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自主阅读习惯的养成》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时间:2019-05-14 11:53: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生自主阅读习惯的养成》课题研究实施方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生自主阅读习惯的养成》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第一篇:《小学生自主阅读习惯的养成》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小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课题

研究实施方案

宝都街道贵和小学刘淑霞、冯燕、刘爱霞、刘凤萍

一、课题研究的意义

1.有利于全面了解学生的阅读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探究形成原因,寻找有效的解决之道。

2.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意识和能力,学会感受、理解、欣赏、评价,提高学习效率,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解决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改进教师的阅读教学方法,践行有效课堂,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4.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和其他学科学习奠定基础。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

1.培养阅读兴趣,养成阅读习惯

小学生的阅读兴趣是一种求知的愿望,是他们力求认识事物,渴望获得知识的一种意向活动。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育心理学也告诉我们,兴趣是组成阅读动机的因素之一;兴趣在动机中处于中心地位,是动机的最活跃的成分。

小学阅读能力的培养由于受小学生年龄特点的制约,很容易使学生对训练失去兴趣;从而失去动机。因此,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在本课题的研究中我们将试图通过下列策略,培养学生的练习兴趣,激发学生的练习动机:

(1)加强情感投入,激发阅读兴趣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与学双边活动的顺利进行,需要融洽的师生感情作基础。教师热爱学生,关心学生,时刻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理解,信任,关怀和鼓励。这样,不仅会赢得学生的尊敬和信赖,而且教师的言行也将会成为他们阅读的动力,进而提高他们的学生兴趣,从而产生学习欲望;反之,任何伤害学生感情的言行,都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增长厌学情绪。所以,在学习过程中,教师用充满感情,亲切的语言鼓励和引导学生参与,用生动有趣,富有启发性的语言带领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产生兴趣,变被动阅读为主动阅读,进而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2)选好阅读材料,引发阅读兴趣

布鲁纳曾说过:“阅读的最好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因此,在阅读训练中,教师一方面要挖掘教材中的兴趣因素,另一方面要注意捕捉学生生活中的兴趣点,并善于把学生虽有所感动却有不甚明白的课外问题恰当地引入课堂。这样不仅能保证阅读教学组织地系统,严密,循序渐进和深入,而且阅读知识新颖,奇妙,从而使学生开一把锁,上一层楼,心驰神往地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尝到学习的乐趣。

(3)利用阅读成果,发展阅读兴趣

兴趣总是和成功的喜悦紧密相连。当学生在阅读上有所收获或进步时,心情兴奋,轻松和愉快,同时能对阅读产生自信心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创造条件,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并且要不断强化使他们的成功欲望越来越强烈,阅读兴趣越来越浓,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充分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和智慧水平。进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阅读中来,变被动阅读为主动探索。

(4)创设阅读情境,培养阅读兴趣

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参与掌握知识的感情,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在训练中,我们将通过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愿望,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从而提高阅读效率。

2.阅读习惯的训练

学生的阅读习惯是在长期的练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种本能:良好的阅读习惯不仅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而且有利于自学能力的培养。因此,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自主性阅读习惯是小学学习的一项重要任务。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哪些良好的阅读习惯呢?

(1)勤于思考与全神贯注的阅读习惯

如果不能积极动脑思考,就不能学好知识。在训练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习惯。对遇到的问题,要使学生尽量自己解决,而不依赖他人。另外,要培养学生全神贯注的阅读习惯。

(2)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习惯

在传统的教学中,由于教师过多的主观能动,使学生失去了很多思考交流的机会。素质教育要求,应让学生全员主动参与课堂学习活动,提高学生活动的参与率。因此教师要适时组织有效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在课堂练习中主动思考,主动操练,主动交流,激起思维的火花,逐步形成“主动参与”的阅读习惯。

(3)大胆发言,敢于质疑,敢于表达自己见解的习惯

在阅读理解过程中遇到疑难是正常现象。有的学生善于质疑问难,能请教老师或他人;有的学生则遇到疑难不吱声,怕别人笑话。实际上,解决疑难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再者,阅读本身就是一个理解的过程,不同的人对同一篇材料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所以在训练中要多创设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机会,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敢于质疑问难,培养学生敢于发表自己见解的习惯。

(4)课外阅读的习惯

要学好语文光靠课内练习是不够的。还必须阅读一些课外读物,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教师要有计划地介绍一些课外读物,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要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和使用工具书的方法,要教会学生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课外读物,养成课外阅读的好习惯。教师可布置一些对质和量要求有弹性的作业,注意对学生阅读积极性的保护,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可留有不同要求的练习作业。这样,通过阅读作业,我们便可对学生的阅读情况有个全面的了解。

三、课题研究的措施与方法

根据《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同时,课程标准还指出:“小学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课外阅读总量低段不少于5万字、中段不少于40万字、高段不少于100万字)。阅读教学是语文的半壁河山,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与方法、提高语文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分析探讨“自主阅读兴趣方法”对农村小学生“语文阅读学习”的影响,探讨农村小学如何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有效途径和方法,解决农村小学生阅读能力不高的问题,以便提高农村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奠基。我们提出几点策略:

