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观山东省第六届小学英语优质课评选活动有感
全省第六届小学英语优质课在临沂的评选活动。此次活动共有50节课,分两个会场同步进行,近千人参加了这次听评课活动。在这次活动中对我触动很深,通过三天来的听课,我觉得在小学英语教育教学方面收获很多。虽然各地老师的水平不一,风格各异,但每一节课都有很多值得我学习借鉴的东西。下面谈一谈感受:
一、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这是新课标的重要特点,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因此,听课时我特别注意了各地老师不同的调动孩子的方式。我发现以下几个问题非常重要:
1、只要孩子积极回答了问题,应对其进行鼓励。OK, Very good, Wonderful, Well done, 这些表扬鼓励的话语在课堂上随处可见,并且多数老师对回答对问题的学生都有或多或少的奖励,这也极大的调动了孩子的积极性。
2、积极性调动起来以后,怎样保持下去也很重要。老师在每个教学环节中对孩子的要求一定要清楚明确,难易适中。只有孩子清楚的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时,才有可能干好这件事;而问题太难孩子会无从下手,太易又不用思考,这都会打击孩子的积极性。
二、课题的引入与各教学环节之间的衔接是课程设计的重点。因为本次活动让老师们自编文本,许多老师的教学设计的都很有创意,学生也乐于接受。同时也存在一些弊端,因是自编文本,也有个别文本相对四年级学生难了一点。课程开始后,无论是对话课还是阅读课,许多老师都能做到一环扣一环可以说衔接得非常自然,孩子们都能很好的理解和跟进,思维没有断点。孩子们很自然的完成了接触,理解,使用的一系列过程。
三、教师自身的素质非常高,同时也是上好课的重要前提,是孩子们乐学重要保障。在这几天的听课中我发现优秀的教师都有几个共同特点:
1、口语流利,发音准确。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保证孩子对课程的理解,才能保证孩子学到正确的知识,地道的语言;
2、善于利用多媒体,演唱,画画等各种手段辅助教学,使孩子接触到的知识更立体,更直观,更生动;
3、教态亲切,表情丰富,在课堂上能轻松,活泼,潇洒的进行授课,富有艺术性;
4、有扎实的英语基础知识作后盾,词汇丰富,课堂充实。通过这次听课,我们开阔了眼界,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以及自己与省优的差距。同时我们对自己也提出了许多问题去思考,怎样让自己的语言更优美?怎样然孩子喜欢上课?怎样培养孩子的能力?相信通过自己不断努力,一定能拉近距离,不断进步。
第二篇:参加山东省第六届小学英语优质课评选观课体会
参加山东省第六届小学英语优质课评选观课体会
2012四十里镇第一小学黄秀霞 年5月14日——5月16日,我很荣幸的参加了观摩山东省第六届小学英语优质课评选活动。本次活动分别在临沂九中和临沂四小两个会场举行,共有50名教师参赛,每个会场设25节课。我的听课地点设在临沂九中。在历时三天的观课活动中,我们共听了25节课,共有五个教学话题1.Happy children's day.2.She is my good friend.3.How many ducks do you see? 4.It will be cloudy tomorrow.5.I'd like to have some jiaozi.这些来自各市的讲课教师为我们呈现了新颖、精彩的课堂以及紧扣话题的自创精致文本。他们对英语教学的激情与执着深深地感染了我,他们自创的文本和设计的视频课件更让我感受到了名师的魅力和风采。三天的时间安排很充实,上午听五节课,下午听四节课。前两天每天听九节课,最后一天听了七节课和一个小总结。尽管有点坐得累但我还是很高兴,因为我的疲劳会被那精彩的课堂给转移。那精彩的课堂会把我带入真正的情境中去体验到学习英语的乐趣。在回程的路上我还是在和大家讨论心得,意犹未尽。由此可见,这次的活动真的让我受益匪浅的。
