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复习指导高考倒计时200天复习建议
复习指导:高考倒计时200天复习建议
点击数:96 次 录入时间:2011/11/16 9:30:00 编辑:walter-75
一转眼距离高考也只有二百天左右的时间了,相信在第一轮复习中,同学们一定有很大的收获,与此同时,也会发现自己在基础知识或学习方法上的一些薄弱点。这些问题的出现并不可怕,它是我们提高成绩的突破点。所以,针对高考即将进入倒计时二百天,特级教师给同学们提出以下几点复习建议:
重基础知识,紧跟老师复习节奏
目前,高三同学仍在进行第一轮复习中,虽然马上要进入高考二百天倒计时,但人教学习网的特级教师建议同学们,即使老师的授课内容是熟记于心的基础知识,也仍要跟随老师们的复习节奏,切不可一味自己钻研一些零散的偏题、难题,此时我们要有意识地训练自己用各科的术语,条理清楚、逻辑严密地予以表达。这些基础知识的贯穿,是为同学们在知识储备、解决问题能力和思考能力方面所做的铺垫。同学们可以利用老师谈到的内容来实现知识的深度贯通,找到自己知识储备的薄弱点,变被动为主动,探寻自己的复习方式,追求更高的复习效率。
加强针对性,实现自我突围
高考实为一场博弈,要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是有效复习最起码的。反之,主次不分,不顾轻重缓急,漫无边际,往往收效甚微。这就是说,复习必须要加强针对性。具体地说:首先,要针对遗忘的知识组织复习。哪些知识容易被遗忘?一些非重点内容;自以为不重要、不感兴趣的知识等。怎么知道遗忘?只需按课本目录默认相关知识,如果不知道讲什么,或者回忆不清如何定义某些概念、规律,即可检查是否遗忘以及遗忘的程度。在翻阅至相关章节的同时,重新审读理解体验一遍,便能起到有针对性复习的作用。其次,要针对薄弱环节进行复习。所谓薄弱,就是面对具体的问题,力不从心,无能为力。突出的是审题不清楚、题意理解不深不透是个薄弱环节。为什么这样说,因为很多同学都说看不懂题目,无从下手,导致做不来。有的是解题丢三拉
四、稀里糊涂,很不规范成为薄弱环节。解决的办法是加强阅读训练。通过读报、读课文,提高语速,体会语境。至于逐步养成规范的解题习惯,可以从模仿开始,逐步使解题思路纳入规范化轨道。
在高三一年的时间里,要抛开兴趣的因素,狠补薄弱的科目。一定要把“瘸腿”补好,成绩才会有较大提高。最好能把自己最薄弱的环节总结出来,不断发现不断补充。然后加强优势,争取拉分。最欠缺的部分,从基础补起。
明确自身定位,确定主攻方向
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高考目标。高考是一种区分型的考试,所以不可能指望所有的同学都考得多么好,因此要结合自己一贯的情况为自己订出一个明确的目标:一曰总分要达到多少;二曰具体到各科又要达到多少分。一定要实事求是地估计自己的能力,切忌好高务远,然后结合高考“3:5:2”的 难度分布确定自己的主攻方向。对于基础好的同学,不用过多地纠缠于简单题,而应把主要精力放在中等难度 题和难题上;而对基础不是很好的同学,应在充分练习了简单题和中等难度题的基础上来试攻难题;对基础不好的同学,也许连中等题都感到一定困难,那就应该从解决简单题入手,逐步过渡到中等题,大胆地放弃难题。所谓“放弃”,就是平常基本不做难题,考试时也不过多纠缠于难题,能做多少算多少,一旦做不出就马上“撤退”的最优策略。
第二篇:高考倒计时200天复习建议
高考倒计时200天复习建议
一转眼距离高考也只有二百天左右的时间了,相信在第一轮复习中,同学们一定有很大的收获,与此同时,也会发现自己在基础知识或学习方法上的一些薄弱点。这些问题的出现并不可怕,它是我们提高成绩的突破点。
重基础知识,紧跟老师复习节奏
目前,高三同学仍在进行第一轮复习中,虽然马上要进入高考二百天倒计时,但人教学习网的特级教师建议同学们,即使老师的授课内容是熟记于心的基础知识,也仍要跟随老师们的复习节奏,切不可一味自己钻研一些零散的偏题、难题,此时我们要有意识地训练自己用各科的术语,条理清楚、逻辑严密地予以表达。这些基础知识的贯穿,是为同学们在知识储备、解决问题能力和思考能力方面所做的铺垫。同学们可以利用老师谈到的内容来实现知识的深度贯通,找到自己知识储备的薄弱点,变被动为主动,探寻自己的复习方式,追求更高的复习效率。
加强针对性,实现自我突围
