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以“学”为中心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模式实践研究
以“学”为中心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模式实践研究
摘 要:随着国家建设步伐的加快以及与国际交流的拓展,教育事业作为评价国家软实力的标准之一,也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近年来,国家也在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最显著的就是引进了杜威“做中学”的教育方式。这种方式是以学生为主体,也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中心,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普遍运用的教学模式之一。具体阐述了现有课堂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应该怎样将以学为中心的理念融入具有较强实用性的物理课堂中。
关键词:以“学”为中心;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模式
以“学”为中心要求的不仅仅是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围绕学生为主体来展开教学,更是要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从他们的学习需求出发来使用一定的学习方式。由于初中生正处于对世界充满好奇心的时候,他们的求知欲和探索外部世界的渴望也更加强烈。从他们的角度来看,物理课程是一种新的学习科目。因而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也就必须以启发他们的思维为出发点,并且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多方面地开展物理教学。况且物理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一门学科,所以以学生为主体也就显得尤其重要了。在本文当中,我将分析现有的教学模式存在的一些问题,而后结合自己对于以“学”为中心的理解和对物理课程的实践为基础来阐述具体的课堂教学模式。
一、存在的问题
如今国家需要的建设人才不是那些只会书本知识,而实践能力却远远不够的人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会发现某些教师由于教育理念没有及时更新,采取的仍然是“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整堂课可以说是教师自己的表演舞台,学生仅仅处于观众的地位。在这种方式下,许多学生的创造力和参与度都不能够有效提高,因而也就导致了高分低能的学生出现。对于物理教学来说,有些教师仅仅是将书本知识片面传达,没有结合到具体的实验和实际生活,从而脱离了教育发展服务于现实的目标。
二、以“学”为中心的物理课堂
1.创设情境
任何教学模式如果想要起到它所被期望带来的作用,那么它就需要与生活实践紧密结合,并且还需要与学生的学习需求相结合。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来说,它需要始终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而且针对初中生来说,他们已经有很大的探索自然奥秘的好奇心,因而教师要充分利用物理学科的实用性的特点,与生活紧密结合。创设情境便是既能够从视觉和听觉调动学生的感官感知能力,又能够激发他们的潜在求知欲的。在这个环节,教师可以应用一些器材进行辅助作用。比如,可以使用多媒体播放一些动画或者小视频,也可以使用挂图增加直观性,也可以让学生讲述自己所不理解因而渴望去明白的现象。在探索从哪个阶段减弱噪音更有效时,可以让学生开始讲话,而后分别从说话者的源头、中间空气传播的阶段以及接收信息者这三个方面展开。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主动探索欲望,从情境出发也能够有效达到教学目的。
2.提出问题
教与学的过程本身就是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因而这也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关键。在这个过程中,主要引导学生投入到学习当中,所以在这个阶段,教师应该准确把握学生的知识发展水平。由于课堂有太多的可变因素,学生又具有不可控的特点,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首先就要对于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有一定了解。运用到具体的物理教学中则需要教师的指引,比如,在对于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学习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的水杯,一杯热水如果不盖住杯盖的话,我们会发现会冒出很多的白气,而如果将盖子拧紧的话就会发现杯盖上有很多小水珠,这是为什么呢?以这种大家都很熟悉的现象提出物理问题,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又能够激发他们的参与度。
3.自主探究