每一次参加观摩活动,我都是抱着一种学习的态度前往的,这次当然也不例外。在这次活动中,25位授课老师都很好的展示了自己的个性与特点,综合起来,我主要学习了以下几点:
第一,注重英语话题教学是大势所趋。在这次观摩课中,不同的老师围绕相同的话题设计出了截然不同的课型,创设出了不同的语言
场景,但最终目的却是一致的,都能够通过英语学习是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心智发展,提高综合人文素养。三维目标都达成的很好。每堂课都有授课教师精彩的体现。都有的放矢的做到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其中二号选手,四号选手,七号选手,九号选手,十一号选手,二十一号,二十二号给了很深的印象和启迪,从这几位老师身上我学到了很多。这将会给我以后的教学带来很多借鉴的地方。
第二,巧妙的穿插游戏教学,紧张而有序节奏,时刻牵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我自己的课堂上,我也会使用一些方便的游戏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但学生的注意力仍然会在最后十分钟特别分散,如何能够时刻牵引学生的注意力也是我最近一直研究的一个问题。在这次活动中,二号和二十一号老师的课给我很大的震撼!学生是从开头一直认真到最后,效果特别的好。我就想,同样是活动,为什么学生的反应会有不同呢?这原因一定出现在游戏的组织实施者——教师身上。合理的运用TPR活动,让学生手,脑,嘴乃至身体一起动起来,这样就不由得让学生不注意听讲了。这两位老师在一上课就先用学生感兴趣又与本课有关的歌曲师生齐唱来拉近和学生的关系,及时的唤起学生的注意力,这种方法让我感触颇深。
第三,正视多媒体在课堂的作用,经济的发展,很多学校都安装了多媒体设备。在我们学校,只有七个班安装了多媒体。自从有了这样先进的设施,我的确感觉备课的负担小了。教学更形象具体化了。学生也对英语学习也更有兴趣了因为学校购买的有相配套的教学课
件,我们不需要想破脑子去设计情境了,因为利用投影,学生可以很容易把一些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尤其无论大小公开课,精美的课件也成了课堂的一大亮点之一。
当然,既然是观摩,我也会带着挑剔的眼睛去审视每一节课,如何掌握学生回馈的信息和倾听学生的错误语言。在这25节课中,这个问题非常突出,但我个人认为,九号和二十一号老师处理的是最好的。他们在做每个活动前告诉孩子们相应的指令及规则,一旦发现孩子们没有及时回馈,就会一直操练,直到学生掌握,然后再进行下一活动,这样很明显,不仅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更重要的是,每个孩子都真正学到了知识。而更多的老师是怎样的呢?当把指令或任务下达给学生的时候,会问一句“clear?”,也许是由于师生间没有长时间合作的默契吧,很明显很多学生并不明白老师的指令,于是老师会下意识的再问一句“yes?”,当学生听到这句话时,好像是受了哪种提醒,也异口同声的回答“yes.”。在接下来的操练中可想而知,结果并不如教师备课时预期的那样好。我在想,问题究竟出现在哪里呢?学生的那句“yes”究竟是针对什么而做出的回答呢?从结果我们可以看出,学生更多是被老师的那句“yes”而误导,他们并不是针对“clear”而做出的回答。所以,如何掌握学生反馈回来的信息,以及如何更好的修正规范课堂用语也是值得我们探讨和反思的。总的来说,有争议也是一种进步。每一次的观摩都让我的教学经验更加丰富。其实,观摩活动就像一面大大的镜子,有时会把自己的优点和缺点照射出来无限放大,能让我们站在另一个角度审视我们自己的问
题。这样的活动,真是双赢!
