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应以语言为中心培养学生语感(优秀范文五篇)

时间:2019-05-13 03:55: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阅读教学应以语言为中心培养学生语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阅读教学应以语言为中心培养学生语感》。

第一篇:阅读教学应以语言为中心培养学生语感

阅读教学应以语言为中心培养学生语感

语文阅读教学应该以语言为核心,独立细致而准确地解读文本,并且能在语文阅读中培养学生语感,这是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上的首要责任和义务。

阅读教学语言语感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否够强以及能否对语言文字有一个较为精准的理解、恰当合适的运用,都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语感的影响甚至是决定。如果想要强化文字语言的训练效果,首要任务就是加大对学生语感的训练力度。简单来说,也就是每当看到一句话,甚至是一个词语,都要立即做出快速、敏锐的反应,许多学术界的知名人士,像叶圣陶先生和吕叔湘先生都认为,只有把学生的语感能力培养起来,才能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加快阅读与写作的速度,抓住文章中的重要字句,都要求学生具备较好的语感能力。总地来说,做好语文的教与学,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势在必行。

一、注重在文本朗读中培养学生的语感

学习语文的一个重要方式或者说是技巧就是阅读,同时,琢磨作者的写作用意、文章的思想感情、加强语言训练效果都不可能离开阅读这一项而独自进行,只有多次反复阅读、深层次阅读、用心阅读,才能真正了解文章主旨,把文章理解透彻。

例如,在教学老舍先生《北京的春节》一文时,让学生自由放声读详写的四个时间段的内容,再指名学生读出老舍笔下过年热闹、红火的景象,学生读得声情并茂。情由心生,学生阅读得多,自然就会增加对语言材料理解和领悟的机会。

再如,我在文言文的教学中,注重让学生读出三个层次:(1)读通读顺;(2)读出韵味;(3)读出魅力,从而感受文言文文体的特点。更如,在教学《祖父的园子》一文时,我引领学生走进情境读,我说:“孩子们,拿起你的水瓢,一边泼水一边大喊着读。”孩子们都置身其中,边做动作边入情入境地读;接着,又让学生分角色走进人物读……都贯彻了这样的思想――注重在文本朗读中培养语感。

每一篇文章都有自己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而且这种情感不是流露在外表的,更不是语文教师通过话语硬性灌输给学生的,情感的流露与表达,主要依靠的是文字、句子,字句里面隐藏着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容和整篇文章的思想感情,所以,要想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对文章进行反复的阅读才是正确的做法和主要的依据,阅读的时候并不是走马观花,而是全身心地投入,用心灵和大脑去阅读,并且一边阅读一边思考,感悟作者的心灵,尽可能与作者产生一种强烈的共鸣,这样才能培养和加强阅读的语感能力。

二、注重在读写结合中培养学生的语感

学生对于语感的理解和领悟,仅靠课本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我们指导学生从课外选取各种体裁、各种内容以及饱含喜怒哀乐各种情感的文章进行群文组合阅读。在教学《北京的春节》一文时,我依托课文,又为孩子们链接了另外两篇关于过年的文章,进而又拓展了鲁迅、冰心、丰子恺等作者描写的关于过年的片段供学生阅读,在群文对比阅读中打通了学生情感的阀门,引发了他们关于过年的思考,从而孩子们都写出了自己笔下风格迥异的年味。正像北京东城区教育研修学院蒋杰英主任所说,老师应成为学生课堂情感发展的“推手”,真正贯彻关注学生课堂表现,促进学生语文能力提升的理念。

因此,如果说读书是把书中描写的内容变为图像来进行思维。而写作,则是把生活中的人、事、物(具体的图像)用文字表现出来。

三、注重在想象画面中培养学生的语感

北京教育学院知名度极高的陈琳教授说过,语言文字是语文课文中塑造艺术形象的主要手段和方式,不能用手去感触,而是通过对字句的斟酌加以自身的想象在头脑中形成一幅对应的画面,进而感悟课文的意境,获得丰富的语感。

这一点在我听过的一位教师教学的《生命生命》一文中表现尤为突出。在重点学习“飞蛾求生”一段时,当学生体会到飞蛾求生让他们“震惊”的感受时,老师引领学生进一步体会“小虫子为什么让作者震惊,读着这样的句子,你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能把这样的画面用朗读的方式展现给大家吗?”“飞蛾是在怎样的处境下极力挣扎?只要我手指稍一用力,飞蛾就会怎样?”直到引领学生读出了生命的力量。再如,在教学《祖父的园子》一文时,通过让孩子走进祖父,走进萧红的童年生活,抓住文章联想的结合点想画面,引领学生悟出情感,之后,自然而然地引入原著、解读作者,当老师动情地边引读边擦去“画面”时,这种意象虽然在孩子们的眼前消失,却永远留在了孩子们的心中。水到渠成,课堂中所有人的情感也随之升华,不知不觉就把文本读厚了,实现了学生与原著、与作者的情感共鸣,而这个过程一定能够转化成孩子们对语言的敏锐感觉。这是真正从学生需要出发,关注学生,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文学素养的积淀。

四、注重在知言养气的诵读中培养语感

知言养气,源于孟子的“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这句话就是强调语言实践对学生学习语文的促进作用,言语实践可以丰富学生的精神感悟,使学生学习文章的能力与精神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语文的教学中最为常用的方法就是知言养气。下面对知言养气四个字进行细致的解释,所谓的“言”指的就是文章语言、文字的精美,辞藻的华丽和句子的简练都可以包括在内,而“气”指的则是文章的读者与作者之间产生的强烈的共鸣与感触。尤其是在古诗词教学中,我们不但要让学生熟读背出,更要引领他们“立体的懂”,知人论世,才能对古诗词中的意境、大家的风格体会得更深刻,从而真正与作者、文本产生共鸣。

例如,我们在中高年级单元整体教学的研究实践中,特别注重通过对教材的统整,将大量课外阅读引入课内。在学习了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这首词后,为了引领学生走近这位中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女词人,我们开展了“走近李清照”的语文实践活动。和学生共同设计了实践活动内容:结合注释、译文和收集的相关资料品读李清照前期的作品《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醉花阴》,了解作者前期的生活经历,谈谈感受深的词句,并交流同时期的其它代表作;品读李清照后期的作品《声声慢》,了解词人后期的生活经历,体会词中的意象,并交流词人后期其它的作品。这样,学生通过小组内分工合作,完成了对李清照一生及诗词作品的研究学习。在活动展示课上,各组学生滔滔不绝地讲解李清照的生活经历和她相关作品的创作背景,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与作者、与文本的对话。”课堂上,无论学生的独诵还是分工合作朗诵,从情感和共鸣上都再现了诗词的意境,使得李清照的诗词意蕴得到淋漓尽致地展现。学生也在知人论世中,在入情入境地诵读中掌握了词人语言的表达特点和意象所指,从而内化为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能力。