可以说自主探究环节是以“学”为中心的模式的关键部分,这便是要求学生直接主动参与的部分。在已经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望之后,教师需要准备一些学生可操作的器材来促使他们主动探究。比如,在学习温度计的使用时,可以事先准备一些温度计,在课堂上选择小组协作的方式进行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首先要进行示范性操作,而后再促使学生以小组的方式进行探究,让他们互相督促,而后再以小组汇总的方式总结错误操作的类型以及出现的原因,以此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本文是结合我对于初中物理课堂的认识以及以“学”为中心这一教育理念的理解来展开的。我首先论述了在如今的教学中仍然存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其脱离实际,而后又分别从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和自主探究这三个方面来阐述了以“学”为中心的理念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当中的具体应用。由于个人认识有限,不能够对这一问题进行全面的认识,不过还是希望能够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尹树龙.以“学”为中心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策略与案例分析[J].中学物理,2015(12).[2]胡军.以活动为中心的初中物理教学模式构建[J].中国科技创新导刊,2009(30).?编辑 韩 晓
第二篇: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初中物理课堂三步五环节教学模式初探体会
从上学期学校对新授课的备课、讲评及改进过程,经过很长时间的反复研讨,用了“三步、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要求每科都采用。我的物理课也试着用,较好地处理了教与学、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理论与实践、减轻学生负担和提高教学质量诸方面的关系。
一、“三步、五环节”简介
三个阶段:
1.预习生疑阶段:是学生自主阅读学习,独立思考阶段。要求教师结合课堂教学的具体内容,创设一定的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在此基础上,出示教学目标,明确达到的学习要求,按自学提纲要求进行学习。
2.课中达标阶段:是学习目标的形成阶段。在学生独立学习的基础上,组织小组讨论交流,解决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疑惑,教师巡视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或讲解点拨,帮助学生释疑、解惑,引导归纳提炼方法,总结规律形成知识结构,完成学习目标。
3.成果检验阶段:是目标达成检验阶段。通过对基础分层训练,反馈目标完成情况,对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实现知识迁移和能力的提高。
五个环节:
1. 导入新课,出示目标:简洁、有效导入新课,出示学习目标。
2.预习反馈,引导自学:教师设计自学提纲指导学生阅读自学,点拨质疑。
3.分组合作,探究解疑:在自学的基础上,通过分组讨论解决学生自学尚未解决的问题。
4.展示分享,点评升华:各小组根据讨论情况由本组代表面向全体学生公开讨论结果,启发学生的思路,教师归纳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指导方法,补充知识规律,实现整合和升华。
5.当堂检测,达标评价:通过基础性训练,检验学生达标情况,弥补缺欠。这个环节可以和第四个环节结合使用,可以每学一个知识点结合题进行因材施教分层训练检测。
二、五环节教学的主要优点
1.真正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主导与主体得到有机结合,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五环节教学通过教师出示的“思考问题”,讨论中的答疑解难,实验中的指导,练习中的评析以及贯彻在整个课堂中画龙点睛的讲解来组织、调控教学,充分体现了教师启发、鼓励、点拨、引导学生学习的主导作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虽然讲得不多,但创设的情境,使每个学生都能生动活泼地感知教材、观察与实验、积极思考、认真讨论、解答疑难、深入探索,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五环节教学为学生提供了发表不同学习感受和不同学习见解的机会,他们在学习上花费的心力和所获得的收获也远比被动地听讲大得多。由于五环节教学的教学过程各个环节一环套一环,教学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深入,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和以学生为主体的“学”得到有机结合,协调而同步。
2.五环节教学注重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把教学过程有机地划分成若干环节,并辅之以一系列环环相扣的问题,促使学生自学、讨论、实验、练习,去独立思考和探索。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既有学生的积极参与,拾级攀登,又有教师的点拨引导,及时调控,通过师生、生生多边的信息交流,不断地将教学活动引向深入,使学生在获取新知的同时,还训练和培养了探索精神、协作精神、自学能力、观察与实验能力、创造能力、与他人科学交流思想的能力、语言与书面表达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力促进了学生智力的发展。
3.五环节教学大大减轻了学生的课外作业负担,有利于实现物理教学“高质量、轻负担”的整体优化。五环节教学一开始就向学生提出问题,学生带着问题自学阅读,互相讨论,动手实验,积极思考和练习,再加上教师有的放矢地设问激疑、点拨引导、重点讲解,所学知识基本上当堂消化,课堂教学效率很高
第三篇: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
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