总之,第一次近距离接触这些名师,记录他们的课堂,品味他们睿智的语言和深邃的思想。我想在我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借鉴使用的东西很多。11号老师的课让我受益匪浅,她教态自然活泼,语音语调准确自然,注重师生互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教案的设计很有梯度,利用be going to 句型设计了happy children's day这一话题。由单词子到篇,再到写,练习方式由浅及深,循序渐进,充分展示了一节独具匠心的观摩课,让我对英语内容的建构第一次有了认识。指导我去思考和学习。2号老师和21号老师的课很有激情、亲和力和感染力,重点突出,从学生实际出发,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如何让孩子们把书本上所学的运用到日常生活中,使英语生活化,使英语真正发挥其交际的目的,这可能是我们所有老师需要去思考和研究的主题。第一次听参加省级讲课比赛老师的课,真有一种“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于耳”的美妙感受。他们的智慧幽默的教学风格与巧妙独特的教学构思深深吸引了我。首先是他们的交流互动方式各位参赛老师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具有竞争机制但又相对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所以学生非常积极有效地参与到了课堂中,这在师生交流,学生个体发言的频率与质量中得到了很好地体现。不过我想在句型操练过程中是否能再多一些类似pair work, group work的生生互动交流,这样学生就有了更多开口的机会。在这些参赛老师的课上,老师和学生不再是教和学的关系而是朋友,随意轻松的课堂氛围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了学的平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优秀的个人素质,丰富的表情,夸张而生动的肢体语言是我对参赛老师印象最为深刻之处,同时他们的幽默与较为地道的语言也给我留下了较深的印象。
时间如白驹过隙,三天的学习很快就结束了。通过这次活动让我明白了英语课到底要给学生带来什么,绝不是表面的热闹,而是要让学生能够真正体会英语语言本身的魅力,以及学以致用时随之而来的幸福与喜悦。我要把这些思考和反思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去,努力的提高自己,创造优质、高效的课堂。
第三篇:小学英语优质课评选活动总结
4月27日—29日,xx省第五届小学英语优质课评选活动在xx举行,我非常荣幸地获得前去观摩听课的机会,此次活动围绕“语篇教学”这个主题展开。在这短短的三天时间里,来自省内各个市县的25名小学教师在第一会场给我们听课老师呈现了25节精品教学课。通过这次听课,我受益匪浅,让我近距离地领略到每位名师的教学风格,深厚的教学功底及精湛的教学艺术。虽然这些课的风格各异,但是每一节课都有很多值得我学习借鉴的东西。通过这些课的学习观摩,我学到了很多宝贵的教学经验,而后专家的精辟点评又为我以后的教学工作起到了点云拨雾的作用。我想就以下几点谈谈我对这次活动的粗浅体会。
一、教师良好的素质是上好课的重要前提
教师良好的自身素质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前提和基本保证。这次讲课的英语教师均具有扎实的英语基础功,他们都能熟练的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语音语调标准,语言流畅有感染力;他们教态自然,表情丰富,漂亮的板书,为课堂营造出了一种和谐平等的学习氛围。至今我还清晰的记得no.24教师那优美的歌声,no.23教师那流畅的口语和形象直观的简笔画……所有的这些都深深触动了我,都让我感觉到了自己的不足,意识到提高自身素质的紧迫感。
另外,一些老师灵活驾驭课堂的能力,遇惊不乱的应变机智也是值得我们每一位老师学习的地方。记得,在free talk 中,当老师问一学生:what will you do after class?时,有一个学生是这样回答的:i don’t know.整个课堂显得有些尴尬,这时老师及时的一句:plane is very important to us, i hope you make a good plane after class and tell me your plane, ok?使课堂顺利的进行下去,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了及时的德育教育。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应该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不断超越自己,只有这样才能增加个人的魅力,使学生更加容易接受你,为自己的教学打个良好基础。
二、教学过程自然流畅而又环环相扣
阅读课规定的时间是30分钟,但很多老师上起课来依然淡定自如,游刃有余。教学环节紧凑,从播放音乐或英语歌谣导入直至课的发展、高潮,结束富有节奏感;课堂上的讲授和操练交替进行,过渡自然,而又环环相扣。
(一)每一节课都精心准备warm-up(热身)部分
英语课堂教学的热身活动多种多样,不同类型,不同内容的课选择使用不同的热身,但是目的只有一个:创设英语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依旧带新,为新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从这次听的25位教师的课中,每节课的warm-up都做了精心的安排:师生日常会话交流、听唱歌曲、游戏、说唱歌谣、复习等活动的设计都与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息息相关,为新知识的学习做了铺垫,并且把学生的兴趣都调动了起来,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例如no.16教师在这个环节中以自编的chant配上节奏感很强的音乐,朗朗上口,短短几分钟,不但复习了以前的旧知识,而且创设了英语氛围,为学生们的后续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
