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压力容器维护保养和定期自行检查制度
压力容器维护保养和定期自行检查制度
1.压力容器操作人员要发挥主人翁的态度和高度的责任感,做到正确使用、精心维护、认真保养好压力容器的工作。2.各岗位要实行以操作工人为主,做到每一台设备、每一条管线、每一个阀门、每一只仪表有专人负责,消灭无人负责的现象。
3.操作人员对本岗位范围内的设备要做到“三好”(管好、用好、修好)、“四会”(会使用、会保养、会检查、会排除故障),严格执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4.严格按操作程序和规定步骤,设备启动前认真准备,启动中要反复检查,停机后妥善处理,运行中不超温、不超压、不超负荷,不准在设备运行时离开岗位。对本岗位内设备严格巡回检查制度,切实做到“四勤”(勤检查、勤观察、勤联系、勤调节)。操作人员发现设备隐患时能处理时应主动的处理,不能处理的应及时报告检修。
5.对在用压力容器进行定期安全检查,是保证压力容器安全使用的有效手段。
6.各压力容器使用部门应认真进行检查,设备科每月检查一次,岗位人员每天应进行检查一次。医院检查内容:(1)压力容器安全操作规程的制定和执行情况;(2)压力容器负责人和操作人员持证上岗落实情况;(3)压力容器建账情况;
(4)压力容器技术档案建立情况。压力容器使用部门和操作人员检查内容:(1)设备及其部件的性状完好情况;(2)保护装置的完整可用和校准情况;(3)噪声、磨损、异常振动等运行情况。
第二篇:特种设备维护保养和定期自行检查制度
特种设备
维护保养和定期自行检查制度
一、目的
为规范特种设备维护保养,维修工作,保障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特制定本
制度。
二、适用范围
忻州华茂高线厂特种设备所属各部门
三、内容
1.特种设备操作人员要发挥主人翁的态度和高度的责任感,做到正确使用、精
心维护、认真保养好特种设备的工作。
2.各岗位要实行以操作工人为主,做到每一台设备、每一条管线、每一个阀门、每一只仪表有专人负责,消灭无人负责的现象。
3.操作人员对本岗位范围内的设备要做到“三好”(管好、用好、修好)、四会
(会使用、会保养、会检查、会排除故障),严格执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4.严格按操作程序和规定步骤,设备启动前认真准备,启动中要反复检查,停
车后妥善处理,运行中不超温、不超压、不超负荷,不准在设备运行时离开岗位。
5.对本岗位内设备严格巡回检查制度,切实做到“四勤”(勤检查、勤观察、勤联系、勤调节)。操作人员发现设备隐患时能处理时应主动的处理,不能处理 的应及时报告检修。
6.对在用特种设备进行定期安全检查,是保证特种设备安全使用的有效手段。
各特种设备使用部门应认真进行检查,公司每季度检查一次,高线厂安全生产科
每月检查一次,岗位人员每天应进行检查一次。7.公司检查内容:
(1)、特种设备安全操作规程的制定和执行情况;
(2)、特种设备负责人和操作人员持证上岗落实情况;
(3)、特种设备建账情况;
(4)、特种设备技术档案建立情况。
8.特种设备使用部门和操作人员检查内容:
(1)、设备及其部件的性状完好情况
(2)、保护装置的完整可用和校准情况
(3)、噪声、磨损、异常振动等运行情况
9.本制度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高 线 厂
二零一五年一月一日
第三篇:设备定期维护保养制度
设备定期维护、保养制度
一、本制度的目的在于保证设备的正确维护保养,从而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二、维护保养要按设备使用规程和设备安全操作规程的规定进行。
三、维护保养一般完成下述工作,即:“整理、整顿、清洁、清扫、润滑、检查、紧固、调整、安全”具体内容是:
1.整理:整理设备现场,把不用的东西,旧配件等清理到规定的地方,需用的东西放在规定安放的地方。
2.整顿:把操作需要的东西准备好,如维护工具、清扫用具、润滑工具、润滑油、需备的小配件、运转记录等备齐全。
3.清洁:保证现场和设备的清洁,做到堵漏、不跑灰、不冒气、不漏油等。
4.清扫:擦洗机器和清扫工作现场。
5.润滑:按润滑管理的有关规定进行设备的润滑,包括保持备用润滑油的足量储备、清洁,保证润滑和冷却系统的正常运转,按时、按质、按量加油等。
6.检查:按巡回检查制度的规定进行检查,包括用听、摸、嗅等办法监察设备,还包括开机前、停机后的检查等。7.紧固:对设备固定联接部位的松动进行拧紧等工作。
8.调整:调整皮带、链条、输送带、钢丝绳等的拉紧程度等工作。9.安全:检查安全保护设施是否动作灵敏、齐全完好,保证人身和设备的安全。
四、维护保养功能工作主要由操作工人来完成,值班维修工人协助,维修工人的主要维护工作是检查,需要时可帮助进行紧固和调整。
五、维护保养工作主要在设备运转时进行,也可在临时停机时进行(停机时间在30分钟内);在定检和检修时要结合进行。
六、执行二级保养、三级保养、四级保养、强制保养制度的设备,按有关规定进行保养维护。
七、维护保养有关事项需填入设备运转记录,巡回检查记录,岗位工作日志的,要按规定填写齐全、清楚。
