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福建省闽侯第二中学五校教学联合体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闽侯二中五校教学联合体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段__历史__学科 期末联考试卷(考试时间:2018年1月30日上午)分 值:__100 分 完卷时间:__90 分钟 命题者:__刘燕玉 校对人:_吴凌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5题)
1.管仲指出“一国而两君,一国不可理(治理)也”;孔子主张“君君臣臣”;孟子认为“天无二日,民无二王”;荀子也提出“无君子,则天地不理,礼义无统”。这反映了当时()A.流派众多,文化活跃 B.君主专制,国家统一 C.政治失序,礼崩乐坏 D.阶层固化,等级森严
2.有学者指出,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政府高官中儒士出身者所占比重并不太高,直到东汉时期这一比例仍旧不到不仅如此,两汉时期抱怨儒生过于迂腐,难以胜任公务的言论却不绝于耳。这些现象反映出()A.汉代中央没有真正掌握选官权 B.儒生参政被谨慎对待 C.儒家崇尚空谈,不被社会尊重 D.独尊儒术遭遇极大阻力
3.嘉靖八年,在大学士桂萼的鼓动下,明世宗(嘉靖)指责王阳明(当时已逝世)说守仁放言自肆,诋毁先儒,号召门徒,声附虚和,用诈任情,坏人心术。近年士子传习邪说,皆其倡导这说明王阳明心学()A.具有否定传统懦学的倾向 B.有利于提升人的主体地位 C.没有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D.致良知不合君主愿望
4.有学者认为:“宋学把社会看作是各分子所构成的,仍以改良个人为改良社会之本;要改良个人,还是注重在内心上,这些和佛学并无疑异。”材料意在说明()A.理学和佛学没有根本不同 B.理学借鉴了佛学部分理论 C.理学不符合当时社会现实 D.心学与佛学应该合二为一
5.顾炎武在《与友人论学书》中写道:“性也、命也、天也,夫子之所罕言,而今之君子之所恒言也;出处、去就、辞受、取与之辨,孔子、孟子之所恒言,而今之君子所罕言也。” 据此可知,顾炎武()A.秉承了程朱理学为学旨趣 B.挑战了先秦儒家思想权威 C.提出朴实归纳的考据方法 D.重实用而不尚空谈之学
6.唐代节度使冯宿曾奏请朝廷:“剑南两川及举证=淮南道,皆以版印历日鬻于市。每岁司天台未奏颁下新历,其印历已满天下,有乖敬授之道。”材料反映了()A.活字印刷提高印制效率 B.政府厉行重农抑商政策 C.科技进步助推商业活动 D.民间私印动摇统治基础
7.《全唐诗》中收录了许多和尚、道士、尼姑、宫人、歌妓以及无名氏的作品。唐代的小说、其他通俗文学作品也大量引用五言、七言诗歌作唱词。对此合理的解释是,唐代()A.具有重诗的社会风气 B.对等级制度执行不力 C.文学创作日趋平民化 D.官府垄断教育被打破
8.“对文钱”为宋太宗首创,是指同一年号钱,大小、重量、形制和币文内容完全相同,但币文的书法则不同。图1为宋太宗手书“淳化元宝”真行草三枚。这三种字体反映了()
A.当时政府对书法书写的重视 B.汉字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 C.当时社会流行字体的多元化 D.汉字应用已深入社会各领域
9.明清时期,许多画家追随同时代的大家诸如董其昌、四王(指清初画坛正统派,即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等。而最终形成的局面是大部分画家作品质量低下,多信笔涂抹之作,在他们看来是“聊以自娱”。该材料旨在说明()A.古代中国绘画艺术杂乱无章 B.明清绘画艺术的功利性较强 C.明清部分画家注重表面笔墨 D.文人画侧重强调画外的修养
10.元代作家夏伯和指出“院本大率不过谑浪调笑,杂剧则不然,君臣如《伊尹扶汤》、母子如《伯俞泣杖》、夫妇如《杀狗劝夫》、朋友如《管鲍分金》……又非唐之传奇,宋之戏文、金之院本所可同日而语矣。”据此可知作者强调元杂剧()A.注重演绎历史故事 B.达到古代戏曲的高峰 C.呈现世俗化、娱乐化趋势 D.具有伦理教化功能
11.鸦片战争之前,日本对中华文明充满敬意;鸦片战争之后,日本学者以新的眼光来审视,“海外各国己开智、施仁、崇义、国富、兵强,(清朝)仍把各国当作昔日的夷狄,如禽兽般蔑视。以至道光末年鸦片之乱为英国所挫。”这反映出日本学者()A.正确揭示中国战争失败的根源 B.提倡向西方学习军事科技 C.认为闭关锁国导致中国的落后 D.对传统的“华夷”观有了质疑
12.林则徐在上奏《英人非不可制应严谕将英船新到烟土查明全缴片》中指出,英国以船坚炮利而称强,至口内则运棹不灵,一遇水浅沙胶,万难转动,若至岸上,更无能为,其强可以制,其富不足夸。这折射出()A.先进的中国人对战争形势的清醒认识B.国人不畏强敌敢于斗争的精神 C.国人对世界的认识有一个渐进的过程D.英国难以快速对中国发动战争
13.1898年,康有为主张废除科举制,引起了读书人的强烈反对,而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制却未引起太大的反响。产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新式教育逐步得到认可 B.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C.出国留学影响不断扩大 D.清政府的强力推行
14.1917年4月,李大钊在《动的生活与静的生活》中指出,当今不是西洋“动”的文明依靠中国 “静”的文明以济穷救弊,而是须要“竭力以受西洋文明之特长,以济吾静止文明之穷”。这表明李大钊()A.主张中西文明应相互借鉴 B.主张西洋文明与中国文明平等结合 C.全盘否定中国古代的“静”文明 D.主张以西洋文明推动中国文明进步 15.《新青年》最初连赠送交换在内,每期只印1000本,发行6号之后,就停刊了半年。对此,陈独秀指出:“本志出版半载,持论多与时俗相左,然亦罕受驳论,此本志之不幸,亦社会之不幸。” 这可以用于说明当时()A.思想禁锢,万马齐喑 B.思想争鸣,兼容并包 C.西方文化已被广泛接受 D.启蒙报刊兴盛,竞争激烈
16.近代有人指出“若事之无利于个人或社会现实生活者,皆虚文也,诳人之事也,诳人之事,虽祖宗之所遗留,圣贤之所垂教,政府之所提倡,社会之所崇尚,皆一文不值也!。”此人应该属于()A.中体西用的倡导者 B.维新图强的呼吁者 C.民主共和的实践者 D.民主科学的提倡者
17.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早期以推翻清王朝的封建专制主义为主要内容,辛亥革命后以反对帝国主义,追求中华民族独立为核心,“五四”运动以后则以“济弱扶倾”,支持全世界弱小民族独立为目标。这说明孙中山的民族主义()A.始终围绕着民族独立的主题进行着 B.是随着民主革命的发展不断丰富的 C.以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根本目标 D.把反对封建专制和民族独立相对立 18.1952年,中央有关部门统一集中建立了第一批八所单一的专科性高等学院,分别是北京航空学院、北京地质学院、北京矿业学院、北京林学院、北京钢铁学院、北京石油学院、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北京医学院,这就是“八大学院”的由来。中央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A.培养经济建设专门人才 B.提高国民的科技素质 C.全面借鉴苏联教育经验 D.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
19.苏格拉底在雅典法庭受审时曾对同胞大声疾呼:“雅典人啊!我尊敬你们,热爱你们。我要教诲和劝勉我遇到的每一个人……你们不能只注意金钱和地位,而不注意智慧和真理。”这说明苏格拉底()A.提倡理论联系实际 B.反对雅典的直接民主 C.强调道德和教育的价值 D.颂扬格物致知的意义
20.路德认为:在人间有三种基本秩序是不可侵犯的,分别是政府、教会和家庭。政府必须掌握在诸侯和贵族手里;家庭必须对政府服从;教会分为“不可见的教会”和“可见的教会”,前者存在于天国之中和信仰者的心灵之中,后者存在于人间,应归世俗政府管理。路德的上述观点()A.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 B.确立了“教随国定”原则 C.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建立 D.强调信仰上帝即可得救
21.孟德斯鸠认为:“显贵的人容易遭人忌妒,他们如果由平民来审判,就要陷于危险的境地,而不能享有一个自由国家最渺小的公民所享有的受同等人裁判的特权。”这体现了孟德斯鸠()A.“人民主权”意识 B.“公正平等”司法原则 C.“分权制衡”精神 D.“君主立宪”体制设想
22.卢梭强调“在国家之中,并没有任何根本法是不能予以废除的,即使是社会公约也不例外;因为如果全体公民集合起来一致同意破坏这个公约的话,那么我们就不能怀疑这个公约之被破坏乃是非常合法的”。这一观点()A.充分保障了公民的自由 B.容易导致社会秩序的混乱 C.揭示了社会更替的规律 D.体现了“社会契约”思想
23.《全球通史》指出,启蒙思想家最大的、直接的成就就是说服了欧洲的许多君主接受了他们的某些学说。这些君主仍然坚持他们以天赋之权进行统治的理论,但是他们己改变了关于其统治目的的思想。作者认为启蒙思想()A.为欧洲爆发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 B.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欧洲君主的执政理念 C.促进了工人运动在欧洲的发展 D.促使所有欧洲国家实行社会转型
24.下图是法国著名印象派画家雷诺阿1876 年创作的《加莱特磨坊的舞会》,着意于表现自然光色的变化。他说:“自然之中,绝无贫贱之分。在阳光底下,破败的茅屋可以看成与宫殿一样,高贵的皇帝和贫穷的乞丐是平等的。”雷诺阿的画作风格及其观点说明了()
A.社会生活和思想观念的巨大反差 B.民主、自由、平等理想的实现 C.人们开始重视对光和色彩的研究 D.工业时代科技发展和观念变化
25.艺术家们把对自然清新生动的感观放到了首位,认真观察沐浴在光线中的自然景色,以看似随意实则准确地抓住对象的迅捷手法留下瞬间的永恒图像。这里的“艺术家们”()A.注重人物真实刻画 B.追求微妙色彩变化 C.表现手法比较抽象 D.追求神韵意趣结合
第II卷(材料题)
二、材料阅读(26题25分,27题12分,27题13分)26.(2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艺复兴运动就是高举人文主义这面思想解放的旗帜,打破中世纪神学桎梏,使文化的各个领域,从蒙昧主义、禁欲主义和神秘主义的枷锁中解放出来,创造了远比千年中世纪更多、更绚丽多彩的成就,对人类文化宝库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康天意《文明的狂飘疾进时代》
18世纪启蒙学者高举理性与科学大旗,猛烈抨击宗教神学和封建专制主义,宣扬自由、平等、博爱、人权和法制,强调发展科学、张扬个性、追逐功利、享受生活、建立“理性王国”。不难看出,启蒙运动实质上正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文艺复兴运动的延续,是人文主义精神的继续弘扬。
——高九江《启蒙推动下的欧洲文明》
材料二 使我数千年历史以脓血充塞者谁乎?专制政体也。使我数万里土地为虎狼窟穴者谁乎?专制政体也。使我数百兆人民向地狱过活者谁乎?专制政体也。
——摘编自梁启超《拟讨专制政体檄》(1902年)
要拥护那德先生(即democracy),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即 science),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经济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
(1)根据材料一,简要概括文艺复兴运动与启蒙运动的不同点。(8分)(2)根据材料二,比较陈独秀与梁启超关注的领域有何不同。(4分)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启蒙之路与近代西方启蒙之路的不同及原因。(13分)
27.(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当代,随着对中世纪文献的挖掘和研究的深入,人们已改变把中世纪看作是“黑暗的世纪”“无所作为的世纪”的观点……在西欧,从10世纪晚期开始,先是教会学校注重传授和研究科学问题的兴起,然后是对古代科学著作的兴趣所带来的翻译,再次是大学的兴起和围绕自然科学所展开的争论,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思想解放和人文精神的发展。
——摘编自王荣江《西方科学与人文精神发展的历史关系及其启示》
材料二 路德的宗教改革使教会的权威慢慢地但确实地在人心中削弱,个人开始表露出独立思考精神。在宗教上人的意识被唤醒,这种主体性的增强对于人们积极主动地认识自然界,通过实验方法去获得自然界的信息起到了观念上的推动作用,与其他因素融合在一起为近代科学的产生准备了土壤。
——摘编自杨渝玲《宗教改革:近代科学产生的宗教背景》
材料三 启蒙时代的哲人……受万有引力定律的影响很大,相信存在着不仅象牛顿所证实的那样控制物质世界、也控制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按照这一设想,他们开始将理性应用于所有领域。他们使一切事物——所有的人、所有的制度、所有的传统——受到理性的检验……更重要的是,他们发展起一系列革命的原则,打算通过这些原则实现大规模的社会改革。
