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未成年人成长环境调查
未成年人成长环境调查报告
按照上级关工委的要求,我们对全镇未成年人进行抽样调查,分别召集了家长、教师、校长座谈会,还会同教育、团委、妇联召开了青少年成长环境研讨会,主要是对其成长环境进行分析。在调查的10名未成年人中,学生8人,社会青少年2人,其中有问题的2人,平均年龄14.2岁。现就几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报告如下:
一、青少年成长的文化环境问题近几年来,有关部门对解决这方面的问题下了很大的功夫,一次又一次地清理整顿,一批又一批地查封、关闭,加大监管力度,在一段时间内,对文化市场的违规经营和不良文化的泛滥起到了一定的遏制作用。但值得注意的是,往往在清理整顿之后,又出现反复。那些违规经营者在对付监管的手法上,也变得越来越隐蔽。国务院公布的《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明令网吧“不得通宵营业”,“不得容留未成年人上网”。但仍有不少网吧通宵“开夜机”,容留未成年人上网。虽三令五申“中小学周边200米以内严禁开设网吧”,但不少中、小学校周边还不断有新的网吧开业。“关门营业”、通宵上网的现象,目前相当普遍。一些地下游戏厅,也有死灰复燃、日渐火爆。不良文化环境对青少年成长的危害十分严重。不仅对他们身心健康和学业造成很大影响,而且成为诱发事故、滋生犯罪的温床。一些青少年学生迷上网吧后,有的精 1
神恍惚,不思学习;有的为上网吧,偷取家中钱财,多者达数千元。有的为上网吧,打工挣钱,造成伤残。有的通宵上网,致心力衰竭,猝死网吧。有的受暴力、恐怖等内容的刺激,模糊了道德良知,习惯于血腥场面,变得冷漠、凶残,滋生反社会人格,以至走上暴力犯罪的歧途。
二、建立青少年活动场所问题为青少年建立适合他们的校外活动场所,是用先进文化抵制不良文化,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长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当前,这方面的情况是,适合青少年的校外活动场所太少。原有的一些场馆、设施,有的残破陈旧,有的被挪做他用或出租;有的地理位臵不当,或按高档娱乐场所修建,儿童无法参与。这种状况远远不能适应青少年校外教育的需要。尤其是中小学减负以后,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多了,节假日多了,一年的双休日、节假日达173天之多。而可供孩子们去的安全、健康的场所实在太少。且中小学校内的空间越来越小,也进一步加剧了这个矛盾。
三、家庭教育环境问题当前,未成年人犯罪现象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据调查,在押少年犯大多来自教育、管理和预防犯罪功能弱化的家庭。这些家庭,大体有这样几种情况:一是父母离异,给孩子心理造成伤害,致使孩子个性偏执,出现心理障碍;二是父母一方或双方亡故,致使孩子无人照管;三是父母忙于赚钱,对孩子放任不管;
四是父母自身素质较低,没有能力管教子女;五是父母自身道德品质不好,甚至有违法行为被关押服刑。生活在这些家庭的孩子,实际上处于无人监护的境地。因此,改善家庭教育的状况,已经成为一个十分迫切的问题。
第二篇:关于净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的实施方案
东黄坨中心学校
关于净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的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滦南县教育局关于创建全省文明县城工作的实施方案》和《县教育局关于净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的实施方案》文件精神,进一步净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切实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结合我校育人环境的现状和教育教学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全面贯彻县委县政府创建全省文明县城文件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造和谐文明的校园环境,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为目标,树立“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先行”的教育理念,切实做好净化校园内部环境和消除学校周边不良因素影响的工作,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深入开展德育教育工作,形成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二、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中心学校成立净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领导小组,成员如下: 组 长:李永忠(校长)副组长:常进宝(副校长)
成 员:高殿会 张海志 张卫兵 各校校长
三、工作重点及任务分解
