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创新企业共青团的工作机制研究(推荐)
创新企业共青团的工作机制研究
凤翅山矿:苏胜斌
随着煤电公司经济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以往粗放型、模式化的管理难以为继,因此,我们必须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坚持以人为本,切实把经济的发展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只有这样,才能克服前进道路上的种种障碍,才能破解公司发展的新老难题,实现新形势下党执政兴企的使命。一句话,只有符合食物成长客观规律的发展,才是科学的。新时期企业青年工作的客观规律是什么?笔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对青年成长成才客观规律的研究
在我矿团委采用飞信、深入职工、调查问卷三结合的方式对青年成长成才需求的研究中发现,他们的成长环境各不相同,但是入矿以后的环境却是一致的,为什么有的青年能够走向中层的领导岗位,却是主观努力的发展结果。青年的成才,更是相对的动态过程。所谓坎坷人生,就是既有成功者,也有失败者。这是随机性很强的变化概率。既然在人生的道路上,成功与失败共存,那么,挑战和机遇也是同在。一个青年只要有了基本的环境,就能够生活下来,生存下去,成长起来。一个青年是否能够成为一名成功者,就得靠自己的努力与奋斗。在调查中发现,很多青年人具备了学业、知识和美好的理想,却不知与矿井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就期望
有大的作为,这显然是工作道路上的误区。一些挫败者,往往会埋怨他人、埋怨环境,或者强调客观的、自身以外的因素。自以为怀才不遇,进而怨天怨地,今天叫喊这个不公平,明天大嚷那个不公平。这更是青年人生道路上的误区。青年的成长、成功、成才,离不开企业经济的发展,所以我们要引导青年职工要常怀“感激”之情,常葆进取之心而不是青年们较强的趋利性。
二、企业对共青团的要求及对企业青年工作客观规律的研究
企业共青团工作的宗旨是“服务企业,服务青年”。服务企业,就是要深入到安全生产内部,为企业生产、组织、管理服务。共青团作为群众组织,参与安全管理建设的机会很少,其作用在于组织各种文体、学习、宣教活动,活跃团员青年的业余文化生活;90年代,人们的业余文化生活多姿多彩,参与方式和渠道灵活多样,团组织通过主题活动来凝聚青年的作用越来越小,工作转向“服务企业生产经营”(如开展“双争”“双创”等活动);进入21世纪,随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深入,企业管理越来越规范,团组织服务企业生产的路子越来越窄。通过搞突击劳动来体现青年突击手作用,已不适应现在的“标准化作业”模式;如果再发展突击劳动,只能说明生产组织是无序的,广为责任是不明确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企
业内部,员工要想成就自己的事业,同样竞争激烈。在这种情况下,成长成才是广大青年的需求,引导青年刻苦学习,建立学习型团组织是共青团的重要工作任务。共青团组织只要切实为青年服务,提高青年素质,为青年的成长成才搭建舞台,同时服务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工作才有活力,才能找准切入点。
三、共青团组织如何开展既符合企业要求又满足青年成长需要的工作
共青团组织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存、发展,必须找准自己的定位。把自己定位于“服务型团组织”。团组织生产的产品是服务,销售的对象是青年,市场就是广大团员青年的需要。通过服务企业生产,投身企业改革实践,带领团员青年做先进生产力的实践者;服务企业的文化建设,投身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带领团员青年做先进文化的传播者;服务青年成才需要,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做青年根本利益的奉献者。
(1)服务企业生产经营,投身企业改革实践,带领团员青年做先进生产力的实践者
服务企业就是应该时刻把握住企业安全生产状况,深入到安全生产内部,为企业献计献策,组织团员青年更快、更好地完成安全生产工作,创造更好的工作效益和安全效益。这就要求团组织必须组织青年,尤其是团干部学习企业生产
组织、安全管理知识,借用安全生产组织的方式、方法,树立安全的理念,了解全局、准确定位,系统思考,精心组织。要通过“青年科技创新”“青工技能振新计划”等活动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加强青年人力资源开发;要通过“争创青年文明号”等活动提高青工的安全意识;要通过查找质量隐患等活动提高青年的质量意识;要通过征集“节能五小”等措施提高青年的节约意识。
(2)服务企业文化建设,投身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带领团员青年做先进文化的传播者西方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企业文化,是以形成最佳的经营管理机制为目的,以人为管理的主体,以企业精神为核心,以群体行为为基础的新管理思潮。对内,它是职工的精神支柱,是企业内聚力和向心力的源泉;对外,它具有塑造企业品牌、增强企业无形价值的作用。服务企业文化建设要求广大团干部必须以先进文化武装自己。对内,组织一些青年喜闻乐见的活动,联络感情,增加工作兴趣,使职工“人格得以提高,只是得以培养,身体得以锻炼,精神得以焕发”,使职工在每日固定的工作后得到休养,以为次日工作储备精力,提高工作效率,努力挖掘潜力。
(3)服务青年成才需要,桥梁和纽带作用,做青年根本利益的奉献者
共青团作为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要贯彻以人为本的原
