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应以问题解决为中心(范文大全)

时间:2019-05-14 10:26: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科学教学应以问题解决为中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科学教学应以问题解决为中心》。

第一篇:小学科学教学应以问题解决为中心

小学科学教学应以问题解决为中心

吴中区宝带实验小学 胡向锋

一. 引言

科学课是引导学生认识自然,探索自然奥秘的一门生动有趣的课程。在科学课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组织学生通过发现问题,利用以前学过的知识,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来解决问题。这一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的教学是科学教学的重要特征之一。

那么,什么是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的教学呢?简单地说就是以设计有序问题解决教学内容的方法,简称问题教学或问题解决法。它是置学生于一定的问题情境之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围绕问题,重新组织已获的知识,形成相应的新知,并用它来解决当前的新问题。所以,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的教学是一种高级的学习,它符合科学教学的学科特点。

本文所要研讨的问题有:问题解决法的特点是什么?科学教学中问题的解决包含哪些步骤?影响学生问题解决的因素又有哪些?

二. 问题解决法的特点

首先,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学生初次遇到的,不容易直接用已知经验来处理。如《电从哪里来》,课题就要求学生来探索这一问题,解决这一问题。而这一问题是学生从未遇到过的,是第一次接触,即使有些学生在以前发现过这一问题,但对这一问题的有意识探究,还是第一次。同时,这一问题,又不能用已知的知识经验来处理。譬如“地球引力”“大气的压力”等知识,都不能来解决这一问题。这时,新问题就确立了

其次,要把已掌握的概念,重新加以组合,教师要找出适合于当前问题的有效教学方法,以便解决问题,形成新的概念。对《雨和雪》这一课,学生原先已掌握的简单概念,有“水的三态变化”、“雾和云的形成”等知识,这些前概念只能算作解决问题的思维素材,要形成新的概念必须是把这些前概念重新组合起来。从“水的三态变化”可知:水可以通过蒸发、沸腾、凝结等方式,改变其形状,变成水蒸气、液态的水、冰;从“雾和云的形成”规律可知:雨和雪是由空中的水蒸气变成的。最后,启发学生把这两个简单知识组合起来,就形成了新的概念。

最后,问题解决后,所习得的概念必须能够迁移。在解决问题中产生的概念及相应的认知策略,不仅构成了学生的“知识宝库”和技能,而且在以后遇到类似情境时,就可借助回忆而能够解答了。如《凝结》,学生已掌握“水蒸气受冷凝结成水”这个概念,而这个概念可以引导学生发生迁移。如“霜的形成”原因完全是这一概念迁移的直接结果。当探究“霜的形成”原因时,学生容易想到“露的形成”原因,只是形成的条件不同,“露是0℃以上,霜是0℃以下”。学生遇到的这种类似情境,使他们借助以往的概念轻而易举的解答了出来。

从问题的确立,到问题的解决,这一学习过程,反映了学生的思维过程。所以,教师在科学教学中,必须按照这一认知规律,以问题为中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三.问题解决的步骤

科学教学实质上是一个问题解决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如何引导学生一步步解决问题,是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我国著名学者蔡安、李祝华于1984年提出解决问题一般包括四个阶段:定向─→逼近─→成型─→引深。根据这一理论思想,结合科学学科的特点,我把问题解决的步骤分为:

(一)提出问题

提出问题就使学生置身于问题情境之中,提出学生第一次要解答的问题。问题的提出,首先应符合问题情境。如学习了“空气占据空间”、“压缩空气”、“大气压力”、“水的浮力”之后,向学生提出“同一物体为什么有时会沉,有时会浮呢?”即《沉浮的秘密》(第五册)。对这个新问题,必须综合应用“空气占据空间”、“压缩空气”中的有关知识以及“大气压力”、“水的浮力”中的知识来间接的处理。这一问题不能过早的提出,这样会使学生无法接受,很难理解;也不能过晚的提出,这样会错过教学的时机,从头开始。所以,提出问题要符合当时问题的情境。这一课我是这样设计的:一开始演示实验,把一团橡皮泥沉在水底,又把捏成船形的橡皮泥浮在水面,然后问学生:“两个都是橡皮泥,一个是球形的,一个是船形的,为什么捏成船形的会浮在水面呢?”

(二)逼近问题

问题提出之后,应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在必要的时候要有所提示。为了使学生对问题有一个解决的方法,教师可先让学生讨论思考:到底是什么原因产生了这种现象呢?这时,要让学生大胆的发言,把他们的想法讲出来,并说出自己的根据,哪怕是错误的,只要肯问答,就说明他在动脑筋,应给予表扬。

例如:要解决“沉浮的秘密”这个问题,首先是学生必须能够回忆有关的知识,如物体的重量、浮力的大小等等。其次,除了回忆先前学过的知识外,还要激活并运用以前学会的那些认知办法。如浮力大小的测量方法,物体重量的测量方法,思维上要有发散性思维,敢于想象,作出大胆的假设等。最后,把回忆出来的知识依靠认知的方法,重新组织,综合成新的知识,用它来解决提出的新问题。教师在让学生思考问题之后,就让学生作出如下假设:1、可能是橡皮泥变轻了。2、可能是橡皮泥受到的浮力增大了。为了确定哪一个假设正确,教师提出用“水的浮力”这节课所学过的方法,验证刚才的假设。于是,学生开始设计实验方法,并按照自己的实验办法开始做实验。

