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低年级学生自主识字能力的培养课题研究
《低年级学生自主识字能力的培养》课题研究
一、课题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一)课题的背景
小学生对世界充满好奇,小学生识字量中日常生活的可用字词不足,以及学生对生活中、读物中碰到的字词有着浓厚的兴趣,又不能在课堂上得到及时的解决。识字,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又是个既重要又艰巨的任务。说它重要,是因为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学习各种知识的必由之路,不掌握识字这把钥匙,就无法打开科学文化知识宝库的大门。说它艰巨,是因为中国汉字的数量太多,而且字形复杂,难记难写;字音字义又变化多端,实在是难掌握。因此,识字是小学生的一个难关。但又是每个学生必须闯过、闯好的难关。引导学生自己学、高兴学、发现学。在学生掌握很多汉字后能够自己去发现生活中的新字,在生活中运用、巩固。新课程突出的一点就是:关注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让学生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二)课题的研究意义
识字能力的养成对于小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其一,开放识字教学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更多地从学生将来的工作、学习、生活这个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去设计学生识字的形式,开展生活化识字活动,使学生在生活中自主地识字,在识字中更好地生活。
其二,从根本上改变小学语文识字效率低下和识字水平低劣的局面,新课程推出的一个极其重要因素也缘于此。
其三,可以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完善学生学习的个性心理,培养学生探究的学习习惯。有鉴于此,本课题想着重通过“优化识字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识字能力”的研究,探讨一些小学生识字的行为及其策略,以便学生逐渐积累、体验,形成一定的识字能力和符合小学生识字的规律。
二、课题的界定与内容
(一)课题的界定识字是指学生识别汉字的最优化态度、方法和策略系统。识字方法的探究就是要对学生识字过程进行全方位的观察、了解和实验,在此基础上研究建立适合学生识字认知规律的集中快速识字技术方案,使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在一年时间内就能比较自由阅读短篇文章的标准,彻底解决识字难的问题。识字教学作为学生智力开发的手段,有力地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有效识字,即对所认识字的巩固率高,数量大,回生率低。
(二)课题的内容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有四个:
1、班级学生的识字差异现状的调查分析,了解学生的识字差异情况,找出原因。
2、寻求低年级学生有效的识字方法。
3、形成提高学生有效识字的教学策略。
4、培养学生形成一定的自主识字的能力。
课题研究的目标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在一年时间内就能比较自由阅读短篇文章的标准,彻底解决识字难的问题。并寻求低年级学生有效的识字方法,形成一定的自主识字的能力。
三、课题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文献法、调查法、实验法、行动研究法。
(1)文献法:学习与本课题相关的基础理论,收集、汇总、分析同一领域研究新动向,借鉴别人的研究成果,吸取别人的经验教训,为课题提供理论依据和研究方法。
(2)实验法:为了使“自主识字”既科学又实用,并有较强的适应性,在实验过程中,始终注重控制有关条件。学生不择优,教师不拔尖,条件不特殊,不改变课程计划,不增加师
生负担,坚持在普通条件下进行常规教学实验。
(3)调查法:实地调查,测试一年级新生的识字量,统计小学当前3门主要学科(语文、数学、思品)中的词语量以及频度,调查、分析儿童汉字识写教学的现状和汉字识字写字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4)行动研究法:在研究过程,针对出现的问题不断修正方案。
四、课题研究的步骤
本课题从2010年12月开始研究到2012年12月结题,共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1开展实验教师的有关理论的学习,查阅、收集前期成果的相关信息,对班级学生的识字差异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了解学生的识字情况。初步进行文献法研究。
2、完成课题研究方案的制定 第二阶段:研究阶段
1、寻求低年级学优生有效的识字方法,整合资料,探索提高学困生有效识字的对策。
2、每两个月进行一次识字水平的测试、调查,并作好分析,作出进一步的试验,初步判断其成效。
3、总结前半年的实验情况,调整研究方案。第三阶段:总结阶段,撰写课题报告。
五、本课题研究过程
本课题研究周期为1年,共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主要进行了实验教师培训和前测工作,对问卷调查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得出结论。
1、采取集中辅导和相互讨论相结合的方法,不断完善课题研究计划,畅谈教学研究中的体会,撰写学习过程中的心得。经过一系列系统的学习,实验的老师加深了对“优化识字方法”的理念、内涵、理论依据、应用的多种识字方法及具体操作等的认识。
2、前测主要用问卷调查法,调查对象是一年级新入学的学生。总的来看,学生生活在资讯发达的现代社会,汉字又是母语,在身边到处可见,再加上我们的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在入学之前,学生都有一定的识字量,据调查,学前孩子对新教材第一册生字表中生字的认识率平均达40%,好一些的甚至平均达70%,从问卷中可以看出儿童无识字兴趣、无识字能力、无识字方法,识字教学仅仅是你教我学,即实验班学生与对比班学生的分布比较均衡。综上所述,觉得识字任务主要还是教学策略的问题,不是学生认知水平的问题,在教学中教师除了要深刻认识识字教学任务外,关键还要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使学生尽可能多、尽可能快地识字,培养他们自主识字的能力。
第二阶段:课题进展阶段。
实验中我们逐步改进、发展并完善对优化识字方法的教学,进行验证性研究,看能否探索出一套优化识字方法的教学策略。
本阶段我们主要进行了以下几项工作:重视集体备课,加强听课指导,进行教学反思,实验中教师采用各种方法,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丰富学生的识字量、词汇量,为培养学生自主识字能力形成了一定的教学策略。
1、构建语文学习方式的生活化生活化的教材对应生活化的教学模式,把识字教学活动置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无形中淡化了学生学习意识,在自然、轻松的生活中认识汉字,又能激发强烈的识字愿望。
①生活融入于课堂。以前教师在课堂上用大量的时间讲如何记字形、结构、字义上,教师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很多,学生记得慢,学得苦,语文能力提高也很缓慢。我们把生活融入课堂中,让学生在与实在的事物的撞击、交流中去认读字形。如在教学《语文快乐宫》时,让学
生带动物玩具到学校,教师准备好各种动物标签,然后组织学生把它们一一对应起来。说说动物的特点,记记动物的名称。把枯燥的识字教学融入生活中,一些本来少见、复杂的字学生也能轻而易举地记住了。在活动中学生兴趣盎然,争先恐后,又快又准的贴出物品相应的名称,通过实物,帮助学生建立起汉字符号与事物之间的联系,把汉字的音、形、义有机结合起来。
②课堂回归于生活。生活可以走进课堂,同样课堂也可以回到生活中去。如教学《超市购物》时,就可以走出课堂,带学生到学校周围的超市购物、参观。在超市里,老师对着商品及商标,指导学生自主地识字,这样的生字教学轻松愉快,效果又好。这时学生对汉字的记忆就不再只是符号的记忆,而是表象的记忆,表象记忆中个每个表象将大量命题以一个功能单元存入记忆系统,可节省很多记忆的空间,减少记忆的负担。
2、利用校园文化资源的多样化在识字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好校园文化资源,校园里的文化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