则,就要做好竭诚为青年服务的工作。成长成才是团员青年的共同愿望。团组织只有将广大青年的利益维护好、实现好,才能得人心、暖人心、聚人心,从根本上成为服务青年利益的奉献者;只有关心青年成长成才,关注他们提出的问题,及时收集青年反映的信息,并向有关部门汇报,尽最大努力维护青年权益,尽可能的制定有利于青年成长成才的政策,营造更加宽松的成长成才环境。才能服务于青年成长成才的需要。要服务青年,首先要为团干部服好务,要把他们培养好、使用好。通过多层次、多方式的培训,使团干部成为了解企业管理模式、掌握生产、质量、成本、设备、人力资源等方面知识的综合型人才,从而站在企业全局的高度开展共青团工作。这样的思路,正符合现代企业对人才的要求。现代企业要求的人才是综合素质强、知识面宽、专业性深的“图钉式”人才。只有知识面宽,图钉帽的面积才更大;专业性深,图钉才更尖更长,才容易在某一领域扎得深、扎得稳。帽的面积越大、钉越尖越长,在某一领域才扎得更轻松、扎得更稳。这就要求团干部以丰富知识结构、扩大知识面为目的,多读书、读好书,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自己,以多元化、全方位的科学知识丰富自己。读书要全面,既要读政治理论方面的书籍,坚定理想信念,提高识别错误观点和言论的能力,在复杂的局势中认清各种矛盾和问题;又要读企业管理方面的书
籍,以便全面分析问题。要读社会科学方面的书籍,提高自己的修养;要读科学技术方面的书籍,提高自己掌握先进技术的水平;还要读本职岗位方面的业务书籍,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第二篇:独立学院共青团工作创新机制研究(范文)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独立学院共青团工作创新机制研究
独立学院共青团工作创新机制研究
[摘要]独立院校与公办院校的差异决定了它要求共青团工作人员的工作方式不再拘泥于传统母体院校的工作模式,它必须寻求一种特色创新机制,增强团工作的可控性、规范性和导向性,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丰富大学校园文化。
[关键词]独立学院 共青团工作 创新机制
一、独立学院简介
独立学院是中国人利用创新的思维模式解决中国教育供求不平衡的产物。随着中国教育日新月异的发展,独立学院如雨后春笋般异军突起,据教育部官方网站公布的数据,截至2013年6月19日,我国独立学院数量达到了295所,在校生约200万人,承担了近三分之一的本科生培养任务,独立学院自1999年诞生,经过短短几年的跨越式发展,已经成为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参天大树般的百年老校相比,只有14岁左右的独立学院更像一颗正在茁壮成长的树苗,但是就在这10几年,近两百万学生计的独立学院正在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中举足轻重的力量,被喻为高等教育“新长城”的独立学院正在成为推动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力军。
随着2008年4月1日教育部《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的发布,独立学院新一轮调整浪潮已经开始,中国独立学院正处在新的发展节点上,如何保持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是摆在所有独立学院面前的一道必须解答的考题。
据不完全统计,独立学院的学生中95%以上都是共青团员。管理好这么多的团员,使学校的各项文化活动有序开展,繁荣校园文化,为党的事业做好后备储蓄工作,是独立学院共青团工作的主要责任和义务。然而面对这些高素质的大学生,要想管理和领导好他们,就要求我们的工作人员必须有一定的水平,这个水平还不能光靠学习母体院校的工作方式,实践证明这种凡事都照抄照搬母体院校的“拿来主义”已经不适合现在新兴独立学院的发展需求,独立学院的共青团工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作必须有他们自己的管理模式。
本文从独立学院学生工作的角度,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为例,从学院共青团建设出发,对独立学院共青团工作特色创新机制进行研究分析。
二、独立学院共青团工作现状
根据作者本人在独立学院团的工作岗位上几年的工作经验和对江苏省25所独立学院共青团工作模式的调查发现,目前独立学院团的工作不足之处甚多。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
1、工作模式陈旧,依然按照母体院校的方式开展。大部分的独立学院团的工作依然按照母体院校的工作模式开展,他们的工作理念几乎与母体院校保持一致,没有多少创新之处,独立学院的院团委书记学习的对象首先是母体院校的团工作的领导者,学院邀请来讲学的嘉宾也基本上是母体院校团的工作者,这个就基本上决定了他们的思维模式就是复印了母体院校的思维模式;独立学院的各项管理制度也基本沿用母体院校的管理制度,或者在母体院校的管理制度上稍作改善;
2、管理制度不完善,问题层出不穷。目前独立学院团的工作也正在探索之中,团的管理制度缺乏,管理中“有法不依”的现象严重。
3、团的领导者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无相关工作经验,甚者有些都是刚毕业的大学生担任,团工作者缺乏基本的工作技能;
4、团工作者绩效考核制度落后,激励措施缺乏,导致团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不高,职业倦怠感越来越严重,消极怠工现象时有出现,工作效率低下,抱怨声此起彼伏。
5、针对团学这块的培训机制不足;
6、院团委下辖各系分团委的领导者(分团委书记或者团总支书记)几乎全是兼职的,他们基本上都是来自各个系部的辅导员兼任,这种情况往往导致工作重心偏移,团的工作效率下降。、7、学院领导对团工作的重视度不够,团的工作者没有得到相应的地位;
8、财政支持不到位,经费不足,导致很多大型有意义的活动中途夭折,有些在开展后经费无法报销,出现了很多团的工作者自己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垫钱”现象,甚至有些活动出现团委学生部门或者学生干部本人“垫钱”的现象发生。这样长此以往,还有谁愿意在团的工作上刻苦付出呢?