新课改理念认为:“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简单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学会与他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想的过程与结果,被当成课程标准的总目标之一。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就是通过构建自主、合作、学习型课堂,大面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自主
自主,是指学生个体在学习过程中一种主动而积极自觉的学习行为,是学生个体非智力因素作用于智力活动的一种状态现实,它表现为学生在教育活动过程中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参与的精神与积极思考的行为,其重要特征是已具备了将学习的需要内化为自动的行为和趋向,实现自主性发展。学习目标由学生自主确定,问题自主解决,知识自主感悟,方法自主探究。由学生自主主宰的课堂,必将激发学习动机,并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形成高质量的学习过程。
苏霍姆林斯基说:“促进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体现学校办学理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行获取知识的能力,是我们所追求的理想课堂。为达此理想,我们注重学生自学能力培养,本环节设置“课前自学”和“课内自学”两个阶段。
1、课前自学:
新课程背景下,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自行获取知识的能力培养,成为教育教学的重点。基于此,课前自学步骤要求学生在上课前一天或前几天对将要学习的课程内容主动开展搜集资料、访问社区、上网查询、制作模型、画示意图、查字典、预习课文等自主活动,并自觉在课本上用各种颜色画记号,作标记,进行初步学习或“尝试”练习。
2、课内自学:
课内自学阶段以学生自学能力培养为主要目标,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课前自学,在课堂上进行二次自学,梳理自己弄懂弄清楚了哪些问题,哪些问题没有弄懂;哪些是旧知识,哪些是新知识;哪个地方是重点,哪个地方是难点;哪些问题能自己解决,哪些问题需要同学在小组内或者在课堂上老师帮助自己解决等等。其基本过程是,学生根据自学后对文本的把握,通过师生共同讨论,形成对新知识的初步认知。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再通过自学、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等形式对重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并在此基础上生成新的认知。
二、合作学习。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合作学习的互动观是一种先进科学的互动观,是对现代教学互动理论的发展。注重的是个人的可持续发展,培养的是一种学习能力,一种终身制的学习能力,主要表现在学生与学生合作,教师与学生合作。引导学生之间相互提问,指导,检查,启发,鼓励,监督。总体是实施“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召开和谐竞争,互相合作”教学策略,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教师在合作学习中,既是导演,又是演员,还可能是编剧或评论员。建立在完全平等、民主教学关系基础上的课堂,将极大地激发师生教学相长、和谐奋进。本环节主要包括“小组合作”和“分组合作”两个步骤。
1、小组合作:就是以“小组活动”形式为主,将学习任务分配给小组内每个同学来完成,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自主性,学生在小组合作的活动中能主动学习,动手动脑动口,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实现学生对知识的“有效认知”。学生的头脑“不是要被装满知识的容器,而是需要被点燃的火把”,小组合作就是要求教师随时“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启迪学生的思维,帮助他们在具体的实践探索活动中,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掌握知识,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
2、分组合作:即教师将本节课学习任务平均分到各个小组内,学生根据小组讨论情况,对自己组的学习任务进行讨论、分析等,充分发挥小组同学的集体智慧,结合其它小组的研究情况,把自己组没能展现的学习任务进行巩固练习,使同一个问题在不同的小组内有不同的答案,找出解决同一问题的多种方案和措施;也使同一个问题在全班有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的思考与交流,达到“多元交流”,实现对本节所学知识“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的有机结合。
三、学习型,即由教为主变为学为主,由个体学习为主变为合作学习为主,使课堂变为学堂,真正体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由传统的被动、单调、封闭的教学模式,向主动、多元、开放型教学模式转变,促使学生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达成,使学生通过潜在的积累和体验获得知识的最大化。
在自主、合作、学习型课堂构建过程中,遵循学生“精学多练,学练结合”的原则归纳提炼出课堂五步法。
1、是感知自学。先由教师给学生提供自学纲领、实验器材等学习材料,确定学习目标,提出明确的学习指令和要求,让学生清楚地知道学什么和怎样学。
2、是探究合作。加强小组合作学习建设,提高交流合作的有效性,最大限度地使学习困难在小组内得到解决。
3、展示。