高考实为一场博弈,要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是有效复习最起码的。反之,主次不分,不顾轻重缓急,漫无边际,往往收效甚微。这就是说,复习必须要加强针对性。具体地说:首先,要针对遗忘的知识组织复习。哪些知识容易被遗忘?一些非重点内容;自以为不重要、不感兴趣的知识等。怎么知道遗忘?只需按课本目录默认相关知识,如果不知道讲什么,或者回忆不清如何定义某些概念、规律,即可检查是否遗忘以及遗忘的程度。在翻阅至相关章节的同时,重新审读理解体验一遍,便能起到有针对性复习的作用。其次,要针对薄弱环节进行复习。所谓薄弱,就是面对具体的问题,力不从心,无能为力。突出的是审题不清楚、题意理解不深不透是个薄弱环节。为什么这样说,因为很多同学都说看不懂题目,无从下手,导致做不来。有的是解题丢三拉
四、稀里糊涂,很不规范成为薄弱环节。解决的办法是加强阅读训练。通过读报、读课文,提高语速,体会语境。至于逐步养成规范的解题习惯,可以从模仿开始,逐步使解题思路纳入规范化轨道。
在高三一年的时间里,要抛开兴趣的因素,狠补薄弱的科目。一定要把“瘸腿”补好,成绩才会有较大提高。最好能把自己最薄弱的环节总结出来,不断发现不断补充。然后加强优势,争取拉分。最欠缺的部分,从基础补起。
明确自身定位,确定主攻方向
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高考目标。高考是一种区分型的考试,所以不可能指望所有的同学都考得多么好,因此要结合自己一贯的情况为自己订出一个明确的目标:一曰总分要达到多少;二曰具体到各科又要达到多少分。一定要实事求是地估计自己的能力,切忌好高务远,然后结合高考“3:5:2”的 难度分布确定自己的主攻方向。对于基础好的同学,不用过多地纠缠于简单题,而应把主要精力放在中等难度题和难题上;而对基础不是很好的同学,应在充分练习了简单题和中等难度题的基础上来试攻难题;对基础不好的同学,也许连中等题都感到一定困难,那就应该从解决简单题入手,逐步过渡到中等题,大胆地放弃难题。所谓“放弃”,就是平常基本不做难题,考试时也不过多纠缠于难题,能做多少算多少,一旦做不出就马上“撤退”的最优策略。
第三篇:高考倒计时200天复习建议
致,高三 我们在一起的最后200天
这一年,我们正高三,大家说,高考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高三是没有硝烟的战场。我们在战壕里摸爬滚打,期待着胜利的号角吹响。这一年,时间最终会风干写满字迹的试卷,却难以吹散你我的记忆。
这一年我们习惯了在天朦胧的时候起床、习惯了带着惺松的睡眼洗脸、刷牙、习惯了懒的吃早餐就带着课本直奔学校,边走着边咒骂着可恶的教育制度并计算着距离星期天的时间;满脑子的睡意直想让自己在铃声响起的那一刻睡去,把书堆的高高地,假装低着头看书,却在头放在书上的一刹那安然睡去——即使是冬天,也感觉睡觉是温暖的……醒来后,看着高考的倒计时,无奈的用冷水洗把脸;看看课程表,数学、英语、物理;就是没有自己喜欢的体育、电脑;计划着在语文课小憩一会、计划着在英语课上完成未完成的物理作业;
这一年,我们正高三。喜欢在桌上写满自己的青春誓言、喜欢在墙上写下自己的无奈、喜欢在下课铃声响起的那一刻悄然睡去、喜欢在吃饭的时间里去操场投两把篮球、看看自己好久没看的杂志、报纸、喜欢站在阳台上望着楼下走过的女生,并大肆的点评一番、喜欢一群哥们在一起起轰一番发泄一下自己青春的无奈、喜欢在教室的后排小声的讨论着NBA.足球.F1;喜欢在楼梯口和自己喜欢的那个他(她)来个刻意的不期而遇;
这一年,我们正高三。为了一道物理题我们可以熬上一个晚字习,为了请教一道题目我们可以忘记放学的铃声~~~ 害怕着每一次的考试,却又期待着每一次考试,害怕成绩的宣布,却又期待着成绩的宣布,假装不关心自己的成绩,却在没人的时候把墙上的成绩排名看了一遍又一遍,对哥们说:晚饭我不想吃,你自己去吃吧!然后自己回到教室啃着数学题。对父母说:爸、妈,我等一等就睡。却在夜里一、二点的时候匍伏在桌上呼呼睡去,对自己说:下次考试如果再不进步,爷就不努力了。可自己不管进步退步,努力的汗水却从来没有停止流过;
这一年,我们正高三。习惯了早上五点多一点起床,习惯了早上六点钟上学,习惯了中午花很少的时间吃很有营养的午餐,习惯了晚字习十点放学而大家都没有离去,习惯了夜里在宿舍打手电筒看书……一转眼我们即将告别高三的苦日子,一切的习惯变得那么的不习惯。
我们曾经坚信,自己的青春会在高三结束的那一刻得到释放,以为自己迎来了人生的又一春。可我们却又常常想起高三的日子,想回到高三的教室看看自己留下的汗渍,想回到高中的教室看看写满作业的黑板,想回到高三的教室看看自己曾经在墙上写下的诗,想回到高三教室听听黑板下的青春誓言是否绕梁不舍离去,想见见一起从黑色六月走过的哥们,想见见上课不忍心将你从睡梦中吵醒的老师……
