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低年级学生语感的培养课题小结
低年级学生语感的培养课题小结
学
段
学
科 姓
名
单
位 联系电话:
小 学
语 文
于咏梅
第二师二十二团中学
***
低年级学生语感的培养课题小结
一、课题的研究背景分析
我校处于团场地区,而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学,不能很好地把握母语学习的规律和特征,将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基本能力的训练与语感培养割裂开来,存在低效等问题。这样就制约了学生语感的发展,这也就给学生将来的全面发展带来影响。因此提出“团场小学低年级学生语感培养策略的研究”这一课题,想借此研究探索出适合低年级学生语感培养的新路子。
二、课题设计者:于咏梅
三、培养语感的意义
语感,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能力,是对文学语言的敏锐的感受力。直觉性、综合性、形象性和情感性是其主要特征。语言的积累对学好语文非常重要。语文的学习是很难做到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语感的培养有助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语文知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学生的美育。
四、研究对象:团场小学低年级学生
五、研究内容
(一)、在识字教学中培养语感 1.在初识生字中训练语感 2.在巩固识字中训练语感 3.在咬文嚼字中积淀语感(二)、朗读、诵读培养语感
训练语感离不开语言文字。要在语言文字训练上下功夫,特别是抓住那些重点的、精美的语句作为培养点,让学生进行比较、揣摩、欣赏,使其获得深刻地理解和感受。
(三)、创设情境,激发语感
低年级的课文大多浅显易懂,富有儿童情趣。教师就要善于创设语言文字所描绘的情境,使学生与作品情感内容产生共鸣,生活处处有语文。生活经验和自身的知识积累是语感的源泉。
(四)、广泛阅读 积淀语感
要想掌握好一种语言,培养一种语感,实在没有什么捷径可走,只有日积月累。大量的、高品位的阅读是培养良好语感的不二法门。
六、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2、教育调查法。
3、行动研究法。
七、时间步骤
准备阶段(9---10月)
钻研1--2年级教学,搜集优秀教案以及相关文献资料。研究阶段(11---12月)
结合相关材料进行过程性反思,运用研究理论,联系实践,形成成果。总结阶段(12月)
收集、汇总资料,撰写理论成果,进行总结。
八、研究的原则 1.全体性原则。2.主体性原则。3.启发性原则。4.激励性原则。
九、取得成效:
1、对于学生而言,通过对学生语感有意识的培养,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同时也使得学生读书的兴趣更加浓厚了,在这个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他们也渐渐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2、对于老师而言,给学生传授的不仅仅是知识,更多的是学习方法。老师在该课题研究的活动中也不断进步,不断改善教学方法,完善理念,同时又进行了自我充电,指导今后的教学实践。
十、课题小结: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就必须致力于语感培养,千方百计提高学生的语感素质,以期能够自然而然地一听就清,一说就顺,一看就懂,一写就通,而且听得真,说得好,看得清,写得美。低年级的学生在入学前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口头语言,形成了初步的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感受能力。他们能从别人的语言中感受到“喜爱”“生气”等情感,捕捉到言语的信息,也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欲望和情感,只是他们对语言的“感受”不够深入、精细。入学后,老师就要以此为基础不断地营造语言环境、提供语言实践平台,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语感更好地生成。针对低段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及语感形成的规律,我在教学中采取了以下几种方法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
一、在“识字教学”中训练语感
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而这不仅是认识生字的过程更是个语言交流的过程。我们要有意识地注意对学生稚嫩的语言进行引导,让学生在收获生字的同时收获更为丰富的语言。笔者在识字教学中做些尝试:
1.在初识生字中训练语感
