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管理中总体计划基本决策方式(共5则)

时间:2019-05-14 01:05: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生产管理中总体计划基本决策方式》,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生产管理中总体计划基本决策方式》。

第一篇:生产管理中总体计划基本决策方式

生产管理中总体计划基本决策方式

由于总体计划的主要目标之间存在着相悖关系,那么,就需要对这些相悖关系的目标进行平衡。在对这些具有相悖关系的目标进行平衡时,首先需要提出一些初步的候选方案,然后综合考虑,作最后的决策。那么,第一步,如何制定初步的候选方案?一般来说,有两种基本的决策方式:稳妥应变型和积极进取型。

(一)稳妥应变型

这种类型的基本思路是根据市场需求制定相应的计划,即,将预测的市场需求视为给定条件,通过改变人员水平、加班加点、安排休假、改变库存水平、外协等方式来对付市场需求。在这种基本的思路之下,常用的应变方法有:

1、调节人力水平。通过聘用和解聘人员来实现这一点。当人员来源充足、且主要是非熟练工人或半熟练工人时,采用这一方法是可行的,但是,对于很多企业来说,符合其技能要求的人员来源是非常有限的,并不是什么时候想聘用什么时候就有,新工人需要加以培训,培训是需要时间的,一个企业的培训设施能力也是有限的。此外,对于很多企业来说,解聘工人是很困难的,或者说很特殊的情况下才有可能(例:社会制度的不同;工会强大与否;行业特点,社会保险制度的特点),而对于某些产业来说,解聘再聘则是很平常的事,例如,旅游业、农场等。

2、加班或部分开工。交接人员水平的另一个方法是加班或者减少工作时间(部分开工)。当正常工作时间不足以满足需求时,可考虑加班;反过来,正常工作时间的产量大于需求量,可部分开工,只生产所需的量。但是,加班需要付出更高的工资,通常为正常工资的1.5倍,这是生产运作管理人员经常限制加班时间的主要原因。工人有时候也不愿意加班太多,或长期加班。此外,加班过多还会导致生产率降低、质量下降等。部分开工是在需求不足,但又不解聘人员的情况下才使用的方法。在许多采取工艺对象专业化组织方式的企业,对工人所需技能的要求较高,再聘具有相当技能的人不容易,就常常采用这种方法。在有些情况下,这只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方法,例如,根据合同或有关法规不能解聘人员。这种方法的主要缺点是生产成本升高(单位产品重的人工成本增加),人力资源、设备的效率低下。

3、安排休假。即再需求淡季时只留下一部分基干人员进行设备维修和最低限度的生产,大部分设备和人员都停工,在这段时间内,可使工人全部休假或部分休假。例如,西方企业经常在圣诞节期间使用这种方案,它们不仅利用这段时间进行设备维修、安装等,还借此减少库存。这种方案可有几种使用方法,例如由企业安排工人的休假时间和休假长度(按需求),或企业规定每年的休假长度,由工人自由选择时间。前者容易操作,而后者需要考虑在需求高峰时工人的休假要求如何对应。此外,还有有偿休假,无偿休假等方式。

4、利用调节库存。可在需求淡季储存一些调节库存,在需求旺季时使用。这种方法可以使生产速率和人员水平保持一定,但却需要耗费相当成本。成品的储存是最费钱的一种库存投资形式,因为它所包含的附加劳动最多。因此,如果有可能的话,应该尽量储藏零部件、半成品,当需求到来时,再迅速组装。

5、外协。这是用来弥补生产能力短期不足的一种常用方法。可利用承包商提供服务、制作零部件,某些情况下,也可以让它们承包完成品。

总而言之,稳妥应变型的决策最终要决定不同时间段的不同生产速率,无论上述哪一种应变方法或哪几种应变方法被考虑,都意味着在该事件段内的产出速率被决定了。换言之,生产速率是上述这些因素的函数。

(二)积极进取型

用稳妥应变型的思路来处理季节性需求或其他波动较大的需求往往需要花费较高成本。与之相反,积极进取型则力图通过调节需求模式,影响、改变需求,调节对资源的不平衡要求来达到有效的、低成本地满足需求的目的。常用的方法有:

1、导入互补产品。也就是说,使不同产品的需求“峰”、“谷”错开。例如,生产拖拉机的企业可同时生产机动雪橇,这样其主要部件--发动机的年间需求则可基本保持稳定(春、夏季主要装配拖拉机,秋、冬季主要装配雪橇)。关键是找到合适的互补产品,它们既能够充分使用现有资源(人力、设备),又可以使不同需求的峰、谷错开,使产出保持均衡。

2、调整价格,刺激淡季需求。在需求淡季,可通过各种促销活动,降低价格等方式刺激需求。例如,夏季削价出售冬季服装;冬季降价出售空调;航空货运业在需求淡季出售廉价飞机票等。

一般来说,基于稳妥应变型思路的候选方案主要由生产运作管理人员来审查合适与否,而给予积极进取型思路的方案主要由市场营销人员来考虑。重要的事这两种基本思路的有机结合,这两个部门人员的密切合作,只有这样,才能使一个综合计划达到最优或次优。

上述两种基本思路之下的各种候选方案可结合使用。在这样的基础上,即假设积极进取型可采取的方法已经被计入需求量中,那么下一步要考虑的问题就集中在稳妥应变型的各种方法上了。稳妥应变型的方法主要是与生产速率和人员水平有关。那么在制定总体计划中,如何考虑这两个因素?有如下三种基本策略:

(一)追赶策略。

在计划时间范围内调节生产速率或人员水平,以适应需求。这种策略的关键之处是不使用调节库存或部分开工。这种策略有多种应用方法,例如,聘用或解聘工人,加班加点,外协等。因此,其主要优点使库存投资小,无订单积压。但缺点是在每一计划期内均要调整生产速率或人员水平是要花费成本的。此外,容易造成劳资关系疏远,生产率和质量下降等问题。

(二)平衡策略

在计划期内保持生产速率和人员水平不便,使用调节库存或部分开工来适应需求。在制造业企业,稳定的生产速率主要靠保持人员稳定、但使用调节库存来实现。当允许人员水平变动、但生产速率仍要求保持不变时,可使用加班、临时聘用或外包等方式来实现。这种方法的优点是产出均衡,人员水平稳定,但增加了库存投资,加班或部分开工也会引起额外费用。

(三)混合策略

很明显,以上两种策略是两个极端的策略。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最好的策略应该是将需求淡季时建立调节库存、人员水平幅度变动、加班等几种方式结合使用,即采取一种混合策略。无论选择什么策略,重要的是总体计划必须反映出它想要达到的目标,对有关的各职能部门有一定的影响力,能够反映未来一段时间内企业的经营方向,能够成为有效的管理工具。

第二篇:2012~2013学年大二班级总体学习计划

2012~2013学年大二班级总体学习计划

大学是个大熔炉,各种性格的人汇聚一堂。很多人将大学的重心放错位置了,不是放在学习上,而是放在乱七八糟的事情上。但是身为学生,学习还是我们的主要任务。身为学习委员,特别指定了大二学年的学习计划:

1.每日晨读计划从11月5日开始,每天大家集体到统一安排的教室进行晨读。(规定,每天早上7:00,大家准时到达指定地点进行晨读,7:45分结束,大家可以自行去吃饭、上课)为保证大家都能积极配合,学习委员负责每日的考勤情况。

2.针对上课迟到、旷课情况。学习委员会在每次上课前进行班级考勤情况记录,对于经常迟到者,给予口头上的提醒,经常旷课的,及时向班长及班主任反映情况。

3.为保证大家能高效的上完每节课,学习委员会在每两周与班级成员沟通一次,收集大家对各个任课老师的教学意见,最(版权声明:本文转载自学子网(

第三篇:促销方式对于消费者决策影响文献总结解析

年份作者题目刊物 1988Consumer Perceptions of Price, Quality, and Value: A Means-End Model and Synthesis of Evidence Journalof consumer research 1992Manohar U.Kalwani and CHI KIN YIM Consumer Price and Promotion Expectations: An Experimental Study 1促销的频度和促销的力度都会对消费者的预期 造成影响