1、构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网络体系,保障未成年人良好的成长环境。
坚持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教育的紧密联系,保证在未成年人成长过程中得到有效的引导,确保未成年人能在良好的环境中健康成长。学校与家庭相互协调、加强沟通,密切关注未成年人的成长趋向、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发展,切实做好全方位的监督和引导工作;学校和家庭适时创造条件让未成年人能通过多种渠道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和社区服务活动,把学生的教育工作延伸到社会,将课堂上的理论输导转化为社会环境中自我行为意识的完善,从而达到“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网络体系,三方教育相互协作、紧密联动,共同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健康发展。建立健全教师师德绩效评价体系,把对学生的关心关爱及家访等工作列入师德绩效考核内容。
2、净化美化校园,强化校园文化氛围,营造和谐健康的人文环境。
遵循历年来 “文化育人、环境育人”的理念,整合校园环境设施、文化长廊、宣传橱窗等方面固有的育人内涵,有效融入环境育人的主题,并有针对性的加强德育渲染方面的改进,使校园环境及校内的育人氛围进一步得到完善和提升;开展以创建和谐校园、文明校园为主导的校园环境建设,在师生中提倡广泛的交流与协作,激发师生的荣辱意识和责任意识,在美化校园、净化环境方面达成共识,形成合力,齐心共筑和谐健康的校园学习生活环境。
3、增强学校德育教育队伍建设,拓宽德育教育工作的领域。
进一步加强学校德育教育队伍的建设,使德育教育更深入地渗透到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当中,形成学科教学中以知识为载体渗透德育,实现知识与道德,教学与教育,教书与育人的统一效果;更好地发掘重大节日、纪念日的教育意义,通过课堂知识的引导、校园环境陶冶、社会实践渗透的多重渠道,强化德育教育的实效性,促进德育教育活动常规化、系列化和多样化,帮助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6、丰富校园文体活动,促进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长。
保持学校常规活动的健康蓬勃发展,学校要充分利用板报队报、广播站、升旗仪式、读书绘画、征文、讲座等形式,开展各种活动,利用重大节日、纪念日等开展主题活动。鼓励学生从书本中走出来,感受课外活动的魅力,适时适量地组织各种校内群众性的活动,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坚持开展校运动会、校艺术节、书画展、校园歌手比赛、三枝花比赛等大型团体文艺娱乐活动,开辟出轻松快乐的空间,让学生展示其优秀的技能、突出的个性,进而在竞技与娱乐过程中,培养学生团体意识和协作精神,锻造健康活泼的个性,发掘潜能,陶冶情操,全面促进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长。
7、加强联系,密切配合,全面做好学校治安综合治理工作。
学校积极与派出所、工商、文化等部门保持密切联系,实时对周边的社会环境及治安状况进行有效的整治和监控,坚决抵制低俗文化和歪风邪气侵入校园,严防不良书籍、报刊、影像等有影响未成年人的图书音像类物品流入校园,深入开展“经典诵读”、“书香校园”、等活动,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和读书习惯。严治校外不法分子和闲散人员通过各类途径对在校师生实施危及人身及财产安全的行为;通过联合公安、工商等部门开展讲座、图文宣传等方式,增强未成年人安全防范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和是非辨别能力;结合创建全省文明县城工作的实施,搞好校园环境的净化工作,维护校园周边良好的风气和秩序。
8、加强宣传教育,引导青少年适度、文明、健康上网,促未成年学生健康成长。各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向学生开放网络资源,满足中小学生上网的需求,让学生学会正确利用网络接受教育、收集信息,进行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健康文明。积极开展“文明小博士”“班级博客”等健康有益的网络活动,教育学生要适度、文明、健康上网,遵守网络道德文明和法规,不登录、不浏览色情、非法网站,自觉抵制网络上的各种不良信息。
四、推进步骤
按照县教育局的相关工作布署,立足本校,协同全校师生努力清除有碍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文化,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一)宣传发动阶段(即日---3月22日)。利用一个周的时间在校内全面做好师生的动员工作,将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向全校师生做传达,号召大家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将本次净化环境工作落到实处;成立领导小组全面推进环境净化实施,具体由副校长或主任牵头,对学校目前所处的环境状况进行认真的检查分析,理清工作重点和整改方面,切实努力为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环境的目标奠定基础。写出学校实施方案,签字盖章后上报中心校,(二)具体活动实施。力争在本学期内(即3月下旬至5月10日)通过开展系列教育和实践活动,使净化环境工作得到理想效果。(结束后各校将治理报告签字盖章后上报中心校)
