有的学校不良风气盛行,学生素质低下,容易形成交叉感染。
(三)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由于社会闲散青少年自身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未成熟定型,缺乏辨别是非、自我控制能力,思想和行为往往带有片面性、盲目性和冲动性,加上学校、家庭、社会缺乏有效的引导,使部分社会闲散的青少年容易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不良影响,价值观产生扭曲,当他们的欲望因种种条件的制约而无法满足时,又不能用理智去调整和控制,遂将低级的生理需求和物质需要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从而
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变成危害社会的犯罪群体。同时,随着社会形势的发展变化,也出现了社会闲散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客观因素:一是媒体和网络逐渐成为青少年犯罪的催化剂。大众传媒、非法出版物以及网络所描述的暴力、凶杀、色情的情节已无形中起到了教唆青少年犯罪的作用;二是社会流动性大,控制功能弱化。人口流动量日益增大,人户分离情况大量存在,给社
会闲散青少年的帮教和管控工作带来被动和难度;三是就业压力促使一部分失学青少年成为了社会闲散人员。由于受教育程度低,失学青少年很难找到工作,即使找到工作的,大多数从事的也是体力劳动,一般收入也不高,很难达到他们所追求的物质享受目标,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失学青少年成为失业闲散人员,他们好逸恶劳、游手好闲,在社会上游荡,给社会治安带来很大的隐患。
(四)社会闲散青少年的社会危害。社会闲散青少年对社会产生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他们已走向社会却又游离于社会组织之外,城镇几乎没有什么组织去管教他们,尤其是外来人口中的闲散青少年更是如此,形成了管理教育的空白点。而且青少年处于身心发展极不平衡阶段,其认识结构、情感结构、理智等方面均未达到成熟指标,他们模仿性强、自控力差,抵抗不良诱惑的免疫能力相当脆弱,一旦遇到外界因素的刺激,很容易作出越轨举动,实施违法犯罪。如果家庭、学校、社会再不重视对这批人的教育管理,他们很可能成为犯罪的“后备军”。
三、预防社会闲散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对策
社会闲散青少年涉嫌犯罪日益突出的社会现象,引起了各界的高度重视和关注。如何有效动员社会力量,采取有力措施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已经提到了我们的工作日程上。
(一)第一道防线:把好家庭关。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细胞,任何一个青少年犯罪,家庭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遏制青少年犯罪,首先要从家庭抓起。有关部门可与青少年家庭签订防止犯罪的责任状,明确家庭、父母对子女的教育责任,巩固家庭教育这个堡垒;同时,健全对父母或监护人处罚的法律规范,加大力度惩处行使未成年人监护权不力的父母,以督促父母(监护人)教育好自己的子女。
(二)第二道防线:充分发挥学校的教育防范作用。一是加大教育投入,尽快普及高中教育,最大限度地减少初中升高中的失学率,使更多的青少年能够在适龄阶段更广泛的被纳入教育系统,接受学校的教育,而不是被排斥在学校外成为社会闲散人员。二是学校有针对性的建立“青少年法制教育中心”、心理咨询室,设心理辅导教师,结合常见多发的青少年违法犯罪,对不同年龄的青少年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犯罪教育,从而使青少年在校生的心理问题能得到及时的发现与矫治。三是投资建造一些特殊学校,诸如少年管教所等,对一些失足少年,家里无人管的孩子进行封闭式的教育。犯罪青少年一般不宜关押在看守所或劳动教养所,而应在特殊学校里进行封闭式教育。实践证明,青少年一旦涉嫌犯罪被关押在看守所,不仅不利于对他们扭曲的幼稚心灵校正,反而适得其反,凡是少年时在看守所关押过的,以后非常容易成为看守所的“常客”。
(三)第三道防线:加强法制宣传。根据当代青少年学习各种知识的途径不断增多、社会知识传播手段呈现扩散性的特点,积极利用多种传媒工具,采取生动活泼的形式,深入宣传社会主义法制,增强其法制观念,提高其自控能力。公安、司法机关应深入开展普法宣传,加强对《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普法学习,把有关青少年保护和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措施落到实处,形成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氛围。同时,进一步完善法制副校长制度,采取派出所领导或民警担任部分中小学校的法制副校长、上法制教育课的形式提高青少年的法制意识,继续发挥公安机关在法制教育中的作用,从学生时期抓好法制的宣传教育。2004年,我分局共有31名派出所民警在中小学校担任法制副校长,授课67次,其中6名被评为2004优秀法制副校长。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基础上,**公安局要求内保处、各派出所要进一步规范和落实法制副校长制度,每月到学校讲一次法制课,切实提高在校学生的法制意识。