——据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围绕“人文主义与近代科学的关系”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8.(13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出版后,宗教势力不甘心自己的失败,他们组织信徒出版刊物,不断集会大造声势,叫嚣“打倒进化论”、“拯救心灵”、“粉碎达尔文”,他们不准把《物种起源》放在剑桥大学三一学院的图书馆内。1864年,有30位皇家学会会员与40位医学博士,联名发表宣言反对达尔文。
——《科学蒙难集》
材料二 大同之道,至平也,至公也,至仁也……近自天演之说鸣,竟争之义视为至理,故国与国陈兵相视,以吞灭为固然;人与人机诈相陷,以欺凌为得计。百亭万业,皆祖竟争,以才智由竞争为后进,器艺由竞争而后精,以为优胜劣败乃天则之自然。
——康有为《大同书》
自达尔文等说出,酝酿数百年,而成欧战,创深痛巨,始觉其谬。而我孔孟之说幸未晰灭,或可因此而流入欧洲,普搞世界,此亦天不丧斯文之一征也。
——刘绍宽《厚庄日记》1925年
材料三 孙中山提出革命进化的观点。他说,欲救亡图存,“革命为唯一法门”。即认为不推翻清王朝,中国决无生存于竞争世界的希望。……共和制度是当今世界上最好的制度,中国应当取法乎上,直接建立共和制度,“方才是人力的进步”。
——汤奇学《孙中山的社会进化思想述评》
(1)材料一集中反映了什么冲突?原因何在?(3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康有为、刘绍宽为什么反对“天演”竞争。(4分)(3)根据材料三,概括孙中山革命进化论的主要观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评进化论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6分)
闽侯二中五校教学联合体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段__历史__学科
期末联考试卷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材料诸子都在强调君主在国家治理中的地位与作用。春秋战国时期流派众多,文化活跃,但与材料主旨无关,故A项错误;儒家孔子、孟子并没有提出实行君主专制,故B项错误;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诸子希望依靠君主重建社会秩序,故C项正确;材料只是强调君主在国家治理中的地位与作用,并没有提出社会各阶层地位的固化,故D项错误。
2.【答案】B 【解析】汉代中央没有真正掌握选官权是指察举制,材料的内容是汉代儒生参政受到非议,故A项错误;“罢黜百家,独尊懦术”后,政府高官中儒士出身者所占比重并不太高,两汉时期抱怨儒生过于迂腐,难以胜任公务的言论却不绝于耳,表明汉代儒生参政受到非议,参政被谨慎对待,故B项正确;儒家崇尚空谈,不被社会尊重与材料的内容汉代儒生参政受到非议不符,故C项错误;独尊儒术遭遇极大阻力与材料的内容汉代儒生参政受到非议不符,故D项错误。
3.【答案】B 【解析】王阳明的心学不是对传统儒学的否定,而是对传统儒学的继承和发展,故A项错误;“放言自肆,诋毁先儒,号召门徒,声附虚和,用诈任情,坏人心术。近年士子传习邪说,皆其倡导”表明心学带给人思想的解放,提升了人的主体地位,引起统治者的担忧,故B项正确;材料表明统治阶级担心心学带来的思想解放会动摇其统治而对其封杀,而心学的本质是维护封建统治的理论工具,故C项错误;王阳明的致良知指在实际行动中实现良知,符合君主的愿望,故D项错误。
4.【答案】B 【解析】外来的佛学与本土的理学不可能没有根本的不同,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要改良个人,还是注重在内心上,这些和佛学并无疑异”和所学可知,宋明理学还是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佛教的相关成分,故B项正确;根据所学不难得知,理学是符合宋代的政治与社会现实的,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宋学把社会看作是各分子所构成的,仍以改良个人为改良社会之本;要改良个人,还是注重在内心上,这些和佛学并无疑异”可知,该学者认为理学与佛学的相似之处主要是在良知领域,“二者该合二为一”的说法属于明显的以偏概全,故D项错误。
5.【答案】D 【解析】材料的意思是人性、命运、天命等等,是圣人很少谈论的,却是当今君子们整天挂在口上的。出去做官、与人相处、离去与留下、辞职与接受奉禄、收取与给予等行事做人的道理,是孔子、孟子常常用来教导人的,然而当今君子们却很少说到,表明顾炎武的主张是注重实学,反对空谈,秉承了程朱理学为学旨趣,材料没有涉及到,故A项错误;挑战先秦儒家思想权威材料没有涉及到,故B项错误;提出朴实归纳的考据方法材料没有涉及到,故C项错误;重实用而不尚空谈之学与材料的内容一致,故D项正确。
6.【答案】C 【解析】唐朝时期尚未出现活字印刷,故A项错误;材料与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无关,故B 项错误;材料体现了印刷术的发展使日历的印刷与买卖市场繁荣,故C项正确;材料无法看出民间私印动摇了统治基础,故D项错误。
7.【答案】A 【解析】材料“《全唐诗》中收录了许多和尚、道士、尼姑、宫人、歌妓以及无名氏的作品”可以看出诗歌在唐代不是少数文人的专利品。“其他通俗文学作品也大量引用五言、七言诗歌作唱词”说明群众对诗的喜爱,故A项正确;材料中介绍的是诗词在民间的流传,不能反映出对等级制度执行不力,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唐朝民众对诗歌的喜爱,不能反映出创作题材平民化,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教育的发展变化,故D项错误。
8.【答案】C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宋太宗个人行为,不能反映出政府对书法书写的重视,故A项错误;中国汉字源远流长,甲骨文标志着汉字的成熟,故B项错误;从宋太宗手书三种字体,可知当时字体多样性,故C项正确;材料中不能体现汉字深入社会各领域,故D项错误。
9.【答案】C 【解析】材料提到明清部分画作的低下,但不能否定明清时期乃至整个古代社会,故A项错误;材料只有“正统画派”,没有谈到其功利,且“聊以自娱”,故B项错误;“董其昌、四王(指清初画坛正统派,即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等人的传统画派注重笔墨,故C项正确;材料中所提到的这些人所作之画并没有说明是文人画,故D项错误。
10.【答案】D 【解析】元杂剧也会涉及历史故事的演绎,但并不是材料强调的重点,故A项错误;材料不在于突出是否元杂剧是否是古代戏曲的高峰,故B项错误;元杂剧呈现了世俗化、娱乐化的趋势,但是与材料无关,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中的“君臣”“母子”“夫妇”“朋友”可知元杂剧具有伦理教化的功能,故D项正确。
11.【答案】D 【解析】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根源是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故A项错误;提倡向西方学习军事科技与材料内容日本在鸦片战争前后对中国的态度发生的变化不符,故B项错误;认为闭关锁国导致中国的落后与材料内容日本在鸦片战争前后对中国的态度发生的变化不符,故C项错误;“鸦片战争之前,日本对中华文明充满敬意;鸦片战争之后,日本学者以新的眼光来审视”表明日本学者在鸦片战争前后对中国的态度发生了变化,对传统事务“华夷”观有了质疑,故D项正确。
12.【答案】C 【解析】根据题目中“至口内则运棹不灵,一遇水浅沙胶,万难转动”得出,中国人并未对战争形势有清醒认识,故A项错误;根据题目中“其强可以制,其富不足夸”体现了对英国的船坚炮利的无知,并未体现不畏强敌勇于斗争的精神,故B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鸦片战争后国人并未完整地认识到这个世界,伴随着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发生,国人对世界的认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故C项正确;根据题目中“其强可以制,其富不足夸”体现了国人对英国的军事等各个方面认识不全而且具有蔑视之意,但并未有英国难以快速对中国发动战争的意思,故D项错误。
13.【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维新变法对国人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促进了新式教育的发展,使得废科举这一行为在1898年引起了读书人的反对,而到了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时没有多大反响,故A项正确;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是维新变法和清末新政的原因,并非“废科举”从遭到强烈反对到未引起太大反响的原因,故B项错误;根据题意,强调的是读书人由强烈反对到未有太大反响,出国留学的人员是少数,产生题目中的显著变化,并非主要原因,故C项错误;清政府的强力推行会引起很大反抗或很大反响,与题意不符,故D项错误。
14.【答案】D 【解析】材料突出的是中国文明借鉴西方文明,而不是两者之间的相互借鉴,故A项错误;材料只是突出了中国文明借鉴西方文明,并没有突出西洋文明与中国文明的地位是否平等,故B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全盘否定中国古代文明,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竭力以受西洋文明之特长,以济吾静止文明之穷”可知其主张以西洋文明推动中国文明进步,故D项正确。
15.【答案】A 【解析】材料中陈独秀认为《新青年》影响有限的原因是,“持论多与时俗相左,然亦罕受驳论”,《新青年》与传统观点冲突,但当时社会思想禁锢,人们不敢关注、批驳《新青年》的观点,故A项正确;材料“罕受驳论”,反映出当时思想界并没有出现思想争鸣,故B项错误;材料“多与时俗相左”,反映出《新青年》宣传的西方文化没有被广泛接受,故C项错误;材料“发行6号之后,就停刊了半年”,启蒙报刊兴盛不符合事实,故D项错误。
16.【答案】D 【解析】中体西用的倡导者是洋务派,其肯定传统文化和中国的政治制度,与材料不符,故A项错误;维新派也是在借鉴传统文化,将其与西方政治制度相结合,故B项错误;革命派对待传统文化并没有全盘否定,故C项错误;新文化运动中对待传统文化采取了全盘否定的态度,与材料相吻合,故D项正确。
17.【答案】B 【解析】围绕着民族独立进行的是辛亥革命后,故A项错误;据材料可知,民族主义早期是推翻清王朝专制统治为目标,辛亥革命后是追求中华民族独立的,五四运动后是“济弱扶倾”的,所以说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是不同的时期被赋予的目标不同,故B项正确;以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根本目标,不符合五四运动之后,故C项错误;孙中山没有把反对封建专制和民族独立相对立,故D项错误。
18.【答案】A 【解析】据材料“航空、地质、矿业、钢铁等”可以看出是培养专业人才,主要是建设经济,故A项正确;提高国民科技素养不是主要目的,故B项错误;材料看不出借鉴苏联教育经验,故C项错误;1952年国民经济基本得到了恢复,故D项错 19.【答案】C 【解析】很明显,苏格拉底辩论中的金钱与地位并非是理论,而他所倡导的智慧与真理也并非实际,两者显然并不是理论与实际的关系,故A项错误;苏格拉底在辩论中并没有抨击古雅典的直接民主,故B项错误;只注重金钱和地位而忽视智慧与真理,这显然是批判一种追金逐利的败坏风气以及对智慧与道德的强调,故C项正确;格物致知是古代中国程朱理学的方法论思想,故D项错误。
20.【答案】C 【解析】宗教改革并非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故A项错误;“教随国定”说的是路德宗教改革给原来罗马天主教会撕开了口子,在天主教之外,产生了新教,新教也逐渐形成了路德宗、加尔文宗和英国国教等主要教派,不符合题意,故B项错误;据材料“应归世俗政府管理”可知他否定罗马教廷的权威,坚持国家权力高于教权,对于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和新兴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民族国家有一定推动作用,故C项正确;旧教和新教都强调信仰上帝即可得救,只是二者信仰上帝的方式不一样,但材料强调的是世俗政府的权力,故D项错误。
21.【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显贵的人容易遭人忌妒,他们如果由平民来审判,就要陷于危险的境地,而不能享有一个自由国家最渺小的公民所享有的受同等人裁判的特权”可知,孟德斯鸠已然敏锐的意识到了暴民政治可能带来的危害,过分“人民主权”同样贻害无穷,故A项错误;根据孟德斯鸠的观点,显贵也必须获得司法审判方面的平等地位,故B项正确;材料中提及仅是司法公正原则而并未有对行政权和立法权的提及,故C项错误;材料中也没有“君主立宪”相关信息的提及,故D项错误。22.【答案】B 【解析】“并没有任何根本法是不能予以废除的,即使是社会公约也不例外”强调社会公约的属性,没有涉及公民的自由问题,故A项错误;“如果全体公民集合起来一致同意破坏这个公约的话,那么我们就不能怀疑这个公约之被破坏乃是非常合法的”根据这一原则只要对公约不满就可以对它推翻,则大大增加了革命的可能性,社会秩序将被一再被重建,必然造成社会的动荡,故B项正确;对公约属性的论述没有谈到社会更替的规律,故C项错误;“社会契约”强调公约一旦形成,必须共同遵守,而不是象材料所述只要满足条件即可推翻,故D项错误。