1、文化环境的全面治理与整顿。学校对校内外环境进行全面检查,了解学校硬件设施配备情况和使用情况,重点检查排除学校的安全隐患和有影响师生正常工作学习的不良因素;组织师生对校内及学校周边垃圾、卫生死角、乱贴乱画、随意摆挂等脏、乱、差现象进行清理,对有严重影响学校教育教学和师生身心健康的行为,及时向有关部门汇报,争取沟通协调进行有效整改。
2、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密切联系,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与派出所协调,加强学校周边的巡警巡查,严肃处理社会不法分子和社会闲散青年的滋扰,保证校园周围的安全,安排法制报告会,增强学生安全意识和法制教育,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组织对学生内部管制刀具、私藏危险品的收缴与清查工作,保证校园内部的安全纯净;以开展图片宣传、专题讲座、专项整治的形式,帮助学生认清沉迷网络、封建迷信、腐败堕落等行为的危害,全面整顿校园周边的小商小贩、临时摊点,杜绝不卫生食品、非法音像刊物等不良商品对学生的危害。
2、加强家校联系制度,将学校与家庭交流与协作贯穿于学生的成长过程。加强学校与家长的联系,以便学校和家长能及时查询学生的成长表现,及时发现问题并对症下药。加强班主任与家长、学校与家庭的密切联系,有效地促进学生良好行为的养成,杜绝沉迷网络、厌学逃学、无故旷课甚至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
3、德育活动深入开展。每周的升旗仪式由校领导进行国旗下讲话,注重德育建设方面的宣讲;派专人指导学校广播站开设德育活动栏目,加强德育内容的宣传;按照中心校计划组织各班开展以德育建设为内容的主题墙报比赛。
4、举行具有教育意义的系列活动。学校在显著位置悬挂相关条幅、标语,营造工作气氛;教室内开辟教育专栏,定期更换;组织班级开展以“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为主题的主题班(队)会;组织学生每人做一份文明手抄报;开展感恩励志教育报告会,激发感恩之情,树立学生关爱他人、珍惜生命的高尚品格;举办一次画展、一篇征文、一堂讲座、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志存高远、崇尚科学、拒绝堕落。
(三)、总结验收阶段(5月中旬)
认真总结经验,将净化环境工作形成长效机制。在净化环境工作过程中,领导小组将根据不同阶段的需要认真研究、积极探讨,寻求适合于当代未成年人健康成长、长效发展的工作机制,坚持以开展德育教育为主的教学育人工作,把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与校外实践、家庭教育紧密联系,共同发挥“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有效联动,善于总结积累经验,不断更新改进教育方式和方法,努力将净化工作深化、细化、整体化,营造健康和谐、积极浓厚的社会文化氛围,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健康成长。
县教育局也将对此项工作进行督察验收,对工作扎实有效、成绩突出的学校,进行表彰;对重视不够,措施不力,工作不扎实的单位,实行问责制度;对因工作不负责、玩忽职守造成未成年人安全责任事故的单位和个人,给以责任追究。
净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是一项长期性工作,我镇各校将从认真贯彻上级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成长环境的大局出发,充分认识此项工作的积端重要性和复杂艰巨性,切实加强领导,反复监督检查,及时总结经验,把各项活动真正落到实处。
东黄坨中心学校 2012-3-21
第三篇:未成年人成长环境排查摸底整治自查报告
东 黄 坨 中 心 学 校
关于净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自查报告
根据县教育局下发的《关于净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的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中心学校立即组织全镇教职工认真学习了该方案,成了以总校长为组长,各校校长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对学校及周边影响未成年人成长环境进行了排查摸底,现将排查摸底整治自查情况总结如下:
一、校园卫生环境的治理
因为我我镇各校校园都地处乡村,卫生死角时常出现,尤其是平常不注意的地方,总有被风刮来的纸屑、杂物、塑料袋等。全面清除校园内卫生死角,并结合迎接省级文明城的创建这一契机,我们组织全体师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了全面的清扫,彻底消除了卫生死角。与此同时对学校围墙外也做了彻底的清理,为文明城创建工作奠定了基础!