1、研究思路:

首先鼓励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阅读有益的课外读物,把课外阅读纳入语文教学计划并规定课时,以确保学生在校有一定的时间阅读课外书籍。

其次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阅读课外书籍,帮他们找到课外阅读的途径和方式。还与家长联手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让家长也要认识到子女阅读课外书是有益于、有助于文化学习的。教师要推荐适合当今小学生课外阅读的读物,并指导学生制订切实可行的课外读书计划,搜取学习资料,以丰富自己的知识宝库。如建立班级图书角、举办“好书我推荐,快乐众分享”、开辟古诗词欣赏和名言警句小专栏、课文学习阅读链接、课文延伸阅读等,让学生有书可读,有主动去读书的欲望,从而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还要积极开展提高学生阅读兴趣的活动,如:中华经典诵读比赛、举办红色经典故事会、开展课外阅读兴趣小组、不定期组织学生阅读竞赛、开辟古诗词欣赏和名言警句小专栏、每天利用晨诵10分钟个人课外阅读展现,午读20分钟自主读书,评选和表彰阅读小能手等活动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既可以丰富学生精神生活,又可以更灵活更直观地汲取丰富的知识营养,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和能力。

2、课题研究方法:

(1)文献法:通过广泛查阅文献资料,把握阅读方法的类型,从文献中确定课题的界定和研究内容。

(2)问卷法:通过对家长和学生一系列问题的调查,准确地了解学生课外阅读的数目、时间、类型等

(3)观察法:通过了解学生学习活动现状及成因,为课题研究提供依据。选取不同层面的学生,进行全面调查,保证结果的客观性和代表性。

(4)访谈法:通过与学生直接或间接交谈,了解学生阅读的基本情况(包括阅读兴趣、阅读倾向、方法、阅读范围等)等。(5)行动研究法:召开不定期的课题研讨活动,举行观摩课、研究课,撰写实验论文,开展读书活动,在实验研究过程中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采取新措施进行修正和完善。

(6)经验总结法:及时对研究活动中取得的经验体会进行总结归纳,形成研究的规律及方法,用以指导教学。

四、课题研究的基本过程

课题研究拟初步分为五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 撰写开题论证报告。

第二阶段: 进行实验前期调查,摸清学生学情,第三阶段: 收集相关数据和前沿研究成果(2015年2月—2015年7月)

第四阶段: 进行分头实施;课题组成员及时收集资料,教学反思。(2015年9月--2016年1月)

第五阶段: 撰写结题报告(2016年1月—2016年2月)

五、预期效果:

通过此研究要达到以下的教学效果:

(一)、学生形成强烈的读书愿望和良好的读书习惯。

(二)、学生掌握一些科学读书的方法。

(三)、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作文能力得到提高

(四)、教师根据学生情况,调整指导方法和教学方法,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

(五)、整个学校会形成良好的阅读氛围。

六、预期成果及形式

1、文字成果:各类调查资料、论文集、学生作品集。

2、图片成果:学生阅读活动图片、其他图片资料。

3、可操作性成果:优化阅读方法指导,学生自主阅读。

4、学校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第二篇:《如何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如何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研究》实施方案

为落实课改精神,解决课堂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我们从教师的实际教学出发,从小现象,小问题,小策略入手,通过小课题研究的形式,引领教师人人开展教学行动研究,落实我校提出的“学、研、展、练、评”四段一评的校本研究模式,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通过开展小课题研究,引导教师切实解决自身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不断提高教育教研与日常教育教学工作有机整合的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逐步实现科研强师的目标。重点解决课改工作中遇到的盲点、热点、难点、疑点问题,发挥小课题研究切口小、研究周期短、使用经费少、涉及人员少、见效快等特点和优势,解决课堂教学改革中遇到的具体问题。

二、理论依据

从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来看,“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是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在谈及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时,首要的一条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是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这一目标使“改变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学习”成了这场改革的亮点。提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就是要转变这种他主的、被动的学习状态,提倡以弘扬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为宗旨的自主学习。因此,只有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才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而实现课程改革的目标。

三、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在有限的学校教育中.教师不需要也不可能把所有知识全部教给学生,陶行知先生就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会学。这充分说明

了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更要让学生“会学”,这样才能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学习发展的需求。《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从学生的长远发展来看,自主学习是个体走出学校后采取的主要学习方式,而没有自主学习习惯,个人的终生发展会受到极大的限制。另外,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更是课堂教学所必需的。通过实践把老师“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摆脱对老师的依赖感。可以促进学生意识到知识是自己学来的,而不是教师或其他人教会的,自己才是学习的管理者。通过实践教师的业务素质和能力也能得到提高。因此,作为一线教师研究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四、研究的目标及做法

在课题研究中,根据我们三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智力水平,以及不同班级的学生特点,在本校“四段一评”的教学模式下,制定以下课题指标: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逐步培养自主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具体做法:

(1)营造学生自主学习环境和氛围

通过①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②实施班级自主管理,提高和改善学生学习生活的环境,创设宜于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和氛围,改善师生、生生、学生与父母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在民主和自信中生活和学习,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形成一套科学有效的适宜学生自主学习的班级制度。

(2)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操作策略

在创设民主和自信的生活、学习环境的基础上,从学生现实生活学习的主要环节入手,①让学生在自主和探究中学习(具体策略:“创设情境”、“质疑问难”、“学法指导”、“合作学习”、“活动参与”等)②让学生有选择地自主作业,③让学生得到激励性的评价。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从而探索出一系列科学有效的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操作策略。

3、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评价

构建以培养自主学习习惯为目标的激励性评价体系。评价具有导向、激励、诊断、总结等功能,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我们将对评价体系进行改革,努力构建激励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评价体系。通过评价的改革,努力使学校的评价具有科学、公正、全面、客观的特点,从而形成以激励学生主动学习的自主性评价体系。

五、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从计划、学习、执行、诊断、反思五个环节设计教学活动方案,进行行动实施,对研究的设想及方案进行完善。

2、个案法。围绕典型活动及学生开展系统的教学活动,对其个体开展纵深的研究,以寻求有效的教学措施。

3、经验总结法。对研究活动中取得的经验体会进行总结归纳,形成研究的规律及方法。

六、实施步骤

1、第一阶段:开题起步阶段。(2017年6月~2017年7月)学习、讨论、确定详细的研究方案

2、第二阶段:研究实施阶段。(2017年8月~2018年3月)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以课堂教学为核心指导学生如何在课前做好预习,课上热情参与,课后及时查漏补缺,以便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性。课题组成员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进行实验和尝试,交流实践体会,撰写阶段性小结。

3、第三阶段:课题结题阶段。(2018年4月~2018年6月)总结课题研究结论,撰写结题报告,教学叙事,教学设计等相关材料。

第三篇:养成学生自主互助学习习惯课题实施方案

培养学生自主、互助学习习惯

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一. 课题提出的背景

目前,在新课改的的要求下,整个教育界都在做学生自主互助学习习惯的研究,对此很多工作在教学一线得教师都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在初中教学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和弊端:

第一,仍有一部分教师没有转变观念,仍旧沿用着老一套“填鸭式”教学模式,控制着教育教学活动的一切,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了不对等关系,是授与受的关系,在日常教学中强调学生服从老师,老实说什么就是什么,学生没有一点回驳的权利。这种学习窒息了学生的思维和智力,摧残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成为了学生发展的阻力。

第二,在教学中,虽然教师千方百计的培养学生的自主互助学习习惯,但上了六年小学早已习惯了被动学习的学生,始终走不到自主学习的道上来。他们缺乏自我效能感,不懂得运用学习策略,也缺乏学习的自主性、创造性和开放性,离开课堂和老师就不会学习。他们仍然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对所学的知识毫无兴趣,课堂上所做的一切完全是应付老师,根本谈不上自主学习。

第三,从学生家长到社会,从教师到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关注的是学生考试的结果,而忽略了教育过程的乐趣对学生成长得重要性。导致教学中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对学生的学习动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更无暇顾及。

当前初中教育存在的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这些一线教师和学校领导,也严重影响了素质教育的推行和发展。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中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并发挥他们的能动作用,主动地、独立的、有目的的去进行学习,已引发了众多理论与实践工作者的共同思考,也成为整个初中教育急待解决的问题。

二. 课题研究目的

在教学实践中,好多教育界的佼佼者,在研究学生自主互助学习习惯的问题上做出了贡献,研究的内容也很丰富,但关于初中学生自主互助学习习惯的研究并不多,理论和实践研究都比较薄弱。我们认为,自主学习作为一种能力、习惯或者是学习模式,其培养的关键是在少年儿童阶段。因此研究初中学生自主学习,一定能进一步充实、丰富自主学习理论,能够更好的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初中学生自主能力的研究主要有以下三个目的:

1.调查和分析当前初中学生自主学习的状况。

2.对初中学生学习的有关问题进行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3.提出培养初中学生自主互助学习习惯指导策略。

三. 国内外相关研究

国内外很多教育专家在对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的研究上做出了重大贡献。自从齐莫曼提出自主学习{Self---regulated Learning}概念以来,国内外都进行了大量研究。如自主学习的结构与策略、自主学习与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等,但学多方面还没有定论,比如学习成绩与自主互助学习

习惯之间的关系,国内有人指出在初二时存在非常积极地关系,但研究表明这种关系并不确定,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一般认为,自主学习的提出可看成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责任感和创新能力、使学生适应学习社会化的重要手段,而且由于它与认知和学习积极性的密切关系,更是受到教育理论界的高度关注。目前,在国内还没有在任何一个学科上进行过三者结合得成功尝试,但无论如何却给我们进行学科教学改革和研究提供了广阔的思路。