23.【答案】B 【解析】题干与欧洲革命无关,故A项错误;“启蒙思想家最大的、直接的成就就是说服了欧洲的许多君主接受了他们的某些学说……他们己改变了关于其统治目的的思想”说明启蒙运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欧洲君主的执政理念,故B项正确;材料与工人运动无关,故C项错误;促使所有欧洲国家实行社会转型不符合史实,故D项错误。
24.【答案】D 【解析】材料中并没有体现出社会生活和思想观念的巨大反差,故A项错误;民主、自由、平等理想并没有实现,故B项错误;C项错在开始重视对光和色彩的研究,故C项错误;材料中体现出工业时代科技发展和观念变化,故D项正确。25.【答案】B 【解析】材料中没有涉及艺术家注重人物真实刻画的内容,故A项错误;从材料“认真观察沐浴在光线中的自然景色,以看似随意实则准确地抓住对象的迅捷手法留下瞬间的永恒图像”,可知艺术家注重光影的微妙变化,故B项正确;材料体现的表现手法并不抽象,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艺术家追求神韵意趣结合,故D项错误。
二、材料解析题(26题25分,27题12分,28题13分)
30.【答案】(1)不同:前者是人文主义;后者是理性主义;涉及的批判对象:前者思想文化领域;后者政治领域。(8分)
(2)不同:梁启超:政治领域;陈独秀:思想文化领域。(4分)(3)西方:从思想解放到提出“理想王国”的蓝图。(2分)
原因: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并逐步发展;新兴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人文主义宣传思想解放、理性主义宣传建立发展资本主义的国家政权。(6分)中国:从提出改革政体到思想启蒙。(2分)
原因:民族危机日益加深,救亡图存成为最迫切的任务;封建君主专制空前强化,传统儒家思想根深蒂固,民族资本主义弱小这三者使思想解放滞后。(3分)【解析】(1)根据材料一“文艺复兴运动就是高举人文主义这面思想解放的旗帜”、“18世纪启蒙学者高举理性与科学大旗”得出:前者是人文主义;后者是理性主义;根据材料一“对人类文化宝库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宣扬自由、平等、博爱、人权和法制,强调发展科学、张扬个性、追逐功利、享受生活、建立‘理性王国’”得出:涉及的批判对象,前者思想文化领域;后者政治领域。
(2)根据材料二“专制政体也。使我数万里土地为虎狼窟穴者谁乎?专制政体也。使我数百兆人民向地狱过活者谁乎?专制政体也”得出:梁启超关注政治领域;根据材料二“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得出:陈独秀关注思想文化领域。
(3)第一小问不同点,结合所学知识,西方是从思想解放到提出“理想王国”的蓝图,中国是从提出改革政体到思想启蒙;第二小问原因,结合所学知识,西方可以从经济(资本主义经济)、阶级(资产阶级力量)、思想(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的角度进行作答,中国可以从外部(民族危机的加深)、内部(政治上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思想上传统儒家思想的根深蒂固、民族资本主义弱小)的角度进行作答即可。
27.【答案】答案示例仅供参考,考生有其它论题,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但总分不能超过12分。
观点:人文主义推动近代科学的进步,近代科学促进人文主义的发展。(或人文主义与近代科学互相促进,共同发展。)(4分)
论证:文艺复兴倡导人文主义,解放了思想,为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清除了思想障碍;宗教改革时期个人独立思考和主体意识增强,推动人们重视实验,主动认识自然界;启蒙运动倡导科学精神有利于近代科学的发展。(6分)
中世纪的科学研究,印刷术的传播等为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近代科学特别是经典力学的提出为启蒙思想奠定了科学基础。(4分)【解析】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拟定论题,注意关键词“人文精神”、“近代科学”,结合所学具体史实加以论述
28.【答案】(1)冲突:科学和宗教之间的观点冲突。(1分)
原因:因为达尔文的进化论否定了上帝创造生命,动摇了教会神学的地位。(2分)(2)原因:对不平等条约体系的质疑;对帝国主义国家瓜分中国和世界其他地区的愤慨;对以优胜劣败、弱肉强食为核心的“天演”竞争学说的反思;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刺激。(4分,任答2点即可)
(3)观点:主张暴力革命推翻清政府,直接建立民主共和制。(2分)
影响:进化论促进了思想解放;推动了社会变革;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发展。(4分,任答2点即可)【解析】(1)第一小问冲突,根据材料一及材料出处《科学蒙难记》可知其冲突为科学与宗教之间的冲突;第二小问原因,从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角度,尤其是对神学影响的角度回答。
(2)根据材料二“近自天演之说鸣,竟争之义视为至理,故国与国陈兵相视,以吞灭为固然;人与人机诈相陷,以欺凌为得计”“自达尔文等说出,酝酿数百年,而成欧战,创深痛巨,始觉其谬”进行归纳概括即可得出对不平等条约体系的质疑;对帝国主义国家瓜分中国和世界其他地区的愤慨;对以优胜劣败、弱肉强食为核心的“天演”竞争学说的反思;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刺激。
第二篇:2017-2018学年福建省龙海市第二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
龙海二中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3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金兰谱,又称“金兰簿”“金兰小谱”,简称“兰谱”,是传统社会民间结拜活动的见证文书。“义结金兰”民间俗称为“结拜”“换帖”“拜把子”,结拜时通常要书写和交换金兰谱。从汉代晚期开始一直到民国时期,结义一直都是社会各阶层的重要行为,甚至影响到社会的发展与历史的进程。金兰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独特现象。通过对相关金兰谱的考察,我们看到结义习俗和金兰文化的发展过程及其所反映的文化现象。
从文献上看,一般认为义结金兰的行为最早起源于汉代晚期,我们最熟知的桃园三结义就是发生在这个时候。讲史小说《三国演义》说,刘、关、张结拜的誓言为:“念刘备、关羽、张飞虽然异姓,既结为兄弟……”南北朝末期颜之推在《颜氏家训风操篇》中曾讲道:“四海之内,结为兄弟……”这段记载更加明确地表明,在南北朝末期结拜成为中国人相当流行的风俗。隋唐时期,沿袭魏晋南北朝风气,有异姓结义之俗,且结义时必焚香火。隋朝末年,李世民就曾与突厥人“焚香火”即结为兄弟。到了唐代,已经出现了金兰谱的早期雏形,被称为“金兰簿”。唐代文人冯贽所写《云仙杂记》卷五,引《宣武盛事》中的话:“戴弘正每得密友一人,则书于编简,焚香告祖考,号为金兰簿。”而且此时结拜的对象也扩展到了女性之间。崔令钦在《教坊记》中就曾这样记载:“坊中诸女气类相似,约为香火之兄弟。”
古典小说《水浒传》中就曾记载梁山众好汉义结金兰的故事。明清时期,结拜时每人都要书写一份书面契约,通常用红纸折成信封大小,兰谱制作逐渐格式化。尤其要指出的是,清朝统治者为了加强自己的统治,就曾多次以法律的形式明令禁止结拜。顺治时规定:“凡歃血结盟,焚表结拜兄弟者,著即正法。”尽管如此,朝廷的禁令并未能阻止民间拉帮结派之风的弥漫。有学者甚至指出,正是因
为清廷对结拜、帮会太过敏感,过度的打击政策反而使一般良善的帮会也被逼上梁山。
民国时期,结拜禁令被解禁,兄弟结义风气进一步盛行。一些商家出于满足民间结拜的需要,专门印制金兰谱,而且制作相当精美,填写时也非常方便,这样就便于民众的随时购买、交换和收藏。
在结义的时候通常会采用共饮血酒、叩头换帖、对天盟誓等一些相对比较固定的结拜形式,通过这种形式来对结义的双方进行一些约束。之后,结拜的双方(或多方)便以兄弟相称,以双方(或多方)的亲人为亲人。这些形式起初只是找个合适的时间与适当的地点进行口头上的宣誓承诺,最多也只不过是进行歃血为盟之类的仪式,但是随着后来的发展,人们对它越来越重视,因而这种形式也变得越来越庄重与正式,出现了一些兰谱之类的文书,从道义和契约两个层面进行一些约束。从我们所熟知的早期义结金兰的典范——刘关张桃园三结义(没有书面仪式)到清朝民国时期的一般金兰谱(基本都具备书面仪式),我们就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其中明显的变化。(选自《金兰谱与中国传统结义习俗》,有删减)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金兰谱,是传统社会民间结拜活动的见证文书。一般在结拜时要书写和交换金兰谱。
B.在一定的历史时期,结义一直都是社会特定阶层的重要行为,李世民就曾与突厥人“焚香火”结义。C.义结金兰又称为“结拜” “拜把子”,大都认为最早起源于汉代晚期,清朝顺治时期朝廷的禁令并未能阻止民间拉帮结派之风的弥漫。D.结义时的一些比较固定的结拜形式,通常是用来对结义的双方进行一些必要的约束。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因为兰谱的出现可以从道义和契约两个层面对结义者进行一定的约束,所以人们对结义越来越重视,越来越信任,结义的形式也变得越来越庄重与正式。B.结义时通常采用共饮血酒、叩头换帖、对天盟誓等一些相对比较固定的结拜形式,结拜后,双方(或多方)便以兄弟相称,以双方(或多方)的亲人为亲人。C.通过对相关金兰谱的考察,可以看到结义习俗和金兰文化的发展过程及其所反映的文化现象,金兰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独特现象。
D.早期义结金兰的典范——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到清朝民国时期的一般金兰谱,大致经历了从没有书面仪式到基本上都具备书面仪式的明显变化。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唐代,出现了金兰谱的早期雏形,明清时期,兰谱制作逐渐格式化。民国时期,出于满足民间结拜的需要,一些商家专门印制金兰谱,由此制作精美的金兰谱就问世了。B.南北朝末期,结拜已成为中国人相当流行的风俗,到了唐代,结拜的对象已经广泛扩展到了女性之间,这一点在崔令钦的《教坊记》中就有明确的记载。C.清朝统治者多次以法律的形式明令禁止结拜。顺治时规定:“凡歃血结盟,焚表结拜兄弟者,著即正法。”这说明结拜、帮会有可能影响到朝廷的统治。D.金兰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独特现象。直到民国时期,结拜禁令被解禁,兄弟结义风气进一步盛行。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儿子烙的饼 林华玉
林峰的儿子小帅一生下来就有智力障碍,为了给儿子治病,林峰两口子花光了家中所有的积蓄,还欠了一屁股债。可儿子到了十岁,走起路来还是东摇西晃,站不稳,口齿也不清,只能断断续续说一些词语,而且一说话,嘴角就会流下一串口水。妻子最终承受不了这种压力,留下一封信后,逃离了这个家,再无音讯。
看着空荡荡的家,看着走路歪歪斜斜的儿子,林峰觉得生活再无颜色。他开始酗酒,每天都把自己灌得烂醉,回到家倒头就睡,沉醉不醒。
这天,他再一次大醉而归,衣服也不脱就一头扎在床上。
不知过了多久,他好像做了一个梦,梦中一个熟悉的声音在说:“爸……爸,起……床,吃……饼!”接着他闻到了一股久违的饼香。他睁开惺忪的眼睛,床前立着一个瘦小的身影:十岁的儿子手里正端着一个盘子,里边有一张冒着热气的饼。
他怀疑是在梦中,所以用手指触了一下那张饼,很烫,他下意识地把手缩了回来。同时,他也清醒了过来,眼前的一切并非做梦,确实是儿子端着一张饼站在他面前,用含混不清的语气说着:“爸……爸,起……床,吃……饼!”
儿子会烙饼了?他不敢相信,揉了揉眼睛,低头看去,与其说那是一张饼,不如说是一个丑丑的面疙瘩,一个烧糊的面疙瘩,上面有几片颜色深一些的东西,好像是葱花。
儿子很兴奋地说:“爸……爸,你……最喜欢……吃饼,我……是跟着……奶奶学的,以后,你就……可以……天天……吃饼了!”
烙葱油饼是林峰母亲的拿手好戏,林峰一直认为母亲烙的葱油饼是天底下最好吃的食物。母亲烙的葱油饼又薄又香又酥,味道好极了。
母亲在世的时候,因为身体,只从乡下来过林峰家一次,那时林峰对她说:“娘,很长时间没吃到您烙的葱油饼了,您今天给我烙一张吧!”
当时,林峰的儿子就跟在奶奶的身后当小尾巴,看着奶奶从面粉袋里舀了几勺面粉出来和好放一旁,然后切好葱花放在碗里,浇上几小勺花生油,拌匀。之后把饧好的面团擀开,擀得薄薄的,浇上油和葱花,再团起来,慢慢擀平,再在平底锅上浇上一层花生油,待油温上来后,把那张擀好的饼放进锅里,时不时地用铲子翻一翻。约莫十几分钟后,一张香喷喷的葱油饼就出锅了。
回想起来就是那一次,儿子竟然记住了奶奶烙葱油饼的程序。也记住了爸爸最喜欢吃的是葱油饼,所以给爸爸烙了一张。
林峰忽然看到,儿子的小手通红,他一把抓过来,看见儿子的两只小手上有好几个水泡。显然,刚才烙饼时,滚烫的铁锅烫伤了儿子的手,林峰哽咽着说不出话,一把将儿子搂在怀中,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流下来。儿子一边用小手给他擦眼泪,一边说:“爸……爸,我不……疼,你……尝尝,我做……的饼,跟奶奶……做的……是不是……一样的?”