(四)第四道防线:加强帮教工作。一是加强对失足未成年人的帮教工作,争取将有偷窃、打架斗殴、淫乱、吸毒等不良行为和经公安机关打击处理的青少年全部纳入帮教范围,消除空白点,逐人落实以社区民警为骨干、社区居委会、学校、单位和家庭相结合的“多位一体”帮教力量,开展法制教育,力促转化。要充分发挥和拓展少管所和劳教所的职能作用,对失足青少年坚定不移地进行教育、挽救和感化,要依靠多方力量,把打击犯罪同预防犯罪结合起来,惩办与教育结合起来,有效防止他们向惯犯、累犯和重刑犯发展。二是强化重点人口管理,服务现实斗争。在工作中,重点将家庭经济条件较差,家庭存在变故及在学校内学习成绩较差或辍学在家,日常主要在网吧、游戏厅等地成伙活动的青少年建立起规范的档案记录,以录入人口信息、清理整治娱乐场所等方式,将该部分重点人员指纹、体貌特征等信息录入数据库中,建立情报资料人员档案,一旦发案,立即进行查询比对,缩短侦办时间,及时有效进行打击。三是加强暂住人口管理,特别是要加强暂住人口子女的管理。近年,随着我区经济的飞速发展,外来人口大量增加,而其对子女教育很少。因此加强暂住人口及其子女的教育管理,已成为新的课题。要加强对流动人口落脚点和活动场所的统一管理,对居住集中的流动人口定期上门开展法律咨询,宣传有关法律法规。教育部门应将暂住人口子女纳入教育的范围,降低适龄青年的辍学、失学率,使他们向良性教育方面发展。
(五)充分发挥社会综合治理作用,达到标本兼治。加强对社会闲散青少年的教育管理,预防社会闲散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核心,是在区委、区政府的组织领导下,各有关职能部门通力合作,逐步形成五个方面的合力,实行综合治理。一是形成教育和保护的合力,把对青少年教育和保护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不断促进、提高教育和保护的效果。二是形成优化社会环境的合力,整顿社会风气,最大限度消除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因素,为青少年创造良好的生活、娱乐环境。三是形成广开就业门路,拓宽就业渠道,创造就业机会的合力。四是形成严格执法的合力,各职能部门严格执法,对违犯法律的要依法追究责任,对不作为的职能部门要严肃处理。五是形成监督的合力,不断完善各项监督制度,畅通监督渠道,形成人大、政府、政协、纪委监察全方位的监督网络,使各个职能部门都置于全面而有效的监督之下。
预防青少年犯罪是一项系统工程,学校、家庭、社会必须共同关心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采取多种有效措施,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进一步净化社会风气,创造积极健康的社会环境,把青少年的思想引导到积极向上的轨道上来,并让他们学有所成,就业时有一技之长,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四篇:社会闲散青少年现状调查和教育管理对策
近年来,**区社会闲散青少年(本文所指的闲散青少年是14-25周岁处于“三失”的群体,即失学、失管、失业状态的青少年,包括在京住半年以上的来京青少年)犯罪逐年增多,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认真剖析社会闲散青少年的犯罪现状及其犯罪原因,研究其发生发展规律,对预防和遏制社会闲散青少年犯罪,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区实际,就全区近三年来社会闲散青少年犯罪情况进行了广泛调研和系统分析,以探索规律,寻求对策。
一、我区青少年犯罪的现状及规律特点
2003年至2005年上半年,全区涉嫌犯罪人员总数为3272人,涉案青少年1306人,占39.8%。其中女性111人,占涉案青少年总人数的8.5%;男性1195人,占91.5%。近三年来的数据显示,我区青少年犯罪主要呈现出以下四个特点:
(一)从发案人数比例看,呈逐年递增趋势。据统计,2003年全区青少年涉嫌犯罪479人,2004年全区青少年涉嫌犯罪520人,同比上升8.6%;2005年上半年全区青少年犯罪307人,比2004年同期(213人)上升44.1%。
(二)从作案形式看,团伙犯罪比较突出。由于受自身的生理、心理条件和生活阅历限制,社会闲散青少年在社会上容易形成“小团体”,相互影响,其中一人有犯罪意识,就可能形成共同犯罪,如:结伙抢劫、结伙偷盗等。为了实现犯罪目的,他们相互利用,随机组合,规模不断扩大。这种团伙犯罪,犯罪能量大,活动范围广,蔓延速度快,社会危害性极大。