低年级学生的思维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他们习惯在具体形象的事物中学习。在识字中,他们喜欢把文字转换为生动的画面。我们就抓住这些生动画面对学生的语言进行训练。我们班孩子在识字的时,常把一个字的部件想象成具体的事物,于是,我就引导他们编字谜、儿歌、顺口溜等,来识记生字。在编的过程中,我对学生的语言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培养他们的语感。如:在教学“牧童”的“牧”时先让学生自己看图然后总结出‘一个小孩骑在牛背上吹笛子’就是牧童的‘牧’字谜,赋予了“牧”字新的活力。低年级的学生很有想象力,喜欢把自己的想象与大家交流,但却常常词不达意。我们教师要充分抓住这一契机,引导学生用规范的语言来描述,让这一过程一举两得。既使枯燥的识字教学变得有活力了,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
2.在咬文嚼字中积淀语感
低年级的孩子很喜欢把自己所见所闻与伙伴或老师分享。如果老师能做个有心人,听听孩子们之间在说些什么,或耐心倾听他们自己讲的事,我们就能发现孩子的语言中有不少错用的词语。这需要我们及时纠正,让孩子们在生活中就学会“咬文嚼字”受方言影响,学生在交谈中经常出现语序颠倒词汇错乱等现象。一次,我问一个学生:“你的作业完成了吗?”他说:“已经快要做好了。显然,学生对“已经”和“快要”没有形成敏锐的感觉,出现了词语运用不恰当的现象。虽然我已经明白了他的意思,但仍问:那到底是已经做好了?还是没做好?”学生回答:还有几行字,就能写完作业了。”我说:“那能用‘已经’吗?”学生马上说:“那应该是快做好了。通过一番咬文嚼字,他已经区分了“已经”和“快要”如果我们能做个有心人,多留心孩子的语言,让孩子学着“咀嚼”自己说的话,那么他们对语言的体会就更深一步了。3.在巩固识字中训练语感
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进行识字教学,不但识字效果好了,而且能增强对学生语言的感受能力。在巩固识字中,我常将新学的汉字重新组合,编成儿歌或放到简单的故事中,让学生诵读。这样的巩固,针对性强,更是对学生进行语言的熏陶。
二、朗读、诵读中培养语感
朗读是阅读教学最经常的基本训练之一,也是培养学生语感能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朗读有助于正确理解,有助于感受形象、语言的美,还可以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运用时得心应手,意到笔随。低段的课文篇幅短小,内容浅显,只要学生能够有感情地朗读也就基本理解了文内容。特别是那些文质兼美的诗文更应要求儿童熟读成诵,这是一条为古人所证明的积累语言和培养语感的有效方法。朗读是用有声语言塑造形象、传达作品思想感情的再创造的过程,是一个“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的多重思维、多重感觉不断叠加的动态运动过程。朗读时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而按朱熹的看法,“三到之中,心到最急”。这就要求学生通过朗读,展开想象,一边读,一边在脑中浮现画面。对于低段的学生首先要求读正确、流利,然后才可能理解性地读,有感情地读、自我欣赏地诵读。在朗读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加强朗读的点拨指导,把朗读与理解词句,感悟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情感结有机地合起来,而决不能搞成枯燥的纯技巧的东西。如《乌鸦喝水》中“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的教学,我采取学生读,师生共同评议的方法。读后学生评议到“读得太快,没有读出感情来”,我顺势引导说“小朋友想想乌鸦当时的心情怎样?”(着急、焦急、难受)“你怎么知道它难受、着急?”进而引导学生抓住“口渴”、“到处”等词语联系生活实际想象乌鸦口渴难受、焦急难耐的心情。在感悟理解的基础上再通过朗读表现,此时学生自然就能够通过强调重读,或拉长声音、或配合动作把乌鸦的形象心情表现出来。这样的训练不仅及于语言的形式,还深入到内容,不仅及于技巧,更深入到情感。这样的朗读指导对理解课文来说是追求深刻的理解,对感受课文来说是追求鲜活的感受。感受基于理解,又加深感受。长期坚持这样的训练,学生就会找到朗读的感觉,逐步形成良好的朗读意识和自我评价能力,提高朗读水平,而朗读水平的提高又促进了学生语感能力的发展。
三、创设情境,激发语感。
低年级的课文大多浅显易懂,富有儿童情趣。教师就要善于创设语言文字所描绘的情境,使学生与作品情感内容产生共鸣,让他们深刻地感受鲜活形象画面,体会思想感情。在教学中通过绘画法、情景法、渲染法使学生入境悟情,例如,教学古诗《山行》时,我通过音乐和图画创设展现情境,让孩子们一边听着舒缓悠扬的古筝曲,一边看着美丽的深秋枫林图,这样强烈的视听冲击,使他们情不自禁地进入了诗歌所描绘的情境画面,展开想象的翅膀,与诗人心灵相通,感同身受。教师再通过语言进行渲染性的描述:“我看到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喜爱之情油然而生,不由自主地停下车来尽情欣赏,那夕阳照耀下的满山的枫叶,如彩霞、如红云,比江南二月的春花还要火红”。当我绘声绘色描述后问学生,这情境正是诗中哪两句诗的意思,此时全班学生陶醉般地吟诵出“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由景及语,由景感而达诗语。而诗语的感性特质正与景和,其本质是语感的作用。