我想,语文阅读教学的主要宗旨不单单是感悟语言文字,也不是看文章的字句有多么的华美绚丽,而是对文章中人文理念的体悟和对价值取向的把握。语文课是一门让人身心愉悦的课程,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还能够在精神层面发挥重要作用,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应该注重以语言为中心培养学生语感,使孩子们主动地感受语文课程的魅力所在。

第二篇: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语感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

2001年7月教育部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而“培养学生的语感”便是这语文素养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语文课程标准》中多次提到“语感”二字,如其基本理念部分强调“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总目标之中要求使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而后在各阶段的目标中,对语感的培养就更见具体、明确了。其实早在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我国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就强调指出:“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语言学家吕叔湘也表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一个学生的语感强了,他在理解方面和表达方面都会不断前进。” 当今语文教育的著名学者王尚文先生明确提出:“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语感,要千方百计提高学生语感素质。”近年来,随着语文教改的不断深入,人们在对传统语文教学的重新审视、重新定位中,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语感作为一个人必备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和终身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最基本的言语能力表现为语感,语感就是对言语的直觉感知能力。它的主要特征是直觉性和自动化。我国最早提出语感这一概念的是夏丏尊先生,他曾对语感做了一番深入浅出的解释:“在语感敏锐的人的心里,‘ 赤’不但解作红色,‘夜’不但解作昼的反对吧。‘田园’不但解作种菜的地方,‘春雨’不但解作春天的雨吧。见了‘新绿’两字,就会感到希望、自然的化工、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旨趣。见了‘落叶’两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寥等说不尽的意味吧。”可见,在夏丐尊先生看来,语感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受,是一种对语言文字正确丰富的了解力。而王尚文先生则认为:“语感是思维并不直接参与作用的由无意识替代的在感觉层面进行言语活动的能力,是个体的人与言语世界的直接联系。它表现为对作用于他的言语作品的内在反应能力,即听和看(读)的能力,也表现为因个人情意的需要或适应社会交际的需要而在感觉层面直接生成言语作品的能力,即说和写的能力。”总之,语感是一种个体的语文修养,它是个体在长期规范的言语实践中逐步养成的一种具有浓厚经验色彩的能比较直接迅速的感悟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语感敏锐的人,不仅能够把握言语对象的字面意思,而且还能迅速、直接地捕捉到文字信息的丰富内涵以及弦外之音、音外之意。在日益频繁的交往中,人们对语言信息的接受往往引发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活动,其中强烈敏锐的语感是理解一切文字的基础,是思想认识逐步通向作者心灵的桥梁。人们之所以可以不假思索地运用语言表达思想,以及从语句或一段的开头即能预测出整个语句或语段的趋向,可以在一瞬间辨认出词义的细微差别和色彩感情,正是凭语感。具备了良好的语感能使人感受言语之精妙,洞见言语之精髓,把握言语之理趣,更能使其步入丰富而又美妙的精神世界,受到诸如文化、审美的熏陶。可以说,敏锐的语感是学好语文的重要条件,是构成一个人语文素养的核心因素,是一个人语文水平的重要标志。培养小学生的语感是小学语文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关键。

(一)以读为本,培养语感

“读”,注于目,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是多种感官参与的以声释义的活动,是把文字符号转化成声音,直接感受语言、训练语感的基本方式,是在语感习得过程中一个最有效的言语实践方式。既是理解语言、积累语言的有效手段,更是培养学生语感的必经之路。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读”是我国传统语文教学的精粹。汉语言文字固有的音韵美、意境美、文章结构的严谨美,都需要通过有指导、有要求的反复吟诵,品尝“文中味”,悟出“文外意。”在课堂中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多读书,充分利用机会让学生通过朗读、默读、复读、赛读、整体读、部分读、引读、分角色朗读、范读等多种形式,从读中得到感悟,训练语感。

1、范读

夏丏尊先生说:“国文教师最重要的任务是传语感于学生。”教师的范读,体现了教师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其表情、语气、语调、体态都作为一种信息,直接传递给学生,学生会看得到,听得清,可以模仿、学习。教师读得好,可以引起学生感情的共鸣,起到“情染语感”的作用。有位老师在教《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时,先用诵读创设情景,使学生觉得仿佛在送行的人群中,教师也恍若置身十里长街。然后再用哀婉的语调朗读着:“人们常常幸福地看到周总理,看到他矫健的身躯,慈祥的面庞……”随后问:“幸福应该是愉快的感情,‘矫健的身躯’,‘慈祥的面庞’是赞美的语调,为什么老师读得反而低沉了,轻了,慢了。”教师意在读中激情。学生动情地说:“因为这种幸福人们再也享受不到了!”“因为周总理矫健的身躯,慈祥的面庞再也看不到了!”“悲痛中回忆快乐,使我们悲上加悲!”

2、自由读

培养学生的语感,自由朗读比齐读更加有效。朗读时,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感受来读,边读边品味课文的感情,如果觉得还存在没有充分领悟的地方,可以慢慢读,多读几遍,从而不断加深学生的感受。《黄继光》一文中,有一组重点句子:“他感到指导员在看着他,战友们在看着他,朝鲜人民在看着他,祖国人民在看着他,黄继光又站起来了!”一位老师教学时,抛开繁琐的提问和分析,让学生反复朗读这个句子,去体味文意,领悟情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的朗读声随着排比的推进,由小到大,感情也越来越强烈。当读到“黄继光站起来了”时,“站”字很自然地吐出了最强音。此时,一个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的崇高形象也“站”在了学生的心中。

3、分角色读

分角色朗读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朗读中可运用不同的语气、语调和语速,塑造出不同的人物形象,从而使学生对课文有更深的感受。如《狼和小羊》一课,狼说得话要嗓子粗,声调高,语速快,还读出恶狠狠的、蛮不讲理的神情;而小羊说的话要读得慢而轻,读出善良、温和与可怜。学生在角色朗读中与主人公一起思考,一起感受,对故事中人物的思想感情体验的真切深刻,不但培养了朗读的热情、兴趣,还发展了他们的语感能力。