(三)从犯罪类型看,主要涉及盗窃、抢劫、敲诈勒索、伤害、寻衅滋事等罪行。在2003至2005上半年的涉案青少年犯罪中,盗窃案共424人,占32.6%;抢劫案共225人,占涉案总数的17.2%;伤害案共145人,占11.1%;寻衅滋事案共121人,占9.3%;敲诈勒索案共52人,占4.0%。这五类案件占青少年犯罪的74%。特别是侵财类案件比例高,盗窃、抢劫、敲诈勒索案件占青少年犯罪的53.7%。且一旦得手,行为还具有连续性,所得赃款主要用于挥霍。
(四)从涉案人员的职业分布看,无业人员和农民所占比重大。2003年至2005上半年,涉案的1306名青少年中,无业人员668人,占总数的51.1%;农民518人,占总数的39.7%;学生58人,占4.5%,其他职业62人,占4.7%。无业人员中多为失学又找不到工作的青少年。这些青少年在多种因素的诱惑下,往往从事抢劫、盗窃、卖淫等违法犯罪活动,有的甚至铤而走险,进行绑架、杀人等严重暴力犯罪。
二、社会闲散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分析及其社会危害
社会闲散青少年处于家庭不管、学校不管、没有工作单位的“真空状态”。其犯罪的原因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社会问题,既有主观上的,又有客观上的;既有普遍性,也有特殊性。经过分析,主要有家庭、学校、社会等因素。
(一)家庭结构失衡、教育方法失当。一是家庭教育不力,缺乏对孩子的正确引导。一部分青少年由于学习成绩不好,在学校里常常受到老师及同学们的漠视,而父母忙于工作,没有履行好监护职责,忽视对子女的教育,缺乏对孩子正确的管教和引导,不能及时发现和纠正子女的不良行为,导致子女放任自流,一步步地滑向违法犯罪的深渊。二是家庭结构失衡、削弱了家庭的教育职能。父母离异、家庭不和或对儿女缺少爱抚和管教,都可能会使青少年成为社会闲散人员,他们没有一技之长,吃不了苦,其为生活所迫或为享乐而实施犯罪,或者成了犯罪分子利用的工具。司法实践证明,单亲家庭或不和睦家庭子女的犯罪概率是正常家庭的二倍。三是家庭成员的不良影响。一些家长自身言行不端、品行不正、素质低下,把自己不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带入家庭生活,对子女的成长产生误导,甚至公然唆使子女违法犯罪。
(二)学校法制教育滞后、管理不善。一是学校教育体制不完善,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心理素质的培养,忽视对“双差生”的耐心帮助,使这部分学生自暴自弃、悲观失望,产生抵触心理和厌学情绪,过早地步出校门、流向社会,走上违法犯罪道路。二是学校管理不善、法制教育弱化。有些学校法制教育流于形式,达不到预期目的,使一些青少年缺乏法制观念,对外界不良影响缺乏识别和抵制能力,自觉不自觉地误入歧途,堕入犯罪深渊。除此之外,有的学校不良风气盛行,学生素质低下,容易形成交叉感染。
(三)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由于社会闲散青少年自身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未成熟定型,缺乏辨别是非、自我控制能力,思想和行为往往带有片面性、盲目性和冲动性,加上学校、家庭、社会缺乏有效的引导,使部分社会闲散的青少年容易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不良影响,价值观产生扭曲,当他们的欲望因种种条件的制约而无法满足时,又不能用理智去调整和控制,遂将低级的生理需求和物质需要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从而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变成危害社会的犯罪群体。同时,随着社会形势的发展变化,也出现了社会闲散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客观因素:一是媒体和网络逐渐成为青少年犯罪的催化剂。大众传媒、非法出版物以及网络所描述的暴力、凶杀、色情的情节已无形中起到了教唆青少年犯罪的作用;二是社会流动性大,控制功能弱化。人口流动量日益增大,人户分离情况大量存在,给社会闲散青少年的帮教和管控工作带来被动和难度;三是就业压力促使一部分失学青少年成为了社会闲散人员。由于受教育程度低,失学青少年很难找到工作,即使找到工作的,大多数从事的也
方位的监督网络,使各个职能部门都置于全面而有效的监督之下。
预防青少年犯罪是一项系统工程,学校、家庭、社会必须共同关心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采取多种有效措施,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进一步净化社会风气,创造积极健康的社会环境,把青少年的思想引导到积极向上的轨道上来,并让他们学有所成,就业时有一技之长,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五篇:大田县闲散青少年工作总结
