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现代信息技术和历史教学整合的
现代信息技术和历史教学整合的
认识与实践
天津市教研室历史室现代教育技术研究小组
为了探索现代信息技术和历史教学整合的基本途径和一般规律,为进一步的研究与实验提供参照模式和经验,我们在津华中学、耀华中学、实验中学、21中、43中5所学校的高中二年级历史教学中进行了试验研究。下面将我们的研究情况作一介绍。
研究目的:初步探讨计算机网络技术与研究性学习整合的教学模式。课型:计算机网络支持的研究性学习。
课题:工业革命的影响和启示(高中《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研究理念:
1.用计算机网络的信息功能,开发、选择、提供较丰富的网上学习研究资源。知识经济、信息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以计算机及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计算机网络以其海量信息存储与共享,为研究性学习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丰富的学习资源。目前,在国内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中,人们已越来越重视计算机网络的资源功能的开发与利用。但网上资源的庞杂,也使研究性学习的参与者,尤其使学生感到无所适从。本课题尝试选择必要的网络资源,并与图书资料相结合,开发研究性学习的主题网站,为学生提供与研究主题密切相关的学习研究资源,体现网络资源的丰富性与专题性的结合。
2.计算机网络的交互功能,初步培养学生自主研究与合作学习的态度和能力,为适应21世纪科技发展和终身学习的需要奠定初步的基础。
计算机网络越来越被人们认可为终身学习的有效途径。网络不仅可以提供丰富的信息,而且其便利的交互功能,为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共同实现提供了必要的支持。小组协作活动中的个体学习者可以将其在学习过程中探索、发现的信息和学习材料,与小组其他成员或网上的其他协作者共享。在此过程中,学生之间为了达到小组学习目标,个体之间可以采用对话、商讨、争论等形式对研究的主题进行充分论证,以期获得达到学习目标的最佳途径。计算机网络支持的研究性学习的探讨,体现了基础教育对21世纪科技发展与终身学习理念的响应,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3.在网络环境下,教师职能应转型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组织者和引导者。
计算机网络支持的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必须以教师教学观念与职能的转变为前提。在网络环境下,教师是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平等参与者。其含义包括:教师和学生共同围绕研究主题,进行收集信息、分析信息、平等协作与交流。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计算机网络支持的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形式多样,但又是在教师的组织下有序进行的。个体探究与小组协作、组际交流与全体研讨,在教师的组织下,成为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张弛有度的学习活动。在计算机网络支持的研究性学习中,教师还是必不可少的引导者。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完全主动的,教师的引导作用体现在设法刺激他们的求知欲,并检查学生的学习进度,或按学生的需要作一些辅导。总之,教师在计算机网络支持的研究性学习模式中,角色趋于多元化。这对教师的信息能力、研究能力、技术的运用能力和组织调控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历史学习应加大和现实结合的力度,提升历史教育的功能。
历史知识不仅具有过去性,和现实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历史学习应注重与现实的结合,体现历史科学的现实意义,提升历史教育的功能。历史学科内的研究性学习更应从历史与现实的契合点出发,确定研究主题,并在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中,以学生亲身体验的研究过程来体现历史学的借鉴作用,使历史学习从“过去”走向“现实”,从知识的获取转变为积极地探究,进而帮助学习者实现对研究主题的意义建构,形成学习者自身的思维结构。
实施策略:
1.以学习教科书工业革命的基本内容为基础,学习经典论述深化对工业革命影响的认识,研究工业革命的启示思考现实问题,使课本知识与课外知识相结合,学习历史与认识现实相结合,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2.注意对研究课程中时间维度和方向维度的调控。提供精选的典型的学习资源作为学生开展学习、研究活动的基本素材,学生的独立研究和教师的组织引导有机结合,使学生的研究目光和思维活动按照合理的方向运行,避免时间和思维的失控,使研究过程体现定向与自主、发散思维与辐合思维的辩证统一,达到研究活动的科学性、有序性和实效性。
3.组织研究联合体,提高研究水平和规模效应。本课题研究确定具备技术条件和研究基础的5所学校承担试验研究的实施工作,在市、区教研室和有关学校领导的组织配合下,全体实验研究人员统一研究、统一备课、统一试验,以达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在教学实施中,各试验校在统一的试验框架内,根据教师和学生的特点,自主安排具体的形式和内容,以达到原则性和灵活性。共性和个性的统一。
教学目标:
1.在教师的帮助下,使学生深刻理解工业革命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给我们带来的启示。2.初步训练学生在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和研究的程序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创新思维。3.通过对工业革命启示的初步研究,使学生认识现代科技的发展提出的机遇和挑战,树立责任感和使命感。
网络主页:
本课题研究尝试创建主题网站,运用多媒体网络的基本功能,实现学习资源的提供和网上交互空间的支持。网页的创制基本采用了Frontpage、dreamweaver、ASP、lanstar等工作平台,力图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开发网络潜能,为研究性学习探索网络环境下的实践途径。