4、引读

有的班级学生朗读整体较弱,语感普遍不强,学生的情感与教师的情感、文本的情感不能很快产生共鸣。此时可用“引读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在教师情感的感染下,相对集中感悟某些重点词句,从而激发学生的感情。如教学《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中“炸暗堡”部分:

师:这时候,嘹亮的冲锋号吹响了,惊天动地的喊杀声由远而近。成千上万的解放军战士冲上来了,可是,敌人的机枪还在扫射。万分紧急关头,董存瑞——

生:昂首挺胸,站住桥底下,左手托起炸药包,顶住桥底,右手猛地一拉导火索。

师:导火索“哧哧”地冒着白烟,闪着火花——

生:火光照亮了他那钢铸一般的脸。

师:1秒钟,2秒钟……董存瑞——

生:像巨人一样挺立着,两眼放射着坚毅的光芒。

师:董存瑞抬头眺望远方,仿佛看到胜利的红旗在隆化中学的上空高高飘扬,他用尽力气高喊着——

生:同志们,为了新中国,冲啊!

此段朗读,学生在教师的“引读”下通过对董存瑞炸暗堡时的动作、神态和语言的集中感受,在学生的情感深处刻下了一个为人民解放事业不惜粉身碎骨的光辉形象。

(二)品词析句,训练语感: 咬文嚼字,品味语言是语感训练的关键环节。朱熹对此有过精辟的解释:“大凡读书,须是熟读,读熟了自精读,精熟后理自见得。如吃果子一般,劈头方咬开,未见滋味便吃;须是细嚼教烂,则滋味自出,方始识得这个是甜、是苦、是辛,始为知味。”(见《朱子语类》)。叶圣陶先生讲到语感训练时也曾说,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辞的意义和情味,单靠查字典是不够的,必须引导学生推敲、揣摩、细细品味。这样,学生对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可见语感训练的关键是“了解一个字,一个词的意义和情味”。由此,我们在课堂上要着力引导学生推敲词句,品析文本,通过文字这座桥梁与作者会面,在文本、师生、作者和编者间形成平等的对话,感悟用词的准确性,感悟语句的意境,体验语句的情感,增强语感的灵敏度。具体教学时可引导学生通过“加、减、调、换”等方式来训练和提高学生的语感。

1、加。就是加进课文中没有写出的内容再与原句比较。如《狼牙山五壮士》中,“班长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莲花瓣走去”一句,让学生在“走”前面加上“我们”,把这句话改为“班长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我们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然后比一比,两句话在情味上有什么不同,通过揣摩比较,学生领悟到在当时环境险恶的情况下,一个“走”字掷地有声,充分体现了五壮士舍生取义的坚定决心。

2、减。就是把原句中的某个词语减去,再与原句比较。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中“人们臂上都缠着黑纱,胸前都佩着白花,眼睛都望着周总理的灵车开来的方向”一句。把句子中的三“都”去掉,然后与原句比较。通过比较,学生明白这三个“都”不写,句子也通,意思也一样,但情味就大不相同了。有了这三个“都”,就突出地表现了全国人民对周总理的怀念、爱戴是一致的,是人同此心,无一例外的。

3、调。就是把前后几个词语调换位置,然后进行比较。”《狼牙山五壮士》一课中有这么两句话:“五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人民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这里的“眺望”和“望望”都是看的意思,能不能调个位置?学生通过调序朗读,通过思考,通过联系上下文和原句比较,就知道这两个词不能换位置。因为,是由于他们与日寇英勇顽强的搏斗,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已安全转移,“眺望”写出了五壮士心中充满的无比自豪,和对人民对部队的无比热爱、留恋。回头“望望”向上爬的敌人,表达了五壮士对敌人的无比蔑视。

4、换。就是将句子中某个词语换成另一个词语,然后进行比较。《燕子》中有这么一句话:“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正在演奏的曲谱啊。”为让学生体会到“痕”字好在哪里,可先启发学生思考:电线一般用什么量词?(根)然后换成“根”后与原句比较:在这里用“根”好还是“痕”好。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朗读和对生活的联想,学生体会到了用词的妙处:一个“痕”字把处于高、远处的电线只能隐约可见的特点极准确地表现了出来,与后面描写“燕子”成了“音符”相映成趣,产生了一种朦胧的美。

(三)联系生活,汲取语感

敏锐的语感总是和对生活的敏锐的感受联系在一起的。训练语感,应引导学生把对生活的观察、体验与对语言的研究结合起来。叶圣陶先生说:“要求语感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去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单靠翻查字典,得不到什么深切的语感,唯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把生活所得的一点一滴积聚起来,积聚得越多,了解越见真切。” 茅盾先生也说,理解文章应一边读,一边回想自己所经历的相似的人生,或者一边读,一边到现实中去。由此可见,培养语感必须联系生活经验,脱离了生活体验的“语感培养”是苍白的。也就是说语感的丰富、深刻、敏锐、美妙,必须建立在开启个人体验的基石之上。作为语文教师就是要善于在学生对言语的感悟中,进行多方引导、点拨,将其隐藏于内心深处的各种体验调入前台。这样学生对言语的理解就会变得更加容易,感悟就会更加深刻。

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有这样一句话:“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双手拄着拐杖,背靠着洋槐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教师提出 “‘焦急’、‘耐心’这两个词是一对反义词,老奶奶为什么会焦急,又为什么会耐心地等待呢”这样一个问题来诱发训练学生的语感能力。首先让学生回忆自己的生活经验:如果去火车站接亲人,你提前等候在车站,可是到时间火车却晚点了,这时你的心情当然是焦急的。然而,你仍然要坚持等候,没有回家,这又表现出很有耐心。由此点拨学生即能顿悟此处的“焦急”是表现出老奶奶盼望早一点看到总理的灵车;“耐心”表现了她送别总理的诚心,不管多晚都要等到。从而深切地感受老奶奶对总理的爱戴和怀念。

再如:一位教师在讲授《游园不值》一课时,就运用了联想的方法来激活体验,培养语感的。

师:同学们,诗人没能进到朋友的园子里,没有观赏到满园的春色,多令人遗憾呀!但是你能猜出园里是什么样的吗?