林峰撕了一块饼放在嘴里,饼有点夹生,里边还有没和开的面疙瘩,但林峰觉得这块饼又香又甜,是世界上最好吃的饼。他说:“儿子真能干,烙的饼和奶奶烙的一样好吃!”
儿子听了,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说:“只要……爸爸……不喝酒,小帅……就……天天……给爸爸烙饼,妈妈……说过,喝酒不好……”
林峰刚止住的眼泪又流了下来。他搂住儿子,摸着他的头说:“爸爸答应小帅,以后再也不喝酒了。”
从那以后,林峰再也没有酗酒。他在附近的工厂找了一份工作,虽然工作很累,但可以照顾儿子。一年后,他把小帅送进了特殊教育学校。
小帅在特殊教育学校里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因为他对电脑有浓厚的兴趣,后来还专门学习了修理电脑。长大后的小帅不仅生活能自理,还有了一技之长,他找到了工作,开始了自己的生活。
林峰至今仍记得小帅给他烙的饼,正是那张饼让他明白了责任和担当,更给了他重新面对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原文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小说开头一段概括叙述林峰儿子的病情、家境的窘迫、妻子的逃离等内容,既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渲染了一种凄凉的氛围,同时也为后文儿子长大成材埋下伏笔。
B.林峰因家境的破败和儿子的病情自暴自弃,整日酗酒,对生活完全丧失了信心,但儿子在他一次大醉后为他烙葱油饼的举动,彻底打开了他的心结,从此改变了他的人生。
C.作品两次描写林峰流泪,这充分说明即便像林峰这样的坚强的人,面对儿子因为给他烙葱油饼而烫伤了手以及儿子劝他不要再喝酒时所说的真诚而贴心的话也会被感动.D.小说详细描述林峰母亲烙葱油饼时的细节,既表现出林峰对母亲烙葱油饼的关注,更是为交代儿子会烙葱油饼的缘由,看似一段平常的描述,在文中却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5.小说以“儿子烙的饼”为题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5分)
6.小说的价值不但能给人带来愉悦,同时教人明理,这篇作品让你明白了哪些道理?请结合作品,谈谈你的看法。(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0分)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7-9题。
中国真正的“贵族”——李佩
从玉华
如今,知道李佩这个名字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了。
这位百岁老人的住所,就像她本人一样,颇有些年岁和绵长的掌故。中关村科源社区的“特楼”曾集中居住了一批新中国现代科学事业奠基者,钱学森、钱三强、何泽慧、郭永怀……如今,居住的已多是外来打工者。破败不堪的楼道里贴满了小广告,四处堆放着杂物。李佩先生60年不变的家,就像中关村的一座孤岛。
这座岛上,曾经还有大名鼎鼎的郭永怀先生。1956年,郭永怀、李佩夫妇应钱学森之邀,带着女儿从美国康奈尔大学回国。1968年12月5日,郭永怀为及时汇报我国第一颗导弹热核武器研究的重要线索,在从兰州回北京途中遭遇飞机失事。被发现时,郭永怀和警卫员的尸体紧紧抱在一起,在他们胸部中间,一个保密公文包完好无损。得知噩耗的那个晚上,李佩完全醒着,躺在床上几乎没有任何动作,偶尔发出轻轻的叹息,克制到令人心痛。
文革结束恢复工作时,李佩已经快60岁了。她筹建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的英语系,培养了新中国最早的一批硕士、博士研究生。当时国内没有研究生英语教材,她就自己编写。她做英语教学改革,被美国专家称作“中国的应用语言学之母”。中国科学院大学党委副书记马石庄就是李佩博士英语班的学生。如今他在大小场合发言、讲课,也是模仿先生的样子,始终站着。李佩70多岁在讲台上给博士生讲几个小时的课,从来没有坐过,连靠着讲台站的姿势都没有。马石庄说,自己选择当老师,就是受了李先生影响,“从李先生身上,看到了教师就是这个社会的精神遗传基因”。马石庄感慨,李先生传授的不仅是知识,而且是“人学”,是人格的完善。在李佩眼里,没什么是不能舍弃的。国家授予郭永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李佩把这枚奖章随手装在朋友的行李箱里,捐给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一个夏日午后,李佩让小她30多岁的忘年交李伟格陪着,捐给力学所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各30万。没有任何仪式,就像处理一张水费、电费单一样平常。有后辈说她对待名利的样子,就像居里夫人把最大额的英镑当书签,把诺奖的奖牌随意给孩子当玩具。
当然,李佩先生也有发飙的时候,不管对面坐的是什么大人物。她反对大学扩招,反对现在大学减少英语课时,她反对人民大学办物理、化学学院,反对清华大学办医学院,反对“北大要把三分之一副教授筛选下去,改革进行不下去”的悲观论调。她主张教育“要坐得住,不要赶热闹”。
81岁那年,她创办中关村大讲坛。从1998年到2011年,每周一次,总共办了600多场,每场200多人的大会厅坐得满满当当。黄祖洽、资中筠、厉以宁等名家都登过这个大讲坛。请来这些大人物讲课,全都是免费的。“也只有李佩先生能请得动各个领域最顶尖的腕儿。”有人感慨。
如今,李佩先生逐渐老了,知道李佩这个名字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了。但每一个踏进李佩先生家的人都会很珍惜拜访的时间,大家都明白,多年后,这个家就是一个博物馆。
【相关链接】
从退休起,李佩先生每周五的下午就会准时地出现在大讲坛,十几年如一日。如今,讲坛的内容涉猎科学、文学、健康、时事等领域,它不仅是知识的学园,更是精神的殿堂。讲坛的影响已超越中关村,辐射到更远的地方。讲坛的受惠者不仅是老年人,还包括众多的年轻人。(选自《一日看尽长安花》序言)
7、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A.“知道李佩这个名字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了”一句重复出现,使材料首尾呼应,结构完整,表达作者对李佩逐渐鲜为人知的遗憾和惋惜。B.本文第三段写郭永怀先生的突然辞世令李佩深陷丧夫之痛。李佩对丈夫的无比敬重和怀念,是她在“特楼”坚守六十年的主要原因。C.文革后恢复工作的李佩,努力传授知识,更在无形中传播着她的“人学”,马石庄继承了她的“精神遗传基因”,选择了老师这一职业。D.“两弹一星”奖章“随手”一装,捐献60万现金“就像处理一张水费、电费单一样平常”,这些细节十分传神地表现出李佩对名利的态度。
E借钱学森、厉以宁等“大家”从侧面烘托传主德高望重、有较大的影响力,借“大家”讲大家不熟悉的传主,增强了文学的艺术性,是艺术高于生活的体现。
8、作者认为李佩是“真正的‘贵族’”,她的“贵”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文本概括分析。(5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4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谢晦,字宣明,陈郡阳夏人也。祖朗,东阳太守。父重,会稽王道子骠骑长史。兄绚,高祖镇军长史,蚤卒。晦初为孟昶建威府中兵参军。昶死,高祖问刘穆之:“孟昶参佐,谁堪入我府?”穆之举晦,即命为太尉参军。高祖尝讯囚,其旦刑狱参军有疾,札晦代之,于车中一鉴讯牒,催促便下。相府多事,狱繁殷积,晦随问酬辩,曾无违谬,高祖奇之。即日署刑狱贼曹,转豫州治中从事。
义熙八年,土断侨流郡县,使晦分判扬、豫民户,以平允见称。入为太尉主簿,从征司马休之。时徐逵之战败见杀,高祖怒,将自被甲登岸,诸将谏,不从,怒愈甚。晦前抱持高祖,高祖曰:“我斩卿!”晦曰:“天下可无晦,不可无公,晦死何有!”会胡藩已得登岸,贼退走,乃止。晦美风姿善言笑眉目分明鬓发如点漆涉猎文义朗赡多通高祖深加爱赏群僚莫及从征关洛内外要任悉委之。永初二年,寻转领军将军,依晋中军羊祜故事,入直殿省,总统宿卫。三月,高祖不豫,给班剑二十人,与徐羡之、傅亮、檀道济并侍医药。
少帝即位,加领中书令,与羡之、亮共辅朝政。少帝既废,司空徐羡之录诏命,以晦行七州诸军事、抚军将军,欲令居外为援。太祖即位,加使持节,依本位除授。寻进号卫将军,加散骑常侍,进封建平郡公,食邑四千户,固让进封。又给鼓吹一部。太祖惮其功高,欲诛羡之等,并讨晦。及将行诛,于是诏道济入朝,委之西讨。道济既至,晦大军一时溃散。众散略尽,乃携其弟遁、兄子世基等七骑北走,为光顺之所执。晦死时,年三十七。
(选自《宋书·谢晦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晦美风姿/善言笑/眉目分明/鬓发如点漆/涉猎文义/朗赡多通高祖/深加爱赏/群僚莫及/从征关洛内外/要任悉委之
B.晦美风姿/善言笑/眉目分明/鬓发如点漆/涉猎文义/朗赡多通/高祖深加爱赏/群僚莫及/从征关洛/内外要任悉委之
C.晦美风姿/善言笑/眉目分明/鬓发如点漆/涉猎文义/朗赡多通/高祖深加爱赏/群僚莫及/从征关洛内外/要任悉委之
D.晦美风姿/善言笑/眉目分明/鬓发如点漆/涉猎文义/朗赡多通高祖/深加爱赏/群僚莫及/从征关洛/内外要任悉委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行,代理官职的意思,它可以是代理、兼任、暂任,也可以是高位兼低职。B.使持节,魏晋南北朝时期直接代表皇帝行使地方军政权力的官职。权力次之的有持节、假节。隋以后﹐假节极少见﹐使持节﹑持节大多是虚衔。
C.高祖,为庙号,指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供奉时特起的名号,少帝、太祖也是庙号。D.食邑,是中国古代诸侯封赐所属卿、大夫作为世禄的田邑,食邑原为世袭。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谢晦出身名门,熟悉刑狱诉讼。谢晦出身阳夏谢家,祖父、父亲和兄长都曾身居要职,他在代理刑狱参军的时候一看审讯的记录,便能作出判决。
B.谢晦善于治理,办事秉持公平。义熙八年,朝廷按地域划定郡县安置侨流,派谢晦管理扬州和豫州的户口,谢晦因办事公平而被人们称道,于是升为太尉主簿。C.谢晦忠于皇帝,敢于以死明鉴。将领们阻止高祖为徐逵之报仇,但高祖更加气愤,谢晦上前抱住高祖,高祖扬言要杀死他,但他并不惧怕,可见其忠心。D.谢晦在宋历职三朝,受皇帝重视。谢晦深受高祖重视,其他官员难以达到,并且辅佐少帝即位。太祖封他为建平郡公,他接受了晋封,还被赐予鼓吹一部。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相府多事,狱繁殷积,晦随问酬辩,曾无违谬,高祖奇之。
(2)众散略尽,乃携其弟遁、兄子世基等七骑北走,为光顺之所执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3—14题。
在 武 昌 作 徐祯卿①
洞庭叶未下,潇湘秋欲生。高斋今夜雨,独卧武昌城。重以桑梓念,凄其江汉情。不知天外雁,何事乐长征?