网页的制作过程中,各校之间相互观摩。交流了初级成品,五校的最终网页既具有信息的兼容性,形式和功能又各具特色。
基本程序:
1.教师概要说明学习和研究的内容、方法及步骤。
课程开始,教师向学生概要说明学习和研究的内容、方法、步骤及网页的结构与使用方法,组织学生进人学习。研究过程。
2.深化对“工业革命的影响”的理解。
这一环节,是在学习教科书内容的基础上,利用网络开发的学习资源和网络的交互功能,参考经典论述,通过讨论交流,深化对“工业革命的影响”的理解。在这一环节中,先让学生在网上发表、交流自己或小组的初步见解,再进一步从网络资源中查找相关的论述,来补充、完善自己的观点,最后通过研讨和教师的归纳总结,达成对工业革命影响的基本共识。本环节旨在学习教科书对“工业革命的影响”分析、概括的基础上,参考经典论述,开阔思路,进一步深刻理解这一内容,并为下一步对“工业革命的启示”的研究做好铺垫。
3.“工业革命的启示”的研究。
这一环节是本课的核心内容,其主要目的是把目光由历史转向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现代化的现实,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使命感,将知识、能力、思想教育熔于一炉。基本程序是:
(1)确定研究方向和题目。由学生经过思考,提出“启示”点在网上交流,由教师进行归纳。学生提出的“启示”大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科教兴国战略。②工业革命和创新。③从“东方从属于西方”看现代科技发展提出的机遇和挑战。④城市化和环境污染。⑤从工业革命看我国的改革开放和西部开发。③经济全球化和WTO,等等。教师从网上浏览学生提出的研究题目,加以归纳。
(2)小组研讨。分组选题,对一个或几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分组选题可以按坐位分组选题,也可以按选题分组。学生各自根据研究题目,在网上选读有关材料,形成自己的见解,并在网上发布,经过组内研讨形成小组结论。
(3)班级研讨。在教师的组织下,各组代表口头发表研究结果,全班同学展开讨论。讨论过程中教师既以平等的身份参与,也随时对讨论进程加以调控。
4.教师总结。
教师的总结包括:对工业革命影响和启示的主要观点进行归纳和概括;对学生的学习、研究的态度和成果作出评价;对进一步的学习和研究给予提示。教师的总结应体现出科学性、激励性、开放性。
几点思考:
1.关于“研究性学习”的两种界定和本课的归属。
研究性学习是国家教育部2000年1月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中综合实践活动板块的一个组成部分。研究性学习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理解,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它渗透于学生的所有学科、所有活动之中;从狭义上理解,研究性学习是一门课程,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主动探究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以学生主体参与为途径,以问题的探究为核心的一种新型课程。
本课以对研究性学习的广义理解为基础,探讨学科内的研究性学习模式。这种模式与学科课程融合在一起,将研究性学习方式迁移到学科课程中。从学科教学内容出发,开展单一或综合的研究。研究的主题往往来源于学科教学中学生感兴趣或希望深人了解的问题。当然在研究中有时也不可避免地超出本学科范围,形成几个学科的综合(或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实施形式往往以专题研究为主,如本课所选择的“工业革命的影响与启示”,就是在历史学科教学内容中,选择学生希望深入探讨,并与现实密切相关的研究课题。
2.“研究性学习”的价值取向。
计算机网络支持的研究性学习,利用和发挥网络的大信息量的存储与共享功能、便利的交互功能,以研究主题为核心,以网络为探究与协作平台,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与能力。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自主探究与合作的态度与能力,从学科内的研究性学习的角度出发,探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途径。
3.“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程序和常规课堂教学的矛盾及处理。
计算机网络支持的研究性学习,应体现研究性学习的自主性、开放性、探究性和实践性。同时又要适当、有效地与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整合,发挥网络独特的优势。学习的基本程序上,以研究主题为核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与学的活动形式、内容、时间的安排均不同于常规课堂教学。本课题研究尝试突破常规教学的时间限制,把网络研究性学习时间初步定为90分钟。在教学形式上,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从研究主题出发,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积极参与、充分合作,在教师的组织下,尝试实现个体探究与协作学习的结合。
4.“研究性学习”与网络技术整合的基本点。
计算机网络信息处理和传输的迅捷、双向或多向交互的便利、资源(包括静态资源和动态资源)的丰富和及时的更新能力、使用者的平等、超越时空等特点,都可为研究性学习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并在这种技术支持下,促使教和学的观念、方式发生变革,使研究性学习的参与者在更为广阔、丰富的领域内开展实践活动。
5.研究课题的指向。本课选择了“工业革命的影响与启示”为研究性学习的主题,从研究方向上强调深人理解工业革命的影响,并从中探讨工业革命影响带来的启示。这是一个历史专题研究,目标是希望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合作协商,对研究主题形成一定的认识,并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主题的选择以高中《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的相关内容为依托,注重学科性与综合性的结合。对于研究性学习效果的评估,强调注重学习与研究过程、研究成果的多样化,并切合高中学生学习能力与水平的评价标准。