(1)认识新教室里的物品,提高识字量。走入新教室, 教室里已有很多现成的物品,如门、窗、讲台、黑板等,教师应抓住这一机会,将教室里的物件向学生们一一地作介绍。在学生们都知道这些物件名称的基础上贴上写有名称的卡片。课余时间,学生三三两两地一起读读、问问、认认,还相互纠错。有的不认识、念不准的、争执不下的字,在得到老师帮助下终于认识后,孩子们兴奋得很。这样识字轻松自然印象深。刚入学的孩子急于认识新同学。可请每位同学自己动手制作卡片,写上自己的姓名贴在课桌右上角,鼓励小朋友课间多去“串串门”,看谁结识的小朋友多。活动中小朋友们奔来跑去,充满快乐。为巩固他们对同学姓名的认识,还可让学生轮流当值日生发放同学作业本。教育在不知不觉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刚入学的孩子识字量少,不认识课表,于是,每天下午放学前可将第二天的课表写在黑板的一角,念给孩子们听。没有两三周他们就可以自己认识课表,完成好相应的课前准备。
(2)认识校园里办公室、宣传窗、名人名言、校纪、校训、功能室牌匾等,提高识字量。带领学生一边参观校园一边让其识字。碰到学生时,常把其拉到身边问问,校园里的这些汉字就在身边,学生都会有意无意地去注意它。这样,学生把熟悉校园环境与识字有机地融为一体,学生识字的内驱力大增。
3、设计生活作业的丰富化。记得有位教育家说过:“生活即教育,教育极其广阔而自由,如 同一只鸟放在林子里;生活即教育,是承认一切非正式的东西都在教育里面。”所以,教师除了让学生读课本书之外,还要读生活。教师要构建生活大课堂的新课程观,努力拓展教学空间,布置创造性的生活作业,提高学生识字能力。
(1)在看动画或电影中识字。告诉学生看动画片的时候可以识字,看电影的时候可以识字,培养学生们生活中自主识字的意识。
(2)在购物、逛街、旅游中识字。利用家长带他们上街、旅游的机会识字。比如在候车时认站牌;在逛街时认街道牌;购物时认包袋上的商标„„这些随处可见文字都能成为学生生活识字的“书”,从而满足儿童对识字的渴望,继续保持识字的热情。(3)阅读古诗、儿歌、小故事,熟悉汉字。每天布置一定量课外阅读,“阅读”活动初期,不提识字要求。但每天读古诗、儿歌、故事让孩子反复多遍指读,增加与汉字见面的机会。学生就对一部分出现频率较高的汉字,从不陌生到熟识,逐步熟悉汉字的字形、字音、字义,最终达到认识汉字的目的。并让学生对印象深的故事以“一页书香”的形式写出感想。(4)在实践操作中识字。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听、说、读、做等各项基本活动中,动手实践最能调动参与的积极性,而且在学生大脑中的痕迹最深。我们要千方百计挖掘教育教学资源,创设活动情境,提供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识字。
a.让学生把报头、刊头、包装袋等认识的字剪下来,粘贴成“字海拾贝”或“手抄报”。b.让学生在活动后进行“画画”。学生举行秋游、和家长逛街等活动,活动后让学生动手画
一画,然后贴上标签,标出自己所喜欢的事物名称,或在作品上写一两句话,学生不仅积极性高,而且也认识了不少的字。
c.节日期间布置学生制作生日卡片写祝福语互送,不认识的字可以问家长、老师、学生边问边写,易学易记。
4、设立“识字资料集”的统一化。我们把教材中要求会认的字在一段时间后,统计成一张表,让学生检查一下自己掌握了多少,放入“识字资料集”中,记录他们在校识字的情况。另一方面,把学生在生活中自己认识的字,请家长帮助记录或剪切下来粘贴好,放在资料集里,每周开展一次交流,评评识字大王。还在班级设立“识字墙”、“识字乐园”,让学生把每周认识的字通过这些地方展示出来,交流学习。这样,学生识字成果得以充分地展示,再加以教师的肯定与激励,学生的识字动力得到维持,见到汉字就有识字的欲望,就自觉地识记,从而逐步养成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习惯。
5、构建识字的方法的科学合理化。低年级的识字任务如此之重,要想攻克这个难题,就要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让学生成为自主识字的主人。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要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开发学生潜能,教给学生许多生动有趣的识记方法,如“做游戏”、“编顺口溜”、“猜谜语”┉使得识字教学变枯燥为新奇,变呆板为活泼、变被动为主动,从而提高识字效率。
(1)顺口溜识字法。有些字的字形非常相似,像孪生姐妹一样,使人难以辨认。如学生总是把“己、已、”混淆,学生们就编起了顺口溜:开口“己”(jǐ),自己的“己”;半口“已”(yǐ),已经的“已”;再如:“来”字:“横下点撇再加横,一竖竖在字中央,左一撇来右一捺,这个来字不会忘。”这样,学生把顺口溜背熟了,就会写字的笔画了。
(2)歌诀识字法。即用显浅,朗朗上口的歌诀认识字形。如教“朋”字,用顺口溜“两个月亮在一起,做个朋友不分离”来识记; “红”丝带是红色,“江”有水才是江。实践证明,学生对这种方法尤其喜爱,他们还能自编歌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猜谜识字法。学生们对猜字非常感兴趣。根据学生富有想象的年龄特征和字形特点,在教学中编一些字谜让学生猜,让学生既学得轻松有趣,又能加深印象,巩固记忆。如教学 “闪”,编成“门里面有个人”; 再如:“一点一横梁,梁下开个窗,大口张着嘴,小口往里藏。”是什么字(高)谜语猜出来了。(4)游戏识字法。低年级学生的主导活动是游戏,游戏不仅能增强识字的趣味性,而且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可利用以下识字游戏。利用“开火车”、“摘水果”、“给字词找家”、“给字娃娃找家”、“添减笔画游戏”等游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地提高识字效率。
(5)规律识字法。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无论是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还是形声字,都有其自身的构字规律。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汉字的构字特点,引导学生主动识字。如一年级下册《识字的小秘密》,中的生字都是形声字:“烧、浇、挠、翘”。教材的编写意图就在于根据形声字的构字特点,引导学生自主识字的。总之,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运用合适的教学策略,能使学生在愉快的活动中获得更大的认字量,并将这些字层次化、结构化地储存,便于学生提取。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形成识字技能并且学习运用这程序性知识,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这样将使学生成为认字的“快手”,顺利完成所要求的认字目标。
第三阶段:为课题结题总结阶段,主要是测试、问卷调查,整理数据,分析得出结论,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形成较为科学完整的有价值的“自主识字教学方式方法”理论。
六、课题研究的效果
1、超额完成了小学阶段的识字任务,阅读水平也逐年提高。课程标准提出了小学阶段应该完成识字量2500个,实施这一课题以来,我班学生超额完成了识字量。孩子们在语言能力、思维能力、记忆力、观察力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同学已能流利朗读一篇长度为500
字的童话,大部分同学能基本读完。
2、教会学生许多行之有效的识记字的方法,学生的识字能力得到显著提高。通过课题实验,我们教会学生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如拼玩识字法,顺口溜识字法、歌诀识字法、猜谜识字法、游戏识字法,规律识字法等许多种识字的方法。
3、形成了一定的自主识字的教学策略,学生的识字热情空前高涨。对于课内和课外识字,我们都保证时间,教师认真备课上课,并研究教学模式。教师不断探索,从而不断更新教学模式,提高课内和课外识字的实效。
4、提高了教师的专业素养,提高了教学效率实验研究过程中,实验教师教学科研水平得到很大提高。识字教学的实验,对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的改变是一个很大的触动,在探索构建自主识字的教学方法的同时,也优化了识字教学课堂教学结构,提高了教学效率,促进了学生素质的提高。学生当堂掌握率不低于98%;写句写段,提高汉字的运用能力,错字的错误率低到0、98%。
七、结论
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实际,设计了课内和课外相结合的识字策略,学生不但学会在课堂上识字,更学会到社会大课堂中去自主学习识字,掌握、探索识字规律,提高识字兴趣,让识字更好地为阅读服务,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培养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由实验教师总结出来的识字方法与途径,符合孩子们学习认知特点,孩子们在实验中,常规、习惯得到了培养,识字与阅读能力得到了提升。
八、问题与思考
1、学生的评价方案,可能还不够准确、全面、完善,如何更准确、更全面地评价学生,有待深入研究。
2、在课内外识字的结合方面加大研究,真正做到以课外识字促进学生语文能力提高的目的。
3、我们不会因为课题取得一点点成绩,就停止不前。我们深知,课题的研究没有终结,研究中也还存在许多不足,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附调查问卷:
请完成下面的选择题。
1、课外,你碰到不认识的汉字,你会怎么做?()
a、放过
b、想办法认识它
c、想办法认识它并记住它
2、多认识汉字对你有哪些帮助?