大田县闲散青少年工作总结
一、基本概况
根据人员变动及时调整县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由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温如校任组长,切实加强对预防工作的领导。县财政拔5000元作为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开展活动经费,为预防办工作提供经费保障。
二、政策与机制
1.建立考核机制。为了确保预防工作抓实抓好,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领导小组明确各成员单位责任目标,并将其作为成员单位年终考核的重要考核内容,确保预防工作与综治工作同部署、同实施、同检查、同考核。
2.落实工作制度。针对各成员单位、各团组织的实际情况,制定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计划措施,明确工作任务。充分发挥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和各级团组织的职能作用,形成“各司其职、各尽其能、运转协调、齐抓共管、形成合力”的工作机制。
3.充分发挥团组织的优势。各级团组织结合各地、各部门、各单位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共青团的组织优势,有计划、分步骤地组织开展了大量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主题鲜明的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工作和活动,提高未成年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为全县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的顺利开展夯实了基础。
三、政府管理与服务 积极探索对闲散青少年的教育管理办法,将他们纳入正常社会管理范围,向社会公开招募志愿服务人员,对无业闲散青少年、单亲家庭子女、外来务工青少年群体进行帮扶和教育。每季度开展定期普查,建立“三个一”帮扶结队档案库,进行动态管理。截止2011年2月,共有15名大学生志愿者参与闲散青少年,274个村团支部书记参与结对,共联系300多闲散青少年。
特别是关于普法教育活动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一是认真组织开展法制宣传工作。结合3.15活动,团县委、政法委、教育局联合开展带法下乡活动,组织法制教育讲师团,深入到全县各中小学开展学校安全教育活动。5月,开展志愿律师走进全县各中小学校开展以“案例释法”为主要形式的普法活动。暑假,继续以“创建平安大田,构建和谐社会”为主题的学生带法回家普法实践活动。二是进一步加强学校法制教育。重视校园课堂教育的主阵地作用,发挥校广播台、校报、黑板报及手抄报等宣传阵地的作用,在各中小学校中开展了“法制教育宣传月”、法制教育主题班报评选活动、“做守法小公民”手抄报比赛等活动,提高了学生的法律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增强了学校普法教育的主动性。今年以来,全县各中小学校共上法制教育大课500余场次,直接受教育师生达5.2万余人次,大大提高了全县青少年学法、用法、守法、护法的意识。
四、社会支持与服务
通过社会帮扶解决困难的青少年的生活、家庭问题,减少或杜绝因过早辍学步入社会或因贫困问题走上违法道路的现象发生。大力开展助学行动,组织实施了“希望工程助学计划”“春蕾计划”等助学行动,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捐资助学,建立“金牌企业助学联盟”,共资助贫困学生60人,有效帮助弱势青少年健康成长。22名志愿者向22位农民工子女赠送价值近3000元的学习生活用品,互换爱心联系卡,确定帮扶对象。
五、工作品牌
一是坚持月月有活动。3月开展“重温雷锋精神,争当文明学生”、“弘扬雷锋精神,参与自愿服务” 等系列志愿服务活动。4月进行“缅怀革命先烈、坚定理想信念”活动;5月结合“五四”开展大型青春歌会;6月开展以“共享一片蓝天、共同快乐成长”为主题的手拉手话新农村建设活动;暑假举行丰富多彩的暑期社会教育活动;9月围绕教师节开展感恩活动等。二是努力打造特色活动平台。以青少年成长成才为出发点,在全县中小学开展“五自”实践活动、“我做合格小公民”演讲赛等系列“新世纪我能行”主题实践活动。各乡镇深入开展“青春自护行动”,聘请有关领导专家作一次安全教育讲座,较好地增强了青少年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六、政策建议
经费不足、人员不够和缺乏行政执行力是当前预防办面临的最大的考验。同时应进一步加强与公安、民政、教育等多部门的协调工作,划分权责,以免相互推诿,增强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