(三)解决问题

教师让学生设计出实验之后,就指导学生做实验。实验可以这样做:A、用弹簧秤先后提起橡皮泥团和船形橡皮泥,通过比较两次被拉长的长度,可知后者不比前者轻,从而否定第一个假设;B、比较弹簧秤称橡皮泥团和船形橡皮泥放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可知船形橡皮泥受到的浮力比较大,从而肯定第二个假设。最后得出结论:从实验可知,把一团橡皮泥捏成船形后,它并没有变轻,而是船形橡皮泥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比橡皮泥团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

解决问题不仅是一个思考、探索的过程,而且也是研究科学方法的实践过程。科学课中,所要解决的问题,往往是几个问题,这几个问题具有想互的联系;而这种联系又不易被学生发现,这时,教师就要帮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总结,建立知识的体系。

(四)引深问题 通过引深可以激发思考,发展学生的探索思维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旨在解决一个“会学”。学生主要在课堂上学习知识,对实际用知有一定的困难,但教师可以利用多种现代化手段(投影、录像、录音)与实验相结合,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Z《沉浮的秘密》这一课我引深了这样一个问题“潜水艇为什么一会儿能浮出水面,一会儿又会沉入海底呢?”通过这一问题的解决,学生的思维被我充分调动起来,很多同学都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提出问题─→逼近问题─→解决问题─→引深问题”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这对学生以后独立研究问题有很大帮助。教师就应该从小培养他们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教是为了不教”,在科学教学中更要体现这一教学思想。

四、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在科学教学中,当教师把一个问题提出以后,有时学生很容易解决,有时却怎么也不能解决。这种现象引起了我的注意:影响学生问题解决的因素是什么呢?于是,我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究。

我发现,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客观因素,包括问题的难易程度,呈现的方式,环境条件等;另一类是主观因素,包括学生的知识水平,智力技能,认知策略和个性特征等。客观因素一般是指外界的因素,教师对这种因素比较容易控制。1、问题的难易程度的影响

问题本身的难易程度会影响学生解决问题的速度。《热胀冷缩》(第七册)这一课,同样提问:“为什么塑料管中的水柱会上升?”(课本实验一)和“夏天拉电线时为什么不能拉得太紧?”后一个问题就要比前一个问题难。因为后一个问题由于联系了实际生活,从而加深了问题的难度,学生较难问答。但不是后一问题不能提出来,随着学生知识水平的提高,较难的问题又变得容易起来。在教学中,我根据不同的需要,在不同的时机进行了提问,前一问题在实验中探索现象时发问;后一问题在加深理解、发展智力时发问,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2、问题的呈现方式的影响

问题的呈现方式也影响学生解决问题的难易程度。同样一个问题,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条件下,如果用教具、实物、挂图、实验等方式呈现和单纯以言语陈述的方式呈现,难易就不同。不言而喻,前者较后者容易解决;因为问题呈现的越具体,就Q越易于理解其间的关系。例如:对“心脏是如何跳动的?”(第十册《血液的循环器官》)这一问题。如果教师单纯用言语描述,学生觉得非常抽象,很难理解,并且在陈述时,容易出差错,这样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就阻碍了学生的思路。如果教师在陈述的过程中,能用活动挂图进行适当的演示:收缩时,把血液压入动脉血管;舒张时,让血液从静脉血管流回心脏。这样,学生在视觉和听觉的同时刺激下,解决问题就比较容易。

3、外界的环境条件对学生解决问题的影响。

外界的环境条件会影响学生的思维,如教室外吵闹声、汽车声、音乐声等,都会引起学生的不随意注意。另外,实验时的环境也有很大影响。我在教《金属》(第七册)这一课时,当我在讲台上演示“金属的传热性”实验时,学生在座位上边看边大叫大嚷,实验效果很差。分析原因主要有:演示器较小后面的同学看不清,以至后面声音很大。教室外声音很响,当时,我校正在进行建设之中,施工时的声音嘈杂。这些环境因素就影响着学生解决问题的情绪和思路。

主观因素一般是指学生自身的内部因素。教师对这种因素不易控制。

1、知识水平的影响。

没有相应的知识,要解决有关的问题是不可能的。因为解决问题必须辨别问题,分析给予的条件,这就涉及到有关的知识。只有依据有关的知识,才能为问题的解决确定方向,选择途径和方法。探索的技能在解决问题中不能代替实质性的知识,思维的策略不可能在“真空中”进行,理解和推想,没有有关的知识作背景,是难以进行的。如“你是如何听到铃声的?”(第十册《声音的传播》)这一问题。如果没有声音的产生,传播和“耳朵的科学”等知识,那么要理解这一问题,是不可能的。学生只有在相应的知识基础上,才能选择正确的途径和方法,解决问题。一般说,知识经验越多,解决问题越容易。然而,懂得有关的知识,尽管是解决问题的必要条件,却不是充分条件,还有其他的因素的影响。