2当促销价格在消费者预期价格周围的一个范围 外时,能够对消费者的品牌选择产生很大的影

3消费者对价格以及促销活动的预期都会影响自 身的品牌选择

4消费者预料到的促销和未预料到的促销对于自 身品牌选择有很大的差异

5对于价格促销的预期,消费者内心是不对称

1992 anomalies in intertemporal choice:evidence and an interpretation 1994Dhruv Grewal and Howard Marmorstein Market Price Variation, Perceived Price Variation, and Consumers' Price Search Decisions for Durable Goods Journalof consumer research 1997Carl F.Mela,Sunil

Gupta, Donald R.Lehmann The long-term impact of promotion and advertising on consumer brand choice 1长期进行广告促销能够降低消费者的价格敏感 度

2长远来看,价格促销使得忠诚和非忠诚的消费 者对价格更加敏感,这种效应在非忠诚消费者 身上是忠诚消费者的四倍

3非价格促销对于忠诚消费者和非忠诚型消费者 的影响有明显的区别。这些促销方式也会降低 忠诚消费者的价格敏感度。但是反而会提高非 1998Raghubir Coupon value: A signal for price?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2003中国工业经济中国移动通信运营商运

营模式分析汪 涛 李 威

2004Four Score and Seven Years from now: The “Date/Delay Effect ” in temporal discounting 2005韩 睿,田志 龙

促销类型对消费者感知

及行为意向影响的研究管 理 科 学 2005庄 宇, 赵

燕, 胡 启不同促销方式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西安工业学院学报 2005赵晓煜,黄小原,孙福权基于RFM分析的促销组 合策略优化模型 中国管理科学2005 韩睿基于消费者感知的价格促销1打折促销对于消费者内心参考价格的影响最大2消费者对于返券促销的信任程度和价值评价最低2005 Devon DelVecchi Deal-Prone Consumers’R 交易倾向对于促销效果的影响既取决于相对折扣值也2006 Eldar Shafir,Richa rd H.Thaler Invest now, drink later, spend never:On the mental accounting of delayed consumption Journal of Economic Psychology 2007 人类工效学促销的心理与行为研究综述孙彦, 李纾, 王詠2007张 黎范亭亭王文博降价表述方式与消费者感知1对于高价产品,降价幅度无论是大还是小,降价表述方式对被试的降价幅度感知和购买意愿都没有影响。2对于低价产品,降价幅度与降

价表述方式对被试的降价幅度感知存在着交互作用:(1当降价幅度大时,相对数方式比绝对数方式使被试感到更大的降价幅度;(2当降价幅度小时, 降价表述方式对被试的降价幅度感知没有影响。而无论降价幅度是大还是小,不同的降价表 述方式对低价产品的购买意愿都没有影响。2007张黎, 范亭亭, 王文博 降价表述方式与消费者 感知的降价幅度和购买 意愿南开管理评论2008金立印

促销活动效果比较研究—— —诱因类型、获得时机和条件限制对促销效果的影响管理评论2008韩丹基于心理账户理论对返券促销的心理学分析返券促销能够引起消费者更高的价格幻觉效

应,这种效应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消费者内心 2009王 强,陈 荣积分促销效果的影响因 素及其相互作用中国软科学 2009李春蕾,陈

雁,黄轶群服装销售中两种价格促销方式的比较武汉科技学院学报 2009苏钰大众促销对会员的会员 卡感知价值影响研究工业技术经济 2009经济与管理

基于促销的消费者购买 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郑聪2010 王欣胡 正明价格促销中的消费者效用感知研究山东社会科学2010 苏钰打折促销对会员的会员卡感1认为当企业提供打折促销,会员对促销品能够享受折上折+ 积分的优惠时,能够增强会员对会员卡的价值感知。2认为当企业提供打折促销,会员卡只享受积分,能够减弱会员对会员卡的价值感知。3认为节日提供商品打折促销,而会员只能够享受积分,不会影响到会员对会员卡的价值感知。4认为当企业提供打折促销,而会员对促销品可享受相应折扣外还可获得赠品并积分,可增强会员的会员卡价值感知5认为当企业提供打折促销,会员对促销品不享2010 Patrali Chatterjee John McGinnis Customized Online Promotions:Moderating Effect Of Promotion Type On Deal Value,Perceived Fairness,And Purchase Intent 1针对特定消费者的促销活动与普通的促销相比,这些消费者的购买意愿明显高出很多2不同的促销方式,消费者感到的公平性也有很大的不同。2011 王栋 李永辉魏兵 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现代百货业促销利润的测算与分析现代商业2011 刘雁妮 贺和平周志民 刘关荣网络秒杀促销对消费者价格感知的影响——以淘宝网为例经济管理与实践2011李四兰在线交易中认知需要对整合在回忆驱动下,价格呈现方式与认知需要的交互作用明显,即高认知需要消费者对整合定价比分离定价产品有更高的价值感知和购买意向,低认知需要消费者对二者的感知没有明显