四、广泛阅读,积淀语感
叶圣陶先生说:“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渐能驾驭文字。”大量的、高品位的阅读是培养良好语感的不二法门。这是语文界专家学者教师们的共识,也是被无数事实证明的真理。
课外阅读,这是真正意义上的语文实践。一部好作品事实上就是一位最好的语文老师,良好的语感是好书培养起来的。作业一个称职的语文教师,总是想尽一切办法引导督促学生大量阅读课外书籍,把孩子从教材这一方小得可怜的“水池”引导到广阔无垠的大海里,让他们在那里见识生活天地的美丽开阔,滋生领略无限风光的强烈愿望,让他们在大量的、高品位的阅读中培养起使他们终身受益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
对于低年级小学生来说,他们处于课外阅读的学步阶段,在课外阅读的学步阶段,注重抓好我校实施的跨越式的教学模式的十分钟阅读,给学生以充分的阅读空间,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进行知识的迁移,以及对语感的自我感悟,效果较好。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把课外书带到学校,利用课余时间阅读。定期开展各种形式的读书活动,让学生不至于对语文学习、对朗读产生厌倦。
在教学中发现我们会发现学生其实都是爱读书的,我们知道,学生本身就是宝贵的教育资源,同龄人之间的相互启发、帮助、竞争,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和思维水平提高有重要意义。但是要做到这一点,对于团场小学(特别是外来学生比较多的学校)来说是比较困难。由于家庭条件,各种观念的影响,学生自己拥有的课外书是比较少的,因此,作为教师,要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条件,通过各种媒介让学生可以看上课外书,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
总之,语感能力与语文学科特点密切相关,加强语感培养,必须结合语文自身的特点进行。在现代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是所有的语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一直摸索的地方,只有在教学过程中,把语感的培养放在重要的位置,让学生多读多感受,而不是只把考点教给学生,限制学生的发展。语感是在长期的语言实践和有意识的语言训练中形成的,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语文素质的重要阶段,为人师者,应时刻做有心人,挖掘捕捉“语感”点,让我们的孩子从小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打下扎实的语言功底。
第二篇:《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解决问题能力培养》课题小结
《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解决问题能力培养》课题小结
本课题被教研室20XX年9月立项为市“十二五”实验课题。在教研室的指导下,校领导的关心帮助下,我精心工作,制定了课题实施方案,基本形成了课题的系统理论构想和具体的操作方法,从而顺利而有序的进入了该课题的实施阶段——积极寻求培养解决问题能力高校策略阶段。20XX年9月——20XX年3月是准备阶段。主要工作是: 查阅文献,收集信息,课题申报,制定课题研究方案,理论学习。20XX年4月——20XX年1月是实施阶段。主要工作是:进行课堂观察、调查了解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现状,完成前测实验,积极寻求培养解决问题能力高效策略,建立课堂模式,提炼策略,综合作业检测,定期跟踪检查,小结反思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的效果等。现对近一年来课题实验工作略作回顾小结。
一、课题的提出
“解决问题”是新课程标准苏教版的教材一道亮丽的风景,它一反传流教材应用题的呈现模式,变呆板、枯燥、沉闷为生动、充满生命活力。数学教学的本质和最终目标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教学是数学教学的重点之一,贯穿了整个小学阶段的每一册教材中,但作为实施的起始阶段低年级而言,老师们困难重重:低年级儿童抽象概括能力差,对问题的理解能力较差,识字量少,作为独身子女的大部分家庭孩子缺乏生活经验,思维依赖性强等等这些问题都影响了孩子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我确立了本课题。