心理学实践表明,反馈的及时与否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的好坏。因此在课堂上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大胆发表见解。本环节结合新课程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为学生自由展示自己的所学、所思、所得,设置三个平台:基础知识展示平台、能力技巧展示平台、延伸升华展示平台。
⑴、基础知识展示平台:主要在小组内同学之间对所自学的基础知识互相展示、互相切磋,达成共识。
⑵、能力技巧展示平台: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师生共同参与课堂交流,把课堂变成师生共同研讨问题的学堂的过程。课堂上小组与小组之间,老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对要学习的内容进行反复研讨,围绕一个个问题,顺着教材的思路,师生、生生频频互动,一个个展示,直至达成共识,形成知识体系。
⑶、延伸升华展示平台: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回顾本节知识学习与掌握情况,在自己小组或其它小组以及全班同学中展示和交流。如以教材为基础,拓展、演绎、提升,以课堂活动形式展现,辩论、小品、课本剧、诗歌、快板、歌曲、绘画等,通过形式多样的师生、生生的互动学习、感受交流,达到知识的迁移运用和新知识生成之目的。
4、拓展巩固。展示后给学生留出一定的反思时间,让学生进一步回味感悟,并设计适当的变式训练题目,让学生进行巩固和拓展。
5、反馈矫正。通过采取书面考试、提问、观察、展示、练习等多种形式进行反馈矫正,确保堂堂清。
根据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的不同,我们初步形成了预习课、展示课、反馈课、综合课四种课型,并在全校范围内全面推行,不仅发挥好教师的支架作用,并且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造条件。=======================
第四篇:浅谈初中物理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浅谈初中物理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科学的生命力在于创新,教育科学的生命力同样在于创新,时代呼唤创新教育。新的课程标准是在新的历史形势下“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一次重大创新和变革,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符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规律。随着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的实施,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以往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手段在物理教学中愈显得不堪重负,传统的中学物理课堂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课程的需要,物理学的教学也正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中进行着积极的创新和改革,创设物理课堂教学良好的情境,为学生寻求自主学习的空间,从而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并探求物理现象的本质,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肯定,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创新教学模式的好处有:
1、创新实验情境,激发学习欲望
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受兴趣和需要支配的。有位教育家说过:“凡是没有发自内心求知欲和兴趣而学来的东西,是很容易从记忆中挥发掉的。”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创设丰富的与学生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学习情境,能使学生身临其境,变抽象的知识学习为形象的、生动的知识获取,从而增强对学习的兴趣提高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深化所学知识。
教学设计是一种将不同学习策略整合进教学过程的专门技术,而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知识几乎渗透到了生活的各个领域,若从学生身边的物理事实和现象创设情境,这样不但可以激发和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对物理的现象很容易产生探
究的浓厚兴趣,使学生感知所要进行的学习是很有意义及有用的。如果在课堂授课中,利用自制课件,模拟展示通常无法看到的宏现、微观世界中的物理过程,将转瞬即逝或非常缓慢的物理过程以放大或缩小的速度呈现出来。在展示物体的内部结构和内部运动过程中,让学生有比较充足的时间来仔细观察和分析,从而掌握现象的本质,这样就对教学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2、合作学习促进交流
事实说明,通过团体成员之间交流合作,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对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其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因为,每个人的学习过程不尽相同,在同一学习过程中运用的学习方法也互不相同。合作学习是帮助学生搞好自主学习的催化剂,又是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激情的兴奋剂。学生在交流和总结学习过程中,能取长补短,优化学习方法。这也是课堂教学改革中的重要内容。下面介绍两种本人教学中正在学习和摸索的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一、“自主型”物理课堂教学新模式