6.传统教学方法、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关系。
在计算机网络支持下的学科内研究性学习的实施过程中,我们注意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与传统教学方法。手段的有机结合,避免“技术万能观”。传统教学方法中的面对面交流,师生、生生间的情感沟通都是网络所不能替代的。而计算机网络所提供的丰富信息与资源共享功能、便捷的多向交互方式,都是传统教学方法所不能实现的。在本课的实践中,我们尝试师生共建主题网站,为网络课堂学习与研究提供充实的学习资源,并以资源的课堂浏览与使用为依托,进行网上多元交流和面对面的语言交流,在不同的学习阶段,针对不同内容选择最适合的交流与学习方式,以期发挥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教育技术的最优功效。
7.网络环境下教与学关系的处理。
网络环境下教与学的关系需要重新定位。在计算机网络的支持下,学科内的研究性学习利用网上学习资源和网络交互功能,使学习者的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发挥。教师在网络环境下,不再是知识权威,而是作为研究性学习的参与者、组织者和指导者,与学生一起探讨研究主题,并及时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在网络环境下,学生与教师是学习活动平等的参与者,师生之间的教学相长成为现实。
8.学习资源的效用。网上学习资源是计算机网络支持的研究性学习的必要内容。学习资源的有效利用是本次研究课题的关键之一。在教学设计上,我们探讨了学习资料内容的选择与浏览时间的关系,尝试以醒目的颜色提示学生重点阅读内容,从而提高网上测览的效率。在学习资料内容的选择上,基本体现围绕研究主题,而又较为宽泛地组织内容,为学生的学习。探讨提供充实的资源基础。学习资料内容的选择尽可能符合高中学生的学习水平,并在网络带宽允许的条件下,通过链接相关同站,为有进一步研究需要的学生开辟更为广阔的研究性学习空间。
(摘自《历史教学》2002.1)
第二篇:历史教学中如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历史教学中如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信息技术以其高质高效`、生动直观等优势,受到广大教师与学生的喜爱,与此同时,信息技术促进教学结构由平面到立体,教学方法由单一到多维,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在此我们来探讨一下信息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正确运用。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在传统的历史教学活动中,教师对历史的描述大多是通过粉笔、黑板进行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具有形象生动的演示,动听悦耳的音响效果,给学生以新颖感、惊奇感,调动了学生全身的视觉、听觉神经;从而使学生在教师设计的“激疑——创设问题情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各个环节中都能保持高度兴奋,学习效果当然明显提高。例如: 将电影《林则徐》、《甲午战争》、《中国命运的决战》、《开国大典》中的精彩镜头等制作到历史课件中去,有的一分钟,有的几分钟,有的是场景,有的是三维动画,把它们分别用于历史课“鸦片战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人民解放战争”等章节的课堂教学,这些内容重现了生动传神的历史画面,行之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强化学生的注意力,通过精彩的画面,让学生走入了过去的时光,重温了历史事件,这样历史课堂气氛变得活跃,此时教师再适当旁白,巧妙设问,学生为了寻求答案则会出现议论、看书、思考的活跃场面,这样可以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由于历史学科的特点,教材中某些内容比较抽象、复杂,年代久远或地域空间概念强,学生容易感到陌生,教师也难以用语言讲清,加上历史课中重点、难点较多,有时单靠教师的语言讲解,学生理解起来也很费力。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适当地运用多媒体教学,便能使学生耳闻目睹,既可增加生动感,又容易突破重点、难点,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分析作为我国社会发展和农业科技进步标志的农具时,教师可编辑有关的影视录像片,内容反映战国、汉、三国时期的铁犁和灌溉农具的发明和使用情况,并着重与唐朝的曲辕犁和筒车相对比,经过多媒体材料画面的选择、画外音的设计,使学生很容易掌握科技的发展过程,辨别各种成果间的异同,特别对唐代的繁荣就会有较深的理解。
当然在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也同样存在着一些问题。将多媒体运用到历史课中,本来是为了利用现代化的手段来弥补传统教育单
一、过于抽象化的不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更好的进行素质教育。但是目前在使用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着过分讲究形式,盲目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趋势。如一些课时根本不需要运用课件,只需要利用幻灯片就可以解决问题的,但有些教师却花费大量的时间用于制作无大用处的课件;有的只需要用PPT就能做到相同或更好效果的课件,但有些教师为了追求时尚,把一节课做成网页,在网页中加入许多相关的内容,让学生利用电脑来学习。这样学生容易形成 “走马观花”“看热闹”的学习方式。因此,把握好多媒体教学的这个“度”也非常重要。
第三篇:穿越之旅:现代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
穿越之旅:现代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
摘要:在当前的新课改中,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已经成为最主要的议题。现代
信息技术有着巨大的信息存储能力,并且集文字、图像、图形、音频等为一体,而历史包罗万象,源远流长,资料丰盈。如何将二者整合,备受关注。