由此看出,warm-up用时不多,但作用不小,每位英语教师都不应该忽略,而要去认真设计,为整堂课能够更好的开展铺路搭桥。
(二)导入简洁明了
教育家夸美纽斯在他的《大教学论》中指出:教学是一种艺术,是一种教起来使人感到愉快的艺术。课堂教学的起始环节——导入,就是这全部教学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她是整个教学环节的开端,是课堂教学的启导环节。也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关键一节。教师导入成功,能吸引学生,使学生产生求知欲和好奇心,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为整个教学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从而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在这25名教师中,每个老师对课堂的导入各有不同,但是他们的导入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简洁明了,不拖泥带水。有的是从和学生的聊天中自然过渡的。例如no.23教师在warm-up环节中以一首自编的chant 开头,在chant结束后设计了一个问题:what did you do just now?很自然把过去时态引了进来,然后教师又一句:what will you do after class?把将来时态又巧妙的加了进来。这样这两种时态在热身环节之后就很自然流畅地导入到本课的重点语句的学习上来。
也有的老师是通过图片或vcd播放进入的,例如no.6教师在《it was amazing》中,在pre-reading中,给学生播放了一段stonehenge的视频,这立刻吸引了所有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对stonehenge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同时对stonehenge有了一些大体的理解。然后教师一句:do you want to know more about stonehenge?很自然巧妙地导入了本课的主题。
(三)课堂教学注重情境的创设,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
《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把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态度和自信心的培养放在英语教学的首要地位。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也深刻体会到创设大量的英语情景,让学生在形式多变的教学中,时常处于兴奋、活跃的状态,对于学生产生浓厚的英语学习兴趣,激活创新意识,发挥学习潜能是非常有利的。没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就没有好的教育,要让学生说好英语,就要重视环境的营造。
本次比赛所选用的教材是新标准的五年级课本,参赛课题是“语篇教学”。此次参赛教师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来创设真实的情境,引导学生进入到课文的学习。
阅读的教学要重视篇章的整体理解,把握住全文的主要内容,学会整篇的框架结构及写的方法技巧。此次参赛老师都能关注到高阶段学生的学习方法。体现阅读教学的思想,让高年级的学生学会阅读。例如 no.25教师在《we laughed a lot》中,老师先讲解了几个单词然后就让学生进入对话的学习。在观看完课文影音后,老师给学生一些句子,让学生选出符合课文意思的句子,这个练习考查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在进一步的学习课文中,又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这样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充分理解了课文,也能对课文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在老师的引导下,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学生更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四)注重基础,做好示范,适当拓展延伸
这次的优质课评选中教师们注重课文,注重基础知识。在精讲精练课文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进行相应的拓展延伸。由于前面将基础知识都夯实了,后面的拓展学生进行起来也就得心应手。正是这种“磨刀不误砍柴工”的远见,提高了整节课的课堂效率。
例如no.7教师,在输出环节,通过自己的一封回信给学生们做了一个很好的范例。教师在强调了书信的格式后,让同学们仿照老师的回信给自己的朋友写一封回信介绍一下自己的情况。通过这个练习,既训练了学生书写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另外,从一些细节上我们就可以知道教师们进行了多么细致的准备工作。比如有的老师制作的单词的形状是小动物,一些教师在教授知识的同时重视情感的渗透、升华,是小课堂成为人生的大课堂。有人说:细节决定成败,或许正是因为平时对细节的注意,才使这些老师能有机会站在比赛的讲台上吧!
听课后的一点思考:
1、阅读前活动目的是讲授少量影响学生理解语篇的语言障碍,为学生顺利阅读埋好伏笔。这个环节的原则是:不要求面面俱到,但是要突出重点。一些老师花了大力气去处理阅读中出现的新单词和新句型,几乎把所有生词全都帮助学生解决掉了,学生在阅读中没有了任何障碍。阅读课的一个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阅读的能力。试想一下,在课外阅读中没有了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又将怎样去阅读呢?
2、教师的板书设计对学生书写具有示范作用,但是一些老师的板书全部是贴的词卡、句卡,这怎能让学生看到老师板书的过程,又怎么能起到示范的作用?
