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年级多彩识字王国研究性学习方案
一年级《多彩识字王国》研究性学习方案
一、研究背景:
郭沫若先生曾说:“识字是一切探求之第一步。”《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识字是写字、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课标提出低年级识字教学的目标,首先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课标还提出1-2年级要“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这与以往的教材相比,识字量是大大地增加了。虽然新课标教材识字部分编排特点鲜明,但是由于汉字本身结构复杂多变,识字量与以往相比又大大增加,在识字教学过程中教师们仍然遇到了很多实际问题:低年级课时紧,识字量大,如何完成教学任务?学生记得快,忘得也快,如何巩固学生的识字效果?如何引导学生主动识字?如何提高学生的识字兴趣?等等。因此,在识字教学中,我们除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识字习惯外,还必须培养他们具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掌握一定的识字方法、技能,使他们真正爱识字、乐识字、轻松识字。
二、内容界定:
新教材每册都安排了开放性单元,它以生活为基础,使学生树立在生活中学语文的意识和能力。汉字于社会生活中无处不在。因此,一年级教材安排了以识字为主的开放单元,目的就是要引导学生走出封闭的学校和教室,走出凝固的课本,走出校门,到开放的大语文环境中识字。这就给学生的识字学习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拓宽了他们识字的渠道和途径,激发了他们识字的兴趣和愿望。
三、研究目的:
1、让孩子多识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感受阅读的乐趣。
2、拓宽识字渠道,提高识字效率。
3、拓宽识字途径,增加识字量。实现独立阅读,基本无障碍阅读。
4、提高独立识字能力,养成自主识字习惯。
四、研究的对象:一年级学生
五、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搜集、查阅各类与课题有关的资料和识字教学改革实验,探究科学的识字教学方法。
(2)行动研究法:根据课题内容,边实践、边研究,使整个研究过程在具体行动中进行。(3)实践法:在教学中运用科学有效的识字教学方法,发现问题及时改正,不断完善低年级的识字教学,提供成功的教学案例。
(4)经验总结法:总结前人的识字方法及课题实施中的成功经验,整理出课题研究的成功案例。
六、研究手段:
识字本身是枯燥的,而对于枯燥的事物,人的情绪总是消极和被动的,如果学生被动识字,识字效率肯定差,这在一定程度上还束缚他们思维的发展。所以,在儿童识字的起步阶段,我们就要通过多种途径给学生营造识字的良好氛围,调动他们识字的兴趣,体验识字的乐趣。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乐于识字,主动识字。
1、课堂上——采用多种形式的趣味识字。
游戏是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他们喜欢模仿、重复,表现。因此,课堂上可采取他们喜欢的形式来识字。如:编儿歌、猜谜语、找朋友、摘苹果、当小老师、变魔术(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这些形式会使课堂气氛活跃,让学生感受到识字游戏的乐趣,在愉悦的情景中轻松识字。从而对识字学习也兴趣盎然。
2、课堂外——校园良好的学习环境和丰富的学习生活就是很好的识字教材,整个校园就是一个充满活力的不断变换的识字乐园。
学校校名、校训、班级牌、功能室标志和名称、宣传标语、宣传橱窗、宣传栏、小学生守则和行为规范、名人名言、课程表、学习园地、同学名等等,都是学生丰富的识字的素材。教师应做个有心人,经常引导学生认认这些字,并开展一些识字竞赛的活动,激励学生也做个有心人,久而久之他们就会由无意识到有意识地把熟悉环境与识字认字结合起来。
3、学校外——生活是最好的识字课本,社会是最好的识字课堂。生活中处处都有识字的环境。上学途中道路名、各个村的村牌名、河上的桥名、公路边的公交车牌,大街上的广告牌、店名、报纸、电视等,都是识字的好教材。教师可让学生将从这些地方认识的生字写或剪贴在一个专门的采集本上,并取名采蜜集,或者让学生专门拿个盒子作为生字盒,把这些字装入。教师提供让学生适时展示识字成果的平台,让他们在自我的成就和彼此的激励中增加识字乐趣,从而积极主动去识字。