2、智力技能的影响

个人的智力是影响解决问题的极重要的因素。解决问题的成功与否,常常决定于智力技能的高低。我发现:解决问题经常成功的同学不但能集中注意于所要解决的问题,而且还能用已掌握的有关知识对问题解决发挥作用,还能在探索时仔细、有条理的遵循一条推理的思路达到逻辑的结论。反之,则思想分散,叙述不清。在学完《它是什么》(第七册)这一课后,有些同学就能解决“鲸鱼为什么不是鱼?”“乌龟为什么是爬行动物?”等问题,得出合乎逻辑的结论,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而有些同学简直跟没学一样,仍东凑西拼,不知所云。聪明的程度还影响解决问题的方法,当遇到复杂问题时,很多同学提出多种假设,能用“可能是„„也可能是„„”的句式回答,这都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3、认知策略的影响 认知策略是指用来调节自己的注意,编码检查和思维等的技能。在问题解决中,思维的认知策略,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如何寻找问题的有关特征,如何权衡那些假设的可能性等。容易解决问题的同学,他们敏感好奇,机动灵活,分析综合能力很强,有时还会向老师提出问题。在《物体的热胀冷缩》(第七册)一课中,当我呈现出“为什么瘪的乒乓球只要没破,用热水一烫就可恢复原样?”这一问题后,发现有些同学就可抓住问题的有关特征,迅速作出假设,并对各个假设作出判断。而有些同学则会走进死胡同,不知从何解决。

4、个性特征的影响。

动机、气质、性格等是人的个性特征,它们是解决问题中不可缺少的因素。动机的过强过弱都不利于问题的解决。过强则过分焦虑,往往会限制认知活动,所谓欲速而不达。太弱则没有解决问题的积极性,也谈不上解决问题,只有动机强度适中时才有利于问题的解决。每每当我呈现问题以后,学生有时会瞪着眼睛想,却不能解决,你越是催他,越是不能解答。如果你能让他们稍微讨论一下,也许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气质和性格特点亦然。好动、大胆、自信和自知等特点也要适中,它们可以促阽果大胆接近冲动,自信近于专横,自知变成自贬,则对问题的解决将带来消极影响。

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尽量控制客观因素,激发主观因素,使之产生最大的教学效果。

五.结束语

问题解决法在学生的课堂学习中是一种高级形式的学习,它把学到的概念和简单知识以一定组合用来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很多教育家和学者提出了不同的模式,如:杜威的“五步模式”,华莱士的“四个阶段模式”。这些模式都有一定的道理,我们不可“一刀切”,“绝对化”,而是要吸取其中的精华,应用到自己的教学之中。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主要是主观因素,尤其是个体的认知结构因素,对问题解决的影响较大。

科学教学应以问题解决为中心,这是优化课堂教学的方法之一。当然,任何的方法都必须以其它教学法合理结合,这在实践中也是十分必要的。

【主要参考文献】 1、韩进之:《教育心理学纲要》,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2、《中国小学教学百科全书──自然卷》,沈阳出版社,1993年版。3、《“三激三知”程序导学法研究方案》,《教育天地》,吴县市教科室出版,1996年第1期。

【此文发表于《吴中教育》1999/2】

第二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以语用训练为中心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以语用训练为中心

作者:刘千里

长久以来,我们的阅读教学重于分析,重于理解,重于人文内涵的挖掘,却唯独缺少语言文字的积累和运用。这样教学造成的结果是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低下,表现为说话和写作能力的低下——内容空洞,言之无物,言之无序,语病多多,词不达意,言不成文。而且,这是普遍现象。“十年的时间,2700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吕淑湘先生几十年前感叹的“拙拙怪事”到现在依然如故。这个中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占据了语文教学大半壁江山的阅读教学效率低下是主要原因之一。而阅读教学效率低效的主要原因就是着力方向搞错了——重分析、重理解,轻积累、轻运用,忽视了语用训练。要改变阅读教学“高耗低效”的困境,我们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在阅读教学中切实落实语用训练。

一、要有训练意识

针对阅读教学“高耗低效”的困境,全国小语会理事长崔峦先生在在第七次全国阅读教学研讨会上发出了“和‘内容分析’式的阅读教学说再见”的呼声。他强调语文教学要体现“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即以语言训练为中心,特别是要加强语言的运用。“两个基本点”即培养语文能力(听、说、读、写、书),提高人文素养。他说:“阅读教学要摒弃繁琐的内容分析和人文内涵上深挖洞的做法,把教学重点坚决地铆定在理解品味语言,特别是运用语言上。”