想着将来在大学里挥霍着自己的青春,回想起高三的日子,总是有种想流泪的冲动,即将逝去的高三岁月,永远是我们心中关于青春的最美好回忆。那个谁……记得“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吗?
老师:用“但是”造句。小明:鸭蛋是白色的。老师:滚!高考倒计时200天复习建议
一转眼距离高考也只有二百天左右的时间了,相信在第一轮复习中,同学们一定有很大的收获,与此同时,也会发现自己在基础知识或学习方法上的一些薄弱点。这些问题的出现并不可怕,它是我们提高成绩的突破点。
重基础知识,紧跟老师复习节奏
目前,高三同学仍在进行第一轮复习中,虽然马上要进入高考二百天倒计时,但人教学习网的特级教师建议同学们,即使老师的授课内容是熟记于心的基础知识,也仍要跟随老师们的复习节奏,切不可一味自己钻研一些零散的偏题、难题,此时我们要有意识地训练自己用各科的术语,条理清楚、逻辑严密地予以表达。这些基础知识的贯穿,是为同学们在知识储备、解决问题能力和思考能力方面所做的铺垫。同学们可以利用老师谈到的内容来实现知识的深度贯通,找到自己知识储备的薄弱点,变被动为主动,探寻自己的复习方式,追求更高的复习效率。
加强针对性,实现自我突围
高考实为一场博弈,要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是有效复习最起码的。反之,主次不分,不顾轻重缓急,漫无边际,往往收效甚微。这就是说,复习必须要加强针对性。具体地说:首先,要针对遗忘的知识组织复习。哪些知识容易被遗忘?一些非重点内容;自以为不重要、不感兴趣的知识等。怎么知道遗忘?只需按课本目录默认相关知识,如果不知道讲什么,或者回忆不清如何定义某些概念、规律,即可检查是否遗忘以及遗忘的程度。在翻阅至相关章节的同时,重新审读理解体验一遍,便能起到有针对性复习的作用。其次,要针对薄弱环节进行复习。所谓薄弱,就是面对具体的问题,力不从心,无能为力。突出的是审题不清楚、题意理解不深不透是个薄弱环节。为什么这样说,因为很多同学都说看不懂题目,无从下手,导致做不来。有的是解题丢三拉
四、稀里糊涂,很不规范成为薄弱环节。解决的办法是加强阅读训练。通过读报、读课文,提高语速,体会语境。至于逐步养成规范的解题习惯,可以从模仿开始,逐步使解题思路纳入规范化轨道。
在高三一年的时间里,要抛开兴趣的因素,狠补薄弱的科目。一定要把“瘸腿”补好,成绩才会有较大提高。最好能把自己最薄弱的环节总结出来,不断发现不断补充。然后加强优势,争取拉分。最欠缺的部分,从基础补起。明确自身定位,确定主攻方向
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高考目标。高考是一种区分型的考试,所以不可能指望所有的同学都考得多么好,因此要结合自己一贯的情况为自己订出一个明确的目标:一曰总分要达到多少;二曰具体到各科又要达到多少分。一定要实事求是地估计自己的能力,切忌好高务远,然后结合高考“3:5:2”的 难度分布确定自己的主攻方向。对于基础好的同学,不用过多地纠缠于简单题,而应把主要精力放在中等难度题和难题上;而对基础不是很好的同学,应在充分练习了简单题和中等难度题的基础上来试攻难题;对基础不好的同学,也许连中等题都感到一定困难,那就应该从解决简单题入手,逐步过渡到中等题,大胆地放弃难题。所谓“放弃”,就是平常基本不做难题,考试时也不过多纠缠于难题,能做多少算多少,一旦做不出就马上“撤退”的最优策略。
第四篇:2014年备战高考倒计时一百天复习建议
2014年高考倒计时一百天复习建议
语文:六点建议
2014年全国新课标高考大纲语文学科考试说明与2013年相比几乎没有变化,这表明今年的高考语文试卷将保持平稳态势,考生可正常复习,不用增减知识点。
备考建议
夯实基础,步步落实;掌握规律,规范答题;认清短板,强化练习;建立题库,反复思考;坚持阅读,积累素材;强化写作,注重书写。
1.夯实基础,步步落实:“成语”、“语病”、“语序”三道基础知识题要常抓不懈,要注意资料的总结和整理,建立自己的资料库,小题常练,争取在考试中能准确、快速做出决定,不在选择上浪费时间。
2.掌握规律,规范答题:一定要注意掌握各题目解题方法,规范答题思路,能熟练运用相关技法去解题。对于文言文部分,要系统梳理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特殊句式、文言翻译的知识点。对于诗词鉴赏,要掌握诗词鉴赏的常见情感类型。现代文阅读中,要掌握住词句解释题、句段赏析题和概括归纳题的解题方法。
3.认清短板,强化练习:要准确找出自己的短板,对相应板块的解题方法进行总结,并辅以大量练习,形成自己的固定答题方法与套路,并不断强化。