差异;但在刺激驱动下,高认知需要消费者对 分离定价比整合定价产品有更高的价值感知和 购买意向,而低认知需要消费者相反。

2011张 喆, 房茜蓉, 韩 斌产品优惠券价值的框架

效应研究管理科学 2012刘红艳 李爱 梅 王海忠 卫海英

不同促销方式对产品购 买决策的影响—— 基 于解释水平理论视角的 研究心理学报

2012董伶俐呈现框架与消费者选 择:消费者知识与促销 的作用——以延保产品 为例经济经纬 2012梁冬寒,李 刚, 孙林岩

基于确定性效应的推式 和拉式价格促销研究运筹与管理 2012学术交流手机用户选择通讯运营 商:基于顾客感知价值 的实证研究郭占明,张瑞玲

研究方法启发

文献总结根据已有文献,建立一个涉及到感知价格,感知质量和感知价值的概念模型和他们之间的关系,然后从已有文献中寻求证据支持,讨论对价格质量和价值的影响。

情景实验,实证分析

消费者对于耐用品的购前价格搜索较少,有两种假设,1 觉得价格变化幅度不大,不被支持,2是根据韦伯的心理 原理和萨勒的交易效用理论,节省的心理效用跟物品价格 成反比。

数学建模和实证分析

实证实验在消费者不知道产品价格的情况下,优惠券被当做获取价格信息的资源。优惠券价值既直接的正向影响购买意愿,又通过价格感知这个中间变量反向影响购买意愿

金字塔高端提供利润,低端部分作为防火墙,以建立战略控制,阻止竞争。号码资源的不可转移性提高了转换成本,从而锁定客户

实证检验在跨期消费选择中,因为获得时间描述方式的不同,日期或者时间段,造成消费者的选择不同

实证实验对三种促销类型(买赠,返券,打折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他们对消费者交易价值感知的不同影响,在此基础上探讨对营销者的启示。打折给消费者带来最大的感知价值,但同时会降低消费者对商品的参考价格;买赠和返券因为要付出的消费成本较高,成效不如打折,但是不会使参考价格明显降低。

模型分析与实 证检验 为了确定消费者购买行为与促销工具的使用之间的关系, 应用Markov预测模型,通过引进寻求变化这一变量和不同 促销工具(即前向促销和后向促销对购买概率影响的参数 变量,分析了在消费者两次连续的购买阶段0和阶段1中,消 费者购买概率的变化,最终建立了消费者购买概率的模型.并以大宝品牌商品为例,通过建立的模型计算了两种促销 方式对市场占有率的影响.得出:对于寻求变化的市场中, 前向促销可以提高销售量.而后向促销可有效的降低成 本,并且随着寻求变化的购买程度偏低,前向促销方式更趋

定量模型 本文提出了基于RFM分析的促销组合策略优化模型,该模 型综合考虑计划期内的多个待选促销方案,在满足相应约 束的前提下,合理的进行促销活动和促销目标群体的选 择,以保证促销组合的整体响应率和预期收益的最大化。

实证分析 研究方法的局限 实证分析

实证研究 利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总结了一些关于延迟消费心理规律, 提前购买时看做是投资,延迟消费时认为不花钱甚至是节 省,然而当产品没被按计划消费时,消费者账户被激活, 感受到等价损失。

文献综述 总结了消费者个体差异,语意效应,买赠和打折等因素对 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影响