而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原浙江省小语会理事长沈大安先生指出,阅读教学告别“内容分析”,要实现多个“转向”,其中第一个转向就是走向语言积累和运用,第二个转向是走向阅读能力的培养;第三个转向就是让孩子领悟学习方法。他指出:“学语文首先是学语言,特别对小学生来说,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这是小学语文教材的最基本的任务,语文可以工具性、人文性等各种不同的说法,但是首先的任务就是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祖国的语言文字会渗透着一些文学的、文化的等内容,但是我们的基本任务是学习祖国的语言文字,而且这种语言文字的学习重在人的积累和运用。”

教育部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了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而在“课程设计思路”中也指出:“语文课程应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重视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在实践中领悟文化内涵和语文应用规律。”

故此,语文教师心中应时刻有语用训练的意识,并以此指导我们的阅读教学工作,以落实“课标”的要求,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二、捕捉训练点

要落实语言文字训练,就必须善于寻找和确定语言文字的训练点。所谓语言文字的训练点,就是在语文教学中,根据“课标”对不同年级的具体要求,结合课文的内在训练因素,按照学生的实际知识和能力水平所确定的语言文字的训练单位或部位。语言文字训练点确定得好,语言文字训练才会卓有成效。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即是要练成“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与技巧”)语文教材既是语文知识的载体,又是语言文字训练的凭借,教材中精当的用词、多变的句式、丰富的修辞、生动的描述、严密的说理、巧妙的构思„„这些语文因素都是训练的素材。所以,我们应该根据课程年段目标、单元目标、教材特点及学生实际,从字词句段篇和语修逻文等方面去捕捉和挖掘文章蕴含的语言文字的训练点,且各年段的训练重点应有所侧重。

怎样确立语言文字训练点呢?

1.常规训练。常规训练是指传统语文教学经常采用的、基础性的语言文字训练,我们应当根据学段目标、教材特点、学生实际和课后练习题经常进行这样的训练。

第一,从教材的重点、难点、特点和学生的疑点处去确定训练点。

第二,从语文知识和能力训练的角度去确定训练点。如:⑴理解文意;⑵字词辨析;⑶分析重点句子(或句群);⑷段落层次划分;⑸概括节意、层意、段意;⑹归纳主要内容;⑺归纳中心思想;⑻典型的写作方法(首尾呼应、对比烘托、托物言志、细节描写等);⑼读写结合;⑽朗读、默读、复述、背诵;⑾听话、说话训练;⑿查字典;⒀加标点符号;⒁语速测试;⒂赏析能力;⒃想象能力;⒄课内外知识融汇;⒅新旧知识联系、比较等等。

第三,从学生语文素养全面提高的高度出发,注意语言文字之间的内在联系,克服随意性。

阅读和写作能力都以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为基础,作为常规训练项目的划分段落、概括段意、归纳中心思想等都是思维训练的重要途径,只要方法得当都会收到很好的效果。而为了达到揣摩文章表达顺序、领悟文章基本表达方法的目标,必须重视并正确进行划分段落、概括段意等常规训练。

2.生成训练。课堂上学生提出了有价值的问题,出现了精彩的发言或发言中暴露出语言缺陷,这些都是训练的良好时机,也是宝贵的课程资粮。

三、确定训练重点 受时间所限,一篇文章我们不能每词、每句、每段都练,全面开花(这不可能、也没必要)。若然面面俱到,平均用力,则收效甚微、印象淡薄,只有作重点训练,才能收到较快、较好的效果。那么如何确定训练重点呢?

词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学生没有学过或虽然接触过,但理解不正确、容易用错的词语;

2、表现课文中心的关键词语;

3、用得特别贴切、富于表现力的词语;

4、多义词、近义词、成语、带有文言色彩的词语;

而下面的五种句子应当作为重点学习和训练的句子:

1、含义深刻的句子。这种句子往往深沉含蓄,有弦外之音、言外之意。

2、结构复杂的句子。一些单句附加成份较长,主干成份不易显现;一些复句特别是多重复句,学生也不易弄清楚。

3、生动形象的句子。这些句子常常是用词准确贴切,表达细致生动,有的还使用了某些修辞方法,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4、表现中心的句子。课文的中心句画龙点晴地揭示了课文中心,在思想内容起关键作用。

5、地位重要的句子。这些句子是指在文章结构层次上起重要作用的句子。有几种类型:提纲挈领的提起句、收束全段的小结句、承上启下的过渡句。而段落、篇章方面,如总分、并列、顺承、因果、转折等典型段落,总起分述、首尾呼应、对比烘托、托物言志、细节描写等写作方法,以及朗读背诵、标点运用、复述大意、划分段落、概括段意、归纳中心思想、仿说仿写、缩写扩写改写等的知识和能力也应是阅读教学训练的重点。

以上是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应该抓住的训练重点。当然,每篇课文具体的训练重点,应根据课程年段目标、单元目标、教材特点、课后习题和学生实际去确定。