第四篇:小学英语优质课评选活动心得
赏文本再构享英语盛宴
——小学英语优质课评选活动心得
非常有幸参加了2012年山东省第六届小学英语优质课评选活动。在这短短的三天时间里,让我近距离地领略到了名师的教学风采,深厚的教学功底及精湛的教学艺术。此时此刻,无数个课堂场景在我的脑海中不断交替出现,言犹在耳。
本次评选活动依旧采用话题式教学,选用“立足教材,文本再
构”这种形式,共设有五个话题,分别是Happy Children's Day.She's my good friend.How many ducks do you see?I'd like to have some jiao-zi.It will be cloudy tomorrow.参赛教师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巧妙的教学设计和机智的教学表现,处处闪烁着他们智慧的火花。每一节课都有很多值得我学习借鉴的东西。通过这些课的学习观摩,我学到了很多宝贵的教学经验,而专家的精辟点评又为我以后的教学工作起到了点云拨雾的作用。我想就以下几点谈谈我对这次活动的粗浅体会。
一、教师良好的素质是上好课的重要前提
教师良好的自身素质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前提和基本保证。这次讲课的英语教师均具有扎实的英语基础功,他们都能熟练的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语音语调标准,语言流畅有感染力;他们教态自然,表情丰富,漂亮的板书设计,给学生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至今我还清晰的记得NO.21教师那富有动感的歌声,NO.25教师那流畅的口语和形象直观的简笔画……所有的这些都深深的触动了我,让我感觉到了自己的不足,意识到提高自身素质的紧迫感。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不断超越自己,只有这样才能增加个人的魅力,使学生更加容易接受你,为自己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步骤自然流畅而又环环相扣
优质课规定的时间是30分钟,但很多老师上起课来依然淡定自如,游刃有余。教学环节紧凑,从播放音乐或英语歌谣导入直至课的发展、高潮,结束富有节奏感;课堂上的讲授和操练交替进行,过渡自然,而又环环相扣。
(一)每一节课都精心准备Warm-up(热身)部分
英语课堂教学的热身活动多种多样,不同类型,不同内容的课选择使用不同的热身,但是目的只有一个:创设英语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以旧带新,为新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从这次听的25位教师的课中,每节课的Warm-up都做了精心的安排:师生日常会话交流、听唱歌曲、游戏、说唱歌谣、复习等活动的设计都与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息息相关,为新知识的学习做了铺垫,并且把学生的兴趣都调动了起来,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例如NO.20教师在这个环节中以自编的Chant配上节奏感很强的音乐,朗朗上口,短短几分钟,不但介绍了自己,而且创设了英语氛围,为学生们的后续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由此看出,Warm-up作用不小,每位英语教师都不应该忽略,而应去认真设计,为整堂课能够更好的开展铺路搭桥。
(二)导入简洁明了
教育家夸美纽斯在他的《大教学论》中指出:教学是一种艺术,是一种教起来使人感到愉快的艺术。课堂教学的起始环节——导入,就是这全部教学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她是整个教学环节的开端,是课堂教学的启导环节。也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关键一节。教师导
入成功,能吸引学生,使学生产生求知欲和好奇心,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为整个教学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从而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在这25名教师中,每个老师对课堂的导入各有不同,但是他们的导入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简洁明了,不拖泥带水。
(三)课堂教学注重情境的创设,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
《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把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态度和自信心的培养放在英语教学的首要地位。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也深刻体会到创设大量的英语情景,让学生在形式多变的教学中,时常处于兴奋、活跃的状态,对于学生产生浓厚的英语学习兴趣,激活创新意识,发挥学习潜能是非常有利的。没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就没有好的教育,要让学生说好英语,就要重视环境的营造。
(四)注重基础,做好示范,适当知识延伸
这次的优质课评选中教师们注重文本中的基础知识。在精讲精练文本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进行相应的知识延伸。由于前面将基础知识都夯实了,后面的拓展学生进行起来也就得心应手。正是这种“磨刀不误砍柴工”的远见,提高了整节课的课堂效率。
另外,从一些细节上我们就可以知道教师们进行了多么细致的准备工作。比如有的老师制作的单词的形状是小动物,一些教师在教授知识的同时重视情感的渗透、升华,使小课堂成为人生的大课堂。有人说:细节决定成败,或许正是因为平时对细节的注意,才使这些老师能有机会站在比赛的讲台上吧!
听课后的一点思考:
1、一堂课首尾呼应才能完整,个别教师的课从导入到中间环节都很完美,但结尾过于仓促,让人感觉稍有缺憾。
2、教师的板书设计对学生书写具有示范作用,但是一些老师的板书设计全部是贴的词卡、句卡,这怎能让学生看到老师板书设计的过程,又怎么能起到示范的作用?