()
a、阅读课外书籍
b、书面表达
c、与人交流
d、完成作业
3、平时,你常和小伙伴玩识字游戏吗?
()a、经常
b、偶尔
c、没玩过
4、下列识字游戏,你最感兴趣的是:
()
a、猜字谜
b、制作卡片
c、制作识字课本
d、识字擂台赛
e、其他
5、你较常用的识字方法是:
()
a、查字典
b、问别人
c、利用形声字的造字规律 d、猜字谜
e、其他
6、学校开展关于识字的课题研究活动,你感兴趣吗? a、感兴趣
b、很感兴趣
c、不感兴
第二篇:低年级学生自主识字能力培养
《低年级学生自主识字能力培养》研究阶段总结
从2013年
月起,我在班级开展了“学生自主识字能力培养”小课题研究,现对课题研究情况进行阶段总结。
为了让学生多识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感受阅读的乐趣。激发学生识字兴趣,拓宽识字途径,让学生具有一定的自主识字能力,我在本学期的识字教学中 采用了“探究识字方法,拓展识字途径”等方法,并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展示识字。
具体做法如下:
一、根据儿童的思维特点,把抽象的符号具体形象化,让汉字“生动形象”些。
识字本身是枯燥无味的,而对这样的事物,很难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让学生们一味地被动识字,不仅识字的效率低,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思维的发展。因此,作为教师一定要在起步阶段通过多种途径来营造识字教学的良好氛围,让汉字更加“生动形象”些,充分调动起儿童识字的兴趣,不断激发学生去体验识字的乐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乐于识字、主动识字。具体具体做:
动作识记法
这种方法特别适合表示动作的字。如:“跳”字的字形比较复杂,若要学生做一个跳的动作,然后再出示这个字,通过认读加上学生前面做的动作,他们一定记得很牢。同样的方法还适用于趴、推、眨等许多表示动作的字词。图画记忆法
比如:教学“网”字,我是这样做的:请学生回忆看到过的网,然后画一画。不一会儿,学生画出了鱼网、蜘蛛网,有的还画出了一个小男孩正坐在电脑前上网。不知不觉中,学生已经将这个“网”字深深的印在了脑海里。字形联想记忆法
我们的汉字虽说是表意文字,但是是经过象形文字演化而来的。所以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帮助识记字形。例如:“帘”字,让学生想象:上面的穴宝盖就像一扇窗子,下面的这个“巾”就像挂在窗户上的布帘,所以这个字是窗帘的帘。
二、利用游戏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抽象文字的兴趣,让汉字“有趣”些。
游戏是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儿童喜欢模仿,喜欢表现。教师在教学中要利用游戏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抽象文字符号的兴趣,不断采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进行教学,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具体的方法有: 加一加
就是两个或几个熟字相加变成一个新字。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这类字时,相邻的同学就分别代表一个熟字,然后运用加法熟记。如教学“好”字,让相邻的学生分别代表“女”和“子”,口中还一边念“我是女,”“我是子”“女加子就是好”,“你好,你好,大家好!”这种由旧知识引出的新知识学生不但掌握了生字,又掌握了学习方法,而且学习兴趣也很浓。
减一减
就是用合体字减去一个独体字变成一个新字。在教学这类字时,相邻两个同学分别代表一个熟字,然后运用减法熟记。如教学:“代”字,让相邻两个同学分别代表“袋”和“衣”,边念“我是袋,袋鼠的袋”“我是衣,衣服的衣”“袋鼠减衣等于代表的代”。这种方法学生不仅兴趣浓厚,而且学得快,记得牢。换一换
偏旁是构成汉字的重要部件,学生掌握了偏旁从一定意义上说就基本知道了这个字的意思。在教学中如何利用这个优势帮助学生识字呢?可以让学生这样做:
让两个同学分别代表两个形近字,采用边说边换位置的方法来帮助记忆。如教学“请”字,把“请”的言字旁换成目字旁,就变成了“睛”。
编顺口溜记忆法
这种方法不仅学生喜欢,而且效果很好,经常引导学生编一编识字顺口溜可以促进学生思考,发展学生的思维。特别是一些形近字的辨别,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
比如:间、间,小日回家大门关。问、问,小口敲门别开门。
牛羊吃草,草儿青;吃完喝水,河水清。告:一口咬掉牛尾巴,小牛要去告妈妈。
三、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让汉字与孩子的生活“更近”些。
利用与小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电视、广告、招牌以及商标等为媒体,引导儿童识字。
如:学了“点”字后,引导学生思考:在什么地方见到过?学生一下子想起来了:这是“好吃点”的“点”。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洋”是“洋洋百货”的“洋”,“张开翅膀”的“张”是“开张大吉”的张。„„ 这样的学习,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识字量,还能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让他们明白“时时处处皆语文”,从而学会在生活中学语文。
四、自做“识字课本”,引导学生把教材向课外延伸,让孩子们的学习更“自主”些。
识字教学需要课本,这是学习语文的凭借。然而识字仅仅靠几册课本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课本能容纳的东西实在是太有限了。至于生字的多义性,要在有限的课本中多次体现,更是比较困难的事情。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把教材的学习向课外延伸,把学生学习生字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把生活中接触到的广告牌、商品包装物,还有各种报刊杂志,让他们收集起来,剪剪、画画、贴贴,就成了图文并茂的“识字课本”。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动手、动脑,体会收集、整理、编排的创造乐趣。
经过以上识字教学的尝试,班里学生的识字兴趣开始高涨。特别是识字展示活动,孩子们喜闻乐见,都愿意把自己课外认识的字展示出来。班级整体的识字量也有明显增加。我决定继续深入研究,总结识字教学经验,正确取得成果。
《低年级学生自主识字能力培养》
---研究阶段总结
实验二校二年三班
迟晓霞
2013-05-20
第三篇:培养低年级学生自主识字能力的策略研究
《培养低年级学生自主识字能力的策略研究》课题方案
二年级语文组
一、研究背景
(一)课程改革的需要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其总目标是要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课程新体系,它必然是课程功能、课程理念、课程架构以及课程实施与评价的大变革;更新观念、调整角色、提高整体素质,正成为教师教育最紧迫的任务。
汉字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载体,掌握汉字是小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基础。国家督学柳斌指出:“真正要把小学抓好,还要从识字教学抓起。” 在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识字教学要体现“认写分开、多识少写”的原则。全国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理事长崔峦在《课程改革中识字与写字问题解答》也强调:“认写分开,及早阅读”。他说:识字是阅读和作文的基础。识字的多少、快慢,直接关系到读写特别是阅读开始的早晚和阅读能力的强弱。21世纪是信息社会,一个人获取信息的快慢多寡,与个人、与社会至关重要。获取信息最主要的途径是阅读。用汉字阅读必须识字。整个小学阶段要求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而第一学段(一、二年级)要求认识1600—1800个常用字,会写其中800--1000个。识字,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是个既重要又艰巨的任务。说它重要,是因为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学习各种知识的必由之路,不掌握识字这把钥匙,就无法打开科学文化知识宝库的大门。说它艰巨,是因为中国汉字的数量太多,而且字形复杂,难记难写;字音字义又变化多端,实在是比较难掌握。因此,识字是小学生学习的一个难关,但又是每个学生必须闯过、闯好的难关。
(二)解决识字教学中凸现出的问题的需要
我们在平时的识字教学中发现了很多问题,比如:(1)识字伊始,知识迁移困难。学生还在学拼音时,一边就要学习汉字,认识汉字的经验几乎为零,对于汉字字形的识记特别吃力。在黑板上认识了,放到卡片上不一定认识;在课文中认识了,写在本子上不一定认识;黑色字体认识了,换成红色字体不一定认识;有的甚至把生字条里的生字都背熟了,可一打乱顺序还是认不得。(2)生字“回生”现象严重。今天认识了,有的明天就忘记了;前面认识了,过一段时间又忘了;加上识字量的增多,甚至还出现了张冠李戴的现象。(3)传统的 “告诉-
接受-记忆-复现”式的教学方法使得课堂毫无生趣,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感受,扼杀了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学生学习起来枯燥无味,因此识字效率低下。(4)如果大部分时间拿来搞识字,别的内容如何来优化?识字量是唯一目标吗?如不是,还要兼顾什么?