4.建立题库,反复思考:不要只是盲目做题,要注重对典型例题的总结,对错题的反思,对错题的归档整理,须知磨刀不误砍柴工,失分点可能即是增分点。
5.坚持阅读,积累素材:阅读包括日常习题中遇到的文本(论述类文本、小说、传记等)阅读和有意识进行的美文阅读。只有保持不间断的阅读,才能不断充盈自己的头脑,保持思维的活跃性。要养成随时记录的习惯,不断地搜集整理作文素材,包括仿写语句时遇到的优美有深意的语句,组建属于自己的素材库。
6.强化写作,注重书写:写作练习除了要不断积累素材,还要注重审题训练,多挖掘思想的深刻性,并练习用一句话将自己的观点阐明。而且要练习文章结构,使文章逻辑清晰,美观大方。平时练习就要注意书写,做到字迹清楚,卷面整洁。
总之,在倒计时的百天里,考生只要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抓住重点、难点、易错点,各个击破,夯实基础,规范答题,一定会稳中求进,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第五篇:高考文言文复习建议
高考文言文复习建议
文言文阅读是高考语文命题的主要内容之一,赋分为19分,第一卷设三道选择题,共9分,第二卷一般要求翻译两到三个句子,共10分。近年来,文言文考查有强化的趋势。
一、考纲: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l.理解 B ①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②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③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④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2.分析综合 C ①筛选文中的信息
②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③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二、复习思路
精研考纲,化繁为简。亦实亦虚,品质性格。信息筛选,归纳概括。句式活用,一词多义。古字通假,古今异义。偏义复词,信达雅译。
三、复习目标
一是积累[文言实词(一词多义)、文言虚词、特殊句式、词类活用]
二是根据上下文判断语义的能力。文言部分的复习注意两点:凡是课本上(包括初中课本)的文言文都要做到:每句会翻译、每词会解释;大量积累是学好文言文的唯一有效捷径。北京试题的文言部分主观题,不是翻译成白话文,而是断句。这就是一个新的信号,有可能从多个角度考查文言知识。【命题特点和趋势】
1、题型基本稳定,略有变化:从选材看,偏重于二十四史;实词常见常用的更多(一词多义),词类活用意是新热点;虚词相对集中;省略句、倒装句,尤为看好;句读偶现;翻译加重(注意词类活用、特殊句式);信息筛选减少。
2、文言文阅读更多的考查是从语言信息的角度进行的,对文章主要信息的筛选,在传记文学中多为辨析传主(廉吏、义士、忠臣、勇将)性格、品质、社会效益等。
3、仍以传记文学为主,但散文(游记)、议论文(政论文)是文言文阅读材料的新选择,适当涉及兼顾。
4、时刻紧扣课本,选文全是课外,但答案在课内,高考所考的文言实词、虚词课文中都学过。5、2008年可能出现断句加翻译的新题型、翻译分数加重、选段更加宽泛等新变化。【纪传体文言文常用字归类】
从1994年以来,高考文言文选用的材料基本是人物传记。主人公多是正面的文臣武将,文章主要围绕该人物展开记叙,叙述其生平或几件突出的事迹,凸现该人物正直敬业、奉公孝顺的品行或卓越的才能;选材多来自全是纪传体的“二十四史”。《史记》正是这一体例的开创者。
选材的相对稳定,必然带来遣词用字的相对稳定。如果我们理解并牢记这些比较稳定的常用字,既提高了阅读速度,又会提高准确率。在此,我将其做些归类:
(一)与政事相关的常用词
官员到某地任职,做一些相关的政事,实行一定的政策,会引起各方不同的褒贬评论。于是官员与百姓、官员与官员、官员与国君(帝王)之间就会有许多“动作”发生。1.诣:到,去。
2.劝:①鼓励,奖励;②受到鼓励、奖励。3.课:考核、督促、征收。4.风、化:教育感化。
5.按、案:巡视,巡行;考察,核实,查明。
6.游:①游玩,游览;②旅行,外出求学或求官;③交际,交往。7.趣、趋:①小步走,跑;又引申为赶快,迅速。②通“促”,催促。8.劾:举报,检举,揭发。
9.白:告诉,报告。常用于官吏之间。10.短:进谗言,说坏话。
(二)值得重视的特殊单音词