四.研究对象及范围

1.实验班的选定:我校七年级共有四个平行班,从中抽取了8.3,8.4作为实验班,8.2,8.1作为对照班级。

2.实验老师的选定:刘春生老师负责实验班,秦克玉老师负责对照班

五. 研究内容

第一是注重自主课堂环境的研究,自主学习研究强调的是课堂上自主学习,研究的重点是在创立自主的课堂环境把学生的需求放在首位,能满足学生对学业与非学业的追求需要。与以往课堂环境不同的是,它特别强调在自主的课堂环境中能满足学生在课堂中关注自己的身份、态度、情感及自我调控的需要,它又能满足教师工作和个人发展的需要,教师和学生一起努力创建这种积极地学生自主的课堂环境。

第二是注重自主学习技能的研究,重点放在自我调节学习技能技巧的培养上,主要探索如何培养学生自我调节学习的能力,自我调节能力包括培养时间、计划与管理能力、文章理解与摘要技能、笔记的技能、培养考

试预测与准备的技能,并注重在培养学生自主互助学习习惯的过程中家长和教师的责任,还要把自我调节学习引入课堂学习中。

目前,根据对我学校的具体情况的分析来看,注重学生自主学习策略和教师自觉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为出发点的课堂教学观和学生观是本研究的重点。

六. 研究的方法

1.理论研究法

搜集的内容:主体性哲学理论,主体性教育思想,学习理论,特别是自主学习理论即一些与自主学习密切相关的教育理论及心理学理论依据。2.文献搜集法

电子检索,主要途径为利用百度搜索引擎等普通搜索工具,搜索中小学学术期刊网、中国优秀课题论文数据库等。3.调查法

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的方法,从教师、学生、家长中详细了解当前中学生自主学习的状况、学生的主体性人格发展状况。4.实验法

依据自主学习理论,着力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在实验班开始全面实施新的教学策略,而在对照班则仍按照过去一般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七.研究步骤

(一)前期准备阶段2011年4月——4月

参与实验教师对研究内容的学习与培训、调查和初步制定并尝试各种教学策略,初步形成几个典型课例。同时为正式实施各项教学策略和教学方式准备必要的调查与测试工具。

组织实验教师认真学习齐莫曼的自主学习理论及相关资料,学习课程改革纲要及新课改教学理念。使实验教师能够在教学观念和教学技能上适应研究的要求,并使他们对自主学习理论、各种教学设计方法等有比较明确的认识。

(二)试验阶段2011年5月——11月

尝试几种课堂教学模型,初步提出数学自主课堂教学方式的主要结构,为正式进入实验准备条件。

(三)总结阶段2011年12月

对研究结果进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研究报告。

八. 研究预期成果

(一)成果的形式

主要研究阶段及阶段成果形式

{1}前期准备阶段,成果形式主要为问卷调查和调查分析。

{2}实施阶段,成果形式主要为教案选编、个案研究报告及经验总结、{3}总结阶段,成果形式主要为研究报告。(二)最终完成时间、最终成果形式: 2011年12月,成果形式为研究报告

九. 课题组成员

刘春生 秦克玉 张凤娟 杨树强

培养学生自主、互助学习习惯

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红河镇朱汉中学

第四篇:“小学生习惯养成的策略与研究”课题研究工作报告

教室环境是班级形象的标志之一。美化教室环境,既能建设良好的班级形象,也可以用优美的环境陶冶人。书桌是每天和孩子们最亲近的物品之一,因此保持书桌整洁,有利于学习井然有序地开展的同时,还能让孩子们养成整理物品的良好生活习惯。

“小学生习惯养成的策略与研究”课题研究工作报告

作者:佚名文章来源:威海市[实验小学点击数:1099更新时间:2010-10-1

32007年12月,我校申报了“小学生习惯养成和策略与研究”课题。经

过前期的准备,自2008年3月,我们进入了课题研究的实施阶段。在这一阶段中,我们从学习的礼仪习惯入手,带动学生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开展了一系列习惯养成教育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行为习惯养成篇

(一)成长有“礼”,文明礼仪伴我行。

我们将礼仪习惯汇编成个人礼仪、学校礼仪、家庭礼仪、社会礼仪、生

活礼仪五部三字歌,并通过一系列活动,引导学生践行文明礼仪,这是学生养成良好文明习惯的重要过程。课堂上、午饭前、吃饭时、排队中„„都能听到孩子们的背诵。同时我们还开辟了:礼仪课堂、文明在线、阳光名言三渠道来强化孩子的礼仪。象礼仪课堂,是我们全校推行的校本课程,由音乐老师担任,间周上一次,从学生基本的待人接物方式到行走坐姿都手把手的教。今年暑假,我们投资10万建成学生形体室,并且在形体室投入使用的同时,每天晚上形体站立(即从脚后跟、屁股到后背都贴在墙上)10分钟,这是我们实验小学不变的家庭作业之一;“文明在线”是我们每个班长期开展的活动,通过发表主贴“文明只差一点点”的讨论,让孩子们自查、互查,有意识的去改变原来身上的小毛病;“阳光名言”就是每周老师都向孩子们推荐一句名人锦句,从思想到行动从古今到中外,让孩子们从阳光名言中感受到礼仪风尚。我们组织学生从“文明在我口中”(讲文明用语,正确使用称呼、不讲脏话粗话等)、“文明在我手中”(保持清洁、爱护公物、节约