八、维护保养制执行情况要分级进行检查。班长检查不得少于每班二次;维修工检查每班不得少于一次;车间值班抽查不得少于一次;调度要进行抽查,所有检查结果要记录、评价。
九、要努力做到“四无”(无积灰、无杂物、无松动、无油污);“六不漏”(不漏油、不漏水、不积灰、不漏电、不漏气、不漏风),并对具体岗位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标准,按标准检查。
十、结合“红旗设备竞赛”进行维护保养工检查评比,并进行奖惩。
十一、生产指挥的各级领导,包括生产设备主任、设备使用单位的主要负责人,要把贯彻执行设备维护保养制度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并对执行情况负责。
十二、设置主管部门要检查制度的贯彻执行情况,并负责考核。
第四篇:车辆定期维护保养制度
车辆定期维护保养
合适的润滑和维护可确保装载机的无故障运行和长的使用寿命。车队要求维护工作应按以下程序进行维护与保养。定期保养分为:10小时,50小时,100小时,250小时,500小时,1000小时,2000小时进行维护保养。
一、每10小时(日)维护
1、检查冷却液液位
2、检查发动机润滑油油位。
3、检查液压油油位。
4、检查燃油油位。
5、检查手刹和脚刹车的操作性能。
6、检查油门操纵、变速操作性能。
7、检查制动加力器的油量。
8、检查油门上粘贴的润滑示意图的指示,抽工作装置各润滑点加注润滑脂。
9、绕机目测检查各系统有无异常情况、泄漏。
二、每50小时维护
1、紧固前后传动轴联接螺栓。
2、检查变速箱油位。
3、检查油门操纵、手制动、变速操纵系统。
4、向风扇轴、前后车架铰接点、传动轴、副车架铰接处等各润滑点压注润滑脂。
5、燃油箱松开油箱底部的放油塞,使沉淀物和混合的水随燃油一起排出。
三、每100小时(2周)维护
1、检查轮辋与制动盘固定螺栓紧度。
2、检查前后桥油位。
3、清洗空气滤清器。
4、测量轮胎压力,作业前在冷状态下测量:前轮310-350千帕,后轮280-320千帕。
四、每250小时维护
只有在第一个250小时作业后,才进行以下的维护:
1、燃油滤清器:更换滤芯。
2、变速箱滤油器:更换滤芯。
3、发动机气门间隙:检查与调整。
4、清洗机油、柴油和变速油滤清器。
5、检查蓄电池状态指示器(电眼),确定电池电量。
6、检查工作装置,前后车架、副车架各受力焊缝、固定螺栓,是否有裂缝与松动;坚固轮毂螺母。
7、检查停车制动鼓的磨损状态。
8、调整风扇皮带张紧度。
9、在发电机皮带办和风扇皮带中间一点用手指压下(约6Kg力),正常的皮带张紧度应在10MM。调整后,牢牢在拧紧锁紧螺栓和螺母。
10、更换柴油机油。
五、每500小时维护,同时应进行每50、100和250小时的维护
1、初次换油之后,变速箱每600小时更换新油,清洗油底壳过滤器。(注:若使用定轴式变速箱,初次换油之后,变速箱每1000小时更换新油,清洗油底壳过滤器。)
2、坚固前后桥与车架联接螺栓。
3、检查调整手制动间隙。
4、更换柴油机机油。
5、润滑:在主传动轴、前传动轴黄油嘴处加注黄油。
6、检查盘式制动器的磨损。
六、每1000小时维护,同时应进行每50、100、250和500小时维护
1、更换前后桥齿轮油。
2、更换液压系统工作油,清洗油箱滤油器。
3、清洗检查制动加力器,更换制动刹车油;顶起车架,转动车轮,检查制动灵敏性。
4、清洗柴油箱滤油器。
5、润滑:在铰接销、前后传动轴、停车制动夹钳等处加注黄油。
6、调整涡轮增压器叶轮间隙,紧固涡轮增压器各种紧固件。
七、每2000小时维护,同时应进行每50、100、250、500小时和1000小时维护。
1、按柴油机说明书对发动机进行检修。
2、对变矩器、变速箱进行检修。
3、对前后桥、差速器、轮边减速器进行解体检查。
4、对转向机、转向阀等解体检查并校正转身角度。
5、通过工作油缸的自然下降量,检查多路阀、工作油缸的密封性并测量系统工作压力。下降量超过规定值的一倍,应解体检查油缸和分配阀。
6、检查工作装置、车架各部焊缝是否有裂纹以及螺栓、螺母固定情况。
7、检查轮辋焊缝以及各受力部位,并校正其变形。
第五篇:特种设备定期自行检查制度
特种设备定期自行检查维护保养制度
一、为规范特种设备维护保养,维修工作,保障特种设备安全运行,特制定本制度如下。
二、适用范围,康爱特维迅(蓬莱)化学有限公司特种设备所属各部门。
三、内容:
1、特种设备操作人员要发挥主人翁的态度和高度的责任感,做到正确使用精心维护,认真保养好特种设备的工作。
2、各岗位要实行以操作工人为主,做到每一台设备、每一条管线、每一个阀门、每一只仪表有专人负责,消灭无人负责的现象。
3、操作人员对本岗位范围内的设备要做到“三好”(管好、用好、修好)、四会(会使用、会保养、会检查、会排除故障),严格执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4、严格按操作程序和规定步骤,设备启动前认真准备,启动中要反复检查,停车后妥善处理,运行中不超温、不超压、不超负荷,不准在设备运行时离开岗位。
5、对本岗位内设备严格巡回检查制度,切实做到“四勤”(勤检查、勤观察、勤联系、勤调节)。操作人员发现设备隐患时能处理时应主动的处理,不能处理的应及时报告检修。对本岗位内设备严格巡回检查制度,切实做到“四勤”(勤检查、勤观察、勤联系、勤调节),操作人员发现设备隐患时,能处理时应主动处理,不能处理的应及时报告检修。