“自主型”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模式实质上就是指在一定的教学理念指导下,为达到九年义务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标,针对构成初中物理教学过程的诸要素所设计的比较稳定的简化组合方式及其实践活动过程。同时,作为“自主型”物理新授课课堂教学模式也是在以教学目标为核心,以一定的教学程序为其外在表现形式的一种新的教学实践活动结构。虽然“自主型”物理课堂教学模式从静态而言是教学结构,但从动态角度看则
为教学程序。它来源于教学实际,又指导于日常教学实践。在遵循物理学科课堂教学模式的总体要求前提下,经过教师引导、调控、矫正努力达到物理教学整体共性模式与物理教学规律自身个性的统一。为此,本人结合初中物理新教材特点以及在本校的教学实际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在发展需要,尝试学习了自主学习型的“纲要导学,自主建构”的教学模式,此课堂教学操作模式是教学程序,它来源于物理教学实际,指导于日常物理教学实践。在整个课堂教学进程中,教师以教学目标为中心,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确定了学生主体参与地位,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热情及主动进行知识重组和意义构建,把“以物理教学目标为中心,目标导学为核心,反馈矫正为手段,变式训练为主线,自主能力发展为主旨,先学后教为方法”的教学指导思想贯穿于物理课堂教学始终,本课堂教学模式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要学习形式,以小组合作学习为补充,同时强调学法与教法并重,它是一个教法与学法相统一且两者结合相对较为科学、有效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在整个课堂教学进程中,教师则应牢固确立以教学目标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自身主体作用,激发学生主体参与意识,着力于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意识培养,着力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向智力因素转化,此教学法的核心是“导学”、“导教”。导学,就是如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导教,就是如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其关键是两者有机的结合。而反馈矫正则是解决学生目标达成障碍的有效手段,通过让学生及时知道学习结果,教师及时知道教学效果,提高了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实效性。把“以目标导学为中心,反馈矫正为手段,达标训练为主线,自主学习能力发展为主旨”的教学指导思想贯穿于新授课物理教学的始终。
二、探究式教学模式
科学探究是获得实践性知识的最好方法,传统的教学活动,更多的是把规律的结论告诉给学生,然后反复在应用结论上下功夫,新课程却要求注重知识的获取过程,并在获取过程中使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得到熏陶。一个不争的事实就是,任何科学规律或成果的获得都离不开科学探究。作为培养人的科学素养的物理学决不能离开科学探究活动,因此,我们的物理教师,首先必须掌握科学探究的理念和科学探究的方法,然后在自己的教学活动中加以运用,并达成一定的教学效果。
俗话说:“耳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亲历”,意思是说:亲身经历的过程,印象尤为深刻。与传统教材相比,现在的教材较多地设置了对知识的探究活动,目的很明显,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最终达到全面提高素质,发展个性,形成特长的目的。新教材中都设置了这样一些小栏目,如:想想议议、想想做做、动手动脑学物理,这些小栏目往往把物理知识和实际生活相联系,引导学生身临其境,亲身体验,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好教材中的这些小栏目,对于重要概念、规律的教学可以设置一些学生能够感知和理解的物理情境,让学生去交流、去体验、去产生情感、去获取知识。我的体会是:探究活动以解决问题为中心,注重了学生的独立钻研,着眼于创造思维的培养,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它不仅重视知识的获得,而且更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及方法,更加突出
了学生的学,学生学得主动,学得积极。真正体现了“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思想。
很重要的一条原则是:能够让学生探究的问题决不能由教师来包办。探究式教学日益成为初中物理教学课堂的主要教学方式,对学生是一种极好的锻炼,对教师的素质却是极大的考验,教师除了要认真解读、领悟探究式教学中蕴涵的思想,树立真正的教育观念外,还应该根据探究式教学的要求,改变自身的教学行为,学习新的教学理念,教学策略,总结教学过程中的实践经验和教训,才能使探究式教学有效的实施。