水电等)、“文明在我脚下”(文明行走、文明乘车、文明游园等)、“文明在我心中”(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孝敬父母,善待他人等)四方面来践行文明礼仪,使学生的文明礼仪修养得到真正提高。我们还组织学生每天写文明日记,记录每天所做的文明事,不断总结自己的成长过程,激励自己健康成长。

如今,孩子们见到客人打招呼、弯腰拾起垃圾、走路抬头挺胸等已经成为了一种条件反射,良好的习惯已经内化到学生的一言一行中。翩翩小淑女、款款小绅士,他们就是校园一道流动的礼仪风景线!

(二)健康有“美”,让美丽与健康同行。

健康是美丽的前提,健美是最美的形体。我们每天倡导三个一,即:跑一次步、做一套操、参与一项活动。学生每天都要跑一次步,早晨、课间操、体育课、晚饭后都可以,长短也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素质确定;我们的课间操融合了动感古诗,英语兔子舞,太极拳,传统的雏鹰起飞等,让孩子们做一套操,强身健体,放松心情,让每一个孩子都从运动中体会活动的快乐;精通一项运动,孩子们根据自己的爱好自由选择,篮球、足球、踢毽子、跳皮筋、丢沙包、摇呼啦圈、羽毛球等等,课间、中午、课外活动,孩子们都三五成群,蹦蹦跳跳,我们的老师在博客里说我们这是阳光操场。我们学校每年五月份有个特长展示周,我们专门设立了运动类,羽毛球、花样跳绳、摇呼啦圈、花样滑冰,那展示的场面真的就是运动的美。

(三)让生活有“律”,让规律与生活相伴。

我们以引导为前提,以养成为目的,在学生的衣、食、住、行等生活方面,有规律地生活,培养他们自知、自爱、自理的能力,养成良好的习惯。

——每天背诵一首习惯三字歌。我们自编了实小学生《修心手册》,手册以朗朗上口的“三字歌”形式,让学生们记得更牢,做得更好。如:“家务活,要学习,衣和物,放整齐„„”“不挑吃,不挑穿,惜粮食,节水电,爱整洁,常洗澡,勤刷牙,习惯好„„”。有规律的三字歌在日复一日的背诵中,渗透到了孩子们的生活中,变成了他们的一种习惯、一种自觉行为。

——每周强化一个生活习惯。每周安排一个具体的训练项目,大到被褥折叠、衣物摆放,小到如何洗脸、洗手、系鞋带、吃鸡蛋,班主任 老师

和生活 老师总是手把手地教,耐心地指导,和学生一起动手整理,给他们以信心和克服困难的勇气,让学生感到“我能行”。

——每月纠正一个不良生活习惯。养成良好习惯与纠正不良习惯双线并行。各班班主任根据自己班级情况,自主确定,比如偏食、不讲卫生等。教师每天进行落实,与评价相结合,真正将不良习惯消灭在萌芽当中。

二、学习能力习惯培养篇

习惯是一种惯性,也是一种能量的储蓄,只有养成了良好的习惯,才能发挥出巨大的潜能。我们遵循“兴趣——爱好——习惯”的培养方式,通过5个微型课堂培养孩子们终生受益的习惯。

习惯一:思维习惯

我们开设了数学思维训练课。主要通过“会看、会听、会说、会想、会做”,来调动学生的“眼”、“口”、“耳”、“脑”、“手”五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通过观察,思考、分析、判断等来进行思维训练,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挖掘学生的智慧潜能。我们每周安排一节数学思维训练课,晚间也有20分钟的思维训练,如今我们已经形成了一套自己的训练模式。去年年底,在学校特色展示时,我们孩子的思维展示让与会领导惊叹不已,今年已经作为全区推广的内容。

习惯二:记忆习惯

我们在各学科中推行“一分钟记忆”,把记忆和时间联系起来,如一分钟写多少字、背几首诗、记几个单词等,通过一分钟注意、记忆来培养能力习惯。我们的微型课堂之一的“疯狂背古诗”就迅速地培养了孩子记忆的习惯,朗朗上口的诗句、有节奏的律动让孩子将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古诗上,轻轻松松中不仅积累了古诗、提升了底蕴,更重要的是培养了记忆习惯。我们的学生2年内人人能背诵200首以上古诗。今年暑假,我们还将把速算心算教授请进校园,对全体教师进行培训,从下学期开始,速算心算将成为我们每节数学课必须的热身运动。

习惯三:倾听、表达习惯

“倾听”和“表达”是与人交往过程的重要元素,我们从三个渠道培养孩子“倾听”“表达”的习惯。首先就是通过清晨的英语歌曲、韩语问候、童谣广播开始一天的听与说,“趣味英语”为孩子们创设了一个说唱英语的氛围,孩子们因有趣而乐于表达;其次是通过主持特长班的活动,将理论和