为打造“文明和谐校园”,我们开展了“纠正校园十大不文明行为”的行动,通过自查自纠,深入查找校园内不文明的行为和习惯,排查中发现有的同学随便乱扔东西、随地吐痰、课下追逐打闹、乱起外号等现象。我们立即召开师生会,教育引导师生要讲文明、改陋习,树新风、扬正气。促进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二、开展校园安全隐患专项治理。
以创建“平安校园”为目标,集中开展了校园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各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和各班主任一起,对学校校舍、消防设施、师生矛盾纠纷、食品卫生、疾病防疫等方面进行全面排查,在排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的整改,消除了安全隐患。同时各校结合3月26日安全教育日,各班通过不同形式的主题班队会,加强了学生的安全教育,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增强了。
三、开展校园周边环境专项治理。
各学校对学校周围200米内,禁止开办网吧、游戏室等娱乐场所,严厉打击在校园周边摆摊设点,出卖各种非法出版物,禁止经营各种餐饮、小食品、生活用品等。一旦发现学校劝其远离校园,不听劝阻的立即上报有关部门。教育学生一律不准购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四、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专项治理。
重点排查学校在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开足开齐各门课程,开展好第二课堂活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心理压力、严禁教师体罚和变相体罚不端行为。加强学生的心理教育、青春教育和家庭教育。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
总之,通过开展这次活动,我镇各校校园内外环境明显的改善,一个讲文明、改陋习,树新风、扬正气的良好风气已形成。我镇学校将继续努力,为我县创建省级文明城做出贡献。
东黄坨镇中心学校
2012-4-6
第四篇:未成年人调查
关于“90”后未成年人犯罪的调查与思考
“90”后是指1990年以后出生,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成长起来的一代人。他们普遍为独生子女,享受着比“80后”更为富足的物质生活,更加追逐个性、重视自我,更早接触成人世界。从2008年开始,1990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孩子就已经年满18周岁,成为法律意义上的完全刑事行为责任人,步入了‘成年人’的行列。2009年,“90后”的队伍在逐渐壮大,而相应的,“90后”的犯罪率也在持续上扬,并已有成为“犯罪主力”的态势。2009年蝶山法院共受理“90”后未成年人犯罪案件18件,在全年刑事案件中所占比例为9.5%,比去年同期上升0.8%,涉案人数27人。
一、案件特点
1、“90后”犯罪者的文化素质普遍较低。2009年,该院审理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初中文化程度的22人,占81.5%;小学文化程度的5人,占18.5%;此外还有2名在读初中的学生,占7.4%。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初中文化程度的占犯罪未成年人的绝大部分,失学的90后已经成为未成年犯罪的“主力军”。
2、绝大多数“90后”犯罪者无正当职业。27名未成年犯罪者中,除2名为在读初中的学生,1名在家务农外,其余24人均没有正当职业。通过对每起案件的庭前调查表进行分析可知,由于没有正当职业,绝大多数未成年犯罪者平时游手好闲,或多或少都沾染了赌博、吸烟、沉迷网络等不良习惯,对人生方向的迷失和对物质享受的追求极易诱发犯罪。
3、侵犯财产型犯罪成为“90后”犯罪的主要形式。2009年,该院审理的未成年侵犯财产犯罪人数为18人,达到总数的66.7%,其中抢劫罪占44.4%,盗窃罪占22.2%。
以抢劫案件为例,可看出“90后”具备较明显的暴力性。这些嫌疑人一般选取夜间单身或一男一女行走的行人和年龄较小的学生作为猎取目标,采取持刀威逼、殴打或乘其不备对受害人施加一顿拳脚,将其打倒在地,使其失去反抗能力,然后再进行搜身抢劫。
以盗窃案件为例,可看出“90后”具备较明显的随意性。他们的作案动机就是为了钱财,且作案手段比较拙劣,胆大妄为,作案的预谋性比较小,并没有什么精心的准备,而选择作案对象的随意性却相当大。他们选择的作案时间多以夜间、凌晨为主,作案成功后即分赃散伙。
4、冲动型、偶发性犯罪现象值得关注。未成年人由于心理和生理发育尚未成熟,自控能力较弱,容易与他人发生冲突,冲突的结果或是产生报复心理或是冲动之下激情犯罪。2009年,该院审理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故意伤害案为5件,皆因与他人发生口角或出去所谓的江湖义气产生报复心理当场或事后对其实施犯罪。
二、90后未成年人犯罪特征原因分析
1、家庭的不良教育及双亲的离异。父母是孩子的启蒙教师,家庭教育是每个未成人教育中最重要和关键的一环。不良的家庭教育方式有很多,如对子女缺乏关爱、放任自流、简单粗暴、娇惯溺爱、百依百顺等等。这些家庭不懂孩子的心理,不能采取对症下药的教育方法。家庭破裂、家长疲于挣钱而忽视对孩子的管教,由于这种家庭结构的不稳定性,导致家长无心对孩子进行管教,放任自流,孩子在家庭中得不到父母的温暖,以致对家庭产生一种厌恶或反感情绪,从而流落社会沾染上不良习气,逐渐走上犯罪道路。