总之,教学有法而无定法,在提倡创新教育的今天,“自主型”教学、探究式教学适应教学需要,是师生双边活动的重要体现,是物理教学的重要方法。作为年青教师的我,经验不足,还需要认真去学习,端正态度,去培养好学生的探究能力,培养他们科学探究的能力,实事求是的态度和敢于创新的精神,使他们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和基本技能。建构新型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自主的学习兴趣,真正培养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创新精神,使物理教学的改革创新走上一个新的台阶。
第五篇: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东莞市高效课堂征集材料
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物理备课组
新课程教学改革对我们每位教师都提出了全新的挑战,以往的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为了让自己的教学能符合学校提出的“打造优质高效课堂”的要求,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深受学生的喜爱,通过几年的教学改革实践,结合本校学生实际,理化教研组的全体同仁共同摸索、共同研究、共同修正,集思广益,特总结了我校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现形成文字,以供各位同仁参考,同时请各位指正。
一、明确目标、以标导学,让学生充分感知学习内容
1、教师在课前吃透教材,将学习内容以学案形式呈现。我校的备课都是以集体备课为主,但是每位教师所带的班级学生情况各不相同,所以对于学案的使用,学校严格要求每位教师要对学案进行二次备课,即针对各自所带学生的特点,对学案中的内容进行修改、增删、以增强学案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2、指导学生根据学案阅读教材或有针对性、有选择性的阅读教材。对自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要求边看边思,反复推敲,最大限度地自主解决问题,并做出标记,划出重点并进行必要的记忆或理解。
3、在自学基础上,完成学案中的问题。
此环节建议在课下进行,也可以课上进行,但时间不可过长。
二、小组合作,组内自学、讨论,当堂展示。
1、教师指导组长开展小组讨论,在小组充分讨论和准备的基础上再到全班进行展示。这个环节要顺利进行,小组长作用的发挥至关重要,这是一个长期训练的过程,需要教师耐心细致的辅导,对小组合作学习也要训练有素。东莞市高效课堂征集材料
2、在学生交流(或展示)过程中教师注意对本节预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进行集中与分类,以便于教师在新授课中集中讲解.这个环节要求教师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注意倾听各个层面的学生的声音,而且要观察各层面学生的表现,并且对捕捉到的信息进行分类整合,快速确定出现问题的原因,为下一个环节的精讲巧练打好基础。
三、精讲巧练,解决小组合作学习中出现的问题,梳理知识体系,形成条理。
1、针对各小组存在的共性问题和教师精选的具有思维价值、创造价值和发散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展示交流(如可以利用实验进行的探究性问题应该用演示实验或分组实验进行推理和验证)。对于展示情况展开质疑释疑,注意捕捉学生学习中发现的新问题、新观点和新方法,营造多维互动氛围。此环节教师要适时引导和点拨,保证展示的方向性和顺畅性。
2、学生整理学案、理解记忆。由学生个人、或小组、或师生共同对本节所学习的内容(或实验结论)进行梳理和总结,整理完善本模块的知识系统。
四、当堂训练,适时点拨,反馈知识掌握情况。
1、下发《当堂训练》,并对学生分层提出要求,及时反馈学习中存在的问题,适时点拨。
2、每个学习小组根据教师下发的学案进行自主学习,注意:生教生,生帮生,生查生,由小组长调控管理。
3、教师巡堂指导。
五、规范作业、强化监控,分层次完成《课后训练》中的题目,要求:
1、独立完成基础知识点
2、交流讨论完成综合点、难点 东莞市高效课堂征集材料
3、对所做的题目反思:思考并找出所做题目所考查的知识点,做到“做有所为”——知道教师出这个题目所考查的知识点,并记录于反思本。
六、知识检测与矫正。
1、检测:下发本节分层次的检测题目,学生选择其中适合于自己的题目作答。
2、矫正:教师查组长,组长查组员;教师教组长,组长教组员,组员教组员——师生互动。
3、教师订正出现问题的知识点。
注意:在课堂实施过程中可以边梳理知识体系边进行有关的练习、讲评等活动,达到及时巩固之效;也可以先梳理后进行有关练习、讲评活动;还可以先提供一些层次渐进的练习,在练习的讲评活动中梳理知识体系。要根据实际内容进行安排。
另外,在教学设计过程中,不论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或模式,不要机械地按部就班地套用模式,应该结合课堂教学实际,根据学生实际进行“变式”处理。只有“变”才会显示出灵活性,只有“变”才会有效地发展学生的个性,只有“变”才会充分展示教师个性化的教学艺术风格。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才会更具有创造的活力。正如魏书生所说:“探索课堂教学方法,确立课堂教学类型,目的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不应该非把自己框定在某一种模式里不可,可根据自己与学生的实际确立一种基本模式。基本情况如此,情况有变则变。如果自己眼界比去年开阔了,学生基础比去年坚实了,学习积极性比去年高了,那么课堂教学方法、教学步骤必须随之改变。”这应该是我们面对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面对任何一种教学模式所持的科学态度。
总之,高效课堂要以学生终身发展的教学理念为指导;要以扎实的教学内容为载体;要以多元的学习方式为中介;要以积极的课堂气氛为依托;要以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为导向。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学会,让学生尽可能多学知识。少做无用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