4、在阅读中识字,多识字促阅读。
识字的目的是为了读书,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又巩固和扩大了识字量。而且,低年级学生需要在阅读中不断巩固、重复所认识的字,理解字义和认识新字。这可充分发挥图书室效益,教师可帮助推荐或借阅一些有趣的注音读物,并在班上定期开展一些活动,如故事会、朗读比赛等。这样既让学生认了字,掌握了大量的词汇和句子,又培养了他们的语感,激发了学习兴趣,真可谓一举多得。
七、实施步骤:
1、前期准备阶段:2017年9月---2017年10月。确定研究内容,制定实施方案。
2、具体研究阶段:2017年11月---2018年6月 ① 构建新教材识字教学的新途径;
② 探索研究落实有效识字教学策略和操作方法。③ 进行有效识字的课外辅导与实践等活动;
④ 及时记录与整理教学的体会与经验并撰写案例、论文。
3、研讨总结阶段:2018年6月。① 整理分析与处理有关数据、材料; ② 整理相关的教学论文、案例、课件等; ③ 撰写研究报告。
八、组织形式:
以年级教研组为级部研究小组,班级为分层研究小组。
九、预期成果
我们希望经过这样的实践研究,最终让孩子们对识字充满了兴趣,让他们的识字量越来越大,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喜欢读书。这样我们识字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十、参考书目: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一年级语文》及《一年级语文教师用书》
第二篇:识字王国-教案
主题识字
左泽洪
教学目标:
1、认识兀、尧等7个生字,会写烧字。
2、让孩子在一个故事主题下识字,增添孩子识字的趣味,同时了解中国的汉字文化,陶冶孩子的情操。
教学重点:通过看图,讲故事了解象形字兀、尧的最初含义,从而通过加偏旁认识晓、烧、浇、饶、绕等字。
教学难点:初步了解中国汉字的来历。教学预设
一、猜字游戏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玩游戏吗? 生:喜欢
师:我们来玩个猜字游戏吧?(课件出示一幅图)这是一个古代汉字,经过几千年的变化,到现在会变成哪个字呢? 生:日
师:恭喜你们,答对了,看来你们平时对字还很有研究。
师:在古代,我们的祖先还没有文字,可又想把所看到的事物记下来,怎么办呢?我们的祖先特别聪明,他们想出了一个好办法,把看到的样子照着画下来。今天,老师就带领你们一起走进识字王国,去欣赏我们祖先所创造的图案。(课件显示有关古文字的图片,随着音乐转动)师:同学们,我们的祖先画的像吗?像这样照着样子用线条表示出来的字,我们把它叫做象形字,象形字是我国最早的一种造字方法,今天这节课我们首先来学习象形字“兀”。
二、学习生字“兀”“尧”
1、课件出示现代舞台图片。师:同学们,看,这是什么台啊? 生:舞台
师:是啊,无论是“六.一”还是元旦,我们都会在舞台上表演节目表示庆祝,可在古代,瞧:(出示自然形成的高台),这就是他们庆祝的舞台,一个自然形成的高台,再看看下面的古文字,你们发现了什么吗?
生:我发现了下面的字与图形很像。
生:我发现了字的上面一横表示高台的平面,下面人字形的样子表示高度。
师:你们真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孩子们,“兀”的本义就是指高而平的意思。出示拼音,师带读。
师:为了显示古代部落首领的威望,首领往往要求当地的民众将这高台继续加高,瞧,(出示课件高台加高的图片以及古文字尧)你又发现了什么? 生:高台高了。
生:我发现了兀字上面多了三个土。
师:说的真好,为了书写简便,我们现在就把它写成“尧”,(出示拼音,让学生拼读,叫一名同学带读)“尧”的本义是指高的意思。后来成了帝王的名字。讲述尧帝的故事。师:师领读。
三、学习“晓”
(出示课件:早晨,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来了.)师:这是什么时候啊? 生:早上。
师:是啊,尧帝看到太阳出来了,马上就起来了。现在,老师把这个太阳放在尧的旁边,看,成了一个新的字“晓”,有没有谁认识这个字啊?
生:拼读(全班同学跟着读)师:在哪见过这个字? 生:学过一首诗叫《春晓》 师:能背吗? 生:能
师:那就齐背一次,好吗? 学习“烧”
师:尧帝起床洗刷完毕,开始烧火做饭了。同学们,需要把什么打开啊?师做开煤气的动作,生:煤气
师:打开煤气就会产生火,有了火才能烧菜烧饭,可在古代没有煤气更没有电,他们靠烧柴来烧饭。(观看烧火做饭的图片)
师:老师现在就把这个“火”放在”尧”的旁边,看,成了一个什么字了?