二、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根据学生身心发展阶段的规律,采取“解决问题”的学习,有助于增进学生思维能力,使学生在学会思考的同时,具有独立的、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有效的、成功的解决问题者。同时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提及数学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有助于人们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因此,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数学学习的本质所在。我希望通过此项研究能够提高低年级数学解决问题的教学,更好的培养孩子们的思维能力,同时提高老师的教学业务能力。
三、系统理论学习,加强自我理论学习
1、围绕课题研究方案、自学相关理论知识。如借阅书籍《小学生问题解决模式》、《小学数学教师》及其解读等有关课程改革的材料,学习了与课题内容相关的理论专著和一些学术期刊等,这些材料的学习使我加深了对课题的了解,明确了自己的研究方向。
2、积极开展课题研究,与低年级教研组成员研讨实施共同提高。紧紧围绕课题方案中所确定的研究内容、研究目标、研究方法、教学模式及解决问题的策略等开展的课题研究。互相吸取先进经验,加强交流,不断提高研究水平。业余时间经常上网,查找有关资料,进行理论摘抄,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为今后深入研究做好准备。
3、在日常教学中以课题为依托,努力探求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根据教科书上的富有生活情趣的场景图中提出数学问题;从身边的生活场景(如教室里、家庭中、社会上等)里提出数学问题;联系自己的实践活动(如春游、绿化、环保等)提出数学问题等等。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问题;形成低年级理解数学问题的一些策略(如研究教材、细心读题、圈圈画画等);把生活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运用计算等其他教学内容课程进行思维能力的训练与培养。
形成低年级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与模型,发展思维能力。如生活化——把数学问题与生活经验建立直接联系;数学化——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推理——通过一步或几步由因导果或执果索因或因果并进的思考方式逐步推出问题的解决,掌握一些基本的常用的数量关系等等。
四、进行前测问卷调查,撰写前测调查报告
我结合课题采用课堂观察和调查询访的形式,对班级的学生进行实验前测的问卷调查。通过对前测调查情况的分析,了解了低年级学生解决问题的现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经验,并结合课堂教学探索及经验撰写了小结及反思。
五、本阶段反思与今后的设想
但是随着实验的开展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创设情景的困惑,《新课标》在课程实施建设中提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要求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己有知识出发点创设各种情景,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有时候,根据教学内容可以创设一些切实可行的教学情景,但有些教学内容就很难创设适当、满意的情景。数学教学究竟需要怎样的情景呢?该遵循什么原则?主要不足之处:由于实验时间较短,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还不够稳定,有待于让学生在长期训练中逐步提高。又如:每个家庭迥异,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也大相径庭,同时也有存在普遍的生活经验缺乏的困惑教学,教材中仅又的实践课程安排不足以弥补孩子们这点不足。为使下步研究工作更加顺利,我今后工作的设想是:
1、继续按计划进行研究,同时进一步检验并应用已研究的成果,让它在教学中起到实际作用。
2、注重在教学中反复实践,不怕挫折,不怕失败;同时注意及时提炼、反思总结,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3、增加公开课和相互间听课的时间与交流,不闭门造车,让大家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彼此切磋,共同提高。