(三)孩子认知经验的需要
小学阶段的孩子,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又处于观察的敏感期。只有从真正意义上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唤起他们自觉主动的识字意识和愿望,才能使识字教学切实有效地达到目的。如果刚入学就让学生对识字产生浓厚的兴趣,在老师的引导下,逐步掌握多种识字方法,并在识字过程中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组合、优化甚至创新,形成一定的自主识字能力,应该是走出困境的一个好办法。为此,我们提出了“培养低年级学生自主识字能力的策略研究”这一课题。
二、课题的界定
“低年级学生”:是指年龄在6-8岁的小学一、二年级学生。
“自主识字”:是指学生在识字活动之前自己能够确定识字目标、制定识字计划、作好具体的识字准备,在识字活动中能够对识字进展、识字方法作出自我监控、自我反馈和自我调节,在识字活动后能够对识字效果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自我补救。它表现在:建立在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识”;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识”;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识”;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识”。
“自主识字能力”:就是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积极地通过一系列的自我监控、自我调节、自我检查和自我补救等学习活动来实现识字目标。包括独立的拼读能力、识记能力、书写能力、运用能力和拓展识字的能力。
该课题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以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教给学生识字基本知识,优化识字学习方法为手段,以培养学生的自主识字能力为目标,探讨适合学生识字的最佳方法,着重于识字的学法指导。
在进行课题研究时,要密切联系生活,以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为基础,在识字过程中引导学生将汉字的音、形、义与自己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以各自独有的生活经验识记汉字。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运用已学汉字、主动认识新字,巩固已认识的字并扩大识字量,为提前读写奠定好基础。
三、理论依据
(一)语言心理学
“人生识字聪明始”,识字能力是学习能力的基础。为了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主动地识字,教师要根据儿童年龄特点,有意识地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拓宽识字途径,培养识字能力。(二)教育学依据
著名语言学家S.P.Gorde指出:“我们实际上不能教会学生一门语言,我们只能为他们创设一个适合于语言学习的环境。”教学不只是教师讲,学生听,更重要的是教师通过自己的引导、启发,让学生在教师提供的语言环境中,运用探究的技法自己获取知识,形成探究能力。我国古代教育家孟子认为,学习应该自主探求,通过自主探求获取的知识,记得牢固,理解深刻,运用起来左右逢源,得心应手,灵活自如。
1.学习建构说:学生的能力、知识是通过学生的主动建构形成的。它有两个基本观点构成:一是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是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与从环境中接受的感觉信息相互作用,主动选择信息和注意信息;二是人们在建构事物意义时,总是与以前的经验相结合。
2.主体教育论:主体教育论强调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教育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只有激发作为内因的学习主体的自我意识、学习动机和主体活动,外部因素才起作用。
3.识字教学的评价建议也明确指出:“要着眼于学生的识字方法,关注学生日常识字的兴趣,激发学生识字的积极性。”语文教学目标从双基到综合的转变,识字教学过程从只重结果到全过程的关注,促进了识字教学评价的改变。识字教学评价不能只追求识字的数量和结果,我们更要关注学生识字的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新理念的指引下,成功的识字教学评价,不是斤斤计较一时的识字量,而是关注学生是否在识字的过程中享受识字的乐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质。
四、研究的目标
1.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识字兴趣浓厚,养成自主识字习惯,提高自主识字能力。
2.掌握多样化的识字方法,灵活记忆字音、字形、字义。
3.拓宽识字途径,增加识字量。实验学生到二年级实验结束时,具有相当的自主识字能力,平均识字达2000个以上。做到“下要保底,上不封顶”:“下要保底”――是指研究班学生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识字量1600-1800个。“上不封顶”――是指60%同学识2000个以上,40%同学识2400个以上,多识不限。
4.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实现提前阅读,达到20万字的阅读量。5.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汉字、文化的思想感情,发展人文素养,开发智力,提高多方面能力,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研究的措施和方法
(一)研究的措施
1.创设游戏情境,激发识字兴趣
爱玩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只有尊重孩子的天性,让孩子在玩中学习,在快乐中学习,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因此在识字教学中,根据课文特点,把识字任务制定成不同的游戏方案,激起学生的识字热情。在编谜中教师巧妙地渗透了识字方法,学生那种愉悦的识字情感体验得到了强化。反馈结果也表明,生字学得非常扎实。还可以根据每课生字的特点,把儿歌、表演、画图等多种游戏形式引进课堂,让学生喜欢识字。
2.根据汉字构字特点,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识字方法
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无论是象形、指事,还是会意、形声,都有其自身的构字规律。尽管我们鼓励学生个性化地识字、创造性地识字,但如果忽视了识字教学的灵魂,任由学生怎么识记都行,那么要想学生的识字能力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就难了。因此,应重视在课堂上深入浅出地渗透一些汉字学知识,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准确地理解掌握汉字的形、义,还能让学生充分领略我国汉字文化所蕴含的无限风光。
据统计,形声字在汉字中占了90%左右,识字教学若能让学生掌握形声规律,学生便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在学习一个形声字的过程中,学生或模糊或清晰地感受到了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再在教材随后的编排体系中出现的让学生体会形旁与声旁的关系时,学生进一步感受了形声字的构字方法,提高了识字效率。会意字往往是合并几个意义上有联系的字,显示出新组成的字的意义。在教学时,我们启发学生通过对各部件的综合考察,“会”其合并这“意”。如“笔”教学时,出示一支毛笔,让学生说说毛笔的组成,再观察“笔”的字形,学生很
快就明白了。这种会意字的教学,不仅让学生领会了字义,见形知义,更领会了我们祖国文字的巧妙创意。
象形字起源于图画,我们可通过看图,认识事物的特点,再让学生看古代的象形字,然后再看现在的楷体字。将字图对照,让学生感受汉字的演变,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了观察能力和想像能力。3.拓展识字的途径和环境
生活的外延有多大,语文学习的外延就有多大。我们的识字也要树立“大语文”观,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的语文教育资源,引导学生在生活中阅读、识字。我们主要利用这三种识字环境:
(1)在家庭环境中识字。孩子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家庭度过的,家庭环境对孩子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利用家长会和平时让学生传带的“给家长的话”,向家长作好宣传工作,争取家长的配合。如:孩子喜欢看电视,对电视中常出现的字,家长能有意识地引导孩子认一认,经常问一问,考一考;对孩子喜欢的画报、图书、卡片进行亲子阅读„„总之,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机教孩子识字(2)在社会环境中识字。引导学生在上学途中认厂牌名,还有路牌名、河上的桥名、公路边的公交车牌,大街上的广告牌等,再凭借教材有意识地引导,促成学生在社会生活环境中识字的习惯。
(3)在学校环境中识字。学校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校园里扑面而来的校名、校风、小学生守则、班级名、同学名、课程表、黑板报、名人名言、等文化设施和竞赛园地,都是学生丰富的识字素材。教师应做个有心人,经常引导学生认认这些字,学生就会由无意识到有意识地把熟悉环境与识字认字结合起来。4.以积极有效的识字评价为手段,巩固识字效果
积极有效的识字评价,既能帮助老师及时了解学生的识字情况,又能促进学生的识字水平。在教学中,我们将从多维角度出发,建立了一套多元化的识字目标评价体系,从评价的角度来促进对汉字的巩固。5.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展示识字能力
为学生的识字能力提供一个可以展示的平台,让学生不断看到自己的进步,他们会对识字更感兴趣,从而更加积极地投入到识字活动中去。如举行朗读比赛、讲故事比赛、查字典比赛、课外识字展示等活动,不但学生喜欢,更能以此推动学生自主识字能力的发展。
(二)研究的方法
1.文献法:以《语文新课标》科学认读理论为指导,广泛吸纳国内外汉字教育理论和实践成果,结合本地区、本校的实际开展课题研究,在确定课题、分析研究成果、撰写研究报告时使用此方法。
2.行动研究法:在课题实施过程中围绕课题研究目标,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研究,边实践、边总结,不断摸索出经验和规律的东西。
3.观察法:在课题研究的实施过程中,根据对学生个体的观察和整个班级水平的观察,及时调整研究的方案与措施,以便增强操作性。
4.经验总结法: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认真做好各类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实施情况的纪录。对课题研究作总结、验证、提炼,概括有关教学现象,并使之上升到教育理论的高度。
六、研究的步骤
研究分三个阶段进行:(2011年9月——2012年1月)
(一)准备阶段(2011.9)
制订课题方案;组建课题组;进行课题立项申报;进行课题论证。
(二)实验研究阶段(2010、3——2011、12)
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研究措施,观察实验效果,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再进行实验处理,收集资料,作好过程记载。
(三)结题阶段(2012.1)
整理研究资料,撰写实验报告,聘请专家对研究进行鉴定,结题。
适应角色转变,扎实开展团的工作
———共青团铁东区委书记的述职报告
2011年是适应角色转变、思想进一步成熟的一年。这一年,自己能够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紧紧围绕党的中心,立足本职岗位,较好地完成本线的工作任务。自己政治觉悟、理论水平、思想素质、工作作风等各方面有了明显的进步和提高。总的来说,收获很大,感触颇深。
一、以德为先,进一步提升个人思想素质
过去的一年,我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以一个团干部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个人的道德修养、党性锻炼、思想素质上有了很大的进步。一是道德修养进一步提高。作为一个团干部,我的一言一行、我的自身形象将直接影响到团委各成员,甚至更广大的青少年。因此,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我每时每刻提醒自己,从小事做起,注重细节问题,做到干净做人、公正做事,以平常心看待自己的工作,要求自己在工作中诚实、守信、廉洁、自律,起好表率作用。二是党性锻炼得到不断加强。不断加强自己的党性锻炼,我严格按照《党章》和《中国共产党党员纪律处分条例》来要求和约束自己的行为,牢记党的宗旨,在团的工作中,以广大青少年的权益为出发点,务求时效。三是政治思想素质不断提高。一年来,我继续加强学习,积极参加理论中心组学习,经常自发利用休息时间学习,积极参加团省委组织赴井冈山革命传统与理想信念教育专题培训班、区委区政府组织赴清华大学县域经济培训班,通过“看、听、学、思”,进一步加深了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解,进一步系统掌握了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对共青团工作的要求。特别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以来,我通过学习原文、听专家讲课等,开拓了思想新境界,政治思想素质有了新的飞跃。
二、以能为先,进一步加强组织工作能力
在上级领导的信任和支持下,我本人也自加压力,抓住一切机会学习,注重与同事、与兄弟单位团委书记的交流,虚心请教,不耻下问,使各项工作都有序地开展。一是工作的统筹安排能力不断加强。我尽量做到工作提前一步,有计划、有安排、有预见性,保持思路清晰和决策的科学,力求操作有序,顺利开展。二是工作的协调能力不断加强。在工作中,我注重与上级的及时衔接、汇报,同时也注重与基层的交流沟通,听取多方意见和建议,从大局出发,对上做好配合,对下做好团结。三是有创新地开展工作。在工作中,我注重不断创新,使工作保持生机,使管理不断趋向人性化、合理化。
三、以勤为先,进一步提高团的业务水平
担任团委书记以来,认真了解情况、掌握知识,积极向团委领导、向前任书记学习、请教,了解团情、团史,努力掌握团的基本运作方式程序,便于更好地开展工作。加强沟通了解,增加感情,深入基层,了解基层团组织和团员青年的有关情况,以“活动”来强化自己的知识和水平。一年来,我立足以活动来促使自己尽快适应角色,迎接挑战。今年五四,团区委以全区人居环境整治为依托,以“五四火炬传承九十二载生生不息,铁东青年投入人居环境立志强区”为引领,积极开展了“共青团路,红领巾街”,“铁东青年林”等
一系列活动。在活动中,增长了知识,深化了理解,使自己对团务工作有了全面的、系统的提高,为今后更好地提高团的业务水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以绩为先,进一步完善团的组织建设
把《关于进一步深化“党建带团建”工作的实施意见》落到实处,把党的要求贯彻落实到团的建设中去,使团的建设纳入党的建设的总体规划。依托党建,从政策层面来解决和落实基层团组织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一是基层团干部的待遇问题。积极争取党组织在团干部配备上的重视和支持,基层团干“转业”得到了很好的安排(叶赫的荣威,住建局遇良,卫生局王国宴等);二是解决好基层团组织活动的经费问题。积极争取专项,今年为每个乡镇街道从团省委争取经费三千元,共计三万六千元;三是团的基层组织格局创新工作。按照“1+4+N”模式,通过换届调整选配了大批乡镇(街道)团干部,变原有的“团干部兼职”模式为现在的“兼职团干部”模式,提升了基层团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此次工作得到了团市委的充分认可,2011年四平市组织部班工作会议在我区召开。
以服务青年需求为目的,从单一组织青年开展活动转到生产环节,开展就业培训、创业交流、贫富结对;以服务党政中心为目的,发挥团组织自身优势,引导青年树立市场意识和投资意识,强化科技意识和参与意识,投身知识化、信
息化和现代化、文明创建、环境整治、植绿护绿、社会治安等活动,把党政思路实践好。突出做好当前新兴的农村、社区和非公经济组织建团工作,延长团的工作手臂,丰富团的组织形式。先后与农联社、吉林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积极协调,为青年创业就业提供帮扶支持。特别是吉林银行的“吉青时代”小额贷款项目更得到团省委的无偿贴息。
五、以廉为先,进一步保持清正廉明形象
作为新任职的年轻干部、党员干部,我既感受到了组织的信任与关怀,同时也感受到了责任重大。我区在党委和政府的带领下,励精图治、奋发图强,取得了辉煌的成绩。越是这种时候,就越需要我们这些干部保持清醒的头脑,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本色。深知,作为一级干部,应该努力做到“清正廉洁”。古人说“物必自腐而虫生”,腐败现象表现上看来是经济问题、道德问题,但深层次的原因却是理想信念出了问题。要不断加强实践锻炼,要结合党的历史经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以及自己的工作和思想实际,来刻苦磨炼自己。勇于剖析自己,积极开展自我批评,净化自己的灵魂。不断增强拒腐防变意识。在思想上、在行动上、生活中争作表率。在团区委开展“争做勤廉表率,竭诚服务青年”主题教育,召开机关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活动动员会,全面启动党风廉政建设宣教活动。按照学习贯彻区委、区纪委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部署和要求,学习党的十七届六中精神,强化组织领导,制定工作计划。我们根据2011年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评要求,为了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成立了团区委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小组,并由我任组长。按照“一岗双责”的责任要求,明确了单位正职领导作为第一责任人,每年约谈团干部一次,就有关廉洁从政个人“不准”和“禁止”行为适时对所管的团干部进行廉政谈话。