2、社会不良因素的唆使和诱惑。随着生活日新月异的变化,未成年人的视野开阔了,但未成年人的心理、生理均未发育健全,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和对不良诱惑的抵制能力,其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不良宣传从某种程度上毒化、影响了思想,使一些未成年人判断是非的标准发生偏差。再加上结交朋结友不慎,受坏朋友诱骗,或讲江湖义气,求肝胆相照等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走上犯罪道路。
3、未成年人文化素质低、虚荣心强。由于自身文化素质低,根本无法适应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他们在寻找工作时,只能适应于一些要求低、收入少的工种。由于未成年人年龄小、抵制能力差,享乐主义思想严重,未成年人尚处于生理心理的不成熟阶段,不能形成正确的金钱观、道德观,受社会上拜金主义、金钱万能、不良思想的影响,贪图安逸,追求高档消费,为了满足他们日益膨胀的物欲要求,于是他们往往会放弃现有的工作,到社会上游荡,用一些不法手段寻求精神刺激,侵犯他人的权益,走上伤害、抢劫、盗窃、等犯罪道路。
4、接受教育少,过早进入社会。从上面的特征中可以看出,90后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文化程度普遍低下,其辨明是非的能力较接受较多教育的人要低,其理性分析问题能力不足,自我控制能力低下,使其面对诱惑时更容易实施违法犯罪行为。
5、不良网络的诱导。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游戏中的色情、暴力内容对90后未成年人产生不良影响。长时间处于网络虚拟暴力世界,意志力薄弱、心智不成熟的未成年人就容易将游戏情景带入现实社会,在现实中体验暴力游戏的快感,从而引发犯罪。许多未成年人上网成瘾,严重影响学习,最后导致辍学,流入社会。
三、预防和减少90后未成年人犯罪的几点建议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是一项大的系统工程,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力量。
1、要从家庭入手,家长对于子女必须真正承担起法定义务和社会道德入手。应恩威有节,循循善诱,使子女懂事,有礼节,且坚强务实,会处理自己遇到的各种问题,会理智地对待生活中的各种人际关系。同时,家长要特别注意子女的不良倾向,及时加以诱导和释疑,使其明白发展下去的后果,教会子女正确思考和面对人生。
2、要从社会入手,给青少年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社会应该为青少年提供健康向上的学习、生活环境。对于当前文化市场存在的黄赌毒泛滥之状况,应坚持不懈地进行打击整顿,加强监督检查。对于严重危害社会秩序的犯罪分子,应加大打击力度,不断净化我们的社会环境。
3、要加强对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和控制教育。学校和家长应加强对青少年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教育,使他们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要时刻把握住他们的思想脉搏,经常性地进行法制教育,以提高他们辩别是非的能力。
4、从法院角度来说,应立足教育,注重挽救。法院在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注意讲究审讯、审查的方式和方法,突出对案犯的教育、感化和挽救工作。在办案中贯彻“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方针,通过拉家常式的讯问方式,打开未成年人的内心世界,掌握他们的心理状态,因人制宜,因事制宜;对有特殊性的案件,坚持走访未成年被告人所在的学校、居委会,了解情况,分析原因,做好庭前调查,为定罪、定性及量刑准备必要的补充材料;在庭审中采用特殊审理程序,帮助未成年被告人分析犯罪根源,教育其正确认识自己的犯罪行为,以达到最佳庭审效果。如我院的具体做法是:一是庭前访。法官在庭审前认真阅卷,通过听取少年犯的亲属、朋友、同学等意见,认真了解、分析犯罪原因,深挖犯
罪根源,选准感化点,并在庭审中有针对性地引导、感化,指明今后出路,促使少年犯彻底反省认罪服法。二是判后访。判决后,主审法官及时进行回访,听取他们对判决的反映与意见,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了解分析被判刑的少年犯是否真正悔过自新,会不会重新犯罪。
对一些存在无所谓态度、或刑期长、缺乏承受能力的,或产生自悲感和对立情绪的少年犯,我们有针对性地进行形势、法律、前途等教育,通过相关案件进行以案释法,促使他们认清自己行为的危害性,增强改过自新的信心和决心。三是服刑期访。法官经常定期或不定期到看守所进行回访,听取看守所干部介绍少年犯服刑中的思想、劳动、改造的表现情况,同时面对面地与他们交谈,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对认真悔过自新的,勉励他继续好好改造;对思想认识错误,违反监规的给予批评教育。同时,法官还向他们宣传法律知识,帮助他们解答生活中遇到的各种疑问,帮助其树立生活的信心。
5、认真做好审判工作的延伸,通过以案释法和开展法制宣传等有效形式,宣传两法,提高全社会公民的法律意识,共同做好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工作,综合治理未成年犯罪问题。认真开展法制宣传活动及青少年维权岗活动,营造青少年维权的良好氛围。同时积极参与校园周边治安整治,协助有关部门对校园周边的网吧、书店进行清理,净化校园周边环境,共创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
第五篇:XX镇暑期未成年人成长环境净化工作
XX镇暑期未成年人成长环境净化工作
专项整治方案
为确保广大未成年人过一个愉快、安全的暑假,切实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根据县上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如下专项整治方案。