生1:我想园子里一定有一个大花坛,里面开满了五颜六色的花,花儿上面还飞舞着蝴蝶、蜜蜂。

生2:园中间会有一条石子铺成的路,路旁是青青的垂柳。

生3:还有一个大水塘,里面有鱼儿在游来游去。岸边种着桃树、杏树、梨树,散发出花的清香,枝头还传来鸟的鸣叫。……

学生的描述不是凭空虚构的,而是融入了自己对春天的切身体会。教师在这里巧妙地以联想为桥梁,将语言文字与生活体验连接在一起,使学生融入到了诗所描画的意境之中,迸发出了对美好春天的喜爱之情。

(四)想象参与,激发语感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教学中,如何使学生领悟文章的情境呢?叶老曾说:“必须驱谴我们的想象,才能通过文字,达到这个目的。”可见语感同想象是紧密联系的,在阅读教学中运用形象思维,启发学生想象,必然会在学生的心中产生“内心视像”。它能使课文内容像电影一样,在学生头脑中一一闪过,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引起感情共鸣。

可以说联想和想象是培养语感的翅膀。想象的过程不但是引发学生调动知识储备的过程,而且是学生在感知作品内容的表象形式的过程。

如教学《月光曲》一文,要引导学生领悟贝多芬创作乐曲的经过一段时,就可配上轻柔的音乐,美丽的画面,再加上有感情地朗读,去启发学生展开想象,让学生仿佛置身于小茅屋之中:一轮明月升起,月光流泻,万物披纱,四周是那般幽静。在这境界中,贝多芬手抚琴键,音符似潺潺流水,又如瑟瑟秋风,倾诉着人世间的真诚与善良,贫穷与希望……之后又辅之以声情并茂、抑扬顿挫的感情朗读,把学生带到波涛汹涌的大海边,领略大海的雄浑壮美,从而领会乐曲旋律的迭宕起伏,由此达到训练语感的目的。

再如《台湾的蝴蝶谷》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每年春季,一群群色彩斑澜的蝴蝶飞过花丛,穿过树林,越过小溪,赶到山谷里来聚会。”假如仅从文字的表层意义呆板地理解“色彩斑瓓、穿、越”等词语,就无法感受到美丽神奇的蝴蝶聚会的场面。要想让学生披文入情,进入课文所描绘的情境,只有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去发挥想象,展开联想:数以万计的蝴蝶身着彩衣正从四面八方赶来,它们生怕耽误了大好春光,急着到蝴蝶谷去聚会,你瞧它们飞得多么轻快,多么活泼!学生在看图想象中仿佛自己也成了一只舞姿翩翩的彩蝶,正赶着去蝴蝶谷聚会呢?

我在讲授《水乡歌》一课时,也采用了联想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语感。文中这样写道:“水乡什么多?水多,千条渠,万条河,池塘一个连一个,处处绿水荡清波。”

师:请你们自己读这段话,老师相信你肯定能读懂的。(学生读)你刚才读的时候,眼前是不是出现了什么情景?什么画面?(此时,老师出示一幅水乡的图画,很美,学生欣赏。)师:同学们,请你对着画面再读一读,你有什么新的体会,新的发现?(生读)你仿佛来到了什么地方?仿佛看到了什么情景?

生1:我仿佛来到了水乡,看到了一叶叶小舟在碧绿的清波上荡漾。

生2:我仿佛来到了水乡,看到了一株株水草在碧绿的河水里摇曳。

生3:我仿佛来到了水乡的小河边,看到了成群结队的鸭子在水中嬉戏。

师:假如你真的来到了水乡,你最想做的是什么?

生1:我想把它画下来。

生2:我想弯下腰尝一尝水乡的味道。

生3:我想把它拍下来,挂在自己家客厅的墙壁上。

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学生丰富的想象,流泻出了诗一样的语言,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都绘就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画卷,让我们仿佛听到了水乡人民的欢声笑语,让我们仿佛嗅到了江南水乡特有的气息。

(五)积累语言,深化感悟。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涅认为:“学习的过程是逐渐积累的过程。”语言学习更需要积累。巴金先生曾说:“读多了,读熟了,常常可以顺口背出来,也就慢慢体会到他们的好处,也就慢慢地摸到文章的调子。” “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歙张。”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见,熟读成诵,广泛阅读,是储备语言材料,培养语感,发展语言能力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1、熟读成诵

小语教材中许多课文出自名家之笔,文质兼美,情感丰富。对于课文中的精彩片段,教师可要求学生反复地欣赏,读出其中的韵味、体验其中的美妙,直至背诵。通过背诵,学生积累了大量的佳词妙句,精美篇章,不断充实语言库存,并从背诵中进一步领悟作者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精妙,悟出表达方法的精巧,这将使学生受益终身。中国传统的语文教学精华已证明这一点。正如古人所说:“文章读之故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交,我之文也。作文时,吾意欲所言,无不随吾所欲,应笔而出,如泉之涌,滔滔不竭。”新课程标准规定小学阶段背诵优秀课文不少于150篇(含课文),古诗词背诵推荐篇目80首。如此,有利于学生贮存语言,深化语感,从而扎扎实实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不断提高。

2、广泛阅读

语感的培养从“读”开始,不仅体现在课内,还要引导学生课外进行有效的阅览。因此,阅读教学中,可补充与课文相关的阅读材料,以弥补现行教材的阅读量的不足。如学习《草船借箭》后,可引导学生读《三国演义》的有关故事;学习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就介绍学生读《安徒生童话选》等。同时引导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记录好词、佳句、精彩片断等。也可以根据学生实际、引导学生广泛阅读自己喜爱的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强的读物,以开拓学生视野,扩大知识面,使学生在反复、大量感受语言材料的过程中,丰富语言,增强语感。低年级的学生喜欢鲜明的形象、活泼的内容,可推荐他们看童话、寓言等有趣的读物;中年级学生喜欢情节生动的故事,可推荐看历史故事、民间故事、科幻小说等引人入胜的读物;高年级学生喜欢文质兼美的内容,可推荐读名篇佳作,历史名著等。大量的课外阅读能使小朋友吸收众多的词汇和句式,培养想象力,提高表达能力。难怪王尚文在《语感论》中说:“感受优秀言语作品的言语是培养语感的摇篮。”如果我们的学生能做一只勤劳的小蜜蜂,飞到书籍的百花园中尽力汲取营养和甘露,去感受、体验和想象作者所描绘的情境,去学习作者的遣词造句,久而久之,头脑中的语言丰富了,自然会有较强的语感。正所谓:厚积才能薄发。