生:学生试着拼读,师带读。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没有见过或听过这个字? 生:烧火、烧水 生:烧烤 生:烧饭、烧菜
师:同学们,饿了吗?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桌好菜,能把它们的名字叫出来吗?
生:红烧排骨、红烧鱼、红烧猪蹄、红烧茄子 师:我们再一次把这个拼音来拼一拼。学习“浇”“绕”
同时出示两个生字,请一名同学上讲台讲一讲这两个字分别与什么有关。
师:带读“浇”
做一个心有灵犀的游戏(师做动作,学生猜)生:浇水
师:谁能用“浇水”说一句话。尧帝不仅每天带领当地的民众出去给庄稼浇水,回家之后还组织大家一起纺织。(出示纺织的图片)线纺出来以后,将线绕成一团,瞧,(出示绞丝旁的古文字)就是这种形状。现在我们把它书写成绞丝旁。瞧,绞丝旁走到尧的身边,又成了一个新的字“绕” 师:带同学们拼读,然后分组拼读。师:在我们的生活中听说过这个字吗? 生:绕弯、绕道、绕路、绕圈、围绕
师:同学们,你们会绕口令吗?出示一节绕口令让同学们齐读。师:再次带领同学们齐读拼音。学习“饶”
在尧帝的带领下,庄稼获得了大丰收,人民储存了丰富的食物,人们能吃饱也能穿暖了,当时那一带成了最富饶的地方。人民过上了好生活与尧帝的功劳息息相关啊,现在老师就把“食”字放在尧的身边,看,出示“饶”
师:认识这个偏旁吗?想想它与什么有关? 生:食字旁,与食物有关。
师:跟着老师拼读,男女同学比赛读 师:在生活中听说过这个字吗? 生:富饶 生:求饶
师:富饶的饶指富有、丰富,而求饶的饶则是指宽容原谅。在电视上有没有见过这样的一个情节:大人,饶命啊!
师:请同学们再把这些生字拼一拼,读一读,一边想一想这些字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四、复习巩固生字
1、课件出示词语,让同学们以不同的形式进行朗读
2、做一个送信的游戏。收到信的同学到讲台上来朗读,其他同学跟着读。
五、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三个“烧”字,认真观察,同学们说说哪个字写得最漂亮。并说说理由。
2、现在老师要来写这个字,同学么能给老师点建议吗?
3、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4、学生书写。
六、交流识字方法
师:今天学了这么多的生字,谁能教教老师有什么好的方法来记住它们吗?谁来说说我们学过哪些方法来识字? 生自由发言
七、课堂小结
小小汉字,奥妙无穷,一个字就是一幅多彩的画,一个字就是一个动人的故事,这些都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巨大财富,只要我们睁开发现的眼睛,展开想象的翅膀,就会发现许多有趣的方法来记住它们,汉字无处不在,我们下课快去找找它们吧。
第三篇:研究性学习方案
“舌尖上的浪费现象”研究性学习设计
(建议:既要交流总结研究的内容,也要总结研究性学习的感受、困惑和收获;每个成员要积极发表对研究结果的认识,通过讨论交流,达成共识。)
课内时间:1课时
活动一:成果展示
1.各小组选派代表展示本组的研究成果。
(建议:在展示研究成果时按照调查的浪费现象、浪费的危害、解决浪费现象的方法进行展示,并对展示内容进行阐释。)
2.全班同学以小组为单位,选派代表,逐一对各小组的表现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建议。
(建议:小组讨论交流其他小组的的成果展示,并做出客观评价,评价时既要评价调查的内容,又要评价展示过程,并针对不足提出合理化建议,帮助其他小组完善研究成果。最后制作评价表格,做出等级评价。)
3.教师对各小组的展示进行评价。
活动二:合作探究
在成果展示、交流感悟的基础上,共同探究解决下列问题:
1.在家庭、学校、社会生活中有哪些舌尖上的浪费现象?
2.这些浪费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对我们的生活和社会发展有何危害?
3.解决这些浪费现象的方法有哪些?