【注】①徐祯卿,明代文学家,1505年,考中进士,授大理寺左寺副一职。不久因讽刺朝政被远贬湖南,在从京师到湖南的赴任途中经过武昌,写下此诗。15.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首句化用了《楚辞·湘夫人》中的“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点明了时令,写出了洞庭、潇湘的萧瑟的深秋景象。
B.首联所写的湖南洞庭、潇湘的景色,为虚写之景,意在以景起兴,借景传情。C.“高斋今夜雨”中的“高斋”,一般是指文人的书房,今夜“高斋”正处于淫雨的包围之中,这里有狭小、孤独、寒冷、封闭的含义。
D.颈联中景中含情,情景交融,“桑梓”与“江汉”写出了眼前之景物,“念”与“情”蕴含其中,“重”与“凄”写出感情之深。
E.颈联对仗工整,“重”与“凄”,形容词相对,“桑梓”与“江汉”都表示地点,是名词相对,“念”与“情”为名词相对。
16.诗的尾联运用了怎样的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15分)
1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空缺的部分。(15分)
(1)《梦游天姥吟留别》通过对奇异美妙的神仙境界的描绘,表现了作者不愿与黑暗现实同流合污、蔑视权贵的高洁情怀:“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2)人生代代无穷已。(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3)捐余袂兮江中。
,将以遗兮远者。(屈原《湘夫人》
(4)李白《将进酒》一诗中,悲叹人生短暂,人生易老的句子是:。
(5)《蜀相》一诗中,杜甫将自己对诸葛亮的崇敬、仰幕和叹惋之情与自己壮志难酬的痛
苦
熔
成千
古
名句:
。(6)在天愿作比翼鸟,,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长恨歌》)
(7)昆山玉碎凤凰叫。
(李贺《李凭箜篌引》)
(8)小楼昨夜又东风。
(李昱《虞美人》)
(9)叶上初阳干宿雨,。(周邦彦《苏幕遮》)
第Ⅱ卷 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12分)16.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大沽铁炮、大沽铁钟、英军作战图……陈列在大沽口炮台遗址公园的各种文物,陈昊瑛都了如指掌,她操着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把背后的故事讲给游客们听。....②各级各部门的党员干部要深刻认识到,“承诺书”不是“挡箭牌”,更不能成为“空头支票”,应一言九鼎,用实际行动践行承诺。....③洪秀柱说,增进互信,重要的是要诚信,所以两岸一定要开诚布公,才能继....续累积互信基础,这是两岸和平稳定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④曼联主帅范加尔不可理喻的做法让许多红魔球员感到不满,有队员在卡林顿....训练基地上与范加尔公开对峙,质疑其训练方式以及战术思路。
⑤丰城发电厂“11.24”特别重大事故发生后,为了救出被埋在塔下的工人,连续几天他都在指挥救人,吃不上饭,睡不好觉,一刻不得休息,他感到自己已经心劳日拙,疲惫不堪。....⑥从以上几件清代玉雕碗盏的质地、造型、制作工艺等方面看,它们共同的特
点是:玉材优良,作工精细,璧薄似纸,莹泣如脂,显现出玲珑剔透之感。....A.②④⑤
D.①④⑥
1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中央军委副主席范长龙在出访吉布提期间,看望了在执行吉布提保障设施
B.②③⑤
C.①③⑥
建设任务的部队官兵。范长龙说,海外保障设施建设要加强统筹协调,加快建设进度,确保建设质量。B.中国发射天宫二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接受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的访问,完成航天员中期驻留,考核面向长期飞行的乘员生活、健康和工作保障等。C.戏曲进校园将为学生们架起文化上联通过去与未来的桥梁,自觉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获得思想涵养和价值支持,进而带动整个社会向善向上。D.近日,董明珠卸任格力集团董事长的消息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董明珠虽然在上市公司格力电器的职务没有发生变化,但格力“去董明珠时代”的拐点也许就要到来。18.下列加横线词的词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3分)()A视为止行为迟 B愿为诸君快战 C信造化之尤物 D与江山相发挥
19.下列各句中加横线词与“直夜溃围南出”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项王乃复引兵而东 B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C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D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
四、写作(60分)
2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今年的双十一,马云主演的电影《功守道》在网上热播。这部宣传中国太极的武侠短片众星云集,引起了广泛关注。马云在介绍太极精神时曾说“在太极里,我最欣赏的三个字是定、随、舍。定,即是看清自己和将来的趋势,不管发生任何事情,都要镇定面对;随,只有自己有实力的时候,才能懂得怎么去跟随别人;舍,能让人看清自己,只有知道自己要什么,才能知道要放弃什么。”
你认为“定、随、舍”这三个字中哪一个字对你的人生更有知道意义?请选择其中的一个字,体现你的思考、权衡和比较。要求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高二语文参考答案
1.B(解析)“特定”错。A(解析)因果倒置,从原文最后一段可看出是随着人们越来越重视结义的形式,才出现了兰谱,从道义和契约两个层面对结义者进行一定的约束。
3.B(解析):“到了唐代,结拜的对象也扩展到了女性之间”,说法不够准确,“广泛”在原文中并无依据。
4、答案:D【解析】A 项小说开头的叙述内容,并未起到“为后文儿子长大成材埋下伏笔”的作用。B 项并没有“完全丧失了信心”。C项林峰不是“坚强的人”。
5、参考答案:①“儿子烙饼”是全文的线索。全文围绕此线索展开故事情节。②“儿子会烙饼”说明儿子没有完全失去劳动能力和生活能力,丰富了儿子这一人物形象。
6、参考答案:(1)无论遇到什么挫折,都要勇敢面对,勇于担当,而不能像林峰开始那样自暴自弃;
(2)人无论是聪慧还是智障,都有成长和进步的权利和能力,任何人都不能因此对他们抱有偏见、失去信心甚至抛弃。文中的儿子是智障,但最后在特殊学校的教育下,生活自理,还有了一技之长,可以养活自己;
(3)人要珍惜亲情,绝不能像林峰的妻子那样因为儿子有病就抛弃亲情。
7、BE(B李佩对丈夫的无比敬重和怀念,是她在“特楼”坚守六十年的主要原因,文中无依据。E增强了真实性)
8、①身份(地位)方面:身份尊贵,是功勋科学家遗孀、中国科学院英语专业权威。②贡献(工作)方面:贡献宝贵,筹建英语系、培养人才、编写教材、进行英语教学改革;创办“大讲坛”。③精神(品质、为人)方面:精神可贵,爱国报国、严谨治学;淡泊名利,捐献60万现金“就像处理一张水费、电费单一样平常”等;有责任感、讲原则、有坚守,如她反对大学扩招,反对现在大学减少英语课时。(每点2分,三点5分)
9.B(“高祖深加爱赏”不能断开,“高祖”是本句主语,不属前句。“从征关洛”独立成句,与“内外要任”断开。原文标点:晦美风姿,善言笑,眉目分明,鬓发如点漆。涉猎文义,朗赡多通,高祖深加爱赏,群僚莫及。从征关洛,内外要任悉委之。)10.C(少帝是被废的皇帝,不是庙号。)
11.D(“他接受了晋封”错,文中是“固让进封”,谢晦则坚决辞去这个封爵。)
12.(1)相府中的事务很多,案卷众多,大量聚积,谢晦依据所问对答,竟没有错误,高祖非常惊奇
(译出大意,2分;“狱”,诉讼案件;“酬辩”,对答;“违谬”,过错)
(2)兵众逃散将尽,谢晦带着弟弟谢遁、哥哥的儿子谢世基等七人向北逃去,被光顺之抓住。(译出大意,2分;“骑”,骑马的人;“北走”,向北逃跑;“所”,助词,用在动词前,作被动词的标志,与介词“为”组成“为……所……”的格式,“所”不译)【参考译文】
谢晦,字宣明,陈郡阳夏人。他的祖父谢朗,是东阳太守;父亲谢重,是会稽王道子的骠骑长史;他的哥哥谢绚,是高祖的镇军长史,去世得很早。谢晦最初当孟昶的建威府中兵参军。孟昶死后,高祖问刘穆之:“孟昶的部属中,谁适合到我的府中?”刘穆之推荐了谢晦。于是高祖便任命谢晦为太尉参军,高祖曾审讯犯人,当天早晨刑狱参军病了,高祖使谢晦代理。在车中,谢晦一看审讯的记录,便马上作出判决。相府中的事务很多,案卷众多,大量聚积,谢晦依据所问对答,竟没有错误,高祖非常惊奇。当天便任他为刑狱贼曹,又转任豫州治中从事。义熙八年,朝廷安置侨流(东晋南北朝时,北人避战乱而流亡南渡,称为侨流)按地域划定归属的郡县,派谢晦管理扬州和豫州的户口,因办事公平而被人们称道。于是入朝任太尉主簿。谢晦随同高祖征讨司马休之。当时徐逵之战败被杀,高祖十分愤怒,要亲自披挂铠甲上岸作战,将领们都极力劝阻,高祖不仅不听,反而更加愤怒。谢晦上前抱住高祖(不让他上岸)。高祖说:“(你不放手)我便杀了你!”谢晦说:“天下可以没有我谢晦,不能没有了你明公,谢晦死了又有什么呢?”此时恰好胡藩已登上江岸,敌人退走,于是高祖才作罢。谢晦风度翩翩,善言谈,有风趣,眉目清秀,鬓发如漆。他博览群书,学识渊博,通晓事理。高祖对他非常喜爱和欣赏,其他官员们是远远赶不上的。谢晦随同高祖出征关中、洛阳,高祖把里里外外的重要事务都交给他办。永初二年,不久之后,谢晦又被任命为领军将军。仿照晋朝中军羊祜的先例,谢晦到宫殿内值班,总管大内警备工作。三月,高祖病重,配给谢晦带剑的武士二十人,让他和徐羡之、傅亮、檀道济同时服侍自己医治服药。少帝即位,加任谢晦为中书令,与徐羡之、傅亮共同辅佐朝政。少帝被废后,司空徐羡之宣布圣旨,用谢晦代理七州诸军事、任抚军将军,希望使谢晦在外藩作为援助。太祖即位后,又给谢晦加使持节,其他的职位照旧。不久谢晦又加号卫将军,任散骑常侍,晋封为建平郡公,食邑四千户,谢晦则坚决推辞这个封爵。后又赐给谢晦鼓吹一部。太祖忌惮他的功高,想要诛杀徐羡之等人,并且讨伐谢晦。等到太祖将要讨伐他时,于是下诏书命檀道济回到朝廷,派他
向西讨伐谢晦。檀道济的大军到了后,谢晦的大军便一下子溃散了。兵众逃散将尽,谢晦带着弟弟谢遁、哥哥的儿子谢世基等七人向北逃去,被光顺之抓住。谢晦死时,只有三十七岁。13.A(2分)D(3分)解析:A“深秋景象”错,“秋欲生”是说“秋将至”而不是深秋。D“情景交融”错,这一联应为“直抒胸臆”,不是写景文字;“桑梓”也非眼前之景。14.(1)反问 拟人对比(2)大雁因为要越冬,需要在秋冬之季成群结对地由北向南迁徙;他就问天边的大雁为什么就这么喜欢长途跋涉、辗转迁徙。这是用反问的手法,将自己与乐意迁徙的大雁作对比,表示自己是不情愿离开故乡和亲人的,这里有对被贬谪的不满之情,漂泊在外的羁旅之愁,以及对家乡的思念之情。15.(1)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2)江月年年望相似
(3)遗余牒兮澧蒲,骞汀洲兮杜若
(4)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5)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衣襟,(6)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7)芙蓉泣露香兰笑(8)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9)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16.C①了如指掌:形容对情况非常清楚,像指着自己的手掌给别人看。
②一言九鼎:形容说话极有分量。而在此句中,无论是前一句的“承诺书”,还是后一句的”践行承诺”都与诺言有关,句意偏重于说话算数,讲诚信,而与“说话有分量”无关,不合语境,所以应换为“一诺千金”。
③开诚布公:指以诚心待人,坦白无私。
④不可理喻:不能用道理使他明白,形容愚昧、固执或蛮横。不可修饰行为,搭配不当。⑤心劳日拙:多指做坏事的人,虽然使尽坏心眼,到头来不但捞不到好处,处境反而一天比一天糟。
⑥玲珑剔透:形容器物精致,孔穴明晰,结构奇巧(多指镂空的工艺品和供玩赏的太湖石等)。17.A(解析)B项,“主要目的是为了”句式杂糅,删去“为了”字,“考核”缺宾语中心语,在句末加“相关技术”;C项成分残缺,应在“自觉”前面加“让他们”;D项,语序不当,“虽然”移至“董明珠”前。)18.C
19.D
20.写作
略
第三篇:福建省福州市第八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安溪龙门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政治试题《4》
第1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是
①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②自由、平等、公平、法治
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近年来,我国开展道德模范评选活动,树立来自基层、来自群众的道德楷模,推动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我国重视思想道德建设是因为它
①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②能提供精神动力和正确价值观,决定社会发展进程和方向
③体现了先进文化性质和前进方向,有利于培育“四有”新人
④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习近平同志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谈话强调“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优秀的文艺作品,最好是既能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场上受到欢迎。”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不利于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 ②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必须淡化文化的经济功能 ③发展文化产业,要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总书记深刻指出,一个国家的瓦解,往往是从思想领域开始的。政治动荡、政权更迭,可能是一夜之间的事,而思想领域演化则是个长期过程。一旦思想领域防线被突破,其他防线就很难守住。这启示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过程中 ①坚持开放的态度,尊重人们思想的独立性和差异性 ②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③必须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兴国之魂 ④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呈现文化方式的多样化
水稻生长;而水稻又为河蟹的生长提供丰富的天然饵料和良好的栖息条件,互惠互利,形成良性的生态循环。这种新生态循环养殖模式给我们的启示是
A.联系是普遍的,人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创造事物之间的联系 B.联系是多样的,要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29、古人云:“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这告诉我们