9、各系分团委之间信息交流不通畅,信息反馈开环模式。
三、独立学院共青团工作创新模式探索
1、成立独立学院共青团工作创新研究小组,分管学生工作的副院长任组长,院团委书记任副组长,各系部分团委书记为工作组成员。定期开展研讨会,谈论前期在团学工作方面的不足之处,利用德尔菲法头脑风暴等形式广泛收集大家对团学工作不足之处的反馈意见;针对反应的问题利用管理学中的因果图,找出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具体操作按照管理学上面的PDCA循环理论原则执行。具体如下:
(1)P(plan)——计划。适应独立学院学生的要求,以学生的满意度高低为考核标准,通过不记名调查问卷,来反馈前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D(do)——执行(或实施)。按照已制定的计划和设计内容,扎扎实实地去做,以实现初始目标。
(3)C(check)——检查。对照计划和设计内容,检查执行的情况和效果,及时发现工作开展过程中的问题,并总结好的经验。
(4)A(action)——行动(或处理)。对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把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变成标准;把失败的教训也加以总结,避免下次再犯,巩固成绩,克服缺点,吸取教训;而没有解决的问题则转入下一个PDCA循环去解决。
2、完善共青团工作各项管理制度。笔者认为,目前独立学院的管理制度尚不健全,需要制定和完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完善:
(1)《独立学院共青团学生干部选拔任用条列》;
(2)《独立学院院团委及各系分团委书记选拔任用制度》;
(3)《独立学院学生活动开展实施办法》;
(4)《独立学院学生活动经费报销办法》;
(5)《独立学院学生活动户外宣传制度》;
(6)《独立学院学生干部值班制度》;
(7)《独立学院学生团学工作人员考核条列》;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8)《独立学院教师团学工作人员激励晋升制度》。
3、建立健全共青团工作者学习培训机制
这个机制包括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及新任团干部入职培训,独立学院应该在这方面多设置一些教育和培训,以不断提高共青团工作者的能力和水平,保持团学工作可持续发展,增强团学工作者的自尊心和自豪高,减轻他们的职业倦怠感。具体实施如下:
(1)对于新上任的团干部,比如说各系分团委书记,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好多系部的分团委书记都是刚从高校毕业的研究生,有些之前还没有涉及过共青团工作,针对这些要开展团的基础理论教育,另外还有加强基本技能培训,比如说OFFICE系列的WORD\\EXCEL\\PPT,视频制作类软件,如会声会影、AE等,另外在演讲与口才、主持、歌唱和舞蹈的基本功这块也要设置一定的培训课程并进行考核。入职培训结业考核通过方能作为团委领导干部的候选人。
(2)对于学历教育这方面,调查中发现,独立学院的团学工作者很多都是本科学历,我们知道独立学院的学生基本上都是本科层次的学生,如果我们的指导老师也是这个层次那么多少在学生心目中的印象会打折,这样需要我们的学院在学历教育这块给予支持,可以给予哪些在年终考核优秀的团学工作者公费读研或者读博士的机会,在读书期间适当减轻他们的工作量。
(3)对于非学历教育,这个可以从全球职业规划师、大学生心理指导师、就业指导师等培训方面给予优先考虑。重点从哪些被评为优秀团委导师、优秀共青团工作者、红旗分团委团队中选出。
4、打造职业化、专业化的共青团工作者。这个就要求独立学院要安排专职的工作人员担任重要岗位的团学工作,比如说院团委书记和各系分团委书记,他们的考核标准要区别于普通辅导员的考核标准,调查中发现,很多学校的分团委书记都是系部的辅导员兼任,更可笑的是很多还是新来的辅导员兼任,考核的标准基本是是按照辅导员的工作标准考核的,关键还有一点就是这些兼职的分团委书记几乎都是“义务劳动”,当然从这一点我们就可以看出为什么很多能力强的辅导员不愿意担任分团委书记,在这种市场经济的年代,即使是老师也不愿意做这种“白干活”、“出力不讨好”的工作,再说了这个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也违背了我们党和政府所提出的“按劳分配”原则。独立学院本身就是民办性质的,这点完全不能照抄照搬母体公办院校的工作模式,否则无法可持续发展下去,建议专人、专职、专项经费开展工作。
5、从体制上解决“经费”的问题。独立学院的本质是属于自收自支的公益性企业,全部的资本来自于学生缴纳的学费,不像公办院校那样,除了学费之外还有国家给予每个学生的补贴。所以困扰独立学院发展的桎梏之一就是“经费”的问题,而困扰独立学院共青团工作的源头之一也是经费问题,平日里很多有意义的活动因为经费不足而搁浅夭折。江苏省的独立学院学费自独立学院诞生这10几年来就没有变过,我们都深刻地感受到CPI跑的是如此之快,很多物价在这10几年中翻了10倍有余而学费却一分没涨,这让这些独立学院的董事会情何以堪,这也难怪各个学院在团的工作上经费给的不多。所以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独立学院的创办者向国家教育部门申请增加学费,可能很多学生会反对我的这种提法,当然从学生的角度来看,他们的想法是对的,但是站在学院的立场,站在独立学院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上来看,目前唯有此举,方能久安。
四、总结