4.怎样让勤俭节约成为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
活动三:交流感悟
1.畅谈在研究性学习中的收获、感悟、困惑和反思。
(建议:谈论的话题可以自由选择,要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谈论话题可以是:根据调查的结果,发现了什么?了解了什么?有什么收获?评价自己小组分工合作的情况,你认为自己在活动中参与的态度表现如何,有什么优点和不足的地方?这次活动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说一说你感受最深的事情,它对你今后的学习生活有什么帮助?你们在调查采访中采用了什么样的方法?在采访调查中遇到哪些困难?是怎样克服困难的等等。)
2.结合本次研究性学习活动,每人撰写一篇300字左右的随笔,谈谈自己在参与本次活动中的感受。
活动四:总结提升
1.教师总结:古人云:“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小到一个人、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整个人类,要想生存,要想发展,都离不开勤俭节约。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要从日常生活做起,从身边点滴做起,让勤俭成为一种习惯。如果有一天,
第四篇:研究性学习方案
灵台一中研究性学习组织建设与实施方案
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中新设置的一门必修课程,其内容包括研究性学习活动、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三个科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共23个必修学分,是高中毕业学分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最低必修学分的20%,占最低毕业学分的16%。其中研究性学习占15学分,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分别占2学分、6学分。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必修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和课程结构的重大改革,是促进新形势下人才培养模式转变、落实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措施。
一、研究性学习的目的、目标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重在研究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开设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法,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将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同时不断地吸纳新知识,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并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研究性学习重结果,更重视过程,注重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实践和体验,以期达到以下基本目标: 1.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逐步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产生积极情感,激发他们探索、创新的欲望。
2.研究性学习以课题为载体,围绕一个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进行研究,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研究性学习是一个开放的学习过程,学生可以利用多种有效手段,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学会整理和归纳信息,学会判断和识别信息的价值,并恰当的利用信息以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4.研究性学习有利于人际沟通与合作的教育环境,使学生学会交流和分享研究的信息、创意及成果,发展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5.研究性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以及他们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二、研究性学习的特点:
1.开放性 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来源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立足于研究、解决学生生活中的一些社会问题和其他问题。2.探究性 研究性学习由学生敏锐地发现问题,主动地提出问题;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探求问题的结论。
3.实践性 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亲身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三、研究性学习的管理