四、设计(生成)训练

张志公先生1994年在吕叔湘语文教育思想座谈会上说:“思品教育、人文教育是自然就有的,需要讨论的、真见语文功底的是语言文字训练。”这说明语言文字训练要教师凭借自己的“语文功底”进行指导。也就是,训练点要凭借语言文字知识来发现;训练时机要凭借语言文字知识来捕捉;训练过程要凭借语言文字知识来调控;学生读、说、写的正误,要凭借语言文字知识来判断。

1.运用词汇知识指导词语训练。如:仿说词语,找近义词、反义词,词语归类„„

2.运用语汇、语法、修辞知识进行综合训练。如:用词造句,仿说句式,句式变换„„

3.运用篇章知识指导读写结合训练。如:仿说(写)总起句、总结句、过渡句,仿说(写)片段(语言、动作、心理、神态、外貌等的细节描写);仿说(写)典型段落(总分、并列、顺承、因果、转折等);仿习写作手法(总起分述、前后呼应、巧妙过渡、对比烘托、侧面描写、虚实结合、细节描写、托物言志等)„„

五、体现训练层次

1.词语的训练。词语的训练一般可分三步走,即析解形义、领略情味和学以致用。

析解词义一般可按以下三个步骤完成:①理解词语字面意思;②弄清词语的基本含义;③明白词语在文中的意思。如在教学《再见了,亲人》一课讲到“雪中送炭”一词时,可先让学生理解“雪中送炭”字面上的意思:下雪天给人送炭取暖;然后理解其基本义:比喻在别人急需时给予物质上或精神上的帮助;最后理解其在文中的含义;文中的“雪”是指战场上环境险恶、敌机封锁、供应困难,“送炭”是指大娘带着全村妇女冒着炮火,穿过硝烟,把打糕送到阵地上。

在学生理解词语意思后,还要引导学生领略其情味,体会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精妙之处,也即品味词语。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比较是一切理解和一切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在词语的品味中,比较是极其重要的一种方法。我们可以通过“换词比较”、“删词比较”、“添词比较”等方法来品味词语。如,上面“雪中送炭”一词,在学生理解词义后,可让学生找一个近义词(如“急人之困、济困解危、济困扶危”等)替代进去句子中,朗读比较一番。学生通过比较,可以体会到“雪中送炭”在这里是用得很准确的,它准确表达了志愿军叔叔对朝鲜人民“冒死送打糕”的感激(感动)之情。

第三步,学以致用。在学生理解“雪中送炭”的词义及领略情味后,可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展开联想填空:

在我们饥饿难忍时,大娘带着全村妇女冒着炮火,送来打糕,这真是雪中送炭啊!

在我们口干舌燥时,大娘带着全村妇女冒着炮火,送来茶水,这真是雪中送炭啊!

在我们衣不抵寒时,大娘带着全村妇女冒着炮火,送来衣物,这真是雪中送炭啊!

在我们缺医少药时,大娘带着全村妇女冒着炮火,送来药物,这真是雪中送炭啊!或者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用词造句,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至此,一个词语的学习才算完成。这样的词语学习体现了语言训练的层次性。

2.句子的训练。

理解句子不能停留在表层的认识上,一般应深入到如下几个层次。理解词义;疏通句义;弄清句式;了解作用;品味赏析;积累运用。而品味赏析一般也是用换句比较、增删比较的方法。

如教学《再见了,亲人》第三自然段最后一句“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可先让学生弄明“代价”的含义:原意是指为达到某种目的所耗费的物质或精力。课文是指大嫂为志愿军挖野菜而双腿至残;接着让学生弄懂句义:大嫂为志愿军挖野菜而双腿至残,这样高的代价足以表达大嫂对中国人民的友谊;然后让学生明白这是个反问句,放在段末强烈表现了中朝人民之间的深厚情谊和依依不舍之情。最后让学生把它改成陈述句,然后比较两句子的异同。经过比较,引导学生体会:原文运用反问句能更强烈表达出中朝人民之间的深厚情谊。

六、训练注意事项:

1.要有明确的目标要求。要使“教”的目标内化为学生“学”的目标,让学生知道练什么、怎样练,通过练习达到怎样的要求。要严按目标要求进行严格的训练,直到达成目标为止。

2.要结合课文内容进行语言文字训练。不要脱离文本脱离语境单纯进行语言训练,所进行的训练应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体会。我们来看一个教例:

一位教师教二年级语文上册《称赞》一文时,抓住“一个比一个好”进行的语言训练。她引导学生理解意思后,分别出示一大一小两个南瓜的图片和一粗一细两棵树的图片,让学生仿说句子:(南瓜)一个比一个大;(树木)一棵比一棵(大或粗)。[这是机械的语言训练——因为它脱离了文本,无助于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体会。教师在学生明白基本意思后,可引导学生换词说说什么是“一个比一个好”。引导学生结合课文,找到“好”的具体表象:不粗糙、光滑、整齐等等;还可以引导学生想象“好”的小板凳的样子,体会小獾做的小板凳“一个比一个好”。如此就将理解内容和语言训练有机结合起来了。]

相反,前文《再见了,亲人》中的“雪中送炭”一词“学以致用”的训练,则是一个结合课文内容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的好例子。