1.狱:案件,案情;监狱:监管案件。2.脱:①副词,表推测,也许、或许;“事既未然,脱可免祸”。②连词,表假设,倘若、如果。
3.第:①只,只是,只要;②科举考试或官员考核的等级,如“高第”就是高的等级。(单独的“最”也可表示等级)
4.独:若在疑问句中,表反问,难道、怎么。如:“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5.他:别的,其他的,另外的。“又顾而之他”,“王顾左右而言他”(《齐人有一妻一妾》)。
(三)值得了解的相关复音词
1.下车:刚上任、刚到任。现有成语“下车伊始”。
2.乞骸骨、请辞、告老、请归、乞归:辞官。致仕:退休。3.视事:在任,在职;办公。4.听事:办公的地方。
5.家人:平民,老百姓。不同于“家里人”和“佣人、仆人”。6.起家:起于家,就是从家里被征召为官。7.作色:发怒。
8.从子:侄子。从,堂房亲属;又如“从兄、从弟、从父”等。
(四)相对稳定的通假字 1.乡,通“向”:“侯生果北乡自刭”。2.详,通“佯”:“行十余里,广详死”。3.蚤,通“早”:“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4.倍,通“背”:“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5.禽,通“擒”:“禽灭六王”。6.畔,通“叛”:“人言公之畔,陛下必不信”。
(五)表示时间的词
高考文言文的第10题,“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正确(或不正确)的项”,错误项设置的一般特点是:个别字词的错译和打乱原文的六要素,即主要是人与时、地、事的错接。错译的字词以上面的词为常见。至于人与时、地、事的错接,也就是故意让这几个要素和主人公张冠李戴,比如补(译)出的省略成分错误。因此,我们不应忽略一些能暗示前后事件关系的时间词。
1.表瞬间:俄、俄而、俄顷;顷、顷之、顷刻、有顷;旋、寻、无何。2.表过去:既、既而,先、先是、先时,初,时、当是时,曩、尝,向。3.表一段时间:比、迨、逮、及、洎、居(后带时间,则译作“过了„„”,不译作“居住”,如“居无何,居三月”)
(六)官员调动升迁的相关字词 1.表示授予、提升:
①征:由君王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员。
②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推荐,任以官职。③荐、举、引:由地方或某官员向中央推荐,任以官职。④简、铨:选拔。
⑤起:起用,起家就是起于家,在家里受征召任以官职。⑥拜、除、授:任命,授以官职。⑦擢、拔:提升;
⑧主、秉、典:主管;后面带的经常是管理的职责。
⑨知、守,尹:主管,主持。后多跟地点,知某州、守某郡、就是做某州(郡)的长官,如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尹京,即做京城的长官。⑩迁:升官。
2.表示降职、罢免: ①贬:降职。②左迁:贬官。
③谪:被流放或被贬职。
④罢、免、黜、废:免官,废弃不用。⑤放:驱逐,流放。
⑥出:离开京城,外调(古人以入京任官为荣)。3.表示调动: 迁、补、转、调、徙、改。
4.表示兼职: 领:同时掌管、兼任较低的官职。5.表示暂时担任: 署、权、行或行走。
这些词,都有个明显的特征,即后面常带表示官职或地点的专有名词,这给我们的翻译带来了方便——可以不译。更重要的是,官职的变动特别是主观情绪明显的降职和升职,往往是我们推断翻译主人公行为、事件中生难字词的重要依据。
(七)表官职的
(1)宰相:总揽政务的大官。宰,主 持,相,辅佐。(2)御史大夫:其权力仅次丞相。(3)六部:吏、户、礼、兵、刑、工。(4)三司:太尉,司徒 司空。(5)中书省:中央行政机要机关。(6)尚书:六部最高行政长官。(7)太尉:军事首脑。(8)郎中:尚书属下部员。
(八)表官职变化的 ①表任命的:授、拜、除、封。②表提升的:擢、拔、陟、升、迁。
③表调动的:调、徙、转、改、放、出、出官。④表降职的:左迁、迁谪、谪、逐、贬、黜。⑤表罢免的:夺、黜、罢、免、去、废、蠲。⑥表恢复的:复、还。
⑦表辞去的:辞、致仕、告退、退、归故里。
(九)其它:
1、与科考有关的:贡举、第、登第、中第、状元、解元、乡试。
2、与学校有关的:庠、序、太学、博士、太傅。
3、表敬重的:敬、重、尊、恭。
4、表赞扬的:多、嘉、称、誉、与、许、叹。
5、表社会状态的:治、乱、兴、盛、衰。
6、表少数民族的:蛮、夷、戎、狄。
7、表死亡的:(驾)崩、山陵崩、薨、卒、不禄、死、没(殁)、终、圆寂。
