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物理备考 运动描述检测题及答案[5篇范例]

时间:2019-05-14 10:55: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8年高考物理备考 运动描述检测题及答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8年高考物理备考 运动描述检测题及答案》。

第一篇:2018年高考物理备考 运动描述检测题及答案

2018年高考物理备考 运动描述检测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跳水比赛是我国的传统优势项目.在2010年广州亚运会的男子10米跳台决赛中,我国运动员曹缘勇夺冠军,在观看运动员的比赛时,若只研究运动员的下落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前一半时间内位移大,后一半时间内位移小

B.前一半位移用的时间长,后一半位移用的时间短

C.为了研究运动员的技术动作,可将正在比赛的运动员视为质点

D.运动员在下落过程中,感觉水面在加速上升

【答案】选B、D.【详解】运动员的下落过程阻力很小,可看做是自由落体运动,故前一半时间内的位移小于后一半时间内的位移,A错;前一半位移所用时间大于后一半位移所用时间,B对;研究运动员的技术动作时,其大小不能忽略,C错;运动员相对水面加速下降,则水面相对运动员加速上升,D对.2.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内,一乘客以自己的车为参考系向车外观察,他看到的下列现象中肯定错误的是()

A.与汽车同向行驶的自行车,车轮转动正常,但自行车向后行驶

B.公路两旁的树因为有根扎在地里,所以是不动的 C.有一辆汽车总在自己的车前不动

D.路旁的房屋是运动的 【答案】B

【详解】当汽车在自行车前方以大于自行车的速度行驶时,乘客观察到自行车的车轮转动正常,自行车向后退,故选项A是可能的.以行驶的车为参考系,公路两旁的树,房屋都是向后退的,故选项B错误,选项D正确.当另一辆汽车与乘客乘坐的车以相同的速度行驶时,乘客观察到前面的车静止不动,故选项C是可能的.4.关于时间和时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在5s时指的是物体在5s末时,指的是时刻

B.物体在5s内指的是物体在4s末到5s这1s的时间

C.物体在第5s内指的是物体在4s末到5s初这1s的时间

D.第4s末和第5s初,指的是时刻

【答案】ACD

【详解】5s时指的是5s末这一时刻;5s内指的是前5s这一段时间;第5s内指4s末到5s初这1s的时间;前1s末和后1s初是同一时刻,故第4s末和第5s初是同一时刻.5.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的大小为4m/s,1s后速度的大小变为10m/s,在这1s内该物体的()

A.位移的大小可能小于4m

B.位移的大小可能大于10m

C.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小于4m/s2

D.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大于10m/s2

【答案】AD

【详解】本题的关键是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矢量性,规定初速度v0的方向为正方向,则仔细分析“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1s后速度大小变为10m/s”这句话,可知1s后物体速度可能为10m/s,也可能是-10m/s,因而同向时 反向时 式中负号表示方向跟规定正方向相反.因此正确答案为A、D.6.在公路的每个路段都有交通管理部门设置的限速标志如右图所示,这是告诫驾驶员在这一路段驾驶车辆时()

A.必须以这一规定速度行驶

B.平均速度大小不得超过这一规定数值

C.瞬时速度大小不得超过这一规定数值

D.汽车上的速度计指示值,有时还是可以超过这一规定值的 【答案】C

【详解】限速标志上的数值为这一路段汽车行驶的瞬时速度的最大值,汽车上的速度计指示值为汽车行驶的瞬时速度值,不能超过这一规定值,故只有C正确.7.从水平匀速飞行的直升机上向外自由释放一个物体,不计空气阻力,在物体下落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从飞机上看,物体静止 B.从飞机上看,物体始终在飞机的后方C.从地面上看,物体做平抛运动D.从地面上看,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答案】C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的内容是物体的相对运动和参考系等相关知识点.由于飞机在水平方向做匀速运动,当物体自由释放的瞬间物体具有与飞机相同的水平速度,则从飞机上看,物体始终处于飞机的正下方,选项B错;物体在重力的作用下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所以选项A错误;在地面上看物体的运动,由于具有水平方向的速度,只受重力的作用,因此物体做平抛运动,则C对D错.8.一个人从北京去重庆,可以乘火车,也可以乘飞机,还可以先乘火车到武汉,然后乘轮船沿长江到重庆,如图所示,这几种情况下:

①他的运动轨迹不一样

②他走过的路程相同

③他的位置变动是不同的 ④他的位移是相同的以上说法正确的是(A.①②

C.①④ D.②③)B.③④

【答案】C

9.如右图所示,物体沿曲线轨迹的箭头方向运动,AB、ABC、ABCD、ABCDE四段曲线轨迹运动所用的时间分别是:1 s,2 s,3 s,4 s.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物体在AB段的平均速度为1 m/s

B.物体在ABC段的平均速度为52 m/s

C.AB段的平均速度比ABC段的平均速度更能反映物体处于A点时的瞬时速度

D.物体在B点的速度等于AC段的平均速度

【答案】D

【详解】v=xt,AB段位移为1 m,v=1 m/s,A说法对;同理ABC段位移为5 m,平均速度为52 m/s,B说法对;Δt越小,该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越接近该位移内的某点瞬时速度,所以C说法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中间时刻的速度才等于该段位移的平均速度,D说法错.正确选项为D.10.在街头的理发店门口,常可以看到有这样的标志:一个转动的圆筒,外表有彩色螺旋斜条纹,我们感觉条纹在沿竖直方向运动,但实际上条纹在竖直方向并没有升降,这是由于圆筒的转动而使我们的眼睛产生的错觉.如图所示,假设圆筒上的条纹是围绕圆筒的一条宽带,相邻两圈条纹在沿圆筒轴线方向的距离(即螺距)为L=10 cm,圆筒沿逆时针方向(从俯视方向看),以2 r/s的转速匀速转动,我们感觉到的升降方向和速度大小分别为()

A.向上 10 cm/s B.向上 20 cm/s

C.向下 10 cm/s D.向下 20 cm/s

【答案】选D.【详解】由圆筒沿逆时针方向知条纹低端由左向右移动,由于视觉暂留现象,我们感觉到右端条纹在沿竖直方向向下运动,圆筒转动一圈,用时0.5 s,感觉到条纹沿竖直方向向下运动L,因此向下运动速度为20 cm/s,故选D.二、非选择题

11.一辆客车在某高速公路上行驶,在经过某直线路段时,司机驾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司机发现其正要通过正前方高山悬崖下的隧道,于是鸣笛,经t1=5 s后听到回声,听到回声后又行驶了t2=10 s,司机第二次鸣笛,又经t3=2 s后听到回声,请根据以上数据判断客车是否超速行驶.(已知此高速路段最高限速为120 km/h,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 m/s)

【答案】见解析

【详解】设客车的速度为v1,声音的速度为v2,第一次鸣笛时客车离隧道口的距离为L1,第二次鸣笛时客车离隧道口的距离为L2,则有

v2t1=2L1-v1t1(4分)

v2t3=2L2-v1t3(4分)

又L2=L1-v1(t2+t1)(3分)

以上三式联立可得:

≈136 km/h>120 km/h(3分)

故客车超速行驶(2分)

12.有些国家的交通管理部门为了交通安全,特别制定了死亡加速度为500 g(g=10 m/s2),以醒世人,意思是如果行车加速度超过此值,将有生命危险,那么大的加速度,一般情况下车辆是达不到的,但如果发生交通事故时,将会达到这一数值.试问:

(1)一辆以72 km/h的速度行驶的货车与一辆以54 km/h行驶的摩托车相向而行发生碰撞,碰撞时间为2.1×10-3 s,摩托车驾驶员是否有生命危险?

(2)为了防止碰撞,两车的驾驶员同时紧急刹车,货车、摩托车急刹车后到完全静止所需时间分别为4 s、3 s,货车的加速度与摩托车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多少?

(3)为避免碰撞,开始刹车时,两车距离至少为多少?

【答案】(1)有生命危险(2)1∶1(3)62.5 m

【详解】(1)摩托车与货车相撞瞬间,货车的速度几乎不变,摩托车的速度反向,大小与货车速度相同,因此,摩托车速度的变化Δv=72 km/h-(-54 km/h)=126 km/h=35 m/s

所以摩托车的加速度大小a=ΔvΔt=352.1×10-3 m/s2=16 667 m/s2=1 666.7g>500g,因此摩托车驾驶员有生命危险.(2)设货车、摩托车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1、a2,根据加速度定义得:a1=Δv1Δt1,a2=Δv2Δt2

所以a1∶a2=Δv1Δt1∶Δv2Δt2

=204∶153=1∶1.(3)x=x1+x2=v12t1+v22t2=62.5 m.