关键词:创新现代信息技术历史教学整合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的动力。进入21世纪,国际竞争实质上就是科技的竞争,而归根结底其实就是人才的竞争。为了在国际竞争当中抢占先机,就必须注重培养优秀的科技人才。那么,在我们的基础教育中,就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和学生都要切实转变观念,应用各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促进教学相长。基于此,现代信息技术和教学的整合就势在必行。
了解什么是整合,即整合的定义,来自于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何克抗所提出的观点是:“所谓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就是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新型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较充分地发挥出来,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从而使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此定义强调了整合的方式、过程和目的。
随着课程教改的深入,关于整合的内涵,有了更为丰富的内容。通过一些理论知识的学习,我明确了在课程中的整合,不应单纯指的是技术,手段,同时也包括各种资源、理念的综合,它是一个目标性过程。整合的目的是为了转变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其过程中要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实现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其实质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的建立。
而所谓现代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的整合,就是指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把过去抽象的历史事实,通过多种形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来获取历史信息,运用多种感官来感知历史进程,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学习历史、反思历史、运用历史的能力。
真正意义上的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的整合,是实现让一个学生从感知历史到积累历史,到理解历史,发展历史思维的过程。这一过程目标的实现,使传统教学模式发生改变。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由于缺乏直观、生动、真实的历史资料辅助,主要以教师课堂讲述为主。学生很难身临其境、感同身受。这样造成不易感知历史,从而很难进一步理解历史。因此在历史学习上,死记硬背成为很多学生的主要学习方法。而信息技术与历史课程的整合,使得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
术(不管是多媒体还是计算机网络)成为了师生教与学的工具。它们不仅仅辅助教师教课,更主要的是它们逐渐成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协作交流工具。我们借助这一工具,最终能实现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有效转变,从而构建新的教学模式,如探究性的模式、专题研究性的模式、创新思维性的模式等等。
从现在的中学课题研究中不难看出: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已成为我们面临的一个问题。而如何在历史课堂中体现、实施整合呢?以下结合近几年的教学经验,谈谈本人对“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整合”的看法。
从学习现代教育技术和现代教育理论入手,紧密联系教学实际,通过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研究,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习惯为目标,必须做到四个转变。
一. 教师角色的转变
通过信息技术的使用,使教师从知识的讲授者转变为学生的指导者,学习活动的导演者。创设有利于学生民主参与课堂的和谐氛围,为培养学生的历史的创新思维习惯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每一个教师都应尽量唤起学生对自己所教学科的情感,使他们入迷地酷爱这门学科,学生把你所教的学科看作最感兴趣的学科,他们就象向往幸福一样幻想着在你所教的这门学科领域里有所创造”。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教师作为学生建构知识的支持者、辅导者、合作者,有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使命。
历史《标准》要求结合“历史学科所具有的独特性质,使其拥有丰富的课程资源。这些资源包括文字资料、影视资料、历史文物、历史遗址遗迹等,可通过文化机构、传播媒体、学校、社区、参观访问和网络等多种渠道获得。”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多媒体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为学习者提供了极为丰富的电子化学习资源。学生只要掌握了一定的网络操作技能和资料检索能力,就可以通过各种网上搜索引擎,方便快捷地获得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因此在教学中历史教师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以学生为中心,可以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协作式探索,完成对新知识的意义建构。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得到教师的帮助与支持,而且学生之间也可以相互协作和支持。
二. 学生角色的转变