6、对在用特种设备进行定期安全检查,是保障特种设备安全使用的有效手段,各种特种设备的使用部门,应认真检查,公司级每季度进行一次检查,特种设备使用部门和现场操作人员每天检查一次,并做好检查记录。
7、公司检查内容(1)特种设备安全操作规程的制定和执行情况。(2)特种设备负责人和操作人持证上岗情况。(3)特种设备建账情况。(4)特种设备技术档案建立情况。
(5)特种设备记录纸记录是否真实,书写是否正规。并现场打分存档。
8、特种设备使用部门和操作人员的检查内容(1)、设备及其部件的性状完好情况。并记录(2)、保护装置的完整可用和校准情况。并记录(3)、噪声、磨损、异常振动等运行情况。并记录
9、本制度自下发之日执行。
康爱特维迅(蓬莱)化学有限公司 二零一八年十月二十日
特种设备维护保养制度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建立特种设备维护保养制度,确定本单位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的维护保养周期、内容和要求。
特种设备定期报检制度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管理负责人应制定特种设备(含需定期校验的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定期报检制度。
特种设备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特种设备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应包括(但不限于):
—•—使用单位安全管理负责人应对各种安全检查所查出的隐患进行原因分析,制定整改措施及时整改;
—•—使用单位无力解决的严重事故隐患,除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外,应书面向主管部门和当地政府报告;
—•—对不具备整改条件的严重事故隐患,必须采取应急防范措施,并纳入计划,限期停用;
—•—对存在严重事故隐患,无改造、维修价值,或者超过安全技术规范规定的使用年限的特种设备,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及时予以报废,并到原使用登记机关办理注销手续。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培训教育制度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培训教育制度应明确负责培训的机构或人员,并规定培训的机构或人员的职责。
特种设备安全档案管理制度
为了确保本单位特种设备安全档案齐全完好,使用单位应建立特种设备安全档案管理制度,明确特种设备安全档案至少包括特种设备台账、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台帐、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还应明确各类档案记录的保存期。
使用单位变更时,应当随机移交档案。
特种设备台账
使用单位档案管理人员应当建立特种设备台账,内容至少包括设备名称、设备种类、制造单位、购置时间、安装单位、检验情况、使用状态、重大维修情况及其他变更情况。特种设备安全附件、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也应建立台账。
作业人员台帐
使用单位应当建立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台账,内容至少包括姓名、作业类别、作业证号、取证时间、换证情况。
安全技术档案
使用单位应针对每一台特种设备建立安全技术档案。安全技术档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表》;
—•—特种设备的设计文件、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使用维护说明等文件以及安装技术文件和资料;
—•—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报告和定期自行检查的记录; —•—特种设备的日常检查与使用状况记录;
—•—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的日常维护保养记录;
—•—特种设备运行故障和事故及隐患整改记录;
—•—高耗能特种设备的能效测试报告、能耗状况记录以及节能改造技术资料;
—•—特种设备重大修理改造竣工档案; —•—应急救援演习记录。日常检查与使用状况记录、维保记录、定期检验报告、定期自行检查记录、应急救援演习记录,定期检验报告,设备运行故障记录至少保存2年,其他资料应当长期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