(六)言语实践,积淀语感

“要能游泳,必须下水。”学生在阅读中习得的语感,只有在更多的语言实践中运用,才能使语感不断强化。“通过熟读、背诵形成的语言积累,还要经过迁移性的练习才能逐步实现内化。”因而在教学中,教师要以读促写,组织学生开展一些与课文内容有关的创造性的口头语言表达,书面写作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言语的运用过程中,进一步感悟言语之神妙,把握言语之精髓,也使课文的思想得以延续,自身的语感得以发展。

1、口语表达

在阅读教学中,可努力创设情境,让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际,深化感悟。通过引导学生参加朗读、说话、演讲,或指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复述,转述等,深化感悟。如在教学《云房子》一课时,教师可让学生畅谈自己想象中的云房子的样子,随后可积极鼓励学生运用文中的“有的……有的……也有……”句式向大家介绍自己喜爱的云房子。这一教学过程,不仅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充分发挥了想象力,而且使学生在自主的体验中内化了语言,培养了学生感悟、积累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2、勤于动笔

“勤于动笔也是训练语感的一个重要手段。”⑥当学生进入语言文字所描绘的情境之中,用心用情去感悟语言文字时,已经不是单向的主体对客体的把握,在很大的程度上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交流、碰撞和融合。因为每篇文章的背后都站着一位作者,学生感悟语言文字实质是与作者进行着思想的交流,情感的传递,经验的融通,这必将激活学生的思维与想象,唤醒沉睡在学生内心当中的与之相似相通的生活经历、经验和感受,从而会产生一吐为快的表达欲望。此时教师要为学生腾出足够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将积蓄于胸的所思所感彻底地宣泄出来,以达到升华感悟,积淀语感的目的。如《半截蜡烛》一文以小女儿拿走蜡烛,走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为结尾,给人一种意尤未尽之感,教师可在此设计让学生续写结尾,要求前后照应,首尾连贯,学生在写的过程中也就进一步理解体悟了课文内容,感悟了人物形象的魅力。

总之,培养学生语感是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因为语感是通向更高语言文字境界的桥梁,使学生语言基础、生活体验、思想情趣和文学修养的综合体现,一旦形成,将终身受用不尽。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视语感的培养,努力提高他们感受语言的灵敏度和顿悟力,才能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全面提升。

第三篇:小学科学教学应以问题解决为中心

小学科学教学应以问题解决为中心

吴中区宝带实验小学 胡向锋

一. 引言

科学课是引导学生认识自然,探索自然奥秘的一门生动有趣的课程。在科学课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组织学生通过发现问题,利用以前学过的知识,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来解决问题。这一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的教学是科学教学的重要特征之一。

那么,什么是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的教学呢?简单地说就是以设计有序问题解决教学内容的方法,简称问题教学或问题解决法。它是置学生于一定的问题情境之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围绕问题,重新组织已获的知识,形成相应的新知,并用它来解决当前的新问题。所以,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的教学是一种高级的学习,它符合科学教学的学科特点。

本文所要研讨的问题有:问题解决法的特点是什么?科学教学中问题的解决包含哪些步骤?影响学生问题解决的因素又有哪些?

二. 问题解决法的特点

首先,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学生初次遇到的,不容易直接用已知经验来处理。如《电从哪里来》,课题就要求学生来探索这一问题,解决这一问题。而这一问题是学生从未遇到过的,是第一次接触,即使有些学生在以前发现过这一问题,但对这一问题的有意识探究,还是第一次。同时,这一问题,又不能用已知的知识经验来处理。譬如“地球引力”“大气的压力”等知识,都不能来解决这一问题。这时,新问题就确立了

其次,要把已掌握的概念,重新加以组合,教师要找出适合于当前问题的有效教学方法,以便解决问题,形成新的概念。对《雨和雪》这一课,学生原先已掌握的简单概念,有“水的三态变化”、“雾和云的形成”等知识,这些前概念只能算作解决问题的思维素材,要形成新的概念必须是把这些前概念重新组合起来。从“水的三态变化”可知:水可以通过蒸发、沸腾、凝结等方式,改变其形状,变成水蒸气、液态的水、冰;从“雾和云的形成”规律可知:雨和雪是由空中的水蒸气变成的。最后,启发学生把这两个简单知识组合起来,就形成了新的概念。

最后,问题解决后,所习得的概念必须能够迁移。在解决问题中产生的概念及相应的认知策略,不仅构成了学生的“知识宝库”和技能,而且在以后遇到类似情境时,就可借助回忆而能够解答了。如《凝结》,学生已掌握“水蒸气受冷凝结成水”这个概念,而这个概念可以引导学生发生迁移。如“霜的形成”原因完全是这一概念迁移的直接结果。当探究“霜的形成”原因时,学生容易想到“露的形成”原因,只是形成的条件不同,“露是0℃以上,霜是0℃以下”。学生遇到的这种类似情境,使他们借助以往的概念轻而易举的解答了出来。

从问题的确立,到问题的解决,这一学习过程,反映了学生的思维过程。所以,教师在科学教学中,必须按照这一认知规律,以问题为中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三.问题解决的步骤

科学教学实质上是一个问题解决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如何引导学生一步步解决问题,是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我国著名学者蔡安、李祝华于1984年提出解决问题一般包括四个阶段:定向─→逼近─→成型─→引深。根据这一理论思想,结合科学学科的特点,我把问题解决的步骤分为:

(一)提出问题

提出问题就使学生置身于问题情境之中,提出学生第一次要解答的问题。问题的提出,首先应符合问题情境。如学习了“空气占据空间”、“压缩空气”、“大气压力”、“水的浮力”之后,向学生提出“同一物体为什么有时会沉,有时会浮呢?”即《沉浮的秘密》(第五册)。对这个新问题,必须综合应用“空气占据空间”、“压缩空气”中的有关知识以及“大气压力”、“水的浮力”中的知识来间接的处理。这一问题不能过早的提出,这样会使学生无法接受,很难理解;也不能过晚的提出,这样会错过教学的时机,从头开始。所以,提出问题要符合当时问题的情境。这一课我是这样设计的:一开始演示实验,把一团橡皮泥沉在水底,又把捏成船形的橡皮泥浮在水面,然后问学生:“两个都是橡皮泥,一个是球形的,一个是船形的,为什么捏成船形的会浮在水面呢?”