8、表示死亡: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丞相薨/百年/驾鹤/圆寂„„
9、表示出仕退隐:是进亦忧,退亦忧(当官、退隐)/上书乞骸骨(请求退休)/怀抱才能深藏而不市(隐居不做官)/致仕(退休)。
10、表示生活情况:权起更衣(上厕所)/出恭(上厕所)/不胜杯勺(喝醉)/每五日洗沐(官员休假)。
11、表示恋爱婚姻:之子于归(出嫁)/秦晋之好(结成婚姻)/月老红娘(媒人)。
12、谦称自己或己方:臣、仆、鄙人(臣下或一般人自称)/寡人、不谷、孤(君王自称)/贱内、犬子、家父、家君、家慈(家人)/拙见、寒舍(才情、屋舍)/窃、谨、惶恐(行为、态度)。
13、敬称他人和他方:陛下、九重天、圣明(称君主)/公、名府、高明(称同龄、同僚、朋友等)爱女、令尊、令堂、高朋(称他人家人、朋友等)/高见、雅量、大作、华堂(他人才情、屋舍等)光临、斧正、惠存、垂示(他人行为态度)/敬请、仰望(自己对他人的态度、行为)。
14、贱称他人或他方:鲰生、竖子、野夫、荒蛮、黔首等。
四、文言文翻译
(一)遵循三条要求: 信:忠实原文意思。
达:合乎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
雅:尽量美一些,保留原文的语言风格(忠实原文,尽量直译)例文一(2008年云南省第一次统测)10分
(1)今陕西、辽东边患方殷,湖广、贵州军旅继动,不知何以应之。
译文:现在陕西、辽东边境战患正盛 湖广、贵州又相继用兵,不知道用什么来应对。(2)上下相猜,中外不协,祸乱之机始此矣。
译文:君臣之间互相猜疑,宫里宫外不相协和,祸乱的机由从这当中就产生了。(划线部分为主要考点)
(二)文言文翻译的原则:
1、直译为主,字字落实;
2、意译为辅,译出大意。
(三)翻译中注意的问题:
1、注意修辞(如互文)、句式的用法。
2、注意多义词的准确选择
(四)掌握六种方法:
1.留:凡是意义古今相同的词,以及专有名词(国号、年号、帝号、官名、地名、人名、器物名、书名等)都可以保留下来,不必变动。
2.扩:把单音字换成双音词 俗——庸俗 辱——玷辱、侮辱 3.拆:如:妻子:妻子儿女
4.增:增补句子省略的成分(或代词的指代意)5.删:有些虚词没有实在意义,可删。
如:与其不逊也宁固 “也”为句中停顿,不翻译。6.调:把文言文中倒装的句子成分调整过来。如: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
这是一个定语后置句,应把“好事”调到“少年”之前。
(五)四个步骤:
1.审:看清语法现象,如省略、倒装、活用等。2.切:以词为单位把句子切开,一一解释。3.连:再把解释好的词连缀成句。
4.誊:翻译完毕,带回原文,仔细检查,誊上卷子。
(六)文言文翻译的失误形式
1、不需翻译的强行翻译
在文言文中凡是国名、地名、人名、官名、帝号、年号、器物名、度量衡等,在翻译时,可以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不用翻译,因为这些词一般都无法与现代汉语对译。
2、以今义当古义
有的词语随着社会的发展,意义已经变化了,有的词义广大,有的词义缩小,有的词义转移,有的词感情色彩变化,有的名称说法改变。因此,要根据原文的语境确定词义,且不可以今义当古义。
3、该译的词没有译出来
4、词语翻译得不恰当
5、该删除的词语仍然保留
6、省略成分没有译出。
文言文中,有的省略成分没有必要翻译出来,但也有的省略成分必须翻译出来语意才完全。
7、该增添的内容没有增添
在翻译时,有时为了文句符合现代汉语习惯,必须增添一些内容,才算恰当。
8、无中生有地增添内容
一般说来,文言文翻译必须要尊重原文的内容,不能根据个人的好恶增添一些内容,以至违背原文的意思。否则,就会造成失误。
9、应当译出的意思却遗漏了
10、译句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则
倒装句在翻译时,一般说来,要恢复成现代汉语的正常句式。
五、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一)释义方法
1、联系上下文
2、分析语法结构
3、联系古代文化常识
4、联系通假 要求学生识记常用实词、虚词的用法,帮助学生归纳总结,使之在做题时胸中有词可选。引导学生作如下记忆:
高考文言虚词(18个)释义(注意一词多义、一词多性)
如:之:代词;结构助词,的;取消句子独立性;动词,到;提宾的标志。于:介词,对、向、在、比 同时熟记典型句子。
高考文言实词(120个)释义如:
故:形容词,旧的;副词,故意;名词,交情、原因;连词,所以;动词,死。卒: 动词,死;副词,最后,终于;名词,士兵;通“猝” “五万兵难卒合”
六、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是指某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的某种新的语法功能。而这种语法功能与现代汉语相比具有明显的不同,判断之时要参照现代汉语的一般用法推断。1.名词作状语 2.名词用作动词 3.名词使动用法 4.名词意动用法 5.动词用作名词 6.动词使动用法 7.动词为动用法
8.形容词用作名词 9.形容词用作动词 10.形容词意动用法 11.数词用作动词
七、古今异义和偏义复词
(一)古今异义 所谓“古今异义”,就是指文言词语或短语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中书写相同的词语之间的意思不同的现象。这种意义和用法的差异是在语言的演变过程中出现的,辨明这些词语的“古”“今”意思和用法,有助于增强我们阅读文言文的能力。1.词义的扩大:江、好(女子相貌好看)、河(古专指黄河;今泛指江河)2.词义的缩小:臭(气味)3.词义转移:涕(眼泪)牺牲(祭祀用的猪牛羊等祭品)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凶恶、凶残)4.感情色彩变化:
爪牙(古指得力助手或武士;今比喻坏人的帮凶党羽)卑鄙:(古指见识浅陋,地位低下;今指品质恶劣,为贬义词)
其它:
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不过:不超过,现为转折连词。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交通:交错相通,现在指运输、邮政等部门。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
祖父:祖辈和父辈,现指父亲的父亲。
非常:不寻常,意外,现指很、极,程度副词。卑鄙:地位低下,见识浅陋。今品德低下。宣言:扬言,今表示宣告
(二)偏义复词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出入:偏义复词,进入。去来江口守空船 去来:离去 勤心事公姥 公姥:婆婆 行李:使者 行为:品行作为
八、文言句式
(一)考纲要求:
1、考纲要求: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B级)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
2、设题方式:
(1)判断省略成份是否正确
(2)选出与题干的句式相同的一项(3)选出句式相同的项(4)通过翻译考查句式
(二)倒装句:所谓倒装,是比照现代汉语习惯说的,与现代汉语的语序不符合的,我们称之为倒装。倒装类型:
(1)宾语前置
(2)主谓倒装(3)定语后置
(4)状语后置
1、宾语前置
(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a、大王来何操?➝大王来操何? b、何以战?➝以何战? c、沛公安在?➝沛公在安? e、三岁貫女,莫我肯顾。➝莫肯顾我。f、古之人不余欺也。➝不欺余 g、保民而王,莫之能御。➝莫能御之
(2)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强调宾语。a、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不知句读,不解惑 b、去我三十里,唯命是听➝用“唯(惟)„„是„„”提宾(唯利是图、惟命是从)
2、状语后置
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位于之后便是补语。但在文言文中,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
例: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于蓝取之,于蓝青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以桑树之
3、主谓倒装(强调谓语)。(1)甚矣,汝之不惠!(2)快哉此风!(《风赋》)
4、定语后置
(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2)马之千里者。(3)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以“之”或“者”作标志