第二篇:物理高考备考专题

跨越高考成功的横栏

面对渐行渐近的六月,亲爱的同学你准备好了吗?有没有破釜沉舟的决心?有没有必胜的信心?有没有“此时不博,更待何时”的豪情?

据统计,每年高考约有60%的同学正常发挥,20%的同学发挥失常,还有20%的同学表现出色。这些超常发挥的同学就是大家羡慕的“黑马”,有的甚至成为高考状元。中科院在连续4年对全国200名高考状元跟踪研究后发现,影响高考成绩的所有因素中,考生在考试中和考试前的心理状态,分别位列第一位和第二位。其次才是学习方法和学习基础。拥有好的心态,对高考成功至关重要。让我们向成功者看齐,2009年,“黑马”可能就是你。

走出患得患失的误区

——以瓦伦达心态迎接高考

瓦伦达是美国著名的高空绳钢索平衡演员,他经常在没有任何防护措施的钢索上做各种惊险动作,每次能获得成功。瓦伦达说:“我走钢索时从不想到目的地,只想着走钢索这件事,专心专意地走好钢索,不管得失。”心理学上把这种专注于做自己的事情,不为赛事以外杂念所动的心理现象称为瓦伦达心态。

1、树立恰当的学习期望

同学们要客观分析各方面情况,建立适当的目标。如果不根据实际情况,制订难以达到的目标,过分关注于理想的成功,不仅会分散学习注意力,还会影响正常水平的发挥。

2、淡对竞争,突出自我诊断

有些同学过分关注自己每次考试的排名,一心只想着如何超越竞争对手,一旦看到某道题做不出,便会想到会被扣多少分,会影响自己的名次,会影响考上大学,结果越着急越做不出题,反而影响了考试。

考试最主要的目的是发现错误和弥补错误。同学们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解决所暴露出的问题上,多看自己还存在哪些问题,应该如何补救,力求查漏补缺。再往前迈出扎实的一步。

跨越成功的横栏,归结起来就是几句话;重要的不只是知识,而是关于知识的运用(策略与方法);核心的不只是方法,而是运用方法的状态(心理和心态)。用不等式表示就是;心态>方法;方法>知识。

希望同学们都做一匹黑马,保持奋发的心态,昂扬的斗志,创造辉煌的六月。

冲破黎明前的黑暗

——“高原心理现象”的化解

许多即将参加高考的同学都有这样一个体会: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基础知识复习和专题训练,进入模拟考试阶段后,往往会突然感到吃力,难以找到解题的感觉,考试成绩也随之下降或忽高忽低。殊不知,这就是心理学上所谓的“高原现象”。因为,经过一段时间的复习,原有知识被重新排列组合,同时掺入了一些新的思维方法,要把知识重新构成一个多层次、清晰的体系,需要一定时间去理解与融合。好比爬一座高原,有一段时间我们会感到非常艰难,连呼吸都困难,但爬上山顶,将是一马平川。

1、注意基础,避免眼高手低

对付“高原现象”的办法是:绝对不能灰心和自暴自弃,可以找一些经典又精炼的试题来做。在做题过程中,不断温故知新。如果不想做题,可以采用“看题”的方法。以数学为例,“看题”就是迅速扫描题干,如果能想出解题方法就直接跳到下一题,如果不会做再仔细思索,不要一想不出来就翻答案,那样的话效果很差。高三后期,要特别注重基础知识,书本上的题目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但是它们具有典型性,如果我们能深刻地理解它们的题型结构和解题方法,不仅能巩固基础,还能从中发现做题的规律和技巧。

2、改进方法,摸索命题规律

不同的学习阶段,学习的内容和层次均有差别。高三后期,同学们要把重点放在总结知识,举一反三上,不可只片面追求难题。遇到典型例题,应该想想此题和哪些题类似或有联系?解决这类问题有何规律可循?此题还有无其它解法?养成多角度多方位的思维习惯,能从根本上提升自己的解题能力。

3、针对“弱点”,进行专门训练

对那些多次做错的题,同学们有目的地把历次考试和作业中存在的类似问题分类集中起来进行分析,逐个加以解决。同时对存在的问题和自己的薄弱环节进行专门训练,找类似的题来练习,可以避免重蹈覆辙。