(二)逼近问题

问题提出之后,应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在必要的时候要有所提示。为了使学生对问题有一个解决的方法,教师可先让学生讨论思考:到底是什么原因产生了这种现象呢?这时,要让学生大胆的发言,把他们的想法讲出来,并说出自己的根据,哪怕是错误的,只要肯问答,就说明他在动脑筋,应给予表扬。

例如:要解决“沉浮的秘密”这个问题,首先是学生必须能够回忆有关的知识,如物体的重量、浮力的大小等等。其次,除了回忆先前学过的知识外,还要激活并运用以前学会的那些认知办法。如浮力大小的测量方法,物体重量的测量方法,思维上要有发散性思维,敢于想象,作出大胆的假设等。最后,把回忆出来的知识依靠认知的方法,重新组织,综合成新的知识,用它来解决提出的新问题。教师在让学生思考问题之后,就让学生作出如下假设:1、可能是橡皮泥变轻了。2、可能是橡皮泥受到的浮力增大了。为了确定哪一个假设正确,教师提出用“水的浮力”这节课所学过的方法,验证刚才的假设。于是,学生开始设计实验方法,并按照自己的实验办法开始做实验。

(三)解决问题

教师让学生设计出实验之后,就指导学生做实验。实验可以这样做:A、用弹簧秤先后提起橡皮泥团和船形橡皮泥,通过比较两次被拉长的长度,可知后者不比前者轻,从而否定第一个假设;B、比较弹簧秤称橡皮泥团和船形橡皮泥放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可知船形橡皮泥受到的浮力比较大,从而肯定第二个假设。最后得出结论:从实验可知,把一团橡皮泥捏成船形后,它并没有变轻,而是船形橡皮泥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比橡皮泥团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

解决问题不仅是一个思考、探索的过程,而且也是研究科学方法的实践过程。科学课中,所要解决的问题,往往是几个问题,这几个问题具有想互的联系;而这种联系又不易被学生发现,这时,教师就要帮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总结,建立知识的体系。

(四)引深问题 通过引深可以激发思考,发展学生的探索思维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旨在解决一个“会学”。学生主要在课堂上学习知识,对实际用知有一定的困难,但教师可以利用多种现代化手段(投影、录像、录音)与实验相结合,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Z《沉浮的秘密》这一课我引深了这样一个问题“潜水艇为什么一会儿能浮出水面,一会儿又会沉入海底呢?”通过这一问题的解决,学生的思维被我充分调动起来,很多同学都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提出问题─→逼近问题─→解决问题─→引深问题”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这对学生以后独立研究问题有很大帮助。教师就应该从小培养他们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教是为了不教”,在科学教学中更要体现这一教学思想。

四、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在科学教学中,当教师把一个问题提出以后,有时学生很容易解决,有时却怎么也不能解决。这种现象引起了我的注意:影响学生问题解决的因素是什么呢?于是,我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究。

我发现,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客观因素,包括问题的难易程度,呈现的方式,环境条件等;另一类是主观因素,包括学生的知识水平,智力技能,认知策略和个性特征等。客观因素一般是指外界的因素,教师对这种因素比较容易控制。1、问题的难易程度的影响

问题本身的难易程度会影响学生解决问题的速度。《热胀冷缩》(第七册)这一课,同样提问:“为什么塑料管中的水柱会上升?”(课本实验一)和“夏天拉电线时为什么不能拉得太紧?”后一个问题就要比前一个问题难。因为后一个问题由于联系了实际生活,从而加深了问题的难度,学生较难问答。但不是后一问题不能提出来,随着学生知识水平的提高,较难的问题又变得容易起来。在教学中,我根据不同的需要,在不同的时机进行了提问,前一问题在实验中探索现象时发问;后一问题在加深理解、发展智力时发问,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2、问题的呈现方式的影响

问题的呈现方式也影响学生解决问题的难易程度。同样一个问题,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条件下,如果用教具、实物、挂图、实验等方式呈现和单纯以言语陈述的方式呈现,难易就不同。不言而喻,前者较后者容易解决;因为问题呈现的越具体,就Q越易于理解其间的关系。例如:对“心脏是如何跳动的?”(第十册《血液的循环器官》)这一问题。如果教师单纯用言语描述,学生觉得非常抽象,很难理解,并且在陈述时,容易出差错,这样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就阻碍了学生的思路。如果教师在陈述的过程中,能用活动挂图进行适当的演示:收缩时,把血液压入动脉血管;舒张时,让血液从静脉血管流回心脏。这样,学生在视觉和听觉的同时刺激下,解决问题就比较容易。

3、外界的环境条件对学生解决问题的影响。

外界的环境条件会影响学生的思维,如教室外吵闹声、汽车声、音乐声等,都会引起学生的不随意注意。另外,实验时的环境也有很大影响。我在教《金属》(第七册)这一课时,当我在讲台上演示“金属的传热性”实验时,学生在座位上边看边大叫大嚷,实验效果很差。分析原因主要有:演示器较小后面的同学看不清,以至后面声音很大。教室外声音很响,当时,我校正在进行建设之中,施工时的声音嘈杂。这些环境因素就影响着学生解决问题的情绪和思路。

主观因素一般是指学生自身的内部因素。教师对这种因素不易控制。

1、知识水平的影响。

没有相应的知识,要解决有关的问题是不可能的。因为解决问题必须辨别问题,分析给予的条件,这就涉及到有关的知识。只有依据有关的知识,才能为问题的解决确定方向,选择途径和方法。探索的技能在解决问题中不能代替实质性的知识,思维的策略不可能在“真空中”进行,理解和推想,没有有关的知识作背景,是难以进行的。如“你是如何听到铃声的?”(第十册《声音的传播》)这一问题。如果没有声音的产生,传播和“耳朵的科学”等知识,那么要理解这一问题,是不可能的。学生只有在相应的知识基础上,才能选择正确的途径和方法,解决问题。一般说,知识经验越多,解决问题越容易。然而,懂得有关的知识,尽管是解决问题的必要条件,却不是充分条件,还有其他的因素的影响。