实践结合起来,孩子们因爱好而善于表达;第三是通过微型课堂“精彩播报”,倾听家事、国事、天下事,交流一天的所思所想所做。让每一个孩子参与到听说中来,与老师交流、和同学互动,跟家长聊天,让倾听与表达成为一种自然,更成为一种习惯。

习惯四:反思习惯

孔子早就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而在学生反思习惯的养成中这句话有了更宽泛的意义,一日一思,增长智慧。反思习惯的培养我们主要通过“睡前日记”这一微型课堂来实现。我们要求学生每天写一篇日记,日记要记录出自己一天的心情指数,可以是自己与老师、家长、同学的知心话语,也可以是自己反思自我、体验成长的过程,还可以是自己对于某件事情发表的评论等等,篇幅的长短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习惯的养成。

习惯五:书写习惯

通过每天的“习字一刻钟”,闹中求静,静中求学,学中求乐,乐中优化,让每一个学生养成提笔即练字的良好书写习惯。

三、优秀品质塑造篇

亚里士多德说过:“卓越不是单一的举动,而是习惯。”当拥有自信、坚持、感恩、乐观等卓越的品质习惯后,他的人生充满快乐,心情也会阳光灿烂。

(一)“搭建”出来的自信

“让小能人有舞台,让平凡人也有平台”,在实验小学的校园里,我们时时处处都为每个孩子搭建起表现自我的舞台和平台,让他们从中找到自信。学校每年的“英语文化节”、“科技节”、“特长展示节”等活动,让孩子们享受着“过节”的快乐,吸吮着“节日文化”的营养,更重要的是在参与的过程中多了一份锻炼,提升了一份自信。像我们的欢乐嘉年华活动,今年是第二年了,孩子们在申报项目的时候,不再是“我不报这项”,“哪项我不行,让**报吧”,取而代之的是“我在下棋方面是最棒的”“舞蹈比赛我能拿冠军”“让我报滑冰吧,我一定行的。”看着孩子们自信的目光,我们也由衷的高兴。

(二)“交谈”出来的感恩与乐观

在我们学校,每一位老师都是孩子的“知心姐姐”,教室里的循循善诱、树荫下的促膝长谈、知心论坛中的倾心交流都为塑造孩子优秀的品质习惯提

供了沃土。每学期,每位班主任教师都要与每一位学生谈心三次以上,每月在论坛中发表一个主贴与全班学生互动交流,每天都要对个别学生与家长进行短信交流。上学期,仅三年级五班就有3名问题生通过谈心转化,每月主贴的回复达50个,短信交流达5000条。就是这一字一句交流的积淀,才使孩子们学会了感恩,学会了乐观。

(三)“评比”出来的坚持

在我校每班教室的后墙上,都有一块多元评价台,每个孩子都能从评价台中发现自己优秀的方面,找到自己进步的足迹。评价台一月以总结,以点点的评价是对孩子努力的肯定,前进的脚步为孩子走向卓越的品质习惯搭建了一条“绿色通道”。

点点滴滴,细数每一个教育细节,我们没有惊天动地的伟业,没有惊呆四座的语言,踏踏实实干好每一件事,帮学生养成良好习惯是我们实验小学的教育观。愿我们的教育能让每一个学生播种良好习惯,收获精彩人生。

第五篇:《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研究》课题研究

实施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

1、课题研究的背景:

习惯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曾经指出:“简单地说,教育就是要养成习惯。”英国教育家洛克也曾说过,一切教育都可归结为养成儿童的良好习惯。同样,在我国古代也早就有了“少年若天性,习惯成自然”的说法。由此可见,从一开始就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习惯是一种可以主宰人生的顽强的、巨大的力量。学习习惯是指学生为达到好的学习效果而形成的一种学习上的自动倾向性。小学生的学习习惯是以小学生为培养对象,以学习活动为内容,有目的地经过重复或练习逐步形成,进而巩固下来并为之需要的学生行动方式。学习习惯是影响各门学科学习的重大因素,因此,从所有学科的第一课时开始,就应该根据教学条件、学习情况、课本、教师所用教学法体系以及所依据的教学理论,有计划地、持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种高度自觉的、主动的、自主化了的持久学习方式,往往它成为一个人学习品行的一部分,良好的学习习惯在一个人成长中有多方面的作用,它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是学生智力发展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的重要手段,它广泛存在于学习的所有内容中,体现在学习过程里。例如正确的坐姿、书写习惯、阅读习惯、听课习惯、作业习惯等都属于学习习惯内容。

少年儿童中却普遍养成了一些不良学习习惯,如作业马虎,拖拉,上课开小差等,而且农村家长的素质普遍不够高,对孩子的学习不够重视,没有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如果任其发展,必然影响学生日后的健康成长。