在2012年即将到来之际,共青团区委迎来组织部考核组,对共青团区委一年来的工作进的实地测评,感谢组织的帮助与关怀,今后我们更要自觉地接受组织的监督与考核。铁东区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而今又开始了新的征途。广大青年有幸成为亲历者,成为追随者,同时我们也是共享发展成果的受益者。我们应该心怀感恩,心存畏惧,“做一个组织和群众信赖的人,做一个同事和朋友敬重的人,做一个亲属子女可以引以为荣的人,做一个回顾人生能够问心无愧的人”。我们要牢记党的宗旨,全面贯彻党的方针路线,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弘扬“攻坚克难、求富图强”的四平精神,坚定不移的实施 “五区”战略的发展规划,为建设富裕和谐新铁东的伟大目标而不懈奋斗。
第四篇:培养低年级学困生自主识字能力的策略研究
《培养低年级学困生自主识字能力的策略研究》课题方案
三个庄子中心学:刘瑞萍
一、研究背景
(一)学生生活交际的需要
目前,随着国家双语政策的实施,大批的少数民族学习汉语的积极性很高,家长纷纷把学生送入汉族学校来学习汉语,哈族学生学习汉语由于受他们母语的影响非常难,汉语的四个声调发不准,写字出现笔顺倒置的现象,特别是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学习汉语大部分都成为学困生,提高学困生的识字能力成为一年级语文的中心工作。
(二)课程改革的需要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其总目标是要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课程新体系,它必然是课程功能、课程理念、课程架构以及课程实施与评价的大变革;更新观念、调整角色、提高整体素质,正成为教师教育最紧迫的任务。
汉字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载体,掌握汉字是小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基础。国家督学柳斌指出:“真正要把小学抓好,还要从识字教学抓起。” 在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识字教学要体现“认写分开、多识少写”的原则。整个小学阶段要求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而第一学段(一、二年级)要求认识1600—1800个常用字,会写其中800--1000个。识字,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是个既重要又艰巨的任务。说它重要,是因为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学习各种知识的必由之路,不掌握识字这把钥匙,就无法打开科学文化知识宝库的大门。说它艰巨,是因为中国汉字的数量太多,而且字形复杂,难记难写;字音字义又变化多端,实在是比较难掌握。因此,识字是小学生学习的一个难关,但又是每个学生必须闯过、闯好的难关。
(三)解决识字教学中凸现出的问题的需要
我们在平时的识字教学中发现了很多问题,比如:(1)识字伊始,知识迁移困难。学生还在学拼音时,一边就要学习汉字,认识汉字的经验几乎为零,对于汉字字形的识记特别吃力。在黑板上认识了,放到卡片上不一定认识;在课文中认识了,写在本子上不一定认识;黑色字体认识了,换成红色字体不一定认识;有的甚至把生字条里的生字都背熟了,可一打乱顺序还是认不得。(2)生字“回生”现象严重。今天认识了,有的明天就忘记了;前面认识了,过一段时间又忘了;加上识字量的增多,甚至还出现了张冠李戴的现象。(3)传统的 “告诉-接受-记忆-复现”式的教学方法使得课堂毫无生趣,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感受,扼杀了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学生学习起来枯燥无味,因此识字效率低下。
二、课题的界定 “自主识字”:是指学生在识字活动之前自己能够确定识字目标、制定识字计划、作好具体的识字准备,在识字活动中能够对识字进展、识字方法作出自我监控、自我反馈和自我调节,在识字活动后能够对识字效果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自我补救。它表现在:建立在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识”;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识”;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识”;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识”。
“自主识字能力”:就是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积极地通过一系列的自我监控、自我调节、自我检查和自我补救等学习活动来实现识字目标。包括独立的拼读能力、识记能力、书写能力、运用能力和拓展识字的能力。
该课题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以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教给学生识字基本知识,优化识字学习方法为手段,以培养学生的自主识字能力为目标,探讨适合学生识字的最佳方法,着重于识字的学法指导。
在进行课题研究时,要密切联系生活,以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为基础,在识字过程中引导学生将汉字的音、形、义与自己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以各自独有的生活经验识记汉字。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运用已学汉字、主动认识新字,巩固已认识的字并扩大识字量,为提前读写奠定好基础。
三、理论依据
(一)语言心理学
“人生识字聪明始”,识字能力是学习能力的基础。为了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主动地识字,教师要根据儿童年龄特点,有意识地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拓宽识字途径,培养识字能力。
(二)教育学依据
著名语言学家S.P.Gorde指出:“我们实际上不能教会学生一门语言,我们只能为他们创设一个适合于语言学习的环境。”教学不只是教师讲,学生听,更重要的是教师通过自己的引导、启发,让学生在教师提供的语言环境中,运用探究的技法自己获取知识,形成探究能力。我国古代教育家孟子认为,学习应该自主探求,通过自主探求获取的知识,记得牢固,理解深刻,运用起来左右逢源,得心应手,灵活自如。
1.学习建构说:学生的能力、知识是通过学生的主动建构形成的。它有两个基本观点构成:一是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是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与从环境中接受的感觉信息相互作用,主动选择信息和注意信息;二是人们在建构事物意义时,总是与以前的经验相结合。
2.主体教育论:主体教育论强调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教育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只有激发作为内因的学习主体的自我意识、学习动机和主体活动,外部因素才起作用。
3.识字教学的评价建议也明确指出:“要着眼于学生的识字方法,关注学生日常识字的兴趣,激发学生识字的积极性。”语文教学目标从双基到综合的转变,识字教学过程从只重结果到全过程的关注,促进了识字教学评价的改变。识字教学评价不能只追求识字的数量和结果,我们更要关注学生识字的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四、研究的目标
1.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识字兴趣浓厚,养成自主识字习惯,提高自主识字能力。2.掌握多样化的识字方法,灵活记忆字音、字形、字义。
3.拓宽识字途径,增加识字量。实验学生到二年级实验结束时,具有相当的自主识字能力,平均识字达2000个以上。
4.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实现提前阅读,达到20万字的阅读量。5.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汉字、文化的思想感情,发展人文素养,开发智力,提高多方面能力,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研究的措施和方法
(一)研究的措施
1.创设游戏情境,激发识字兴趣