A.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 B.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C.在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时,必须学会从整体上去把握事物的联系
C.联系是客观的,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联系 D.从整体上去把握事物的联系,使各部分产生新的整体功能
25、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首次以全会的形式研究部署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维护公平正义的司法体制改革已在破题,然而法治中国建设之路还有很多关隘需要闯。对此有学者认为,西方国家法治建设的成功经验是解决我国法治建设难题的现成良方。该学者的观点
A.合理,因为物质决定意识,坚持从实际出发才能办好事情
B.合理,因为矛盾具有普遍性,我们不能照抄照搬西方的法治经验
C.不合理,因为矛盾具有特殊性,把握矛盾的特殊性,才能找到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D.不合理,因为意识具有能动性,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事物的发展
26、“手机养鱼种菜”这是2012中国(重庆)国际云计算博览会上展示的一项新技术。该技术只需在农场或者鱼塘安装一个无线终端和传感器,就能和手机实现互联互通。当土壤出现干涸、鱼塘水质异常等情况发生时,用户不管身在何方,都可以通过手机遥控田地或者鱼塘里的传感器,水龙头就会自动开启。这给我们的辩证法启示是
①要坚持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②要坚持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培养创新意识 ④把握联系的多样性,不能忽视事物的间接联系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27、2014年7月9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广西主持召开部分省区经济形势座谈会时指出,2014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总体上保持平稳,但经济环境错综复杂,有利条件与不利条件并存,经济既有增长动力,也有下行压力。面对当前形势,要坚持依靠科学发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使市场主体有稳定的预期。这给我们的辩证法启示是
①既要抓主流,也不能忽视支流 ②既要抓主要矛盾,也不能忽视次要矛盾
③既要看到事物发展的曲折性,也要看到其前进性 ④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8、日前,中央组织部印发《关于改进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工作的通知》,有人认为:《通知》提出更加全面的考核指标“幸福指数”,有望改变不少地方领导干部唯GDP论的政绩观。针对要用幸福指数取代GDP统计的说法,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强调,只有GDP,可能不一定幸福;但如果没有GDP,一定不会幸福。我们需要的是超越GDP,而不是抛弃GDP。这一观点表明
①辩证的否定包括联系的环节和发展的环节
②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彻底代替旧事物
③改革创新应该是对现存事物的“扬弃” ④事物的发展方向是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D.必须重视各个局部的作用
安溪龙门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政治试题《4》
高二政治 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33、(1)(每点3分,共6分。答对两点得满分)
①必须了解和尊重客观实际情况。材料中我们治水必须从我国的水多、水少、水脏的实际情况出发。
②必须尊重规律的客观性。我国地表水污染依然较严重,这是不尊重客观规律的结果,而定水策正是尊重客观规律的表现。
③必须重视正确意识的指导作用。定水策必将推动我国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水利现代化道路。
④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从水多、水少、水脏的实际情况出发,我国定水策、兴水利,这些都体现了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规律改造世界,造福自身。
第四篇:10 历史-清江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选修)
江苏省清江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试题(选修)
时间:100分钟 满分:120分
注意事项:选择题答案按要求填涂在答题卡上,非选择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位置,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题,每题2分,共计7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在评论秦朝灭亡时,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此处孟子的“一个思想”具体是指 A.“制天命而用之” C.“兼相爱、交相利”
B.“民贵君轻”,统治者要实行“仁政”
D.加强中央集权,防止人民反抗
2.《季羡林说和谐人生》一书说:自古以来,中国就主张“和谐”„„我们讲和谐,不仅要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还要人内心和谐。下列不能佐证这一说法的 ..A.孔子主张“仁者爱人” B.墨子主张“兼爱”“非攻” C.孟子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D.商鞅主张“有道之国,务在弱民” 3.“太上(统治的最高境界),不知有之(人民并不感觉到统治者的存在);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材料反映的主要政治主张是 A.为政以德 B.刑、德并用 C.小国寡民 D.无为而治
4.江都(今扬州)王刘非是汉武帝的同父异母兄,骄横好胜。汉武帝为教育、引导刘非,任命董仲舒为江都相。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董仲舒用以引导刘非的学说主要是 A.“我无为,而民自化;„„我无欲,而民自朴” B.“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C.“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D.“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
5.宋人杨简任富阳主簿,断了一场卖扇子的官司。事办完后问陆九渊:“何为本心?”陆说:“适闻断扇讼,是者知其为是,非者知其为非,此即本心。”杨说:“止如斯耶?”陆大声说:“更何有也!”杨顿悟。据材料陆九渊认为
A.实践是获取真相的重要手段 B.天理人伦存于人们的本心之中 C.读书明理是做人的基本准则 D.万物各有其理而万理终归为一 6.与北宋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天下开太平”和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两则名句的精神内涵最为接近的是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慎思明辨,格物致知 C.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D.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7.李贽曾评论先秦诸家:“申(不害)、韩(非)何如人也?彼等原与儒家分而为六。既分为六,则各自成家;各自成家,则各各有一定之学术,各各有必至之事功。举而措之,如印印泥,走作一点不得也。”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李贽认为诸家之间曾是平等的 B.李贽认为诸家都曾发挥贡献 C.李贽放弃传统儒学的价值取向 D.李贽否定了儒家的独尊地位 8.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在清代被列为禁书,其主要原因是该书 A.将人性与天理对立起来
B.质疑孔子的权威性
C.主张儒、佛、道三教合一 D.抨击君主专制制度
9.某书云:中国的“印刷术用于传播古老的观念,而不是新思想;火药加固了皇帝的统治,而不是正在出现的诸民族君主的地位;指南针除郑和用于著名的远航外,并不像西方人那样用于世界范围的探险、贸易和帝国的建立”。作者旨在说明中国的三大发明 A.推动了西方社会的转型 B.改变了世界面貌和状态 C.未能发挥应有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D.造成中国人的盲目自大固步自封 10.拉尔夫的《世界文明史》记载:“元代戏曲的地位提高,成为一种主要的艺术形式,部分原因是科举中止,使才子们无法求取功名,转而在以往不屑一顾的这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娱形式上下功夫。”以上论述揭示出元曲兴盛的原因是
A.国家政策的影响 B.商品经济的发展 C.元朝的高压统治 D.科考功名的需要 11.《说文解字》中说:“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和者。斯作《仓颉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是时秦烧灭经书,涤除旧典,大发吏卒、兴役戍,官狱职务繁,初有隶书,以趣约易,而古文由此绝矣。”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大篆字体在秦朝统一后出现 B.隶书由秦朝时期囚徒发明 C.用隶书取代篆书是政府决策 D.字体简化在秦朝成为趋势 12.右图是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的名画《墨竹图》,他笔下的竹子,竹竿瘦劲挺拔,富有弹性,枝叶颇简,以少胜多,典型地反映了元明清时期的绘画特点,关于这一特点的表述,错误的是 .. A.注重写实
B.注重意境 C.借物抒情
D.神韵意趣
13.1896年,李鸿章出访欧美时旁听了英国议员们的辩论,觉得那简直是一窝蜂似的吵架,“无甚可观”;而对记者关于“美国资本在中国投资出路”的问题,李鸿章的回答是:清国政府欢迎任何资本到我国投资„„但这些企业的自主权应掌握在清国政府手中。这表明李鸿章
A.思想观念、政治立场已等同维新派
B.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认识 C.反对政治变革、出卖国家主权
D.政治观点与外交理念在当时中国是最先进的
14.“君为主,则必尧舜之君在上,而后可久安长治;民为主,则法制多纷更,心志难专一。„„惟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亦得以下逮”。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判断这段文字所表达的观点与下列哪位人物的思想主张相似 A.魏源 B.梁启超
C.孙中山
D.胡适
15.一位学者谈到发生于近代的某一重大历史事件时说道:“一些人以激烈的态度提出‘废除汉字’、‘将线装书统统丢进茅厕里’、‘不读中国书’等口号——然而有意思的是,喊这些口号的人,却偏偏仍在使用汉字、讲究书法、读线装书„„痴迷得紧!”该学者意在 A.抨击太平天国运动忽视文化教育 B.批评义和团运动的盲目排外性
C.揭露辛亥革命阵营内部旧官僚的虚伪性 D.揭露新文化运动中一些学者的矛盾心态 16.一百年前,孙中山提出的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成为革命党人奋斗的纲领。以下论述能够体现民权主义思想的是
A. “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 B.“驱逐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 C.“改良社会经济组织,核定天下地价” D.“涤二百六十年之龌龊,复四千年之祖国” 17.“因此吾人欲证实民族主义实为健全之反帝国主义,则当努力于赞助国内各种平民阶级之组织,以发扬国民之能力。盖惟国民党与民众深切结合之后,中华民族之真正自由与独立,始有可望也”材料反映的孙中山民族主义观是
A.用暴力手段推翻满洲贵族的专制统治 B.改变清政府推行的民族压迫政策 C.深刻认识到工农才是中国革命的真正力量 D.主张反帝谋求民族的真正自由与独立 18.“很清楚,中国现时社会的性质,既然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它就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改变这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为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社会。”毛泽东的这段论述应出自
A.《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B.《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 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D.《新民主主义论》
19.“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必须处理好。„„我们一定要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的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一建设方针应出自于
A.《论十大关系》 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C.《新民主主义论》 D.《论持久战》
20.时评作家梁立俊发表文章说:“我们纪念小平南巡讲话20年,也深深期待中国能够如小平同志的20年前一样,再来一次启动中国今后20年大发展的‘破’和‘立’”。对邓小 3平南巡讲话的“破”和“立”的理解正确的是 A.破除斯大林模式束缚,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B.破除公有制束缚,建立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新体制 C.破除计划经济体制束缚,建立中国的市场经济体系 D.破除个人崇拜思想束缚,建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21.1964年,中国的一项科技成果问世后,国际媒体评论说:“今天的试验是对赫鲁晓夫的继承人的一次及时的提醒,即提醒他们中国已决心通过它自己的力量在一切领域获得发展。”对此陈毅元帅也说:“我这个外交部长腰杆子硬了,气顺了。”这一科技成果应该是 A.生产出第一辆汽车 B.杂交水稻培育成功 C.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D.第一颗人造卫星升天