4、每学期至少走出去听课和请进来上课各一次,提升境界,开阔视野,让课题研究具备一定层次的质量。
第三篇:低年级课题月小结
《低年级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课题月小结 养成教育是一项复杂而又十分具体的工作,培养孩子任何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都需要做长期的、细致的工作,我校在制定课题以来,课题成员按照课题实施的方案具体的开展了一系列研究活动。通过升旗下讲话,班会,思品课,常规教育等活动,让学生了解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端正态度,明确行为目标。本月课题实施过程,我们的主要做法有这些: 一.取得的成果:
1、通过升旗下讲话,班会,思品课,常规教育等活动,让学生了解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端正态度,明确行为目标。
2、发挥家校合一的功能,共同实现教育目标,我们在开学初利用家长参加家长学校学习的机会,分班级召开了几次家长会,家长们与老师达成了共识。
二、问题发现:
学生的家长来自于各行各业,文化层次、个人修养、心理差异很大,教育孩子的方法各种各样,我校有较多外学区的学生,父母是生意人或农民,他们忙于做生意,自身文化素质不高,对孩子习惯过于松散或迁就。
三、方向探寻:
俗话说:“一口吃不成胖子”,我们必须切合实际,循序渐进,使他们分阶段、有步骤地实现各个目标,以达到总目标。为此,我们将《一年级学生行为规范教育实施目标》中要求的目标整理为一个一个的小目标,这些小目标简单易行,是每一位同学努力就能达到的。每周我们重点实现一两个小目标,并巩固前期已达到的各个目标。
第四篇:低年级识字课题小结
《低年级识字教学》课题研究阶段小结
低年级儿童的识字途径永远离不开具体的语境。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分散识字法。分散识字教学法注重生字字义的情景创设,提倡在词中、句子中、课文情景中进行生字教学,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章,使生字字义在生动形象的语言环境中凸现出来,所以在阅读中识字是一个基本的方法。在阅读中识字的一般步骤如下。
一、边读课文,边圈出生字。
二、读课文,矫正生字。
三、读课文,划出生字词语。建立词语意义的初步印象。
四、读课文,理解学习。真正实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章。初读课文侧重字音,将“读准字音”与“正确读课文”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再读课文侧重字义。如结合句子、联系上下文、通过比较、借助插图以及利用直观实物式动作理解等。总结课文侧重字形,要多法记字形。识字教学识记字形是难点,老师在总结全文后,可集中进行字形分析的指导。分析字形不应字字力量均等,方法一律,要注意引导学生找出生字字形的难点,无论是“编字谜”还是“做游戏”,最终是还是以养成儿童主动识字的兴趣和愿望为目的。
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识字在语言环境中识字,是识字教学的重要原则和方法。“字不离词,词不离句”是语文教学总结出的识字规律,是指导识字教学的“至理名言”。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就是在学词中识字,在学句中识字、在阅读中识字,使识字结合一定的语言环境进行,而不是脱离语言环境单独识字。识字是读书的基础,同时,读书也可以扩大识字量。在具体的教学中,我认为阅读识字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一、充分利用教材,在读文中识字。一二年级教材中,阅读内容多为诗歌和童话故事。这样的选材吸引了学生的兴趣阅读,学生可在阅读中依据语言环境中识字,并从阅读中了解字义,并由此来教学生学词语、学句子。在学习过程中,强调学生会念、会读、会朗诵,强调对阅读内容的理解,因为不要求学生对所有生字都会用手写,孩子们很快就能做到会认、会读、会组词,可顺利朗读课文。在读文识字中,我们的教学思路应是从课文到句子,由句子到词语,由词语到单个的字。汉字的表意特性,使字形和意义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儿童在阅读中遇到不认识的字,也可凭借字形猜测出词句的大意。汉字形声字占绝大多数的特点,又使得儿童在没有教的情况下也能对音和意揣摩个八九不离十,这就使儿童在阅读中实际使用的汉字远远不止课堂中所学得的,他们在阅读中障碍越来越小,使阅读兴趣越来越高,一个生动鲜活充满神奇的世界在他们面前延伸,使他们获得快乐,并不断产生认识未知的动力。
二、在课外阅读中识字。
鼓励学生多看书。以书为伴,提高识字量。儿童普遍喜欢看故事书、童话书、寓言书等。老师就根据儿童的心理愿望,每周开设两节“我会读”展示性课外阅读活动课,鼓励学生多识字、早阅读。拼音读物配插图是最好的儿童读物。在阅读课上学生边只读边听老师范读,利用故事的新奇有趣,这样他们不会走神,最终达到识字与阅读兴趣培养的目的。