英国诗人雪莱曾这样写道:“历史,是刻在时间记忆上的一首回旋诗。”而新编的高中历史教材就增加了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课题,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了解历史,感知历史,还要研究历史,以史为鉴。但是学生受地域条件、经济条件、时间等因素的限制,对于一些需要亲身实践的研究过程无法实施,尤其是那些地处偏远,文化古迹很少的地区更是如此。而我们通过互联网络,不仅可以打破时空的界限,更可以加强与其它地区师生们之间的研究交流。
通过信息技术的使用,利用信息技术的特殊功能,刺激学生的直觉思维和形象思维,使学生从被动听讲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学习的参与者,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从而激活情感,激发学习兴趣,形成学习动力,树立创新思维意识,提高学习效率。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更为强烈。”历史课堂中的现代建构意义下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辅以计算机的帮助,自主参与,具有高度的自主性、探索性的一种教学活动。教学中教师要营造和谐、开放的氛围,有意识地帮助学生与网络建立联系,指导学习、参与讨论,实现由维持性学习向探究式学习转轨,这种学习意味着学生在学习中有更多的自由和主动。
我们在震惊之余,更真切地感受到学科整合的魅力,让一个孩子在信息化的讲台上有了充分发挥才能的空间,体验成功的喜悦和创造性学习的乐趣,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活学生思考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随着历史学科新课改的进一步深化,历史学科信息化平台的创设,使学生带着任务和问题,自主地进行学习,通过自己的思考及在网上寻找信息,寻求答案,建构起自己的知识经验,变过去那种被动的接受知识为主动的探寻未知,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和信息素质的养成。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学生知道怎样、从哪里获得感兴趣的知识,通过网络迅速实现知识的拓展、选择、归纳、凝炼,使学生对知识掌握得更加透彻、形象,有助于解决课堂教学不足的后顾之忧和某些教材知识的遗漏,实施个性化的教育。
三. 媒体作用的转变
把媒体从原来作为的演示工具,转变为学生的认知工具。利用信息技术的形、声、光、文本等多种信息来表现知识内容,让学生感受领悟历史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形成图文并茂,声情同步,动静结合,丰富多彩的教学场景,可以刺激学生多种感官,达到眼、耳、脑、口、手多种感官并用。从而克服思维定势,创设发散思维,求异思维的情景。
历史博大精深,史料浩如烟海。而教材所引用的材料不过是大海里的一滴水。如何让学生感知一个丰富的、有血有肉的历史呢?单凭教师所掌握的那点有限史料,根本无法满足对历史学科有兴趣的学生的强烈的求知欲望,也无法很好地实施教学。那么充分利用网络进行历史教学就可以改变这一状况。
首先,利用网上资源教师可以大大丰富自己的历史知识,还可以学到很多历史教学的方法,下载很多教学用的图片和课件。网上的资源虽不能说应有尽有,但可以说极为丰富。
其次,众多的网站为教师提供了个人业务进修的空间,也为学生课余了解历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学生可以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学习,以补充课堂学习的不足。
四. 教学过程的转变
把教学过程从传统的口授式逻辑分析过程,转变为学生通过口授和信息技术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和建构过程来获取知识。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突破时空界限,大大拓展思维空间,达到培养创新思维习惯的目的。
简单的说,历史就是过去客观存在的事实,它不可能再现、重演。那么,我们学习它、研究它只能通过历史遗迹、遗物、各种文物、文字及音像资料,而传统历史教学往往忽视这一方面的展现,把生动有趣的历史变成干巴巴的讲述,使学生误以为学习历史就是死记硬背,逐渐失去了对历史的学习兴趣。而运用多媒体信息手段,可以改变这一状况,实施再现式教学。
多媒体教学能够创设多种形式,实现更为逼真的问题情景,让学生在其中认知历史,感悟历史,成为直接的观察者和参与者。学生既可以带着问题去看精心剪辑过的录像、图片进行思考,也可以通过录像、图片引出问题进行思考,达到知识迁移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目的。同时多媒体还具有快捷、方便的特点,选用典型的史料,当堂突破教材的重点、难点。再者采用多媒体教学可以节省大量板书时间,同时容纳大量史料,做到知识重点清晰,从而扩大了课堂的信息容量,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这些都是传统历史教学所不能比拟的。而现在各个音像出版社出版的各种历史记录片、历史题材的电影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我们教师只要认真地加以收集、整理,恰当地运用,就可以变枯燥的历史“一言堂”为生动的历史“大观园”。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是历史教学不可缺少的工作伙伴。它使得历史教师在深刻领会教材的基础上,可以超越教材,实现教学的激情。它给学生展示了知识的广阔空间,教会学生在现代信息爆炸的社会如何进行学习,实现学习的个性化。它利用自己的学科优势,以大量的图文、声音、影像生动地再现了过去的历史,利用学生认识过程“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的特点,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使抽象的道德认知生动地、主动地走进学生心灵,传承民族之魂。
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还看到由于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更新的学科,教师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水平往往影响学科整合的成效。这就要求历史教师要确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自觉地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知识广度和理论素养。另外现有初中学校的计算机室还没有配备多媒体设备,这也局限了学科间整合的进一步发展。我们相信,随着新课改的理念逐步进入我们的课堂中,溶入到我们的教学思想中,落实到我们的教学行为中,这些软硬件达到了,我们会看到在新课改的学科整合领域又会焕发出奇光异彩,显示出更鲜亮的活力和生命力。