独立学院共青团工作体制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独立学院学生工作发展的和谐与活力,关系到独立校园文化的繁荣与稳定,我们需要创造出一种新的、适合独立学院特点和独立学院学生特点的共青团工作体制,在这种体制下,独立学院的共青团工作才能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沈乒松,梅思佳.独立学院共青团工作创新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08.[2]彭高中.独立学院共青团工作现状与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2).[3]陈海娟.创新独立学院共青团工作的路径选择[J].德育与思政研究,2009,(9).[4]李晓菊.独立学院共青团思政教育工作探索[J].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1,(4).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最新【精品】范文
第三篇:浅谈企业共青团工作创新
浅谈企业共青团工作创新
浅谈企业共青团工作创新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程中,我国经济社会生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共青团工作也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和严峻的挑战,在新时期,如何更好的发挥共青团作用,笔者认为,应在工作中不断创新,增强团的工作活力。
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团的十四大报告提出了在共青团跨世纪新征途中要完成四大光荣任务,每一个任务都可以说是要创新。只有不断地创新,才有可能推进共青团工作的新发展。建立共青团的创新体系,是指共青团的工作思路、工作方式、工作手段、工作效果都要适应新形势的变化,在改革中求生存,在创新中求发展,并形成一套新的工作体系。
(一)工作思路的创新。良好的工作思路是搞好共青团工作的基础,思路清晰,能促使共青团工作目标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并能整合团工作的整个资源。使共青团工作的目标得以实现。创新工作思路必须按照贯彻党的基本路线的要求在服务大局的前提下开始进行,要正确处理好三服务的关系,既要考虑党政所需,社会所急,更要考虑青年所求。再次,必须在服务大局和服务社会中实现服务青年的成长成才。企业共青团工作中传统的带有浓厚行政化色彩的重指令、轻指导的领导方式,越来越不适应实践,同样应该给基层团组织以更多的自主权,它们需要上级团组织提供更多有效的政策指导、信息指导、典型指导。因此,建立新型的指导体系,将成为当前转变团的领导方式的一个取向。
(二)工作内容的创新。工作内容和工作主题是共青团工作实现工作职能,产生重大社会影响的根本。就是要努力做到在青年思想教育方向上更加符合知识经济时代青年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多元化和信息化,以及青年成长成才需求的特点:在建功立业方面要围绕科技进步、科技创新开展活动,注重培养青年的科技素质和创新精神,造就高素质的青年人才。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要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重要指示精神,扎实做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把精神文明建设的总要求、总任务加以具体化。团的工作内容面临经济主线的挑战过去,团的工作更多倾向于思想政治工作,以政治代替经济。但是,当前搞好经济建设就是最大的政治,这就要求团的工作内容在保持一定的政治教育性的同时,加大其经济性质,也就是更多地转向立足本职岗位,更加注重经常性岗位学习、岗位成才、岗位奉献,来提高青工的政治、文化、技术素质。因此,深入开展青年岗位能手、青年文明号活动,建立岗内的“参与渗透”与岗外的“开发利用”相结合的工作机制,也将成为当前转变团的工作内容的取向。总之,创新工作内容,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坚决冲破阻碍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的思想禁锢,加强青年精神文明建设,使广大青年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和优秀的文化氛围中茁壮成长。
(三)工作手段的创新。多年来,团组织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工作方式,在社会上产生了影响,受到了欢迎,需要发扬光大。但在社会经济的转轨过程中,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必须把握新时期共青团工作的主题,不断探索共青团工作方式的创新。创新工作方式必须正视经济发生根本性转变给国家资源的配置方式、政府职能的行使、企业的经营机制、社会的分配和保障制度等方面带来的巨大变化,对广大青年的价值观念、伦理操守、文化心态、行为模式等发生的深刻影响;对共青团组织的思想认识、管理制度,工作机制等提出的现实挑战。还必须对以前的运行方式进行冷静的思考和辩证的分析,继承其合理的部分,克服其不合理的东西。因此,我们的工作方式通过创新更加开放、灵活、新颖。主要是要改变传统、单一的工作方式,注意整合社会资源和社会力量,运用科技,在新的知识领域里设计团工作的新构架。