2、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

学习习惯对学业成绩的影响是明显的,它是提高学习质量的诸多重要条件之一,是学会学习的一个重要指标。学会学习是指个体在以往活动中学到的态度、习惯、方法、技能技巧等综合经验,运用到新的学习情境时,使学习变为容易。学生学会了学习,必然使学习成绩得以提高。早在本世纪三十年代,美国心理学赫尔在其学习理论中就提出了学习过程是由内驱力和习惯或习惯强度两方面的因素构成,当内驱力为零时,反应势能就会为零;当内驱力增大时,反应势能就增高,增到多高,这就要视习惯强度而定。尽管赫尔的观点也有不足之处,但他重视习惯在学习中的作用,给予了我们很重要的启示。以班杜拉为代表的社会学习理论强调人的行为即受外在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受个体的自我调节因素的制约,这从另一个侧面指出了学习习惯对学习活动的影响。从本世纪七十年代开始,人们开始重视研究元认知在学习活动中的作用。所谓元认知是指个体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与自我监控。它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等三个部

分。目前,大量的研究表明,学习习惯与元认知有着密切的关系。美国当代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威特罗克在其生成学习论中指出,生成模式的一个根本前提就是“人们倾向于生成与以前的学习相一致的知觉与意义”。”各项研究都证明了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

3、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习惯是一种可以主宰人生的顽强的、巨大的力量。学习习惯是指学生为达到好的学习效果而形成的一种学习上的自动倾向性。小学生的学习习惯是以小学生为培养对象,以学习活动为内容,有目的地经过重复或练习逐步形成,进而巩固下来并为之需要的学生行动方式。据统计,习惯在一切活动中处于轴承地位,如:形成好成绩的各种因素的比重是:学习习惯占33%,兴趣占26%,智力占15%,家庭影响占5%,其它占25%,所以我们不能忽视学习习惯的培养。学习习惯是影响各门学科学习的重大因素,因此,从所有学科的第一课时开始,就应该根据教学条件、学习情况、课本、教师所用教学法体系以及所依据的教学理论,有计划地、持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课程把培养学生学习习惯已作为首要学习内容,因为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空间,促使学生更加主动、自觉、积极投入地学习。这不仅有助于当前的学习,而且是学生个体由幼稚走向成熟、由依赖走向独立的重要标志,是学生个体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的基本条件和根本保证。可见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一个人的素质的提高和长远发展具有重要、长远的意义、价值。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目的和基本内容:

1、课题研究的目的:

在小学教育教学中,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外活动、家庭学习为辅,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学习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培养学生从小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

2、课题研究的内容:

本课题研究对象主要是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范围很广,在课堂上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内容、途径探索;如何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课外学习习惯;如何利用少先队阵地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学习习惯的评价方法初探。课题研究的重点是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内容、途径探索,难点是学习习惯的评价方法初探。

三、课题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将使用示范诱导法、观察法、调查法、对比法和行动研究法。

四、课题的组成领导:

课题组组长:罗寿文

课题主持人:钟随波

课题组成员:罗全新、王奎、五、课题研究过程及基本方法

该课题申报成为十堰市立项课题后,学校领导十分重视,把它当作主课题来抓,在注重科学性、规范性的同时,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在实践中逐步摸索经验、澄清认识、提高水平。主要采取了以下三方面措施:

(一)、精选组员,优化人力资源

要使本课题研究工作卓有成效地展开,关键是有一支具有先进教育理念,厚实的现代教育理论底蕴,乐于奉献,善于思考,大胆实践的研究队伍。课题组开始成立时,学校与课题组成员签定了《课题申请报告》《课题研究任务书》,对课题组成员的职责,权利作出明确的规定,保证他们认真参与研究。随着研究的深入,又吸收了一批优秀教师来参于课题研究,为课题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课余充电,提高科研能力

1、强化理论学习

(1)规定每位课题组成员至少订阅两种优秀的教育报刊或杂志;

(2)邀请专家、领导进行讲座,把新课程、教改的信息及时传达给老师;

(3)鼓励教师上网查阅资料,学习先进的经验,实现资源共享;

(4)每月学习一次与课题相关的优秀推荐论文,写好摘要与心得,再组织讨论与交流。

2、参与各类培训

(1)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课件制作培训班,让课题组成员能自己进行课件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到外事市以及周边兄弟学校听课学习,开阔课题组成员的眼界,外出教师回校后,向课题组成员汇报学习情况;

(3)学校教育宽带网使用后,进行网络常识和网络教学技术的培训。

四、研究策略及过程:

一、小学生学习习惯的现状调查和分析:

课题研究的第一阶段我们就设计了关于学习习惯的调查问卷,把本校小学部1—6年级学生分成低、中、高三个阶段,以部分学生为研究对象,调查分析这些学生的学业水平,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情况,为研究对策提供依据。在研究的实验过程中,将针对这些学生作连续的追踪调查。进行学习习惯现状的调查分析。

调查内容包括:课堂听讲情况,预习复习情况,家庭作业环境情况,课外阅读情况,对待各科作业的态度等18道试题。调查方式:以学生、家长问卷调查为主,辅以教师、家长、学生座谈会,个别交流等。