1.研究性学习是普通高中必修课,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切实加强对实践的研究和指导就显得特别重要,经校长室研究决定学校成立新课程开发领导小组,校长周建荣任组长,副校长罗伟任副组长,由教务处、政教处、教科处、信息技术组等处室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从组织建设、制度建设、成绩评定、后勤保障和统筹协调等方面着手,加强研究性学习的开发、实施、评价和管理。由分管副校长、教务处主任、年级主任、年级组长、教师代表组成研究性学习领导小组,研究性学习领导小组在学校新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具体指导下开展工作,负责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各项具体事宜,包括拟定计划,人员安排、设备调配、活动安排、检查督促、过程落实。教师代表分别从高
一、高二年级教师中遴选责任心强、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和组织能力的人员担任。2.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是开展研究性学习的重要保证,根据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的要求,我校制定《灵台一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方案》,就我校研究性学习的根据、目标、目的、特点、组织、实施步骤、管理和评价办法等问题做出说明和规定。
高一、二年级组制定学期计划,逐月活动安排表,活动的安排要严格按照《方案》的要求操作,力求实事求是,切实可行,既不降低标准也不弄虚作假,搞花架子。
3.为了确保我校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和管理走向规范化的轨道,学校新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将陆续制定必要的规章制度,如计算教师工作量制度,课程建设档案制度,校内设施设备使用制度,课程实施情况的评价制度,教师指导经验交流制度。4.发挥年级组的组织协调功能,强调班主任的管理功能,重视全体教师参与和指导功能,要防止和杜绝教师只重视本学科的教学而忽视研究性学习活动错误倾向,要清醒地认识到研究性学习活动是师生互动行为,随着教师角色的转换,教师面临着新的挑战,这也是转变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的宝贵机遇。所以全体教师都应主动参与,在研究性学习中既培养学生也提高自己。5.要培养典型取得点上的经验,注意总结推广,全面实施,也要注意树立先进典型,学生、教师以及课题组中的优秀者要表彰,每学期进行一次初评,每学年进行一次总评,通过展板、示范、出专集、会议等多种形式宣传先进典型。
6.教师培训是开展研究学习的关键,也是加强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学校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培训,校内培训,校外学习,典型示范,经验交流,专家讲座,印发学习资料,学校将积极开辟校内外的学习研究的渠道、发展与外系统的联系,为教师的培训创造条件,提供方便。教师培训的重要目标在于促进教师观念的转变,促进教师尽快地更新知识,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提高教师自身科研素质和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同时也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
四、研究性学习的内容
研究性学习应以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现实的生产生活为其主要内容,引导学生关注其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和自己的生活环境,根据本市本校的具体条件,我们坚持校内外相结合,以校内为主,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以社会科学为主的原则,充分地利用本地、本校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充分发挥教师的特长和学生的优势,根据我校的传统优势和校内外教育资源的状况,找到实施研究性学习的切入点,所选的课题要具有典型性,可行性、趣味性,教师在学科教学中可以结合教学的内容,注重引导学生通过主动地探究解决一些开放型的问题,把研究性学习和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具有本校、本年级、本学科特色、进一步拓宽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新路子。
五、研究性学习的组织形式
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小组合作研究,小组一般由本班内4—8人组成,设组长一人,课题组内信息的搜集、资料的整理、实验的设计、数据的纪录、图表的绘测、论文撰写等项工作都要有明确分工。做到在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成员在教师的指导下各有独立的任务,做到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各展所长,协作互补。
六、研究性学习实施程序
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分为三个阶段,准备阶段(进入问题情景阶段),实施阶段(实践体验阶段),总结阶段(表达交流阶段)。根据我校高