(四)工作机制的创新。工作机制的创新,主要是建立科学的社会化运行机制,重点在阵地建设、物质依托、队伍建设等方面创新,使团组织在新形势下能够延伸工作手臂,拓宽工作领域,增强工作依托,扩大工作阵地,壮大工作队伍。某矿团委进入今年以来,把团员活动室的建设作为重点工作来抓,投入资金2万余元建立了采掘、机电、运输、通风四个活动室。团员青年业余时间有了好去处,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创新。作为企业共青团组织要在坚持发展政治功能的前提下,完善和扩大团的社会功能,通过接受企业党政的委托,加大共青团在青少年事务中的工作分量,要紧紧围绕党政工作大局,针对社会和群众需要开展工作,努力扩大工作外延,使工作触角延伸到社会各个领域,工作内容更加贴近社会生活,更加适应青年需求。社会化的青年工作运行机制的建立,将为在服务大局与服务青年的有机结合中加强团的建设提供一种工作依托,从而更有效地吸引青年,凝聚青年,教育青年,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第四篇:石油企业思想工作创新机制研究
石油企业思想工作的创新机制研究
摘要:随着石油企业重组改制的不断深入,有些新情况和新问题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着职工的思想,抑制着职工主人翁作用的发挥,也制约着企业的健康发展。所以石油企业思想工作提出创新机制,从而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团队意识,促进石油企业按照市场经济规则健康运作和良性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关键字:石油企业;思想工作;创新机制 前言
石油企业作为国家经济命脉的能源企业,在重组改制前,由于成员单位在管理体制、文化理念、生产经营方式、收入分配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区别和差异,产生了一系列矛盾和问题。随着石油企业重组改制的不断深入,有些新情况和新问题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着职工的思想,抑制着职工主人翁作用的发挥,也制约着企业的健康发展。所以石油企业思想工作提出创新机制,从而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团队意识,促进石油企业按照市场经济规则健康运作和良性发展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石油企业进行全体员工的思想工作,并将思想工作进行创新改革,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和经济形势,做出优秀的企业文化,促进企业长期发展。
一、开创新思路,提高企业思想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企业思想工作是企业管理与企业文化的核心,也是企业长期发展的精神依托。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石油企业的改革发展必将面临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作为从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各级领导和党务干部,必须充分认识搞好新时期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敢于从旧思维、旧观念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以科学的发展观念去认识新经济环境与体制下的问题与挑战,结合自身企业情况,切实改变以往重形式、轻内容、重布置、轻落实,以不变应万变的做法,发挥能动性和创造性,积极面对企业改革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认真探索加强和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的新途径、新方法、新举措,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性,确保收到实实在在的效果。
二、思想工作创新机制要从内容开始,并不断丰富和完善
首先,要在职工中大力开展形势任务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我与企业共命运”主题教育,培养企业职工的爱岗敬业的思想观和价值观,把企业的前途和个人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大力弘扬“埋头苦干、开拓创新”精神,树立“团结、创新、求实、奉献”的团队理念,形成上下一条心,拧成成一股绳的团结奋进局面。其次,要拓宽教育渠道,建立“包容性”教育机制。因为行业的特殊性,石油企业职工大部分工作和生活在人迹罕至的荒漠戈壁和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的边远山区,久而久之与外部世界产生了一定的距离感。特别是在个人进步、子女上学和赡养老人等方面的问题得不到很好解决时,极易产生消极悲观情绪。因此,要善于掌握职工的思想动向,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思想引导。要建立扶贫帮困机制,对困难职工给予物质帮助和精神鼓励。在企业内部多开展文化体育活动,活跃职工业余文化生活。同时,要在干部职工中广泛开展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教育,发挥纪律和法律的约束作用。
第三,深入进行宣传发动,评优树模,发挥好榜样示范带动作用。宣传发动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是鼓舞人心,凝聚力量的重要手段。要大力宣传干部职工中的好人好事和先进典型,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要在评选工作模范的同时,也要评选思想道德模范,用模范的榜样力量教育、感化和带动职工,使广大干部职工学有方向,赶有目标,形成良好的思想、作风和工作氛围。
三、思想工作创新机制,建设思想过硬的管理团队