2、智力技能的影响

个人的智力是影响解决问题的极重要的因素。解决问题的成功与否,常常决定于智力技能的高低。我发现:解决问题经常成功的同学不但能集中注意于所要解决的问题,而且还能用已掌握的有关知识对问题解决发挥作用,还能在探索时仔细、有条理的遵循一条推理的思路达到逻辑的结论。反之,则思想分散,叙述不清。在学完《它是什么》(第七册)这一课后,有些同学就能解决“鲸鱼为什么不是鱼?”“乌龟为什么是爬行动物?”等问题,得出合乎逻辑的结论,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而有些同学简直跟没学一样,仍东凑西拼,不知所云。聪明的程度还影响解决问题的方法,当遇到复杂问题时,很多同学提出多种假设,能用“可能是„„也可能是„„”的句式回答,这都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3、认知策略的影响 认知策略是指用来调节自己的注意,编码检查和思维等的技能。在问题解决中,思维的认知策略,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如何寻找问题的有关特征,如何权衡那些假设的可能性等。容易解决问题的同学,他们敏感好奇,机动灵活,分析综合能力很强,有时还会向老师提出问题。在《物体的热胀冷缩》(第七册)一课中,当我呈现出“为什么瘪的乒乓球只要没破,用热水一烫就可恢复原样?”这一问题后,发现有些同学就可抓住问题的有关特征,迅速作出假设,并对各个假设作出判断。而有些同学则会走进死胡同,不知从何解决。

4、个性特征的影响。

动机、气质、性格等是人的个性特征,它们是解决问题中不可缺少的因素。动机的过强过弱都不利于问题的解决。过强则过分焦虑,往往会限制认知活动,所谓欲速而不达。太弱则没有解决问题的积极性,也谈不上解决问题,只有动机强度适中时才有利于问题的解决。每每当我呈现问题以后,学生有时会瞪着眼睛想,却不能解决,你越是催他,越是不能解答。如果你能让他们稍微讨论一下,也许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气质和性格特点亦然。好动、大胆、自信和自知等特点也要适中,它们可以促阽果大胆接近冲动,自信近于专横,自知变成自贬,则对问题的解决将带来消极影响。

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尽量控制客观因素,激发主观因素,使之产生最大的教学效果。

五.结束语

问题解决法在学生的课堂学习中是一种高级形式的学习,它把学到的概念和简单知识以一定组合用来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很多教育家和学者提出了不同的模式,如:杜威的“五步模式”,华莱士的“四个阶段模式”。这些模式都有一定的道理,我们不可“一刀切”,“绝对化”,而是要吸取其中的精华,应用到自己的教学之中。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主要是主观因素,尤其是个体的认知结构因素,对问题解决的影响较大。

科学教学应以问题解决为中心,这是优化课堂教学的方法之一。当然,任何的方法都必须以其它教学法合理结合,这在实践中也是十分必要的。

【主要参考文献】 1、韩进之:《教育心理学纲要》,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2、《中国小学教学百科全书──自然卷》,沈阳出版社,1993年版。3、《“三激三知”程序导学法研究方案》,《教育天地》,吴县市教科室出版,1996年第1期。

【此文发表于《吴中教育》1999/2】

第四篇:浅谈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

浅谈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

1.整体把握,感知语言

语感的整体性特征决定了语感养成需要对语感材料从整体上进行把握,不能真正理解课文内容,便难以养成丰富的语感。进入课文语言环境,体会作者思想感情。在教学中要指导“美读”课文,培养语感能力。要教会学生用两条视线读书;一条是生理视线,即眼睛的视线;一条是心理视线,即心灵的视线。让学生一边声情并茂地朗读,一边展开联想。通过多种感官,使语言文字有机的结合,使语言文字所表达的内容合成完整、连续的生活画卷,在学生的头脑中活动起来,这样,学生才能进行主体的、全方位的感受和体验,从而准确地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教学中,我们往往发现课文中有些词语虽然并不深奥,表达意思也不难理解,但用得精妙传神,耐人寻味。教师可通过引导学生比较,挖掘含义,体会作者遣辞造句的独特魅力。从而有所感悟。

2.朗读想象,感悟语言

语感不是先天就有的,它是外部语言刺激和内在知识能力迅速交融的产物,它的获得是建立在对语言现象条件反射般熟悉的基础上的、它是有直觉的特征。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典范的语言进行感受,从而获得认知上的直觉能力。

2.1诵读吟咏;学生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通过诵读吟咏直接感受到语言中的节奏,领略语言的优美、文章的韵味。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都有这样的感受,学生学习一篇课文后,大多数能说出课文中优美的语言片段,而且同一的较多,就是学生对语言感受的体现。如:朗读是直觉感受语言、训练语感的基本方式。琅琅成韵的诵读,是眼、手、口、耳、脑等多种感官协调活动的过程,与相比,更是直觉体悟语言的一个基本方式。吟咏诵读可以感悟文章真谛,在不经意之间对语言那抑扬顿挫的语音、错落有致的节奏与奇特严谨的结构拥有深切的体验,进入这样一个美妙的境界。培养语感,有的要从声音上去吟味。在具体的语境中,让学生反复朗读吟诵,不同的语调、节奏朗读中思考,吟诵中品味,会其义自现,入情明理的。《金色的鱼钩》中老班长看到三个小战士不喝鱼汤时,说:“怎么了,吃不下?要是不吃,咱们就走不出这草地。同志们,为了革命,你们必须吃下去。小梁,你不要太脆!”第一句着急地发问,第二句爱怜地说理,第三句果断地命令,第四句严厉地暗示。结合上下文,了解当时说话的语境,让学生反复诵读,抑扬的语调,变化的速度,语音的轻重,使学生体会到了句子的深刻含义,老班长关心同志,忠于革命的精神也输入学生的心田。另外,吟咏诵读可以使学生领悟作文之道。古代私塾中的传统语文教育,主要是通过吟哦朗咏、诵读背诵,让学生直觉体悟言语规律从而达到语言运用的阶段。因而,反复朗读,感受语言,体会深层意蕴,从而形成语感。

3.调动生活情景,品味语言

语感的全意性特征决定了人们要领悟语感,需要对语言材料进行反复揣摩、体味,调动生活情景,形成语感会意能力。

3.1调动生活情景。文章是作者生活和生命的审美体验的结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使学生领悟文章的思想意蕴,感受作者的审美体验,要注意调动学生的生活情景。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能创设出浓郁的生活情景,就能使学生不由自主地调动自己的生活情景,并积极主动地进行课堂教学活动,为进行语感训练创设最佳条件。如:《观潮》一课“潮来之时” 一段,可先让学生闭上眼睛,听潮水奔腾、冲击的录音,想象潮来时的景象。然后,让学生读课文中的描写,体会潮来时的壮观,读出潮水的气势。这样,就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联想、想象参与感知活动,学生由被动地接受情景的熏陶,转为积极地营造课堂情景,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语感训练。