课题组要经过调查分析后,针对低、中、高三个阶段,拟订了三份调查报告。认为要改变学生不良习惯,应该在实际操作中对各类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首先为学生的学习引路,设疑和指点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再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严谨自学的良好品质,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一种自觉行为,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以适应当前的学习和今后的学习和工作,跟上当前科技迅猛的步伐。

二、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策略的研究:

针对调查报告,课题组成员要积极探索,采取点面结合,逐步有序推进的方法,一方面拟订了三份低、中、高年级实验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措施,另一方面课题组每名成员选择了一名学习习惯差的学生,一名学习习惯好的典型学生作为个案进行分析研究,论证,三、借助“各方”力量,内外因素结合,促使习惯的养成;

学习习惯的形成和发展,一般受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方面的影响。外部因素是指影响学生学习习惯形成的社会、家庭、学校因素,内部因素是指学生自身的生理条件,智力发展和学生的自我意识能力。只有社会、家庭、学校三方面共同努力、紧密配合,保持教育思想、教育目的的一致性,才能共同营造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环境。

其次,我们要借用班级家长会,部分家长座谈会等形式,向家长宣传学习习惯培养的研究对学生学习的必要性,重要性及其目的,取得家长的配合参与,对每个学生进行检查和督促,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毕竟是相辅相成的,家庭的氛围和情景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学校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改进活动课程,优化校园文化环境,通过“我的理想”“学习习惯交流会”“学习方法经验交流会”和“这样的孩子好吗?”等主题班会,以及召开“内因、外因”谁起作用的辩论会,“抄作业的好处与坏处”等讨论会,部分学生座谈会等形式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通过活动,学生明确自己有哪些好的学习习惯,存在哪些坏的学习习惯,并能针对坏的学习习惯总结改进方法和措施。再加上教室、家庭、文具盒里张贴有关学习习惯方面的挂图和名人名言,让学生发挥主体意识,时刻激励自己,促进良好习惯的养成。

五、研究方法:

1、坚持每月一次的课题组例会制度,及时分析总结前阶段工作得失,部署下阶段的工作,不定期开设科研沙龙,组织课题组成员开展学习交流活动;

2、建立课题组研究课制度,抓好备课、上课、说课、评课、课堂评议五关,每堂研究课设有研究指标、达成情况、研究课听课笔记与课堂教学评议表,全体成员听课、评课,从中得到提高;

3、撰写研究性文章,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基础上,每学期撰写与课题有关的论文,参加各级各类论文评选,或向有关报刊、杂志投稿;

4、进行资料积累,要求教师把既是重要参考资料又是成果的课题研究资料、学习材料及时整理好,学期结束时及时收缴与归档,以便于同组成员学习借鉴其中的有价值的经验。

六、研究阶段及预期研究成果

七、课题人员分工

徐丽小学生数学、综合科等学习习惯的养成李倩小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尹鹏小学生英语科学习习惯的养成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策略研究,需要教师边实践边思考边总结,主要在研究策略方面努力,以提高研究效率。今后此课题还应在深化的过程中进一步完善、丰富,更要重视学生心理品质的培养,使学生真正成为“理想远大,不怕挫折,敢于迎接挑战的成功者。”

下载《小学生自主阅读习惯的养成》课题研究实施方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生自主阅读习惯的养成》课题研究实施方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实施方案

    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实施方案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实施方案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最佳时期。习惯是经过反复练习逐步形成的,学习习惯则是在学习活动......

    小学生习惯养成实施方案(共5篇)

    小学生养成教育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养成教育是我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和主要内容,以培养学生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文明行为习惯等方面为出发点,以有利于指导学生健康成长为目的......

    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研究 课题开题报告.

    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研究 课题开题报告2011年2月,我校承担了胶州市课题--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研究任务,为了更好的开展课题研究,进一步教师对此课题的认识,提高教师实......

    农村初中生自主学习习惯养成的研究

    《农村初中生自主学习习惯养成的研究》实施方案 [ 2010-6-9 20:31:00 | By: 任风 ]大境初中《农村初中生自主学习习惯养成的研究》实施方案 一、课题研究背景 我国著名教育......

    小学生一心向学的习惯养成研究

    小学生一心向学的习惯养成研究摘要: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习惯是素质的重要内容,良好的习惯可以使人终身受益。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越来越成为教育的主题。在全社会教育的大背......

    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研究_课题开题报告(合集5篇)

    《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研究》开题报告一、课题提出的背景:教育就是要养成习惯。在我国古代,早就有了"少年若天性,习惯成自然"的说法。由此可见,从一开始就注重培养学生良好......

    浅谈如何养成小学生环保习惯

    浅谈如何养成小学生环保习惯 ——农村小学生环保意识培养的有效策略 创兆小学汤昔强 摘要:在当代,环境问题已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面临的一个重要的问题,森林滥伐、水土流失、......

    小学生习惯养成总结精选

    小学生习惯养成总结精选合集 导语: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条件。今天小编整理了小学生习惯养成总结范文,希望大家喜欢。 篇一:小学生习惯养成总结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