石油企业思想工作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工程,要从企业的领导团队抓起,发挥其领导的作用,引导企业内部全体职工认识企业文化,爱企、爱家。建设思想过硬的管理团队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政工干部首先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和修养。现代社会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各种新思维、新观念层出不穷,政工干部如果还用过去固有的思维方式去处理问题,很难跟上时代发展的需要。因此,政工干部除加强对党的创新理论学习,用丰富的理论知识处理问题外,还要善于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使自己的工作能力得到不断提升。第二,发挥石油企业党委、团委的组织力量,将思想工作与企业文化、企业长期发展目标相结合做出整体的规划,由领导牵头,层级学习,落实到企业的每一个部门,真正的发挥企业文化与思想工作在企业成长中的作用。第三,将企业思想工作纳入企业职工评级与考核的范畴内,增强全体员工的责任心,逐渐培养企业员工工作作风,形成员工爱岗敬业的自觉性。第四,加强石油企业思想过硬与技术过硬的人才培养。在年轻职工中间选拔优秀的人才,通过企业培养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思想意识和工作技能,以点带面全面发展,尤其是思想工作,要充分发挥思想上的感染力与凝聚力,将企业文化深入人心。
四、创新发展,在企业思想工作创新机制上寻求新的突破口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根本保证,也是增强石油企业活力的源泉。加强和改进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要求我们在方式上更加灵活,在措施上更加得力,在对象上更加注重个性,通过组织体育活动,文化娱乐活动培养员工爱岗敬业的精神。目前,文化娱乐活动的形式非常丰富,企业应着重考虑多开展阳光、健康的娱乐活动,让企业员工从身心健康到身体监控全部得到锻炼。要把思想政治工作的落脚点放在车间、班组,将基层管理中各项量化考核分解到各个车间、班组;通过组织企业职工参加各项活动,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再通过层级的思想引导使企业全体员工都能够从思想品德上得以提高,将企业文化作为其工作的动力和方向,使思想教育与行政管理、思想引导与行为规范有机结合起来,做到教育中有管理、管理中有教育,教育落实到管理中、管理上升为教育,并不断在教育的过程中实现员工的被动教育向主动教育转化,最终实现员工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促进全体员工的自我解放和全面发展。
五、结束语
石油企业思想工作创新机制的发展是推进企业长期发展的动力,在新的环境下将思想工作创新机制与企业自身情况紧密结合,企业内部由上到下形成凝聚力,带动企业长期发展,并为企业发展增添活力。参考文献
[1] 王晓慧.新形势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探索与创新[J].活力,2012(6):114-116.[2] 田根荣.新形势下增强思想政治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思考[J].上海百货,2007(12):157-159.[3] 蔚建军.石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J].现代企业,2010(9):114-116.[4] 姚满宏.浅谈如何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J].中外健康文摘:临床医师,,2008(6):157-159.
第五篇:企业创新机制
企业创新机制(Enterprise innovation mechanism)什么是创新
创新是指企业在质量上的发展——企业更新,主要涉及企业的效率改进问题。其具体内容包括:(1)企业制度创新;(2)企业技术创新(包括企业产品创新);(3)企业市场创新;(4)企业组织创新;(5)企业管理创新。
什么是企业创新机制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是社会经济有机体的细胞,也是一个经济有机体,它的运行和发展,需要一定的机制来推动,这种机制就是企业经营机制。企业创新活动是企业的根本活动,是一个有机过程,这个过程的有效运行同样需要依靠一定的机制来支持和推动,这种机制就是企业创新机制。在市场经济中,企业最重要的机制就是企业创新机制。所谓企业创新机制,就是企业不断追求创新的内在机能和运转方式。企业创新活动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循环过程,它从创新设想的产生与形成到研究与开发,从创新内容的形成到创新结果的扩散,再到市场效益的形成,然后又由于市场需求发展再进入新一轮创新,在这个过程中,既有顺序,也有交叉和交互作用,只有在正确有效的企业创新机制的支持和推动下,企业创新活动才能真正得以不断循环,持续发展。在我国,绝大部分企业创新能力还很弱,这关键是由于这些企业尚未建立起真正有效的企业创新机制。
企业创新机制体系的组成及构建
企业创新机制的构建是一项系统工程。企业创新的动力机制、运行机制和发展机制三大机制共同构成了企业创新机制体系,这是企业创新有效运作的基本要素。
1、企业创新动力机制
企业创新动力机制是企业创新的动力来源和作用方式,是能够推动企业创新实现优质、高效运行并为达到预定目标提供激励的一种机制。企业创新动力机制的作用,就是激发企业和职工创新的积极性,推动企业创新的有效运行。
一般来说,企业创新由市场拉动、科技推动和政策激励三种动力推进。