实证分析

1、超市扫描数据观察现实中不同的降价表述方式对于购 买量的影响

2、可以考虑实验控制的方法而不是让被试主观回答

3、可以针对不同价格敏感度的人群以及更多的产品种类 对于原价的百分比降幅和绝对减让幅度两种降价表述方式 对消费者感知的降价幅度和购买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 不同的产品价格水平和降价幅度下,这两种降价表述方式 对感知降价幅度的影响是不同的

实验分析,框 架效应 按照促销诱因类型、诱因获得时机、有无条件限制等三个 基准将促销分为八种不同的类型,用实验分析法分析了不 同促销类型的结果差异,结

果表明:以价格折扣和优惠为 诱因的降低成本型促销具有最大的,即时比延迟效果好, 对有条件限制比如会员的促销抱有更加肯定的态度。对企 业的促销实践有一定的意义。(前景理论

叙述

理论假设与实 证分析 从行为学的角度构建研究框架,提出影响积分促销有效性 的关键因素。场景实验的研究结果表明,积分促销的感知 价值越高,积分促销的有效性越高;消费者的感知风险越 低,积分促销的有效性越高;同时,感知价值、感知风险 和积分促销便利性对积分促销有效性存在三维交互作用。

简单数学分析 通过对比满减与返券促销情况下,消费者实际获得的优惠 幅度,得出返券对商家更有利,不仅让利更少,保证了利 润,同时还刺激了消费需求,增加了销量,有利于消除库 存和资金的周转等,提醒消费者购买前要理性思考,防止 落入商家的促销陷阱。

实证研究 研究了企业对产品进行促销对会员的会员卡感知价值造成 的影响,对不同情景下如何提高顾客对会员卡的感知价值 提供了建议。

文献综述,问 卷调查 利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寻找出在促销环境下影响消费者购 买行为的因素,值感知、消费情感、人口特征和产品品牌 以此为促销策略的制定提供一些思路。

模型分析 建立基于价格促销的效用模型,以直接效用函数为基础, 突出价格促销对效用产出的修正意义,对影响消费者效应 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综合考虑各种商品的消费者价格敏 感度,进而提出相应的营销策略。

实证分析 统计分析

数学计算对比 通过对现代百货业常见的满赠促、满减促销、打折促销 等营销方式进行分析,研究不同促销方式下的百货企业利 润构成的测算,并通过引入“变量迭代法对影响促销效果、影响利润形 成的主要变量进行分析,提供一种新的 百

深度访谈,文 献整理 对淘宝网秒杀促销活动进行研究,结合相关文献理论和深 度访谈调查,分析秒杀促销活动对消费者价格感知的影 响,最后根据结论对秒杀促销策略提出相关的营销建议。

实证分析

实验分析,框 架效应 优惠券价值的不同形式(即比例折扣和金额折扣 对优惠 券价值与购买意愿和估计价格的关系有调节作用,对有形 产品和无形产品的影响差异, 尤其是对于新产品, 这一 框架效应更显著。

理论综述推导 与实证检验 探究了赠品促销产品组合与价格促销产品组合在不同任务 类型、不同时间距离条件下的促销效果差异,结果表明, 赠品促销在近时间距离下效果好,价格促销在远时间距离 下效果好;时间距离对促销方式与任务类型的表征水匹配 关系有增强、扩大作用。为商场制定促销框架提供了启 示:采取与时间距离匹配的促销方式;根据促销方式的不 同,为消费者提供匹配的决策框架信息

实际数据分析 笔者采用2个组间实验设计,研究呈现框架对消费者选择 的影响,并以前景理论和心理账户理论为基础,研究消费 者知识和促销活动的不同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呈现框架 对消费者购买意愿影响显著。相比减法呈现框架,加法呈 现框架下消费者知识的调节作用显著;当主体产品进行促 销时,无论是在加法框架下还是在减法框架下,消费者购 买延保产品的意愿都明显增强。因此企业应根据这些特点 制定相应营销策略,以提高新产品的销量。