一、高二的实际情况,每一阶段的具体活动安排如下: 1.准备阶段(进入问题情景阶段)
(1)分别召开校、年级、班培训会,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加强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法规意识。(2)健全组织,分别成立校、年级、班级三级领导小组,分工负责,责任到人,为启动研究性学习做好组织准备。(3)向家长和社会做广泛宣传,争取全社会的理解和支持。(4)选择课题可以采取如下方法:
A、教师选题:以班级为单位,班主任任组长,任课教师组成中心课题小组,确定中心课题,并向学生进行主题展示,学生根据个人的志趣、爱好选择课题,填写《选题意向表》,年级组根据学生的意向分组,由班主任宣布分组名单,学生组成课题小组,选举组长,聘请指导教师,指导教师一般以负责一个子课题为宜。B、学生自由撰题,由年级组筛选认定,或由年级组推荐课题,并进行主题展示,学生自愿报名,年级组根据报名情况进行编组,或由年级组、学生共同推荐课题,年级组建立题库随机抽取课题,按主题展示、学生报名、建立小组、选举组长的程序依次操作。(5)课题小组拟定课题研究活动计划,指导教师对小组研究计划的讨论与制定给予指导和帮助,指导教师根据讨论的结果撰写指导小组研究的教案,班主任不介入小组讨论,但要负责控制和安排整个班级小组的讨论。
(6)年级组织开题评审会,提出开题评审的有关要求,除按规定填报《开题报告表》外,要提供一份详细的课题研究计划,评审会由指导教师主持,对每个组的计划进行评审,不合格的小组需重新准备再通过开题评审。2.实施阶段(实践体验阶段)(1)在教师的具体指导下,学生根据课题研究计划,自主地开展研究活动并认真规范地填写各种表格。
(2)加强对研究过程的管理,指导教师要逐周检查活动记录,随时了解并评价小组成员的活动情况,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认真填写指导意见表和日常考核表。
(3)每个学生准备一个记录本,随时记载研究情况和各方面收获。
3.总结阶段(表达和交流阶段)
(1)小组成员对所收集的资料、信息进行分类、归纳、整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形成本课题组的材料,要注意材料的真实性、科学性。
(2)子课题组完成小组研究成果一份,英语摘要一份,收集的资料索引一份,课题涉及到的科学术语词汇表一份,小组成员心得体会各一份。
(3)中心课题领导小组负责组织组内各子课题的展示交流,师生对各组成员进行评议,提出改进意见,为答辩作准备。(4)答辩由各中心课题组负责组织,邀请校内外的专家参加,以子课题组为单位,按研究课题的相关内容进行答辩,答辩的程序为:
A、小组代表报告本组研究内容并尽可能地展示音像、图片及相关的原始资料。
B、小组成员回答专家提问。C、答辩后由专家和指导教师进行评议、打分并填写答辩记录表。
七、研究性学习的评价
1.研究性学习的评价要强调评价主体多元化和评价方法,手法的多样性,强调对过程的评价和在过程中评价
(1)评价的环节:开题评价、中期评价、结题评价。(2)评价方式:个人评,小组评,指导教师评,中心课题小组评,也可以邀请家长和校外的专家评。(3)评价内容:
A、参与活动的态度:主要通过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来判断。
B、在活动中所获得体验的情况:主要通过自我陈述及小组记录活动记录以及学习结果反映。
C、学习和研究的方法、技能掌握情况:主要对学生在各个环节中掌握和运用有关的方法、技能水平进行评价。
D、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发展情况:主要考察在活动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中所显示出的探究精神和能力及在活动前后的比较。
(4)评价的表达形式: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以定性评价为主,每个环节评定等第,结题时给予汇总,既评定等第,同时给课题组所有成员评语,建立研究性学习档案。2.对教师和其他辅助人员的评价 为了加强研究性学习的过程管理,真正落实“师生互动”的要求,也为了加强人员的参与意识,落实考勤考绩和各项要求,要求所有教师:
(1)积极主动地参与研究性学习,真正做一个促进者、组织者、指导者,在各项活动中指导应到位及时,注意保持与学生的平等关系,事事做到身体力行、以身作则。
(2)要加强继续学习的自觉性,学习本学科的前沿知识,关心相关学科的知识,注意学科间知识的渗透,要能开设有关科研方法和本学科前沿知识的讲座。
(3)认真及时地写好研究性学习的教案,进行开题、中期和结题评价,写好课题评语,加强对活动过程的管理,提供有价值的建议和意见,指导学生撰写论文,实验报告,调查报告。(4)微机室、图书馆、实验室的工作人员要配合研究性学习,认真地做好本职工作,为教学第一线服务,为学生服务,为研究性学习服务。
2010年8月
第五篇:研究性学习方案
《富饶的西沙群岛》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
一、课题背景、意义及介绍
1、背景说明:
我国富饶、美丽,有许许多多珍珠散落在祖国各地,通过在班级开展研究性学习,了解西沙群岛的位置,从文中蕴含的句子,感受西沙群岛的美丽的风光和丰富的物产。使得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习欣赏美的文字同时,深深地爱祖国,产生努力学习,回报祖国,报效祖国。
2、课题的意义:
由于3年级学生小,从来没有到过西沙群岛,无法从文中感受到西沙群岛的富饶美丽。所以通过查阅资料,阅读课文,交流,探讨,研究,访问,调查,全班展示、交流等方式让学生透过文字蕴含的句子,重点是学会欣赏本文,掌握本文的结构和了解西沙群岛富饶,发学生的共鸣。通过亲身实践,较为全面地了解西沙群岛,产生爱祖国,爱家乡,热爱家庭的情感。
3、课题介绍:
本次研究性学习的选题与小孩子喜欢大自然的美特点相适应,正适合中年级的小学生,学生从富饶的西沙群岛受到启示,有所发现,重在播下兴趣的幼芽,但只要是学生自己调查、查阅资料,阅读课文,交流,讨论,展示等活动所得一些知识,让学生明白从文字的句子中产生美的共鸣,身临其境的感受西沙群岛富饶。产生爱祖国、爱家乡、爱家庭的情感。
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的和方法
1、知识与能力:学会赏析优美的文学作品,从文中蕴含的句子中感受西沙群岛的富饶。体会写景物的生动。体会如何运用细腻的语言描绘眼中的美。
2、过程与方法: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通过小组合作、分工、选定研究的课题。小组成员根据自己的研究课题,通过各种途径查阅资料,收集图文资料,并且在小组内回报交流,形成研究成果。通过全班分小组汇报的形式,交流所得,完成课文的研究性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身临其境的感受西沙群岛的富饶,产生爱祖国,爱家乡,爱家庭的情感。在自学、自学研究、交流、探究中感受文中句子蕴含富饶的西沙群岛。
三、参与者特征分析
1.三年级的孩子正处于自我意识逐步觉醒的初级阶段,对自然的认识重要性与自己的关系处于一个朦胧的时期,孩子的学习能力和情感能力正在发展,是培养学习能力和情感能力的关键时期。
2.他们在学习时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求知欲强,思维活跃。
3.在次课题中,利用小组讨论、合作的形式,学生可以取长补短,相互学习。
四、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富饶的西沙群岛》这课题和小孩子喜欢美丽的祖国的特点相适应,正适合中年级的小学生,学生从富饶的西沙群岛受到启示,有所发现,重在播下兴趣的幼芽。
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学会赏析文字优美的文学作品,体会写景的生动
2、学会观察身边的事,体会运用细腻语言描写的好处。
3、从文中感受西沙群岛的富饶,升华到爱家乡、爱家庭、爱祖国的情感。
五、研究的预期成果及其表现形式
1.多媒体课件创设情景。
2.一些相关的图片。
3.课外资料。
4.课文的语音资料。
六、资源准备
教师准备:准备相关多媒体课件;组织学生搜集相关西沙群岛自然、资源方面的资料。根据主题教师提供的资源:相关的主题活动图片、辅助研究的量表和样张。
学生准备:根据本小组的研究课题和分工,收集相关的资源图片和文字,以及美丽祖国、家乡方面的课外资料。
七、研究性学习的阶段设计
第一阶段:动员和培训(初步认识研究性学习、理解研究性学习的研究方法)
1、初步认识研究性学习、理解研究性学习的研究方法。
2、听介绍、提出自己的疑难和想法小组交流课堂讨论。
动员和培训,激发兴趣,选定课题。用第一篇为例子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产生研究的欲望。
第一周
第二阶段 课题准备阶段 提出和选择课题
1、学生学习课文,全班分组选定小组课题后。通过再次自学课文,结合课文,通过各种途径查阅资料,形成个人的研究方向。
2、交流、研讨,初步产生小组合作内容。
1.引导学生选择课题。
2.指导成立小组学习。
第一周 成立课题组
1、小组合作,继续结合课文,通过各种途径查阅、收集有关方面的图文资料。
2、确定研究内容,选定课题。
指导帮助学生收集有关资料。
形成小组实施方案
1.每组6-8个人,小组成员民主推选一个组长。
2.在第一次小组会议后,各成员就分头分工合作进行相关课题的初步准备。
3.通过小组成员分工合作,每个小组完成课题研究作业。
1.指导学生召开小组会议。
2.重点指导小组分工协作相关问题。
第三阶段:课题实施阶段
1、汇报活动,简单反思。填写表格、收集各方面资料。如:根据本小组分工和自己的研究方向来收集西沙群岛风光、动植物、矿场资源图片;收集关于课文和研究资料上关于描写动西沙群岛富饶方面的优美词语或句子;收集描写西沙群岛富饶的短文;收集美丽家乡、祖国方面的拓展资料。
2.写一些活动的体会小组内部讨论、交换意见,小组向老师和全班同学汇报方案
3、开题报告和评审。
4、用手抄报、电子版报、ppt 等形式呈现实践过程和成果。
4、班级内各小组根据成果演示研究成果。
1、过程指导:研究方法的使用指导。
2、指导学生用文字、手抄报、电子版报、ppt 等形式呈现实践过程和成果。
3、引导小组交流展示、分享活动收获。
4、班级展示,演示本小组的研究成果,从文中的优美的句子真正感受到西沙群岛的富饶,产生心临其境的感受。
第二周至四周
八、总结与反思(实践后总结、反思整个研究性学习过程,提出改进意见)
这次的研究性学习很受学生青睐的。因为从学生的兴趣、态度、意识等方面来看,由于研究性学习一改以往学科课程单一的学习模式,跳跃的进行知识技能的整合,注重让学生运用各种方式开展有趣的实践活动,使他们走出课堂,走进生活,融入社会,这对于知识能力尚浅又充满好奇心的小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机遇和挑战。既可以挑战他们的勇气,又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
研究性学习还需要大环境的配合,既要学校的支持,还要家长的支持。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给定学生一个的主题,帮助学生顺利进入研究性学习,绝大部分同学很有兴趣地参与其中,但也有极少数学生显得不积极主动,这时候需要教师们去鼓励和关心他们,帮助他们融入这样的研究性学习活动过程中来。小学生对研究性学习这样的方式很感兴趣,但是由于家庭和学校的沟通不足,某些家长对这样的活动不理解,导致某部分同学无法上网查阅资料,甚至有的学生条件有限,连西沙群岛方面的书籍都无法查阅和记录西沙群岛富饶的短文和图片等,无法体验整个研究过程。由于是小学三年级阶段的学生在整个研究过程中,对涉及的研究方法并不明确,只能由教师们来提供量表及样张来辅助他们研究。随着研究的进行,逐步渗透怎样选择自己课题的研究方法的思想。