3、30分钟的授课,需要教师在各环节的处理上做到精讲精练,但个别教师的课堂环节多有重复,稍显拖沓,从而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总之,每一次的学习都有很多的收获,我将结合本次优质课评比活动,在教学中积极实践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不断总结反思,争取更大的进步。
第五篇:观摩山东省初中美术优质课评选活动有感
观摩山东省初中美术优质课评选活动有感
2012年10月8日至12日,在郯城县教育局教研室陈永青老师的带领下,我们赶赴济南观摩了这次全省初中美术优质课评选活动。活动地点设在济南十四中学,参加评选的课题共50节,分A组和B组同时进行,观摩的教师可以根据相应的教材版本自行调整听课。通过此次活动,深刻体会到一节高质量的美术课堂,无论从哪个角度去分析,都会产生不同凡响的效果,能够激发观者的热情,触动人的心灵,吸引台下的观众去看,去听,去思考。根据观摩情况,现将自己的几点感悟总结一下,希望对大家的课堂教学有所帮助。
一、心中有课堂、心中有学生、心中有教材
通过观摩,我深深地感受到美术课堂教学的实施,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借鉴与创新。实际上,一节高质量的美术课堂教学,教会我们的不仅仅是为此付出多少劳动,更重要的是让我们更直观的感受到艰辛的劳作所展现的丰硕成果,是我们可以直接欣赏和感悟的最有力的依据。在整个教学流程中,也不同程度地体会着一节完美课堂所带来的成功感。教师研究教学,可以做出多次调整、完善,甚至可以在今后的工作中得以修正,不过,展现在学生面前的将是尽可能完美的一面。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每一节美术课,对学生而言,总是满怀欣喜盼望着老师的到来,憧憬着美术课堂的精彩。作为美术教师,更应该肩负使命,不负众望。听参评教师的课,赏心悦目,使得现场观摩教师们赞叹不已,简单地说,他们(参评教师)已经首先做到了心中有课堂、心中有学生、心中有教材。
二、完美课件展示、教学情节设置、教师组织课堂,三者有机结合 教学活动中,多媒体的使用,即发挥了课件和其他效果的展示,又能够为课堂带来鲜明的时代特征。观摩中,能够看得出参评教师的课件设计已经做到了“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根据课业类型和教学设计的不同,教学情节的展现千变万化,有条不紊,总会带来不同程度的惊喜。师生互动环节较为突出,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也得以很好的发挥。
三、个性体现、地方资源、展现时代特征
潍坊市潍城区教研室的范云老师讲授的是《剪纸的意蕴》,她的剪纸作品《卖火柴的小女孩》曾获得国际金奖;日照经济开发区中学的刘方玲老师的课《线的魅力》将自然与人文、音乐与创作紧密结合,同时,展现了中国特色的艺术——飞天。东营市广饶县实验中学的王考老师的《壶中日月》但从材料的准备上,既能激发学生创作的欲望,又能很好的把我课堂,同时展现了浓郁的地方特色,致胜一筹。青岛市崂山区第十一中学的张倩老师的《新媒体艺术》,从课件的设计制作上,突显时代变迁,课堂内容相当丰富,有条不紊,体现了教师扎实的基本功和课堂组织和驾驭的能力。还有潍坊第十三中学的李阿林老师的《结意寓心愿》中的中国结;临沂十中的张永霞老师的《黑白装饰画的美感》中的巧妙的导入;山东省泰安市第六中学的杨波老师的《格尔尼卡》的个性设计——走进传奇、解读传奇、续写传奇;崂山中学的张乃月老师的《城乡美术考察》中浓郁的乡土文化展现;滨州市邹平一中初中部的徐秀娟老师的《会动的画》中手影戏和皮影戏导入以及示范和作业展示中的皮影戏设备的使用,为她的课堂增添了光彩。临沂市临沭县第一初级中学的胡怀庆老师声音洪亮,激情澎湃,使得《现代绘画的色彩搭配》这一课更富于节奏感和时代特征。
四、选题谨慎、注重实效、稳中求胜 美术教材中的课业类型:欣赏评述、造型表现、设计应用、综合探索。此次评选活动,都有相应的课题参评。在不同的环节,突出体现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师生互动效率高、效果好,展示评价设计形式多样,各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