3.要面向全体学生。训练形式多样化,可将训练题分为基本题、综合题和发展题,让不同起点的学生均能得到提高。

4.要确保足够的时间。当一个问题提出或一道练习出示后,要让学生有较充足的思考时间,或独立思考、或交流讨论,然后再汇报。在回答问题时,要兼顾不同起点的学生,以确保训练真正落实到位。

七、教学结构模式

语文课要加强语言文字训练,势必要对课堂结构和教学方法进行必要的改革。要加强语言文字训练,在教学模式上就必须堵住对内容情节的繁琐分析的路,把时间挤出来,放在语言文字训练上。

突出语言文字训练的阅读教学课一般形成这样的教学模式:

了解内容——品析语言——语言练习(1:1:1)

1.了解内容。

(1)学生自学生字、新词。自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2)教师讲读、导读,梳理文路,着重理解课文内容。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主要通过引导、导读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在讲读中教师要尽可能以读代讲、以读助讲、以读悟情,引导学生多读多思,要通过读使学生真正地体会课文的情味和情趣。这样,就要求读必须有时间保证(一节课一般不应该少于15分钟),读必须体现目的性和层次性(初读了解内容,再读品词赏句,三读体会感情),读必须因文而异,形式多样。尽可能杜绝单纯的情节内容分析,并且控制理解的深度,避免在挖掘课文的微言大义上花过多时间。

在这一环节中,重在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为使讲读方便,一般不进行词句方面的训练。

2.品析语言。

(1)语言品析的内容:解字、品词、析句、赏篇。

(2)语言品析的要求:理解品味、识记积累、内化运用。

(3)语言品析的方式:听、说、读、写。

(4)语言品析的方法:比较法、联想法、深抠(kōu)法。

这一环节是阅读教学的主要阶段,它充分体现了语文课的特质,即以语言文字训练为主,通过对文中语言文字的品味、揣摩和内化,又进一步地理解课文内容。

3.语言练习。

(1)识记内化词语:①听写词语;②用所学的词语填空;③听写含有所学词语的简短短文;④运用所学词语缩写课文。

(2)学习课文重点句段的结构方式进行仿说或仿写。(3)语言学习总结:说说这一课自己学到了什么。

(4)熟读课文、背诵精彩片段或全文。

为了保证学生语言文字训练能扎实有效地进行,每篇课文的语言文字训练时间一般不少于25分钟,语言练习可以分散在第二环节“语言品析”中(读、品、练有机结合),也可以集中在后阶段进行。

了解内容、品析语言、语言练习的时段比例一般为1:1:1,语言品析和语言练习可交叉进行,这两者占用2/3的时间。这就从整体上保证了把语文课上成语言文字训练课。

第三篇:医院经济管理应以财务管理为中心

多年来医院管理都反复强调经营管理, 笔者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医院经济管理应以财务管理为中心。但是医院的财务处(科)作为负责医院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部门, 思想认识还大多停在计划经济的观念上, 对财会人员及其工作的要求只局限于记账和算账上, 其人员岗位设置及赋予的功能都具有明显的计划经济特点, 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本文就此问题谈谈个人认识。要实现制度化管理, 并逐步建立健全医院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

财务管理涉及各方关系和矛盾, 因此, 要结合医院财务活动的实际情况和特点, 明确医院财务管理的政策界限和内部各职能部门财务管理的职责和权限,使医院的财务活动有章可循, 市场经济的发展, 使医院的财务自主权逐渐扩大, 这又要求必须以制度来管理, 并使之涵盖财务管理的各个方面, 制度要有严肃性和强制性, 能够约束和规范人们的经济行为, 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医院的有关规定, 同时要检查制度贯彻落实情况, 达到预期目标, 避免人为因素左右和影响医院经济的运行。要提高医院财务管理水平, 必须全面培养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

全面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 对于把财务管理推向规范化、科学化的高效运行轨道, 实现质的飞跃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 要不断地提高财务人员自身素质, 包括身体、政治、科学、文化和业务素质。努力学习和掌握计算机应用知识及操作技能, 提高工作效率, 加强财经法规和财会、管理等知识的学习, 掌握并灵活运用现代财务管理方法。留学生论文此外, 还要刻苦钻研一些医学、药学方面的知识, 使自己更加熟悉和掌握医院的业务, 锻炼培养复合型的财务人员, 以促进和加强财务工作。提高政治素质, 做到廉洁奉公,依法办事, 敢于同一切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作斗争。市场经济的发展, 要求医院必须加强院、科二级医疗成本核算制度

新的《医院财务制度》明确规定了医院实行成本核算。随着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 医疗收费定价也将以社会平均成本为标准, 医院的医疗成本如果低于社会平均成本就会有效益, 反之则将在激烈的竞争中被淘汰。因此, 在财务管理上必须要求树立经营意识, 突出成本效益观念, 把提高医院经济效益的重点转变到降低各种消耗, 控制各项支出, 挖掘自身的潜力上来。各医院要根据提供的医疗服务, 实现严格的院、科二级成本核算, 有效地控制和降低医疗成本, 以适应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要求。