避免心理超限效应

——学会轻松面对高强度训练

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开始他很感动,打算捐出身上所有的钱;过了10分钟,牧师还在重复地讲,他决定只捐一些零用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的演讲还在继续,马克.吐温非常烦恼,决定1分钱也不捐;等到牧师终于结束了长篇大论的演讲时,马克.吐温不仅没有捐1分钱,反而还从募捐的盘子里拿走了几分钱。

这个故事生动地说明超限效应对人的心理起的反作用。高考复习中,由于大量重复机械的训练,不少考生心生厌倦:“一想到那些看不完的书、写不完的作业、做不完的题、考不完的试,心里就像长了草一样烦„„”

1、合理安排,大胆取舍

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高三下学期,每个同学手里都有大量的模拟考试题,很容易陷入题海出现心理超限效应。事实上,每个同学们都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这些试卷进行选择,过于简单、或已掌握的题可以忽略不做,也可以选择做一部分;过分难的题也要少做。

2、保持状态,提高效率

不论多忙,都要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按时作息。按时作息的基本要求是中午适当休息,晚上不要太熬夜,早上按时起床。

还要注意多与同学和老师沟通,有意见多交流,有疑问主动向老师请教,这都是缓解心理压力的有效办法。在宽松友爱的氛围中复习,会收到更好的学习效果,高考中也会发挥出自己的最高水平。

3、心理意象,百战不殆

篮球巨星乔丹上中学时,有一次在比赛中做出了一个完美的扣篮动作,震惊了全场。有人问他:“以前也没有见你练过扣篮呀,怎么一下子就做得这么好呢?”乔丹说:“虽然我没有在场上练习这个动作,但是我每天都在心里想着扣篮的全部动作,每个细节都不放过,就这样在心里一遍遍地练习着,所以才在球场上有出色表现。”

难道在心里也可以练好篮球?当然可以。每天睡觉前把自己当天学习或训练的东西再在头脑中清理和思考一遍,进行一次无纸笔的训练,早上起来后也可以再搜索一遍,这不就是同乔丹的臆想一样吗?这就是心理意象训练。

如果你心里有了一个愿望或一个合适目标,并且有强烈的创造想象欲望,从各方面考虑和思考、想象它,那么这个目标会不知不觉地向你走近。当然必要的想象训练只是努力的一部分,行动同样不能缺少。

在高三有限的时间内,不要盲目训练搞题海战术,只有你在踏实的努力之后,走向你心中的目标,画在墙上的饼才会冒出缕缕香气!

我们怎么办?

2009年物理科试卷着重考查考生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科学素养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按照考纲要求必考内容涉及知识面广,分布合理,几乎覆盖盖了高中物理学的全部主干知识。试卷中突出主干知识,强调双基落实。注重考查基本物理原理和规律的理解及应用。设置合适题量的基础题、常规题和典型题,设置的物理过程和物理情景一般是学生熟悉的,考查考生对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的程度。

物理实验重点考查了实验操作过程、实验原理和方法。试题突出考查学生对实验原理、实验过程及数据处理的理解程度,涉及到许多具体操作细节,学生只有认真做过实验,且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和实践经验积累,才能正确作答。

记得几年前在一次高考报告中(民进),北京理工大学的一位教授讲的非常好,我们学生在高考中出现错误的原因并不是知识不会,就前几天我在高三19、20班讲的2007年高考物理计算题,(题略)一个小球从水平面以一定的初速度离开,落在斜面上,滑下后又在水平面上运动一段距离停下,就三个过程(平抛、斜面上匀加速、水平面上匀减速),一个重点(斜面上速度的分解)。区均分0.28分,涉及到的知识我们哪个学生不会呢?基础知识是重要的,但据我的了解,19班有90%,20班有60%以上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础知识,关键是知识的应用---方法,这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的教学方法是将知识归类,多数题从不讲出最后答案,如2007年高考物理计算题,这个题我已经讲过五、六次了,但我也不知道答案是多少,运动规律知道了,找出三个已知量,所有运动规律就五个公式一定可以解决问题。答案无关紧要,题目分析清楚了,方程列出来了,还解不出来,那就是不该上大学的。

实践证明我们的学生基础知识是可以的,能力和方法是不够的。在三轮复习中,关键是教会学生知识的同时也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我在多年的教学中,常常是由题目开始,联系实际,分析清楚物理过程,引导学生多思考,多分析,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篇:自我检测题答案物理选择题