在识字教学中,根据课文特点,把识字任务制定成不同的游戏方案,激起学生的识字热情。在编谜中教师巧妙地渗透了识字方法,学生那种愉悦的识字情感体验得到了强化。反馈结果也表明,生字学得非常扎实。还可以根据每课生字的特点,把儿歌、表演、画图等多种游戏形式引进课堂,让学生喜欢识字。
2.根据汉字构字特点,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识字方法
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无论是象形、指事,还是会意、形声,都有其自身的构字规律。尽管我们鼓励学生个性化地识字、创造性地识字,但如果忽视了识字教学的灵魂,任由学生怎么识记都行,那么要想学生的识字能力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就难了。因此,应重视在课堂上深入浅出地渗透一些汉字学知识,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准确地理解掌握汉字的形、义,还能让学生充分领略我国汉字文化所蕴含的无限风光。
3.拓展识字的途径和环境
生活的外延有多大,语文学习的外延就有多大。我们的识字也要树立“大语文”观,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的语文教育资源,引导学生在生活中阅读、识字。我们主要利用这三种识字环境:
3(1)在家庭环境中识字。孩子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家庭度过的,家庭环境对孩子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利用家长会和平时让学生传带的“给家长的话”,向家长作好宣传工作,争取家长的配合。如:孩子喜欢看电视,对电视中常出现的字,家长能有意识地引导孩子认一认,经常问一问,考一考;对孩子喜欢的画报、图书、卡片进行亲子阅读„„总之,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机教孩子识字
(2)在社会环境中识字。引导学生在上学途中认厂牌名,还有路牌名、河上的桥名、公路边的公交车牌,大街上的广告牌等,再凭借教材有意识地引导,促成学生在社会生活环境中识字的习惯。
(3)在学校环境中识字。学校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校园里扑面而来的校名、校风、小学生守则、班级名、同学名、课程表、黑板报、名人名言、等文化设施和竞赛园地,都是学生丰富的识字素材。教师应做个有心人,经常引导学生认认这些字,学生就会由无意识到有意识地把熟悉环境与识字认字结合起来。
4.以积极有效的识字评价为手段,巩固识字效果
积极有效的识字评价,既能帮助老师及时了解学生的识字情况,又能促进学生的识字水平。在教学中,我将从多维角度出发,建立一套多元化的识字目标评价体系,从评价的角度来促进对汉字的巩固。
5.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展示识字能力
为学生的识字能力提供一个可以展示的平台,让学生不断看到自己的进步,他们会对识字更感兴趣,从而更加积极地投入到识字活动中去。如举行朗读比赛、讲故事比赛、查字典比赛、课外识字展示等活动,不但学生喜欢,更能以此推动学生自主识字能力的发展。
(二)研究的方法
1.文献法:以《语文新课标》科学认读理论为指导,广泛吸纳国内外汉字教育理论和实践成果,结合本地区、本校的实际开展课题研究,在确定课题、分析研究成果、撰写研究报告时使用此方法。
2.行动研究法:在课题实施过程中围绕课题研究目标,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研究,边实践、边总结,不断摸索出经验和规律的东西。
3.观察法:在课题研究的实施过程中,根据对学生个体的观察和整个班级水平的观察,及时调整研究的方案与措施,以便增强操作性。
4.经验总结法: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认真做好各类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实施情况的纪录。对课题研究作总结、验证、提炼,概括有关教学现象,并使之上升到教育理论的高度。
六、研究的步骤 研究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准备阶段(2014.4)
制订课题方案,进行课题立项申报。
(二)实验研究阶段(2014、5——2015、4)
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研究措施,观察实验效果,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再进行实验处理,收集资料,作好过程记载。
(三)结题阶段(2015.5)
整理研究资料,撰写实验报告,聘请专家对研究进行鉴定,结题。
七:研究的学生:
三个庄子中心学校一年级学生
第五篇:论文:小学低年级自主识字能力培养初探
小学低年级自主识字能力培养教学初探
广西河池金城江区第十小学
苏萍
【内容简要】:在初读课文时,让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在学生熟读课文后,我们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指导学生对字形的记忆上和书写上,重点指导学生识记字形和认真书写。在识记字形时,通过利用规律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利用比较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利用归类法,培养学生的求知欲;结合语境法,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寓教于玩,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并加强写字指导,把好写字关。最后积极的引导学生从生活中识字,进而丰富学生的识字量。【关键词】:自主识字、能力培养
低年级的孩子刚刚开始学习语文,而要学好语文的关键先要过识字关。大量的识字可以使学生提早进入阅读,以此扩大学生的视野,提高学习语文的能力。因此,低年级的识字教学是重点,也是难点。在教学中,如何让枯燥的识字教学变得丰满起来,使之富于情趣,并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这是每位任教老师要思考的问题。
一、重视初读环节,严把读音关
在阅读教学中,我通常安排这样几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1、自由读课文,遇到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读准字音(对于较难的课文,第一步一般可安排范读引路,而把自读作为第二步)。
2、同桌或四人小组合作读课文,在语言环境中互相检查字音,及时发现问题,纠错改错。这样一环紧扣一环,对容易出现问题的读音,如平翘舌音、前后鼻音、轻声音节、多音字等易读错的音节,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目的就是:面向全体学生,踏踏实实走好识记生字的第一步——读准字音。
3、把生字连词用板书、卡片、电脑等手段单独突现出来,检查订正。这一环节又可分两步:带拼音分类读和去拼音读。带拼音分类读,就是先带拼音读,然后让学生把音节进行归类,如把平舌音、翘舌音、前鼻音、后鼻音的字归在一起,进行分类拼读。这样有利于准确地读准字音,加深对易读错的字音的印象。去拼音检查读的形式也要多种多样:如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指名读、齐读等等。
二、以课堂为主,培养学生灵活掌握多种识字方法
如何帮助学生牢固记忆字形,是低年级识字教学的重点,也是一大难点。据有关资料表明,儿童对汉字的记忆成绩,听写总是落后于读音和释义,字形的遗忘率最高。因此,怎样使学生巧记汉字,早已成为识字教学中引发探讨的问题之一。阅读教学中,在学生熟读课文后,我们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指导学生对字形的记忆上和书写上。
1、利用规律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陶行知说:“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随着知识社会的到来,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手段、工具已经不再局限于教师,我们必须教会学生学习,这是终身化学习时代已经到来的需要。因此,在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中,要教会学生掌握一些独体字、常见部首的含义,了解分析一些字理的一般方法。
(1)象形字教学要抓住字形与实物相似的特点。如“山”字,可板示其字形的发展演变过程:“
”,讲清字理,帮助学生形象记忆。
(2)指事字教学要抓住象形字中的指事符号,采用“溯源——对照——悟理”的方法揭示字形字义。如“本、末”都是指事字,可以利用识字课件揭示出它们的构字规律,突破教学难点。首先,在一幅“枝繁叶茂、树根外露”的大树图片旁边,展示出“木”字的演变过程:、、、木。然后,在“大树”根部动态呈现出一条醒目的“红色粗线”,随后“、本”展示出来。接下来,“大树”根部的“红色粗线”消失,“树梢”部位动态出现一条醒目的“红色粗线”,随后“、末”展示出来。利用识字课件,将“木”字与“大树图片”进行比较,学生就会明白“木”是大树的象形。“红色粗线”在树根部位动态呈现,指导学生弄清楚“本”字下部的“一”是指事符号,在“本”字中指明树根所在的位置。“本”的本义是“树根”,后来才有了“事物的根本、根源,主要的,中心的”等意思。“红色粗线”在树梢部位动态呈现,指导学生弄清楚“末”字上部的“—”是指事符号,在“末”字中指明树梢所在的位置。“末”的本义是“树梢”,后来才有了“事物的顶端,末尾,尽头,不是重要的”等意思。这样一来,利用识字课件揭示出“本、末”的构字规律。