但是, 这里所说的成本核算, 不是记账、算账等被动及反映式的核算, 而是指根据经济财会工作运行情况, 及时地确认和调整其所核算的内容, 加强和完善医院经营管理的强度和内容, 也就是说要变被动为主动, 充分发挥管理的主动性。加速电算化进程, 使财会人员的工作内容做相应调整

现在财会人员的分布偏重在会计核算上, 这是导致财务管理乏力的重要原因, 要实现财务管理的新发展, 留学生论文必须将现有的财会人员从繁琐的核算事务中解脱出来, 从手工操作转向财会电算化, 提高财会工作效率, 使一部分财会人员做过去应该做而没有做的监督管理工作, 真正使财会人员在财务管理、参与财务决策工作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第四篇:现代企业管理应以财务管理为中心

龙源期刊网 http://.cn

现代企业管理应以财务管理为中心

作者:林文礼 许 健 陈宇东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6年第01期

[摘 要]现代企业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个科学的管理体系,包括企业的计划、生产、技术、质量、营销、财务等众多子系统。在这么多的子系统当中,财务管理是联系企业各组成部分的重要桥梁和纽带,是企业管理中最具综合性的管理活动,它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是现代企业管理工作的中心环节。文章指出只要抓好财务管理这个中心,也就抓住了解决企业生存与发展问题的关键点。

[关键词]现代企业;财务;中心

[中图分类号]F272.3;F719

[文献标识码]A

第五篇:语文教学应以读为本

语文教学应以读为本

王荣鑫,宿豫区来龙初级中学 223851 ***

语文如何教才能效率高,学生怎样学才能收获大,这是自新课改以来探索很多的问题。这样‚论‛那样‚法‛也实在不少。至于效果,当然也还是有的。说实在的,语文教学改革取得了成绩的同时,也还有相当多的学生语文基础知识不扎实,基本能力比较差,写字潦草,错别字多,词汇贫乏,说话和作文词不达意,语句不通等现象还比较普遍,已引起社会广泛的关注。前不久的《中国青年报》《文汇报》也报道说‚大学生的母语水平堪忧‛!再一次给我们的语文教学敲响了警钟。

笔者认为,要想改变这些不如意的现状,在语文教学方面应加强阅读训练,应以读为主。

一、读,是语文教学之宗。

语文教学改革已经几年,学法、教法都在变。但是,正如俗话所说:‚万变不离其宗。‛语文教学的‚宗‛是什么?我们认为是这样两个字:读书。众所周知,课本是学生学习的依托,是知识与能力的生长点。打球要有球感,唱歌要有乐感,学习语文也有个语感的问题。有了语感才有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的直觉能力。而语感的形成,又必须靠多读典范作品来实现。阅读得多,对语言的感受性、领悟力就强。不 让学生多读书,只凭老师无休止地讲,填鸭似地硬塞,必然是事倍功半。这样的教学方式伴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必将被我们抛弃。

二、读,语文教学基本方法。

‚读‛,是语文教学的基本教法,是我国几千年语文教学的精华所在。私塾教学一般是用三年左右的时间让学生背熟《三字经》《千家诗》《幼学琼林》《四书》等,在有了大量的语言积累基础上,老师才‚开讲‛。所谓开讲也并非我们今天所常见的讲段落大意,讲中心思想,讲写作特点,讲时代背景等,而是对语言材料作些点评,哪个字妙,哪句话好,哪段精彩,老师三言两语点示出来,再引导学生吟咏、体味。老师的讲,完全属对语言的具体使用的讲,根本不是脱离语言环境的讲大道理、讲空理论。那种外科手术式的从字词句到修逻,条条块块,方方面面,皮毛骨肉各各解剖开来分析的办法,在我国传统语文教学中是根本没有的,因为那种条分缕析的‚科学‛化了的分析,并不适合我们汉语言的实际。汉语的传统教学法是重感受、重领悟、重积累、重运用,是不大讲所谓‚讲解‛‚分析‛的。

学习语文必须重视阅读,从人们所熟知的一些格言名句里也可以得到印证:‚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文选》烂,秀才半‛;‚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读书破卷,下笔如有神‛;‚观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 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耳‛……这些古人治学写作几十年的经验之谈,无一不强调‚读‛字。现代有一些著名作家,如鲁迅、茅盾、巴金等,对传统的古典文学作品例如《古文观止》《红楼梦》、唐诗宋词,无不熟读、背诵爱过若干篇章。多读文章,熟读文章,典范文章还要读背一些,当然要花时间费心力,是件苦事。可是,一旦你把功夫用上了,在这里投了资,则今后无论是说话还是作文,只要稍加思考就会有许多词语、句子涌来,左右逢源,任你取舍调配。古人说的‚劳于读书,逸于作文‛(程端礼《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卷二),正是这个意思。当代著名杂文家林放打了一个比方说,烂熟几百篇好文章在肚子里生了‚根‛,就好比打仗时有了几百子弟兵在身边一样,随意驱遣,受用不尽。