两阶段模型分 析 针对供应量的价格促销策略选择问题,建立制造商领导的 两阶段价格促销模型,分别研究了制造商选择推式促销和 拉式促销时供应链成员的均衡策略。

问卷调查,统 计分析 通过问卷调查,分析提高用于感知价值的对策,以提高客 户满意度

不足

实验中变量的设置不够全面;结果 是描述性的,并没有深入揭示出现 这种现象的原因;没有从综合考虑 的角度给出商家如何选择不同促销 方式的建议。

客户价值系数难以确定

变量设置单一,实证检验涉及行业 单一

直接的理论支持和指导不是很丰 富;影响因素分析有限;实验样本 单一;简单用数字计算对比了金额相同时 两种促销方式的最低折扣,对其他 非理性因素没做分析。只计算了单件商品售出时,商家利 润的计算方法发,没有涉及到如何 选择不同促销使商家利润最大化

只研究了影响,却未探究其影响的 过程,如中介机制;只考虑了时间 距离,而没有考虑空间距离等心理 距离其他维度的影响; 对确定性价格促销效应以外的因素 没有考虑,如参考价格效用和心理 账户效应。

第四篇:制度在生产管理中的作用

制度化在生产管理中的作用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是画圆的工具,矩是画方的工具,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没有规和矩,就很难画好方和圆,要想画出合乎要求的方和圆,就要有矩和规的帮助。同样对于公司来说,要想能够比较顺畅的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必须有相应的制度框架给予支持。

对于制度化,不追求复杂,也不要追求形式,而是要讲究实用;不追求完美,但是要有效益。制度制定出来之后,还要对员工进行一定的培训,让全体员工得到一致认识,才能够让制度深入人心,也才能够让制度具体执行起来。只有执行、落实到实处的制度才是企业的宝贵财富,否则只能作为一纸空文,不能产生良好的效果。就像货币只有流通起来才能够发挥它的作用一样,否则你既使有再多的金钱,那样也不能够给你带来实质的增值和享受。

制度化管理可以保证工作秩序。生产工作中的无序状态,需要各个部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但在实际工作中,每个部门、车间的岗位职责、具体工作目标、工作方法各不相同。因此,很容易出现从局部利益和自身利益出发、各自为政的情况,不自觉地做出不当或有损整体利益的事情,甚至违背客观规律办事。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建立健全和完善的制度,并且按照制度严格执行。

制度化管理能够有力保障工作质量。比如现在的产品验收,生产车间与质检部门必须共同参与、共同监督,严格按照公司制定的相关质量验收制度执行,这样不仅保证了产品质量,更有利于生产稳定,提高效益。

碳化车间:张凡

第五篇:校长决策中的民主与集中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作为学校管理核心的校长,决策的成功是最大的成功,决策的失误是最大的失误。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营造和谐的发展环境,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增强决策的针对性和科学性,校长的民主意识和民主作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民主管理,不仅可以实现教学过程与教学活动的民主化,有助于学生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更有利于通过人、财、物的和谐配置、制度管理与情感调节的有机结合,教育教学资源的和谐利用等,实现教育的和谐发展,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最后的集中也要在充分广泛民主的基础上科学决断集中,而绝不武断。

在一所学校,校长就是管理者,如何当好一名管理者,不是容易做到的。管理者抓管理靠的是决策,管理归根结底是为了把工作做得更好,也就是说,检验管理是否有效的标志就是看通过管理,工作效率是否有了明显提高,也就是校长的决策是否正确或者是否妥当,它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在学校,决策贯彻管理的全过程,管理就是决策。研究管理就是研究决策的合理性问题,学校管理与其他管理相比,有许多相似之处,它们构成了管理共性的一面。学校管理有明确的目标,有一定的工作程序,同样讲求效率,同样主要不是校长自己去干一件件具体琐碎的事情,而是主要指挥别人去干,很多的工作都要靠制度去约束,都要靠决策去实施。学校面对的工作方方面面,繁杂而又具体,而最终靠的是校长的正确的决策。那么,如何去决策,决策的依据又有哪些?决策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或者遵循的原则又有哪些呢?怎样的决策才能够使学校健康和谐发展呢?这些问题很值得校长们去深思,去研究。

下载生产管理中总体计划基本决策方式(共5则)word格式文档
下载生产管理中总体计划基本决策方式(共5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