4.注重实践,运用语言

语感是学习规范语言长期积淀的结晶,只有强化听说读写的实践,持之以恒,养成习惯才能形成对文章的感受能力。这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的实践活动:听,就是教师创设一定的语言环境,诸如,上课听讲、听别人讲话、听广播电视等。在这一过程中,要求学生集中注意力,及时捕捉语言信息,了解内容,抓住中心和要点等。这有助于学生对语言的感受,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说,就是在一定的场合中,让学生用言语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这一过程就是言语的口头运用。在说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在积极的活动,组织语言极为快。因而,要求说话的语言准确、连贯、得体。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安排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如开故事会、举行朗诵比赛、表演话剧等。这样,在语言运用中增强语感能力。写,从《写作心理学》角度来说,学是调动头脑中的语言信息来激发大脑皮层细胞之间的信息,回忆、交流、筛选,从而达到巩固运用语言的目的。因此,写使学生在运用语言中,既能够仔细推敲词句,激发自身的语言积淀,又能促进语感的形成。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不但是现代教育教学的要求,而且也是教师教育教学的主要任务。

第五篇: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如何培养学生语感[模版]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如何培养学生语感

语感,简单地说就是语言感受力。具体而言,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受,是对特定环境中的话语不经过逻辑推理,直接、迅速地感知和把握。《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中都多次强调:“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学生语感,发展学生思维”。在教学中,语文教师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必须深刻认识对学生进行语感培养的重要性。那么,在语文教学中,究竟应该如何培养学生较强的语感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创设情景

在教学中创设出浓郁的语感情景,能使学生不由自主地调动多种感官,积极地进行相应的课堂活动,为进行语感训练创设最佳条件。如:《草原》一课的教学,教师在课始用大屏幕出示草原的美丽景色,再配上音乐,简述课文内容,为学生创设了浓厚的情感氛围,使学生很快进入了情景,奠定了课堂的基调。

2、引导想象

想象是通过多种手段帮助学生把语言文字转化成生动的画面,或是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历和实际认知水平在思维上发散延伸,使其对语言文字有更加深刻的感悟。如《丰碑》中有这样一段话:“风更狂了,雪更大了。大雪很快地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这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想象,“丰碑”是什么?为何说雪覆盖下的军需处长是一座晶莹的“丰碑”?这里的“丰碑”是指什么?通过想象更能加深学生的理解,升华学生的情感,感悟到军需处长的伟大。

3、释义悟情

朗读既是一种把书面语言用声音表达出来的言语活动,也是一种讲究吐字、表情达意的艺术,所以培养语感就必须在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的基础上进行。其中最基本的是对文章中词句的理解。一些词语比较生辟,又带有一定的专业性,可用直观演示的形式来释义。《五彩池》中有“折射”一词,教师直接打开投影仪,一束光线垂直射到天花板上,再把一枚三棱镜放到投影仪上,光线发生了变化,告诉学生这就叫“折射”。有些词语拟人化程度很强,可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加以理解。还有些词语的运用精当、准确、具体,但学生体会起来也会有难度,可用删换比较或填空的形式进行理解。

4、重视积累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优越的母语环境,让学生广泛地接触并积累言语材料,凭借记忆的检索功能形成直觉思维,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积累言语材料、理解语言知识的主要途径是多听、多阅读。广泛阅读更是积累语言经验、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语感是一种语言修养,是经过长期的语言训练逐步养成的一种感受语言文字的能力,因此,如果忽视大量阅读,语文水平或者语感水平是很难提高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多读文学名著、优秀古诗文等经典作品,储备语言材料,培养语感,这是发展语言能力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5、句式练习句式练习具有培养语感和进行语言训练的双重功效。《海滨小城》一课,重点是感受海滨小城的美丽景色。描写海滨部分主要是通过色彩美来表现景色美的,如课文第一自然段写道:“天是(蓝)的,海也是(蓝)的,海天交接的水平线上,(棕色)的机帆船,(银白色)的海鸥,还有和海鸥一样颜色的云朵。”在学生初读感知的基础上,通过填空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多彩的画面,从而感悟到海滨的美多在色彩,同时完成了词语的积累。

总之,语感的培养重在引导学生去感受。由于语文教学具有重朗读、重形象、重生活的特点,从而为激活并训练学生的语感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通过多种策略,指导学生领悟语言内涵,增强语感。

下载阅读教学应以语言为中心培养学生语感(优秀范文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阅读教学应以语言为中心培养学生语感(优秀范文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医院经济管理应以财务管理为中心

    多年来医院管理都反复强调经营管理, 笔者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医院经济管理应以财务管理为中心。但是医院的财务处(科) 作为负责医院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部门, 思想认识......

    现代企业管理应以财务管理为中心大全

    龙源期刊网 http://.cn 现代企业管理应以财务管理为中心 作者:林文礼 许 健 陈宇东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6年第01期 [摘 要]现代企业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个科学的管......

    在阅读教学中感悟语言培养语感

    在阅读教学中感悟语言培养语感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生应具备一定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这对于我们中职类的语文课程应当同样......

    语文教学应注重学生的语感培养

    语文教学应注重学生的语感培养 思南县第八中学 周 伟 语感”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即是对语言运用的分寸,情味的感受能力。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

    如何充分利用朗读培养学生英语语感范文

    如何充分利用朗读培养学生英语语感 语感是人对语言的领悟感应能力,是语言训练到熟能生巧的表现。它包括人们对英语的语音感受、语意感受、语言精感色彩的感受等。语感的形成......

    以读为本,培养学生语感之策略(精选5篇)

    以读为本,培养学生语感之策略 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读、写、听、说的语文能力,其核心是语感。叶圣陶先生指出: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是训练语感。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

    高中英语教学论文 谈课堂教学教师应以语言学习者为中心5篇

    谈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教师应以语言学习者为中心 摘 要: 从外语学习认知论,即把语言学习的过程看作对语言的认知过程入手,阐述英语课堂教学应以学习者为中心来设计,充分调动语言学......

    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语感的培养

    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语感的培养 【摘要】语感的培养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形成,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它对学生学习语文兴趣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