三、读,是学生学习的好方法。

读书读书,总在读才行。认认真真地读,精心和文本对话,本身就是一种扎扎实实的学习方法。学习语言文字、积累语言文字运用的纯熟度,主要靠熟读和多练。有些文章,它的好处、妙处,分析不出来,讲解也难深透,只能靠反复地、有感情地诵读吟咏,然后才能悠然有所意会。古典诗词、现代新诗自不必说,必须将大部分时间用来诵读品尝。一些看似浅显通畅的现代白话文,也还是要靠多读才行,读多了才能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感情,才能感受到什么叫‚言已尽而 意无穷‛。比如朱自清的散文《匆匆》开头几句:‚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了呢?‛作者的思想感情,看起来十分明白浅显,是在惋惜时间之一去不复返,但是,无论老师如何讲,学生也难以有多么真切深刻的见解。作者的感情,只有当一个人怅恨事业无成,痛惜时光流逝,不愿年华虚度,还想有所作为时,再情不自禁地吟诵起这几句时,才能真正体会到,并油然而生无限的遐想、感叹。再如,鲁迅的《为了忘却的记念》一文的第四、五部分,最好的教学方法就是让学生反复诵读,再联系上下文去体会理解。其中有一段话:‚原来如此!……‛仅四个字、两个标点。学生只有反复诵读吟咏,老师再稍加点拨启发,才能真正体会出其中深刻的内涵:它有鲁迅先对学青年横遭虐杀的巨大震惊和无比悲痛,也有对反动当局血腥暴行的极度愤慨和辛辣鞭笞,还有对斗争教训的冷静回顾和深刻反思。像这样的语言文字包容量很大的文章,含义很丰富、很微妙、很深刻的文章,离开了教学主体学生的读,简直只能学到皮毛!而且,学生错别字多,不也说明了他们书读得少,是凭想当然在写字吗?如果经常读书,字形多次在头脑中显现,哪会写错别字呢?

叶圣陶先生早就说过:‚语文教学中的一大任务是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读书,让学生‘潜心会本文’。‛‚所谓阅读 总得读‛。‚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学语文重在语文实践,重在训练。而‚读‛又是最基本的实践,最有效的训练。我们应该变多余的分析讲解为扎实认真的读书训练,引导学生抓紧小学、中学这段记忆原黄金时期,多读课本、读熟课文,精粹典范之作(或段落)还要尽理要求学生背诵。只有这样下死功夫,才能让学生行之有效地积累语言材料,学习语言规律,让他们熟练地运用语言文字。

笔者认为,语文教学只有以读为本,教学才能效率高,学生学才能收获大。5

作者简介

王荣鑫,男,1963年9月出生,中学语文一级教师,宿迁市语文学科带头人。主持省级课题《初中创新作文训练的研究》已结题。有十余篇教学论文在省、市级以上刊物上发表。

下载小学科学教学应以问题解决为中心(范文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科学教学应以问题解决为中心(范文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课程教学问题解决实践研究----小学科学》读书心得

    《新课程教学问题解决实践研究----小学科学》读书心得 最近利用闲暇时间仔细拜读了由余炜炜和何伟民主编的《新课程教学问题解决实践研究》一书。此书主要从教师在课堂教学......

    《新课程教学问题解决实践研究----小学科学》读书心得

    《新课程教学问题解决实践研究----小学科学》读书心得 最近利用闲暇时间仔细拜读了由余炜炜和何伟民主编的《新课程教学问题解决实践研究》一书。此书主要从教师在课堂教学......

    农业技术推广应以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为中心[大全五篇]

    农业技术推广应以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为中心——关于北京三高科技农业试验示范区的调查经济管理 葛斐【摘要】要使现代农业科学技术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离不开农业技术的推......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语文教学应以读书为要

    语文教学应以读书为要 一直有一个想法,不一定正确,就是觉得“课外阅读”中的“课外”两个字有很大的负面影响。长期以来,“课外阅读”的习惯提法给人一个根深蒂固的印象就是,阅......

    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初探(剑斗中心学校王英才)

    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初探 剑 斗 中 心 学 校王 英 才 联系电话:*** 1 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初探 2012《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定稿)》提出义务教......

    阅读教学应以语言为中心培养学生语感(优秀范文五篇)

    阅读教学应以语言为中心培养学生语感 语文阅读教学应该以语言为核心,独立细致而准确地解读文本,并且能在语文阅读中培养学生语感,这是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上的首要责任和义务。......

    问题解决教学设计

    问题解决(三)教案 大坪小学 邓丽 【教学内容】 西师版教科教材第29页例3,课堂活动第3题。 【教学目标】 1.学生经历“求最多或最少”的数学问题的解决全过程,掌握这类问题的特征......

    问题解决教学模式

    问题解决教学模式 一、问题解决的含义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当代著名数学家P.R.Halmos)。问题解决亦随着时代的演变而有其不同的意义。自80年代始,问题解决已成为世界性数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