22.邓小平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下列属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的是 ①成功发射“东方红-1”人造卫星 ②成功发射“神舟” 号载人飞船 ③培育出杂交水稻 ④实施“211工程”计划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②④ D.②③④
23.费正清在《美国与中国》中说:“1977年后的中国改变了方针。为了现代化,国家重视‘专’甚于‘红’,重新建立了为国选拔人才的传统制度。”这种“制度”具体是指 A.推行九年义务制教育 B.恢复高校考试招生制度 C.提出教育的三个面向 D.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24.2013年12月10日,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南非前总统曼德拉追悼会上致辞说:“曼德拉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领袖之一,也是以身作则最伟大的老师之一。他做出了巨大的牺牲、愿意为自由和平等、民主和正义而奉献一切。”曼德拉的精神最符合下列哪一位思想家的价值追求
A.苏格拉底 B.但丁
C.薄伽丘 D.马丁·路德
25.“当我说文艺复兴是一个表现的时代时,我的意思是说:人们不再满足于坐在那里当观众,而由皇帝和教皇告诉他们如何做、如何想。他们在生活舞台上充当演员,他们坚持要对自己个人的思想进行表达。”据材料,作者认为文艺复兴的意义在于 A.肯定了人的价值和尊严 B.否定了天主教会的权威 C.冲破了封建等级观念 D.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6.1520年,马丁路德发表了在《论基督教徒的自由》一文中指出:“经上所记‘义人必因信而德生’。我们的得救,无须借助机构来实现。”从中可看出,马丁·路德主张 A.“信仰得救” B.“《圣经》高于一切” C.“人人可与上帝对话 D.“廉俭教会”
27.提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的启蒙思想家是
A.孟德斯鸠 B.伏尔泰 C.卢梭 D.康德
28.近年来到法国旅游的中国人越来越多,很多游人在伏尔泰纪念馆前留言。下列留言中不.正确的是 ..A.“你使人类懂得,精神应该是自由的”
B.“你以思想启迪民众的心智,影响了整整一代人” C.“你教导我们走向自由”
D.“你高举民主共和的旗帜鼓舞了中国辛亥革命战士的斗志”
29.“人民拥立国君是为了捍卫他们的自由,而不是去做他的奴隶,„„因此君主只有维持最强者地位,他才能实行统治。一旦人民可以把他们撵下台,他就不能抱怨人民使用暴力„„只靠暴力维持的,只有用暴力来推翻。任何事物都是这样按照自然法则发生的„„”据此你认为上述言论最有可能出自 A.《哲学通讯》
B.《纯粹理性批判》
C.《社会契约论》 D.《论法的精神》
30.人文精神是指人的思想意识、思维习惯和心理活动中的人文主义倾向,它的核心内涵是人文主义。下列与之相关的言论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我不想变成上帝„„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②认识自己,方能认识人生。想左右天下的人,须先能左右自己。③人,实则一切有理性者„„并不是只供这个或那个意志利用的工具。④信徒和上帝,犹如两个相爱的恋人,他们之间不需要第三者。
A.②①③④ B.②①④③ C.②④①③ D.①④②③ 31.《科学与启蒙运动》:“在法国人如伏尔泰和孟德斯鸠的心目中,英国是自由思想和意志自由之源,不过这也是因为他解开了行星之谜,说明它们的运动遵循着与地上运动相同的规律。”这里所说的他是 A.牛顿 B.伽利略 C.达尔文
D.爱因斯坦
32.近代西方某著作阐述:“„„变异通过自然选择的作用,使得一些物种适应现存环境的特征得到发展,这些适合生存的物种发展起来„„随着这些特征越来越突出,由此就产生了更高级的物种。”这一理论的主要意义是
A.开辟了微观物质世界研究的新途径 B.为启蒙运动提供了思想武器
C.有力地冲击了神创世学说 D.开创了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 33.法国文学史家爱弥尔•法盖说:“它是明确地冷静地观察人间的事件,再明确地冷静地将它描写出来的艺术主张。„„要从几千几万的现实事件中,选择出最有意义的事件,再将这些事件整理起来,使之产生强烈的印象。”与这种文学流派风格一致的是
A.《巴黎圣母院》 B.《大卫·科波菲尔》 C.《西风颂》 D.《等待戈多》 34.法国著名思想家埃德加·莫兰指出:“西方文明的福祉正好包藏了它的祸根,它的个人主义包含了自我中心的闭锁与孤独;它的盲目的经济发展给人类带来了道德和心理的迟钝„„特别是城市的污染和科学的盲目,给人们带来了紧张与危害,将人们引向核灭亡与生态死 5 亡。”符合这一时代特征的美术作品是
A B C D 35.扩大就业是全世界共同关注的一个社会问题。科技创新为人类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造就了许多新职业。下列职业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电影放映员 ②空姐 ③火车司机 ④网络管理员 A.①④②③ B.③②①④ C.③①②④ D.①④③②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0分。36.(18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历史(学)家无从否定理学家增强了以后中国儒生的正直观念和坚决的态度,他们仍无法脱离一种被安排的环境,即一种大而无当的官僚组织治理一个大而无当的农民集团。在这前提之下,他们的主静与主敬,和西方文艺复兴时的人物观感不同。后者自由思想之展开,与当日趋向商业化的运动同时。„„与之相较,宋朝的哲学家和他们无数的僚友全穿着中国官员之袍服,他们是官僚的教师。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材料二
在当时文人看来,“这种文学形式”是“小道”,不是载道的工具、治国平天下的手段。但是,在诗歌走上“雅正”道路而较少表现纯粹的个人生活情感特别是男女恋情的情况下,它正是以其娱乐艺术的性质、不够堂皇正大却也较少拘谨的地位,而弥补了诗的不足,获得意外的兴旺„„苏轼„„作为士大夫集团的成员,比任何人都更敏感更深刻体会到强大的统治思想对个人的压制,而走向对一切既定价值准则的怀疑、厌倦与舍弃,努力从精神上寻找一条彻底解脱出世的途径。
——骆玉明《中国文学史》
材料三
宋朝是一个科技进步的时代„„但宋朝的经济不能用以改革社会,是导致发明不能作有系统增进的一大主因。从西方的经验看来,必须商业的影响力远超过农业生产的影响时,上述的突破才能发现。中国在现代历史初期,谈不上符合所需要的准备程度。宋朝的商业„„平铺在亿万农民头上,就为效至微了。„„这种种条件都无助于开展各种发明以推广其成果之用心设计。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材料四
宋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生产力最高和最发达的国家”,但是“由于种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使这一发展势头未能继续下去”。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请回答:(1)材料一认为理学和文艺复兴的不同之处是什么?原因何在?(8分)
(2)据材料二概括宋代主流文学表达形式的特点,并分析该文学形式“兴旺”的主要原因。(5分)
(3)材料三的作者为什么认为宋代难以“开展各种发明推广其成果”?(2分)
(4)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导致宋朝“发展势头未能继续下去”的“不利因素”。(3分)
37.(16分)20世纪以来,中国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他们根据各自所处时代的特点,创立了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指导中国的革命与建设。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孙中山先生的一生,是为近代中国的民族独立、民主自由、民生幸福而无私奉献的一生,是为实现国家统一、振兴中华而殚精竭虑的一生。正是因为他对国家和人民作出了杰出贡献,孙中山先生始终在全中国人民中享有崇高的威望,始终受到全中国人民由衷的景仰。
——胡锦涛《孙中山诞辰140周年纪念大会讲话实录》
材料二 我们主张的新民主主义的经济,也是符合孙先生的原则的„„在现阶段上,必须是由国家经营、私人经营和合作社经营三者组成的。而这个国家经营的所谓国家,一定要不是“少数人所得而私”的国家,一定要是无产阶级领导下而“为一般平民所共有”的新民主主义的国家。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
材料三 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199
2年1月18日—2月21日)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了实现“民生幸福”,孙中山先生提出了什么主张?后来进行了怎样的“创新”?试分析其“创新”有何现实意义。(6分)
(2)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先生开创的革命事业的继承者,请概括材料二提出的经济主张。(4分)
(3)为“追求着人民的幸福”,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时期取得的突出理论成就是什么?与材料一、二相比,材料三在发展经济的思路或手段上有了什么新的变化?(4分)
7(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从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到邓小平理论,有哪些共同追求?(2分)
38.(16)梭伦改革、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都是古代历史上著名的改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黑色的土地,将是最好的证人,因为正是我,为她拔掉了众多的债权标,以前她倍受奴役,而今已重获自由。许多被出卖的人们,我已使他们回到这神所建立的雅典„„ 我都使他们获得解放!
——梭伦
材料二 秦孝公任商鞅。鞅以三晋(韩、赵、魏)地狭人贫,秦地广人寡,故草不尽垦,地利(物产)不尽出。于是诱三晋之人,利(利益)其田宅,(使其)务本于内,而使秦人应敌于外。故废井田,制阡陌,任其所耕,不限多少。数年之间,国富兵强,天下无敌。
——《通典·食货》
材料三 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牛一头,受田三十亩,老免及身没则还田 „„初受田者,男夫给(桑田)二十亩,课种桑五十株;桑田皆为世业,身终不还。
——《资治通鉴》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梭伦改革的措施及其影响。(4分)
(2)据材料二概括商鞅变法中关于经济改革的措施并分析其目的和作用。(4分)(3)材料三反映的是孝文帝改革的哪项内容?(2分)推行此项改革的前提是什么?(1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项改革的作用。(2分)
(4)上述材料反映的改革内容有何共同点?(1分)为什么三大改革都涉及到这一共同点?(2分)
江苏省清江中学2014-2015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历史试卷(选修)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75 分)。
36.(18分)
(1)不同:理学压制人性(思想被束缚);文艺复兴提倡思想自由。(4分)
原因:中国理学服务于官僚体制,以农耕经济为基础;文艺复兴服务于资产阶级,以商品经济为基础。(4分)
(2)特点:具有娱乐艺术性;形式自由活泼;趋于平民化。(每点1分,共3分)
原因:更能表达个人情感(更适合市民的需要);文人反抗统治思想的压制(文人对文学艺术的创新)。(每点1分,共2分)
(3)原因:农耕经济无法推动社会改革;商业的影响力小。(2分)
(4)不利因素:封建政治体制的束缚;农业经济的落后;科技发明(成果)难以推广;理学的束缚。(任答3点,每点1分,共3分)38.(16分)
(1)措施:实行解负令(或废除债务奴隶制)。(2分)
影响:因欠债为奴的平民重新获得了土地和人身自由,扩大了公民的基础。(2分)(2)措施: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织。(2分)
目的:发展生产,增强经济实力。(1分)
作用:经过几年努力,秦国实现了富国强兵。(1分)(3)内容:均田制(2分)
前提:政府掌握大量无主荒地。(1分)
作用:通过实行均田制,无地或者少地的农民得到了一定的土地从而缓和了社会矛盾,同时增加了政府的收入。(2分)
(4)共同点:都涉及土地关系的变化。(1分)
原因:事关经济的发展;事关政治的稳定等。(答一点2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第五篇:陕西省城固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2017届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试题(文科)
(注:本试卷分两卷共43小题,计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的要求。)
1.一古代算数例题:“今有大夫、不更、簪褭、上造、公士凡五人。共猎得五鹿,欲以爵次分之,问各得几何?”书中记载正确的答案是:他们依次分别得到1又2/
3、1又1/3、1、2/
3、1/3只鹿。请问,这一道算数题反映了古代中国社会的哪项特色()A.年龄在鹿肉分配上的重要性 C.个人的地位由猎鹿活动决定
B.古代中国人特殊的数学观念
D.不同爵位者的分配权利差异
2.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是古代中国社会内部的一对主要矛盾。为解决这一矛盾,历朝采取的措施有 ①秦代设郡县 ②唐代“三省”的设置 ③元代推行行省制 ④明代设内阁()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3.陈旭麓先生指出:“爱国主义永远是一种打动人心的力量,但从爱国主义出发走向近代化和从爱国主义出发回到中世纪,确乎并不同义。”符合材料中两种“爱国主义”定义的历史事件是()
A.义和团运动和太平天国运动
B.清末新政和辛亥革命 C.维新变法和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和维新变法
4.抗日战争胜利后,出现了中华民族复兴的有利契机,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A.中国国际地位提高,增强了国人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 B.结束了外来侵略威胁,消除了战乱对经济发展造成的破坏 C.各党派进行政治协商,有利于推进政治的民主化进程 D.人民革命力量发展,为建立新民主主义国家准备了条件
5.有学者说,因辛亥革命,中国人的脑袋与双膝不再为磕头而准备着,而是为思考问题、为走路
而准备着。这里强调的是辛亥革命()。
A.提供了可以大胆尝试的民权政治舞台
B.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 C.促进了民主精神以及平等意识的觉醒
D.奠定了中国实行民主宪政的制度框架
6.表l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全国人大农村代表所代表的人口与城镇代表所代表的人口的比例变化,不能说明的是()
..