我们在教学中一再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突出,其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个人。培养什么?正如我们素质教育目标明确指出的,我们必须贯彻“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把信息技
术与课程整合看成是培养21世纪人才的根本措施和重要途径。可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所要达到的目标,就是要落实大批创新人才的培养。所以站在21世纪的高度,我们在整合中要提升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如今,历史教学越来越注重学生历史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利用计算机以及网络的信息功能,培养学生自主选择各渠道的学习研究资源。通过打破了时空限制的学习,学生的学习增加了主动性。
在平时较常规的教学中,要做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更多的是一种教学理念的贯彻。在课上更多体现在师生交流和互动上。例如,教师结合多媒体的演示文稿,以生动的文字、图片及音像资料,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大胆质疑、大胆假设、大胆合理的想象等,这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维。正因为如此,现在的历史课堂上,学生们的思维特别活跃,他们往往能提出很多老师意想不到的问题。这仅仅是学习的开始,但这正是我们所希望的教学效果,也正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开始。
总之,在教学实践中,我逐渐认识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再局限于表面的技术层面,它已经把培养创新人才真正地、逐步地落到了实处。我们历史学科在如此大潮流的趋势下,更应该结合自身不可再现的、综合性的特点,利用各种资源、技术,贯彻各种新理念,来整合“历史”教育,来优化历史课堂,使历史学科教育真正成为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学科和渠道。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2.“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 《中国教育报》
3.《信息技术对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
4.历史《标准》
第四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历史教学的实效性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历史教学的实效性
大连市第二十九中学
董丹
新课程下课堂教学注重调整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在继续发挥传统的教学媒体积极作用的同时,要大力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的普遍应用。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工具,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现代信息技术是一种综合运用声音、文字、图像、动画、视频等多种媒体的现代教育技术。在历史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展示大量的历史图片、动画、历史影片,扩大课堂的信息容量,从多方位刺激学生的感官,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强化学生的记忆,是提高课堂效率,促进学生整体素质提高的有效途径。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有了兴趣,学生才能主动、愉快地学习,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主体作用和主动精神。而兴趣是一种积极作用的情绪,不是凭空产生的,它和情感相联系,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识规律,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悦耳、悦目、悦心的情境,使学生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身临其境的感受,催发出学生积极探索的情感,调动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
如在学习《明朝君主专制空前加强》一课时,我首播放一段在网上下载的《凤阳花鼓》:“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是个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我问学生唱词中的朱皇帝指谁?他建立了什么朝代?由此引入学习明朝的历史。这样导课可以引起了同学们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为本课的学习作了铺垫。在讲授“敌后抗日根据地的艰苦斗争”内容时,先播放一首学生熟悉的革命歌曲《南泥湾》,让学生在优美的歌声中感觉到南泥湾由“杂草众生、野狼成群”开辟成“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过程。听完后,教师提问学生:这首歌曲反映了了抗日战争时期的什么事情?当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正面临什么情况?面对这种情况,中国共产党采取了哪些措施?以此引入教学。又如学习《破解彩陶之迷》这一活动课时,首先演示一段有趣的动画“女娲抟土造人”吸引学生兴趣,引入本课对陶文化进行探究。然后播放一段有关彩陶的历史资料片,请学生捕捉其中重要的历史信息,了解彩陶产生年代、用途,谈欣赏这些彩陶的感受。之后带着“破解彩陶奥秘”的兴趣与愿望进行合作探究,共同解读四件具有代表性的彩陶文物。学生观察并描述彩陶的造型、图案、颜色,猜测彩陶在当时的用途,给它起个生动、形象的名字,由彩陶文物进行发散思维,进行联想,并提出质疑,在合作探究过程中整理活动记录。在探究学习中,可以感知远古先民的生活与情感,感知远古丰富多彩的历史画面,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并以此来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及对艺术美的欣赏能力。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突破教学难点。