1)市场拉动是指由于市场需求和市场竞争的影响而导致创新。其中市场需求引致的创新包括,生产要素稀缺导致该要素相对价格的提高而诱致能节约该要素或寻找替代要素的创新,以及企业家独具慧眼发现新的市场机会而诱发的开发新产品、占领新市场的创新;市场竞争引致的创新,是指由于市场竞争给企业造成实际威胁(由于竞争者成功地引入创新,使企业在产品和服务竞争上处于劣势)和潜在威胁(如竞争者R&D投入的规模和重点,创新投入强度和结构,科技人员的数量、素质以及普通员工的素质等),而迫使企业从事创新,战胜竞争对手,获得持续生存和发展。
2)科技推动是指科技发展日新月异,越来越多的先进科学技术直接服务于经济领域,从而促使企业不断采用先进科技进行适用性创新。仅有市场需求,没有科学技术的保障,企业创新是无法实现的。科技发展是推动企业创新的另一个决定性力量。
3)政策激励是指企业通过制定各种激发员工创新积极性、鼓励员工创新的政策和措施来推进企业不断创新发展。光有市场拉动和科技推动,而没有企业内部正确有效的激励政策,市场再好,科技再先进,也无法促使企业员工主动进行创新。
因而,对于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来说,以上三种创新动力最终可归结为追求企业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维持企业的长期生存和不断发展。而要使企业创新具有强大的动力源泉,首先要进行企业制度创新,这是建立创新机制的前提条件。只有在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前提下,由于“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企业才有可能以市场为导向,在当今世界企业资本股份化、产业规模化、技术创新化、融资多元化、管理科学化、经济国际化的浪潮中,自主地组织研究开发和各种创新,进行“自我约束、自我发展”。其次要求企业领导者具备企业家精神和战略管理眼光。企业家是创新活动的主要倡导者、决策者和组织者,必须具备如下个人品质:创造性、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洞察力和判断力、决策能力、毅力和敢于冒风险。而企业家精神就是指企业家所具备的能敏锐地发现和接受新事物,敢于并善于先人一步、超人一等的创新和创业精神。只有企业领导者具备了企业家精神,才能制定正确的创新战略。而要制定正确创新战略,还要求企业领导者具备战略管理眼光,懂得先行战略规划,能够明确本企业现在是什么、应该是什么、将来会是什么,能够明确本企业的创新活动现在进行得如何、应该如何进行、将来会如何进行。只有这样,企业领导者才能制定正确的创新战略,进而及时作出正确的创新决策,并采取有效措施激励员工,带领企业全体员工从事创新活动,推动企业不断发展。再次,企业应建立激发创新意识的干部人事管理制度、工资奖金分配制度和鼓励员工勇于创新的其他激励制度。建立创新指标考核制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这种方法根据创新指标的完成情况来决定企业员工地位的升降、技术职称的高低、分配待遇的多寡。最后要搞好企业文化建设。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在企业中营造出一种强烈的创造性氛围,人人崇尚创新,争创新高,形成以创新为特色的企业精神。
2、企业创新运行机制
企业创新运行机制主要包括创新管理的组织机构、运行程序和管理制度。一个良好的创新运行机制,能够使企业创新活动在正确决策下得以持续不断地高质量、高效率地运行。创新过程由四个阶段组成。
感性阶段。创新在此时只是一个思想。企业必须为创新者创造一个良好的创新思想产生环境,其中最重要的是要为创新者提供两类资源:时间和信息,同时企业必须有一个特定的机构来收集、处理和管理新思想。
概念化阶段。在这一阶段,创新思想的可行性按照技术、市场和企业组织领域方面的条件加以论证。于是,创新的技术、市场和组织方面得以确定,一个正式建议报告就可拟定,该报告将陈述新思想的可行性依据、实现方法等。这一报告将提交给经理。在这一阶段中,项目领导者要使创新思想更有说服力,要利用组织能力使自己的同事、下属和企业外专家支持这一项目;公司的结构要鼓励职工在纵向和横向两方面进行合作。开发阶段。此时,纸上的原型成为试验制品。将面临这样一个决策:是否要进行投资,以便大规模生产新产品。在这一阶段中,人力资源和资金及其他要素须联合起来,而要使这种联合富有成效,一个创新组织须具有以下三特征:特定性,这是一种完成特定目标所须的暂时结构;正式性,内部结构和程序相当明
确,企业内人人皆知;自主性,这种结构有自己的控制程序,且可违背惯例。同时这个组织必须及时关注技术、市场和企业组织领域的新变化,以便改进项目。
作业阶段。此前几阶段工作都是在不打断企业原有生产程序下进行的。现在,企业要进行组织创新,使创新成果与企业日常活动衔接起来。这就要求企业准备一个适当的生产结构,这既可以通过建一个新厂、也可以在现行结构内加入新活动而做到。这里,以下三种投资是关键的:技术方面,获得、制造生产设备的手段;市场方面,营销手段(如市场调查、广告、推销战略、培训用户等)的开发;组织方面,实行新的管理、监督和决策程序,对从事创新项目的人员进行奖励,奖励应既有精神,如晋职、大张旗鼓进行表彰等,又有物质,如加薪、奖金、股权、期权等;既根据创新的最终结果,但又主要根据创新者的创造性、组织能力和风险态度。从以上分析可看出,在企业创新运行机制建设方面,企业应建立一套能够有效进行决策、指挥、控制、信息反馈的组织、制度和各种人才的合理结构,形成既能够调动创新所需的各种资源,又可以协调管理和实施创新过程中诸多环节的有机运行的组织系统,最终达到人尽其才、晋奖刺激、沟通顺畅、合作有效,从而促进企业创新顺利进行。目前,一些企业在组织机构上存在着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等问题,严重妨碍了企业创新目标的实现,企业应在深化改革中努力地解决这个问题,建立知识、信息共享机制,使企业组织朝着扁平化、柔性化方向发展,从而提高企业整体创新能力。
3、企业创新发展机制