(3)会意字教学从分析字形部分意义入手。如“采”字,我们先引导学生认识“手”的演变过程:,“手”象征手掌,“爫”
是手的变体。再认识“木”
。“采”由“爫”和“木”两部分构成,“爫”表示人的手,“木”代表一棵大树,“采”的意思是用手在树上采摘果实。
(4)形声字抓住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特点。如教学“被、衬、裙、衫、裤 袜、袄 ”这一组字,我们除指导学生凭部件组合记忆,同时引导学生发现这组字的规律:意思都与衣服有关,所以都是“衤”旁;字的读音和右半部分的读音相同或相近。我们还顺势告诉学生,对于大多形声字,我们都可以根据它的意义记忆它的偏旁,根据它的声旁推断它的读音或记忆字形。
通过运用以上字理识字的基本模式,激发学生积极、主动、自觉解析字理,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对于部分生字尤其是一些在发展演变过程中已失去其原来形体特征的字,我则通常采用“熟字加偏旁”、“熟字换偏旁”、“熟字去偏旁”、“熟字换笔画”等方法。如“查”由“木、旦”组成,“昨”可把“作”字换偏旁来记忆字形,然后再根据其形旁表义来理解字义。“仑”是“论”字去掉“讠”旁,“皿”字加“丿”即成“血”字等等。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广泛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帮助学生形象记忆字形,如“猜字谜”、“编故事”、“编顺口溜”、“编儿歌”,还可以联系生活实际等识记生字。
2、利用比较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在字形教学中,将形近字进行比较,区别异同,重点辨异,可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避免写成别字。如货物的“货”和“贷款”的“贷”,它们都是上声下形结构,形旁又都是“贝”,但二者的声旁不同,因此读音也不一样。这样就可以利用声旁把两个字区别开来,而不是把“贷款”写成“货款”,或把“货物”写成“贷物”了。通过形近字比较,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识字效率,又能正确使用汉字。
3、利用归类法,培养学生的求知欲。
我们在教学合体字,尤其是在教形声字时,引导学生找出和它声旁相同的字或找出和它形旁相同的字进行归类,可以加深理解它们的字形和字义,而且可以拓展和延伸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如教学“抢”字时,问:“谁能给抢字换个形旁组成不同的字,并说说这个字为什么用这个做形旁?然后以小组的形式开展竞赛活动。组成的字可以是学过的,也可是没学过的,看谁在规定的时间里写的最多。学生们兴趣十足,大家迅速在头脑的仓库里搜寻认识的字。结果写出了“枪、呛、苍、舱、创、呛、疮”等字,并根据形旁给相应的字组词。这些字里,有的是学生从课外认识的。对生字进行归类,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汉字据形知义特点的认识,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向课外所求知识的欲望,把课内知识向课外延伸。
4、结合语境法,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结合语言环境来理解字词,是最常用的方法。如,我在教《手捧空花盆的孩子》一文时,是这样引导学生理解“丝”进而理解“没有一丝高兴”的意思的:
出示句子:国王从孩子们的面前走过,看着一盆盆鲜花,脸上没有一丝高兴的表情。理解“一丝”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出示准备好的一块用丝织成的围巾,并从里面抽出一根丝来,让同学们说说“一丝”的大小。(“„„小得几乎看不见„„”)
②是啊,“一丝”很小,小得几乎看不见,那么,“没有一丝高兴”就是——?(国王却一点儿也不高兴)
学生理解词义后,再联系上下文读句子,就能把国王不高兴地语气读出来了。长期引导学生结合语境理解字词的意思,可以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5、寓教于玩,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新大纲十分重视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低年级学生天性好动,注意力极易受影响,注意的持续性也不强。在掌握生字读音、熟读乃至背过课文后,再指导记忆字形,若只采取单一的形式,往往很难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要想让他们全身心的投入学习,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因此,我十分注意字形教学的生动性、趣味性,除前所述识字方法的指导外,课堂上我常常采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创设有趣的识字情境,来鼓励学生识记和巩固识字成果。如有时我把生字卡做成果实状,把它们挂在“果树”上,用“摘苹果”的游戏吸引学生,积极记忆字形;有时我用多媒体把错字或别字的词语展示出来,让学生充当警察,在规定的时间了把“错别字”当作“坏蛋”来抓,并评奖。这样调动学生积极动脑筋、想办法,记忆字形。在学生记住字形后,还常用“找朋友”等方式,要求学生找正确读音,或要求学生找正确部件,或要求学生找出正确的组词,把字的音、形、义有机结合,来强化记忆效果。
6、加强写字指导,把好写字关。
大纲要求,低年级写字要达到“正确、端正、整洁”,力求美观。在学生对生字准确记忆的基础上,如何指导把字写“正确、端正、整洁”,乃至美观,也是低年级阅读教学中识字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课堂上,我们注重加强指导示范,加强练习与评改,收效也很大。
在指导示范时,我们注意突出重点、难点,并加强示范引路。如“春”字“撇”和“捺”易写歪,“土”和“士”易搞混,“从”字的两部分有区别,字的部件大小宽窄组合特点等,都需教师特别强调,范写引路。对易写错的字,则采取有效措施重点加以强调,譬如用醒目色彩凸现易错部分。而对于一般的字,我们则鼓励学生自己观察练写,针对个别出现的问题个别指导。这样有重点地进行写字指导,合理而有效的利用课堂时间,避免了学生课下进行大量重复机械的练习,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同时,我们还从学生刚学习在田字格中写字时起,就注意引导他们仔细观察生字的各部分在田字格中的占位,指导学生把字写得匀称、美观。
我们还注意学生写字习惯的养成教育,培养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并要求学生写字时做到“三到”——眼到、口到、心到。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激发学生写好字的兴趣,我们还很重视写字的评改环节。除当堂进行作业评改,我们经常组织开展写字竞赛、评展活动,学生练习写字的热情很高,有的学生还象模象样的练起了书法。
三、树立大语文观,在生活中创设识字氛围,拓展识字渠道
识字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形成识字能力。生活是一个大个课堂我们要充分发挥教师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能在生活中学到很多课堂学不到的东西,因此,我积极的引导学生从生活中识字,进而丰富学生的识字量。如,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观察校园内的标语、宣传栏、黑板报或自己的学习用品,从中寻找熟字朋友;引导学生认读感兴趣的零食包装袋的字、感兴趣的电视节目下方的字幕、喜欢的故事书、广告牌、车站牌等等,每周或半个月,利用语文活动、课外活动时间经常开展“识字大赛”,并评选“识字大王”,激发了学生的识字热情,巩固了识字成果,引导学生在生活中通过查字典、问家长、问朋友等办法识字,促进学用结合,引领学生掌握多种识字方法与途径,逐步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总之,祖国汉字,奥妙无穷。我们要充分发挥教师教师的主导作用,结合学生的思维特点,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是学生积极地参与识字教学,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鼓励学生实践,想象,学生就能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是枯燥的识字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发现兴趣和热情探索的热土。
2011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