A.农村与城镇代表比例趋向平衡
B.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速度加快 C.城市和农村人口数量趋于接近
D.基层民主选举制度逐步的普及
7.材料一:1960年尼克松曾说:“一个国家必须爱好和平才具备进入联合国的资格。十分明显,中国不是。”材料二:1971年尼克松说:“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参加,是不能有稳定与持久的和平的。正因为如此,我在好几个方面采取主动行动,为两国之间的比较正常的关系敞开门户。”对这两段互相矛盾的材料分析最为合理的是()
A.反映了美国外交原则将革命性转变
B.证实了新中国加入联合国的必然性
C.见证了中美关系由对抗走向建交
D.预示了中美关系将有革命性的突破 8.图2是古罗马司法女神朱斯提提亚的造型。她头戴金冠,一手持天平,一手持宝剑,在眼睛上蒙着布条。对该造型像理解正确的是()A.“金冠”表示制裁严厉,绝不姑息 B.“蒙眼”暗喻司法感性第一,理性第二 C.“天平”表明裁量公平,人人平等 D.“宝剑”象征权力尊贵无比,无上荣耀
9、假如你是古罗马的一位执政法官,当你遇到以下的案子时,你判为合法的是()①一个奴隶为他的主人工作了20年后,要求主人给予他自由,他的主人却不答应。②某自由民要求他女儿在家从父、出嫁从夫、老来从子。
③某平民擅自将他富裕的大儿子财产的一部分,分给了他的小儿子。
④一个拥有100个奴隶的罗马贵族,在急需劳动力的收割季节,到市场上去卖了20个奴隶,赚取了一大笔钱()
A.①②④
B.①②
C.①④
D.②④
10、林肯总统在一次内阁会议上就某个问题征询意见,结果7名阁员都表示反对,但林肯在宣布会议结束时却说:“七票反对,一票赞成,赞成的占多数。”你认为林肯的做法是()A、违背了美国法律,林肯的决定无效
B、林肯只是开玩笑,没有法律效力 C、不违法,总统有最高行政权
D、林肯是在滥用总统的权威
图2
11.王康在其《十月革命90年救赎、悲剧与启示》中说:“十月革命既是彼得大帝以后俄国效法并赶超西方所引发的所有社会关系、思潮、事变的必然结果,也是西方工业革命和启蒙运动造成的诸种历史动因在俄国激起的回应。”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A.十月革命是彼得大帝效法西方的结果
B.十月革命是西欧工业革命发展的必然 C.十月革命是国内外各种因素的综合结果
D.十月革命是启蒙运动带来的必然结果 12.1945年,美国国务院呈交总统专用秘密情报说:“ 自从雅尔塔会议以来,差不多在我们关系中发生的每一个重大问题,苏联政府都采取了强硬的毫不妥协的立场。”这实质上说明()
A.美苏冷战已经开始
B.美苏国家利益冲突加剧 C.美苏战时同盟结束
D.苏联的实力比美国强大
13.《新全球史》记载,从公元前6世纪开始,铁制农具在中国骤然增加,铁犁、铁镐、铁锹、铁锄、铁镰刀和铁耙在乡村里成为日常用具。这一现象给当时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包括
①私田开始出现②农业产量的提高③“宗庙之牺,变为畎亩之勤”④小农经济逐步形成()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宋代文献中,大量出现虚市、亥市、村市、山市、野市、草市、小市、虚、舍、圈、集、场等词语。这反映出当时()
A.城市类型繁多
B.农村商业发展 C.农业生产地位下降
D.市场管理有待规范
15、下表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曲线图,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中华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 B.一战结束,列强卷土重来,民族工业很快萧 条下去
C.民族资本主义的最高峰在南京国民政府统 治前期
D.它一度成为中国占主导地位的经济
16.经济学家吴敬琏认为,改革不仅是一场破除旧体制的深刻革命,而且是一项建设新经济体系的宏大工程。这个体系主要是由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竞争性的市场体系和主要通过市场进行调节的宏观管理体系三者组成。下列与“新经济体系”内涵相近的是()A.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B.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C.对外开放基本国策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7.1985年8月28日,邓小平在会外宾时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邓小平主要想说明()A.斯大林模式完全是一种僵化的模式 B.新经济政策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最好模式
C.社会主义发展没有唯一的模式,应探索适合自己国情的发展模式 D.中国已经找到了社会主义发展最好模式
18.清末的上海,“无论其为官为商为士为民,但得稍有赢余,即莫不竟以衣服炫耀为务,即下至娼优隶卒,就其外貌观之,俨然望族之家。”民国初年,这种社会现象较诸其清末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这种变化表明当时()
A.服饰西化现象逐渐风靡上海 B.政治变革促进了经济的繁荣 C.上海社会等级观念日益淡化 D.攀比之风盛行导致风气败坏
19、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这样写道:“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工业再也不能满足这种需求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这段话说明工业革命发生的直接原因是()
A、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的扩展
B、蒸汽机的发明
C、工场手工业无法满足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
D、分工的发展和劳动工具的专门化 20.19世纪40年代英国最终征服印度,马克思感慨说:“问题并不在于英国是否有权利来征服印度,而在于印度被不列颠人征服是否要比被土耳其人、波斯人或俄国人征服要好些。”下列观点最切合马克思这一论述的是()
A.英国有权利征服印度
B.英国侵略印度具有双重作用 C.先进文明侵略落后文明值得肯定
D.英国征服印度是好的 21、1929年发生在美国的经济危机很快波及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主要是因为()A.美国掌握了世界经济霸权
B.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决定的
C.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具有世界性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世界经济联系加强 22.有学者认为,美国克林顿20世纪90年代实行的经济政策属于新版的罗斯福新政。这一认识的依据是两者都()
A.处于相似的国内外经济环境
B.面临着处理政府干预与自由放任的关
系问题
C.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彻底解决了失业问题 D.都创造了美国经济发展奇迹,消除了经济危机
23、在俄国十月革命后的国内战争时期,一位市民拿着100卢布到粮店购买了100斤粮食,这是真的吗?其依据是什么?()
A、真的,新经济政策
B、假的,余粮收集制 C、假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取消一切自由贸易
D、真的,余粮收集
24、一位记者曾经这样叙述其眼中的全球化:“一位英国王妃和她的埃及男友,乘坐一辆由一位喝多了苏格兰威士忌酒的比利时司机驾驶的装着荷兰发动机的德国汽车,被一群骑着日本摩托的意大利狗仔队追踪,在法国的一个隧道里发生车祸,抢救王妃的是美国医生,用的药主要产自巴西?”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经济全球化已经得到迅速扩展
B.经济全球化丰富和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C.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内容是贸易全球化
D.经济全球化就是商品倾销
25.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有的学者对各种思想主流进行整理将它们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请按顺序指出它们分别代表哪一流派()
A.儒道墨法
B.墨儒法道
C.法儒道墨
D.道法墨儒
26.朱熹曾批评宋孝宗因循苟且,虚度岁月,不仅不足以致治,反而足以召乱。其言辞激烈,锋芒毕露,毫不避忌。他甚至还批评宋宁宗“独断”。朱熹的行为主要体现了()A.格物才能穷其理
B.存天理,灭人欲 C.正君心以正朝廷
D.人心至灵,此理至明
27.内藤湖南在《概括的唐宋时代观》中认为:“文学则文章由重形式改为重自由表达;艺术方面,„„则采用表现自己意志的自由方法。音乐方面,„„通俗艺术较盛,品味较古的音乐下降,变得单纯以低级的平民趣味为依归。”这种文化现象出现的原因是()A.经济高度发达,审美情趣高雅
B.国家高度统一,民族融合加强 C.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扩大
D.社会道德败坏,文化低级庸俗
28.《杂文月刊》曾刊登过一篇名为《中国简史》的文章,其中有:“林则徐说:我销;洪秀全说:我反;康有为说:我变;孙中山说:看我的。”对此正确的理解是()A.纯属缺乏历史依据的文学夸张
B.反映了近代先进的中国人的救国探索之路
C.四人的救国方式基本一致
D.四人的斗争对象基本一致
29.孙中山说:“欧美各国,善果被富人享尽,贫民反食恶果,故成不平等世界。„„欧、美为其不能解决社会问题?因为没有解决土地问题。”孙中山为解决这个问题提出了()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三民主义 30.下列社会思潮在近代中国成为主流的先后顺序是()
①民主共和
②维新变法
③马克思主义
④民主、科学
A.②①④③
B.②④①③
C.①③④②
D.①②③④
31、“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中国共产党坚持理论创新,把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了《党章》,并确立为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分别在()
A.七届二中全会,十五大,十六大
B.七大,十三届四中全会,十六大
C.七大,十五大,十五届七中全会
D.七大,十五大,十六大 32.1956年提出的“双百方针”主要是针对()
①科技领域
②军事领域
③文艺领域
④金融领域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33.以雅典为代表的古希腊曾以发达的民主政治和繁荣的思想文化闻名于世。下列有关历史现象的因果关系对应正确的是()
A.辩论术的发达→民主政治的确立→智者学派的兴起
B.辩论术的发达→智者学派的兴起→民主政治的确立
C.智者学派的兴起→辩论术的发达→民主政治的确立
D.民主政治的确立→辩论术的发达→智者学派的兴起
34.苏格拉底曾说过:“我的母亲是个助产婆,我要追随她的脚步,我是个精神上的助产士,帮助别人产生他们自己的思想。”下列最能印证这句话的名言是()A.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B.美德即知识 C.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
D.无知即罪恶
35.彼特拉克说:“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居在永恒中„„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这是我祈求的 一切,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以上观点反映了()
A.重视人的价值,崇尚人性
B.反对人们对现世生活的追求
C.反对个人私欲的膨胀、泛滥
D.维护教会的神学和世俗权威
36.卢梭曾写信给伏尔泰说:你的诗使我失去慰藉,并且濒于绝望,并迫使我反对上帝。(但
这)片刻也无法诱使我怀疑自己灵魂的永存和精神的上帝;我感受它、坚信它,我向往它、期待它,并且只要有一息尚存,就要捍卫它。这表明()A.伏尔泰给启蒙运动带来消极影响
B.法国启蒙运动逐渐误人歧途 C.卢梭对理性主义有着自己的见解
D.卢梭并非真正的启蒙思想家 37.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具有人文主义色彩,是因为他强调:()A、“因行称义”
B、“信仰得救”
C、《九十五条论纲》
D、“先定论”
38.牛顿经典力学的成就之大使它本身得以广泛传播,此后,人们开始用力学的尺度去衡量一切,用力学的原理去解释一切自然现象,将一切运动的原因都归结为力,自然界就是一架按照力学规律运动着的机器。这反映出牛顿力学()A.推动了自然界各领域的进步
B.对人们认识观也产生了消极影响 C.推动了文艺复兴在英国的发展
D.成为人们认识和改造社会的依据
39.对某部著作的出版,赫胥黎评价说:“它对于当时科学家,好像黑暗中的一道电光。„„不但如此,它还有一个极大用处,那就是使我们脱离了一个进退两难的处境:你不愿承认上帝创造世界的假设,可是你又能提出什么学说,让任何小心慎思的人都能接受呢? ”该著作的出版()A.使科学发展开始摆脱神学束缚
B.奠定了近代物理学发展的基础 C.继承与发展了伽利略力学成就
D.动摇了上帝造物说的传统观念 40.描写理想,抒发强烈的个人感情;惯用对比和夸张,大力提倡想象。具有这些特点的文学流派是()
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现代主义
D.自由主义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41.(12分)历史视角——外国人眼中的中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95年)《纽约时报》评论说:“是日本人打开了世界的眼界,让人们看到大清帝国真正的无能„„清国政体是一个明显失败的政体„„”
材料二
美国哈佛大学历史系教授柯伟林说:“中国从1945年开始就已经崭露头角了
„„因为到1945年„„中国还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因此,到了1945年,中国至少是一个名义上的大国。”
——《复兴之路(上)》
(1)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当时日本人是怎样“让人们看到走清帝国真正的无能”?(2分)
(2)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说说在外国人眼中,中国的形象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发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
材料三如右图:
1985年西方观察家对中国和西欧部分国 家国民生产总值的预测。
(材料引自徐中约的《中国的奋斗》)
(3)据材料三,说说在当时的外国人眼中,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将会发生怎样的变 化?(2分)
(4)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经济实力出现如右图所示的变化趋势,将会对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产生怎样的影响?(2分)
42.(12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也随之发生一系列的重大变化。
材料一 市场经济中有一只“看不见的手”,能自动平衡商品的总供给和总需求。因此,企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生产效益如何分配,都无需政府干预。政府惟一的作用就是当好“守夜人”,即防止暴动、偷窃、欺骗,确保个人自由和公民机会均等。这种经济理论的信条是“管得最少的政府就是管得最好的政府”。
材料二 有人这样形容罗斯福新政前后企业与政府关系的变化:新政之前,企业主是老板、政府是“守夜人”;新政以来,企业主是老板,政府是“守夜人”兼二老板。⑴材料一反映了一种什么经济思想?(2分)
⑵依据材料二分析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罗斯福新政的史实说明“新政以来,企业主是大老板,政府是‘守夜人’兼二老板”。(6分)
⑶罗斯福总统逝世时,中国共产党主办的《新华日报》在1945年4月14日发表社论《民
主巨星的陨落:悼罗斯福总统之丧》,给予了罗斯福总统极高的评价。试结合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国际形势,分析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会给罗斯福这样高的评价。(4分)
4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艾赛亚·柏林曾说:“牛顿思想的冲击是巨大的;无论对它们的理解正确与否,启蒙运动的整个纲领,尤其是法国,是有意识地以牛顿的原理和方法为基础的,同时,它从他那惊人的成果中获得了信心并由此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材料二
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除了法律以外,不依赖任何别的东西,这就是自由人„„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是我愿意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伏尔泰语录》
材料三:
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委托给一个人、几个人„„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
-----孟德斯鸠
材料四
人人享有自由平等的权利而不论其出身。人们应自由订立社会契约,组成国家。社会契约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这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为维护这一主权,必须使人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卢梭
材料五
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口号。——康德
(1)根据材料一,分析启蒙运动的起因。(2分)
(2)根据材料二、三、四、五概括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和康德的主要思想主张(8分)
(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启蒙运动的历史意义(6分)
城固一中2017届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文科历史试题答案
第Ⅰ卷 选择题(共60分)
1─5 DCCBC
6─10 DDBCC
11─15 CBDBD
16─20 DCCCB 21─25 DBCDD 26─30 CCBCA
31─35 DCDCA
36─40 CBBDA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41.(10分)
(1)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日本将大清帝国打败,强迫清政府签订了《马关条约》。(2分)
(2)变化:中国由弱(无能)变强(强大),国际地位有了提高。(2分)原因:中国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巨大贡献。(4分)
(3)变化: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将不断增长,(可以不写时间,1分)并逐渐超过西欧主要国家。(1分)
(4)影响:推动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2分)
42、(1)经济思想:自由主义或自由放任经济政策(2分)
(2)变化:政府干预经济。(2分)说明:整顿金融财政体系;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调整农业政策;推行以工代赈(举办救济和公共工程);建立社会保障体系。(4分,任答2点即可)
(3)实行新政,遏制了法西斯势力,保留了民主制度;倡导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为抗击法西斯势力做出重大贡献;向中国人民提供援助,支援了中国人民的抗战。(4分,答出2点即可)
43、(1)起因:以牛顿力学思想为代表的近代科学的兴起促成启蒙运动。(2分)
(2)伏尔泰:自由平等、天赋人权;孟德斯鸠:三权分立;卢梭: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说;康德:理性、人身自由和思想自由。(思想家主张答一点即可得2分,共8分)
(3)思想:启蒙运动是欧洲历史上的又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丰富和发展了人文精神的内涵。政治:把矛头直指封建专制制度,为资产阶级提出了一套政治构想,为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奠定了理论基础;推动法国大革命和北美独立战争;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经济: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任答三点即可,共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