企业创新发展机制是在创新利润的驱动下,企业充分挖掘利用和发展内部资源并广泛吸纳外部资源,加强人才、技术、资金、信息等资源储备,不断谋求创新发展的机制。现代企业处于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和竞争十分激烈的环境中,企业若不能不断地更新自己并有所发展,就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最终有可能破产倒闭。企业要能够不断的创新,就要有资源的储备和积累机制,处理好近期发展和长远发展的关系。首先,在人才上,要牢固树立“人本观念”,积极强化企业的人才优势。现代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了解和掌握知识经济规律的高级管理人才和知识创新型人才,谁就拥有竞争优势,谁就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而企业要在网罗人才和培训人才上独辟蹊径,国外抢购“人才青苗”、“国际性人才”以及实行员工“终身培训”很值得我们学习,国内一些企业从高考落榜生中择优录送各大学进行定向代培超前储备人才以及选送优秀人才出国培训也非常有借鉴意义。当然,企业不仅要网罗和培训人才,更要想法留住人才,这就要求企业建立能充分发挥人才积极性、能满足人才成就感的机制。其次,在技术与信息上,除企业必须建立内部学习积累机制以总结企业技术经验、提高员工技术水平,从而不断提高企业整体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外,企业还必须建立技术与信息搜集机构,专门负责搜集相关技术和信息资料,及时跟踪国际国内科技发展动态。对一些暂时不具备独立发展技术条件的企业来说,应建立起利用外部资源“借鸡下蛋”的机制。目前我国每年重大科研成果有6万多项,但真正转化为生产力的仅约20%,这方面有巨大潜力,需要我们去利用和开发。另外,对企业具有一定技术能力和优势但又不完全具备独立开发能力时,可通过与其它企业、大学或科研机构建立战略联盟以达到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再次,在资金上,我国企业要不断拓宽融资渠道,加大对科研创新经费的投入,为企业员工从事创新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这是稳定企业科技队伍的一个基本条件,也是企业增强持续创新能力的必要条件。目前我国企业的科研创新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平均为0.5%,大中
小企业平均水平分别为0.78%,0.34%,0.37%,而美国、日本、韩国的平均水平都在5%以上。
以上三种创新机制,不是简单的迭加,而是相互有机联系在一起,由内在动力、有效运行、不断发展三个方面的机制构成一种企业创新活动不断循环增值的新机制系统,并贯穿于企业创新的整个过程。这种创新机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企业建立起了这种有效的创新机制,就能不断地将知识、信息、技术、物质转化为用户满意的产品;就能不断地促进知识的生产、积累、创造、应用和扩散;就能不断地加强信息的传播、交流、加工和扩充;就能不断地提高技术的先进性、创造性、新颖性和实用性;就能不断地刺激关键资源的成长,最终实现资产的增值,并获得强大的竞争优势。企业建立起了这种有效的创新机制,就会促进企业的蓬勃发展、长盛不衰。一批企业的蓬勃发展,将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带动市场的发展,最终推动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其典型实例就是当今技术更新周期最快的计算机行业。美国的INTEL公司利用自己的技术创新能力,以令人咋舌的速度推出一代又一代的微处理芯片,使众多著名的计算机公司不得不采用它制造的计算机核心部分,跟着英特尔走。英特尔让自己也让美国牢牢地占领了这一重要产业的国际领先地位。国家的繁荣富强既不能靠继承,也不能仅靠资源和储备,只能来自于有效的创新机制推动下的持续不断的创新。
企业创新机制的形成也要依赖于企业决策者的创新动机,这种动机同样来源于企业决策者对企业长远发展所作的考虑。并且同样需要以前三种机制作为基础。同时要看到,竞争对企业创新的作用相当重要,激烈的竞争迫使企业不断地开拓新产品,改进技术,调整内部组织并开辟更多更新的市场领域。
鉴于此,企业创新机制的构造应着重考虑如下几个方面:
(1)企业家的培育,这是企业创新的内在推动力量。
(2)统一市场的完善,这是企业创新的外在动力。因为市场经济是一种风险经济、竞争经济,市场机制具有一种自我选择的机制,优胜劣败,适者生存,它像一根无形的鞭子,时刻鞭策着企业的当事人努力推进创新。
(3)创新实力的开拓,这是企业创新的基础条件。这包括二点内容:一是创新资金的取得。按销售额提取技术开发费不失为获取创新资金的好办法;另外,在银行设立专项“创新风险贷款”业务,也是一条重要途径。二是人才,创新需要高素质的人才,企业除了利用本身的人才储备外,可以与科研单位联手共同推动企业创新。
(4)创新收益的“内在化”,这是企业创新的内在动力。创新收益“内在化”是指创新收益要在创新各当事人中进行分配。一方面,要对创新所费资产和劳动,即创新成本进行补偿;另一方面是对创新主体,特别是创新骨干给予奖励,这一点尤为重要。因为创新是有风险的,必要的奖励使得企业和有关人员愿意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从事创新行为。
(5)企业创新的政策支持,这是企业创新的外部环境。政策支持主要包括放宽税收、提供优惠贷款和财政支持、减少对创新收益的提取比例、优质优价、奖励创新人员等。
传统体制下企业缺乏积累和创新的主动意识,原因有三:
(1)企业只是政府机构的附属物,一切发展和创新都要听命于政府,不存在积累和创新机制作用的客观条件;
(2)企业决策者的利益与企业利益脱钩,从而也不具备形成积累和创新的主观条件;
(3)企业没有组织、技术、产品、市场和管理等各方面的竞争,因此也不具备积累和创新机制作用的外部条件。所以,企业的自我发展机制能否形成,取决于企业能否成为完全独立的商品生产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