自我检测题(2016春)答案

第一章 运动学

第二章 运动的守恒量和守恒定律

第三章

刚体

第七章

静电场

第八章 磁场

第九章

电磁感应

第四篇:高考(物理)备考计划

2012高考(物理)备考计划

那良中学梁余有

高考试题注重对学生素质和能力的考核,但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基础知识的掌握。在高三第一轮复习中让学生理解教材,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掌握其规律性,进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使其能对所学知识和方法进行灵活应用和迁移,为下阶段的综合测试做好充分的准备。

一、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2011年7月下旬——2012年4月初:完成新教材的授课和第一轮的基础知识复习和基本能力的培养。

第二阶段2012年4月初——2012年5月中旬:理综试题检测,做好查漏补缺工作。

第三阶段2012年5月中旬——高考:汇集高考信息,分析、注重信息中的热点、难点。

二、第一轮复习使用的资料: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的学生用书《优化探究》;延边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课时达标训练》和《优化方案大考卷》,第二轮复习使用的资料: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全国名校信息精编》理科综合考卷。

三、具体实施过程:

1、学生用书一共包含55个单元和15个章末检测。每个单元(或检测)的复习需要2-3个课时。课时达标训练共50个课时训练题目,优化大考卷共16份,故每章书安排“两练两测一大考”。

2、讲练结合,透彻明白。在复习基础知识的同时对重点内容通过“例释”加深认识和理解,又通过典型例题把高考的考点和教材的重点进行展示。从内容结构上遵循讲解和训练相结合的原则,使考生提高复习效率。

3、紧扣高考,有的放矢。通过考情展示,指明高考重点,预测命题趋势,通过“高考真题回放”使考生了解高考题型和出题重点,教会学生如何分析和解答,让学生养成按标准格式书写的习惯。

4、注重能力,适应高考。通过精选例题和习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总之,2012年高考,我们要正视困难,同时要看到希望,我们要齐心协力,踏实备考。我相信,2012年高考终会有所收获。

2011年9月6日

第五篇:高考物理备考心得(精选)

高考物理备考心得

【摘要】:高三是非常重要的一年,大家要好好把握住高三阶段,好好学习,备战高考。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高考物理备考心得,供大家参考,也希望大家好好利用。

今年物理的《考试说明》是高考命题的指导性文件,是高考物理复习的指导性文件,用《考试说明》精神去指导高三复习可以较好地把握复习的深度和广度,避免复习指导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2013年高考考试说明学习,指导高三后期复习,提高复习效率。今年《考试说明》“题型示例”中难度的界定更加清晰;“参考试卷”中的试题设计新颖,更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理念,诠释了《考试说明》对高考试卷的有关规定,更能体现能力立意的意图,更好地阐释了《考试说明》要求的难度与区分度,更能发挥引导高三教学、复习的方向性作用。

1.研读《考试说明》,对比了解2013年变化

福建省2013年《高考考试说明》是今年普通高考的“风向标”,《考试说明》是福建省高考命题的依据,也是考生复习迎考的参考标准。2013年福建省普通高考仍设置必考和选考内容,物理科与2012年比,试卷结构、考查内容及难度基本没有变化。保持连续的稳定性。

物理

题型示例更换3道题

亮点解读:在题型示例部分的11道例题中,有3道与去年不同。其中,2013年的例2是新增的,2013年的例3与2012年的例2相同,2012年的例3不再出现。此外,例

9、例10也做了更换。

考试范围:分为必考和选考,考试范围与2012年保持一致。其中,选考内容要求考生在2个选考模块中选择1个模块,但不得同时选择2个模块。必考内容分值占90%(其中,力学部分约占45%,电学部分约占40%,光学部分约占5%),选考内容分值占10%。在全部考试内容中,实验约占15%。

2、搞好专题复习,应解决四方面问题

(1)教材重点,抓基础知识过关。高考中,对所学知识的考查,要求覆盖率达到70%以上,同时重点内容作重点考查。1.重点关注29个二级考点。考生应该按《考试说明》回顾概念、公式、定理、定律等,重点关注29个二级考点,这在每年的高考试卷中有2/3的覆盖率。此外,为了避免知识点遗漏,建议考生对《考试说明》所要求的知识点梳理一遍,发现漏洞,及时弥补。