教材中的某些内容比较抽象或复杂,年代久远或地域空间概念强,学生感到陌生,教师也难以用语言讲清,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很难突破这些难点。而运用多媒体教育技术,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无声为有声,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共同作用以强化感知,或帮助其建立起地域空间想象能力,解决了过去许多教师“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苦衷。
如讲“新航路的开辟”内容时,对于迪亚士、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四位航海家的航海路线,学生往往难以听明白。我在课堂上使用自制的多媒体课件,分别演示了四位航海家的航海过程。在路经重要地点时,能自动、醒目地显示所经地点的名称,并配以声音讲解。学生看了演示动画后效果很好,大多能讲清楚四位航海家的航海路线。
又如讲授“西安事变”内容时,西安事变发生后,国内各派的态度是学生难以弄懂的难点,我播放了电影《西安事变》中的五个片断:(1)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实行“兵谏”,扣留蒋介石;(2)宋美龄及蒋介石的顾问端纳为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而斡旋;(3)何应钦兵围西安,轰炸渭南、华县;(4)周恩来率中共代表团去西安调停;(5)张学良送蒋介石到南京。进而提问学生:张、杨既然实行“兵谏”,但为什么不处决蒋?宋美龄和何应钦同属国民党人,为什么宋庆龄希望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而何应钦则要用武力解决西安事变?蒋介石是中国共产党最凶恶的敌人,为什么共产党还要派代表团去西安调停,也希望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学生联系五个电影片断,经过思考,就很容易回答上述问题,弄清了国内各派别对西安事变的态度及目的,从而解决了难点问题。
三、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够多方面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在的规律性联系。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是现代教学的基本要求。多媒体表现力强,信息量大,可以在课堂再现历史场景,学生通过观察直观画面,展开丰富的想象,进行积极思维,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思维向纵深发展。
如讲“古代埃及的金字塔”内容时,先播放有关介绍金字塔的录像及照片,引导学生观察:金字塔外观宏伟、庄严;内部结构复杂,装饰精致;工程坚固耐久。进而引导学生思考:金字塔作什么用?在地处沙漠地区、没有机械设备的前提下,金字塔是如何建造起来的?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积极发言,提出了多种多样的建造方案。
又如讲《甲午中日战争》这一节内容时,可播放电影《甲午风云》中的这样几个镜头:邓世昌等北洋水师官兵海上奋勇抗敌,壮烈烈国;李鸿章下令北洋水师“避战自保”;慈禧太后筹备六十大寿庆典,大肆铺张;北洋水师在威海卫全军覆灭。进而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亚洲第一、世界第六的北洋水师在短时间里就毁灭在日本侵略者手里呢?学生积极地进行思考,联系李鸿章退缩避战、慈禧太后铺张浪费的镜头,得出结论:清政府的腐朽统治是中日甲午战争中清政府战败的根本原因。通过不断的思考,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四、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道德情操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把思想品德教育摆在重要的位置,要挖掘历史教材中蕴含的思想内容,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四项基本原则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国情教育。但是,在课堂教学中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单靠语言来描述,缺乏情景渲染,往往不能使学生产生共鸣,难以发挥历史学科的思想教育功能。
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多媒体技术,运用其声像效果和感染力强的特点为学生营造一个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历史情景,再现历史场面,增强真实感,让学生身临其境,亲自感受历史时代的氛围,通过内心体验,引起情感共鸣,自觉地接受熏陶。
如讲“鸦片战争“内容时,可播放电影《林则徐》中的几个镜头:官兵吸食鸦片,战斗力削弱;政府白银外流,出现银荒;人们吸食鸦片,造成家破人亡。短短几个镜头,不仅形象地再现了鸦片输入给中国社会带来的灾难,而且增强了学生对毒品的认识,了解了毒品的巨大危害,使学生在接受历史知识的同时也自觉地接受了防毒反毒的教育。
又如讲《抗击外来侵略》这一节内容时,可播放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康熙帝击退沙俄侵略三段录像片,使活生生地民族英雄形象再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与民族英雄同喜共悲,与历史脉搏一同跳动,在激昂的气氛中于心灵深处受到爱国主义情感的强烈感染。