一、指导思想
结合“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以“净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为目标,坚持专项治理与日常管理相结合的原则,扎实开展净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综合治理活动,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努力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和氛围,为未成年人快乐生活、健康成长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二、工作目标
(一)净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
(二)提高学生的文明素养,使学生的语言更文明,行为更规范,学生能够遵守公德、严于律己、礼貌待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做文明的学生;
(三)振奋学生精神,使其以饱满的热情,崭新的姿态投入到新学期学习中。
三、工作原则
(一)坚持贴近实际、贴近未成年人原则,增强工作针对性;
(二)坚持依法管理、综合治理原则,上下联动,齐抓共管;
(三)坚持属地管理、守土有责原则,密切监管,长效推进。
四、工作重点
一是唱好“引导曲”,加强未成年人德育工作。针对未成年人的思想实际,着重加强引导,积极与辖区学校合作开展社区 “快乐暑期大行动”、“孝敬父母,能帮就帮”、“奉献爱心,能帮就帮”和“经典诵读、传唱优秀童谣”等多种形式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引导未成年人主动承担家务,为父母分忧;组织学生爱心小分队,走进邻里老人家和“空巢老人”家陪老人聊天,打扫卫生等志愿服务活动,培育孩子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和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引导广大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明确时代责任,培养高尚品德,做孝老爱亲、助人为乐、诚实守礼的好少年。联合派出所、司法所和交警中队、郎酒厂企业消防队到XX小学开展“法制专题讲座”、“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讲座”以及开展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并结合普法宣传活动,组织未成年人上街宣传法律知识,发放禁毒、森林防火资料图片,让孩子们懂得尊重和善待生命,懂得遵纪守法,提高自我安全防范意识。
二是唱响“扶助曲”,开展未成年人帮扶工作。联合镇团委对辖区在校学生、社会青少年开展调研,建立贫困生、失足青少年档案,重视失足青少年的教育挽救工作,增强失足青年重新做人的勇气和信心。组建“留守小分队”,与“留守”未成年人开展情感式帮带结对活动,建立联系制度,开展代理家长、亲情电话,走访慰问活动,对困难学生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教活动。
三是唱亮“净化曲”,营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环境。我镇辖区范围内有18所小学,有3家网吧和5家娱乐场所,要加大娱乐场所巡查力度。按照突出重点、全面兼顾的原则,加大市场巡查力度,工商所、派出所采取错时检查和日常巡查相结合的监察机制,对网吧、电
子游戏厅、KTV等娱乐场所的突击检查要求每周两次以上,镇关工委、团委、青年志愿者队伍等社会力量也积极协助,严厉查处各类娱乐场所在暑期接纳未成年人等违规行为。
四是唱好“提高曲”,开展暑期知识工程活动。暑假期间,镇团委、中心校要积极组织学生参观红军四渡赤水遗址,镇文化站免费向学生每天开放,加强未成年人爱国主义教育和科普教育。同时发挥农村青少年宫阵地优势,开展未成年人暑期优秀书籍诵读活动、趣味体育活动,陶冶情操,净化心灵。XX社区、XX社区发挥带头作用,开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节能节约”、“环境保护”等主题知识讲座和社会实践,更好地发挥社区在暑期教育实践活动中的牵头作用。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净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意义深远,责任重大,工作艰巨,各村(社区)、镇级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迅速行动,落实责任,确保工作有序展开、高效运转。
(二)搞好沟通配合。净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工作涉及部门多、牵扯领域广、社会影响大。具体工作中,各单位要认真履行教育职责、全力做好基础工作,主动加强与派出所、工商所、镇团委等相关部门的工作协调、情况沟通和相互配合,进一步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做到齐抓共管、协调联动,确保工作实效。
(三)做好宣传发动。各单位要积极做好舆论宣传引导工作,充分发挥郎乡频道、校园媒体、墙体标语等作用,创新宣传方式,加大宣传力度,形成正确导向,进一步唤起全社会对净化未成年成长环境的关注和重视,引导群众广泛参与;建立举报机制,强化群众监督,充分调动和激发全社会的力量抵制不良文化、优化发展环境,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氛围,以此推动全镇精神文明建设大发展、大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