第五篇:“低年级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_”课题研究准备阶段小结
《小学低年级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课题研究
准备阶段小结
卧龙区新集中心小学 刘瑞
一、确定了课题研究的意义
“倾听习惯”是一种好习惯,只有会听、能听懂、能听出问题,才能更好的便于师生、生生交流,达到教学目的。倾听是一种美德,是一种良好的习惯,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善于倾听更是低年级学生必备的素质之一。低年级学生的倾听习惯受其年龄限制,受其生理、心理机能的制约,但“倾听”这个习惯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经过长时间、多渠道的培养形成的。《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明确提出学生要“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学生要学会文明地进行沟通和社会交往,首先要学会倾听。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创造一切可利用的教学资源,善于捕捉教育契机,唤起学生倾听的兴致,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
二、确定了研究内容:
1、调查低年级学生尚未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从而造成倾听能力滞后的原因。
2、引导学生认识到“倾听”在学习、生活和交往的重要性,提高“倾听”的自觉性。
3、教师要善于研究、发现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教给学生倾听的方法,因材施教的提高学生的倾听能力。
4、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激活儿童心态,使学生会表达、学会倾听、学会相互尊重。
三、制定了研究的方法:
主要采用调查法、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和个案研究法。
1、调查法:主要用于课题研究的前期准备阶段。通过教师座谈、走进学生,进一步了解学生倾听的现状,寻求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的方法。
2、文献研究法:通过文献学习和资料搜集,提升研究的理论层次,为课题研究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3、个案研究法:研究个案,在研究期间跟踪调查,记录,总结个案经验和教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
四、制定了研究步骤:
本课题研究初步拟定一年完成,研究时间为2014年9月至2015年12月。具体研究步骤如下:
(一)准备阶段(2014 年 9月~ 2014年10月)
1、搜集相关资料,确立课题研究的重点,理清课题研究的思路,拟订出研究的初步方案;
2、制定详细的课题实施方案,进行教师座谈,了解学生倾听方面的信息。
(二)实施阶段(2014年 11月~2015 年 9月)
本阶段的研究目标教师要善于挖掘、创造一切可利用的教学资源,善于捕捉教育契机,唤起学生倾听的兴致,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
1、自主学习研究理论和科研方法。一方面,积极主动地向有丰富科研经验的教科室主任以及其他同仁学习,另一方面,勤奋研读相关理论专著以提高理论水平。
2、搜集、分析相关资料,结合语文有效教学实践进行理论研究,完成各项调查,完成读书笔记和课堂教学案例的撰写工作。争取发表(或获奖)论文1~2篇。
3、教师要善于研究、发现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因材施教的提高学生的倾听能力。
(三)总结阶段(2015年10 月~ 2015年11月)
1、整理实验资料和研究成果。2、2015年12月完成结题报告,提出结题申请。
五、确定了主要参考和学习的文献资料及研究成果体现:
(一)、参考的文献资料
1、《给教师的建议》(苏霍姆林斯基著 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年12月)
2、《让学生都爱听你讲》(美Marilyn L.Page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10年1月)
(二)、完成读书笔记与课例分析的具体时间安排: 1、2015年3月~2015年5月,完成第一篇读书笔记。2、2015年6月~2015年9月,完成第二篇读书笔记。3、2015年7月~2015年8月,完成第一篇课例分析。4、2013年9月~2015年10月,完成第二篇课例分析。
六、保证研究条件:
新集中心小学是卧龙区潦河镇中心小学,网络和图书资料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