在每节课的教学设计上,我把握着这样几个原则:一是以探究问题为目的;二是以思维训练为核心;三是以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为形成;四是以史料运用为条件;五是以教师引导为助力;六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努力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通过对历史的了解发现问题,探讨问题,研究解决问题来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广阔性、深刻性、流畅性、批判性,进而培养创新意识、发展思维的创造性,提高课堂实效性。
第五篇:历史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的必要性
历史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的必要性
历史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是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对提高教学效率,优化教学过程有着积极的作用。也能使学生从被动地学习转向主动学习,即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历史课堂教学变得轻松、愉快。
1.历史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现代信息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可以让教师轻松地设计教学过程,可以和学生一起设计课堂过程,共同领略历史知识与现代信息技术有效整合的魅力。学生们的探索思维会让学生求知欲增强,有些学生甚至会在创新过程中超越了教师提供的思维空间。
历史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会极大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学生可以直接阅读原始的文字、图片和音像资料,学生可以根据本人的学习水平和实际情况自主选择学习资源,量力而行。
历史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多种能力,如筛选能力、归纳能力、比较能力等。通过对原始材料的阅读、分析、运用,会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与他人联系,进行学术讨论,共同完成某项作业,借鉴别人的学习方法。历史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突破了传统历史教学受限于时间、人员、内容的局面,拓展了师生、生生之间交流的空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合作能力。
2.历史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必然促进历史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网上资源丰富了教师和学生的历史知识,具体分类有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军事史、考古学、史学理论、科技史、战争史、生活史、博物馆与文物、历史人物、参考资料、艺术史、地域文化、史学专家争鸣等,这些知识开阔了学生的视野。通过网站,我们不仅可以下载很多教学用的图片和课件,还可以看到一些教学理论、教学总结、试题集锦等内容。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历史教学,更有利于教师因材施教。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在掌握历史学科知识的同时,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又可以提高教学效率。
近年来,在一些硬件建设比较好的学校中已经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进行网络教学,众多中青年骨干教师通过自己的学习和探索,已掌握了多种工具软件的使用技术,一方面,他们开始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学习发达国家有效的教学模式,如英特尔项目新模式。今年暑假期间,笔者参加了教育部师范教育司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办公室组织的英特尔未来教育核心课程项目培训,获益匪浅。如能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立足于校园网,尽量查找、利用互联网上历史学科和与之有密切联系的其他学科的知识资源,会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同时,也能促进师生关系的融洽。传统教育模式中,教师一直占据课堂的中心地位,而历史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更有利于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帮助者、合作者、答疑者。学生在掌握大量教学资源和材料的基础上,主动大胆提问,质疑现有的史学观点,考察教师的知识面和水平,面对学生的“车轮战”提问,教师无疑会在某些问题上卡壳,甚至只能说“我暂时解决不了某某同学提出的问题。”其实,这不是什么丑事情,正是教学相长的大好契机。这种培养学生的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师角色大转变的趋势,这必然要求教师不仅应具有更加丰富而扎实的历史知识,而且还需要跨学科知识,更要领悟先进的教育理念,正确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这无疑是历史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的双重意义,既锻炼了学生,又督促了教师。
此外,历史教师的教育观念的优化和计算机水平的提高,为其对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反思提供了可能,进而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历史教师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关注世界上最新的教学技术和教学观念,这必然促使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