(三)判断句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①„„者,„„„也②„„者也。③„„„者,„„。④„„,„„也。⑤无判断词,直接把两个名词放一起 ⑥„„乃/即/则„„也⑦„„为„„。(1)相如素贱人。(2)刘备天下枭雄。
(3)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4)我为赵将。
(四)被动句
在古汉语中,主语是谓语动词的承受者,这样的句子叫被动句。在现代汉语中用“被”表示。
1、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被„„
2、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见(+动)。
3、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见„„于+对象(受„„于)
4、而君幸于赵王。„„于„„。
5、赢闻如姬父为人所杀为„„所„„(或„„为所„„)
6、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为„„
7、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无标志(同时又为定语后置句)例文:下列句子中,不是被动句的是:(B)A、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B、敬希见谅。C、为仲卿母所遣。
D、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
(五)省略句(1)主语的省略 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2)谓语的省略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3)动词宾语的省略
以相如功大,拜(之,指蔺相如)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4)介词宾语的省略
此人一一为(之)具言所闻(5)介词的省略
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 例文:
1、(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君)曰:‘不若与人
2、欲呼张良与(之)俱去。
3、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4、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5、今以钟罄置(于)水中。
九、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的阅读,整体感知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文言文阅读重在理解和分析,而无论是词语、句子,还是段落、篇章,其理解和分析,都是由整体到局部、由局部到整体多次反复的一个过程。文言文与现代文最明显的不同点,在于语言。理解词语、句子,是阅读文言文的一项重要工作,也可以说是文言文阅读的基础。常言说:理解文章,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这对于文言文显得尤为必要和重要。因此,阅读文言文,无论是欣赏还是应试,整体感知这个环节都是必不可少的。下面主要谈谈文言文人物传记阅读的整体感知。
(一)心理准备:平时练习的基础,逆向思维。
(二)感知内容:讲什么?层次?
(三)感知步骤:先读10题,再回原文。
(四)感知方法:
1.通读全文。
2.圈画重点。3.跨难就易。
4.借助判断(上下文、试题)。5.从容答题。
(五)正确分析文意:
1、参透题干,却轻信息范围。
2、回归原文,凭语境理解。
3、善于比较,排除干扰。
4、文意理解的几种错误类型:
(1)强加原因
(2)无中生有(3)事件杂糅
(4)颠倒是非(5)误释词语
5、归纳文意的方法:
(1)先读题目,再读第10题,带题回读。(2)整体阅读。落实答题范围。(3)重视注释,类型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