(2)高考热点。1.回顾物理思维方法的应用。例如,处理力学问题常用的隔离法、整体法,体会这两个方法的互补关系;处理匀变速曲线运动等复杂问题时用到的等效替换法,体会分是为了合的逻辑关系。带电粒子在复合场的运动,电磁感应,功能关系等高考热点。

(3)归纳解题方法。特别是物理情景的分析方法,如动力学问题的情景分析中,应注重多维度分析,常需要把力跟运动分析与功跟能的问题相结合。因此,在第二轮复习阶段,一定要在复习巩固学科知识的同时,深刻领会学科思想方法,把握学科的特点,以适应高考要求。

(4)强化解题思维过程,提高思维能力。物理能力的提高在于解题质量而非解题数量,故在解题中应强化解题思维过程,研究问题解决过程中不同思维层次,善于从一个问题的多个解题方向中,选取简洁的思维路径,得到问题的最优化。

6、开展有效训练,认真查漏补缺 通过有效训练习题,来帮助我们弥补知识体系上的漏洞和提高基本技能的有效方法。

做到严谨、精练、准确。训练要重点评讲,对学生容易出错的题目一定要讲清、讲透,讲评的过程中要注重挖掘思维主线和解题技巧,并潜移默化传授给学生。

3、指导下一阶段的备考方向

1.认真研读《考纲》和《考试说明》,立足实际,抓好物理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复习,最大限度争取有效得分点。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方法的考查在高考中占的比例很大,而且是解决综合题的基础,是提高我校学生高考成绩的关键之所在。

2.加强基本方法、解题能力的训练。平时要注意训练读题能力、审题能力、收集信息的能力、列方程的能力、计算能力.3.综合训练的重点仍是学科内的综合,要能够将各板块联系起来形成知识网络,如把力学中的平衡、直线运动、牛顿运动定律、能量联系起来,甚至是应用到电学中去和电场、磁场、电磁感应联系起来.4.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科技进展。社会热点、关注身边的物理问题.这些热点问题往往会成为考查以能力立意的新颖试题.5.重视利用物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加强数形结合、图表结合内容、物理模型构建能力的训练.6.指导学生应试方法,提高应试技巧能力。

【总结】:希望大家在高三阶段不要慌张,多总结,多练习。也希望小编为大家推荐的高考物理备考心得可以帮助大家。

下载2018年高考物理备考 运动描述检测题及答案[5篇范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8年高考物理备考 运动描述检测题及答案[5篇范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物理高考备考计划

    2008-2009年物理高考备考计划 一、指导思想 结合学校的办学思路:走艺术之路,办精品名牌学校。做好高考备考的工作,是走向胜利的保证。根据学校的计划和新颁布的《广东省考试大......

    高考物理备考笔记

    2013年高考物理基本知识点总结一.教学内容:1.摩擦力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或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静摩擦力:0v气磁波传播不依赖于介质,真空中速度最快磁波速度v=c/n(n为折射率......

    高考物理复习备考策略(★)

    高考物理复习备考策略 人们常说:一轮夯基础,二轮练技法,三轮定乾坤,这话说得很有道理。高考后阶段复习的时间短,任务重,加之考生的心理压力大,身心疲倦,因此这阶段讲求复习的策略与......

    高考物理复习备考计划

    文 章来源中国教育文摘 www.xiexiebang.com xiexiebang.com高考物理复习备考计划2010年广东省高考考试科目发生重大变化,理科考生考3+理科综合,而理科综合中物理学科相应的高......

    2010高考物理备考攻略(五篇)

    2010高考冲刺阶段物理备考攻略 高三物理备课组 2010年5月 30天在人的一生中可能不重要,但对于高考备考走进最后冲刺阶段,30天的重要性是不可替代的。那么在最后30天内应当怎样......

    2013年高考物理备考方案

    2013年高考物理备考方案 联盛中学物理组李爱平 高中物理涉及力、热、光、电和原子物理等方面的知识,因此在高三复习阶段,同学们面临复习内容多、时间紧、任务重的局面。不少高......

    高考物理备考精品:偶然误差和系统误差

    高考物理备考精品:偶然误差和系统误差 在学生实验教学中,引导学生分析误差的来源,采取有效措施减小实验误差,提高测量精度,对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检测题和答案

    题目和答案1.在_________ 的启发和教育下,保尔懂得了许多关于革命工人阶级和阶级斗争的道理。2.保尔救出了朱赫来后,被贵族的儿子_______出卖,被白匪关押起来。3.红军攻下了小城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